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7367A - 全像實境系統、多視像顯示器以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像實境系統、多視像顯示器以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7367A
TW202017367A TW108132420A TW108132420A TW202017367A TW 202017367 A TW202017367 A TW 202017367A TW 108132420 A TW108132420 A TW 108132420A TW 108132420 A TW108132420 A TW 108132420A TW 202017367 A TW202017367 A TW 2020173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view
virtual
reality system
holograph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2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4250B (zh
Inventor
大衛 A 費圖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雷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雷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雷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7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25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2Holograms used as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005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14Diffraction grating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ne or more fur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mirrors, prisms or other 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19Plural gratings positioned on the same surface, e.g. array of gr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42Gratings for image gene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3/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n optical image from th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2Head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arrays of controllable light sources; using moving apertures or moving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51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for displaying simultaneous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005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3H2001/0061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haptic applications when the observer interacts with the holobjec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6/00Electro-optic 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relating to digital holography
    • G03H2226/05Means for tracking the observer

Abstract

一種全像實境系統和多視像顯示器,其監測使用者位置並向使用者提供虛擬觸覺回饋。全像實境系統包含:配置為顯示多視像影像的多視像顯示器、配置為監測使用者位置的位置感測器、以及配置為提供虛擬觸覺回饋的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虛擬觸覺回饋的範圍對應於多視像影像中的虛擬控制器的範圍。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包含:多視像像素陣列,其配置為藉由調變具有與不同的視像相對應的方向的方向性光束來提供多視像影像的不同的視像;以及多光束元件陣列,其配置為向相應的多視像像素提供方向性光束。

Description

全像實境系統、多視像顯示器以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全像實境系統、多視像顯示器以及其方法。
對於種類廣泛的裝置及產品的使用者而言,電子顯示器是一個幾乎無處不在的媒介,用於傳遞資訊給使用者。其中最常見的電子顯示器包含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 CRT)、電漿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s, PDP)、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CD)、電致發光顯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EL)、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和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ctive matrix OLEDs, AMOLED)顯示器、電泳顯示器(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EP),以及各種採用機電或電流體光調變(例如,數位微鏡裝置、電潤濕顯示器等等)的顯示器。一般而言,電子顯示器可以分為主動顯示器(即,會發光的顯示器)或被動顯示器(即,調變由另一個光源提供的光的顯示器)的其中一者。在主動顯示器的分類中,最明顯的示例是CRTs、PDPs及OLEDs/ AMOLEDs。在上述以發射光進行分類的情況下,LCDs顯示器及EP顯示器一般是被歸類在被動顯示器的分類中。被動顯示器雖然經常表現出包含但不限於如固有的低功率消耗等具有吸引力的性能特徵,但由於其缺乏發光的能力,在許多實際應用中被動顯示器可能有使用上的限制。
為了實現這些與其他優點並且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本文所體現和廣泛描述的,提供一種全像實境系統,包括:一多視像顯示器,被配置以顯示多視像內容作為一多視像影像;一位置感測器,被配置以監測一使用者之手之位置並提供該手之一監測的位置,該監測的位置由該位置感測器提供,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系統之間的接觸;以及一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基於該監測的位置提供虛擬觸覺回饋至該使用者,該虛擬觸覺回饋被提供,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系統之間的接觸,其中,該虛擬觸覺回饋之範圍對應該多視像影像中的一虛擬控制器之範圍。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全像實境系統被配置以根據該監測的位置來修改該顯示的多視像內容。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位置感測器包括:一電容感測器、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和一飛時測距感測器之其中之一以上者。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飛時測距感測器被配置以使用一無線電信號、一微波信號、一聲波信號、一紅外線信號、和其他光學信號之其中之一以上者。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位置感測器被配置以檢測該手之一隻以上的手指之運動。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位置感測器被配置以檢測該使用者之手勢,該手勢對應一命令。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使用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和靜電電荷之其中之一以上者提供該觸覺回饋。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提供關於該多視像內容中的該虛擬控制器之啟動的資訊,以回應於該監測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多視像顯示器被配置以提供複數條方向性光束,對應該多視像顯示器之複數個不同的視像,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具有彼此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對應該等不同的視像之不同的視像方向。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多視像顯示器包括:一導光體,被配置以在沿著該導光體之長度的一傳導方向上引導光作為被引導的光;以及複數個多光束元件,沿著該導光體之長度分布,該複數個多光束元件中的一多光束元件被配置以從該導光體散射出該被引導的光之一部分作為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具有該等不同的視像之該等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多視像顯示器進一步包括一多視像像素陣列,每一個多視像像素皆包括複數個子像素,被配置以藉由調變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中的方向性光束以提供該等不同的視像。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多視像顯示器進一步包括一光源,光學地耦合至該導光體之一輸入處,該光源被配置以提供該光,以被引導作為該被引導的光。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包括:一多視像像素陣列,被配置以提供一多視像影像之複數個不同的視像,一多視像像素包括複數個子像素,被配置以調變複數條方向性光束,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具方向,對應該等不同的視像之視像方向;一多光束元件陣列,每一個多光束元件皆被配置以提供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至對應的一多視像像素;一位置感測器,被配置以監測一使用者之手相對於在該多視像影像中的一虛擬控制器的位置,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之間的接觸;以及一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基於該手之該監測的位置提供虛擬觸覺回饋至該使用者,該虛擬觸覺回饋之範圍對應該虛擬控制器之範圍。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全像實境顯示器被配置以基於該監測的位置來修改該多視像影像之多視像內容。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位置感測器包括:一電容感測器、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和一飛時測距感測器之其中之一以上者。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使用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和靜電電荷中之其中之一以上者提供該虛擬觸覺回饋。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多視像影像中的該虛擬控制器包括一虛擬圖示,而且該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提供對應該虛擬圖示之啟動的知覺資訊至該使用者,以回應該監測的位置。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包括:使用該全像實境系統之一多視像顯示器顯示一多視像內容作為一多視像影像;使用該全像實境系統之一位置感測器監測一使用者之手之位置,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系統之間的實體接觸;以及使用一虛擬觸覺回饋單元提供虛擬觸覺回饋至該使用者,該虛擬觸覺回饋係基於該手之該監測的位置並且被提供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系統之間的實體接觸,其中,該虛擬觸覺回饋之範圍對應該多視像影像中的一虛擬控制器之範圍。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的使用一位置感測器監測手之位置的步驟包括:使用一電容感測器監測對應該手之該位置的電容變化的步驟、使用由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中的不同的影像感測器擷取的影像之影像處理監測該手之位置的步驟、以及使用一飛時測距感測器藉由該手的一無線信號之反射監測該手之位置的步驟之其中之一以上者。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的使用一虛擬觸覺回饋單元提供虛擬觸覺回饋的步驟包括:使用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和靜電電荷之其中之一以上者在該手處產生一實體知覺,該實體知覺產生在對應該虛擬觸覺回饋之範圍的空間之區域中。
