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7715A - 訊號傳輸裝置 - Google Patents

訊號傳輸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7715A
TW202137715A TW109110321A TW109110321A TW202137715A TW 202137715 A TW202137715 A TW 202137715A TW 109110321 A TW109110321 A TW 109110321A TW 109110321 A TW109110321 A TW 109110321A TW 202137715 A TW202137715 A TW 2021377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
receiving device
compensation element
coup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0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0488B (zh
Inventor
孫宇程
楊昇帆
林元鴻
梁詠揚
Original Assignee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0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0488B/zh
Priority to US17/029,015 priority patent/US1130993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37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7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0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048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04Control of transmission; Equalising
    • H04B3/16Control of transmission; Equali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egative-impedance network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2Reducing cross-talk, e.g. by compens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0Reducing interference caused by unbalanced currents in a normally balanced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種訊號傳輸裝置包含傳輸線。傳輸線用以接收來自傳輸裝置的訊號,並輸出訊號至接收裝置。傳輸線包含訊號抑制器。訊號抑制器耦接接收裝置,用以抑制從接收裝置反射的反射訊號。訊號抑制器包含上拉元件以及補償元件。上拉元件用以降低從訊號抑制器到接收裝置的等效阻抗。補償元件用以補償從訊號抑制器到接收裝置的等效阻抗。上拉元件的第一端耦接補償元件的第一端,以及補償元件的第二端耦接接收裝置。

