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3232A - 軸向式三維led光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軸向式三維led光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3232A
TW202243232A TW110147128A TW110147128A TW202243232A TW 202243232 A TW202243232 A TW 202243232A TW 110147128 A TW110147128 A TW 110147128A TW 110147128 A TW110147128 A TW 110147128A TW 202243232 A TW202243232 A TW 2022432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verage diameter
layer
optoelectronic device
radiation
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7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迪 戴諾內
歐卡 克萊里歐克
Original Assignee
法商艾勒迪亞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法商艾勒迪亞公司 filed Critical 法商艾勒迪亞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3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23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1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crystal structure or orientation, e.g. polycrystalline, amorphous or porous
    • H01L33/1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crystal structure or orientation, e.g. polycrystalline, amorphous or porous within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0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quantum effect structure or superlattice, e.g. tunnel junction
    • H01L33/0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quantum effect structure or superlattice, e.g. tunnel junction within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e.g. quantum confinement structure or tunnel barri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01L33/2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e.g. non-planar j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83Periodic patterns for optical field-shaping in or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or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 e.g. photonic bandgap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0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ing regions, e.g. laterally discontinuous light emitting layer or photoluminescent region integrated withi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光電裝置(5),包含軸向發光二極體(LED)之一矩陣。各LED包含發射電磁輻射的一主動層(36)。該矩陣形成在含有該等主動層的一平面中具有至少第一諧振峰及第二諧振峰的一光子晶體,各第一峰及第二峰分別放大一第一波長及一第二波長處的輻射強度。各發光二極體(LED)包含:一伸長半導體元件(26),該伸長半導體元件(26)包括具有一第一平均直徑(D nw)的一第一部分(28)、延伸該第一部分且具有遠離該第一部分減小的一橫截面積的一第二部分(30);及該主動層(36),該主動層(36)延伸該第二部分且具有嚴格小於該第一平均直徑的一第二平均直徑(D top),該等主動層位於第一峰位置處且在第二峰位置處不存在。

