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2343A - 具有带有囊和拉伸部件的铰接式中底布的鞋类制品 - Google Patents

具有带有囊和拉伸部件的铰接式中底布的鞋类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2343A
CN117222343A CN202280028223.1A CN202280028223A CN117222343A CN 117222343 A CN117222343 A CN 117222343A CN 202280028223 A CN202280028223 A CN 202280028223A CN 117222343 A CN117222343 A CN 117222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plate
footwear
article
bladder
fore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82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P·卡拉汉
J·L·康奈尔
C·L·戴维斯
W·法米
G·豪布罗
F·L·莱斯克
J·R·米克
B·斯图尔特
D·S·范阿塔
D·撒迦利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 Innovate CV USA
Original Assignee
Nike Innovate CV U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 Innovate CV USA filed Critical Nike Innovate CV USA
Publication of CN117222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2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20Pneumatic soles filled with a compressible fluid, e.g. air,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38Built-in insoles joined to upper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e.g. structural insoles; Insoles glued to sho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A43B13/40Built-in insoles joined to upper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e.g. structural insoles; Insoles glued to sho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with cush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43B13/125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idsole or middle layer
    • A43B13/127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idsole or middle layer the midsole being multilay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1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9Resilient soles filled with a non-compressible fluid, e.g. gel, wa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2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ball of the foot, i.e. the joint between the first metatarsal and first phalan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3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lateral arch, i.e. the cuboid b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4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midfoot, i.e. the second, third or fourth metatars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toes, i.e. the phala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9/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assembling of the individual parts
    • A43B9/02Footwear stitched or nailed throug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鞋类制品包括中底布、鞋类鞋面和鞋底板。中底布包括聚合物囊,该聚合物囊限定内部空腔并且被配置成将流体保持在内部空腔中。聚合物囊具有外围凸缘,该外围凸缘在聚合物囊的前部处围绕内部空腔的周边从聚合物囊的内侧延伸到聚合物囊的外侧。鞋类鞋面固定到外围凸缘。鞋底板具有足跟部分、中足部分和前足部分,并且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在鞋底板的后延伸区前方固定到鞋底板或固定到鞋类鞋面。一种制造鞋类制品的方法包括将外围凸缘固定到鞋面。

Description

具有带有囊和拉伸部件的铰接式中底布的鞋类制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4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3/173,812号的优先权权益,该临时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鞋类制品,该鞋类制品包括被配置作为流体填充囊的中底布。
背景技术
鞋类制品通常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面和鞋底结构。鞋底结构被配置成位于穿着者的足部之下以将足部与地面间隔开。在设计鞋底结构时,移动性、柔性、支撑和缓冲有时是竞争的目标。
附图说明
本文所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旨在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鞋类制品的外侧透视图。
图2是图1的鞋类制品的底部透视图。
图3是用于图1的鞋类制品的中底布的顶侧的平面视图。
图4是图3的中底布的底侧的平面视图。
图5是在图2中的线5-5处截取的图1至图2的鞋类制品的横截面图。
图6是在图3中的线6-6处截取的图3的中底布的一部分的并示出了中底布的外围凸缘的局部视图。
图7是在图3中的线7-7处截取的图3的中底布的横截面图。
图8是在图3中的线8-8处截取的图3的中底布的横截面图。
图9是在图2中的线9-9处截取的图1至图2的鞋类制品的横截面图。
图10是包括在图1的鞋类制品中的鞋底板的面向足部侧的平面视图。
图11是包括在图1的鞋类制品中的前足外底的底部透视图。
图12是包括在图1的鞋类制品中的足跟外底的后透视图。
图13是包括图3的中底布的鞋类制品的另一实例的鞋底结构的平面视图。
图14是图13的鞋底结构的移除了中底布的平面视图。
图15是用于图16所示的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的移除了与图1的中底布类似的中底布的平面视图。
图16是包括图15的鞋底结构的鞋类制品的局部外侧视图。
图17是图16的鞋类制品的局部内侧视图。
图18是图16的鞋类制品的局部正视图。
图19是图16的鞋类制品的局部后视图。
图20是在图16中的线20-20处截取的图16的鞋类制品的横截面图。
图21是在图16中的线21-21处截取的图16的鞋类制品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鞋类制品,该鞋类制品包括用作中底布的聚合物囊,其中该聚合物囊固定到鞋面和鞋底板,以便将囊的缓冲和能量返回优点与鞋底板的稳定性集成。另外,这些组装的部件的构型实现了具有相对低轮廓的鞋底结构,并且该鞋底结构以期望的方式挠曲和铰接。
更具体地,在一个实例中,鞋类制品包括中底布、鞋类鞋面和鞋底板。中底布包括聚合物囊,该聚合物囊限定内部空腔并且被配置成将流体保持在内部空腔中。该聚合物囊具有外围凸缘,该外围凸缘围绕内部空腔的周边并且在该聚合物囊的前部处从聚合物囊的内侧延伸到聚合物囊的外侧。鞋类鞋面固定到外围凸缘。鞋底板具有足跟部分、中足部分和前足部分,并且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在鞋底板的后延伸区前方固定到鞋底板或固定到鞋类鞋面。
因此,聚合物囊在前足区中而不在足跟区中位于足部的下面。因为中底布不是全长中底布,所以鞋类的柔性(例如,在纵向方向上,诸如在背屈期间)比如果中底布是全长中底布时的柔性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可以在鞋底板的前足部分后方且在鞋底板的后延伸区前方固定到鞋底板的面向足部的表面,该后延伸区在鞋底板的足跟部分中。
另外,中底布可以在横向宽度上渐缩,使得中底布的中足部分比位于中底布的中足部分的下面的鞋底板的中足部分窄。这进一步增加了鞋类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柔性,因为通常较窄或较短的部件将比较宽或较高的部件更容易挠曲或弯曲。
鞋类鞋面可以被构造成确保中底布稳定地固定到鞋面。在一个实例中,鞋类鞋面在鞋底板的内侧和鞋底板的外侧之间包裹在鞋底板之下,并且横向地向聚合物囊和鞋底板的外部延伸。在另一实例中,鞋类鞋面包裹在囊之下,其中该鞋类鞋面设置在囊和鞋底板之间,并且横向地向聚合物囊和鞋底板的外部延伸。
在一些实例中,鞋类鞋面缝合到中底布。例如,鞋类制品可以包括拉伸构件,该拉伸构件限定延伸穿过鞋类鞋面和外围凸缘的缝线,该缝线将鞋类鞋面固定到外围凸缘。
在一个方面,鞋底板的前足部分可以包括内侧臂和外侧臂,该外侧臂与内侧臂间隔开以在鞋底板的前足部分中的内侧臂和外侧臂之间限定中央空隙。聚合物囊可以跨越中央空隙。由于中央空隙,鞋底板不位于跨越中央空隙的聚合物囊的该部分的下面,这有助于减小鞋底结构在该部分处的总高度。然而,这些臂仍然在前足区中提供外侧和内侧稳定性,诸如可能希望在侧向(横向)运动期间支撑足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聚合物囊的后延伸区在中央空隙后方固定到鞋底板的足跟部分。在囊的动态压缩载荷期间,囊在中央空隙后方以及中央空隙的横向向外(例如,到内侧臂和外侧臂)的连接可以提供类似蹦床的效果。
