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6398A - 用於增強之交互調變失真性能之切換的終端的前端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增強之交互調變失真性能之切換的終端的前端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6398A
TW201946398A TW108114987A TW108114987A TW201946398A TW 201946398 A TW201946398 A TW 201946398A TW 108114987 A TW108114987 A TW 108114987A TW 108114987 A TW108114987 A TW 108114987A TW 201946398 A TW201946398 A TW 2019463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ystem
switch
radio frequency
signal path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4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2771B (zh
Inventor
羅伯特 約翰 湯普森
提摩太 M 法根
強納森 克利斯丁 肯道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天工方案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天工方案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天工方案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6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6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2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27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Abstract

本文中提供具有用於增強交互調變失真性能之切換終端之前端系統。可在該前端系統之傳輸路徑及/或接收路徑上使用該切換終端以在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抑制阻抗變化。例如,相對於傳輸路徑之切換終端,一前端系統可包含藉由一第一射頻(RF)信號路徑及一第二RF信號路徑連接至一頻帶開關之一頻率多工電路。該頻帶開關選擇性地透過該第一RF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一傳輸信號及透過該第二RF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二傳輸信號。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切換終端電路,該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一RF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RF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Description

用於增強之交互調變失真性能之切換的終端的前端系統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電子系統,且特定言之係關於射頻電子器件。
射頻(RF)通信系統可用於傳輸及/或接收廣泛頻率範圍之信號。例如,一RF通信系統可用於無線地傳遞在約30 kHz至300 GHz之一頻率範圍內(諸如針對某些通信標準在約450 MHz至約7 GHz之範圍內)之RF信號。
RF通信系統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基地台、網路存取點、用戶端設備(CPE)、膝上型電腦及穿戴式電子器件。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前端系統。該前端系統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一頻帶開關,其經組態以選擇性地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一傳輸信號及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二傳輸信號;及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數項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且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傳輸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頻率多工電路經進一步組態以輸出一第一接收信號及一第二接收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傳輸信號係一頻帶1信號且該第二傳輸信號係一頻帶3信號。
在數項實施例中,該第一傳輸信號係一頻帶3信號且該第二傳輸信號係一頻帶1信號。
