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9833A - 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9833A
TW202139833A TW110106126A TW110106126A TW202139833A TW 202139833 A TW202139833 A TW 202139833A TW 110106126 A TW110106126 A TW 110106126A TW 110106126 A TW110106126 A TW 110106126A TW 202139833 A TW202139833 A TW 2021398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rearing
drainage
dr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6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1914B (zh
Inventor
林總一郎
林是道
林慎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林養魚場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林養魚場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林養魚場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9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9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1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191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5Filters for aqu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課題]本發明是設為欲提供一種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及方法的發明,前述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及方法可以在水產類之養殖裝置中,在不使用生物過濾裝置的情形下有效率地去除魚糞,並以少量的飼養水來養殖大量的水產。 [解決手段]使水產類之飼養槽的養殖水回流並讓魚糞朝槽底的凹部集中,來將其從排水管朝外部連續廢棄。設成:從前述飼養槽的側壁的排水口將飼養槽的飼養水朝淨化水槽內的篩網過濾裝置連續排水,使經過濾且積存於淨化水槽之過濾完畢的水流入二氧化碳去除裝置,補充和從前述槽底的排水口排出之水等量的水,並藉由氧氣溶解器使其含有必要量的氧氣,且藉由注水裝置將其以產生一定方向之水流的方式朝飼養槽內連續注水。

Description

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及方法,可以將鱒或其他的水產類以較少的水量,並且在沒有使用生物過濾裝置的情形下大量地養殖。
要將鱒等的水產類養殖於水槽,會需要大量的流水。又,以下情形已被視為是大的問題:如何效率良好地將以和餵餌量同等量被排泄的魚糞廢棄,並適當地保持氧氣濃度,且如何進一步以小空間來效率良好地養殖大量的水產類。 在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之發明中,是在水產類的養殖裝置的循環水路配設生物過濾裝置來過濾,而使每1m3 的養殖匹數大幅地增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201489號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在前述專利文獻1中的發明中,因為在水產類之養殖裝置的循環水路上配設有大型的生物過濾裝置,所以水產類之養殖裝置整體會變得較大型而使建造成本增加,而成為大規模事業。因此,對適合於小規模事業的水產類之養殖裝置的期望變得越來越高。 若省掉生物過濾裝置來將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形成為小型時,會產生該如何進行水中的硝化步驟才好這樣的大問題。 本發明是為了應對處理此課題而反覆專心致志研究的結果,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水產類之養殖裝置與系統,前述水產類之養殖裝置與系統藉由省略由生物過濾裝置所進行之硝化步驟,並在早期將魚糞等從飼養水排除,而維持新鮮的水質,且省掉了生物過濾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為了解決前述課題,而構成有如下之技術手段。