根據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的示例和實施例提供配置為創造用於使用者的全像實境(holographic reality)的系統和顯示器。具體來說,全像實境系統可以包含多視像(multiview)顯示器,其被配置為顯示包含多視像或三維(3D)內容的多視像影像 。此外,全像實境系統可以包含位置感測器(例如,電容感測器、兩個或多個影像感測器、或飛時測距感測器(time-of-flight sensor)),其配置為監測使用者的手的位置,而使用者與多視像顯示器或位置感測器之間不會接觸。此外,全像實境系統可以包含回饋單元,其被配置為向使用者提供虛擬觸覺回饋(virtual haptic feedback)(至少部分地基於所監測的位置),而使用者與全像實境系統之間不會接觸。舉例而言,位置感測器單元可以檢測與命令相對應的手勢,並且虛擬觸覺回饋單元可以回應所監測的手的位置而提供關於在多視像影像中虛擬控制器的啟動的資訊。另外,全像實境系統可以被配置為至少部分地基於所監測的位置而修改多視像影像的多視像內容(multiview content)。
在本發明中,「二維顯示器」或「2D顯示器」被定義為配置以提供影像的顯示器,而不論該影像是從甚麼方向觀看的(亦即,在預定視角內或在2D顯示器的預定範圍內),該影像的視像基本上是相同的。智慧型手機和電腦螢幕中可能會有的液晶顯示器(LCD)是2D顯示器的示例。與此相反,「多視像顯示器」定義為配置以在不同的視像方向(view direction)上或從不同的視像方向提供多視像影像(multiview image)的不同的視像(different views)的電子顯示器或顯示系統。具體來說,不同的視像可以表示多視像影像的景象或物體的不同立體圖。在一些情況下,多視像顯示器也可以稱為三維(3D)顯示器,例如,在同時觀看多視像影像的兩個不同的視像時,提供觀看三維影像的感覺。
圖1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多視像顯示器10的立體圖。如圖1A中所示的,多視像顯示器10包含螢幕12,其用於顯示要被觀看的多視像影像。多視像顯示器10在相對於螢幕12的不同的視像方向上16提供多視像影像的不同的視像14。視像方向16係用從螢幕12沿著各個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上延伸的箭頭來表示;不同的視像14在箭頭(亦即,表示視像方向16的箭頭)的終止處以複數個多邊形框來顯示;並且僅示出了四個視像14和四個視像方向16,這全都是作為示例而非限制。應注意,雖然不同的視像14在圖1A中被顯示為在螢幕上方,但是當多視像影像被顯示在多視像顯示器10上時,視像14實際上出現在螢幕12上或附近。在螢幕12上方描繪視像14僅是為了簡化說明,並且意圖表示從對應於特定視像14的相應的一個視像方向16觀看多視像顯示器10。
根據本發明的定義,視像方向或等效地具有與多視像顯示器的視像方向對應方向的光束,通常具有由角度分量{θ, ϕ}給出的主要角度方向(principal angular direction)。角度分量θ在本發明中被稱為光束的「仰角分量」或「仰角」。角度分量ϕ被稱為光束的「方位角分量」或「方位角」。根據本發明中的定義,仰角θ為是在垂直平面(例如,垂直於多視像顯示器螢幕的平面)內的角度,而方位角ϕ是在水平面(例如,平行於多視像顯示器螢幕的平面)內的角度。圖1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具有與多視像顯示器的視像方向(例如,圖1A中的視像方向16)相對應的特定主要角度方向的光束20的角度分量{θ, ϕ}的示意圖。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定義,光束20從特定點被發射或發出。也就是說,根據定義,光束20具有與多視像顯示器內的特定原點相關聯的中心射線。圖1B還顯示了原點O的光束(或視像方向)。
此外在本發明中,在術語「多視像影像」和「多視像顯示器」中使用的「多視像(multiview)」一詞定義為在複數個視像(view)之中的視像之間表示不同立體圖或包含視像的角度差異的複數個視像。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定義,本發明中術語「多視像」明確地包含多於兩個不同的視像(亦即,最少三個視像並且通常多於三個視像)。如此一來,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多視像顯示器」一詞明確地與僅包含表示景象或影像的兩個不同的視像的立體顯示器區分開。然而應注意的是,雖然多視像影像和多視像顯示器包含多於兩個視像,但是根據本發明的定義,每次可以透過僅選擇該些多視像影像中的兩個影像來在多視像顯示器上觀看多視像影像作為立體影像對(a stereoscopic pair of images)(例如,每隻眼睛一個視像)。
在本文中,「多視像像素」定義為一集合或一群的子像素(例如光閥),其表示在多視像顯示器的複數個不同的視像中的每一個視像的「視像」像素。更具體來說,多視像像素可具有個別子像素,其對應於或表示多視像影像的每個不同的視像中的視像像素。再者,根據本發明的定義,多視像像素的子像素是所謂的「方向性(directional)像素」,因為每個子像素與不同的視像中相應的一個的預定視像方向相關聯。進一步地,根據各個示例及實施例,由多視像像素的子像素表示的不同的視像像素在每個不同的視像中可具有同等的或至少基本上相似的位置或座標。例如,第一多視像像素可以具有單獨子像素,其對應位於多視像影像的每個不同的視像中的{x1 , y1 }處的視像像素;而第二多視像像素可以具有單獨子像素,其對應位於每個不同的視像中的{x2 , y2 }處的視像像素,依此類推。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視像像素中的複數子像素的數量可等於多視像顯示器的複數不同的視像的數量。舉例而言,多視像像素可以提供與具有六十四(64)個不同的視像的多視像顯示器相關聯的64個子像素。在另一示例中,多視像顯示器可提供一4乘8的複數視像的陣列(亦即,32個視像),且多視像像素可包含32個子像素(亦即,每個視像一個)。此外,舉例而言,每個不同的子像素可包含關聯方向(例如,光束的主要角度方向),其對應相應於64個不同的視像的視像方向中不同的一個。進一步地,根據一些實施例,多視像顯示器的多視像像素的數量,大致上可等於多視像顯示器的「視像」像素的數量(亦即,構成所選視像的像素)。例如,如果視像包含640乘480的視像像素(亦即,640 x 480的視像解析度),多視像顯示器可具有三十萬七千二百(307,200)個多視像像素。在另一示例中,當視像包含100乘100的像素,多視像顯示器可包含總數為一萬(即,100 x 100=10,000)的多視像像素。
本文中,「導光體」被定義為使用全內反射在結構內引導光的結構。具體地,導光體可以包含在導光體的工作波長處基本上透明的核心。在各種示例中,術語「導光體」一般指的是介電質的光波導,其係利用全內反射在導光體的介電材料和圍繞導光體的材料或介質之間的界面引導光。根據定義,全內反射的條件是導光體的折射係數大於與導光體材料的表面鄰接的周圍介質的折射係數。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光體可以包含除了上述折射係數差異之外的或替代上述折射係數差異的塗層,以進一步促進全內反射。舉例來說,該塗層可以是反射塗層。導光體可以是數種導光體中的任何一種,包含但不限於平板或厚平板導光體和條狀導光體其中之一或之二。
此外,在本發明中,術語「平板(plate)」在應用於導光體時如「平板導光體」被定義為片段線性的或微分地平面(differentially planar)的層或片,其有時被稱為「厚平板(slab)」導光體。具體來說,平板導光體被定義為導光體,導光體被構造成在由導光體的頂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亦即,相對的表面)界定的兩個基本正交的方向上引導光。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定義,頂部表面和底部表面都是彼此分離的,並且可以至少在微分的意義上基本上相互平行。也就是說,在平板導光體的任何微分地小的部分內,頂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大致上為平行或共平面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平板導光體可以是基本上平坦的(亦即,侷限為平面),並且因此平板導光體是平面的導光體。在其他實施例中,平板導光體可以在一個或兩個正交維度上彎曲。例如,平板導光體可以以單個維度彎曲以形成圓柱形平板導光體。然而,任何曲率都需具有足夠大的曲率半徑,以確保平板導光體中能保持全內反射來引導光。
本文中,「繞射光柵」廣義上被定義為設置成提供入射在繞射光柵上的光的繞射的複數個特徵(features)(亦即,繞射結構特徵)。在一些示例中,複數個特徵可以以週期性的方式或準週期性的方式設置。在其他示例中,繞射光柵可以是混合週期型繞射光柵,其包含複數個繞射光柵,複數個繞射光柵中的每一個繞射光柵具有不同的週期性結構的排列。舉例而言,繞射光柵可以包含布置在一維(one-dimensional, 1D)陣列中之複數個結構(例如,在材料表面中的複數凹槽或脊部)。或者,繞射光柵可包含二維(two-dimensional, 2D)結構陣列或以限定在二維中的結構陣列。舉例而言,繞射光柵可以是材料表面上的凸部或材料表面中的孔洞的二維陣列。在一些示例中,繞射光柵在第一方向或尺寸上基本上可以是週期性的,並且在穿過或沿著繞射光柵的另一個方向上基本上是非週期性的(例如,固定的、隨機的等等)。
如此一來,根據本發明的定義,「繞射光柵」是提供入射在繞射光柵上的光的繞射的結構。如果光從導光體入射在繞射光柵上,則所提供的繞射或繞射地散射可以導致並且因此被稱為「繞射地耦合」,因為繞射光柵可以透過繞射將光耦合出導光體。繞射光柵也藉由繞射(亦即,以繞射角)重定向或改變光的角度。具體來說,由於繞射,離開繞射光柵的光通常具有與入射在繞射光柵上的光(亦即,入射光)的傳導方向不同的傳導方向。藉由繞射的光的傳導方向的變化在本發明中稱為「繞射地重定向」。因此,繞射光柵可以理解為包含繞射結構特徵的結構,其將入射在繞射光柵上的光繞射地重定向,並且如果光從導光體入射,則繞射光柵也可以將來自導光體的光繞射地耦合出。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定義,繞射光柵的結構特徵被稱為「繞射結構特徵」,並且可以是在材料表面(亦即,兩種材料之間的邊界)處、之中、和之上的其中的一個以上。舉例而言,所述表面可以是導光體的表面。繞射結構特徵可以包含繞射光的各種結構特徵中的任何一種,包含但不限於在表面處、表面中、或表面上的凹槽、脊部、孔洞、和凸部其中的一個以上。例如,繞射光柵可以包含在材料表面內的複數個基本上平行的凹槽。在另一個示例中,繞射光柵可以包含從材料表面上突出的複數個平行的凸脊。繞射結構特徵(例如:凹槽、凸脊、孔洞、凸部等等)可以具有提供繞射的各種剖面形狀或輪廓中的任何一種,包含但不限於正弦曲線輪廓、矩形輪廓(例如,二元繞射光柵)、三角形輪廓、和鋸齒輪廓(例如,炫耀光柵(blazed grating))之中的一個以上。
根據本發明中所描述的各個實施例,繞射光柵(例如,繞射多光束元件(multibeam element)的繞射光柵,如下文所述)可以被用於將光繞射地散射,或者將光耦合出導光體(例如,平板導光體)以成為光束。具體來說,局部週期性繞射光柵的繞射角θm 或由局部週期性繞射光柵提供的繞射角θm 可藉由方程式(1)給定如:
Figure 02_image001
(1) 其中λ是光的波長,m是繞射階數,n是導光體的折射係數,d是繞射光柵的特徵之間的距離或間距,θi 是繞射光柵上的光入射角。為了簡單起見,方程式(1)假設繞射光柵與導光體的表面鄰接並且導光體外部的材料的折射係數等於1(亦即,nout = 1)。通常,繞射階數m由整數給出(亦即, m = ±1、±2、......)。由繞射光柵產生的光束的繞射角θm 可以由方程式(1)給定。提供第一階繞射或更具體地提供第一階繞射角θm 時,繞射階數m等於1(亦即,m = 1)。
圖2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繞射光柵30的剖面圖。舉例而言,繞射光柵30可以位於導光體40的表面上。另外,圖2示出了以入射角θi 入射在繞射光柵30上的光束50。入射光束50是導光體40內的被引導的光束。圖2中還示出了由於入射光束50的繞射,而由繞射光柵30繞射地產生並耦合出或散射出導光體40的方向性(directional)光束60。方向性光束50具有如方程式(1)所示的繞射角θm (或者,在本文中,「主要角度方向(principal angular direction)」)。例如,方向性光束60可以對應於繞射光柵30的繞射階數「m」。
此外,根據一些實施例,繞射結構特徵可以是彎曲的,並且還可以具有相對於光的傳導方向的預定方向(例如,傾斜或旋轉)。舉例而言,繞射結構特徵的曲線和繞射結構特徵的方位其中之一或之二,可以配置為控制由繞射光柵散射出的光的方向。例如,方向性光的主要角度方向,可以是在光入射到繞射光柵上的點處的繞射光柵的角度的函數,其相對於入射光的傳導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定義,「多光束元件」為產生包含複數條光束的光的背光件或顯示器的結構或元件。根據定義,「繞射」多光束元件是藉由繞射地耦合或使用繞射地耦合以產生複數條光束的多光束元件。具體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中,繞射多光束元件可光學地耦合至背光件的導光體,以透過繞射地耦合出在所述導光體中的一部份被引導的光(guided light)而提供複數條光束。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定義,繞射多光束元件包含在多光束元件的邊界或範圍內的複數個繞射光柵。根據本發明的定義,由多光束元件所產生的複數條光束中的光束具有彼此不同的複數主要角度方向。更具體來說,根據定義,複數條光束中的一光束具有不同於所述複數條光束中的另一光束的預定主要角度方向。根據各個實施例,繞射多光束元件的繞射光柵中的繞射結構特徵的間隔或光柵間距可以是子波長(即,小於被引導的光的波長)。
雖然具有複數個繞射光柵的多光束元件用作下文中的討論的說明性示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組件可以用在多光束元件中,例如微反射元件和微折射元件中的至少一個。舉例而言,微反射元件可包含三角形鏡、梯形鏡、錐形鏡、矩形鏡、半球形鏡、凹面鏡和/或凸面鏡。在一些實施例中,微折射元件可包含三角形折射元件、梯形折射元件、錐形折射元件、矩形折射元件、半球形折射元件、凹折射元件、和/或凸折射元件。
根據各個實施例,複數個光束可以表示光場。例如,複數條光束可被限制在基本上為圓錐形的空間區域中,或者具有預定角展度(angular spread),其包含所述複數條光束中的光束的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因此,光束的預定角展度在組合(即,複數條光束)上可表示光場。
根據各個實施例,複數條光束中的各種光束的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由包含但不限於繞射多光束元件的尺寸(例如,長度、寬度、面積等之中的一個以上)、「光柵間距」或繞射結構特徵間距、或繞射多光束元件內的繞射光柵的方向的特性來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的定義,繞射多光束元件可被視為「擴展點光源」,即,複數點光源分布在繞射多光束元件的一個範圍上。此外,由繞射多光束元件產生的光束具有由角度分量{θ, ϕ}給出的主要角度方向,根據本發明的定義,並且如上文關於圖1B所述。
在本發明中,「準直器」被定義為基本上係配置為用於準直光的任何光學裝置或元件。舉例來說,準直器可以包含但不限於,準直鏡或反射器、準直透鏡、或上述各種準直器的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準直器係包含準直反射器,該準直反射器的反射表面可以具有拋物線曲線或拋物線形狀的特性。在另一示例中,準直反射器可以包含類拋物面(shaped parabolic)反射器。「類拋物面」在此係指類拋物面反射器的反射曲面與「真正」的拋物曲線有所偏離,藉以達到預定的反射特性(例如,準直度)。類似地,準直透鏡可以包含球形的表面(例如,雙凸球面透鏡)。
