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1281A - 氣體式玩具槍及其彈匣 - Google Patents

氣體式玩具槍及其彈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1281A
TW202221281A TW110125626A TW110125626A TW202221281A TW 202221281 A TW202221281 A TW 202221281A TW 110125626 A TW110125626 A TW 110125626A TW 110125626 A TW110125626 A TW 110125626A TW 202221281 A TW202221281 A TW 2022212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magazine
valve
bullet
l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5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澤隆弘
岩澤茂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丸井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丸井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丸井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1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128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課題]在氣體式玩具槍中,抑制無用的氣體消耗。 [解決手段]一種彈匣,是氣體式玩具槍的彈匣,包括推彈桿、放出閥、以及推彈桿連桿。前述推彈桿將所收納的子彈向槍主體側推出。前述放出閥被設置於槍主體側的閥撞針推壓而放出氣體。前述推彈桿連桿與所收納的最後一顆子彈被排出時之推彈桿向終端位置的移動聯動地動作,從不避免閥撞針對放出閥的推壓的第一位置,向避免閥撞針對放出閥的推壓的第二位置移動。

Description

氣體式玩具槍及其彈匣
本發明涉及氣體式玩具槍及其彈匣。
上述技術領域中,專利文獻1公開了氣體反衝式的玩具槍。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056998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然而,上述文獻記載的技術中,即使在彈匣內沒有了子彈的狀態下,也會發生氣體反衝,產生無用的氣體消耗。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彈匣是氣體式玩具槍的彈匣,包括推彈桿、放出閥、以及推彈桿連桿。前述推彈桿將所收納的子彈向槍主體側推出。前述放出閥被設置於槍主體側的閥撞針推壓而放出氣體。前述推彈桿連桿與所收納的最後一顆子彈被排出時之前述推彈桿向終端位置的移動聯動地動作,從不避免前述閥撞針對前述放出閥的推壓的第一位置,向避免前述閥撞針對前述放出閥的推壓的第二位置移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氣體式玩具槍是包括上述彈匣的氣體式玩具槍。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在氣體式玩具槍中能夠抑制無用的氣體消耗。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例示性的詳細說明。但是,以下的實施方式中記載的結構要素僅為例示,並不意味著將本發明的技術範圍限定於此。
[第一實施方式] 關於作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彈匣(magazine)100,利用第1圖至第20圖進行說明。彈匣100是用於氣體式玩具槍的彈匣。
第1圖是將玩具槍的彈匣100的上部從右側面觀察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如第1圖所示,彈匣100包括推彈桿(follower)101、放出閥102、推彈桿連桿103。
推彈桿101係,將所收納的子彈110向槍主體側推出,在第1圖中,其大部分未被圖示。此例中,子彈的通道及推彈桿101被配置於彈匣100的最前方。
放出閥102是堵住彈匣100中的氣體的閥,被設置於槍主體側的閥撞針(valve knocker)推壓而使氣體放出。氣體被填充在彈匣100的下部後方,放出閥102開放時,被從氣體噴射口104向槍主體放出。
推彈桿連桿103與收納於彈匣100的最後一顆子彈被排出時之推彈桿101向終端位置的移動聯動地動作。最後一顆子彈被排出時,從不避免閥撞針對放出閥的推壓的第一位置、向避免閥撞針對放出閥102的推壓的第二位置移動。第1圖中,推彈桿連桿103位於第一位置。
推彈桿連桿103包括作為在接近放出閥102的位置上下移動的移動部件的棒狀部件135,在第二位置,棒狀部件135移動到上方,對閥撞針向上方偏壓,藉此避免閥撞針對放出閥102的推壓。
推彈桿連桿103包括具有棒狀部件135而以轉動軸134為中心轉動的推彈桿連桿131、以及以轉動軸136為中心轉動而將推彈桿101的移動向推彈桿連桿131傳遞的推彈桿連桿132。
