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8240A - 多鏈輪配置上的移位通道 - Google Patents

多鏈輪配置上的移位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8240A
TW202138240A TW109138892A TW109138892A TW202138240A TW 202138240 A TW202138240 A TW 202138240A TW 109138892 A TW109138892 A TW 109138892A TW 109138892 A TW109138892 A TW 109138892A TW 202138240 A TW202138240 A TW 2021382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teeth
tooth
chain
larg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恩特 普爾斯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8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82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用於安裝在腳踏車後輪轂上之多鏈輪配置上之移位通道的改良實施方式。特別是消除目前尚且存在之缺點,在採用習知之移位通道的情況下此等缺點可能導致錯誤換擋以及鏈條脫落。

Description

多鏈輪配置上的移位通道
滾子鏈為了換擋而在多鏈輪配置之鏈輪之間切換的方案已眾所周知。為了確保移鏈平滑、順利且平穩地進行,在鏈輪上設有充當移位通道的組成部分的凹口,其為滾子鏈之鏈板提供空間。該等移位通道係如此設置在特定周向位置上,使得離開一鏈輪的滾子鏈亦能重新順利地嚙合在滾子鏈所切換至的鏈輪上。
其為用於使滾子鏈在向內切換中自較小之起始鏈輪移位至較大之目標鏈輪,以及在向外切換中自較大之起始鏈輪移位至較小之目標鏈輪的移位通道。
基於滾子鏈之節段如何先後與鏈輪中之一者上之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相繼之齒部接觸或嚙合,以及如何在向內切換中與位於目標鏈輪上之齒部嚙合,以及如何在向外切換中與位於起始鏈輪上之齒部嚙合,能夠特別明確地區分向內移位通道與向外移位通道。
移位通道之凹口之內緣具有螺旋狀走向,並且對應切換方向。
在多數情形下,凹部在徑向外部齒廓上即已開始,對應在切換操作中在相鄰鏈輪之間延伸之鏈節之區段的偏轉運動。
就用於使鏈條自相鄰之較小鏈輪移位至較大鏈輪的向內移位通道而言,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設有徑向朝外定向的螺旋。向內移位通道之導入側位於徑向內部,向內移位通道之導出側位於徑向外部。亦可將向內移位通道視作及稱作上升移位通道。
就用於使鏈條自相鄰之較大鏈輪移位至較小鏈輪的向外移位通道而言,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設有徑向朝內定向的螺旋。向內移位通道之導入側位於徑向外部,向外移位通道之導出側位於徑向內部。亦可將向內移位通道視作及稱作下降移位通道。
移位通道之沿周向的位置係根據以下產生:滾子鏈鏈節在目標小齒輪上亦需重新良好地嚙合在齒部上,亦即,齒部能夠良好地進入位於一對內鏈板鏈節或外鏈板鏈節之間的中間腔。這對應待遵循的相位條件,即應發生鏈條移位的相鄰鏈輪之間的相位關係。就自起始鏈輪至目標鏈輪的直線延伸而言,該相位條件應對應一距離條件,根據該距離條件,最後尚且在位於起始鏈輪上之鏈節之齒隙中之鏈銷的幾何軸與在目標鏈輪上卡在兩個齒部之間之鏈節之第一鏈銷的幾何軸的距離應大體為鏈節距之整數倍。
若透過鏈輪上之齒部之對應的構建方案徑向朝內或徑向朝外更改述及之鏈銷之徑向位置,則能夠例如如在20206中揭示的那般改變相位關係。
改變相位條件的另一方案為:將鏈條之直線延伸變更為弧形延伸。
DE 102012023819揭示的鏈輪具有偶數齒數以及沿周向交替之粗齒及細齒。其中,「粗」及「細」概念皆係相對沿平行於鏈輪之旋轉軸的方向的尺寸而言。
