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1064A - 用於軟存取點之信標對準的系統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軟存取點之信標對準的系統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1064A
TW202231064A TW110144396A TW110144396A TW202231064A TW 202231064 A TW202231064 A TW 202231064A TW 110144396 A TW110144396 A TW 110144396A TW 110144396 A TW110144396 A TW 110144396A TW 202231064 A TW202231064 A TW 2022310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terval
beacon frame
processors
mode
wak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威廉 路易斯 亞伯特
瞿麒
剛 盧
鄭東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菲絲博克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菲絲博克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菲絲博克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1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106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09Monitoring remote activity, e.g. over telephone lines or network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2Head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文所揭示的係關於一種用以與一第二裝置及一第三裝置通信之第一裝置。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一裝置判定自該第二裝置接收一第一信標訊框之一第一時間間隔。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時間間隔來判定該第一裝置將一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一第三裝置之一第二時間間隔。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一裝置判定在一喚醒模式下操作該第一裝置之一第三時間間隔。該第三時間間隔可涵蓋該第一時間間隔及該第二時間間隔。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一裝置在該第一時間間隔期間自該第二裝置接收該第一信標訊框,且在該第二時間間隔期間將該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該第三裝置。

Description

用於軟存取點之信標對準的系統和方法
本申請案與用於軟存取點之信標對準的系統和方法有關。 相關專利申請案之交叉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2021年1月22日申請之美國非臨時專利申請案第17/155,623號之權益及優先權,該申請案的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諸如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或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之人工實境向使用者提供沉浸式體驗。在一個實例中,穿戴頭部可穿戴顯示器(head wearable display;HWD)之使用者可轉動使用者之頭部,且對應於HWD之位置及使用者之凝視方向的虛擬物件之影像可顯示在HWD上以允許使用者感覺到如同使用者正在人工實境之空間(例如,VR空間、AR空間或MR空間)內移動一般。
在一個實施中,虛擬物件之影像由以通信方式耦接至HWD之計算(或平台)裝置來產生。在一個實例中,HWD包括偵測HWD之位置及/或位向之各種感測器且將HWD之經偵測位置及/或位向傳輸至計算裝置。計算裝置可根據HWD之經偵測位置及/或位向來判定使用者對人工實境之空間的視野,且產生指示對應於使用者視野之人工實境之空間的影像之影像資料。計算裝置可將影像資料傳輸至HWD,根據該HWD,可將對應於使用者視野之人工實境之空間的影像呈現給使用者。在一個態樣中,應在訊框時間(例如,11 ms或16 ms)內執行對於HWD之位置及穿戴HWD之使用者的凝視方向之偵測且將影像顯現給使用者的過程。在穿戴HWD之使用者的移動與對應於使用者移動而顯示之影像之間的潛時可引起抖動,其可引發暈動症且可使得使用者體驗降級。
本文所揭示之各種具體實例係關於一種藉由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及第三裝置通信之方法。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方法包括藉由第一裝置判定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之第一時間間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方法包括藉由第一裝置根據第一時間間隔判定第一裝置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之第二時間間隔。第二信標訊框可促進在第二裝置與第三裝置之間的通信。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方法包括藉由第一裝置判定在喚醒模式下操作第一裝置之第三時間間隔。第三時間間隔可涵蓋(例如,至少延伸跨越/覆蓋)第一時間間隔及第二時間間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方法包括藉由第一裝置在第一時間間隔期間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方法包括藉由第一裝置在第二時間間隔期間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方法包括藉由第一裝置在第三時間間隔之後進入睡眠模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經組態以在第三時間間隔之後保持在睡眠模式下直至第四時間間隔,且在第四時間間隔期間進入喚醒模式以自第二裝置接收另一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方法包括藉由第一裝置在喚醒模式與睡眠模式之間週期性地切換,以在第一裝置每次進入喚醒模式時自第二裝置接收對應第一信標訊框且將對應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為/包含軟存取點,例如,表現為站裝置及軟存取點(例如,軟體致動之存取點),第二裝置為/包含存取點,且第三裝置為/包含站裝置。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信標訊框經組態以宣佈用於在第一裝置(例如,作為站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的第一無線鏈路,且第二信標訊框經組態以宣佈用於在第一裝置(作為軟存取點)與第三裝置之間的通信的第二無線鏈路。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藉由第一裝置根據第一時間間隔判定第一裝置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之第二時間間隔包括藉由第一裝置將第二時間間隔排程為在相距第一時間間隔之預定接近度內。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藉由第一裝置判定在喚醒模式下操作第一裝置之第三時間間隔包括將第三時間間隔之結束組態、設定或延長為在第二時間間隔之後。
