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3086A -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3086A
TW202023086A TW108142292A TW108142292A TW202023086A TW 202023086 A TW202023086 A TW 202023086A TW 108142292 A TW108142292 A TW 108142292A TW 108142292 A TW108142292 A TW 108142292A TW 202023086 A TW202023086 A TW 2020230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ensor
display panel
panel module
optical
optical fingerpr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成至
Original Assignee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3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08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包括一基材、設置於前述基材上之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前述基材上之一框架、一光學透鏡以及複數個微透鏡。前述光學透鏡固定於前述框架且對應於前述顯示面板模組之一感測區域,前述微透鏡具有紅外線截止材料且設置於影像感測器上方,其中顯示面板模組所發出之光線經由一手指反射後,依序穿過前述光學透鏡以及前述微透鏡而到達前述影像感測器。

Description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指紋感測模組,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屏幕下(under-display)指紋感測模組。
近年來,隨著生物辨識技術逐漸成熟,許多不同的生物特徵皆可被用來辨識使用者的身分。其中,由於指紋辨識技術之辨識率及準確率較其它生物特徵之辨識技術更好,故目前指紋辨識之應用層面較廣。
一般指紋辨識技術主要是先使用感測模組感測使用者的指紋圖案(pattern),再擷取指紋圖案中獨特的指紋特徵並儲存至記憶體中,或是直接儲存指紋圖案。之後,當使用者進行指紋辨識時,指紋感測模組會感測指紋圖案並且擷取指紋特徵,以便與先前所儲存之指紋特徵進行比對以進行辨識,或是也可直接與先前所儲存之指紋圖案進行比對。若二者相符,則使用者之身分得以確認。
首先請一併參閱第1、2圖,其中第1圖表示一習知光學指紋感測裝置的示意圖,第2圖則表示第1圖中A1部分之剖視放大圖。如第1圖所示的光學指紋感測裝置主要包括一顯示面板模組D、一底板B、一基材P(例如電路板)、一框架H、一光學透鏡M1、一影像感測器S以及一紅外線濾光元件F,其中前述基材P設置於底板B上,前述框架H以及影像感測器S設置於基材P上,前述光學透鏡M1則是固定於框架H之一開孔內。
應了解的是,前述顯示面板模組D包含有一顯示元件D1以及設置於顯示元件D1上方之一透光元件D2,其中顯示元件D1可發出光線穿過透光元件D2並照向放置於透光元件D2上之一手指,然後光線會經由手指反射而穿出顯示元件D1(如第1圖中之光線L所示),接著依序穿過光學透鏡M1以及紅外線濾光元件F而到達影像感測器S。從第2圖中可以看出光線L在通過紅外線濾光元件F後會到達影像感測器S內部的影像感測單元U,以利於進行後續的指紋資料儲存與指紋辨識程序。
在進行指紋感測的過程中,由光源所產生之紅外線光往往容易成為干擾雜訊,故可能導致影像感測器的成像品質不佳而影響到指紋辨識的正確性,雖然第1、2圖所揭露的光學指紋感測裝置可藉設置紅外線濾光元件F過濾紅外線光,以避免紅外線光進入到影像感測單元S而影響其成像品質,但傳統的紅外線濾光元件F通常採用獨立的紅外線截止濾光片(infrared cut-off filter sheet),其由於具有相當的厚度而不利於光學指紋感測裝置的薄型化。另一方面,前述紅外線濾光元件F(光學膜片)通常需要透過組裝或其他加工方式以固定在影像感測單元S上方,此種做法往往會增加製造成本與組裝流程上的複雜度。
有鑑於前述習知問題點,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光學指紋感測模組,用以感測設置於一顯示面板模組上之一手指的指紋圖案,包括一基材、設置於前述基材上之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前述基材上之一框架、一光學透鏡以及複數個微透鏡。前述光學透鏡固定於前述框架且對應於前述顯示面板模組之一感測區域,前述微透鏡具有紅外線截止材料且設置於影像感測器上方,其中顯示面板模組所發出之光線經由放置於前述感測區域內之手指反射後,依序穿過前述光學透鏡以及前述微透鏡而到達前述影像感測器。
於一實施例中,在前述光學透鏡與前述微透鏡之間未設有任何紅外線濾波元件。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微透鏡利用塗佈、噴塗或壓印之方式形成於前述影像感測器上。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微透鏡具有樹脂材質。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顯示單元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單元或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單元。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光學指紋感測模組,用以感測設置於一顯示面板模組上之一手指的指紋圖案,包括一基材、設置於前述基材上之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前述影像感測器上之一準直層。前述準直層具有複數個準直結構,其中前述準直結構具有透光性且含有紅外線截止材料,前述顯示面板模組所發出之光線經由前述手指反射後穿過前述準直結構而到達前述影像感測器。
於一實施例中,在前述顯示面板模組與前述準直層之間未設有任何紅外線濾波元件。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準直結構形成有複數個準直孔,且前述準直結構設置於前述準直孔內。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準直層為一光纖板,且前述準直結構具有光纖材質。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顯示單元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單元或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單元。
