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3170A - 電子裝置及其模式切換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模式切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3170A
TW202013170A TW107134184A TW107134184A TW202013170A TW 202013170 A TW202013170 A TW 202013170A TW 107134184 A TW107134184 A TW 107134184A TW 107134184 A TW107134184 A TW 107134184A TW 202013170 A TW202013170 A TW 2020131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nic device
emitting unit
module
virtu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4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0843B (zh
Inventor
蔡孟寰
蕭延華
白雲同
李志遠
何健豪
吳佳樺
陳冠如
林佳祁
孫嘉祈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4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0843B/zh
Priority to CN201811213625.0A priority patent/CN110955342B/zh
Priority to US16/278,177 priority patent/US1092198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013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3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0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084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鍵盤模組、一矽膠薄膜、一發光模組與一觸控模組。鍵盤模組具有多個按鍵與一指標桿。矽膠薄膜具有一虛擬觸控區。發光模組配置於矽膠薄膜的下方且對應虛擬觸控區。發光模組包括一第一與一第二發光單元。觸控模組配置於矽膠薄膜的下方且對應虛擬觸控區。觸控模組包括一控制晶片與一感測層。指標桿、第一發光單元、第二發光單元以及感測層分別電性連接至控制晶片。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多種操作模式的電子裝置。
一般來說,商用電腦與普通電腦最大的差異在於:商用電腦具有指標桿(point stick),其中指標桿的功能可代替滑鼠,以讓使用者在無法操作滑鼠的狀態下仍具有滑鼠的功能。再者,對應指標桿的功能,於主機的操作面上亦設置有相對應的多個實體功能按鍵,其中這些實體功能按鍵是位於觸控板與一般鍵盤按鍵之間,其占據了主機上的部分操作面。如此一來,商用電腦的體積無法有效地縮小,且主機的操作面上也無法有效地節省元件佈局所佔用的空間,進而無法符合現今輕薄化的設計訴求。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符合現今輕薄化的設計訴求。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其包括一鍵盤模組、一矽膠薄膜、一發光模組以及一觸控模組。鍵盤模組具有多個按鍵與一指標桿。矽膠薄膜具有一虛擬觸控區。發光模組配置於矽膠薄膜的下方且對應虛擬觸控區。發光模組包括一第一發光單元與一第二發光單元。觸控模組配置於矽膠薄膜的下方,且對應虛擬觸控區。觸控模組包括一控制晶片與一感測層。指標桿、第一發光單元、第二發光單元以及感測層分別電性連接至控制晶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發光模組位於矽膠薄膜與觸控模組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按矽膠薄膜的虛擬觸控區而啟動一第一模式時,控制晶片驅使第一發光單元發光,而顯示虛擬觸控區內多個第一虛擬按鍵的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於第一模式時,控制晶片驅動感測層,以開啟感測層的位置感測功能與感測層的游標控制功能,但關閉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按壓鍵盤模組的指標桿而啟動一第二模式時,控制晶片驅使第二發光單元發光,而顯示虛擬觸控區內多個第二虛擬按鍵的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於第二模式時,控制晶片驅動感測層,以開啟感測層的位置感測功能,但關閉感測層的游標控制功能,且開啟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虛擬按鍵位於第一虛擬按鍵以及按鍵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模組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感測層覆蓋第一表面,而控制晶片位於第二表面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模組更包括一金屬薄膜按鍵,配置於第二表面上,且電性連接至控制晶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發光單元包括多個彼此分離的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二發光單元包括多個彼此分離的第二發光二極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發光二極體包圍第二發光二極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顯示單元,鍵盤模組、發光模組與觸控模組定義出一主機。顯示單元樞設至主機且與主機電性連接。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其包括一鍵盤模組、一保護薄膜、一發光模組以及一觸控模組。鍵盤模組具有多個按鍵與一指標桿。保護薄膜具有一外部表面與一內部表面。