鞋底板可以具有提供优点的其他结构特征。例如,鞋底板可以包括多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肋,该多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肋按网状图案布置并限定支撑肋之间的多个凹部。这些肋加固鞋底板,而凹部允许在没有最小添加重量的情况下实现加固。在另一替代方案中,鞋底板可以在鞋底板的足跟部分中包括多个板条。类似于支撑肋,板条用最小添加材料提供加固。
在另一方面,鞋类制品可以包括位于鞋底板的下面的外底。在一些实例中,鞋类鞋面可以夹在外底和鞋底板之间。这进一步有助于相对于鞋底结构固定鞋面,鞋底结构可以包括囊、鞋底板和外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底可以包括位于鞋底板的前足部分的下面的前足外底和位于鞋底板的足跟部分的下面并与前足外底分离的足跟外底。分离的前足和足跟外底进一步增强鞋类的柔性。
在其中鞋底板的前足部分包括内侧臂和外侧臂,该外侧臂与内侧臂间隔开以在鞋底板的前足部分中限定中央空隙(其中聚合物囊跨越该中央空隙)的实例中,前足外底可以具有外围边沿,该外围边沿限定位于鞋底板的中央空隙的下面的前足孔口。换句话说,前足外底的前足孔口进一步补充鞋底板的前足部分中的中央空隙及其允许囊在中央空隙处的蹦床效果的能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足外底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横向臂,该至少一个横向臂从外围边沿横向向内延伸到前足外底的前足孔口中并且在鞋底板的中央空隙之下。横向臂在囊之下对上覆足部提供目标支撑。例如,该至少一个横向臂可以包括内侧横向臂和外侧横向臂,该内侧横向臂从前足外底的内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前足孔口,该外侧横向臂从前足外底的外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前足孔口,并且外侧横向臂在内侧横向臂后方。例如,这些可以被配置成与上覆足部的脚趾对齐,以帮助为脚趾离地提供稳定平台,同时使与足部的跖骨头部对齐的中央空隙的区域不被前足外底的任何下面的部分阻挡,以在跖骨头部之下实现缓冲感觉。
在另一方面,前足外底可以包括横向杆,该横向杆在至少一个横向臂后方从前足外底的外围边沿的内侧跨越到前足外底的外围边沿的外侧。横向杆可以被配置成设置在上覆足部的跖骨头部后方。
在具有上述分离的前足外底和足跟外底的鞋类制品的实例中,足跟外底可以包括中央竖直通孔。这将重量减到最小,并且可以将冲击载荷传递到上覆足部的足跟中心周围而不直接在其之下的鞋底板。
在另一实例中,鞋底板的前足部分可以包括内侧臂和外侧臂,该外侧臂与内侧臂间隔开以在鞋底板的前足部分中限定中央空隙,其中聚合物囊跨越该中央空隙,并且鞋底板可以包括横向向内延伸到鞋底板的中央空隙中的至少一个横向臂。类似于其中前足外底包括这样的横向臂的实例,横向臂在囊之下对上覆足部提供目标支撑。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横向臂可以包括内侧横向臂和外侧横向臂,该内侧横向臂从鞋底板的内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中央空隙,该外侧横向臂在内侧横向臂后方并且从鞋底板的外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中央空隙。在另一实例中,鞋底板包括至少两个内侧横向臂和至少两个外侧横向臂。
一种制造鞋类制品的方法包括将中底布设置在鞋底板的面向足部的表面上或设置在鞋类鞋面的内表面上。中底布包括聚合物囊,该聚合物囊限定内部空腔并且被配置成将流体保持在内部空腔中。聚合物囊具有外围凸缘,该外围凸缘在聚合物囊的前部处围绕内部空腔的周边从聚合物囊的内侧延伸到聚合物囊的外侧。鞋底板具有足跟部分、中足部分和前足部分。该方法包括在鞋底板的后延伸区前方将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固定到鞋底板或固定到鞋类鞋面,并且还包括将鞋类鞋面固定到外围凸缘。在一个实例中,将鞋类鞋面固定到外围凸缘可以包括将拉伸构件缝合穿过鞋类鞋面和外围凸缘。
在将鞋类鞋面固定到外围凸缘之前,该方法可以包括在鞋底板的内侧和鞋底板的外侧之间将鞋类鞋面包裹在鞋底板之下,使得鞋类鞋面横向地向聚合物囊和鞋底板的外部延伸。在该方法中,外底可以固定到在鞋底板之下的鞋类鞋面,诸如固定到鞋类鞋面的外表面。
在另一实例中,在将鞋类鞋面固定到外围凸缘之前,该方法可以包括在鞋底板的内侧和鞋底板的外侧之间将鞋类鞋面包裹在中底布之下,使得鞋类鞋面在聚合物囊和鞋底板的面向足部的表面之间延伸并且横向地向聚合物囊的外部延伸。在该方法中,外底可以固定到鞋底板,诸如固定到鞋底板的与面向足部的表面相对的面向地面的表面。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本教导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以下对用于实施本教导的方式的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应当理解,即使在以下附图中,实施例可以单独地进行描述,但是其单个特征可以组合成附加实施例。
参照附图,其中在所有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示出了中底布10和包括该中底布10的鞋类制品12。中底布10被配置作为设置在足部容纳空腔C中以支撑足部F(以虚线示出)的流体填充囊14,如本文进一步所述。在图3至图8中更详细地示出和描述了中底布10。足部F可以直接支撑在中底布10上并与中底布10接触,或者可以在中底布10和足部F之间在中底布10上固定覆盖物(未示出)。
鞋类制品12包括鞋类鞋面13和如本文所述的固定到鞋类鞋面13的鞋底结构15。图1以隐藏线在足部容纳空腔C内并且相对于鞋类制品12的外围12A部分地示出了中底布10。鞋面13和鞋底结构15限定(例如,物理地形成)足部容纳空腔C,并且足部F以虚线显示为搁置在足部容纳空腔C中的中底布10上。除了中底布10之外,鞋底结构15包括鞋底板17(在图10中最佳地示出)以及位于鞋底板17的下面的外底19,中底布10固定到鞋底板17。在图1的实例中,鞋底板17和中底布10都在由鞋面13限定的足部容纳空腔C内,并且鞋面13包裹在鞋底板17之下,如图2所指示,其中示出了鞋面13的接缝11。在另一实例中,鞋面13可以是无接缝的。鞋面13示出为具有鞋带L,但可以具有其他类型的紧固件或没有紧固件,诸如无鞋带鞋面。
鞋类12具有前足区23、中足区25和足跟区27,它们也分别是鞋类鞋面13和鞋底结构15及其部件(包括本文所述的中底布10、鞋底板17和外底19)的前足区、中足区和足跟区。鞋类12还包括外侧29和与外侧29相对的内侧31(在图2中最佳地示出)。外侧29和内侧31也是鞋面13和鞋底结构15及其部件的外侧29和内侧31。
前足区23通常包括鞋类制品12的与脚趾和足部F的连接跖骨和趾骨的关节(例如,跖趾关节)相对应的部分。中足区25通常包括鞋类制品12的与足部F的弓形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并且足跟区27与足部F的后部分(包括跟骨)相对应。外侧29和内侧31延伸穿过前足区23、中足区25和足跟区27中的每一者,并且与鞋类制品12的相对侧相对应。前足区23、中足区25、足跟区27、外侧29和内侧31并不旨在划界鞋类12的精确区域,而是旨在表示鞋类12的一般区域以有助于下面的讨论。
与足跟区27相比,囊14的外围凸缘26在前足区23中相对较宽。鞋面13的下边缘13A(见图5)形成孔口33,使得囊14在前足区23中从下方暴露,如图2所示。诸如透明聚合物层的附加覆盖层(未示出)可以在孔口33处位于囊14的下面。外围凸缘26具有关于图3所讨论的凹槽140。鞋面13的下边缘13A诸如通过限定缝线的拉伸构件35固定到囊14的外围凸缘26。拉伸构件35可以是线、纱、缆或其他细长构件。例如,在图5中,拉伸构件35的缝线示出为在凹槽140处延伸穿过鞋面13并穿过外围凸缘26。前足外底19A示出为具有鞋面部分19C,该鞋面部分19C横向地向鞋面13的外部延伸并沿着鞋面13向上延伸,以在图5中的内侧和外侧处罩住鞋面13。
鞋类鞋面13的下部分13B夹在外底19和鞋底板17之间,如图2和图9中最佳地示出。换句话说,如图9所示,鞋底板17设置在鞋面13的内表面37上并诸如用粘合剂或通过热结合粘附到鞋面13的内表面37,并且外底19设置在鞋面13的外表面39上并诸如用粘合剂或通过热结合粘附到鞋面13的外表面39。因此,鞋类鞋面13在鞋底板17的内侧31和鞋底板17的外侧29之间包裹在鞋底板17之下,使得鞋类鞋面13横向地向聚合物囊14和鞋底板17的外部延伸。除了拉伸构件35的缝线之外,这还有助于相对于鞋底结构15的部件固定鞋面13。囊14的面向地面的表面20可以诸如用粘合剂或通过热结合固定到鞋底板17的面向足部的表面45。图9的横截面示出了在位置151、153后方的外围凸缘26,外围凸缘26的较宽部分终止于位置151、153。外围凸缘的该后方部分没有被缝合到鞋面13。另外,与鞋底板17在位置151、153后方的宽度相比,囊14显著变窄。足跟外底19B在图9的横截面后方,该横截面借由朝向足跟外底19B的优势而截取。
再次参考图1和图2,在示出的实例中,外底19包括位于鞋底板17的前足部分17A的下面的前足外底19A和位于鞋底板17的足跟部分17C的下面的足跟外底19B。如图10所示,鞋底板17具有前足部分17A、中足部分17B和足跟部分17C,部分17A、17B和17C与鞋类制品12的前足区23、中足区25和足跟区27相对应。足跟外底19B与前足外底19A分离。将前足外底19A和足跟外底19B彼此分离增强了鞋类12的柔性,因为外底不在前足外底19A和足跟外底19B之间(例如,在中足区25中)的鞋底板17的中足部分17B之下,鞋底结构15在前足外底19A和足跟外底19B之间的中足区25中可以更薄,这减小了对横向和纵向挠曲的阻力。
另外,聚合物囊14不是全长囊,因为囊14在前足区23中而不在足跟区27中位于足部F的下面。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囊14和中底布10的后延伸区95(例如,外围凸缘26的后延伸区)在鞋底板17的前足部分17A后方且在鞋底板17的后延伸区47前方固定到鞋底板17的面向足部的表面45,后延伸区47在鞋底板17的足跟部分17C中。因为中底布10不是全长中底布,因此鞋底结构15在竖直方向上更薄,并且鞋类12的柔性(例如,在纵向方向上,诸如在背屈期间)大于如果中底布是全长中底布时的柔性。
另外,中底布10在横向宽度上渐缩,使得中底布10的中足部分(例如,在图3中的位置151、153后方的部分,位置151、153是外围凸缘26的相对较宽部分的后延伸区)比下面的鞋底板17的中足部分17B窄。这进一步增加了鞋类制品12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柔性,因为通常较窄或较短的部件将比较宽或较高的部件更容易挠曲或弯曲。
图3是用于鞋类制品12的中底布10的平面视图。中底布10被配置作为铰接式流体填充聚合物囊14。在图3中,示出了中底布10的顶侧(例如,第一侧)。顶侧是囊14的第一聚合物片材16,在本文中也称为顶片材。顶侧是第一聚合物片材16的外部表面21,该外部表面21是囊14的足部容纳表面21并且可以是图1的鞋类制品12的鞋底结构15的足部容纳表面。足部容纳表面21也可以称为面向足部的表面。可选地,在囊14和穿着者之间可以不存在鞋类制品12的其他层、覆盖物或其他部件。或者,覆盖层(未示出)可以覆在囊14上。特别是在没有附加泡沫层覆在囊14上或位于囊14的下面的实例中,鞋底结构15的总高度相对较低,这对于某些活动是有益的。例如,涉及大范围的横向运动和/或对于其来说更大的触觉反馈是有利的活动可以受益于本文公开的中底布10的使用。
图4是图3的中底布10的底侧(例如,第二侧)的平面视图。底侧是囊14的第二聚合物片材18,在本文中也称为底片材。底侧是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外部表面20,当设置在鞋类制品12中时,该外部表面20是中底布10的面向地面的表面20。