本文所揭示之各種具體實例係關於一種用以與第二裝置及第三裝置通信之第一裝置。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包括無線介面,及耦接至無線介面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之第一時間間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根據第一時間間隔判定第一裝置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之第二時間間隔。第二信標訊框可促進在第二裝置與第三裝置之間的通信。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在喚醒模式下操作第一裝置之第三時間間隔。第三時間間隔可涵蓋第一時間間隔及第二時間間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無線介面在第一時間間隔期間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無線介面在第二時間間隔期間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無線介面在第三時間間隔之後進入睡眠模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無線介面在第三時間間隔之後保持在睡眠模式下直至第四時間間隔,且在第四時間間隔期間進入喚醒模式以自第二裝置接收另一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無線介面在喚醒模式與睡眠模式之間週期性地雙態觸發/轉變/切換,以在第一裝置每次進入喚醒模式時自第二裝置接收對應第一信標訊框且將對應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裝置為軟存取點,第二裝置為存取點,且第三裝置為站裝置。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信標訊框經組態以宣佈用於在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的第一無線鏈路,且第二信標訊框經組態以宣佈用於在第一裝置與第三裝置之間的通信的第二無線鏈路。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根據第一時間間隔藉由將第二時間間隔排程為在相距第一時間間隔之預定接近度內來判定第一裝置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之第二時間間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藉由將第三時間間隔之結束設定或延長為在第二時間間隔之後來判定在喚醒模式下操作第一裝置之第三時間間隔。
本文所揭示之各種具體實例係關於儲存用於與第二裝置及第三裝置通信之指令的第一裝置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之第一時間間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根據第一時間間隔判定第一裝置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之第二時間間隔,第二信標訊框用以促進在第二裝置與第三裝置之間的通信。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在喚醒模式下操作第一裝置之第三時間間隔。第三時間間隔可涵蓋第一時間間隔及第二時間間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無線介面在第一時間間隔期間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無線介面在第二時間間隔期間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無線介面在第三時間間隔之後進入睡眠模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藉由將第二時間間隔排程為在相距第一時間間隔之預定臨限值內來判定第二時間間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藉由將第三時間間隔之結束設定或延長為在第二時間間隔之後來判定在喚醒模式下操作第一裝置之第三時間間隔。
在轉至詳細說明某些具體實例的諸圖之前,應理解本揭示不限於在描述中闡述或在諸圖中說明之細節或方法。亦應理解,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僅出於描述之目的,且不應被視為限制性的。
本文所揭示的係關於用於動態地排程可作為在第二裝置(例如,存取點)與第三裝置(例如,HWD)之間的中間裝置操作的第一裝置(例如,AR/VR計算裝置,有時稱為平台裝置)之喚醒時間間隔的系統及方法。第一裝置可作為用於在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鏈路(互鏈)的站裝置來操作。第二裝置可為存取點。第一裝置亦可作為用於在第一裝置與第三裝置之間的通信鏈路(內鏈)之軟存取點來操作。第三裝置可為站裝置或HWD。在一個態樣中,用於接收及傳輸信標訊框之喚醒時間間隔可以減少站裝置之功率消耗的方式來調整。信標訊框可宣佈或通告無線鏈路之存在。
在一個實例中,可根據第二裝置及第三裝置之操作來設定計算裝置(第二裝置)之喚醒時間間隔。舉例而言,第一裝置可經排程以在一段時間間隔內進入喚醒模式,在此期間第一裝置可與第二裝置及第三裝置兩者通信。在喚醒時間間隔之後,第一裝置可進入睡眠模式,直至後續喚醒時間間隔。
藉由判定或設定第一裝置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且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之喚醒時間間隔,計算裝置可更有效及/或高效地節省功率。在一個態樣中,自睡眠模式進入喚醒模式可消耗大量功率(例如,2至3 mW)。第一裝置可在一段時間間隔內進入喚醒模式一次,而非兩次或多次自睡眠模式轉變為喚醒模式,在此期間第一裝置可自第二裝置接收信標訊框且亦將另一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藉由減少自睡眠模式轉變為喚醒模式之次數,第一裝置可節省功率。
圖1為實例人工實境系統環境100之方塊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人工實境系統環境100包括存取點(access point;AP)105、一或多個HWD 150(例如,HWD 150A、150B)、及向一或多個HWD 150提供用於人工實境之資料的一或多個計算裝置110(例如,計算裝置110A、110B)。存取點105可為路由器或允許一或多個計算裝置110及/或一或多個HWD 150存取網路(例如,網際網路)之任何網路裝置。存取點105可由任何通信裝置(小區站點)替換。計算裝置110可為可自存取點105擷取內容且將人工實境之影像資料提供至對應HWD 150之計算裝置或行動裝置。每一HWD 150可根據影像資料向使用者呈現人工實境之影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人工實境系統環境100包括比圖1中所展示之組件更多、更少或不同的組件。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10A、110B分別經由無線鏈路102A、102B(例如,互鏈)與存取點105通信。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10A經由無線鏈路125A(例如,內鏈)與HWD 150A通信,且計算裝置110B經由無線鏈路125B(例如,內鏈)與HWD 150B通信。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人工實境系統環境100之一或多個組件之功能性可以與此處所描述之方式不同的方式分佈於組件當中。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10之功能性中之一些可藉由HWD 150執行。舉例而言,HWD 150之功能性中之一些可藉由計算裝置110執行。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 150為可由使用者穿戴之電子組件,且可向使用者呈現或提供人工實境體驗。HWD 150可稱為、包括以下各者或為以下各者之部分:頭戴式顯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HMD)、頭戴式裝置(head mounted device;HMD)、頭部可穿戴裝置(head wearable device;HWD)、頭部穿戴顯示器(head worn display;HWD)或頭部穿戴裝置(head worn device;HWD)。HWD 150可顯現一或多個影像、視訊、音訊或其某一組合以向使用者提供人工實境體驗。