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3237A - 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3237A
TW202033237A TW108107366A TW108107366A TW202033237A TW 202033237 A TW202033237 A TW 202033237A TW 108107366 A TW108107366 A TW 108107366A TW 108107366 A TW108107366 A TW 108107366A TW 202033237 A TW202033237 A TW 2020332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trol module
arm
rehabilitation
elbow j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7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3951B (zh
Inventor
李建南
朱耀棠
鄭鈴
陳彥廷
塗彥翔
陳裕元
黃柏翰
Original Assignee
亞東技術學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亞東技術學院 filed Critical 亞東技術學院
Priority to TW108107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395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95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3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323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肘關節復健裝置包括兩支撐板、兩固定元件、致動模組、驅動模組、彎曲感測器、兩壓力感測器以及控制模組。兩固定元件分別固定兩支撐板於手臂上。致動模組致動兩支撐板相對於手臂的肘關節旋轉。驅動模組驅動致動模組致動兩支撐板旋轉。彎曲感測器感測手臂相對於肘關節處的彎曲度。兩壓力感測器分別感測上臂和下臂分別抵靠兩支撐板的兩反抗力值。控制模組依據彎曲度以及兩反抗力值以控制驅動模組對致動模組的驅動。

Description

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
現有的康復治療床,其特點是床板為多段式結構,床架為金屬質可升降結構,在使用時,通過升降床架以調整床板位置,使患者身體處於適當體位。肘關節屈伸治療,包括肘關節屈曲治療和肘關節伸展治療。在進行肘關節屈伸治療,尤其是肘關節屈伸末端治療時,需要兩名康復師相互協助。一名康復師按住患者大臂不動,另一名康復師運用治療手法打開患者關節後,再硬拉、硬壓患者小臂。或者,在患者進行肘關節肌力訓練時,需要一名康復師握住患者小臂,並反復交替向患者肘關節屈伸的反方向用力,為患者肘關節屈伸提供阻力,以幫助患者恢復肘關節肌肉力量。訓練過程中,需要康復師全程協助,患者無法自行完成。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肘關節復健裝置,其包括支撐板組件、固定組件、致動模組、驅動模組、彎曲感測器、壓力感測組件以及控制模組。支撐板組件包含兩支撐板。支撐板分別置放於肘關節兩側的上臂和下臂下。支撐板具有可彎折性,提供從手臂底面沿手臂輪廓彎折至手臂側面。固定組件包含兩固定元件,分別從兩支撐板的底面可拆卸地繞設至手臂頂面,以分別固定兩支撐板於手臂上。致動模組連接兩支撐板,配置以致動兩支撐板相對於手臂的肘關節旋轉,以將各支撐板從當下所在的高度位置旋轉至欲抵達的復健位置。驅動模組連接致動模組,配置以驅動致動模組致動兩支撐板旋轉。彎曲感測器設置在兩支撐板之間,配置以感測手臂隨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時,上臂和下臂相對於肘關節處的彎曲度。壓力感測組件包含兩壓力感測器,分別設置於位於兩支撐板上,配置以分別感測兩支撐板旋轉時施力於手臂,導致上臂和下臂分別抵靠兩支撐板的兩反抗力值。控制模組連接驅動模組、彎曲感測器以及壓力感測組件。控制模組配置以從彎曲感測器取得彎曲度以及從壓力感測組件取得兩反抗力值。控制模組配置以依據彎曲度以及兩反抗力值以控制驅動模組對致動模組的驅動。