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3922A - 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 - Google Patents

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3922A
TW202013922A TW108134380A TW108134380A TW202013922A TW 202013922 A TW202013922 A TW 202013922A TW 108134380 A TW108134380 A TW 108134380A TW 108134380 A TW108134380 A TW 108134380A TW 202013922 A TW202013922 A TW 2020139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epeated
period
terminal
bounda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4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1667B (zh
Inventor
白偉
高雪娟
托尼 艾
邢艷萍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3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3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1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166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04L1/0018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based on latency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該方法包括: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RV值或資源或DMRS由當前值改成其他值。

Description

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
本發明屬於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是關於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
隨著移動通信業務需求的發展變化,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等多個組織對未來移動通信系統都開始研究新的無線通訊系統(即第五代新的無線接取技術(5 Generation New RAT,5G NR)。在5G NR系統中,一個重要的需求是低時延、高可靠的通信,出現了超高可靠與低延遲的通信(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等傳輸方案。單純的低時延需求或者單純的高可靠需求,均比較容易實現,但是,低時延需求和高可靠需求同時滿足是難實現的,通常以高複雜度為代價來實現。
對於URLLC業務,在NR標準中,將會支持上行免調度方案,以減少空中傳輸時延,同時會支持重複傳輸方案,以增加可靠性。
因為時延問題出現以後,無法彌補,而可靠性問題可以通過在時延範圍內的重傳等方式進行彌補,所以需要在滿足低時延要求的前提下,提供一種在高可靠和高複雜度之間進行折中的靈活方案。可以理解的是,這裡的低時延可以定義為允許終端在每個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都可以發送實體上行共用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這裡的高可靠可以定義為達到所配置的重複傳輸次數。
對於URLLC業務,需要解決NR方案不能實現在保證低時延要求的前提條件下能夠在高可靠和低複雜度之間靈活折中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解決相關的NR方案不能實現在保證低時延要求的前提條件下能夠在高可靠和低複雜度之間靈活折中的問題。
依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終端該方法包括: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以及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RV值或資源或DMRS由當前值改成其他值。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K、一個RV序列、該週期內的K個傳輸機會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允許跨週期傳輸的傳輸機會的個數、該週期內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的傳輸機會、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
可選地,在該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之後,該方法還包括:根據該資源配置資訊,確定以下一項或多項:該週期的邊界;該K個傳輸機會的位置;以及每個傳輸機會上重複傳輸的RV值。
可選地,在該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之後,該方法還包括:在該週期內的任意一個傳輸機會上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當該週期內還有傳輸機會時,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K,在該傳輸機會上進行後續的重複傳輸。
可選地,前述在該週期內的任意一個資源位置上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包括:在該週期內選擇最早的傳輸機會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該第一次重複傳輸的RV值等於該RV序列中的第一值,該第一值為0。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沒有跨該週期的邊界,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該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不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結束重複傳輸。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或者,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按照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進行取值。
可選地,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 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不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該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可選地,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K,則按照RV值等於其他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可選地,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解調參考信號DMRS按照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進行取值,該另一個DMRS,可以是另一個天線埠antenna port,或者是該DMRS的另一個配置參數,或者是生成該DMRS過程中的另一個參數。
依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網路設備,該方法包括:向終端發送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冗餘 版本RV序列、該週期內的第一數量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其中,該第一數量等於該重複傳輸次數。
依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包括:第一收發機和第一處理器,其中,該第一收發機,用於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該第一處理器,用於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RV值或資源或DMRS由當前值改成其他值。
依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網路設備,包括:第二收發機和第二處理器,其中,該第二收發機,用於向終端發送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冗餘版本RV序列、該週期內的第一數量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其中,該第一數量等於該重複傳輸次數。
依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種終端,該終端包括:第一發送模組,用於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調整模組,用於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RV值或資源或DMRS由當前值改成其他值。
依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種網路設備,該網路設備包括:第二發送模組,用於向終端發送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冗 餘版本RV序列、該週期內的第一數量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其中,該第一數量等於該重複傳輸次數。
依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及存儲在該記憶體上並可在該處理器上運行的程式,該程式被該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步驟。
依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種網路設備,其中,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及存儲在該記憶體上並可在該處理器上運行的程式,該程式被該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步驟。
依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存儲介質,該電腦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步驟,或者,實現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步驟。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滿足低時延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實現在高可靠和高複雜度之間進行折中。
301~302、401、501~508‧‧‧步驟
20‧‧‧網路設備
21‧‧‧終端(UE)
2500‧‧‧終端
2501‧‧‧第一收發機
2502‧‧‧第一處理器
2600‧‧‧網路設備
2601‧‧‧第二收發機
2602‧‧‧第二處理器
2700‧‧‧終端
2701‧‧‧處理器
2702‧‧‧記憶體
27021‧‧‧作業系統
27022‧‧‧應用程式
2703‧‧‧使用者介面
2704‧‧‧網路介面