Description

軸向式三維LED光電裝置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光電裝置,特別地包含基於半導體材料的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的顯示幕或影像投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對於某些應用,需要獲得發射具有窄光譜(理想地實質上單色)電磁輻射的發光二極體及/或其發射儘可能定向的發光二極體。
軸向式的光電三維發光二極體[LED}裝置可具有此類特性。軸向式三維發光二極體為一種LED,其包含沿較佳方向延伸的伸長三維半導體元件,即直徑以微米或奈米表示的線材,例如在三維半導體元件之軸向端部處包含主動層,該主動層為自其發射由LED提供的大多數電磁輻射的LED區。
然而,對於需要發射非常窄光譜及/或高度定向輻射的光電裝置的一些應用,已知的三維軸向式LED可能並不令人滿意。
因此,一個實施例之目的係為了解決上述LED光電裝置之全部或一些缺點。
一個實施例之另一個目的係為了使三維軸向式LED具有窄發射光譜。
一個實施例之另一個目的係為了使軸向式三維LED發射定向輻射。
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光電裝置,包含軸向LED之一矩陣,各LED包含一主動層,該主動層經組配來發射電磁輻射,該矩陣形成一光子晶體,該光子晶體經組配來在含有該等主動層的一平面中形成至少第一諧振峰及第二諧振峰,各第一諧振峰放大該電磁輻射在一第一波長下的強度,各第二諧振峰放大該電磁輻射在一第二波長下的強度,其中各發光二極體(LED)包含:沿一軸線的一伸長半導體元件,該伸長半導體元件包括具有一第一平均直徑的一第一部分、延伸該第一部分且具有遠離該第一部分減小的一橫截面積的一第二部分;及該主動層,該主動層延伸該第二部分且具有嚴格小於該第一平均直徑的一第二平均直徑,該等主動層位於該等第一諧振峰之位置處且在該等第二諧振峰之位置處不存在。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第二平均直徑與該第一平均直徑之間之比的兩倍介於0.5與1.8之間。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第二平均直徑與該第一平均直徑之間之該比的兩倍介於0.6與1.4之間。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第一平均直徑介於0.05 μm與2 μm之間。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第一平均直徑介於100 nm與1 μm之間。
根據一個實施例,沿該軸線測量的該第二部分之高度小於沿該軸線測量的該伸長半導體元件之高度的10%。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伸長半導體元件之該第一部分具有一恆定橫截面。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等軸向LED以介於0.1 μm與4 μm之間的一節距按一陣列配置。
根據一個實施例,沿該軸線測量的各伸長半導體元件之該高度介於100 nm與50 μm之間。
一個實施例亦提供一種用於設計如上所述之光電裝置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考慮到該等伸長半導體元件具有一恆定橫截面,藉由模擬判定該光子晶體節距及該第一平均直徑; b) 減小該第二平均直徑而不改變該第一平均直徑; c) 模擬具有該等主動層的該光電裝置之操作,該等主動層具有該減小的第二平均直徑;及 d) 重複步驟b)及步驟c),直到該等主動層位於該等第一諧振峰的該等位置處且在該等第二諧振峰的該等位置處不存在為止。
在各個圖中,相似特徵已由相似附圖標號指定。特別地,在各個實施例之間共有的結構及/或功能特徵可具有相同附圖標號且可設置相同的結構、尺寸及材料特性。為清楚起見,已詳細例示且描述僅對於理解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有用的操作及元件。特別地,所考慮之光電裝置可包含將不被詳述的其他組件。
在以下揭露中,除非另外指示,否則當引用絕對位置限定詞(諸如術語「前部」、「後部」、「頂部」、「底部」、「左」、「右」等)、或相對位置限定詞(諸如術語「在......上方」、「在......下方」、「較高」、「較低」等)、或取向限定詞(諸如「水平」、「豎直」等)時,參考圖中所示之取向,如正常使用期間的取向。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表述「約」、「大約」、「實質上」及「近似」表示在10%內,且較佳地在5%內。此外,術語「絕緣體」及「導體」在本文分別被理解為意指「電絕緣的」及「導電的」。