彈匣100還包括對推彈桿連桿131的比轉動軸134靠棒狀部件135側的部分向下方偏壓的作為彈性部件的彈簧105。第1圖中,彈匣100中裝填有子彈110,所以推彈桿101和推彈桿連桿132的前方端部137不接觸。此時,推彈桿連桿131被彈簧105的力逆時針壓下而位於第一位置。藉此,在彈匣100中有子彈的狀態下,棒狀部件135被確實維持於第一位置。 此外,與推彈桿連桿131接觸的推彈桿連桿132被順時針壓下。並且,作為限制部件的推彈桿輔助件106由於自重降下至最下方而與推彈桿連桿132接觸。
在彈匣100中未裝填子彈的情況下,推彈桿101與推彈桿連桿132接觸,推彈桿連桿132被推彈桿101逆時針推起。藉此,與推彈桿連桿132接觸的推彈桿連桿131在壓縮彈簧105的同時順時針旋轉。藉此,從推彈桿連桿131的後方端部延伸設置的棒狀部件135被推起,向避免閥撞針對放出閥102的推壓的第二位置移動,被保持部件107卡止而被保持。而且,與推彈桿連桿132接觸的推彈桿輔助件106被推彈桿連桿132的前方端部137推起到最上方。
第2圖是將玩具槍的彈匣100的上部從左側面觀察的局部放大立體圖。第2圖中,推彈桿連桿103呈已移動至第二位置的狀態。如第2圖所示,彈匣100還包括在第二位置保持推彈桿連桿103的保持部件107、和將保持部件107向後方偏壓的作為彈性部件的彈簧202。保持部件107包括爪部212,將棒狀部件135的爪部231卡止,即使推彈桿101下降也將棒狀部件135保持於上方的第二位置。
保持部件107係,由於彈匣100向玩具槍主體的安裝動作而抵抗彈簧202產生的作用力,向前方移動。具體而言,突出部211被玩具槍主體推向前方。藉此,保持部件107的爪部212與棒狀部件135的爪部231的卡止脫離,進而推彈桿連桿103的棒狀部件135被彈簧105偏壓而從第二位置釋放,向第一位置移動。即,保持部件107與再填充子彈所引起的推彈桿101向下方的移動及彈匣向槍主體的安裝聯動,使推彈桿連桿103從第二位置釋放,向第一位置移動。
第3A圖是表示對玩具槍300剛裝填了容納有子彈的彈匣100後的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玩具槍300包括閥撞針301、擊錘302、槍栓303和扳機304。裝填彈匣100時,閥撞針301的前端311被放出閥102向圖中逆時針方向(箭頭方向)推起。
推彈桿101被彈簧305向上方偏壓。彈匣100有放入子彈,所以推彈桿101與推彈桿連桿132不接觸。因此,推彈桿連桿131的棒狀部件135呈由於彈簧105的力而下降的狀態(第一位置)。
閥撞針301被彈簧312向朝後壓下的方向偏壓。擊錘302的後部由於擊錘彈簧306而承受朝向前方的作用力,藉此以旋轉軸322為中心在圖中被順時針偏壓。
(關於自動停止切換桿) 如第3A圖所示,自動停止切換桿307設置於膛室(chamber)308的右側面,由於壓縮彈簧309的力而始終被向前方的槍口側偏拉。此外,如第3B圖所示,從膛室308向圖中近前側突出的軸310被插入到自動停止切換桿307的橢圓形的狹縫(無圖示)中。藉此,能夠使自動停止切換桿307沿前後方向滑動。
如第3C圖所示,用手指將自動停止切換桿307拉向後方來解除膛室308的爪部381和自動停止切換桿307的角部371的卡掛後,手指離開,則由於彈簧309的力,自動停止切換桿307被向前方收納。即,能夠從第3C圖下圖的自動停止功能關閉狀態如箭頭340所示地移動,向第3C圖上圖的自動停止功能開啟狀態轉換。
如第3C圖上圖那樣開啟自動停止功能時,發射最後一顆子彈後,槍栓停止動作。關閉自動停止功能時,從第3C圖的上圖狀態用手指將自動停止切換桿307拉向後方,將自動停止切換桿307的角部371與膛室308的爪部381卡掛。此時,自動停止切換桿307為在被拉向後方的位置停止的狀態。關閉自動停止功能時,推彈桿輔助件106的上表面抵接於自動停止切換桿307的下表面,限制推彈桿輔助件106向上方的移動。推彈桿輔助件106不能向上方完全上升,故推彈桿連桿132被維持於第一位置,同樣地,推彈桿連桿131和棒狀部件135也被維持於第一位置。藉此,即使閥撞針301對放出閥102的推壓未被避免、將最後一顆子彈發射後,槍栓也能動作,也就是進行所謂的空射。
第4圖是表示將第3圖的玩具槍300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如第4圖所示,受到擊錘彈簧306的力,擊錘302的前方端部321將閥撞針301的後端部313向前方推壓,藉此,在設置於玩具槍300的殼的橢圓形的狹縫401中,閥撞針301的轉動軸314位於前方。另外,槍栓303始終被彈簧402向前方偏壓。
第5圖表示射手從第3圖的狀態用手抓住槍栓303克服彈簧402的作用力使其向後方(箭頭501方向)移動後的子彈裝填準備狀態。與槍栓303一同向後方移動了的氣缸(cylinder,又稱活塞杯)503的下表面接觸擊錘302,擊錘302在圖中逆時針(箭頭502方向)轉動。氣缸503被固定於槍栓303,活塞504被從氣缸503向後方偏壓,且在氣缸503內也被能夠前後滑動移動地保持。活塞504在其上側包括車輪形狀的輥541,抑制與氣缸503內部的上表面之間的摩擦。即使在氣體從下方流入活塞504內而將活塞504向圖中斜左後方偏壓的情況下,氣缸503的上內壁的磨損也非常小。在氣缸503的前方下表面設置有顎部505,槍栓303向前方移動時,子彈110被顎部505的末端推壓,被從彈匣100刮出,向斜上方滑動而被送入膛室506。
第6圖是表示將第5圖的玩具槍300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向後方轉動後的擊錘302的後端的爪部622與扳機304的爪部641卡止。