在若干實施例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四工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頻帶開關在一輸出終端處提供該第一射頻信號,且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輸出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根據數項實施例,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頻帶開關之該輸出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根據數項實施例,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在若干實施例中,該頻帶開關經進一步組態以選擇性地透過一第三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三傳輸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功率放大器,該功率放大器經組態以在該頻帶開關之一輸入終端處為該頻帶開關提供該第一傳輸信號及該第二傳輸信號。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包含:一收發器,其經組態以產生至少一個射頻信號;及一前端系統,其經組態以處理來自該收發器之該至少一個射頻信號以產生一第一傳輸信號及一第二傳輸信號。該前端系統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及一頻帶開關,該頻帶開關經組態以選擇性地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該第一傳輸信號及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該第二傳輸信號。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數項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且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傳輸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根據各種實施例,該行動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天線,且該天線開關可操作以選擇性地將該節點連接至該第一天線。
在若干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經組態以產生該第一傳輸信號及該第二傳輸信號之至少一個功率放大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頻帶開關在一輸出終端處提供該第一射頻信號,且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輸出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根據數項實施例,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頻帶開關之該輸出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射頻信號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控制一頻帶開關之一狀態以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將一第一傳輸信號提供至一頻率多工電路;改變該頻帶開關之該狀態以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且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將一第二傳輸信號提供至該頻率多工電路;及在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時,開啟並聯至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之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數項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傳輸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頻率多工電路與一天線開關之間的一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前端系統。該前端系統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一第一低雜訊放大器,其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電連接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一第二低雜訊放大器,其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電連接至該頻率多工電路;及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低雜訊放大器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若干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且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由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放大之一射頻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在數項實施例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一輸入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根據若干實施例,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根據各種實施例,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包含一天線及電耦合至該天線之一前端系統。該前端系統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一第一低雜訊放大器,其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電連接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一第二低雜訊放大器,其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電連接至該頻率多工電路;及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低雜訊放大器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根據數項實施例,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且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由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放大之一射頻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一輸入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根據數項實施例,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解耦開關。