內部表面具有多個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與多個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發光模組配置於保護薄膜的下方,包括一第一發光單元與一第二發光單元,分別對應於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觸控模組配置於保護薄膜的下方。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保護薄膜包括一透明主體層以及一不透明油墨層。不透明油墨層塗布於透明主體層上,以定義出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保護薄膜包括一不透明主體層以及溝槽區域。不透明主體層具有一第一厚度。溝槽區域分佈於不透明主體層上,並具有一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小於第一厚度,以定義出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控制晶片,電性連接於指標桿、第一發光單元、第二發光單元與觸控模組。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模式切換方法包括提供如前述的電子裝置,透過控制晶片偵測一觸發訊號是否存在;以及若觸發訊號不存在,則維持第一發光單元、第二發光單元、觸控模組、指標桿的既有狀態或功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若觸發訊號存在,且為觸控模組的觸發訊號時:開啟第一發光單元;關閉第二發光單元;開啟觸控模組的游標控制功能;開啟觸控模組的位置感測功能;以及關閉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若觸發訊號存在,且為指標桿的觸發訊號時:關閉第一發光單元;開啟第二發光單元;關閉觸控模組的游標控制功能;開啟觸控模組的位置感測功能;以及開啟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若觸發訊號存在,且為一時間觸發訊號時:關閉第一發光單元;關閉第二發光單元;開啟觸控模組的游標控制功能;開啟觸控模組的位置感測功能;以及關閉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設計中,矽膠薄膜具有虛擬觸控區,而發光模組與觸控模組皆對應虛擬觸控區設置。在虛擬觸控區中,透過發光模組的第一發光單元以及第二發光單元的顯示,可提供使用者二種不同的操作模組。相較於習知技術而言,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可省去對應指標桿的實體功能按鍵的佈局空間,可具有體積小及節省空間的優點。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繪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圖2A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鍵盤模組、發光模組以及觸控模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B繪示為圖2A的發光模組的立體示意圖。圖2C繪示為圖2A的觸控模組的第一表面的立體示意圖。圖2D繪示為圖2A的觸控模組的第二表面的立體示意圖。圖2E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鍵盤模組、發光模組以及觸控模組的電性連接的方塊圖。
請同時參考圖1、圖2A、圖2B、圖2C、圖2D以及圖2E,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包括一鍵盤模組210、一矽膠薄膜240、一發光模組220以及一觸控模組230。鍵盤模組210具有多個按鍵212與一指標桿214。矽膠薄膜240具有一虛擬觸控區242。發光模組220配置於矽膠薄膜240的下方且對應虛擬觸控區242。發光模組220包括一第一發光單元220a與一第二發光單元220b。觸控模組230配置於矽膠薄膜240的下方,且對應虛擬觸控區242。觸控模組230包括一控制晶片232與一感測層234。指標桿2144、第一發光單元220a、第二發光單元220b以及感測層234分別電性連接至控制晶片232。
詳細來說,如圖1與圖2A所示,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更包括一顯示單元100,其中鍵盤模組210、發光模組220與觸控模組230可定義出一主機200,而顯示單元100樞設至主機200且與主機200電性連接。此處,電子裝置10例如是一商用筆記型電腦,而顯示單元100例如是一顯示螢幕。
再者,在本實施例中,鍵盤模組210的指標桿214被按鍵212環繞且位於鍵盤模組210的中央。如圖2A所示,鍵盤模組210的操作面上只有設置實體的指標桿214以及按鍵212,並沒有其他的實體按鍵。如圖2A所示,鍵盤模組210與矽膠薄膜240為前後關係,意即鍵盤模組210靠近轉軸端,而矽膠薄膜240則靠近用戶端。更進一步來說,本實施例的矽膠薄膜240可視為一種保護薄膜,其具有一外部表面241與一內部表面243,其中內部表面243具有多個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與多個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此處,矽膠薄膜240具體化為不透明矽膠薄膜,其內部表面243的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定義出虛擬觸控區242的位置。
請再同時參考圖2A與圖2B,本實施例的發光模組220位於矽膠薄膜240與觸控模組230之間。發光模組220的第一發光單元220a與第二發光單元220b分別對應於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第一發光單元220a包括多個彼此分離的第一發光二極體222,而第二發光單元220b包括多個彼此分離的第二發光二極體224,且第一發光二極體222包圍第二發光二極體224。此處,第一發光二極體222的位置與第二發光二極體224的位置不同,且第一發光二極體222與第二發光二極體224可發出相同顏色的光或不同顏色的光,於此並不加以限制。
需說明的是,第一發光二極體222的位置與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的位置不需要一致,而第二發光二極體224的位置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的位置不需要一致地對應。第一發光二極體222與第二發光二極體224所發出的光透過導光板(未繪示)或其它內部元件折射而傳遞至矽膠薄膜240,且第一發光二極體222與第二發光二極體224所發出的光可穿透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以顯示出虛擬觸控區242的位置。
