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0352A - 記憶體電路架構 - Google Patents

記憶體電路架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0352A
TW202230352A TW110144961A TW110144961A TW202230352A TW 202230352 A TW202230352 A TW 202230352A TW 110144961 A TW110144961 A TW 110144961A TW 110144961 A TW110144961 A TW 110144961A TW 202230352 A TW202230352 A TW 2022303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quadrant
quadrants
input
axis
bit c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衛 李
拉胡 比拉達
碧朱 馬納坎維特爾
陳保宏
阿燕 保羅
孫成
希文德拉 庫什瓦哈
拉文德拉瑞迪 切卡拉
德瑞克 楊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0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035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02Disposition of storage elements, e.g. in the form of a matrix array
    • G11C5/025Geometric lay-out considerations of storage- and peripheral-blocks in a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06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ng storage elements electrically, e.g. by wiring
    • G11C5/063Voltage and signal distribution in integrated semi-conductor memory access lines, e.g. word-line, bit-line, cross-over resistance, propagation dela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06Sense amplifiers; Associated circuits, e.g. timing or trigger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0Input/output [I/O] data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I/O data control circuits, I/O data buffers
    • G11C7/1051Data output circuits, e.g. read-out amplifiers, data output buffers, data output registers, data output level conversion circuits
    • G11C7/1069I/O lines read o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0Input/output [I/O] data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I/O data control circuits, I/O data buffers
    • G11C7/1078Data input circuits, e.g. write amplifiers, data input buffers, data input registers, data input level conversion circuits
    • G11C7/1096Write circuits, e.g. I/O line write driv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8/0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an address in a digital store
    • G11C8/08Word line control circuits, e.g. drivers, boosters, pull-up circuits, pull-down circuits, precharging circuits, for word li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8/0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an address in a digital store
    • G11C8/10Decod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8/0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an address in a digital store
    • G11C8/12Group selection circuits, e.g. for memory block selection, chip selection, array sel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8/0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an address in a digital store
    • G11C8/14Word line organisation; Word line lay-o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ram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 (AREA)

Abstract

一種半導體元件,包括:具有複數個象限的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儲存體控制元件;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包括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被配置為存取第一位元單元核心,第一象限由包圍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進行限定;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包括第二位元單元核心和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被配置為存取第二位元單元核心,第二象限與第一象限相鄰,其中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定第一軸,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該軸對稱。

Description

記憶體電路架構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享受2020年12月29日提出申請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7/136616的優先權,故以引用方式並出於全部適用目的將該申請案的全部內容併入本文。
大體而言,本案係關於記憶體電路,具體而言,本案係關於記憶體電路架構和用於使用此種記憶體電路的方法。
習知的計算設備(例如,智慧型電話、平板電腦等)可以包括具有處理器和其他操作電路的晶片上系統(SOC)。SOC亦可以包括實現為靜態RAM(SRAM)、動態RAM(DRAM)以及各種唯讀記憶體(ROM)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可以在諸如中央處理單元(CPU)、圖形處理單元(GPU)之類的處理器內實現RAM,亦可以在處理器外實現RAM。
當前,一些CPU架構使用許多在3 GHz及以上運行的寬輸入輸出(I/O)記憶體例子。然而,由於電阻電容(RC)效應,高頻下的寬I/O實現可能影響記憶體效能。一種方法是將較大的記憶體電路例子分解為較小的記憶體電路例子,此舉可以減少一些RC效應,並為3 GHz及以上提供可接受的效能。然而,此種方法亦可能複製硬體,因此招致洩漏損失和面積損失。此外,此種解決方案可以使用路由跡線來合併記憶體,並且該等路由跡線本身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RC效應。
另一種提議是使用中繼器來支援在單個例子內水平佈置的多個記憶體電路。但是,中繼器可能遇到較低的速度,並且在一些情況下可能不適合3 GHz實施。此外,此類實現可能增加字線路由的複雜性。
因此,本領域需要在使用記憶體的系統中實現效能、功率和麵積(PPA)之間的更好折衷的更多記憶體架構。
