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3009A - 熱源模擬結構 - Google Patents

熱源模擬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3009A
TW202233009A TW110103858A TW110103858A TW202233009A TW 202233009 A TW202233009 A TW 202233009A TW 110103858 A TW110103858 A TW 110103858A TW 110103858 A TW110103858 A TW 110103858A TW 202233009 A TW202233009 A TW 2022330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 source
heating element
simulation structure
h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3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1889B (zh
Inventor
劉漢敏
毛春林
周小祥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3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188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1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18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3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300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熱源模擬結構,包含一發熱體與加熱元件相互導熱耦合為模擬熱源主體,模擬熱源主體四周覆設具絕緣絕熱特性的外殼及加熱基板防止熱量散熱,其中加熱元件一端電性連接一外置電源以對該發熱體加熱,發熱體對應該加熱元件的一側設有熱電偶元件,以及一溫度監測接口用於連接一數據採集儀以記錄發熱體上表面的溫度。藉由模擬熱源主體形構四周被包覆隔熱設計可減少加熱元件與發熱體間的接觸熱阻,以降低該熱源模擬結構的熱損失,從而提高量測準確度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熱源模擬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熱源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熱源模擬結構。
近年來,科技技術迅速發展,電子器件之高頻、高速以及積體電路之密集及微型化,設備的功率隨著性能的提高而增大,單位容積上所產生的熱量也越來越高,因此散熱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由於高熱源的性能是影響換熱實驗結果的重要因素,為保障電子器件正常工作及不受熱能影響,事前針對高熱源產品性能進行模擬熱源測試就變得極為重要。 目前用於模擬電子器件發熱的熱源模擬裝置有採用陶瓷加熱片、發熱絲和加熱塊等建構成一熱源裝置模擬電子器件的發熱量是否全部被移熱裝置所帶走,但由於前述結構及材質不統一,整個發熱結構並不是平均發熱的共容設計,而是由各個發熱模組各自生成致使發熱結構與散熱裝置之間的熱傳很難達到穩態狀況,因而產生較大熱傳損失等缺點,影響所及,造成量測結果與電子器件的實際散熱情況相互不符,誤差較大,從而影響量測的準確性及可靠性。 再者,由於上述測試方法中之加熱裝置本身亦有一定散熱作用,加熱量中有一部分被加熱裝置散發掉,因此導致量測結果之準確度也受到影響。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加熱裝置之問題與缺失,等同於解決晶片等電子器件的發熱情況,即為本案之發明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為改善上述之問題,本發明之一目的係為藉由加熱元件與發熱體相互導熱耦合為模擬熱源主體,四周為具絕緣絕熱特性的外殼及加熱基板包裹隔熱防止熱源主體熱量散熱(熱輻射和環境輻射散熱),減少該熱源模擬結構的熱損失,或發熱體通過加熱元件進行適當加熱可對發熱體進行溫度補償之加熱量得以控制量測結果之影響,從而提高量測準確度及可靠性。 本發明另一目的係為加熱元件與發熱體通過焊接方式聯接防止兩者產生較大的接觸熱阻且結構簡單操作簡易。 