TW202245642A - 具有含囊袋及拉伸組件的鉸接式中底的鞋類物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含囊袋及拉伸組件的鉸接式中底的鞋類物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45642A TW202245642A TW111112504A TW111112504A TW202245642A TW 202245642 A TW202245642 A TW 202245642A TW 111112504 A TW111112504 A TW 111112504A TW 111112504 A TW111112504 A TW 111112504A TW 202245642 A TW202245642 A TW 20224564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e plate
- footwear
- article
- forefoot
- outso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10000004744 fore-foo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10000000452 mid-foo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474 he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3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10000003371 to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8
- 210000000878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1872 metatarsal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1255 hallux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453 second to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3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459 calcane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219 Ethylene 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226 toe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KXDHJXZQYSOELW-UHFFFAOYSA-M 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NC([O-])=O KXDHJXZQYSOELW-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IMROMDMJAWUWLK-UHFFFAOYSA-N Et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C IMROMDMJAWUWL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977 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78 crystallin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48 laminat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06 polyester poly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9 suppor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59 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38—Built-in insoles joined to upper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e.g. structural insoles; Insoles glued to sho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A43B13/40—Built-in insoles joined to upper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e.g. structural insoles; Insoles glued to sho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with cush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20—Pneumatic soles filled with a compressible fluid, e.g. air, ga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43B13/125—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idsole or middle layer
- A43B13/127—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idsole or middle layer the midsole being multilay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1—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9—Resilient soles filled with a non-compressible fluid, e.g. gel, wat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2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ball of the foot, i.e. the joint between the first metatarsal and first phalang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3—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lateral arch, i.e. the cuboid bon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4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midfoot, i.e. the second, third or fourth metatarsa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toes, i.e. the phalang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9/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assembling of the individual parts
- A43B9/02—Footwear stitched or nailed throug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鞋類物件包含一中底、一鞋類鞋面及一鞋底板。該中底包含界定一內腔且經組態以將一流體保持於該內腔中之一聚合物囊袋。該聚合物囊袋具有在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前部處圍繞該內腔之一周邊自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內側延伸至一外側的一周邊凸緣。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該鞋底板具有一腳跟部分、一中足部分及一前足部分,且該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該鞋底板或至該鞋底板之一後部範圍前面的該鞋類鞋面。一種製造該鞋類物件之方法包含將該周邊凸緣固定至該鞋面。
Description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一種包含經組態為一流體填充之囊袋之一中底之鞋類物件。
鞋類物件大體上包含兩個主要元件:一鞋面及一鞋底結構。該鞋底結構經組態以定位於一穿著者之腳下面以將腳與地面間隔開。移動性、可撓性、支撐性及緩衝有時係設計一鞋底結構時之相互矛盾目標。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一種包含用作一中底之一聚合物囊袋之鞋類物件,其中該聚合物囊袋固定至一鞋面及一鞋底板以便將一囊袋之緩衝及能量返回優點與鞋底板之穩定性整合。此外,此等經組裝組件之組態達成具有一相對較低輪廓且以一所要方式撓曲及鉸接之一鞋底結構。
更特定言之,在一實例中,鞋類物件包含一中底、一鞋類鞋面及一鞋底板。該中底包含界定一內腔且經組態以將一流體保持於該內腔中之一聚合物囊袋。該聚合物囊袋具有在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前部處圍繞該內腔之一周邊自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內側延伸至一外側的一周邊凸緣。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該鞋底板具有一腳跟部分、一中足部分及一前足部分,且該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該鞋底板或至該鞋底板之一後部範圍前面的該鞋類鞋面。
因此,聚合物囊袋在前足區中而非在腳跟區中下伏於腳。由於中底並非一全長中底,因此鞋類之可撓性(例如,在縱向方向上,諸如在背屈期間)比在中底係一全長中底的情況下更大。在一實施方案中,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可固定至在鞋底板之前足部分後面且在鞋底板之後部範圍前面的鞋底板之一面向腳之表面,該面向腳之表面係在鞋底板之腳跟部分中。
