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8028A - 鼻墊結構 - Google Patents

鼻墊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8028A
TW202108028A TW108129354A TW108129354A TW202108028A TW 202108028 A TW202108028 A TW 202108028A TW 108129354 A TW108129354 A TW 108129354A TW 108129354 A TW108129354 A TW 108129354A TW 202108028 A TW202108028 A TW 2021080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se
straps
nose pad
pad structure
b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9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4500B (zh
Inventor
李繼亨
張淑美
李子赫
Original Assignee
元點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元點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元點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9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450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8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8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4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450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鼻墊結構至少包含:可撓性本體、第一帶體、第二帶體以及一固定器,該可撓性本體係具有一壓條,該壓條二末端係分別以一連接部連接第一、第二鼻托部,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並分別由該連接部朝該壓條內側延伸,且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之自由端間係具有一間距,該第一帶體之一端固定於該第一鼻托部靠近該自由端處,該第二帶體之一端固定於該第二鼻托部靠近該自由端處,該第一、第二帶體之另一端則分別穿過該連接部以穿設於該固定器,由該固定器可對該第一、第二帶體進行鬆緊調整,本發明之鼻墊結構可重複使用於口罩,且利用壓條以及第一、第二鼻托部可配合鼻部及臉部之形狀,有助於密合口罩與臉部之間的空隙,可賦予口罩更佳的防霧性能。

