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9735A -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9735A
TW202129735A TW109131040A TW109131040A TW202129735A TW 202129735 A TW202129735 A TW 202129735A TW 109131040 A TW109131040 A TW 109131040A TW 109131040 A TW109131040 A TW 109131040A TW 202129735 A TW202129735 A TW 2021297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ser
processing
condensing
laser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1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荻原孝文
坂本剛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濱松赫德尼古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濱松赫德尼古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濱松赫德尼古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9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973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6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 B23K26/064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by means of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mirrors or pr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6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 B23K26/067Dividing the beam into multiple beams, e.g. multifoc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50Working by transmitting the laser beam through or within the workpiece
    • B23K26/53Working by transmitting the laser beam through or within the workpiece for modifying or reforming the material inside the workpiece, e.g. for producing break initiation c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3Observing, e.g. monitoring, the workpiece
    • B23K26/032Observing, e.g. monitoring, the workpiece using optic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6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 B23K26/062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by direct control of the laser b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6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 B23K26/0665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by beam condensation on the workpiece, e.g. for foc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6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 B23K2101/40Semiconduct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50Inorganic material, e.g.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B23K2103/02 – B23K2103/26
    • B23K2103/56Inorganic material, e.g.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B23K2103/02 – B23K2103/26 semiconduc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Dicing (AREA)

Abstract

雷射加工裝置具備有支承部、光源、空間光調變器、聚光部及控制部。控制部,係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雷射光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且複數個加工光的複數個聚光點在Z方向及X方向之各自的方向上位於互相不同的部位,又,控制支承部及聚光部中的至少一方,使X方向與線之延伸方向一致,且複數個聚光點沿著線相對地移動。控制部係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在Y方向上,0級光的聚光點對雷射光的非調變光的聚光點,位於一方側。

Description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作為對對象物照射雷射光而在對象物上形成改質區域的雷射加工裝置,使雷射光調變成雷射光被分歧成複數個加工光且複數個加工光聚光於互相不同的部位的裝置為眾所皆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22362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5-22601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前述這樣的雷射加工裝置,由於能夠藉由複數個加工光形成複數列的改質區域,故,在謀求加工時間的短縮化上極為有效。
本發明的目的係在於提供針對將雷射光分歧成複數個加工光的加工,能夠獲得高加工品質的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一態樣的雷射加工裝置,係藉由對對象物照射雷射光,在對象物形成改質區域之雷射加工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將具有第1表面及與第1表面相反側的第2表面之對象物以第2表面與Z方向正交的方式支承的支承部;射出雷射光之光源;將從光源射出的雷射光進行調變之空間光調變器;將已被空間光調變器調變的雷射光從第2表面側聚光於對象物之聚光部;及控制部,其係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雷射光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且複數個加工光的複數個聚光點在Z方向及與Z方向垂直的X方向之各別的方向上位於互相不同的部位,並且控制支承部及聚光部中的至少一方,使X方向與沿著第2表面延伸的線之延伸方向一致且複數個聚光點沿著線相對地移動,控制部係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在與Z方向及X方向垂直之Y方向上,0級光之聚光點對雷射光的非調變光的聚光點,位於一方側。
在此雷射加工裝置,複數個加工光中的1個亦即0級光的聚光點是在Y方向上,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位於一方側。藉此,可抑制雷射光中之未被空間光調變器調變的非調變光對0級光的聚光狀態造成影響(例如,非調變光與0級光干涉)。因此,若依據此雷射加工裝置,針對將雷射光分歧成複數個加工光的加工,能夠獲得高加工品質。
在本發明的一態樣的雷射加工裝置,亦可為進一步具備:取得對象物的圖像之攝像部;及調整從光源射出的雷射光之光軸的光軸調整部,控制部係在從光源射出雷射光前,依據圖像,控制光軸調整部使0級光之聚光點位於線上,且依據圖像,控制支承部及聚光部中的至少一方,使0級光之聚光點位於自第2表面起的預定深度的位置。藉此,可使0級光之聚光點容易且確實地位於線上。
在本發明的一態樣的雷射加工裝置,亦可為還具備:取得對象物的圖像之攝像部,控制部係在從光源射出雷射光前,依據圖像,控制支承部及聚光部中的至少一方,使0級光之聚光點位於線上,且依據圖像,控制支承部及聚光部中的至少一方,使0級光之聚光點位於自第2表面起的預定深度的位置。藉此,可使0級光之聚光點容易且確實地位於線上。
本發明的一態樣的雷射加工裝置,亦可為控制部係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在Y方向上,複數個聚光點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位於一方側。藉此,可使複數個聚光點沿著線進行排列。
本發明的一態樣的雷射加工裝置,其中,控制部係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複數個聚光點具有越靠近雷射光的相對的移動方向之前側,位於越靠近Z方向之第1表面側的位置關係。藉此,可抑制複數個加工光的各自之聚光阻礙於已經形成的改質區域。
本發明的一態樣的雷射加工裝置,其中,控制部係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在複數個加工光中,於雷射光的相對的移動方向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具有最大的輸出。藉此,在將遍及於複數列的改質區域之龜裂形成於對象物的情況,可使該龜裂朝第1表面側大幅地延伸。