2705‧‧‧匯流排系統
2800‧‧‧通信設備
2801‧‧‧處理器
2802‧‧‧收發機
2803‧‧‧記憶體
2900‧‧‧終端
2901‧‧‧第一發送模組
2902‧‧‧調整模組
3000‧‧‧網路設備
3001‧‧‧第二發送模組
通過閱讀下文可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瞭。附圖僅用於示出可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並不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 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圖1為相關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的架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一;圖4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二;圖5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三;圖6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一;圖7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二;圖8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三;圖9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四;圖10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五;圖11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六;圖12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七;圖13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八; 圖14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九;圖15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圖16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一;圖17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二;圖18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三;圖19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四;圖20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五;圖21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六;圖22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七;圖23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八;圖24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之十九; 圖25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終端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6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網路設備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7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終端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28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網路設備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29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終端的結構示意圖之三;以及圖30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網路設備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進步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的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的術語「包括」以及它的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於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於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此外,說明書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和/或」表示所連線物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表示包含單獨A,單獨B,以及A和B都存在三種情況。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詞用於表示作例子、例證或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被描述為「示例性的」或者「例 如」的任何實施例或設計方案不應被解釋為比其它實施例或設計方案更優選或更具優勢。確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詞旨在以具體方式呈現相關概念。
參見圖1和表1,在NR URLLC方案中,由基地台(gNB)先使用信令配置PUSCH的傳輸,包括資源配置的週期P、重複次數K、冗餘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序列、週期P內重複次數K個資源的位置等資訊,重複次數K個資源位置成為重複次數K個傳輸機會(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O)。
其中,表1是URLLC上行免調度傳輸方案中,配置不同的重複次數K,針對不同的RV配置,所對應的傳輸方案。
Figure 108134380-A0101-12-0010-1
Figure 108134380-A0101-12-0011-2
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比如P=4,K=4、RV={0 0 0 0},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正交頻分複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四次重複傳輸,需要四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進行傳輸,這樣會傳輸四次,RV為{0 0 0 0};當資料在第一個TO後、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傳輸,這樣會傳輸三次,RV為{0 0 0};當資料在第二個TO後、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傳輸,這樣會傳輸兩次,RV為{0 0};當資料在第三個TO後、第四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四個TO進行傳輸,這樣會傳輸一次,RV為{0}。分別對應圖1中示例(case)1、case 2、case 3、case 4。
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3 0 3},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 四次重複傳輸,需要四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進行傳輸,這樣會傳輸四次,RV為{0 3 0 3};當資料在第一個TO後、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傳輸,這樣會傳輸兩次,RV為{0 3};當資料在第三個TO後到達時,在本週期內不進行傳輸,將會推遲到下一週期進行傳輸。分別對應圖1中case 5、case 6。
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2 3 1},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四次重複傳輸,需要四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進行傳輸,這樣會傳輸四次,RV為{0 2 3 1};當資料在第一個TO後到達時,在本週期內不進行傳輸,將會推遲到下一週期進行傳輸。對應圖1中case 7。
現在NR URLLC的方案中,只有RV={0 0 0 0}才能保證時延性能,也就是滿足允許終端在每個TTI都可以發送PUSCH;RV={0 3 0 3}不能保證時延性能,比如資料在TO 0後、TO 1前到達,終端也不能從TO 1開始傳輸PUSCH,而必須根據標準定義從TO 2開始傳輸PUSCH。RV={0 2 3 1}不能保證時延性能,比如資料在TO 0後到達,終端只能從下一週期開始傳輸PUSCH。
現在NR URLLC的方案中,RV={0 0 0 0}和RV={0 3 0 3}不能保證可靠性,因為不能達到所配置的重複傳輸次數;RV={0 2 3 1}可以保證可靠性,因為能達到所配置的重複傳輸次數。
所以,現在NR URLLC的方案中,不能實現在保證低時延 要求的前提條件下能夠在高可靠和低複雜度之間靈活折中。
下面結合附圖介紹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可以應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中。該無線通訊系統可以為採用5G系統,或者演進型長期演進(Evolved Long Term Evolution,eLTE)系統,或者後續演進通信系統。
參考圖2,為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無線通訊系統的架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無線通訊系統可以包括:網路設備20和終端,例如,終端記做UE 21,UE 21可以與網路設備20通信(傳輸信令或傳輸資料)。在實際應用中上述各個設備之間的連接可以為無線連接,為了方便直觀地表示各個設備之間的連接關係,圖2中採用實線示意。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通信系統可以包括多個UE 21,網路設備20可以與多個UE 21通信。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網路設備20可以為基地台,該基地台可以為通常所用的基地台,也可以為演進型基地台(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B),還可以為5G系統中的網路設備(例如,下一代基地台(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或發送和接收點(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設備。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終端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超級移動個人電腦(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網本或者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
