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8189A - 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8189A
TW202008189A TW107142060A TW107142060A TW202008189A TW 202008189 A TW202008189 A TW 202008189A TW 107142060 A TW107142060 A TW 107142060A TW 107142060 A TW107142060 A TW 107142060A TW 202008189 A TW202008189 A TW 20200818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system
level
level storage
block data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7226B (zh
Inventor
王士峰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8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7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722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12Replacement control
    • G06F12/121Replacement control using replacement algorithms
    • G06F12/123Replacement control using replacement algorithms with age lists, e.g. queue, most recently used [MRU] list or least recently used [LRU] li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Management of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04L9/3239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involving non-keyed hash functions, e.g. modification detection codes [MDCs], MD5, SHA or RIPEM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2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 G06F16/1824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implemented using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NAS] architecture
    • G06F16/1827Management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Securing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2Securing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acc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18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 H04L9/0637Modes of operation, e.g. cipher block chaining [CBC], electronic codebook [ECB] or Galois/counter mode [GC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示出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儲存於與所述區塊鏈對接的多級儲存系統;所述多級儲存系統包括用於儲存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的第一級儲存系統,以及用於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進行存檔的至少一個下級儲存系統;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並將所述最新區塊資料儲存至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的第一級儲存系統;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如果是,將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下級儲存系統。

Description

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和裝置
本說明書係關於網路通信技術領域,尤其關於一種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和裝置。
區塊鏈技術,也被稱之為分散式帳本技術,是一種由若干台計算設備共同參與“記帳”,共同維護一份完整的分散式資料庫的新興技術。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的特性,每台計算設備作為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可以參與資料庫記錄、並且各計算設備之間可以快速的進行資料同步;區塊鏈的各節點設備通常要處理區塊鏈系統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隨著“入帳”區塊的增加,增量的區塊資料儲存會逐漸影響記憶體的回應速度,進而影響節點設備的對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的回應效率。
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本說明書提供了一種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儲存於與所述區塊鏈對接的多級儲存系統;所述多級儲存系統包括用於儲存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的第一級儲存系統,以及用於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進行存檔的至少一個下級儲存系統;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並將所述最新區塊資料儲存至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的第一級儲存系統; 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如果是,將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下級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各儲存系統之間採用單鏈式連接方式。 更優的,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高於所述下級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的各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從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梯度下降。 更優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確認所述下級儲存系統的任一級儲存系統是否接收到遷移自其上一級的所述至少部分區塊資料; 如果是,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如果是,繼續將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下一級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更優的,所述針對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相應地,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裝置,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儲存於與所述區塊鏈對接的多級儲存系統;所述多級儲存系統包括用於儲存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的第一級儲存系統,以及用於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進行存檔的至少一個下級儲存系統;所述裝置包括: 讀寫單元,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並將所述最新區塊資料儲存至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的第一級儲存系統; 判斷單元,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遷移單元,如果所述判斷單元判斷為是,將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下級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各儲存系統之間採用單鏈式連接方式。 