其中,除必要的偶數齒數條件以外,亦需要滿足鏈輪上之粗齒與外鏈板鏈節同步、且鏈輪上之細齒與內鏈板鏈節同步的條件。故亦為此類鏈輪使用「XSync」表述。
即使在切換過程後亦需保持同步性,並且是在位於目標鏈輪上之齒部與滾子鏈之間。
例如在EP 0313345中揭示過針對向內切換的、用於切換至相鄰之較大鏈輪的移位通道。基於齒數之比例以及相鄰鏈輪之直徑之比例,凹部延伸至齒尖。這是由於鏈板之外輪廓在其在移位通道中之末端位置中徑向朝外伸出齒部之外輪廓。
就外鏈板如何相對第一嚙合齒定位,區分兩種情形。
其中一種情形為,外鏈板在向外側定位在第一嚙合齒附近,以及,第一嚙合齒進入滾子鏈之一對外鏈板之中間腔。第一嚙合齒在向內側具有嚙合倒角,其中第一嚙合齒之齒尖係向外側錯移。
在相反的情形下,滾子鏈之內鏈板在向外側定位在第一嚙合齒附近,並且在向外側上穿過此第一嚙合齒。在此第一鏈板通過後,滾子鏈之下一外鏈板鏈節與反向於鏈輪之旋轉方向跟隨的第二嚙合齒嚙合,其中此第二嚙合齒進入一對外鏈板之中間腔。
就移位通道之某些實施方案而言,尚且在發生內鏈板通過以前,鏈條之外鏈板之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居前之凸面狀末端件便已與第一嚙合齒上之非負荷齒腹發生接觸。與此接觸相結合,能夠實現外鏈板上升,其中將外鏈板抬升至具有較大之半徑的位置。能夠實現此接觸,因為針對外鏈板,凹口在沿驅動旋轉方向跟隨第一嚙合齒的空間給定齒上為外鏈板之向內側位移提供空間。
EP 0642972揭示過針對向外切換的、用於切換至相鄰之較小鏈輪的移位通道,其中使用相對周向傾斜的倒角。在該較大之鏈輪之向外側上設有用於供內鏈板鏈節向外側通過的通路齒,一移位通道自該通路齒出發徑向朝內延伸。
若起始鏈輪與目標鏈輪之間之齒數差較大,則在此情形下使用之凹口沿螺旋線具有較大之縱向延伸度。在此情形下,在沿平行於旋轉軸的方向視之的情況下,整個外鏈板甚或相鄰之外鏈板的部分區段皆容置在凹口中。
EP 3009339揭示過此類凹口。
除期望的在切換至相鄰鏈輪的過程中為滾子鏈之鏈板提供空間的效應以外,移位通道之凹口亦具有意外的效應。
作為移位通道之主要組成部分的凹口使得齒部上之橫截面減小,故必定導致可藉由此等橫截面傳遞之負荷減小。此外,位於滾子鏈之滾子之間的齒部的負荷齒腹上以及位於鏈輪之齒部上的接觸面有所減小,故單位面積壓力增大,這對磨損特性產生不利影響。
向內移位通道具有作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空間給定齒,用以為鏈條提供空間。
在特定情形下,提供的此空間有負面作用。在鏈輪沿驅動旋轉方向的旋轉運動中,以及在鏈輪之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的旋轉運動中,皆可能出現負面效應。
在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之旋轉運動中,可能發生需要防止的鏈條脫落。
在沿驅動旋轉方向的旋轉運動中,在不滿足就滾子鏈之鏈條移位而言需要遵循之相位條件/距離條件並且產生問題的位置上,可能發生滾子鏈之非期望的向外移位。
在向外移位通道上,在滾子鏈之向內側位移過程中同樣可能引發非期望的滾子鏈移位,其中不滿足相位條件/距離條件並且產生問題。
先前技術中揭示過如圖3所示之針對此問題的解決方案,但在此解決方案中,仍存在強度低的問題,以及發生滾子鏈之滾子與小齒輪輪齒之負荷齒腹的接觸的較小面上之單位面積壓力較高的問題。
在Xsync鏈輪上,滾子鏈之鏈節需要與粗齒以及細齒同步。
由此一方面產生限制條件,但另一方面為採用XSync的鏈輪的設計提供若干可能性。
例如在向內切換至XSync鏈輪的過程中,毋需藉由外鏈板上升以及隨後的內鏈板通過來進行切換。另一方面,空間給定齒之向外側凹口的深度可有所減小。EP 3009339揭示過此類構建方案。
EP 3009339提出過:在向內移位通道上,在空間給定齒上延伸至齒尖的凹口的深度僅足以容置內鏈板之在向外側定位於空間給定齒旁的區段。無足夠的空間來容置滾子鏈之外鏈板。因此,該空間給定齒之齒尖在軸向上較粗,以及,在空間給定齒之齒尖上沿軸向仍有足夠的空間來形成向內側的定心倒角。此定心倒角用於實現空間給定角在鏈條之一對內鏈板之間之中間腔中的可靠嚙合,進而防止整個內鏈板鏈節在反向踏動情況下向外側穿過此空間給定齒。否則,向外側通過空間給定齒會引起鏈條在反向踏動過程中自鏈輪跳脫。