在一些實施例中,準直器可為連續反射器或連續透鏡(亦即,具有基本上平滑、連續表面的反射器或透鏡)。在其他實施例中,準直反射器或準直透鏡可包含基本上為不連續的表面,例如,可包含但不限定於,用於提供光的準直的菲涅耳(Fresnel)反射器或菲涅耳透鏡。根據各個實施例,由準直器提供的準直量可以從一個實施例到另一個實施例以預定的角度或數量做變化。進一步地,準直器可用以在兩個正交方向(例如,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其中之一或之二上提供準直。也就是,根據一些實施例,準直器可包含用於提供光準直的兩個正交方向其中之一或之二的形狀。
本文中,「準直因子」表示為σ,定義為光被準直的程度。具體來說,根據本發明的定義,準直因子定義準直光束內的光線的角展度。例如,準直因子σ可以指定一束準直光中的大部分光線在特定的角展度內(例如,相對於準直光束的中心或主要角度方向的+/− σ度)。根據一些示例,準直光束的光線可以在角度方面具有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並且角展度可以是由準直光束的峰值強度的一半所確定的角度。
在本發明中,「光源」一詞係被定義為發出光的源頭(例如,配置以產生光和發射光的光學發射器)。舉例而言,光源可以包含光學發射器,例如,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其在被啟動或開啟時發光。具體來說,在本文中光源基本上可為任何一種來源的光或包含基本上任何光學發射器,其包含但不限於,一個以上LED、雷射、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聚合物發光二極體、電漿光學發射器、日光燈、白熾燈,以及實質上任何的光源。由光源所產生的光可以具有顏色(亦即,可以包含特定波長的光),或者可以是波長的範圍(例如,白光)。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源可以包含複數個光學發射器。例如,光源可以包含一集合或一群光學發射器,其中至少一個光學發射器產生具有一顏色或等同的一波長的光,所述顏色或等同的波長不同於由該集合或該群的至少一個其它光學發射器產生的光所具有的一顏色或一波長。舉例而言,該等不同的顏色可包含原色(例如,紅、綠、藍)。
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冠詞「一」旨在具有其在專利領域中的通常含義,亦即「一個以上」。舉例而言,本文中「一元件」指一個以上的元件,更確切來說,「多元件」於此意指「該(些)元件」。此外,本文中對「頂部」、「底部」、「上」、「下」、「向上」、「向下」、「前」、「後」、「第一」、「第二」、「左」、或「右」並非意使其成為任何限制。本文中,當應用到一個值時,除非有另外特別說明,「大約(about)」一詞在應用於某個值時通常意味著在用於產生該值的設備的公差範圍內,或者可以表示加減10%、或加減5%、或加減1%。此外,本發明所使用的術語「基本上(substantially)」是指大部分、或幾乎全部、或全部、或在約51%至約100%的範圍內的量。再者,本發明中的示例僅僅是說明性的,並且是為了討論的目的而不是為了限制。
根據與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本發明係提供了一種全像實境系統。圖3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全像實境系統100的方塊圖。圖3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全像實境系統100的立體圖。圖3C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另一示例中圖3B的全像實境系統100的立體圖。
根據各個實施例,全像實境系統100被配置為將多視像內容顯示為多視像影像。此外,全像實境系統100使用全像實境系統100的非接觸式或「虛擬(virtual)」使用者輸入以及非接觸式或「虛擬」觸覺回饋(haptic feedback)至全像實境系統100的使用者(下文中稱為「使用者」)的組合,以促進與多視像內容的互動。具體來說,使用者可以使用虛擬使用者輸入和虛擬觸覺回饋,以藉由多視像影像中的虛擬控制器來修改多視像內容或與多視像內容互動。另外,全像實境系統100被配置為提供虛擬觸覺回饋,其範圍與多視像影像中的虛擬控制器的範圍(亦即,位置、大小、和形狀)相對應。如此一來,根據各個實施例,虛擬觸覺回饋可以向使用者提供與虛擬控制器之間實體互動的感覺,而無需使用者和全像實境系統100之間的實際或實體接觸。
如圖3A所示,全像實境系統100包含多視像顯示器110。多視像顯示器110被配置為將多視像內容顯示為多視像影像。具體來說,所顯示的多視像影像被配置為由全像實境系統100的使用者101觀看。根據各個實施例,多視像顯示器110可以基本上是能夠將多視像內容顯示為多視像影像的任何電子顯示器。舉例而言,多視像顯示器110可以是或包含,但不限於,行動電話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個人、或桌上型電腦、輕省筆記型電腦(netbook computer)、媒體播放裝置(media player device)、電子書裝置、智慧錶、穿戴式電腦裝置、攜帶式電腦裝置、消費電子裝置、和頭戴式顯示器(例如,但不限於虛擬實境頭戴式裝置)其中的各種電子顯示器或在其中使用的各種電子顯示器。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如以下參考圖4A至4C所述),多視像顯示器110可以是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其採用被配置為提供複數條方向性光束的多光束元件以及被配置為將方向性光束調變為多視像影像中的不同的視像的視像像素的光閥陣列。
圖3A中所示的全像實境系統100進一步包含位置感測器120。位置感測器120(或更一般而言,包含位置感測器120的測量子系統)被配置為監測使用者101的位置。舉例而言,位置感測器120可以被配置為監測全像實境系統100的使用者101的手或手的一隻以上的手指的位置。在其他實施例中,位置感測器120可以監測但不限於監測使用者101的頭部的位置、使用者101的眼睛的位置以及被使用者101握住的物體的位置。本發明中為了簡化討論,使用者101的「手」一詞可以被理解為,所述的手可以代表使用者101的任何可以被監測的實體部位或狀態。具體來說,根據本發明的定義,「手」一詞將被理解為至少包含整個手以及該手的一隻以上的手指。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定義,監測「位置」的步驟包含,但不限於,監測位置與監測相對運動。作為示例而非限制,圖3B至3C顯示了可以由位置感測器120所監測的使用者101的手102。
根據各個實施例,位置感測器120可以包含一個以上配置為執行位置測量的裝置或感測器(有時也稱為「(該等)感測模組」或「(該等)感測單元」),諸如用於檢測全像實境系統100的使用者101的手102的位置和運動其中之一或之二的測量。根據各個實施例,可以在使用者101與全像實境系統100之間直接接觸或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執行使用者101的手的位置測量和運動測量其中之一或之二。舉例而言,有時將位置感測器120在沒有實體接觸的情況下進行的測量稱為「虛擬互動」或「間接互動」或「無接觸式互動」。圖3A中使用虛線箭頭顯示了在沒有直接或實體接觸的情況下監測使用者位置。
根據一些實施例(例如,專門用於促進虛擬或間接互動),位置感測器120可以包含複數種不同感測器中的任何一個,包含但不限於,電容感測器、複數個影像感測器(諸如,相機或CMOS或CCD影像感測器)、以及飛時測距感測器,其被配置為測量使用者101的手的位置和運動其中之一或之二。根據各個實施例,電容感測器被配置為使用電容的變化來測量或確定手的位置和運動其中之一或之二。例如,電容感測器可以基於由使用者101的手或手指的接近引起的電容感測器的電容的變化來檢測手的位置或運動。根據各個實施例,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可藉由對由複數個影像感測器所擷取影像進行影像處理來確定或測量手的位置和運動其中之一或之二。舉例而言, 擁有不同的視野、視像或立體圖的兩個以上影像感測器可以擷取手的影像。所擷取的影像的分析(例如,使用影像處理)可以用於確定使用者101的手的位置或運動(例如,使用從不同角度擷取的影像的比較)。根據各個實施例, 飛時測距感測器可以採用無線信號,包含但不限於,聲波信號、無線電(radio frequency,RF)、微波信號、聲音信號、紅外線信號、以及其他種光學信號(例如,在可見光或紫外線波長其中之一或之二)以監測手的位置或運動其中的一個以上。舉例而言,飛時測距感測器可以傳輸無線信號,所述無線信號會從手反射,可以根據無線信號在手和飛時測距感測器之間往返所需的時間長度來確定位置或運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位置感測器120(或包含位置感測器120的測量子系統)可以進一步包含用於確定全像實境系統100的運動和方向其中之一或之二的感測器。舉例而言,位置感測器120可以包含陀螺儀、加速度計中的一個以上,其配置為測量全像實境系統100的運動和方向其中之一或之二。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從所測量的運動和所測量的方位其中之一或之二來推斷手的位置。在其他實施例中,位置感測器120可以包含或進一步包含「觸控」感測器,諸如但不限於,實體按鈕、實體開關和觸感式顯示螢幕(例如,多視像顯示器110的電容觸控螢幕)。
根據各個實施例,圖3A所示的全像實境系統100進一步包含虛擬觸覺回饋單元130。虛擬觸覺回饋單元130被配置為向使用者101提供虛擬觸覺回饋。具體來說,該虛擬觸覺回饋被提供給使用者101,而使用者101與全像實境系統100之間無需實體接觸。此外,根據各個實施例,虛擬觸覺回饋的範圍對應於多視像影像中的虛擬控制器的範圍。在圖3A中以集中在使用者101的複數條虛線箭頭,以描繪在沒有實體接觸的情況下向使用者101提供虛擬觸覺回饋。
圖3B和3C顯示虛擬控制器104,其作為在全像實境系統100的多視像顯示器110上顯示的三維按鈕,例如,作為多視像影像的一部分。虛擬控制器104具有位置、大小(例如,長×寬×高)、和形狀,如使用虛線輪廓所示。虛擬觸覺回饋的範圍可以對應於虛擬控制器104的位置、大小、和形狀。根據各個實施例,如果使用者101的手102位於虛擬控制器104的範圍內,則使用者101可以由於虛擬觸覺回饋而感覺到、察覺到、或以其他方式感知到與虛擬控制器104的接觸。舉例而言,虛擬觸覺回饋單元130可以使用一種以上的超音波以提供虛擬觸覺回饋,或使用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或靜電電荷等以提供非接觸式或虛擬觸覺回饋。舉例而言,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或靜電電荷的範圍可以被配置為對應於虛擬控制器104的範圍(例如,視覺範圍)。
根據各個實施例,由位置感測器120提供的位置或運動測量可以用於修改在多視像顯示器110上顯示的多視像影像的多視像內容。舉例而言,如圖3B至3C所示,多視像顯示器110可以被配置為使用虛擬控制器104以提供命令的視覺指示。由位置感測器120提供的手的位置或運動可以對應於手勢或控制輸入。可以藉由改變虛擬控制器104的位置、大小、和形狀之中的一個以上而提供手勢的效果,以作為多視像內容的修改。舉例而言,在圖3B中,顯示了在比出手勢(例如,手按壓虛擬控制器104)之前的虛擬控制器104。在圖3C中,描繪了比出手勢之後的虛擬控制器104。如圖所示,虛擬控制器104被按下以向使用者101的界面可視地指示已經產生了命令輸入。如此一來,多視像顯示器110可以藉由修改所顯示的多視像內容以提供與手勢相對應的命令輸入的視覺指示。此外,虛擬觸覺回饋單元130所提供的虛擬觸覺回饋可以模擬命令輸入的實體指示,其提供對於多視像內容的修改。如圖3C所示,對多視像內容的修改可以包含,但不限於,捏緊多視像內容、旋轉多視像內容、移動多視像內容、以及使多視像內容變形或壓縮,例如,按下虛擬控制器104。
如上所述,虛擬觸覺回饋單元130可以向使用者101提供關於對命令的回應的資訊,諸如回應於所監測的位置或運動而啟動多視像內容中的虛擬圖示(例如,虛擬控制器104)。舉例而言, 如上文所述 ,虛擬觸覺回饋單元130可以使用超音波或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或靜電電荷以提供虛擬觸覺回饋。值得注意的是,舉例而言,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或靜電電荷可以向使用者101的手施加力道,從而使用者101「感到」好像實體地並且直接地壓下了虛擬控制器104。根據各個實施例,藉由向手施力而提供的虛擬觸覺回饋可以使使用者101感覺到與虛擬控制器104接觸並與之互動,即使使用者101並無接觸,而實際上,是與全像實境系統100直接接觸(亦即,多視像顯示器110或在其上顯示的虛擬控制器104)。應注意的是,可以在修改所顯示的多視像內容的同時,藉由虛擬觸覺回饋單元130提供虛擬觸覺回饋,使得全像實境系統100向使用者101提供有關對於手勢或命令輸入的回應之整合且直觀的回饋。
在一些實施例中, 所顯示的多視像內容的修改也可以基於使用者101相對於全像實境系統100的位置、使用者101的注視方向以及頭部跟踪中的一個以上。例如,全像實境系統100可以追踪或監測使用者101相對於全像實境系統100的位置。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多視像內容的修改可以進一步基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全像實境系統100的條件,其包含但不限於,全像實境系統100的所監測方向。舉例而言,可以使用陀螺儀、加速度計、和其他種類型的方向測量(例如,使用相機或影像感測器獲取影像的分析)中的一個以上以監測方向。因此,根據一些實施例,對顯示的多視像內容的修改可以基於使用位置感測器120執行的測量以及全像實境系統100的所監測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 對多視像內容的修改可以進一步基於,至少部分地,要在全像實境系統100的多視像顯示器110上呈現的內容。舉例而言,如果該內容包含具有較寬的寬度或軸的全景景象(panoramic scene),全像實境系統100顯示的多視像內容可以被修改以沿寬度或軸提供更多視像。更一般而言,可以分析該內容以確定沿著一個以上不同的軸(例如長度和寬度)的訊息空間密度,並且可以修改所顯示的多視像內容,以沿具有最高資訊空間密度的軸提供更多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3A中未明確示出),全像實境系統100可以進一步包含處理子系統、記憶體子系統、電源子系統、和網絡子系統。處理子系統可以包含一個以上配置為執行計算操作的裝置,例如但不限於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單元(GPU)、或數位信號處理器(DSP)。記憶體子系統可以包含一個以上裝置,用於儲存資料和指令其中之一或之二,其可以由處理子系統使用以提供與控制全像實境系統100的操作。舉例而言,儲存的資料和指令可以包含,但不限於,配置為在多視像顯示器110上顯示多視像內容以作為多視像影像的資料和指令、配置為處理要被顯示的多視像內容或(該等)多視像影像的資料和指令、配置為回應包含代表控制手勢的使用者101的手的位置的輸入以控制多視像內容的資料和指令、以及配置為通過虛擬觸覺回饋單元130提供虛擬觸覺回饋的資料和指令的其中一個以上。舉例而言,記憶體子系統可以包含一種以上類型的記憶體,其包含但不限於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 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 ROM)和各種形式的快閃記憶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在記憶體子系統中並由處理子系統使用的指令,舉例而言,包含但不限於程式指令或指令集合和操作系統。舉例而言,程式指令和操作系統可以在全像實境系統100的操作期間由處理子系統執行。應注意,一個以上電腦程式可以構成電腦程式結構、電腦可讀取(computer-readable storage)媒體、或軟體。此外,記憶體子系統中的各種模組中的指令可以用高階程序語言(procedural language)、物件導向程式語言、以及組合語言或機器語言中的一個以上來實現。此外,根據各個實施例,程式語言可被編譯或直譯,例如,可配置或配置(其可在本討論中可互換使用),其由處理子系統執行。