Description

鼻墊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可重複使用於口罩,有助於密合口罩與臉部之間的空隙,可賦予口罩更佳防霧性能的鼻墊結構。
口罩覆戴在口鼻部位,用於阻擋外界有害的物質進入佩戴者的口鼻,或是防止佩戴者將病菌傳染給他人。在污染日趨嚴重的今日口罩也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被用來阻擋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和沙塵。因此,口罩的需求及消耗量愈來愈大。口罩依著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設計。在用料方面,大多以布料、不織布、紙、塑膠等纖維材料製成薄片形式,以便對於飛沫微塵構成立體阻障,有時更添加活性碳等材料來吸附有機氣體及毒性粉塵。
市面上一般之可拋棄式平面口罩,係為一罩體及固定於罩體兩側之帶體所構成,該罩體之前側上緣處設有一壓鼻條,該壓鼻條多為金屬材質或較硬之塑膠材質等可塑型物件所製成,當兩帶體分別套設於兩耳而使口罩覆蓋於臉部鼻、口處,並緊貼於臉部,使用者可利用手指擠壓該壓鼻條,調整出近似使用者鼻子形狀之弧度,幫助密合口罩與臉部之間的空隙,以增加口罩之服貼性,藉以提昇佩戴之安全性。
惟,上述口罩之壓鼻條雖可防止髒空氣從口罩上緣處滲入,但實際上密合效果有限,常常無法保持鼻側、臉頰與口罩間的緊密接觸。當口罩內與口罩外的溫度差異太大時,人體呼出之熱空氣還是會經由該空隙向上排出,若此時口罩使用者有戴眼鏡,鏡片上便容易產生霧氣影響其視線,或是造成呼吸上的不舒適。
故市面上出現另一種口罩用之鼻樑襯墊,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第M450391號、第M511344號及第M286053號等,均揭露一種可利用黏貼劑或黏貼樹脂黏貼於口罩內側之鼻樑襯墊,該鼻樑襯墊可為拋棄式或重複使用,而該鼻樑襯墊係為塑膠材質且一體成型略呈波浪狀,在結構設計上鼻樑襯墊的一側具有一平整的接合面,另一側(如內側)則形成有兩個相隔一段距離的鼻托,其中兩個鼻托各呈向外凸出的弧狀,該鼻樑襯墊可進一步設置有一可重覆彎折容易定型的金屬條;當使用者欲佩戴口罩時,係先將鼻樑襯墊以粘固於口罩內側再予以佩戴,藉由該鼻樑襯墊調整口罩弧度及形狀避免口罩貼住口鼻,並填補鼻子與顴骨間之空隙,而減少空隙之空間進而增加鼻部之氣密度,大幅度降低呼氣從空隙向上竄升的現象。
然而,如上述習用結構,觀其構造卻隱含有許多製造和使用上的缺失:1、上述鼻樑襯墊若重複使用時,該金屬條多次使用後容易鬆弛,時間一久便失去作用,影響密合效果,無法保持鼻側、臉頰與口罩間的緊密接觸。2、每個人的鼻子形狀因人而異,尤其是高大鼻子者,因習用鼻樑襯墊之鼻托無法完全依照鼻子形狀進行調整,使鼻子高大者在使用時,無法克服漏氣現象。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重複使用於口罩,有助於密合口罩與臉部之間的空隙,可賦予口罩更佳防霧性能的鼻墊結構,為其主要目的者。
為達上揭目的,本發明之鼻墊結構至少包含:可撓性本體,係具有一壓條,該壓條二末端係分別以一連接部連接第一、第二鼻托部,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並分別由該連接部朝該壓條內側延伸,且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之自由端間係具有一間距;第一、第二帶體,係為彈性材質,該第一、第二帶體之一端分別固定於該第一、第二鼻托部靠近該自由端處,該第一、第二帶體之另一端則穿過該連接部;以及固定器,係穿設於該第一、第二帶體之另一端,可對該第一、第二帶體進行鬆緊調整。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係呈向外凸出的弧狀條形體。
在另一較佳態樣中,該第一、第二帶體進行鬆緊調整,可相對改變該弧狀條形體的曲率以及該間距大小。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第一、第二帶體係由該固定器調整為一放鬆狀態及一拉緊狀態,該第一、第二帶體處於該拉緊狀態時,該弧狀條形體的曲率相對大於處於該放鬆狀態之該弧狀條形體的曲率,且該拉緊狀態之該間距相對大於處於該放鬆狀態之該間距。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壓條以及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係以內外側相鄰配置,且該壓條之中央位置係相對於該間距,且該壓條之中央位置呈向外凸出的弧狀。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可撓性本體係為尼龍材質。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第一、第二帶體之另一端穿過該固定器後相互連接而形成一固定部。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固定器具有一中空殼體、一壓塊以及一彈性件。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第一、第二鼻托部靠近該自由端處具有二穿孔,可供該第一、第二帶體之一端穿設且固定,而該連接部另設有一穿孔,可供該第一、第二帶體之另一端穿設。
除非另外說明,否則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下列用語具有下文給予的定義。請注意,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用語「一」意欲涵蓋在一個以及一個以上的所載事項,例如至少一個、至少二個或至少三個,而非意味著僅僅具有單一個所載事項。此外,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的「包含」、「具有」等開放式連接詞是表示請求項中所記載的元件或成分的組合中,不排除請求項未載明的其他組件或成分。亦應注意到用語「或」在意義上一般也包括「及/或」,除非內容另有清楚表明。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用語「約(about)」或「實質上(substantially)」,是用以修飾任何可些微變化的誤差,但這種些微變化並不會改變其本質。
本案主要提供一種可重複使用於口罩的鼻墊結構。請參閱第1圖所示為本發明中鼻墊結構之結構立體圖所示。本發明之鼻墊結構至少包含:可撓性本體1、第一帶體21、第二帶體22以及一固定器3;其中:
該可撓性本體1係具有一壓條11,該壓條11二末端係分別以一連接部12連接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並分別由該連接部12朝該壓條11內側延伸,且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之自由端131、141間係具有一間距15;請同時參閱第2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壓條11以及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係以內外側相鄰配置,且該壓條11之中央位置係相對於該間距,且該壓條11之中央位置呈向外凸出的弧狀,而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係呈向外凸出的弧狀條形體,該間距15則對應使用者的鼻樑並供其定位。而本實施例中,該可撓性本體係為尼龍材質,或者其他可塑形成特定形狀且具有可撓性之材質。
