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8293A - 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8293A
TW202118293A TW108137092A TW108137092A TW202118293A TW 202118293 A TW202118293 A TW 202118293A TW 108137092 A TW108137092 A TW 108137092A TW 108137092 A TW108137092 A TW 108137092A TW 202118293 A TW202118293 A TW 2021182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splay
parameter
correct
image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7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世凱
翁明昉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to TW108137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118293A/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8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8293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頭戴式顯示器由一使用者配戴且連線至一外部顯示設備,其顯示一辨識標籤。頭戴式顯示器之顯示螢幕顯示一虛擬物件。頭戴式顯示器之照相設備擷取辨識標籤之影像。當虛擬物件與辨識標籤疊合時,頭戴式顯示器自外部顯示設備接收辨識標籤之尺寸資料,自顯示螢幕接收辨識標籤之顯示資料,以及自照相設備接收辨識標籤之影像資料,並於接收到預定數量之尺寸資料、顯示資料及影像資料後,計算使用者左眼之參數及右眼之參數,並根據左眼之參數及右眼之參數顯示其他虛擬物件。

Description

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具體而言,本發明之頭戴式顯示器根據蒐集到之校正資料,同時計算左眼之參數及右眼之參數。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實境技術愈來愈成熟,且應用場合也越來越多。除了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技術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以外,近年來結合虛擬實境技術及擴增實境技術的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技術也備受關注。
目前實現混合實境的其中一種方式是透過光學可透視(Optic See-Through;OST)之頭戴式顯示器將現實場景與虛擬物件進行疊合後而產生。由於頭戴式顯示器之顯示螢幕、照相設備以及每位配戴頭戴式顯示器之使用者的瞳孔焦距不同,經常造成虛擬物體與實際場景疊合的誤差,因此各廠商在研發用於混合實境之虛實疊合的軟體時,需要依照不同設備去進行視覺上的空間校正。
然而,目前提出之空間校正皆是分別校正頭戴式顯示器之使用者之左眼EL與右眼ER,如第1圖所示。由於使用者之左眼EL及右眼ER所 看到之虛擬物件VO無法同時與辨識標籤M1-M4其中之一完全疊合,在此情況下,頭戴式顯示器需分別蒐集左眼之校正資料來計算左眼之校正參數,以及蒐集右眼之校正資料來計算右眼之校正參數,才可完成校正,此種空間校正流程不僅繁雜且耗時。
此外,現有的空間校正方法中,在頭戴式顯示器之顯示螢幕上的成像,以及頭戴式顯示器所連線之外部顯示設備實際上顯示辨識標籤的尺寸皆無法讓使用者自行調整,因此在空間校正過程中,需要靠使用者移動來進行校正,亦造成諸多不便。
有鑑於此,本領域亟需一種空間校正機制,在頭戴式顯示器之使用者無需移動的情況下,透過調整辨識標籤之顯示尺寸進行疊合,並基於所蒐集到之校正資料同時計算使用者之左眼參數及右眼參數。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空間校正機制,其藉由使用者調整外部顯示設備所顯示之辨識標籤之顯示尺寸,以將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HMD)之顯示螢幕所顯示之虛擬物件與辨識標籤進行疊合,以及透過頭戴式顯示器上設置之照相設備於虛擬物件與辨識標籤完全疊合時,擷取辨識標籤之影像,並將辨識標籤之尺寸資料、虛擬物件之顯示資料及辨識標籤之影像資料作為校正資料來計算使用者之左眼參數及右眼參數。
據此,本發明之空間校正機制可讓使用者在無需移動,僅透過控制器調整辨識標籤之顯示尺寸的情況下,將使用者雙眼看到之真實場景空間與透過頭戴式顯示器之顯示螢幕看到之空間進行校正,使兩個空間 完全對應。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用於一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該頭戴式顯示器由一使用者配戴且包含一通訊介面、一顯示螢幕、一照相設備及一處理器。該通訊介面用以連線至一外部顯示設備。該外部顯示設備用以顯示一辨識標籤。該顯示螢幕,用以顯示一虛擬物件。該照相設備用以擷取該辨識標籤之一影像。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通訊介面、該顯示螢幕及該照相設備,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當該虛擬物件與該辨識標籤完全疊合時,透過該通訊介面,自該外部顯示設備接收該辨識標籤之複數尺寸資料,各該尺寸資料包含該辨識標籤之一顯示尺寸;自該顯示螢幕接收該虛擬物件之複數顯示資料,各該顯示資料對應至該虛擬物件於該顯示螢幕上之一顯示資訊;自該照相設備接收該辨識標籤之複數影像資料,各該影像資料對應至該辨識標籤之該影像;根據該等尺寸資料、該等顯示資料及該等影像資料,計算該左眼之一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一第二參數;以及根據該第一參數及該第二參數,於該顯示螢幕上顯示另一虛擬物件。其中,該辨識標籤之該等顯示尺寸係由該使用者操作一控制器所決定,該控制器連線至該外部顯示設備。