參見圖3,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該方法的執行主體為終端,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301: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步驟302: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RV值或資源或DMRS由當前值改成其他值。
示例性地,上述當前值可以為0,其他值可以為1、2或3,即,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RV值由0改成1、2或3。
可選地,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方法還可以包括: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P、重複傳輸次數K、一個RV序列、週期P內的K個傳輸機會TO的資源位置、網路設備是否允許終端跨週期傳輸、允許跨週期傳輸的傳輸機會的個數、該週期內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的傳輸機會、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
示例性地,P
Figure 108134380-A0101-12-0014-35
K,K={2,4,8},RV序列可以取{0 0 0 0}、{0 3 0 3}或者{0 2 3 1},當K=2時僅取RV序列中的前兩個值;當K=8時取RV序列中的值,且後四個值與前四個值一樣。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在該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之後,該方法還包括:根據該資源配置資訊,確定以下一項或多項:該週期的邊界;該重複傳輸次數K個傳輸機會的位置;以及每個傳輸機會上重複傳輸的RV值。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在該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之後,該方法還包括:在該週期內的任意一個傳輸機會上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當該週期內還有傳輸機會時,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重複傳輸次數K,在該傳輸機會上進行後續的重複傳輸。進一步地,如果總的重複傳輸次數達到重複傳輸次數K,則結束重複傳輸。
可選地,任意一個傳輸機會可以是週期內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的傳輸機會。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前述在該週期內的任意一個資源位置上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包括:在該週期內選擇最早的傳輸機會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該第一次重複傳輸的RV值等於該RV序列中的第一值,該第一值為0。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沒有跨該週期的邊界,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該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不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結 束重複傳輸。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示例性地,上述其他RV值可以為1、2或3。或者,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按照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進行取值。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不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該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重複傳輸次數K,則按照RV值等於其他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解調參考信號DMRS按照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進行取值,該另一個DMRS,可以是另一個天線埠antenna port,或者是該DMRS的另一個配置參數,或者是生成該DMRS過程中的另一個參數。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根據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進行通信,在滿足低時延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在高可靠和高複雜度之間進行折中。
參見圖4,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資源配置的方法,該方法的執行主體為網路設備,具體步驟如下:步驟401:向終端發送資源配置資訊;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P、重複傳輸次數K、一個RV序列、週期P內的K個傳輸機會TO的資源位置、以及網路設備是否允許終端跨週期傳輸、允許跨週期傳輸的傳輸機會的個數、該週期內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的傳輸機會、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其中,重複傳輸次數K相當於最大的重複傳輸次數。
示例性地,P
Figure 108134380-A0101-12-0018-36
K,K={2,4,8},RV序列可以取{0 0 0 0}、{0 3 0 3}或者{0 2 3 1},當K=2時僅取RV序列中的前兩個值;當K=8時取RV序列中的值,且後四個值與前四個值一樣。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根據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進行通信,在滿足低時延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在高可靠和高複雜度之間進行折中。
參見圖5,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料傳輸方法,該方法的執行主體為終端,具體步驟如下:步驟501: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P、重複傳輸次數K、一個RV序列、週期P內的K個傳輸機會TO的資源位置、以及網路設備是否允許終端跨週期傳輸、允許跨週期傳輸的傳輸機會的個數、該週期內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的傳輸機會、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
示例性地,P
Figure 108134380-A0101-12-0018-37
K,K={2,4,8},RV序列可以取{0 0 0 0}、{0 3 0 3}或者{0 2 3 1},當K=2時僅取RV序列中的前兩個值;當K=8時取RV序列中的值,且後四個值與前四個值一樣。
步驟502:終端根據資源配置資訊,確定相關資訊;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根據該資源配置資訊,確定以下一項或多項:週期的邊界;K個傳輸機會TO的位置;每個傳輸機會TO上重複傳輸的RV值。
步驟503:終端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選擇週期內任意一個傳輸機會上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可選地,在最早的TO(或者稱為第一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第一次重複傳輸的RV值等於RV序列中的第一值,該第一值為0。
進一步地,當該週期內還有傳輸機會時,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K,在該傳輸機會上進行後續的重複傳輸。
步驟504:判斷是否達到K次重複傳輸;若達到結束重複傳輸;若沒有達到,進入步驟505;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若沒有達到K次重複傳輸,表示週期內還有傳輸機會,則在該傳輸機會上進行重複傳輸。
步驟505:終端判斷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越週期的邊界,若是,則執行步驟507,否則執行步驟506;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在進行下一次重複傳輸之前要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越週期的邊界。
步驟506:終端進行重複傳輸,然後重新執行步驟504;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按照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重複傳輸,然後在進行後續重複傳輸時繼續判斷是否達到K次重複傳輸。
步驟507:終端判斷網路設備是否允許終端跨週期傳輸,若是,則執行步驟508,否則結束重複傳輸;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當重複傳輸跨週期的邊界,且網路設備不允許終端跨週期傳輸時,結束該重複傳輸。
步驟508:終端判斷RV序列中當前重複傳輸的RV值是否為0,若是,則按照RV值等於其他值(例如1,2或3)進行重複傳輸,然後重新執行步驟506,否則,重新執行步驟506;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當重複傳輸跨週期的邊界,且網路設備允許終端跨週期傳輸時,且RV值不為0時,按照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重複傳輸,然後在進行下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是否會跨越週期的邊界;當重複傳輸跨週期的邊界,且網路設備允許終端跨週期傳輸時,且RV值為0時,按照RV=1、2或3進行重複傳輸,然後在進行下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是否會跨越週期的邊界。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根據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進行通信,在滿足低時延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在高可靠和高複雜度之間進行折中。
下面結合具體示例1~示例19對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方法進行描述。
示例1:
參見圖6,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2、K=2、RV={0 0 0 0},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可以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2意味著要進行兩次重複傳輸,需要兩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和第二個TO進行兩次傳輸,圖6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不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或只是不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 邊界,則結束重複傳輸,即共進行了一次重複傳輸,圖6中的case 2。