但實踐表明,倒角之軸向延伸並非在所有情形下皆足以防止鏈條跳脫。
本發明用以解決此問題的解決方案為,該凹口並不延伸至齒尖,而是在凹口中設有一凸起,其大體延伸至原始材料平面之水平面、即位於鏈輪之向外側上之平坦面的水平面。
在本發明之該實施例中,該等相鄰鏈輪中之較大者及較小者皆具有偶數齒數,且粗齒與細齒沿周向交替,如同在DE 102012023819中揭示的那般。但本發明之構思並不侷限於此。
亦可採用較大之目標鏈輪為XSync鏈輪,但相鄰之較小鏈輪並非XSync鏈輪的方案。於是,即使在齒部上有外鏈板鏈節與突出部相鄰的特定情形下,亦可將凹口中之突出部用於沿徑向將外鏈板支撐,並且實現鏈條與較大之鏈輪上之齒部的同步。
本發明之構思亦可應用於完全無粗齒及細齒的鏈輪。在此情形下,在向內切換過程中,透過採用對應的齒部設計,刻意放棄藉由第一尖齒上之內鏈板通路實現的切換。如此一來放棄兩個切換方案中之一者。但另一方面在防止反向踏動過程中之鏈條脫落以及防止意外向外切換方面獲得優勢。
圖1示出一山地車,其包含鏈式換擋裝置、位於後輪上之後部多鏈輪配置、以及單一的前鏈輪。
圖2示出對於腳踏車而言常見的滾子鏈(20),其具有包含外鏈板對(23)之外鏈板鏈節(21)、包含內鏈板對(24)之內鏈板鏈節(22)、鏈條滾子(25)以及鏈銷(26),並且適於與本發明的多鏈輪配置共同起作用。
根據圖4之多鏈輪配置(1)在驅動情形下沿驅動旋轉方向D旋轉,其中未繪示之滾子鏈(20)之節段(21,22)先後與鏈輪(3,4)中之一者上之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相繼的齒部(30)嚙合。
在鏈輪(3,4)中之較大鏈輪(3)上可以看到移位通道(10)之數個凹口(13),其為自鏈輪(3,4)中之一者切換至相鄰之鏈輪的滾子鏈(20)提供空間。凹口(13)之內緣具有螺旋狀走向,對應切換方向。就用於使鏈條自相鄰之較小鏈輪(4)向內側移位至較大鏈輪(3)的移位通道而言,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設有朝外定向的螺旋。就用於使滾子鏈(20)自相鄰之較大鏈輪(3)向外側移位至較小鏈輪(4)的移位通道(10)而言,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設有朝內定向的螺旋。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設有包含52個齒部(30)之較大鏈輪(3)以及包含42個齒部(30)之較小鏈輪(4)。齒數之差為10,其中齒數42及52無法在無餘數的情況下被10整除。這導致,在圖4中清楚地示出的總共5個向內移位通道(15)以及5個向外移位通道(16)皆具有相似性,但無法採用相同的構建方案。每個移位通道(10)皆採用不同的構建方案。
在圖5左側示出針對滾子鏈(20)的向內側移位的向外移位通道(16),而在圖5右側示出針對滾子鏈(20)向外側移位的向內移位通道(16)。
在兩個鏈輪(3,4)之齒數之間的齒數差還等於該二齒數之公除數的情況下,即當該等鏈輪例如具有40及50個齒部時,同類型之移位通道,即5個向內移位通道(15)(上升移位通道)以及5個向外移位通道(16)(下降移位通道)可以相同。
移位通道(10)之沿周向的位置係根據以下產生:滾子鏈鏈節(21,22) 在目標鏈輪(9)上亦需重新良好地嚙合在齒部(30)上,亦即,齒部(30)能夠良好地進入位於一對內鏈板鏈節或外鏈板(24,23)之間的中間腔。這對應待遵循的應發生滾子鏈(20)之移位的相鄰鏈輪(3,4)之間的相位條件。
向內移位通道(15)自其徑向內部的導入側(11)徑向朝外地延伸至其導出側(12),在圖中在充當移位通道之主要組成部分的凹口(13)的邊緣處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根據滾子鏈(20)在自較小鏈輪(4)切換至較大鏈輪(3)過程中的斜置,凹口(13)之深度總體上自導入側(11)朝向導出側(12)增大。不同於此,在接片(18)上之在滾子鏈之向外側移位過程中與齒部相鄰之位置上,滾子鏈之內鏈板(28)不被外鏈板(27)遮蓋。
在圖6中能夠特別清楚地看出較大之鏈輪(3)之向內側(背側)(5)。粗齒與細齒(36,37)在外周上交替跟隨,這要求齒數為偶數。
