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2123A -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2123A
TW202202123A TW109122681A TW109122681A TW202202123A TW 202202123 A TW202202123 A TW 202202123A TW 109122681 A TW109122681 A TW 109122681A TW 109122681 A TW109122681 A TW 109122681A TW 202202123 A TW202202123 A TW 2022021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tion
reminder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instant messa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2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9621B (zh
Inventor
張饒輝
林信成
Original Assignee
藥提醒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藥提醒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藥提醒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2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962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9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962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2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212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伺服器可藉由擷取自一醫療端資料庫(例如醫院、診所)的藥物及病歷資訊,透過系統統整處理,產生一用藥提醒(包含藥物外觀、尺寸、劑量、數量等),以請求一使用者端裝置(患者端)於一即時通訊群組回傳一用藥回報結果,伺服器依據用藥回報結果(例如用藥時間)與其對應的藥物資訊(作用時間、作用部位、適應症等),可產生一生理量測提醒,以請求患者端於即時通訊群組回傳一生理量測結果影像(避免誤填生理數據),以供伺服器判斷數據是否異常,伺服器更依據患者端是否有完成回報,評估是否再次發送提醒,本案藉由即時通訊技術,可於適當時間發送易讀性高的用藥提醒(避免漏吃或吃錯藥),並讓醫療端/照護端可即時掌握用藥進度、及用藥後的生理狀況。

Description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本發明涉及雲端運算、影像辨識與即時通訊技術,尤指一種可基於藥物資訊(例如作用部位、作用時間)、病歷資訊、用藥頻次、用藥時間,於即時通訊群組中,發送生理量測提醒、及易讀性高的用藥提醒,並可讓醫療端(或照護端)可於即時通訊群組中,即時聯繫患者端、及掌握患者用藥進度與用藥後之生理狀況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隨著醫療技術蓬勃發展,人們的健康以及壽命也得到保障,而逐漸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和長期照護需求大幅增加,遠距居家照顧(tele-home care, THC)成為近年發展的一大方向,也因為各式各樣的有線、無線傳輸通信和各種便攜式檢測工具, 使得人們即便在家,也可自行做到健康和疾病的自主管理,免去舟車勞頓的時間,減輕了患者的負擔,然而,由於現今藥品的種類繁多,患者(尤其是年長者)面對五花八門的藥物外觀,若沒有仔細觀察加以分辨,則可能發生吃錯藥的情形,同時較為年長的患者,也可能因為忘記吃藥,而有導致疾病加劇的可能性;此外,針對許多需要長期觀察、照護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一併觀察患者用藥後的生理狀況,才能確保受患者的病況或身體狀況得到妥善控制,此外,藥物經常有許多副作用,例如嗜睡、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等,因此,除了客觀的生理數據資訊外,患者的主觀感受亦是評估患者身心健康、甚至是調整用藥的關鍵之一,此外,由於多重慢性病患者常因需看診不同科別,多次領藥而經常服用多種藥物,但卻可能因此引發藥物交互作用、及治療禁忌,進而影響用藥安全及危害患者健康,是以,如何提出一種可於適當時間提醒患者正確用藥、提醒患者量測用藥後生理資訊、建立患者與照護端/醫療端的即時通訊管道、避免重複用藥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仍為有待解決之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人依據多年來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經驗,提出一種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包括一醫療端資料庫、一使用者端裝置、及分別與使用者端裝置、醫療端資料庫通訊連接的一管理伺服器;醫療端資料庫儲存有包含一藥物資訊及一病歷資訊的一醫療資訊;使用者端裝置具有一攝像單元及一即時通訊模組,即時通訊模組供以創建包含一回報單元的一即時通訊群組,回報單元供以基於一用藥提醒,產生一用藥回報結果,亦供以基於一生理量測提醒,產生一生理量測結果影像;攝像單元供即時通訊模組驅動以拍攝生理量測結果影像;管理伺服器具有一分析處理模組,另有一提醒單元與分析處理模組資訊連接;分析處理模組供以基於藥物資訊及病歷資訊,產生以患者為主體統整分析的用藥提醒,並使提醒單元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且用藥提醒至少包含一藥物外觀資訊與一用藥數量資訊; 分析處理模組亦供以基於用藥回報結果、及藥物資訊對應的一作用部位、一作用時間與一適應症,產生生理量測提醒,並使提醒單元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分析處理模組亦供以辨識生理量測結果影像,以解析出一生理量測結果數據,並判斷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是否異常;分析處理模組亦供以判斷是否有接收用藥回報結果、及生理量測結果影像,判斷是否需要再次發送提醒。