在各個實施例中,電源子系統可包含一個以上儲能組件(例如電池),其配置為向全像實境系統100中的其他組件提供電力。網絡子系統可以包含一個以上裝置和子系統或模組,其配置為耦合到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其中之一或之二並在其上通訊(亦即,執行網絡操作)。舉例而言,網絡子系統可以包含藍牙TM網絡系統,蜂巢式網路系統(例如,諸如通用行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LTE)等的3G / 4G / 5G網絡)、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 USB)網絡系統、基於IEEE 802.12所述的標準的網絡系統(例如,WiFi網絡系統)、乙太網路系統中的任何一個或全部。
應注意的是,雖然前述實施例中的一些操作可以用硬體或軟體實現,但是通常前述實施例中的操作可以用各種各樣的配置和結構來實現。因此,前述實施例中的一些或所有操作可以用硬體、軟體或兩者來執行。舉例而言,顯示技術中的至少一些操作可以使用程式指令、操作系統(諸如顯示子系統的驅動器)、或在硬體中來實現。
圖4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多視像顯示器200的剖面圖。圖4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多視像顯示器200的平面圖。圖4C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多視像顯示器200的立體圖。圖4C中的立體圖被繪示為部分切除,以僅便於在本文中討論。根據一些實施例,圖4A至4C所示的多視像顯示器200可以用作全像實境系統100的多視像顯示器110。
如圖4A至4C所示,多視像顯示器200被配置為提供具有彼此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的複數條方向性光束202(例如,作為光場)。更具體來說,根據各個實施例,所提供的複數個方向性光束202可以被散射,並以與多視像顯示器的各個視像方向對應的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往遠離多視像顯示器200的方向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調變的方向性光束202(例如,使用光閥,如下所述)以便於顯示具有多視像內容的資訊,例如:多視像影像。圖4A至4C還示出了包含子像素和光閥230陣列的多視像像素206,其在下文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4A至4C所示,多視像顯示器200包含導光體210。導光體210配置為以沿著導光體210的長度引導光作為被引導的光204(亦即,被引導的光束)。例如,導光體210可以包含被配置為光波導的介電材料。所述的介電材料具有一第一折射係數,環繞介電質的光波導的一介質具有一第二折射係數,其中,第一折射係數係大於第二折射係數。例如,根據導光體210的一個以上引導模式,折射係數的差異被配置以促進被引導的光204的全內反射。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光體210可以是厚平板或平板光波導(亦即,平板導光體),其包含延伸的、基本上平坦的光學透明介電材料片。所述之大致為平面薄板狀的介電材料,其配置為藉由全內反射來引導被引導的光204。根據各個示例,導光體210中的光學透明材料可包含各種任何的介電材料,其可包含但不限於,各種形式的玻璃中的一種以上玻璃(例如,石英玻璃(silica glass),鹼性鋁矽酸鹽玻璃(alkali-aluminosilicate glass),硼矽酸鹽玻璃(borosilicate glass)等)以及基本上光學透明的塑膠或聚合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或「丙烯酸玻璃(acrylic glas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等)。在一些示例中,導光體210可以進一步包含在導光體210的表面(例如,頂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其中之一或之二)的至少一部分上包含包覆層(圖中未顯示)。根據一些示例,包覆層可以用於進一步促進全內反射。
此外,根據一些實施例,導光體210配置以根據在導光體210的第一表面210’(例如,「後」表面或側面)和第二表面210”(例如,「前」表面或側面)之間的非零值傳導角度的內全反射來引導被引導的光204(例如,作為被引導的光束)。具體來說,被引導的光204通過以非零值傳導角度在導光體210的第一表面210’和第二表面210”之間反射或「跳動」而傳導。在一些實施例中,被引導的光204作為由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複數條被引導的光束,其可以由導光體210引導,每一條被引導的光束在複數個不同特定顏色的非零值傳導角度中相應的一個角度被引導。為了簡化說明,在圖4A至4C中未顯示非零值傳導角度。然而,粗箭頭描繪了被引導的光204的傳導方向203,其沿著圖4A中的導光體的長度。
如本文所定義,「非零值傳導角度」是相對於導光體210的表面(例如,第一表面210’或第二表面210”)的角度。此外,根據各個實施例,非零值傳導角度均大於零且小於導光體210內的全內反射的臨界角度。例如,被引導的光204的非零值傳導角度可以在大約十(10)度和大約五十(50)度之間,或者在一些示例中,在大約二十(20)度和大約四十(40)度之間,或者約二十五(25)度和約三十五(35)度之間。舉例而言,非零值傳導角度可以是大約三十(30)度。在其他示例中,非零值傳導角度可以是大約20度、或者大約25度、或者大約35度。此外,對於特定的實施,可以選擇(例如任意)特定的非零值傳導角度,只要特定的非零值傳導角度被選擇為小於導光體210內的全內反射的臨界角即可。
導光體210中的被引導的光204可以非零值傳導角度被引入或被耦合到導光體210中(例如,大約30至35度)。在一些示例中,例如但不限於透鏡、鏡子或類似的反射器(例如,傾斜的準直反射器)、繞射光柵、與稜鏡以及其自身各種組合的耦合結構,可以促使光以非零值傳導角度耦合進導光體210的輸入端以成為被引導的光204。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在沒有或基本上不使用耦合結構的情況下將光直接引入導光體210的輸入端(亦即,可以採用直接或「對接」耦合)。一旦耦合進導光體210,被引導的光204配置為沿著傳導方向203沿著導光體210傳導,傳導方向203通常可以遠離輸入端(例如,圖4A中以指向x軸的粗箭頭示出)。
進一步地,根據各個實施例,藉由將光耦合至導光體210中所產生的被引導的光204,或等效地被引導的光204可為準直光束。在本發明中,「準直光」或「準直光束」通常定義為一束光,其中,數道光束在光束內(例如,被引導的光204內)基本上互相平行。同樣地,根據本發明的定義,從準直光束發散或散射的光線不被認為是準直的光束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圖中未顯示),多視像顯示器200可包含準直器,例如透鏡、反射器、或鏡子,如上文所述(例如,傾斜準直反射器),以準直光,例如,準直來自光源的光。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源本身包含準直器。提供給導光體210的準直光是準直被引導的光束。在一些實施例中,被引導的光204可以根據準直因子σ以準直,或者被引導的光204具有準直因子σ。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中,被引導的光204可以是未準直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光體210可用以「回收(recycle」被引導的光204。具體來說,沿著導光體長度引導的被引導的光204,可以沿著與傳導方向203不同的另一傳導方向203’重新引導回來。舉例而言,導光體210可以包含反射器(圖中未顯示),其位於導光體210的一端部,所述的端部相對於與光源相鄰的輸入端。反射器可用以將被引導的光204反射回的輸入端以作為回收的被引導的光。在一些實施例中,除了光循環以外或者為了取代光循環,另一個光源可以在另一個傳導方向203’上提供被引導的光204。被引導的光204的再循環以及使用另一光源以提供具有另一傳導方向203’的被引導的光204其中之一或之二,例如,如下文所述的,可以通過使被引導的光對多光束元件超過一次地可用,來增加多視像顯示器200的亮度(例如,增加方向性光束202的強度)。在圖4A中,顯示回收被引導的光的傳導方向203’的粗箭頭(例如,指向負x方向),示出了在導光體210內的回收被引導的光的一般傳導方向。
如圖4A至4C所示,多視像顯示器200進一步包含沿導光體長度互相隔開的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具體來說,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中的多光束元件220藉由有限空間互相隔開,並且沿著導光體長度表示單獨的、不同的元件。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定義,複數個多光束元件中的多光束元件220根據有限(即,非零值)的元件間距離(例如,有限的中心至中心距離)以互相隔開。此外,根據一些實施例,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通常不相交、重疊或彼此接觸。因此,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中的每一個多光束元件220通常是不同的且與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中的其他多光束元件220分離。
根據一些實施例,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可以排列成一維(one-dimensional, 1D)陣列或二維(two-dimensional, 2D)陣列。例如,多光束元件220可以排列為線性1D陣列。在另一示例中,多光束元件220可以被排列成矩形2D陣列或圓形2D陣列。進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陣列(亦即,1D或2D陣列)可以是規律或均勻的陣列。具體來說,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之間的元件間距離(例如,中心至中心的距離或間距)可以在整個陣列上基本均勻或恆定。在其他示例中,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之間的元件間距離可以變化為橫跨陣列與沿著導光體210的長度的其中之一或之二。
根據各個實施例,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中的多光束元件配置為提供、將被引導的光204的一部分耦合為或散射為複數個方向性光束202。例如,根據各個實施例,可以使用繞射散射、反射散射、和折射散射或耦合中的一種以上來耦合出或散射出部分被引導的光。圖4A和4C將方向性光束202繪示為複數個發散箭頭,其描繪為從導光體210的第一表面(或前表面)210’定向。此外,根據各個實施例,如上文所定義並在下文進一步描述且在圖4A至4C中所示,多光束元件220的尺寸與多視像像素206的子像素(或等效地的光閥230)的尺寸相當。在本發明中,「尺寸」可以以包含但不限於,長度、寬度、或面積的各種方式中的任何一種來定義。舉例而言,光閥230或子像素的尺寸可以是其長度,並且多光束元件220的可比較尺寸也可以是多光束元件220的長度。在另一示例中,尺寸可被稱為面積,使得多光束元件220的面積可以與子像素的面積(或光閥230)相比。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光束元件220的尺寸可以與子像素尺寸相當(comparable),使得多光束元件尺寸係介於子像素尺寸的百分之五十(50%)至百分之兩百(200%)之間。例如,如果多光束元件尺寸係標示為「s」及視像像素尺寸係標示為「S」(如圖4A中所示),那麼多光束元件尺寸s可用以下方程式給定:
Figure 02_image003
(2) 在其他示例中,多光束元件尺寸係大於該子像素尺寸的約百分之六十(60%),或約百分之七十(70%),或大於該子像素尺寸的約百分之八十(80%),或大於該子像素尺寸的約百分之九十(90%),且多光束元件係小於該子像素尺寸的約百分之一百八十(180%),或小於該子像素尺寸的約百分之一百六十(160%),或小於該子像素尺寸的約百分之一百四十(140%),或小於該子像素尺寸的約百分之一百二十(120%)。例如,藉由「可比較的尺寸」,多光束元件尺寸可在子像素尺寸的約百分之七十五(75%)及約百分之一百五十(150%)之間。在另一示例中,多光束元件220在尺寸上可以與子像素相當,其中,多光束元件尺寸係在子像素尺寸的約百分之一百二十五(125%)至百分之八十五(85%)之間。根據一些實施例,可以選擇多光束元件220和子像素的可比較尺寸,以減少多視像顯示器的視像之間的暗區域,或在一些示例中將其最小化。此外,可以選擇多光束元件220和子像素的可比較尺寸,以減少多視像顯示器200的視像(或視像像素)之間的重疊,並且在一些示例中將其最小化。
圖4A至4C中所示的多視像顯示器200進一步包含光閥230的陣列,其配置為調變複數個方向性光束中的方向性光束202。如圖4A至4C所示的,不同的具有複數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穿過的複數個方向性光束202可藉由光閥陣列中不同的複數光閥230來調變。此外,如圖所示,光閥陣列中的光閥230對應於多視像像素206的子像素,並且光閥230的集合對應於多視像顯示器的多視像像素206。具體來說,光閥陣列中光閥230的不同集合係配置為接收及調變來自多光束元件220中對應的多光束元件220的方向性光束202,亦即,如圖中所示,每一個多光束元件220具有獨特的一個光閥230的集合。在各個實施例中,不同種類的光閥可被用作光閥陣列的複數光閥230,光閥的種類包含但不限於,複數液晶光閥、複數電泳光閥,及基於電潤濕的複數光閥其中的一種以上。