此外,中底可在橫向寬度上漸縮,使得中底之一中足部分比下伏於中底之中足部分的鞋底板之中足部分更窄。此進一步增加鞋類在縱向方向及橫向方向兩者上之可撓性,因為通常一較窄或較短組件將比一較寬或較高組件更容易撓曲或彎曲。
鞋類鞋面可經構造以確保將中底穩定固定至鞋面。在一實例中,鞋類鞋面包覆在鞋底板之一內側與鞋底板之一外側之間鞋底板下方且在聚合物囊袋及鞋底板外部橫向延伸。在另一實例中,鞋類鞋面包覆在囊袋下方,在此處其安置於囊袋與鞋底板之間,且在聚合物囊袋及鞋底板外部橫向延伸。
在一些實例中,鞋類鞋面經縫合至中底。例如,鞋類物件可包含界定延伸穿過鞋類鞋面及周邊凸緣之縫線之一拉伸部件,該等縫線將鞋類鞋面固定至周邊凸緣。
在一態樣中,鞋底板之前足部分可包含一內側臂及一外側臂,該外側臂與該內側臂間隔開以在鞋底板之前足部分中界定該內側臂與該外側臂之間的一中心間隙。聚合物囊袋可跨越該中心間隙。由於中心間隙,鞋底板未下伏於聚合物囊袋之跨越中心間隙之該部分,此有助於降低鞋底結構在該部分處之總高度。然而,臂仍在前足區中提供外側及內側穩定性,諸如可期望在側向(橫向)移動期間支撐腳。在一實施方案中,聚合物囊袋之一後部範圍經固定至在中心間隙後面的鞋底板之腳跟部分。在中心間隙後面以及在中心間隙橫向外部之囊袋之連接(例如,至內側及外側臂)可在囊袋之動態壓縮負載期間提供一類蹦床效應。
鞋底板可具有提供優點之其他結構特徵。例如,鞋底板可包含複數個向上延伸之支撐肋,該複數個向上延伸之支撐肋配置成一網狀圖案且界定該等支撐肋之間的複數個凹部。該等肋使鞋底板硬化,而該等凹部容許在無最小增加重量的情況下完成硬化。在另一替代例中,鞋底板可包含在鞋底板之腳跟部分中之複數個板條。如支撐肋,該等板條以最少添加之材料提供硬化。
在另一態樣中,鞋類物件可包含下伏於鞋底板之一外底。在一些實例中,鞋類鞋面可夾置於該外底與鞋底板之間。此進一步有助於將鞋面相對於鞋底結構固定,鞋底結構可包含囊袋、鞋底板及外底。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外底可包含下伏於鞋底板之前足部分之一前足外底及下伏於鞋底板之腳跟部分且與該前足外底解耦合之一腳跟外底。經解耦合之前足及腳跟外底進一步增強鞋類之可撓性。
在其中鞋底板之前足部分包含一內側臂及與該內側臂間隔開以在鞋底板之前足部分中界定一中心間隙之一外側臂的一實例中(其中聚合物囊袋跨越該中心間隙),前足外底可具有界定下伏於鞋底板之中心間隙之一前足孔隙之一周邊輪緣。換言之,前足外底之前足孔隙進一步補充鞋底板之前足部分中之中心間隙及其容許囊袋在中心間隙處之一蹦床效應的能力。
在一實施方案中,前足外底可包含自周邊輪緣橫向向內延伸至前足外底之前足孔隙中且在鞋底板之中心間隙下方之至少一個橫向臂。該橫向臂在囊袋下方為上覆腳提供目標支撐。例如,至少一個橫向臂可包含自前足外底之一內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前足孔隙中之一內側橫向臂,及自前足外底之一外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前足孔隙中之一外側橫向臂,且該外側橫向臂在該內側橫向臂後面。例如,此等可經組態為與上覆腳之腳趾對準以有助於為腳趾離開提供一穩定平台,同時使中心間隙之與腳之蹠骨頭對準之區域不受前足外底之任何下伏部分阻礙以用於在蹠骨頭下方提供一緩衝感。
在另一態樣中,前足外底可包含在至少一個橫向臂後面自前足外底之周邊輪緣之一內側跨越至前足外底之周邊輪緣之一外側之一橫向桿。該橫向桿可經組態為安置於上覆腳之蹠骨頭後面。
在上文所論述之具有經解耦合之前足外底及腳跟外底之一鞋類物件的一實例中,腳跟外底可包含一中心垂直通孔。此最小化重量且可將衝擊負載傳遞至在上覆腳之腳跟之一中心周圍而非正下方的鞋底板。
在另一實例中,鞋底板之前足部分可包含一內側臂及與該內側臂間隔開以在鞋底板之前足部分中界定一中心間隙之一外側臂,其中聚合物囊袋跨越該中心間隙,且鞋底板可包含橫向向內延伸至鞋底板之中心間隙中的至少一個橫向臂。類似於其中一前足外底包含此一橫向臂之實例,橫向臂在囊袋下方為上覆腳提供目標支撐。在一實施方案中,至少一個橫向臂可包含自鞋底板之一內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中心間隙中之一內側橫向臂,及在該內側橫向臂後面且自鞋底板之一外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中心間隙中之一外側橫向臂。在另一實例中,鞋底板包含至少兩個內側橫向臂及至少兩個外側橫向臂。
一種製造一鞋類物件之方法包含將一中底安置於一鞋底板之一面向腳之表面上或一鞋類鞋面之一內表面上。該中底包含界定一內腔且經組態以將一流體保持於該內腔中之一聚合物囊袋。該聚合物囊袋具有在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前部處圍繞該內腔之一周邊自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內側延伸至一外側的一周邊凸緣。該鞋底板具有一腳跟部分、一中足部分及一前足部分。該方法包含將該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該鞋底板或至該鞋底板之一後部範圍前面的該鞋類鞋面,且進一步包含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在一實例中,將鞋類鞋面固定至周邊凸緣可包含穿過鞋類鞋面及周邊凸緣縫合一拉伸部件。
在將鞋類鞋面固定至周邊凸緣之前,方法可包含將鞋類鞋面包覆在鞋底板之一內側與鞋底板之一外側之間鞋底板下方,使得鞋類鞋面在聚合物囊袋及鞋底板外部橫向延伸。在該方法下,可將一外底固定至鞋底板下方之鞋類鞋面,諸如至鞋類鞋面之一外表面。
在另一實例中,在將鞋類鞋面固定至周邊凸緣之前,方法可包含將鞋類鞋面包覆在鞋底板之一內側與鞋底板之一外側之間中底下方,使得鞋類鞋面在聚合物囊袋與鞋底板之面向腳之表面之間延伸且在聚合物囊袋外部橫向延伸。在該方法下,可將一外底固定至鞋底板,諸如至鞋底板之與面向腳之表面相對之一面向地面之表面。
當結合隨附圖式進行時,自實行本發明教示之模式之以下詳細描述易於明白本發明教示之以上特徵及優點以及其他特徵及優點。應理解,即使在以下圖式中,實施例可被分開描述,但實施例之單個特徵可組合至額外實施例。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本申請案主張於2021年4月12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173,812號之優先權利,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
參考其中貫穿視圖相同元件符號係指相同組件之圖式,圖1展示一中底10及包含該中底10之一鞋類物件12。中底10經組態為安置於一腳收納腔C中以支撐一腳F (以假想線展示)之一流體填充之囊袋14,如本文中進一步描述。中底10係在圖3至圖8中更詳細展示及描述。腳F可直接支撐於中底10上且與中底10接觸,或一罩蓋(未展示)可在中底10上方固定於中底10與腳F之間。
鞋類物件12包含一鞋類鞋面13,及固定至鞋類鞋面13之一鞋底結構15,如本文中所描述。圖1以隱線部分展示在腳收納腔C內且相對於鞋類物件12之一外周邊12A之中底10。鞋面13及鞋底結構15界定(例如,實體地形成)腳收納腔C且一腳F係以假想線展示為擱置於腳收納腔C中之中底10上。除了中底10之外,鞋底結構15亦包含中底10所固定至之一鞋底板17 (在圖10中最佳展示),以及下伏於鞋底板17之一外底19。在圖1之實例中,鞋底板17及中底10兩者在由鞋面13界定之腳收納腔C內,且鞋面13包覆在鞋底板17下方,如圖2中所指示,其中展示鞋面13之一接縫11。在另一實例中,鞋面13可為無縫的。鞋面13經展示具有一鞋帶L,但可具有另一類型之緊固件或無緊固件(諸如一無鞋帶鞋面)。
鞋類12具有一前足區23、一中足區25及一腳跟區27,其等亦分別係鞋類鞋面13及鞋底結構15以及其組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中底10、鞋底板17及外底19)之前足區、中足區及腳跟區。鞋類12亦包含一外側29及與外側29相對之一內側31 (在圖2中最佳展示)。外側29及內側31亦係鞋面13及鞋底結構15以及其組件之外側29及內側31。
前足區23通常包含鞋類物件12之與腳F之腳趾及連接蹠骨與趾骨之關節(例如,蹠趾關節)對應之部分。中足區25通常包含鞋類物件12之與腳F之足弓區域對應之部分,且腳跟區27與腳F之後部分(包含跟骨)對應。外側29及內側31延伸穿過前足區23、中足區25及腳跟區27之各者且與鞋類物件12之相對側對應。前足區23、中足區25、腳跟區27、外側29及內側31並非旨在對鞋類12之精確區域進行劃界,而是旨在表示鞋類12之大體區域以幫助以下論述。
囊袋14之一周邊凸緣26在前足區23中相較於腳跟區27相對較寬。鞋面13之一下邊緣13A (參見圖5)形成一孔隙33使得囊袋14從下方暴露在前足區23中,如圖2中所展示。諸如一透明聚合物層之一額外罩蓋層(未展示)可在孔隙33處下伏於囊袋14。周邊凸緣26具有如關於圖3所論述之一凹槽140。鞋面13之下邊緣13A諸如用界定縫線之一拉伸部件35固定至囊袋14之周邊凸緣26。拉伸部件35可為一絲線、紗線、纜線或其他長形部件。例如,在圖5中,拉伸部件35之縫線經展示延伸穿過鞋面13並在凹槽140處穿過周邊凸緣26。前足外底19A經展示具有在鞋面13橫向外部且沿著鞋面13向上延伸以在圖5中之內側及外側處罩住鞋面13之一鞋面部分19C。
鞋類鞋面13之一下部分13B夾置於外底19與鞋底板17之間,如圖2及圖9中最佳展示。換言之,如圖9中所展示,鞋底板17安置於鞋面13之一內表面37上且諸如用黏著劑或藉由熱接合而黏著至鞋面13之內表面37,且外底19安置於鞋面13之一外表面39上且諸如用黏著劑或藉由熱接合而黏著至鞋面13之外表面39。因此,鞋類鞋面13包覆在鞋底板17之內側31與鞋底板17之外側29之間鞋底板17下方,使得鞋類鞋面13在聚合物囊袋14及鞋底板17外部橫向延伸。除了拉伸部件35之縫線之外,此進一步有助於將鞋面13相對於鞋底結構15之組件固定。囊袋14之面向地面之表面20可諸如經由黏著劑或藉由熱接合固定至鞋底板17之一面向腳之表面45。圖9之橫截面展示在周邊凸緣26之較寬部分結束所處之位置151、153後面的周邊凸緣26。周邊凸緣之此後面部分未縫合至鞋面13。此外,相較於鞋底板17在位置151、153後面的寬度,囊袋14顯著變窄。腳跟外底19B係在圖9之橫截面(其係在朝向腳跟外底19B之一有利位置拍攝)後面。
再次參考圖1及圖2,在所展示之實例中,外底19包含下伏於鞋底板17之一前足部分17A之一前足外底19A及下伏於鞋底板17之一腳跟部分17C之一腳跟外底19B。如圖10中所展示,鞋底板17具有前足部分17A、一中足部分17B及腳跟部分17C,部分17A、17B及17C與鞋類物件12之前足區23、中足區25及腳跟區27對應。腳跟外底19B與前足外底19A解耦合。將前足及腳跟外底19A、19B彼此解耦合增強鞋類12之可撓性,因為在鞋底板17之中足部分17B下方在前足與腳跟外底19A、19B之間(例如,在中足區25中)不存在外底的情況下,鞋底結構15可在中足區25中在前足及腳跟外底19A、19B之間更薄,此降低對橫向及縱向撓曲之阻力。