以下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之光學指紋感測模組。然而,可輕易了解本發明實施例提供許多合適的發明概念而可實施於廣泛的各種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實施例僅僅用於說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發明,並非用以侷限本發明的範圍。
除非另外定義,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語(包含技術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此篇揭露所屬之一般技藝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義。能理解的是這些用語,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用語,應被解讀成具有一與相關技術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應以一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方式解讀,除非在此特別定義。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各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實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請參閱第3圖,其中第3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微透鏡式(micro-lens type)光學指紋感測裝置的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例之光學指紋感測裝置可用以感測一手指的指紋圖案,其主要包含一顯示面板模組D以及設置於顯示面板模組D下方之一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前述光學指紋感測模組主要包括一底板B、一基材P、一框架H、一光學透鏡M1以及一影像感測器S,其中前述基材P設置於底板B上,前述框架H以及影像感測器S設置於基材P上,前述光學透鏡M1則是固定於框架H之一開孔內。
舉例而言,前述影像感測器S可為一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影像感測器或者CMOS影像感測器(CMOS Image Sensor, CIS)。另一方面,前述基材P則例如為一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且前述底板B可採用較前述基材P硬度更高之塑膠或金屬基板,以提供前述基材P以及影像感測器S足夠的支撐強度。
在本實施例中,前述顯示面板模組D包含有一顯示元件D1以及設置於顯示元件D1上方之一透光元件D2,其中前述透光元件D2例如為一平板玻璃(sheet glass),且前述顯示元件D1例如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顯示元件、薄膜電晶體液晶(TFT-LCD)顯示元件、或者觸控顯示(touch display)元件。
應了解的是,在前述顯示元件D1內部設有複數個發光單元,可用以作為一光源,從而能發出光線穿過透光元件D2並照向放置於透光元件D2上之一手指。
請繼續參閱第3圖,前述框架H具有一中空結構,且其內部形成有一容納空間H0,用以容納前述影像感測器S。從第3圖中可以看出,當欲利用本實施例之光學指紋感測裝置進行指紋感測時,可先將手指放置在透光元件D2上方的感測面D21,並使手指位於顯示面板模組D之一感測區域R內;接著,由顯示元件D1內部光源所發出之光線會穿過透光元件D2並到達位於感測區域R內的手指,然後光線會經由手指反射後穿出顯示元件D1(如第3圖中之光線L所示)而到達光學透鏡M1,且光線在通過光學透鏡M1後可到達影像感測器S。
接著請參閱第4圖,其中第4圖表示第3圖中A2部分之剖視放大圖。如第4圖所示,光線L在通過光學透鏡M1之後會先進入影像感測器S表面上的複數個微透鏡M2(micro lenses),然後光線L會穿過前述微透鏡M2而到達影像感測器S內部的影像感測單元U。
當影像感測器S接收到穿過光學透鏡M1以及微透鏡M2後的光線L時,便可將光訊號轉換為電訊號,並藉由前述基材P(例如電路板)將含有指紋資訊之電訊號傳送到一處理器(未圖示),以進行後續的指紋資料儲存與指紋辨識程序。
需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微透鏡M2係含有紅外線截止材料(Infrared Cut-Off Material),藉此可有效防止紅外線光進入到影像感測器S內部的影像感測單元U,且不需要在前述光學透鏡M1與該些微透鏡M2之間額外設置其他紅外線濾波元件,從而能降低製造成本並有利於光學指紋感測裝置整體的微型化。此外,前述微透鏡M2亦可同時含有樹脂(resin)材質,以利於成形並附著在影像感測器S的表面。
如前所述,本實施例主要係透過在影像感測器S上設置含有紅外線截止材料的微透鏡M2,藉以阻隔由顯示元件D1內部光源所產生的紅外線光進入到影像感測器S內部,從而能避免其造成光訊號中的雜訊(noise)而影響到影像感測器S的成像品質。
舉例而言,前述微透鏡M2可透過塗佈(Coating)、噴塗(spray)加上黃光(Photolithography)或蝕刻(etch)等半導體製程或壓印(imprinting)形成於影像感測器S的表面上。
在本實施例中,前述微透鏡M2可以相互連接或相互分離,且其可以透過矩陣方式排列於影像感測器S的表面上,並對應於影像感測器S內部的影像感測單元U。
再請參閱第5圖,其中第5圖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準直式(collimator type)光學指紋感測裝置的示意圖。從第5圖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之光學指紋感測裝置同樣可用以感測一手指的指紋圖案,其主要包含一顯示面板模組D以及設置於顯示面板模組D下方之一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前述光學指紋感測模組主要包括一基材P、一影像感測器S、一準直層C(collimating layer)以及至少一光學膜片A,前述影像感測器S設置於基材P上,前述準直層C設置於影像感測器S上,前述光學膜片A則是設置於顯示面板模組D和準直層C之間。
舉例而言,前述影像感測器S可為一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影像感測器或者CMOS影像感測器(CMOS Image Sensor, CIS)。在本實施例中,前述影像感測器S以及準直層C可透過半導體製程依序疊設於基材P之上,其中在準直層C內部形成有複數個長條形的準直孔C0,且在每個準直孔C0內係填滿具有透光性的準直結構C1。
