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3327A -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3327A
TW202243327A TW110114719A TW110114719A TW202243327A TW 202243327 A TW202243327 A TW 202243327A TW 110114719 A TW110114719 A TW 110114719A TW 110114719 A TW110114719 A TW 110114719A TW 202243327 A TW202243327 A TW 2022433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ator
ground
totem
antenna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4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8843B (zh
Inventor
浩元 陳
吳朝旭
吳建逸
黃士耿
吳正雄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4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8843B/zh
Priority to CN202210177452.1A priority patent/CN115241649A/zh
Priority to US17/691,973 priority patent/US1184318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8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88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3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32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天線模組,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天線輻射體、第一、第二及第三接地輻射體。第一天線輻射體包括第一饋入端。第二天線輻射體延伸自第一天線輻射體。第三天線輻射體延伸自第一饋入端。第一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一與第二天線輻射體,而與第一及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一耦合間隙。第二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二天線輻射體旁,而與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二耦合間隙。第三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一與第二天線輻射體,第三接地輻射體與第一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三耦合間隙,第三接地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四耦合間隙。

Description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多頻天線模組及具有此天線模組的電子裝置。
如何能具有表現良好的多頻天線模組是目前探討的方向。
本發明提供一種天線模組,其具有多頻段的特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具有此天線模組。
本發明的一種天線模組,包括一第一天線圖騰。第一天線圖騰包括一第一天線輻射體、一第二天線輻射體、一第三天線輻射體、一第一接地輻射體、一第二接地輻射體及一第三接地輻射體。第一天線輻射體包括一第一饋入端。第二天線輻射體延伸自第一天線輻射體。第三天線輻射體自第一饋入端朝遠離第二天線輻射體方向延伸。第一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一天線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而與第一天線輻射體及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一耦合間隙。第二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二天線輻射體,而與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二耦合間隙。第三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一天線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第三接地輻射體與第一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三耦合間隙,第三接地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四耦合間隙。第一天線輻射體與第三接地輻射體透過第三耦合間隙共振出一第一頻段及一第二頻段,第一天線輻射體的一部分、第二天線輻射體與第三接地輻射體透過第四耦合間隙共振出一第三頻段及一第四頻段,第三天線輻射體共振出一第五頻段與一第六頻段。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天線圖騰更包括一第四天線輻射體,延伸自第二天線輻射體且位於第三接地輻射體旁,第三接地輻射體與第四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五耦合間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接地輻射體包括一第一接地端,第一接地端浮接於一系統接地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接地輻射體包括一第二接地端,第二接地端與一系統接地面之間串接一電容。