更優的,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高於所述下級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的各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從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梯度下降。 更優的,上述裝置: 所述判斷單元,確認所述下級儲存系統的任一級儲存系統是否接收到遷移自其上一級的所述至少部分區塊資料; 如果是,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所述遷移單元,如所述下級儲存系統判斷單元確定為是,繼續將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下一級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更優的,所述針對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相應地,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電腦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所述記憶體上儲存有可由處理器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處理器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如上述區塊鏈資料的儲存方法所述的步驟。 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處理器運行時,執行如上述區塊鏈資料的儲存方法所述的步驟。 本說明書所提供的區塊鏈資料的儲存方法、裝置、電腦設備及電腦儲存媒體,在相關遷移觸發事件的觸發下,將第一級儲存系統內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多級儲存系統的下級儲存系統,從而為第一級儲存系統釋放出更多的儲存空間,方便第一級儲存系統更加優化地進行區塊鏈上產生的各種資料操作,如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由於區塊鏈的防篡改特性機制,已被收錄至歷史區塊的資料不能被刪除或修改,且也無法對歷史區塊進行增加資料的操作,對遷移至多級儲存系統的下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只會涉及到讀取操作,因此可選用性能配置較低硬體設備資源來部署上述下級儲存系統,達到節約整個儲存系統成本的目的。
本說明書提供的實施例所述的“區塊鏈”,具體可指一個各節點設備透過共識機制達成的、具有分散式資料儲存結構的P2P網路系統,該區塊鏈內的資料分佈在時間上相連的一個個“區塊(block)”之內,後一區塊包含前一區塊的資料摘要,且根據具體的共識機制(如POW、POS、DPOS或PBFT等)的不同,達成全部或部分節點的資料全備份。區塊鏈的各節點設備(尤其是全節點設備)通常要處理區塊鏈系統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隨著“入帳”區塊的增加,增量的區塊資料儲存會逐漸影響記憶體的回應速度,進而影響節點設備的對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的回應效率。 本說明書旨在提供一種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或裝置,將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儲存於與所述區塊鏈對接的多級儲存系統;所述多級儲存系統包括用於儲存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的第一級儲存系統,以及用於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進行存檔的至少一個下級儲存系統。 圖1為本說明書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 步驟102,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並將所述最新區塊資料儲存至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的第一級儲存系統; 步驟104,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如果是, 步驟106,將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下級儲存系統。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第一級儲存系統用於儲存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而且,與上述最新區塊資料的生成相關,還可用於處理區塊鏈上資料操作業務(包括區塊資料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由於區塊鏈的多節點、高併發的業務需求,第一級儲存系統通常選用儲存性能較高(如高頻寬、高處理速率、大容量等)的儲存媒體。隨著區塊鏈上打包出的區塊越來越多,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剩餘儲存空間逐漸變小,其處理資料的能力,如上述的處理區塊資料共識、驗證、及讀寫的能力隨之逐漸降低,因此儲存系統需要將第一級儲存系統中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第一級儲存系統在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的下級儲存系統。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多級儲存系統可以有多種架構形式,圖2(a)和圖2(b)示意了本說明書提供的多級儲存系統的兩種可能的架構形式。圖2(a)中,第一級儲存系統具有多個下級儲存系統,即多個第二級儲存系統,根據儲存系統的設置,區塊資料可以從第一級儲存系統分別遷移至不同的第二級儲存系統;另外應具體的區塊鏈資料儲存需求,該多個第二級儲存系統還可以與多個第三級儲存系統連接,在本說明書中不作限定。圖2(b)所示的儲存系統為以上述第一級儲存系統起始的、多個下級儲存系統單鏈式連接的多級儲存系統,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各儲存系統之間採用單鏈式連接方式,在該架構的多級儲存系統中,區塊資料從第一級儲存系統單向遷移。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至少一個下級儲存系統為所述多級儲存系統除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外的儲存系統,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將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下級儲存系統,可以包括多種遷移方式:如將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與該第一級儲存系統連接的一個下級儲存系統;或將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與該第一級儲存系統連接的多個下級儲存系統,在本說明書中不作限定。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區塊資料,包括區塊鏈的區塊內的全部資料;在區塊鏈資料庫內還設置有針對每個區塊內的全部資料而建立的索引資料時,上述區塊資料還應包括對應於每個區塊的索引資料,該索引資料通常包括針對每個區塊的區塊摘要值(雜湊值)索引、交易摘要值(雜湊值)索引、交易歷史狀態資料索引等內容,所述交易歷史狀態資料是指區塊鏈上交易狀態的歷史值,例如與某區塊對應的鏈上帳戶總餘額值。因此,本說明書所述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可以包括將該區塊鏈至少部分區塊的區塊內的全部資料整體遷移,或者還可以包括將該至少部分區塊對應的索引資料隨區塊遷移,或者還可以包括將將該至少部分區塊對應的部分索引資料隨區塊遷移等多種形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依據具體的需求設定該多級儲存系統中的區塊資料遷移方式,在本說明書中不作具體限定。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確定是否觸發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確定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是否滿足了預設的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具體而言,該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可包括: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大於預設閾值;或者,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大於預設閾值。基於區塊資料所包含的資料類型,上述用於觸發規則判定的區塊資料可包括:所述區塊內的總資料、交易摘要值資料、區塊摘要值的資料、歷史狀態資料中的一種或多種。 例如,查詢上述區塊鏈在第一級儲存系統內的現有區塊內的總資料容量是否超出預設閾值,如果超過該閾值,發起遷移操作,將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包括每個區塊內總資料或每個區塊內總資料及與每個區塊內總資料相關的索引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當上述遷移參考時間為具體的區塊高度值時,可以直接發起對該區塊高度值之前的區塊資料的遷移;當上述遷移參考時間為具體的物理時間(如時間點或時間戳記)時,可先將該物理時間轉換為具體的區塊高度值,在發起對該區塊高度值之前的區塊資料的遷移。