請再參考圖2C與圖2D,本實施例的觸控模組230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231以及一第二表面233。感測層234覆蓋第一表面231,而控制晶片232位於第二表面233上。此外,本實施例的觸控模組230更包括一金屬薄膜按鍵236,其中金屬薄膜按鍵236配置於第二表面233上,且電性連接至控制晶片232。此處,金屬薄膜按鍵236主要的功能在於提供按壓行程的觸感。
圖3A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在第一模式下的示意圖。圖3B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在第二模式下的示意圖。圖4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模式的流程圖。請先同時參考圖2E、圖3A與圖4,當開始使用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時,步驟S10是電子裝置10處於初始模式的狀態。此時,控制晶片232並未驅動發光單元220、感測層234以及金屬薄膜按鍵236。
接著,步驟S20,判斷觸發與否,意即判斷指標桿214或觸控模組230是否有被觸發。若指標桿214與觸控模組230都沒有被觸發,則操作模式結束。若觸控模組230被觸發,即當按壓矽膠薄膜240的虛擬觸控區242而啟動第一模式(即步驟S30)時,控制晶片232驅使第一發光單元220a發光,而顯示虛擬觸控區242內的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即顯示第一虛擬按鍵的位置),以提供更直覺得操作體驗。於第一模式時,控制晶片232驅動感測層234,以開啟感測層234的位置感測功能與感測層234的游標控制功能,且觸發金屬薄膜按鍵236,以讓使用者可明確地感受到按壓按鍵的觸感。此時,於第一模式下,實質上是關閉指標桿214的游標控制功能。
接著,在第一模式下,步驟S50,再次判斷觸發與否,意即判斷矽膠薄膜240的虛擬觸控區242是否有被持續觸發,或者是,變更觸發指標桿214。若使用者沒有持續使用矽膠薄膜240的虛擬觸控區242,經過一段時間釋放後,則操作模式回到初始模式。若虛擬觸控區242與指標桿214都沒有被觸發,則操作模式結束。若使用者按壓到指標桿214而觸發指標桿,則會由第一模式切換到第二模式。
另一方面,請同時參考圖2E、圖3B與圖4,若再步驟S20判斷觸發與否時,若是指標桿214被觸發,意即當按壓鍵盤模組210的指標桿214而啟動第二模式(即步驟S40)時,控制晶片232驅使第二發光單元220b發光,而顯示虛擬觸控區242內的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即顯示第二虛擬按鍵的位置),以提供更直覺得操作體驗。如圖3A與圖3B,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的位置不同於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位置,其中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位於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以及按鍵212之間。此外,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的數量(例如是三個,分別為左鍵、右鍵以及中鍵)大於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的數量(例如是二個,分別為左鍵與右鍵),但並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來說,於第二模式時,控制晶片232不驅動感測層234,以開啟感測層234的位置感測功能,開啟指標桿214的游標控制功能,且觸發金屬薄膜按鍵236,以讓使用者可明確地感受到按壓按鍵的觸感。此時,於第二模式下,實質上是關閉感測層234的游標控制功能。
接著,在第二模式下,步驟S60,判斷指標桿214是否釋放,亦即不被用戶按壓或推移。若有釋放指標桿214,則前往步驟70。另一方面,若沒有釋放指標桿214,代表用戶持續按壓或推移指標桿214,即仍維持在第二模式下。
在步驟70中,需要再次判斷觸發與否,即須再次判斷是指標桿214或觸控模組230被觸發。若指標桿214或觸控模組230皆沒有被觸發,則會回到初始模式;若被觸控模組230被觸發,則會由第二模式切換成第一模式。
換言之,上述電子裝置100的模式切換方法,先偵測觸發訊號是否存在,而後,若觸發訊號不存在,則維持第一發光單元220a、第二發光單元220b、觸控模組230、指標桿214的既有狀態或功能。若觸發訊號存在且為觸控模組230的觸發訊號時:開啟第一發光單元220a、關閉第二發光單元220b、開啟觸控模組230的游標控制功能、開啟觸控模組230的位置感測功能以及關閉指標桿214的游標控制功能。若觸發訊號存在且為指標桿214的觸發訊號時:關閉第一發光單元220a、開啟第二發光單元220b、關閉觸控模組230的游標控制功能、開啟觸控模組230的位置感測功能以及開啟指標桿214的游標控制功能。若觸發訊號存在且為一時間觸發訊號時:關閉第一發光單元220a、關閉第二發光單元220b、開啟觸控模組230的游標控制功能、開啟觸控模組230的位置感測功能以及關閉指標桿214的游標控制功能。
簡言之,透過使用者是觸發虛擬觸控區242或指標桿214,觸控模組230的控制晶片232可分別驅動第一發光單元220a發光或第二發光單元220b發光,而使用者可透過第一發光單元220a發光或第二發光單元220b發光,而顯而得知虛擬觸控區242中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a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的位置,以提供使用者更直覺得操作體驗。透過上述的設計,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無須設置習知對應指標桿的實體功能按鍵的佈局空間,因此可具有較小體積與節省空間的優點。
須說明的是,在上述的實施例中,鍵盤模組210與矽膠薄膜240配置為前後關係,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請參考圖5A,鍵盤模組210a在下方,而矽膠薄膜240a在鍵盤模組210a的上方,且鍵盤模組210a的按鍵212a貫穿矽膠薄膜240a的按鍵開口245a;或者是,請參考圖5B,鍵盤模組210b在下方,而矽膠薄膜240b在鍵盤模組210b的上方,且矽膠薄膜240b完全覆蓋鍵盤模組210b的按鍵212b。此處,矽膠薄膜240a、240b具體化為透明矽膠薄膜。