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接地輻射體包括一第三接地端,第三接地端與一系統接地面之間串接一電容,且第三接地端連接於一比吸收率(SAR)感測器電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接地輻射體包括位於內部的一讓位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天線模組更包括一第二天線圖騰,與第一天線圖騰間隔一距離,距離介於10公厘至30公厘之間,第二天線圖騰包括一第五天線輻射體及一第四接地輻射體。第五天線輻射體包括一第二饋入端。第四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五天線輻射體,且包括一第四接地端。
本發明的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一支架及上述的天線模組。殼體包括一窄邊框區。支架設置於殼體內且位於窄邊框區。天線模組設置於支架的多個面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螢幕金屬件,設置於殼體內且位於天線模組旁,其中第一天線圖騰在朝向螢幕金屬件的部分呈階梯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金屬背蓋,靠近第一天線圖騰的第三接地輻射體,金屬背蓋與第三接地輻射體之間形成一第六耦合間隙。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天線模組的第二天線輻射體延伸自第一天線輻射體。第三天線輻射體自第一饋入端且朝遠離第二天線輻射體方向延伸。第一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一天線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而與第一天線輻射體及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一耦合間隙。第二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二天線輻射體,而與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二耦合間隙。第三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一天線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第三接地輻射體與第一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三耦合間隙。第三接地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四耦合間隙。藉由上述設計,第一天線輻射體與第三接地輻射體透過第三耦合間隙共振出第一頻段及第二頻段。第一天線輻射體的一部分、第二天線輻射體與第三接地輻射體透過第四耦合間隙共振出第三頻段及第四頻段。第三天線輻射體共振出第五頻段與第六頻段。因此,本發明的天線模組可具有多頻的特性。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天線模組的示意圖。請參閱圖1,在本實施例中,天線模組60包括一第一天線圖騰100及一第二天線圖騰200。第一天線圖騰100例如是LTE天線,第二天線圖騰200例如是WiFi天線,但天線模組60不以此為限制。由圖1可見,在本實施例中,天線模組60呈立體的形狀,而可減少寬度,以應用在窄邊框且尺寸有限的空間中,且可提供多頻的效果。
由於立體的天線模組60的形狀複雜,為了更清楚地表示,圖2是圖1的天線模組平面展開後的簡單示意圖,以方便了解輻射體之間的相對關係。圖3至圖6是圖1的天線模組設置在電子裝置的支架10上的不同角度的示意圖。
立體的天線模組60可透過雷射直接成型(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技術、柔性電路板或銅箔貼附等方式形成在電子裝置(標示於圖7)的支架10(標示於圖3)上,而可沿著支架10的多個面分布。圖3顯示出支架10的下表面12。圖4顯示出支架10的第一側面14與上表面16。圖5顯示出支架10的上表面16。圖6顯示出支架10的第二側面18。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支架10的材質可為塑膠。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6,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圖騰100包括一第一天線輻射體110(位置F1、A1~A3)、一第二天線輻射體120(位置A2、A4~A6)、一第三天線輻射體150(位置F1、B5、B6)、一第一接地輻射體130(位置G1、B1、B2)、一第二接地輻射體140(位置G2、B3、B4)及一第三接地輻射體170(位置G3、D1~D7)。
如圖1所示,第一天線輻射體110(位置F1、A1~A3)、第二天線輻射體120(位置A2、A4~A6)、第三天線輻射體150(位置F1、B5、B6)、第一接地輻射體130(位置G1、B1、B2)、第二接地輻射體140(位置G2、B3、B4)及第三接地輻射體170(位置G3、D1~D7)為立體架構。
第一天線輻射體110(位置F1、A1~A3)包括一第一饋入端(位置F1)。第二天線輻射體120(位置A2、A4~A6)延伸自第一天線輻射體110。由圖2可知,第二天線輻射體120在位置A2、A4的區段的延伸方向(右方)相反於第一天線輻射體110在位置A2、A3的區段的延伸方向(左方)。第三天線輻射體150(位置F1、B5、B6)延伸自第一饋入端(位置F1)且遠離第二天線輻射體120而往左方延伸。