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音訊經由外部裝置(例如,揚聲器及/或頭戴式耳機)呈現,該外部裝置自HWD 150、計算/平台裝置110或此兩者接收音訊資訊,且基於該音訊資訊呈現音訊。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 150包括感測器155、無線介面165、處理器170及顯示器175。此等組件可共同操作以偵測HWD 150之位置及穿戴HWD 150的使用者之凝視方向,且顯現在對應於HWD 150之經偵測位置及/或位向之人工實境內的視野之影像。在其他具體實例中,HWD 150包括比圖1中所展示之組件更多、更少或不同的組件。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感測器155包括電子組件、或偵測HWD 150之位置及位向的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感測器155之實例可包括:一或多個成像感測器、一或多個加速計、一或多個陀螺儀、一或多個磁力計,或偵測運動及/或位置之另一合適類型的感測器。舉例而言,一或多個加速計可量測平移移動(例如前/後、上/下、左/右),且一或多個陀螺儀可量測旋轉移動(例如俯仰、偏轉、滾轉)。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感測器155偵測平移移動及旋轉移動,且判定HWD 150之位向及位置。在一個態樣中,感測器155可偵測相對於HWD 150之先前位向及位置的平移移動及旋轉移動,且藉由累積或整合經偵測之平移移動及/或旋轉移動來判定HWD 150之新位向及/或位置。舉例而言,假設HWD 150係在離參考方向25度之方向上定向,回應於偵測到HWD 150已旋轉20度,感測器155可判定HWD 150現在面向離參考方向45度之方向或在離參考方向45度之方向上定向。另舉例而言,假設HWD 150在第一方向上位於離參考點兩呎處,回應於偵測到HWD 150已在第二方向上移動三呎,感測器155可判定HWD 150目前位於第一方向上之兩呎與第二方向上之三呎的向量乘法處。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無線介面165包括與計算裝置110通信之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無線介面165包括或實施為用於經由無線媒體傳輸及接收資料之收發器。無線介面165可經由無線鏈路125(例如,內鏈)與對應計算裝置110之無線介面115通信。無線介面165亦可經由無線鏈路(例如,互鏈)與存取點105通信。無線鏈路125之實例包括近場通信鏈路、Wi-Fi直連、藍芽或任何無線通信鏈路。經由無線鏈路125,無線介面165可將指示HWD 150之經判定位置及/或位向、使用者之經判定凝視方向及/或手動追蹤量測值的資料傳輸至計算裝置110。此外,經由無線鏈路125,無線介面165可自計算裝置110接收指示或對應於待顯現之影像的影像資料。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70包括例如根據鑒於人工實境之空間的變化而產生用於顯示之一或多個影像的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之組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70實施為一或多個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GPU)、一或多個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組合,其可執行指令以實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功能。處理器170可經由無線介面165接收描述待顯現之人工實境之影像的影像資料,且經由顯示器175顯現影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對來自計算裝置110之影像資料進行編碼,且處理器170可解碼影像資料以顯現影像。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70經由無線介面165自計算裝置110接收指示人工實境空間中之虛擬物件的物件資訊及指示虛擬物件之深度(或距HWD 150之距離)的深度資訊。在一個態樣中,根據來自計算裝置110之人工實境之影像、物件資訊、深度資訊,及/或來自感測器155之經更新感測器量測值,處理器170可執行著色、再投影及/或摻合以更新人工實境之影像以對應於HWD 150的經更新位置及/或位向。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顯示器175為顯示影像之電子組件。顯示器175可例如為液晶顯示器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顯示器175可為允許使用者看穿之透明顯示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當HWD 150由使用者穿戴時,顯示器175鄰近(例如,小於3吋)使用者之眼睛而定位。在一個態樣中,顯示器175根據由處理器170產生之影像朝向使用者之眼睛發射或投射光。HWD 150可包括允許使用者極為接近地看到顯示器175之透鏡。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70執行補償以補償任何失真或像差。在一個態樣中,透鏡引入光學像差,諸如色像差、枕形失真、桶形失真等。處理器170可判定應用於待顯現之影像之補償(例如,預失真)以補償由透鏡引起的失真,且將經判定補償應用於來自處理器170之影像。處理器170可將預失真影像提供至顯示器175。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10為將待顯現之內容提供至HWD 150之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計算裝置110可實施為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電話、平板PC、膝上型電腦等)。計算裝置110可作為軟存取點操作。在一個態樣中,計算裝置110包括無線介面115及處理器118。此等組件可共同操作以判定對應於HWD 150之位置及HWD 150之使用者的凝視方向的人工實境之視野(例如,使用者之FOV),且可產生指示對應於經判定視野之人工實境之影像的影像資料。計算裝置110亦可與存取點105通信,且可例如經由無線鏈路102(例如,互鏈)自存取點105獲得AR/VR內容。計算裝置110可接收指示HWD 150之使用者的位置及凝視方向之感測器量測值,且例如經由無線鏈路125(例如,內鏈)將影像資料提供至HWD 150以用於呈現人工實境。在其他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10包括比圖1中所展示之組件更多、更少或不同的組件。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無線介面115為與HWD 150、存取點105、其他計算裝置110或其任何組合通信之電子組件、或電子組件與軟體組件的組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無線介面115包括或實施為用於經由無線媒體傳輸及接收資料之收發器。無線介面115可為無線介面165之對應組件以經由無線鏈路125(例如,內鏈)與HWD 150通信。無線介面115亦可包括用以經由無線鏈路102(例如,互鏈)與存取點105通信之組件。無線鏈路102之實例包括蜂巢式通信鏈路、近場通信鏈路、Wi-Fi、藍芽、60 GHz無線鏈路,或任何無線通信鏈路。無線介面115亦可包括經由無線鏈路185與不同計算裝置110通信之組件。無線鏈路185之實例包括近場通信鏈路、Wi-Fi直連、藍芽或任何無線通信鏈路。經由無線鏈路102(例如,互鏈),無線介面115可自存取點105獲得AR/VR內容或其他內容。經由無線鏈路125(例如,內鏈),無線介面115可自HWD 150接收指示HWD 150之經判定位置及/或位向、使用者之經判定凝視方向及/或手動追蹤量測值的資料。此外,經由無線鏈路125(例如,內鏈),無線介面115可將描述待顯現之影像之影像資料傳輸至HWD 150。經由無線鏈路185,無線介面115可接收或傳輸指示在計算裝置110與HWD 150之間的無線鏈路125(例如,頻道、時序)之資訊。根據指示無線鏈路125之資訊,計算裝置110可協調或排程操作以避免干擾或衝突。