各種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記憶體架構,其提供比現有系統更好的效能、功率和麵積(PPA)。實施方式包括具有象限的記憶體電路,象限佈置在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儲存體控制元件。儲存體控制元件可以接收指令和位址,對該等位址進行預解碼,並控制行解碼器存取記憶體核心內的特定字線以進行讀取和寫入存取。儲存體控制元件可以包括全域儲存體控制器、本端儲存體控制器及/或其部分。下文關於圖1更詳細地論述全域儲存體控制器和局部儲存體控制器。記憶體電路可以關於平行於象限中的字線的軸(例如,x軸或水平軸)對稱。此外,一些設備亦可以關於y軸對稱。一些實施方式包括:使用具有該架構的記憶體電路的方法。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一種半導體元件包括:具有複數個象限的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儲存體控制元件;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包括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進行限定;並且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包括第二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二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定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例如,該複數個象限中的該第二象限可以相對於該第一象限水平軸對稱;並且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三象限可以相對於該第一象限垂直軸對稱。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操作半導體元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記憶體電路執行輸入輸出操作,其包括接收指向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的啟用信號,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儲存體控制元件;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該第一象限包括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進行限定;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包括第二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二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定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其中對該記憶體電路執行該輸入輸出操作包括:在該儲存體控制元件處執行預解碼,並根據該預解碼來啟用行解碼器中的字線驅動器。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一種晶片上系統(SOC)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元件,其包括圍繞該RAM元件的矩形形狀的角佈置的複數個象限;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由包圍該RAM元件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第一邊界限定;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相對於該第一象限水平軸對稱;並且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三象限相對於該第一象限垂直軸對稱。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一種晶片上系統(SOC)包括:具有複數個象限的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用於預解碼位址信號的構件;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包括第一資料儲存構件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一資料儲存構件的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限定;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包括第二資料儲存構件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二資料儲存構件的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限定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一種半導體元件包括:具有複數個象限的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儲存體控制元件;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包括第一位元單元核心,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進行限定;並且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包括第二位元單元核心,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定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本文提供的各種實施方式包括提供比其他解決方案更好的效能、功率和麵積(PPA)平衡的記憶體架構。一種示例性架構包括折疊架構,其關於平行於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中的字線的軸對稱。該示例性架構包括圍繞儲存體控制元件佈置的象限,該儲存體控制元件為每個象限提供控制。一些實例亦可以關於垂直於字線方向的軸對稱,從而提供至少兩個對稱軸。
繼續該實例,該架構可以包括第一象限,其包括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服務於第一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可以由包圍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來限定該第一象限。例如,左上角的象限可以在其矩形邊界內包括記憶體電路左側的垂直邊緣和記憶體電路上側的記憶體電路的水平邊緣。在下文關於圖1更詳細地描述用於描述象限的方向形容詞(左、右、上和下)。該等方向形容詞是為了便於理解,而不是用來限制記憶體電路根據任何特定座標系進行定位。
該記憶體電路亦可以包括第二象限,其包括第二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第二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第二象限與第一象限相鄰,並且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定了第一軸,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例如,第一象限可以包括左上象限,而第二象限可以包括左下象限。在另一個實例中,第一象限可以包括右上象限,而第二象限可以包括右下象限。無論如何,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其共享邊界是對稱的。
該架構亦可以包括第三象限,該第三象限包括第三位元單元核心和第三輸入輸出電路集合。第三象限可以沿垂直於第一軸的第二軸與第一象限對稱。例如,若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第一軸對稱,則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可以關於第二軸對稱。第四象限亦可以關於第二軸與第二象限對稱。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可以經由行解碼器和共享儲存體控制元件(例如,全域儲存體控制器(GBC))與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分開。因此,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可以共享行解碼器區塊,並且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可以共享行解碼器區塊。GBC可以包括各種電路,例如可操作以選擇行解碼器區塊內的各個行解碼電路的預解碼電路系統。
此外,一些實例可以包括操作記憶體電路的方法,其中根據上文所描述的架構來構造該記憶體電路。例如,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對記憶體電路執行讀或寫操作,其包括接收指向四個象限之一的啟用信號。在一些實例中,該啟用信號可以是與以下規範相對應的4位元左右啟用(LREN4)信號:該規範可以與符合ARM暫存器傳輸級(RTL)技術的一些中央處理單元(CPU)一起使用。在一些實例中,LREN4包括4個位元(例如,LREN4<3>、LREN4<2>、LREN4<1>和LREN4<0>),不同象限中的每一個象限接收各自的LREN4位元,其判斷是否啟用該象限內的位元單元核心以執行讀或寫操作。然而,實施方式的範疇並不限於任何特定的啟用信號規範。
各種實施方式可以包括優於其他系統的優點。一種優勢包括空間效率。例如,一些實施方式可以包括對位於中央的GBC進行共享的四個象限。相比之下,一些其他系統可以包括共享儲存體控制元件的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第二位元單元核心以及共享另一個儲存體控制元件的第三位元單元核心和第四位元單元核心。經由減少用於控制位元單元核心的儲存體控制元件的數量(例如,一個對兩個),各種實施方式可以受益於空間節省。
減少儲存體控制元件的數量可以提供超出空間節省的優點。例如,通常預期儲存體控制元件使用功率並且甚至具有一定量的洩漏。因此,減少儲存體控制元件的數量可以減少動態讀取和寫入功率以及洩漏功率。
此外,如前述,一些其他系統可以使用中繼器電路,在記憶體電路的相同反覆運算內水平地連結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具體而言,此種其他系統可以水平地構建位元單元核心,使得外部位元單元核心可以使用中繼器電路。相比而言,本文所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使用具有圍繞中央儲存體控制區塊構建的四個象限的設備,並且與其他架構相比可以省略或至少減少中繼器電路的數量。結果,本文所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可以更適合更高頻率(例如,3 GHz及以上)效能,包括使用LREN4啟用信號的一些應用。
圖1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圖示示例性記憶體電路100的簡化圖。記憶體電路100包括四個記憶體核心101-104。記憶體核心101-104包括排列成行(字)和列(位元)的多個記憶體位元單元(記憶體元件)。在每一行和每一列的交叉處至少有一個位元單元。實現的範疇並不限制記憶體核心101-104的任何大小,因為可以根據本文描述的原理來調適任何適當大小的記憶體核心。
記憶體電路100亦包括全域輸入輸出(GIO)121-124。全域輸入輸出121、122為讀操作和寫操作提供進出記憶體電路100的資料路徑。在該實例中,將記憶體核心101-104中的每一個圖示為具有40個輸入資料路徑和40個輸出資料路徑,儘管實現的範疇可以包括適當縮放的多個資料路徑。此外,在該實例中,將記憶體核心101-104中的每一個記憶體核心圖示為具有64條字線,但是實現的範疇可以包括任何適當的數目。換言之,本文的架構可以適用於具有任何適當數量的字線和位元線的記憶體電路。給定的GIO可以包括用於控制和資料信號、輸出邏輯等等的輸入鎖存器。
