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2291A - 煤油燈的汽化管 - Google Patents

煤油燈的汽化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2291A
TW202022291A TW107143514A TW107143514A TW202022291A TW 202022291 A TW202022291 A TW 202022291A TW 107143514 A TW107143514 A TW 107143514A TW 107143514 A TW107143514 A TW 107143514A TW 202022291 A TW202022291 A TW 2020222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inner tube
combustion space
kerosene
kerosene lam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3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博凱
Original Assignee
上校精密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校精密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校精密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3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22291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2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29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煤油燈的汽化管,其穿設煤油燈的燃燒空間且包含一外管及一內管。外管穿設燃燒空間且具有一形成於內壁面且位於燃燒空間內的外管結合部。內管穿設於外管內且於外壁面形成有一內管結合部,內管結合部與外管的外管結合部相結合。本創作藉由將外管結合部設於燃燒空間內並與內管結合部相結合,於是本創作之煤油燈的汽化管中熱傳導最高的位置會位於燃燒空間內。藉此,本創作能大幅度減少將燃燒空間之內的熱能沿著汽化管傳導至燃燒空間之外造成熱能浪費,也就可以提高煤油的汽化效率避免因為汽化管的溫度不穩定而導致煤油燈閃爍的問題。

Description

煤油燈的汽化管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燈具零件,尤指一種煤油燈的汽化管。
煤油燈是一種利用煤油汽化燃燒來發光照明的燈具,由於其不需要接電的特性,使其即便在現今科技發達的社會中仍有機會使用。
請參閱圖6及圖7所示,現有技術的煤油燈具有一汽化管91,汽化管連通至一煤油泵浦92,並且貫通一燃燒空間93。煤油泵浦92將煤油輸送至汽化管91內,接著煤油會透過汽化管91被在燃燒空間93內燃燒的混合氣體加熱並且汽化,隨後氣態的煤油會經由汽化管91頂端的微小氣孔噴發至一混合室94內與空氣混合,最後煤油與空氣的混合氣體進入到一燃燒空間93內燃燒發光,並且同時加熱汽化管91。為了使煤油在汽化管91內可以迅速的被加熱汽化,現有技術的汽化管91具有一外管911及一內管912。藉由使煤油通過外管911及內管912之間的間隙,可以增加煤油受熱的表面積並且同時降低煤油的厚度,藉以讓溫度傳遞的更加迅速;如此一來即可使煤油迅速的被加熱汽化,藉此可增加整體燃燒的效率,進而使所發出的光芒更加明亮穩定。
然而,現有技術中,汽化管91的外管911及內管912的結合處913,是位於燃燒空間93之外,而這樣的結構使得汽化管91的長度受到限制,越長的汽化管的結合處913會越遠離燃燒空間93,使煤油汽化及燃燒的過程較不完整,最終導致可能造成煤油燈亮度不穩定與臭味的問題。具體來說請參閱圖8A及圖8B所示,圖8A及圖8B為現有技術的煤油燈在燃燒發光時的熱成像圖;由圖8A及圖8B可以看出,燃燒空間93內的溫度隨著汽化管91向下傳導。而這是因為,在熱力學的觀點來看,結合處913的熱傳導較高,於是燃燒空間93內的溫度會傾項於向下傳遞至結合處913,造成結合處913把燃燒空間93內的溫度向下帶出燃燒空間93,使得汽化管91內的溫度不穩定,最終則導至煤油汽化的及燃燒的過程較不完整進而產生煤油燈亮度不穩定的問題。
