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1023A - 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 - Google Patents

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1023A
TW202241023A TW111112080A TW111112080A TW202241023A TW 202241023 A TW202241023 A TW 202241023A TW 111112080 A TW111112080 A TW 111112080A TW 111112080 A TW111112080 A TW 111112080A TW 202241023 A TW202241023 A TW 2022410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receiving
receiving device
outpu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2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0778B (zh
Inventor
秋政向志
藤居直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1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1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7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8Supervision thereof, e.g. detecting power-supply failure by out of limits supervi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6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lowering the supply or operating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減低來自直流電源之供電停止的可能性之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受電裝置(1)具備第1端子(11)、第2端子(12)、轉換器(13)、電壓檢測部(14)及輸出控制部(15)。第1端子(11)連接於受直流電源(3)供給直流功率之DC匯流排(4)。於第2端子(12)連接負載(5)。轉換器(13)將從DC匯流排(4)輸入之電壓及電流中的至少任一方轉換並輸出至負載(5)。電壓檢測部(14)檢測第1端子(11)之輸入電壓。輸出控制部(15)基於電壓檢測部(14)檢測出之輸入電壓,控制轉換器(13)之輸出功率。詳細而言,輸出控制部(15)在輸入電壓變化至第1設定電壓以下時,開始輸出功率之抑制,並在輸入電壓變化至比第1設定電壓大之第2設定電壓以上時,停止輸出功率之抑制。

Description

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用以控制對於負載之輸出功率之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
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配線導管連接構件,其特徵在於具備伴隨對於配線導管之插入動作而與設於配線導管之導體電性連接之連接部。
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配線導管連接構件中,有欲防止配線導管連接構件供給至負載之功率過大而使來自電源的供電停止之期望。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238517號公報
本發明鑑於上述情形,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減低來自直流電源之供電停止的可能性之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受電裝置,具備第1端子、第2端子、轉換器、電壓檢測部及輸出控制部。該第1端子係連接於受直流電源供給直流功率之DC匯流排。於該第2端子連接負載。該轉換器將從該DC匯流排輸入之電壓及電流中的至少任一方轉換並輸出至該負載。該電壓檢測部檢測該第1端子之輸入電壓。該輸出控制部基於該電壓檢測部檢測出之該輸入電壓,控制該轉換器之輸出功率。該輸出控制部在該輸入電壓變化至第1設定電壓以下時,開始該輸出功率之抑制,並在該輸入電壓變化至比該第1設定電壓大之第2設定電壓以上時,停止該輸出功率之抑制。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受電系統包含一個以上之該受電裝置,以及受直流電源供給直流功率之DC匯流排。於該DC匯流排連接該一個以上之受電裝置。