GIO 121-124亦包括本端資料路徑(LDP)。LDP可以包括感測放大器,其可操作以感測在讀取操作期間從特定記憶體位元單元讀取的數位一或數位零。LDP亦可以包括讀寫多工、位元線充電和重置電路系統、寫驅動器和寫輔助電路系統等等。
全域儲存體控制器(GBC)120接收控制指令和位址,對該等位址進行預解碼,並經由本端儲存體控制器(LBC)125、126來控制行解碼器110、111以存取記憶體核心101-104內的特定字線進行讀取和寫入存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GBC 120可以包括時序控制邏輯,例如時鐘觸發、自時序脈寬控制,以及用於時鐘信號產生的鎖存。GBC 120亦可以包括操作模式決策邏輯,其可以決定讀取模式或寫入模式、資料和控制信號的輸入信號鎖存、休眠和加電邏輯等等。
本端儲存體控制器125、126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將針對全域信號的位址預解碼以及解碼和驅動擴展到GIO 121-124中的每一個中。查看LREN信號LREN<0>-<3>,在GBC 120處接收每一個LREN信號,並用於為GIO 121-124中的每一個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隨後可以經由相應的GIO 121-124來讀取和寫入來自每個位元單元核心101-104的資料。GBC 120控制每個位元單元核心101-104的讀或寫狀態。
行解碼器110、111中的每一個包括多個單獨的字線驅動器,經由從相應LBC 125、126輸出的預解碼信號(未圖示)來選擇該等字線驅動器。在一個實例中,記憶體電路100包括時間共享記憶體架構,在該架構中,可以在時鐘信號的相同週期期間讀取或寫入核心101、102,並且可以在時鐘信號的相同週期期間讀取或寫入核心103、104。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對應的LREN引腳的狀態,可以在時鐘信號的同一週期期間,對核心101-104中的每一個皆進行讀取或寫入。行解碼器110、111中的每一個包括多個可選擇的字線驅動器,其中可以驅動具有第一索引的字線。經由來自行解碼器110的字線來驅動核心101和102,並經由來自行解碼器111的字線來驅動核心103和104。
現在參考圖2,該圖是記憶體電路100的圖示,但是以與圖1不同的比例進行圖示,以說明可以如何在半導體基板上實施記憶體電路100。圖2有助於說明記憶體電路100內的象限。圖3是圖2的分解版本,圖3省略了行解碼器110、111、本端儲存體控制器125、126和GBC 120。圖3是為了便於理解而提供的圖2的四個象限的圖示,具體而言,圖3包括頂部的兩個象限(象限201、202)和底部的兩個象限(象限203、204)。
圍繞圖2中的第一象限202來繪製虛線框,其包括位元單元核心102和一組包括本端資料路徑和GIO 122的輸入輸出電路。象限201由包圍垂直邊緣205、206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進行限定,如圖3所示。邊緣205、206代表記憶體電路100的實體邊緣,並且當構建在半導體基板上時,將預期邊緣205、206提供記憶體電路100的電路和與記憶體電路100分開的其他元件的電路之間的邊界。
象限203包括位元單元核心103以及一組包括本端資料路徑和GIO 123的輸入輸出電路。象限202在實體上與象限203相鄰,並且象限202、203之間的邊界限定了象限202、203關於其對稱的軸。在該實例中,象限202、203之間的對稱軸是x軸,其平行於位元單元核心102、103中的字線方向。儘管象限202、203在其各自的GIO 122、123處實體上彼此相鄰,但GIO 122中的電路不與GIO 123中的電路電通訊(亦即,其與GIO 123中的電路電隔離)。
現在查看象限201、204,象限201、204共享類似於象限202、203的對稱關係的關係。具體而言,象限201、204亦關於水平軸對稱,該軸亦是平行於位元單元核心101、104中的字線方向的軸。繼續圖2的實例,行解碼器110、111亦關於將象限201和202與象限203、204分開的水平軸對稱。在該實例中,關於軸不對稱的部分是包括本端儲存體控制器125、126和全域儲存體控制器120的中心部分。結果,記憶體電路100本身關於分隔象限201和202與象限203和204的水平軸是對稱的,但LBC 125、126和GBC 120除外。
繼續圖2的實例,亦存在沿著穿過行解碼器110、111中間的垂直軸的對稱性。垂直軸的實例包括垂直於字線或平行於位元單元核心101-104內的位元線的軸。因此,行解碼器110、111可以關於該軸內部對稱,並且象限201、204可以關於同一個垂直軸與象限202、203對稱。
作為垂直軸對稱的實例,該等象限的每個元件中的電路關於y軸對稱。例如,注意被配置為存取位元單元核心101的輸入輸出電路207,並且輸入輸出電路207在GIO 121內重複多次。輸入輸出電路207可以與GIO 122中的任何類似電路(例如,輸入輸出電路208)垂直軸對稱。並且作為水平軸對稱的實例,輸入輸出電路207亦可以與輸入輸出電路209對稱。該等僅是實例,因為在該等電路中存在對稱性。例如,位元單元核心102內的字線、位元線和位元單元相對於位元單元核心103中的相同元件是水平軸對稱的,並且相對於位元單元核心101中的相同元件是垂直軸對稱的。同樣,對稱的例外是LBC 125、126和GBC 120,在該實例中上述各項可能不對稱。
例如,GBC 120可以包括不規則形狀,其在右手側具有比在左手側更多或不同的電路(反之亦然),或者與在中心線上方相比,可以在中心線下方具有更多或不同的電路(反之亦然)。在一個實例中,預解碼電路系統可能不會受益於對稱性,因此,可以以服務於減少矽面積量的目的在矽上構建預解碼電路系統,但可能不一定關於x軸或y軸對稱。在另一個實例中,LBC 125、126可能與GBC 120在實體上沒有區別,並且替代地,可以是GBC 120內的功能元件。亦可以以服務於減少矽面積量的目的來構建LBC 125、126,但是不一定關於x軸或y軸對稱。然而,實現的範疇並不排除GBC 120或LBC 125、126關於特定軸對稱的系統。
圖4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示例性記憶體電路400的圖示。圖5是示例性記憶體電路400的分解圖,其省略了行解碼器410、411、LBC 125、126和GBC 120。
圖4的實施方式在不同的架構內調適圖2實現的對稱原理。例如,圖4的實施方式將每個位元單元核心401-404分離成兩個子部分。首先查看位元單元核心401,位元單元核心401被分成子部分401a和401b。對於其他位元單元核心402-404亦是如此。首先查看位元單元核心401,經由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1來彼此分開子部分401a和401b。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1內的元件的實例可以包括感測放大器、多工器、位元線重置和預充電設備、寫驅動器等等。
查看位元單元核心402,將位元單元核心402分成子部分402a和402b,子部分402a和402b經由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2來分開。將位元單元核心403分成兩個子部分403a和403b,子部分403a和403b經由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3來分開。類似地,將位元單元核心404分成兩個子部分404a和404b,子部分404a和404b經由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4來分開。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4和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3皆與本端儲存體控制器126進行通訊。類似地,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1和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2皆與本端儲存體控制器125進行通訊。
四個象限451-454中的每一個皆包括相應的GIO 421-424。象限451和452關於畫出的水平軸與象限454和453對稱,其中GIO 421、422與GIO 424、423實體相鄰。例如,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1的元件和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4的元件是水平軸對稱的,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432、433的相應元件亦是如此。類似地,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401內的字線、位元線和其他支援電路系統關於同一軸,與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404內的字線、位元線和其他支援電路系統是水平軸對稱的。位元單元核心402和403亦是如此。此外,GIO 421和424是水平軸對稱的,並且GIO 422和433亦是水平軸對稱的。
圖4和圖5的實施方式顯示了關於延伸穿過GBC 120的中心的垂直軸(y軸)的對稱性。例如,行解碼器410、411亦可以關於該垂直軸內部對稱,儘管LBC 125、126和GBC 120可能沒有內部對稱性。換言之,並且如前述,LBC 125、126和GBC 120可以是內部不對稱的。繼續該實例,象限451可以相對於象限452垂直軸對稱,並且象限454可以與象限453垂直軸對稱。
圖6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記憶體電路100的另一個圖示。圖6圖示各個象限中的輸入引腳和輸出引腳的佈置,並且特別關注象限202、203內的輸入輸出引腳的一列610。具體而言,列610存在於GIO 122、123內。在圖2-圖3中圖示象限201-204。
圖6的實例係包括列610中的兩組輸入引腳和輸出引腳,用於象限202的一組輸入引腳和一組輸出引腳,以及用於象限203的另一組輸入引腳和輸出引腳。用於象限202的輸入引腳集從索引0開始(例如,Din [0, 1]),用於象限202的輸出引腳集亦是如此(例如,Dout [0, 1])。對於象限203,輸入引腳集從索引40開始(例如,Din [40, 41]),輸出引腳集亦是如此(例如,Dout [40, 41])。
由於圖6在左側圖示一列,為了方便起見,該實例將繼續經由左側。在列610和列620之間,為了便於說明起見,亦存在由橢圓表示的其他十八列。在所示列610的緊鄰左側,存在另一列(未圖示),其具有輸出引腳集Dout [2,3]和[42, 43]以及輸入引腳集Din [2,3]和[42, 43]。左側最左邊的列620將包括:Dout[38, 39]、Din [38, 39]、Din [78, 79]和Dout [78, 79]。右側象限201、204在由列630和640表示的總共20列中包括Din和Dout索引80-159,為了便於說明起見,經由橢圓來表示630和640之間的列。因此,每個象限具有40個輸入引腳和40個輸出引腳,記憶體電路100中的總引腳為160個輸入和160個輸出(亦即,160個I/O)。