於是,現有技術的汽化管91確實有待改良。
有鑑於前述之現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創作提供一種煤油燈的汽化管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煤油燈的汽化管,其用以穿設一煤油燈的一燃燒空間,且該煤油燈的汽化管包含: 一外管,其相對兩端分別為一外管第一端及一外管第二端,該外管用以穿設該煤油燈的該燃燒空間;該外管具有一加熱段,該加熱段位於該煤油燈的該燃燒空間內;該外管的內壁面形成有一外管結合部,該外管結合部位於該加熱段內; 一管頭件,其結合於該外管的該外管第一端的開口,該管頭件貫穿形成有一氣孔,該氣孔連通於該外管; 一內管,其穿設於該外管內;該內管的外壁面形成有一內管結合部,該內管結合部與該外管的外管結合部相結合,且該內管的外壁面與該外管的內壁面之間夾設有一流通間隙;該內管的壁面貫通形成有複數流通孔,該等流通孔連通該內管的內部與該流通間隙。
本創作的優點在於,藉由將外管結合部設於燃燒空間之內並且與內管結合部相結合,於是此時本創作之煤油燈的汽化管中熱傳導最高的位置會位於燃燒空間內。藉此,本創作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就能大幅減少燃燒空間之內的熱能傳導至燃燒空間之外,也就可以避免因為汽化管的溫度不穩定而導致煤油燈閃爍的問題。請參閱圖8C及圖8D所示,並且同時對照圖8A及圖8B;圖8C及圖8D為使用本創作的煤油燈在燃燒時的熱成像圖。對比圖8C及圖8A可以看出,使用本創作的煤油燈在燃燒時溫度較集中於燃燒空間中而並未被向下傳導,並且燃燒空間內的溫度也較使用現有技術的汽化管的煤油燈來的高(圖8C中白圈處的顏色為較淺的粉紅,代表溫度較高;而圖8A中白圈處的顏色為較深的粉紅,代表溫度較低)。並且進一步對比圖8B及圖8D則可以看出,本創作在燃燒時於燃燒空間外部下方的管體溫度遠低於現有技術的汽化管的管體溫度(圖8D中白圈處的顏色為綠色、藍色,代表溫度較低;而圖8B中白圈處的顏色為橘黃色、紅色,代表溫度較高),如此則驗證了現有技術的汽化管會因為內外管結合點在燃燒空間外而將溫度帶離燃燒空間,而本創作因外管結合部與內管結合部位於燃燒空間內所以能將溫度傳導至燃燒空間外減少的理論。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內管的相對兩端分別為一內管第一端及一內管第二端,該內管第一端相對於該內管第二端接近於該外管的該外管第一端;該內管結合部形成於該內管第一端的外壁面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外管結合部與該內管結合部相互螺合。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內管與該管頭件間隔設置。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內管進一步包含有複數環型紋路;該等環型紋路形成於該內管的外壁面且沿著該內管的延伸方向相互間隔排列;各該環型紋路環繞該內管的外壁面。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之煤油燈的汽化管係用以穿設一煤油燈A的一燃燒空間B,包含有一外管10、一管頭件20及一內管30。
請進一步參閱圖2、圖3、圖4及圖5所示,外管10的相對兩端分別為一外管第一端11及一外管第二端12,外管10用以穿設煤油燈A的燃燒空間B。具體來說,在本實施例中外管第一端11為上端且外管第二端12為下端,但不以此為限,可以相互顛倒,且當外管10橫擺時也可以是橫向或前後兩端。並且,前述的「外管10用以穿設煤油燈A的燃燒空間B」係指外管10由燃燒空間B的外部穿入燃燒空間B中,且不論之後是否由燃燒空間B的頂端穿出;也就是說外管的兩端可以位於燃燒空間B內也可以位於燃燒空間B之外。換言之,外管10可有一端位於燃燒空間B內而另一端位於燃燒空間B外,或是兩端都位於燃燒空間B外而管體有部分位於燃燒空間B內。外管10具有一加熱段13,加熱段13位於煤油燈A的燃燒空間B內;並且,外管10的內壁面形成有一外管結合部14,外管結合部14位於加熱段13內,也就是說外管結合部14位於燃燒空間B之內。