第一接地輻射體130(位置G1、B1、B2)呈倒L型,且設置於第一天線輻射體110與第二天線輻射體120旁,而與第一天線輻射體110在位置A1、A2的區段及第二天線輻射體120在位置A2、A4的區段之間存在一第一耦合間隙C1。第一接地輻射體130包括一第一接地端(位置G1)。
第二接地輻射體140(位置G2、B3、B4)呈倒L型,且設置於第二天線輻射體120在位置A4、A5的區段旁,而與第二天線輻射體120之間存在一第二耦合間隙C2。第二接地輻射體140包括一第二接地端(位置G2)。
第三接地輻射體170(位置G3、D1~D7)設置於第一天線輻射體110與第二天線輻射體120旁,由圖2可見,第三接地輻射體170(位置G3、D1~D7)接近一倒U型,第一天線輻射體110與第二天線輻射體120位於倒U型內。第三接地輻射體170包括一第三接地端(位置G3)。此外,第三接地輻射體170包括位於內部的讓位孔E1、E2,用以供機構件(例如是卡勾)通過。第三接地輻射體170在讓位孔E1、E2旁的線寬約為1公厘。
第三接地輻射體170在位置D5的區段與第一天線輻射體110在位置A2、A3的區段之間存在一第三耦合間隙C3,第三接地輻射體170在位置D、D3的區段與第二天線輻射體120在位置A5、A6的區段之間存在一第四耦合間隙C4。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天線輻射體110(位置F1、A1~A3)與第三接地輻射體170(位置G3、D1~D7)透過第三耦合間隙C3共振出一第一頻段及一第二頻段。第一頻段例如是698MHz,第二頻段例如是第一頻段的二倍頻,1710MHz。第四接地輻射體220在位置D6、D7的路徑為低頻延伸路徑。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天線輻射體110(位置F1、A1~A3)與第三接地輻射體170(位置G3、D1~D7)透過第三耦合間隙C3還可共振出第一頻段的三倍頻。
此外,第一天線輻射體110在位置A2、A3的區段的線寬可被調整以調整第二頻段(1710MHz)的阻抗匹配及共振頻率點位置。另外,第一耦合間隙C1的寬度可被調整以調整低頻的阻抗匹配。
第一天線輻射體110的一部分(位置A1、A2)、第二天線輻射體120(位置A2、A4~A6)與第三接地輻射體170(位置G3、D1~D7)透過第四耦合間隙C4共振出一第三頻段及一第四頻段。第三頻段為960MHz,第四頻段為第三頻段的二倍頻,1900MHz。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天線輻射體120(位置A5~A6)與第三接地輻射體170(位置D2、D3)透過第四耦合間隙C4還可共振出第三頻段的三倍頻。
第二天線輻射體120在位置A5、A6的區段與第三接地輻射體170在位置D2、D3的區段之間的第四耦合間隙C4的寬度以及第三接地輻射體170在位置D2、D3的區段的線寬可被調整,以調整第三頻段(960MHz)的阻抗匹配及共振頻率點位置。
第三天線輻射體150(位置F1、B5、B6)共振出一第五頻段與一第六頻段。第五頻段例如是2500MHz~2690MHz,第六頻段例如是第五頻段的二倍頻,也就是LAA高頻頻段(5500~5925MHz)。第三天線輻射體150(位置F1、B5、B6)的線寬可被調整以調整第五頻段與第六頻段的阻抗匹配。另外,第二耦合間隙C2的寬度可被調整,以調整2500MHz~2690MHz的阻抗匹配。
此外,第一天線圖騰100更包括一第四天線輻射體160(位置B7、B8),延伸自第二天線輻射體120在位置A4的部位且位於第三接地輻射體170的位置D3、D4之間。第三接地輻射體170在位置D4處與第四天線輻射體160之間存在一第五耦合間隙C5。第五耦合間隙C5的寬度可被調整,以調整1700~2700MHz)及二倍頻的LAA高頻頻段(5150~5500MHz)的阻抗匹配。
另外,請參閱圖3,第一天線圖騰100(LTE天線)的第一饋入端(位置F1)、第一接地端(位置G1)、第二接地端(位置G2)與第三接地端(位置G3)設置在支架10的下表面12。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電路板上可設有多個彈片(未繪示),直接抵接於第一饋入端(位置F1)、第一接地端(位置G1)、第二接地端(位置G2)與第三接地端(位置G3)。第一饋入端(位置F1)可透過彈片電性連接至射頻訊號端20。第一接地端(位置G1)則可透過彈片浮接於一系統接地面21(例如是主機板的接地面)。第二接地端(位置G2)與系統接地面21之間串接一電容22(2.2pF)。也就是說,第二接地端(位置G2)連接電容22下地。
類似地,第三接地端(位置G3)與系統接地面21之間串接另一電容22(2.2pF),用來改善低頻的阻抗匹配。此外,第三接地端連接於一比吸收率(SAR)感測器電路25,構成一Hybrid天線。比吸收率(SAR)感測器電路25用來偵測物體遠近,當物體靠近時降低發射功率以符合SAR的測試規範。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圖騰100的尺寸因為配置空間相當小而受到限制,比吸收率(SAR)感測器電路25設計於主機板(未繪示)上,而不設置在第一天線圖騰100上。第一天線圖騰100透過第三接地端(位置G3)、彈片連接到主機板,進而連接到比吸收率(SAR)感測器電路25。這樣將比吸收率(SAR)感測器電路25設計於主機板的設計可讓出更多空間給第一天線圖騰100運用。
因此,第一天線圖騰100(LTE天線)可藉由上述設計,而可共振出低、中、高頻的訊號,且低、中、高頻可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
此外,第二天線圖騰200(WiFi天線)包括一第五天線輻射體210(位置F2、A7、A8)及一第四接地輻射體220(位置G4、D8~D10)。第五天線輻射體210包括一第二饋入端(位置F2)。第四接地輻射體220設置於第五天線輻射體210旁,且包圍第五天線輻射體210。第四接地輻射體220包括一第四接地端(位置G4)。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天線圖騰200可共振出2400MHz~2500MHz與5150MHz~5875MHz兩頻段。
由圖2可見,第四接地輻射體220在位置D8~D10和第三接地輻射體170在位置D1~D7處的接地路徑都是朝向圖2的左側方向(在本實施例中,左側為裝置的內側)。這樣的設計可提升第一天線圖騰100及第二天線圖騰200之間的隔離度。