此外,聚合物囊袋14並非一全長囊袋,因為囊袋14在前足區23中而非在腳跟區27中下伏於腳F。在圖2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囊袋14及中底10之一後部範圍95 (例如,周邊凸緣26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在鞋底板17之前足部分17A後面且在鞋底板17之一後部範圍47前面的鞋底板17之面向腳之表面45,後部範圍47係在鞋底板17之腳跟部分17C中。由於中底10並非一全長中底,故鞋底結構15在垂直方向上更薄且鞋類12之可撓性(例如,在縱向方向上,諸如在背屈期間)比在中底係一全長中底的情況下更大。
此外,中底10在橫向寬度上漸縮,使得中底10之一中足部分(例如,在圖3中之作為周邊凸緣26之相對較寬部分之後部範圍之位置151、153後面的一部分)比下伏鞋底板17之中足部分17B更窄。此進一步增加鞋類物件12在縱向方向及橫向方向兩者上之可撓性,因為通常一較窄或較短組件將比一較寬或較高組件更容易撓曲或彎曲。
圖3係鞋類物件12之中底10之一平面視圖。中底10經組態為一鉸接式、流體填充之聚合物囊袋14。在圖3中,展示中底10之一頂側(例如,一第一側)。該頂側係囊袋14之一第一聚合物薄片16 (在本文中亦被稱為一頂部薄片)。頂側係第一聚合物薄片16之一外表面21,外表面21係囊袋14之腳收納表面21且可為圖1之鞋類物件12之鞋底結構15之腳收納表面。腳收納表面21亦可被稱為一面向腳之表面。視需要,在囊袋14與穿著者之間可能不存在鞋類物件12之其他層、覆蓋物或其他組件。替代性地,一覆蓋層(未展示)可上覆於囊袋14。尤其在不具有上覆於囊袋14或下伏於囊袋14之額外發泡體層之實例中,鞋底結構15之總高度相對較低,此可有利於一些活動。例如,涉及廣泛的側向移動及/或更大觸覺回饋對其有利之活動可受益於使用本文中所揭示之中底10之使用。
圖4係圖3之中底10之一底側(例如,一第二側)之一平面視圖。該底側係囊袋14之一第二聚合物薄片18 (在本文中亦被稱為一底部薄片)。底側係第二聚合物薄片18之外表面20,外表面20係中底10在安置於鞋類物件12中時之面向地面之表面20。
聚合物囊袋14界定一內腔24 (在圖5、圖7及圖8中最佳展示)且經組態以將一流體保持於內腔24中。更明確言之,第一聚合物薄片16在周邊凸緣26處固定至第二聚合物薄片18以圍封內腔24。換言之,當聚合物薄片16、18在周邊凸緣26處固定在一起且聚合物囊袋14被密封時,第一聚合物薄片16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8將一流體保持於內腔24中。如本文中所使用,填充內腔24之一「流體」可為一氣體,諸如空氣、氮氣、另一氣體或其等之一組合。
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可為可彈性地保持一流體(諸如氮氣、空氣或另一氣體)之各種聚合物材料。用於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之聚合物材料之實例包含熱塑性胺基甲酸酯、聚胺基甲酸酯、聚酯、聚酯聚胺基甲酸酯及聚醚聚胺基甲酸酯。此外,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可各由包含聚合物材料之不同材料之層形成。在一項實例中,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之各者係由具有一或多個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層與乙烯及乙烯醇(EVOH)之不可滲透其中所含有之經加壓流體之一共聚物(諸如包含一氣體障壁材料及一彈性材料之交替層之一可撓性微層隔膜,如在Bonk等人之美國專利第6,082,025號及第6,127,026號中所揭示,該等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之一或多個障壁層的薄膜形成。替代性地,該等層可包含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與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之一再研磨材料。在Rudy之美國專利第4,183,156號及第4,219,945號(其等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中揭示用於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之額外合適材料。用於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之進一步合適材料包含含有一結晶材料之熱塑性膜(如在Rudy之美國專利第4,936,029號及第5,042,176號中所揭示),及包含聚酯多元醇之聚胺基甲酸酯(如在Bonk等人之美國專利第6,013,340號、第6,203,868號及第6,321,465中所揭示),該等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在選擇用於囊袋14之材料時,可考量工程設計性質,諸如拉伸強度、伸展性質、疲勞特性、動態模量及損耗正切。例如,可選擇用於形成囊袋14之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之厚度以提供此等特性。
中底10包含安置於內腔24中之一拉伸組件30。拉伸組件30之外部範圍係以圖3至圖4中之內腔24內之隱線展示。顯然,拉伸組件30實質上遵循內腔24之不規則邊界,該不規則邊界恰好在圍繞內腔24之外周邊34及拉伸組件30之外邊緣36之周邊凸緣26之內部範圍32之不規則形狀內部開始且跟蹤該不規則形狀。在所展示之實例中,周邊凸緣26通常在囊袋14之一X-Y平面中延伸,其中Z平面係沿著囊袋14之高度自一近端表面(腳收納表面21)至遠端表面(面向地面之表面20,在圖5中所指示)之平面。周邊凸緣26圍繞整個囊袋14延伸,且朝向囊袋14之前部更寬,如本文中所論述。
如圖5中最佳展示,拉伸組件30經固定至聚合物囊袋14之相對內表面38、40。拉伸組件30包含一第一拉伸層42、一第二拉伸層44及自第一拉伸層42跨越內腔24至第二拉伸層44之複數個繫繩46。繫繩46將第一拉伸層42連接至第二拉伸層44。僅一些繫繩46係在圖5中用元件符號指示。繫繩46亦可被稱為織物拉伸部件或絲線且可呈連接第一拉伸層42與第二拉伸層44之下垂絲線之形式。拉伸組件30可形成為具有一間隔件編織織物之一單體、單件織物元件。
第一拉伸層42接合至第一聚合物薄片16之內表面38,且第二拉伸層44接合至第二聚合物薄片18之內表面40。更明確言之,一第一表面接合件49將第一聚合物薄片16之內表面38結合至第一拉伸層42之外表面48。一第二表面接合件50將第二聚合物薄片18之內表面40結合至第二拉伸層44之與第一拉伸層42相對之外表面52。表面38、48之整個介接部分彼此接合,且表面40、52之整合介接部分彼此接合。
繫繩46將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之分離限制於圖5中所展示之最大分離位置,其描繪囊袋14之內腔24在內腔24中之氣體之一給定充氣壓力下充氣及密封使得中底10處於一經充氣狀態的中底10。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上之歸因於內腔24中之經加壓氣體之向外力將繫繩46放置於張緊狀態中,且繫繩46防止拉伸層42、44及聚合物薄片16、18進一步遠離彼此向外移動。藉由將相對內表面38、40彼此固定,拉伸組件30限制相對內表面38、40之間歸因於囊袋14之充氣之分離。換言之,拉伸組件30將經充氣囊袋14之高度限制於如圖5及圖7中所展示之自腳收納表面21至面向地面之表面20的一最大高度H1。最大高度H1小於或等於5毫米。在另一實例中,最大高度可小於或等於5.5毫米,或可在大約4.5毫米與5.5毫米之間。一相對較低高度(諸如H1)可提供比一更高高度充足之緩衝及能量返回,而不會損及腳下囊袋之觸覺回饋。通常,假定內腔24中之相等壓力,更大高度之一囊袋14將提供更少觸覺回饋。在一實例中,鞋類物件12可尤其經組態為世界足球(例如,英式足球)鞋類以提供緩衝及能量返回,同時仍容許足夠的觸覺回饋。
雖然繫繩46如所描述限制囊袋14之膨脹,但當囊袋14處於一壓縮負載下時,繫繩46不呈現對壓縮之阻力。當諸如歸因於在鞋類物件12在跑步或其他移動期間撞擊地面時一穿著者之一動態負載之壓縮力而在中底10上施加壓力時,中底10被壓縮,且在繫繩46與鄰近於特定繫繩46之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上之負載成比例地塌縮(例如,鬆弛)時,聚合物薄片16、18移動而更靠近在一起。
在將拉伸組件30接合至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之前,拉伸組件30之繫繩46可全部為初始長度,且在一些實例中,全部為實質上相同長度,且由繫繩46連接之第一及第二拉伸層42、44可分別具有在繫繩46正上方之大體上平坦外表面48、52。
參考圖3及圖8,一第一接合件54將聚合物囊袋14之薄片16、18之相對內表面38、40彼此固定且自周邊凸緣26之一內側31僅部分地橫向跨內腔24橫向向內延伸。一第二接合件58係在第一接合件54的後面,且將聚合物囊袋14之相對內表面38、40彼此固定。第二接合件58自周邊凸緣26之一外側29僅部分地橫向跨內腔24橫向向內延伸。拉伸組件30之外邊緣36在第一接合件54之一周邊62及第二接合件58之一周邊64處橫向向內延伸且與第一接合件54之周邊62及第二接合件58之周邊64接界。由於拉伸組件30在第一接合件54及第二接合件58處接界且不在內表面38、40之間延伸,故囊袋14在第一接合件54及第二接合件58處比在拉伸組件30處具有一更小高度,從而在第一及第二接合件54、58處產生比在拉伸組件30處更大之囊袋14之可撓性。因此,在支撐於囊袋14上之一腳F之縱向或側向撓曲下,囊袋14之鉸接傾向於在第一接合件54及第二接合件58處發生。
如所展示,第一接合件54及第二接合件58皆為非線性的。第一接合件54自周邊凸緣26之內側31向後彎曲。第二接合件58自周邊凸緣26之外側29向前彎曲。藉由各在朝向另一者之一方向上彎曲,增強囊袋14之沿著連接兩個接合件54、58之一線之可撓性。由於第一接合件54及第二接合件58自周邊凸緣26之相對側(分別為內側31及外側29)延伸,其中第二接合件58在第一接合件54後面,故撓曲可傾向於不僅在兩個接合件54、58之任一者或兩者處發生,而且沿著兩個接合件54、58之間的一線發生,該線將與囊袋14之一縱向中線成一角度且向前並朝向內側31延伸。如本文中進一步論述,一第一部分接合件66沿著此一線延伸。第一部分接合件66進一步增加囊袋14之可撓性,如本文中所論述。
參考圖3,中底10之前足區23包含一拇趾部分86及一第二腳趾部分88。拇趾部分86自一蹠趾關節線90向前延伸至凸緣26之一外周邊92,且自凸緣26之內側31延伸至拇趾部分86與第二腳趾部分88之間的一邊界94。蹠趾關節線90、拇趾部分86及第二腳趾部分88之位置可基於具有與其中安置中底10之鞋類物件12之大小對應之一大小之腳之對應部分的人口平均值。
拉伸組件30可具有在中底10之前足區23中之一孔隙96。在圖3中,孔隙96經展示為安置於拇趾部分86與第二腳趾部分88之間且沿著蹠趾關節線90。如圖7中最佳展示,囊袋14之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之相對內表面38、40在孔隙96處在一中心接合件100處彼此接合。流體填充之內腔24及拉伸組件30圍繞孔隙96處之中心接合件100。囊袋14僅係在中心接合件100處堆疊在一起之兩個聚合物薄片16、18之高度,該高度小於周圍內腔24之高度。因此,與在流體填充之內腔24處相比,在孔隙96處對囊袋14之撓曲阻力較小,歸因於充氣壓力(若充氣高於環境壓力)及拉伸組件30之存在,此提供大於中心接合件100所提供之撓曲及彎曲阻力。拇趾與第二腳趾之間的一區域係一腳F之一自然撓曲區域,諸如當進行一側向移動(至少部分在一橫向方向上之一移動)時,中心接合件100增強中底10之可撓性。此外,由於腳F沿著蹠趾關節線90自然撓曲,故在中心接合件100亦沿著蹠趾關節線90落下之情況下,中心接合件100在安置於此位置中時進一步增加中底10之可撓性。