請進一步參閱圖2及圖3所示,管頭件20結合於外管10的外管第一端11的開口,管頭件20貫穿形成有一氣孔21,氣孔21連通於外管10;具體來說也就是管頭件20使外管10的外管第一端11形成一封口端,並且氣孔21貫穿該封口端。並且,在本實施例中管頭件20與外管10為兩相互獨立的元件,但不以此為限,兩者也可以是一體成形;換而言之,即也可以沒有獨立的管頭件20元件,而是外管10本身的外管第一端11即為封口端,且氣孔21貫穿封口端的外管第一端11。
請進一步參閱圖3、圖4及圖5所示,內管30穿設於外管10內。內管30的相對兩端分別為一內管第一端31及一內管第二端32,內管第一端31相對於內管第二端32接近於外管10的外管第一端11;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內管第一端31及內管第二端32分別為內管30的頂底兩端,但同樣不以此為限。內管30的外壁面形成有一內管結合部33,內管結合部33與外管10的外管結合部14相結合。具體來說,在本實施例中內管結合部33係形成於內管第一端31的外壁面,也就是說內管結合部33是形成於內管30的頂端,等同於內管30以頂端結合於外管10。但不以此為限,內管結合部33也可以是形成於內管30中間段的外壁面,也就是說內管30的頂端會位於內管30與外管10的結合處的上方。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外管結合部14與內管結合部33是相互螺合,但不以此為限,也可以僅是緊迫配合等等。並且,在本創作中內管30的外壁面與外管10的內壁面之間夾設有一流通間隙34,並且內管30的壁面貫通形成有複數流通孔35,該等流通孔35連通內管30的內部與流通間隙34;也就是說,液態或氣態的煤油皆可以由內管30的內部經由流通孔35流動至流通間隙34內。
透過將內管結合部33改為設於上端則汽化管不會再有長度上的限制,此設計能夠簡化後續相關汽化管的開發過程,也能得到大量生產的便利性。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內管30與管頭件20間隔設置,且內管結合部33與管頭件20之間形成有一儲氣室40(如圖3所示),儲氣室40內的壓力值需要與煤油燈A下方油槽內手打氣壓泵補推動液態煤油上升的氣壓相等,液態煤油才能穩定上昇,汽化煤油才能穩定噴出,儲氣室40的大小會顯著地影響煤油燈A的氣壓泵壓力操做範圍,也就會影響使用時操做的壓力。
再者,在本實施例中內管30進一步包含有複數環型紋路36。該等環型紋路36形成於內管30的外壁面且沿著內管30的延伸方向相互間隔排列,並且各環型紋路36環繞內管30的外壁面。藉此可以更進一步增加煤油受熱的表面積,讓煤油的汽化過程更順利。
本創作在使用時,煤油由外管10的外管第二端12流入外管10內。接著煤油會朝向外管第一端11流動,並於途中接觸到內管第二端32。隨後煤油分別流入內管30內部以及流通間隙34內,並且藉由流通孔35在內管30內部以及流通間隙34之間交互流動。此時,流通間隙34可使煤油增加被加熱面積且降低煤油厚度藉此使煤油可以快速的被加熱汽化。最後氣態的煤油即由內管30的內管第一端31流入外管10的內部,並通過氣孔21噴出。
藉由將外管結合部14設於燃燒空間B之內,並且與內管結合部33相結合,於是此時本創作之煤油燈的汽化管中熱傳導最高的位置會位於燃燒空間B內。藉此,本創作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就不會再將燃燒空間B之內的溫度傳導至燃燒空間B之外,也就可以避免因為燃燒空間B的溫度不穩定而導致煤油燈A閃爍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A:煤油燈 B:燃燒空間 10:外管 11:外管第一端 12:外管第二端 13:加熱段 14:外管結合部 20:管頭件 21:氣孔 30:內管 31:內管第一端 32:內管第二端 33:內管結合部 34:流通間隙 35:流通孔 36:環型紋路 40:儲氣室 91:汽化管 911:外管 912:內管 913:結合處 92:煤油泵浦 93:燃燒空間 94:混合室
圖1係本創作的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創作的元件分解圖。 圖3係本創作的側視剖面圖。 圖4及圖5係本創作的使用示意圖。 圖6係現有技術的煤油燈的示意圖。 圖7係現有技術的汽化管的側視剖面圖。 圖8A及圖8B為現有技術的煤油燈燃燒時的熱成像圖。 圖8C及圖8D為使用本創作的煤油燈燃燒時的熱成像圖。
10:外管
11:外管第一端
12:外管第二端
20:管頭件
30:內管
31:內管第一端
32:內管第二端
33:內管結合部
36:環型紋路