被擊錘302的前方端部321向前方推壓的閥撞針301由於擊錘302的旋轉而被從朝向前方的推壓力釋放,借助彈簧312的力,在橢圓形的狹縫401內向後方滑動。向後方滑動後的閥撞針301的前端311從放出閥102的上部脫離,移動到放出閥102的軸線上 (參照第5圖)。此狀態下,棒狀部件135也位於下方(第一位置),保持部件107不與棒狀部件135卡止。
第7圖表示槍栓303從第5圖的狀態由於彈簧402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箭頭701方向)移動後的子彈裝填狀態。在槍栓303被彈簧402的力向前方推回的過程中,活塞504的顎部505的末端拾起子彈110,向膛室506內推入。子彈110被顎部505的末端推動而被從彈匣100刮出,向斜上方滑動而被送入膛室506。子彈110被送入膛室506後,活塞504的末端的噴嘴插入膛室506來實現氣密。
儘管彈匣100內沒有了子彈110,但取代子彈110,由活塞504的顎部505的下表面阻礙推彈桿101,所以推彈桿101不會完全上升至最上部,推彈桿連桿131、132不工作。即,閥撞針301的前端311保持處於放出閥102的軸線上的狀態。
第8圖是表示對第7圖的狀態從左側進行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如第8圖所示,此狀態下,彈匣100的氣體噴射口104與設置於活塞504的氣體流入口841連通,處於以下狀態:只要放出閥102開放,氣體就能夠流入至緊接子彈110後方的空間。
第9圖是表示最後一顆子彈射擊時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向後方扣動扳機304時,藉由以轉動軸941為中心的轉動,爪部641向前方移動,與擊錘302的爪部622的卡止解除。藉此,擊錘302受到擊錘彈簧306的作用力,向圖中順時針方向(箭頭901方向)轉動,猛烈地立起。被轉動的擊錘302推壓的閥撞針301向前方移動,將放出閥102的後端的突出部921向前方推入,放出閥102開放。
藉此,彈匣100內的氣體被沿箭頭906的方向朝活塞504內猛烈地放出。流入活塞504內的氣體將留在膛室506內的子彈110向槍口側猛烈地推出。此時,活塞閥902被彈簧903的力推向後方,且被活塞內襯905支承,所以氣體流向槍口側。
第10圖是表示將第9圖的玩具槍300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與第9圖中的說明相同,藉由扣動扳機304,彈匣100內的氣體流入活塞504內,發射子彈110。
第11圖是對最後一顆子彈射擊後的玩具槍內部的狀態從右側進行觀察的局部剖視圖。發射子彈後,氣體向槍口側流出,藉此,膛室506側的壓力下降,活塞閥902向前方移動,阻礙向前方側的氣體之漏出。氣體通道切換成朝向後方的氣缸503,氣體1101流入氣缸503內,失去去處的氣壓全部作用於氣缸503的內壁後表面1103。藉此,氣體朝向後方,氣缸503及槍栓303克服彈簧402的彈力而猛烈地向後方移動。此時,活塞504由於膛室506的作用而無法向前方移動,而是停留在前方位置。氣缸503向後方移動時,彈簧1102收縮,借助其彈力,零點幾秒後,顎部505與膛室506的卡止脫離,活塞504也開始向後方移動。
氣缸503後退時,與氣缸503的後端的下表面接觸著的擊錘302開始向圖中逆時針方向旋轉,閥撞針301隨之後退。藉此,來自放出閥102的氣體停止放出。
第12圖是將第11圖的玩具槍300從左側觀察的局部剖視圖。與第11圖中的說明相同,彈匣100內的氣體流入氣缸503內,使氣缸503及槍栓303後退,擊錘302倒下,閥撞針301後退,來自放出閥102的氣體停止放出。
第13A圖是對子彈發射後的反衝最大位置處的玩具槍300的結構從右側進行觀察的局部剖視圖。槍栓303從第11圖進一步後退時,借助活塞504上部的彈簧1102,活塞504也後退,從膛室506脫離。此時,活塞504內部的內壓差消失,活塞閥902借助彈簧的力向原來的後方位置返回。
活塞504後退,藉此,活塞504的顎部505的下表面從彈匣100脫離,推彈桿101到達最上部。 第13A圖中,自動停止切換桿307處於自動停止功能開啟的右側下方位置,所以在推彈桿輔助件106的上部沒有阻礙推彈桿輔助件106移動的部件。因此,若子彈用盡的話,推彈桿101與推彈桿連桿132接觸,與推彈桿101接觸的推彈桿連桿132逆時針旋轉。這樣,與推彈桿連桿132聯動的推彈桿連桿131的棒狀部件135向上方(第二位置)升起的同時推起閥撞針301。在此位置,棒狀部件135與保持部件107卡止,避免閥撞針301對放出閥102的推壓,藉此,槍栓的動作停止。 另一方面,如第3C圖所示,若自動停止切換桿307處於自動停止功能關閉的左側上方位置,則自動停止切換桿307的後端位於推彈桿輔助件106的上部。藉此,推彈桿輔助件106不會向上方完全升起。因此,與推彈桿輔助件106接觸的推彈桿連桿132的逆時針旋轉受到阻礙,即使子彈用盡,推彈桿連桿132也維持第11圖的位置。這樣,推彈桿連桿131借助彈簧105的力維持第一位置的位置,所以閥撞針301能推壓放出閥102,可以進行空射。 第13B圖表示自動停止功能關閉的狀態下自動停止切換桿307的後端位於推彈桿輔助件106的上部的狀態的放大立體圖。左上圖的1301是從上方觀察右側面的立體圖,右下圖的1302是從下方觀察右側面的立體圖。
第14圖是從左側觀察第13圖的狀態的玩具槍300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棒狀部件135與保持部件107的傾斜面接觸的同時使保持部件107向前方滑動,保持部件107的爪部121和棒狀部件135的爪部231卡止,將棒狀部件135保持於上方的第二位置。此時,保持部件107被彈簧202的力向後方推壓。