處理器118可包括或對應於產生待根據HWD 150之位置及/或位向所顯現之內容的組件。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18包括或實施為一或多個中央處理單元、圖形處理單元、影像處理器或用於產生人工實境之影像的任何處理器。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18可將HWD 150之使用者的凝視方向及人工實境中之使用者互動合併以產生待顯現之內容。在一個態樣中,處理器118根據HWD 150之位置及/或位向判定人工實境之視野。舉例而言,處理器118將實體空間中之HWD 150之位置映射至人工實境空間內的位置,且自人工實境空間中之經映射位置判定沿著對應於經映射位向之方向的人工實境空間之視野。處理器118可產生描述人工實境空間之經判定視野之影像的影像資料,且經由無線介面115將影像資料傳輸至HWD 150。處理器118可對描述影像之影像資料進行編碼,且可將經編碼資料傳輸至HWD 150。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18週期性地(例如,每隔11 ms或16 ms)產生影像資料且將影像資料提供至HWD 150。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處理器118、170可組態或使得無線介面115、165在睡眠模式與喚醒模式之間進行雙態觸發、轉變、循環或切換。在喚醒模式下,處理器118可啟用無線介面115,且處理器170可啟用無線介面165,使得無線介面115、165可交換資料。在睡眠模式下,處理器118可停用無線介面115(例如,在其中實施低功率操作)且處理器170可停用無線介面165,使得無線介面115、165可不消耗功率或可減少功率消耗。處理器118、170可排程無線介面115、165以在每一訊框時間(例如,11 ms或16 ms)在睡眠模式與喚醒模式之間週期性地切換。舉例而言,無線介面115、165可在喚醒模式下操作2 ms之訊框時間,且無線介面115、165可在睡眠模式下操作剩餘(例如,9 ms)之訊框時間。藉由停用處於睡眠模式之無線介面115、165,計算裝置110及HWD 150之功率消耗可減少。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10可設定或調整用於自存取點105接收信標訊框且將一或多個信標訊框傳輸至一或多個HWD 150之時間間隔。在一種方法中,計算裝置110可判定時間間隔(單一連續時段/窗口/持續時間),計算裝置110在此期間操作在喚醒模式下以自存取點105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且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HWD 150。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10可將第一信標訊框之接收及/或第二信標訊框之傳輸排程為在時間間隔期間發生。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10可設定、調整或延長時間間隔,使得第一信標訊框之接收及/或第二信標訊框之傳輸可在時間間隔期間發生。藉由在時間間隔期間接收及傳輸信標訊框,計算裝置110可節省功率。在一個態樣中,自睡眠模式進入喚醒模式可消耗大量功率(例如,2至3 mW)。計算裝置110可在一段時間間隔內進入喚醒模式一次,而非兩次或多次自睡眠模式轉變為喚醒模式,計算裝置110在此期間可自存取點105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且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HWD 150。藉由減少自睡眠模式轉變為喚醒模式之次數,計算裝置110可節省功率。下文關於圖4及5提供關於設定或調整用於自存取點105接收信標訊框且將一或多個信標訊框傳輸至一或多個HWD 150之時間間隔的詳細描述。
圖2為根據一實例具體實例之HWD 150的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HWD 150包括前剛體205及帶210。前剛體205包括顯示器175(圖2中未展示)、透鏡(圖2中未展示)、感測器155、無線介面165及處理器170。在藉由圖2展示之具體實例中,無線介面165、處理器170及感測器155位於前剛體205內,且可對使用者不可見。在其他具體實例中,HWD 150具有與圖2中所展示之組態不同的組態。舉例而言,無線介面165、處理器170及/或感測器155可位於與圖2中所展示之位置不同的位置中。
圖3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例實施的計算裝置110之操作的時序圖300。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10在時間間隔355A、355B、355C期間以喚醒模式操作。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10可在時間間隔355A、355B、355C期間啟用無線介面(例如,無線介面115)以監視經由無線鏈路102(例如,互鏈)自存取點105接收信標訊框310A、310B、310C。每一時間間隔355之持續時間可為2至3 ms。信標訊框310A、310B、310C可包括用以宣佈/通告由存取點105代管之無線鏈路之存在的資訊,且可使在存取點105與計算裝置110之間的操作同步。存取點105可週期性地(例如,每隔200至300 ms)傳輸信標訊框310A、310B、310C。根據信標訊框310A、310B、310C,計算裝置110可執行同步且判定與存取點105之其他操作(例如,通信等)之時序。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10可在喚醒模式下操作以自存取點105請求AR/VR內容或資料或獲得驅動程式更新,且經由無線鏈路102(例如,互鏈)自存取點105接收所請求內容或資料。在一個實施中,在時間間隔355A、355B、355C之後,計算裝置110可進入睡眠模式節省功率。舉例而言,在睡眠模式下操作之計算裝置110可停用無線介面(例如,無線介面115)。
在一個實施中,計算裝置110在時間間隔365A、365B、365C期間以喚醒模式操作。在時間間隔365A、365B、365C期間,計算裝置110可作為軟存取點操作,且將信標訊框320A、320B、320C傳輸至HWD 150。信標訊框320A、320B、320C可包括用以向HWD 150宣佈由計算裝置110代管之無線鏈路之存在的資訊,且使在計算裝置110與HWD 150之間的操作同步。在傳輸信標訊框320A、320B、320C之後,計算裝置110可進入睡眠模式。藉由在睡眠模式下操作,計算裝置110可節省功率。儘管為簡單起見未展示,但計算裝置110可更頻繁地在喚醒模式下操作以與HWD 150通信。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10可在每一訊框時間(例如,11 ms至16 ms)在喚醒模式下操作以自HWD 150接收感測器資料且經由無線鏈路125(例如,內鏈)提供用於向HWD 150顯現之AR/VR影像。
圖4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例實施的計算裝置110之操作的時序圖400。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裝置110在時間間隔455A、455B、455C期間以喚醒模式操作。在時間間隔455A、455B、455C期間,計算裝置110可監視來自存取點105之第一信標訊框,且可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HWD 150。每一時間間隔455之持續時間可為2至3 ms。舉例而言,在時間間隔455A、455B、455C期間,計算裝置110可啟用無線介面(例如,無線介面115),且監視經由無線鏈路102(例如,互鏈)自存取點105接收信標訊框410A、410B、410C。信標訊框410A、410B、410C可包括用以宣佈/通告由存取點105代管之無線鏈路之存在的資訊,且可使在存取點105與計算裝置110之間的操作同步。根據信標訊框410A、410B、410C,計算裝置110可執行與存取點105之同步。與圖3中之時序圖300不同,在用於接收信標訊框410A、410B、410C之時間間隔455A、455B、455C期間,計算裝置110可經由無線鏈路125(例如,內鏈)將信標訊框420A、420B、420C傳輸至HWD 150,而非在與時間間隔455A、455B、455C分開或不同之時間間隔(例如,時間間隔365)期間傳輸。信標訊框420A、420B、420C可包括用以向HWD 150宣佈由計算裝置110代管之無線鏈路之存在的資訊,且可使在計算裝置110與HWD 150之間的操作同步。在傳輸信標訊框420A、420B、420C之後,計算裝置110可進入睡眠模式。
在一個態樣中,自睡眠模式轉變為喚醒模式可涉及可能消耗大量/相當大量功率(例如,2至3 mW)之操作。舉例而言,進入喚醒模式可涉及啟用無線介面115、執行校準、設定或加載參數等。在一個態樣中,計算裝置110判定信標訊框420A、420B、420C是否可在時間間隔455A、455B、455C內傳輸,在此期間接收信標訊框410A、410B、410C。若信標訊框420A、420B、420C可在時間間隔期間傳輸,則計算裝置110可在時間間隔455A、455B、455C期間將信標訊框420A、420B、420C傳輸至HWD 150。