Description

訊號傳輸裝置
本揭示內容是關於一種訊號傳輸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包含訊號抑制器的訊號傳輸裝置。
隨著訊號傳輸裝置愈趨複雜,訊號傳輸路徑對於訊號的影響也益趨明顯,因此訊號傳輸路徑上的阻抗對於訊號也益趨關鍵。舉例來說,當訊號傳輸路徑上的阻抗愈大時,訊號受到阻抗的影響也愈大,如此一來,訊號經過訊號傳輸路徑的傳輸後便會有訊號失真的問題。
基於上述,如何在訊號傳輸的路徑上解決訊號的失真或是阻抗的影響,便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欲解決的問題。
本揭示內容之一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訊號傳輸裝置,其包含傳輸線。傳輸線用以接收來自傳輸裝置的訊號,並輸出訊號至接收裝置。傳輸線包含訊號抑制器。訊號抑制器耦接接收裝置,用以抑制從接收裝置反射的 反射訊號。訊號抑制器包含上拉元件以及補償元件。上拉元件用以降低從訊號抑制器到接收裝置的等效阻抗。補償元件用以補償從訊號抑制器到接收裝置的等效阻抗。上拉元件的第一端耦接補償元件的第一端,以及補償元件的第二端耦接接收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線更包含次傳輸線,次傳輸線的第一端耦接傳輸裝置,以及次傳輸線的第二端耦接補償元件的第一端。上拉元件包含第一導通孔耦以及電容裝置。第一導通孔耦接次傳輸線的第二端與補償元件的第一端。電容裝置透過第一導通孔耦接次傳輸線的第二端與補償元件的第一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線設置於印刷電路板上。次傳輸線與補償元件設置於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層上,電容裝置設置於印刷電路板中不同於第一層的第二層上,以及第一導通孔設置於第一層之上、第二層之上以及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線更包含第二導通孔。第二導通孔耦接於次傳輸線的第二端與該收裝置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容裝置為平行板電容。電容裝置具有約20~30歐姆的阻抗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容裝置具有約6~10毫米的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補償元件具有約10歐姆的阻抗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補償元件具有約7~13毫米的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抑制器更用以上拉傳輸至接收裝置的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補償元件係用以提升從訊號抑制器到接收裝置的等效阻抗。
綜上所述,本案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訊號傳輸裝置可提供更適當的阻抗匹配訊號傳輸路徑供量測訊號時使用,使量測時因阻抗不匹配產生的反射訊號減少,以得到失真較少的量測訊號。
100:通訊系統
110:傳輸裝置
120:接收裝置
TL:傳輸線
130:訊號抑制器
135:次傳輸線
140:補償元件
145:上拉元件
TN:節點
125:導通孔
146:導通孔
147:電容裝置
T:時間
AU:單位
S1:區域
S2:區域
藉由閱讀以下對實施例之詳細描述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揭示案,參考附圖如下:
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之一些實施例所繪示之一種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之一些實施例所繪示之部分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第3a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之一些實施例所繪示量測的訊號的眼圖;以及
第3b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之一些實施例所繪示量測的訊號的眼圖。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案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操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案所涵蓋的範圍。
另外,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耦接』或『連接』,均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直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或是相互間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亦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操作或動作。
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與第三等等之詞彙,是用於描述各種元件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這些元件不應該被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詞彙只限於用來辨別單一元件。因此,在下文中的一第一元件也可被稱為第二元件,而不脫離本案的本意。
於本文中,用語『電路系統(circuitry)』可泛指包含一或多個電路(circuit)所形成的單一系統。用語『電路』可泛指由一或多個電晶體與/或一或多個主被動元件按一定方式連接以處理訊號的物件。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約』、『大約』或『大致約』一般通常係指數值之誤差或範圍約百分之二十以內,較好地是約百分之十以內,而更佳地則是約百分五之以內。文中若無明確說明,其所提及的數值皆視作為近似值,即如『約』、『大約』或『大致約』所表示的誤差或範圍。
為易於理解,以下各圖式中的類似元件將被指定為相同符號。
參考第1圖。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之一些實施例所繪示之一種通訊系統100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通訊系統100包含傳輸裝置110、接收裝置120與傳輸線TL。傳輸線TL耦接於傳輸裝置110與接收裝置120之間,但本案並不以此為限。例如,通訊系統100更包含連結器(未繪示)耦接於傳輸線TL與傳輸裝置11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通訊系統100可為序列器/解序列器系統(serializer/deserializer,SerDes),但本案並不此為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裝置110用以輸出訊號,並透過傳輸線TL傳輸至接收裝置120。接收裝置120用以接收經傳輸線TL傳輸的訊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可為類比訊號或數位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線TL包含訊號抑制器130。訊號抑制器130耦接接收裝置120,用以抑制從接收裝置120反射的反射訊號。如第1圖所示,訊號抑制器130包含次傳輸線135、補償元件140以及上拉元件145。次傳輸線135的第一端耦接傳輸裝置110,次傳輸線135的第二端耦接補償元件140的第一端與上拉元件145的第一端,補償元件140的第二端透過節點TN耦接接收裝置120。