如圖4A所示,第一光閥集合230a配置為接收並調變來自第一多光束元件220a的方向性光束202。此外,第二光閥集合230b配置為從第二多光束元件 220b接收並調變的方向性光束202。因此,如圖4A中所示,光閥陣列中的複數光閥集合的每一個集合(例如,第一光閥集合230a及第二光閥集合230b)分別對應於不同的多光束元件220(例如,元件220a、元件220b),並且對應於不同的多視像像素206,其中光閥集合中的單獨光閥230對應於相應多視像像素206的子像素。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光束元件220與對應的多視像像素206(亦即,子像素集合和對應的光閥230的集合)之間的關係可以是一對一的關係。亦即,可以存在相同數量的多視像像素206和多光束元件220。圖4B以示例的方式明確地示出了一對一的關係,其中包含光閥230的不同集合(與對應的子像素)的每一個多視像像素206被示出為被虛線包圍。在其他實施例中(圖中未顯示),多視像像素206與多光束元件220的數量可以彼此不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多光束元件220中的一對多光束元件之間的元件間距離(例如,中心至中心的距離)可等於對應之複數個多視像像素中的一對多視像像素206之間的像素間距離(例如,中心至中心的距離),例如,由複數光閥集合表示。例如,如圖4A所示,第一多光束元件220a及第二多光束元件220b之間的中心至中心的距離d係基本上等同於第一光閥集合230a及第二光閥集合230b之間的中心至中心的距離D。在另一實施例中(圖中未顯示),該對多光束元件220及對應光閥集合的相對中心至中心的距離可不同,例如,多光束元件220可具有大於或小於表示多視像像素206的複數光閥集合之間的間距(例如,中心至中心的距離D)的元件間間距(即,中心至中心的距離d)。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光束元件220的形狀類似於多視像像素206的形狀,或者等同的,與多視像像素206對應的(或「子陣列」)光閥230的集合的形狀。舉例而言,多光束元件220可以具有正方形的形狀,並且多視像像素206(或對應光閥230的集合的布置)可以基本上是方形的。在另一示例中,多光束元件220可具有長方形的形狀,即,可具有大於一寬度或橫向(transverse)尺寸的一長度或縱向(longitudinal)尺寸。在此示例中,對應多光束元件220的多視像像素206(或等效於光閥230的集合的排列)可具有類似矩形的形狀。圖4B顯示正方形多光束元件220和對應的正方形多視像像素206的上視圖或平面圖,所述多視像像素206包含正方形的光閥230的複數集合。在進一步的其他示例中(圖中未顯示)中,多光束元件220和對應的多視像像素206具有各種形狀,包含或至少近似,但不限於,三角形、六角形、和圓形。因此,在這些實施例中,可能不是一般多光束元件220的形狀與多視像像素206的形狀之間的關係。
此外(例如,如圖4A所示),根據一些實施例,每個多光束元件220配置為基於分配給特定多視像像素206的子像素集合,在給定時間向一個且僅一個多視像像素206提供方向性光束202。具體來說,對於給定的一個多光束元件220以及將子像素集合對特定多視像像素206的當前分配,具有與該多視像顯示器的複數不同的視像對應的複數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的複數條方向性光束202基本上限於單個對應的多視像像素206及其子像素,亦即,對應於多光束元件220的光閥230的單個集合,如圖4A中所示。因此,多視像顯示器200的每一個多光束元件220提供具有對應於多視像顯示器當前的複數不同的視像的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集合的對應的方向性光束202的集合(即,方向性光束202的集合包含具有對應於當前的每一個不同的視像方向的一方向的一光束)。
再次參照圖4A,多視像顯示器200進一步包含光源240。根據各個實施例,光源240配置以提供在導光體210內被引導的光。尤其,光源240可以位在相鄰於導光體210的入口表面或入口端(輸入端)。在各個實施例中,光源240可包含基本上任何光源(例如,光學發射器),其包含但不限於LED、雷射(例如,雷射二極體)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源240可以包含光學發射器,其配置為產生代表特定顏色之具有窄頻光譜的基本上為單色的光。具體來說,該單色光的顏色可為特定顏色空間或特定顏色模型的原色(例如,紅-綠-藍(red-green-blue, RGB)顏色模型)。在其他示例中,光源240可以是用以提供基本上寬帶或多色光的基本寬頻帶光源。例如,光源240可提供白光。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源240可以包含複數個不同的光學發射器,用於提供不同顏色的光。不同的光學發射器可以用以提供具有與不同光色中的每一個相對應的被引導的光的不同的、顏色特定的、非零值傳導角度的光。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源240可進一步包含準直器。準直器可以配置以接收來自光源240的一個以上的光學發射器的大致非準直光。準直器係進一步配置為將大致非準直光轉換為準直光。具體來說,根據一些實施例,準直器可提供具有非零值傳導角度並且依據預定準直因子以準直的準直光。而且,當採用不同顏色的光學發射器時,準直器可以配置以提供具有不同的、顏色特定的非零值傳導角度以及不同顏色特定的準直因子其中之一或之二的準直光。準直器進一步用以將準直光束傳送到導光體210,以將其傳導為被引導的光204,如上文所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視像顯示器200配置為對於通過導光體210的光為基本上透明,該導光體210的方向與被引導的光204的傳導方向203、203’正交(或基本上正交)。具體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光體210和間隔開的多光束元件220允許光通過第一表面210’和第二表面210”以穿過導光體210。由於多光束元件220的相對小的尺寸和多光束元件220的相對大的元件間的間距(例如,與多視像像素206一對一的對應),使得透明度可以增強,至少增強一部份的透明度。此外,根據一些實施例,多光束元件220對於與導光體表面210’、210”正交傳導的光也可以是基本透明的。
圖5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220的多視像顯示器200的一部分的剖面圖。圖5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220的多視像顯示器200的一部分的剖面圖。具體來說,圖5A至5B顯示包含繞射光柵222的多光束元件220。繞射光柵222用以將被引導的光204的一部分繞射地散射為複數條方向性光束202。繞射光柵222包含複數個繞射特徵,其藉由繞射結構特徵間距、或繞射結構特徵、或光柵間距互相隔開,該繞射特徵用以提供繞射地耦合出的部分被引導的光。根據各個實施例,繞射光柵222中的繞射特徵的間距或光柵間距可為子波長(亦即,小於被引導的光的波長)。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光束元件220的繞射光柵222可以位於多視像顯示器200的導光體210的表面處或附近。舉例而言,如圖5A所示,繞射光柵222可以位在導光體210的第一表面210’處或位在導光體210的第一表面210’的附近。導光體第一表面210’處的繞射光柵222可以是透射模式繞射光柵,其被配置為通過第一表面210’將被引導的光的一部份繞射地散射為方向性光束202。在另一示例中,如圖5B所示,繞射光柵222可被定位在或相鄰於導光體210的第二表面210”。當位於第二表面210”時,繞射光柵222可以是反射模式繞射光柵。作為反射模式繞射光柵,繞射光柵222用以繞射被引導的光的一部分並且反射被引導的光的一部分,使其朝向第一表面210’以通過第一表面210’離開而作為繞射方向性光束202。在其他實施例(圖中未顯示)中,繞射光柵可以位於導光體210的表面之間,例如作為透射模式繞射光柵和反射模式繞射光柵中的其中之一或之二。
根據一些實施例,繞射光柵222的繞射結構特徵可以包含互相隔開的凹槽和凸脊其中之一或之二。凹槽或凸脊可以包含導光體210的材料,例如,可以形成在導光體210的表面中。在另一個示例中,凹槽或凸脊可以由除了導光材料以外的材料形成,例如在導光體210的表面上的另一種材料的膜或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光束元件220的繞射光柵222是均勻的繞射光柵,其中繞射結構特徵間距在整個繞射光柵222中大致上是恆定或不變的。在其他實施例中,繞射光柵222是啁啾式(chirped)繞射光柵。根據定義,「啁啾式」繞射光柵是一種繞射光柵,其表現或具有在啁啾式繞射光柵的範圍或長度上變化的繞射特徵的繞射間距(亦即,光柵間距)。在一些實施例中,啁啾繞射光柵可以具有或表現出隨距離線性變化的繞射結構特徵間距的啁啾。如此一來,根據本發明的定義,啁啾式繞射光柵為「線性啁啾式」繞射光柵。在其他實施例中,多光束元件220的啁啾式繞射光柵可表現出繞射結構特徵間距的非線性啁啾。可以使用各種非線性啁啾,包含但不限於指數啁啾、對數啁啾、或基本上不均勻或隨機但仍然單調的方式變化的啁啾。本發明中使用的非單調式的啁啾可以包含正弦啁啾、三角啁啾或鋸齒啁啾,但其並不受限於此。本發明中亦可以使用上述任何這些種類之啁啾的組合。
圖6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220的多視像顯示器200的一部分的剖面圖。圖6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220的多視像顯示器200的一部分的剖面圖。具體來說,圖6A及圖6B示出包含微反射元件的多光束元件220的各個實施例。用作或在多光束元件220中的複數微反射元件可包含但不限於,採用一反射材料或其膜的反射器(例如,反射金屬)或基於全內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IR)的反射器。根據一些實施例(例如,如圖6A至6B所示),包含微反射元件的多光束元件220可以位於導光體210的表面(例如,第二表面210”)或位於導光體210的附近。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圖中未顯示),微反射元件可以在導光體210中位於第一表面210與第二表面210之間的位置。
舉例而言,圖6A示出了包含微反射元件224的多光束元件220,微反射元件224具有位於導光體210的第二表面210”附近的反射多面結構(facets)(例如,「稜鏡式(prismatic)」微反射元件)。所示的稜鏡式微反射元件224的刻面結構配置以將被引導的光204的一部分反射(即,反射地耦合)出導光體210。舉例而言,多面結構可以相對於被引導的光204的傳導方向傾斜或偏斜(即,具有傾斜角),以將一部分的被引導的光反射出導光體210。根據各個實施例,多面結構可以利用導光體210內的反射材料(例如,如圖6A所示)而形成,或者可以是第二表面210’’中的稜柱形空腔的複數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採用稜柱形空腔時,空腔表面處的折射係數變化可以提供反射(例如,TIR反射),或者形成多面結構的空腔表面可以被反射材料塗覆以提供反射。
在另一示例中,圖6B示出了包含微反射元件224的多光束元件220,微反射元件224具有大致光滑的彎曲表面,例如但不限於半球形微反射元件224。舉例而言,微反射元件224的特定表面曲線可以用以反射部分被引導的光,其根據與被引導的光204接觸的彎曲表面上的入射點的不同方向上。如圖6A及圖6B中所示出的,作為示例而非限制,從導光體210反射地散射出來的部分被引導的光係從第一表面210’射出或離開。如同圖6A中的稜鏡式微反射元件224,圖6B中的微反射元件224可以是導光體210內的反射材料或形成在第二表面210’’中的空腔(例如,半圓形空腔),如同圖6B中作為示例而非限制所示出的。作為示例而非限制的,圖6A及圖6B亦示出具有二個傳導方向203、203’的被引導的光204(即,由粗箭頭示出)。例如,利用二個傳導方向203、203’可助於對複數條方向性光束202提供對稱的主要角度方向。
圖7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220的多視像顯示器200的一部分的剖面圖。具體來說,圖7示出了包含微折射元件226的多光束元件220。根據各個實施例,微折射元件226被配置以從導光體210折射地耦合出被引導的光204的一部分。亦即,如圖7所示,微折射元件226被配置以採用折射(例如,與繞射或反射相對)以將來自導光體210的部分被引導的光耦合出或散射出以作為方向性光束202。微折射元件226可具有各種形狀,其形狀包含但不限於,半圓形形狀、矩形形狀或棱柱形狀(亦即,具有傾斜面的形狀)。根據各個實施例,微折射元件226可從導光體210的表面(例如,第一表面210’)延伸或突出,如圖所示,或可為所述表面中的空腔(圖中未顯示)。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微折射元件226可包含導光體210的材料。在其他實施例中,微折射元件226可包含相鄰於導光體表面的另一材料,以及在一些示例中,微折射元件226可包含與導光體表面接觸的另一材料。
根據本文所描述的原理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被配置為發射調變的方向性光束以作為或形成多視像影像的像素。所發射的調變的方向性光束具有彼此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對應於多視像影像的視像的不同的視像方向。在各種非限制性示例中,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提供的多視像影像可以包含:四乘四(4 x 4)視像、四乘八(4 x 8)視像和八乘八(8 x 8)視像之中的一個以上,每個都有相應數量的視像方向。在一些示例中,多視像影像被配置為三維地(3D)表現資訊(例如,景象或物體)以作為多視像影像的多視像內容。如此一來,根據各個實施例,所發射的調變的方向性光束之中的一條不同光束可以對應於與多視像影像相關聯的不同的視像的各個像素。此外,不同的視像可以「裸眼」地表現(例如,裸視立體)資訊或由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所顯示的多視像影像中的多視像內容。
圖8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一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的方塊圖。根據各個實施例,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被配置以根據不同的視像方向上的不同的視像,顯示包含多視像內容的多視像影像。具體來說,由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所發射的調變的方向性光束302用於顯示多視像影像,並且可以對應於多視像影像的不同的視像的像素(亦即,視像像素)。調變的方向性光束302被顯示為從圖8中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發出的箭頭。虛線用於以通過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強調被發射的調變方向性的光束302的箭頭的調變。
根據各個實施例,圖8所示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包含多視像像素330的陣列。多視像像素330的陣列被配置為提供多視像影像的複數個不同的視像。根據各個實施例,多視像像素陣列的多視像像素330包含複數個子像素,其配置為調變複數條方向性光束304並產生所發射的調變的方向性光束302。在一些實施例中,多視像像素330可以基本上相似於與如上文所述的多視像像素206(如上文中關於多視像顯示器200所述)相對應的光閥230的陣列中的光閥230的集合。具體來說,多視像像素330的子像素可以與上文所述的光閥230基本上相似。也就是說,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中的多視像像素330可以包含光閥的集合(例如,光閥230的該集合),多視像像素330中的子像素可包含光閥的該集合中的光閥(例如,單個光閥230)。