第一、第二帶體21、22係為彈性材質,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之一端分別固定於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靠近該自由端131、141處,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之另一端則越過該壓條11以及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之間且穿過該連接部12;其中,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靠近該自由端131、141處具有二穿孔16,可供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之一端穿設且固定,而該連接部12另設有一穿孔16,可供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之另一端穿設。
固定器4係穿設於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之另一端,可對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進行鬆緊調整,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之另一端可穿過該固定器4後相互連接而形成一固定部23,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固定部23可以為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相互纏繞之固定結。
本發明之鼻墊結構於使用時,使用者先配戴一般口罩4再配戴本發明之鼻墊結構,利用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將該鼻墊結構套上,以壓條11壓掣於口罩4且相對於使用者的鼻樑51處,請同時參閱第2圖及第4圖所示,且讓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貼合於口罩4且相對於使用者臉部的輪廓,其中該間距15的溝形與使用者鼻樑51的輪廓相匹配,有助於密合口罩4與臉部52之間的空隙,可賦予口罩4更佳的防霧性能。
而本發明之鼻墊結構更可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臉部及鼻部形狀,來調整第一、第二鼻托部的形狀以填補鼻子與顴骨之空隙,以減少空隙之空間,本發明係利用第一、第二帶體進行鬆緊調整,可相對改變該弧狀條形體的曲率以及該間距大小;其中,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可由該固定器4調整為一放鬆狀態及一拉緊狀態,如第2圖所示係為放鬆狀態,如第3圖所示係為拉緊狀態,亦即,該固定器4朝靠近該可撓性本體1之方向移動,使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與該固定器4所圍成的周長較短;當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處於該拉緊狀態(如第3圖所示)時,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之一端係施力於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之該自由端131、141,讓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以該連接部12為支點形成較大之彎弧,使該弧狀條形體的曲率R1相對大於處於該放鬆狀態(如第2圖所示)之該弧狀條形體的曲率R2,且該拉緊狀態(如第3圖所示)之該間距大小L1相對大於處於該放鬆狀態(如第2圖所示)之該間距大小L1,故第一、第二帶體21、22處於該拉緊狀態可調整該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的形狀,以適用於鼻部較為高大的使用者,所以不同使用者可利用固定器4來調整第一、第二帶體21、22的鬆緊狀態,以改變第一、第二鼻托部13、14的形狀。
本發明之鼻墊結構可搭配市面上大多數的口罩一起做使用,主要的作用之一在於阻隔使用者口鼻所呼出的熱氣,以防止熱氣往上竄升而造成眼鏡嚴重起霧,主要的作用另一在於阻止外界受染空氣透入而對使用者的健康產生影響。再者,所述防霧氣鼻墊結構的主體為可撓性材質,因此其可順應使用者鼻部四周輪廓起伏而產生形變,以提高口罩配戴時的舒適性、服貼性及氣密性。此外,所述氣鼻墊結構可以被重複使用多次,符合環境保護需求。最重要的是,可利用固定器來調整第一、第二帶體的鬆緊狀態,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臉部及鼻部形狀,來調整第一、第二鼻托部的形狀以填補鼻子與顴骨之空隙,以減少空隙之空間。
再者,本發明之固定器3具有一中空殼體31、一壓塊32以及一彈性件33,如第5圖及第6圖之第一實施例所示,該中空殼體31界定出一工作空間311,並具有一第一孔洞312、一第二孔洞313以及一開口314;其中,第一、二孔洞312、313與開口314均與該工作空間311相通,該壓塊32為可移動於該工作空間311內部的一中空扁形體,且具有一貫穿的通槽321,該壓塊32的移動路徑垂直於第一、二孔洞312、313間之連線,而該彈性件33其一端連結該殼體31之內壁面,另一端連結於該壓塊32;此固定器如上所述可為一般市面上常見的結構,可利用該中空殼體31以及該壓塊32固定第一、第二帶體21、22,再利用壓塊32改變通槽321的位置,使第一、第二帶體21、22穿置較為順利而不受壓塊32所擋止,則可調整該第一、第二帶體21、22之鬆緊狀態;當然,該第一、二孔洞312、313以及通槽321的數量分別可以為二對(如第5圖及第6圖之第一實施例所示) ,該第一、二孔洞312、313以及通槽321的數量分別亦可以為一對,如第7圖之第二實施例所示。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鼻墊結構,爰依法提呈發明專利之申請;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巳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發明之揭示而作各種不背離本案發明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發明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可撓性本體 11:壓條 12:連接部 13:第一鼻托部 14:第二鼻托部 131、141:自由端 15:間距 16:穿孔 21:第一帶體 22:第二帶體 23:固定部 3:固定器 31:中空殼體 311:工作空間 312:第一孔洞 313:第二孔洞 314:開口 32:壓塊 321:槽 33:彈性件 4:口罩 51:鼻樑 52:臉部
第1圖係為本發明中鼻墊結構之結構立體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中第一、第二帶體處於放鬆狀態之結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中第一、第二帶體處於拉緊狀態之結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中鼻墊結構之使用結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中固定器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中固定器第一實施例進行鬆緊調整之結構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發明中固定器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1:可撓性本體
11:壓條
12:連接部
13:第一鼻托部
14:第二鼻托部
131、141:自由端
15:間距
16:穿孔
21:第一帶體
22:第二帶體
23:固定部
3:固定器