在一些實施例中,次傳輸線135的第一端直接耦接傳輸裝置110,其具有大約45~60 ohm的阻抗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拉元件145用以降低從訊號抑制器130到接收裝置120的等效阻抗。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拉元件145的第二端懸空(open)(或稱開路殘斷)。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拉元件145具有大約20~30 ohm的阻抗值。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拉元件145具有大約6~10mm的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補償元件140用以補償從訊號抑制器130到接收裝置120的等效阻抗。在一些實施例中,補償元件140用以提高從訊號抑制器130到接收裝置120的等效阻抗。在一些實施例中,補償元件140具有大約70 ohm的阻抗值。在一些實施例中,補償元件140具有大約7~13mm的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通訊系統100上的訊號可透過測量節點TN來取得。例如,用探針在節點TN上測量傳輸至接收裝置120的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裝置120為NAND邏輯閘,其具有低阻抗值大約為30 ohm。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傳輸線TL的阻抗高於接收裝置120的阻抗時,因為傳輸線TL具有較高的阻抗值,因此訊號傳輸至接收裝置120後產生反射,且反射的訊號與傳輸進接收裝置120的訊號反相。傳輸進接收裝置120的訊號與反射的訊號在節點TN上疊加。由於傳輸進接收裝置120的訊 號與反射的訊號在節點TN上疊加,反相的兩訊號一部分彼此抵消,因此當探針在節點TN測量時,會得到比預定傳輸進接收裝置120的訊號還要小的訊號,使接收裝置120實際接收的訊號失真。下列將以第2圖所示實施例來說明如何解決上述訊號失真的問題。
參考第2圖。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之另一些實施例所繪示的部分通訊系統100的示意圖。在第2圖中繪示訊號抑制器130與接收裝置120。
如第2圖所示,訊號抑制器130包含次傳輸線135、補償元件140以及上拉元件145,其中上拉元件145包含導通孔146與電容裝置147。次傳輸線135的第二端135a耦接導通孔146與補償元件140的第一端140a,以及導通孔146耦接電容裝置147的第一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線TL設置在印刷電路板上,且印刷電路板包含多個層用以設置電路元件。在一些實施例中,次傳輸線135設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層,電容裝置147設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二層,補償元件140設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層,以及導通孔146設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層上、第二層上以及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層與第二層不同。換言之,導通孔146於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耦接次傳輸線135與電容裝置147。在一些實施例中,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層為印刷電路板的底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容裝置147為平行板電容。然而,上述形式的電容僅為例示而已,任何可應用於本領域的電容或電容式元件均在本案思及的範圍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線TL更包含導通孔125。導通孔125耦接在節點TN與接收裝置120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訊號傳輸至次傳輸線135的第二端135a時,關於電路系統100從次傳輸線135的第二端135a看向接收裝置120(如第2圖所示之箭頭X)的等效電路,由於上拉元件145中的導通孔146與電容裝置147可降低訊號抑制器130的阻抗值,因此次傳輸線135的第二端135a的阻抗值比次傳輸線135本身的阻抗值還低。由於次傳輸線135的第二端135a具有較低的等效阻抗值,因此在次傳輸線135的第二端135a會產生反射訊號傳回次傳輸線135,但訊號仍透過次傳輸線135的第二端135a傳輸至補償元件140。,進一步地,關於電路系統100從補償元件140的第二端140b看向接收裝置120(如第2圖所示之箭頭Y)的等效電路,因為上拉元件145中的導通孔146與電容裝置147降低訊號抑制器130的阻抗值,因此補償元件140的第二端140b其阻抗值比補償元件140的第一端140a的阻抗值還高。換言之,從補償元件140的第二端140b看向接收裝置120(如第2圖所示之箭頭Y)的阻抗值相對地被提升。由於補償元件140的第二端140b對應於節點TN,因此可以視為節點TN的 阻抗值相對地被提升(例如:依據補償元件140的阻抗值設定,節點TN的阻抗值可提升至與傳輸線TL的阻抗值匹配)。如此一來,便可以避免前述在節點TN處有明顯反射訊號產生的情形(亦即傳送至接收裝置120的信號反射變少),且當使用探針測量節點TN時,可以避免測量的訊號(或是接收裝置120實際接收的訊號)失真。
綜上所述,在一些實施例中,第1圖或第2圖所示的訊號抑制器130主要是用以在節點TN前對所傳輸的訊號進行反射,使得阻抗不匹配的反射提前在節點TN前發生。一旦節點TN處沒有訊號反射的情形發生,在節點TN量測得到的訊號便會是預定傳輸的訊號或是接近預定傳輸的訊號。相較於沒有訊號抑制器130的先前作法而言,本案實施例中的訊號抑制器130可經採用而有效避免接收裝置120實際接收的訊號失真。
參考第3a圖與第3b圖。第3a圖與第3b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之一些實施例所繪示量測的訊號的眼圖。在第3a圖與第3b圖中,眼圖的橫坐標為時間T以及縱座標為訊號強度單位AU。在一些實施例中,第3a圖與第3b圖中的訊號強度單位AU為毫伏特(mV),時間T的單位為奈米秒(nanoseconds,ns)。在一些實施例中,第3a圖係繪示操作電路系統100中沒有訊號抑制器130的情形下節點TN上所量測的訊號的眼圖,而第 3b圖係繪示操作電路系統100中採用訊號抑制器130的情形下節點TN上所量測的訊號的眼圖。
在第3a圖中,眼圖包含區域S1。在第3b圖中,眼圖包含區域S2。在一些實施例中,眼圖中的區域S1顯示量測的訊號具有一個下拉的曲線X1,區域S2顯示量測的訊號具有一個下拉的曲線X2。如第3a圖與第3b圖所示,區域S2中曲線X2下拉的程度小於區域S1中曲線X1下拉的程度。由此可知,當操作電路系統100中採用訊號抑制器130時,節點TN上便可量測到較為平順的傳輸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區域S1中曲線X1與區域S2中曲線X2的下拉稱為非單調邊緣(non-monotonic edge)。在一些實施例中,相較於第3b圖中的眼圖,第3a圖中的眼圖具有較大的非單調邊緣。
在其他些實施例中,當次傳輸線135具有50 ohm的阻抗值,上拉單元145具有20 ohm的阻抗值與8mm的長度,以及補償元件140具有70 ohm的阻抗值與10mm的長度時,在節點TN上可量測到類似於第3b圖中的眼圖。
綜上所述,本案可透過訊號抑制器130在節點TN前(或接收裝置120接收訊號前)對所傳輸的訊號進行反射,使得阻抗不匹配的反射提前發生。一旦節點TN處(或接收裝置120接收訊號處)沒有訊號反射的情形發生,在節點TN量測得到的訊號便會是預定傳輸的訊 號或是接近預定傳輸的訊號。相較於沒有訊號抑制器130的先前作法而言,本案實施例中的訊號抑制器130可經採用而有效避免接收裝置120實際接收的訊號失真。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限定本案,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通訊系統
110:傳輸裝置
120:接收裝置
TL:傳輸線
130:訊號抑制器
135:次傳輸線
140:補償元件
145:上拉元件
TN:節點