如圖1、圖3及圖4中顯而易見,聚合物囊袋14在鞋類12之前足區23及中足區25中延伸且在中足區25之寬度上(在橫向方向上)在一向後方向上(例如,在自鞋類12之前足區23朝向腳跟區27之一方向上)漸縮至流體填充之內腔24之一後部範圍93,後部範圍93不比腳跟區27之一前一半27A更靠後安置。在其他實例中,後部範圍93可在中足區25中。周邊凸緣26之一後部範圍95亦在腳跟區27之前一半27A (參見圖1)中。藉由將中底10之組件主要限制於前足及中足區23、25以及僅腳跟區27之一前一半27A (若囊袋14完全延伸至腳跟區27中),囊袋14更容易在縱向方向上隨著腳F之背屈撓曲。由於囊袋14在其向後延伸時在寬度上漸縮(例如,囊袋14之在中足區25中之部分比囊袋14之在前足區23中之部分窄),因此囊袋14之緩衝及能量返回性質集中於前足區23且中底10之整體體積得以最小化。
再次參考圖3,除了第一接合件54、第二接合件58及在拉伸組件30中之孔隙96處之一中心接合件100之外,囊袋14之周邊凸緣26可具有在拉伸組件30中之對應凹口107、109及113處之向內突出部102、108及110以促進囊袋14在彼等位置處之可撓性。例如,周邊凸緣26可具有在周邊凸緣26之內側31處橫向向內突出之一內側突出部102以界定中底10之前足區23之一腳趾區段104與前足區23之一蹠骨區段106之間的一邊界。在內側突出部102沿著蹠趾關節線90落下時,腳趾區段104與蹠骨區段106之間的邊界亦由蹠趾關節線90界定。因此,前足區23之腳趾區段104在蹠趾關節線90及內側突出部102前面,且蹠骨區段106在蹠趾關節線90及內側突出部102後面。拉伸組件30之外邊緣36具有一凹口107 (參見圖1),拉伸組件30在凹口107處在內側突出部102處橫向向內延伸且與內側突出部102接界。
周邊凸緣26之一外側突出部108在周邊凸緣26之外側29處橫向向內突出以在外側突出部108沿著蹠趾關節線90落下時進一步界定腳趾區段104與蹠骨區段106之間的邊界。拉伸組件30之外邊緣36具有一凹口109 (參見圖1),拉伸組件30在凹口109處在外側突出部108處橫向向內延伸且與外側突出部108接界。由於周邊凸緣26僅係囊袋14之聚合物材料,在周邊凸緣26之薄片16、18之間無流體填充之內腔24,故周邊凸緣26比囊袋14之經充氣部分(例如,在內腔24處)更薄(例如,更低高度)且因此更容易在突出部102、108處撓曲。
此外,周邊凸緣26具有自如圖3中所展示之周邊凸緣26之一前部112向後突出之一前部突出部110。前部突出部110可沿著前足區23之拇趾部分86與第二腳趾部分88之間的邊界94落下。拉伸組件30之外邊緣36具有一凹口113,拉伸組件30在凹口113處在前部突出部110後面延伸且與前部突出部110接界。由於腳F在蹠趾關節處且在拇趾與第二腳趾之間自然撓曲,故在拉伸組件30中在對應位置處提供向內突出部102、108及110以及凹口107、109及113增強可撓性,同時仍提供腳F之腳趾及蹠骨頭下面的緩衝及可撓性。
除了在第一接合件54、第二接合件58及中心接合件100 (若存在孔隙96)處之第一聚合物薄片16至第二聚合物薄片18之接合之外,囊袋14亦可具有一或多個向內突出之部分焊縫(被稱為部分接合件),其等減小囊袋14在部分接合件處之厚度(例如,高度),而未使內表面38、40彼此接合。此增加可撓性且促進囊袋14在部分焊縫處之撓曲。例如,參考圖3,第一聚合物薄片16可在自第一聚合物薄片16朝向第二聚合物薄片18僅部分地跨複數個繫繩46向內突出之一第一部分接合件66處結合至第一拉伸層42。由於其僅部分跨繫繩46朝向第二薄片18延伸,故在第一部分接合件66處之薄片16、18之間存在流體填充之內腔24。因此,第一部分接合件66產生內腔24之變窄而非封閉。若跨部分接合件66獲取垂直於圖8中所展示之橫截面之一橫截面,則囊袋14之高度在此一橫截面處在第一部分接合件66之任一側上更大,類似於囊袋14之高度在如圖5中所展示之橫向部分接合件120之任一側上更大。由於一較低高度囊袋14比具有一較大高度之一囊袋14更容易撓曲,故假定相等流體壓力,經充氣囊袋14更容易在第一部分接合件66下的變窄內腔24處(例如,在第一部分接合件66處之囊袋14之降低之高度處)撓曲。第一部分接合件66自第一接合件54跨第一聚合物薄片16延伸至第二接合件58,從而產生將最容易發生囊袋14之彎曲(例如,撓曲)之一位置。囊袋14之減小之厚度沿著第一部分接合件66自第一接合件54至第二接合件58係不間斷的。
類似地,第一聚合物薄片16可在自第一聚合物薄片16朝向第二聚合物薄片18僅部分地跨複數個繫繩46向內突出之一橫向部分接合件120處結合至第一拉伸層42。橫向部分接合件120係在圖3中及在圖5及圖7兩者處之橫截面中展示,且自外側突出部108延伸至內側突出部102,在具有此之實例中僅由中心接合件100中斷。橫向部分接合件120沿著蹠趾關節線90延伸以跟蹤一上覆腳F之蹠趾關節。若存在孔隙96及中心接合件100,則橫向部分接合件120可延伸至中心接合件100。例如,橫向部分接合件120之一外側部分120A可自外側突出部108延伸至中心接合件100,且橫向部分接合件120之一內側部分120B可自內側突出部102延伸至中心接合件100。
囊袋14亦可具有一前部部分接合件122,第一聚合物薄片16在前部部分接合件122處結合至第一拉伸層42。前部部分接合件122自第一聚合物薄片16朝向第二聚合物薄片18僅部分地跨複數個繫繩46向內突出。前部部分接合件122自前部突出部110朝向橫向部分接合件120向後延伸。在其中存在孔隙96及中心接合件100之實例中,前部部分接合件122延伸至中心接合件100。因此,橫向部分接合件120及前部部分接合件122兩者自周邊凸緣26之各自向內突出部102、108及110延伸至中心接合件100。在具有在所有方面與囊袋14相似,惟不存在孔隙96及中心接合件100除外之一囊袋之一中底的一實例中,在橫向部分接合件120不會由任何中心接合件100中斷時,前部部分接合件122將延伸至橫向部分接合件120。
自第一聚合物薄片16朝向第二聚合物薄片18僅部分地跨複數個繫繩46向內突出之額外部分接合件可包含一腳趾關節部分接合件124及/或一中間部分接合件126。腳趾關節部分接合件124在橫向部分接合件120前面延伸且不與橫向部分接合件120相交且不與前部部分接合件122相交。腳趾關節部分接合件124經組態以與上覆腳F之蹠趾關節前面之腳F之一拇趾之一上覆關節對準且下伏於於該上覆關節。
中間部分接合件126在橫向部分接合件120後面及在第一部分接合件66前面延伸,且不與橫向部分接合件120及第一部分接合件66相交。中間部分接合件126安置於周邊凸緣26之內側31與周邊凸緣26之外側29之間,而不完全延伸至任一側29、31。中間部分接合件126具有橫向終止於周邊凸緣26之內側31內部且與周邊凸緣26之內側56間隔開的一內側端126A,及橫向終止於周邊凸緣26之外側29內部且與周邊凸緣26之外側60間隔開的一外側端126B。因此,內腔24完全圍繞中間部分接合件126,使得中間部分接合件126未將中間部分接合件126前面的內腔24之一部分與中間部分接合件126後面的內腔24之一部分流體地隔離。
儘管繫繩46最初可具有相同長度且第一及第二拉伸層42、44之外表面48、52以及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之外表面21、20可分別在形成中底10之前最初在繫繩的正上方大體上平坦(例如,未經輪廓化),將第一聚合物薄片16結合至第一拉伸層42之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自第一聚合物薄片16朝向第二聚合物薄片18向內直接突出至由一些繫繩46佔據之內腔24之一區中。各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比第一表面接合件49更朝向第二聚合物薄片18突出。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自第一聚合物薄片16僅部分地跨複數個繫繩46朝向第二聚合物薄片18向內突出,且聚合物囊袋14在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處變窄。例如,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 (以及在周邊凸緣26處之接合件、第一及第二接合件54、58以及中心接合件100)可由一焊接程序形成,諸如使用導致聚合物囊袋14中之熱接合件之加工工具之射頻或超音波焊接。各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源自一模具組件(諸如一模具插入件)之一各自突出部。該模具組件具有按一間距之導致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之突出部之一圖案。突出部在囊袋14之製造期間接觸第一聚合物薄片16。
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導致在第一聚合物薄片16之腳收納表面21處之凹陷凹槽132 (參見圖5、圖7、圖8及圖9)。在圖5中在部分接合件120之外側部分120A處展示一個凹陷凹槽132。圖7係沿著部分接合件120之內側部分120B之長度獲取。因此,圖7之在中心接合件100之左側之部分係沿著一凹陷凹槽132之長度(如由相較於中心接合件100之右側之部分之高度H1更小之左部分之高度H2指示)。圖8同樣係沿著部分接合件66之一長度且因此沿著凹陷凹槽132之一長度(如由較低高度H2指示)獲取。在所展示之實例中,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僅在第一聚合物薄片16處朝向第二聚合物薄片18向內突出,因為鄰近第二薄片18放置之一模具組件不具有與拉伸組件30對準之突出部。視需要,鄰近於第二薄片18放置之模具組件亦可具有導致自第二薄片18朝向第一薄片16向內延伸之部分接合件之突出部。
各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部分橫越複數個繫繩46,如關於圖5中之部分接合件120所展示。換言之,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直接在不同繫繩46外部且在彼等繫繩46上向內突出。繫繩46可配置成列,其中各列在拉伸層42、44之間橫向延伸,或以其中繫繩46在拉伸層42、44之間延伸之任何其他圖案橫向延伸。各種不同繫繩46係與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對準。
與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對準之繫繩46係藉由熱量,藉由第一拉伸層42之疊對材料之壓縮及/或藉由塗佈繫繩46之第一拉伸層42之疊對材料而變形,使得繫繩46在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處比在別處(例如,與遠離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相比)更短、更厚或更短及更厚兩者。此等變形之繫繩係用圖5中之元件符號46A指示且可被稱為經修改繫繩46A。
