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5778A - 用加權平均進行區塊式雙向預測 - Google Patents

用加權平均進行區塊式雙向預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5778A
TW202025778A TW108130764A TW108130764A TW202025778A TW 202025778 A TW202025778 A TW 202025778A TW 108130764 A TW108130764 A TW 108130764A TW 108130764 A TW108130764 A TW 108130764A TW 202025778 A TW202025778 A TW 2020257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ed
patent application
prediction
syntax element
in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0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琰 葉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5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577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7Assigned coding mode, i.e. the coding mode being predefined or presel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for selection of another element or parameter
    • H04N19/159Prediction type, e.g. intra-frame, inter-frame or bidirectional frame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77Motion compensation with bidirectional frame interpolation, i.e. using B-pi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04N19/109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among a plurality of temporal predictive coding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bits, e.g. of the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13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7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syntax aspects related to video coding, e.g. related to compression stand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用加權平均進行雙向預測之視訊編碼及解碼技術。依照某些實施例,一種電腦實施的視訊傳訊方法包含藉由處理器將位元流傳訊至視訊解碼器,該位元流包含用於寫碼單元(CU)之預測的加權資訊。該加權資訊指示:若針對該CU之雙向預測模式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Description

用加權平均進行區塊式雙向預測
本發明整體而言係關於視訊處理,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在區塊(或寫碼單元)級使用具加權平均的雙向預測(BWA)進行視訊寫碼及解碼。
視訊寫碼系統通常用以壓縮數位視訊信號,例如,用以降低耗用的儲存空間或降低與此信號相關聯的傳輸頻寬耗用。
視訊寫碼系統可使用各種不同工具或技術來解決不同的問題。例如,時間運動預測對於提升寫碼效率及提供高壓縮是有效的方法。時間運動預測可以是使用一個參考圖像的單向預測或使用兩個參考圖像的雙向預測。在一些情況中,諸如當發生衰退時,雙向預測可能無法獲得最準確的預測。為補償此,可使用加權預測來不同地加權兩個預測信號。
然而,不同的寫碼工具並非總是相容的。例如,可能不適於將上述的時間預測、雙向預測或加權預測應用於相同的寫碼區塊(例如,寫碼單元)或相同的切片或相同的圖像中。因此,希望可以製造可彼此適當地相互作用的不同寫碼工具。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在寫碼單元(CU)級基於加權平均之雙向預測之寫碼及傳訊加權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電腦實施的視訊傳訊方法。該視訊傳訊方法包含藉由處理器將位元流傳訊至視訊編碼器,該位元流包含用於寫碼單元(CU)之預測的加權資訊。該加權資訊指示:若針對該CU之雙向預測模式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電腦實施的視訊寫碼方法。該視訊寫碼方法包含藉由處理器建構用於寫碼單元之合併候選者清單,該合併候選者清單包含該寫碼單元之非仿射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該運動資訊包含與該非仿射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該視訊寫碼方法亦包含基於該運動資訊藉由該處理器來寫碼。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電腦實施的視訊傳訊方法。該視訊傳訊方法包含藉由處理器判定用於視訊框之寫碼單元(CU)之雙向預測加權值。該視訊傳訊方法亦包含藉由該處理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是否為相等加權。該視訊傳訊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應於該判定藉由該處理器傳訊以下至視訊解碼器:當該雙向預測加權係相等加權時包含指示該相等加權之第一語法元素的位元流,或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係不相等加權之後包含指示該雙向預測加權值對應於該不相等加權之第二語法元素的位元流。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藉由解碼器執行之電腦實施的傳訊方法。該傳訊方法包含藉由該解碼器從視訊編碼器接收位元流,該位元流包含用於寫碼單元(CU)之預測的加權資訊。該傳訊方法亦包含基於該加權資訊判定若針對該CU之雙向預測模式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藉由解碼器執行之電腦實施的視訊寫碼方法。該視訊寫碼方法包含藉由該解碼器接收來自於編碼器之用於寫碼單元的合併候選者清單,該合併候選者清單包含該寫碼單元之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該視訊寫碼方法亦包含基於該運動資訊判定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藉由解碼器執行之電腦實施的傳訊方法。該傳訊方法包含藉由該解碼器從視訊編碼器接收:包含對應於用於視訊框之寫碼單元(CU)之雙向預測加權的第一語法元素的位元流,或包含對應於該雙向預測加權之第二語法元素之位元流。該傳訊方法亦包含回應於接收該第一語法元素,藉由該處理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為相等加權。該傳訊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接收該第一語法元素,藉由該處理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為不相等加權,且藉由該處理器基於該第二語法元素來判定該不相等加權之值。
所揭示實施例之態樣可包含非暫態、有形的電腦可讀媒體,其儲存軟體指令,當該軟體指令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被組態用於且能夠實行及執行與所揭示實施例一致之方法、操作等等之一或多者。再者,所揭示實施例之態樣可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來實行,該一或多個處理器被組態為基於軟體指令之專用處理器,該軟體指令可用邏輯及指令來程式化,以當被執行時可實行與所揭示實施例一致之一或多個操作。
所揭示實施例之額外的態樣及優點將部分地在以下描述中陳述,且部分將由說明獲得瞭解,或可藉由實施例之實務而學習。所揭示實施例之目的及優點可藉由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陳述之元件及組合來實現及獲得。
應理解,在此主張前文概述及下文詳細描述兩者皆僅為例示性且闡述性且未侷限於所揭示實施例。
以下將詳細參考例示性實施例,其實例被繪示在附圖中。以下描述參考附圖,其中,在不同圖式中之相同元件符號表示相同或類似元件,除非另有說明。在例示性實施例之以下描述中所陳述的實施方案並不代表與本發明一致之所有的實施方案。而是,其等僅是與如在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敘述之本發明相關態樣一致的設備及方法的實例。
圖1係繪示可採用與各種視訊寫碼標準(諸如HEVC/H.265及VVC/H.266)相容之技術的實例性視訊編碼及解碼系統100的方塊圖。如圖1所示,系統100包含來源裝置120,其提供稍後將藉由目的地裝置140予以解碼之編碼視訊資料。與揭示實施例一致,來源裝置120及目的地裝置140之各者可包含任何廣泛範圍的裝置,包含桌上型電腦、筆記型(例如,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機上盒、行動電話、電視、相機、可穿戴裝置(例如,智慧型手錶或可穿戴式相機)、顯示裝置、數位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機、視訊串流裝置等等。來源裝置120及目的地裝置140可被配備成用於無線或有線通信。
參考圖1,來源裝置120可包含視訊來源122、視訊編碼器124及輸出介面126。目的地裝置140可包含輸入介面142、視訊解碼器144及顯示裝置146。在其他實例中,來源裝置及目的地裝置可包含其他組件或配置。例如,來源裝置120可接收來自外部視訊來源(未圖示,諸如外部相機)之視訊資料。同樣地,目的地裝置140可與外部顯示裝置介接,而非包含整合式顯示裝置。