此外,以下將說明多種不同的保護薄膜的結構型態。圖6A繪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矽膠薄膜的局部俯視示意圖。圖6B繪示為沿圖6A的線A-A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6A與圖6B,在本實施例中,矽膠薄膜240c具體化為不透明矽膠薄膜,可視為一種保護薄膜,其中矽膠薄膜240c具有多個貫穿矽膠薄膜240c且連通外部表面241c與內部表面243c的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c(即貫通孔結構),以及多個從內部表面243c往外部表面241c的方向延伸且位於矽膠薄膜240c中的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d(即凹槽結構)。此處,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c可讓光完全穿透,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d所透出的光的亮度小於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c所透出的光的亮度。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實施例中的矽膠薄膜240、240a、240b實質上與矽膠薄膜240c具有相同的結構型態,但並不此為限。
圖7A繪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保護薄膜的局部俯視示意圖。圖7B繪示為沿圖7A的線B-B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7A與圖7B,在本實施例中,保護薄膜300a包括一透明主體層310a以及一不透明油墨層320a。不透明油墨層320a塗布於透明主體層310a上,以定義出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330a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340a。此處,不透明油墨層320a是以圖案化的方式塗佈於透明主體層310a上,意即不透明油墨層320a並未完全覆蓋透明主體層310a,藉此定義出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330a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340a。
圖8A繪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矽膠薄膜的局部俯視示意圖。圖8B繪示為沿圖8A的線C-C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8A與圖8B,在本實施例中,保護薄膜300b包括一不透明主體層310b以及溝槽區域320b。不透明主體層310b具有一第一厚度H1,溝槽區域320b分佈於不透明主體層310b上,並具有一第二厚度H2。溝槽區域320b的第二厚度H2小於不透明主體層310b的第一厚度H1,以定義出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330b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340b。也就是說,保護薄膜300b是透過在不透明主體層310b上形成溝槽區域320b,藉此定義出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330b與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340b。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設計中,矽膠薄膜具有虛擬觸控區,而發光模組與觸控模組皆對應虛擬觸控區設置。因此,當按壓矽膠薄膜的虛擬觸控區而啟動第一模式時,控制晶片驅使第一發光單元發光,而顯示虛擬觸控區內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的位置;當按壓鍵盤模組的指標桿而啟動第二模式時,控制晶片驅使第二發光單元發光,而顯示虛擬觸控區內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的位置。換言之,在虛擬觸控區中,透過發光模組的第一發光單元以及第二發光單元的顯示,可提供使用者二種不同的操作模組。相較於習知技術而言,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可省去對應指標桿的實體功能按鍵的佈局空間,可具有體積小及節省空間的優點。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子裝置100:顯示單元200:主機210、210a、210b:鍵盤模組212、212a、212b:按鍵214:指標桿220:發光模組220a:第一發光單元220b:第二發光單元222:第一發光二極體224:第二發光二極體230:觸控模組231:第一表面232:控制晶片233:第二表面234:感測層236、236a、236b:金屬薄膜按鍵240、240a、240b、240c:矽膠薄膜241、241c:外部表面242:虛擬觸控區242a: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b: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2c、242d: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243、243c:內部表面245a:按鍵開口300a、300b:保護薄模310a:透明主體層310b:不透明主體層320a:不透明油墨層320b:溝槽區域330a、330b: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340a、340b: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H1:第一厚度H2:第二厚度S10、S20、S30、S40、S50、S60、S70:步驟