第15圖是用於就子彈發射後的反衝最大位置處的結構在存在下一顆子彈110的情況1501和已發射最後一顆子彈的情況1502之間進行比較的圖。存在下一顆子彈110的情況1501下,棒狀部件135位於下方,所以閥撞針301的前端311保持位於放出閥102的軸線上的狀態。即,處於能夠從放出閥102放出氣體的狀態。
另一方面,不存在下一顆子彈110的情況1502下,棒狀部件135位於上方,所以閥撞針301的前端311與放出閥102的軸線相比向上方錯開。即,即使閥撞針301在這種狀態下向前方移動,也不會從放出閥102放出氣體。
第16圖是表示發射最後一顆子彈後的待機狀態下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第17圖是表示發射最後一顆子彈後的待機狀態下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槍栓303由於彈簧402的力而向前方返回時,活塞504的顎部505的下表面將推彈桿101再次壓下,藉此,推彈桿101與推彈桿連桿132的接觸脫離。
此時,推彈桿連桿131與保持部件107維持卡止狀態,所以推彈桿連桿131不會下降。推彈桿連桿131維持將閥撞針301推起的狀態,閥撞針301從放出閥102的軸線上脫離。
第18圖是將最後一顆子彈發射後的待機狀態下扣動扳機的狀態從右側觀察的局部剖視圖。第19圖是將最後一顆子彈發射後的待機狀態下扣動扳機的狀態從左側觀察的局部剖視圖。
藉由在第16圖、第17圖的狀態下扣動扳機304,扳機304與擊錘302的卡止解除,借助擊錘彈簧306的力,擊錘302猛烈地立起。
在立起的過程中,擊錘302的突起部撞到閥撞針301的後端,發出叮噹聲的同時向前方推入。此時,閥撞針301維持被棒狀部件135推起的狀態,所以被擊錘302推入的閥撞針301向斜上方滑動,而不推壓放出閥102。藉此,不會放出氣體,槍栓303不工作。
由於槍栓303不工作,所以僅靠擊錘302猛烈地立起而產生的撞擊聲通知射手子彈已射盡。
第20圖是表示更換彈匣的樣子的圖。更換成裝有子彈110的彈匣時,先將彈匣100前端的爪部2001掛在機匣(receiver)的突起部2002上,以此為基點使其旋轉的同時向槍主體插入,使彈匣100的後端的突起部2003卡止於彈匣卡榫(magazine catch)2004的上表面。
這裡,在以棒狀部件135和保持部件107維持卡止的狀態為前提而將彈匣100插入槍主體的過程中,保持部件107與機匣內襯左側的突起部2005接觸。這樣,保持部件107壓縮彈簧202的同時向前方滑動,與棒狀部件135的卡止解除。與保持部件107的卡止解除後的棒狀部件135被彈簧105偏壓而下降,返回第一位置。越過機匣內襯左側的突起部2005的保持部件107在已壓縮的彈簧202的力作用下再次向原來的位置滑動,同時復原。
根據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槍栓303即使在子彈用盡後也不會停在後方而是向前方移動,且即使擊錘動作也不敲擊閥,所以能夠抑制氣體的無用消耗。能夠實現即使沒有了子彈,槍栓303也前進,不告訴射手子彈用盡這樣的特殊類型(例如AKM)的動作。
由於有使閥撞針錯位的機構,所以就算水平移動也是滑過閥的上方而不會敲擊閥。借用閥撞針向上方錯位的功能,在子彈用盡時,也使閥撞針錯位,而不會推壓閥。
另外,只要使得子彈用盡的同時閥撞針的前端向上方移動,則推彈桿連桿為怎樣的構造都可以。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用了具有兩個轉動軸的兩個轉動體,即推彈桿連桿131、132,但也可以是具有一個轉動軸的一個推彈桿連桿。也可以設置藉由推彈桿的上升而以前後方向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的柱狀部件,使用從此柱狀部材放射狀地延伸設置的棒狀部件,對閥撞針向上方偏壓。還可以借助同樣的機構對閥撞針向下方偏壓來使其錯位。
100:彈匣 101:推彈桿 102:放出閥 103:推彈桿連桿 104:氣體噴射口 105,202,305,312,402,903,1102:彈簧 106:推彈桿輔助件 107:保持部件 110:子彈 131,132:推彈桿連桿 134,136,314,941:轉動軸 135:棒狀部件 137:前方端部 211:突出部 212,231,381,622,641,2001:爪部 300:玩具槍 301:撞針 302:擊錘 303:槍栓 304:扳機 306:擊錘彈簧 307:自動停止切換桿 308,506:膛室 309:壓縮彈簧 310:軸 311:前端 313:後端部 321:前方端部 322:旋轉軸 340,501,502,701,901,906:箭頭 371:角部 401:狹縫 503:氣缸 504:活塞 505:顎部 541:輥 841:氣體流入口 902:活塞閥 905:活塞內襯 921:突出部 1101:氣體 1103:內壁後表面 1301,1302:立體圖 1501,1502:情況 2002,2003,2005:突起部 2004:彈匣卡榫