上述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包括每個區塊內總資料或每個區塊內總資料及與每個區塊內總資料相關的索引資料,即為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 又如,當區塊鏈的資料庫內還設置有相關的索引資料時,對於以交易為主要業務形式的區塊鏈,查詢上述區塊鏈在第一級儲存系統內的交易摘要值資料容量是否超出閾值,或該交易摘要值資料占該第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是否超出預設閾值,如果超過該閾值,發起遷移操作,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類似的,上述區塊鏈資料庫內的其他索引資料也可作為上述遷移觸發規則設定的監督對象,監督上述歷史狀態資料的容量或容量占比,以觸發遷移操作。 上述資料遷移觸發規則的設定或遷移觸發操作通常由電腦程式設定並執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設定有資料遷移觸發規則的執行程式可以部署在該區塊鏈節點設備內部,監測上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儲存情況以根據遷移觸發規則而執行,值得注意的是,在由電腦程式執行監測上述回應於所述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並執行相應的遷移操作時,該電腦程式可調用所述區塊鏈中的資料遷移實用程式,將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至少部分的區塊資料,遷移至第一級儲存系統的下級儲存系統。 在示出的另一實施例中,上述資料遷移觸發規則的設定和遷移觸發操作可以由用戶自行判斷手動執行,例如上述第一級儲存系統所在的區塊鏈節點設備的用戶根據自身對第一級儲存系統的現有狀態的瞭解和判斷而主動輸入的遷移指令,也可以是上述區塊鏈節點設備系統調用一些系統其他程式或相關智慧合約程式後觸發出的遷移指令,在本說明書中不作限定。 上述多個實施例所提供的區塊鏈資料的儲存方法,在相關遷移觸發事件的觸發下,將第一級儲存系統內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多級儲存系統的下級儲存系統,從而為第一級儲存系統釋放出更多的儲存空間,方便第一級儲存系統更加優化地進行區塊鏈上產生的各種資料操作,如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由於區塊鏈的防篡改特性機制,已被收錄至歷史區塊的資料不能被刪除或修改,且也無法對歷史區塊進行增加資料的操作,對遷移至所述多級儲存系統的下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只會涉及到讀取操作,因此可選用性能配置較低硬體設備資源來部署上述下級儲存系統,達到節約整個儲存系統成本的目的。 當上述多級儲存系統為如圖2(b)所示的單鏈式多級儲存系統時,接收第一級儲存系統中遷移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的為多級儲存系統的第二級儲存系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知,在接收了上一級遷來的區塊資料後,由於儲存的資料發生增加,第二級儲存系統應確認現有的資料儲存是否觸發了針對第二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如果是,第二級儲存系統也應發起向其下一級儲存系統即第三級儲存系統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的遷移;同理,在接收了上一級遷來的區塊資料後,由於儲存的資料發生增加,第三級儲存系統也應確認現有的資料儲存是否觸發了針對第三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如果是,第三級儲存系統也應發起向其下一級儲存系統即第四級儲存系統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的遷移;相似的過程可依次類推。 因此,在本說明書提供的又一示例性實施例中,對於上述單鏈式架構的多級儲存系統,該區塊鏈資料的儲存方法還包括: 確認所述下級儲存系統的任一級儲存系統是否接收到遷移自其上一級的所述至少部分區塊資料; 如果是,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如果是,繼續將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其下一級儲存系統。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觸發針對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與上述實施例中觸發針對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類似,可包括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大於預設閾值;或者,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大於預設閾值。基於區塊資料所包含的資料類型,上述用於觸發判定的區塊資料可包括:所述區塊內的總資料、交易摘要值資料、區塊摘要值的資料、歷史狀態資料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判斷觸發事件是否發生、遷移至少部分區塊資料至下一級的過程與上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判斷觸發事件是否發生、遷移至少部分區塊資料至下一級的過程類似,在此不再贅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多級儲存系統中,針對每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上述的每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對應的預設閾值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某些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為其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大於預設閾值,另外一些級的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為其儲存的區塊資料對應於該一些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大於預設閾值,甚至還有一些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為用戶輸入的遷移指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的資料儲存需求,為上述多級儲存系統的每一級設置相應的資料遷移觸發事件,以增加本說明書提供的多級儲存系統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由於區塊鏈系統在相應共識機制下運行,已收錄至區塊鏈資料庫內的資料很難被任意的節點篡改,例如採用Pow共識的區塊鏈,至少需要全網51%算力的攻擊才有可能篡改已有資料,因此區塊鏈系統有著其他中心化資料庫系統所無法比擬的保證資料安全、防攻擊篡改的特性。由於已被區塊鏈各節點設備共識收錄的已有區塊不能被篡改,對該已有區塊的操作類型只有讀操作,因此接收從第一級儲存系統遷移而來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的下級儲存系統,其對應的儲存媒體性能要低於上述第一級儲存系統。可選的,在如圖2(b)所示的單鏈式多級儲存系統中,由於區塊鏈內的資料分佈在時間上相連的一個個“區塊(block)”之內,越是歷史久遠的資料被用戶讀取的機率越低,該鏈式多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從第一級儲存系統開始可梯度下降。透過上述的鏈式多級遷移,即可完成對區塊鏈中歷史資料的歸檔儲存,既合理調配了儲存資源,又提高了區塊鏈系統的共識讀寫效率。 與上述流程實現對應,本說明書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區塊鏈資料的儲存裝置。該裝置可以透過軟體實現,也可以透過硬體或者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實現。以軟體實現為例,作為邏輯意義上的裝置,是透過所在設備的CPU (Central Process Unit,中央處理器)將對應的電腦程式指令讀取到記憶體中運行形成的。從硬體層面而言,除了圖4所示的CPU、主記憶體以及記憶體之外,該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裝置所在的設備通常還包括用於進行無線信號收發的晶片等其他硬體,和/或用於實現網路通信功能的板卡等其他硬體。 圖3所示為本說明書所提供的一種區塊鏈資料的儲存裝置30,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儲存於與所述區塊鏈對接的多級儲存系統;所述多級儲存系統包括用於儲存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的第一級儲存系統,以及用於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進行存檔的至少一個下級儲存系統;所述裝置30包括: 讀寫單元302,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並將所述最新區塊資料儲存至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的第一級儲存系統; 判斷單元304,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遷移單元306,如果所述判斷單元判斷為是,將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下級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各儲存系統之間採用單鏈式連接方式。 