Claims (7)

  1. 一種煤油燈的汽化管,其用以穿設一煤油燈的一燃燒空間,該煤油燈的汽化管包含 一外管,其相對兩端分別為一外管第一端及一外管第二端,該外管用以穿設該煤油燈的該燃燒空間;該外管具有一加熱段,該加熱段位於該煤油燈的該燃燒空間內;該外管的內壁面形成有一外管結合部,該外管結合部位於該加熱段內; 一管頭件,其結合於該外管的該外管第一端的開口,該管頭件貫穿形成有一氣孔,該氣孔連通於該外管; 一內管,其穿設於該外管內;該內管的外壁面形成有一內管結合部,該內管結合部與該外管的外管結合部相結合,且該內管的外壁面與該外管的內壁面之間夾設有一流通間隙;該內管的壁面貫通形成有複數流通孔,該等流通孔連通該內管的內部與該流通間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內管的相對兩端分別為一內管第一端及一內管第二端,該內管第一端相對於該內管第二端接近於該外管的該外管第一端;該內管結合部形成於該內管第一端的外壁面。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外管結合部與該內管結合部相互螺合。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內管與該管頭件間隔設置,並且該內管的該內管結合部與該管頭件之間形成有一儲氣室。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內管與該管頭件間隔設置,並且該內管的該內管結合部與該管頭件之間形成有一儲氣室。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內管進一步包含有複數環型紋路;該等環型紋路形成於該內管的外壁面且沿著該內管的延伸方向相互間隔排列;各該環型紋路環繞該內管的外壁面。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煤油燈的汽化管,其中該內管進一步包含有複數環型紋路;該等環型紋路形成於該內管的外壁面且沿著該內管的延伸方向相互間隔排列;各該環型紋路環繞該內管的外壁面。
TW107143514A 2018-12-04 2018-12-04 煤油燈的汽化管 TW2020222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3514A TW202022291A (zh) 2018-12-04 2018-12-04 煤油燈的汽化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3514A TW202022291A (zh) 2018-12-04 2018-12-04 煤油燈的汽化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2291A true TW202022291A (zh) 2020-06-16

Family

ID=72175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3514A TW202022291A (zh) 2018-12-04 2018-12-04 煤油燈的汽化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222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8843B (zh) 一种节能环保燃烧器
CN108006640A (zh) 一种多用富氧烧嘴
CN103471097B (zh) 一种液体气化燃烧器
TW202022291A (zh) 煤油燈的汽化管
CN208750788U (zh) 炉灶炉膛内的聚能锅架
CN104930511B (zh) 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
CN108954420A (zh) 炉灶炉膛内的聚能锅架
TWI761137B (zh) 具有雙環結構的防空燒瓦斯爐頭
CN107091476A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以及燃气炉具
TWM554151U (zh) 煤油燈之汽化管
CN208312381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7146392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以及燃气炉具
CN204693408U (zh) 燃气灶燃烧器
CN206989203U (zh) 一种复合式的三环火灶具燃烧器
CN102128450B (zh) 蓄热式汽化燃烧器
CN104075315B (zh) 一种液体燃料气化燃烧器
CN205641015U (zh) 具有三环一体型全直喷式分火器结构的家用燃气灶燃烧器
CN210373560U (zh) 一种节能减排红外线燃气灶
WO2021223341A1 (zh) 一种上进风超大功率家用灶具燃烧器
CN210861202U (zh) 一种节能燃具
CN215675179U (zh) 双通道中心燃气通道结构及其燃烧器
CN211345305U (zh) 燃烧器炉头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炉头的灶具
RU46334U1 (ru) Газовая горелка
CN207112803U (zh) 一种燃气炉头、燃气炸炉及燃气灶
CN207936069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及其燃气蒸汽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