本發明的一態樣的雷射加工方法,係藉由對對象物照射雷射光,在對象物形成改質區域之雷射加工方法,其特徵為具備:第1製程,其係準備具有第1表面及與第1表面相反側的第2表面之對象物;及第2製程,其係在以第2表面與Z方向正交的方式支承對象物的狀態下,藉由使用空間光調變器,將雷射光進行調變,再將已被調變的雷射光從第2表面側聚光於對象物,在第2製程,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雷射光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並且複數個加工光的複數個聚光點在Z方向及與Z方向垂直的X方向的各別的方向上位於互相不同的部位,並且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在與Z方向及X方向垂直的Y方向上,0級光的聚光點對雷射光的非調變光的聚光點,位於一方側,又,在使X方向與沿著第2表面延伸的線之延伸方向一致的狀態下,讓複數個聚光點沿著線相對地移動。
因此,若依據此雷射加工方法,依據與前述雷射加工裝置相同的理由,針對將雷射光分歧成複數個加工光的加工,能夠獲得高加工品質。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能夠提供針對將雷射光分歧成複數個加工光的加工,可以獲得高加工品質的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以下,參照圖面等,詳細地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再者,在各圖中,會有對相同或相當的部分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之情況。 [雷射加工裝置之結構]
如圖1所示,雷射加工裝置1具備:支承部2、光源3、光軸調整部4、空間光調變器5、聚光部6、光軸監視部7、可視攝像部(攝像部)8、紅外線撮像部9、以及控制部10。雷射加工裝置1係藉由對對象物11照射雷射光L,在對象物11形成改質區域12之裝置。在以下的說明中,將互相正交的3方向分別稱為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在本實施形態,X方向為第1水平方向,Y方向為與第1水平方向垂直的第2水平方向,Z方向為垂直方向。
支承部2係藉由例如吸附黏貼於對象物11的薄膜(未圖示),以對象物11的表面11a與Z方向正交的方式支承對象物11。支承部2係可沿著X方向、Y方向之各方向移動,並以與Z方向平行的軸線作為中心線而旋轉。
光源3係藉由例如脈衝振盪方式,射出雷射光L。雷射光L係對對象物11具有透過性。
光軸調整部4係調整從光源3射出的雷射光L之光軸。在本實施形態,光軸調整部4係一邊將從光源3射出的雷射光L之行進方向變更成沿著Z方向,一邊調整雷射光L的光軸。光軸調整部4係藉由例如可進行位置及角度的調整之複數個反射鏡所構成。
空間光調變器5係配置於框體H內。空間光調變器5係將從光源3射出的雷射光L進行調變。在本實施形態,從光軸調整部4沿著Z方向朝下側行進的雷射光L射入到框體H內,藉由鏡子M1,將射入到框體H內的雷射光L以對Y方向形成角度的方式水平反射,被鏡子M1反射的雷射光L再射入到空間光調變器5。空間光調變器5是如此將射入的雷射光L一邊沿著Y方向水平反射一邊進行調變。
聚光部6係安裝於框體H的底壁。聚光部6係將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進行調變後的雷射光L沿著Z方向從表面11a側聚光於藉由支承部2所支承的對象物11。在本實施形態,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沿著Y方向水平反射之雷射光L是藉由分光鏡M2沿著Z方向朝下側反射,藉由分光鏡M2反射之雷射光L射入到聚光部6。聚光部6如將如此射入的雷射光L聚光於對象物11。在本實施形態,聚光部6是藉由將聚光鏡單元61經由驅動機構62安裝於框體H的底壁構成。驅動機構62係藉由例如壓電元件的驅動力,使聚光鏡單元61沿著Z方向移動。
再者,在框體H內,於空間光調變器5與聚光部6之間,配置有成像光學系統(未圖示)。成像光學系統係構成空間光調變器5的反射面與聚光部6的入瞳面處於成像關係之雙邊遠心光學系統。藉此,在空間光調變器5的反射面上之雷射光L的像(被空間光調變器5調變之雷射光L的像)轉像(成像)於聚光部6之入瞳面。
在框體H的底壁,以在X方向上位於聚光鏡單元61的兩側的方式,配置1對距離測量感測器S1、S2。各距離測量感測器S1、S2係對對象物11的表面11a射出距離測量用光(例如雷射光),再檢測被表面11a所反射之距離測量用的光,藉此取得表面11a之位移資料。
光軸監視部7係配置於框體H內。光軸監視部7係檢測透過分光鏡M2的雷射光L之一部分(例如射入到分光鏡M2之雷射光L中的0.5~5%)。藉由光軸監視部7之檢測結果,係顯示例如射入到聚光鏡單元61的雷射光L的光軸與聚光鏡單元61的光軸之關係。
可視攝像部8係配置於框體H內。可視攝像部8係射出可見光V,將藉由可見光V之對象物11的像作為圖像加以取得。在本實施形態,從可視攝像部8射出的可見光V經由分光鏡M2及聚光部6照射於對象物11的表面11a,被表面11a反射的可見光V經由聚光部6及分光鏡M2在可視攝像部8被檢測。
紅外線撮像部9係安裝於框體H的側壁。紅外線撮像部9係射出紅外光,將藉由紅外光之對象物11的像作為圖像加以取得。在本實施形態,框體H及紅外線撮像部9沿著Z方向可一體地移動。
控制部10係控制雷射加工裝置1的各部之動作。控制部10具有:處理部101、記憶部102、及輸入受理部103。處理部101係作為包含處理器、記憶體、儲存器及通訊裝置等之電腦裝置構成。在處理部101,處理器執行加載於記憶體等之軟體(程式),控制記憶體及儲存器之資料的讀取及寫入、以及藉由通訊裝置之通訊。記憶部102係為例如硬碟等,儲存各種資料。輸入受理部103為從操作員接收各種資料的輸入之介面部。在本實施形態,輸入受理部103係構成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在若如此構成之雷射加工裝置1,若雷射光L聚光於對象物11的內部的話,則在與雷射光L的聚光點C對應之部分,雷射光L被吸收,在對象物11的內部形成改質區域12。改質區域12係密度、折射率、機械性強度、其他的物理特性等形成為與周圍的非改質區域不同之區域。作為改質區域12,具有例如熔融處理區域、龜裂區域、絕緣破壞區域、折射率變化區域等。改質區域12係具有龜裂容易從改質區域12朝雷射光L的射入側及其相反側延伸之特性。這樣的改質區域12之特性被利用於對象物11的切斷。
作為一例,說明關於沿著用來切斷對象物11的線15,在對象物11的內部形成改質區域12之情況的雷射加工裝置1的動作。
首先,雷射加工裝置1,以設定於對象物11的線15形成與X方向平行的方式,以與Z方向平行的軸線作為中心線而使支承部2旋轉。其次,雷射加工裝置1依據藉由紅外線撮像部9取得的圖像(例如對象物11所具有的功能元件層之像),使支承部2沿著X方向及Y方向之各自的方向移動成為從Z方向觀看的情況時之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線15上。以下,將這樣[聚光部6對線15上的加工開始位置之對位]稱為[對準]。
其次,雷射加工裝置1依據藉由可視攝像部8取得的圖像(例如對象物11的表面11a之像),使框體H(亦即,聚光部6)沿著Z方向移動成為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表面11a上。以下,將這樣[聚光部6對表面11a之對位]稱為[高度設定]。其次,雷射加工裝置1以該位置作為基準,使框體H(亦即,聚光部6)沿著Z方向移動成為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自表面11a起的預定深度。
接著,雷射加工裝置1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並且以雷射光L的聚光點C沿著線15相對地移動的方式,使支承部2沿著X方向移動。以下,將[雷射光L對對象物11之相對的移動方向]稱為[雷射光L的相對移動方向A]。此時,雷射加工裝置1係依據1對距離測量感測器S1、S2中的位於雷射光L之相對移動方向A之前側的距離測量感測器所取得的表面11a之位移資料,使聚光部6的驅動機構62作動成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表面11a起之預定深度。
依據以上的方式,沿著線15且在從對象物11的表面11a起之一定深度,形成1列的改質區域12。若藉由脈衝振盪方式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的話,則複數個改質點12s以沿著X方向排列成1列的方式形成。1個改質點12s係藉由1脈衝的雷射光L的照射所形成。1列的改質區域12係為排列成1列之複數個改質點12s的集合。相鄰的改質點12s係依據雷射光L的脈衝間距(聚光點C對對象物11之相對的移動速度除以雷射光L的反覆頻率之值),存在有相連的情況或分離的情況。 [空間光調變器的結構]
本實施形態的空間光調變器5係例如反射型液晶(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的空間光調變器(SLM:Spatial Light Modulator)。如圖2所示,空間光調變器5係以依次將驅動電路層52、像素電極層53、反射膜54、定向膜55、液晶層56、定向膜57、透明導電膜58及透明基板59層積於半導體基板51上所構成。
半導體基板51為例如矽基板。驅動電路層52係在半導體基板51上,構成主動陣列電路。像素電極層53係包含沿著半導體基板51的表面排列成矩陣狀之複數個像素電極53a。各像素電極53a係例如,由鋁等的金屬材料所形成。在各像素電極53a,藉由驅動電路層52施加有電壓。
反射膜54為例如介電質多層膜。定向膜55係設在液晶層56之反射膜54側的表面,定向膜57係設在液晶層56之與反射膜54相反側的表面。各定向膜55、57係由例如聚醯亞胺等的高分子材料所構成,在各定向膜55、57之與液晶層56接觸之接觸面,實施有例如摩擦處理。定向膜55、57係將含於液晶層56之液晶分子56a排列於一定方向。
透明導電膜58係設在透明基板59之定向膜57側的表面,隔著液晶層56而與像素電極層53相面對。透明基板59係為例如玻璃基板。透明導電膜58係藉由例如ITO等的光透性且導電性材料所形成。透明基板59及透明導電膜58使雷射光L透過。
在如以上方式構成的空間光調變器5,若顯示調變圖案的訊號從控制部10輸入於驅動電路層52的話,則因應該訊號之電壓被施加於各像素電極53a,在各像素電極53a與透明導電膜58之間形成電場。若該電場形成,則在液晶層56,在每個與各像素電極53a對應的區域,液晶分子216a的排列方向改變,在每個與各像素電極53a對應的區域,折射率改變。此狀態為調變圖案顯示於液晶層56之狀態。
在調變圖案已被顯示於液晶層56的狀態下,若雷射光L從外部經由透明基板59及透明導電膜58射入至液晶層56,再以反射膜54進行反射,從液晶層56經由透明導電膜58及透明基板59而射出至外部的話,則因應顯示於液晶層56之調變圖案,雷射光L被調變。如此,若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將顯示於液晶層56之調變圖案加以適宜設定,能夠將雷射光L進行調變(例如,將雷射光L的強度、振幅、相位、偏振光等進行調變)。 [對象物的結構]
如圖3及圖4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對象物11係為晶圓20。晶圓20係具有第1表面20a及第1表面20a相反側之第2表面20b。晶圓20係藉由在半導體基板21上層積功能元件層22構成。
半導體基板21為例如矽基板。半導體基板21係具有第1表面21a及第1表面21a相反側之第2表面21b。第2表面21b為晶圓20的第2表面20b。在半導體基板21,設有顯示結晶方位之切痕21c。再者,在半導體基板21,亦可設置定向平面,取代切痕21c。
功能元件層22係設在半導體基板21的第1表面21a。功能元件層22係包含沿著半導體基板21的第1表面21a排列成矩陣狀之複數個功能元件22a。各功能元件22a為例如發光二極體等的受光元件、雷射二極體等的發光元件、記憶體等的電路元件等。各功能元件22a有複數個層被堆疊而構成三維的情況。