示例2:
參見圖7,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0 0 0},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四次重複傳輸,需要四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四次傳輸,圖7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並且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7中的case 2,其中週期邊界後的重複傳輸的RV從RV=0改成RV=3;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並且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7中的case 3,其中週期邊界後的重複傳輸的RV從RV=0改成RV=3;當資料在第四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四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並且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7中的case 4,其中週期邊界後的重複傳輸的RV從RV=0改成RV=3。
示例3:
參見圖8,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8、K=8、RV={0 0 0 0},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8意味著要進行八 次重複傳輸,需要八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八個TO進行八次傳輸,圖8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不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或只是不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七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8中的case 2;以此類推;當資料在第八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八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不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或只是不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一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8中的case 8。
示例4:
參見圖9,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2、K=2、RV={0 3 0 3},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2意味著要進行兩次重複傳輸,需要兩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二個TO進行兩次傳輸,圖9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兩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9中的case 2。
示例5:
參見圖10,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3 0 3},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4次重複傳輸,需要4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4次傳輸,圖9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 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9中的case 2;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但是不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兩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9中的case 3;當資料在第四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四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但是不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兩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9中的case 4。
示例6:
參見圖11,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3 0 3},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4次重複傳輸,需要4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4次傳輸,圖11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1中的case 2;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並且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1中的case 3,其中在週期邊界後重複傳輸的RV從RV=0改成RV=3;當資料在第四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四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並且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 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1中的case 4,其中在週期邊界後重複傳輸的RV從RV=0改成RV=3。
示例7:
參見圖12,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8、K=8、RV={0 3 0 3},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8意味著要進行8次重複傳輸,需要8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8次傳輸,圖12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8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2中的case 2;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但是不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6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2中的case 3;以此類推;當資料在第8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8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但是不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兩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2中的case 8。
示例8:
參見圖13,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8、K=8、RV={0 3 0 3},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8意味著要進行8次重複傳輸,需要8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 一個TO到第八個TO進行8次傳輸,圖12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八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2中的case 2;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並且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八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2中的case 3;以此類推;當資料在第八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八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並且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八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2中的case 8。
示例9:
參見圖14,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2、K=2、RV={0 2 3 1},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2意味著要進行兩次重複傳輸,需要兩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二個TO進行兩次傳輸,圖14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兩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4中的case 2。
示例10:
參見圖15,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2 3 1},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 4次重複傳輸,需要4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4次傳輸,圖15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5中的case 2;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5中的case 3;當資料在第四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四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5中的case 4。
示例11:
參見圖16,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8、K=8、RV={0 2 3 1},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8意味著要進行8次重複傳輸,需要8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八個TO進行8次傳輸,圖16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八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6中的case 2;以此類推;當資料在第五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五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並且允許RV=0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八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6中的case 5;以此類推;當資料在第八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八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並且允許RV=0 的重複傳輸改成RV=3後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八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6中的case 8。