由圖4可見,第一天線圖騰100(LTE天線)與第二天線圖騰200(WiFi天線)之間存在一距離L1,距離L1約為10公厘至30公厘之間,例如是15公厘。
另外,圖3的左側可見,第二天線圖騰200的第二饋入端及第四接地端設置在支架10的下表面12。第二饋入端可連接於同軸傳輸線(未繪示)的正端,而接到系統訊號端。第四接地端可連接於同軸傳輸線的負端,而連接至接地面。
圖7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一種電子裝置的局部側邊剖面示意圖,其中此剖面對應於圖5的A-A線段剖面。也就是說,圖7中所顯示的天線模組60與支架10的剖面是圖5的A-A線段剖面。請參閱圖7,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例如是一平板電腦,但不以此為限制。
電子裝置1包括一殼體40、圖3的支架10與天線模組60(標示於圖3)及一螢幕金屬件50。殼體40包括一窄邊框區42。支架10設置於殼體40內且位於窄邊框區42。天線模組60設置於支架10的下表面12、第一側面14、上表面16及第二側面18上。螢幕金屬件50設置於殼體40內且位於天線模組60旁。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圖騰100的可用空間的長度約為79公厘,寬度L2是7.92公厘,高度L3是4.98公厘。窄邊框區42能夠提供天線模組60配置的空間有限,在本實施例中,天線模組60被設置在支架10上,而呈現立體的形式,藉此縮減寬度上的尺寸。
此外,由於天線模組60(圖7中顯示第一天線圖騰100)需要與螢幕金屬件50之間存在一間距L4,間距L4要大於等於1公厘,以降低螢幕金屬件50對天線模組60造成的影響。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圖騰100的局部呈階梯狀,以增加與螢幕金屬件50之間的距離,而降低干擾。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圖騰100在與螢幕金屬件50等高處的部位(也就是階梯頂端處)與階梯底端的部位之間的橫向距離L5約為3.92公厘。因此,這樣階梯式的設計可爭取更多第一天線圖騰100與螢幕金屬件50之間的距離。
另外,由於螢幕金屬件50位於支架10在第一側面14旁,第一天線圖騰100(LTE天線)設置在第一側面14旁的部分均採用階梯式的設計。具體地說,請回到圖4,第一天線輻射體110在位置A1、A2的區段、第一接地輻射體130在位置B1、B2的區段、第二接地輻射體140在位置B3、B4的區段及接地輻射體在位置D1、D2的區段均採用階梯式的設計。
再者,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更包括一金屬背蓋30(圖2),靠近第一天線圖騰100的第三接地輻射體170。金屬背蓋30與第三接地輻射體170之間形成一第六耦合間隙C6。第六耦合間隙C6介於0.5公厘至1公厘之間。
圖8是圖1的天線模組的頻率-VSWR的關係圖。請參閱圖8,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圖騰100在頻率為698MHz~960MHz下,VSWR可小於等於5。第一天線圖騰100與第二天線圖騰200在頻率為1710~2700MHz、3300MHz~3800MHz和5150MHz~5925MHz下,VSWR都可小於4,而具有良好的表現。
圖9是圖1的天線模組的頻率-隔離度的關係圖。請參閱圖9,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圖騰100與第二天線圖騰200的隔離度可小於-15dB,而具有良好的表現。
圖10是圖1的天線模組的頻率-天線效率的關係圖。請參閱圖10,第一天線圖騰100(LTE天線)在頻率為698MHz~960MHz下,天線效率為-5.1dBi~-7.3dBi,在頻率為1710MHz~2700MHz下,天線效率為-4.2dBi~-5.8dBi,在頻率為5150MHz~5925MHz下,天線效率為-3.6dBi~-6.0dBi,而擁有LTE寬頻天線效率的表現。
第二天線圖騰200(WiFi天線)在頻率為2400MHz~2500MHz下天線效率為-2.7dBi~-3.1dBi,在頻率為5150MHz~5875MHz下,天線效率為-3.0dBi~-4.3dBi,而擁有良好的表現。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天線模組的第二天線輻射體延伸自第一天線輻射體。第三天線輻射體自第一饋入端且朝遠離第二天線輻射體方向延伸。第一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一天線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而與第一天線輻射體及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一耦合間隙。第二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二天線輻射體,而與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二耦合間隙。第三接地輻射體鄰設於第一天線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第三接地輻射體與第一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三耦合間隙。第三接地輻射體與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第四耦合間隙。藉由上述設計,第一天線輻射體與第三接地輻射體透過第三耦合間隙共振出第一頻段及第二頻段。第一天線輻射體的一部分、第二天線輻射體與第三接地輻射體透過第四耦合間隙共振出第三頻段及第四頻段。第三天線輻射體共振出第五頻段與第六頻段。因此,本發明的天線模組可具有多頻的特性。