(1)一種水產類之養殖裝置,是由以下所形成:飼養槽,在槽底之研缽狀的凹部的中央部形成有槽底排水口;排水集水槽,形成於該飼養槽之形成於側壁的側壁排水口的外部;及淨化水槽,透過設於該排水集水槽的上部排水管而被連結,且具備有篩網過濾裝置,前述水產類之養殖裝置構成為: 設成藉由設於外部的注水裝置,以讓前述飼養槽內的飼養水往一定方向回流的方式注水,並設成使前述飼養水中的魚糞及殘餌朝前述槽底凹部的中央部集合; 讓可排出一定時間中的總排水量的約20%且誤差±10%的水量的前述槽底排水口和地下的槽底排水管連接來設置,並從前述側壁排水口透過可排出一定時間中的總排水量的約80%且誤差±10%的水量的前述上部排水管朝前述淨化水槽排水; 使已藉由其內部的前述篩網過濾裝置過濾水中的浮游廢物而積存於前述淨化水槽之過濾完畢水,藉由泵抽水且在一定時間往二氧化碳去除裝置進行一定量送水,而讓前述淨化水槽內的水位下降,藉此,設成使前述飼養槽的上層之水從前述側壁排水口的外部之前述排水集水槽透過前述上部排水管朝前述淨化水槽排出之構成; 並構成為:將和已從前述飼養槽的前述槽底排水口排水之水等量的新鮮水,以補水裝置在一定時間往前述二氧化碳去除裝置進行一定量送水並補給,且注入到氧氣溶解器,並藉由前述注水裝置將已在其內部含有氧氣之高氧氣狀態之水以產生一定方向的水流的方式連續注水至前述飼養槽內。
(2)一種水產類之養殖方法,是在水產類之養殖裝置中養殖水產類的水產類之養殖方法,前述水產類之養殖裝置是由以下所形成:飼養槽,在槽底之研缽狀的凹部的中央部形成有槽底排水口;及淨化水槽,透過設於排水集水槽的上部排水管而被連結,且具備有篩網過濾裝置,前述排水集水槽形成於該飼養槽之形成於側壁的側壁排水口的外部,前述水產類之養殖方法進行以下步驟: 藉由設於外部的注水裝置,以讓前述飼養槽內的飼養水往一定方向回流的方式注水,藉此使前述飼養水中的魚糞及殘餌朝前述槽底凹部的中央部集合,並從前述槽底排水口與飼養水一起排出; 從前述飼養槽的前述側壁排水口的外部之前述排水集水槽透過前述上部排水管讓上層的飼養水朝前述淨化水槽中的前述篩網過濾裝置排水; 將已過濾水中的浮游廢物而積存於前述淨化水槽之過濾完畢水在一定時間往二氧化碳去除裝置進行一定量送水來讓前述淨化水槽內的水位下降, 藉此,使前述飼養槽的上層之水從前述側壁排水口的外部之前述排水集水槽透過前述上部排水管朝前述淨化水槽排出,並且讓以補水裝置往前述二氧化碳去除裝置補給了和從前述飼養槽的前述槽底排水口所排水之水等量之新鮮水後之水,注入到氧氣溶解器來在其內部含有氧氣,並藉由前述注水裝置將此水連續注水至前述飼養槽內。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即可達成如下的效果。
在前述(1)記載之發明中,由於飼養槽的底面中央部形成為凹部,且飼養水成為朝一定方向回流,因此成為飼養水中的較重的魚糞或殘餌等會逐漸地朝飼養槽的中心部的凹部集中。 已集合於凹部的魚糞或殘餌等會藉由從和外部之槽底排水管連接之凹部的槽底排水口排出,而與飼養水一起朝外部排出。可以在不需要在水產類之養殖裝置中配設大規模的生物過濾裝置的情形下,大幅地削減水產類之養殖裝置的建造成本。 又,由於飼養槽的側壁排水口連繫於淨化水槽,因此對於在飼養水內浮游之魚糞或殘餌等已被篩網過濾裝置所過濾且通過篩網過濾裝置之淨化水槽內的水,以補水裝置補充和已從前述飼養槽的槽底排水口所排水之水量等量的水,並使其通過二氧化碳去除裝置,且藉由氧氣溶解器使補充完畢水含有氧氣到高氧氣狀態來返回到飼養槽,藉此,可將飼養槽的水量始終維持為固定。並且,由於供給充分的氧氣且維持如清水,因此不需要在養殖裝置配設大規模的生物過濾裝置,而可以大幅地削減水產類之養殖裝置的建造成本。 由於為了讓此水返回到飼養槽,而藉由注水裝置以產生一定方向的水流的方式朝飼養槽內注水,所以在飼養槽內,飼養水會朝一定方向回流,因此飼養水中的魚糞或殘餌會成為自然地朝飼養槽的中心部的凹部集合之情形。因此,變得可用比以往的放流方式少得多的量之排水與補水來形成為一般的放流方式之數倍的飼養密度,而可以使養魚成本降低。