為使 貴審查委員得以清楚了解本發明之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實施後之功效,茲以下列說明搭配圖示進行說明,敬請參閱。
請參閱「第1圖」,其為本發明之系統組成示意圖,並請搭配參閱「第2圖」之資訊流示意圖,如圖中所示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10,其包括:分別與一或多個醫療端資料庫11、一使用者端裝置12通訊連接的一管理伺服器13,以下例示各組成要件的功能: (1) 醫療端資料庫11可為例如設置於各醫院、各診所、及/或各藥局的一外部資料庫;較佳地,醫療端資料庫11亦可儲存關聯於使用者端裝置12的一健保卡資訊(健保卡資訊可註記有其它醫院或診所的處方)、一健康存摺資訊(其可例如擷取自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資料庫,而健康存摺資訊可具有各醫療院所上傳的資訊)、及使用者端裝置12之持有者(患者)所自行輸入的資訊,其儲存有一醫療資訊,醫療資訊可進一步包含一藥物資訊及一病歷資訊,其中,藥物資訊可例如為由相同醫院、或由其它醫院、或其它診所開立的一處方藥資訊(適用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與抗生素等用藥),且處方藥資訊更至少包含一服藥期間;病歷資訊可包含一診斷書、一體檢表、及醫師執行業務時製作之一病歷記錄表,較佳地,藥物資訊亦可儲存患者於其它醫療端(例如藥局、診所)所領取藥物的一中藥資訊、一指示藥資訊(適用於胃腸用藥、綜合感冒藥等用藥)、患者於其它藥妝店、藥局所領取藥物的一成藥資訊、及一健康食品資訊; (2) 使用者端裝置12具有一攝像單元121及一即時通訊模組122,即時通訊模組122得以一即時通訊軟體(例如微信、Line、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Telegram、Instagram、Skype、Facetime、iMessage等)的形式,運行於使用者端裝置12,而即時通訊模組122可供創建包含一回報單元1222的一即時通訊群組1221,回報單元1222可基於一用藥提醒R1,產生一用藥回報結果R1-F,亦可基於一生理量測提醒R2,產生一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攝像單元121可由即時通訊模組122驅動,而拍攝出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 (3) 管理伺服器13具有一分析處理模組131,另有一提醒單元132、一儲存單元133、及一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分別與分析處理模組131資訊連接;分析處理模組131可基於藥物資訊及病歷資訊,產生以患者為主體統整分析的用藥提醒R1,並令提醒單元132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且用藥提醒R1至少包含一藥物外觀資訊與一用藥數量資訊,較佳地,用藥提醒R1更可包含一藥物名稱資訊、一藥物尺寸資訊、一藥物劑量資訊、及一用藥頻次資訊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此外,用藥提醒R1除了圖片與文字的表現形式以外,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亦可驅動一文字轉語音輸出單元(圖中未繪示,其運行於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將前述用藥提醒R1所包含的資訊,以一語音訊息的方式輸出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且語音訊息的語言種類,亦不以中文或英文為限; (4) 承上,分析處理模組131亦可基於用藥回報結果R1-F、及基於藥物資訊所對應的一作用部位、一作用時間與一適應症,產生以患者為主體統整分析的生理量測提醒R2,並使提醒單元132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其中,分析處理模組131可依據藥物資訊(其若為處方藥資訊,則其通常已包含可供比對的一藥品醫囑代碼、一藥物成分、一主診斷名稱等資訊)所對應的ATC(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分類碼、DDD(Defined Daily Dose)分類碼、或AHFS(American Hospital Formulary Service,亦可稱AHFS/DI)分類碼,從儲存單元133儲存的一藥品分類碼參照表,比對出待服用藥物的適應症、作用部位、劑型、成分等資訊,而藥品分類碼參照表可例如由管理伺服器13擷取自一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5) 承上,分析處理模組131亦可對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執行一影像分析,以從中辨識/解析出一生理量測結果數據,並判斷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是否異常(即是否超出或低於一標準值),此外,應理解,前述的影像分析可包含一影像預處理程序(例如透過執行二值化運算、侵蝕演算法(erosion)、膨脹演算法(dilation)、斷開演算法(opening)、閉合演算法(closing)等方式消除雜訊或增強影像細節)、一特徵提取程序(例如識別外觀、輪廓、輪廓等特徵)、一影像區塊分割程序(Region Segmentation)等影像分析處理作業,以從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中識別出生理量測數據的影像特徵;較佳地,分析處理模組131亦可基於儲存單元133儲存的一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模型、或一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模型,持續從使用者端裝置12收集大量的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進而增進影像預處理、及特徵提取等前述影像分析程序的準確度,以識別出更為準確的生理量測數據;分析處理模組131亦可預先對使用者端裝置12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一處方箋影像(圖中未繪示),執行前述的影像分析,而解析出前述的藥物資訊(即處方藥資訊); (6) 