參照圖式詳細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之受電裝置1及具備受電裝置1之受電系統2。又,以下說明之實施態樣及變形例僅為本發明之一例,本發明不限於實施態樣及變形例。除此實施態樣及變形例以外,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思想之範圍內對應設計等進行各種變更。又,在以下之實施態樣中說明之各圖係示意圖,圖中各構成要件之大小及厚度各自的比例並非必定反映出實際之尺寸比例。又,以下之實施態樣(包含變形例)可適當組合而實現。
(1)概要 依本實施態樣之受電系統2,如圖1所示,包含一個以上之受電裝置1,以及受直流電源3供給直流功率之DC匯流排4。於DC匯流排4連接一個以上之受電裝置1。
受電裝置1具備第1端子11、第2端子12、轉換器13、電壓檢測部14及輸出控制部15。第1端子11係連接於DC匯流排4。於第2端子12連接負載5。轉換器13將從DC匯流排4輸入之電壓及電流中的至少任一方轉換並輸出至負載5。電壓檢測部14檢測第1端子11之輸入電壓Vin。輸出控制部15基於電壓檢測部14檢測出之輸入電壓Vin,控制轉換器13之輸出功率Pout。詳細而言,輸出控制部15在輸入電壓Vin變化至第1設定電壓V1以下時,開始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並在輸入電壓Vin變化至比第1設定電壓V1大之第2設定電壓V2以上時,停止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又,此處所謂「停止」可係暫時停止(中斷)亦可係結束。
若對於連接於DC匯流排4之負載5之輸出功率Pout相較於直流電源3之額定功率變大,輸入電壓Vin會降低。本實施態樣中,在輸入電壓Vin變化至第1設定電壓V1以下時抑制輸出功率Pout,故可抑制輸入電壓Vin之不穩定。又,藉此,可防止輸出功率Pout變得過大,而可減低直流電源3對於DC匯流排4之供電停止的可能性。
(2)細節 (2.1)整體構成 以下,參照圖1~圖5詳細說明依本實施態樣之受電系統2的構成。又,以下所示之數值、形狀、構成要件之位置、複數之構成要件之間的位置關係及連接關係等皆為一例,而非用於限定本發明。又,以下參照之圖式皆為示意圖,圖中各構成要件的大小及長度未必反映出實際的尺寸。又,圖3~圖5中分別表示前後、左右、上下之箭頭僅係為了說明而標示,不伴隨實體。
受電系統2如圖1及如圖2所示,包含DC匯流排4及連接於DC匯流排4之一個以上(本實施態樣中為3個)之受電裝置1。再者,本實施態樣中,受電系統2包含向DC匯流排4供給直流功率之例如AC配接器等直流電源3。AC配接器等直流電源3將從交流電源6供給之交流功率轉換成直流功率而供給至DC匯流排4。
DC匯流排4如圖3所示,具有本體41、2個導電板(第1導電板42A及第2導電板42B)及供電構件43。
本體41係形成為較長的長方體狀,於本體41的一面設有向長邊方向延伸之溝部413。後述之受電裝置1可連接於溝部413之長邊方向的任意位置,從溝部413向受電裝置1供給直流功率。本體41包含金屬製之第1軌道411及合成樹脂製之2個第2軌道412。第1軌道411包含2個嵌合部4111,2個嵌合部4111分別與後述之受電裝置1的2個安裝突起部18嵌合。又,本體41之與DC匯流排4之長邊方向垂直之剖面為C字形狀,本體41之C字形狀的內部形成溝部413。
第1導電板42A及第2導電板42B係分別向DC匯流排4之長邊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並分別固持於2個第2軌道412。第1導電板42A與直流電源3之正極電性連接。第2導電板42B與直流電源3之負極電性連接。
供電構件43如圖2及圖4所示位於DC匯流排4之長邊方向的端部。供電構件43具有本體431、入線孔432A、入線孔432B及蓋體433。於入線孔432A將連接於直流電源3之正極之電線31A插入。電線31A經由入線孔432A而與第1導電板42A電性連接。又,於入線孔432B插入連接於直流電源3之負極之電線31B。電線31B經由入線孔432B而與第2導電板42B電性連接。蓋體433容納本體431。
受電裝置1如圖5所示具有殼體16。
殼體16之形狀例如係長方體狀。殼體16例如在「與安裝於DC匯流排4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亦即面161上具有插入口162。插入口162係供設於負載5之電線之連接器51(參照圖1)插入之插入口。本實施態樣中,以連接器51係USB插頭之情況為例進行受電系統2之說明。亦即本實施態樣中,插入口162係USB插座。又,連接器51不限於USB插頭,亦可係電源插頭等。連接器51係電源插頭時,插入口162係電源插座。
又,受電裝置1如圖3所示,更具有筒狀部20、2個安裝突起部18、2個受電端子19及解除操作部17。
筒狀部20係圓筒狀,並從殼體16的背面向後方突出。筒狀部20插入DC匯流排4之溝部413內。
2個安裝突起部18從筒狀部20之周面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
此處,說明受電裝置1及DC匯流排4之安裝方法。首先,使2個安裝突起部18之突出方向沿著DC匯流排之溝部413的長邊方向,將受電裝置1之筒狀部20插入溝部413。接著,以筒狀部20的軸為中心使受電裝置1旋轉90度。藉此,DC匯流排4之本體41所具備的2個嵌合部4111分別與2個安裝突起部18嵌合,而將受電裝置1固持於DC匯流排4之溝部413。