更優的,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高於所述下級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多級儲存系統中的各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從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梯度下降。 更優的,上述裝置: 所述判斷單元,確認所述下級儲存系統的任一級儲存系統是否接收到遷移自其上一級的所述至少部分區塊資料; 如果是,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所述遷移單元,如所述下級儲存系統判斷單元確定為是,繼續將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下一級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針對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第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更優的,所述針對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任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上述裝置中各個單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實現過程具體詳見上述方法中對應步驟的實現過程,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組,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模組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或模組來實現本說明書方案的目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並實施。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裝置、單元,具體可以由電腦晶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電腦,電腦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蜂窩電話、相機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機、導航設備、電子郵件收發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意幾種設備的組合。 與上述方法實施例相對應,本說明書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腦設備,該電腦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其中,記憶體上儲存有能夠由處理器運行的電腦程式;處理器在運行儲存的電腦程式時,執行本說明書實施例中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的各個步驟。對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的各個步驟的詳細描述請參見之前的內容,不再重複。 與上述方法實施例相對應,本說明書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儲存媒體上儲存有電腦程式,這些電腦程式在被處理器運行時,執行本說明書實施例中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的各個步驟。對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的各個步驟的詳細描述請參見之前的內容,不再重複。 以上所述僅為本說明書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說明書,凡在本說明書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說明書保護的範圍之內。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計算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記憶體。 記憶體可能包括電腦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或非易失性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ROM)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記憶體是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 電腦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片儲存或其他磁性存放裝置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存取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製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明白,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30‧‧‧裝置 302‧‧‧讀寫單元 304‧‧‧判斷單元 306‧‧‧遷移單元
圖1為本說明書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的流程圖; 圖2(a)為本說明書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多級儲存系統的架構圖; 圖2(b)為本說明書又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多級儲存系統的架構圖; 圖3為本說明書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裝置的示意圖; 圖4為運行本說明書所提供的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或裝置實施例的一種硬體結構圖。

Claims (16)

  1. 一種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該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儲存於與該區塊鏈對接的多級儲存系統;該多級儲存系統包括用於儲存該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的第一級儲存系統,以及用於對該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進行存檔的至少一個下級儲存系統;該方法包括: 接收該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並將該最新區塊資料儲存至該多級儲存系統中的第一級儲存系統; 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該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如果是,將該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該下級儲存系統。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該多級儲存系統中各儲存系統之間採用單鏈式連接方式。
  3.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方法,該第一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高於該下級儲存系統。
  4.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方法,該多級儲存系統中的各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從該第一級儲存系統梯度下降。
  5.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確認該下級儲存系統的任一級儲存系統是否接收到遷移自其上一級的該至少部分區塊資料; 如果是,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該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如果是,繼續將該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該任一級儲存系統的下一級儲存系統。