承上,分析處理模組131亦可判斷使用者端裝置12是否有於一預設時間間隔內,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完成回報(即判斷回報單元1222是否有接收用藥回報結果R1-F、及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以判斷提醒單元132是否需要再次發送提醒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 (7) 儲存單元133主要儲存管理伺服器13定時、或不定時擷取自醫療端資料庫11的多筆藥物資訊與病歷資訊,且每筆病歷資訊除了包含一或多筆藥物資訊,每筆病歷資訊亦至少被設定與使用者端裝置12的一識別資訊形成關聯,其中,前述的識別資訊可例如為患者的一身分證字號、一生日、一患者姓名的其中一種或其任意組合,除前述資訊,識別資訊更可包含使用者端裝置12綁定於即時通訊模組122的用戶ID、或綁定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群組用戶ID、或/及手機號碼,但以上僅為舉例,皆不以此為限; (8) 承上,儲存單元133亦可儲存與使用者端裝置12通訊連接的其它物聯網裝置(IoT Device,例如智慧手錶、跑步機、飛輪機、智慧床等)的數據,以獲取例如患者的跑步卡路里消耗、跑步距離、跑步時心律、跑步時心跳、步行步數、步行距離、步行時心律、步行時心跳、步行卡路里消耗、爬樓梯段數、爬樓梯時心律、爬樓梯時心跳、爬樓梯卡路里消耗、游泳時間、游泳時心律、游泳時心跳、游泳距離、游泳卡路里消耗、睡眠時間等資訊,藉此,可作為醫療端開藥時、或開藥前、或分析用藥調查結果(第6圖將例述其含義)的評估依據之一; (9) 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可例如為創建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LINE官方帳號、創建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微信官方帳號、或創建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Telegram 官方帳號,而管理伺服器13通過一通訊網路(其可為公眾或私人網路,如無線網路(例如3G、4G LTE、Wi-Fi)、有線網路、區域網路(LAN)、廣域網路(WAN)等),可藉由執行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實現與使用者端裝置12進行即時通訊的功能,但以上僅為舉例,並不以此為限。
請繼續參閱「第1圖」至「第2圖」,較佳地,前述的醫療資訊更可包含不斷從使用者端裝置12回傳的一用藥歷程資訊,而用藥歷程資訊係可基於先前的用藥提醒R1與用藥回報結果R1-F而產生、及/或基於先前的生理量測提醒R2與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而產生。
請繼續參閱「第1圖」至「第2圖」,較佳地,分析處理模組131亦可根據接收用藥回報結果R1-F的時間、及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調整發送下一次用藥提醒R1、或調整發送下一次生理量測提醒R2的時間。
請繼續參閱「第1圖」至「第2圖」,較佳地,當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被分析處理模組131判斷為異常時,則分析處理模組131亦可調整發送下一次用藥提醒R1的用藥數量資訊、或暫停發送下一次用藥提醒R1。
請繼續參閱「第1圖」至「第2圖」,較佳地,當前述提及的用藥期間屆滿時,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亦可驅動提醒單元132,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發送一回診時間提醒,以主動提醒患者回診追蹤病情。
請參閱「第3圖」,圖中所示為本發明之方法流程圖,並請搭配參閱「第1圖」至「第2圖」,如圖中所示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的實施方法S,其可包括以下步驟: (1) 伺服器發送用藥提醒至使用者端裝置(步驟S1):本步驟請搭配參閱「第4圖」之示意圖,一管理伺服器13可基於一藥物資訊(例如處方箋)、及一病歷資訊,產生一用藥提醒R1,並發送用藥提醒R1至一使用者端裝置12所加入的一即時通訊群組1221,即如「第4圖」所示,用藥提醒R1可包含一藥物名稱資訊R11、藥物外觀資訊R12與一用藥數量資訊R13(例如圖中所示的1顆CONCOR TAB、與2顆VESYCA FC TAB);較佳地,用藥提醒R1更可包含一藥物尺寸資訊R14(例如圖中所示的刻度示意圖)、一藥物劑量資訊R15(例如圖中所示的CONCOR TAB是1.25MG、VESYCA FC TAB是150MG)、及一用藥頻次資訊R16(例如圖中所示的CONCOR TAB是每日一次、VESYCA FC TAB則是每日一次)之其中一種或其組合; (2) 承上,較佳地,在步驟S1執行前,管理伺服器13的分析處理模組131亦可預先對使用者端裝置12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一處方箋影像(圖中未繪示),執行影像分析,而解析出前述的藥物資訊(即處方藥資訊); (3) 承步驟S1,此外,由於多重慢性病患者常因需看診不同科別,多次領藥而經常服用多種藥物,但卻可能因此引發藥物交互作用、及治療禁忌,進而影響用藥安全及危害患者健康,因此,本實施例針對不同科別之用藥,管理伺服器13亦可自動提醒患者,服藥時對於不同科別之用藥,是否會有應注意的交互作用,管理伺服器13亦可提醒患者藥物成分是否有重複,應避免重複用藥,而主動調整執行步驟S1時,管理伺服器13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用藥數量資訊R13(例如減少服藥數量),再者,管理伺服器13亦可主動提醒醫療端的其它科別的醫師(或藥師),在開藥時應避免重複開藥、或應避免開立會與其它科別用藥,引發藥物交互作用的藥物,同時,患者本身也能藉由即時通訊群組1221,隨時請求管理伺服器13查詢自身的服藥紀錄,以避免患者忘記自己對何種藥物成分產生身體不適、或藥物過敏; (4) 伺服器確認是否有接收用藥回報(步驟S2):如「第4圖」所示,管理伺服器131確認是否有於一預設時間間隔內,接收使用者端裝置12基於用藥提醒R1,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所發送的一用藥回報結果R1-F,若有接收,則用藥回報結果R1-F可例如為「第4圖」所示的”吃了「CONCOR TAB 1.25MG」”,若未接收用藥回報結果R1-F,則經過前述的預設時間間隔後,可再次執行步驟S1,以重新發送用藥提醒R1,若有接收,且當管理伺服器13確認用藥回報結果R1-F為「已服用藥物」,則可接續步驟S3,較佳地,若管理伺服器13確認未接收用藥回報結果R1-F、或管理伺服器13確認所接收的用藥回報結果R1-F為「未服用藥物」時,則其在再次執行步驟S1前,管理伺服器13亦可先通報醫療端(例如醫院、診所等)、及/或照護端(例如患者的家人、朋友、看護人員等); (5) 