粗齒(36)係在向內側(5)上沿平行於旋轉軸之方向具有較粗的尺寸,故此等粗齒(36)儘管能夠進入位於外鏈板鏈節(21)上之一對外鏈板(23)之間的中間腔,但不嚙合在位於內鏈板鏈節(22)上之一對內鏈板(24)上。粗齒(36)在平行於旋轉軸D的方向上為外鏈板鏈節(21)提供良好的導引。
細齒(37)沿平行於旋轉軸之方向具有較細的尺寸。其適於嚙合在位於內鏈板鏈節(22)上之一對內鏈板(24)上。細齒(37)在平行於旋轉軸D的方向上為內鏈板鏈節(22)提供良好的導引。
在圖5中示出用於滾子鏈(20)的向內側移位的第一嚙合齒(40)及向內移位通道(15),以及向外移位通道(16)之針對滾子鏈(20)的向外側移位的內鏈板通路齒(45)。
除粗齒及細齒(36, 37)以外,圖7還示出具有定心倒角(44)之空間給定齒(43)之向內側(6),以及具有嚙合倒角(42)之第一切換齒(40)之向內側(6),以及第二嚙合齒(41)之向內側。
圖9為如圖8所示之側視圖的詳圖,從中可看出移位通道(10)之更多細節,特別是兩個接片(18)、一個橋部以及一個排推倒角(17)。
結合圖5及圖7能夠特別清楚地看出藉由本發明之鏈輪(3,4)實現的向內切換過程中的操作。
在向內切換過程中,鏈節(21,22)首先以在齒部(30)旁經過的方式徑向朝內偏轉。還以在空間給定齒(43)旁經過的方式偏轉,且隨後向內側之外鏈板(27)越過第一嚙合齒(40)之齒尖(33)並在第一嚙合齒(40)之向內側上徑向朝內滑動,其中與在向內側上設於第一嚙合齒(40)上之嚙合倒角(42)發生接觸。嚙合倒角(42)係傾斜,且其在齒尖(33)處更加向外側,且進一步徑向朝內地,在第一嚙合齒(40)處更加向內側定位。
位於該空間給定齒之齒尖上之突出部允許內鏈板鏈節徑向朝內通過,外鏈板鏈節則無法通過。如此一來,該突出部實現一軟化功能,其防止在向內移位通道上意外地引入向外切換操作。該空間給定齒之齒尖沒入介於一對外鏈板之間之中間腔,並且將外鏈板鏈節相對鏈輪上之齒排定心。
根據本發明之空間給定齒(43)實現數個功能。
其為滾子鏈之鏈節提供用以接近較大之鏈輪(3)的空間。
其防止以下情況:在內鏈板在第一切換齒(40)上通過後,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跟隨第一切換齒(40)的第二切換齒(41)與外鏈板鏈節(21)卡合。
其防止反向踏動過程中的鏈條跳脫。
其防止在向內移位通道(15)上引入向外切換操作。
在引入向外切換操作前,鏈節係與較大之鏈輪(3)卡合,其中齒部(30)係進入位於鏈板對(23,24)之間的中間腔。
在向外切換操作開始時,鏈節繼續徑向朝內偏轉,但開始以在齒部旁經過的方式向外側運動。作為第一鏈節,內鏈板鏈節(22)以在通路齒(45)旁經過的方式偏轉。
後續鏈節亦需要空間,因為該等鏈節尚未充分地沿向外方向背離較大之鏈輪(3)運動。如圖5所示,藉由向外移位通道(16)之凹口(13),在向外側在該較大之鏈輪上亦提供必要的空間。
在將該較佳實施方式之42對比52的齒數比與此等鏈輪上之Xsync齒部相結合的情況下,自較小之鏈輪朝向如圖5左側所示之位於較大之鏈輪上之向外移位通道的滾子鏈儘管在通路齒(45)上有空間,但仍需要防止卡在較大之鏈輪(3)上。
在較大之鏈輪(3)上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跟隨通路齒(45)的齒部要求外鏈板連接(21)之嚙合,因為該齒部為粗齒(36)。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的進一步後續的齒部亦配設有用於排推鏈節的排推倒角(17),故鏈條不會被否則存在於齒部之非負荷齒腹(32)之外周上以及存在於齒根(38)上之邊沿徑向朝外帶動。在圖5及圖9中示出之排推倒角(17)在平坦面(7)上開始,並在其乃至非負荷齒腹(32)上之齒部的外輪廓、乃至齒根(38)或乃至齒尖(33)的延伸中背離此平坦面(7)傾斜。
若該較小之鏈輪並非Xsync鏈輪,即不具有粗齒,則在符合額外需要遵循的條件(如較小之鏈輪(4)上之奇數齒數)的情況下,使得滾子鏈(20)嚙合在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在較大之鏈輪(3)上跟隨通路齒(45)的齒部上。在此情形下亦毋需採用排推倒角(17)。