聚合物囊14限定内部空腔24(在图5、图7和图8中最佳地示出)并且被配置成将流体保持在内部空腔24中。更具体地,第一聚合物片材16在外围凸缘26处固定到第二聚合物片材18以封闭内部空腔24。换句话说,当聚合物片材16、18在外围凸缘26处固定在一起并且聚合物囊14被密封时,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将流体保持在内部空腔24中。如本文所用,填充内部空腔24的“流体”可以是气体,诸如空气、氮气、另一气体或其组合。
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可以是各种聚合物材料,这些各种聚合物材料可以弹性地保持诸如氮气、空气或其他气体等流体。用于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聚合物材料的实例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聚氨酯、聚酯、聚酯聚氨酯和聚醚聚氨酯。此外,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可以各自由包括聚合物材料的不同材料的层形成。在一个实例中,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中的每一者由具有一个或多个热塑性聚氨酯层的薄膜形成,热塑性聚氨酯层具有一个或多个乙烯和乙烯醇的共聚物(EVOH)的阻隔层,阻隔层对于其中所含有的加压流体是不可渗透的,薄膜为诸如包括气体阻隔材料和弹性体材料的交替层的柔性微层膜,如Bonk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082,025号和第6,127,026号中所公开的,这些专利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或者,这些层可以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以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热塑性聚氨酯的再研磨材料。用于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附加的合适的材料在Rudy的美国专利第4,183,156号和第4,219,945号中公开,这些专利通过引用整体并入。用于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另外的合适的材料包括含有结晶材料的热塑性膜(如Rudy的美国专利第4,936,029号和第5,042,176号中所公开的)和包括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如Bonk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013,340号、第6,203,868号和第6,321,465号中所公开的),这些专利通过引用整体并入。在选择用于囊14的材料时,可以考虑诸如拉伸强度、伸展特性、疲劳特点、动态模量和损耗正切等工程特性。例如,可以选择用于形成囊14的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厚度来提供这些特点。
中底布10包括设置在内部空腔24中的拉伸部件30。拉伸部件30的外延伸区在图3至图4中以隐藏线示出在内部空腔24内。显然,拉伸部件30基本上遵循内部空腔24的不规则分界,该不规则分界恰好从围绕内部空腔24的外围34和拉伸部件30的外边缘36的外围凸缘26的内延伸区32的不规则形状内部开始,并跟踪该不规则形状。在示出的实例中,外围凸缘26通常在囊14的X-Y平面中延伸,其中Z平面是沿着囊14的高度从近端表面(足部容纳表面21)到远端表面(面向地面的表面20,如图5所指示)的平面。外围凸缘26围绕整个囊14延伸,并且朝向囊14的前部更宽,如本文所述。
如在图5中最佳地示出,拉伸部件30固定到聚合物囊14的相对内表面38、40。拉伸部件30包括第一拉伸层42、第二拉伸层44和从第一拉伸层42到第二拉伸层44跨越内部空腔24的多个系绳46。系绳46将第一拉伸层42连接到第二拉伸层44。在图5中,仅用附图标记指示系绳46中的一些。系绳46也可以称为布料拉伸构件或线,并且可以是连接第一拉伸层42和第二拉伸层44的加强线的形式。拉伸部件30可以形成为具有间隔针织织物的一体的单件式织物元件。
第一拉伸层42结合到第一聚合物片材16的内表面38,并且第二拉伸层44结合到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内表面40。更具体地,第一表面结合部49将第一聚合物片材16的内表面38联结到第一拉伸层42的外表面48。第二表面结合部50将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内表面40联结到与第一拉伸层42相对的第二拉伸层44的外表面52。表面38、48的整个界面部分彼此结合,并且表面40、52的整个界面部分彼此结合。
系绳46将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分离限于图5所示的最大分离位置,该图描绘了中底布10,其中囊14的内部空腔24在内部空腔24中的气体的给定充气压力下进行充气和密封,使得中底布10处于充气状态。由于内部空腔24中的加压气体,在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上的向外力使系绳46处于拉伸状态,并且系绳46防止拉伸层42、44和聚合物片材16、18进一步向外移动远离彼此。通过将相对内表面38、40彼此固定,拉伸部件30由于囊14的充气而限制相对内表面38、40之间的分离。换句话说,拉伸部件30将充气囊14的高度限制到从足部容纳表面21到面向地面的表面20的最大高度H1,如图5和图和7所示。该最大高度H1小于或等于5毫米。在另一实例中,该最大高度可以小于或等于5.5毫米,或者可以在约4.5和5.5毫米之间。与较高的高度相比,相对较低的高度,诸如H1,可以提供充分的缓冲和能量返回,而不会损害足下囊的触觉反馈。通常,假设内部空腔24中的压力相等,则高度较高的囊14将提供较少的触觉反馈。在一个实例中,鞋类制品12可以特别地被配置作为全球足球(例如,英氏足球)鞋类,以提供缓冲和能量返回,同时仍然允许足够的触觉反馈。
虽然如所述系绳46限制囊14的扩展,但是当囊14处于压缩载荷下时,系绳46没有展现出抗压缩性。当在跑步或其他运动期间鞋类制品12冲击地面时,诸如由于穿戴者的动态载荷的压缩力而将压力施加在中底布10上时,中底布10被压缩,并且随着系绳46与邻近特定系绳46的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上的载荷成比例地塌陷(例如,变得松弛),聚合物片材16、18移动得更靠近在一起。
在将拉伸部件30结合到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之前,拉伸部件30的系绳46可以全部为初始长度,并且在一些实例中全部为基本相同的长度,并且由系绳46连接的第一拉伸层42和第二拉伸层44可以分别具有直接在系绳46上方的大致平坦的外表面48、52。
参考图3和图8,第一结合部54将聚合物囊14的片材16、18的相对内表面38、40彼此固定,并且仅部分地横向跨过内部空腔24从外围凸缘26的内侧31横向向内延伸。第二结合部58位于第一结合部54后方,并将聚合物囊14的相对内表面38、40彼此固定。第二结合部58仅部分地横向跨过内部空腔24从外围凸缘26的外侧29横向向内延伸。拉伸部件30的外边缘36在第一结合部54的周边62和第二结合部58的周边64处横向向内延伸并且邻接第一结合部54的周边62和第二结合部58的周边64。因为拉伸部件30在第一结合部54和第二结合部58处邻接内表面38、40并且不在内表面38、40之间延伸,所以囊14在第一结合部54和第二结合部58处比在拉伸部件30处具有更小的高度,从而在第一结合部54和第二结合部58处比在拉伸部件30处产生囊14更大的柔性。因此,囊14的铰接倾向于在支撑在囊14上的足部F的纵向或横向挠曲下在第一结合部54和第二结合部58处发生。
如图所示,第一结合部54和第二结合部58都是非线性的。第一结合部54从外围凸缘26的内侧31向后弯折。第二结合部58从外围凸缘26的外侧29向前弯折。通过各自在朝向另一者的方向上弯折,囊14沿着连接两个结合部54、58的线的柔性增强。因为第一结合部54和第二结合部58从外围凸缘26的相对侧(分别为内侧31和外侧29)延伸,其中第二结合部58在第一结合部54后方,所以挠曲不仅可能倾向于在两个结合部54、58中的一者或两者处发生,而且可能沿着两个结合部54、58之间的线发生,该线与囊14的纵向中线成一定角度并向前和朝向内侧31延伸。如本文进一步所讨论的,第一局部结合部66沿着这样的线延伸。如本文所讨论的,第一局部结合部66还增加囊14的柔性。
参考图3,中底布10的前足区23包括拇趾部分86和第二脚趾部分88。拇趾部分86从跖趾关节线90向前延伸到凸缘26的外围92,并且从凸缘26的内侧31延伸到拇趾部分86和第二脚趾部分88之间的边界94。跖趾关节线90、拇趾部分86和第二脚趾部分88的位置可以基于足部的对应的部分的总体平均值,足部的对应的部分的尺寸与其中设置有中底布10的鞋类制品12的尺寸相对应。
拉伸部件30可以在中底布10的前足区23中具有孔口96。在图3中,孔口96示出为设置在拇趾部分86和第二脚趾部分88之间并沿着跖趾关节线90。如在图7中最佳地示出,囊14的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相对内表面38、40在中央结合部100处的孔口96处彼此结合。流体填充内部空腔24和拉伸部件30在孔口96处包围中央结合部100。囊14仅是在中央结合部100处堆叠在一起的两个聚合物片材16、18的高度,该高度小于周围内部空腔24的高度。因此,囊14在孔口96处的抗挠曲性小于在流体填充内部空腔24处的抗挠曲性,由于充气压力(如果充气到高于环境压力)和拉伸部件30的存在,囊14提供比中央结合部100所提供的更大的抗挠曲性和抗弯曲性。拇趾和第二脚趾之间的区域是足部F的自然挠曲区域,诸如当进行横向移动(至少部分地在横向方向上移动)时,中央结合部100增强了中底布10的柔性。另外,因为足部F沿着跖趾关节线90自然地挠曲,所以如果中央结合部100也沿着跖趾关节线90落下,则中央结合部100在设置在该位置时进一步增加中底布10的柔性。
如在图1、图3和图4中明显可见的,聚合物囊14在鞋类12的前足区23和中足区25中延伸,并且在中足区25中在向后方向(例如,在从鞋类12的前足区23朝向足跟区27的方向)上宽度(在横向方向上)渐缩至流体填充内部空腔24的后延伸区93,该后延伸区93被设置成不比足跟区27的前半部27A更向后。在其他实例中,后延伸区93可以在中足区25中。外围凸缘26的后延伸区95也在足跟区27的前半部27A中(见图1)。通过将中底布10的部件大部分限制到前足区23和中足区25,并且仅限制到足跟区27的前半部27A(如果囊14完全延伸到足跟区27中),囊14更容易随着足部F的背屈而在纵向方向上挠曲。因为囊14在向后延伸时宽度渐缩(例如,囊14在中足区25中的部分比囊14在前足区23中的部分窄),囊14的缓冲和能量返回特性集中在前足区23中,并且中底布10的总体体积被最小化。
再次参考图3,除了第一结合部54、第二结合部58和在拉伸部件30中的孔口96处的中央结合部100之外,囊14的外围凸缘26可以在拉伸部件30中的对应的凹口107、109和113处具有向内突出部102、108和110,以促进囊14在这些位置处的柔性。例如,外围凸缘26可以具有在外围凸缘26的内侧31处横向向内突出的内侧突出部102,以限定在中底布10的前足区23的脚趾区段104和前足区23的跖骨区段106之间的边界。当内侧突出部102沿着跖趾关节线90落下时,脚趾区段104和跖骨区段106之间的边界也由跖趾关节线90限定。因此,前足区23的脚趾区段104在跖趾关节线90和内侧突出部102前方,并且跖骨区段106在跖趾关节线90和内侧突出部102后方。拉伸部件30的外边缘36具有凹口107(见图1),拉伸部件30在凹口107处横向向内延伸并且邻接内侧突出部102。