承步驟S2,較佳地,管理伺服器13亦可根據接收用藥回報結果R1-F的時間,調整下一次執行步驟S1時,發送用藥提醒R1的時間; (6) 伺服器發送生理量測提醒至使用者端裝置(步驟S3):本步驟請搭配參閱「第5圖」之示意圖,管理伺服器13基於用藥回報結果R1-F、藥物資訊對應的一作用部位、一作用時間與一適應症,產生一生理量測提醒R2,並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如「第5圖」所示,生理量測提醒R2可為令使用者端裝置12以其攝像單元121拍攝一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的請求,例如「第5圖」所例示的血壓計螢幕影像,藉此,可避免患者誤填量測結果的數據與單位,進而造成管理伺服器13、或醫療端誤判患者情況的問題,並且,管理伺服器13的分析處理模組131可依據例如藥物資訊所對應的ATC分類碼、或DDD分類碼,從儲存單元133儲存的一藥品分類碼參照表,比對出治療特性、藥理分類、治療特性、化學成分與治療器官等資訊,以確定待服用藥物的適應症與作用部位,若以ATC分類碼為比對依據,則當管理伺服器13從擷取自醫療端資料庫11的藥物資訊(例如印製於處方箋的處方藥)中,提取「A10BA02」的ATC分類碼時,可藉由分析ATC分類碼的階層關係,確定:「A」代表作用器官/部位為「腸胃道及其代謝」;「A10」代表治療特性為「用於糖尿病的藥品」;「A10B」代表藥理分類為「降血糖藥品」;「A10BA」代表治療特性為「抗發炎及抗風濕」;「A10BA02」則代表化學成分為「Metformin」的糖尿病用藥,惟以上僅為舉例,其後,基於藥物資訊對應的一作用時間(假設使用者服用的藥物,依據ATC分類碼,屬於一種降血壓藥物),評估發送生理量測提醒R2的時間點(例如下午3點時,提醒患者應量測血壓),惟以上僅為舉例,管理伺服器13分析時並不限於使用ATC分類碼,且前述的藥物資訊亦不以西藥為限,同樣可適用於中藥); (7) 伺服器確認是否有接收生理量測結果回報(步驟S4):管理伺服器13確認是否有於一預設時間間隔內,接收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若有接收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則對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進行影像分析,以辨識/解析出一生理量測結果數據,並判斷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是否異常(即是否超出或低於一標準值),若判斷生理量測結果數據有重大異常,則可主動通報醫療端(例如醫院、診所等)、及照護端(例如患者的家人、朋友、看護人員等),以要求患者應盡快就醫,以檢查重大異常;若未接收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則可重新執行步驟S3,以再次發送生理量測提醒R2,較佳地,在再次執行步驟S3前,管理伺服器13亦可先通報醫療端、及/或照護端; (8) 承步驟S4,較佳地,管理伺服器13亦可根據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調整下一次執行步驟S3時,發送生理量測提醒R2的時間; (9) 承步驟S4,較佳地,當管理伺服器13判斷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為異常時,則管理伺服器13可註記藥物提醒R1所對應的藥物資訊,對病歷資訊所對應的使用者產生異常反應,藉此,管理伺服器13可對患者造成藥物過敏或其它身體不適的藥物成分,發送(或同步)至醫療端資料庫11,以告知醫療端的醫生(或藥師),對複診、或未來就診的同一位患者開藥時,可避免再度開立不適合患者的藥物,及調整開藥劑量。
請參閱「第6圖」,其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一)的用藥調查示意圖,並請搭配參閱「第1圖」~「第5圖」,本實施例與「第1圖」之技術類同,主要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10中, 管理伺服器13的分析處理模組131亦可基於藥物資訊及病歷資訊,產生以患者為主體統整分析的一用藥調查請求R3,使提醒單元132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而運行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回報單元1222,亦可基於管理伺服器13發送的用藥調查請求R3,回傳一用藥調查結果R3-F,至此即如「第6圖」所示,且本實施例的儲存單元133更儲存有前述的用藥調查請求R3與用藥調查結果R3-F,惟用藥調查請求R3的調查事項並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其亦可例如為「您是否有時候會忘記吃藥?」、「過去兩週內,您是否有忘記吃藥這原因以外的其它原因,讓您沒有按時吃藥?」、「您是否曾因為吃藥覺得更不舒服,而減少用藥劑量或停止吃藥,但沒有向醫生說?」、「當您外出旅遊或上班,是否有時候會忘記帶藥出去?」、「您是否苦惱於要每天按時吃藥?」等問題,藉此,分析處理模組131可依據用藥調查結果R3-F,判斷是否需要調整用藥提醒R1的發送時間、用藥數量、用藥頻次(此同樣影響用藥提醒R1的發送時間)、或判斷是否需要通報醫療端(例如醫院/診所的醫生、藥局的藥師)與照護端(例如家人、看護人員),以由醫療端評估患者本身是否有未完成服藥、自行停藥的其它原因,若有因為服藥後身體不適的其它原因,則可註記藥物提醒R1所對應的藥物資訊,對病歷資訊所對應的患者產生異常反應,進而使分析處理模組131於儲存單元133中,註記藥物提醒R1所對應的藥物資訊,對病歷資訊所對應的患者產生異常反應,照護端則可藉此關懷患者的心理狀況,此外,本實施例之管理伺服器13所蒐集的用藥調查結果R3-F,若與儲存單元133中的用藥回報結果R1-F(已服用、未服用、或未回報是否服藥)、及藥物資訊進行核對,則可協助醫療端或政府(健保局),檢核對當前病患所開立之藥物資訊的一餘藥量,若療程結束時、或療程結束前仍有為數不少的餘藥量,則可避免醫師再開立同類藥物給病患,而造成重複用藥的問題,故此舉有助於醫療端加強管理重複用藥,也能避免患者缺乏正當原因而重複領藥的問題。