  6. 根據請求項1或5所述的方法,所述針對該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該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該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該第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7.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所述針對該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該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該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該任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8. 一種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裝置,該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儲存於與該區塊鏈對接的多級儲存系統;該多級儲存系統包括用於儲存該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的第一級儲存系統,以及用於對該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進行存檔的至少一個下級儲存系統;該裝置包括: 讀寫單元,接收該區塊鏈的最新區塊資料,並將該最新區塊資料儲存至該多級儲存系統中的第一級儲存系統; 判斷單元,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該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遷移單元,如果該判斷單元判斷為是,將該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該下級儲存系統。
  9. 根據請求項8所述的裝置,該多級儲存系統中各儲存系統之間採用單鏈式連接方式。
  10. 根據請求項8或9所述的裝置,該第一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高於該下級儲存系統。
  11.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裝置,該多級儲存系統中的各級儲存系統對應的儲存媒體的儲存性能從該第一級儲存系統梯度下降。
  12.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裝置: 該判斷單元,確認該下級儲存系統的任一級儲存系統是否接收到遷移自其上一級的該至少部分區塊資料; 如果是,確定是否觸發了針對該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 該遷移單元,如該下級儲存系統判斷單元確定為是,繼續將該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至少部分區塊資料遷移至該任一級儲存系統的下一級儲存系統。
  13. 根據請求項8或12所述的裝置,所述針對該第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該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該第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該第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14.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裝置,所述針對該任一級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遷移事件包括: 該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該任一級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該任一級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15. 一種電腦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該記憶體上儲存有可由處理器運行的電腦程式;該處理器運行該電腦程式時,執行如請求項1到6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16.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被處理器運行時,執行如請求項1到6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7142060A 2018-07-27 2018-11-26 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和裝置 TWI727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7133.0A CN109144414B (zh) 2018-07-27 2018-07-27 区块链数据的多级存储方法和装置
CN201810847133.0 2018-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189A true TW202008189A (zh) 2020-02-16
TWI727226B TWI727226B (zh) 2021-05-11

Family

ID=6479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060A TWI727226B (zh) 2018-07-27 2018-11-26 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34311A1 (zh)
EP (1) EP3777026B1 (zh)
CN (2) CN111897498A (zh)
SG (1) SG11202010940SA (zh)
TW (1) TWI727226B (zh)
WO (1) WO20200238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2272A (zh) * 2019-06-03 2019-10-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US10789222B2 (en) 2019-06-28 2020-09-2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Blockchain-based hierarchical data storage
US10853341B2 (en) 2019-06-28 2020-12-01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Blockchain based hierarchical data storage
US11036720B2 (en) 2019-06-28 2021-06-15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Blockchain-based hierarchical data storage
CN110347660B (zh) * 2019-06-28 2020-08-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分级存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334154B (zh) * 2019-06-28 2020-07-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分级存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347684B (zh) * 2019-06-28 2020-09-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分级存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0860259B1 (en) 2019-07-17 2020-12-08 Tyson York Winarski Multi-tiered storage system for blockchain
CN111837113A (zh) 2019-09-12 2020-10-27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日志结构存储系统
CN111886591A (zh) 2019-09-12 2020-11-03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日志结构存储系统
US10942852B1 (en) 2019-09-12 2021-03-09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Log-structured storage systems
EP3682344A4 (en) * 2019-09-12 2020-12-02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SG11202002021WA (en) * 2019-09-12 2020-04-2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Log-structured storage systems
SG11202002588RA (en) 2019-09-12 2020-04-2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Log-structured storage systems
CN115398874A (zh) * 2019-09-12 2022-11-25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日志结构存储系统
SG11202002775RA (en) 2019-09-12 2020-04-2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Log-structured storage systems
SG11202002027TA (en) 2019-09-12 2020-04-2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Log-structured storage systems
SG11202002614XA (en) 2019-09-12 2020-04-2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Log-structured storage systems