此外,本發明更揭露一種空間校正方法。該空間校正方法適用於一混合實境技術之一頭戴式顯示器。該頭戴式顯示器由一使用者配戴且包含一通訊介面、一顯示螢幕、一照相設備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通訊介面、該顯示螢幕及該照相設備。該通訊介面連線至一外部顯示設備。該外部顯示設備顯示一辨識標籤。該顯示螢幕顯示一虛擬物件。該照相設備擷取該辨識標籤之一影像。該空間校正方法由該處理器執行且包含 下列步驟:當該虛擬物件與該辨識標籤完全疊合時,自該外部顯示設備接收該辨識標籤之複數尺寸資料,各該尺寸資料包含該辨識標籤之一顯示尺寸;自該顯示螢幕接收該虛擬物件之複數顯示資料,各該顯示資料對應至該虛擬物件於該顯示螢幕上之一顯示資訊;自該照相設備接收該辨識標籤之複數影像資料,各該影像資料對應至該辨識標籤之該影像;根據該等尺寸資料、該等顯示資料及該等影像資料,計算該左眼之一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一第二參數;以及根據該第一參數及該第二參數,於該顯示螢幕上顯示另一虛擬物件。其中,該辨識標籤之該等顯示尺寸係由該使用者操作一控制器所決定,該控制器連線至該外部顯示設備。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1‧‧‧頭戴式顯示器
11‧‧‧通訊介面
13‧‧‧顯示螢幕
15‧‧‧照相設備
17‧‧‧處理器
2‧‧‧外部顯示設備
3‧‧‧控制器
MK‧‧‧辨識標籤
M1-M4‧‧‧辨識標籤
VO‧‧‧虛擬物件
EL‧‧‧左眼
ER‧‧‧右眼
S601-S609‧‧‧步驟
第1圖係描繪現有技術之空間校正之實施情境;
第2圖係描繪本發明空間校正之實施情境;
第3圖係描繪本發明空間校正之實施情境;
第4A-4B圖係描繪本發明調整辨識標籤之實施情境;
第5圖為本發明之頭戴式顯示器之示意圖;以及
第6圖為本發明之空間校正方法之流程圖。
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內容,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須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特定的環境、應用或特殊方式方 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說明者,以下實施例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且圖式中各元件間之尺寸關係僅為求容易瞭解,並非用以限制實際比例。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如第2-3圖及第4A-4B圖所示。混合實境技術係將現實場景與虛擬物件進行疊合後而產生,在混合實境中,使用者能夠在現實空間中看見新增的立體虛擬物件,並且可與立體虛擬物件進行即時互動。目前的混合實境可透過光學可透視(Optic See-Through;OST)裝置或影像穿透(Video See-Through;VST)裝置實現。本發明之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HMD)1屬於光學可透視裝置,例如:智慧眼鏡,但不限於此。
使用者於配戴頭戴式顯示器1後,可以直接看見真實場景(即真實世界),用於進行空間校正之虛擬物件VO會透過光學投影的方式被投射至頭戴式顯示器1之顯示螢幕13上。顯示螢幕13為靠近使用者雙眼之透明顯示器,包含一左螢幕及一右螢幕,左螢幕顯示使用者之左眼EL的成像,以及右螢幕顯示使用者之右眼ER的成像。當顯示螢幕13之左螢幕及右螢幕同時顯示相同的圖像時,由於左眼成像及右眼成像會有位移差異,因此左眼成像及右眼成像疊合後,會形成立體物件,即使用者透過頭戴式顯示器1看到的虛擬物件VO。
如第2圖所示,頭戴式顯示器1連線至一外部顯示設備2。外部顯示設備2可為一螢幕、一手機、一筆記型電腦或任一可顯示一辨識標籤之設備。使用者可操作一控制器3來調整辨識標籤MK於外部顯示設備2上的 顯示尺寸。控制器3可為一有線控制器,直接連接至外部顯示設備2,亦可為一無線控制器,透過WiFi、藍芽或其他無線通訊方式連線至外部顯示設備2。
須說明者,於本發明中主要是以使用者調整辨識標籤MK的尺寸,使虛擬物件VO可與辨識標籤MK完全疊合,以進行空間校正,如第4A-4B圖所示。於其他實施例中,使用者亦可操作控制器3調整辨識標籤MK於外部顯示設備2上的位置及角度,由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了解調整辨識標籤的相關操作,故於此不再贅述。
此外,須說明者,完全疊合之判斷可為虛擬物件VO之整體或任一平面與辨識標籤MK完全重疊,或者可透過在虛擬物件VO上設定一基準點作為是否完全疊合的依據,完全疊合之判斷標準可因應頭戴式顯示器1不同的應用而進行設定,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請參考第2-3圖,當使用者判斷虛擬物件VO與辨識標籤MK完全疊合時,操作頭戴式顯示器1,例如:按下確認按鈕,或以其他方式與頭戴式顯示器1互動,以讓頭戴式顯示器1得知辨識標籤MK於外部顯示設備2之顯示尺寸、虛擬物件VO於顯示螢幕13上之顯示位置與尺寸以及照相設備15擷取之辨識標籤之影像三者之間具有關聯性。
頭戴式顯示器1自外部顯示設備2接收辨識標籤MK之尺寸資料,其包含辨識標籤目前之顯示尺寸。接著,自顯示螢幕13接收虛擬物件VO之顯示資料,其包含虛擬物件VO於顯示螢幕13上之顯示資訊,例如:顯示尺寸、顯示位置及顯示角度等資訊,但不限於此。隨後,頭戴式顯示器1更自照相設備15接收辨識標籤MK之影像資料,其包含照相設備15擷取辨識標籤MK於外部顯示設備2上之影像尺寸、影像位置及影像角度等資訊,但 不限於此。
須說明者,前述頭戴式顯示器1接收尺寸資料、顯示資料及影像資料之順序僅用於舉例說明,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於實際應用上,頭戴式顯示器之開發商或製造商可自行決定接收前數資料之順序,或同時接收所有資料。