本發明又一目的係為熱源模擬結構可獨立使用,也可與測試平臺同步使用。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熱源模擬結構,其包括:一承載體,其上設置一溫度監測接口;一外殼,係對應蓋設於該承載體上,該外殼及該承載體之間共同界定一容納空間;及一熱源主體,係包括:一發熱體,容設於該容納空間內,該發熱體一側設有至少一穿孔;至少一加熱元件,該加熱元件一端設於該發熱體的該穿孔內,該加熱元件另一端露出該外殼並電性連接一外置電源對該發熱體加熱;至少一熱電偶元件,係設置該發熱體對應該加熱元件的一側。 前述承載體包含一底座及一設置於該底座一側的加熱基板,該溫度監測接口設置於該底座上,該容納空間係位於該外殼及該加熱基板之間。 前述加熱元件一端設於該發熱體的該穿孔後,該連接處係以焊接方式結合。 前述發熱體內設有發熱絲。 前述加熱元件和發熱體為耐高溫材料構成。 前述發熱體及加熱元件,材質係為銅或不銹鋼。 前述加熱元件係為一電熱管或一加熱棒。 前述溫度監測接口係電性連接一數據採集儀,藉以記錄該發熱體的上表面的溫度。 前述外殼及加熱基板係為耐高溫絕緣材料構成。 前述外殼及加熱基板係為玻璃纖維,具有絕熱和絕緣作用。 前述外殼係設置在該發熱體遠離該底座的一側上,用於絕緣並傳導熱量。 前述發熱體尺寸面積、及加熱元件數量係根據加熱功率的大小以及晶片的面積大小和形狀的具體要求予以具體設計。 前述發熱體上該穿孔的方向為沿著該底座的長度方向,或者該穿孔的方向為沿著該底座的寬度方向。 前述熱源模擬結構可單獨使用或與一測試平臺同步使用。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和具體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1圖為本發明熱源模擬結構之立體組合圖;第2A、2B圖為本發明熱源模擬結構二個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3、4圖為第1圖所示熱源模擬結構之組合部份剖視圖 。如圖所示,本發明熱源模擬裝置100包括一承載體1、一外殼13及一熱源主體2。其中,該承載體1包含一底座11及一加熱基板12,也就是說,如圖2A所示該底座11及加熱基板12可以一體成型為該承載體1,或如圖2B所示可以分別形成該底座11及加熱基板12,再將該底座11及加熱基板12以下往上依序疊設方式組成該承載體1。前述結構詳述如下。 該底座11,其具有一頂面11a,該頂面11a上設有一溫度監測接口111及裝配部112,在本實施例中,該裝配部112例如為裝配槽、裝配孔或其他。 該加熱基板12,其設置於該底座11的頂面11a上的一側,該加熱基板12具有一第一板塊121及位於該第一板塊121一側的第二板塊122,且該第二板塊122 的縱向截面積係小於該第一板塊121的縱向截面積,進而使該第二板塊122與該第一板塊121於兩者之連接處形成至少一落差段(本發明中係二個落差段)R1,且該等落差段R1分別鄰近於該第二板塊122的左、右兩側。 該外殼13,其包含一中空殼底框131及一連接該殼底框131上方的中空殼蓋132,該殼底框131及該殼蓋132之間的內部共同界定一容納空間133,並在該殼底框131及該殼蓋132的同一側係分別開設有相連通的一第一缺口134(位在該殼底框31)及一第二缺口135(位在該殼蓋132),惟,包括但不限制該第一缺口134與第二缺口135連通與否。 在本實施例中,前述殼底框131對應該第一缺口134的兩側係形成二個相對的限位部R2,如圖2A、2B所示,該第一缺口134可供容置該加熱基板12的第二板塊122,該二限位部R2 用以對應限位該第一板塊121與第二板塊122間的該二落差段R1。前述外殼13的殼蓋132的頂面係開設一顯示孔136,且該顯示孔136係連通該容納空間133,使該外殼13可罩設於該加熱基板12的外部。 前述加熱基板12及外殼13可為耐高溫的絕緣材料構成。進一步地,該加熱基板12及外殼13的材料包括但不限於具低導熱係數的玻璃纖維構成;較佳地,該玻璃纖維具有絕緣,耐高溫,耐腐蝕特性,使該加熱基板12及外殼13具有絕熱和絕緣功效。 前述溫度監測接口111可電性連接一數據採集儀,以記錄該熱源主體2的發熱體21的上表面的溫度。 該熱源主體2,用於設在該外殼13的容納空間133內。該熱源主體2包括發熱體21﹑至少一加熱元件22及至少一熱電偶元件24。 在本實施例中,該發熱體21包含由下往上疊設的一發熱塊211﹑及一發熱核心212。如圖2A、2B所示,該發熱塊211的一側面凹設有對應該加熱元件22 的穿孔213以供該加熱元件22 的一端插入定位;該發熱核心212係設置於該發熱塊211的頂面,且該發熱核心212 的橫截面積係至少等同於該外殼13的該顯示孔136 的口徑,並於該發熱核心212的一側面特定位置處係凹設有安裝孔214。特別說明的是,該發熱塊211的穿孔213及該發熱核心212的安裝孔214係位在同一側、且都可對應於該外殼13的該殼蓋132的第二缺口135。 