根據各個實施例,圖8中所顯示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進一步包含多光束元件320的陣列。多光束元件陣列中的每一個多光束元件320被配置為向對應的多視點像素330提供複數條方向性光束304。複數條方向性光束304中的方向性光束304具有彼此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具體來說,根據各個實施例,方向性光束304的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對應於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的不同的視像的不同的視像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光束元件陣列的多光束元件320可以大致與上文中所述之多視像顯示器200的多光束元件220相似。舉例而言,如上文所述並在圖5A至5B中所顯示的,多光束元件320可以包含繞射光柵,其基本上與繞射光柵222相似。在另一個示例中,如上文所述並在圖6A至6B中所顯示的,多光束元件320可以包含微反射元件,其基本上與微反射元件224相似。在另一個示例中,多光束元件320可以包含微折射元件。該微折射元件可以基本上與上文所述在圖7中所顯示的微折射元件226相似。
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如圖8所示),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可進一步包含導光體310。導光體310用以將光引導為被引導的光。在各個實施例中,光可以根據全內反射被引導,例如引導為被引導的光束。例如,導光體310可以是平板導光體,其被配置以將來自其之光輸入端的光引導為被引導的光束。在一些實施例中,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的導光體310可以基本上類似於上文關於多視像顯示器200所描述的導光體210。因此,多光束元件陣列的多光束元件320可以被配置為將被引導的光的一部分散射出導光體310以作為被引導的光束304。
此外,根據各個實施例,多光束元件陣列中的多光束元件320的尺寸可以與多視像像素330中的複數個子像素中的一個子像素的尺寸相當。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光束元件320的尺寸可大於子像素尺寸的一半,及小於子像素尺寸的二倍。另外,根據一些實施例,多光束元件陣列中的複數個多光束元件320之間的元件間距離可對應於多視像像素330陣列中的複數個多視像像素330之間的像素間距離。舉例而言,多光束元件320之間的元件間距離可以基本上等於多視像像素330之間的像素間距離。在一些示例中,多光束元件320之間的元件間距離和多視像像素330之間的相應像素間距離可以被定義為中心至中心的距離或等效的間隔或距離的量測。
另外,在多視像像素陣列中的多視像像素330和多光束元件陣列的多光束元件320之間可能存在一對一的對應關係。具體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光束元件320之間的元件間距離(例如,中心到中心)可以基本上等於多視像像素330之間的像素間距離(例如,中心到中心)。如此一來,多視像像素330中的每一個子像素可以被配置為調變由對應的多光束元件320提供的複數條方向性光中的方向性光束304中的不同的一個。此外,根據各個實施例,每個多視點像素330可以被配置為接收和調變來自一個並且只有一個多光束元件320的方向性光束304。
在包含導光體310的一些實施例(圖中未顯示)中,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可以進一步包含光源。舉例而言,光源可以被配置以非零值傳導角度向導光體310提供光,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並且根據準直因子進行準直,以在導光體310內提供被引導的光的預定角展度。根據一些實施例,光源可以基本上類似於上文關於多視像顯示器200所述的光源24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採用複數個光源。舉例而言,可以在導光體310的兩個不同邊緣或末端處(例如,相對的末端)使用一對光源,以將光提供給導光體310。
如圖8所示,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進一步包含位置位置感測器340。位置感測器340被配置為監測使用者的手的位置。此外,位置感測器340被配置為監測手的位置,而使用者與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之間沒有實體接觸。例如,位置感測器340可以被配置為檢測使用者的手勢,該手勢對應使用者的命令或等效的輸入,以提供對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的控制。
具體來說,根據各個實施例,手勢可以在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上方或附近執行。此外,手勢可以被執行為與由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顯示的虛擬控制器(亦即,對象、虛擬圖示、或其他控制器等等)的虛擬互動。根據各個實施例,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被配置為基於在監測期間手的位置或執行手勢的結果,以修改多視像影像的多視像內容。此外,即使沒有實體接觸,該手勢也可以修改多視像內容,就好像使用者的手和虛擬控制器之間已經發生了實體互動一樣。亦即,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被配置為根據虛擬互動而使用所執行的手勢以提供對多視像內容的控制,該虛擬互動不包含使用者和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之間的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位置感測器340可基本上類似於上述全像實境系統100的位置感測器120(或測量子系統)。舉例而言,位置感測器340可以包含一個以上電容感測器、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例如但不限於,包含CMOS或CCD影像感測器的數位照相機)和、飛時測距感測器。在一些實施例中,飛時測距感測器可以採用無線信號,該無線信號包含但不限於,RF /微波信號、聲波信號、紅外線信號、以及包含可見光波長或紫外光波長的光學信號。
根據各個實施例,圖8中所示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300進一步包含虛擬觸覺回饋單元350。虛擬觸覺回饋單元350被配置為向使用者提供虛擬觸覺回饋,該虛擬觸覺回饋基於所監測的位置。此外,虛擬觸覺回饋的範圍對應於虛擬控制器的範圍。亦即,虛擬觸覺回饋的範圍對應於虛擬控制器在多視像影像中的大小、形狀、和位置中的一個以上。因此,根據各個實施例,由於虛擬觸覺回饋,使用者可以感知到與虛擬控制器具有實體互動的觸感 。此外,實體互動的感知可以向使用者提供知覺資訊,其模擬對於使用者手勢的回應。舉例而言,多視像影像中的虛擬控制器可以對應於虛擬圖示,並且虛擬觸覺回饋單元350可以被配置為回應所監測的位置而向使用者提供與虛擬圖示的啟動相對應的知覺資訊。
根據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的其他實施例,本發明係提供了一種顯示系統的操作方法。圖9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400的流程圖。如圖9所示,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400包含使用全像實境系統的多視像顯示器將多視像內容顯示為多視像影像的步驟410。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多視像內容的步驟410可以包含:提供具有與多視像影像的不同的視像方向相對應的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的方向性光束;以及使用複數個光閥(或等效地使用光閥陣列)來調變該方向性光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互相隔開的複數個多光束元件來提供方向性光束,其中,複數個多光束元件中的一個多光束元件被配置為將來自導光體的被引導的光的一部分散射為方向性光束。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多光束元件中的多光束元件可以大致與上文所述之多視像顯示器200的多光束元件220相似。舉例而言,多光束元件可包含繞射光柵、微反射元件、或微折射元件中的一個以上,其基本上類似於上文所述的繞射光柵222、微反射元件224、和多視像顯示器200的微折射元件226。此外,多光束元件的尺寸可以與多視像像素的子像素的尺寸相當。
根據一些實施例,複數個光閥可以基本上相似於上文關於多視像顯示器200所述的光閥230的陣列。具體來說,如上所述,光閥的不同集合可以對應於不同的多視像像素,其對應關係類似於第一光閥集合230a和第二光閥集合230b與不同多視像像素206的對應關係。此外,光閥陣列的各個光閥可以對應於多視像像素的子像素,如同上文所述的光閥230對應於在上述參考討論中多視像顯示器200的子像素。
在一些實施例(圖中未顯示)中,全像顯示系統的操作方法400進一步包含使用光源向導光體提供光。該光可以提供為在導光體內具有非零值傳導角度以及根據預定的準直因子進行準直的其中之一或之二。根據一些實施例,導光體可以基本上類似於上文關於多視像顯示器200所述的導光體210。具體來說,根據各個實施例,可以根據導光體內的全內反射來引導光。此外,光源也可以與如上所述的光源240基本相似。
在一些實施例(圖中未顯示)中,顯示系統的操作方法進一步包含沿著導光體將光引導為被引導的光的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可以非零值傳導角度被引導。此外,可以準直被引導的光,例如,可依據預定的準直因子進行準直。根據一些實施例,導光體可以基本上類似於上文關於多視像顯示器200所述的導光體210。具體來說,根據各個實施例,可以根據導光體內的全內反射來引導光。
如圖9所示,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400進一步包含監測使用者的手的位置(或運動)的步驟420。根據各個實施例,監測手的位置的步驟420可以採用或使用全像實境系統的位置感測器。此外,可以在使用者與全像實境系統(亦即,包含位置感測器和多視像顯示器)之間沒有實體接觸的情況下執行監測手的位置的步驟420。舉例而言,位置感測器可以包含電容感測器、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例如照相機或CMOS或CCD影像感測器)、和飛時測距感測器中的一個以上。具體來說,使用位置感測器監測手的位置的步驟可以包含:使用電容感測器監測與手的位置相對應的電容變化的步驟、使用由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中的不同的影像感測器所擷取的影像的影像處理來監測手的位置的步驟以及使用飛時測距感測器藉由手的無線信號之反射來監測手的位置的步驟其中的一個以上。此外, 飛時測距感測器可以使用一個以上無線信號,其包含但不限於,RF /微波信號、聲波信號、紅外線信號、以及可見光式或紫外光波長式的其他光學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位置感測器可以基本上類似於如上所述的相對於全像實境系統100的位置感測器120。
圖9所示的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400進一步包含使用虛擬觸覺回饋單元向使用者提供虛擬觸覺回饋的步驟430。根據各個實施例,提供虛擬觸覺回饋的步驟430是基於所監測的手的位置。此外,步驟430中,該虛擬觸覺回饋在使用者與全像實境系統之間沒有實體接觸的情況下提供(亦即,包含虛擬觸覺回饋單元和多視像顯示器)。根據各個實施例,虛擬觸覺回饋的範圍對應於多視像影像中的虛擬控制器的範圍。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提供虛擬觸覺回饋的步驟430中使用的虛擬觸覺回饋單元,可以基本上類似於上文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100中的虛擬觸覺回饋單元130。具體來說,使用虛擬觸覺回饋單元提供虛擬觸覺回饋的步驟430可包含使用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和、靜電電荷其中的一個以上在手產生實體知覺,該實體知覺產生在與虛擬觸覺回饋的範圍相對應的空間區域中。在一些實施例(圖中未顯示)中,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400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地基於所監測的位置或運動來修改多視像影像的多視像內容。
因此,已經描述了全像實境系統、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以及全像實境系統操作的示例和實施例,其如果多視像內容位在所顯示的多視像影像採用非接觸式監測和非接觸式虛擬觸覺回饋來提供使用者互動和控制。應該理解的是,上述示例僅僅是說明代表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的許多具體示例中的一些示例。顯然,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很容易地設計出許多其他的配置,而不偏離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範疇。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8年10月1日提交的第 PCT/US2018/053816號國際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本文。
10:多視像顯示器 12:螢幕 14:視像 16:視像方向 20:光束 30:繞射光柵 40:導光體 50:光束 60:方向性光束 100:全像實境系統 101:使用者 102:手 104:虛擬控制器 110:多視像顯示器 120:位置感測器 130:虛擬觸覺回饋單元 200:多視像顯示器 202:方向性光束 203:傳導方向 203’:傳導方向 204:被引導的光 206:多視像像素 210:導光體 210’:第一表面 210”:第二表面 220:多光束元件 220a:第一多光束元件 220b:第二多光束元件 222:繞射光柵 224:微反射元件 226:微折射元件 230:光閥 230a:第一光閥集合 230b:第二光閥集合 240:光源 300: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 302:調變的方向性光束 304:方向性光束 310:導光體 320:多光束元件 330:多視像像素 340:位置感測器 350:虛擬觸覺回饋單元 D:中心至中心的距離 d:中心至中心的距離 O:原點 S:視像像素尺寸 s:多光束元件尺寸 θ:角度分量、仰角分量、仰角 θi:入射角 θm:繞射角 σ:角展度、準直因子 ϕ:角度分量、方位角分量、方位角