晶圓20係沿著複數個線15分別切斷成各個功能元件22a。複數個線15係沿著晶圓20的第2表面21b呈格子狀延伸成在從晶圓20的厚度方向觀看時通過複數個功能元件22a各自之間(更具體而言,延伸成通過相鄰的功能元件22a之間的切割道區域23的中央)。各線15係藉由雷射加工裝置1設定於晶圓20之假想線。再者,各線15亦可為實際上劃在晶圓20上之線。 [雷射加工裝置的動作及雷射加工方法]
如圖5所示,在雷射加工裝置1,以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與Z方向正交的方式,藉由支承部2支承晶圓20。又,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預定的調變圖案(例如包含繞射圖案之調變圖案)顯示於空間光調變器5的液晶層56。在此狀態下,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再藉由聚光部6,將雷射光L從第2表面20b側聚光於晶圓20。也就是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將雷射光L進行調變,已被調變的雷射光L藉由聚光部6從第2表面20b側聚光於晶圓20。
藉此,雷射光L被分歧(繞射)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L1、L2、L3,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在Z方向及X方向之各自的方向上位於互相不同的部位。在本實施形態,加工光L2為0級光。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係較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位於更靠近雷射光L的相對移動方向A之前側,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係較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位於更靠近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後側。作為一例,加工光L1為+1級光,加工光L3為-1級光。
在本實施形態,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將雷射光L調變成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具有越靠近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位於越靠近Z方向之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的位置關係。也就是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將雷射光L調變成聚光點C2位於較聚光點C3更靠近Z方向之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且聚光點C1位於較聚光點C2更靠近Z方向上之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且,在本實施形態,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將雷射光L調變成在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中,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L1具有最大的輸出(能量、強度)。再者,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中,就算有與加工光L1的輸出相等的輸出之加工光存在,除此以外的加工光的輸出未滿加工光L1的輸出的情況,則包含於加工光L1具有最大的輸出之情況。
在雷射光L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狀態下,藉由控制部10控制支承部2,使X方向與線15的延伸方向一致且複數個聚光點C1、C2、C3沿著線15相對地移動。藉此,沿著1條的線15,形成3列的改質區域12。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到各改質區域12的距離互相不同,形成有各改質區域12的深度是對應於各聚光點C1、C2、C3配合之深度。
在此,說明關於因雷射光L的非調變光所產生的影響。雷射光L的非調變光係指射入到空間光調變器5之雷射光L中,未被空間光調變器5調變而從空間光調變器5射出的光。例如,射入到空間光調變器5的雷射光L中之被透明基板59的外側表面(透明導電膜58相反側的表面)反射的光即非調變光。
如圖6所示,在雷射光L藉由繞射而分歧成2個加工光L1、L2之狀態,加工光L1為+1級光,加工光L2為-1級光時,2個加工光L1、L2之2個聚光點C1、C2會從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分離。因此,2個加工光L1、L2變得不易受到非調變光的影響,其結果,2列的改質區域12變得容易在期望的狀態下形成。
圖7係實施有如圖6所示的2點分歧的雷射加工方法之矽基板的切斷面的圖像。在圖7所示的例子,在沿著矽基板之與雷射光L的射入側相反側的表面(如圖7所示的矽基板之下表面)的區域、及相鄰的改質區域12之間的區域,未呈現黑條紋。這是顯示從2列的改質區域12遍及矽基板之與雷射光L的射入側相反側的表面,龜裂充分地延伸一事。
相對於此,如圖8所示,在雷射光L藉由繞射而分歧成3個加工光L1、L2、L3之情況,加工光L1為+1級光,加工光L2為0級光,加工光L3為-1級光時,2個加工光L1、L3之2個聚光點C1、C3雖會從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分離,但,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會接近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主要是從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僅分離相當於球面像差修正的修正量。因此,加工光L2變得容易受到非調變光的影響,其結果,3列的改質區域12變得不易在期望的狀態下形成。
圖9係實施有如圖8所示的3點分歧的雷射加工方法之矽基板的切斷面的圖像。在圖9所示的例子,在沿著矽基板之與雷射光L的射入側相反側的表面(如圖9所示的矽基板之下表面)的區域、及相鄰的改質區域12之間的區域,呈現黑條紋。這是顯示從3列的改質區域12遍及矽基板之雷射光L的射入側相反側的表面,龜裂未充分地延伸一事(特別是龜裂未到達矽基板之與雷射光L的射入側相反側的表面)。
依據以上的見解,在雷射加工裝置1,實施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及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中的至少1個。
在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如圖10所示,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X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一方側(亦即,雷射光L之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或後側)。在本實施形態,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對聚光點C10位於雷射光L之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且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聚光點C20位於雷射光L之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並且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對聚光點C30位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再者,各聚光點C10、C20、C30係相當於在雷射光L的調變中未實施X方向移位的情況之各加工光L1、L2、L3的聚光點。
圖11係顯示關於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試驗結果之圖。在圖11,[移位量]係顯示X方向之[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間的距離],[-]係顯示朝雷射光L之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的移位,[+]係顯示朝雷射光L之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後側的移位。在本試驗中,僅使朝X方向之移位量改變,藉由下述的條件,在電阻抗率1Ω・cm以上、結晶方位(100)、厚度775μm之矽基板上,形成3列的改質區域12。 雷射光L的波長:1099nm 雷射光L的脈衝寬度:700ns 雷射光L的反覆頻率:70kHz 雷射光L對矽基板之相對的移動速度:500mm/s 各加工光L1、L2、L3的輸出:2.0W 藉由加工光L1之改質區域12的形成深度:694μm 藉由加工光L2之改質區域12的形成深度:630μm 藉由加工光L3之改質區域12的形成深度:566μm X方向之聚光點C1、C2間的距離:55μm X方向之聚光點C2、C3間的距離:55μm
本試驗的結果如圖11所示的[剖面照片(矽基板的切斷面的圖像)]及[結果]。關於[剖面照片],以[從3列的改質區域12起遍及矽基板之與雷射光L的射入側相反側的表面(圖11的[剖面照片]所示的矽基板之下表面),龜裂是否充分地延伸]的觀點實施評價,將該龜裂已經延伸者視為[C],將該龜裂已經充分延伸者視為[B],將該龜裂更充分延伸者視為[A]。在本試驗得知,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為佳、及將在該情況之朝X方向的移位量作成2μm以上為佳。
在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如圖12所示,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Y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一方側。在本實施形態,藉由控制部10將空間光調變器5控制成:在Y方向上,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對聚光點C10位於一方側;且在Y方向上,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聚光點C20位於一方側;且在Y方向上,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對聚光點C30位於一方側(亦即,在Y方向上,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一方側(相同側)。再者,各聚光點C10、C20、C30係相當於在雷射光L的調變中未實施Y方向移位的情況之各加工光L1、L2、L3的聚光點。