當內腔24被充氣時,經修改繫繩46A導致如圖5中所指示之在第一聚合物薄片16之腳收納表面21中之凹陷凹槽132。當內腔24中之氣體之一充氣壓力足以張緊複數個繫繩46時,向內突出之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界定第一聚合物薄片16之腳收納表面21處之凹槽132。在各凹陷凹槽132處,中底10被劃分成在凹陷凹槽132之一側上之可被稱為一第一物件部分及在凹陷凹槽132之另一側上之可被稱為一第二物件部分的部分。該第一物件部分係沿著凹陷凹槽132相對於該第二物件部分鉸接。換言之,第一聚合物薄片16之腳收納表面21在凹陷凹槽132處係非平面的。
經修改繫繩46A之張緊亦引起第二聚合物薄片18之面向地面之表面20中之與凹陷凹槽132對準之凹部136 (參見圖5、圖7、圖8及圖9)。當內腔24被充氣時,第二聚合物薄片18係朝向一對應凹陷凹槽132及各凹部136處之向內突出之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或126向內凹入。
第一聚合物薄片16及第一拉伸層42之實體變形結合經修改繫繩46A之張緊將引起凹陷凹槽132比凹部136更深,此僅由縮短之經修改繫繩46A引起。因此,囊袋14可具有一鉸接式形狀(諸如在經充氣,未與其他組件組裝或受其他組件約束,且未承受負載時),從而引起囊袋14在腳收納表面21處略凹且在面向地面之表面20處略凸。在中底10之總厚度在凹陷凹槽132處減小從而降低中底10在凹陷凹槽132處之彎曲硬度時,由於凹陷凹槽132及凹部136一起促進在凹陷凹槽132處發生中底10之鉸接,故中底10將被偏置為一鉸接式形狀。歸因於凹陷凹槽132及囊袋14因對應凹部136之進一步變窄,如上文所論述,向內突出之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充當囊袋14之撓曲軸,從而在中底10被包含於鞋類物件12之鞋底結構15中時,增加鞋底結構15之可撓性。
各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係與第二聚合物薄片18間隔開,使得內腔24在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處變窄而未封閉,且內腔24中之氣體仍可跨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流體地連通。經修改繫繩46A直徑較窄且容許氣體在繫繩46A周圍及之間流動。當對中底10施加壓縮力時(諸如在鞋類物件12與地面之撞擊期間),此容許氣體自繫繩46A之一側處之內腔24移位至繫繩46A之另一側處之內腔24。例如,在一腳F在一腳觸地期間自腳跟向前翻向腳趾時,氣體可自囊袋14中之後部移位至囊袋14中更靠前之一部分。因此,由內腔24中之流體提供之支撐緩衝在中底10之使用期間最需要之區域中持續提供。
可控制可影響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之因素及其等朝向第二聚合物薄片18突出之程度以提供一所要變窄。此等因素可包含產生部分接合件66、120、122、124及126之突出部128之深度、模具組件之溫度、中底10之組件(例如,聚合物薄片16、18及拉伸組件30)之溫度、在製造期間在模腔中之真空及/或充氣壓力、焊接功率或焊接頻率(若使用射頻焊接)及其他因素。
囊袋14之其他態樣可使其易於整合於鞋類物件12內。例如,如圖3中所展示,在內側31及外側29兩者處,周邊凸緣26在第一接合件54前面比在第一接合件54後面更寬。在此區域中之較寬周邊凸緣26使其能夠容易地縫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至鞋類鞋面13。此外,周邊凸緣26界定沿著周邊凸緣26自內側31至外側29且在第一接合件54前面縱向延伸之一凹槽140。例如,當將鞋面13縫合至囊袋14之周邊凸緣26時,凹槽140可用作一針遵循之一可見路徑。
參考圖6,周邊凸緣26具有一第一焊縫W1及與第一焊縫W1間隔開之一第二焊縫W2。第一焊縫W1及第二焊縫W2引起第一及第二聚合物薄片16、18在焊縫W1、W2處之一介面141處彼此接合。焊縫W1及W2可藉由使用包含在聚合物薄片16、18上緊靠在一起之模具組件之一模具總成而形成,其中拉伸組件30在聚合物薄片16、18之間。聚合物薄片16、18及拉伸組件30接著藉由射頻焊接(亦被稱為高頻或介電焊接)進行焊接或藉由熱或黏著性接合之另一方式固定,因為一電源供應產生加熱聚合物薄片16、18之一交流電場之能量,其中模具組件係應用於聚合物薄片16、18。在如圖6中在周邊凸緣26之兩側上具有焊縫W1、W2之一實例中,周邊凸緣26之兩側上之模具組件將包含引起各自焊縫W1、W2之脊。在其他實例中,焊縫W1、W2及凹槽140可僅在凸緣26之頂側上或僅在底側上。由於聚合物薄片16、18可為透明的,因此凹槽140可在僅設置於一側上時在相對側上可見。
第一焊縫W1及第二焊縫W2沿著周邊凸緣26縱向延伸。如圖3中最佳展示,第一焊縫W1及第二焊縫W2僅沿著周邊凸緣26之較寬部分連續延伸(自內側31上之位置151,圍繞囊袋14之前部,至外側29上之位置153)。凹槽140沿著周邊凸緣26在第一焊縫W1與第二焊縫W2之間縱向延伸。第一焊縫W1係在凹槽140內部且第二焊縫W2係在凹槽140外部,其中內部係朝向囊袋14之中心且外部係遠離囊袋14之中心。
參考圖3及圖6,模具總成在焊縫W1及W2處之加熱及壓力可使聚合物薄片16、18之一些材料移位,使得周邊凸緣26可包含在第一焊縫W1與凹槽140之間自周邊凸緣26突出之一第一脊150,及在第二焊縫W2與凹槽140之間自周邊凸緣26突出之一第二脊152。脊150、152有助於界定凹槽140之側。
中底10可安置於如圖1中之一右腳鞋類物件12之鞋底結構15中,或可翻轉以安置於一左腳鞋類物件之一鞋底結構中。在任一情況下,兩個凹槽140之一者將在兩個例項中處於相對於鞋面13之相同位置中以用作用於縫合或其他固定模式之一導引件。在僅在周邊凸緣26之一側上(在頂部薄片16或底部薄片18中)具有一凹槽140之實例中,由於聚合物薄片16、18可為透明的,故即使在其中一凹槽140僅設置於近側上之實例中,凹槽140亦可在遠側處可見,且反之亦然。
參考圖9及圖10,鞋底板17包含自鞋底板17之一基底55向上延伸且配置成一網狀圖案之複數個向上延伸之支撐肋51。支撐肋51界定支撐肋51之間且朝向基底55向下延伸之複數個凹部53。支撐肋51使鞋底板17硬化,而凹部53容許在無需增加額外重量的情況下完成硬化。如圖9中所展示,囊袋14之一部分可擱置於支撐肋51上且黏著至或以其他方式固定至支撐肋51。
如圖10中所展示,鞋底板17之前足部分17A包含一內側臂59及一外側臂61,外側臂61與內側臂59間隔開以在前足部分17A中界定一中心間隙63。如圖5中最佳展示,中心間隙63與鞋面13中之孔隙33對應且聚合物囊袋14跨越中心間隙63。由於鞋底板17未下伏於聚合物囊袋14之跨越中心間隙63之該部分(例如,囊袋14之在中心間隙63正上方之部分),故鞋底結構15之在聚合物囊袋14之跨越部分處之總高度僅係囊袋14之高度H1加上將由囊袋14上方或下方之一選用覆蓋層增加之任何額外高度。例如,此小於鞋底結構15在內側臂59處之一高度H3。較低高度H1有助於增加鞋底結構15之可撓性且降低其彎曲硬度。然而,臂59、61仍在前足區23中提供外側及內側穩定性,諸如可期望在側向(橫向)移動期間吸收橫向負載並支撐腳F。
圖3中所展示之聚合物囊袋14之後部範圍95可固定至在圖10中所展示之中心間隙63後面(諸如在位置65處)之鞋底板17之腳跟部分17C。在中心間隙63後面以及在中心間隙63橫向外部之囊袋14之連接(例如,至內側及外側臂59、61)可在囊袋14之動態壓縮負載期間提供一類蹦床效應,因為囊袋14相對懸置於中心間隙63上方,其中鞋底板17用作一框架。
參考圖11,前足外底19A具有一周邊輪緣67、橫向臂69A、69B及一橫向桿71。防滑釘73自周邊輪緣67、橫向臂69A、69B及橫向桿71向下延伸。周邊輪緣67界定一前足孔隙75。前足孔隙75下伏於中心間隙63,如圖5中所展示。因此,前足外底19A之前足孔隙75進一步補充鞋底板17之前足部分17A中之中心間隙63及其容許囊袋14在中心間隙63處之一蹦床效應的能力。
此外,橫向臂69A、69B自周邊輪緣67橫向向內延伸至前足外底19A之前足孔隙75中且在鞋底板17之中心間隙63下方。例如,內側橫向臂69A自前足外底19A之內側31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前足孔隙75中。外側橫向臂69B自前足外底19A之外側29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前足孔隙75中,且在內側橫向臂69A後面。如圖2中所展示,橫向臂69A、69B可固定至囊袋14之面向地面之表面20,且在囊袋14下方為上覆腳F提供目標支撐。內側橫向臂69A下伏於囊袋14之拇趾部分86,且外側橫向臂69B下伏於腳趾區段104之剩餘部分(包含第二腳趾部分88)。因此,橫向臂69A、69B經組態以與上覆腳F之腳趾對準以有助於為腳趾離開提供一穩定平台,同時使中心間隙63之與腳F之蹠骨頭對準之區域不受前足外底19A之任何下伏部分阻礙以用於在蹠骨頭下方提供一緩衝感。在不具有跨前足孔隙75完全延伸之橫向臂的情況下,且在橫向臂69A、69B彼此解耦合的情況下,橫向臂69A、69B補充前部部分接合件122將拇趾部分86與第二腳趾部分88解耦合的功能以實現自然腳可撓性。
橫向桿71自周邊輪緣67之內側31跨越至周邊輪緣67之外側29且安置於橫向臂69A、69B後面。此外,橫向桿71自橫向部分接合件120及中心接合件100向後間隔,如圖2中所展示,且經組態以安置於將落在圖2中之橫向部分接合件120與橫向桿71之間的上覆腳F之蹠骨頭後面。此藉由將衝擊負載自防滑釘73之地面接觸傳遞至周圍橫向桿71及至周邊輪緣67及橫向臂69A、69B (例如,遠離蹠骨頭)而在蹠骨頭下方提供更大緩衝。
參考圖12,腳跟外底19B亦包含防滑釘73且具有一中心垂直通孔77。如圖2中所展示,中心垂直通孔77延伸至上覆鞋面13。中心垂直通孔77最小化腳跟外底19B之總重量。由於防滑釘73環繞中心垂直通孔77,且中心垂直通孔77經組態以下伏於腳F之跟骨,故透過防滑釘73傳遞至上覆於腳跟外底19B上方之鞋面13之鞋底板之腳跟部分17C之衝擊負載可在上覆腳F之腳跟(例如,跟骨)之一中心周圍而非正下方傳遞。腳跟外底19B之一上部分79在腳跟區27中鞋面13外部罩住腳F,如圖1中所展示。
參考圖13,一鞋類物件212之另一實例之一鞋底結構215包含圖3之中底10,以及一替代鞋底板217及外底219。圖13中僅展示一前外底219A之一上邊緣,且前外底219A在鞋底板217下方延伸,如在圖14中移除中底10的情況下很明顯。因此,囊袋14將不在鞋類212之底部處暴露。鞋面13 (圖13及圖14中未展示)縫合至周邊凸緣26,類似於在圖5中由拉伸部件35展示之縫合。鞋類鞋面13可在鞋底板217下方延伸,類似於在圖5中鞋類鞋面13在鞋底板17下方延伸,或鞋類鞋面13可在囊袋14與鞋底板17之間延伸,類似於在圖20至圖21中鞋面13在囊袋14與鞋底板317之間延伸。
如圖14中所展示,鞋底板217僅部分延伸至腳跟區27中,且前外底219A耦合至比鞋底板217之後部更向後延伸之一腳跟外底219C。鞋底板217包含類似於鞋底板17之臂59、61之一內側臂259及一外側臂261,但此等係在鞋底板之前部處藉由一連續周邊輪緣267連接以圍繞鞋底板217之一中心間隙263。兩個內側橫向臂269A及兩個外側橫向臂269B橫向向內延伸且終止於中心間隙263中以在囊袋14下方為圖1中所展示之上覆腳F提供目標支撐。各外側橫向臂269B在一對應內側橫向臂269A後面。