進一步地,為了提高前述發熱塊211被加熱速度及維持本身熱度,參如圖3、圖4所示,該發熱塊211其內埋設有發熱絲(或為發熱電阻絲)23,或者該發熱塊211其內設有可置入該發熱絲23 的孔道。在本實施例中,該發熱絲23並不侷限其數量及設置在該發熱塊211內部位置;且其包括但不限於耐高溫的鐵鉻鋁合金電熱絲和鎳鉻合金電熱絲或其他。 該加熱元件22,其包括但不限於為電熱管或加熱棒。其具有一第一端221及相對該第一端221的一第二端222。該加熱元件22以該第一端221容置於該發熱塊211的該穿孔213後,且在該第一端221與該穿孔213相互連接處係可以焊接方式達成結合,防止該加熱元件22與發熱體21產生較大的接觸熱阻,該加熱元件22的第二端222對應該外殼13而能適當露出該殼蓋132的第二缺口135外,並可以引線適當延伸設有正負極用於電性連接一外置電源(未示於圖),通過該外置電源使得在該加熱元件22的熱量大部分傳輸給該發熱體21進行對該發熱體21加熱,且通過控制該外置電源的電壓方式能控制該加熱元件22(電熱管或加熱棒)的發熱量及功率得以適時修正,從而獲得與IGBT、二極體和大功率放大器MOSFET等电子器件等效的發熱方式。 該熱電偶元件24,其一端裝設於該發熱核心212一側面的該安裝孔214內並位於該發熱體21遠離該加熱元件22的一側。該熱電偶元件24用於測量該發熱體21溫度並可進行準確監測。該熱電偶元件24包括但不侷限佈設於該發熱體21中不同深度設計。 更詳細的揭露,為了準確監測該發熱塊211 的溫度,前述發熱核心212一側面的安裝孔214係設為對應該熱電偶元件24且外徑相近尺寸設計,可供上述熱電偶元件24的一端插置,且該安裝孔214係位在該發熱核心212 邊緣並適當延設至中心部位,該中心部位之安裝孔214係提供該熱電偶元件24 插入並用於測量該發熱核心212貼近中央表層的温度,其邊緣處的安裝孔214通常作為輔助使用。 前述發熱體21及加熱元件22可設為耐高溫材料構成。進一步地,該發熱體21及加熱元件22的材質包括但不限於銅或不銹鋼。 前述發熱體21上的該穿孔213的延伸方向設為沿著該底座11的長度方向,或者該穿孔213的延伸方向設為沿著該底座11的寬度方向。 前述發熱體21尺寸面積、及加熱元件22數量係根據加熱功率的大小及晶片或其他電子器件的面積大小和形狀的具體要求予以具體設計。例如在晶片尺寸基礎上放大約0.5mm~3mm或其他。 前述熱電偶元件24包括但不限於複數個,該複數個熱電偶元件24的每一熱電偶元件24以其一端插置於該發熱核心212一側面的安裝孔214。該複數個熱電偶元件24係佈設於該發熱體21中不同深度設計。 據此,藉由上述構件的組合實施,請參閱如圖1至圖4 所示,該底座11的頂面上先設置該加熱基板12、再將發熱體21以其底面疊設於加熱基板12上方,續將該加熱元件22其第一端221容置於該發熱塊211的穿孔213後於兩者連接處並以焊接方式結(耦)合,使加熱元件22連接於發熱塊211,及該熱電偶元件24其一端裝設於該發熱體21的發熱核心212一側面的安裝孔214內,組構成為熱源主體,最後通過該外殼13以容置空間133容納並包覆於該發熱體21、加熱基板12外部,且該外殼13以殼底框131藉由螺鎖件螺鎖固定於該底座11頂面11a的裝配部112,並使該加熱元件22的第二端222及熱電偶元件24的另一端皆露出該外殼13的殼蓋132的第二缺口135外。另外,該加熱元件的第二端222露出該外殼13外並電性連接該外置電源以對該發熱體21加熱,該熱電偶元件24用於測量該發熱體21溫度並以其外露另一端可利於準確監測該温度數值。再者,通過該溫度監測接口111用於連接一數據採集儀以記錄發熱體上表面的溫度。藉此,熱源主體2形構為導熱絕緣特性可減少加熱元件與發熱體間的接觸熱阻,及外部受該外殼13及加熱基板12包覆形構為以具有絕緣保溫隔熱特性,藉此可防止熱源主體熱量散熱,從而提高量測準確度及可靠性。 本發明熱源模擬結構100可單獨使用或與一測試平臺同步使用。 下面參照圖1至圖4,更為具體的說明: 採用上述構件及結構設計經相關實驗測試分析,本發明熱源模擬結構100其熱損失(Q loss/heat loss) 均小於(<)4%,這對提高實驗測試的資料可信度及精確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們之間的具體連接關係及要求如下表1及表2:
Figure 02_image001
Figure 02_image003