Claims (9)

  1. 一種鼻墊結構,至少包含: 可撓性本體,係具有一壓條,該壓條二末端係分別以一連接部連接第一、第二鼻托部,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並分別由該連接部朝該壓條內側延伸,且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之自由端間係具有一間距; 第一、第二帶體,係為彈性材質,該第一、第二帶體之一端分別固定於該第一、第二鼻托部靠近該自由端處,該第一、第二帶體之另一端則穿過該連接部;以及 固定器,係穿設於該第一、第二帶體之另一端,可對該第一、第二帶體進行鬆緊調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鼻墊結構,其中,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係呈向外凸出的弧狀條形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鼻墊結構,其中,該第一、第二帶體進行鬆緊調整,可相對改變該弧狀條形體的曲率以及該間距大小。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鼻墊結構,其中,該第一、第二帶體係由該固定器調整為一放鬆狀態及一拉緊狀態,該第一、第二帶體處於該拉緊狀態時,該弧狀條形體的曲率相對大於處於該放鬆狀態之該弧狀條形體的曲率,且該拉緊狀態之該間距相對大於處於該放鬆狀態之該間距。
  5.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鼻墊結構,其中,該壓條以及該第一、第二鼻托部係以內外側相鄰配置,且該壓條之中央位置係相對於該間距,且該壓條之中央位置呈向外凸出的弧狀。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鼻墊結構,其中,該可撓性本體係為尼龍材質。
  7.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鼻墊結構,其中,該第一、第二帶體之另一端穿過該固定器後相互連接而形成一固定部。
  8.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鼻墊結構,其中,該固定器具有一中空殼體、一壓塊以及一彈性件。
  9.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鼻墊結構,其中,該第一、第二鼻托部靠近該自由端處具有二穿孔,可供該第一、第二帶體之一端穿設且固定,而該連接部另設有一穿孔,可供該第一、第二帶體之另一端穿設。
TW108129354A 2019-08-16 2019-08-16 鼻墊結構 TWI724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9354A TWI724500B (zh) 2019-08-16 2019-08-16 鼻墊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9354A TWI724500B (zh) 2019-08-16 2019-08-16 鼻墊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028A true TW202108028A (zh) 2021-03-01
TWI724500B TWI724500B (zh) 2021-04-11

Family

ID=7603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9354A TWI724500B (zh) 2019-08-16 2019-08-16 鼻墊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450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8072U (zh) * 2009-07-14 2010-05-19 金富裕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松紧带及鼻夹的口罩改良结构
CN204519416U (zh) * 2015-03-16 2015-08-05 赵新德 口罩外用v型鼻夹
CN106418807B (zh) * 2016-11-09 2018-03-27 胡妹芳 一种具有鼻翼顶针的可露嘴式口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4500B (zh) 2021-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9732U (zh) 防雾垫及具备该防雾垫的口罩
KR20190029414A (ko) 김서림 방지용 벽을 구비한 수술용 김서림 방지 마스크
RU2640984C2 (ru) Респираторная маска с носовым опорным элементом-расширителем
KR101789107B1 (ko) 이종의 재질을 갖는 방진마스크
KR20180003164U (ko) 마스크
JP2013544592A (ja) 環状のパッド部とフィルター部固定体を有する防塵マスク
KR20170024439A (ko) 필터 교체형 황사 마스크
JP2009066382A (ja) 眼鏡曇り止め用薄膜片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マスク
KR20200114043A (ko) 김서림 방지패드가 부착된 마스크
KR102325079B1 (ko) 다목적용 방진 마스크
KR101582353B1 (ko) 자유변형에 의한 형상유지 마스크
KR20140050132A (ko) 분리 가능한 흡착 여재를 구비한 마스크
KR200494166Y1 (ko) 마스크
CN212439765U (zh) 一种护目镜一体式的呼吸防护面罩
TWI724500B (zh) 鼻墊結構
JP2015009151A (ja) 医療用フェースマスク
KR200495334Y1 (ko) 길이가변식 김서림 차단판을 갖는 일회용 마스크
CN212325458U (zh) 一种全面罩
CN210611089U (zh) 一种防雾气鼻垫
US20220151319A1 (en) Fog Preventing Barrier for a Mask and Method
CN206978820U (zh) 一种雾霾口罩用耳带
KR20090039204A (ko) 하우징을 장착한 방진마스크
TWM607819U (zh) 輕巧型過濾鼻罩
KR102421391B1 (ko) 김서림 방지 마스크
KR102511530B1 (ko) 마스크용 코클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