在反向踏動過程中,沿驅動旋轉方向D相繼之鏈節(21,22)先後地徑向朝內運動,其中該等齒部自齒尖(33)開始進入各一鏈板對(23,24)之中間腔。
在較大的鏈輪中,鏈條朝向前鏈輪的傾斜走向特別明顯,故存在內鏈板鏈節(22)向外側穿過一個齒部(30)的傾向,這可能導致意外切換至相鄰之較小鏈輪(4)乃至鏈條跳脫,並需要加以避免。諸如空間給定齒(43)的向外側配設有凹口的齒部為此誤操作提供極佳的前提條件。
就本發明之空間給定齒(43)而言,齒尖(33)係向外側錯開,並仍能良好地進入位於一個鏈板對(23,24)之間的空間。隨後,向內側的內鏈板在向內側設於空間給定齒上之定心斜面上徑向朝內滑動,並且在鏈輪上將內鏈板相對齒排定心。
在本發明之所示實施方式中,滾子鏈(20)之內鏈板鏈節(22)之徑向外部的向內側沿軸向支撐在凸起(14)上,以及,內鏈板之徑向內部的向內側可因滾子鏈(20)內的可能的扭轉而仍然充分地沿向內方向沒入凹口。
在本發明之構思之具有超過10的齒數差的進一步方案中,可將突出部14之徑向內部邊緣進一步徑向朝外定位,以及,鏈板有足夠的空間,故不再需要將鏈條扭轉。
圖14至圖16示出向外移位通道之另一根據本發明的構建方案。
該移位通道具有一向外側的凹口、一位於徑向外部導入側(11)上之通路齒(45)、以及一位於該通路齒(45)之齒尖(33)上之突出部(14)。
相對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跟隨通路齒(45)的齒部(30),凹口(13)之導出側(12)之徑向外部邊緣處於徑向內部。
在本發明之該實施例中,該等相鄰鏈輪中之較大者及較小者皆具有偶數齒數,且粗齒與細齒沿周向交替(「Xsync」),如同在DE 102012023819中揭示的那般。但本發明之構思並不侷限於此。
亦可採用較大之目標鏈輪為XSync鏈輪,但相鄰之較小鏈輪並非XSync鏈輪的方案。於是,即使在齒部上有外鏈板鏈節與突出部相鄰的特定情形下,亦可將凹口中之突出部用於沿徑向將外鏈板支撐,並且實現鏈條與較大之鏈輪上之齒部的同步。
本發明之構思亦可應用於完全無粗齒及細齒的鏈輪。在此情形下,在向內切換過程中,透過採用對應的齒部設計,刻意放棄藉由第一尖齒上之內鏈板通道實現的切換。如此一來放棄兩個切換方案中之一者。但另一方面在防止反向踏動過程中之鏈條脫落以及防止意外向外切換方面獲得優勢。
前文以後鏈輪之多重配置中之最大的鏈輪為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由於其本身的性質,在此種鏈輪上毋需設有切換輔助件來使滾子鏈移位至相鄰的更大的鏈輪。然而,述及之特徵係可應用在與更大之鏈輪相鄰的鏈輪上,因為僅在齒數差為1至2個齒的情況下才需要在相應的鏈輪上設置切換輔助件,需要將鏈條自該鏈輪移位至相鄰的更大的鏈輪。本案的情況並非如此。
1:多鏈輪配置 2:鏈輪 3:較大之鏈輪 4:較小之鏈輪 5:向內側 6:向外側 7:平坦面 8:起始鏈輪 9:目標鏈輪 10:移位通道 11:導入側 12:導出側 13:凹口 14:突出部 14a:接觸面 15:向內移位通道 16:向外移位通道 17:排推倒角 18:接片 19:橋部 20:滾子鏈 21:外鏈板鏈節 22:內鏈板鏈節 23:外鏈板對 24:內鏈板對 25:鏈條滾子 26:鏈銷 27:外鏈板 28:內鏈板 29:內表面 30:齒部 31:負荷齒腹 32:非負荷齒腹 33:齒尖 36:粗齒 37:細齒 38:齒根 40:第一嚙合齒 41:第二嚙合齒 42:嚙合倒角 43:空間給定齒 44:定心倒角 45:通路齒 D:驅動旋轉方向
現結合一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圖1:腳踏車,其中可應用本發明之多小齒輪配置 圖2:針對腳踏車的滾子鏈 圖3:先前技術中之移位通道 圖4:本發明之多鏈輪配置之自向外側視之的視圖 圖5:圖1中之多鏈輪配置之局部圖,其更佳詳細地示出兩個移位通道 圖6:本發明之多鏈輪配置之自向內側視之的視圖 圖7:圖3中之多鏈輪配置之局部圖,其更佳詳細地示出齒部之設計 圖8:如圖2所示之本發明的多鏈輪配置的沿驅動旋轉方向D斜視之的透視圖 圖9:圖3中的細節的沿驅動旋轉方向D斜視之的透視圖 圖10:如圖4所示之本發明的多鏈輪配置的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斜視之的透視圖 