當然,圖6的實施方式中提供的具體數值僅是示例性的。實際上,圖6的實施方式對應的是ARM RTL LREN4 128x160記憶體,其中128是字線數量,並且160是I/O數量。其他實施方式可以適當地縮放輸入和輸出引腳的數量,並且可以採用任何暫存器傳輸級別(RTL)或其他技術。
圖6中值得注意的是列內的引腳密度加倍。例如,列610包括兩個資料輸入引腳和兩個資料輸出引腳。相比之下,一些其他示例性系統可能在給定的列中僅包括單個資料輸入引腳和單個資料輸出引腳。圖6的實施方式的一個優點在於,可以經由使用較少的面積來用於輸入/輸出引腳,減少水平維度內的半導體面積的量。
圖7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圖1-圖3和圖6的記憶體電路100的中間列的佈局和信號的圖示。為了便於說明起見,圖7省略了位元單元記憶體核心101-104。
圖7的實例包括四個LREN4信號,lren<0>-<3>,由GBC 120從記憶體電路外部接收該等信號。例如,處理器核心(未圖示)可以產生LREN信號以控制相應象限的可存取性。寫啟用(wen)信號控制記憶體元件100的讀取和寫入。
GBC 120亦包括用於針對位元單元記憶體核心101-104中的每一個的相應寫時鐘(wclk)和鎖存信號中的資料的相應時鐘(bclk)。繼續該實例,行解碼器110和LBC 125對應於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101、102,並且行解碼器111和LBC 126對應於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103、104。儘管此處未圖示,但是GIO 121-124可以接收要寫入的輸入資料,並且可以輸出讀取的資料,而GBC 120亦可以接收用於讀取和寫入的位址以及執行讀取和寫入的指令。
GBC 120接收位址並執行預解碼,其中預解碼信號可以用於選擇行解碼器110、111處的特定字線驅動器(未圖示)。在圖7中將預解碼信號圖示為ra_len、ra_ren、ra、rb、rc。信號ra_len和ra_ren充當核心選擇信號,並且判斷相應的核心101-104是否要進行讀取或寫入或根本不起作用。信號ra、rb、rc開啟由核心選擇信號所選擇的核心中的特定字線驅動器。GBC 120包括將位址轉換成適當的預解碼信號,並將該特定預解碼信號提供給對應的行解碼器110、111以選擇位元單元記憶體核心101-104中的一或多個裡的字線驅動器的邏輯。該等預解碼的信號原樣通過LBC 125、126,或者可以由LBC 125、126進行修改。
GBC 120亦為LBC 125、126產生時鐘,並且在圖7中將該等時鐘圖示為lbc_clk。信號wen是寫啟用信號,rclk是讀時鐘信號,並且gsen是控制本端資料路徑中的感測放大器增益的感測放大器信號。
LBC 125、126產生信號(包括感測啟用信號se),以啟用本端資料路徑中的一或多個感測放大器(未圖示)。感測啟用信號se可以在左或右,以定址象限202、203或201、204中的本端資料路徑。對於標記為左或右(l或r)的其他信號亦是如此,將該等其他信號適當地定址到象限202、203或201、204。LBC 125、126產生的其他信號亦控制本端資料路徑內的元件(信號pre_n、wm、mn)。
圖7所示的佈局不同於現有解決方案中的儲存體控制。例如,GBC 120控制兩個不同的LBC 125、126和四個總記憶體單元位元核心101-104。此情形經由GBC 120將信號路由到LBC 125、126中的每一個而顯而易見,其中一些信號在左或右,從而指示由LBC 125、126中的每一個所服務的兩個記憶體單元位元核心之一。相比之下,將儲存體控制元件與兩個或更少的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相關聯的其他系統不會那麼複雜,並且不會區分每個LBC的多個核心,此情形是因為每個LBC最多僅支援一個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
在一些情況下,增加儲存體控制器中的電晶體數量以服務於四個核而不是兩個核的代價,可能小於經由使用兩個不同的儲存體控制器而招致的代價。因此,一些實施方式的優點是記憶體電路100、400可以包括GBC 120,與具有用於相同數量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的多個儲存體控制器的另一系統相比,該GBC 120佔用更少的半導體面積和使用更少的動態功率,並且經歷更少的洩漏功率。
此外,一些實施方式的另一個優點在於,記憶體電路100、400可以符合使用四個不同的啟用信號和四個不同的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例如,LREN4)的協定,同時在設計期間被視為單個巨集元素。相比之下,包括少於四個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的某些系統可能必須在設計時使用多個巨集元素進行組合,以支援諸如LREN4之類的協定。因此,一些實施方式可以簡化一些設計的設計階段。
此外,應當注意,實現的範疇並不限於任何特定的協定(例如,LREN4)。相反,各種實施方式可以採用任何技術來增加或減少啟用信號的數量,或者使用不同類型的啟用信號。
本文所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可以適用於晶片上系統(SOC)。SOC的實例包括其中具有多個處理元件的半導體晶片,該等處理元件包括圖形處理單元(GPU)、中央處理單元(CPU)、數據機單元、相機單元等。在一些實例中,SOC可以包括在晶片封裝內、安裝在印刷電路板上,並且佈置在諸如智慧型電話或平板電腦之類的可攜式設備內。然而,實現的範疇並不限於在平板電腦或智慧型電話內實施的晶片,因為其他應用亦是可能的。
圖8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示例性SOC 800的圖示。在該實例中,在半導體晶粒上實現SOC 800,並且SOC 800包括多個系統元件810-890。具體而言,在該實例中,SOC 800包括CPU 810,其是具有四個處理器核心(核心0-核心3)的多核通用處理器。當然,實現的範疇並不限於任何特定數量的核心,其他實施方式可以包括CPU 810中的兩個核心、八個核心或任何其他適當數量的核心。SOC 800亦包括其他系統元件,例如第一數位信號處理器(DSP)840、第二DSP 850、數據機830、GPU 820、視訊子系統860、無線區域網路(WLAN)收發器870和視訊前端(VFE)子系統880。
SOC 800亦包括RAM記憶體電路890。在該實例中,RAM記憶體電路890可以包括與上文關於圖1-圖7描述的架構相對應的一或多個記憶體電路。本文所描述的實現可以適用於任何RAM記憶體電路。例如,在該實例中,SOC 800可以包括獨立的RAM記憶體電路890,並且在諸如GPU 820、數據機單元130、DSP 140、150等等之類的其他處理單元中可以存在其他RAM元件。亦可以根據上文關於圖1-圖7描述的架構來調適該等RAM單元。
如前述,SOC 800可以包括具有多個核心0-3的CPU 810,並且該等核心中的一或多個可以執行提供作業系統核心的功能的電腦可讀取代碼。此外,該示例性作業系統核心可以包括:可以對各種記憶體電路(例如,本文描述的RAM記憶體電路)執行讀取和寫入操作的記憶體管理邏輯。因此,可以在SOC 800中實現關於圖1-圖7和圖9描述的原理,具體而言,可以在SOC 800或其他晶片中實現圖1-圖7和圖9中所示的電路和方法以提供記憶體讀取和寫入功能。例如,具有記憶體管理邏輯的作業系統核心可以產生圖1和圖7中描述的信號(例如,lren、wclk等),以執行讀或寫操作。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在圖9中圖示執行讀取和寫入的示例性方法900的流程圖。在一個實例中,方法900由圖1-圖7中所示的任何記憶體電路來執行。在一些實例中,CPU或GPU內部或外部的記憶體管理單元包括處理電路系統,該處理電路系統執行電腦可讀取指令以經由控制GBC(例如,圖1和圖4的GBC 120)來對RAM記憶體電路執行讀或寫操作。例如,CPU或GPU中的邏輯可以向GBC發送位址和控制信號,以使GBC讀取或寫入資料。控制信號的實例可以包括左右啟用信號,例如可以符合LREN4。
在動作910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執行第一讀取或寫入操作。動作910可以包括:接收指向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的第一啟用信號。在圖1-圖3的實例中,第一啟用信號可以包括LREN<0>,其由象限202處的GIO 122接收。儘管該啟用信號可以由GIO 122接收,但可以將其傳遞到儲存體控制元件(例如,GBC 120)。
動作910亦可以包括在寫操作的情況下接收位址信號和資料。例如,位址信號可以指示資料應當保存到的特定位址。儲存體控制器可以對位址信號進行預解碼,以基於預解碼的信號在象限的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中選擇一或多個字線驅動器。
在一些實例中,動作910可以包括在讀取操作的情況下接收位址信號。再一次,儲存體控制電路可以對位址信號進行預解碼,以基於預解碼的信號來選擇象限的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中的一或多個字線驅動器。
在動作920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執行第二讀取或寫入操作。動作920可以包括:接收指向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的第二啟用信號。在圖1-圖3的實例中,第二啟用信號可以包括LREN<1-3>中的任何一個,其對應於相應象限203、201和204中的任何一個。
與動作910一樣,動作920可以包括接收位址信號和控制信號,對該等位址信號進行預解碼,並經由在特定啟用信號所選擇的象限內的記憶體位元單元核心內選擇一或多個字線驅動器來讀取或寫入資料。
實現的範疇並不限於圖9中所示的特定動作。相反,其他實施方式可以添加、省略、重新排列或修改一或多個動作。在一個實例中,動作910和920可以在時間上重疊,因為記憶體電路100、400可以同時在多個象限中執行讀取和寫入操作。因此,可以針對第一象限執行動作910,同時可以針對第二象限執行動作920。事實上,記憶體電路100、400的架構可以允許經由同時利用四個象限來同時執行多達四個讀/寫操作。然而,並不要求在任何特定的時鐘週期期間,必須讀取或寫入任何特定數量的象限。
此外,實施方式可以在每個時鐘週期或者至少在該等象限中的一個象限中的後續非連續週期中,重複動作910及/或920。換言之,方法900可以包括以下步驟:在特定的時鐘週期期間讀取或寫入任何一或多個象限,隨後在下一個時鐘週期期間讀取或寫入任何一或多個象限,以此類推。可以適當地將方法900的動作執行多次,以讀取或寫入所請求的資料。當對字線進行驅動時,其允許從記憶體中讀取一個位元組的資料,其中該位元組的資料寫入到記憶體電路中的實體位置或者從中讀取(該實體位置對應於CPU、GPU或其他處理元件已知的邏輯位置)。可以使用多個時鐘週期來讀取或寫入多個位元組的資料,並根據讀取或寫入請求的大小使用儘可能多的時鐘週期,並且對於每個象限皆是如此。
示例性實施例