外围凸缘26的外侧突出部108在外围凸缘26的外侧29处横向向内突出,以在外侧突出部108沿着跖趾关节线90落下时进一步限定脚趾区段104和跖骨区段106之间的边界。拉伸部件30的外边缘36具有凹口109(见图1),拉伸部件30在凹口109处横向向内延伸并且邻接外侧突出部108。因为外围凸缘26仅仅是囊14的聚合物材料,在外围凸缘26的片材16、18之间没有流体填充内部空腔24,所以外围凸缘26比囊14的充气部分(例如,在内部空腔24处)更薄(例如,更低的高度),并且因此在突出部102、108处更容易挠曲。
另外,外围凸缘26具有从外围凸缘26的前部112向后突出的前部突出部110,如图3所示。前部突出部110可以沿着前足区23的拇趾部分86和第二脚趾部分88之间的边界94落下。拉伸部件30的外边缘36具有凹口113,拉伸部件30在凹口113处向后延伸并且邻接前部突出部110。因为足部F在跖趾关节处和拇趾与第二脚趾之间自然地挠曲,所以在拉伸部件30中在对应的位置处提供向内突出部102、108和110以及凹口107、109和113增强了柔性,同时仍在足部F的脚趾和跖骨头部之下提供缓冲和柔性。
除了第一聚合物片材16与第二聚合物片材18在第一结合部54、第二结合部58和中央结合部100(如果存在孔口96)处的结合部之外,囊14还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向内地突出的局部焊接部(也称为局部结合部),该局部焊接部减小囊14在局部结合部处的厚度(例如,高度)而不使内表面38、40彼此结合。这使柔性增加并促进囊14在局部焊接部处的挠曲。例如,参考图3,第一聚合物片材16可以在第一局部结合部66处联结到第一拉伸层42,该第一局部结合部66仅部分地跨过多个系绳46从第一聚合物片材16朝向第二聚合物片材18向内突出。因为其仅部分地跨过系绳46朝向第二片材18延伸,所以流体填充内部空腔24在第一局部结合部66处在片材16、18之间存在。因此,第一局部结合部66引起内部空腔24变窄但不闭合。如果在局部结合部66上截取垂直于图8所示的横截面的横截面,在这样的横截面处,囊14的高度在第一局部结合部66的任一侧上都较大,类似于如图5所示,囊14的高度在横向局部结合部120的任一侧上都较大。因为较低高度的囊14比具有较高高度的囊14更容易挠曲,所以假设相等的流体压力,充气的囊14在第一局部结合部66之下的变窄的内部空腔24处(例如,在第一局部结合部66处囊14的减小的高度处)更容易挠曲。第一局部结合部66从第一结合部54延伸跨过第一聚合物片材16到第二结合部58,从而产生最容易发生囊14的弯曲(例如,挠曲)的位置。囊14的减小的厚度从第一结合部54沿着第一局部结合部66到第二结合部58是不间断的。
类似地,第一聚合物片材16可以在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处联结到第一拉伸层42,该横向局部结合部120仅部分地跨过多个系绳46从第一聚合物片材16朝向第二聚合物片材18向内突出。横向局部结合部120示于图3以及图5和图7的横截面中,并且从外侧突出部108延伸到内侧突出部102,在此类实例中仅由中央结合部100中断。横向局部结合部120沿着跖趾关节线90延伸,以跟踪上覆足部F的跖趾关节。如果存在孔口96和中央结合部100,则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可以延伸到中央结合部100。例如,横向局部结合部120的外侧部分120A可以从外侧突出部108延伸到中央结合部100,而横向局部结合部120的内侧部分120B可以从内侧突出部102延伸到中央结合部100。
囊14还可以具有前部局部结合部122,第一聚合物片材16在该前部局部结合部122处联结到第一拉伸层42。前部局部结合部122仅部分地跨过多个系绳46从第一聚合物片材16朝向第二聚合物片材18向内突出。前部局部结合部122从前部突出部110朝向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向后延伸。在存在孔口96和中央结合部100的实例中,前部局部结合部122延伸到中央结合部100。因此,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和前部局部结合部122都从外围凸缘26的相应的向内突出部102、108和110延伸到中央结合部100。在除了不存在孔口96和中央结合部100之外具有在所有方面与囊14类似的囊的中底布的实例中,前部局部结合部122将延伸到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因为横向局部结合部120不会被任何中央结合部100中断。
仅部分地跨过多个系绳46从第一聚合物片材16朝向第二聚合物片材18向内突出的附加局部结合部可以包括脚趾关节局部结合部124和/或中间局部结合部126。脚趾关节局部结合部124在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前方延伸,并且与横向局部结合部120不相交且与前部局部结合部122不相交。脚趾关节局部结合部124被配置成与上覆足部F的跖趾关节前方的足部F的拇趾的上覆关节对齐并位于其下面。
中间局部结合部126在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后方和第一局部结合部66前方延伸,并且与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和第一局部结合部66不相交。中间局部结合部126设置在外围凸缘26的内侧31和外围凸缘26的外侧29之间,而不完全延伸到任一侧29、31。中间局部结合部126具有横向终止于外围凸缘26的内侧31内部并与外围凸缘26的内侧31间隔开的内侧端126A,以及横向终止于外围凸缘26的外侧29内部并与外围凸缘26的外侧29间隔开的外侧端126B。因此,内部空腔24完全包围中间局部结合部126,使得中间局部结合部126不将中间局部结合部126前方的内部空腔24的一部分与中间局部结合部126后方的内部空腔24的一部分流体隔离。
虽然系绳46最初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第一拉伸层42和第二拉伸层44的外表面48、52以及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外部表面21、20最初可以在形成中底布10之前直接在系绳上方是大致平坦的(例如,未成形),但是将第一聚合物片材16联结到第一拉伸层42的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从第一聚合物片材16朝向第二聚合物片材18直接向内突出到内部空腔24的由一些系绳46占据的区域中。每个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比第一表面结合部49更朝向第二聚合物片材18突出。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仅部分地跨过多个系绳46从第一聚合物片材16朝向第二聚合物片材18向内突出,并且聚合物囊14在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处变窄。例如,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以及外围凸缘26处的结合部、第一结合部54和第二结合部58,以及中央结合部100)可以通过焊接工艺来形成,诸如使用在聚合物囊14中产生热结合的工具作业的射频或超声焊接。每个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由模具部件(诸如模具嵌件)的相应的突出部产生。该模具部件具有处于间隔中的突出部的图案,这些突出部产生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在制造囊14的过程中,这些突出部接触第一聚合物片材16。
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在第一聚合物片材16的足部容纳表面21处产生凹陷凹槽132(见图5、图7、图8和图9)。在图5中示出了在局部结合部120的外侧部分120A处的一个凹陷凹槽132。图7是沿着局部结合部120的内侧部分120B的长度截取的。因此,图7的中央结合部100左侧的部分是沿着凹陷凹槽132的长度,如由与中央结合部100右侧的部分的高度H1相比,左侧部分的高度H2较小所指示。图8同样是沿着局部结合部66的长度截取的,并因此沿着凹陷凹槽132的长度,如由较低高度H2所指示。在所示的实例中,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仅在第一聚合物片材16处朝向第二聚合物片材18向内突出,因为邻近第二片材18放置的模具部件不具有与拉伸部件30对齐的突出部。可选地,邻近第二片材18放置的模具部件也可以具有突出部以产生从第二片材18朝向第一片材16向内延伸的局部结合部。
每个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部分地横穿多个系绳46,如图5中相对于局部结合部120所示。换句话说,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直接在不同的系绳46外部,并且在另外那些系绳46上向内突出。系绳46可以成行布置(其中每一行在拉伸层42、44之间横向延伸),或以其中系绳46在拉伸层42、44之间延伸的任何其他图案布置。各种不同的系绳46与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对齐。
与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对齐的系绳46通过加热、通过压缩第一拉伸层42的上覆材料和/或通过覆盖系绳46的第一拉伸层42的上覆材料而变形,使得系绳46在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处比在别处(例如,比远离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处)更短、更厚,或既更短又更厚。此类变形的系绳在图5中由附图标记46A指示,并且可以称为改良系绳46A。
当对内部空腔24充气时,改良系绳46A在第一聚合物片材16的足部容纳表面21中产生凹陷凹槽132,如图5所指示。当内部空腔24中的气体的充气压力足以拉伸多个系绳46时,向内地突出的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在第一聚合物片材16的足部容纳表面21处限定凹槽132。在每个凹陷凹槽132处,中底布10被分成可以被称为凹陷凹槽132一侧上的第一制品部分和凹陷凹槽132另一侧上的第二制品部分。第一制品部分沿着凹陷凹槽132相对于第二制品部分铰接。换句话说,第一聚合物片材16的足部容纳表面21在凹陷凹槽132处是非平面的。
改良系绳46A的拉伸还在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面向地面的表面20中产生凹部136,该凹部136与凹陷凹槽132对齐(见图5、图7、图8和图9)。当对内部空腔24充气时,第二聚合物片材18在每个凹部136处朝向对应的凹陷凹槽132和向内地突出的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或126向内凹陷。
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一拉伸层42的物理变形与改良系绳46A的拉伸相组合将使得凹陷凹槽132比凹部136深,这仅是由缩短的改良系绳46A的拉伸造成的。因此,囊14可以具有铰接形状(诸如当充气时,不与其他部件一起组装或由其他部件约束,并且不在载荷下),使得囊14在足部容纳表面21处略微凹入并且在面向地面的表面20处略微凸出。因此,中底布10将被偏置成铰接形状,因为凹陷凹槽132和凹部136一起促使在凹陷凹槽132处发生中底布10的铰接,因为中底布10的总厚度在凹陷凹槽132处减小,从而减小中底布10在凹陷凹槽132处的弯曲刚度。如上所述,由于凹陷凹槽132和囊14通过对应的凹部136的进一步变窄,向内地突出的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用作囊14的挠曲轴,从而当中底布10包括在鞋类制品12的鞋底结构15中时增加鞋底结构15的柔性。