圖11:圖5中的細節的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斜視之的透視圖 圖12:如圖6所示之本發明的多鏈輪配置(1)的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斜視之的透視圖 圖13:圖12中的細節的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斜視之的透視圖 圖14:包含向外移位通道(16)之替代性實施方案的鏈輪(3)的局部的自向外側視之的視圖 圖15:如圖14所示之本發明的多鏈輪配置(1)的沿驅動旋轉方向D斜視之的透視圖 圖16:如圖14所示之本發明的多鏈輪配置的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斜視之的透視圖
3:較大之鏈輪
4:較小之鏈輪
15:向內移位通道
16:向外移位通道

Claims (17)

  1. 一種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該多鏈輪配置用於安裝在腳踏車之後輪上,其中沿著軸向視之,該較大鏈輪係相對該較小鏈輪設於向內側上,以及,該較小鏈輪係相對該較大鏈輪設於向外側上,該多鏈輪配置之該較大鏈輪及該較小鏈輪具有: 數個位於該等鏈輪之徑向外部周邊上之包含齒尖的齒部,用於與滾子鏈之鏈節嚙合; 位於鏈輪之向外側上的平坦面; 用於與沿著向內方向自該較小鏈輪切換至該較大鏈輪的滾子鏈共同起作用的向內移位通道; 其中該向內移位通道包含: 位於該較大鏈輪之向外側上之凹口,該凹口在其徑向外部導入側上延伸至一空間給定齒; 以及位於該較大鏈輪之第一嚙合齒之向內側上之嚙合倒角,該第一嚙合齒沿著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的方向緊隨該空間給定齒;其特徵在於 ,在該凹口中設有位於空間給定齒上之突出部,其沿著向外方向相對凹口大體升至一有該平坦面穿過之平面。
  2. 如請求項1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突出部具有用於與該滾子鏈之內鏈板進行接觸的接觸面,在該接觸面中產生沿著軸向與該滾子鏈作用的接觸力,用以將該滾子鏈沿著向外方向軸向地排推。
  3. 如請求項1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空間給定齒具有位於向內側上之用於與該滾子鏈之內鏈板對之一內鏈板之內表面共同起作用的定心倒角,該內鏈板對之該內鏈板之該內表面與該內鏈板對之另一內鏈板之內表面相對; 故該空間給定齒可靠地沿著徑向進入該內鏈板對之間之中間腔,且使內鏈板鏈節相對於該較大鏈輪上之齒部之序列來定心。
  4. 如請求項1至3之其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定心倒角係配置成: 使得在反向踏動過程中,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先後卡入該較大鏈輪上之齒部的齒部可靠地沿著徑向進入鏈板對之間之中間腔,故不會發生鏈條脫落; 以及/或者,使得在沿著驅動旋轉方向D之旋轉運動中,先後卡入該較大鏈輪上之齒部的齒部可靠地沿著徑向進入位於該滾子鏈之鏈板對之間之中間腔,並且不沿著向外方向位移,並且不發生該滾子鏈自該較大鏈輪至該較小鏈輪的意外切換。
  5. 如請求項1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凹口之徑向朝內連接至該凸起的區段,其深度小於該凹口之沿著旋轉方向連接至該空間給定齒之區段的深度,並且形成一接片,從而為內鏈板提供空間。
  6. 如請求項1或2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第一嚙合齒之向外側具有大體平整的面,其大體在該平坦面之平面中延伸,用以實現與滾子鏈之內鏈板鏈節之外側的接觸。
  7. 如請求項1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較大鏈輪上之齒數與該較小鏈輪上之齒數之間的差至少為10。
  8. 如請求項1至7之其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較大鏈輪具有偶數數目之齒部,以及,該等齒部沿著軸向交替地實施為粗齒及細齒。