Claims (10)

  1. 一種訊號傳輸裝置,包含:
    一傳輸線,用以接收來自一傳輸裝置的一訊號,並輸出該訊號至一接收裝置,
    其中該傳輸線包含一訊號抑制器,該訊號抑制器耦接該接收裝置,用以抑制從該接收裝置反射的一反射訊號,其中該訊號抑制器包含:
    一上拉元件,用以降低從該訊號抑制器到該接收裝置的一等效阻抗;以及
    一補償元件,用以補償從該訊號抑制器到該接收裝置的該等效阻抗,
    其中該上拉元件的一第一端耦接該補償元件的一第一端,以及該補償元件的一第二端耦接該接收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傳輸線更包含一次傳輸線,該次傳輸線的一第一端耦接該傳輸裝置,以及該次傳輸線的一第二端耦接該補償元件的該第一端,
    其中該上拉元件包含:
    一第一導通孔,耦接該次傳輸線的該第二端與該補償元件的該第一端;以及
    一電容裝置,透過該第一導通孔耦接該次傳輸線的該第二端與該補償元件的該第一端。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傳輸線設置於一印刷電路板上,其中該次傳輸線與該補償元件設置於該印刷電路板的一第一層上,該電容裝置設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中不同於該第一層的一第二層上,以及該第一導通孔設置於該第一層之上、該第二層之上以及該第一層與該第二層之間。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傳輸線更包含:
    一第二導通孔,耦接於該次傳輸線的該第二端與該接收裝置之間。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電容裝置為一平行板電容,其中該電容裝置具有約20~30歐姆的一阻抗值。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電容裝置具有約6~10毫米的一長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補償元件具有約10歐姆的一阻抗值。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補償元件具有約7~13毫米的一長度。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訊號抑制器更用以上拉傳輸至該接收裝置的該訊號。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補償元件係用以提升從該訊號抑制器到該接收裝置的該等效阻抗。
TW109110321A 2020-03-26 2020-03-26 訊號傳輸裝置 TWI770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0321A TWI770488B (zh) 2020-03-26 2020-03-26 訊號傳輸裝置
US17/029,015 US11309936B2 (en) 2020-03-26 2020-09-22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0321A TWI770488B (zh) 2020-03-26 2020-03-26 訊號傳輸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7715A true TW202137715A (zh) 2021-10-01
TWI770488B TWI770488B (zh) 2022-07-11

Family

ID=77857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0321A TWI770488B (zh) 2020-03-26 2020-03-26 訊號傳輸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9936B2 (zh)
TW (1) TWI77048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1496A (ja) * 2003-07-28 2005-02-24 Kanji Otsuka 信号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信号伝送線路
JP6246326B2 (ja) * 2014-03-20 2017-1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処理回路及び信号補正方法
US9686856B2 (en) * 2014-04-02 2017-06-20 Finisar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US9577852B2 (en) * 2014-11-03 2017-02-2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Common-mode suppressor based on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line
TWI578861B (zh) * 2016-06-17 2017-04-11 中原大學 傳輸線結構
TWI661437B (zh) * 2018-08-24 2019-06-01 中原大學 傳輸線結構
TWI678712B (zh) * 2018-09-27 2019-12-01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路板結構以及其傳輸導線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09936B2 (en) 2022-04-19
US20210306028A1 (en) 2021-09-30
TWI770488B (zh) 202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4678B2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wireline applications using differential signal compensation
US7557676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electronic device, cable, and connector
US7916497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differential signaling structure
US20070195473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501910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IC package, and mounting board
WO2007089885A3 (en) Passive impedance equalization of high speed serial links
WO2016109915A1 (en) Enhanced echo cancellation in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WO2011142079A1 (ja) 差動信号伝送線路、ic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それらの試験方法
US70030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output transformer for packaged laser diode drivers
TW202137715A (zh) 訊號傳輸裝置
CN113452633B (zh) 信号传输装置
US72391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input/output cells
US7746195B2 (en) Circuit topology for multiple loads
Moon et al. A 20 Gb/s/pin 1.18 pJ/b 1149µm 2 Single-Ended Inverter-based 4-tap Addition-Only Feed-Forward Equalization Transmitter with Improved Robustness to Coefficient Errors in 28nm CMOS
US6470054B1 (en) Bidirectional two-way CMOS link tailored for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US20220121591A1 (en) Bi-directional signal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cable
Wilson et al. Active crosstalk cancellation for next-generation single-ended memory interfaces
EP2684063B1 (en) Non-contact testing device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ransporting high-speed signals
CN111225489B (zh) 一种电源传输电路和电子设备
US20060273350A1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CN213517250U (zh) 一种端接电阻校准电路
US20170042022A1 (en) Circuit,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TWI657672B (zh) 傳送單元
US67378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mpedance matched output signals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US20070157049A1 (en) Adjusting input output t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