2個受電端子19從殼體16之背面向後方突出。2個受電端子19各自的前端部彎曲。在受電裝置1固持於DC匯流排4之溝部413之狀態下,2個受電端子19之中,正極側之受電端子19連接於正極側之第1導電板42A,負極側之受電端子19連接於負極側之第2導電板42B。藉此,受電裝置1與DC匯流排4電性連接,而受到直流電源3經由DC匯流排4供給直流功率。並且,將設於負載5之電線之連接器51連接於受電裝置1之插入口162時,從DC匯流排4經由受電裝置1向負載5供給直流功率。又,負載5的種類並未特別限定。作為負載5之一例,可舉出電腦終端機(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終端機等)、電腦終端機之附屬機器(螢幕、喇叭及麥克風等)、照明機器(檯燈等)、網路攝影機、感測器(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及照度感測器等)、遊戲機及空調機器(桌上風扇機等)。
解除操作部17係固持於殼體16。可藉由施力而使解除操作部17向既定方向移動。容納於殼體16之彈簧的回復力作用於解除操作部17。故,在受電裝置1固持於DC匯流排4之溝部413之狀態下,未對解除操作部17施力時,解除操作部17之前端部(爪部171)係從殼體16向後方突出之狀態,而形成插入DC匯流排4之溝部413之狀態。藉此,形成限制殼體16(受電裝置1)以筒狀部20之軸為中心旋轉之狀態,而限制將其從DC匯流排4拆下。又,若將解除操作部17向前方推壓,解除操作部17之前端部(爪部171)會退出溝部413之外,故使殼體16(受電裝置1)可相對於DC匯流排4旋轉。在此狀態下,以筒狀部20之軸為中心使受電裝置1旋轉90度時,形成2個安裝突起部18之突出方向沿著DC匯流排之溝部413的長邊方向之狀態。藉此,可將受電裝置1之筒狀部20從溝部413拔出,而可將受電裝置1從DC匯流排4拆下。
又,本實施態樣中,如圖1所示,受電裝置1具有功率轉換部10。功率轉換部10控制對於連接於插入口162之負載5之來自受電裝置1的輸出功率Pout的值。
功率轉換部10具備例如2個第1端子11、例如2個第2端子12、轉換器13、電壓檢測部14、輸出控制部15及儲存部101。
2個第1端子11分別連接於2個受電端子19。亦即,2個第1端子11經由2個受電端子19而與DC匯流排4電性連接。
2個第2端子12例如分別連接於設於USB插座亦即插入口162的內部之電源端子及接地端子。此處,電源端子及接地端子係在負載5之連接器51(USB端子)連接於插入口162時,分別連接於連接器51(USB端子)之電源線及接地線之端子。亦即,2個第2端子12經由電源端子及接地端子而與負載5電性連接。
轉換器13與2個第1端子11連接,並藉由對從DC匯流排4輸入之電壓及電流中的至少任一方進行DC-DC轉換,而控制直流功率(輸出功率Pout)。又,轉換器13與2個第2端子12連接,而將輸出功率Pout輸出至負載5。
電壓檢測部14如圖1所示,檢測2個第1端子11之間的輸入電壓Vin,並將表示檢測出之輸入電壓Vin之訊號SigVin輸出至輸出控制部15。
輸出控制部15基於接收到的訊號SigVin所表示的輸入電壓Vin的值,控制轉換器13向負載5輸出之輸出功率Pout。詳細而言,輸出控制部15在輸入電壓Vin變化至第1設定電壓V1以下時,開始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並在輸入電壓Vin變化至比第1設定電壓V1大之第2設定電壓V2以上時,中斷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
於儲存部101儲存有第1設定電壓V1、第2設定電壓V2、後述之第1設定時間T10等設定值。儲存部101包含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等可複寫之非揮發性記憶體。
又,功率轉換部10對於輸出功率Pout之控制動作將在「(2.2)輸出功率之抑制動作」詳細說明。
本實施態樣中,受電裝置1更具備通知部102。又,受電裝置1更具備顯示部103。通知部102進行「輸出控制部15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之通知。顯示部103例如係包含多色發光型之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之發光裝置,並由通知部102控制顯示部103的亮燈狀態。通知部102例如藉由使顯示部103之亮燈狀態變化,進行輸出控制部15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之通知。
(2.2)輸出功率之抑制動作 基於流程圖亦即圖6及圖7~圖9說明本實施態樣之受電系統2對於輸出功率Pout之控制動作。
首先,如圖7所示,假設於DC匯流排4連接2個受電裝置1(受電裝置1A及受電裝置1B),並在受電裝置1A及受電裝置1B分別連接2個負載5(負載5A及負載5B)之狀態(第1狀態X1)。於DC匯流排4連接直流電源3,直流電源3向DC匯流排4供給直流功率(輸入功率Pin)。