在以下描述中,層的內部透射率為離開該層的輻射強度與進入該層的輻射強度之比。層吸收率等於1與內部透射率之間的差值。在描述的剩餘部分中,當穿過層的輻射吸收率小於60%時,該層被認為對輻射透明。在描述的剩餘部分中,當層中的輻射吸收率大於60%時,該層被認為吸收輻射。當輻射具有大體「鐘形」光譜,諸如具有最大值的高斯光譜時,輻射波長或中心或主輻射波長被稱為達到光譜之最大值的波長。在描述的剩餘部分中,材料之折射率係指材料在由光電裝置發射的輻射的波長範圍內的折射率。除非另外指明,否則折射率被認為在有用輻射的波長範圍內實質上恆定,例如等於在由光電裝置發射的輻射的波長範圍內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軸向LED意指沿較佳方向具有伸長形狀(諸如圓柱形)的三維結構,其中至少兩個維度(稱為次要維度)介於5 nm與2.5 μm之間,較佳地介於50 nm與2.5 μm之間。稱為主維度的第三維度大於或等於次要維度的1倍,較佳地大於或等於5倍,且甚至更佳地大於或等於10倍,即最大倍數。在一些實施例中,次要維度可小於或等於大約1 µm,較佳地介於100 nm與1 μm之間,更佳地介於100 nm與800 nm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各LED之高度可大於或等於500 nm,較佳地介於1 μm與50 μm之間。
第1圖為光電LED裝置5的一個實施例之示意性局部截面側視圖,其中半導體元件對應於奈米線材或微米線材,這使得可能獲得窄光譜及/或定向輻射的發射。
裝置5包含: - 支撐件10,該支撐件10包含例如第一電極12;基板14,諸如半導體,該基板14具有平行表面16及18,其中表面16與電極12接觸;成核層20,該成核層20覆蓋表面18;及絕緣層22,該絕緣層22覆蓋成核層20且在所要線材位置處包括開口24,其中第1圖中展示出單個開口24; - 發光二極體LED矩陣,該發光二極體LED矩陣擱置在支撐件10上,第1圖中展示出單個發光二極體LED,各發光二極體LED包含線材26,該線材26在開口24中之一個中與成核層20接觸,線材26至少部分地摻雜有第一導電類型(諸如N型摻雜)且包含實質上圓柱形底部部分28,該實質上圓柱形底部部分28與成核層20接觸且延伸到其橫截面遠離基板14減小的上部部分30中;上部部分30,該上部部分30具有頂部表面32,各發光二極體LED進一步包含外殼34,該外殼34覆蓋線材26的頂部表面32,外殼34包含主動層36及摻雜有第二導電類型(諸如P型摻雜)的半導體層38; - 絕緣層40,該絕緣層40覆蓋每個線材26及每個外殼34之外圍,對由主動層36發射的輻射透明; - 導電層42,該導電層42對由主動層36發射的輻射透明,覆蓋絕緣層40及每個外殼34且與每個外殼34接觸,導電層42形成第二電極;及 - 電絕緣封裝層44,該電絕緣封裝層44對由主動層36發射的輻射透明且覆蓋整個結構,封裝層44具有上部表面46,稱為發射表面。
主動層36為自其發射由發光二極體LED提供的大多數電磁輻射的層。發光二極體LED可並聯連接並形成LED陣列。該陣列可包含幾個發光二極體LED到一千個發光二極體。
各發光二極體LED被認為軸向的,因為主動層36位於線材26的延伸部中,且半導體層38位於主動層20的延伸部中,總成包含沿軸線Δ延伸的線材26、主動層36及半導體層38,該軸線Δ稱為線材26的軸線或軸向LED軸線。較佳地,發光二極體LED之軸線平行且正交於表面18。
線材26之基部具有橢圓形、圓形或多邊形形狀,例如包括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或六邊形。線材之橫截面積沿線材軸線Δ可為恆定的,或者可沿線材軸線變化。線材26的下部部分28之平均直徑稱為D nw。在其下部部分28具有圓形橫截面形狀的線材26的情況下,平均直徑為圓之直徑。在其下部部分28具有不同於圓的橫截面的線材26的情況下,平均直徑對應於界定與下部部分28的橫截面積相同面積的圓之直徑。頂部表面32之平均直徑進一步稱為D top。較佳地,頂部表面32為平坦的。較佳地,頂部表面32對應於晶面,該晶面垂直於包含線材26的晶體的生長方向c。在頂部表面32對應於圓的情況下,平均直徑D top對應於圓之直徑。在頂部表面32為非圓的情況下,平均直徑D top對應於界定與頂部表面32的橫截面積相同面積的圓之直徑。直徑D top與直徑D nw之比稱為減薄比SF,該SF為直徑D top與直徑D nw之比的兩倍。此外,線材26的沿軸線Δ測量的下部部分28之高度稱為H nw,且線材26的沿軸線測量的上部部分30之高度稱為H top
直徑D nw可介於0.05 μm與2 μm之間,較佳地介於100 nm與1 μm之間,更佳地介於100 nm與800 nm之間。根據一個實施例,減薄比SF小於1.8,較佳地小於1.6,更佳地小於1.4,甚至更佳地小於1.2。根據一個實施例,減薄比SF大於0.5,較佳地大於0.7,更佳地大於0.8。
根據一個實施例,線材26的對應於高度H nw及H top之和的高度可大於或等於100 nm,較佳地介於500 nm與50 μm之間,更佳地介於1 μm與50 μm之間。高度H top小於線材26之高度的10%,較佳地8%,更佳地5%。
根據一個實施例,在線材26的下部部分28的橫截面積沿Δ軸線不恆定的情況下,下部部分28被定義為線材26的自基部到支撐件10的接觸部的部分,該部分的橫截面積的平均直徑的變化保持小於10%。線材26的下部部分28之平均直徑D nw然後可對應於下部部分28的直區段在下部部分28與上部部分30之間的接合部處的平均直徑,或者可對應於線材26的下部部分28沿Δ軸線的直區段的平均直徑之平均值。
在第1圖所示的實施例中,上部部分30具有截頭圓錐形狀。在一個變型中,上部部分30可具有喇叭形、凹形或凸形。
第2圖為光電裝置5之示意性局部透視圖。在第2圖中,各發光二極體LED示意性地展示為圓柱體。此外,未展示層42及44。
根據一個實施例,發光二極體LED被配置以形成光子晶體。十二個發光二極體LED作為示例在第2圖展示。實際上,發光二極體LED矩陣可包含介於7與100,000之間個發光二極體LED。
根據一個實施例,發光二極體LED按列及行配置(在第2圖中作為示例展示出3列及4行)。矩陣之節距『a』為一個發光二極體LED之軸線與相同或相鄰列中鄰近發光二極體LED之A軸線之間的距離。節距a實質上為恆定的。根據一個實施例,節距a可介於0.1 μm與4 μm之間。