鞋底板217之腳跟部分217C界定由複數個板條279橫越之一通孔277,而非一腳跟外底中(如在腳跟外底19B中)之一中心通孔。板條279以最少添加之材料提供硬化。一發泡體層(未展示)可上覆於囊袋14後面的板條279。
圖15係圖16至圖21中所展示之一鞋類物件312之另一鞋底結構315之一平面視圖。鞋類物件312包含如圖20至圖21中所展示之中底10,但中底10在圖15中被移除。鞋底結構315包含一鞋底板317及下伏於鞋底板317之一外底319。鞋底板317具有配置成一網狀圖案且在功能上類似於圖10之支撐肋51之向上延伸之支撐肋351,其中在支撐肋351之間界定凹部353。
此外,鞋底板317具有類似於鞋底板17之臂59、61之一內側臂359及一外側臂361,但臂359、361係在鞋底板317之前部處藉由一連續周邊輪緣367連接以圍繞鞋底板317之一中心間隙363。一腳趾防護件381在鞋底板317之一前部範圍上方延伸。鞋底板317之腳跟部分317C界定一通孔377。外底319下伏於中心間隙363及通孔377兩者。
中底10經定位以上覆於鞋底板317,跨越中心間隙363,其中凸緣26支撐在內側臂359、外側臂361及周邊輪緣367上,且中底10之後部範圍95在位置365處固定至鞋底板317。
圖16係包含圖15之鞋底結構315之鞋類物件312之外側29的一片段外側視圖。圖17係鞋類物件312之內側31之一片段內側視圖。在圖16至圖17中顯而易見,外底319具有防滑釘73。圖18係圖16之鞋類物件312之展示腳趾防護件381之一片段前視圖。圖19係圖16之鞋類物件之一片段後視圖。
圖20係在圖16中之線20-20處獲取之圖16之鞋類物件的一橫截面視圖,且圖21係在圖16中之線21-21處獲取之圖16之鞋類物件的一橫截面視圖。參考圖20及圖21,鞋類鞋面13包覆在鞋底板317之內側31與外側29之間中底10下方,使得鞋類鞋面13在聚合物囊袋14之第二聚合物薄片18 (例如,底部薄片)與鞋底板317之面向腳之表面45之間延伸且在聚合物囊袋14外部橫向延伸。囊袋14之面向地面之表面20固定至鞋類鞋面13之內表面37,且鞋底板317之面向腳之表面45固定至腳穿著鞋面13之外表面39。外底319固定至鞋底板317。
因此,參考上文描述之實例,製造一鞋類物件12、212及312之一方法可包含將一中底10安置於一鞋底板17、217之一面向腳之表面45上或一鞋類鞋面13之一內表面37上。中底10可包含界定一內腔24且經組態以將一流體保持於內腔24中之一聚合物囊袋14。聚合物囊袋14可具有在聚合物囊袋14之一前部處圍繞內腔24之一外周邊34自聚合物囊袋14之一內側31延伸至一外側29的一周邊凸緣26。鞋底板17、217、317可具有一腳跟部分、一中足部分及一前足部分。該方法可包含將中底10之一後部範圍95固定至鞋底板17或217,或至一鞋類鞋面13且在鞋底板217或317之一後部範圍47前面。
此外,方法可包含將鞋類鞋面13固定至周邊凸緣26。在一實例中,將鞋類鞋面13固定至周邊凸緣26可包含穿過鞋類鞋面13及周邊凸緣26縫合一拉伸部件35。
在將鞋類鞋面13固定至周邊凸緣26之前,方法可包含將鞋類鞋面13包覆在鞋底板17之一內側31與一外側29之間鞋底板17下方,使得鞋類鞋面13在聚合物囊袋14及鞋底板17外部橫向延伸。此外,可將一外底19固定至鞋底板17下方之鞋類鞋面13。
在另一實例中,在將鞋類鞋面13固定至周邊凸緣26之前,方法可包含將鞋類鞋面13包覆在鞋底板217或317之一內側31與一外側29之間中底10下方,使得鞋類鞋面13在聚合物囊袋14與鞋底板217或317之面向腳之表面45之間延伸且在聚合物囊袋14外部橫向延伸。在該方法下,可將一外底219、319固定至鞋底板217、317。
本文中所揭示之鞋類物件12、212及312固定經組態為固定至一鞋面13之一中底10之一流體填充之囊袋14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將其固定至一中底板(例如,中底板17)以用以一所要方式撓曲及鉸接之一低輪廓鞋底結構15、215或315來整合一囊袋14之緩衝及能量返回優點與鞋底板17、217或317之穩定性。
當結合隨附圖式進行時,自實行本發明教示之模式之以下詳細描述易於明白本發明教示之以上特徵及優點以及其他特徵及優點。應理解,即使在以下圖式中,實施例可經單獨描述,但實施例之單個特徵可組合至額外實施例。
以下條款提供本文中所揭示之一鞋類物件及製造一鞋類物件之一方法之實例性組態。
條款1.一種鞋類物件,其包括:一中底,其包含界定一內腔且經組態以將一流體保持於該內腔中之一聚合物囊袋,該聚合物囊袋具有在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前部處圍繞該內腔之一周邊自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內側延伸至一外側的一周邊凸緣;一鞋類鞋面,其固定至該周邊凸緣;一鞋底板,其具有一腳跟部分、一中足部分及一前足部分;其中該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該鞋底板或至該鞋底板之一後部範圍前面的該鞋類鞋面。
條款2. 如條款1之鞋類物件,其進一步包括:一拉伸部件,其界定延伸穿過該鞋類鞋面及該周邊凸緣之縫線,該等縫線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
條款3.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中底在橫向寬度上漸縮,使得該中底之一中足部分比下伏於該中底之該中足部分的該鞋底板之該中足部分更窄。
條款4.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在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後面且在該鞋底板之該腳跟部分之一後部範圍前面的該鞋底板之一面向腳之表面。
條款5.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類鞋面包覆在該鞋底板之一內側與該鞋底板之一外側之間該鞋底板下方且在該聚合物囊袋及該鞋底板外部橫向延伸。
條款6.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包含一內側臂及一外側臂,該外側臂與該內側臂間隔開以在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中界定一中心間隙;且其中該聚合物囊袋跨越該中心間隙。
條款7. 如條款6之鞋類物件,其中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在該中心間隙後面的該鞋底板之該腳跟部分。
條款8.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進一步包括:下伏於該鞋底板之一外底。
條款9. 如條款8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類鞋面夾置於該外底與該鞋底板之間。
條款10. 如條款8之鞋類物件,其中該外底包含下伏於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之一前足外底及下伏於該鞋底板之該腳跟部分且與該前足外底解耦合之一腳跟外底。
條款11. 如條款10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包含一內側臂及一外側臂,該外側臂與該內側臂間隔開以在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中界定一中心間隙;其中該聚合物囊袋跨越該中心間隙;且其中該前足外底具有界定下伏於該鞋底板之該中心間隙之一前足孔隙之一周邊輪緣。
條款12. 如條款11之鞋類物件,其中該前足外底包含自該周邊輪緣橫向向內延伸至該前足外底之該前足孔隙中且在該鞋底板之該中心間隙下方之至少一個橫向臂。
條款13. 如條款12之鞋類物件,其中該至少一個橫向臂包含自該前足外底之一內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該前足孔隙中之一內側橫向臂,及自該前足外底之一外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該前足孔隙中之一外側橫向臂,且該外側橫向臂在該內側橫向臂後面。
條款14. 如條款12之鞋類物件,其中該前足外底包含在該至少一個橫向臂的後面自該前足外底之該周邊輪緣之一內側跨越至該前足外底之該周邊輪緣之一外側之一橫向桿。
條款15. 如條款10之鞋類物件,其中該腳跟外底包含一中心垂直通孔。
條款16.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包含一內側臂及一外側臂,該外側臂與該內側臂間隔開以在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中界定一中心間隙;其中該聚合物囊袋跨越該中心間隙;且其中該鞋底板包含橫向向內延伸至該鞋底板之該中心間隙中之至少一個橫向臂。
條款17. 如條款16之鞋類物件,其中該至少一個橫向臂包含自該鞋底板之一內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該中心間隙中之一內側橫向臂,及自該鞋底板之一外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該中心間隙中之一外側橫向臂,且該外側橫向臂在該內側橫向臂的後面。
條款18.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板包含複數個向上延伸之支撐肋,該複數個向上延伸之支撐肋配置成一網狀圖案且界定該等支撐肋之間的複數個凹部。
條款19.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板包含在該鞋底板之該腳跟部分中之複數個板條。
條款20. 一種製造特定言之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一鞋類物件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將一中底安置於一鞋底板之一面向腳之表面上或一鞋類鞋面之一內表面上;其中該中底包含界定一內腔且經組態以將一流體保持於該內腔中之一聚合物囊袋,該聚合物囊袋具有在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前部處圍繞該內腔之一周邊自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內側延伸至一外側的一周邊凸緣;其中該鞋底板具有一腳跟部分、一中足部分及一前足部分;將該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該鞋底板或至該鞋底板之一後部範圍前面的該鞋類鞋面;及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
條款21. 如條款20之製造方法,其中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包含穿過該鞋類鞋面及該周邊凸緣縫合一拉伸部件。