每个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与第二聚合物片材18间隔开,使得内部空腔24在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处变窄但不闭合,并且内部空腔24中的气体仍可以穿过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而流体连通。改良系绳46A的直径较窄,并允许气体在系绳46A周围和之间流动。当压缩力施加到中底布10时,诸如在鞋类制品12与地面撞击期间,这允许气体从系绳46A一侧处的内部空腔24移位到系绳46A另一侧处的内部空腔24。例如,当足部F在足部着地期间从足跟向前滚动到脚趾时,气体可以从囊14后方移位到囊14中更向前的部分。因此,在中底布10的使用期间,可以在最需要的区域中连续提供由内部空腔24中的流体提供的支撑缓冲。
可以控制可能影响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及其朝向第二聚合物片材18的突出程度的因素,以提供期望的变窄。此类因素可以包括产生局部结合部66、120、122、124和126的突出部128的深度、模具部件的温度、中底布10的部件(例如,聚合物片材16、18和拉伸部件30)的温度、制造期间模具空腔中的真空和/或充气压力、焊接功率或焊接频率(如果使用射频焊接)以及其他因素。
囊14的其他方面可以使其容易地集成在鞋类制品12内。例如,如图3所示,在内侧31和外侧29处,外围凸缘26在第一结合部54前方比在第一结合部54后方宽。该区域中的较宽外围凸缘26可以使其容易地缝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鞋类鞋面13。另外,外围凸缘26限定沿着外围凸缘26从内侧31到外侧29并在第一结合部54前方纵向延伸的凹槽140。例如,当将鞋面13缝合到囊14的外围凸缘26时,凹槽140可以用作针所遵循的可见路径。
参考图6,外围凸缘26具有第一焊缝W1和与第一焊缝W1间隔开的第二焊缝W2。第一焊缝W1和第二焊缝W2使得第一聚合物片材16和第二聚合物片材18在焊缝W1、W2处的界面141处彼此结合。焊缝W1和W2可以通过使用模具组件来形成,该模具组件包括在聚合物片材16、18上闭合在一起的模具部件,其中拉伸部件30位于聚合物片材16、18之间。然后通过射频焊接(也称为高频焊接或介电焊接)焊接聚合物片材16、18和拉伸部件30,或者通过另一种热结合或粘合剂结合的方式固定,因为电源供应能量,产生加热聚合物片材16、18的交变电场,其中模具部件被施加到聚合物片材16、18。在焊缝W1、W2在如图6中的外围凸缘26的两侧上的实例中,在外围凸缘26的两侧上的模具部件将包括产生相应的焊缝W1、W2的脊。在其他实例中,焊缝W1、W2和凹槽140可以仅在凸缘26的顶侧上或仅在底侧上。因为聚合物片材16、18可以是透明的,所以当仅设置在一侧上时,凹槽140可以在相对侧上可见。
第一焊缝W1和第二焊缝W2沿着外围凸缘26纵向延伸。如在图3中最佳地示出,第一焊缝W1和第二焊缝W2仅沿着外围凸缘26的较宽部分(从内侧31上的位置151,围绕囊14的前部,到外侧29上的位置153)连续延伸。凹槽140在第一焊缝W1和第二焊缝W2之间沿着外围凸缘26纵向延伸。第一焊缝W1在凹槽140内部,并且第二焊缝W2在凹槽140外部,其中内部朝向囊14的中心,而外部远离囊14的中心。
参考图3和图6,模具组件在焊缝W1和W2处的加热和压力可以使聚合物片材16、18的一些材料移位,使得外围凸缘26可以包括在第一焊缝W1和凹槽140之间从外围凸缘26突出的第一脊150,以及在第二焊缝W2和凹槽140之间从外围凸缘26突出的第二脊152。脊150、152有助于限定凹槽140的侧面。
中底布10可以设置在用于如图1中的右脚鞋类制品12的鞋底结构15中,或者可以翻转以设置在用于左脚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中。在任一情况下,两个凹槽140中的一个在两种情况下将相对于鞋面13处于同一位置,以用作缝合或其他固定模式的引导件。在仅在外围凸缘26的一侧(在顶片材16或底片材18中)上具有凹槽140的实例中,因为聚合物片材18、16可以是透明的,所以即使在其中凹槽140仅设置在近侧上的实例中,凹槽140也可以在远侧可见,反之亦然。
参考图9和图10,鞋底板17包括多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肋51,支撑肋51从鞋底板17的基部55向上延伸并按网状图案布置。支撑肋51限定多个凹部53,多个凹部53位于支撑肋51之间并朝向基部55向下延伸。支撑肋51加固鞋底板17,而凹部53允许在不添加额外重量的情况下实现加固。如图9所示,囊14的一部分可以搁置在支撑肋51上并粘附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支撑肋51。
如图10所示,鞋底板17的前足部分17A包括内侧臂59和外侧臂61,该外侧臂61与内侧臂59间隔开以在前足部分17A中限定中央空隙63。如在图5中最佳地示出,中央空隙63与鞋面13中的孔口33相对应,并且聚合物囊14跨越中央空隙63。因为鞋底板17不位于聚合物囊14的跨越中央空隙63的该部分(例如,囊14的直接在中央空隙63上方的部分)的下面,所以鞋底结构15在聚合物囊14的跨越部分处的总高度仅仅是囊14的高度H1加上任何附加高度,该附加高度将由囊14上方或下方的可选覆盖层增加。例如,这小于鞋底结构15在内侧臂59处的高度H3。较低高度H1有助于增加鞋底结构15的柔性和降低弯曲刚度。然而,臂59、61仍然在前足区23中提供外侧和内侧稳定性,诸如可能期望在侧(横向)运动期间吸收外侧载荷并支撑足部F。
图3中所示的聚合物囊14的后延伸区95可以固定到在图10中示出的中央空隙63后方的鞋底板17的足跟部分17C,诸如在位置65处。囊14在中央空隙63后方以及中央空隙63的横向向外(例如,连接到内侧臂59和外侧臂61)的连接可以在囊14的动态压缩载荷期间提供类似蹦床的效果,因为囊14相对地悬置在中央空隙63之上,其中鞋底板17用作框架。
参考图11,前足外底19A具有外围边沿67、横向臂69A、69B和横向杆71。防滑钉73从外围边沿67、横向臂69A、69B和横向杆71向下延伸。外围边沿67限定前足孔口75。前足孔口75位于中央空隙63的下面,如图5所示。因此,前足外底19A的前足孔口75进一步补充了鞋底板17的前足部分17A中的中央空隙63及其允许囊14在中央空隙63处的蹦床效果的能力。
此外,横向臂69A、69B从外围边沿67横向向内延伸到前足外底19A的前足孔口75中并在鞋底板17的中央空隙63之下。例如,内侧横向臂69A从前足外底19A的内侧31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前足孔口75。外侧横向臂69B从前足外底19A的外侧29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前足孔口75,并且在内侧横向臂69A后方。如图2所示,横向臂69A、69B可以固定到囊14的面向地面的表面20,并且在囊14之下对上覆足部F提供目标支撑。内侧横向臂69A位于囊14的拇趾部分86的下面,而外侧横向臂69B位于脚趾区段104的其余部分(包括第二脚趾部分88)的下面。因此,横向臂69A、69B被配置成与上覆足部F的脚趾对齐,以帮助提供脚趾离地的稳定平台,同时使与足部F的跖骨头部对齐的中央空隙63的区域不被前足外底19A的任何下面的部分阻挡,以在跖骨头部之下实现缓冲感觉。由于横向臂没有完全延伸跨过前足孔口75,并且横向臂69A、69B彼此分离,所以横向臂69A、69B在拇趾部分86与第二脚趾部分88分离时补充了前部局部结合部122的功能,以实现自然的足部柔性。
横向杆71从外围边沿67的内侧31跨越到外围边沿67的外侧29,并设置在横向臂69A、69B后方。此外,横向杆71向后与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和中央结合部100间隔开,如图2所示,并且被配置成设置在上覆足部F的跖骨头部后方,该跖骨头部将在图2中的横向局部结合部120和横向杆71之间落下。这通过将冲击载荷从由防滑钉73接触的地面传递到周围的横向杆71并且传递到外围边沿67和横向臂69A、69B(例如,远离跖骨头部)而在跖骨头部之下提供更大的缓冲。
参考图12,足跟外底19B还包括防滑钉73并具有中央竖直通孔77。如图2所示,中央竖直通孔77延伸到上覆鞋面13。中央竖直通孔77使足跟外底19B的总重量最小化。当防滑钉73环绕中央竖直通孔77时,并且中央竖直通孔77被配置成位于足部F的跟骨的下面时,通过防滑钉73传递到上覆足跟外底19B上方的鞋面13的鞋底板的足跟部分17C的冲击载荷可以围绕上覆足部F的足跟(例如,跟骨)的中心但不直接在中心之下传递。足跟外底19B的鞋面部分79在足跟区27中从鞋面13的外部罩住足部F,如图1所示。
参考图13,用于鞋类制品212的另一实例的鞋底结构215包括图3的中底布10,以及替代的鞋底板217和外底219。在图13中仅示出了前部外底219A的上边缘,并且前部外底219A在鞋底板217之下延伸,如在图14中移除了中底布10明显可见的。因此,囊14将不会在鞋类212的底部处暴露。鞋面13(图13和图14中未示出)被缝合到外围凸缘26,类似于由图5中的拉伸构件35所示的缝合。鞋类鞋面13可以在鞋底板217之下延伸,类似于在图5中鞋面13在鞋底板17之下延伸,或者鞋类鞋面13可以在囊14和鞋底板17之间延伸,类似于在图20至图21中鞋面13在囊14和鞋底板317之间延伸。
如图14所示,鞋底板217仅局部地延伸到足跟区27中,并且前部外底219A联接到足跟外底219C,足跟外底219C比鞋底板217的后部进一步向后延伸。鞋底板217包括类似于鞋底板17的臂59、61的内侧臂259和外侧臂261,但是这些臂在鞋底板的前部处通过连续的外围边沿267连接以包围鞋底板217的中央空隙263。两个内侧横向臂269A和两个外侧横向臂269B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中央空隙263,以在囊14之下对图1中示出的上覆足部F提供目标支撑。每个外侧横向臂269B在对应的内侧横向臂269A后方。
鞋底板217的足跟部分217C限定由多个板条279横穿的通孔277,而不是足跟外底中(如足跟外底19B中)的中央通孔。板条279用最小添加材料提供加固。泡沫层(未示出)可以在囊14后方覆在板条279上。
图15是用于图16至图21中示出的鞋类制品312的另一鞋底结构315的平面视图。鞋类制品312包括中底布10,如图20至图21所示,但是在图15中移除了中底布10。鞋底结构315包括鞋底板317和位于鞋底板317的下面的外底319。鞋底板317具有向上延伸的支撑肋351,该支撑肋351按网状图案布置并在功能上类似于图10的支撑肋51,其中凹部353限定在支撑肋351之间。
另外,鞋底板317具有类似于鞋底板17的臂59、61的内侧臂359和外侧臂361,但是臂359、361在鞋底板317的前部处通过连续的外围边沿367连接以包围鞋底板317的中央空隙363。脚趾防护装置381在鞋底板317的前部延伸区之上延伸。鞋底板317的足跟部分317C限定通孔377。外底319位于中央空隙363和通孔377的下面。
中底布10被定位成覆在鞋底板317上,跨越了中央空隙363,其中凸缘26支撑在内侧臂359、横向臂361和外围边沿367上,并且中底布10的后延伸区95在位置365处固定到鞋底板317。
图16是包括图15的鞋底结构315的鞋类制品312的外侧29的局部外侧视图。图17是鞋类制品312的内侧31的局部内侧视图。在图16至图17中清楚的是外底319具有防滑钉73。图18是图16的鞋类制品312的局部正视图,示出了脚趾防护装置381。图19是图16的鞋类制品的局部后视图。
