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4853A - 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4853A
TW202034853A TW108110197A TW108110197A TW202034853A TW 202034853 A TW202034853 A TW 202034853A TW 108110197 A TW108110197 A TW 108110197A TW 108110197 A TW108110197 A TW 108110197A TW 202034853 A TW202034853 A TW 2020348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canning
treatment
wearable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0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鉅強
Original Assignee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0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34853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4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485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包含一穿戴式物件、一掃描暨治療模組以及一處理單元。穿戴式物件穿戴於一生物上。掃描暨治療模組設置於穿戴式物件上。掃描暨治療模組包含一超音波掃描單元、一治療單元、一第一可撓性基板以及一第二可撓性基板。超音波掃描單元設置於第一可撓性基板上,且治療單元設置於第二可撓性基板上。超音波掃描單元針對生物之一部位產生一超音波訊號。治療單元選擇性地對部位進行治療。處理單元設置於穿戴式物件上。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於超音波掃描單元與治療單元。處理單元處理超音波訊號。

Description

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本發明關於一種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尤指一種可穿戴於生物上以針對生物之部位進行超音波掃描與治療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由於超音波掃描具有不破壞材料結構以及人體細胞的特性,因而普遍地被應用於材料領域以及臨床醫學檢測。一般而言,醫師會先以超音波探頭對受檢部位進行超音波掃描,以產生受檢部位之超音波影像。當醫師判斷超音波影像中存在病灶時,醫師需以獨立的治療器械對病灶進行治療。此時,有可能因超音波探頭的晃動使得病灶消失於超音波影像中,而需對受檢部位重新進行超音波掃描。換言之,醫師無法於產生超音波影像時同時進行診斷與治療,進而降低整體醫療效率。此外,超音波探頭需由專業人員於特定時間進行操作,無法對受檢部位進行後續追蹤,因而延誤治療時機。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可穿戴於生物上以針對生物之部位進行超音波掃描與治療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以解決上述問題。
根據一實施例,本發明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包含一穿戴式物件、一掃描暨治療模組以及一處理單元。穿戴式物件穿戴於一生物上。掃描暨治療模組設置於穿戴式物件上。掃描暨治療模組包含一超音波掃描單元、一治療單元、一第一可撓性基板以及一第二可撓性基板。超音波掃描單元設置於第一可撓性基板上,且治療單元設置於第二可撓性基板上。超音波掃描單元針對生物之一部位產生一超音波訊號。治療單元選擇性地對部位進行治療。處理單元設置於穿戴式物件上。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於超音波掃描單元與治療單元。處理單元處理超音波訊號。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將掃描暨治療模組設置於穿戴式物件(例如,衣服、褲子、頸套等)上。當穿戴式物件穿戴於生物(例如,人或動物)上時,超音波掃描單元即可針對生物之部位(例如,心臟、腹部、腰部、背部、呼吸道、甲狀腺等)進行超音波掃描,以產生超音波訊號。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可將超音波訊號經由通訊單元傳送至外部裝置及/或將超音波訊號儲存於儲存單元。當處理單元將超音波訊號經由通訊單元傳送至外部裝置時,外部裝置即可以超音波訊號產生超音波影像。於另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可以超音波訊號產生超音波影像,再將超音波影像經由通訊單元傳送至外部裝置及/或將超音波影像儲存於儲存單元。藉此,即可藉由超音波影像對生物之部位進行後續追蹤,以判斷病灶成因或利用治療單元選擇性地對生物之部位進行治療,進而提升整體醫療效率。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第1圖以及第2圖,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1的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中的掃描暨治療模組12的示意圖。
如第1圖所示,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1包含一穿戴式物件10、一掃描暨治療模組12、一處理單元14、一通訊單元16以及一儲存單元18。掃描暨治療模組12、處理單元14、通訊單元16與儲存單元18皆設置於穿戴式物件10上,其中處理單元14電性連接於掃描暨治療模組12、通訊單元16與儲存單元18。於實際應用中,處理單元14可為具有資料運算/處理功能之處理器或控制器;通訊單元16可為有線或無線通訊模組(例如,USB連接埠、WiFi模組、藍牙模組等);儲存單元18可為記憶體、記憶卡或其它資料儲存裝置。於此實施例中,通訊單元16可經由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一外部裝置3(例如,手機、電腦、雲端伺服器等)形成通訊。