在若干實施例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根據各種實施例,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射頻信號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含: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將來自一頻率多工電路之一第一接收信號提供至一第一低雜訊放大器;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將來自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第二接收信號提供至一第二低雜訊放大器;及在撤銷啟動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時,開啟並聯至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之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接收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頻率多工電路與一天線開關之間的一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撤銷啟動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時,使用一接地開關使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一輸入終端接地。根據若干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撤銷啟動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時,使用一解耦開關使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解耦。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前端系統。該前端系統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一接收開關,其經組態以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從該頻率多工電路接收一第一接收信號且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從該頻率多工電路接收一第二接收信號;及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若干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且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該第一接收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在若干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接收開關之一輸入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根據數項實施例,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根據各種實施例,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包含一天線及電耦合至該天線之一前端系統。該前端系統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一接收開關,其經組態以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從該頻率多工電路接收一第一接收信號且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從該頻率多工電路接收一第二接收信號;及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數項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且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由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放大之一射頻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在若干實施例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接收開關之一輸入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根據數項實施例,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根據數項實施例,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射頻信號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含: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將來自一頻率多工電路之一第一接收信號提供至一接收開關;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將來自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第二接收信號提供至該接收開關;及在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時,開啟並聯至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之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以抑制阻抗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接收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頻率多工電路與一天線開關之間的一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時,使用一接地開關使該接收開關之一輸入終端接地。