示例12:
參見圖17,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2 3 1},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4次重複傳輸,需要4個TO,配置週期內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的傳輸機會為第一個TO和第三個TO,第二個TO和第四個TO上不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4次傳輸,圖17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如果基地台允許終端跨越週期邊界,則完成四次重複傳輸後結束重複傳輸,圖17中的case 3。
示例13:
標準中可以同時標準化多種模式,比如:模式一可以實現較低的基地台接收機實現複雜度,同時在高可靠性(儘量保證K次重複傳輸)和低時延(儘量保證可以在每一個傳輸機會都運行傳輸)之間進行折中,可以通過配置不同的RV序列實現這種折中;模式二可以實現高可靠性,同時在較低的基地台接收機實現複雜度和低時延之間進行折中,可以通過配置不同數量的上行免調度配置實現這種折中;模式三可以實現低時延,同時在較低的基地台接收機實現複雜度和高可靠之間進行折中,可以通過配置不同數量的跨週期傳輸機會實現這種折中。基地台通過RRC信令或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通知終端:終端應該採用哪種模式 進行上行資料的重複傳輸。
本發明中提到的重複次數K、週期P與K之間的關係、RV序列的長度、RV=0可以改為RV=1或RV=2或RV=3等等,都可以靈活配置,不需要必須按照實施例中的值進行設置。
示例14:
基地台通過RRC信令向終端配置一個週期內的RV序列A和跨過週期邊界後的重複傳輸的冗餘版本RV序列B。按序列中的順序,RV序列B的每一個取值都與RV序列A的相應位置上的取值不同。
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2、K=2、RV={0 0 0 0},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2意味著要進行兩次重複傳輸,需要兩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和第二個TO進行兩次傳輸,圖18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並且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進行第二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然後結束重複傳輸。這裡改成的RV=3,也可以改成RV=2或RV=1,取決於基地台的配置。
本示例中,RV序列A為{00},RV序列B為{3}。
示例15
基地台通過RRC信令向終端配置一個週期內的RV序列A和跨過週期邊界後的重複傳輸的冗餘版本RV序列B。按序列中的順序,RV序列B的每一個取值都與RV序列A的相應位置上的取值不同。
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0 0 0},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四次重複傳輸,需要四個TO。
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四次傳輸,圖19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分別使用第三個、第四個TO進行第二次、第三次重複傳輸,然後跨越週期,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進行第四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圖19中的case 2;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使用第四個TO進行第二次重複傳輸,然後跨越週期,分別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第二個TO進行第三次、第四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圖19中的case 3;當資料在第四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四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然後跨越週期,分別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第二個TO、第三個TO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圖19中的case 4。
這裡每一個TO上的修改RV=3,也可以改成RV=2或RV=1,取決於基地台的配置。
本示例中,RV序列A為{0 0 0 0},RV序列B為{3 3 3}。
示例16
基地台通過RRC信令向終端配置一個週期內的RV序列A和跨過週期邊界後的重複傳輸的冗餘版本RV序列B。按序列中的順序,RV序列B的每一個取值都與RV序列A的相應位置上的取值不同。
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8、K=8、RV={0 0 0 0},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8意味著要進行八次重複傳輸,需要八個TO。
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八個TO進行八次傳輸,圖20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二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分別使用第三個到第八個TO進行第二次到第七次重複傳輸,然後跨越週期,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進行第八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圖20中的case 2;以此類推;當資料在第七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七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使用第八個TO進行第二次重複傳輸,然後跨越週期,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到第六個TO進行第三次到第八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圖20中的case 7。
這裡每一個TO上的修改RV=3,也可以改成RV=2或RV=1,取決於基地台的配置。
本示例中,RV序列A為{0 0 0 0 0 0 0 0},RV序列B為{3 3 3 3 3 3 3}。
示例17
基地台通過RRC信令向終端配置一個週期內的RV序列A和跨過週期邊界後的重複傳輸的冗餘版本RV序列B。按序列中的順序,RV序列B的每一個取值都與RV序列A的相應位置上的取值不同。
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3 0 3},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4次重複傳輸,需要4個TO。
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4次傳輸,圖21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使用第四個TO進行第二次重複傳輸,然後跨越週期,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進行第三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二個TO進行第四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3改成RV=0,圖21中的case 2。
本這裡每一個TO上的RV修改也可以改成其他RV值,取決於基地台的配置。
示例中,RV序列A為{0 3 0 3},RV序列B為{3 0}。
示例18
基地台通過RRC信令向終端配置一個週期內的RV序列A和跨過週期邊界後的重複傳輸的冗餘版本RV序列B。按序列中的順序,RV序列B的每一個取值都與RV序列A的相應位置上的取值不同。
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8、K=8、RV={0 3 0 3},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8意味著要進行8次重複傳輸,需要8個TO。
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八個TO進行8次傳輸,圖22中的case 1;當資料在第三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三個TO到第八個TO進行前六次重複傳輸,然後跨越週期,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到第二個進行後兩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將RV=3改為RV=0,圖22中的case 2;當資料在第五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五個TO到第八個TO進行前四次重複傳輸,然後跨越週期,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到第四個進行後四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將RV=3改為RV=0,圖22中的case 3;當資料在第七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七個TO到第八個TO進行前兩次重複傳輸,然後跨越週期,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到第六個進行後六次重複傳輸,同時將RV=0改成RV=3、將RV=3改為RV=0,圖22中的case 2;這裡每一個TO上的RV修改也可以改成其他RV值,取決於基地台的配置。
本示例中,RV序列A為{0 3 0 3 0 3 0 3},RV序列B為{3 0 3 0 3 0}。
示例19
基地台通過RRC信令向終端配置一個週期內的RV序列A和跨過週期邊界後的重複傳輸的冗餘版本RV序列B。按序列中的順序,RV序列B的每一個取值都與RV序列A的相應位置上的取值不同。
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2 3 1},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4次重複傳輸,需要4個TO。當資料在第一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第一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4次傳輸,圖23中的case 1;當第四個TO因為某種原因,不能被終端使用時,則跨越週期,使用跨週期後的第一個TO進行第四次重複傳輸,可以根據需要修改RV的取值,圖23中的case 2。
本例中,RV序列A為{0 2 3 1},RV序列B為{1}。
在另一個示例中,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參見圖24。