在第1狀態X1中,直流電源3可向DC匯流排4供給例如最大100W之輸入功率Pin,但在負載5之消耗功率低於額定功率(例如100W)時,向DC匯流排4供給對應於負載5之消耗功率之輸入功率Pin。此處,如圖8所示,從DC匯流排4經由受電裝置1A,向負載5A供給例如40W之輸出功率Pout(第1輸出功率PoutA)。換言之,受電裝置1A所具備的轉換器13(轉換器13A)向負載5A輸出40W之第1輸出功率PoutA。又,從DC匯流排4經由受電裝置1B向負載5B供給例如40W之輸出功率Pout(第2輸出功率PoutB)。換言之,受電裝置1B所具備的轉換器13(轉換器13B)向負載5B輸出40W之第2輸出功率PoutB。亦即,輸入功率Pin係第1輸出功率PoutA與第2輸出功率PoutB之合計亦即80W。故第1狀態X1係直流電源3向DC匯流排4供給額定功率(例如100W)以下之80W之輸入功率Pin之狀態。本實施態樣中,若負載5之消耗功率大於直流電源3之額定功率(例如100W),直流電源3之供電能力不足,而有發生例如從DC匯流排4施加於受電裝置1之輸入電壓Vin減少等之可能性。又,本實施態樣中,若負載5之消耗功率大於直流電源3之最大容許功率(例如120W),有直流電源3停止供電之可能性。
如圖8所示,在第1狀態X1中,DC匯流排4向受電裝置1A及受電裝置1B各自具有的2個第1端子11施加例如24V之電壓(輸入電壓Vin)。又,圖8係表示直流電源3供給至DC匯流排4之輸入功率Pin之時間變化及輸入電壓Vin之時間變化之圖表,時間t0係第1狀態X1中的任意時間。
接著,假設在DC匯流排4再連接另一個受電裝置1(受電裝置1C)及另一個負載5(負載5C)之狀態(第2狀態X2)。
若將連接有負載5C之受電裝置1C在從時間t0經過例如10分鐘後之時間t1連接於DC匯流排4,如圖9所示,DC匯流排4經由受電裝置1C開始向負載5C供給輸出功率Pout(第3輸出功率PoutC)。亦即,受電裝置1C所具備之轉換器13(轉換器13C)開始向負載5C供給第3輸出功率PoutC。藉此,如圖8所示,從時間t1開始輸出第3輸出功率PoutC。伴隨於此,從時間t1開始,第1輸出功率PoutA、第2輸出功率PoutB及第3輸出功率PoutC之合計亦即輸入功率Pin從80W開始增加。
在從時間t1經過例如2分30秒後之時間t2,輸入功率Pin超過直流電源3之額定功率亦即100W時,直流電源3無法維持一定的輸入電壓Vin,輸入電壓Vin從24V開始減少(ST1)。又,在第2狀態X2中,DC匯流排4向受電裝置1A~受電裝置1C各自具有的2個受電端子19施加輸入電壓Vin。輸入電壓Vin係由受電裝置1A~受電裝置1C各自具備之電壓檢測部14(電壓檢測部14A~電壓檢測部14C)進行檢測。電壓檢測部14A~電壓檢測部14C將表示輸入電壓Vin之檢測結果之訊號SigVin輸出至受電裝置1A~受電裝置1C各自具備之輸出控制部15(輸出控制部15A~輸出控制部15C)。輸出控制部15A~輸出控制部15C分別基於接收到的訊號SigVin所表示之輸入電壓Vin的值,控制轉換器13A~轉換器13C分別向負載5A~5C輸出之第1輸出功率PoutA~第3輸出功率PoutC。
在從時間t1經過例如5分鐘後(時間t2之2分30秒後)之時間t3,如圖8所示,輸入電壓Vin例如減少至23V亦即第1設定電壓V1(ST2:是),而第3輸出功率PoutC例如增加至40W時,輸出控制部15C控制轉換器13C而開始第3輸出功率PoutC之抑制(ST3)。又,在時間t3時,輸入功率Pin例如係120W。藉由輸出控制部15C開始第3輸出功率PoutC之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及輸入功率Pin從時間t3開始減少。伴隨於此,輸入電壓Vin從時間t3開始增加。
此處,第1設定電壓V1之值,在轉換器13開始向連接於第2端子12之負載5供電後的例如10分鐘亦即第1設定時間T10之期間,例如係23V亦即第1設定值V11,在轉換器13開始向連接於第2端子12之負載5供電並經過了第1設定時間T10後,例如係22V亦即第2設定值V12。又,本實施態樣中,受電裝置1與負載5進行通訊,並將開始向負載5供電之時間的資訊儲存於受電裝置1之儲存部101。又,開始向負載5供電後經過的時間係透過受電裝置1之例如輸出控制部15之計時機能進行測定。藉此,如圖8所示,轉換器13C在時間t1開始向負載5C供電後的10分鐘之期間,設定於輸出控制部15C之第1設定電壓V1係23V。從而,如上所述,若輸入電壓Vin在從時間t1經過5分鐘後之時間t3減少至23V,輸出控制部15C開始第3輸出功率PoutC之抑制。又,轉換器13A及轉換器13B分別在時間t0之前已開始向負載5A及負載5B供電,在時間t3之時間點已從開始供電經過15分鐘以上,故分別設定於輸出控制部15A及輸出控制部15B之第1設定電壓V1係22V。從而,輸入電壓Vin在時間t3減少至23V時,如圖8所示,輸出控制部15A及輸出控制部15B並未開始第1輸出功率PoutA及第2輸出功率PoutB之抑制。藉此,如負載5C般,在連接於DC匯流排4之複數之負載5之中,可優先抑制後來連接之負載5的輸出功率Pout。又,一般而言,負載5在剛開始接受供電後之消耗功率有大於之後的消耗功率之傾向,故第1設定時間T10之值較佳設定成比剛開始供電後之消耗功率增加之時間長之時間。