本發明通過互有導熱作用的加熱元件22與發熱體21耦合聯接成為模擬熱源主體2防止產生較大的接觸熱阻,且熱源主體2四周為低導熱係數特性的玻璃纖維製成外殼13及加熱基板12 包裹隔熱俾具有防止加熱元件22與發熱體21之熱量散熱 (熱輻射, 和環境輻射散熱),經由量測分析得到該熱源模擬結構100的熱損失能夠控制在4%以內。其中量測分析是藉由該熱電偶元件24量測該發熱體21溫度並利於準確監測該温度數值,及該溫度監測接口111電連接一數據採集儀以記錄該發熱體的上表面(加熱面)的溫度所獲得,從而提高量測準確度及可靠性。且結構簡單操作簡易。 進行量測時,通過佈置在不同深度和不同徑向位置的熱電偶元件24 測出發熱體21 的溫度,並可根據該溫度監測接口111電連接一數據採集儀以記錄該發熱體21的加熱面的溫度,例如在檢測發熱體21的溫度值時,若該數值出現突升點狀況,對加熱元件22 和發熱絲23 的加熱功率進行調節,使發熱體21對晶片的傳熱量等於晶片對環境的散熱量,最終實現補償晶片散熱損失的機制,避免了發熱體21加熱量的散失對量測結果的影響,從而提高量測準確度及可靠性。 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發明之專利涵蓋範圍。
100:熱源模擬裝置 1:承載體 11:底座 11a:頂面 111:溫度監測件接口 112:裝配部(如裝配槽或裝配孔) 12:加熱基板 121:第一板塊 122:第二板塊 R1:落差段 13:外殼 131:殼底框 132:殼蓋 133:容納空間 134:第一缺口 135:第二缺口 R2:限位部 136:顯示孔 2:熱源主體 21:發熱體 211:發熱塊 212:發熱核心 213:穿孔 214:安裝孔 22:加熱元件 221:第一端 222:第二端 23:發熱絲(發熱電阻絲) 24:熱電偶元件
第1圖為本發明熱源模擬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第2A、2B圖為本發明熱源模擬結構二個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3、4圖為第1圖所示熱源模擬結構之組合部份剖視圖;
100:熱源模擬裝置
11:底座
11a:頂面
111:溫度監測件接口
122:第二板塊
131:殼底框
132:殼蓋
136:顯示孔
212:發熱核心
214:安裝孔

Claims (12)

  1. 一種熱源模擬結構,其包括: 一承載體,其上設置一溫度監測接口; 一外殼,係對應蓋設於該承載體上,該外殼及該承載體之間共同界定一容納空間;及 一熱源主體,係包括: 一發熱體,設置於該容納空間內,該發熱體一側設有至少一穿孔; 至少一加熱元件,該加熱元件一端設置於該發熱體的該穿孔內,該加熱元件另一端露出該外殼並電性連接一外置電源對該發熱體加熱; 至少一熱電偶元件,設置於該發熱體對應該加熱元件的一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承載體包含一底座及一設置於該底座一側的加熱基板,該溫度監測接口設置於該底座上,該容納空間係位於該外殼及該加熱基板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加熱元件一端設於該發熱體的該穿孔後,該連接處係以焊接方式結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發熱體內設有發熱絲或發熱電阻絲。
  5.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加熱元件和該發熱體為耐高溫材料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發熱體及該加熱元件,材質係為銅或不銹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加熱元件係為一電熱管或一加熱棒。
  8.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溫度監測接口電性連接一數據採集儀,藉以記錄該發熱體的上表面的溫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外殼及該加熱基板係為耐高溫的絕緣材料構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外殼及該加熱基板係為玻璃纖維,具有絕熱及絕緣作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其中該外殼係設置在該發熱體遠離該底座的一側上,用於絕緣並傳導熱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所述之熱源模擬結構,該熱源模擬結構可單獨使用或與一測試平臺同步使用。
TW110103858A 2021-02-02 2021-02-02 熱源模擬結構 TWI771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3858A TWI771889B (zh) 2021-02-02 2021-02-02 熱源模擬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3858A TWI771889B (zh) 2021-02-02 2021-02-02 熱源模擬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1889B TWI771889B (zh) 2022-07-21