條款22.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之前,將該鞋類鞋面包覆在該鞋底板之一內側與該鞋底板之一外側之間該鞋底板下方,使得該鞋類鞋面在該聚合物囊袋及該鞋底板外部橫向延伸。
條款23. 如條款2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一外底固定至該鞋底板下方之該鞋類鞋面。
條款24. 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之前,將該鞋類鞋面包覆在該鞋底板之一內側與該鞋底板之一外側之間該中底下方,使得該鞋類鞋面在該聚合物囊袋與該鞋底板之該面向腳之表面之間延伸且在該聚合物囊袋外部橫向延伸。
條款25. 如條款2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將一外底固定至該鞋底板。
為幫助及闡明各項實施例之描述,本文中定義各種術語。除非另有指示,否則以下定義適用於整個本說明書(包含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此外,所提及之所有參考文獻之全文併入本文中。
一「鞋類物件(article of footwear/footwear article of manufacture)」及「鞋類」可被視為一機器及一製品兩者。經組裝、立即可穿的鞋類物件(例如,鞋、涼鞋、靴子等)以及在最終組裝成立即可穿的鞋類物件之前之鞋類物件之離散組件(例如,一中底、一外底、一鞋面組件等)在本文中以單數或複數被視為且替代性地被稱為「(若干)鞋類物件」。
「一(a/an)」、「該」、「至少一個」及「一或多個」可互換使用以指示存在品項之至少一者。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指示,否則可存在複數個此類品項。除非另有明確指示或鑑於上下文(包含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清楚指示,否則本說明書中之(例如,數量或條件之)參數之所有數值應被理解為在所有例項中由術語「大約」修改,無論「大約」實際上是否出現在數值之前。「大約」指示所述數值容許一些略微不精確性(其中部分接近值之準確性;近似或合理地接近值;幾乎)。若由「大約」提供之不精確性在此項技術中未以此普通含義理解,則如本文中使用之「大約」至少指示可由量測及使用此等參數之普通方法引起之變動。另外,一範圍之揭示應被理解為明確揭示在該範圍內之所有值及進一步劃分之範圍。
術語「包括」、「包含」及「具有」係包含性的且因此指定存在所陳述特徵、步驟、操作、元件或組件,但並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步驟、操作、元件或組件。在可能時,可變更步驟、程序及操作之順序,且可採用額外或替代步驟。如本說明書中所使用,術語「或」包含相關聯列舉品項之任一組合及所有組合。術語「之任一者」應被理解為包含所引用品項之任何可能組合,包含所引用品項「之任一個」。術語「之任一者」應被理解為包含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所引用請求項之任何可能組合,包含所引用請求項「之任一項」。
為一致性及方便,可貫穿對應於所繪示實施例之此詳細描述採用指向性形容詞。一般技術者將認識到,可相對於圖描述性地使用諸如「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頂部」、「底部」等之術語,而無需表示對如由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定義之本發明之範疇之限制。
術語「縱向」特別係指延伸一組件之一長度之一方向。例如,一鞋之一縱向方向在該鞋之一前足區與一腳跟區之間延伸。術語「向前」或「前」係用於特別指代自一腳跟區朝向一前足區之大體方向,且術語「向後」或「後」係用於特別指代相反方向,即,自前足區朝向腳跟區之方向。在一些情況下,可用一縱軸以及沿著該軸之一向前及向後縱向方向來識別一組件。縱向方向或軸亦可被稱為一前後方向或軸。
術語「橫向」特別係指延伸一組件之一寬度之一方向。例如,一鞋之一橫向方向在該鞋之一外側與一內側之間延伸。橫向方向或軸亦可被稱為一外側方向或軸或一中間外側方向或軸。
術語「垂直」特別係指大體上垂直於橫向方向及縱向方向兩者之一方向。例如,在其中一鞋底平放於一地面上之情況下,垂直方向可自地面向上延伸。將理解,此等指向性形容詞之各者可應用於一鞋底之個別組件。術語「向上(upward/upwards)」特別係指指向組件之一頂部(其可包含一鞋面之一腳背、一緊固區及/或一鞋喉)之垂直方向。術語「向下(downward/downwards)」特別係指與向上方向相反地指向一組件之底部之垂直方向且通常可指向一鞋類物件之一鞋底結構之底部。
一鞋類物件(諸如一鞋)之「內部」特別係指在由一穿著者之腳在穿著鞋時佔據之空間處之部分。一組件之「內側」特別係指在一經組裝鞋類物件中(或將)朝向組件或鞋類物件之內部定向的組件之側面或表面。一組件之「外側」或「外部」特別係指在一經組裝鞋中(或將)遠離鞋之內部定向的組件之側面或表面。在一些情況下,其他組件可在一組件之內側與經組裝之鞋類物件之內部之間。類似地,其他組件可在一組件之一外側與在經組裝之鞋類物件之外部的空間之間。此外,術語「向內(inward/inwardly)」特別係指朝向組件或鞋類物件(諸如一鞋)之內部之方向,且術語「向外(outward/outwardly)」特別係指朝向組件或鞋類物件(諸如鞋)之外部之方向。另外,術語「近端」特別係指更靠近一鞋類組件之一中心或在腳插入於在由一使用者穿著時之鞋類物件中時更靠近一腳的一方向。同樣地,術語「遠端」特別係指更遠離鞋類組件之一中心或在腳插入於在由一使用者穿著時之鞋類物件中時更遠離一腳的一相對位置。因此,術語近端及遠端可被理解為提供大體上相反的術語來描述相對空間位置。
雖然已描述各項實施例,但該描述旨在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且一般技術者將明白,在實施例之範疇內之更多實施例及實施方案係可行的。除非明確限制,否則任何實施例之任何特徵可結合任何其他實施例中之任何其他特徵或元件一起使用或代替任何其他實施例中之任何其他特徵或元件。因此,實施例除了考慮到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之外不受約束。又,可在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作出各種修改及改變。
雖然已詳細描述用於實行本教示之許多態樣之若干模式,但此等教示所相關之技術之熟習技術者將認識到在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之用於實踐本教示之各種替代態樣。旨在將以上描述中所包含或附圖中所展示之所有標的解釋為闡釋及例示一般技術者將認為由所包含內容暗示、在結構及/或功能上等效於所包含內容或以其他方式基於所包含內容變得明顯且不僅限於彼等明確描繪及/或描述之實施例的替代實施例之整個範圍。
10:中底
11:接縫
12:鞋類物件/鞋類
12A:外周邊
13:鞋類鞋面/鞋面/腳穿著鞋面
13A:下邊緣
13B:下部分
14:流體填充之囊袋/囊袋/鉸接式、流體填充之聚合物囊袋
15:鞋底結構
16:第一聚合物薄片/聚合物薄片/薄片/頂部薄片
17:鞋底板
17A:前足部分/部分
17B:中足部分/部分
17C:腳跟部分/部分
18:第二聚合物薄片/聚合物薄片/薄片/第二薄片/底部薄片
19:外底
19A:前足外底
19B:腳跟外底
19C:鞋面部分
20:面向地面之表面/外表面
21:外表面/腳收納表面
23:前足區
24:內腔
25:中足區
26:周邊凸緣/凸緣
27:腳跟區
27A:腳跟區之前一半
29:外側/側
30:拉伸組件
31:內側/側
32:內部範圍
33:孔隙
34:外周邊
35:拉伸部件
36:外邊緣
37:內表面
38:內表面/表面
39:外表面
40:內表面/表面
42:第一拉伸層/拉伸層
44:第二拉伸層/拉伸層
45:面向腳之表面
46:繫繩
46A:經修改繫繩
47:後部範圍
48:外表面/表面
49:第一表面接合件
50:第二表面接合件
51:向上延伸之支撐肋/支撐肋
52:外表面/表面
53:凹部
54:第一接合件/接合件
55:基底
58:第二接合件/接合件
59:內側臂/臂
61:外側臂/臂
62:周邊
63:中心間隙
64:周邊
65:位置
66:第一部分接合件/部分接合件
67:周邊輪緣
69A:橫向臂/內側橫向臂
69B:橫向臂/外側橫向臂
71:橫向桿
73:防滑釘
75:前足孔隙
77:中心垂直通孔
79:上部分
86:拇趾部分
88:第二腳趾部分
90:蹠趾關節線
92:外周邊
93:後部範圍
94:邊界
95:後部範圍
96:孔隙
100:中心接合件
102:向內突出部/內側突出部/突出部
104:腳趾區段
106:蹠骨區段
107:凹口
108:向內突出部/外側突出部/突出部
109:凹口
110:向內突出部/前部突出部
112:前部
113:凹口
120:橫向部分接合件/部分接合件
120A:外側部分
120B:內側部分
122:前部部分接合件/部分接合件
124:腳趾關節部分接合件/部分接合件
126:中間部分接合件/部分接合件
126A:內側端
126B:外側端
132:凹陷凹槽/凹槽
136:凹部
140:凹槽
141:介面
150:第一脊/脊
151:位置
152:第二脊/脊
153:位置
212:鞋類物件/鞋類
215:鞋底結構
217:鞋底板
217C:腳跟部分
219:外底
219A:前外底
219C:腳跟外底
259:內側臂
261:外側臂
263:中心間隙
267:周邊輪緣
269A:內側橫向臂
269B:外側橫向臂
277:通孔
279:板條
312:鞋類物件
315:鞋底結構
317:鞋底板
317C:腳跟部分
319:外底
351:向上延伸之支撐肋/支撐肋
353:凹部
359:內側臂/臂
361:外側臂/臂
363:中心間隙
365:位置
367:周邊輪緣
377:通孔
381:腳趾防護件
C:腳收納腔
F:腳
H1:最大高度/高度
H2:高度
L:鞋帶
W1:第一焊縫/焊縫
W2:第二焊縫/焊縫
本文中所描述之圖式僅出於闡釋性目的,本質上係示意性的,且旨在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圖1係一鞋類物件之一外側透視圖。
圖2係圖1之鞋類物件之一底部透視圖。
圖3係圖1之鞋類物件之一中底之一頂側之一平面視圖。
圖4係圖3之中底之一底側之一平面視圖。
圖5係在圖2中之線5-5處獲取之圖1至圖2之鞋類物件的一橫截面視圖。
圖6係在圖3中之線6-6處獲取且展示中底之一周邊凸緣之圖3之中底之一部分的一片段視圖。
圖7係在圖3中之線7-7處獲取之圖3之中底的一橫截面視圖。
圖8係在圖3中之線8-8處獲取之圖3之中底的一橫截面視圖。
圖9係在圖2中之線9-9處獲取之圖1至圖2之鞋類物件的一橫截面視圖。
圖10係包含於圖1之鞋類物件中之一鞋底板之一面向腳之側的一平面視圖。
圖11係包含於圖1之鞋類物件中之一前足外底之一底部透視圖。
圖12係包含於圖1之鞋類物件中之一腳跟外底之一後透視圖。
圖13係包含圖3之中底之一鞋類物件之另一實例之一鞋底結構的一平面視圖。
圖14係在移除中底的情況下圖13之鞋底結構之一平面視圖。
圖15係在移除如圖1之中底之一中底的情況下在圖16中所展示之一鞋類物件之一鞋底結構的一平面視圖。
圖16係包含圖15之鞋底結構之一鞋類物件之一片段外側視圖。