更特別地,矩陣之節距a被選取成使得該矩陣形成光子晶體。所形成的光子晶體例如為2D光子晶體。在第2圖所示的示範性配置(稱為正方形配置)中,發光二極體LED位於列及行的各交點處,其中列垂直於行。根據另一個示範性配置(稱為六邊形配置),一列上的LED自前一列及下一列上的LED偏移節距a的一半。
由矩陣形成的光子晶體之特性有利地被選取成使得LED矩陣形成垂直於Δ軸線的平面中的諧振腔及沿Δ軸線的諧振腔,特別地為了獲得耦合並增加選擇效應。與將不會形成光子晶體的發光二極體LED陣列相比,這允許由矩陣的發光二極體LED陣列通過發射表面46發射的輻射之強度對於某些波長被放大。應當注意,光子晶體之諧振峰可不同於主動層26的發射光譜單獨地最大的波長。有利地,光子晶體之諧振峰之一與主動層26的發射光譜單獨地最大的波長相同或接近。
光子晶體之特性由包含光電裝置5的元件之幾何尺寸及包含此等元件的材料判定。作為第一近似,光子晶體之特性可由線材26設定。
根據一個實施例,線材26及外殼34至少部分地由半導體材料製成。半導體材料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II-V化合物、II-VI化合物和IV族半導體或化合物。III族元素之實例包括鎵(Ga)、銦(In)或鋁(Al)。IV族元素之實例包括氮(N)、磷(P)或砷(As)。III-N化合物之實例為GaN、AlN、InN、InGaN、AlGaN或AlInGaN。II族元素之實例包括IIA族元素(包括鈹(Be)及鎂(Mg))及IIB族元素(包括鋅(Zn)、鎘(Cd)及汞(Hg))。Ⅵ族元素之實例包括ⅥA族元素,包括氧(O)及碲(Te)。II-VI族化合物之實例為ZnO、ZnMgO、CdZnO、CdZnMgO、CdHgTe、CdTe或HgTe。一般而言,III-V或II-VI化合物中的元素可與不同莫耳分率組合。IV族半導體材料之實例為矽(Si)、碳(C)、鍺(Ge)、碳化矽(SiC)合金、矽鍺(SiGe)合金或碳化鍺(GeC)合金。線材26及半導體層38可包含摻雜劑。作為實例,對於III-V化合物,摻雜劑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族II P型族摻雜劑,諸如鎂(Mg)、鋅(Zn)、鎘(Cd)或汞(Hg);P型IV族摻雜劑,諸如碳(C);或N型IV族摻雜劑,諸如矽(Si)、鍺(Ge)、硒(Se)、硫(S)、鋱(Tb)或錫(Sn)。較佳地,至少部分地,半導體層38為P摻雜GaN且線26為N摻雜GaN。
第二電極層42為導電且透明的。根據一個實施例,電極層42為透明導電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層,諸如氧化銦錫(或ITO)、摻雜或未摻雜有鋁或鎵的氧化鋅或石墨烯。作為實例,電極層42具有介於5 nm與200 nm之間,較佳地介於20 nm與50 nm之間的厚度。絕緣層22或40或塗層44可由無機材料(諸如氧化矽或氮化矽)製成。絕緣層40及/或塗層44可由有機材料(諸如苯并環丁烯(benzo-cyclobutene,BCB)基絕緣聚合物)製成。塗層44可包含一個濾光器,或彼此相鄰配置的多個濾光器,如稍後將更詳細地描述。
種層20由促進線材26生長的材料製成。藉由舉例,包含種層20的材料可為元素週期表的第IV行、第V行或第VI行的過渡金屬的氮化物、碳化物或硼化物或此等化合物之組合。種層20可由單獨種墊替換,其中每個線材26擱置在種墊上。
支撐件10可具有與上文所述不同的結構。根據一個實施例,支撐件10可對應於具有表面電極層的電子電路,發光二極體擱置在該表面電極層上。電極層12可被分成不同部分,以便允許單獨控制LED矩陣之LED群。
第3圖為外殼34之放大圖。外殼34可包含多個半導體層之堆疊,包括但不限於: - 間層50,諸如GaN,該間層50覆蓋線材26的頂部部分30的頂部表面32; - 主動層36,該主動層36覆蓋間層50,較佳地與間層50接觸; - 視情況,障壁層52,該障壁層52覆蓋主動層36; - 半導體層38,該半導體層38的導電類型與線材26的下部部分28相反,該半導體層38覆蓋障壁層52;及 - 接合層54,該接合層54覆蓋半導體層38、被電極層42覆蓋且與電極層42接觸。
間層50較佳地為與線材26的上部部分28相同的半導體材料或GaInN或AlGaN或AlGaInN型合金的層。間層50意圖提供具有適合於生長主動層36的特性的表面。間層50之厚度可在5 nm至5 μm,較佳地10 nm至2000 nm的範圍內。
主動層36可包括拘限構件,諸如多量子井。主動層36由GaN 56及InGaN 58之交替層組成,例如,其中在第3圖中展示出兩個GaN層56及兩個InGaN層58作為實例。GaN層56可為摻雜的,諸如N型或P型,或者可為未摻雜的。根據另一個實例,主動層36可包含單個量子井,該單個量子井包含例如單個InGaN層,兩個GaN層之間的厚度大於10 nm。
用於生長發光二極體LED之方法可為諸如如下類型的方法或方法組合: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 (也稱為金屬有機氣相磊晶(Metal-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MOVPE))或遠程電漿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Remote Plasma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RP-MOCVD)。然而,可使用諸如分子束磊晶(molecular-beam epitaxy,MBE)、氣源MBE (gas-source MBE,GSMBE)、金屬有機MBE (metal-organic MBE,MOMBE)、電漿輔助MBE (plasma-assisted MBE,PAMBE)、原子層磊晶(atomic layer epitaxy,ALE)或氫化物氣相磊晶(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HVPE)的方法。然而,可使用電化學方法,諸如化學浴沉積(chemical bath deposition,CBD)、水熱製程、液體氣溶膠熱解或電沉積。