接著,在從時間t3經過例如5分鐘後之時間t4,輸入電壓Vin例如增加至24V亦即第2設定電壓V2(ST4:YES),第3輸出功率PoutC例如減少至20W時,輸出控制部15C中斷第3輸出功率PoutC之抑制(ST5)。又,在時間t4,如圖8所示,輸入功率Pin係100W。又,第1設定值V11高於第2設定值V12,且低於第2設定電壓V2之值。若輸出控制部15C在時間t4中斷第3輸出功率PoutC之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及輸入功率Pin再次開始增加,伴隨於此,輸入電壓Vin再次開始減少。
此處,第1設定電壓V1之值,在轉換器13增加向連接於第2端子12之負載5供給之輸出功率Pout後的例如15分鐘亦即第2設定時間T20之期間,例如係23V亦即第1設定值V11,在轉換器13增加向連接於第2端子12之負載5供給之輸出功率Pout並經過第2設定時間T20後,例如係22V亦即第2設定值V12。此處,輸出功率Pout開始增加後的第2設定時間T20之期間與開始向負載5供電後經過第1設定時間T10以上的期間重疊時,第1設定電壓V1之值係設定成使第1設定值V11比第2設定值V12更為優先。亦即,轉換器13C在時間t4增加第3輸出功率PoutC後15分鐘的期間,作為輸出控制部15C開始第3輸出功率PoutC之抑制的基準之第1設定電壓V1係23V。從而,在從時間t4經過例如10分鐘後之時間t5,輸入電壓Vin再次減少至23V時,輸出控制部15C再次開始第3輸出功率PoutC之抑制。在時間t5,第3輸出功率PoutC係40W,輸入功率Pin係120W。又,此處所謂「輸出功率Pout之增加」,除了如上述實施態樣般輸出功率Pout從減少轉為增加之情況,亦包含輸出功率Pout從一定之狀態轉為增加之情況。
並且,在從時間t5經過例如5分鐘後之時間t6,輸入電壓Vin再次增加至24V亦即第2設定電壓V2時,輸出控制部15C中斷第3輸出功率PoutC之抑制。此時,第3輸出功率PoutC係20W,輸入功率Pin係100W。如此,如圖8所示,可藉由將隨時間變動之第3輸出功率PoutC控制在例如20W~40W之間,而將輸入功率Pin控制在額定功率亦即100W與容許功率亦即120W之間。
又,輸出控制部15C在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時,向通知部102C傳送第1通知訊號Sig1。第1通知訊號Sig1係表示輸出控制部15C正在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之訊號。通知部102C在未接收到第1通知訊號Sig1時,使受電裝置1C所具備之顯示部103C關燈,通知部102C在接收到第1通知訊號Sig1時,使受電裝置1C所具備之顯示部103C發出例如紅色光。亦即,受電裝置1C在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時,顯示部103C發出紅色光,使用者可透過視覺確認受電裝置1C正在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藉此,例如正在使用連接於受電裝置1C之負載5C之使用者,可進行變更負載5C的使用方法而降低第3輸出功率PoutC等處置。又,只要通知部102C在未接收訊號時及接收到訊號時使顯示部103C之亮燈狀態變化即可,亮燈狀態之變化的方式可適當變更。
又,輸出控制部15C在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時,向受電裝置1A及受電裝置1B傳送第2通知訊號Sig2。第2通知訊號Sig2係表示輸出控制部15C正在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之訊號。第2通知訊號Sig2例如係透過電線通訊而經由DC匯流排4傳送。受電裝置1A之通知部102A及受電裝置1B之通知部102B在接收到第2通知訊號Sig2時,分別使顯示部103A及顯示部103B發出例如藍色光。亦即,受電裝置1C在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時,顯示部103A及顯示部103B發出藍色光,使用者可從受電裝置1C以外之受電裝置1的外觀透過視覺確認其他受電裝置1C正在抑制第3輸出功率PoutC。亦即,「複數之受電裝置1之中的一個受電裝置1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時」之顯示部103的亮燈狀態與「複數之受電裝置1之中的一個受電裝置1以外的受電裝置1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時」之該一個受電裝置1之顯示部103的亮燈狀態不同。換言之,複數之受電裝置1之中的一個受電裝置1亦即第1受電裝置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時,與複數之受電裝置1之中的第1受電裝置以外的第2受電裝置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時之第1受電裝置之顯示部103的亮燈狀態不同。藉此,例如正在使用連接於受電裝置1A之負載5A或連接於受電裝置1B之負載5B之使用者可進行變更負載5A或負載5B的使用方法而降低第1輸出功率PoutA或第2輸出功率PoutB等處置。
(3)變形例 上述實施態樣僅為本發明之各種實施態樣中的一個。上述實施態樣只要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可對應設計等進行各種變更。以下,列舉依上述實施態樣之變形例之受電裝置1及受電系統2。但,對於與上述實施態樣之受電裝置1及受電系統2共通之構成要件標示相同參照符號並適當省略其說明。又,以下說明之變形例之各構成可與上述實施態樣中說明之各構成適當組合而使用。