  9. 如請求項1至8之其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齒尖具有一支撐面,其能夠與該滾子鏈之一外鏈板接觸,用以沿著徑向對該外鏈板進行支撐。
  10. 如請求項1至9之其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較大鏈輪具有52個齒部。
  11. 如請求項1至10之其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較小鏈輪具有偶數數目之齒部,以及,該等齒部沿著軸向交替地實施為粗齒及細齒。
  12. 一種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該多鏈輪配置用於安裝在腳踏車之後輪上,其中沿著軸向視之,該較大鏈輪係相對該較小鏈輪設於向內側上,以及,該較小鏈輪係相對該較大鏈輪設於向外側上,該多鏈輪配置之該較大鏈輪及該較小鏈輪具有: 數個位於該等鏈輪之徑向外部周邊上之包含齒尖的齒部,用於與滾子鏈之鏈節嚙合; 位於鏈輪之向外側上的平坦面; 用於與沿著向外方向自該較大鏈輪切換至該較小鏈輪的滾子鏈共同起作用的向外移位通道; 其中該向外移位通道包含: 位於該較大鏈輪之向外側上的凹口; 以及位於該向外移位通道之徑向外部導入側上之通路齒;其特徵在於 ,在該凹口中,在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跟隨該空間給定齒之齒部之向外側上設有一突出部; 其中該突出部沿著向外方向相對凹口大體升至一有該平坦面穿過之平面,並且形成一跟隨齒根之外輪廓的橋部。
  13. 如請求項12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較大鏈輪上之齒數與該較小鏈輪上之齒數之間的差至少為10。
  14. 如請求項12或13之多鏈輪配置之鏈輪,其中,該凹口在該通路齒處之深度小於該凹口之自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跟隨通路齒的齒部徑向朝內延伸之區段的深度,從而構成接片。
  15. 如請求項12至14之其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在該通路齒之齒尖上的向外側設有突出部,其大體升至有該平坦面穿過之該平面。
  16. 如請求項12至15之其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在數個反向於驅動旋轉方向D跟隨該通路齒的齒部上設有在向外側上的排推倒角,故不產生針對外鏈板之外周邊的在徑向上起作用的支撐點。
  17. 如請求項12至16之其中一項之多鏈輪配置之較大鏈輪及較小鏈輪, 其中,該較大鏈輪具有52個齒部。
TW109138892A 2020-04-01 2020-11-06 多鏈輪配置上的移位通道 TW2021382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20000984.9U DE202020000984U1 (de) 2020-04-01 2020-03-11 Schaltgassen an Mehrfachanordnungen von Kettenrädern
DE202020000984.9 2020-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8240A true TW202138240A (zh) 2021-10-16

Family

ID=7047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8892A TW202138240A (zh) 2020-04-01 2020-11-06 多鏈輪配置上的移位通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DE (1) DE202020000984U1 (zh)