可藉由在導致線材具有直徑D nw的初始生長條件與導致線材具有直徑D top的最終生長條件之間改變線材26的生長條件,例如藉由逐漸地增大V/III比且降低溫度以達成直徑減小來達成線材26的頂部部分30的形成。
根據一個實施例,線材的下部部分28由MOCVD形成,且線材26的上部部分30由MBE形成。
模擬及測試已被執行。對於此等模擬及測試,下部部分28及上部部分30由N摻雜GaN製成,對於各發光二極體LED,下部部分28及上部部分30之折射率介於2.4與2.5之間。主動層36為InGaN的層。半導體層38由P型摻雜GaN製成。電極層42由TCO製成。絕緣層40及封裝層44由BCB基聚合物製成。絕緣層40之折射率介於1.45與1.56之間。考慮按六邊形網格分佈的發光二極體LED陣列。線材26之高度介於300 nm與1 μm之間。上部部分30之高度介於20 nm與300 nm之間。外殼34之厚度介於100 nm與500 nm之間。電極層42之厚度介於100 nm與500 nm之間。封裝層44之厚度介於1 μm與1 mm之間。
對於第一模擬,光電裝置5之減薄比SF等於2。
第4圖為光電裝置5在減薄比SF等於2時的局部示意性橫截面圖。上部部分30之橫截面積實質上為恆定的且與線材26的下部部分28之橫截面積相同。根據此配置的光電裝置5稱為比較光電裝置。
第5圖為自比較光電裝置的發射表面46發射的輻射的光強度IL (以任意單位表示)之灰度圖,該IL視所發射輻射的波長λ及在正交於發射表面46的方向上的發射角而定。灰度圖之亮區域對應於共振峰。對於小發射角,第一發射模式M1在大約550 nm的波長下觀察到,且第二發射模式M2在更長波長下觀察到。光學間隙OG對應於對於給定發射角,M1模式及M2模式的波長之差。
第6圖展示在軸線垂直於發射表面46的錐體中由比較光電裝置發射的輻射的累積通量F (表達為百分比)的演化曲線CA,該F視錐體頂點處的半角而定。曲線CB對應於朗伯輻射的累積通量的演化。
第7圖展示用於比較光電裝置的輻射場型(DA曲線)及用於朗伯輻射的輻射場型(DB)。DA輻射場型具有實質上以0°為中心的主瓣L1及實質上以+/- 45°為中心的副瓣L2。
第一模式M1對應於以主頻率為中心的發射強度峰值且基本上參與輻射圖中L1瓣的形成。M2模式負責擴散發光二極體LED的發射光譜以及副瓣L2的形成。如第6圖及第7圖可見,比較光電裝置的顯著部分的輻射能量在副瓣L2中丟失。特別地,在頂點處的半角等於20°的錐體中發射小於20%的通量。
第8圖及第9圖為在平行於發射表面42且含有主動層36的平面中分別由於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光子晶體而引起的放大因數之灰度圖。照亮區對應於放大因數較大的區域。LED的線材26的輪廓已以白色虛線展示。作為第一近似,第8圖及第9圖實質上獨立於主動層36之側向尺寸。
發明人已證實,可以藉由改變主動層36之側向尺寸,而不改變線材26的下部部分28的平均直徑D nw,使得主動層36位於模式M1放大因數為大,而模式M2放大因數為小的位置來減少在由光電裝置5發射的輻射中第二M2模式相對於Ml模式的貢獻。因此,光子晶體根據第一M1模式基本上僅放大光子生成。
第10圖及第11圖分別為第1圖的光電裝置5的線材26及主動層36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局部側截面圖及示意性頂視圖,其中已添加區域Mxl,各區域Mxl代表由於光子晶體而引起的第一模式M1放大因數為高的區域;及區域Mx2,各區域Mx2代表由於光子晶體而引起的第二模式M2放大因數為高的區域。如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藉由選擇減薄比SF,主動層36可配置成使得其不存在於Mx2區。
執行第二模擬。對於第二模擬,減薄比SF等於1.6。
第12圖為自第二模擬的光電裝置5的發射表面46發射的輻射的光強度IL之灰度圖,該IL視所發射輻射波長λ及與正交於發射表面46的方向有關的發射角而定。與第一模擬相比,第一模式M1朝向更短波長存在移動(藍移)。光學間隙OG因此增大。還觀察到第二模式M2之衰減。
執行第三模擬。對於第三模擬,減薄比等於1.2。
第13圖為自第三模擬的光電裝置5的發射表面46發射的輻射的光強度IL之灰度圖,該IL視所發射輻射波長λ及在正交於發射表面46的方向上的發射角而定。與第二模擬相比,第一模式M1朝向更短波長存在另外移動(藍移)。光學間隙OG因此增大。還觀察到第一M1模式之品質因數增加,即第一模式的擴散減少。此外,觀察到第二模式M2之另外的衰減。
第14圖展示在軸線垂直於發射表面46的錐體中由用於第三模擬的光電裝置5發射的輻射的累積通量(表達為百分比)的演化的曲線CA',該累積通量視錐體頂點處的半角而定。曲線CB對應於朗伯輻射的累積通量的演化。
第15圖展示用於第三模擬的光電裝置5的輻射場型(曲線DA')及用於朗伯輻射的輻射場型(DB)。輻射場型DA'實質上具有以0°為中心的單瓣。基本上不存在副瓣。
如自第14圖及第15圖明顯看出,光電裝置12的大部分輻射能量存在於單瓣DA'中。特別地,在錐體處的半角等於20°的錐體中發射大於80%的輻射通量。