第1圖是將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的彈匣從右側面觀察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第2圖是將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的彈匣從左側面觀察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第3A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的彈匣剛裝填後的、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3B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的自動停止切換桿的結構的立體圖。 第3C圖是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的自動停止切換桿的動作的局部剖視圖。 第4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的彈匣剛裝填後的、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5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的子彈裝填時的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6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的子彈裝填時的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7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的射擊待機時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8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的射擊待機時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9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射擊時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10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射擊時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11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射擊時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12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射擊時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13A圖是將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子彈發射後的反衝最大位置處的結構從右側觀察的局部剖視圖。 第13B圖是將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子彈發射後的反衝最大位置處的結構從右側觀察的立體圖。 第14圖是將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子彈發射後的反衝最大位置處的結構從左側觀察的局部剖視圖。 第15圖是用於將子彈發射後的反衝最大位置處的結構在已發射最後一顆子彈的情況下和並非如此的情況下比較的圖。 第16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發射後的待機狀態下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17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發射後的待機狀態下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18圖是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發射後的待機狀態下扣動扳機的狀態下從右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19圖是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最後一顆子彈發射後的待機狀態下扣動扳機的狀態下從左側觀察的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20圖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玩具槍中更換彈匣的樣子的圖。
100:彈匣
101:推彈桿
102:放出閥
103:推彈桿連桿
104:氣體噴射口
105:彈簧
106:推彈桿輔助件
107:保持部件
110:子彈
131,132:推彈桿連桿
134,136:轉動軸
135:棒狀部件
137:前方端部

Claims (8)