實施例1:一種半導體元件,包括: 具有複數個象限的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儲存體控制元件;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包括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進行限定;及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包括第二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二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定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實施例2:根據實施例1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邊界平行於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中的字線的方向。
實施例3:根據實施例1或實施例2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三象限,其包括第三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三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三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三象限沿第二軸與該第一象限對稱,該第二軸垂直於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中的字線的方向。
實施例4:根據實施例3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行解碼器,其位於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之間並與該儲存體控制元件相鄰。
實施例5:根據實施例3或實施例4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四象限,其包括第四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四位元單元核心的第四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四象限與該第三象限相鄰並且沿該第一軸與該第三象限對稱。
實施例6:根據實施例5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行解碼器,其位於該第二象限和該第四象限之間並與該儲存體控制元件相鄰。
實施例7:根據任何前述實施例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和該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在該半導體元件中彼此相鄰,另外,其中該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與該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電隔離。
實施例8:根據任何前述實施例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第一象限亦包括: 附加位元單元核心,其經由一組被配置為存取該附加位元單元核心的感測放大器與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分開。
實施例9:根據任何前述實施例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儲存體控制元件包括預解碼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存取該複數個象限之每一者象限。
實施例10:根據任何前述實施例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記憶體電路與來自該記憶體電路外部的四個左右啟用信號通訊。
實施例11:一種操作半導體元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記憶體電路執行輸入輸出操作,其包括接收指向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的啟用信號,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儲存體控制元件;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該第一象限包括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進行限定;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包括第二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二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定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其中對該記憶體電路執行該輸入輸出操作包括:在該儲存體控制元件處執行預解碼,並根據該預解碼來啟用行解碼器中的字線驅動器。
實施例12:根據實施例1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其中該輸入輸出操作包括讀操作或寫操作。
實施例13:根據實施例11或實施例12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在該第二位元單元核心處,執行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
實施例14:根據實施例11至13中的任何一項之方法,亦包括第三象限,其中該第三象限包括第三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三位元單元核心的第三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三象限經由行解碼器與該第一象限分開,其中第二軸垂直於該第一軸,並且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關於該第二軸對稱。
實施例15:根據實施例14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在該第三位元單元核心,執行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
實施例16:根據實施例15之方法,其中同時地執行該輸入輸出操作和該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
實施例17:根據實施例15之方法,其中執行該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包括: 接收指向該第三象限的附加啟用信號。
實施例18:根據實施例15之方法,其中執行該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包括: 根據該預解碼,啟用該行解碼器中的該等字線驅動器。
實施例19:一種晶片上系統(SOC),包括: 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元件,包括圍繞該RAM元件的矩形形狀的角佈置的複數個象限;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由包圍該RAM元件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第一邊界限定;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相對於該第一象限水平軸對稱;及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三象限相對於該第一象限垂直軸對稱。
實施例20:根據實施例19之SOC,亦包括:為該複數個象限中的每一個象限共用的儲存體控制元件,其中該儲存體控制元件在內部是不對稱的。
實施例21:根據實施例19或實施例20之SOC,其中該第一象限包括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
實施例22:根據實施例19至21中的任何一項之SOC,其中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並且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定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實施例23:根據實施例19至22中的任何一項之SOC,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由具有複數個字線驅動器的行解碼器分開,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關於將該行解碼器平分的垂直軸對稱。
實施例24:根據實施例19至23中的任何一項之SOC,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四象限關於該第三象限水平軸對稱。
實施例25:根據實施例24之SOC,其中該第四象限經由行解碼器與該第二象限分開,其中該第二象限和該第四象限關於將該行解碼器平分的垂直軸對稱。
實施例26:一種晶片上系統(SOC),包括: 具有複數個象限的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用於預解碼位址信號的構件;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包括第一資料儲存構件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一資料儲存構件的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限定;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包括第二資料儲存構件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二資料儲存構件的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限定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實施例27:根據實施例26之SOC,其中該第一資料儲存構件包括具有第一複數個記憶體元件的第一位元單元核心。
實施例28:根據實施例26或實施例27之SOC,其中該第二資料儲存構件包括具有第二複數個記憶體元件的第二位元單元核心。
實施例29:根據實施例26至28中的任何一項之SOC,其中用於預解碼位址信號的構件包括與該等象限之每一者象限通訊的全域儲存體控制器。