執行測試。對於第一測試,製造了具有第一模擬的特徵的光電裝置。
第16圖為自第一測試的光電裝置5的發射表面46發射的輻射的正規化光強度IL之灰度圖,該IL視所發射輻射波長λ及與正交於發射表面46的方向有關的發射角而定。
第17圖為自第一測試的光電裝置5的發射表面46沿正交於發射表面的方向發射的輻射的光強度IL的演化曲線,該IL視波長λ而定。
與第一模擬之結果相比,觀察到在低角度處在第一模式與第二模式之間實質上不存在光學差異。這可由於如下事實:可能難以形成完全圓柱形線材26,且當生長條件應導致圓柱形線材26時,可觀察到線材26在頂部處略微加寬。
對於第二測試及第三測試,製造了具有第三模擬的特徵的光電裝置5。第二測試及第三測試的不同之處在於用於製造光電裝置的反應器。
第18圖為自第二嘗試的光電裝置5的發射表面46發射的輻射的光強度IL之灰度圖,該IL視所發射輻射波長λ及在正交於發射表面46的方向上的發射角而定。與第一嘗試相比,觀察到第一模式與第二模式之間的光學間隙OG增大,如自模擬所預期的。
第19圖為由第三嘗試的光電裝置5的發射表面46沿正交於發射表面的方向發射的輻射的光強度IL的演化曲線,該IL視波長λ而定。與第17圖相比,第一模式發射峰變窄,並且第二模式不存在。
第20圖為就在正交於發射表面46的方向上實質上等於0°的發射角而言,由第1圖的光電裝置5發射的光強度的藉由模擬獲得的灰度圖,該光強度視所發射輻射的波長λ及減薄比SF而定;清楚地可見,隨著減薄比SF減小,第二模式M2趨於消失,第一模式M1向更短長度移動,且光學間隙(OG)增大。對於小於或等於1.2的SF,第二模式M2變得可忽略不計。第20圖給出的印像為第一模式M1隨著減薄比SF減小而消失。實際上,第一模M1隨著減薄比SF減小而變得更加精細,這意指第一模式M1之品質因數隨著減薄比SF減小而增大。
第21圖為用於設計光電裝置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之方塊圖。
在步驟60中,判定光子晶體之特徵以達成發射光譜的所要第一特性。光子晶體之特徵可包含LED矩陣的節距a及線材26的直徑D nw。發射光譜的第一所要特性可包括發射峰的所要主波長。根據一個實施例,判定光子晶體之特徵可包含執行連續計算機模擬,各模擬係考慮減薄比SF等於2的LED來執行的。例如,利用節距a及平均直徑D nw的初始值執行模擬,且根據給定準則諸如模擬的共振峰的主波長相對於所要主波長之間的差異修改此等值,重複此操作,直到獲得具有所要特性的發射光譜為止。該方法在步驟62處繼續。
在步驟62中,減薄比SF減小。該方法在步驟64處繼續。
在步驟64中,對具有新減薄比SF的光電裝置的操作執行模擬。該方法在步驟66處繼續。
在步驟66中,判定該方法是否可終止。根據一個實施例,判定是否達成發射輻射的所要副特性。所要副特性可包含發射光譜帶寬及/或所發射輻射方向性,例如藉由輻射場型中不存在副瓣。若達成所發射輻射的副特性,則該方法完成。若未達成,則在步驟62中繼續該方法,其中執行減薄比SF的進一步減小。
已描述了各種實施例及變型。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組合此等實施例之某些特徵,且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想到其他變型。最後,基於上文提供的功能描述,本文描述的實施例及變型的實際實施方案在熟習此項技術者的能力範圍內。
5:光電裝置 10:支撐件 12:第一電極 14:基板 16、18:表面 20:成核層、種層、主動層 22:絕緣層 24:開口 26:線材、伸長半導體元件 28:底部部分、下部部分、第一部分 30:上部部分、頂部部分、第二部分 32:頂部表面 34:外殼 36:主動層 38:半導體層 40:絕緣層 42:導電層、電極層、發射表面 44:封裝層、塗層 46:上部表面、發射表面 50:間層 52:障壁層 54:接合層 56:GaN 58:InGaN 60、62、64、66:步驟 CA、CA'、CB:曲線 DA、DA':輻射場型、曲線 DB:輻射場型 D nw:下部部分之平均直徑、第一平均直徑 D top:頂部表面之平均直徑、第二平均直徑 H nw:下部部分之高度 H top:上部部分之高度 L1:主瓣 L2:副瓣 M1:第一模式 M2:第二模式 Mxl、Mx2:區域 OG:光學間隙 Δ:軸線
前述特徵及優點以及其他將參考隨附圖式在對通過說明而非限制性方式給出的特定實施例的以下描述中進行詳細描述,在隨附圖式中:
第1圖為包含LED的光電裝置的一個實施例之示意性局部橫截面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的光電裝置之示意性局部透視圖。
第3圖為對應於第1圖所示的光電裝置之一部分的詳細視圖的示意性局部橫截面圖;
第4圖為用於第一模擬的比較光電裝置之示意性局部橫截面圖;
第5圖為由光電比較裝置發射的光強度之灰度圖,該光強度視所發射輻射波長及例示存在兩種發射模式的發射角而定;
第6圖展示由光電比較裝置發射的輻射及朗伯輻射的各別累積通量之演化曲線;
第7圖展示由比較光電裝置發射的輻射及朗伯輻射的輻射圖;
第8圖為在含有LED的主動層的平面中比較光電裝置的第一模式放大因數之灰度圖;
第9圖為在含有LED的主動層的平面中比較光電裝置的第二模式放大因數之灰度圖;
第10圖為第1圖的光電裝置的LED的一部分之示意性橫截面圖,該部分具有第8圖及第9圖所示的高放大區;
第11圖為第1圖的光電裝置的LED的一部分之自上方看的示意圖,該部分具有第8圖及第9圖所示的高增益區;
第12圖為就LED的第一減薄因數而言,由第1圖的光電裝置發射的光強度的藉由模擬獲得的灰度圖,該光強度視所發射輻射的波長及發射角而定;