A1~A8、B1~B6、D1~D7、F1、F2、G1~G4:位置 C1:第一耦合間隙 C2:第二耦合間隙 C3:第三耦合間隙 C4:第四耦合間隙 C5:第五耦合間隙 C6:第六耦合間隙 E1、E2:讓位孔 L1、L5:距離 L2:寬度 L3:高度 L4:間距 1:電子裝置 10:支架 12:下表面 14:第一側面 16:上表面 18:第二側面 20:射頻訊號端 21:系統接地面 22:電容 25:比吸收率(SAR)感測器電路 30:金屬背蓋 40:殼體 42:窄邊框區 50:螢幕金屬件 60:天線模組 100:第一天線圖騰 110:第一天線輻射體 120:第二天線輻射體 130:第一接地輻射體 140:第二接地輻射體 150:第三天線輻射體 160:第四天線輻射體 170:第三接地輻射體 200:第二天線圖騰 210:第五天線輻射體 220:第四接地輻射體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天線模組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天線模組平面展開後的簡單示意圖。 圖3至圖6是圖1的天線模組設置在電子裝置的支架上的不同角度的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一種電子裝置的局部側邊剖面示意圖。 圖8是圖1的天線模組的頻率-VSWR的關係圖。 圖9是圖1的天線模組的頻率-隔離度的關係圖。 圖10是圖1的天線模組的頻率-天線效率的關係圖。
A1~A8、B1~B6、D1~D7、F1、F2、G1~G4:位置
C1:第一耦合間隙
C2:第二耦合間隙
C3:第三耦合間隙
C4:第四耦合間隙
C5:第五耦合間隙
E1、E2:讓位孔
60:天線模組
100:第一天線圖騰
110:第一天線輻射體
120:第二天線輻射體
130:第一接地輻射體
140:第二接地輻射體
150:第三天線輻射體
160:第四天線輻射體
170:第三接地輻射體
200:第二天線圖騰
210:第五天線輻射體
220:第四接地輻射體

Claims (10)

  1. 一種天線模組,包括: 一第一天線圖騰,包括: 一第一天線輻射體,包括一第一饋入端; 一第二天線輻射體,延伸自該第一天線輻射體; 一第三天線輻射體,自該第一饋入端朝遠離該第二天線輻射體方向延伸; 一第一接地輻射體,鄰設於該第一天線輻射體與該第二天線輻射體,而與該第一天線輻射體及該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一耦合間隙; 一第二接地輻射體,鄰設於該第二天線輻射體,而與該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二耦合間隙;以及 一第三接地輻射體,鄰設於該第一天線輻射體與該第二天線輻射體,該第三接地輻射體與該第一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三耦合間隙,該第三接地輻射體與該第二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四耦合間隙,該第一天線輻射體與該第三接地輻射體透過該第三耦合間隙共振出一第一頻段及一第二頻段,該第一天線輻射體的一部分、該第二天線輻射體與該第三接地輻射體透過該第四耦合間隙共振出一第三頻段及一第四頻段,該第三天線輻射體共振出一第五頻段與一第六頻段。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一天線圖騰更包括: 一第四天線輻射體,延伸自該第二天線輻射體且位於該第三接地輻射體旁,該第三接地輻射體與該第四天線輻射體之間存在一第五耦合間隙。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一接地輻射體包括一第一接地端,該第一接地端浮接於一系統接地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二接地輻射體包括一第二接地端,該第二接地端與一系統接地面之間串接一電容。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三接地輻射體包括一第三接地端,該第三接地端與一系統接地面之間串接一電容,且該第三接地端連接於一比吸收率(SAR)感測器電路。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三接地輻射體包括位於內部的一讓位孔。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更包括: 一第二天線圖騰,與該第一天線圖騰間隔一距離,該距離介於10公厘至30公厘之間,該第二天線圖騰包括: 一第五天線輻射體,包括一第二饋入端;以及 一第四接地輻射體,設置於該第五天線輻射體旁,且包括一第四接地端。
  8.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殼體,包括一窄邊框區; 一支架,設置於該殼體內且位於該窄邊框區;以及 一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天線模組,設置於該支架的多個面上。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 一螢幕金屬件,設置於該殼體內且位於該天線模組旁,其中該第一天線圖騰在朝向該螢幕金屬件的部分呈階梯狀。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 一金屬背蓋,靠近該第一天線圖騰的該第三接地輻射體,該金屬背蓋與該第三接地輻射體之間形成一第六耦合間隙。
TW110114719A 2021-04-23 2021-04-23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68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4719A TWI768843B (zh) 2021-04-23 2021-04-23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02210177452.1A CN115241649A (zh) 2021-04-23 2022-02-25 天线模块及电子装置