使用者透過重複操作頭戴式顯示器1及控制器3,將虛擬物件VO與辨識標籤MK重複進行完全疊合,以獲得足夠數量的校正資料(即前述之尺寸資料、顯示資料及影像資料),來進行空間校正。
於進行空間校正時,頭戴式顯示器1根據蒐集到之該等尺寸資料、該等顯示資料及該等影像資料,基於一演算法(例如:奇異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演算法),計算使用者之左眼之一第一參數及右眼之一第二參數,並根據計算出的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於顯示螢幕13上投射其他虛擬物件。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之延伸。於本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器1儲存一隨機抽樣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演算法,並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中之一第一部分屬於一正確尺寸資料,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中之一第二部分屬於一正確顯示資料,以及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中之一第三部分屬於一正確影像資料。
詳言之,頭戴式顯示器1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以隨機的方式,從該等尺寸資料、該等顯示資料及該等影像資料中抽樣,以估算出一模型的參數。在該等尺寸資料、該等顯示資料及該等影像資料中,可能存在不符合模型之資料,通常被稱為雜訊(Outlier)。
由於不符合模型之尺寸資料、顯示資料及影像資料,對於模型估算不具參考價值,甚至可能會影響估算結果,因此頭戴式顯示器1可透過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排除不符合模型一致性之尺寸資料、顯示資料及影像資料,僅使用符合模型一致性之正常尺寸資料、正常顯示資料及正常影像資料,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延伸。於本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器1儲存一預設資料數量,且頭戴式顯示器1於計算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前,更進一步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之一第一數量是否達到預設資料數量,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之一第二數量是否達到預設資料數量,以及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之一第三數量是否達到預設資料數量。
設定預設資料數量的目的在於避免頭戴式顯示裝置1蒐集的資料數量過多或不足,若蒐集的資料數量太少,頭戴式顯示裝置1將無法計算出所有的參數,此情況稱之為欠定(Underdetermined)。反之,若蒐集的資料數量過多,則會造成奇異值拆解發生問題,此情況稱之為過定(Overdetermined)。
於本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裝置1須於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之第一數量、該等顯示資料之第二數量及該等影像資料之第三數量達到預設資料數量時,才會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如第5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1之示意圖。頭戴式顯示器1由一使用者配戴且包含一通訊介面11、一顯示螢幕13、一照相設備15及一處理器17。通訊介面11用以連線至外部顯示設備(如前述實施例所述之外部顯示設備2),其用以顯示 一辨識標籤。顯示螢幕13用以顯示一虛擬物件。照相設備15用以擷取辨識標籤之一影像。處理器17電性連接至通訊介面11、顯示螢幕13及照相設備15。基於說明簡化之原則,頭戴式顯示器1之其它元件,例如:儲存器、殼體、電源模組等與本發明較不相關的元件,皆於圖中省略而未繪示。
對應至第一實施例,當虛擬物件與辨識標籤完全疊合時,處理器17透過通訊介面11,自外部顯示設備接收辨識標籤之複數尺寸資料。各尺寸資料包含辨識標籤之一顯示尺寸。接著,處理器17自顯示螢幕13接收虛擬物件之複數顯示資料。各顯示資料對應至虛擬物件於顯示螢幕13上之一顯示資訊。處理器17更自照相設備15接收辨識標籤之複數影像資料。各影像資料對應至辨識標籤之影像。
隨後,處理器17根據該等尺寸資料、該等顯示資料及該等影像資料,計算左眼之一第一參數及右眼之一第二參數,以及根據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於顯示螢幕13上顯示另一虛擬物件。另一虛擬物件為完成空間校正後,頭戴式顯示器1基於先前空間校正所計算出之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於混合實境中顯示的虛擬物件。此外,當使用者於使用頭戴式顯示器1之過程中,若出現需要再次進行校正的情況,頭戴式顯示器1之顯示螢幕13上會再次顯示用於與辨識標籤進行疊合之另一虛擬物件,在此情況下,頭戴式顯示器1同樣係基於先前空間校正所計算出之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來顯示另一虛擬物件。辨識標籤之該等顯示尺寸係由使用者操作一控制器所決定,控制器連線至外部顯示設備。