在前述(2)記載之發明中,藉由使飼養水在飼養槽內朝一定方向回流,可以使飼養水中的較重的魚糞或殘餌自然地朝飼養槽中心部中的凹部中央部集合。由於從凹部的槽底排水口會將已積存於該凹部之魚糞或殘餌和進行一定的時間排出之飼養水一起廢棄,因此難以產生飼養水的混濁。 由於飼養水中的細微的浮游魚糞碎末被淨化水槽內的篩網過濾裝置所過濾,並從此水去除二氧化碳,並且以補水裝置來補充和已從前述飼養槽的槽底排水口排水的水量等量之水,使其通過二氧化碳去除裝置,並藉由氧氣溶解器使其含有氧氣至高氧氣狀態,且藉由注水裝置以朝一定方向產生回流的方式讓此水返回飼養槽,因此可將飼養水始終維持如清水,且可隨著在飼養槽內產生回流,而將飼養水產健全地飼養。 相較於以往的排放式,廢棄水量很少,因而可以用飼養槽內的相同水量來形成為數倍的飼養數量,且可以使養魚成本大幅地下降。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水產類之養殖裝置1中的飼養槽2,是將在平面視角下幾乎圓形的飼養槽2的底面設成從周端部朝向中央部向下傾斜之研缽狀的凹部3。
在飼養槽2的側壁2A的一側端部形成有側壁排水口13,且在其外側部設有排水集水槽2B。在其對面部配設有對來自飼養槽2之排水進行過濾的淨化水槽14,且將具備有閥15A之上部排水管15配設成從前述排水集水槽2B的底面配設至到達淨化水槽14的底上表面。
在淨化水槽14的外部設置有抽水泵19,以抽水管19A汲取前述淨化水槽14內之過濾完畢水,並藉由未圖示之控制器往二氧化碳去除裝置20進行每一定時間的一定量送水,藉此,當該淨化水槽14內之水位下降時,來自前述側壁排水口13的排水會因水位差而進入淨化水槽14內。在該淨化水槽14內配設有篩網過濾裝置17,且過濾從排水集水槽2B流出之排水中的魚糞和其他細小的塵埃。
從配設於前述二氧化碳去除裝置20之旁側的補水裝置18以和來自後述之槽底排水口4的排水量的相等量來補充新鮮的水,且往氧氣溶解器21送水,並藉由從注水裝置22吐出之朝向一方向的注水,形成為飼養槽2內的飼養水朝一定的方向回流。
該飼養槽2的直徑可因應於飼養水產類的種類或數量來適當地設定。飼養槽2內的水深可依據水產的種類或水產類的數量來適當地設定。 例如水深:直徑是以1:3~1:5作為基準,且將前述凹部3的中心部設為更深20~50cm左右。
如圖2所示,在前述凹部3的中心部形成有槽底排水口4,在槽底排水口4的下表面連接設置有銜接於外部的蓄積池5的槽底排水管6。在該槽底排水管6亦可如圖5所示地裝設依據手動、自動控制之開關栓7。且設為如下之口徑:可從前述飼養槽2進行一定時間內的總排水量的約20%且誤差±10%的排水。
此排水有2種方法。 (1)其一是在將飼養水產類放流至飼養槽2後,將圖5所示之開關栓7開放,並將前述槽底排水口4的口徑設定成可以在一定的時間,例如24小時中,排放總排水量的約20%且誤差±10%的水量。 在此情況下,蓄積池5與槽底排水管6會相對於飼養槽2設定為適當的落差,且以保持一定的水位的方式形成為不會讓全部的水從飼養槽2排水。
藉此,在回流於前述飼養槽2內之飼養水中擴散之較重的魚糞或殘餌等,由於會逐漸地朝槽底的前述凹部3中央部集中,並與從槽底排水口4以排放方式排水的飼養水一起從槽底排水口4流經下方的槽底排水管6,並流往外部的蓄積池5而被廢棄,因此朝前述凹部3集中之魚糞等會成為:一旦集中,便從槽底排水口4被廢棄。
藉由此排放而被廢棄之飼養水的量,由於設為總排水量的約20%、且誤差±10%,因此和一般的放流相比較,用5分之1的水量即足夠。由於藉由來自設於前述凹部3的槽底排水口4之排水,變得可進行例如飼養槽2內之魚糞等的大約70~80%的排出,因此可以維持飼養槽2的乾淨。
(2)作為其他的排水方法,當一定量的魚糞積存於凹部3時,會每一定時間,例如每隔3小時,自動地打開槽底排水口4的開關栓7,使已積存的魚糞在短時間內從槽底排水口4廢棄。然而,即使藉由此作法廢棄的水量仍然不會改變,因此若考慮管理面等時,排放會較實際。
從前述槽底排水口4的開關栓7起垂直地豎立設置之開關用的螺桿8的上部會受到已水平地支撐在支柱9之浮台10的固定部11所支撐,且可以藉由旋轉螺桿8的上端的把手8A來使開關栓7開關,但也可以設成在前述固定部11配設自動控制的電動齒輪等,來使其自動開關。此開關栓7的構造及開關方法是任意的。 再者,在開關栓7的周圍張開設置有防護網12以免水產進入。
在圖1中,在飼養槽2的側壁2A的適當處形成有側壁排水口13,且在其外部如圖3所示地形成有排水集水槽2B。 在前述側壁2A中的側壁排水口13的內側,張開設置有穿孔金屬板16以免魚游出。在排水集水槽2B的下表面固定有從前述淨化水槽14的底面連結成向上之上部排水管15,且可以為了維護而附加閥15A。
前述上部排水管15將口徑設為在一定的時間,例如24小時中,排水總排水量的約80%且誤差±10%之水量。 飼養水可以利用前述篩網過濾裝置17來過濾飼養水中的魚糞等。
包含於前述飼養槽2的飼養水之細微的魚糞碎末等是被前述篩網過濾裝置17所過濾,且將過濾完畢之水積存於淨化水槽14內。 附著於該篩網過濾裝置17的表面之魚糞等會伴隨篩網過濾裝置17的旋轉而被未圖示之剝離用具自動地剝離並回收。