TW (1) TW20213824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048947U (zh) 2020-11-30 2022-07-26 Sram德国有限公司 自行车的小齿轮及具有自行车的小齿轮的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3345B1 (en) * 1987-10-21 1994-01-12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Multistage sprocket assembly for a bicycle
DE4330989A1 (de) * 1993-09-13 1995-03-16 Fichtel & Sachs Ag Kettenschaltung, insbesondere für Fahrräder
US9182027B2 (en) * 2011-12-06 2015-11-10 Sram, Llc Chainring
DE102015219522A1 (de) * 2014-10-14 2016-04-14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Kettenradanordnung für eine Hinterradnabe
US20180194431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sprocket assembly,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drive train of bicycle
US10378637B2 (en) * 2017-01-19 2019-08-13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0000984U8 (de) 2021-04-22
DE202020000984U1 (de) 202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6126B2 (en) Multi-sprocket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20210309320A1 (en) Drive arrangement of a bicycle having a multi-sprocket arrangement
TWI554439B (zh) Bicycle rear wheel drive unit
US7846048B2 (en) Multi-speed sprocket assembly
CN110979544B (zh) 用于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单链轮以及自行车前曲柄装置
US7258638B2 (en) Sprocket of a chain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US8066603B2 (en) Multi-speed sprocket assembly
CN107933811B (zh) 多小齿轮装置和具有所述多小齿轮装置的自行车传动件
EP0510361B1 (en)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for bicycle
TWI690457B (zh) 自行車用鏈輪及此種鏈輪總成
EP0505809B1 (en)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for bicycle
TWI750251B (zh) 用於腳踏車之滾輪型鏈條
US11919606B2 (en) Bicycle sprocket pairing
TW202138240A (zh) 多鏈輪配置上的移位通道
US11643167B2 (en) Multi-sprocket arrangement
TW202239657A (zh) 用於自行車換擋機構的鏈條導引輥以及自行車換擋機構和自行車傳動系
JPH06247375A (ja)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