圖13係顯示關於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試驗結果之圖。在圖13,[移位量]係為Y方向之[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在本試驗中,僅使朝Y方向之移位量改變,藉由與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相同的條件,在電阻抗率1Ω・cm以上、結晶方位(100)、厚度775μm之矽基板上,形成3列的改質區域12。
本試驗的結果如圖13所示的[剖面照片(矽基板的切斷面的圖像)]及[結果]。關於[剖面照片],以前述的觀點實施評價,將該龜裂已經延伸者視為[C],將該龜裂已經充分延伸者視為[B],將該龜裂更充分延伸者視為[A]。在本試驗得知,將朝Y方向的移位量作成4μm以上為佳。
在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如圖14所示,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Z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0級光的理想聚光點IC位於與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相反側(亦即,Z方向之[加工光L2的射出側])。或者,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Z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0級光的理想聚光點IC相反側(亦即,Z方向之[加工光L2的射入側])。0級光之理想聚光點IC係指假設無球面像差且0級光聚光於對象物中的1點之情況的0級光之聚光點,作為一例,與聚光點C20大致呈一致。在本實施形態,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Z方向上,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對聚光點C10位於加工光L1的射出側;且在Z方向上,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聚光點C20位於加工光L2的射出側;且在Z方向上,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對聚光點C30位於加工光L3的射出側。再者,各聚光點C10、C20、C30係相當於在雷射光L的調變中未實施Z方向移位的情況之各加工光L1、L2、L3的聚光點。
圖15係顯示關於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試驗結果之圖。在圖15中,[移位量]係指Z方向上之[0級光的理想聚光點IC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係顯示Z方向上之朝[加工光L2的射入側]之移位,[+]係顯示Z方向上之朝[加工光L2的射出側]之移位。又,在圖15,[距離]係為Z方向之[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在本試驗中,僅使朝Z方向之移位量改變,藉由與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相同的條件,在電阻抗率1Ω・cm以上、結晶方位(100)、厚度775μm之矽基板上,形成3列的改質區域12。
本試驗的結果,如圖15所示的[剖面照片(矽基板的切斷面的圖像)]及[結果]。關於[剖面照片],以前述的觀點實施評價,將該龜裂已經延伸者視為[C],將該龜裂已經充分延伸者視為[B],將該龜裂更充分延伸者視為[A]。在本試驗得知,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0級光的理想聚光點IC位於[與加工光L2的射入側相反側]為佳、及將在該情況之朝Z方向的移位量作成20μm以上為佳。
圖16係顯示關於Z方向移位與Y方向移位的組合的雷射加工方法、及Z方向移位與X方向移位的組合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試驗結果之圖。在圖16中,[Z方向移位]之數值係表示朝Z方向之移位量(亦即,Z方向上之[0級光的理想聚光點IC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係顯示Z方向上之朝[加工光L2的射出側]之移位。[Y方向移位]之數值係為朝Y方向之移位量(亦即,Y方向上之[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X方向移位]之數值係為朝X方向之移位量(亦即,X方向之[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間的距離],[-]係顯示朝雷射光L之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的移位,[+]係顯示朝雷射光L之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後側的移位。
如此,可將Z方向移位及Y方向移位組合而實施雷射加工方法,或者,亦可將Z方向移位及X方向移位組合而實施雷射加工方法。又,可將X方向移位及Y方向移位組合而實施雷射加工方法,或者,亦可將X方向移位、Y方向移位及Z方向移位組合而實施雷射加工方法。 [雷射加工裝置的動作及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
一邊參照如圖17所示的流程圖,一邊更詳細地說明以雷射加工裝置1所實施的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
首先,準備晶圓20(如圖17所示的S11、第1製程)。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以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與Z方向正交的方式,藉由支承部2支承晶圓20。
接著,將資料輸入至雷射加工裝置1(如圖17所示的S12)。具體而言為,如圖18(a)所示,操作員所輸入的各種資料,藉由控制部10的輸入受理部103(參照圖1)加以接收。在圖18(a),[SD1]係表示加工光L1,[SD2]係表示加工光L2,[SD3]係表示加工光L3。操作員可輸入[分歧數]及[移位方向]以及關於各加工光L1、L2、L3之數值等。
在這個例子,在[分歧數]輸入[3],在[移位方向]輸入[X方向]。也就是選擇了在雷射光L被分歧成3個加工光L1、L2、L3的狀態之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關於各加工光L1、L2、L3之數值等中,[ZH]係表示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使各聚光點C1、C2、C3落下時之落下量(在這個例子,為Z1、Z2、Z3)。被輸入於[BP]的[1]係表示各種光束參數之組合的種類,被輸入於[球面像差]的[基準]係表示各加工光L1、L2、L3的球面像差之修正量。
再者,在輸入受理部103,亦可採用在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中,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L1具有最大的輸出的方式,限制各加工光L1、L2、L3的[輸出]之輸入。又,在輸入受理部103,亦可為[球面像差]及[BP]分別可針對加工光L1、L2、L3進行輸入。又,在輸入受理部103,亦可為取代[ZH]或與[ZH]一同輸入藉由各加工光L1、L2、L3之改質區域12的形成深度(亦即,相當於從第2表面20b到各改質區域12之距離的值)。
作為在雷射光L被分歧成3個加工光L1、L2、L3的狀態下之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被選擇的情況時的資料,控制部10的記憶部102(參照圖1)係如圖18(b)所示,儲存[基準SD]、[X方向分歧量]及[X方向移位量]的資料。
[基準SD]係表示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落入各聚光點C1、C2、C3時的基準,被輸入至[基準SD]之[SD2]係表示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為基準(亦可為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或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為基準)。[X方向分歧量]係表示X方向上之[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與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之距離] (在這個例子,為X10)。在此情況,作為一例,X方向上之[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與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成為X10/2,X方向上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與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之距離]成為X10/2。[X方向移位量]係表示朝X方向之移位量(在這個例子,為X1),亦即,X方向上之[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
接著,在雷射加工裝置1實施對準(如圖17所示的S13)。藉此,在從Z方向觀看的情況,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線15上。接著,在雷射加工裝置1實施高度設定(如圖17所示的S14)。藉此,如圖19的左側所示,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雷射光射入面(亦即,晶圓20的第2表面20b)上。
接著,如圖19的右側所示,以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為基準,使聚光部6的聚光鏡單元61(參照圖1)僅落下Z2的量。藉此,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對晶圓20被定位成Z方向之[雷射光射入面與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成為Z2´(相當於Z2與晶圓20的折射率相乘的值之值),且X方向之[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與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成為X1。