實施例30:根據實施例29之SOC,其中該全域儲存體控制器在內部是不對稱的。
實施例31:根據實施例26至30中的任何一項之SOC,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三象限包括第三資料儲存構件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三資料儲存構件的第三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關於第二軸對稱,該第二軸將位於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之間的行解碼器平分。
實施例32:根據實施例31之SOC,其中該第二軸垂直於該第一象限中的字線的方向。
實施例33:根據實施例26至32中的任何一項之SOC,其中該第一軸平行於該第一象限中的字線的方向。
實施例34:根據實施例26至33中的任何一項之SOC,其中該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和該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在該SOC中彼此相鄰佈置,另外,其中該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與該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電隔離。
實施例35:根據實施例26至34中的任何一項之SOC,其中該記憶體電路與來自該記憶體電路外部的四個左右啟用信號通訊。實施例36:根據實施例26至34中的任何一項之SOC,其中該第一象限具有排列成複數列的輸入引腳和輸出引腳,每列具有兩個輸入引腳和兩個輸出引腳。實施例37:一種半導體元件,包括: 具有複數個象限的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儲存體控制元件;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一象限包括第一位元單元核心,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矩形邊界進行限定;及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二象限包括第二位元單元核心,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邊界限定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實施例38:根據實施例1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邊界平行於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中的字線的方向。
實施例39:根據實施例1或實施例2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三象限,其包括第三位元單元核心,該第三象限沿第二軸與該第一象限對稱,該第二軸垂直於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中的字線的方向。
實施例40:根據實施例39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行解碼器,其位於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之間並與該儲存體控制元件相鄰。
實施例41:根據實施例39或實施例40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該複數個象限中的第四象限,其包括第四位元單元核心,該第四象限與該第三象限相鄰並且沿該第一軸與該第三象限對稱。
如熟習此項技術者現在將理解的,並且根據手頭的具體應用,可以在不脫離本案內容的精神和保護範疇的情況下,對本案內容的設備的材料、裝置、配置和使用方法進行許多修改、替換和變化。鑒於此,本案內容的保護範疇不應限於本文所說明和描述的特定實施方式的範疇,因為該等特定實施方式僅作為其一些實例的方式來說明,而是應當與下文所附請求項及其功能均等物完全相稱。
100:記憶體電路 101:記憶體核心 102:記憶體核心 103:記憶體核心 104:記憶體核心 110:行解碼器 111:行解碼器 120:GBC 121:GIO 122:GIO 123:GIO 124:GIO 125:LBC 126:LBC 201:象限 202:象限 203:象限 204:象限 205:邊緣 206:邊緣 207:輸入輸出電路 208:輸入輸出電路 209:輸入輸出電路 400:記憶體電路 401a:子部分 401b:子部分 402a:子部分 402b:子部分 403a:子部分 403b:子部分 404a:子部分 404b:子部分 410a:行解碼器 410b:行解碼器 411a:行解碼器 411b:行解碼器 421:GIO 422:GIO 423:GIO 424:GIO 431: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 432: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 433: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 434:本端資料路徑電路系統 451:象限 452:象限 453:象限 454:象限 610:列 620:列 630:列 640:列 800:SOC 810:CPU 820:GPU 830:數據機 840:第一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850:第二DSP 860:視訊子系統 870:無線區域網路(WLAN)收發器 880:視訊前端(VFE)子系統 890:RAM記憶體電路 900:方法 910:動作 920:動作 LREN<0>:LREN信號 LREN<1>:LREN信號 LREN<2>:LREN信號 LREN<3>:LREN信號 x:軸 y:軸
圖1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示例性記憶體電路的簡化圖。
圖2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圖1的示例性記憶體電路的圖示。
圖3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圖2的示例性記憶體電路中的象限的分解圖。
圖4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示例性記憶體電路的圖示。
圖5是圖4的示例性記憶體電路中的象限的分解圖。
圖6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具有輸入輸出電路的示例性列的圖示,例如在圖1的示例性記憶體電路中。
圖7是可以與圖1的實施方式一起使用的示例性信號的圖示。
圖8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示例性晶片上系統(SOC)的圖示,在該SOC中,可以構建具有諸如圖1-圖7中所示的彼等的記憶體電路。
圖9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使用圖1-圖7的記憶體電路的方法的圖示。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記憶體電路
101:記憶體核心
102:記憶體核心
103:記憶體核心
104:記憶體核心
110:行解碼器
111:行解碼器
120:GBC
121:GIO
122:GIO
123:GIO
124:GIO
125:LBC
126:LBC

Claims (41)

  1. 一種半導體元件,其包括: 具有複數個象限的一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一儲存體控制元件;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一象限包括一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的一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一矩形邊界進行限定;及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二象限包括一第二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二位元單元核心的一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一邊界限定一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2. 根據請求項1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邊界平行於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中的字線的一方向。
  3. 根據請求項1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三象限,該第三象限包括一第三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三位元單元核心的一第三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三象限沿一第二軸與該第一象限對稱,該第二軸垂直於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中的字線的一方向。
  4. 根據請求項3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一行解碼器,其位於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之間並與該儲存體控制元件相鄰。
  5. 根據請求項3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四象限,該第四象限包括一第四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四位元單元核心的一第四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四象限與該第三象限相鄰並且沿該第一軸與該第三象限對稱。
  6. 根據請求項5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一行解碼器,其位於該第二象限和該第四象限之間並與該儲存體控制元件相鄰。
  7. 根據請求項1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和該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在該半導體元件中彼此相鄰,另外,其中該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與該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電隔離。