根據在本文所描述的原理的示例和實施例的各種特徵可以參考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而更容易地理解,其中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相同的結構元件,並且其中: 圖1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多視像顯示器的立體圖。 圖1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具有與多視像顯示器的視像方向相對應的特定主要角度方向的光束的角度分量的示意圖。 圖2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繞射光柵的剖面圖。 圖3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全像實境系統的方塊圖。 圖3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全像實境系統的立體圖。 圖3C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另一示例中圖3B的全像實境系統的立體圖。 圖4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多視像顯示器的剖面圖。 圖4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多視像顯示器的平面圖。 圖4C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多視像顯示器的立體圖。 圖5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的多視像顯示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5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的多視像顯示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6A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的多視像顯示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6B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的多視像顯示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7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顯示示例中包含多光束元件的多視像顯示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8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的方塊圖。 圖9係根據與本發明所描述的原理一致的實施例,顯示示例中的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一些示例和實施例具有除了上述參考附圖中所示的特徵之外的其他特徵,或代替以上參考附圖中所示的特徵的其他特徵。下面將參照上述附圖詳細描述這些和其他特徵。
100:全像實境系統
101:使用者
110:多視像顯示器
120:位置感測器
130:虛擬觸覺回饋單元

Claims (20)

  1. 一種全像實境系統,包括: 一多視像顯示器,被配置以顯示多視像內容作為一多視像影像; 一位置感測器,被配置以監測一使用者之手之位置並提供該手之一監測的位置,該監測的位置由該位置感測器提供,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系統之間的接觸;以及 一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基於該監測的位置提供虛擬觸覺回饋至該使用者,該虛擬觸覺回饋被提供,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系統之間的接觸, 其中,該虛擬觸覺回饋之範圍對應該多視像影像中的一虛擬控制器之範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全像實境系統被配置以根據該監測的位置來修改該顯示的多視像內容。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位置感測器包括:一電容感測器、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和一飛時測距感測器之其中之一以上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飛時測距感測器被配置以使用一無線電信號、一微波信號、一聲波信號、一紅外線信號、和其他光學信號之其中之一以上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位置感測器被配置以檢測該手之一隻以上的手指之運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位置感測器被配置以檢測該使用者之手勢,該手勢對應一命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使用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和靜電電荷之其中之一以上者提供該觸覺回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提供關於該多視像內容中的該虛擬控制器之啟動的資訊,以 回應於該監測的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多視像顯示器被配置以提供複數條方向性光束,對應該多視像顯示器之複數個不同的視像,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具有彼此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對應該等不同的視像之不同的視像方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多視像顯示器包括: 一導光體,被配置以在沿著該導光體之長度的一傳導方向上引導光作為被引導的光;以及 複數個多光束元件,沿著該導光體之長度分布,該複數個多光束元件中的一多光束元件被配置以從該導光體散射出該被引導的光之一部分作為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具有該等不同的視像之該等不同的主要角度方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多視像顯示器進一步包括一多視像像素陣列,每一個多視像像素皆包括複數個子像素,被配置以藉由調變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中的方向性光束以提供該等不同的視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其中,該多視像顯示器進一步包括一光源,光學地耦合至該導光體之一輸入處,該光源被配置以提供該光,以被引導作為該被引導的光。
  13. 一種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包括: 一多視像像素陣列,被配置以提供一多視像影像之複數個不同的視像,一多視像像素包括複數個子像素,被配置以調變複數條方向性光束,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具方向,對應該等不同的視像之視像方向; 一多光束元件陣列,每一個多光束元件皆被配置以提供該複數條方向性光束至對應的一多視像像素; 一位置感測器,被配置以監測一使用者之手相對於在該多視像影像中的一虛擬控制器的位置,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之間的接觸;以及 一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基於該手之該監測的位置提供虛擬觸覺回饋至該使用者,該虛擬觸覺回饋之範圍對應該虛擬控制器之範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其中,該全像實境顯示器被配置以基於該監測的位置來修改該多視像影像之多視像內容。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其中,該位置感測器包括:一電容感測器、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和一飛時測距感測器之其中之一以上者。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其中,該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使用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和靜電電荷中之其中之一以上者提供該虛擬觸覺回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全像實境多視像顯示器,其中,該多視像影像中的該虛擬控制器包括一虛擬圖示,而且該虛擬觸覺回饋單元被配置以提供對應該虛擬圖示之啟動的知覺資訊至該使用者,以回應該監測的位置。
  18. 一種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包括: 使用該全像實境系統之一多視像顯示器顯示一多視像內容作為一多視像影像; 使用該全像實境系統之一位置感測器監測一使用者之手之位置,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系統之間的實體接觸;以及 使用一虛擬觸覺回饋單元提供虛擬觸覺回饋至該使用者,該虛擬觸覺回饋係基於該手之該監測的位置並且被提供而無需該使用者與該全像實境系統之間的實體接觸, 其中,該虛擬觸覺回饋之範圍對應該多視像影像中的一虛擬控制器之範圍。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使用一位置感測器監測手之位置的步驟包括:使用一電容感測器監測對應該手之該位置的電容變化的步驟、使用由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中的不同的影像感測器擷取的影像之影像處理監測該手之位置的步驟、以及使用一飛時測距感測器藉由該手的一無線信號之反射監測該手之位置的步驟之其中之一以上者。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全像實境系統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使用一虛擬觸覺回饋單元提供虛擬觸覺回饋的步驟包括:使用超音波壓力、空氣壓力、和靜電電荷之其中之一以上者在該手處產生一實體知覺,該實體知覺產生在對應該虛擬觸覺回饋之範圍的空間之區域中。
TW108132420A 2018-10-01 2019-09-09 全像實境系統、多視像顯示器以及其方法 TWI714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US18/53816 2018-10-01
PCT/US2018/053816 WO2020072034A1 (en) 2018-10-01 2018-10-01 Holographic reality system, multiview display,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7367A true TW202017367A (zh) 2020-05-01
TWI714250B TWI714250B (zh) 2020-12-21

Family

ID=7005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2420A TWI714250B (zh) 2018-10-01 2019-09-09 全像實境系統、多視像顯示器以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8605B2 (zh)
EP (1) EP3861384A4 (zh)
JP (1) JP2022503796A (zh)
KR (1) KR20210052574A (zh)
CN (1) CN112823299B (zh)
CA (1) CA3109757A1 (zh)
TW (1) TWI714250B (zh)
WO (1) WO20200720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941B (zh) * 2020-10-30 2022-03-11 幻景啟動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處理系統以及影像處理裝置
CN114833826A (zh) * 2022-04-20 2022-08-02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机器人碰撞触觉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康复机器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2292B1 (en) 2018-06-10 2022-08-23 Apple Inc. Super-blazed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with sub-wavelength structures
US11212514B2 (en) * 2019-03-25 2021-12-28 Light Field Lab, Inc. Light field display system for cinemas
US11754767B1 (en) 2020-03-05 2023-09-12 Apple Inc. Display with overlaid waveguide
CN114894354B (zh) * 2022-04-11 2023-06-13 汕头大学 基于表面结构色的压力感知反馈装置及深度学习识别方法
TWI832654B (zh) * 2023-01-04 2024-02-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觸覺回饋裝置及產生觸覺回饋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3028A (ja) 1997-09-30 1999-04-23 Toshiba Corp 3次元映像表示装置
US6191796B1 (en) * 1998-01-21 2001-02-20 Sensabl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interfacing with rigid and deformable surfaces in a haptic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AU2004258513B2 (en) * 2003-07-03 2009-12-24 Holotouch, Inc. Holographic human-machine interfaces
DE10339076B4 (de) * 2003-08-26 2007-10-31 Seereal Technologies Gmbh Autostereoskopisches Multi-User-Display
US7834850B2 (en) * 2005-11-29 2010-11-16 Navisense Method and system for object control
US20150121287A1 (en) * 2006-07-03 2015-04-30 Yoram Ben-Meir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controlling a variably displayable mobile device keypad/virtual keyboard
GB2461294B (en) * 2008-06-26 2011-04-06 Light Blue Optics Ltd Holographic image display systems