如此,在雷射加工裝置1,控制部10在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前,依據藉由可視攝像部8取得的圖像,控制支承部2及框體H(亦即,聚光部6),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起位於預定深度。
其次,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參照圖1)將雷射光L進行調變,調變後的雷射光L(亦即,複數個加工光L1、L2、L3)從第2表面20b側聚光於晶圓20(參照圖5)(如圖17所示的S15、第2製程)。具體而言,藉由控制部10將空間光調變器5控制成雷射光L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且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在Z方向及X方向之各自的方向上位於互相不同的部位。且,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X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一方側。又,在使X方向與線15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狀態下,複數個聚光點C1、C2、C3沿著線15相對地移動。
如以上所說明,在雷射加工裝置1,在X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一方側。藉此,可抑制雷射光L中之未被空間光調變器5調變的非調變光對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狀態造成影響(例如,非調變光與0級光之加工光L2干涉)。因此,若依據此雷射加工裝置1(及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針對將雷射光L分歧成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加工,能夠獲得高加工品質。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雷射光L之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藉此,在X方向上,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一方側的情況,能夠獲得更高的加工品質。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具有越靠近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位於越靠近Z方向之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的位置關係。藉此,可抑制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各自之聚光阻礙於已經形成的改質區域12。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中,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具有最大的輸出。藉此,在將遍及於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之龜裂形成於晶圓20的情況,可使該龜裂朝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大幅地延伸。 [雷射加工裝置的動作及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
一邊參照如圖20所示的流程圖,一邊更詳細地說明以雷射加工裝置1所實施的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
首先,準備晶圓20(如圖20所示的S21、第1製程)。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以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與Z方向正交的方式,藉由支承部2支承晶圓20。
接著,將資料輸入至雷射加工裝置1(如圖20所示的S22)。具體而言為,如圖21(a)所示,操作員所輸入的各種資料,藉由控制部10的輸入受理部103(參照圖1)加以接收。在圖21(a),[SD1]係表示加工光L1,[SD2]係表示加工光L2,[SD3]係表示加工光L3。操作員可輸入[分歧數]及[移位方向]以及關於各加工光L1、L2、L3之數值等。
在這個例子,在[分歧數]輸入[3],在[移位方向]輸入[Y方向]。也就是選擇了在雷射光L被分歧成3個加工光L1、L2、L3的狀態之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關於各加工光L1、L2、L3之數值等中,[ZH]係表示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使各聚光點C1、C2、C3落下時之落下量(在這個例子,為Z1、Z2、Z3)。被輸入於[BP]的[1]係表示各種光束參數之組合的種類,被輸入於[球面像差]的[基準]係表示各加工光L1、L2、L3的球面像差之修正量。
再者,在輸入受理部103,亦可採用在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中,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L1具有最大的輸出的方式,限制各加工光L1、L2、L3的[輸出]之輸入。又,在輸入受理部103,亦可為[球面像差]及[BP]分別可針對加工光L1、L2、L3進行輸入。又,在輸入受理部103,亦可為取代[ZH]或與[ZH]一同輸入藉由各加工光L1、L2、L3之改質區域12的形成深度(亦即,相當於從第2表面20b到各改質區域12之距離的值)。
作為在雷射光L被分歧成3個加工光L1、L2、L3的狀態下之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被選擇的情況時的資料,控制部10的記憶部102(參照圖1)係如圖21(b)所示,儲存[基準SD]、[X方向分歧量]及[Y方向移位量]的資料。
[基準SD]係表示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落入各聚光點C1、C2、C3時的基準,被輸入至[基準SD]之[SD2]係表示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為基準(亦可為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或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為基準)。[X方向分歧量]係表示X方向上之[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與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之距離] (在這個例子,為X10)。在此情況,作為一例,X方向上之[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與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成為X10/2,X方向上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與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之距離]成為X10/2。[Y方向移位量]係表示朝Y方向之移位量(在這個例子,為Y1),亦即,Y方向上之[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
接著,在雷射加工裝置1實施光軸調整(如圖20所示的S23)。具體而言,如以下所述。在通過聚光部6的雷射光L的光軸與聚光部6的光軸一致的情況(參照圖1),如圖22(a)所示,當使線15對齊於藉由可視攝像部8所取得的圖像(例如晶圓20的第2表面20b的像)之中心時,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線15上,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對線15位於一方側。在雷射加工裝置1,對於該狀態,如圖22(b)所示,藉由控制部10控制光軸調整部4(參照圖1),使得複數個聚光點C1、C2、C3位於線15上。
如此,在雷射加工裝置1,控制部10在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前,依據藉由可視攝像部8取得的圖像,控制光軸調整部4,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位於線15上。再者,這樣的光軸調整亦可在雷射加工裝置1預先實施。
接著,在雷射加工裝置1實施對準(如圖20所示的S24)。藉此,在從Z方向觀看的情況,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線15上。接著,在雷射加工裝置1實施高度設定(如圖20所示的S25)。藉此,如圖23的左側所示,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雷射光射入面(亦即,晶圓20的第2表面20b)上。
接著,如圖23的右側所示,以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為基準,使聚光部6的聚光鏡單元61(參照圖1)僅落下Z2的量。藉此,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對晶圓20被定位成Z方向之[雷射光射入面與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成為Z2´(相當於Z2與晶圓20的折射率相乘的值之值),且Y方向之[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與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成為Y1。
如此,在雷射加工裝置1,控制部10在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前,依據藉由可視攝像部8取得的圖像,控制支承部2及框體H(亦即,聚光部6),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起位於預定深度。