圖1繪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A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鍵盤模組、發光模組以及觸控模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B繪示為圖2A的發光模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2C繪示為圖2A的觸控模組的第一表面的立體示意圖。 圖2D繪示為圖2A的觸控模組的第二表面的立體示意圖。 圖2E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鍵盤模組、發光模組以及觸控模組的電性連接的方塊圖。 圖3A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在第一模式下的示意圖。 圖3B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在第二模式下的示意圖。 圖4繪示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模式的流程圖。 圖5A與圖5B繪示為本發明的多個實施例的鍵盤模組與矽膠薄膜的配置方式的剖面示意圖。 圖6A繪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矽膠薄膜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6B繪示為沿圖6A的線A-A的剖面示意圖。 圖7A繪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保護薄膜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7B繪示為沿圖7A的線B-B的剖面示意圖。 圖8A繪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保護薄膜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8B繪示為沿圖8A的線C-C的剖面示意圖。
200:主機
210:鍵盤模組
212:按鍵
214:指標桿
220:發光模組
230:觸控模組
240:矽膠薄膜
241:外部表面
242:虛擬觸控區
242a: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
242b: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
243:內部表面

Claims (2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鍵盤模組,具有多個按鍵與一指標桿; 一矽膠薄膜,具有一虛擬觸控區; 一發光模組,配置於該矽膠薄膜的下方,且對應該虛擬觸控區,該發光模組包括一第一發光單元與一第二發光單元;以及 一觸控模組,配置於該矽膠薄膜的下方,且對應該虛擬觸控區,該觸控模組包括一控制晶片與一感測層; 其中,該指標桿、該第一發光單元、該第二發光單元以及該感測層,分別電性連接至該控制晶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位於該矽膠薄膜與該觸控模組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按壓該矽膠薄膜的該虛擬觸控區而啟動一第一模式時,該控制晶片驅使該第一發光單元發光,而顯示該虛擬觸控區內多個第一虛擬按鍵的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於該第一模式時,該控制晶片驅動該感測層,以開啟該感測層的位置感測功能與該感測層的游標控制功能,但關閉該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按壓該鍵盤模組的該指標桿而啟動一第二模式時,該控制晶片驅使該第二發光單元發光,而顯示該虛擬觸控區內多個第二虛擬按鍵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於該第二模式時,該控制晶片驅動該感測層,以開啟該感測層的位置感測功能,但關閉該感測層的游標控制功能,且開啟該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些第二虛擬按鍵位於該些第一虛擬按鍵以及該些按鍵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觸控模組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該感測層覆蓋該第一表面,而該控制晶片位於該第二表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觸控模組更包括一金屬薄膜按鍵,配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且電性連接至該控制晶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發光單元包括多個彼此分離的第一發光二極體,而該第二發光單元包括多個彼此分離的第二發光二極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些第一發光二極體包圍該些第二發光二極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 一顯示單元,該鍵盤模組、該發光模組與該觸控模組定義出一主機,該顯示單元樞設至該主機且與該主機電性連接。
  13.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鍵盤模組,具有多個按鍵與一指標桿;   一保護薄膜,具有一外部表面與一內部表面,該內部表面具有多個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與多個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   一發光模組,配置於該保護薄膜的下方,包括一第一發光單元與一第二發光單元,分別對應於該些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與該些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以及   一觸控模組,配置於該保護薄膜的下方。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保護薄膜,包括:   一透明主體層;以及   一不透明油墨層,塗布於該透明主體層上,以定義出該些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與該些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保護薄膜,包括:   一不透明主體層,具有一第一厚度;以及   一溝槽區域,分佈於該不透明主體層上,並具有一第二厚度,其中該第二厚度小於該第一厚度,以定義出該些第一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與該些第二虛擬按鍵的可透光圖案。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   一控制晶片,電性連接於該指標桿、該第一發光單元、該第二發光單元與該觸控模組。