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肘關節復健方法,適用於上述肘關節復健裝置,包含以下步驟:(a)置放兩支撐板分別於肘關節兩側的上臂和下臂下;(b)將兩固定元件分別從兩支撐板的底面可拆卸地繞設至手臂頂面,以分別固定兩支撐板於手臂上;(c)啟動肘關節復健裝置;(d)利用控制模組提供多個體重範圍值,選擇使用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的使用者的體重落入的其中一體重範圍值;(e)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驅動致動模組致動支撐板相對於手臂的肘關節旋轉,使上臂和下臂隨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f)利用兩壓力感測器判斷是否分別感測到兩支撐板旋轉而施力於手臂時,上臂和下臂分別抵靠兩支撐板產生的兩反抗力值,若否,持續執行步驟(e),若是,執行下一步驟(g);(g)利用控制模組比對各反抗力值是否達到手臂可承受的反抗力臨界值,若否,持續執行步驟(e),若是,執行下一步驟(h);以及(h)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停止驅動致動模組,使得致動模組停止致動各支撐板旋轉,使各支撐板維持在目前高度位置處。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肘關節復健方法,適用於上述肘關節復健裝置,包含以下步驟:(l)置放兩支撐板分別於肘關節兩側的上臂和下臂下;(m)將兩固定元件分別從兩支撐板的底面可拆卸地繞設至手臂頂面,以分別固定兩支撐板於手臂上;(n)啟動肘關節復健裝置;(o)通過控制模組設定欲使用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的預設復健次數;(p)利用控制模組提供多個允許彎曲臨界值選項,選擇手臂可承受的其中允許彎曲臨界值;(q)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驅動致動模組致動支撐板相對於手臂的肘關節旋轉,使上臂和下臂隨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r)利用彎曲感測器感測手臂隨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時,(s)上臂和下臂相對於肘關節處的彎曲度;利用控制模組比對彎曲度是否達到手臂可承受的允許彎曲臨界值,若否,持續執行步驟(q),若是,執行下一步驟(t);以及(t)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停止驅動致動模組,使得致動模組停止致動各支撐板旋轉,使各支撐板維持在目前高度位置處。
請參閱圖1和圖2,其分別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肘關節復健裝置的外觀示意圖和使用示意圖。如圖1和圖2所示,肘關節復健裝置包括支撐板組件、固定組件、致動模組30、驅動模組40、彎曲感測器50、壓力感測組件以及控制模組70。支撐板組件包含兩支撐板11、12。固定組件包含兩固定元件21、22。
支撐板11置放於肘關節一側的上臂下。支撐板12置放於肘關節另一側的下臂下。支撐板11、12具有可彎折性,提供從手臂底面沿手臂輪廓彎折至手臂側面。兩固定元件21、22分別從兩支撐板11、12的底面可拆卸地繞設至手臂頂面,以分別固定兩支撐板11、12於手臂上。
控制模組70連接驅動模組40、彎曲感測器50以及壓力感測組件,配置以控制驅動模組40作動。驅動模組40連接致動模組30,配置以驅動致動模組30。兩致動模組30分別連接兩支撐板11、12。兩致動模組30配置以同時或非同時地致動兩支撐板11、12相對於手臂的肘關節旋轉,以將支撐板11、12從當下所在的高度位置旋轉至欲抵達的復健位置。實務上,兩致動模組30可分別致動兩支撐板11、12分別旋轉不同角度。
例如,彎曲感測器50可設置在驅動模組40內或外部,配置以感測驅動模組40對兩支撐板11、12的驅動,進而取得對應上臂和下臂相對於肘關節處的彎曲度。替換地,彎曲感測器50設置在兩支撐板11、12之間。更具體地,兩彎曲感測器50設置在分別設置在兩支撐板11、12的兩致動模組30上,配置以感測手臂隨兩支撐板11、12的旋轉而彎曲時,上臂和下臂分別相對於肘關節處的彎曲度。
壓力感測組件包含兩壓力感測器61、62,分別設置於與手臂接觸的兩支撐板11、12的內底面上上,配置以分別感測兩支撐板11、12旋轉時施力於手臂,導致上臂和下臂分別抵靠兩支撐板11、12的兩反抗力值。在兩支撐板11、12旋轉過程中,控制模組70從彎曲感測器50取得彎曲度以及從壓力感測組件取得兩反抗力值,依據彎曲度以及兩反抗力值以控制驅動模組40對致動模組30的驅動。
請參閱圖3,其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肘關節復健裝置的方塊圖。如圖3所示,肘關節復健裝置包括支撐板11、12、固定元件21、22、致動模組30、驅動模組40、彎曲感測器50、壓力感測器61、62以及控制模組70。固定元件21、22分別配置以固定支撐板11、12於手臂上。驅動模組40連接控制模組70以及致動模組30。致動模組30連接支撐板11、12。彎曲感測器50可設置於支撐板11、12之間。壓力感測器61、62分別設置支撐板11、12上。