於一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器1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奇異值分解演算法。處理器17電性連接至儲存器,並基於奇異值分解演算 法,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對應至第二實施例,頭戴式顯示器1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處理器17電性連接至儲存器,並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中之一第一部分屬於一正確尺寸資料,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中之一第二部分屬於一正確顯示資料,以及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中之一第三部分屬於一正確影像資料。於決定正確尺寸資料、正確顯示資料及正確影像資料後,處理器17根據正確尺寸資料、正確顯示資料及正確影像資料,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對應至第三實施例,頭戴式顯示器1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預設資料數量。處理器17電性連接至儲存器,且於計算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前,更進一步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之一第一數量是否達到預設資料數量,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之一第二數量是否達到預設資料數量,以及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之一第三數量是否達到預設資料數量。當該等尺寸資料之第一數量、該等顯示資料之第二數量及該等影像資料之第三數量達到預設資料數量時,處理器17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此外,於其他實施例中,除了儲存預設資料數量以外,儲存器更儲存一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處理器17更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中之一第一部分屬於一正確尺寸資料,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中之一第二部分屬於一正確顯示資料,以及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中之一第三部分屬於一正確影像資料。於決定正確尺寸資料、正確顯示資料及正確影像資料後,處理器17根 據正確尺寸資料、正確顯示資料及正確影像資料,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器係以一無線通訊技術連線至外部顯示設備。
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係描述一空間校正方法,其流程圖如第6圖所示。空間校正方法適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一頭戴式顯示器,例如:前述實施例之頭戴式顯示器1。頭戴式顯示器由一使用者配戴且包含一通訊介面、一顯示螢幕、一照相設備及一處理器。處理器電性連接至通訊介面、顯示螢幕及照相設備。通訊介面連線至一外部顯示設備。外部顯示設備顯示一辨識標籤。顯示螢幕顯示一虛擬物件。照相設備擷取辨識標籤之一影像。空間校正方法由處理器所執行,其所包含之步驟說明如下。
當虛擬物件與辨識標籤完全疊合時,執行步驟S601至步驟S605。於步驟S601中,自外部顯示設備接收辨識標籤之複數尺寸資料。各尺寸資料包含辨識標籤之一顯示尺寸。於步驟S603中,自顯示螢幕接收虛擬物件之複數顯示資料。各顯示資料對應至虛擬物件於顯示螢幕上之一顯示資訊。於步驟S605中,自照相設備接收辨識標籤之複數影像資料。各影像資料對應至辨識標籤之影像。隨後,執行於步驟S607,根據該等尺寸資料、該等顯示資料及該等影像資料,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於步驟S609中,根據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於顯示螢幕上顯示另一虛擬物件。辨識標籤之該等顯示尺寸係由使用者操作一控制器所決定,控制器連線至外部顯示設備。
於一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器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 奇異值分解演算法。空間校正方法更包含步驟:基於奇異值分解演算法,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於一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器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處理器電性連接至儲存器。空間校正方法更包含步驟: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中之一第一部分屬於一正確尺寸資料;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中之一第二部分屬於一正確顯示資料;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中之一第三部分屬於一正確影像資料;以及根據正確尺寸資料、正確顯示資料及正確影像資料,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於一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器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預設資料數量。處理器電性連接至儲存器。