  17. 一種電子裝置的模式切換方法,包括:   提供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13項所述的電子裝置;   透過該控制晶片偵測一觸發訊號是否存在;以及   若該觸發訊號不存在,則該控制晶片維持該第一發光單元、該第二發光單元、該觸控模組、該指標桿的既有狀態或功能。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若該觸發訊號存在,且為該觸控模組的觸發訊號時:   開啟該第一發光單元;   關閉該第二發光單元;   開啟該觸控模組的游標控制功能;   開啟該觸控模組的位置感測功能;以及   關閉該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若該觸發訊號存在,且為該指標桿的觸發訊號時: 關閉該第一發光單元; 開啟該第二發光單元; 關閉該觸控模組的游標控制功能; 開啟該觸控模組的位置感測功能;以及 開啟該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若該觸發訊號存在,且為一時間觸發訊號時: 關閉該第一發光單元; 關閉該第二發光單元; 開啟該觸控模組的游標控制功能; 開啟該觸控模組的位置感測功能;以及 關閉該指標桿的游標控制功能。
TW107134184A 2018-09-27 2018-09-27 電子裝置及其模式切換方法 TWI690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4184A TWI690843B (zh) 2018-09-27 2018-09-27 電子裝置及其模式切換方法
CN201811213625.0A CN110955342B (zh) 2018-09-27 2018-10-18 电子装置
US16/278,177 US10921981B2 (en) 2018-09-27 2019-02-18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de switching method of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4184A TWI690843B (zh) 2018-09-27 2018-09-27 電子裝置及其模式切換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3170A true TW202013170A (zh) 2020-04-01
TWI690843B TWI690843B (zh) 2020-04-11

Family

ID=69947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4184A TWI690843B (zh) 2018-09-27 2018-09-27 電子裝置及其模式切換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1981B2 (zh)
CN (1) CN110955342B (zh)
TW (1) TWI6908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6551B1 (en) 2021-03-09 2022-06-21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modu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0840A (zh) * 2019-03-26 2019-06-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210077813A (ko) * 2019-12-17 2021-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햅틱 피드백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8472B1 (en) * 1998-09-16 2001-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integrated 2-dimensional and 3-dimensional input device
US20040021681A1 (en) * 2002-07-30 2004-02-05 Liao Chin-Hua Arthur Dual-touch-screen mobile computer
US7557935B2 (en) * 2003-05-19 2009-07-07 Itzhak Baruch Optical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comprising few elements
US7330923B2 (en) * 2005-03-21 2008-02-12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Ip (Singapore) Pte. Ltd. Inpu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WO2007016704A2 (en) * 2005-08-02 2007-02-08 Ipifini, Inc. Input device having multifunctional keys
US20170168637A1 (en) * 2007-06-21 2017-06-15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touch screen device
WO2009099296A2 (en) * 2008-02-05 2009-08-13 Lg Electronics Inc. Virtual optical input device for providing various types of interface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727139A (zh) * 2008-10-24 2010-06-09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TWI409677B (zh) 2008-11-28 2013-09-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發光觸控板模組及其發光裝置
US8427438B2 (en) * 2009-03-26 2013-04-23 Apple Inc. Virtual input tools
TW201035829A (en) * 2009-03-31 2010-10-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creen
CN201499196U (zh) 2009-09-25 2010-06-02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通讯终端及其键盘
US8432362B2 (en) * 2010-03-07 2013-04-30 Ice Computer, Inc. Keyboards and methods thereof