儘管在以下描述中所揭示技術被闡述為由視訊編碼裝置來執行,但該技術亦可藉由視訊編碼器/解碼器(通常稱之為“CODEC”)來執行。此外,此揭露之技術亦可由視訊預處理器來執行。來源裝置120及目的地裝置140僅是其中來源裝置120產生用於傳輸至目的地裝置140之編碼視訊資料的此等寫碼裝置之實例。在一些實例中,來源裝置120及目的地裝置140可以大致上對稱的方式來操作,使得來源裝置120及目的地裝置140之各者包含視訊編碼及解碼組件。因此,系統100可支援在來源裝置120與目的地裝置140之間的單向或雙向視訊傳輸,例如,用於視訊串流、視訊播放、視訊廣播或視訊電話。
來源裝置120之視訊源122可包含視訊捕捉裝置,諸如視訊相機、含有先前擷取之視訊的視訊檔案庫,或者用以接收來自於視訊內容提供者之視訊的視訊饋給介面。作為進一步替代例,視訊來源122可產生基於圖形之電腦資料作為源視訊,或者現場視訊、存檔視訊及電腦產生視訊之組合。擷取、預擷取或電腦產生視訊可藉由視訊編碼器124編碼。被編碼的視訊資訊可接著藉由輸出介面126被輸出於通信媒體160上。
輸出介面126可包含能夠將來自於來源裝置120之編碼視訊資料傳輸至目的地裝置140的任何類型的媒體或裝置。例如,輸出介面126可包含被組態用以將來自於來源裝置120之編碼視訊資料即時直接傳輸至目的地裝置140的傳輸器或收發器。編碼視訊資料可依照通信標準(諸如無線通信協定)來調變,且傳輸至目的地裝置140。
通信媒體160可包含暫態媒體,諸如無線廣播或有線網路傳輸。例如,通信媒體160可包含無線電頻率(RF)頻譜或一或多實體傳輸線(例如,電纜)。通信媒體160可形成基於封包之網路的部分,諸如區域網路、廣域網路或全域網路(諸如網際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通信媒體160可包含路由器、開關、基地台或任何可用於促進從來源裝置120至目的地裝置140之通信的其他設備。例如,網路伺服器(未圖示)可接收來自於來源裝置120之編碼視訊資料且例如經由網路傳輸來將該編碼視訊資料提供至目的地裝置140。
通信媒體160亦可呈儲存媒體(例如,非暫態儲存媒體)之形式,諸如硬碟、隨身碟、光碟、數位視訊光碟、藍光光碟、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用於儲存編碼視訊資料之任何其他適當的數位儲存媒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媒體產生設施之運算裝置,諸如光碟衝壓設施,可接收來自於來源裝置120之編碼視訊資料且產生含有該編碼視訊資料之光碟。
目的地裝置140之輸入介面142接收來自於通信媒體160之資訊。該接收資訊可包含語法資訊,該語法資訊包含語法元素,該語法元素描述區塊之特性或處理及其他編碼單元。語法資訊由視訊編碼器124定義且由視訊解碼器144使用。顯示裝置146顯示解碼的視訊資料給使用者且可包含任何各種不同的顯示裝置,諸如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電漿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或其他類型的顯示裝置。
在進一步實例中,由來源裝置120產生之編碼視訊可被儲存在檔案伺服器或儲存裝置。輸入介面142可經由串流或下載而從該檔案伺服器或儲存裝置存取儲存的視訊資料。檔案伺服器或儲存裝置可以是能夠儲存編碼視訊資料且將該編碼視訊資料傳輸至目的地裝置140的任何類型的運算裝置。檔案伺服器之實例包含網頁伺服器,其支援網站、檔案傳輸協定(FTP)伺服器、網路附加儲存(NAS)裝置或本端硬碟機。來自儲存裝置之編碼視訊資料之傳輸可為串流傳輸、下載傳輸或其組合。
視訊編碼器124及視訊解碼器144可各被實施為任何各種不同的適當編碼器電路,諸如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專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離散邏輯、軟體、硬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當技術部分地以軟體實施時,裝置可將用於該軟體之指令儲存在適當的非暫態電腦可讀媒體中且使用一或多個處理器在硬體中執行該指令以執行本揭露之技術。視訊編碼器124及視訊解碼器144之各者可被包含在一或多個編碼器或解碼器中,其任一者皆可被整合為各自裝置中之組合編碼器/解碼器(CODEC)的部分。
視訊編碼器124及視訊解碼器144可依照任何視訊寫碼標準來操作,諸如,多功能視訊寫碼(VVC/H.266)標準、高效率視訊寫碼(HEVC/H.265)標準、ITU-T H.264(亦稱為MPEG-4)標準,等等。儘管未圖示在圖1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視訊編碼器124及視訊解碼器144可各自與音訊編碼器及解碼器整合,且可包含適當的MUX-DEMUX單元,或其他硬體及軟體,以處理在共同資料串流或分離資料串流中之音訊及視訊兩者的編碼。
圖2是示意圖,其中繪示與本揭示實施例一致之例示性視訊編碼器200。舉例來說,視訊編碼器200可被使用作為系統100中之視訊編碼器124(圖1)。視訊編碼器200可執行視訊框中之區塊的框內或框間寫碼,該視訊框包含視訊區塊或視訊區塊之分區或子分區。框內寫碼可憑藉空間預測以減少或移除在給定視訊框中之視訊的空間冗餘。框間寫碼可憑藉時間預測以減少或移除在視訊序列之相鄰框中的視訊之時間冗餘。框內模式可參考數種基於空間的壓縮模式而框間模式(諸如單向預測或雙向預測)可參考數種基於時間的壓縮模式。
請參考圖2,輸入視訊信號202可逐個區塊來處理。例如,視訊區塊單元可以是16×16像素區塊(例如,巨區塊(MB))。在HEVC中,可使用延伸區塊大小(例如,寫碼單元(CU))以壓縮例如1080p及更大之解析度的視訊信號。在HEVC中,一個CU可包含高達64×64個亮度樣本及對應的色度樣本。在VVC中,CU的大小可進一步增加至包含128×128個亮度樣本及對應的色度樣本。一個CU可被分割為預測單元(PU),可針對其應用不同的預測方法。各輸入視訊區塊(例如,MB、CU、PU等等)可藉由使用空間預測單元260或時間預測單元262來處理。
空間預測單元260使用在含有當前CU之同一圖像/切片上的資訊而對該當前CU執行空間預測(例如,框內預測)。空間預測可使用來自於在同一視訊圖像/切片中之已編碼的鄰近區塊的像素以預測當前視訊區塊。空間預測可減少在視訊信號中固有的空間冗餘。時間預測(例如,框間預測或運動補償預測)可使用來自於已編碼的視訊圖像的樣本以預測當前視訊區塊。時間預測可減少在視訊信號中固有的時間冗餘。
時間預測單元262使用來自於不同於含有當前CU之圖像/切片的圖像/切片之資訊來對該當前CU執行時間預測(例如,框間預測)。用於視訊區塊之時間預測可藉由一或多個運動向量而被傳訊。該運動向量可指示在參考框中之當前區塊及其預測區塊之一或多者之間的運動量及方向。若支援多個參考圖像,則可針對一視訊區塊發送一或多個參考圖像指數。該一或多個參考指數可用以識別時間預測信號可能會從參考圖像儲存器或解碼圖像緩衝器(DPB)264中的哪個參考圖像進來。在空間或時間預測之後,在編碼器中之模式決定及編碼器控制單元280可例如基於位元率失真最佳化方法來選擇預測模式。該預測區塊可在加法器216處從該當前視訊區塊減去。預測殘差可藉由轉換單元204轉換且藉由量化單元206量化。量化的殘差係數可在反量化單元210處被反量化且在反轉換單元212處被反轉換以形成重建殘差。該重建區塊可在加法器226處被添加至預測區塊以形成重建的視訊區塊。可在重建的視訊區塊被放入參考圖像儲存器264中且被用於寫碼將來的視訊區塊之前,可對該重建的視訊區塊應用迴路內濾波,諸如解塊濾波器及適應性迴路濾波器266。為了形成輸出視訊位元流220,寫碼模式(例如,框間或框內)、預測模式資訊、運動資訊及量化的殘差係數可被發送至待被壓縮及縮緊之熵寫碼單元208以形成位元流220。本文中描述之系統及方法以及手段可至少部分地在時間預測單元262中實施。
圖3是示意圖,其中繪示與本揭示實施例一致之視訊解碼器300。例如,視訊解碼器300可被使用作為系統100中之視訊解碼器144(圖1)。請參考圖3,視訊位元流302可在熵解碼單元308處被解開或熵解碼。寫碼模式或預測資訊可被發送至空間預測單元360(例如,若是框內編碼)或時間預測單元362(例如,若是框間編碼)以形成預測區塊。若是框間編碼,則該預測資訊可包括預測區塊大小、一或多個運動向量(例如,其可指示運動之方向及量)、或一或多個參考指數(例如,其可指示將獲得之預測信號是來自於哪一個參考圖像)。
可藉由時間預測單元362來應用運動補償式預測以形成時間預測區塊。殘差轉換係數可被發送至反量化單元310及反轉換單元312以重建殘差區塊。該預測區塊及該殘差區塊可在326處被一起添加。該重建區塊可在其被儲存在參考圖像儲存器364中之前經過迴路內濾波(經由迴路濾波器366)。在參考圖像儲存器364中之重建視訊可被用以驅動顯示裝置或用以預測未來視訊區塊。解碼視訊320可被顯示在一顯示器上。
與本揭示實施例一致,上述的視訊編碼器及視訊解碼器可使用各種不同的視訊寫碼/解碼工具以處理、壓縮及解壓縮視訊資料。下文將描述三個工具,加權預測(WP)、具加權平均之雙向預測(BWA)、及基於歷史的運動向量預測(HMVP)。
當在視訊序列中存在衰退時,加權預測(WP)可用以提供明顯較佳的時間預測。衰退是指當視訊內容中之圖像的平均亮度位準在時間域中存在顯著改變時的現象,諸如衰退至白色或衰退至黑色。衰退通常由內容建立者所使用以產生所要的特殊效果及表達其藝術觀點。衰退造成參考圖像之平均亮度位準與當前圖像之平均亮度位準明顯不同,使得更難以從時間鄰近圖像獲得準確的預測信號。就致力欲解決此問題的部分而言,WP可提供有用的工具來調整從參考圖像獲得之預測信號的亮度位準且將其與當前圖像之亮度位準匹配,藉此顯著地改善時間預測準確性。
與本揭示實施例一致,用於WP之參數(或「WP參數」)針對用以寫碼當前圖像之參考圖像之各者而傳訊。針對每個參考圖像,WP參數包含一對加權及補償(w,o),其可針對參考圖像之各顏色分量來傳訊。圖4描繪用於WP之語法元素表400,依照本揭示實施例。參考表400,pred_weight_table()語法作為切片標頭之部分而被傳訊。針對在參考圖像清單Lx(x可為0或1)中之第i個參考圖像,旗標luma_weight_lx_flag[i]及chroma_weight_lx_flag[i]被傳訊以指示加權預測是否分別被應用至該第i個參考圖像的亮度及色度分量。
不失一般性,以下描述使用亮度作為一實例來說明WP參數之傳訊。詳言之,若針對在參考圖像清單Lx中之第i個參考圖像的旗標luma_weight_lx_flag[i]為1,則WP參數(w[i], o[i])被傳訊用於亮度分量。接著,當使用一給定參考圖像應用時間預測時,可應用以下方程式(1):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WP(x, y)是在樣本位置(x, y)處之加權預測信號;(w, o)係與該參考圖像相關聯的WP參數對;及P(x, y)=ref(x–mvx, y–mvy)是在應用WP之前的預測,(mvx, mvy)是與該參考圖像相關聯的運動向量,及ref(x, y)是在位置(x, y)處的參考信號。若運動向量(mvx, mvy)具有分率樣本精確度,則可應用內插,諸如在HEVC中使用8分接頭亮度內插濾波器。
針對具加權平均的雙向預測(BWA)工具而言,可使用雙向預測來改善時間預測準確性,以增進視訊編碼器之壓縮性能。其可被使用在各種視訊寫碼標準中,諸如H.264/AVC、HEVC及VVC。圖5是繪示例示性雙向預測之示意圖。請參考圖5,CU 503是當前圖像之部分。CU 501是來自於參考圖像511,且CU 502是來自於參考圖像512。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圖像511及512可分別從兩個不同的參考圖像清單L0及L1來選擇。可分別參考CU 501及CU 502來產生兩個運動向量