從網路設備側來看該方法,通過RRC信令或DCI信令,網路設備向終端發送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用於控制傳輸一個傳輸塊TB的K次重複傳輸。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第一資源和第二資源,該第一資源位於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前的第一資源位置,該第二資源位於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後的第二資源位置。
從終端側來看該方法,終端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第一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當終端的K次重複傳輸在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前沒有完成時,剩餘的重複傳輸需要跨越當前週期結束邊界進行資料傳輸,這時需要將資源由第一資源改成第二資源。
圖中,f1表示第一資源,f2表示第二資源。按照目前的標準,通過RRC配置,比如P=4、K=4、RV={0 0 0 0},時域資源位置為{起始OFDM符號,OFDM符號個數},這個時域資源位置定義為一個傳輸機會TO,即完成一次重複傳輸,K=4意味著要進行4次重複傳輸,需要4個TO,頻域資源位置為f1和f2,第一資源f1用於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前的重複傳輸,第二資源f2用於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後的重複傳輸。當資料在第二個TO前到達時,可以使用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前的第二個TO到第四個TO進行前3次重複傳輸,使用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後的第一個TO進行最後一次重複傳輸,圖24-1中的case 2;在跨越週期時,前3次重複傳輸使用第一資源,最後一次重複傳輸使用第二資源。
在另一個示例中,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料傳輸方法。
從網路設備側來看該方法,通過RRC信令或DCI信令,網路設備向終端發送DMRS配置資訊,該DMRS配置資訊用於支援傳輸一個傳輸塊TB的K次重複傳輸。該DMRS配置資訊至少包括第一DMRS和第二DMRS,該第一DMRS是用於支持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前的重複傳輸的DMRS,該第二DMRS是用於支持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後的重複傳輸的DMRS。該第二DMRS可以是另一個天線埠antenna port,或者是該DMRS的另一個配置參數,或者是生成該DMRS過程中的另一個參數。
從終端側來看該方法,終端在一個週期內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當終端的K次重複傳輸在當前週期結束邊界之前沒有完成時,剩餘的重複傳輸需要跨越當前週期結束邊界進行資料傳輸,這時需要將DMRS 由第一DMRS改成第二DMRS。
參見圖25,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2500,包括:第一收發機2501和第一處理器2502;第一收發機2501,用於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該第一處理器2502,用於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RV值或資源或DMRS由當前值改成其他值。
其中,該第一收發機2501,還用於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K、一個冗餘版本RV序列、該週期內的K個傳輸機會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允許跨週期傳輸的傳輸機會的個數、該週期內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的傳輸機會、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第一處理器2501,還用於根據該資源配置資訊,確定以下一項或多項:該週期的邊界;該K個傳輸機會的位置;每個傳輸機會上重複傳輸的RV值。
可選地,該第一收發機2501,還用於在該週期內的任意一個傳輸機會上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當該週期內還有傳輸機會時,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K,在該傳輸機會上進行重複傳輸。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第一處理器2502,還用於在該週期內選擇最早的傳輸機會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該第一次重複傳輸的RV值等於該RV序列中的第一值,該第一值為0。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第一處理器2501,還用於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沒有跨該週期的邊界,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該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第一處理器2501,還用於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不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結束重複傳輸。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第一處理器2501,還用於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或者,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按照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進行取值。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第一處理器2501,還用於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不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該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第一處理器2501,還用於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K,則按照RV值等於其他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第一處理器2501,還用於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解調參考信號DMRS按照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進行取值,該另一個DMRS,可以是另一個天線埠antenna port,或者是該DMRS的另一個配置參數,或者是生成該DMRS過程中的另一個參數。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根據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進行通信,在滿足低時延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在高可靠和高複雜度之間進行折中。
參見圖26,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網路設備2600,包括:第二收發機2601和第二處理器2602;其中,該第二收發機2602,用於向終端發送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冗餘版本RV序列、該週期內的第一數量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其中,該第一數量等於該重複傳輸次數。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根據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進行 通信,在滿足低時延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在高可靠和高複雜度之間進行折中。
參見圖27,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另一種終端2700,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2701、記憶體2702、使用者介面2703和至少一個網路介面2704。終端2700中的各個元件通過匯流排系統2705耦合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匯流排系統2705用於實現這些元件之間的連接通信。匯流排系統2705除包括資料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但是為了清楚說明起見,在圖27中將各種匯流排都標為匯流排系統2705。
其中,使用者介面2703可以包括顯示器、鍵盤或者點擊設備(例如,滑鼠,軌跡球、觸感板或者觸控式螢幕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記憶體2702可以是易失性記憶體或非易失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記憶體兩者。其中,非易失性記憶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M,EP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易失性記憶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快取記憶體。通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M,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M,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RAM,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 憶體(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記憶體匯流排隨機存取記憶體(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發明實施例描述的記憶體2702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記憶體。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記憶體2702存儲了如下的元素,可執行模組或者資料結構,或者他們的子集,或者他們的擴展集:作業系統27021和應用程式27022。
其中,作業系統27021,包含各種系統程式,例如框架層、核心庫層、驅動層等,用於實現各種基礎業務以及處理基於硬體的任務。應用程式27022,包含各種應用程式,例如媒體播放機、流覽器等,用於實現各種應用業務。實現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方法的程式可以包含在應用程式27022中。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2700還可以包括:存儲在記憶體2702上並可在處理器2701上運行的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被處理器2701執行時實現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步驟。