根據若干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時,使用一解耦開關使該接收開關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解耦。
某些實施例之以下詳細描述呈現特定實施例之各種描述。然而,本文中描述之創新可以多種不同方式體現,例如,如由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定義及涵蓋。在此描述中,參考圖式,其中相似參考數字可指示相同或功能上類似之元件。將理解,圖中繪示之元件不必按比例繪製。再者,將理解,某些實施例可包含多於一圖式中繪示之元件及/或一圖式中繪示之元件之一子集。此外,一些實施例可併入來自兩個或兩個以上圖式之特徵之任何適合組合。
國際電信聯盟(ITU)係聯合國(UN)之一專門機構,其負責關於資訊及通信技術之全球問題,包含無線電頻譜之全球共用。
第3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係世界各地電信標準主體之群組之間的合作,諸如無線電工業及商業協會(ARIB)、電信技術委員會(TTC)、中國通信標準協會(CCSA)、電信工業解決方案聯盟(ATIS)、電信技術協會(TTA)、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及印度電信標準開發協會(TSDSI)。
在ITU之範疇內工作,3GPP開發且維持各種行動通信技術之技術規範,包含例如第二代(2G)技術(例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及增強資料速率GSM演進(EDGE))、第三代(3G)技術(例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及高速封包存取(HSPA))及第四代(4G)技術(例如,長期演進(LTE)及先進LTE)。
可藉由規範版本擴展及修訂3GPP所控制之技術規範,規範版本可跨越多年且指定新特徵及演進之一範圍。
在一個實例中,3GPP在版本10中引入LTE之載波聚合(CA)。儘管最初引入兩個下行鏈路載波,然3GPP在版本14中擴展載波聚合以包含多至五個下行鏈路載波及多至三個上行鏈路載波。由3GPP版本提供之新特徵及演進之其他實例包含(但不限於)授權輔助存取(LAA)、增強LAA (eLAA)、窄頻物聯網(NB-IOT)、車聯網(V2X)及高功率使用者設備(HPUE)。
3GPP在版本15中引入第五代(5G)技術之階段1,且計劃在版本16中引入5G技術之階段2 (目標定於2019年)。隨後3GPP版本將進一步演進且擴展5G技術。5G技術亦在本文中被稱為5G新無線電(NR)。
5G NR支援或計劃支援各種特徵,諸如毫米波頻譜內之通信、波束成形能力、高頻譜效率波形、低延時通信、多個無線電數字學及/或非正交多重存取(NOMA)。儘管此等RF功能性為網路提供靈活性且增強使用者資料速率,然支援此等特徵可帶來數個技術挑戰。
本文中之教示適用於多種通信系統,包含(但不限於)使用先進蜂巢式技術(諸如先進LTE、先進LTE Pro及/或5G NR)之通信系統。
圖1係一通信網路10之一個實例之一示意圖。通信網路10包含一巨型小區基地台1、一小型小區基地台3及使用者設備(UE)之各種實例,包含一第一行動裝置2a、一無線連接汽車2b、一膝上型電腦2c、一固定無線裝置2d、一無線連接列車2e、一第二行動裝置2f及一第三行動裝置2g。
儘管圖1中繪示基地台及使用者設備之特定實例,然一通信網路可包含多種類型及/或數目之基地台及使用者設備。
例如,在所展示實例中,通信網路10包含巨型小區基地台1及小型小區基地台3。小型小區基地台3可以相對於巨型小區基地台1之相對較低功率、較短範圍及/或較少同時使用者而操作。小型小區基地台3亦可被稱為一超微型小區(femtocell)、一微微小區(picocell)或一微小區。儘管通信網路10被繪示為包含兩個基地台,然通信網路10可經實施以包含更多或更少基地台及/或其他類型之基地台。
儘管展示使用者設備之各種實例,然本文中之教示適用於多種使用者設備,包含(但不限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IoT裝置、穿戴式電子器件、用戶端設備(CPE)、無線連接車輛、無線中繼及/或多種其他通信裝置。此外,使用者設備不僅包含在一蜂巢式網路中操作之當前可用通信裝置,而且包含將可使用如本文中描述且主張之發明系統、程序、方法及裝置容易地實施之隨後開發通信裝置。
圖1之所繪示通信網路10使用各種蜂巢式技術(包含例如4G LTE及5G NR)支援通信。在某些實施方案中,通信網路10經進一步調適以提供一無線區域網路(WLAN),諸如WiFi。儘管已提供通信技術之各種實例,然通信網路10可經調適以支援多種通信技術。
圖1中已描繪通信網路10之各種通信鏈路。通信鏈路可以多種方式雙工,包含例如使用分頻雙工(FDD)及/或分時雙工(TDD)。FDD係使用不同頻率來傳輸及接收信號之一射頻通信類型。FDD可提供數個優點,諸如高資料速率及低延時。相比之下,TDD係使用約相同頻率來傳輸及接收信號之一射頻通信類型,且其中在時間上切換傳輸及接收通信。TDD可提供數個優點,諸如頻譜之高效使用及傳輸方向與接收方向之間的處理量之可變分配。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使用者設備可使用4G LTE、5G NR及WiFi技術之一或多者與一基地台通信。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增強授權輔助存取(eLAA)用於聚合一或多個授權頻率載波(例如,授權4G LTE及/或5G NR頻率)與一或多個未授權載波(例如,未授權WiFi頻率)。
如圖1中展示,通信鏈路不僅包含UE與基地台之間的通信鏈路,而且包含UE至UE通信及基地台至基地台通信。例如,通信網路10可經實施以支援自前傳(self-fronthaul)及/或自回載(self-backhaul)。