图20是在图16中的线20-20处截取的图16的鞋类制品的横截面图,并且图21是在图16中的线21-21处截取的图16的鞋类制品的横截面图。参考图20和图21,鞋类鞋面13在鞋底板317的内侧31和外侧29之间包裹在中底布10之下,使得鞋类鞋面13在聚合物囊14的第二聚合物片材18(例如,底片材)和鞋底板317的面向足部的表面45之间延伸并且横向地向聚合物囊14的外部延伸。囊14的面向地面的表面20固定到鞋类鞋面13的内表面37,而鞋底板317的面向足部的表面45固定到鞋类鞋面13的外表面39。外底319固定到鞋底板317。
因此,参考上述实例,制造鞋类制品12、212和312的方法可以包括将中底布10设置在鞋底板17、217的面向足部的表面45上或鞋类鞋面13的内表面37上。中底布10可以包括聚合物囊14,该聚合物囊14限定内部空腔24并且被配置成将流体保持在内部空腔24中。聚合物囊14可以具有外围凸缘26,该外围凸缘26在聚合物囊14的前部处围绕内部空腔24的外围34从聚合物囊14的内侧31延伸到外侧29。鞋底板17、217和317可以具有足跟部分、中足部分和前足部分。该方法可以包括将中底布10的后延伸区95固定到鞋底板17或217,或固定到鞋类鞋面13,并且在鞋底板217或317的后延伸区47前方。
另外,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鞋类鞋面13固定到外围凸缘26。在一个实例中,将鞋类鞋面13固定到外围凸缘26可以包括将拉伸构件35缝合穿过鞋类鞋面13和外围凸缘26。
在将鞋类鞋面13固定到外围凸缘26之前,该方法可以包括在鞋底板17的内侧31和外侧29之间将鞋类鞋面13包裹在鞋底板17之下,使得鞋类鞋面13横向地向聚合物囊14和鞋底板17的外部延伸。另外,外底19可以固定到鞋底板17之下的鞋类鞋面13。
在另一实例中,在将鞋类鞋面13固定到外围凸缘26之前,该方法可以包括在鞋底板217或317的内侧31和外侧29之间将鞋类鞋面13包裹在中底布10之下,使得鞋类鞋面13在聚合物囊14和鞋底板217或317的面向足部的表面45之间延伸并且横向地向聚合物囊14的外部延伸。在该方法中,外底219、319可以固定到鞋底板217、317。
本文公开的鞋类制品12、212和312固定被配置作为固定到鞋面13的中底布10的流体填充囊14,并且在一些实例中将流体填充囊14固定到鞋底板(例如,鞋底板17)以将囊14的缓冲和能量返回优点以及鞋底板17、217或317的稳定性与低轮廓鞋底结构15、215或315集成,低轮廓鞋底结构15、215或315以期望的方式挠曲和铰接。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本教导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以下对用于实施本教导的方式的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应当理解,即使在以下附图中,实施例可以单独地进行描述,但是其单个特征可以组合成附加实施例。
以下条款提供了本文所公开的鞋类制品的示例构型和制造鞋类制品的方法。
条款1.一种鞋类制品,包括:中底布,所述中底布包括聚合物囊,所述聚合物囊限定内部空腔并且被配置成将流体保持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聚合物囊具有外围凸缘,所述外围凸缘在所述聚合物囊的前部处围绕所述内部空腔的周边从所述聚合物囊的内侧延伸到所述聚合物囊的外侧;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的鞋类鞋面;具有足跟部分、中足部分和前足部分的鞋底板;其中所述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在所述鞋底板的后延伸区前方固定到所述鞋底板或固定到所述鞋类鞋面。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鞋类制品,还包括:拉伸构件,所述拉伸构件限定延伸穿过所述鞋类鞋面和所述外围凸缘的缝线,所述缝线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
条款3.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中底布在横向宽度上渐缩,使得所述中底布的中足部分比位于所述中底布的中足部分的下面的所述鞋底板的中足部分窄。
条款4.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后方且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足跟部分的后延伸区前方固定到所述鞋底板的面向足部的表面。
条款5.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类鞋面在所述鞋底板的内侧和所述鞋底板的外侧之间包裹在所述鞋底板之下,并且横向地向所述聚合物囊和所述鞋底板的外部延伸。
条款6.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包括内侧臂和外侧臂,所述外侧臂与所述内侧臂间隔开以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中限定中央空隙;并且其中所述聚合物囊跨越所述中央空隙。
条款7.根据条款6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聚合物囊的后延伸区在所述中央空隙后方固定到所述鞋底板的所述足跟部分。
条款8.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还包括:位于所述鞋底板的下面的外底。
条款9.根据条款8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类鞋面夹在所述外底和所述鞋底板之间。
条款10.根据条款8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外底包括位于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的下面的前足外底和位于所述鞋底板的所述足跟部分的下面并与所述前足外底分离的足跟外底。
条款11.根据条款10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包括内侧臂和外侧臂,所述外侧臂与所述内侧臂间隔开以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中限定中央空隙;其中所述聚合物囊跨越所述中央空隙;并且其中所述前足外底具有外围边沿,所述外围边沿限定位于所述鞋底板的所述中央空隙的下面的前足孔口。
条款12.根据条款11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前足外底包括至少一个横向臂,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臂从所述外围边沿横向向内延伸到所述前足外底的所述前足孔口中并且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中央空隙之下。
条款13.根据条款12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臂包括内侧横向臂和外侧横向臂,所述内侧横向臂从所述前足外底的内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所述前足孔口,所述外侧横向臂从所述前足外底的外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所述前足孔口,并且所述外侧横向臂在所述内侧横向臂后方。
条款14.根据条款12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前足外底包括横向杆,所述横向杆在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臂后方从所述前足外底的所述外围边沿的内侧跨越到所述前足外底的所述外围边沿的外侧。
条款15.根据条款10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足跟外底包括中央竖直通孔。
条款16.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包括内侧臂和外侧臂,所述外侧臂与所述内侧臂间隔开以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中限定中央空隙;其中所述聚合物囊跨越所述中央空隙;并且其中所述鞋底板包括横向向内延伸到所述鞋底板的所述中央空隙中的至少一个横向臂。
条款17.根据条款16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臂包括内侧横向臂和外侧横向臂,所述内侧横向臂从所述鞋底板的内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所述中央空隙,所述外侧横向臂从所述鞋底板的外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所述中央空隙,并且所述外侧横向臂在所述内侧横向臂后方。
条款18.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底板包括多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肋,所述多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肋按网状图案布置并限定所述支撑肋之间的多个凹部。
条款19.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底板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足跟部分中包括多个板条。
条款20.一种制造鞋类制品,特别是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中底布设置在鞋底板的面向足部的表面或鞋类鞋面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中底布包括聚合物囊,所述聚合物囊限定内部空腔并且被配置成将流体保持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聚合物囊具有外围凸缘,所述外围凸缘在所述聚合物囊的前部处围绕所述内部空腔的周边从所述聚合物囊的内侧延伸到所述聚合物囊的外侧;其中所述鞋底板具有足跟部分、中足部分和前足部分;在所述鞋底板的后延伸区前方将所述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固定到所述鞋底板或固定到所述鞋类鞋面;以及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
条款21.根据条款2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包括将拉伸构件缝合穿过所述鞋类鞋面和所述外围凸缘。
条款22.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之前,在所述鞋底板的内侧和所述鞋底板的外侧之间将所述鞋类鞋面包裹在所述鞋底板之下,使得所述鞋类鞋面横向地向所述聚合物囊和所述鞋底板的外部延伸。
条款23.根据条款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外底固定到在所述鞋底板之下的所述鞋类鞋面。
条款24.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之前,在所述鞋底板的内侧和所述鞋底板的外侧之间将所述鞋类鞋面包裹在所述中底布之下,使得所述鞋类鞋面在所述聚合物囊和所述鞋底板的所述面向足部的表面之间延伸并且横向地向所述聚合物囊的外部延伸。