前述顯示面板模組D主要包含有一顯示元件D1以及設置於顯示元件D1上方之一透光元件D2,其中前述透光元件D2例如為一平板玻璃(sheet glass),且前述顯示元件D1例如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顯示元件、薄膜電晶體液晶(TFT-LCD)顯示元件、或者觸控顯示(touch display)元件。
應了解的是,在前述顯示元件D1內部設有複數個發光單元,可用以作為一光源,從而能發出光線穿過透光元件D2並照向放置於透光元件D2上之一手指。
請繼續參閱第5圖,當欲利用本實施例之光學指紋感測裝置進行指紋感測時,可先將手指放置在透光元件D2上方的感測面D21;接著,由顯示元件D1內部光源所發出之光線會穿過透光元件D2並到達前述手指,然後光線會經由手指反射後穿出顯示元件D1,並通過前述光學膜片A而到達準直層C(如第5圖中之光線L所示)。舉例而言,前述光學膜片A可包含一偏光膜(polarizing film)或是形成有複數個孔洞(pinhole)的開孔層 (pinhole layer)。
當光線L在通過前述光學膜片A之後,便可經由準直層C中的準直結構C1導引而到達影像感測器S內部的影像感測單元,以避免準直層C內部之光線彼此間產生光干擾(light cross-talk)。需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準直結構C1係含有紅外線截止材料(Infrared Cut-Off Material),所以能有效地防止紅外線光穿過準直層C而進入到影像感測器S內部,也因此不需要在光學膜片A中額外設置其他紅外線濾波元件,從而能降低製造成本,並可有利於光學指紋感測裝置整體的微型化。
舉例而言,前述準直層C可為一光纖板(Fiber Optic Plate, FOP),其中位於光纖板內部的準直結構C1係具有光纖材質(例如玻璃或塑膠材質),且在準直結構C1內部可摻雜有紅外線截止材料,藉此能同時兼具對光線進行準直(collimation)以及紅外線濾波(IR filtering)等雙重功效。
應了解的是,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感測器係為一種屏幕下指紋影像感測裝置(under-display fingerprint image sensing device),其光源可能來自於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等低照度之發光體,故屬於低照度之影像感測器(low light level imaging sensor)。基於上述原因,即便少量的紅外線光進入到影像感測器S內部也可能會造成可觀的雜訊而影響到成像品質。
有鑑於此,本發明藉由在微透鏡式(micro-lens type)光學指紋影像感測裝置中設置含有紅外線截止材料的微透鏡,或者藉由在準直式(collimator type)光學指紋感測裝置的準直層內部形成含有紅外線截止材料的準直結構,藉此可不需要額外設置其他紅外線截止濾光片,並能有效防止紅外線光進入到影像感測器內部,以改善影像感測器的成像品質,從而提升指紋辨識的準確性。
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發明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發明使用。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包含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也包含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於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工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A:光學膜片 A1:部分 B:底板 C:準直層 C0:準直孔 C1:準直結構 D:顯示面板模組 D1:顯示元件 D2:透光元件 D21:感測面 F:紅外線濾光元件 H:框架 H0:容納空間 L:光線 M1:光學透鏡 M2:微透鏡 P:基材 R:感測區域 S:影像感測器 U:影像感測單元
第1圖表示一習知光學指紋感測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表示第1圖中A1部分之剖視放大圖。 第3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學指紋感測裝置示意圖。 第4圖表示第3圖中A2部分之剖視放大圖。 第5圖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光學指紋感測裝置的示意圖。
A1:部分
B:底板
D:顯示面板模組
D1:顯示元件
D2:透光元件
D21:感測面
H:框架
H0:容納空間
L:光線
M1:光學透鏡
P:基材
R:感測區域
S:影像感測器

Claims (10)

  1. 一種光學指紋感測模組,用以感測設置於一顯示面板模組上之一手指的指紋圖案,包括: 一基材; 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該基材上; 一框架,設置於該基材上; 一光學透鏡,固定於該框架且對應於該顯示面板模組之一感測區域;以及 複數個微透鏡,具有紅外線截止材料且設置於該影像感測器上方,其中該顯示面板模組所發出之光線經由放置於該感測區域內之該手指反射後,依序穿過該光學透鏡以及該些微透鏡而到達該影像感測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其中在該光學透鏡與該些微透鏡之間未設有任何紅外線濾波元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其中該些微透鏡利用塗佈、噴塗或壓印之方式形成於該影像感測器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其中該些微透鏡具有樹脂材質。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其中該顯示面板模組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模組或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面板模組。
  6. 一種光學指紋感測模組,用以感測設置於一顯示面板模組上之一手指的指紋圖案,包括: 一基材; 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該基材上; 一準直層,設置於該影像感測器上,具有複數個準直結構,其中該些準直結構含有紅外線截止材料,且該顯示面板模組所發出之光線經由該手指反射後穿過該些準直結構而到達該影像感測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其中在該顯示面板模組與該準直層之間未設有任何紅外線濾波元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其中該準直層形成有複數個準直孔,且該些準直結構設置於該些準直孔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其中該準直層為一光纖板,且該些準直結構具有光纖材質。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學指紋感測模組,其中該顯示面板模組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模組或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面板模組。