請參閱「第7圖」,其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二)的查詢單元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1圖」之技術類同,主要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10中,使用者端裝置12的即時通訊模組122更包括一查詢單元1223,若以即時通訊模組122係為LINE通訊軟體為例,亦以管理伺服器13的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係為創建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一LINE官方帳號為例,則查詢單元1223可為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如LINE官方帳號)串接 LINE Messaging API後,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中內嵌的一模組化套件(BC HUB),查詢單元1223可為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如微信官方帳號)串接的一微信小程式(其屬於一種Web App),而無論前述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的態樣為何,查詢單元1223皆可包含一個人健康紀錄查詢單元、一用藥清單查詢單元、一用藥現況查詢單元、一用藥調查單元、一查詢掛號資料單元、一看診進度查詢單元與一線上掛號單元,分別如「第7圖」所示的「個人資料與健康存摺」、「用藥清單查詢」、「用藥現況查詢」、「用藥調查」、「查詢掛號資料」、「看診進度查詢」與「線上掛號」等多個功能模組。
請繼續參閱「第7圖」,例如前述的「個人健康紀錄查詢單元」作為供使用者點擊互動的介面,可讓使用者端裝置12直接於即時通訊模組122(例如LINE)中,請求管理伺服器13的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基於擷取自醫療端資料庫11的病歷資訊,從中提取出關聯於使用者端裝置12的識別資訊、及一門診資訊,並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亦可讓使用者端裝置12直接於即時通訊模組122中,訪問全民健保之「健康存摺」的URL,或者是藉由APP跳轉技術(例如iOS系統提供的URL Scheme協議,或例如Android系統提供的Intent代碼),跳轉至其它應用程式(APP)以檢視全民健保之「健康存摺」、或以瀏覽器訪問全民健保之「健康存摺」的URL。
請繼續參閱「第7圖」,又例如前述的「線上掛號單元」、「查詢掛號資料單元」、「看診進度查詢單元」作為供使用者點擊互動的介面,可讓使用者端裝置12直接於即時通訊模組122中,訪問特定醫院或診所的線上掛號系統的URL,以進行線上掛號、查詢門診掛號號碼、或者是查詢當前看診進度,較佳地,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亦可驅動提醒單元132,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發送一看診叫號提醒、及/或回診時間提醒,以主動提醒患者可盡快前往診療室就診。
請繼續參閱「第7圖」,又例如前述的「用藥現況查詢單元」,作為供使用者點擊互動的介面,可讓使用者端裝置12直接於即時通訊模組122中,請求管理伺服器13的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基於擷取自醫療端資料庫11的藥物資訊(例如印製於處方箋的處方藥),將包含有藥物外觀資訊、藥物尺寸資訊、藥物劑量資訊、及用藥頻次資訊的一應服用藥物資訊,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
請繼續參閱「第7圖」,又例如前述的「用藥調查單元」,作為供使用者點擊互動的介面,可讓使用者端裝置12直接於即時通訊模組122中,請求管理伺服器13的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執行如「第6圖」所示的用藥問卷調查,藉此,可對使用者端裝置12提供除了用藥提醒與回報的其他衍伸功能,惟以上僅為舉例,並不以此為限。
請繼續參閱「第7圖」,較佳地,查詢單元1223亦可包含一衛教資訊查詢單元(圖中未繪示),其作為供使用者點擊互動的介面,可讓使用者端裝置12直接於即時通訊模組122中,請求管理伺服器13的即時通訊管理模組134,將患者於醫療端就診或就醫後的一衛教資訊,發送至即時通訊群組1221。
請參閱「第8圖」~「第9圖」,其分別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三)的系統方塊與介面示意圖,並請搭配參閱「第4圖」至「第6圖」,本實施例與「第1圖」與「第3圖」之技術類同,主要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10中,更包含分別與管理伺服器13通訊連接的一照護端裝置14、及一醫療資訊系統15(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HIS),換言之,在「第3圖」所示的步驟S1執行前,管理伺服器13可先提供一即時通訊權限,以允許一照護端裝置14成為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成員,照護端裝置14的使用者例如為患者的看護人員、家人、藥局的藥師、或醫院/診所的醫生,醫療資訊系統15可設置於例如醫院或診所等場域,主要可供醫療端的各科別醫生,在權限範圍內檢視/編輯住院、急診、門診、護理、藥局、檢驗等各醫療子系統之患者的醫療資訊(包含病歷資訊、藥物資訊)、亦可檢視患者的醫囑與衛教資訊,而醫療資訊系統15可從管理伺服器13的儲存單元133,擷取出患者前次就診後的用藥紀錄(即用藥回報結果R1-F,其經統整後可為前述提及的用藥歷程資訊)、及用藥後生理狀況回報(即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或生理量測結果數據),以供醫療端下次開藥時、或開藥前,可自動提供未來開藥的開藥參考數量值、及/或開藥參考劑量值(可皆由管理伺服器13或醫療資訊系統15演算),惟醫療資訊系統15並非本發明的主要技術特徵,故於此不再贅述;而照護端裝置14主要具有一第二即時通訊模組141,第二即時通訊模組141供以讓照護端裝置14成為即時通訊群組1221的成員,即如「第8圖」所示,使管理伺服器13允許照護端裝置14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檢視用藥回報結果R1-F、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及/或用藥調查結果R3-F後,選擇性地發送一警示資訊,例如第9圖所例示的情境,當照護端裝置14的使用者(例如醫生、藥師或看護人員),在使用者端裝置12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接收用藥提醒R1後,過了一段時間並未回覆是否用藥,而未回報用藥回報結果R1-F時,則照護端裝置14此時可發送例如:「小明,今天是不是忘記吃藥了呢? 還是有什麼原因不吃藥呢? 或是有吃藥但忘記回報了呢?」的警示資訊,惟,若照護端裝置14評估使用者端裝置12所回報的用藥回報結果R1-F、生理量測結果影像R2-F、及/或用藥調查結果R3-F,有重大異常時,則前述警示資訊亦可為照護端裝置14於即時通訊群組1221中,所發送要求患者應立即就醫或檢查的即時訊息,故以上僅為舉例,並不以此為限,此外,照護端裝置14與醫療資訊系統15所分別傳送至使用者端裝置12的即時訊息,可被設定為彼此不公開,意即僅有使用者端裝置12有權限能同時檢視照護端裝置14與醫療資訊系統15所發送的訊息,醫療資訊系統15可被設定為無法檢視照護端裝置14與使用者端裝置12之間的互動訊息,相對地,照護端裝置14亦可被設定為無法檢視醫療資訊系統15與使用者端裝置12之間的互動訊息。