条款25.根据条款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外底固定到所述鞋底板。
为了帮助和阐明各种实施例的描述,本文定义了各种术语。除非另外指示,否则以下定义适用于整个本说明书(包括权利要求)。附加地,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鞋类制品”、“鞋类制造品”和“鞋类”可以被认为是机器和制造品。在最终组装成成品鞋类制品之前,组装好的成品鞋类制品(例如,鞋、凉鞋、靴子等)以及鞋类制品的离散部件(诸如中底、外底、鞋面部件等)在本文中被认为并且替代地以单数或复数形式称为“鞋类制品”。
“一个”、“一种”、“该”、“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可以互换使用以指示存在物件中的至少一个。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示,否则可以存在多个此类物件。除非在上下文(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中明确或清楚地另外指示,否则本说明书中的参数(例如,量或条件)的所有数值应当被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均由术语“约”修饰,无论“约”是否实际出现在数值之前。“约”指示所陈述的数值允许一些轻微的不精确性(在数值上接近精确;接近或相当接近该值;近似)。如果“约”提供的不精确性在本领域中不以该普通含义理解,则如本文所用的“约”至少指示可以由测量和使用此类参数的普通方法引起的变化。此外,范围的公开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范围内的所有值和进一步划分的范围。
术语“包括(compri si ng)”、“包括(i ncl udi ng)”和“具有”是包括性的,并且因此指定了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或部件的存在或添加。当可能时,可以改变步骤、过程和操作的顺序,并且可以采用附加或替代步骤。如本说明书所用,术语“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物件的任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中的任一个”应理解为包括所引用物件的任何可能组合,包括所引用物件“中的任一个”。术语“……中的任一个”应理解为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所引用权利要求的任何可能组合,包括所引用权利要求“中的任一个”。
为了一致性和方便,在与所图示的实施例相对应的整个详细描述中可以采用方向性形容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诸如“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底部”等术语可以相对于附图描述性地使用,而不表示对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术语“纵向”特别是指延伸部件的长度的方向。例如,鞋的纵向方向在鞋的前足区和足跟区之间延伸。术语“向前”或“前”特别用于指从足跟区朝向前足区的大体方向,并且术语“向后”或“后”特别用于指相对方向,即从前足区朝向足跟区的方向。在一些情况下,部件可以被标识为具有纵向轴线以及沿该轴线的前后纵向方向。纵向方向或轴线也可以称为前后方向或轴线。
术语“横向”特别是指延伸部件的宽度的方向。例如,鞋的横向方向在鞋的外侧和内侧之间延伸。横向方向或轴线也可以称为外侧方向或轴线或者中间外侧方向或轴线。
术语“竖直”特别是指大体垂直于外侧方向和纵向方向两者的方向。例如,在鞋底平放在地面表面上的情况下,竖直方向可以从地面表面向上延伸。应当理解,这些方向性形容词中的每一个可以应用于鞋底的各个部件。术语“向上”或“向上地”特别是指指向部件的顶部的竖直方向,该顶部可以包括鞋面的足背、紧固区和/或鞋面的喉部。术语“向下”或“向下地”特别是指与向上方向相对的指向部件的底部的竖直方向,并且通常可以指向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的底部。
鞋类制品(诸如鞋)的“内部”特别是指当鞋被穿着时由穿着者的足部占据的空间处的部分。部件的“内侧”特别是指在组装的鞋类制品中朝向(或将朝向)部件或鞋类制品的内部取向的部件的侧面或表面。部件的“外侧”或“外部”特别是指在组装的鞋中远离(或将远离)鞋的内部取向的部件的侧面或表面。在一些情况下,其他部件可以在部件的内侧和组装的鞋类制品的内部之间。类似地,其他部件可以在部件的外侧和组装的鞋类制品外部的空间之间。此外,术语“向内”和“向内地”特别是指朝向部件或鞋类制品(诸如鞋)的内部的方向,并且术语“向外”和“向外地”特别是指朝向部件或鞋类制品(诸如鞋)的外部的方向。此外,术语“近侧”特别是指当使用者穿着鞋类制品时将足部插入鞋类制品时,更接近鞋类部件的中心或更靠近足部的方向。同样地,术语“远侧”特别是指当使用者穿着鞋类制品时将足部插入鞋类制品时,更远离鞋类部件的中心或更远离足部的相对位置。因此,术语近侧和远侧可以理解为提供描述相对空间位置的通常相对的术语。
虽然已经描述了各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旨在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实施例的范围内的许多其他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是可能的。除非明确限制,否则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均可以与任何其他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要素组合使用或替代任何其他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要素。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之外,这些实施例不受限制。而且,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教导的多个方面的若干模式,但是这些教导所涉及的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于实践本公开的教导的各种替代方面。旨在将以上描述中所含有的或附图中所示出的所有内容解释为说明和例示替代实施例的整个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些替代实施例由所包括的内容暗示、结构和/或功能上等效或以其他方式基于所包括的内容而呈现为显而易见的,并且不仅限于那些明确描绘和/或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25)

1.一种鞋类制品,包括:
中底布,所述中底布包括聚合物囊,所述聚合物囊限定内部空腔并且被配置成将流体保持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聚合物囊具有外围凸缘,所述外围凸缘在所述聚合物囊的前部处围绕所述内部空腔的周边从所述聚合物囊的内侧延伸到所述聚合物囊的外侧;
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的鞋类鞋面;以及
具有足跟部分、中足部分和前足部分的鞋底板;
其中所述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在所述鞋底板的后延伸区前方固定到所述鞋底板或固定到所述鞋类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制品,还包括:
拉伸构件,所述拉伸构件限定延伸穿过所述鞋类鞋面和所述外围凸缘的缝线,所述缝线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中底布在横向宽度上渐缩,使得所述中底布的中足部分比位于所述中底布的中足部分的下面的所述鞋底板的中足部分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后方且在所述鞋底板的后延伸区前方固定到所述鞋底板的面向足部的表面,其中所述后延伸区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足跟部分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类鞋面在所述鞋底板的内侧和所述鞋底板的外侧之间包裹在所述鞋底板之下,并且横向地向所述聚合物囊和所述鞋底板的外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包括内侧臂和外侧臂,所述外侧臂与所述内侧臂间隔开以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中限定中央空隙;并且
其中所述聚合物囊跨越所述中央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聚合物囊的后延伸区在所述中央空隙后方固定到所述鞋底板的所述足跟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还包括:
位于所述鞋底板的下面的外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类鞋面夹在所述外底和所述鞋底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外底包括位于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的下面的前足外底和位于所述鞋底板的所述足跟部分的下面并与所述前足外底分离的足跟外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
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包括内侧臂和外侧臂,所述外侧臂与所述内侧臂间隔开以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中限定中央空隙;
所述聚合物囊跨越所述中央空隙;并且
所述前足外底具有外围边沿,所述外围边沿限定位于所述鞋底板的所述中央空隙的下面的前足孔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前足外底包括至少一个横向臂,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臂从所述外围边沿横向向内延伸到所述前足外底的所述前足孔口中并且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中央空隙之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臂包括内侧横向臂和外侧横向臂,所述内侧横向臂从所述前足外底的内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所述前足孔口,所述外侧横向臂从所述前足外底的外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所述前足孔口,并且所述外侧横向臂在所述内侧横向臂后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前足外底包括横向杆,所述横向杆在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臂后方从所述前足外底的所述外围边沿的内侧跨越到所述前足外底的所述外围边沿的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足跟外底包括中央竖直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包括内侧臂和外侧臂,所述外侧臂与所述内侧臂间隔开以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前足部分中限定中央空隙;