在一種方法中,若信標訊框420A、420B、420C無法在時間間隔455A、455B、455C內傳輸,則計算裝置110可判定是否可調整或延長用於傳輸信標訊框420A、420B、420C之時間間隔。若可將用於傳輸信標訊框420A、420B、420C之時間間隔分別調整為在時間間隔455A、455B、455C內,則計算裝置110可將用於傳輸信標訊框420A、420B、420C之時間間隔分別設定或調整為在時間間隔455A、455B、455C內,且可在時間間隔455A、455B、455C期間傳輸信標訊框420A、420B、420C。若無法調整用於傳輸信標訊框420A、420B、420C之時間間隔,則計算裝置110可判定是否可調整或延長時間間隔455A、455B、455C。若延長保持在喚醒模式下之時間間隔455A、455B、455C之時間量小於臨限值(例如,2至3 ms),則計算裝置110可調整或延長時間間隔455A、455B、455C,使得用於傳輸信標訊框420A、420B、420C之時間間隔可在經調整時間間隔455A、455B、455C內,且計算裝置110可在經調整時間間隔455A、455B、455C期間傳輸信標訊框420A、420B、420C。可基於自睡眠模式進入喚醒模式之成本及在延長時間內保持在喚醒模式下操作之功率消耗來判定臨限值。若延長保持在喚醒模式下之時間間隔455A、455B、455C之時間量大於臨限值(例如,2至3 ms),則計算裝置110可不調整或延長時間間隔455A、455B、455C。
圖5為展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例實施的傳輸及接收信標訊框之過程500的流程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過程500藉由計算裝置110執行。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過程500藉由其他實體執行。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過程500包括比圖5中所展示之步驟更多、更少或不同的步驟。
在一種方法中,計算裝置110判定510自存取點(例如,存取點105)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例如,信標訊框410)之第一時間間隔。第一信標訊框可包括用以宣佈由存取點105代管之無線鏈路(例如,無線鏈路102)之存在的資訊,且可使在存取點105與計算裝置110之間的操作同步。根據第一信標訊框,計算裝置110可執行與存取點105之同步。
在一種方法中,計算裝置110判定520將第二信標訊框(例如,信標訊框420)傳輸至站裝置(例如,HWD 150)之第二時間間隔。第二信標訊框可包括用以向站裝置宣佈由計算裝置110代管之無線鏈路(例如,無線鏈路125)之存在的資訊,且可使在計算裝置110與站裝置之間的操作同步。
在一種方法中,計算裝置110判定530在喚醒模式下操作計算裝置110之第三時間間隔(例如,時間間隔455)。第三時間間隔可初始地設定或判定為用以監視第一信標訊框之時間間隔。在喚醒模式下,計算裝置110可啟用無線介面(例如,無線介面115)。在一種方法中,計算裝置110可判定是否可調整或延長用於傳輸第二信標訊框之第二時間間隔。舉例而言,若可將用於傳輸第二信標訊框之第二時間間隔調整為在第三時間間隔內,則計算裝置110可將用於傳輸第二信標訊框之第二時間間隔設定或調整為在第三時間間隔內。若無法調整用於傳輸第二信標訊框之第二時間間隔,則計算裝置110可判定是否可調整或延長第三時間間隔。若延長保持在喚醒模式下之第三時間間隔之時間量小於臨限值(例如,2至3 ms),則計算裝置110可組態、調整或延長第三時間間隔,使得用於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之時間間隔及用於傳輸第二信標訊框420之時間間隔可在經組態/經調整之時間間隔455內。可基於自睡眠模式進入喚醒模式之成本及在延長時間內保持在喚醒模式下操作之功率消耗來判定臨限值。
在一種方法中,計算裝置110在第三時間間隔期間操作在喚醒模式下。在第三時間間隔期間,計算裝置可使得無線介面能夠監視自存取點接收540第一信標訊框,且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550至站裝置。根據第一信標訊框及第二信標訊框,計算裝置110可經由兩個無線鏈路與存取點及站裝置通信。在第三時間間隔之後,計算裝置110可進入睡眠模式,直至與存取點及/或計算裝置通信或與存取點及計算裝置交換信標訊框之後續時間間隔。
有利地,計算裝置110可藉由減少自睡眠模式進入喚醒模式之次數來達成功率節省。在一個態樣中,自睡眠模式轉變為喚醒模式可涉及可能消耗大量功率(例如,2至3 mW)之操作。計算裝置110可在第三時間間隔(例如,時間間隔455)內喚醒一次而非喚醒多次,在此期間計算裝置110可自存取點105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且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HWD 150。藉由減少自睡眠模式轉變為喚醒模式之次數,計算裝置110可節省功率且延長電池壽命。
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操作可實施於電腦系統上。圖6展示可用於實施本揭示內容之代表性計算系統614之方塊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圖1之計算裝置110、HWD 150或此兩者由計算系統614實施。計算系統614可實施為例如消費型裝置,諸如智慧型電話、其他行動電話、平板電腦、隨身計算裝置(例如,智慧型手錶、眼鏡、頭部可穿戴顯示器)、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或藉由分佈式計算裝置實施。計算系統614可經實施以提供VR、AR、MR體驗。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計算系統614可包括習知電腦組件,諸如處理器616、儲存裝置618、網路介面620、使用者輸入裝置622及使用者輸出裝置624。
網路介面620可提供至廣域網路(例如,網際網路)之連接,遠端伺服器系統之WAN介面亦連接至該廣域網路。網路介面620可包括有線介面(例如,乙太網路)及/或無線介面,該無線介面實施各種RF資料通信標準,諸如Wi-Fi、藍芽或蜂巢式資料網路標準(例如,3G、4G、5G、60 GHz、LTE等)。
使用者輸入裝置622可包括使用者可將信號提供至計算系統614所經由之任一(或多個)裝置;計算系統614可將信號解譯為指示特定使用者請求或資訊。使用者輸入裝置622可包括鍵盤、觸控板、觸控螢幕、滑鼠或其他指向裝置、滾輪、點選輪、撥號盤、按鈕、開關、小鍵盤、麥克風、感測器(例如,運動感測器、眼動追蹤感測器等)等中之任一者或全部。
使用者輸出裝置624可包括計算系統614可將資訊提供至使用者所經由之任何裝置。舉例而言,使用者輸出裝置624可包括用以顯示由計算系統614產生或經遞送至該計算系統614之影像的顯示器。該顯示器可合併各種影像產生技術,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之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投影系統、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或其類似者,以及支援電子產品(例如數位/類比或類比/數位轉換器、信號處理器或其類似者)。可使用充當輸入及輸出裝置兩者之裝置,諸如觸控螢幕。除了顯示器或替代顯示器,亦可提供使用者輸出裝置624。實例包括指示燈、揚聲器、觸覺「顯示」裝置、列印機等。
一些實施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例如,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中儲存電腦程式指令之電子組件,諸如微處理器、儲存器及記憶體。本說明書中所描述之許多特徵可實施為經指定以編碼於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上的程式指令之集合的程序。在此等程式指令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其使得處理器執行程式指令中指示的各種操作。程式指令或電腦程式碼之實例包括諸如由編譯器產生之機器程式碼,及包括由電腦、電子組件或微處理器使用解譯器執行之較高層級程式碼的檔案。經由合適之程式化,處理器616可為計算系統614提供各種功能性,包括本文中描述為由伺服器或用戶端執行之功能性或與訊息管理服務相關聯之其他功能性中之任一者。