其次,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參照圖1)將雷射光L進行調變,調變後的雷射光L(亦即,複數個加工光L1、L2、L3)從第2表面20b側聚光於晶圓20(參照圖5)(如圖20所示的S26、第2製程)。具體而言,藉由控制部10將空間光調變器5控制成雷射光L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且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在Z方向及X方向之各自的方向上位於互相不同的部位。且,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Y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一方側。又,在使X方向與線15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狀態下,複數個聚光點C1、C2、C3沿著線15相對地移動。
再者,光軸調整亦可在例如實施對準(如圖20所示的S24)後,再以下述方式實施。在通過聚光部6的雷射光L的光軸與聚光部6的光軸一致的情況(參照圖1),如圖24(a)所示,當使線15對齊於藉由可視攝像部8所取得的圖像(例如晶圓20的第2表面20b的像)之中心時,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線15上,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對線15位於一方側。在雷射加工裝置1,對於該狀態,亦可如圖24(b)所示,藉由控制部10控制支承部2(參照圖1),使得複數個聚光點C1、C2、C3位於線15上。在此情況,不使用光軸調整部4。
如此,在雷射加工裝置1,亦可為控制部10在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前,依據藉由可視攝像部8取得的圖像,控制支承部2,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位於線15上。
如以上所說明,在雷射加工裝置1,在Y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一方側。藉此,可抑制雷射光L中之未被空間光調變器5調變的非調變光對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狀態造成影響(例如,非調變光與0級光之加工光L2干涉)。因此,若依據此雷射加工裝置1(及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針對將雷射光L分歧成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加工,能夠獲得高加工品質。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在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前,控制部10依據藉由可視攝像部8取得的晶圓20的圖像,控制光軸調整部4,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位於線15上。或者,在雷射加工裝置1,在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前,控制部10依據藉由可視攝像部8取得的晶圓20的圖像,控制支承部2,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位於線15上。又,不論在哪一種情況,皆為在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前,控制部10依據藉由可視攝像部8取得的晶圓20的圖像,控制支承部2及框體H(亦即,聚光部6),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起位於預定深度。藉此,可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容易且確實地位於線15上。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Y方向上,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一方側。藉此,可使複數個聚光點C1、C2、C3沿著線15進行排列。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具有越靠近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位於越靠近Z方向之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的位置關係。藉此,可抑制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各自之聚光阻礙於已經形成的改質區域12。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中,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具有最大的輸出。藉此,在將遍及於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之龜裂形成於晶圓20的情況,可使該龜裂朝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大幅地延伸。 [雷射加工裝置的動作及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
一邊參照如圖25所示的流程圖,一邊更詳細地說明以雷射加工裝置1所實施的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
首先,準備晶圓20(如圖25所示的S31、第1製程)。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以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與Z方向正交的方式,藉由支承部2支承晶圓20。
接著,將資料輸入至雷射加工裝置1(如圖25所示的S32)。具體而言為,如圖26(a)所示,操作員所輸入的各種資料,藉由控制部10的輸入受理部103(參照圖1)加以接收。在圖26(a),[SD1]係表示加工光L1,[SD2]係表示加工光L2,[SD3]係表示加工光L3。操作員可輸入[分歧數]及[移位方向]以及關於各加工光L1、L2、L3之數值等。
在這個例子,在[分歧數]輸入[3],在[移位方向]輸入[Z方向]。也就是選擇了在雷射光L被分歧成3個加工光L1、L2、L3的狀態之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關於各加工光L1、L2、L3之數值等中,[ZH]係表示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使各聚光點C1、C2、C3落下時之落下量(在這個例子,為Z1、Z2、Z3)。被輸入於[BP]的[1]係表示各種光束參數之組合的種類,被輸入於[球面像差]的[基準]係表示各加工光L1、L2、L3的球面像差之修正量。
再者,在輸入受理部103,亦可採用在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中,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L1具有最大的輸出的方式,限制各加工光L1、L2、L3的[輸出]之輸入。又,在輸入受理部103,亦可為[球面像差]及[BP]分別可針對加工光L1、L2、L3進行輸入。又,在輸入受理部103,亦可為取代[ZH]或與[ZH]一同輸入藉由各加工光L1、L2、L3之改質區域12的形成深度(亦即,相當於從第2表面20b到各改質區域12之距離的值)。
作為在雷射光L被分歧成3個加工光L1、L2、L3的狀態下之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被選擇的情況時的資料,控制部10的記憶部102(參照圖1)係如圖26(b)所示,儲存[基準SD]、[X方向分歧量]及[Z方向移位量]的資料。
[基準SD]係表示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落入各聚光點C1、C2、C3時的基準,被輸入至[基準SD]之[SD2]係表示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為基準(亦可為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或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為基準)。[X方向分歧量]係表示X方向上之[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與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之距離] (在這個例子,為X10)。在此情況,作為一例,X方向上之[加工光L1的聚光點C1與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成為X10/2,X方向上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與加工光L3的聚光點C3之距離]成為X10/2。[Z方向移位量]係表示朝Z方向之移位量(在這個例子,為Z4),亦即,Z方向上之[0級光之理想聚光點IC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
接著,在雷射加工裝置1實施對準(如圖25所示的S33)。藉此,在從Z方向觀看的情況,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線15上。接著,在雷射加工裝置1實施高度設定(如圖25所示的S34)。藉此,如圖27的左側所示,雷射光L的聚光點C位於雷射光射入面(亦即,晶圓20的第2表面20b)上。
接著,如圖27的右側所示,以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為基準,使聚光部6的聚光鏡單元61(參照圖1)僅落下[Z2-Z4]的量。藉此,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對晶圓20被定位成Z方向之[雷射光射入面與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成為Z2´(相當於Z2與晶圓20的折射率相乘的值之值),且Z方向之[0級光的理想聚光點IC與0級光的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成為Z4´(相當於Z4與晶圓20的折射率相乘的值之值)。
如此,在雷射加工裝置1,控制部10在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前,依據藉由可視攝像部8取得的圖像,控制支承部2及框體H(亦即,聚光部6),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起位於預定深度。