Figure 02_image003
Figure 02_image005
。這兩個運動向量形成可被平均的兩個預測信號以獲得雙向預測信號,亦即,對應於CU 503的預測。
在本揭示實施例中,參考圖像511及512可來自於相同或不同的圖像源。詳言之,儘管圖5描繪參考圖像511及512是對應於在時間上不同點的兩個不同實體參考圖像,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圖像511及512可以是相同的實體參考圖像,因為相同的實體參考圖像是被允許在參考圖像清單L0及L1之任一者或兩者中出現一或多次。再者,儘管圖5描繪參考圖像511及512在時間域中是分別來自過去及未來,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圖像511及512是被允許相對於當前圖像而都來自於過去或都來自於未來。
詳言之,參考圖5,雙向預測可基於以下方程式而執行:
Figure 02_image007
其中:
Figure 02_image009
是與從參考圖像清單L0選擇之參考圖像(例如,參考圖像511)相關聯的運動向量;
Figure 02_image011
是與從參考圖像清單L1選擇之參考圖像(例如,參考圖像512)相關聯的運動向量;及
Figure 02_image013
是在參考圖像511中之位置(x, y)處的參考信號;且
Figure 02_image015
是在參考圖像512中之位置(x, y)處的參考信號。
仍請參考圖5,加權預測可被應用至雙向預測。在一些實施例中,0.5的相等加權被給定至每個預測信號,使得預測信號可基於以下方程式而被平均:
Figure 02_image017
其中(
Figure 02_image019
及(
Figure 02_image021
是分別與參考圖像511及512相關聯的WP參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BWA是用以將具加權平均的不相等加權應用至雙向預測,其可改善寫碼效率。BWA可被適應性地應用於區塊級。針對每個CU,若符合某些條件,則傳訊加權指數gbi_idx。圖6描繪用於BWA之語法元素表600,依照本揭示實施例。請參考表600,含有例如至少256個亮度樣本的CU可使用在601及602處之語法而被雙向預測。基於該gbi_idx值,判定加權
Figure 02_image023
,且依照以下應用至參考信號:
Figure 02_image025
在一些實施例中,BWA加權值
Figure 02_image023
可從五個可能值中選出,例如,
Figure 02_image027
。低延遲(LD)圖像被定義為其參考圖像在顯示順序上皆先於自身的圖像。針對LD圖像,所有上述五個值可被用於BWA加權。意即,在BWA加權之傳訊中,加權指數gbi_idx之值是在[0,4]的範圍中且其中心值(gbi_idx =2)對應於相等加權值
Figure 02_image029
。針對非低延遲(非LD)圖像,僅3個BWA加權
Figure 02_image031
被使用。在此情況中,加權指數gbi_idx之值是在[0,2]的範圍中且其中心值(gbi_idx=1)對應於相等加權值
Figure 02_image033
若使用加權指數gbi_idx之顯式傳訊,則用於當前CU之BWA加權值可藉由編碼器來選擇,例如,藉由位元率失真最佳化。一種方法是嘗試所有被允許的加權值
Figure 02_image035
且從其中選擇出具有最低位元率失真成本的一個加權值。然而,加權及運動向量之最佳組合的窮舉式搜尋可能會顯著地增加編碼時間。因此,可應用快速編碼方法以減少編碼時間且不會降級寫碼效率。
針對各雙向預測CU,BWA加權
Figure 02_image035
可依以下兩種方式中的一種來予以判定及傳訊:1)針對非合併CU,加權指數是在運動向量差異之後被傳訊,如表600(圖6)中所示;及2)針對合併CU,加權指數gbi_idx可基於合併候選者指數而從相鄰區塊推斷出來。合併模式將在下文中詳細闡述。
CU之合併候選者可來自於當前CU之相鄰區塊,或者該當前CU之時間並置圖像中的並置區塊。圖7是示意圖,其中繪示使用在合併候選者清單建構中的空間鄰點,依照例示性實施例。圖7描繪運動資訊之五個空間候選者之實例的位置。為了建構合併候選者之清單,可檢查五個空間候選者且可被新增至該清單,例如,依照A1、B1、B0、A0及A2之順序。若定位在空間位置處的區塊為框內編碼或當前切片之邊界外側,則其可被視為不可用。冗餘項目,例如其中候選者具有相同運動資訊,可從合併候選者清單排除。
由於HEVC標準,合併模式已被支援。合併模式是降低運動傳訊負擔的一種有效方法。取代顯式地傳訊當前CU之運動資訊(預測模式、運動向量、參考指數等等),來自該當前CU之相鄰區塊的運動資訊可用以建構合併候選者清單。空間及時間相鄰區塊皆可用以建構該合併候選者清單。在建構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之後,傳訊一指數以指示該合併候選者中哪一個被用來寫碼該當前CU。來自該合併候選者之運動資訊接著被用來預測該當前CU。
當啟用BWA時,若當前CU是在合併模式中,則承續自其合併候選者的運動資訊可不僅包含運動向量及參考指數,且亦可包含該合併候選者之加權指數gbi_idx。換言之,當執行運動補償預測時,兩個預測信號之加權平均是依照其相鄰區塊加權指數gbi_idx而針對當前CU來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若該合併候選者是空間鄰點,則該加權指數gbi_idx僅承續自該合併候選者,且若該候選者是時間鄰點,則不承續。
在HEVC中之合併模式使用空間相鄰區塊及時間相鄰區塊來建構合併候選者清單。在圖7所示之實例中,所有空間相鄰區塊是相鄰(亦即,連接)至當前CU。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的鄰點可被使用在合併模式中以進一步增加該合併模式之寫碼效率。使用非相鄰鄰點之合併模式被稱之為延伸合併模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在VVC中之基於歷史的運動向量預測(HMVP)方法可在延伸合併模式中用於框間寫碼,俾以最小實施成本來增進壓縮性能。在HMVP中,在視訊編碼/解碼程序期間可維持及連續地更新HMVP候選者之表。該HMVP表可包含高達六個項目。該HMVP候選者被插入空間鄰點之合併候選者清單的中間且可使用合併候選者指數被選擇作為另一個合併候選者來寫碼該當前CU。
可應用先進先出(FIFO)規則來移除及新增項目至該表。在解碼非仿射框間編碼區塊之後,該表可藉由新增該關聯運動資訊至該表之最後項目作為新的HMVP候選者且移除該表中最舊的HMVP候選者而更新。當遇到一個新的切片時,該表則被清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表可更頻繁地清空,例如,當遇到新的寫碼樹單元(CTU)時,或當遇到新的CTU列時。
上述有關WP、BWA及HMVP之說明表示了在視訊寫碼及傳訊中調和這些工具的需要。例如,BWA工具及WP工具皆會引入加權因數至框間預測程序以增進運動補償預測準確性。然而,BWA工具之功能性不同於WP工具。依照方程式(4),BWA依歸一化方式來應用加權。意即,被應用至L0預測及L1預測的加權分別是(1-w)及w。由於加權向上增加1,BWA定義該兩個預測信號如何組合但不改變雙向預測信號的總能量。另一方面,依照方程式(3),WP不具有歸一化限制。意即,
Figure 02_image037
Figure 02_image039
並不需要上向增加1。此外,依照方程式(3),WP可增加恒定補償
Figure 02_image041
Figure 02_image043
。此外,BWA及WP是適於不同種類的視訊內容。儘管WP在衰退視訊序列(或在時間域中具有全域亮度改變的其他視訊內容)是有效的,但對於當亮度位準在時間域中未改變時之正常序列而言並不會增進寫碼效率。相比之下,BWA是區塊級適應性工具,其可適應性地選擇如何組合兩個預測信號。雖然BWA對於不改變亮度的正常序列是有效的,但對衰退序列而言則遠不如WP方法有效。基於這些理由,在一些實施例中,BWA工具及WP工具在視訊寫碼標準中皆可被支援,但是以相互排斥的方式運作。因此,需要用以在另一個工具存在的情況下停用另一個工具的一種機制。
此外,如上討論,藉由允許該加權指數gbi_idx可從所選擇的合併候選者承續(若該選擇的合併候選者是相鄰於當前CU之空間鄰點),該BWA工具便可與合併模式結合。為了利用HMVP之優勢,需要方法來結合BWA與HMVP以在延伸合併模式中使用非相鄰的鄰點。
至少一些所揭示的實施例提供解決方案來維持WP及BWA的排他性。利用在圖像參數集(PPS)及切片標頭中的語法組合可指示針對一圖像是否啟用WP。圖8是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在圖像級傳訊WP啟用或停用之語法元素表800。如在表800中之801處所示,weighted_pred_flag 及weighted_bipred_flag在該PPS中被發送,以分別取決於參考此PPS之切片的切片類型來指示針對單向預測及雙向預測是否啟用WP。圖9是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在切片級傳訊WP之啟用或停用之語法元素表900。如在表900中之901處所示,在切片/圖像級,若該切片所參考之該PPS(其是藉由將切片標頭之slice_pic_parameter_set_id與該PPS之pps_pic_parameter_set_id匹配而判定)啟用WP,則在表400(圖4)中之pred_weight_table()被發送至解碼器以指示用於當前圖像之參考圖像之各者的WP參數。
基於此傳訊,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可在CU級加權指數gbi_idx傳訊中添加額外的條件。該額外條件傳訊以下:若針對含有當前CU之圖像啟用WP,則針對該當前CU之雙向預測模式停用加權平均。圖10是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在CU級維持WP及BWA之排他性的語法元素表1000。請參考表1000,可添加條件1001以指示:若當前切片所參考之該PPS允許WP用於雙向預測,則針對在該當前切片中之所有的CU完全停用BWA。這可以確保WP與BWA是排他性的。
然而,上述方法亦可以針對在當前切片中之所有的CU完全停用BWA,而不論該當前CU是否使用針對其有無啟用WP之參考圖像。這可能會降低寫碼效率。在CU級,是否針對其參考圖像啟用WP可藉由luma_weight_l0_flag[ ref_idx_l0 ]、 /chroma_weight_l0_flag[ ref_idx_l0 ]、 luma_weight_l1_flag[ ref_idx_l1 ]及 luma/chroma_weight_l1_flag[ ref_idx_l1 ]之值來判定,其中ref_idx_l0及ref_idx_l1分別是在L0及L1中之當前CU之參考圖像指數。針對當前切片之L0及L1參考圖像兩者在pred_weight_table()中傳訊luma/chroma_weight_l0_flag及luma/chroma_weight_l1_flag,如表400(圖4)中所示。圖11是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在CU級維持WP及BWA之排他性的語法元素表1100。請參考表1100,增加條件1101以在CU級控制WP及BWA之排他性,而不論加權指數gbi_idx是否有被傳訊。當加權指數gbi_idx未被傳訊時,則可推斷該預設值(亦即,取決於3或5個BWA加權被允許而為1或2)是代表相等加權的情況。