如第2圖所示,掃描暨治療模組12包含一超音波掃描單元120、一治療單元122、一第一可撓性基板124以及一第二可撓性基板126,其中超音波掃描單元120設置於第一可撓性基板124上,且治療單元122設置於第二可撓性基板126上。處理單元14即是分別電性連接於超音波掃描單元120與治療單元122。於此實施例中,超音波掃描單元120與治療單元122可為電容式微機械超音波換能器(Capacitive Micromachined Ultrasonic Transducer,CMUT)或壓電式微機械超音波換能器(Piezoelectric Micromachined Ultrasonic Transducer,PMUT)。需說明的是,電容式微機械超音波換能器與壓電式微機械超音波換能器之製程係為習知技藝之人所熟知,在此不再贅述。此外,第一可撓性基板124與第二可撓性基板126之材料可為具有可撓性之高分子聚合物(例如,聚對二甲苯(Parylene-C))。於實際應用中,治療單元122可為一超音波產生單元(例如,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2圖所示,超音波掃描單元120可包含複數個第一通道1200,且治療單元122可包含複數個第二通道1220。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可撓性基板124與第二可撓性基板126可並排,使得超音波掃描單元120之複數個第一通道1200與治療單元122之複數個第二通道1220並排。
如第1圖所示,穿戴式物件10可穿戴於一生物5(例如,人或動物)上。於此實施例中,穿戴式物件10可為衣服,但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例中,穿戴式物件10亦可為褲子、頸套等,視實際應用而定。掃描暨治療模組12可對應生物5之任一部位(例如,心臟、腹部、腰部、背部、呼吸道、甲狀腺等)而設置於穿戴式物件10上。因此,當穿戴式物件10穿戴於生物5上時,掃描暨治療模組12之超音波掃描單元120即可針對生物5之對應部位進行超音波掃描,以產生超音波訊號。此外,掃描暨治療模組12之治療單元122係用以選擇性地對生物5之對應部位進行治療。於實際應用中,穿戴式物件10可為緊身物件,以與生物5緊密接觸,進而避免穿戴式物件10與生物5之間存在空隙而影響超音波的傳送與接收能量。此外,掃描暨治療模組12上可設置薄膜(例如,凝膠),以利於傳導超音波。
於此實施例中,掃描暨治療模組12可經由導電纖維將訊號集中至處理單元14。在超音波掃描單元120產生超音波訊號後,處理單元14即會處理超音波訊號。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4可將超音波訊號經由通訊單元16傳送至外部裝置3。此時,外部裝置3即可藉由超音波影像演算法以超音波訊號產生超音波影像。於另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4可藉由超音波影像演算法以超音波訊號產生超音波影像,再將超音波影像經由通訊單元16傳送至外部裝置3。
於一實施例中,醫生可於外部裝置3對超音波影像進行診斷。當醫師判斷超音波影像中存在病灶時,醫師可立即控制治療單元122對對應超音波影像中之部位(亦即,病灶)進行治療。於另一實施例中,在處理單元14藉由超音波影像演算法以超音波訊號產生超音波影像後,處理單元14亦可藉由影像辨識演算法自行判斷超音波影像中是否存在病灶。當處理單元14判斷超音波影像中存在病灶時,處理單元14可立即控制治療單元122對對應超音波影像中之部位(亦即,病灶)進行治療。藉此,即可於產生超音波影像時同時進行診斷與治療,進而提升整體醫療效率。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在超音波掃描單元120產生超音波訊號後,處理單元14可將超音波訊號儲存於儲存單元18,以作為後續追蹤病灶成因的醫療資訊。於另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4可藉由超音波影像演算法以超音波訊號產生超音波影像,再將超音波影像儲存於儲存單元18,以作為後續追蹤病灶成因的醫療資訊。當然,儲存於儲存單元18之超音波訊號或超音波影像可經由通訊單元16傳送至外部裝置3。
請參閱第3圖,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掃描暨治療模組12'的示意圖。掃描暨治療模組12'與上述的掃描暨治療模組12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掃描暨治療模組12'之第一可撓性基板124與第二可撓性基板126係一體成型,如第3圖所示。換言之,本發明可將超音波掃描單元120與治療單元122設置於同一可撓性基板上,而形成掃描暨治療模組12'。
請參閱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掃描暨治療模組12''的示意圖。掃描暨治療模組12''與上述的掃描暨治療模組12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掃描暨治療模組12''之超音波掃描單元120之複數個第一通道1200與治療單元122之複數個第二通道1220交錯排列且設置於同一可撓性基板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將掃描暨治療模組設置於穿戴式物件(例如,衣服、褲子、頸套等)上。當穿戴式物件穿戴於生物(例如,人或動物)上時,超音波掃描單元即可針對生物之部位(例如,心臟、腹部、腰部、背部、呼吸道、甲狀腺等)進行超音波掃描,以產生超音波訊號。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可將超音波訊號經由通訊單元傳送至外部裝置及/或將超音波訊號儲存於儲存單元。當處理單元將超音波訊號經由通訊單元傳送至外部裝置時,外部裝置即可以超音波訊號產生超音波影像。於另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可以超音波訊號產生超音波影像,再將超音波影像經由通訊單元傳送至外部裝置及/或將超音波影像儲存於儲存單元。藉此,即可藉由超音波影像對生物之部位進行後續追蹤,以判斷病灶成因或利用治療單元選擇性地對生物之部位進行治療,進而提升整體醫療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3:外部裝置 5:生物 10:穿戴式物件 12、12'、12'':掃描暨治療模組 14:處理單元 16:通訊單元 18:儲存單元 120:超音波掃描單元 122:治療單元 124:第一可撓性基板 126:第二可撓性基板 1200:第一通道 1220:第二通道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的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中的掃描暨治療模組的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掃描暨治療模組的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掃描暨治療模組的示意圖。
1: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3:外部裝置
5:生物
10:穿戴式物件
12:掃描暨治療模組
14:處理單元
16:通訊單元
18:儲存單元