其次,從光源3射出雷射光L,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參照圖1)將雷射光L進行調變,調變後的雷射光L(亦即,複數個加工光L1、L2、L3)從第2表面20b側聚光於晶圓20(參照圖5)(如圖25所示的S35、第2製程)。具體而言,藉由控制部10將空間光調變器5控制成雷射光L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且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在Z方向及X方向之各自的方向上位於互相不同的部位。且,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Z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0級光之理想聚光點IC,位於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相反側。又,在使X方向與線15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狀態下,複數個聚光點C1、C2、C3沿著線15相對地移動。
如前述般,在雷射加工裝置1,輸入受理部103接受[ZH]的輸入,記憶部102儲存[Z方向移位量]。在此,[ZH]係為關於藉由各加工光L1、L2、L3之改質區域12的形成位置之第1資料,[Z方向移位量]係為關於Z方向之[0級光之理想聚光點IC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的第2資料。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控制部10依據第1資料之[ZH]及第2資料之[Z方向移位量],控制支承部2及框體H(亦即,聚光部6),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起位於預定深度。再者,在雷射加工裝置1,輸入受理部103亦可接受第2資料之[Z方向移位量]的輸入。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輸入受理部103可接受第1資料之藉由各加工光L1、L2、L3之改質區域12的形成深度的輸入,取代[ZH]或與[ZH]一同被接受。
如以上所說明,在雷射加工裝置1,在Z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0級光之理想聚光點IC,位於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相反側。藉此,可抑制雷射光L中之未被空間光調變器5調變的非調變光對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狀態造成影響(例如,非調變光與0級光之加工光L2干涉)。因此,若依據此雷射加工裝置1(及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針對將雷射光L分歧成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加工,能夠獲得高加工品質。再者,在雷射加工裝置1,亦可為在Z方向上,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0級光之理想聚光點IC相反側。在此情況,亦同樣地可抑制雷射光L中之未被空間光調變器5調變的非調變光對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狀態造成影響。
首先,在雷射加工裝置1,輸入受理部103接受[ZH](關於藉由各加工光L1、L2、L3之改質區域12的形成位置之第1資料)的輸入,控制部10依據[ZH]及[Z方向移位量](關於Z方向之[0級光之理想聚光點IC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的第2資料),控制支承部2及框體H(亦即,聚光部6),使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起位於預定深度。藉此,既可抑制非調變光對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狀態造成影響,又可在從晶圓20的第2表面20b起之期望深度的位置形成改質區域12。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記憶部102儲存[Z方向移位量]。藉此,可省去操作員輸入[Z方向移位量]的時間。或者,輸入受理部103接受[Z方向移位量]的輸入。藉此,操作員可將Z方向之[0級光的理想聚光點IC與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之距離]設定成期望的值。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具有越靠近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位於越靠近Z方向之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的位置關係。藉此,可抑制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各自之聚光阻礙於已經形成的改質區域12。
又,在雷射加工裝置1,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在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中,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具有最大的輸出。藉此,在將遍及於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之龜裂形成於晶圓20的情況,可使該龜裂朝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大幅地延伸。 [變形例]
本發明不限於前述實施形態。例如,在前述實施形態,雷射光L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3個加工光L1、L2、L3,但,本發明不限於此。雷射光L可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2個加工光,或包含0級光之4個以上的加工光。也就是雷射光L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即可。
又,在本發明,並非一定需要為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將雷射光L調變成複數個加工光L1、L2、L3的複數個聚光點C1、C2、C3具有越靠近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位於越靠近Z方向之晶圓20的第1表面20a側的位置關係。又,在本發明,並非一定需要為藉由空間光調變器5,將雷射光L調變成在複數個加工光L1、L2、L3中,於雷射光L的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L1具有最大的輸出。又,在本發明,並非一定需要為在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藉由控制部10控制空間光調變器5,使得0級光之加工光L2的聚光點C2對非調變光的聚光點C0位於雷射光L之相對的移動方向A之前側。
又,為了將藉由支承部2支承的晶圓20與聚光部6之位置關係(亦即,藉由支承部2支承的晶圓20與各聚光點C、C1、C2、C3等之位置關係)進行調整或改變,藉由控制部10控制支承部2及聚光部6中的至少一方(至少一方的移動)即可。
又,本發明的空間光調變器不限於反射型液晶的空間光調變器5。作為本發明的空間光調變器,亦可採用例如透過型的空間光調變器。
又,如圖18(b)、圖21(b)、圖26(b)所示的各資料(亦即,儲存於記憶部102之各資料),亦可藉由操作員從輸入受理部103輸入。又,從光源3射出的雷射光L之光軸,亦可藉由操作員以手動調整光軸調整部4,進行調整。
又,前述實施形態之各結構,不限於前述材料及形狀,能適用各種材料及形狀。又,前述一實施形態或變形例之各結構,能夠任意適用於其他實施形態或變形例之各結構。
1:雷射加工裝置 2:支承部 3:光源 4:光軸調整部 5:空間光調變器 6:聚光部 8:可視攝像部(攝像部) 10:控制部 12:改質區域 15:線 20:晶圓(對象物) 20a:第1表面 20b:第2表面 102:記憶部 103:輸入受理部 A:相對的移動方向 C,C0,C1,C2,C3:聚光點 IC:理想聚光點 L:雷射光 L1,L2,L3:加工光
[圖1]係一實施形態之雷射加工裝置的構成圖。 [圖2]係圖1所示的空間光調變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3]係一實施形態的對象物之晶圓的平面圖。 [圖4]係圖3所示的晶圓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5]係用來說明3點分歧的雷射加工方法之晶圓的剖面圖。 [圖6]係用來說明2點分歧的雷射加工方法之示意圖。 [圖7]係實施有2點分歧的雷射加工方法之矽基板的切斷面的圖像。 [圖8]係用來說明3點分歧的雷射加工方法之示意圖。 [圖9]係實施有3點分歧的雷射加工方法之矽基板的切斷面的圖像。 [圖10]係用來說明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示意圖。 [圖11]係顯示關於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試驗結果之圖。 [圖12]係用來說明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示意圖。 [圖13]係顯示關於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試驗結果之圖。 [圖14]係用來說明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示意圖。 [圖15]係顯示關於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試驗結果之圖。 [圖16]係顯示關於Z方向移位與Y方向移位的組合的雷射加工方法、及Z方向移位與X方向移位的組合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試驗結果之圖。 [圖17]係用來說明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流程圖。 [圖18]係顯示關於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輸入受理部的表示例及記憶部的表格例之圖。 [圖19]係用來說明X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圖。 [圖20]係用來說明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流程圖。 [圖21]係顯示關於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輸入受理部的表示例及記憶部的表格例之圖。 [圖22]係用來說明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光軸調整的圖。 [圖23]係用來說明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圖。 [圖24]係用來說明Y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光軸調整的圖。 [圖25]係用來說明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流程圖。 [圖26]係顯示關於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的輸入受理部的表示例及記憶部的表格例之圖。 [圖27]係用來說明Z方向移位的雷射加工方法之圖。