空間校正方法更包含步驟:於計算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前,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之一第一數量是否達到預設資料數量;於計算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前,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之一第二數量是否達到預設資料數量;於計算第一參數及第二參數前,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之一第三數量是否達到預設資料數量;以及當該等尺寸資料之第一數量、該等顯示資料之第二數量及該等影像資料之第三數量達到預設資料數量時,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此外,於其他實施例中,儲存器更儲存一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空間校正方法更包含步驟: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中之一第一部分屬於一正確尺寸資料;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中之一第二部分屬於一正確顯示資料;基於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中之一第三部分屬於一正確影像資料;以及根據正確 尺寸資料、正確顯示資料及正確影像資料,計算左眼之第一參數及右眼之第二參數。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器係以一無線通訊技術連線至該外部顯示設備。
除了上述步驟,本發明之空間校正方法亦能執行在所有前述實施例中所闡述之所有操作並具有所有對應之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此實施例如何基於所有前述實施例執行此等操作及具有該等功能,故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可在使用者僅透過控制器調整辨識標籤之顯示尺寸的情況下,將頭戴式顯示器之顯示螢幕上之虛擬物件與辨識標籤完全疊合,以完成空間校正。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頭戴式顯示器
2‧‧‧外部顯示設備
3‧‧‧控制器
13‧‧‧顯示螢幕
15‧‧‧照相設備
VO‧‧‧虛擬物件
MK‧‧‧辨識標籤

Claims (12)

  1. 一種用於一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HMD),該頭戴式顯示器由一使用者配戴且包含:
    一通訊介面,用以連線至一外部顯示設備,該外部顯示設備顯示一辨識標籤;
    一顯示螢幕,用以顯示一虛擬物件;
    一照相設備,用以擷取該辨識標籤之一影像;以及
    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通訊介面、該顯示螢幕及該照相設備,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當該虛擬物件與該辨識標籤完全疊合時,透過該通訊介面,自該外部顯示設備接收該辨識標籤之複數尺寸資料,各該尺寸資料包含該辨識標籤之一顯示尺寸;
    自該顯示螢幕接收該虛擬物件之複數顯示資料,各該顯示資料對應至該虛擬物件於該顯示螢幕上之一顯示資訊;
    自該照相設備接收該辨識標籤之複數影像資料,各該影像資料對應至該辨識標籤之該影像;
    根據該等尺寸資料、該等顯示資料及該等影像資料,計算該使用者的左眼之一第一參數及該使用者的右眼之一第二參數;以及
    根據該第一參數及該第二參數,於該顯示螢幕上顯示另一虛擬物件;
    其中,該辨識標籤之該等顯示尺寸係由該使用者操作一控制器所決定,該控制器連線至該外部顯示設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頭戴式顯示器,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奇異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演算法,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更執行下列操作:
    基於該奇異值分解演算法,計算該左眼之該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該第二參數。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頭戴式顯示器,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隨機抽樣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演算法,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更執行下列操作: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中之一第一部分屬於一正確尺寸資料;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中之一第二部分屬於一正確顯示資料;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中之一第三部分屬於一正確影像資料;以及
    根據該正確尺寸資料、該正確顯示資料及該正確影像資料,計算該左眼之該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該第二參數。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頭戴式顯示器,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預設資料數量,且於計算該第一參數及該第二參數前,該處理器更執行下列操作:
    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之一第一數量是否達到該預設資料數量;
    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之一第二數量是否達到該預設資料數量;
    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之一第三數量是否達到該預設資料數量;以及
    當該等尺寸資料之該第一數量、該等顯示資料之該第二數量及該等 影像資料之該第三數量達到該預設資料數量時,計算該左眼之該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該第二參數。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頭戴式顯示器,其中該儲存器更儲存一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更執行下列操作: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中之一第一部分屬於一正確尺寸資料;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中之一第二部分屬於一正確顯示資料;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中之一第三部分屬於一正確影像資料;以及
    根據該正確尺寸資料、該正確顯示資料及該正確影像資料,計算該左眼之該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該第二參數。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頭戴式顯示器,其中該控制器係以一無線通訊技術連線至該外部顯示設備。
  7. 一種空間校正方法,適用於一混合實境技術之一頭戴式顯示器,該頭戴式顯示器由一使用者配戴且包含一通訊介面、一顯示螢幕、一照相設備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通訊介面、該顯示螢幕及該照相設備,該通訊介面連線至一外部顯示設備,該外部顯示設備顯示一辨識標籤,該顯示螢幕顯示一虛擬物件,該照相設備擷取該辨識標籤之一影像,該空間校正方法由該處理器執行且包含下列步驟:
    當該虛擬物件與該辨識標籤完全疊合時,自該外部顯示設備接收該辨識標籤之複數尺寸資料,各該尺寸資料包含該辨識標籤之一顯示尺寸;
    自該顯示螢幕接收該虛擬物件之複數顯示資料,各該顯示資料對應至該虛擬物件於該顯示螢幕上之一顯示資訊;
    自該照相設備接收該辨識標籤之複數影像資料,各該影像資料對應至該辨識標籤之該影像;
    根據該等尺寸資料、該等顯示資料及該等影像資料,計算該使用者的左眼之一第一參數及該使用者的右眼之一第二參數;以及
    根據該第一參數及該第二參數,於該顯示螢幕上顯示另一虛擬物件;
    其中,該辨識標籤之該等顯示尺寸係由該使用者操作一控制器所決定,該控制器連線至該外部顯示設備。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空間校正方法,其中該頭戴式顯示器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奇異值分解演算法,該空間校正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基於該奇異值分解演算法,計算該左眼之該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該第二參數。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空間校正方法,其中該頭戴式顯示器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該空間校正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中之一第一部分屬於一正確尺寸資料;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中之一第二部分屬於一正確顯示資料;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中之一第三部分屬於一正確影像資料;以及
    根據該正確尺寸資料、該正確顯示資料及該正確影像資料,計算該左眼之該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該第二參數。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空間校正方法,其中該頭戴式顯示器更包含一儲存器,用以儲存一預設資料數量,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該空間校正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於計算該第一參數及該第二參數前,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之一第一數量是否達到該預設資料數量;
    於計算該第一參數及該第二參數前,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之一第二數量是否達到該預設資料數量;
    於計算該第一參數及該第二參數前,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之一第三數量是否達到該預設資料數量;以及
    當該等尺寸資料之該第一數量、該等顯示資料之該第二數量及該等影像資料之該第三數量達到該預設資料數量時,計算該左眼之該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該第二參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空間校正方法,其中該儲存器更儲存一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該空間校正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尺寸資料中之一第一部分屬於一正確尺寸資料;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顯示資料中之一第二部分屬於一正確顯示資料;