  1. 一種彈匣,是氣體式玩具槍的彈匣,其特徵在於, 包括推彈桿、放出閥、以及推彈桿連桿, 前述推彈桿將所收納的子彈向槍主體側推出, 前述放出閥被設置於槍主體側的閥撞針推壓而放出氣體, 前述推彈桿連桿與所收納的最後一顆子彈被排出時之前述推彈桿向終端位置的移動聯動地動作,從不避免前述閥撞針對前述放出閥的推壓的第一位置,向避免前述閥撞針對前述放出閥的推壓的第二位置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匣,更包括: 保持部件,在前述第二位置保持前述推彈桿連桿。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彈匣,其中, 前述保持部件與再填充子彈所引起的前述推彈桿向下方的移動及向前述槍主體的安裝聯動地,將前述推彈桿連桿從前述第二位置釋放,使前述推彈桿連桿向前述第一位置移動。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彈匣,更包括: 限制部件,未裝填子彈時,限制前述推彈桿連桿從前述第一位置向前述第二位置的移動。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彈匣,其中, 前述推彈桿連桿包括在接近前述放出閥的位置上下移動的移動部件,在前述第二位置,前述移動部件移動到上方,對前述閥撞針向上方偏壓,藉此避免前述閥撞針對前述放出閥的推壓。
  6. 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彈匣,其中, 前述推彈桿連桿包括第一推彈桿連桿和第二推彈桿連桿, 前述第一推彈桿連桿包括前述移動部件,以第一轉動軸為中心轉動, 前述第二推彈桿連桿以第二轉動軸為中心轉動,將前述推彈桿的移動向前述第一推彈桿連桿傳遞。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彈匣,其中, 更包括彈性部件,前述彈性部件對前述第一推彈桿連桿的比前述第一轉動軸靠前述移動部件側的部位向下方偏壓。
  8. 一種氣體式玩具槍,其特徵在於, 包括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彈匣。
TW110125626A 2020-11-24 2021-07-13 氣體式玩具槍及其彈匣 TW2022212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4738A JP2022083346A (ja) 2020-11-24 2020-11-24 ガス式玩具銃およびそのマガジン
JP2020-194738 2020-1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1281A true TW202221281A (zh) 2022-06-01

Family

ID=8180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5626A TW202221281A (zh) 2020-11-24 2021-07-13 氣體式玩具槍及其彈匣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83346A (zh)
TW (1) TW20222128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83346A (ja)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33646A1 (en) Semiautomatic firearm
US7353816B2 (en) Air gun
USRE39805E1 (en) Air gun
JP5932445B2 (ja) エアガンの弾丸発射機構
US9777980B2 (en) Compact semi-automatic firearm
US6848351B1 (en) Rifle
US6510778B1 (en) Automatic bolt hold-open assembly
US4015512A (en) Gas-operated firearm
US7766000B2 (en) Air gun with a blowback mechanism
US20170268843A1 (en) Semi-automatic firearm trigger mechanism and safety device
TWI390173B (zh) 玩具槍
US11313635B2 (en) Lever-coupled device for selectively preventing a firearm from discharging
KR100940857B1 (ko) 공기총
US10309736B2 (en) Shell loading system for firearm
TW202221281A (zh) 氣體式玩具槍及其彈匣
KR20120056072A (ko) 공기총
US10989489B2 (en) Bolt release mechanism for firearm
CN108139185B (zh) 枪中的枪栓止动缓冲装置
US7275472B1 (en) Gas ring for firearm
JPH0573999B2 (zh)
US1010899A (en) Automatic firearm.
EP2151660B1 (en) Air gun with a blowback mechanism
EP1677066B1 (en) Air gun
JP2657781B2 (ja) 玩具空気銃
JP3783891B2 (ja) 銃弾装填装置の弾止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