其中,作為示例,本發明所述的管理伺服器13,其本身為可提供連線服務之一或多台獨立伺服電腦、或以一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形式運行的VM平台、或以一虛擬專屬主機(Virtual Private Server)形式運行的VPS平台。
其中,作為示例,本發明所述的儲存單元133,其本身可為一資料庫伺服器、或彼此之間具有關聯關係之多個資料表(Table)的集合。
綜上可知,本發明所提出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據以實施後,至少可達成以下的有利功效: (1) 管理伺服器透過對醫療端資料庫所儲存之原醫院、其它醫院、其它診所、健康診所、藥局、及患者自行輸入的醫療資訊,進行統整分析後,可於適當用藥時間,即時發送至少包含藥物外觀、數量、尺寸等資訊的用藥提醒,且亦可依據用藥頻次、及/或患者的前次服藥時間,調整用藥提醒的發送時間,故能避免患者吃錯藥、或忘記吃藥的問題,且本發明所提出用藥提醒的形式,相較於習知的患者領取的藥單,能有效提升用藥資訊的易讀性與易認性; (2) 由於管理伺服器可在適當的藥物作用時間,提醒服藥後的患者量測生理資訊,故可讓醫療端、或照護端隨時掌握患者服藥後的生理狀況,同時,透過僅要求患者回傳生理量測結果影像的做法,可有效避免患者誤填量測結果的數據與單位,進而造成伺服器或醫療端誤判患者情況的問題; (3) 當管理伺服器判斷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為異常時,可註記待服用藥物對患者產生不良反應,藉此可讓醫療端對複診、或未來就診的同一位患者開藥時,可避免再度開立不適合患者的藥物; (4) 藉由主動提醒不同科別用藥,是否會有引發藥物相互作用的情形,可解決重複用藥問題、及避免未來開立不適合患者服用之藥物的情形; (5) 藉由請求患者配合進行用藥調查,可有助於瞭解除了生理狀況以外的患者心理狀況或其主觀感受,以透過專業量表,評估患者服藥後的情況,以及吃完之後的反應,同時,藉由評估用藥調查中有關餘藥量的調查結果,有助於醫療端加強管理重複用藥,也能避免患者缺乏正當原因而重複領藥的問題; (6) 藉由讓照護端裝置亦加入即時通訊群組,可讓照護端即時掌握用藥情形、用藥後生理狀況、用藥後心理狀況或其它主觀感受後,可即時對患者表達關懷、問候、或發送警示訊息(例如應立即就醫)。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等專利要件;申請人爰依專利法之規定,向 鈞局提起發明專利之申請。
10: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 11:醫療端資料庫 12:使用者端裝置 121:攝像單元 122:即時通訊模組 1221:即時通訊群組 1222:回報單元 R1-F:用藥回報結果 R2-F:生理量測結果影像 R3-F:用藥調查結果 1223:查詢單元 13:管理伺服器 131:分析處理模組 132:提醒單元 133:儲存單元 134:即時通訊管理模組 R1:用藥提醒 R11:藥物名稱資訊 R12:藥物外觀資訊 R13:用藥數量資訊 R14:藥物尺寸資訊 R15:藥物劑量資訊 R16:用藥頻次資訊 R2:生理量測提醒 R3:用藥調查請求 14:照護端裝置 141:第二即時通訊模組 15:醫療資訊系統 S: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的實施方法 S1:伺服器發送用藥提醒至使用者端裝置 S2:伺服器確認是否有接收用藥回報 S3:伺服器發送生理量測提醒至使用者端裝置 S4:伺服器確認是否有接收生理量測結果回報
第1圖,為本發明之系統方塊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系統資訊流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方法流程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用藥提醒與回報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生理量測提醒與回報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一)的用藥調查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二)的查詢單元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三)的系統方塊圖。 第9圖,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三)的介面示意圖。
S: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的實施方法
S1:伺服器發送用藥提醒至使用者端裝置
S2:伺服器確認是否有接收用藥回報
S3:伺服器發送生理量測提醒至使用者端裝置
S4:伺服器確認是否有接收生理量測結果回報

Claims (10)

  1. 一種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包括: 一醫療端資料庫,儲存有一醫療資訊,其包含一藥物資訊及一病歷資訊; 一使用者端裝置,其具有一攝像單元及一即時通訊模組;該即時通訊模組供以創建包含一回報單元的一即時通訊群組,該回報單元供以基於一用藥提醒,產生一用藥回報結果,亦供以基於一生理量測提醒,產生一生理量測結果影像;該攝像單元供該即時通訊模組驅動以拍攝該生理量測結果影像; 一管理伺服器,分別與該使用者端裝置、及該醫療端資料庫通訊連接,該管理伺服器具有一分析處理模組,另有一提醒單元與該分析處理模組資訊連接; 該分析處理模組供以基於該藥物資訊及該病歷資訊,產生該用藥提醒,並使該提醒單元發送至該即時通訊群組,且該用藥提醒至少包含一藥物外觀資訊與一用藥數量資訊; 該分析處理模組亦供以基於該用藥回報結果、及該藥物資訊對應的一作用部位、一作用時間與一適應症,產生該生理量測提醒,並使該提醒單元發送至該即時通訊群組; 該分析處理模組亦供以辨識該生理量測結果影像,以解析出一生理量測結果數據,並判斷該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是否異常;以及 該分析處理模組亦供以判斷是否有接收該用藥回報結果、及是否有接收該生理量測結果影像,判斷是否需要再次發送該用藥提醒與該生理量測提醒、或調整下一次發送該用藥提醒與該生理量測提醒的時間。