在表1000及表1100所繪示之方法皆在CU級添加條件至加權指數gbi_idx之傳訊,其可能會複雜化在解碼器處的剖析程序。因此,在第三實施例中,加權指數gbi_idx傳訊條件是保持與表600(圖6)中的傳訊條件相同。若針對L0或L1參考圖像任一者之亮度或色度分量任一者來啟用WP,且其變成針對編碼器之位元流一致性拘束以針對該當前CU總是發送加權指數gbi_idx之預設值。意即,僅在針對L0及L1參考圖像的亮度及色度分量未啟用WP的情況下,才會發送對應於不相等加權的加權指數gbi_idx值。儘管此傳訊是冗餘,但因為在熵寫碼級中之前文適應性二元算術寫碼(CABAC)引擎可調適加權指數gbi_idx值之統計,因此此冗餘傳訊之實際位元成本可被忽略。此外,這可簡化剖析程序。
在解碼器(例如,圖3中之編碼器300)接收包含有上述用於維持WP及BWA之排他性的語法之位元流之後,該解碼器可剖析該位元流且基於該語法來判定BWA是否停用。
本揭露之至少一些實施例可提供用於在CU級對稱性傳訊BWA的解決方案。如上文所論述,在一些實施例中,在BWA中之所使用之CU級加權被傳訊為加權指數gbi_idx,針對低延遲(LD)圖像具有的gbi_idx值在[0,4]的範圍中且針對非LD圖像在[0,2]的範圍中。然而,這會在LD圖像與非LD圖像之間產生不一致性,如下所示:
Figure 02_image045
在此,相同BWA加權值在LD及非LD圖像中由不同的gbi_idx值所表示。
為了改善傳訊一致性,依照一些揭示的實施例,加權指數gbi_idx之傳訊可被修改為指示若該BWA加權為相等加權的第一旗標,接著是針對非相等加權之一指數或一旗標。圖12及圖13分別繪示用於LD圖像及非LD圖像之例示性BWA加權傳訊程序的流程圖。針對允許5個BWA加權值的LD圖像,使用圖12中的傳訊流程,且針對允許3個BWA加權值的非LD圖像,則使用圖13中的傳訊流程。第一旗標gbi_ew_flag指示在BWA中是否應用相等加權。若gbi_ew_flag為1,則不需要進一步傳訊,因為應用相等加權(w=½);否則,傳訊一旗標(用於2個值的1位元)或一指數(用於4個值的2位元)以指示要應用哪一個不相等加權。圖12及13僅繪示在BWA加權值與指數/旗標值之間之可能映射關係之一實例。可設想使用加權值與指數/旗標值之間的其他映射。將加權指數gbi_idx分離成兩個語法元素,gbi_ew_flag及gbi_uew_val_idx (或gbi_uew_val_flag)的另一益處在於可使用分離CABAC前文來寫碼這些值。此外,針對LD圖像當使用2位元值gbi_uew_val_idx時,可使用分離CABAC前文來寫碼第一位元及第二位元。
在解碼器(例如,在圖3中的編碼器300)接收在CU級之上述BWA傳訊之後,該解碼器可剖析該傳訊且基於該傳訊來判定BWA是否使用相等加權。若該BWA被判定為不相等加權,則該解碼器可基於該傳訊而進一步判定該不相等加權之值。
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提供組合BWA及HMVP之解決方案。若針對合併候選者儲存在HMVP表中之運動資訊僅包含運動向量、參考指數及預測模式(例如,單向預測對雙向預測),則該合併候選者無法使用BWA,因為沒有BWA加權被儲存或更新於該HMVP表中。因此,依照一些揭示的實施例,BWA加權被包含作為儲存在HMVP表中之運動資訊的部分。當該HMVP表被更新時,BWA加權亦與其他運動資訊(諸如運動向量、參考指數及預測模式)一起被更新。
此外,可應用部分刪減以避免在合併候選者清單具有太多相同的相同候選者。相同候選者被定義為其運動資訊與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既有合併候選者的至少一者相同的候選者。相同候選者佔用合併候選者清單中的空間,但未提供任何額外的運動資訊。部分刪減可偵測某些這些情況且可防止這些相同候選者被新增至合併候選者清單中。藉由將BWA加權包含在HMVP表中,在決定兩個合併候選者是否相同時,該刪減程序亦可考慮BWA加權。詳言之,若新的候選者具有與在合併候選者清單中另一候選者相同的運動向量、參考指數及預測模式,但具有不同於該另一候選者的BWA加權,則該新的候選者可被視為不相同,且可不被刪減。
在解碼器(例如,在圖3中的編碼器300)接收包含上述HMVP表的位元流之後,該解碼器可剖析該位元流且判定被包含在該HMVP表中之該合併候選者的BWA加權。
圖14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視訊處理設備1400的方塊圖。舉例來說,設備1400可體現上述的視訊編碼器(例如,圖2中的視訊編碼器200)或視訊解碼器(例如,圖3中的視訊解碼器300)。在本揭示實施例中,設備1400可被組態成用以執行用於寫碼及傳訊BWA加權之上述方法。現請參考圖14,設備1400可包含處理組件1402、記憶體1404及輸入/輸出(I/O)介面1406。設備1400亦可包含電源組件及多媒體組件(未圖示)或任何其他適當的硬體或軟體組件之一或多者。
處理組件1402可控制設備1400之整體操作。舉例來說,處理組件1402可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其執行指令以執行用於寫碼及傳訊BWA加權之上述方法。此外,處理組件1402可包含促進處理組件1402與其他組件之間的互動之一或多個模組。例如,處理組件1402可包含用以促進I/O介面與處理組件1402之間之互動的I/O模組。
記憶體1404被組態成用以儲存支援設備1400之操作之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料或指令。記憶體1404可包含非暫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包含用於在設備1400上操作之應用程式或方法之指令,可由設備1400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非暫態媒體之一般形式包含例如磁碟、軟碟、硬碟、固態硬碟、磁帶、或任何其他磁性資料儲存媒體、CD-ROM、任何其他光學資料儲存媒體、具有孔圖案之任何實體媒體、RAM、PROM、及EPROM、雲端儲存器、快閃EPROM或任何其他快閃記憶體、NVRAM、快取記憶體、暫存器、任何其他記憶體晶片或匣及上述的網路連接版本。
I/O介面1406提供處理組件1402與周邊介面模組(諸如相機或顯示器)之間的介面。I/O介面1406可運用通信協定/方法,諸如音訊、類比、數位、串列匯流排、通用串列匯流排(USB)、紅外線、PS/2、BNC、同軸、RF天線、藍牙、等等。I/O介面1406亦可被組態成用以促進在設備1400與其他裝置(例如連接至網際網路之裝置)之間的有線或無線通信。設備可基於一或多個通信標準(諸如WiFi、LTE、2G、3G、4G、5G等等)來存取無線網路。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另有特別說明,否則術語「或」涵蓋所有可行的組合,除非在不可行的情況下。例如,若陳述一資料庫可包含A或B,則除非另有特別說明或不可行的情況下,否則該資料庫可包含A、或B、或A及B。作為第二實例,若陳述一資料庫可包含A、B或C,則除非另有特別說明或不可行的情況下,否則該資料庫可包含A、或B、或C、或A及B、或A及C、或B及C、或A及B及C。
應瞭解本發明未侷限於已如上描述且繪示在附圖中的精確構造,且在不違背本發明範疇的情況下可實行各種不同的修飾及改變。吾人意欲本發明之範疇應僅由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限制。
100:視訊編碼及解碼系統 120:來源裝置 122:視訊來源 124:視訊編碼器 126:輸出介面 140:目的地裝置 142:輸入介面 144:視訊解碼器 146:顯示裝置 160:通信媒體 200:視訊編碼器 202:輸入視訊信號 204:轉換單元 206:量化單元 208:熵寫碼單元 210:反量化單元 212:反轉換單元 216:加法器 220:輸出視訊位元流 226:加法器 260:空間預測單元 262:時間預測單元 264:參考圖像儲存器 266:適應性迴路濾波器 280:模式決定及編碼器控制單元 300:視訊解碼器 302:視訊位元流 308:熵解碼單元 310:反量化單元 312:反轉換單元 320:解碼視訊 360:空間預測單元 362:時間預測單元 364:參考圖像儲存器 366:迴路濾波器 400:表 501:寫碼單元 502:寫碼單元 503:寫碼單元 511:參考圖像 512:參考圖像 600:表 800:表 900:表 1000:表 1001:條件 1100:表 1101:條件 1400:視訊處理設備 1402:處理組件 1404:記憶體 1406:輸入/輸出(I/O)介面
圖1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示意圖,其中繪示例示性視訊編碼及解碼系統。
圖2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示意圖,其中繪示可為圖1之例示性系統之部分的例示性視訊編碼器。
圖3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示意圖,其中繪示可為圖1之例示性系統之部分的例示性視訊解碼器。
圖4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加權預測(WP)之語法元素表。
圖5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示意圖,其中繪示雙向預測。
圖6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具加權平均之雙向預測(BWA)的語法元素表。
圖7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示意圖,其中繪示在合併候選者清單建構中所使用的空間鄰點。
圖8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在圖像級傳訊WP之啟用或停用之語法元素表。
圖9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在切片級傳訊WP之啟用或停用之語法元素表。
圖10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在CU級維持WP及BWA之排他性的語法元素表。
圖11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在CU級維持WP及BWA之排他性的語法元素表。
圖12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LD圖像之BWA加權傳訊程序的流程圖。
圖13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用於非LD圖像之BWA加權傳訊程序的流程圖。
圖14係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致之視訊處理設備的方塊圖。
100:視訊編碼及解碼系統
120:來源裝置
122:視訊來源
124:視訊編碼器
126:輸出介面
140:目的地裝置