受電裝置1可具備複數之插入口162。
受電裝置1亦可具備聲音輸出裝置,通知部102可透過從聲音輸出裝置輸出之通知音、聲音等,通知使用者輸出控制部15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
本發明中之受電裝置1及受電系統2包含電腦系統。電腦系統主要以作為硬體之處理器及記憶體構成。藉由使處理器執行記錄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之程式,實現本發明中之受電裝置1及受電系統2之機能。程式可預先記錄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亦可經由電子通訊網路提供,亦可記錄於電腦系統可讀取之記憶卡、光碟、硬碟等非暫時記錄媒體而進行提供。電腦系統之處理器係以包含半導體積體電路(IC)或大規模積體電路(LSI)之一種至複數之電子電路構成。此處所謂IC或LSI等積體電路,根據其集積之規模而有不同稱呼方式,包含稱為系統LSI、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型積體電路)或ULSI(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極大型積體電路)等之積體電路。再者,在LSI之製造後編程之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或可進行LSI內部之接合關係之再構成或LSI內部之電路區劃之再構成之邏輯裝置,亦可作為處理器採用。複數之電子電路可集中於一個晶片,亦可分散設於複數之晶片。複數之晶片可集中於一個裝置,亦可分散設於複數之裝置。此處所謂電腦系統,包含具有一個以上之處理器及一個以上之記憶體之微控制器。從而,就微控制器而言,亦由包含半導體積體電路或大規模積體電路之一種至複數之電子電路構成。
受電系統2的至少一部份之機能,例如功率轉換部10之機能可透過雲端(雲端運算)等實現。
(4)總結 如以上之說明,第1態樣之受電裝置(1)具備第1端子(11)、第2端子(12)、轉換器(13)、電壓檢測部(14)及輸出控制部(15)。第1端子(11)連接於受直流電源(3)供給直流功率之DC匯流排(4)。於第2端子(12)連接負載(5)。轉換器(13)將從DC匯流排(4)輸入之電壓及電流中的至少任一方轉換並輸出至負載(5)。電壓檢測部(14)檢測第1端子(11)之輸入電壓(Vin)。輸出控制部(15)基於電壓檢測部(14)檢測出之輸入電壓(Vin),控制轉換器(13)之輸出功率(Pout)。詳細而言,輸出控制部(15)在輸入電壓(Vin)變化至第1設定電壓(V1)以下時,開始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並在輸入電壓(Vin)變化至比第1設定電壓(V1)大之第2設定電壓(V2)以上時,停止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
透過此態樣,可防止輸出功率(Pout)變得過大,而可減低直流電源(3)對於DC匯流排(4)之供電停止的可能性。
第2態樣之受電裝置(1),係在第1態樣中,當輸出控制部(15)停止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後輸入電壓(Vin)再次變化至第1設定電壓(V1)以下時,再次開始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
透過此態樣,可持續進行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
第3態樣之受電裝置(1),係在第1或第2態樣中,使第1設定電壓(V1)的值在轉換器(13)開始向連接於第2端子(12)之負載(5)供電後之第1設定時間(T10)之期間係第1設定值(V11)。又,使第1設定電壓(V1)的值在轉換器(13)開始向連接於第2端子(12)之負載(5)供電並經過了第1設定時間(T10)後係第2設定值(V12)。第1設定值(V11)高於第2設定值(V12)且低於第2設定電壓(V2)之值。
透過此態樣,可優先抑制後來連接於DC匯流排(4)之負載(5)之輸出功率(Pout)。
第4態樣之受電裝置(1),係在第1或第2態樣中,使第1設定電壓(V1)之值在轉換器(13)增加向連接於第2端子(12)之負載(5)供給之輸出功率(Pout)後之第2設定時間(T20)之期間係第1設定值(V11)。又,使第1設定電壓(V1)之值在轉換器(13)增加向連接於第2端子(12)之負載(5)供給之輸出功率(Pout)並經過第2設定時間(T20)後係第2設定值(V12)。第1設定值(V11)高於第2設定值(V12)且低於第2設定電壓(V2)之值。
透過此態樣,可持續進行隨時間變動之輸出功率(Pout)之抑制。
第5態樣之受電裝置(1),係在第1~第4之任一個態樣中,使輸出控制部(15)更具備通知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之通知部(102)。
透過此態樣,可確認受電裝置(1)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