上述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應用於處理器2701中,或者由處理器2701實現。處理器2701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2701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2701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成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 分立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元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可讀寫可程式設計記憶體、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電腦可讀存儲介質中。該電腦可讀存儲介質位於記憶體2702,處理器2701讀取記憶體2702中的資訊,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具體地,該電腦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電腦程式。
參見圖28,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另一種通信設備2800,包括:處理器2801、收發機2802、記憶體2803和匯流排介面。
其中,處理器2801可以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2803可以存儲處理器2801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通信設備2800還可以包括:存儲在記憶體2803上並可在處理器2801上運行的程式,該程式被處理器2801執行時實現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資料配置方法的步驟。
在圖28中,匯流排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流排和橋,具體由處理器2801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2803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架構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 提供介面。收發機2802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存儲介質,電腦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網路接取的方法實施例的各個過程,且能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為避免重複,這裡不再贅述。其中,所述的電腦可讀存儲介質,如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簡稱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磁碟或者光碟等。
參見圖29,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2900,包括:第一發送模組2901,用於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調整模組2902,用於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RV值或資源或DMRS由當前值改成其他值。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終端還包括:接收模組,用於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K、一個冗餘版本RV序列、該週期內的K個傳輸機會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允許跨週期傳輸的傳輸機會的個數、該週期內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的傳輸機會、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
可選地,該終端還包括:確定模組,用於根據該資源配置資訊,確定以下一項或多項:該週期的邊界;該K個傳輸機會的位置;每個 傳輸機會上重複傳輸的RV值。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該終端還包括:第一傳輸模組,用於在該週期內的任意一個傳輸機會上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當該週期內還有傳輸機會時,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K,在該傳輸機會上進行重複傳輸。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終端還包括:第二傳輸模組,用於在該週期內選擇最早的傳輸機會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該第一次重複傳輸的RV值等於該RV序列中的第一值,該第一值為0。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終端還包括:第一判斷模組,用於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沒有跨該週期的邊界,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該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終端還包括:第二判斷模組,用於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不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結束重複傳輸。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終端還包括:第三判斷模組,用於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終端還包括:第四判斷 模組,用於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不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該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終端還包括:第五判斷模組,用於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K,則按照RV值等於其他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選地,終端還包括:第六判斷模組,用於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解調參考信號DMRS按照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進行取值,該另一個DMRS,可以是另一個天線埠antenna port,或者是該DMRS的另一個配置參數,或者是生成該DMRS過程中的另一個參數。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根據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進行通信,在滿足低時延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在高可靠和高複雜度之間進行折中。
參見圖30,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網路設備3000, 包括:第二發送模組3001,用於向終端發送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冗餘版本RV序列、該週期內的第一數量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其中,該第一數量等於該重複傳輸次數。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終端根據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進行通信,在滿足低時延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在高可靠和高複雜度之間進行折中。
結合本發明公開內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演算法的步驟可以硬體的方式來實現,也可以是由處理器執行軟體指令的方式來實現。軟體指令可以由相應的軟體模組組成,軟體模組可以被存放於RAM、快閃記憶體、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碟、移動硬碟、唯讀光碟或者本領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儲介質中。一種示例性的存儲介質耦合至處理器,從而使處理器能夠從該存儲介質讀取資訊,且可向該存儲介質寫入資訊。當然,存儲介質也可以是處理器的組成部分。處理器和存儲介質可以位於ASIC中。另外,該ASIC可以位於核心網周邊設備中。當然,處理器和存儲介質也可以作為分立元件存在於核心網周邊設備中。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可以意識到,在上述一個或多個示例中,本發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體、軟體、固件或它們的任意組合來實現。當使用軟體實現時,可以將這些功能存儲在電腦可讀介質中或者作為電腦可讀介質上的一個或多個指令或代碼進行傳輸。電腦可讀介質包括電腦存 儲介質和通信介質,其中通信介質包括便於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傳送電腦程式的任何介質。存儲介質可以是通用或專用電腦能夠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質。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是參照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存儲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301~302‧‧‧步驟

Claims (16)