142:輸入介面
144:視訊解碼器
146:顯示裝置
160:通信媒體

Claims (75)

  1. 一種電腦實施的傳訊方法,包括: 藉由處理器將位元流傳訊至視訊解碼器,該位元流包含用於寫碼單元(CU)之預測的加權資訊,該加權資訊指示: 若針對該CU之雙向預測模式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加權資訊指示: 若針對包含該CU之圖像的雙向預測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位元流包含指示是否針對包含該CU之該圖像的雙向預測啟用加權預測之旗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加權資訊指示: 若針對該CU之參考圖像之亮度分量或色度分量的至少一者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之加權平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位元流包含指示是否針對該參考圖像之該亮度分量或該色度分量之至少一者啟用加權預測之旗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加權資訊包含與該CU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值,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若針對該CU之參考圖像之亮度分量或色度分量的至少一者啟用加權預測,則將該雙向預測加權值設定為預設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預設值對應於相等加權。
  8. 一種電腦實施的視訊寫碼方法,包括: 藉由處理器建構用於寫碼單元之合併候選者清單,該合併候選者清單包含該寫碼單元之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該運動資訊包含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及 藉由該處理器基於該運動資訊而寫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藉由該處理器判定該寫碼單元之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及 藉由將與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插入至該合併候選者清單而藉由該處理器來更新該合併候選者清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 藉由該處理器判定該寫碼單元之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該運動資訊包含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 藉由該處理器來比較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與包含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各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 回應於沒有包含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框間編碼區塊具有與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相同的運動資訊的該比較,藉由該處理器將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新增至該合併候選者清單;或 回應於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係相同於包含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至少一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的該比較,判定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針對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係冗餘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來自於基於歷史的運動向量預測(HMVP)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係在包含該寫碼單元且為該寫碼單元之空間非相鄰的鄰點之視訊框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進一步包含: 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參考指數, 與該非仿射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運動向量,及 單向預測模式之指示符或雙向預測模式之指示符的至少一者。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基於該運動資訊的寫碼包括: 從該合併候選者清單選擇用於寫碼該寫碼單元之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及 傳訊指數至解碼器,該指數指示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被選擇用於寫碼該寫碼單元。
  15. 一種電腦實施的傳訊方法,包括: 藉由處理器判定用於視訊框之寫碼單元(CU)之雙向預測加權值; 藉由該處理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是否為相等加權;及 回應於該判定藉由該處理器將以下傳訊至視訊解碼器: 當該雙向預測加權係相等加權時包含指示該相等加權之第一語法元素的位元流,或 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係不相等加權之後包含指示該雙向預測加權值對應於該不相等加權之第二語法元素的位元流。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語法元素係具有一個位元的旗標。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傳訊該第二語法元素進一步包括: 判定可由該CU使用之不相等加權的數量;及 回應於具有多於兩個可由該CU使用之不相等加權的該判定,藉由該處理器將作為具有至少兩個位元之指數的該第二語法元素傳訊至該視訊解碼器;或 回應於具有一或兩個可由該CU使用之不相等加權的該判定,藉由該處理器將作為具有一個位元之旗標的該第二語法元素傳訊至該視訊解碼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藉由該處理器利用不同的前文適應性二元算術寫碼(CABAC)前文來寫碼該第二語法元素之每個位元。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判定該CU是否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 判定: 回應於該CU為該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之該判定,該CU使用多於兩個的不相等加權,或 回應於該CU非為該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之該判定,該CU使用一或兩個不相等加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中: 當該CU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3/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0; 當該CU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5/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1; 當該CU非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3/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0;且 當該CU非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5/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1。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藉由該處理器針對低延遲圖像及非低延遲圖像來分別地指派不同數量之位元給該第二語法元素。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針對該低延遲圖像及該非低延遲圖像,該第二語法元素之值對應於雙向預測加權之相同值。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語法元素之各者對應於在CU級加權指數中之一或多個預指派位元。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藉由該處理器利用不同的前文適應性二元算術寫碼(CABAC)前文來寫碼該第一語法元素之值及該第二語法元素之值。
  25. 一種裝置,包括: 記憶體,其儲存指令;及 處理器,被組態用以執行該指令以造成該裝置: 將位元流傳訊至視訊編碼器,該位元流包含用於寫碼單元(CU)之預測的加權資訊,該加權資訊指示: 若針對該CU之雙向預測模式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裝置,其中,該加權資訊指示: 若針對包含該CU之圖像的雙向預測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裝置,其中,該位元流包含指示是否針對包含該CU之該圖像的雙向預測啟用加權預測之旗標。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裝置,其中,該加權資訊指示: 若針對該CU之參考圖像之亮度分量或色度分量的至少一者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之加權平均。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裝置,其中,該位元流包含指示是否針對該參考圖像之該亮度分量或該色度分量之至少一者啟用加權預測之旗標。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裝置,其中,該加權資訊包含與該CU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值,且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若針對該CU之參考圖像之亮度分量或色度分量的至少一者啟用加權預測,則將該雙向預測加權值設定為預設值。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裝置,其中,該預設值對應於相等加權。