第13圖就LED的第二減薄因數而言類似於第12圖;
第14圖就根據圖1的具有第二減薄因數的光電裝置而言類似於第6圖;
第15圖就根據圖1的具有第二減薄因數的光電裝置而言類似於第7圖;
第16圖為由比較光電裝置發射的光強度的在第一測試期間獲得的灰度圖,該光強度視發射輻射波長及發射角而定;
第17圖展示在由光電比較裝置正交於發射表面發射的光強度的第一測試期間獲得的演化曲線,該光強度視所發射輻射波長而定;
第18圖為在由第1圖的光電裝置發射的光強度的第二測試期間獲得的灰度圖,該光強度視所發射輻射波長及發射角而定;
第19圖展示在由圖1的光電裝置正交於發射表面發射的光強度的第三測試期間獲得的演化曲線,該光強度視發射輻射波長而定;
第20圖為由圖1的光電裝置發射的光強度之模擬灰度圖,該光強度視所發射輻射波長及減薄比而定;且
第21圖為用於設計根據第1圖的光電裝置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之方塊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5:光電裝置
10:支撐件
12:第一電極
14:基板
16、18:表面
20:成核層、種層、主動層
22:絕緣層
24:開口
26:線材
28:底部部分、下部部分、第一部分
30:上部部分、頂部部分、第二部分
32:頂部表面
34:外殼
36:主動層
38:半導體層
40:絕緣層
42:導電層、電極層、發射表面
44:封裝層、塗層
46:上部表面、發射表面
Dnw:下部部分之平均直徑、第一平均直徑
Dtop:頂部表面之平均直徑、第二平均直徑
Hnw:下部部分之高度
Htop:上部部分之高度
△:軸線

Claims (10)

  1. 一種光電裝置(5),包含軸向發光二極體(LED)之一矩陣,各發光二極體包含一主動層(36),該主動層(36)經組配來發射電磁輻射,該矩陣形成一光子晶體,該光子晶體經組配來在含有該等主動層的一平面中形成至少第一諧振峰及第二諧振峰,各第一諧振峰放大該電磁輻射在一第一波長下的強度,各第二諧振峰放大該電磁輻射在一第二波長下的強度,其中各發光二極體(LED)包含:沿一軸線(Δ)的一伸長半導體元件(26),該伸長半導體元件(26)包括具有一第一平均直徑(D nw)的一第一部分(28)、延伸該第一部分且具有遠離該第一部分減小的一橫截面積的一第二部分(30);及該主動層(36),該主動層(36)延伸該第二部分且具有嚴格小於該第一平均直徑的一第二平均直徑(D top),該等主動層位於該等第一諧振峰之位置處且在該等第二諧振峰之位置處不存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平均直徑(D top)與該第一平均直徑(D nw)之比的兩倍介於0.5與1.8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平均直徑(D top)與該第一平均直徑(D nw)之該比的兩倍介於0.6與1.4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平均直徑(D nw)介於0.05 μm與2 μm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平均直徑(D nw)介於100 nm與1 μm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沿該軸線(Δ)測量的該第二部分(30)之高度(H top)小於沿該軸線測量的該伸長半導體元件之高度的10%。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伸長半導體元件(26)之該第一部分具有一恆定橫截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等軸向發光二極體(LED)以介於0.1 μm與4 μm之間的一節距(a)按一陣列配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沿該軸線(Δ)測量的各伸長半導體元件(26)之該高度介於100 nm與50 μm之間。
  10. 一種用於設計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電裝置(5)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考慮到該等伸長半導體元件(26)具有一恆定橫截面,藉由模擬來判定該光子晶體之該節距(a)及該第一平均直徑(D nw); b) 減小該第二平均直徑(D top)而不改變該第一平均直徑; c) 模擬具有該等主動層的該光電裝置(5)之操作,該等主動層具有該減小的第二平均直徑;及 d) 重複步驟b)及步驟c),直到該等主動層位於該等第一諧振峰的該等位置處且在該等第二諧振峰的該等位置處不存在為止。
TW110147128A 2020-12-17 2021-12-16 軸向式三維led光電裝置 TW2022432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013518A FR3118290A1 (fr) 2020-12-17 2020-12-17 Dispositif optoélectronique à diodes électroluminescentes tridimensionnelles de type axial
FR2013518 2020-1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3232A true TW202243232A (zh) 2022-11-01