TW108142292A 2018-12-05 2019-11-21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TW2020230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75485P 2018-12-05 2018-12-05
US62/775,485 2018-12-05
CN201921620824.3U CN210244393U (zh) 2018-12-05 2019-09-26 光学指纹感测模块
CN201921620824.3 2019-09-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086A true TW202023086A (zh) 2020-06-16

Family

ID=6996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5413U TWM593009U (zh) 2018-12-05 2019-11-21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TW108142292A TW202023086A (zh) 2018-12-05 2019-11-21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5413U TWM593009U (zh) 2018-12-05 2019-11-21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84246A1 (zh)
CN (1) CN210244393U (zh)
TW (2) TWM5930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9557B (zh) * 2020-08-17 2022-10-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感測模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5837B (zh) * 2018-12-17 2020-10-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Amoled柔性显示装置
JP2023068211A (ja) * 2020-03-30 2023-05-17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11708405A (zh) * 2020-06-22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组件以及穿戴设备
WO2022071861A1 (en) * 2020-10-01 2022-04-07 Fingerprint Cards Anacatum Ip Ab A biometric imaging arrangement for infrared imaging comprising a waveguide formed on an image sensor
CN112466921A (zh) * 2020-11-25 2021-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9557B (zh) * 2020-08-17 2022-10-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感測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84246A1 (en) 2020-06-11
CN210244393U (zh) 2020-04-03
TWM593009U (zh)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23086A (zh)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TWI650875B (zh) 積體化感測模組、積體化感測組件及其製造方法
TWM585937U (zh)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TWI658410B (zh) 可變光場的生物影像感測系統
CN210721493U (zh) 屏下指纹认证用的传感器模块及屏下指纹认证装置
TWI676925B (zh) 光學指紋感測模組
CN110175493B (zh) 光学指纹感测模块
CN110580473A (zh)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WO2018188670A1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0191601A1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186415A1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0113396A1 (zh) 光学镜头及其制作方法、指纹识别模组、移动终端
CN212392247U (zh) 屏内光学生物特征感测装置
CN112686216A (zh) 感测手指生物特征的光学感测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TW202114194A (zh) 感測裝置、電子設備及用於形成感測裝置的方法
WO2020243928A1 (zh) 光学图像采集单元、光学图像采集系统、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TWM602235U (zh) 具有交錯收光結構的光學生物特徵感測器
CN210295132U (zh)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20200285827A1 (en) Under-display sensing device
CN110543821B (zh) 纹路识别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2466921A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202129371A (zh) 電子裝置
TWM602668U (zh) 具有抗雜光干擾結構的光學生物特徵感測器
TWM592540U (zh) 電子裝置
TWM594271U (zh) 取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