Claims (8)

  1. 一種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包含: 一穿戴式物件,穿戴於一生物上; 一掃描暨治療模組,設置於該穿戴式物件上,該掃描暨治療模組包含一超音波掃描單元、一治療單元、一第一可撓性基板以及一第二可撓性基板,該超音波掃描單元設置於該第一可撓性基板上,該治療單元設置於該第二可撓性基板上,該超音波掃描單元針對該生物之一部位產生一超音波訊號,該治療單元選擇性地對該部位進行治療;以及 一處理單元,設置於該穿戴式物件上,該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於該超音波掃描單元與該治療單元,該處理單元處理該超音波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另包含一通訊單元,設置於該穿戴式物件上,該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通訊單元,該通訊單元與一外部裝置形成通訊,該處理單元將該超音波訊號經由該通訊單元傳送至該外部裝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另包含一通訊單元,設置於該穿戴式物件上,該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通訊單元,該通訊單元與一外部裝置形成通訊,該處理單元以該超音波訊號產生一超音波影像,且將該超音波影像經由該通訊單元傳送至該外部裝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另包含一儲存單元,設置於該穿戴式物件上,該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於該儲存單元,該處理單元將該超音波訊號儲存於該儲存單元。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另包含一儲存單元,設置於該穿戴式物件上,該處理單元電性連接於該儲存單元,該處理單元以該超音波訊號產生一超音波影像,且將該超音波影像儲存於該儲存單元。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其中該第一可撓性基板與該第二可撓性基板一體成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其中該超音波掃描單元包含複數個第一通道,該治療單元包含複數個第二通道,該複數個第一通道與該複數個第二通道並排。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其中該超音波掃描單元包含複數個第一通道,該治療單元包含複數個第二通道,該複數個第一通道與該複數個第二通道交錯排列。
TW108110197A 2019-03-25 2019-03-25 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TW2020348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0197A TW202034853A (zh) 2019-03-25 2019-03-25 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0197A TW202034853A (zh) 2019-03-25 2019-03-25 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4853A true TW202034853A (zh) 2020-10-01

Family

ID=74091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197A TW202034853A (zh) 2019-03-25 2019-03-25 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348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3768B2 (ja) 超音波血栓溶解処置およびモニタリングのための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アレイ
US9241683B2 (en) Ultrasou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ing and/or measuring displacement of moving tissue and fluid
US20100036246A1 (en) Automatic fat thickness measurements
JP6744491B2 (ja) 接触用超音波装置
US20150099960A1 (en) Ultrasonic probe and medical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869486B (zh) 超声诊断治疗一体机
JP2008073391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CN110292400A (zh) 一种基于超声血流检测引导的经鼻蝶垂体瘤定位装置
Lee et al. Calcium-modified silk patch as a next-generation ultrasound coupling medium
Huang et al. Emerging Wearable Ultrasound Technology
Farus Wearable ultrasound array for point-of-care imaging and patient monitoring
US20150196276A1 (en) Ultrasonic prob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Zhang et al. An Emerging Era: Conformable Ultrasound Electronics
TW202034853A (zh) 穿戴式掃描暨治療組合
JP6347180B2 (ja) 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ーデバイス及び超音波測定装置。
CN110025331A (zh) 穿戴式扫描及治疗组件
EP3930582B1 (en) Acoustic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220240893A1 (en) Acoustic window with compound shape for ultrasound probe
US20200289089A1 (en) Ultrasound device including a detachable acoustic coupling pad
US20240074733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an ultrasonic image on a display based on sensor input at an ultrasonic imaging device
Xue et al. Flexible Ultrasonic Transducers for Wearable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 Review on Advanced Materials, Structural Designs, and Future Prospects
US20230121319A1 (en) Integrated Bedside Echocardiogram Monitor
US20240019406A1 (en) Ultrasonic transducing module and ultrasonic probe
WO2022107441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4049435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an ultrasonic image on a display based on sensor input at an ultrasonic imaging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