TW202233009A true TW202233009A (zh) 2022-08-16

Family

ID=8343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3858A TWI771889B (zh) 2021-02-02 2021-02-02 熱源模擬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188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79854U (en) * 2005-07-15 2005-11-01 Molex Inc Heat sink performance testing machine
CN100552444C (zh) * 2005-08-19 2009-10-21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源模拟装置
CN207235136U (zh) * 2017-07-18 2018-04-13 天津普菲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加热的石墨电热板及其加热组件
TWM613564U (zh) * 2021-02-02 2021-06-2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熱源模擬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1889B (zh)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13564U (zh) 熱源模擬結構
US7637659B2 (en) Apparatus for simulation of heat genera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2192921B (zh) 评价用半导体芯片、评价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US11402278B2 (en) Low-temperature dry block temperature calibrator
CN103323486B (zh) 一种高阻值材料的塞贝克系数的测试芯片
CN102216791A (zh) 探针单元用基座构件及探针单元
TW550726B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semiconductor module
JPS62267676A (ja) 半導体素子評価装置
CN111771120B (zh) 基板评价用芯片和基板评价装置
TWI771889B (zh) 熱源模擬結構
CN113225858A (zh) 热源模拟结构
CN110687159B (zh) 一种导热脂的热阻测量装置及方法
JP7178062B2 (ja) 低温超精密熱輸送測定用プローブ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含む測定装置
CN214413067U (zh) 热源模拟结构
Cairnie et al. Thermal and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of a 10 kV SiC MOSFET package with double-sided cooling
US20220283106A1 (en) Heat source simulation structure
JP7483351B2 (ja) 熱監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0376240B (zh) 一种纵向热流法微米线导热系数测试装置
CN210604469U (zh)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装置
JP3824943B2 (ja) Icソケットモジュール
CN113720874B (zh) 一种基于焊锡热导率测试的微波产品热仿真方法
CN217638797U (zh) 一种基于一维稳态法的热阻及导热系数测试装置
CN221006598U (zh) 模拟热负载温度测试装置
CN221102066U (zh) 一种芯片结构、功率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17491834A (zh) 一种表面贴装器件Rth(j-c)测试结构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