  1.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終端,該方法包括: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以及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冗餘版本RV值或資源或解調參考信號DMRS由當前值改成其他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還包括: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K、一個RV序列、該週期內的K個傳輸機會的資源位置、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允許跨週期傳輸的傳輸機會的個數、該週期內允許進行初次重複傳輸的傳輸機會、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其中,在該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之後,該方法還包括:根據該資源配置資訊,確定以下一項或多項:該週期的邊界;該K個傳輸機會的位置;以及每個傳輸機會上重複傳輸的RV值。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其中,在該接收網路設備配置的資源配置資訊之後,該方法還包括:在該週期內的任意一個傳輸機會上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當該週期內還有傳輸機會時,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該K,在該傳輸機會上進行後續的重複傳輸。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其中,前述在該週期內的任意一個資源位置上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包括:在該週期內選擇最早的傳輸機會進行第一次重複傳輸,該第一次重複傳輸的RV值等於該RV序列中的第一值,該第一值為0。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還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以及如果沒有跨該週期的邊界,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還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以及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不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結束重複傳輸。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還包括: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或者,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按照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進行取值。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其中,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包括: 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以及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不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繼續按照該RV序列中的RV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其中,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RV值等於0的重複傳輸調整為其他RV值的重複傳輸,其他重複傳輸的RV值不變,包括:當該終端進行一次重複傳輸時,判斷該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如果跨該週期的邊界,且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則判斷該RV序列中的RV值是否為0;以及如果該RV序列中的RV值為0,且總的重複傳輸次數小於重複傳輸次數K,則按照RV值等於其他值進行該重複傳輸,然後繼續判斷該重複傳輸之後的重複傳輸是否會跨該週期的邊界。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還包括:當該網路設備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時,在該跨週期傳輸的重複傳輸中,將解調參考信號DMRS按照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進行取值,該另一個DMRS,可以是另一個天線埠antenna port,或者是該DMRS的另一個配置參數,或者是生成該DMRS過程中的另一個參數。
  12. 一種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網路設備,該方法包括:向終端發送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冗餘版本RV序列、該週期內的第一 數量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其中,該第一數量等於該重複傳輸次數。
  13. 一種終端,包括:第一收發機和第一處理器,其中,該第一收發機,用於在一個週期內配置的資源上開始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以及該第一處理器,用於當該終端需要跨越該週期的邊界進行資料傳輸時,將RV值或資源或DMRS由當前值改成其他值。
  14. 一種網路設備,包括:第二收發機和第二處理器,其中,該第二收發機,用於向終端發送資源配置資訊,該資源配置資訊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資源配置的週期、重複傳輸次數、冗餘版本RV序列、該週期內的第一數量的資源位置、以及該網路設備是否允許該終端跨週期傳輸、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RV序列、跨週期邊界後的另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其中,該第一數量等於該重複傳輸次數。
  15. 一種終端,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及存儲在該記憶體上並可在該處理器上運行的程式,該程式被該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步驟。
  16. 一種網路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及存儲在該記憶體上並可在該處理器上運行的程式,該程式被該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請求項12所述的資料傳輸方法的步驟。
TW108134380A 2018-09-28 2019-09-24 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 TWI801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435.6 2018-09-28
CN201811143435 2018-09-28
CN201811216019.4 2018-10-18
CN201811216019 2018-10-18
CN201811302730.1A CN110971378B (zh) 2018-09-28 2018-11-02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201811302730.1 2018-11-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3922A true TW202013922A (zh) 2020-04-01
TWI801667B TWI801667B (zh) 2023-05-11

Family

ID=7002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4380A TWI801667B (zh) 2018-09-28 2019-09-24 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506828B1 (zh)
CN (1) CN110971378B (zh)
TW (1) TWI8016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8461B (zh) * 2020-04-10 2023-06-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920B (zh) * 2011-08-10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度请求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60134402A1 (en) * 2014-10-29 2016-05-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889231B (zh) * 2016-09-30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的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9134098A1 (zh) * 2018-01-04 2019-07-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1667B (zh) 2023-05-11
CN110971378B (zh) 2021-12-03
KR102506828B1 (ko) 2023-03-06
KR20210068089A (ko) 2021-06-08
CN110971378A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43752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167062B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391359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026191B2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311764B (zh) 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8419300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9842576B (zh) 利用控制资源集的预编码粒度进行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JP7092187B2 (ja) リソース構成方法、決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CN110602769B (zh) 数据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TWI733936B (zh) 上行訊號的傳輸方法和裝置
US20200305140A1 (en) Signal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8882373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2020017823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014923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I801667B (zh) 資料傳輸方法和設備
WO2020087528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129522A1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US11324000B2 (e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hip
JP2021517427A (ja) リソース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通信システム
JP7315696B2 (ja) ダウンリンクデータの伝送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記憶媒体
WO202006337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463991B2 (en)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3891462A (zh) 副链路反馈资源配置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WO2018171683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导频的传输方法、设备、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TW202014027A (zh) 無線通訊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