通信鏈路可在多種頻率內操作。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在小於6吉赫(GHz)之一或多個頻帶內及/或大於6 GHz之一或多個頻帶內使用5G NR技術支援通信。例如,通信鏈路可伺服頻率範圍1 (FR1)、頻率範圍2 (FR2)或其等之一組合。在一項實施例中,行動裝置之一或多者支援一HPUE功率類規範。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一基地台及/或使用者設備使用波束成形進行通信。例如,波束成形可用於聚焦信號強度以克服路徑損失,諸如與在高信號頻率內通信相關聯之高損失。在某些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諸如一或多個行動電話)使用在30 GHz至300 GHz之範圍內之毫米波頻帶及/或在6 GHz至30 GHz或更特定言之24 GHz至30 GHz之範圍內之上厘米波頻率下之波束成形進行通信。
通信網路10之不同使用者可以多種方式共用可用網路資源,諸如可用頻譜。
在一個實例中,分頻多重存取(FDMA)用於將一頻帶劃分為多個頻率載波。另外,將一或多個載波分配給一特定使用者。FDMA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單載波FDMA (SC-FDMA)及正交FDMA (OFDMA)。OFDMA係將可用頻寬細分為可單獨指派給不同使用者之多個相互正交窄頻副載波之一多載波技術。
共用存取之其他實例包含(但不限於):分時多重存取(TDMA),其中為一使用者分配使用一頻率資源之特定時槽;分碼多重存取(CDMA),其中藉由為各使用者指派一唯一碼而在不同使用者中共用一頻率資源;分空間多重存取(SDMA),其中波束成形用於藉由空間分割而提供共用存取;及非正交多重存取(NOMA),其中功率域用於多重存取。例如,NOMA可用於以相同頻率、時間及/或程式碼伺服多個使用者但具有不同功率位準。
增強行動寬頻(eMBB)係指用於使LTE網路之系統容量增長之技術。例如,eMBB可指針對各使用者具有至少10 Gbps之一峰值資料速率及100 Mbps之一最小值之通信。超可靠低延時通信(uRLLC)係指具有非常低延時(例如,小於2毫秒)之通信技術。uRLLC可用於關鍵任務通信,諸如自主駕駛及/或遠程手術應用。大規模機器型通信(mMTC)係指與至日常物件之無線連接相關聯之低成本及低資料速率通信,諸如與物聯網(IoT)應用相關聯之通信。
圖1之通信網路10可用於支援多種先進通信特徵,包含(但不限於)eMBB、uRLLC及/或mMTC。
圖2A係使用載波聚合之一通信鏈路之一個實例之一示意圖。載波聚合可用於藉由支援多個頻率載波內之通信而加寬通信鏈路之頻寬,藉此藉由利用分段頻譜分配而增加使用者資料速率且增強網路容量。
在所繪示實例中,通信鏈路設置於一基地台21與一行動裝置22之間。如圖2A中展示,通信鏈路包含用於從基地台21至行動裝置22之RF通信之一下行鏈路通道及用於從行動裝置22至基地台21之RF通信之一上行鏈路通道。
儘管圖2A在FDD通信之內容脈絡中繪示載波聚合,然載波聚合亦可用於TDD通信。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一通信鏈路可提供一下行鏈路通道及一上行鏈路通道之不對稱資料速率。例如,一通信鏈路可用於支援一相對高下行鏈路資料速率以實現多媒體內容至一行動裝置之高速串流傳輸,同時提供一相對較慢資料速率以將資料從行動裝置上傳至雲端。
在所繪示實例中,基地台21及行動裝置22經由載波聚合進行通信,該載波聚合可用於選擇性地增加通信鏈路之頻寬。載波聚合包含連續聚合,其中聚合相同操作頻帶內之連續載波。載波聚合亦可為不連續的,且可包含在一共同頻帶或不同頻帶內之頻率上分離之載波。
在圖2A中展示之實例中,上行鏈路通道包含三個聚合分量載波fUL1 、fUL2 及fUL3 。另外,下行鏈路通道包含五個聚合分量載波fDL1 、fDL2 、fDL3 、fDL4 及fDL5 。儘管展示分量載波聚合之一個實例,然可針對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聚合更多或更少載波。再者,聚合載波之一數目可隨時間變化以達成所要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資料速率。
例如,相對於一特定行動裝置之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通信之聚合載波之一數目可隨時間改變。例如,在裝置移動通過通信網路時及/或在網路使用隨時間改變時,聚合載波之數目可改變。
圖2B繪示圖2A之通信鏈路之上行鏈路載波聚合之各種實例。圖2B包含一第一載波聚合案例31、一第二載波聚合案例32及一第三載波聚合案例33,其等示意性地描繪三種類型之載波聚合。
載波聚合案例31至33繪示一第一分量載波fUL1 、一第二分量載波fUL2 及一第三分量載波fUL3 之不同頻譜分配。儘管在聚合三個分量載波之內容脈絡中繪示圖2B,然載波聚合可用於聚合更多或更少載波。再者,儘管在上行鏈路之內容脈絡中繪示,然聚合案例亦適用於下行鏈路。
第一載波聚合案例31繪示頻帶內連續載波聚合,其中聚合在頻率上相鄰且在一共同頻帶中之分量載波。例如,第一載波聚合案例31描繪連續且定位於一第一頻帶BAND1內之分量載波fUL1 、fUL2 及fUL3 之聚合。
繼續參考圖2B,第二載波聚合案例32繪示頻帶內不連續載波聚合,其中聚合在頻率上不相鄰且在一共同頻帶內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分量載波。例如,第二載波聚合案例32描繪不連續但定位於一第一頻帶BAND1內之分量載波fUL1 、fUL2 及fUL3 之聚合。
第三載波聚合案例33繪示頻帶間不連續載波聚合,其中聚合在頻率上不相鄰且在多個頻帶中之分量載波。例如,第三載波聚合案例33描繪一第一頻帶BAND1之分量載波fUL1 及fUL2 與一第二頻帶BAND2之分量載波fUL3 之聚合。
圖2C繪示圖2A之通信鏈路之下行鏈路載波聚合之各種實例。該等實例描繪一第一分量載波fDL1 、一第二分量載波fDL2 、一第三分量載波fDL3 、一第四分量載波fDL4 及一第五分量載波fDL5 之不同頻譜分配之各種載波聚合案例34至38。儘管在聚合五個分量載波之內容脈絡中繪示圖2C,然載波聚合可用於聚合更多或更少載波。再者,儘管在下行鏈路之內容脈絡中繪示,然聚合案例亦適用於上行鏈路。
第一載波聚合案例34描繪連續且定位於相同頻帶內之分量載波之聚合。另外,第二載波聚合案例35及第三載波聚合案例36繪示不連續但定位於相同頻帶內之兩個聚合實例。此外,第四載波聚合案例37及第五載波聚合案例38繪示兩個聚合實例,其中聚合在頻率上不相鄰且在多個頻帶中之分量載波。隨著聚合分量載波之一數目增加,可能載波聚合案例之一複雜性亦增加。