  32. 一種裝置,包括: 記憶體,其儲存指令;及 處理器,被組態用以執行該指令以造成該裝置: 建構用於寫碼單元之合併候選者清單,該合併候選者清單包含該寫碼單元之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該運動資訊包含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及 基於該運動資訊而寫碼。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判定該寫碼單元之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及 藉由將與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插入至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來更新該合併候選者清單。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判定該寫碼單元之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該運動資訊包含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 比較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與包含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各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 回應於沒有包含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框間編碼區塊具有與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相同的運動資訊之該比較,將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新增至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且 回應於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係相同於包含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至少一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的該比較,判定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針對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係冗餘的。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來自於基於歷史的運動向量預測(HMVP)表。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係在包含該寫碼單元且為該寫碼單元之空間非相鄰的鄰點之視訊框中。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進一步包含: 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參考指數, 與該非仿射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運動向量,及 單向預測模式之指示符或雙向預測模式之指示符的至少一者。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從該合併候選者清單選擇用於寫碼該寫碼單元之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及 傳訊指數至解碼器,該指數指示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被選擇用於寫碼該寫碼單元。
  39. 一種裝置,包括: 記憶體,其儲存指令;及 處理器,被組態用以執行該指令以造成該裝置: 判定用於視訊框之寫碼單元(CU)之雙向預測加權值; 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是否為相等加權;及 回應於該判定,將以下傳訊至視訊解碼器: 當該雙向預測加權係相等加權時包含指示該相等加權之第一語法元素的位元流,或 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係不相等加權之後包含指示該雙向預測加權值對應於該不相等加權之第二語法元素的位元流。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語法元素係具有一個位元的旗標。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判定可由該CU使用之不相等加權的數量;及 回應於具有多於兩個可由該CU使用之不相等加權的該判定,將作為具有至少兩個位元之指數的該第二語法元素傳訊至該視訊解碼器;且 回應於具有一或兩個可由該CU使用之不相等加權的該判定,將作為具有一個位元之旗標的該第二語法元素傳訊至該視訊解碼器。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使用不同的前文適應性二元算術寫碼(CABAC)前文來寫碼該第二語法元素之每個位元。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判定該CU是否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 判定: 回應於該CU為該低延遲圖像之部分的該判定,該CU使用多於兩個的不相等加權,且 回應於該CU非為該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之該判定,該CU使用一或兩個不相等加權。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當該CU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3/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0; 當該CU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5/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1; 當該CU非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3/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0;且 當該CU非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5/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1。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針對低延遲圖像及非低延遲圖像來分別地指派不同數量之位元給該第二語法元素。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裝置,其中,針對該低延遲圖像及該非低延遲圖像,該第二語法元素之值對應於雙向預測加權之相同值。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語法元素之各者對應於在CU級加權指數中之一或多個預指派位元。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被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以: 使用不同的前文適應性二元算術寫碼(CABAC)前文來寫碼該第一語法元素之值及該第二語法元素之值。
  49. 一種儲存指令集之非暫態電腦可讀媒體,該指令集可由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以造成該裝置執行一方法,該方法包括: 將位元流傳訊至視訊解碼器,該位元流包含用於寫碼單元(CU)之預測的加權資訊,該加權資訊指示: 若針對該CU之雙向預測模式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媒體,其中,該加權資訊指示: 若針對包含該CU之圖像的雙向預測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媒體,其中,該位元流包含指示是否針對包含該CU之該圖像的雙向預測啟用加權預測之旗標。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媒體,其中,該加權資訊指示: 若針對該CU之參考圖像之亮度分量或色度分量的至少一者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之加權平均。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之媒體,其中,該位元流包含指示是否針對該參考圖像之該亮度分量或該色度分量之至少一者啟用加權預測之旗標。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媒體,其中,該加權資訊包含與該CU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值,且該指令集可由該裝置之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造成該裝置進一步執行: 若針對該CU之參考圖像之亮度分量或色度分量的至少一者啟用加權預測,則將該雙向預測加權值設定為預設值。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之媒體,其中,該預設值對應於相等加權。
  56. 一種儲存指令集之非暫態電腦可讀媒體,該指令集可由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以造成該裝置執行一方法,該方法包括: 建構用於寫碼單元之合併候選者清單,該合併候選者清單包含該寫碼單元之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該運動資訊包含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及 基於該運動資訊而寫碼。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媒體,其進一步包括: 判定該寫碼單元之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及 藉由將與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插入至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來更新該合併候選者清單。