將瞭解,計算系統614為說明性的,並且變化及修改為可能的。與本揭示結合使用之電腦系統可具有本文未具體描述之其他能力。此外,雖然參考特定區塊來描述計算系統614,但應理解,此等區塊為了描述方便而定義且並不意欲暗示組件部分之特定實體配置。舉例而言,不同區塊可位於相同設施中、相同伺服器機架中或相同主板上。此外,該等區塊不必對應於實體上相異之組件。區塊可經組態以執行各種操作,例如藉由程式化處理器或提供適當控制電路系統,並且視如何獲得初始組態而定,各種區塊可或不可重新組態。本揭示之實施可在包括使用電路系統及軟體的任何組合所實施之電子裝置的多種設備中實現。
現已描述一些說明性實施,顯而易見前述內容為說明性的且並非限制性的,已藉助於實例呈現。特定言之,儘管本文中所呈現之實例中之許多涉及方法動作或系統要素之特定組合,但彼等動作及彼等要素可以其他方式組合以實現相同目標。並不意欲自其他一或多個實施中之類似作用中排除結合一個實施所論述之動作、元件及特徵。
用於實施結合本文所揭示之具體實例描述之各種程序、操作、說明性邏輯、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的硬體及資料處理組件可用通用單一或多晶片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功能的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或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裝置之組合,諸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組態。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特定程序及方法可藉由特定於給定功能之電路系統來執行。記憶體(例如,記憶體、記憶體單元、儲存裝置等)可包括用於儲存用於完成或促進本揭示中所描述之各種程序、層及模組之資料及/或電腦程式碼的一或多個裝置(例如,RAM、ROM、快閃記憶體、硬碟儲存器等)。記憶體可為或包括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且可包括資料庫組件、目標碼組件、指令碼組件,或用於支援本揭示中所描述之各種活動及資訊結構的任何其他類型之資訊結構。根據例示性具體實例,記憶體經由處理電路可通信地連接至處理器,且包括用於執行(例如,藉由處理電路及/或處理器)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程序的電腦程式碼。
本揭示涵蓋用於實現各種操作之方法、系統及任何機器可讀取媒體上之程式產品。本揭示之具體實例可使用現有電腦處理器,或藉由為此或另一目的併入的用於適當系統之專用電腦處理器,或藉由硬佈線系統來實施。本揭示之範圍內的具體實例包括包含用於攜載或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機器可執行指令或資料結構之機器可讀取媒體之程式產品。此類機器可讀取媒體可為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具有處理器之其他機器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藉助於實例,此類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含RAM、ROM、EPROM、EEP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裝置,或可用於攜載或儲存呈機器可執行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具有處理器之其他機器存取之任何其他媒體。以上之組合亦包括於機器可讀取媒體之範圍內。機器可執行指令包括例如使得通用電腦、專用電腦或專用處理機執行某一功能或功能群組的指令及資料。
本文中所使用之措辭及術語係出於描述之目的,並且不應被視為限制性的。本文中對「包括(including)」、「包含(comprising)」、「具有(having)」、「含有(containing)」、「涉及(involving)」、「表徵為(characterized by)」、「其特徵在於(characterized in that)」及其變體之使用意謂涵蓋其後列舉的物件、其等效物及額外物件,以及由其後排他性地列舉之物件組成的替代實施。在一個實施中,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由所描述元件、動作或組件中之一者、多於一個之每一組合或全部組成。
以單數形式對本文中提及的系統及方法之實施或元件或動作的任何參考亦可涵蓋包括複數個此等元件之實施,且本文中以複數形式對任何實施或元件或動作的任何參考亦可涵蓋包括僅單個元件之實施。單數或複數形式之參考並不意欲將本發明所揭示之系統或方法、其組件、動作或元件限於單數或複數組態。基於任何資訊、動作或元件對任何動作或元件之參考可包括其中動作或元件至少部分地基於任何資訊、動作或元件的實施。
本文所揭示之任何實施可與任何其他實施或具體實例組合,且對「一實施」、「一些實施」、「一個實施」或其類似者的參考未必相互排斥且意欲指示結合實施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包括於至少一個實施或具體實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之此類術語未必全部指相同實施。任何實施可以與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一致之任何方式包括性地或排他地與任何其他實施組合。
在圖式、詳細描述或任一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技術特徵後接參考符號的情況下,已包括參考符號以增加圖式、詳細描述及申請專利範圍之可懂度。因此,參考符號或其不存在亦不對任何申請專利範圍要素之範圍具有任何限制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可在不脫離其特性之情況下以其他特定形式實施。除非另外明確指示,否則對「大致」、「約」、「實質上」或其他程度術語之參考包括自給定量測值、單位或範圍之+/-10%的變化。耦接元件可彼此直接或藉由介入元件以電氣方式、以機械方式或實體耦接。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之範圍因此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而非前述描述指示,且本文涵蓋申請專利範圍等效物之意義及範圍內出現之變化。
術語「耦接(coupled)」及其變體包括使兩個部件直接地或間接地彼此接合。此類接合可為靜止(例如,永久性或固定)的或可移動(例如,可移除或可釋放)的。此類接合可藉由以下方式達成:兩個部件直接彼此耦接;使用獨立介入部件及彼此耦接之任何額外中間部件來將兩個部件彼此耦接;或使用與兩個部件中之一者整體形成為單一整體的一介入部件將兩個部件彼此耦接。若「耦接」或其變體藉由額外術語修飾(例如,直接耦接),則上文提供的「耦接」之一般定義藉由該額外術語之明語意義修飾(例如,「直接耦接」意謂在無任何獨立介入部件情況下接合兩個部件),從而導致比上文提供的「耦接」之一般定義更窄的定義。此類耦接可為機械、電或流體方式。
對「或」之參考可理解為包括性的,以使得使用「或」描述之任何術語可指示單一、多於一個及全部所描述術語中之任一者。對「『A』及『B』中之至少一者」之參考可包括僅『A』、僅『B』以及『A』及『B』兩者。結合「包含」或其他開放術語使用之此類參考可包括額外物件。
對所描述元件及動作之修改,諸如各種元件之大小、尺寸、結構、形狀及比例、參數之值、安裝配置、材料之使用、色彩、位向之變化,可在實質上不脫離本文所揭示之主題的教示內容及優勢之情況下發生。舉例而言,展示為整體形成之元件可由多個部分或元件構成,元件之位置可顛倒或以其他方式變化,且離散元件之性質或數目或位置可更改或變化。可在不脫離本揭示之範圍的情況下在所揭示元件及操作之設計、操作條件及配置方面作出其他取代、修改、改變及省略。
本文中對元件之位置(例如,「頂部」、「底部」、「上方」、「下方」)之參考僅用於描述諸圖中之各種元件的位向。各種元件之位向可根據其他例示性具體實例而不同,且此類變化意欲由本揭示涵蓋。
100:人工實境系統環境 102A:無線鏈路 102B:無線鏈路 105:存取點 110:計算/平台裝置 110A:計算裝置 110B:計算裝置 115:無線介面 118:處理器 125:無線鏈路 125A:無線鏈路 125B:無線鏈路 150:HWD 150A:HWD 150B:HWD 155:感測器 165:無線介面 170:處理器 175:顯示器 185:無線鏈路 205:前剛體 210:帶 240A:前側 240B:頂側 240C:底側 240D:右側 240E:左側 300:時序圖 310A:信標訊框 310B:信標訊框 310C:信標訊框 320A:信標訊框 320B:信標訊框 320C:信標訊框 355:時間間隔 355A:時間間隔 355B:時間間隔 355C:時間間隔 365:時間間隔 365A:時間間隔 365B:時間間隔 365C:時間間隔 400:時序圖 410:信標訊框 410A:信標訊框 410B:信標訊框 410C:信標訊框 420:信標訊框 420A:信標訊框 420B:信標訊框 420C:信標訊框 455:時間間隔 455A:時間間隔 455B:時間間隔 455C:時間間隔 500:過程 510:操作 520:操作 530:操作 540:操作 550:操作 614:計算系統 616:處理器 618:儲存裝置 620:網路介面 622:使用者輸入裝置 624:使用者輸出裝置