另外,肘關節復健裝置可更包括儲存模組80、雲端伺服器90、行動裝置100或其組合,其可連接控制模組70或連接彎曲感測器50以及壓力感測器61、62。儲存模組80、雲端伺服器90、行動裝置100或其組合可儲存手臂可承受的允許彎曲臨界值701以及反抗力臨界值703,並提供至控制模組70。另外,儲存模組80、雲端伺服器90、行動裝置100或其組合可儲存壓力感測器61、62分別感測的手臂的反抗力值611、621以及彎曲感測器50感測的手臂的彎曲度501。
實施上,當驅動模組40驅動兩支撐板11、12旋轉的過程中,控制模組70判斷彎曲感測器50感測到的手臂的彎曲度501達到允許彎曲臨界值701時,控制模組70控制驅動模組40停止驅動兩支撐板11、12旋轉。進一步地,當控制模組70判斷驅動模組40驅動兩支撐板11、12朝一方向旋轉的過程中,彎曲感測器50感測到的手臂的彎曲度501超過允許彎曲臨界值701時,控制驅動模組40驅動兩支撐板11、12中的其中之一或兩者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轉,使得手臂的彎曲度501維持不超過允許彎曲臨界值701。
控制模組70判斷每次支撐板11、12維持在高度位置處的時間超過時間門檻值702時,控制模組70控制儲存模組80、雲端伺服器90、行動裝置100或其組合儲存支撐板11、12在此高度位置時,彎曲感測器50所感測到的彎曲度501。進一步地,控制模組70比對每次或多次使用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時,彎曲感測器50感測到的所有彎曲度501,可將多個彎曲度501中最大的彎曲度501作為手臂可承受的允許彎曲臨界值701。控制模組70在下次致動模組30致動支撐板11、12旋轉時,可從儲存模組80、雲端伺服器90或行動裝置100取得和更新此允許彎曲臨界值701。
另一方面,當驅動模組40驅動兩支撐板11、12旋轉的過程中,控制模組70判斷壓力感測器61、62感測到的上臂和下臂分別的反抗力值611、621中的任一者或兩者達到反抗力臨界值703時,停止驅動兩支撐板11、12中的任一者或兩者旋轉。進一步地,當控制模組70判斷驅動模組40驅動兩支撐板11、12朝一方向旋轉的過程中,壓力感測器61、62到的反抗力值611、621中的任一者或兩者超過反抗力臨界值703時,控制驅動模組40驅動兩支撐板11、12中的其中之一或兩者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轉,使得反抗力值611、621皆維持不超過反抗力臨界值703。應理解,可分別針對反抗力值611、621設定不同的反抗力臨界值703。
控制模組70判斷每次支撐板11、12維持在高度位置處的時間超過時間門檻值702時,可控制儲存模組80、雲端伺服器90、行動裝置100或其組合儲存支撐板11、12在高度位置時,壓力感測器61、62所感測到的反抗力值611、621。控制模組70比對每次或多次使用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時,壓力感測器61、62感測到的所有反抗力值611、621,將壓力感測器61、62的所有反抗力值611、621中最大的反抗力值611、621作為手臂可承受的反抗力臨界值703。控制模組70在下次致動模組30致動支撐板11、12旋轉時,從儲存模組80、雲端伺服器90或行動裝置100取得和更新反抗力臨界值703。
請參閱圖4,其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S401~S415。
在步驟S401,兩支撐板分別置放於肘關節兩側的上臂和下臂下。在步驟S403,將兩固定元件分別從兩支撐板的底面可拆卸地繞設至手臂頂面,以分別固定兩支撐板於手臂上。
在步驟S405,啟動肘關節復健裝置。在步驟S407,利用控制模組提供多個體重範圍值,選擇使用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的使用者的體重落入的其中一體重範圍值。在步驟S409,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驅動致動模組致動支撐板相對於手臂的肘關節旋轉,使上臂和下臂隨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在步驟S411,利用兩壓力感測器判斷是否分別感測到兩支撐板旋轉而施力於手臂時,上臂和下臂分別抵靠兩支撐板產生的兩反抗力值,若否,持續執行步驟S409,若是,執行步驟S413。
在步驟S413,利用控制模組比對反抗力值是否達到手臂可承受的反抗力臨界值,若否,持續執行步驟S409,若是,執行步驟S415。在步驟S415,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停止驅動致動模組,使得致動模組停止致動支撐板旋轉,使支撐板維持在目前高度位置處以進行復健。
請參閱圖5,其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S501~S507。
在步驟S501,利用致動模組致動支撐板旋轉至復健高度位置,並維持支撐板在此復健高度位置處。在步驟S503,利用控制模組開始計時支撐板維持在復健高度位置處的復健時間。