  5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媒體,其中,該指令集可由該裝置之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造成該裝置進一步執行: 判定該寫碼單元之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該運動資訊包含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 比較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與包含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各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 回應於沒有包含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框間編碼區塊具有與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相同的運動資訊之該比較,將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新增至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且 回應於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係相同於包含在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中之至少一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的該比較,判定該新的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針對該合併候選者清單係冗餘的。
  5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媒體,其中,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來自於基於歷史的運動向量預測(HMVP)表。
  6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媒體,其中,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係在包含該寫碼單元且為該寫碼單元之空間非相鄰的鄰點之視訊框中。
  6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媒體,其中,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該運動資訊進一步包含: 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參考指數, 與該非仿射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運動向量,及 單向預測模式之指示符或雙向預測模式之指示符的至少一者。
  6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媒體,其中,基於該運動資訊的寫碼包括: 從該合併候選者清單選擇用於寫碼該寫碼單元之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及 傳訊指數至解碼器,該指數指示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被選擇用於寫碼該寫碼單元。
  63. 一種儲存指令集之非暫態電腦可讀媒體,該指令集可由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以造成該裝置執行一方法,該方法包括: 判定用於視訊框之寫碼單元(CU)之雙向預測加權值; 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是否為相等加權;及 回應於該判定,將以下傳訊至視訊解碼器: 當該雙向預測加權係相等加權時包含指示該相等加權之第一語法元素的位元流,或 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係不相等加權之後包含指示該雙向預測加權值對應於該不相等加權之第二語法元素的位元流。
  6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3項之媒體,其中,該第一語法元素係具有一個位元的旗標。
  6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3項之媒體,其中,傳訊該第二語法元素進一步包括: 判定可由該CU使用之不相等加權的數量;及 回應於具有多於兩個可由該CU使用之不相等加權的該判定,將作為具有至少兩個位元之指數的該第二語法元素傳訊至該視訊解碼器;且 回應於具有一或兩個可由該CU使用之不相等加權的該判定,將作為具有一個位元之旗標的該第二語法元素傳訊至該視訊解碼器。
  6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5項之媒體,其中,該指令集可由該裝置之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造成該裝置進一步執行: 使用不同的前文適應性二元算術寫碼(CABAC)前文來寫碼該第二語法元素之每個位元。
  6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3項之媒體,其中,該指令集可由該裝置之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造成該裝置進一步執行: 判定該CU是否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 判定: 回應於該CU為該低延遲圖像之部分的該判定,該CU使用多於兩個的不相等加權,且 回應於該CU非為該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之該判定,該CU使用一或兩個不相等加權。
  6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7項之媒體,其中,該指令集可由該裝置之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造成該裝置進一步執行: 當該CU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3/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0; 當該CU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5/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1; 當該CU非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3/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0;且 當該CU非為低延遲圖像之部分且該雙向預測加權值為5/8時,判定該第二語法元素之該值為1。
  6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3項之媒體,其中,該指令集可由該裝置之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造成該裝置進一步執行: 針對低延遲圖像及非低延遲圖像來分別地指派不同數量之位元給該第二語法元素。
  7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9項之媒體,其中,針對該低延遲圖像及該非低延遲圖像,該第二語法元素之值對應於雙向預測加權之相同值。
  7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3項之媒體,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語法元素之各者對應於在CU級加權指數中之一或多個預指派位元。
  7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3項之媒體,其中,該指令集可由該裝置之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造成該裝置進一步執行: 使用不同的前文適應性二元算術寫碼(CABAC)前文來寫碼該第一語法元素之值及該第二語法元素之值。
  73. 一種藉由解碼器執行之電腦實施的傳訊方法,該方法包括: 藉由該解碼器從視訊編碼器接收位元流,該位元流包含用於寫碼單元(CU)之預測的加權資訊; 基於該加權資訊判定若針對該CU之雙向預測模式啟用加權預測,則停用針對該雙向預測模式的加權平均。
  74. 一種藉由解碼器執行之電腦實施的視訊寫碼方法,該方法包括: 藉由該解碼器接收來自於編碼器之用於寫碼單元的合併候選者清單,該合併候選者清單包含該寫碼單元之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之運動資訊;及 基於該運動資訊判定與該非相鄰框間編碼區塊相關聯之雙向預測加權。
  75. 一種藉由解碼器執行之電腦實施的傳訊方法,該方法包括: 藉由該解碼器從視訊編碼器接收: 位元流,其包含對應於用於視訊框之寫碼單元(CU)之雙向預測加權的第一語法元素;或 位元流,其包含對應於該雙向預測加權之第二語法元素; 回應於接收該第一語法元素,藉由該處理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為相等加權;及 回應於接收該第一語法元素,藉由該處理器判定該雙向預測加權為不相等加權,且藉由該處理器基於該第二語法元素來判定該不相等加權之值。
TW108130764A 2018-12-20 2019-08-28 用加權平均進行區塊式雙向預測 TW2020257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228,741 US10855992B2 (en) 2018-12-20 2018-12-20 On block level bi-prediction with weighted averaging
US16/228,741 2018-12-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778A true TW202025778A (zh) 2020-07-01

Family