隨附圖式並不意欲按比例繪製。各個圖式中之相同參考編號及名稱均指示相同元件。出於清楚起見,可能未在每一圖式中標記每一組件。 [圖1]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例實施的包括人工實境系統之系統環境的圖。 [圖2]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例實施的頭部可穿戴顯示器的圖。 [圖3]為展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例實施的計算裝置之操作的時序圖。 [圖4]為展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例實施的計算裝置之操作的時序圖。 [圖5]為展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例實施的傳輸及接收信標訊框之過程的流程圖。 [圖6]為根據本揭示之一實例實施的計算環境的方塊圖。
150:HWD
155:感測器
165:無線介面
170:處理器
175:顯示器
205:前剛體
210:帶
240A:前側
240B:頂側
240C:底側
240D:右側
240E:左側

Claims (20)

  1. 一種方法,其包含: 藉由第一裝置判定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之第一時間間隔; 藉由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時間間隔判定該第一裝置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之第二時間間隔,該第二信標訊框用以促進在該第二裝置與該第三裝置之間的通信; 藉由該第一裝置判定在喚醒模式下操作該第一裝置之第三時間間隔,該第三時間間隔涵蓋該第一時間間隔及該第二時間間隔; 藉由該第一裝置在該第一時間間隔期間自該第二裝置接收該第一信標訊框;及 藉由該第一裝置在該第二時間間隔期間將該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該第三裝置。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 藉由該第一裝置在該第三時間間隔之後進入睡眠模式。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經組態以在該第三時間間隔之後保持在該睡眠模式下直至第四時間間隔,且在該第四時間間隔期間進入該喚醒模式以自該第二裝置接收另一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
  4.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包含: 藉由該第一裝置在該喚醒模式與該睡眠模式之間週期性地切換,以在該第一裝置每次進入該喚醒模式時自該第二裝置接收對應第一信標訊框且將對應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該第三裝置。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為軟存取點,該第二裝置為存取點,且該第三裝置為站裝置。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信標訊框經組態以宣佈用於在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通信的第一無線鏈路,且該第二信標訊框經組態以宣佈用於在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三裝置之間的該通信的第二無線鏈路。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藉由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時間間隔判定該第一裝置將該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該第三裝置之該第二時間間隔包括: 藉由該第一裝置將該第二時間間隔排程為在相距該第一時間間隔之預定接近度內。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藉由該第一裝置判定在該喚醒模式下操作該第一裝置之該第三時間間隔包括: 將該第三時間間隔之結束設定為在該第二時間間隔之後。
  9. 一種第一裝置,其包含: 無線介面;及 一或多個處理器,其耦接至該無線介面,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判定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之第一時間間隔; 根據該第一時間間隔判定該第一裝置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之第二時間間隔,該第二信標訊框用以促進在該第二裝置與該第三裝置之間的通信; 判定在喚醒模式下操作該第一裝置之第三時間間隔,該第三時間間隔涵蓋該第一時間間隔及該第二時間間隔; 使得該無線介面在該第一時間間隔期間自該第二裝置接收該第一信標訊框;及 使得該無線介面在該第二時間間隔期間將該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該第三裝置。
  10.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使得該無線介面在該第三時間間隔之後進入睡眠模式。
  11. 如請求項10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該無線介面在該第三時間間隔之後保持在該睡眠模式下直至第四時間間隔,且在該第四時間間隔期間進入該喚醒模式以自該第二裝置接收另一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
  12. 如請求項10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該無線介面在該喚醒模式與該睡眠模式之間週期性地切換,以在該第一裝置每次進入該喚醒模式時自該第二裝置接收對應第一信標訊框且將對應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該第三裝置。
  13.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裝置為軟存取點,該第二裝置為存取點,且該第三裝置為站裝置。
  14.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信標訊框經組態以宣佈用於在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該通信的第一無線鏈路,且該第二信標訊框經組態以宣佈用於在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三裝置之間的該通信的第二無線鏈路。
  15.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根據該第一時間間隔藉由以下操作來判定該第一裝置將該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該第三裝置之該第二時間間隔: 將該第二時間間隔排程為在相距該第一時間間隔之預定接近度內。
  16.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藉由以下操作來判定在該喚醒模式下操作該第一裝置之該第三時間間隔: 將該第三時間間隔之結束設定為在該第二時間間隔之後。
  17. 一種儲存指令之第一裝置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該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 判定自第二裝置接收第一信標訊框以促進在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通信之第一時間間隔; 根據該第一時間間隔判定該第一裝置將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第三裝置之第二時間間隔,該第二信標訊框用以促進在該第二裝置與該第三裝置之間的通信; 判定在喚醒模式下操作該第一裝置之第三時間間隔,該第三時間間隔涵蓋該第一時間間隔及該第二時間間隔; 使得無線介面在該第一時間間隔期間自該第二裝置接收該第一信標訊框;及 使得該無線介面在該第二時間間隔期間將該第二信標訊框傳輸至該第三裝置。