第6態樣之受電系統(2)包含第1~第5之任一個態樣中的一個以上之受電裝置(1),以及受直流電源(3)供給直流功率之DC匯流排(4)。於DC匯流排(4)連接一個以上之受電裝置(1)。
透過此態樣,可防止輸出功率(Pout)變得過大,而可減低直流電源(3)對於DC匯流排(4)之供電停止的可能性。
第7態樣之受電系統(2),係在第6態樣中使一個以上之受電裝置(1)為複數之受電裝置(1)。於DC匯流排(4)連接複數之受電裝置(1)。複數之受電裝置(1)包含正在透過輸出控制部(15)抑制輸出功率(Pout)之第1受電裝置,以及第1受電裝置以外之第2受電裝置。第1受電裝置將表示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之訊號傳送至第2受電裝置。
透過此態樣,可向第2受電裝置通知第1受電裝置正在抑制輸出功率(Pout)。
第8態樣之受電系統(2)係在第6或第7態樣中更包含直流電源(3)。直流電源(3)將交流功率轉換成直流功率並供給至DC匯流排(4)。
透過此態樣,可防止輸出功率(Pout)變得過大,而可減低直流電源(3)對於DC匯流排(4)之供電停止的可能性。
又,第2~第5態樣對於受電裝置(1)而言並非必需之構成而可適當省略。又,第7及第8態樣對於受電系統(2)而言並非必需之構成而可適當省略。
1,1A,1B,1C:受電裝置 2:受電系統 3:直流電源 4:DC匯流排 5,5A,5B,5C:負載 6:交流電源 10:功率轉換部 101:儲存部 102,102A,102B,102C:通知部 103,103A,103B,103C:顯示部 11:第1端子 12:第2端子 13,13A,13B,13C:轉換器 14,14A,14B,14C:電壓檢測部 15,15A,15B,15C:輸出控制部 16:殼體 161:面 162:插入口 17:解除操作部 171:爪部 18:安裝突起部 19:受電端子 20:筒狀部 31A,31B:電線 41:溝部 411:第1軌道 4111:嵌合部 412:第2軌道 413:溝部 42A:第1導電板 42B:第2導電板 43:供電構件 431:本體 432A,432B:入線孔 433:蓋體 51:連接器 V1:第1設定電壓 V2:第2設定電壓 Pin:輸入功率 Pout:輸出功率 PoutA:第1輸出功率 PoutB:第2輸出功率 PoutC:第3輸出功率 T10:第1設定時間 T20:第2設定時間 V11:第1設定值 V12:第2設定值 Vin:輸入電壓 SigVin:訊號 t1,t2,t3,t4,t5,t6:時間
圖1係依實施態樣之受電系統之概略的電路圖。 圖2係同上之受電系統之概略的立體圖。 圖3係同上之受電系統所具備之DC匯流排及受電裝置之側剖面圖。 圖4係同上之受電系統之主要部份的分解立體圖。 圖5係同上之受電系統所具備之DC匯流排及受電裝置之概略的立體圖。 圖6係用以說明同上之受電系統中的輸出功率之抑制動作之流程圖。 圖7係用以說明同上之受電系統之第1狀態中的輸出功率之抑制動作之說明圖。 圖8係表示同上之受電系統中的輸入功率、輸出功率及輸入電壓之時間變化之一例之圖表。 圖9係用以說明同上之受電系統之第2狀態中的輸出功率之抑制動作之說明圖。
1,1A,1B,1C:受電裝置
2:受電系統
3:直流電源
4:DC匯流排
5,5A,5B,5C:負載
6:交流電源
10:功率轉換部
101:儲存部
102,102A,102B,102C:通知部
103,103A,103B,103C:顯示部
11:第1端子
12:第2端子
13,13A,13B,13C:轉換器
14,14A,14B,14C:電壓檢測部
15,15A,15B,15C:輸出控制部
31A,31B:電線
42A:第1導電板
42B:第2導電板
43:供電構件
51:連接器
Vin:輸入電壓
SigVin:訊號

Claims (8)

  1. 一種受電裝置,包含: 第1端子,連接於受直流電源供給直流功率之DC匯流排; 第2端子,連接負載; 轉換器,將從該DC匯流排輸入之電壓及電流中的至少任一方進行轉換並輸出至該負載; 電壓檢測部,檢測該第1端子之輸入電壓;以及, 輸出控制部,基於該電壓檢測部檢測出之該輸入電壓,控制該轉換器之輸出功率; 該輸出控制部,在該輸入電壓變化至第1設定電壓以下時,開始該輸出功率之抑制,並在該輸入電壓變化至比該第1設定電壓大之第2設定電壓以上時,停止該輸出功率之抑制。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受電裝置,其中, 該輸出控制部,在停止該輸出功率之抑制後,且該輸入電壓再次變化至該第1設定電壓以下時,再次開始該輸出功率之抑制。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受電裝置,其中, 該第1設定電壓之值,在該轉換器開始向連接於該第2端子之該負載供電後,於第1設定時間內之期間,係第1設定值;在該轉換器開始向連接於該第2端子之該負載供電並經過該第1設定時間後,係第2設定值; 該第1設定值高於該第2設定值且低於該第2設定電壓之值。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受電裝置,其中, 該第1設定電壓之值,在該轉換器增加向連接於該第2端子之該負載供給之該輸出功率後,於第2設定時間內之期間,係第1設定值;在該轉換器增加向連接於該第2端子之該負載供給之該輸出功率並經過該第2設定時間後,係第2設定值; 該第1設定值高於該第2設定值且低於該第2設定電壓之值。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受電裝置,更包含: 通知部,進行該輸出控制部正在抑制該輸出功率之通知。