在步驟S505,利用控制模組判斷目前計時的復健時間是否達到預設復健時間,若否,持續執行步驟S501使支撐板維持在復健高度位置處,若是,執行步驟S507。在步驟S507,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驅動致動模組致動支撐板從復健高度位置旋轉至平放位置,使放置於兩支撐板上的手臂從彎曲轉為伸直,結束復健。
請參閱圖6,其是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S601~S617。
在步驟S601,置放兩支撐板分別於肘關節兩側的上臂和下臂下。在步驟S603,將兩固定元件分別從兩支撐板的底面可拆卸地繞設至手臂頂面,以分別固定兩支撐板於手臂上。
在步驟S605,啟動肘關節復健裝置。在步驟S607,通過控制模組設定欲使用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的預設復健次數。在步驟S609,利用控制模組提供多個允許彎曲臨界值選項,使用者可手動或控制模組可依據手臂重量、使用者體重等其他參數值自動選擇手臂可承受的其中一允許彎曲臨界值。
在步驟S611,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驅動致動模組致動支撐板相對於手臂的肘關節旋轉,使上臂和下臂隨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在步驟S613,利用彎曲感測器感測手臂隨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時,上臂和下臂相對於肘關節處的彎曲度。
在步驟S615,利用控制模組比對彎曲度是否達到手臂可承受的允許彎曲臨界值,若否,持續執行步驟S613,以持續感測通過執行步驟S611,改變上臂和下臂相對於肘關節處的彎曲度,若是,執行步驟S617。在步驟S617,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停止驅動致動模組,使得致動模組停止致動支撐板旋轉,使支撐板維持在目前高度位置處以進行復健。
請參閱圖7,其是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S701~S717。
在步驟S701,利用控制模組從雲端伺服器或行動裝置取得的使用者的肘關節健康狀態資料。在步驟S703,控制模組依據肘關節健康狀態資料,決定每次復健持續的復健時間。在步驟S705,控制模組依據肘關節健康狀態資料,決定每次復健完成後的休息時間。
在步驟S707,啟動肘關節復健裝置,使用肘關節復健裝置的支撐板旋轉至目標高度處以進行復健。在步驟S709,利用控制模組判斷使用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的復健時間是否達到預設復健時間,若否,再次執行步驟S709,若是,執行步驟S711。在步驟S711,利用控制模組紀錄復健時間以及計數復健次數,接著執行步驟S713。在步驟S713,利用控制模組控制驅動模組驅動致動模組致動支撐板從目前高度位置旋轉至平放位置,使放置於兩支撐板上的手臂從彎曲轉為伸直休息。
在步驟S715,利用控制模組判斷目前累積的復健次數是否達到預設復健次數或是否中途中斷復健,若否,經過一段休息時間後執行步驟S707以進行下一次復健,若是,執行步驟S717以關閉肘關節復健裝置。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其易於攜帶和穿戴容易,可感測使用者的肘關節的反抗力量以及上臂和下臂相對於肘關節的彎曲角度,並可依據這些感測數值以及其他提供的使用者的體重值等數值,以規劃個人可在居家進行的妥適的復健程序,以有效改善手術、受傷後或缺乏活動所造成的關節沾黏的問題。
11、12:支撐板 21、22:固定元件 30:致動模組 40:驅動模組 50:彎曲感測器 501:彎曲度 61、62:壓力感測器 611、621:反抗力值 70:控制模組 701:允許彎曲臨界值 702:時間門檻值 703:反抗力臨界值 80:儲存模組 90:雲端伺服器 100:行動裝置 S401~S415、S501~S507、S601~S617、S701~S717:步驟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肘關節復健裝置的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肘關節復健裝置的使用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肘關節復健裝置的方塊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適用於肘關節復健裝置的肘關節復健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11、12:支撐板
21、22:固定元件
30:致動模組
40:驅動模組
50:彎曲感測器
61、62:壓力感測器
70:控制模組

Claims (10)