從設於前述側壁2A的側壁排水口13可以將飼養槽2內的魚糞等的細微的浮游物和飼養水一起排出,且可以配合前述凹部3的槽底排水口4而在一定時間將飼養水的全部量替換為清淨水。 藉由將前述篩網過濾裝置17的微米網孔尺寸設為60μm~90μm,藉此所過濾出之飼養水會成為幾乎如清水般地透明。
已用前述篩網過濾裝置17過濾之過濾完畢水被設置於靠近淨化水槽14的抽水泵19所汲取,並通過前述二氧化碳去除裝置20,來去除飼養魚等所排出之二氧化碳並進行pH調節,並且藉由補水裝置18供給和從前述槽底排水口4所排出之水量等量的水來將氨稀釋。
pH調節是接收來自例如設置於水槽的感測器之訊號,並因應於pH值來控制設置於前述二氧化碳去除裝置20之送風機的電源的開啟/關閉,來調整二氧化碳的排氣量並調整至目標的pH。
往氧氣溶解器21送水之水在含有氧氣至飽和狀態後,會藉由注水裝置22以產生一定方向的流速,例如15cm/s~20cm/s左右之回流的方式來連續注水至飼養槽2內。已連續注水之水會沿著飼養槽2的側壁2A面回流。
前述注水裝置22的吐出管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個,且可以形成為:藉由朝向沿著飼養槽2的側壁2A面的方向,在水平或者上下方向上排列並配置複數個,而在飼養槽2內產生一定之相同方向的流動。
前述淨化水槽14內的水,由於會流經抽水泵19、二氧化碳去除裝置20、氧氣溶解器21並藉由注水裝置22以產生一定方向的流動之方式注水至飼養槽2,因此即使飼養水因餵餌而變髒、被細微的魚糞等弄髒,仍然可連續替換飼養槽2的飼養水,且產生有朝向一定方向的回流,所以飼養水產會和在清流水飼養之情形無異,而難以產生汙濁的影響。
藉由此水產類養殖裝置1,連喜好冰涼清水的鱒魚等的飼養魚也可以如棲息於清流般有活力地飼養,雖然會使用比以往的完全循環式的飼養槽更多的水,但可用和一般的放流式的飼養槽相比較量少得多的水量,進行每1m3 的飼養水飼養數量為5、6倍之高效率的飼養。 又,由於不需要大規模的生物過濾裝置,因此即使在地勢並非良好的場所,也可以用小規模來進行高效率的養魚,而可以對水產業作出大的貢獻。
再者,飼養槽2配設有一般的自動餵餌裝置。可以因應於需要,於飼養槽2架設遮陽棚或屋頂,或者也可以將飼養槽2設置於室內。飼養槽2只要是水流朝一定方向回流,就算不是正圓形而是多角形等也無妨。 飼養水產並非限定於鱒等,可以使用海水或者類似的水來飼養海棲水產類。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案發明,因為即使在養殖裝置未設置大規模的生物過濾裝置,也可以效率良好地將飼養槽內的魚糞等廢棄,所以即使在地勢不佳的場所,也可以用小規模方式進行大量的養魚,因此即使在山村等也可以廣泛地活用於水產業。
1:水產類之養殖裝置 2:飼養槽 2A:側壁 2B:排水集水槽 3:凹部 4:槽底排水口 5:蓄積池 6:槽底排水管 7:開關栓 8:螺桿 8A:把手 9:支柱 10:跳板浮台 11:固定部 12:防護網 13:側壁排水口 14:淨化水槽 15:上部排水管 15A:閥 16:穿孔金屬板 17:篩網過濾裝置 18:補水裝置 19:抽水泵 19A:抽水管 20:二氧化碳去除裝置 21:氧氣溶解器 22:注水裝置 II-II,V-V:線
圖1是顯示本發明的水產類之養殖裝置之一例的平面圖。 圖2是圖1中的II-II線縱剖面圖。 圖3是圖1中的III-III線縱剖面圖。 圖4是在圖1之飼養槽中附加了槽底排水口的開關蓋與浮台的平面圖。 圖5是圖4中的V-V線縱剖面圖。
1:水產類之養殖裝置
2:飼養槽
2A:側壁
2B:排水集水槽
3:凹部
4:槽底排水口
5:蓄積池
6:槽底排水管
13:側壁排水口
14:淨化水槽
15:上部排水管
15A:閥
16:穿孔金屬板
17:篩網過濾裝置
18:補水裝置
19:抽水泵
20:二氧化碳去除裝置
21:氧氣溶解器
22:注水裝置
II-II:線

Claims (2)

  1. 一種水產類之養殖裝置,是由以下所形成:飼養槽,在槽底之研缽狀的凹部的中央部形成有槽底排水口;排水集水槽,形成於該飼養槽之形成於側壁的側壁排水口的外部;及淨化水槽,透過設於該排水集水槽的上部排水管而被連結,且具備有篩網過濾裝置,前述水產類之養殖裝置的特徵在於:構成為: 設成藉由設於外部的注水裝置,以讓前述飼養槽內的飼養水往一定方向回流的方式注水,並設成使前述飼養水中的魚糞及殘餌朝前述槽底凹部的中央部集合; 讓可排出一定時間中的總排水量的約20%且誤差±10%的水量的前述槽底排水口和地下的槽底排水管連接來設置, 從前述側壁排水口透過可排出一定時間中的總排水量的約80%且誤差±10%的水量的前述上部排水管朝前述淨化水槽排水; 使已藉由其內部的前述篩網過濾裝置過濾水中的浮游廢物而積存於前述淨化水槽之過濾完畢水,藉由泵抽水且在一定時間往二氧化碳去除裝置送水一定量,而讓前述淨化水槽內的水位下降,藉此,設成使前述飼養槽的上層之水從前述側壁排水口的外部之前述排水集水槽透過前述上部排水管朝前述淨化水槽排出之構成; 並構成為:將和已從前述飼養槽的前述槽底排水口排水之水等量的新鮮水,以補水裝置在一定時間往前述二氧化碳去除裝置進行一定量送水並補給,且注入到氧氣溶解器,並藉由前述注水裝置將已在其內部含有氧氣之高氧氣狀態之水以產生一定方向的水流的方式連續注水至前述飼養槽內。