US17/691,973 US11843186B2 (en) 2021-04-23 2022-03-10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4719A TWI768843B (zh) 2021-04-23 2021-04-23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8843B TWI768843B (zh) 2022-06-21
TW202243327A true TW202243327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103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4719A TWI768843B (zh) 2021-04-23 2021-04-23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3186B2 (zh)
CN (1) CN115241649A (zh)
TW (1) TWI768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384B (zh) * 2021-04-13 2022-08-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82657B (zh) * 2021-08-06 2022-1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
TWI811088B (zh) * 2022-09-02 2023-08-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94430B2 (en) * 2001-04-11 2008-07-01 Kyocera Wireless Corp. Wireless device reconfigurable radiation desensitivity bracket systems and methods
US7439914B1 (en) 2007-04-27 2008-10-21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ntenna unit
TWI363454B (en) * 2007-07-24 2012-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ntenna assembly
US8072389B2 (en) * 2009-06-11 2011-12-06 Pao-Sui Chang Integrated multi-band antenna module
TWM393815U (en) * 2010-05-18 2010-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ntenna assembly
TWI483469B (zh) * 2010-08-26 2015-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多頻天線
CN111641028B (zh) 2020-05-09 2022-08-12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双极化天线结构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8843B (zh) 2022-06-21
CN115241649A (zh) 2022-10-25
US11843186B2 (en) 2023-12-12
US20220344814A1 (en)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6678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2243327A (zh)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476989B (zh) 多頻天線
US108046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TW201320468A (zh) 槽孔天線
CN112821039B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装置
US10938100B2 (en) Dual-feed loop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707568B2 (en) Antenna structure
CN110635229A (zh) 天线结构
US10211533B2 (en) Dual band printed antenna
TWI627794B (zh) 電子裝置及其天線單元
US20100039328A1 (en) Annular antenna
US20190363425A1 (en) Mobile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JP2005229161A (ja) アンテナ及び当該アンテナを有する無線通信機器
TW202036986A (zh) 雙頻段天線
US114628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module
TWI782657B (zh) 天線模組
TWI594501B (zh) 天線及其電子裝置
CN110571507B (zh) 移动装置及其天线结构
TWI792570B (zh) 電子裝置
US20240195083A1 (en)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40276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079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368035A1 (en) Antenna device
WO2021079430A1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