  18. 如請求項17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指令在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 使得該無線介面在該第三時間間隔之後進入睡眠模式。
  19. 如請求項17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指令在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藉由以下操作來判定該第二時間間隔: 將該第二時間間隔排程為在相距該第一時間間隔之預定臨限值內。
  20. 如請求項17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指令在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藉由以下操作來判定在該喚醒模式下操作該第一裝置之該第三時間間隔: 將該第三時間間隔之結束設定為在該第二時間間隔之後。
TW110144396A 2021-01-22 2021-11-29 用於軟存取點之信標對準的系統和方法 TW2022310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55,623 2021-01-22
US17/155,623 US11576121B2 (en) 2021-01-22 2021-01-22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con alignment for soft access poi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1064A true TW202231064A (zh) 2022-08-01

Family

ID=80225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396A TW202231064A (zh) 2021-01-22 2021-11-29 用於軟存取點之信標對準的系統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576121B2 (zh)
EP (1) EP4282196A1 (zh)
CN (1) CN116897567A (zh)
TW (1) TW202231064A (zh)
WO (1) WO20221592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76121B2 (en) * 2021-01-22 2023-02-07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con alignment for soft access poi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1948B2 (en) * 2003-07-24 2009-06-23 Cisco Technology, Inc. Uniform power save method for 802.11e stations
US8326372B2 (en) 2007-11-09 2012-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 link set-up power save delivery
US8284708B2 (en) 2008-07-14 2012-10-09 Nokia Corporation Power save enhancemen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1802679B1 (ko) 2013-08-09 2017-11-28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직접 제어 시그널링
US9730162B2 (en) * 2014-09-03 2017-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management for WLAN client devices using low energy signaling
CN112352454A (zh) 2018-09-04 2021-02-0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占空比低功耗多用户传输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US20220408285A1 (en) 2018-10-24 2022-12-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terminal to detect side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97012B2 (en) * 2020-10-20 2022-11-08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Time slot reservation for soft access point
US11576121B2 (en) * 2021-01-22 2023-02-07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con alignment for soft access poi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76121B2 (en) 2023-02-07
EP4282196A1 (en) 2023-11-29
CN116897567A (zh) 2023-10-17
US20220240180A1 (en) 2022-07-28
US20230189142A1 (en) 2023-06-15
WO2022159216A1 (en) 2022-07-28
US11963099B2 (en)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24470A (zh) 用於在針對無線通信的目標喚醒時間(twt)中的靜默元素之系統和方法
US1184402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daptive power saving for wireless traffic
US1196309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con alignment for soft access point
US20230057221A1 (en) Time slot reservation for soft access point
US2024009866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ordinated service periods for wifi
TW202325068A (zh) 用於無線裝置模式之系統及方法
TW202231097A (zh) 用於低功率重新連接之方法及系統
US11722975B2 (en)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 links for artificial reality
US202201829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quiet element in tw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314320B2 (en) Interface between host processor and wireless processor for artificial reality
EP4333371A1 (en) Group packet processing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mmunication
CN11656964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twt中的静默要素的系统和方法
TW202335525A (zh) 基於流量感知的接收器鏈電路之電源管理
TW202316880A (zh) 用於無線裝置的窄頻帶探索之系統及方法
WO202217386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daptive power saving for wireless traf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