參考圖2A至圖2C,在載波聚合中使用之個別分量載波可具有各種頻率,包含例如相同頻帶或多個頻帶中之頻率載波。另外,載波聚合適用於其中個別分量載波具有約相同頻寬之實施方案及其中個別分量載波具有不同頻寬之實施方案。
某些通信網路為一特定使用者裝置分配一主要分量載波(PCC)或針對上行鏈路分配錨定載波且針對下行鏈路分配一PCC。另外,當行動裝置使用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之一單一頻率載波進行通信時,使用者裝置使用PCC進行通信。為增強上行鏈路通信之頻寬,上行鏈路PCC可與一或多個上行鏈路次要分量載波(SCC)聚合。另外,為增強下行鏈路通信之頻寬,下行鏈路PCC可與一或多個下行鏈路SCC聚合。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一通信網路為各分量載波提供一網路小區。另外,一主要小區可使用一PCC操作,而一次要小區可使用一SCC操作。主要及次要小區可例如歸因於載波頻率及/或網路環境之差異而具有不同覆蓋面積。
授權輔助存取(LAA)係指下行鏈路載波聚合,其中與一行動通訊運營商相關聯之一授權頻率載波與未授權頻譜(諸如WiFi)中之一頻率載波聚合。LAA採用授權頻譜中之一下行鏈路PCC,該下行鏈路PCC攜載與通信鏈路相關聯之控制及發信資訊,而未授權頻譜在可用時聚合以獲得較寬下行鏈路頻寬。LAA可在動態調整次要載波之情況下操作以避免WiFi使用者及/或與WiFi使用者共存。增強授權輔助存取(eLAA)係指聚合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兩者之授權頻譜及未授權頻譜之一LAA演進。
具有切換終端之前端系統之概述
一射頻(RF)通信系統可包含用於處理藉由無線通信傳輸及/或接收之RF信號之一前端系統。此等RF通信系統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基地台、網路存取點、用戶端設備(CPE)、膝上型電腦及穿戴式電子器件。
一前端系統可經實施以支援用於增強頻寬及/或其他性能特性之各種特徵。在一個實例中,一前端系統經實施以支援載波聚合,藉此提供靈活性以增加峰值資料速率。在另一實例中,一前端系統經實施以支援MIMO通信以增加處理量且增強行動寬頻服務。例如,歸因於無線電環境之空間多工差異,MIMO通信受益於較高信雜比、改良編碼及/或減少信號干擾。
儘管實施一前端系統以支援此等特徵可提供數個優點,然以此方式實施前端系統可引起數個共存或互通問題。
本文中之教示試圖提供不僅提供高隔離度而且展現穩健交互調變失真(IMD)性能之一前端系統,諸如良好二階攔截點(IP2)及/或三階攔截點(IP3)。相比之下,某些習知前端系統經受IMD與隔離度之間的一折衷,諸如一給定隔離量之降級IP2及/或IP3性能。
一低阻抗開關可連接至一頻帶開關之一終端以將一非作用傳輸路徑並聯至接地,藉此提供良好隔離度。儘管使一非作用傳輸路徑接地可提供高隔離度,然發明人已認知,以此方式實施前端系統可引起一阻抗失配。阻抗失配導致較差IMD性能,此繼而可使前端系統之線性及/或其他性能規範降級。
本文中提供具有用於增強交互調變失真性能之切換終端之前端系統。可在該前端系統之傳輸路徑及/或接收路徑上使用該切換終端以在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抑制阻抗變化。
例如,相對於傳輸路徑之切換終端,一前端系統可包含藉由一第一RF信號路徑及一第二RF信號路徑連接至一頻帶開關之一頻率多工電路(例如,雙工電路)。頻帶開關選擇性地透過第一RF信號路徑為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一傳輸信號及透過第二RF信號路徑為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二傳輸信號。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切換終端電路,該切換終端電路與第一RF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第一RF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藉由以此方式實施前端系統,提供數個優點,諸如干擾載波頻率下之低IMD變化對頻率。相比之下,習知前端架構無法瞭解由於並聯具有零或低阻抗之一未使用傳輸埠而導致之阻抗變化之一影響。
再者,保持終端阻抗可增強非線性前端組件(諸如絕緣體上矽(SOI)開關電晶體)之性能,該等非線性前端組件可對阻抗改變敏感且依據各載波頻率下呈現之阻抗而產生IMD。因此,實施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可改良非線性前端組件之IMD性能。
另外或除用於傳輸路徑之切換終端以外,切換終端可用於前端系統之接收路徑。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一前端系統包含連接至一第一RF接收路徑及一第二RF接收路徑之一頻率多工電路。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切換終端電路,該切換終端電路與第一RF接收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第一RF接收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圖3A係根據一項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60之一示意圖。前端系統60包含一頻帶開關41、一頻率多工電路42、一控制電路45及一切換終端電路51。儘管展示具有一切換終端電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項實施例,然本文中之教示適用於以多種方式實施之前端系統。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頻帶開關41接收一頻帶A傳輸信號(BAND A TX)及一頻帶B傳輸信號(BAND B TX)。頻帶A傳輸信號及頻帶B傳輸信號可對應於具有各種頻帶之傳輸信號,包含(但不限於)由3GPP指定之頻帶,諸如4G、LTE及/或5G頻帶。在所繪示實施例中,頻帶開關41係一傳輸頻帶選擇開關。
如圖3A中展示,頻帶開關41進一步接收分別用於選擇頻帶A傳輸信號及頻帶B傳輸信號之一頻帶A選擇信號(SELA)及一頻帶B選擇信號(SELB)。
儘管展示其中頻帶開關41在兩個傳輸信號之間做出選擇之一實例,然頻帶開關41可提供三個或三個以上信號中之選擇。此外,可以多種方式控制一頻帶開關之一狀態,包含使用更多或更少選擇信號之實施方案。