US8963954B2 (en) * 2010-06-30 2015-02-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 constant level of information in augmented reality
WO2012038856A1 (en) 2010-09-21 2012-03-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view display device
US8847919B2 (en) * 2011-02-02 2014-09-30 Apple Inc. Interactive holographic display device
EP2518590A1 (en) 2011-04-28 2012-10-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03959179B (zh) * 2011-10-20 2017-09-1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医疗程序的全息用户界面
US9323330B2 (en) * 2011-12-15 2016-04-26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Hanyang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actile sensation for virtual image
TW201326972A (zh) 2011-12-30 2013-07-01 Ind Tech Res Inst 顯示裝置
US8711118B2 (en) * 2012-02-15 2014-04-29 Immersion Corporation Interactivity model for shared feedback on mobile devices
US9389415B2 (en) 2012-04-27 2016-07-12 Leia Inc. Directional pixel for use in a display screen
US9459461B2 (en) 2012-05-31 2016-10-04 Leia Inc. Directional backlight
US9201270B2 (en) 2012-06-01 2015-12-01 Leia Inc. Directional backlight with a modulation layer
US9298168B2 (en) 2013-01-31 2016-03-29 Leia Inc. Multiview 3D wrist watch
US9367136B2 (en) * 2013-04-12 2016-06-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olographic object feedback
ES2704675T3 (es) 2013-07-30 2019-03-19 Leia Inc Luz de fondo multi-direccional a base de cuadrícula
KR102329593B1 (ko) 2014-02-19 2021-11-19 피에이. 코테 패밀리 홀딩 게엠베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5152776A1 (en) * 2014-04-02 2015-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ulti-view display control
US9865089B2 (en) * 2014-07-25 2018-01-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with real world objects
US9557466B2 (en) 2014-07-30 2017-01-31 Leia, Inc Multibeam diffraction grating-based color backlighting
US10427034B2 (en) * 2014-12-17 2019-10-01 Igt Canada Solutions Ulc Contactless tactile feedback on gaming terminal with 3D display
CN104460115B (zh) 2014-12-31 2017-09-01 苏州大学 一种多视角像素指向型背光模组及裸眼3d显示装置
WO2016122679A1 (en) * 2015-01-28 2016-08-04 Leia Inc. Three-dimensional (3d) electronic display
JP2017027401A (ja) * 2015-07-23 2017-02-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操作装置
US11347354B1 (en) * 2015-09-03 2022-05-31 sigmund lindsay clements Laser mid-air hologram touch input buttons for a toilet bidet
US10798371B2 (en) * 2015-09-05 2020-10-06 Leia Inc. Multiview display with head tracking
CA2996925C (en) 2015-09-05 2022-06-28 Leia Inc. Light concentrating backlight and near-eye display system using same
WO2017041072A1 (en) 2015-09-05 2017-03-09 Leia Inc. Multibeam diffraction grating-based display with head tracking
KR20170029320A (ko) * 2015-09-07 2017-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639118B1 (ko) * 2015-09-08 2024-02-22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정보 처리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EP3350649B1 (en) * 2015-09-17 2024-05-08 Fathom Optics Inc. Multi-view display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2348588B1 (ko) 2015-10-16 2022-01-07 레이아 인코포레이티드 멀티빔 회절 격자-기반 니어-아이 디스플레이
KR102367308B1 (ko) * 2016-01-30 2022-02-24 레이아 인코포레이티드 수렴 시점들을 갖는 다중 빔 요소-기반 역광 조명
KR102322334B1 (ko) 2016-01-30 2021-11-05 레이아 인코포레이티드 멀티빔 소자-기반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디스플레이
KR20170096420A (ko) * 2016-02-16 2017-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대화형 3차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141228A1 (en) * 2016-02-20 2017-08-24 Vats Nitin Realistic gui based interactions with virtual gui of virtual 3d objects
JP6593229B2 (ja) * 2016-03-09 2019-10-23 株式会社Soken 触覚提示装置
US10055867B2 (en) * 2016-04-25 2018-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lerated light field display
CA3021958C (en) 2016-05-23 2021-11-16 Leia Inc. Diffractive multibeam element-based backlighting
KR102609330B1 (ko) * 2016-07-15 2023-12-05 라이트 필드 랩 인코포레이티드 라이트 필드 및 홀로그램 도파관 어레이에서의 에너지의 선택적 전파
US20190147665A1 (en) * 2016-07-16 2019-05-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Gesture based 3-dimensional object transformation
DE102016216577A1 (de) 2016-09-01 2018-03-0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Interaktion mit Bildinhalten, die auf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in einem Fahrzeug dargestellt werden
US20180095635A1 (en) * 2016-10-04 2018-04-05 Facebook, Inc. Controls and Interfaces for User Interactions in Virtual Spaces
US10216145B2 (en) * 2016-10-27 2019-0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holograms
US10996814B2 (en) 2016-11-29 2021-05-04 Real View Imaging Ltd. Tactile feedback in a display system
CN107221223B (zh) * 2017-06-01 2020-04-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有力/触觉反馈的虚拟现实飞机座舱系统
US10261470B2 (en) * 2017-06-01 2019-04-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tended projection boundary of holographic display device
GB201709199D0 (en) * 2017-06-09 2017-07-26 Delamont Dean Lindsay IR mixed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gaming system
CN107340871A (zh) * 2017-07-25 2017-11-10 深识全球创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集成手势识别与超声波触觉反馈的装置及其方法和用途
US11048329B1 (en) * 2017-07-27 2021-06-29 Emerge Now Inc. Mid-air ultrasonic haptic interface for immers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20200371378A1 (en) * 2017-08-23 2020-11-26 Pcms Holdings, Inc. Light field image engin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rojected 3d light fields
US10512839B2 (en) * 2017-09-28 2019-12-24 Igt Interacting with three-dimensional game elements using gaze detection
CN107908000B (zh) * 2017-11-27 2019-05-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超声虚拟触觉的混合现实系统
EP3737997A4 (en) * 2018-01-14 2021-09-29 Light Field Lab,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NDERING DATA OF A 3D ENVIRONMENT
WO2019221993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Pcms Holdings, Inc. 3d display directional backlight based on diffractive element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941B (zh) * 2020-10-30 2022-03-11 幻景啟動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處理系統以及影像處理裝置
CN114833826A (zh) * 2022-04-20 2022-08-02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机器人碰撞触觉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康复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52574A (ko) 2021-05-10
EP3861384A1 (en) 2021-08-11
EP3861384A4 (en) 2022-05-11
TWI714250B (zh) 2020-12-21
JP2022503796A (ja) 2022-01-12
WO2020072034A1 (en) 2020-04-09
CN112823299B (zh) 2024-03-29
CN112823299A (zh) 2021-05-18
CA3109757A1 (en) 2020-04-09
US11698605B2 (en) 2023-07-11
US20210200150A1 (en)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4250B (zh) 全像實境系統、多視像顯示器以及其方法
TWI645235B (zh) 具有匯聚視像的多光束元件式背光板、顯示器及方法
CA2996967C (en) Multibeam diffraction grating-based display with head tracking
CA3075164C (en) Multiview camera array, multiview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camera sub-arrays with a shared camera
TWI695189B (zh) 交叉渲染多視域攝影機、系統、及方法
TW202014761A (zh) 具有使用者追蹤功能的多視像顯示器、系統和方法
TW202034043A (zh) 多方向性背光件、多使用者多視像顯示器和方法
TWI731426B (zh) 情境光場顯示系統、多視像顯示器和方法
JP7256830B2 (ja) 動的に再構成可能なマルチビューピクセルを用いるマルチビュー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