  2. 如請求項1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其中,該分析處理模組亦供以基於該藥物資訊及該病歷資訊,產生一用藥調查請求,以使該提醒單元發送至該即時通訊群組,該回報單元亦供以基於該用藥調查請求,回傳一用藥調查結果。
  3. 如請求項1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其中,當該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被判斷為異常時,則該分析處理模組亦供以調整發送下一次該用藥提醒的該用藥數量資訊、或暫停發送下一次該用藥提醒。
  4. 如請求項1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其中,當該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被判斷為異常時,該分析處理模組亦供以於一儲存單元中,註記該藥物提醒對應的該藥物資訊,對該病歷資訊對應的患者產生異常反應。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4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其中,該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更包含與該管理伺服器通訊連接的一照護端裝置,該照護端裝置具有一第二即時通訊模組,其供以使該第二即時通訊模組成為該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使該管理伺服器允許該照護端裝置於該即時通訊群組檢視該用藥回報結果、及該生理量測結果影像後,選擇性地發送一警示資訊。
  6. 一種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的實施方法,包括: 一用藥提醒步驟:一管理伺服器基於一藥物資訊及一病歷資訊,產生一用藥提醒,並發送至一使用者端裝置所加入的一即時通訊群組,且該用藥提醒至少包含一藥物外觀資訊與一用藥數量資訊; 一接收用藥回報結果步驟:該管理伺服器確認是否有接收該使用者端裝置基於該用藥提醒,所發送的一用藥回報結果,若否,重新執行該用藥提醒步驟; 一生理量測提醒步驟:該管理伺服器基於該用藥回報結果、及該藥物資訊對應的一作用部位、一作用時間與一適應症,產生一生理量測提醒,並發送至該即時通訊群組,其中,該生理量測提醒為請求該使用者端裝置拍攝一生理量測結果影像;以及 一接收生理量測結果回報步驟:該管理伺服器確認是否有接收該生理量測結果影像,若有,則對該生理量測結果影像進行辨識,以解析出一生理量測結果數據,並判斷該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是否異常,若否,重新執行該生理量測提醒步驟。
  7. 如請求項6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的實施方法,其中,該用藥提醒步驟、或該生理量測提醒步驟執行時,該管理伺服器皆根據接收該用藥回報結果的時間、或該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的結果,調整下一次執行該用藥提醒步驟時,發送該用藥提醒的時間、或調整下一次執行該生理量測提醒步驟時,發送該生理量測提醒的時間。
  8. 如請求項6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的實施方法,其中,該接收生理量測結果回報步驟執行時,當判斷該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為異常時,該管理伺服器調整於該用藥提醒步驟執行時,發送下一次該用藥提醒的該用藥數量資訊、或暫停下一次執行該用藥提醒步驟。
  9. 如請求項6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的實施方法,其中,該接收生理量測結果回報步驟執行時,當判斷該生理量測結果數據為異常時,該管理伺服器註記該藥物提醒對應的該藥物資訊,對該病歷資訊對應的使用者產生異常反應。
  10. 如請求項6或請求項9的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的實施方法,其中,在該用藥提醒步驟執行前,該管理伺服器係提供一即時通訊權限,以允許一照護端裝置成為該即時通訊群組的成員後,於該即時通訊群組檢視該用藥回報結果、該生理量測結果影像、及選擇性地發送一警示資訊。
TW109122681A 2020-07-03 2020-07-03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TWI749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2681A TWI749621B (zh) 2020-07-03 2020-07-03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2681A TWI749621B (zh) 2020-07-03 2020-07-03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9621B TWI749621B (zh) 2021-12-11
TW202202123A true TW202202123A (zh) 2022-01-16

Family

ID=80681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2681A TWI749621B (zh) 2020-07-03 2020-07-03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96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71983A1 (en) * 2020-12-02 2022-06-02 Lush Era Limited Method for inputting image display informatio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hysiological image information, and equipment for processing physiological image inform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6108B (zh) * 2022-11-10 2023-12-11 州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偽瑕疵影像建立瑕疵檢測模型的方法以及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6409U (en) * 2011-11-30 2012-04-11 Nat Taichung Inst Of Technology Intelligent medicine box