  1. 一種肘關節復健裝置,其包括: 一支撐板組件,包含兩支撐板,該支撐板分別置放於肘關節兩側的上臂和下臂下,該支撐板具有可彎折性,提供從手臂底面沿手臂輪廓彎折至手臂側面; 一固定組件,包含兩固定元件,分別從該兩支撐板的底面可拆卸地繞設至手臂頂面,以分別固定該兩支撐板於該手臂上; 一致動模組,連接該兩支撐板,配置以致動該兩支撐板相對於該手臂的肘關節旋轉,以將各該支撐板從當下所在的高度位置旋轉至欲抵達的復健位置; 一驅動模組,連接該致動模組,配置以驅動該致動模組致動該兩支撐板旋轉; 一彎曲感測器,設置在該兩支撐板之間,配置以感測手臂隨該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時,上臂和下臂相對於肘關節處的一彎曲度; 一壓力感測組件,包含兩壓力感測器,分別設置於位於該兩支撐板上,配置以分別感測該兩支撐板旋轉時施力於該手臂,導致上臂和下臂分別抵靠該兩支撐板的兩反抗力值;以及 一控制模組,連接該驅動模組、該彎曲感測器以及該壓力感測組件,配置以從該彎曲感測器取得該彎曲度以及從該壓力感測組件取得該兩反抗力值,依據該彎曲度以及該兩反抗力值以控制該驅動模組對該致動模組的驅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肘關節復健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取得手臂可承受的一允許彎曲臨界值; 當該驅動模組驅動該兩支撐板旋轉的過程中,該控制模組判斷該彎曲感測器感測到的該彎曲度達到該允許彎曲臨界值時,該控制模組控制該驅動模組停止驅動該兩支撐板旋轉; 當該控制模組判斷該驅動模組驅動該兩支撐板朝一方向旋轉的過程中,該彎曲感測器感測到的該彎曲度超過該允許彎曲臨界值時,控制該驅動模組驅動該兩支撐板中的其中之一或兩者往該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轉,使得該彎曲度維持不超過該允許彎曲臨界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肘關節復健裝置,更包含一儲存模組、一雲端伺服器、一行動裝置或其組合,連接該彎曲感測器以及該控制模組; 該控制模組判斷每次各該支撐板維持在一高度位置處的時間超過一時間門檻值時,控制該儲存模組、該雲端伺服器、該行動裝置或其組合儲存各該支撐板在該高度位置時,該彎曲感測器所感測到的該彎曲度; 該控制模組比對每次或多次使用該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時,該彎曲感測器感測到的所有該彎曲度,將多個該彎曲度中最大的該彎曲度作為手臂可承受的該允許彎曲臨界值; 該控制模組控制該儲存模組、該雲端伺服器、該行動裝置或其組合儲存該允許彎曲臨界值; 該控制模組在下次該致動模組致動各該支撐板旋轉時,從該儲存模組、該雲端伺服器或該行動裝置取得該允許彎曲臨界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肘關節復健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取得手臂可承受的一反抗力臨界值; 當該驅動模組驅動該兩支撐板旋轉的過程中,該控制模組判斷各該壓力感測器感測到的該反抗力值達到該反抗力臨界值時,該控制模組控制該驅動模組停止驅動該兩支撐板旋轉; 當該控制模組判斷該驅動模組驅動該兩支撐板朝一方向旋轉的過程中,該壓力感測器到的該反抗力值超過該反抗力臨界值時,控制該驅動模組驅動該兩支撐板中的其中之一或兩者往該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轉,使得該反抗力值維持不超過該反抗力臨界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肘關節復健裝置,更包含一儲存模組、一雲端伺服器、一行動裝置或其組合,連接各該壓力感測器以及該控制模組; 該控制模組判斷每次各該支撐板維持在一高度位置處的時間超過一時間門檻值時,控制該儲存模組、該雲端伺服器、該行動裝置或其組合儲存各該支撐板在該高度位置時,各該壓力感測器所感測到的該反抗力值; 該控制模組比對每次或多次使用該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時,各該壓力感測器感測到的所有該反抗力值,將各該壓力感測器的所有該反抗力值中最大的該反抗力值作為手臂可承受的該反抗力臨界值; 該控制模組控制該儲存模組、該雲端伺服器、該行動裝置或其組合儲存該反抗力臨界值; 該控制模組在下次該致動模組致動各該支撐板旋轉時,從該儲存模組、該雲端伺服器或該行動裝置取得該反抗力臨界值。