  2. 一種水產類之養殖方法,是在水產類之養殖裝置中養殖水產類的水產類之養殖方法,前述水產類之養殖裝置是由以下所形成:飼養槽,在槽底之研缽狀的凹部的中央部形成有槽底排水口;及淨化水槽,透過設於排水集水槽的上部排水管而被連結,且具備有篩網過濾裝置,前述排水集水槽形成於該飼養槽之形成於側壁的側壁排水口的外部,前述水產類之養殖方法的特徵在於進行以下步驟: 藉由設於外部之注水裝置,以讓前述飼養槽內的飼養水往一定方向回流的方式注水,藉此使前述飼養水中的魚糞及殘餌朝前述槽底凹部的中央部集合,並從前述槽底排水口與飼養水一起排出; 從前述飼養槽的前述側壁排水口的外部之前述排水集水槽透過前述上部排水管讓上層的飼養水朝前述淨化水槽中的前述篩網過濾裝置進行排水; 將已過濾水中的浮游廢物而積存於前述淨化水槽之過濾完畢水在一定時間往二氧化碳去除裝置進行一定量送水來讓前述淨化水槽內的水位下降, 藉此,使前述飼養槽的上層之水從前述側壁排水口的外部之前述排水集水槽透過前述上部排水管朝前述淨化水槽排出,並且讓以補水裝置往前述二氧化碳去除裝置補給了和從前述飼養槽的前述槽底排水口所排水之水等量之新鮮水後之水,注入到氧氣溶解器來在其內部含有氧氣,並藉由前述注水裝置將此水連續注水至前述飼養槽內。
TW110106126A 2020-03-12 2021-02-22 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及方法 TWI751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3063A JP6858996B1 (ja) 2020-03-12 2020-03-12 魚介類の養殖装置及び方法
JP2020-043063 2020-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9833A true TW202139833A (zh) 2021-11-01
TWI751914B TWI751914B (zh) 2022-01-01

Family

ID=75378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6126A TWI751914B (zh) 2020-03-12 2021-02-22 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58996B1 (zh)
KR (1) KR102661287B1 (zh)
TW (1) TWI751914B (zh)
WO (1) WO20211825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16238A1 (en) * 2022-08-02 2024-02-07 Linde GmbH An injection element for injecting a fluid into a ta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7595A (en) * 1976-08-24 1978-03-14 Organo Kk Method of fish preserve
JPS56118709U (zh) * 1980-02-14 1981-09-10
SE449155B (sv) * 1985-08-23 1987-04-13 Flygt Ab Behallare for uppfodning av fisk av icke styvt material anordnad nedsenkt i vatten
JPH0745004B2 (ja) * 1989-11-02 1995-05-17 昭次 園川 濾過材
JP3769680B2 (ja) * 1999-04-30 2006-04-26 財団法人電力中央研究所 魚介類の循環濾過養殖装置
FR2793996B1 (fr) * 1999-05-25 2002-12-13 Air Liquide Procede d'amelioration des conditions d'elevage de poissons en circuit ferme
JP2004208648A (ja) * 2003-01-08 2004-07-29 Ybm Co Ltd 魚介類生息水の活性化システム