A:相對的移動方向
C0,C1,C2,C3:聚光點
C10,C20,C30:聚光點
L1,L2,L3:加工光

Claims (7)

  1. 一種雷射加工裝置,係藉由對對象物照射雷射光,在前述對象物形成改質區域,其特徵為具備: 支承部,其係將具有第1表面及與前述第1表面相反側的第2表面之前述對象物以前述第2表面與Z方向正交的方式支承; 光源,其係用來射出前述雷射光; 空間光調變器,其係將自前述光源射出的前述雷射光進行調變; 聚光部,其係將自前述空間光調變器調變的前述雷射光從前述第2表面側聚光於前述對象物;及 控制部,其係控制前述空間光調變器,使前述雷射光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且前述複數個加工光的複數個聚光點在前述Z方向及與前述Z方向垂直的X方向之各自的方向上位於互相不同的部位,又,控制前述支承部及前述聚光部中的至少一方,使前述X方向與沿著前述第2表面延伸的線之延伸方向一致,且前述複數個聚光點沿著前述線相對地移動, 前述控制部係控制前述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在與前述Z方向及前述X方向垂直的Y方向上,前述0級光的聚光點對前述雷射光的非調變光的聚光點,位於一方側。
  2. 如請求項1的雷射加工裝置,其中,還具備:攝像部,其係取得前述對象物的圖像;及 光軸調整部,其係調整從前述光源射出的前述雷射光之光軸, 前述控制部係在從前述光源射出前述雷射光前,依據前述圖像,控制前述光軸調整部使前述0級光之前述聚光點位於前述線上,且依據前述圖像,控制前述支承部及前述聚光部中的至少一方,使前述0級光之前述聚光點位於自前述第2表面起的預定深度的位置。
  3. 如請求項1的雷射加工裝置,其中,還具備:攝像部,其係取得前述對象物的圖像, 前述控制部係在從前述光源射出前述雷射光前,依據前述圖像,控制前述支承部及前述聚光部中的至少一方,使前述0級光之前述聚光點位於前述線上,且依據前述圖像,控制前述支承部及前述聚光部中的至少一方,使前述0級光之前述聚光點位於自前述第2表面起的預定深度的位置。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雷射加工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控制前述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在前述Y方向上,前述複數個聚光點對前述非調變光的聚光點,位於一方側。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的雷射加工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控制前述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前述複數個聚光點具有越靠近前述雷射光的相對的移動方向上之前側,則位於越靠近前述Z方向上之前述第1表面側的位置關係。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雷射加工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控制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在前述複數個加工光中,於前述雷射光的相對的移動方向之最前側被分歧的加工光具有最大的輸出。
  7. 一種雷射加工方法,係藉由對對象物照射雷射光,在前述對象物形成改質區域,其特徵為具備: 第1製程,其係準備具有第1表面及與前述第1表面相反側的第2表面之前述對象物;及 第2製程,其係藉由在以前述第2表面與Z方向正交的方式支承前述對象物的狀態下,使用空間光調變器,將前述雷射光進行調變,再將已被調變的前述雷射光從前述第2表面側聚光於前述對象物, 在前述第2製程,控制前述空間光調變器,使前述雷射光被分歧成包含0級光之複數個加工光,且前述複數個加工光的複數個聚光點在前述Z方向及與前述Z方向垂直的X方向之各自的方向上位於互相不同的部位,並且,控制前述空間光調變器,使得在與前述Z方向及前述X方向垂直的Y方向上,前述0級光之聚光點對前述雷射光的非調變光的聚光點,位於一方側,又,在使前述X方向與沿著前述第2表面延伸的線之延伸方向一致的狀態下,讓前述複數個聚光點沿著前述線相對地移動。
TW109131040A 2019-09-11 2020-09-10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TW2021297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5705 2019-09-11
JP2019165705A JP7303079B2 (ja) 2019-09-11 2019-09-11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9735A true TW202129735A (zh) 2021-08-01

Family

ID=7486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1040A TW202129735A (zh) 2019-09-11 2020-09-10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55413A1 (zh)
JP (1) JP7303079B2 (zh)
KR (1) KR20220055478A (zh)
CN (1) CN114401810A (zh)
DE (1) DE112020004281T5 (zh)
TW (1) TW202129735A (zh)
WO (1) WO202104955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7230A (ja) * 2001-04-17 2002-10-23 Naniwa Hamono Seisakusho:Kk 分割型スクラップチョッパー
JP4664031B2 (ja) * 2004-08-31 2011-04-06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光ピンセット装置
JP4527488B2 (ja) 2004-10-07 2010-08-18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レーザ加工装置
JP5322765B2 (ja) 2009-04-30 2013-10-23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TWI594828B (zh) * 2009-05-28 2017-08-11 伊雷克托科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於雷射處理工件中的特徵的聲光偏轉器及相關雷射處理方法
JP5377086B2 (ja) * 2009-06-04 2013-12-2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レーザ加工方法、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ソーラパネル製造方法
JP5683121B2 (ja) * 2010-02-23 2015-03-11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レーザ加工装置
JP6272145B2 (ja) 2014-05-29 2018-01-31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JP6258787B2 (ja) * 2014-05-29 2018-01-10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JP6786374B2 (ja) * 2016-12-16 2020-11-18 株式会社スミテック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55478A (ko) 2022-05-03
JP7303079B2 (ja) 2023-07-04
US20220355413A1 (en) 2022-11-10
WO2021049550A1 (ja) 2021-03-18
CN114401810A (zh) 2022-04-26
DE112020004281T5 (de) 2022-06-09
JP2021041432A (ja) 2021-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8891B2 (en) Laser processing method
TWI745509B (zh)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KR20160141814A (ko) 레이저 가공 장치 및 레이저 가공 방법
CN112437709A (zh) 激光加工装置
CN112384324B (zh) 激光加工装置
TW202129735A (zh)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TW202124077A (zh)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TW202124079A (zh)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JP7487045B2 (ja) レーザ加工装置
KR20190071729A (ko) 레이저 가공 장치 및 동작 확인 방법
CN111295265A (zh) 激光加工方法和激光加工装置
TW202247933A (zh) 雷射加工裝置
WO2022014618A1 (ja)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WO2024034193A1 (ja)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TW202306684A (zh)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TW202306682A (zh) 雷射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方法
JP2022018511A (ja)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JP2022018510A (ja)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