頻帶開關41經由一第一RF信號路徑55及一第二RF信號路徑56耦合至頻率多工電路42。當選擇頻帶A傳輸信號時,頻帶開關41經由第一RF信號路徑55將頻帶A傳輸信號提供至頻率多工電路42。另外,當選擇頻帶B傳輸信號時,頻帶開關41經由第二RF信號路徑56將頻帶B傳輸信號提供至頻率多工電路42。
如圖3A中展示,頻率多工電路42耦合至一雙向傳輸/接收終端(TX/RX),且輸出一頻帶A接收信號(BAND A RX)及一頻帶B接收信號(BAND B RX)。頻率多工電路42可以多種方式實施,包含(但不限於)使用一或多個雙工器、一或多個四工器、一或多個開關及/或用於多工化傳輸及接收信號之其他適合電路。儘管所繪示頻率多工電路42輸出兩個接收信號,然一頻率多工電路可經實施以輸出更多或更少信號。
頻率多工電路42可用於多工化多種類型之信號,諸如與FDD及/或TDD通信相關聯之信號。在一個實例中,頻帶A及/或頻帶B用於傳遞與各種載波聚合案例相關聯之FDD信號。在另一實例中,頻帶A及/或頻帶B用於傳遞TDD信號,諸如不同步操作之TDD頻帶。例如,不同步TDD可經受IP3考量,例如+/-n*FDD1 +/-m*TDD2 =TDD3 ,其中TDD2 與TDD3 不同步(混合TX及Rx時序)且TDD3 對應於犧牲者Rx頻帶。
所繪示實施例包含由一頻帶A終端啟動信號()啟動之切換終端電路51,該頻帶A終端啟動信號與由頻帶A選擇信號(SELA)選擇頻帶A傳輸信號互補地控制。因此,當頻帶開關41透過第一RF信號路徑55將頻帶A傳輸信號提供至頻率多工器42,使得第一RF信號路徑55係作用時,切換終端電路51關閉且不提供終端。然而,當未透過第一RF信號路徑55提供頻帶A傳輸信號使得第一RF信號路徑55係非作用時,切換終端電路51開啟以提供終端。
因此,當第一RF信號路徑55係非作用時,切換終端電路51開啟以提供阻抗匹配。藉由包含切換終端電路51,提供傳輸/接收終端(TX/RX)處之阻抗匹配,藉此增強前端系統60之IMD性能。
儘管描繪包含一個切換終端電路之一實例,然一前端系統可包含多個切換終端電路。例如,第二RF信號路徑56可另外或替代地包含一切換終端電路,該切換終端電路在第二RF信號路徑56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提供阻抗匹配。此外,一或多個額外RF信號路徑可包含於頻帶開關41與頻率多工電路42之間,且任何數目個額外RF信號路徑可包含一切換終端電路。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控制電路45產生頻帶A選擇信號(SELA)、頻帶B選擇信號(SELB)及頻帶A終端啟動信號()。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控制電路45基於透過一晶片介面或匯流排接收之資料控制信號之狀態。
圖3B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70之一示意圖。前端系統70包含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51、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52、一第三切換終端電路53、一頻帶開關61、一頻率多工電路62、一天線開關63、一天線64、一控制電路65。
圖3B之前端系統70類似於圖3A之前端系統60,惟頻帶開關61及頻率多工電路62各在一額外頻帶(在此實例中,由頻帶C指示)內操作除外,其中頻帶開關61與頻率多工電路62之間的各RF信號路徑包含與RF信號路徑並聯之一切換終端電路。此外,圖3B之前端系統70進一步包含天線開關63及天線64。
因此,頻率多工電路62不僅輸出頻帶A接收信號(BAND A RX)及頻帶B接收信號(BAND B RX),而且輸出頻帶C接收信號(BAND C RX)。此外,頻帶開關61不僅接收頻帶A傳輸信號(BAND A TX)及頻帶B傳輸信號(BAND B TX),而且接收頻帶C傳輸信號(BAND C TX)。再者,頻帶開關61及頻率多工電路62由一第一RF信號路徑55、一第二RF信號路徑56及一第三RF信號路徑57耦合,其等分別選擇性地與第一切換終端電路51、第二切換終端電路52及第三切換終端電路53終接。
儘管展示在三個頻帶內操作且使用三個切換終端電路之一實例,然一前端系統可在更多或更少頻帶內操作及/或包含更多或更少切換終端電路。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控制電路65產生頻帶A選擇信號(SELA)、頻帶B選擇信號(SELB)、頻帶C選擇信號(SELC)、頻帶A終端啟動信號()、頻帶B終端啟動信號()及頻帶C終端啟動信號()。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控制電路45基於透過一晶片介面或匯流排接收之資料控制信號之狀態。
圖3C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80之一示意圖。前端系統80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42、一控制電路45、一切換終端電路51、一第一低雜訊放大器(LNA) 71及一第二LNA 72。儘管展示具有一切換終端電路之一前端系統之另一實施例,然本文中之教示適用於以多種方式實施之前端系統。
如圖3C中展示,頻率多工電路42耦合至一雙向傳輸/接收終端(TX/RX),且接收一頻帶A傳輸信號(BAND A TX)及一頻帶B傳輸信號(BAND B TX)。頻率多工電路42可以多種方式實施,包含(但不限於)使用一或多個雙工器、一或多個四工器、一或多個開關及/或用於多工化傳輸及接收信號之其他適合電路。儘管所繪示頻率多工電路42接收兩個傳輸信號,然一頻率多工電路可經實施以接收更多或更少傳輸信號。
頻率多工電路42可用於多工化多種類型之信號,諸如與FDD及/或TDD通信相關聯之信號。在一個實例中,頻帶A及/或頻帶B用於傳遞與各種載波聚合案例相關聯之FDD信號。在另一實例中,頻帶A及/或頻帶B用於傳遞TDD信號,諸如不同步操作之TDD頻帶。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頻率多工電路42亦透過一第一RF信號路徑75耦合至第一LNA 71且透過一第二RF信號路徑76耦合至第二LNA 72。如圖3C中展示,第一LNA 71接收一頻帶A選擇信號(SELA)以啟用第一LNA 71。當啟用時,第一LNA 71放大第一RF信號路徑75上之RF信號以產生一頻帶A接收信號(BAND A RX)。另外,第二LNA 72接收一頻帶B選擇信號(SELB)以啟用第二LNA 72。當啟用時,第二LNA 72放大第二RF信號路徑76上之RF信號以產生一頻帶B接收信號(BAND B RX)。