JP3930880B2 (ja) * 2003-11-25 2007-06-13 株式会社陸上養殖工学研究所 循環濾過式養殖装置
TWI320304B (en) * 2007-06-14 2010-02-11 Znith Products Co Ltd Automation and recirculation of aquatic life supporting & culture system
CN103141428B (zh) * 2013-03-26 2014-09-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内循环鱼池及循环水处理工艺
CN103461260A (zh) * 2013-09-11 2013-12-25 福建省海名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流排污的水产养殖池
CN105830991B (zh) * 2016-04-12 2018-04-2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
CN206603062U (zh) * 2017-03-30 2017-11-03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金线鱼养殖池的水循环装置
JP6445200B2 (ja) 2017-06-02 2018-12-26 株式会社林養魚場 魚介類養殖装置
CN108835001B (zh) * 2018-07-05 2020-07-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58996B1 (ja) 2021-04-14
KR20210118928A (ko) 2021-10-01
TWI751914B (zh) 2022-01-01
WO2021182546A1 (ja) 2021-09-16
KR102661287B1 (ko) 2024-04-30
JP2021141851A (ja)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10296B2 (ja) 二枚貝等の底棲生物の多段式養殖装置及び養殖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バイオフィルター
KR101363623B1 (ko) 바이오플락을 이용한 순환 사육장
JP5629288B2 (ja) 魚介類養殖装置並びに養殖方法
KR101408850B1 (ko) 무배수 복합 순환 양식설비
TWI669055B (zh) Aquaculture equipment
CN213756300U (zh) 一种池塘循环水高密度生态水产养殖系统
KR100735830B1 (ko) 빌딩형 양식장
TW202139833A (zh) 水產類之養殖裝置及方法
KR101170304B1 (ko) 양식어류와 갯지렁이의 복합양식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2017200A (ja) 展示水槽
CN112931385A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室内养殖池
KR20140146995A (ko) 순환여과식 사육조
CN217136487U (zh) 一种提高水产种苗开口成活率的饲养装置
CN212813627U (zh) 一种多层分段养殖可投喂的环保水产养殖箱
JP2982927B2 (ja) 養魚池
JP2015061513A (ja) アワビ類の完全閉鎖循環式陸上養殖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アワビ類の陸上養殖方法
JP2023109012A (ja) 並列式循環瀘過養殖装置
CN203152267U (zh) 一种成鱼养殖池排污系统
JP3045661B2 (ja) 飼育濾過装置
CN201797840U (zh) 一种水禽类养殖洗浴游泳池
CN217446273U (zh) 一种小池精养系统
KR101743538B1 (ko) 배출부가 구비된 순환식 전복 양식로 및 그 양식로를 이용한 전복양식 방법
CN217661853U (zh) 一种用于高密度鱼塘的污水净化装置
JP6973832B1 (ja) 水棲動物の養殖装置、および養殖方法
CN220023912U (zh) 一种淡水鱼养殖鱼体排毒水循环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