  8. 根據請求項1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第一象限亦包括: 一附加位元單元核心,其經由被配置為存取該附加位元單元核心的一感測放大器集合與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分開。
  9. 根據請求項1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儲存體控制元件包括被配置為存取該複數個象限之每一者象限的預解碼電路系統。
  10. 根據請求項1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記憶體電路與來自該記憶體電路外部的四個左右啟用信號相通訊。
  11. 一種操作一半導體元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一記憶體電路執行一輸入輸出操作,該操作包括接收指向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一儲存體控制元件的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一象限的一啟用信號;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該第一象限包括一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的一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一矩形邊界進行限定;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二象限包括一第二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二位元單元核心的一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一邊界限定一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其中對該記憶體電路執行該輸入輸出操作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在該儲存體控制元件處執行預解碼,並根據該預解碼來啟用一行解碼器中的字線驅動器。
  12. 根據請求項1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其中該輸入輸出操作包括一讀操作或一寫操作。
  13. 根據請求項1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在該第二位元單元核心處,執行一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
  14. 根據請求項11之方法,亦包括一第三象限,其中該第三象限包括一第三位元單元核心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三位元單元核心的一第三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三象限經由該行解碼器與該第一象限分開,其中一第二軸垂直於該第一軸,並且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關於該第二軸對稱。
  15. 根據請求項14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在該第三位元單元核心,執行一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
  16.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輸入輸出操作和該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被同時地執行。
  17.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執行該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 接收指向該第三象限的一附加啟用信號。
  18.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執行該另外的輸入輸出操作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該預解碼,啟用該行解碼器中的該等字線驅動器。
  19. 一種晶片上系統(SOC),包括: 一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元件,其包括圍繞該RAM元件的一矩形形狀的角佈置的複數個象限;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一象限由包圍該RAM元件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一第一邊界限定;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二象限相對於該第一象限水平軸對稱;及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三象限相對於該第一象限垂直軸對稱。
  20. 根據請求項19之SOC,亦包括:對於該複數個象限中的每一個象限共用的一儲存體控制元件,其中該儲存體控制元件是內部不對稱的。
  21. 根據請求項19之SOC,其中該第一象限包括一第一位元單元核心和一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
  22. 根據請求項19之SOC,其中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並且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一邊界限定一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23. 根據請求項19之SOC,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由具有複數個字線驅動器的一行解碼器分開,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關於將該行解碼器平分的一垂直軸對稱。
  24. 根據請求項19之SOC,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四象限關於該第三象限水平軸對稱。
  25. 根據請求項24之SOC,其中該第四象限經由一行解碼器與該第二象限分開,其中該第二象限和該第四象限關於將該行解碼器平分的一垂直軸對稱。
  26. 一種晶片上系統(SOC),包括: 具有複數個象限的一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用於預解碼位址信號的構件;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一象限包括第一資料儲存構件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一資料儲存構件的一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一矩形邊界限定;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二象限包括第二資料儲存構件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二資料儲存構件的一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一邊界限限定一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27. 根據請求項26之SOC,其中該第一資料儲存構件包括具有第一複數個記憶體元件的一第一位元單元核心。
  28. 根據請求項27之SOC,其中該第二資料儲存構件包括具有第二複數個記憶體元件的一第二位元單元核心。
  29. 根據請求項26之SOC,其中該用於預解碼位址信號的構件包括與該等象限之每一者象限相通訊的一全域儲存體控制器。
  30. 根據請求項29之SOC,其中該全域儲存體控制器是內部不對稱的。
  31. 根據請求項29之SOC,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三象限包括第三資料儲存構件和被配置為存取該第三資料儲存構件的一第三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關於一第二軸對稱,該第二軸將位於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之間的一行解碼器平分。
  32. 根據請求項31之SOC,其中該第二軸垂直於該第一象限中的字線的一方向。
  33. 根據請求項26之SOC,其中該第一軸平行於該第一象限中的字線的一方向。
  34. 根據請求項26之SOC,其中該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和該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在該SOC中彼此相鄰佈置,另外,其中該第一輸入輸出電路集合與該第二輸入輸出電路集合電隔離。
  35. 根據請求項26之SOC,其中該記憶體電路與來自該記憶體電路外部的四個左右啟用信號相通訊。
  36. 根據請求項26之SOC,其中該第一象限具有排列成複數列的輸入引腳和輸出引腳,每列具有兩個輸入引腳和兩個輸出引腳。
  37. 一種半導體元件,包括: 具有複數個象限的一記憶體電路,該複數個象限佈置在該記憶體電路的拐角處並圍繞一儲存體控制元件;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一象限包括一第一位元單元核心,該第一象限由包圍該記憶體電路的兩個垂直邊緣的部分的一矩形邊界進行限定;及 其中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二象限包括一第二位元單元核心,該第二象限與該第一象限相鄰,其中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之間的一邊界限定一第一軸,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二象限關於該第一軸對稱。
  38. 根據請求項37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邊界平行於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中的字線的一方向。
  39. 根據請求項37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三象限,其包括一第三位元單元核心,該第三象限沿一第二軸與該第一象限對稱,該第二軸垂直於該第一位元單元核心中的字線的一方向。