圖17係圖16之鞋類物件之一片段內側視圖。
圖18係圖16之鞋類物件之一片段前視圖。
圖19係圖16之鞋類物件之一片段後視圖。
圖20係在圖16中之線20-20處獲取之圖16之鞋類物件的一橫截面視圖。
圖21係在圖16中之線21-21處獲取之圖16之鞋類物件的一橫截面視圖。
10:中底
12:鞋類物件/鞋類
12A:外周邊
13:鞋類鞋面/鞋面/腳穿著鞋面
15:鞋底結構
17:鞋底板
19:外底
19A:前足外底
19B:腳跟外底
23:前足區
25:中足區
27:腳跟區
27A:腳跟區之前一半
29:外側/側
79:上部分
C:腳收納腔
F:腳
L:鞋帶
Claims (25)
- 一種鞋類物件,其包括: 一中底,其包含界定一內腔且經組態以將一流體保持於該內腔中之一聚合物囊袋,該聚合物囊袋具有在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前部處圍繞該內腔之一周邊自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內側延伸至一外側的一周邊凸緣; 一鞋類鞋面,其固定至該周邊凸緣;及 一鞋底板,其具有一腳跟部分、一中足部分及一前足部分; 其中該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該鞋底板或至該鞋底板之一後部範圍前面的該鞋類鞋面。
- 如請求項1之鞋類物件,其進一步包括: 一拉伸部件,其界定延伸穿過該鞋類鞋面及該周邊凸緣之縫線,該等縫線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
- 如請求項1至2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中底在橫向寬度上漸縮,使得該中底之一中足部分比下伏於該中底之該中足部分的該鞋底板之該中足部分更窄。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在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後面且在該鞋底板之該後部範圍前面的該鞋底板之一面向腳之表面,其中該後部範圍係在該鞋底板之該腳跟部分中。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類鞋面包覆在該鞋底板之一內側與該鞋底板之一外側之間該鞋底板下方且在該聚合物囊袋及該鞋底板外部橫向延伸。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包含一內側臂及一外側臂,該外側臂與該內側臂間隔開以在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中界定一中心間隙;且 其中該聚合物囊袋跨越該中心間隙。
- 如請求項6之鞋類物件,其中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在該中心間隙後面的該鞋底板之該腳跟部分。
-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進一步包括: 下伏於該鞋底板之一外底。
- 如請求項8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類鞋面夾置於該外底與該鞋底板之間。
- 如請求項8之鞋類物件,其中該外底包含下伏於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之一前足外底及下伏於該鞋底板之該腳跟部分且與該前足外底解耦合之一腳跟外底。
- 如請求項10之鞋類物件,其中: 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包含一內側臂及一外側臂,該外側臂與該內側臂間隔開以在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中界定一中心間隙; 該聚合物囊袋跨越該中心間隙;且 該前足外底具有界定下伏於該鞋底板之該中心間隙之一前足孔隙之一周邊輪緣。
- 如請求項11之鞋類物件,其中該前足外底包含自該周邊輪緣橫向向內延伸至該前足外底之該前足孔隙中且在該鞋底板之該中心間隙下方之至少一個橫向臂。
- 如請求項12之鞋類物件,其中該至少一個橫向臂包含自該前足外底之一內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該前足孔隙中之一內側橫向臂,及自該前足外底之一外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該前足孔隙中之一外側橫向臂,且該外側橫向臂在該內側橫向臂後面。
- 如請求項12之鞋類物件,其中該前足外底包含在該至少一個橫向臂後面自該前足外底之該周邊輪緣之一內側跨越至該前足外底之該周邊輪緣之一外側之一橫向桿。
- 如請求項10之鞋類物件,其中該腳跟外底包含一中心垂直通孔。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包含一內側臂及一外側臂,該外側臂與該內側臂間隔開以在該鞋底板之該前足部分中界定一中心間隙; 其中該聚合物囊袋跨越該中心間隙;且 其中該鞋底板包含橫向向內延伸至該鞋底板之該中心間隙中之至少一個橫向臂。
- 如請求項16之鞋類物件,其中該至少一個橫向臂包含自該鞋底板之一內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該中心間隙中之一內側橫向臂,及自該鞋底板之一外側橫向向內延伸並終止於該中心間隙中之一外側橫向臂,且該外側橫向臂在該內側橫向臂後面。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板包含複數個向上延伸之支撐肋,該複數個向上延伸之支撐肋配置成一網狀圖案且界定該等支撐肋之間的複數個凹部。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鞋類物件,其中該鞋底板包含在該鞋底板之該腳跟部分中之複數個板條。
- 一種製造一鞋類物件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將一中底安置於一鞋底板之一面向腳之表面上或一鞋類鞋面之一內表面上;其中該中底包含界定一內腔且經組態以將一流體保持於該內腔中之一聚合物囊袋,該聚合物囊袋具有在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前部處圍繞該內腔之一周邊自該聚合物囊袋之一內側延伸至一外側的一周邊凸緣;其中該鞋底板具有一腳跟部分、一中足部分及一前足部分; 將該中底之一後部範圍固定至該鞋底板或至該鞋底板之一後部範圍前面的該鞋類鞋面;及 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
- 如請求項20之製造方法,其中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包含穿過該鞋類鞋面及該周邊凸緣縫合一拉伸部件。
- 如請求項20至21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在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之前,將該鞋類鞋面在該鞋底板之一內側與該鞋底板之一外側之間包覆在該鞋底板下方,使得該鞋類鞋面在該聚合物囊袋及該鞋底板外部橫向延伸。
-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將一外底固定至該鞋底板下方之該鞋類鞋面。
- 如請求項20至21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在將該鞋類鞋面固定至該周邊凸緣之前,將該鞋類鞋面在該鞋底板之一內側與該鞋底板之一外側之間包覆在該中底下方,使得該鞋類鞋面在該聚合物囊袋與該鞋底板之該面向腳之表面之間延伸且在該聚合物囊袋外部橫向延伸。
-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將一外底固定至該鞋底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173812P | 2021-04-12 | 2021-04-12 | |
US63/173,812 | 2021-04-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45642A true TW202245642A (zh) | 2022-12-01 |
TWI854209B TWI854209B (zh) | 2024-09-01 |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22789A1 (en) | 2024-02-21 |
US20220322787A1 (en) | 2022-10-13 |
CN117222343A (zh) | 2023-12-12 |
WO2022220961A1 (en) | 2022-10-20 |
US12070099B2 (en) | 2024-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44964B2 (en) | Footwear sole structure with bladder | |
US11969049B2 (en) | Flexible fluid-filled chamber with tensile member | |
US20230147255A1 (en) | Articulated cushioning article with tensile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ushioning article | |
US12016426B2 (en) | Flexible fluid-filled chamber with tensile member | |
KR20200138360A (ko) | 플레이트들 및 개재된 유체 충전 블래더를 구비하는 솔 구조체 및 제조 방법 | |
US20150327627A1 (en) | Fluid-filled structure | |
US20220125160A1 (en) | Sole structure having an outsole with integrated traction elements | |
TWI840779B (zh) | 用於一鞋件製品之中底 | |
US12059053B2 (en) | Encased strobel with cushion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rticle of footwear | |
TWI854209B (zh) | 鞋類物件及製造一鞋類物件之方法 | |
TW202245642A (zh) | 具有含囊袋及拉伸組件的鉸接式中底的鞋類物件 | |
US20240032650A1 (en) |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bladder at foot-facing surface of foam midsole 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