TWI459239B (zh) * 2010-07-15 2014-11-01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一種鍵盤
US8878787B2 (en) * 2010-08-13 2014-11-04 Fujitsu Limited Multi-touch user input based on multiple quick-point controllers
TWI430151B (zh) * 2010-11-03 2014-03-11 Quanta Comp Inc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方法
JP5667002B2 (ja) * 2011-07-16 2015-02-1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コンピュータの入力装置および携帯式コンピュータ
KR20130027841A (ko) * 2011-09-08 2013-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휴대용 컴퓨터
US20140098038A1 (en) * 2012-10-10 2014-04-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configurable haptic device
US9405328B2 (en) * 2012-12-12 2016-08-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Touch pad function modification
WO2014105182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Intel Corporation Dual configuartion computer
CN103425337B (zh) * 2013-07-19 2019-03-2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带复用状态指示的触摸板、实现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529393B2 (en) * 2013-09-28 2016-12-27 Intel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key in a keyboar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720553B2 (en) * 2014-12-30 2017-08-0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Input device including fold over sensor substrate
US9727151B2 (en) * 2015-04-16 2017-08-08 Google Inc. Avoiding accidental cursor movement when contacting a surface of a trackpad
TWI631496B (zh) * 2016-07-22 2018-08-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觸控板
US10732676B2 (en) * 2017-09-06 2020-08-04 Apple Inc. Illuminated device enclosure with dynamic trackpa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6551B1 (en) 2021-03-09 2022-06-21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21981B2 (en) 2021-02-16
CN110955342B (zh) 2023-08-29
US20200104042A1 (en) 2020-04-02
CN110955342A (zh) 2020-04-03
TWI690843B (zh) 2020-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0843B (zh) 電子裝置及其模式切換方法
US8581127B2 (en) Key structure with scissors-type connecting member
TWI607470B (zh) 覆蓋膜及電子裝置
TWM407429U (en) Luminescent keyswitch and luminescent keyboard
US9443675B2 (en) Keyboard
TW201738876A (zh) 螢幕鍵盤之顯示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與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
US20110221676A1 (en) Optical mouse with touch sensitive top
TWI636476B (zh) 發光鍵盤
TWI687951B (zh) 鍵盤裝置
WO2014134067A1 (en) Touch type keyboard with home row embedded cursor control
TW201503195A (zh) 發光鍵盤
TWM534889U (zh) 具薄膜開關功能之背光模組
EP2442209A2 (en) Keyboard
US20220137718A1 (en) Touch type keyboard using temporal evatuation of timestamps to modify key functions
TW201320135A (zh) 發光鍵盤
TWI408716B (zh) 發光鍵盤
US9824836B1 (en) Input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128297B2 (en) Self-luminous keyboard with brightness-enhanced keycaps
TW202143269A (zh) 具有發光觸控功能之鍵盤
TWI751031B (zh) 按鍵
TWI817150B (zh) 鍵盤複合電極模組及發光觸控鍵盤
WO2022262484A1 (zh) 按键式触控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TW201919083A (zh) 發光鍵盤
US8648810B2 (en) Integrated input apparatus
WO2009139297A1 (ja) 静電容量式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