  40. 根據請求項39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一行解碼器,其位於該第一象限和該第三象限之間並與該儲存體控制元件相鄰。
  41. 根據請求項39之半導體元件,亦包括: 該複數個象限中的一第四象限,其包括一第四位元單元核心,該第四象限與該第三象限相鄰並且沿該第一軸與該第三象限對稱。
TW110144961A 2020-12-29 2021-12-02 記憶體電路架構 TW2022303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36,616 2020-12-29
US17/136,616 US11600307B2 (en) 2020-12-29 2020-12-29 Memory circuit archite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0352A true TW202230352A (zh) 2022-08-01

Family

ID=79316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961A TW202230352A (zh) 2020-12-29 2021-12-02 記憶體電路架構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600307B2 (zh)
EP (1) EP4272213A1 (zh)
KR (1) KR20230125203A (zh)
CN (1) CN116490925A (zh)
BR (1) BR112023012153A2 (zh)
TW (1) TW202230352A (zh)
WO (1) WO20221466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00307B2 (en) 2020-12-29 2023-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mory circuit archite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089B1 (en) * 1996-03-19 2001-04-03 Hitachi, Ltd.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defect remedying method thereof
US5617555A (en) 1995-11-30 1997-04-01 Allian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Burst random access memory employing sequenced banks of local tri-state drivers
WO1998054727A2 (en) 1997-05-30 1998-12-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256 Meg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US6237130B1 (en) * 1998-10-29 2001-05-22 Nexabit Networks, Inc. Chip layout for implementing arbitrated high speed switching access of pluralities of I/O data ports to internally cached DRAM banks and the like
US6963515B2 (en) 2003-05-08 2005-11-08 Lsi 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 scalable memory building block
KR100855586B1 (ko) 2006-11-10 2008-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의 레이아웃 방법
US7817470B2 (en) 2006-11-27 2010-10-19 Mosaid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Non-volatile memory serial core architecture
US8913440B2 (en) 2011-10-05 2014-12-1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Tracking mechanisms
US8929154B2 (en) 2011-10-06 2015-01-0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Layout of memory cells
US8780652B2 (en) 2012-03-13 2014-07-1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ignal tracking in write operations of memory cells
US8988948B2 (en) 2013-07-24 2015-03-2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mory macro with a voltage keeper
WO2018047035A1 (en) 2016-09-12 2018-03-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mory devic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semiconductor devic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600307B2 (en) 2020-12-29 2023-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mory circuit archite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78118A1 (en) 2023-06-08
US20220208232A1 (en) 2022-06-30
WO2022146643A1 (en) 2022-07-07
US11908537B2 (en) 2024-02-20
BR112023012153A2 (pt) 2023-11-28
KR20230125203A (ko) 2023-08-29
CN116490925A (zh) 2023-07-25
EP4272213A1 (en) 2023-11-08
US11600307B2 (en)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60692B2 (ja) ロジック混載dramlsi
KR100429945B1 (ko) 반도체집적회로장치
KR100393232B1 (ko) 제1 또는 제2메모리 아키텍쳐로의 구현이 가능한 반도체메모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메모리 시스템
US7913000B2 (en) Stacked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with compound read buffer
JP4212257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2012248192A (ja)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半導体メモリパッケージ、及び半導体メモリ装置の集積度増大方法
US9373379B2 (en) Active control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8456945B2 (en) 10T SRAM for graphics processing
US8514652B2 (en) Multiple-port memory device comprising single-port memory device with supporting control circuitry
US20220083260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6256256B1 (en) Dual port random access memories and systems using the same
JP2009230776A (ja) マルチポートメモリ、および該マルチポートメモリを備える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11908537B2 (en) Memory circuit architecture
USRE38955E1 (en) Memory device having a relatively wide data bus
US6256221B1 (en) Arrays of two-transistor, one-capacitor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s with interdigitated bitlines
US6400626B1 (en) Memory devices
US20230290387A1 (en) Memory circuit architecture with multiplexing between memory banks
US1054582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220350525A1 (en) Two-dimensional data access for volatile memory
US20230280906A1 (en) Memory organization for multi-mode support
US11929114B2 (en) Rapid tag invalidation circuit
US20240168896A1 (en) Memory controller, electric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memory access
JP2007128651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H06162762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KR20240076574A (ko) 메모리 컨트롤러,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시스템 및 메모리 액세스 제어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