  6. 一種肘關節復健方法,適用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肘關節復健裝置,包含以下步驟: (a)         置放該兩支撐板分別於肘關節兩側的上臂和下臂下; (b)        將該兩固定元件分別從該兩支撐板的底面可拆卸地繞設至手臂頂面,以分別固定該兩支撐板於該手臂上; (c)         啟動該肘關節復健裝置; (d)        利用該控制模組提供多個體重範圍值,選擇使用該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的使用者的體重落入的其中一該體重範圍值; (e)         利用該控制模組控制該驅動模組驅動該致動模組致動該支撐板相對於該手臂的肘關節旋轉,使上臂和下臂隨該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 (f)         利用該兩壓力感測器判斷是否分別感測到該兩支撐板旋轉而施力於該手臂時,上臂和下臂分別抵靠該兩支撐板產生的該兩反抗力值,若否,持續執行步驟(e),若是,執行下一步驟(g); (g)        利用該控制模組比對各該反抗力值是否達到手臂可承受的一反抗力臨界值,若否,持續執行步驟(e),若是,執行下一步驟(h);以及 (h)        利用該控制模組控制該驅動模組停止驅動該致動模組,使得該致動模組停止致動各該支撐板旋轉,使各該支撐板維持在一目前高度位置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肘關節復健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 (i)          利用該控制模組在該致動模組停止致動各該支撐板旋轉時,開始計時各該支撐板維持在該目前高度位置處的一復健時間; (j)          利用該控制模組判斷目前計時的該復健時間是否達到一預設復健時間,若否,持續執行步驟(h)使各該支撐板維持在目前高度位置處,若是,執行下一步驟(k);以及 (k)        利用該控制模組控制該驅動模組驅動該致動模組致動各該支撐板從目前高度位置旋轉至平放位置,使放置於該兩支撐板上的手臂從彎曲轉為伸直。
  8. 一種肘關節復健方法,適用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肘關節復健裝置,包含以下步驟: (l)          置放該兩支撐板分別於肘關節兩側的上臂和下臂下; (m)      將該兩固定元件分別從該兩支撐板的底面可拆卸地繞設至手臂頂面,以分別固定該兩支撐板於該手臂上; (n)        啟動該肘關節復健裝置; (o)        通過該控制模組設定欲使用該肘關節復健裝置進行復健的該預設復健次數; (p)        利用該控制模組提供多個允許彎曲臨界值選項,選擇手臂可承受的其中一該允許彎曲臨界值; (q)        利用該控制模組控制該驅動模組驅動該致動模組致動該支撐板相對於該手臂的肘關節旋轉,使上臂和下臂隨該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 (r)         利用該彎曲感測器感測手臂隨該兩支撐板的旋轉而彎曲時,上臂和下臂相對於肘關節處的該彎曲度; (s)         利用該控制模組比對該彎曲度是否達到手臂可承受的該允許彎曲臨界值,若否,持續執行步驟(q),若是,執行下一步驟(t);以及 (t)          利用該控制模組控制該驅動模組停止驅動該致動模組,使得該致動模組停止致動各該支撐板旋轉,使各該支撐板維持在一目前高度位置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肘關節復健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 (u)        利用該控制模組在該致動模組停止致動各該支撐板旋轉時,開始計時各該支撐板維持在該目前高度位置處的一復健時間; (v)        利用該控制模組判斷目前計時的該復健時間是否達到一預設復健時間,若否,持續執行步驟(t)使各該支撐板維持在目前高度位置處,若是,執行下一步驟(w);以及 (w)       利用該控制模組控制該驅動模組驅動該致動模組致動各該支撐板從目前高度位置旋轉至平放位置,使放置於該兩支撐板上的手臂從彎曲轉為伸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肘關節復健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 (x)        利用該控制模組依據從一雲端伺服器或一行動裝置取得的使用者的一肘關節健康狀態資料,以決定每次復健持續的一復健時間以及每次復健完成後的一休息時間; (y)        利用該控制模組在每次復健的該復健時間達到一預設復健時間時,紀錄該復健時間以及計數該復健次數,控制該驅動模組驅動該致動模組致動各該支撐板從目前高度位置旋轉至平放位置,使放置於該兩支撐板上的手臂從彎曲轉為伸直; (z)         利用該控制模組開始計時以及計數復健次數;以及 (aa)      利用該控制模組判斷目前累積的復健次數是否達到該預設復健次數或是否中途中斷復健,若否,持續進行復健,若是,持續執行步驟(y)。