TWI536984B (zh) * 2012-05-10 2016-06-11 Intelligent kit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medication and its operation
TWI704914B (zh) * 2018-12-11 2020-09-21 南臺學校財團法人南臺科技大學 智慧藥物辨識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71983A1 (en) * 2020-12-02 2022-06-02 Lush Era Limited Method for inputting image display informatio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hysiological image information, and equipment for processing physiological image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9621B (zh) 2021-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38222A1 (en)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spitals and cities
US2023009213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ealthcare services remotely or virtually with or using an electronic healthcare record and/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7300795B2 (ja) ユーザおよび装置との合成インタラクションためのシステムと方法
US201901310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tate of being to health care delivery
US20140257836A1 (en) Automated interactive health care application for patient care
JP7373101B2 (ja) 患者プロファイル情報システム、患者プロファイル情報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EP2575064A1 (en) Telecare and/or telehealth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2015016133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d/or providing 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or healthcare-related information with or using an electronic healthcare record and information regarding and/or obtained with or from electronic interactive activity, information, content, or media
US20150213194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Multi-Format Data Aggregation
US20210295992A1 (en) Fully automated medical solution (mydoctor)
US2015027845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ealthcare services remotely or virtually with or using an electronic healthcare record and/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8218789A1 (zh)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WO2012071354A2 (en) Disease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personalized education, patient support community and telemonitoring
Monsen et al. Evidence-based standardized care plans for use internationally to improve home care practice and population health
US2010006384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wing Patient Access to a Patient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TWI749621B (zh)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CN110459311B (zh) 用于患者服药远程监控的服药提醒系统及方法
US20220013235A1 (en) Fully autonomous medical solution (mydoctor)
JP2003178142A (ja) 遠隔診療システム
CN113724895A (zh) 日间手术术后健康监护系统、方法及健康管理平台
Mars et al. Electronic Patient-Generated Health Data for Healthcare
US2017025575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mmending a discharge moment
TWM602263U (zh)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
JP7412916B2 (ja) 服薬支援システム
TWM610725U (zh) 基於評測報告的健康加值服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