    基於該隨機抽樣一致演算法,判斷該等影像資料中之一第三部分屬於一正確影像資料;以及
    根據該正確尺寸資料、該正確顯示資料及該正確影像資料,計算該左眼之該第一參數及該右眼之該第二參數。
  12. 如請求項7所述之空間校正方法,其中該控制器係以一無線通訊技術連線至該外部顯示設備。
TW108137092A 2019-10-15 2019-10-15 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 TW202118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7092A TW202118293A (zh) 2019-10-15 2019-10-15 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7092A TW202118293A (zh) 2019-10-15 2019-10-15 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293A true TW202118293A (zh) 2021-05-01

Family

ID=77020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7092A TW202118293A (zh) 2019-10-15 2019-10-15 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1829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9368B2 (en) Eye-gaze detection system, displacement detection method, and displacement detection program
WO2018019282A1 (zh) 双目全景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467770B2 (en) Computer program for calibration of a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computer program for calibration of a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CN107392853B (zh) 双摄像头视频融合畸变校正与视点微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7077826B (zh) 基于周围光的图像调整
US20190297313A1 (e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cene, camera and viewing parameters for altering perception of 3d imagery
JP2006285788A (ja) 複合現実感情報生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6199066B (zh) 智能终端的方向校准方法、装置
KR20150060885A (ko) 촬영 방법, 장치 및 단말
JP2014501086A (ja) 立体画像取得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282650B (zh)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118435A (zh) 面向异形金属屏幕的多投影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06970711A (zh) Vr显示装置与显示终端屏幕对齐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33326A (zh) 用于立体视图对齐的系统和方法
CN11441582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US20210124174A1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information processor, display device, and program
CN114663495A (zh) 校准方法和装置、头戴显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90014959A (ko) 움직임 정보에 기반하여 동영상을 재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20170061695A1 (en) Wearable display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TW202118293A (zh) 用於混合實境技術之頭戴式顯示器及其空間校正方法
CN109785225B (zh) 一种用于图像矫正的方法和装置
JP2016110489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KR101788005B1 (ko) 복수의 모바일 단말들을 이용한 다시점 영상 생성 방법
CN112153319B (zh) 基于视频通信技术的ar信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JP2004289548A (ja) 画像調整装置及び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