CN112559484A (zh) * 2019-09-25 2021-03-26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管理数据对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737304B (zh) * 2020-07-31 2021-03-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015517B (zh) * 2020-08-05 2024-03-29 北京链飞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8s集群的区块链节点动态迁移方法和系统
CN112968967B (zh) * 2020-09-25 2023-05-1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区块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2488833A (zh) * 2020-11-24 2021-03-12 成都质数斯达克科技有限公司 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0712B (zh) * 2021-04-13 2024-02-09 深圳前海移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数据库构建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4381A (ja) * 1995-07-31 1997-02-14 Toshiba Corp データ格納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格納装置
US7315916B2 (en) * 2004-12-16 2008-01-01 Sandisk Corporation Scratch pad block
TWI351864B (en) * 2005-03-25 2011-11-01 Via Tech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cyrptographic f
US8917238B2 (en) * 2012-06-28 2014-12-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ye-typing term recognition
US20170031676A1 (en) * 2015-07-27 2017-02-02 Deja Vu Security, Llc Blockchain computer data distribution
CN106713412B (zh) * 2016-11-09 2020-11-06 弗洛格(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系统及区块链系统的架构方法
CN106991334B (zh) * 2016-11-24 2021-03-0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取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598500A (zh) * 2016-12-16 2017-04-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存储动态迁移方法
US10445302B2 (en) * 2017-01-03 2019-10-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miting blockchain size to optimize performance
CN107704196B (zh) * 2017-03-09 2020-03-2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数据存储系统和方法
CN107145521B (zh) * 2017-04-10 2019-05-21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区块链多级智能合约的数据迁移方法
CN107193500A (zh) * 2017-05-26 2017-09-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层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7526775B (zh) * 2017-07-18 2020-06-16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归档的方法
CN107423426B (zh) * 2017-08-02 2020-06-02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块数据的数据归档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577427B (zh) * 2017-08-31 2019-12-13 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07025A (zh) * 2017-10-12 2018-02-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需求侧能源互联系统、能源互联控制系统
CN108170740B (zh) * 2017-12-18 2022-04-26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11299B (zh) * 2017-12-28 2021-03-09 上海唯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实时审计追溯系统
CN108519862B (zh) * 2018-03-30 2020-03-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系统的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34311A1 (en) 2020-01-30
CN109144414B (zh) 2020-07-07
CN111897498A (zh) 2020-11-06
TWI727226B (zh) 2021-05-11
EP3777026B1 (en) 2022-12-07
CN109144414A (zh) 2019-01-04
SG11202010940SA (en) 2020-12-30
WO2020023843A1 (en) 2020-01-30
EP3777026A1 (en) 2021-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08189A (zh) 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和裝置
TWI710978B (zh) 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和裝置
US10929198B2 (en) Blockchain-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031471B1 (ko) 자원 배치 최적화를 위한 기회적 자원 이주
US11245774B2 (en) Cache storage for streaming data
KR20170097132A (ko) 데이터베이스에서의 계좌와 관련된 거래 요청의 효율적인 처리를 위한 시스템
CN103106152A (zh) 基于层次存储介质的数据调度方法
US11176170B2 (en) Blockchain-bas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devices
CN107861691B (zh) 一种多控存储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WO2020244242A1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TWI705368B (zh) 區塊鏈資料的壓縮處理方法和裝置、電腦設備以及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CN111506580B (zh) 一种基于中心化块链式账本的交易存储方法
US91351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cking up storage volumes in a storage system
CN111459948A (zh) 一种基于中心化块链式账本的数据块删除方法
JP674454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0569112B (zh) 日志数据写入方法及对象存储守护装置
US10812408B1 (en) Preventing concentrated selection of resource hosts for placing resources
CN103152377A (zh) 一种面向ftp服务的数据访问方法
US11157322B2 (en)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 ephemeral workload/data provisioning system
CN113986134B (zh) 存储数据的方法、读取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4213021A1 (en) Electronic system,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memory device
US11121981B1 (en) Optimistically granting permission to host computing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