其中所述聚合物囊跨越所述中央空隙;并且
其中所述鞋底板包括横向向内延伸到所述鞋底板的所述中央空隙中的至少一个横向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臂包括内侧横向臂和外侧横向臂,所述内侧横向臂从所述鞋底板的内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所述中央空隙,所述外侧横向臂从所述鞋底板的外侧横向向内延伸并终止于所述中央空隙,并且所述外侧横向臂在所述内侧横向臂后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底板包括多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肋,所述多个向上延伸的支撑肋按网状图案布置并限定所述支撑肋之间的多个凹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鞋底板在所述鞋底板的所述足跟部分中包括多个板条。
20.一种制造鞋类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中底布设置在鞋底板的面向足部的表面或鞋类鞋面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中底布包括聚合物囊,所述聚合物囊限定内部空腔并且被配置成将流体保持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聚合物囊具有外围凸缘,所述外围凸缘在所述聚合物囊的前部处围绕所述内部空腔的周边从所述聚合物囊的内侧延伸到所述聚合物囊的外侧;其中所述鞋底板具有足跟部分、中足部分和前足部分;
在所述鞋底板的后延伸区前方将所述中底布的后延伸区固定到所述鞋底板或固定到所述鞋类鞋面;以及
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包括将拉伸构件缝合穿过所述鞋类鞋面和所述外围凸缘。
22.根据权利要求20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之前,在所述鞋底板的内侧和所述鞋底板的外侧之间将所述鞋类鞋面包裹在所述鞋底板之下,使得所述鞋类鞋面横向地向所述聚合物囊和所述鞋底板的外部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外底固定到在所述鞋底板之下的所述鞋类鞋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鞋类鞋面固定到所述外围凸缘之前,在所述鞋底板的内侧和所述鞋底板的外侧之间将所述鞋类鞋面包裹在所述中底布之下,使得所述鞋类鞋面在所述聚合物囊和所述鞋底板的所述面向足部的表面之间延伸并且横向地向所述聚合物囊的外部延伸。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外底固定到所述鞋底板。
CN202280028223.1A 2021-04-12 2022-03-09 具有带有囊和拉伸部件的铰接式中底布的鞋类制品 Pending CN1172223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73812P 2021-04-12 2021-04-12
US63/173,812 2021-04-12
PCT/US2022/019595 WO2022220961A1 (en) 2021-04-12 2022-03-09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rticulating strobel with bladder and tensile compon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2343A true CN117222343A (zh) 2023-12-12

Family

ID=8095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8223.1A Pending CN117222343A (zh) 2021-04-12 2022-03-09 具有带有囊和拉伸部件的铰接式中底布的鞋类制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2787A1 (zh)
EP (1) EP4322789A1 (zh)
CN (1) CN117222343A (zh)
TW (1) TW202245642A (zh)
WO (1) WO20222209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3156A (en) 1977-01-14 1980-01-15 Robert C. Bogert Insole construction for articles of footwear
US4219945B1 (en) 1978-06-26 1993-10-19 Robert C. Bogert Footwear
US5042176A (en) 1989-01-19 1991-08-27 Robert C. Bogert Load carrying cushion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barrier material for control of diffusion pumping
US4936029A (en) 1989-01-19 1990-06-26 R. C. Bogert Load carrying cushion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barrier material for control of diffusion pumping
US6013340A (en) 1995-06-07 2000-01-11 Nike, Inc. Membranes of polyurethane based materials including polyester polyols
AU712542B2 (en) 1995-06-07 1999-11-11 Nike Ihm, Inc. Membranes of polyurethane based materials including polyester polyols
US6082025A (en) 1998-09-11 2000-07-04 Nike, Inc. Flexible membranes
US6127026A (en) 1998-09-11 2000-10-03 Nike, Inc. Flexible membranes
US8789294B2 (en) * 2011-03-16 2014-07-29 Nike, Inc. Contoured fluid-filled chamber with tensile structures
US8839530B2 (en) * 2011-04-12 2014-09-23 Nike, Inc. Method of lasting a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 fluid-filled chamber
US9981437B2 (en) * 2013-02-21 2018-05-29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first and second outsole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10709199B2 (en) * 2017-03-10 2020-07-14 Nike, Inc. Footwear sole structure having a fluid-filled chamber including a tensile member
WO2018213602A1 (en) * 2017-05-18 2018-11-22 Nike, Inc. Cushioning article with tensile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ushioning article
CN115399544A (zh) * 2018-05-30 2022-11-29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囊的鞋类鞋底结构
US11241063B2 (en) * 2018-05-31 2022-02-08 Nike, Inc. Footwear strobel with bladder having grooved flan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11253026B2 (en) * 2018-05-31 2022-02-22 Nike, Inc. Footwear strobel with bladder and lasting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0961A1 (en) 2022-10-20
EP4322789A1 (en) 2024-02-21
US20220322787A1 (en) 2022-10-13
TW202245642A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36923B2 (ja) 複数のプレート及び介在の流体充填ブラダを備えるソール構造体、並びにこれの製造方法
CN113423299B (zh) 具有区域性缓冲系统的鞋类物品
CN110636769B (zh) 具有拉伸部件的缓冲物品和制造缓冲物品的方法
KR102472834B1 (ko) 블래더가 구비된 신발류 밑창 구조
AU2008202223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 stretchable upper and an articulated sole structure
CN113615931B (zh) 具有拉力构件的柔性流体填充腔室
US11877622B2 (en) Footwear strobel with bladder and lasting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20220125160A1 (en) Sole structure having an outsole with integrated traction elements
CN117222343A (zh) 具有带有囊和拉伸部件的铰接式中底布的鞋类制品
US11992086B2 (en) Articulating footwear strobel with bladder and tensile component
CN117202817A (zh) 具有囊和拉伸部件的铰接式鞋类中底布
US20230380543A1 (en) Sole and shoe including same
TWI840779B (zh) 用於一鞋件製品之中底
US20240032650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bladder at foot-facing surface of foam midsole layer
EP3544461A1 (en) Sole structure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extended p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