TW108107366A 2019-03-06 2019-03-06 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 TWI6939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7366A TWI693951B (zh) 2019-03-06 2019-03-06 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7366A TWI693951B (zh) 2019-03-06 2019-03-06 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3951B TWI693951B (zh) 2020-05-21
TW202033237A true TW202033237A (zh) 2020-09-16

Family

ID=7189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7366A TWI693951B (zh) 2019-03-06 2019-03-06 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395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5969B (en) * 2008-05-29 2011-08-01 Univ Nat Chunghsing Hand rehabilitation device
TW201014585A (en) * 2008-10-06 2010-04-16 Oriental Inst Technology Passive elbow joint rehabilitation device
KR101331071B1 (ko) * 2011-09-01 2013-11-19 주식회사 앞썬아이앤씨 어깨 관절용 재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3951B (zh)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2192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habilitation and training
US817773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habilitation and training
CN107320285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
US20170079871A1 (en) A mobile automatic massage apparatus
EP185082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habilitation and training
US201100928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pr
KR101607774B1 (ko) 척추 치료기
TWI693951B (zh) 肘關節復健裝置及其復健方法
JP2003199799A (ja) 歩行機能回復用肢体駆動装置
JP2018069006A (ja) 上肢訓練支援装置
WO2023236414A1 (zh) 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WO2008047355A2 (en) Methods and gyroscopic apparatus f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iener Control of robots for rehabilitation
EP3646843B1 (en) Body movement assistance device
CN209696237U (zh) 一种游泳辅助训练装置
CN109199791A (zh) 一种多维度的上肢康复机器人
RU2720323C1 (ru) Тренажер с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ью для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суставов кистей и пальцев рук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работы
US20220409958A1 (en) Training and rehabilitation device
Genna et al. A novel robot-aided therapy for shoulder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active-assisted control of the RehaArm robot using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