Family

ID=7486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7128A TW202243232A (zh) 2020-12-17 2021-12-16 軸向式三維led光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7610A1 (zh)
EP (1) EP4264683A1 (zh)
JP (1) JP2023554092A (zh)
KR (1) KR20230119660A (zh)
CN (1) CN116636010A (zh)
FR (1) FR3118290A1 (zh)
TW (1) TW202243232A (zh)
WO (1) WO202212925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0599A2 (en) * 2004-12-02 2006-06-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emiconductor devices based on coalesced nano-rod arrays
US8163575B2 (en) * 2005-06-17 2012-04-24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Grown photonic crystals i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FR3083002B1 (fr) * 2018-06-20 2020-07-31 Aledia Dispositif optoelectronique comprenant une matrice de dio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118290A1 (fr) 2022-06-24
WO2022129252A1 (fr) 2022-06-23
US20240047610A1 (en) 2024-02-08
JP2023554092A (ja) 2023-12-26
CN116636010A (zh) 2023-08-22
KR20230119660A (ko) 2023-08-16
EP4264683A1 (fr) 202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0996B2 (en)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InGaN/GaN quantum nanowire devices
US7564071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10916579B2 (en) Optoelectronic device with light-emitting diodes
TWI692886B (zh) 具有改善光提取之電致發光二極體的光電裝置
KR102658970B1 (ko) 다이오드 어레이를 구비하는 광전자 장치
US10109763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1079644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US9184335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230058638A (ko) Led 디바이스 및 led 디바이스를 제조하는 방법
US20130214246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240047505A1 (en) Optoelectronic device with axial three-dimensional light-emitting diodes
TWI437731B (zh) 一種具有提升光取出率之半導體光電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US20240105890A1 (en) Optoelectronic device with axial-type three-dimensional light-emitting diodes
TW202243232A (zh) 軸向式三維led光電裝置
US984296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nanostructur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US20220262977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240063191A1 (en) Optoelectronic device with axial-type three-dimensional light-emitting diodes
KR20200042277A (ko) 그래핀 양자점 광증폭 발광소자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전장 부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