  6. 一種受電系統,包含: 如請求項1~5中任一項所述之一個以上之受電裝置;以及, DC匯流排,受直流電源供給直流功率; 於該DC匯流排連接該一個以上之受電裝置。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受電系統,其中, 該一個以上之受電裝置為複數之該受電裝置; 於該DC匯流排連接該複數之受電裝置; 該複數之受電裝置,包含正在以該輸出控制部抑制該輸出功率之第1受電裝置,以及該第1受電裝置以外之第2受電裝置; 該第1受電裝置,將表示其正在抑制該輸出功率之訊號傳送至該第2受電裝置。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受電系統,更包含: 該直流電源; 該直流電源,係將交流功率轉換成直流功率並供給至該DC匯流排。
TW111112080A 2021-03-31 2022-03-30 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 TWI840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1518A JP2022157351A (ja) 2021-03-31 2021-03-31 受電装置及び受電システム
JP2021-061518 2021-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1023A true TW202241023A (zh) 2022-10-16
TWI840778B TWI840778B (zh) 2024-05-0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57351A (ja) 2022-10-14
WO2022210572A1 (ja)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4203B2 (en) System for supplying power for peripheral devices
TW200843288A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O2003050667A2 (en) System for shared power supply in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s
US20170187155A1 (en) Wiring device with connector integrated into pcb substrate
US7986056B2 (en) Electrical outlet adapter with automatic power-on and power-off of peripheral outlets
TW202135505A (zh) 用於藉由轉遞受電裝置(PD)輸入電壓而傳輸電力至遠端乙太網路供電(PoE)子系統之系統、其製造方法、使用方法以及電腦可讀取之非暫態程式儲存裝置
WO2019113910A1 (zh) 一种车辆管理控制vcu柜
JP2017513441A (ja) 電気多モード電力変換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力システム
US7514816B2 (en) Output current threshold adjustment for a power supply
TWI654521B (zh) 照明假卡模組
TWI819277B (zh) 電腦電源供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
TW202241023A (zh) 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
WO2017212675A1 (ja) 電源中継ユニット
TWI840778B (zh) 受電裝置及受電系統
TWM540306U (zh) 電源分配裝置
US20140125128A1 (en) Power redundancy apparatus for rack-mounted server
TWI540420B (zh) 電源供應器
CN209843216U (zh) Led箱体和拼接式显示屏
TW201337515A (zh) 伺服器
TWI775017B (zh) 電源供應裝置
TWI308999B (en) Power supply with plural power output devices
JP2003257523A (ja) Acコンセント
JP3268492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のインタフェイス装置
TWI806219B (zh) 配線器具
US10379589B2 (en) Power contr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