ID=71097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0764A TW202025778A (zh) 2018-12-20 2019-08-28 用加權平均進行區塊式雙向預測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10855992B2 (zh)
CN (4) CN113228672B (zh)
TW (1) TW202025778A (zh)
WO (1) WO20201323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3240A (zh) 2018-10-22 2021-06-0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解码器侧运动矢量推导和其他编解码工具之间的并置
CN111083489B (zh) 2018-10-22 2024-05-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多次迭代运动矢量细化
CN112913247B (zh) 2018-10-23 2023-04-28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局部照明补偿的视频处理
CN112868239B (zh) 2018-10-23 2023-05-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并置的局部照明补偿和帧内块复制编解码
EP3857879A4 (en) * 2018-11-12 2022-03-16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IMPLIFICATION OF COMBINED INTER-INTRA PREDICTION
JP7241870B2 (ja) 2018-11-20 2023-03-17 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部分的な位置に基づく差分計算
US11876957B2 (en) * 2018-12-18 202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video data
EP3903496A1 (en) * 2018-12-29 2021-11-03 VID SCALE, Inc. History-based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
JP2021513795A (ja) * 2019-01-01 2021-05-2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履歴ベース動きベクトル予測に基づいてビデオ信号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20147747A1 (en) * 2019-01-15 2020-07-23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Weighted prediction in video coding
CN113316933A (zh) 2019-01-17 2021-08-2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运动预测进行去方块滤波
WO2020177756A1 (en) 2019-03-06 2020-09-10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ize dependent inter coding
US11394999B2 (en) * 2019-03-11 2022-07-1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rediction weight for merge mode
EP3939310A4 (en) * 2019-03-11 2022-07-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TION REFINING AND WEIGHTED PREDICTION
US20220385940A1 (en) * 2019-10-06 2022-12-01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video using inter-prediction
JP2023011955A (ja) * 2019-12-03 2023-0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動画像復号装置
JP7475908B2 (ja) 2020-03-17 2024-04-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予測画像生成装置、動画像復号装置及び動画像符号化装置
US20220360769A1 (en) * 2021-04-26 2022-11-10 Tencent America LLC Bi-prediction without signaling cu-level weigh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8071A (zh) 2012-04-09 2014-02-16 Vid Scale Inc 視訊編碼加權預測參數傳訊
US9906786B2 (en) 2012-09-07 2018-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eighted prediction mode for scalable video coding
US20140198846A1 (en) * 2013-01-16 2014-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scalable coding of video information
US10200717B2 (en) * 2014-06-19 2019-02-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ecoding device, image coding device, and predicted image generation device
EP4354856A2 (en) * 2014-06-19 2024-04-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nified intra block copy and inter prediction modes
CN107787582A (zh) 2015-06-10 2018-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用于自适应加权预测的语法信令对图像进行编码或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KR102480191B1 (ko) 2016-05-13 2022-12-21 브이아이디 스케일, 인크. 비디오 코딩을 위한 일반화된 다중-가설 예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ES2786077B2 (es) * 2016-07-05 2023-01-09 Kt Corp Metodo y aparato para procesar una senal de vide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25397B2 (en) 2022-08-23
US20210067787A1 (en) 2021-03-04
US20240098276A1 (en) 2024-03-21
CN116347097A (zh) 2023-06-27
US10855992B2 (en) 2020-12-01
WO2020132333A1 (en) 2020-06-25
CN116347096A (zh) 2023-06-27
CN113228672A (zh) 2021-08-06
CN116347098A (zh) 2023-06-27
CN113228672B (zh) 2023-02-17
US20220400268A1 (en) 2022-12-15
US20200204807A1 (en)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25778A (zh) 用加權平均進行區塊式雙向預測
JP7342115B2 (ja) 履歴ベースの動きベクトル予測子の改善
TWI705703B (zh) 於視訊寫碼中針對子區塊推導運動資訊
CN112840658B (zh) 帧间预测方法及装置
JP6716611B2 (ja) スライスレベルのイントラブロックコピーおよび他のビデオコーディングの改善
TWI724008B (zh) 在視訊寫碼中限制雙向預測之方法及系統
TW201924344A (zh) 用於訊框速率上升轉換(fruc)之低複雜度設計
CN110719488B (zh) 视频解码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TW201803348A (zh) 用於在視頻寫碼中之並列參考指標的一致性約束
CN112703730B (zh) 视频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129130A1 (zh) 图像预测方法、装置以及编解码器
JP6158422B2 (ja) アラインされていないirapピクチャを含み得るマルチレイヤビットストリームのクロスレイヤpocアラインメント
JP7297874B2 (ja) ビデオコーディングにおける条件付きデコーダ側動きベクトル精緻化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TW202044830A (zh) 用於針對合併模式以確定預測權重的方法、裝置和系統
CN113170165B (zh) 参考图像列表结构的候选指示
TW201509174A (zh) 對多層視訊寫碼之層間預測信令之最佳化
JP2022548650A (ja) 履歴ベースの動きベクトル予測
JP2006217560A (ja) 参考フレームバッファメモリのサイズとアクセス量を減らす方法
JP2022548990A (ja) ベクトルクリッピングを用いるアフィンコーディング
KR102407912B1 (ko) 양방향 인트라 예측 시그널링
WO2020181504A1 (zh) 视频编码的方法与装置,以及视频解码的方法与装置
TW201921938A (zh) 具有在用於視訊寫碼之隨機存取組態中之未來參考訊框之可調適圖像群組結構
US20200145653A1 (en)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template matching
TW202415074A (zh) 用加權平均進行區塊式雙向預測
WO2022174475A1 (zh) 视频编解码方法与系统、及视频编码器与视频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