頻帶A接收信號及頻帶B接收信號可對應於具有各種頻帶之傳輸信號,包含(但不限於)由3GPP指定之頻帶,諸如4G、LTE及/或5G頻帶。
所繪示實施例包含由一頻帶A終端啟動信號()啟動之切換終端電路51,該頻帶A終端啟動信號與頻帶A選擇信號(SELA)互補地控制。因此,當啟用第一LNA 71時,切換終端電路51關閉且不提供終端。然而,當停用第一LNA 71時,切換終端電路51開啟以提供終端。
因此,當第一RF信號路徑75係非作用時,切換終端電路51開啟以提供阻抗匹配。藉由包含切換終端電路51,提供傳輸/接收終端(TX/RX)處之阻抗匹配,藉此增強前端系統80之IMD性能。
儘管描繪包含一個切換終端電路之一實例,然一前端系統可包含多個切換終端電路。例如,第二RF信號路徑76可另外或替代地包含一切換終端電路,該切換終端電路在第二RF信號路徑76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提供阻抗匹配。此外,可包含一或多個額外RF信號路徑,且任何數目個額外RF信號路徑可包含一切換終端電路。
圖3D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90之一示意圖。前端系統90包含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51、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52、一第三切換終端電路53、一頻率多工電路62、一天線開關63、一天線64、一控制電路65、一第一LNA 71、一第二LNA 72及一第三LNA 73。
圖3D之前端系統90類似於圖3C之前端系統80,惟前端系統90進一步包含天線開關63及天線64且頻率多工電路62在一額外頻帶(在此實例中,由頻帶C指示)內操作除外。
因此,頻率多工電路62接收一頻帶C傳輸信號(BAND C TX)且透過一第三RF信號路徑77耦合至第三LNA 73。第三LNA 73由一頻帶C選擇信號(SELC)控制且在啟用時輸出一頻帶C接收信號(BAND C RX)。第一RF信號路徑75、第二RF信號路徑76及第三RF信號路徑77分別選擇性地由第一切換終端電路51、第二切換終端電路52及第三切換終端電路53終接。
儘管展示在三個頻帶內操作且使用三個切換終端電路之一實例,然一前端系統可在更多或更少頻帶內操作及/或包含更多或更少切換終端電路。
圖3E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100之一示意圖。前端系統100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42、一控制電路45、一切換終端電路51及一LNA開關91。
圖3E之前端系統100類似於圖3C之前端系統80,惟前端系統100省略第一LNA 71及第二LNA 72且包含LNA開關91除外。LNA開關91亦在本文中被稱為一接收開關。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LNA開關91在頻帶A選擇信號(SELA)係作用時輸出一頻帶A接收信號(BAND A RX)且在頻帶B選擇信號(SELB)係作用時輸出一頻帶B接收信號(BAND B RX)。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將頻帶A接收信號(BAND A RX)及頻帶B接收信號(BAND B RX)提供至一共同或共用LNA,藉此減少相對於各路徑包含一單獨LNA之一實施方案之放大器負擔及組件計數。
當第一RF信號路徑75係非作用時,切換終端電路51啟動。藉由包含切換終端電路51,提供傳輸/接收終端(TX/RX)處之阻抗匹配,藉此增強前端系統100之IMD性能。
儘管展示具有兩個RF接收路徑及一個切換終端電路之一實例,然可包含額外RF接收路徑及/或切換終端電路。
圖4A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140之一示意圖。前端系統140包含一功率放大器81、一頻帶開關82、一B1 LNA 83、一B3 LNA 84、一B1雙工器85、一B3雙工器86、一匹配電感器87、一天線開關88 (在此實例中,在一SOI晶粒上實施)、一B1切換終端電路89、一B3切換終端電路90、一B1解耦開關96、一B3解耦開關97、一第一並聯接地開關101、一第二並聯接地開關102、一第三並聯接地開關103、一第四並聯接地開關104、一第五並聯接地開關105、一第一低阻抗元件111、一第二低阻抗元件112、一第三低阻抗元件113、一第四低阻抗元件114及一第五低阻抗元件115。
如圖4A中展示,功率放大器81之一輸出耦合至頻帶開關82之一中頻帶(MB)輸入。頻帶開關82包含一B34/39選擇開關131、一B1選擇開關132、另一B1選擇開關133、一B2選擇開關134及一B3選擇開關135。在所繪示實施例中,跨多個頻帶共用功率放大器81,藉此減少成本、面積及/或複雜性。然而,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可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功率放大器。
B1切換終端89包含一並聯開關121及一終端電阻器125,該終端電阻器125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係約50歐姆。並聯開關121在B1傳輸信號路徑137係作用時敞開且在B1傳輸信號路徑137係非作用時閉合。
B3切換終端90包含一並聯開關122及一終端電阻器126,該終端電阻器126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係約50歐姆。並聯開關122在B3傳輸信號路徑138係作用時敞開且在B3傳輸信號路徑138係非作用時閉合。
包含B1切換終端電路89及B3切換終端電路90改良相對於其中省略切換終端電路之一實施方案之阻抗匹配。例如,可藉由在B1傳輸係非作用時終接B1傳輸信號路徑137及藉由在B3傳輸係非作用時終接B3傳輸信號路徑138而增強節點139 (對應於一雙向TX/RX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因此,B1切換終端電路89操作以將阻抗保持為在節點139處之B1傳輸頻率下實質上恆定(例如,約50歐姆),而B3切換終端電路90操作以將阻抗保持為在節點139處之B3傳輸頻率下實質上恆定。
在本文中之某些實施方案中,一切換終端電路操作以終接與跨頻帶之一頻率範圍之一頻帶相關聯之一信號路徑。例如,切換終端電路可針對頻帶內之信號頻率維持阻抗實質上恆定。
圖4A之前端系統140進一步包含接地開關101至105及低阻抗元件111至115,其等用於將頻帶開關82之未使用埠或終端並聯至接地,藉此提供高隔離度。另外,包含B1解耦開關96及B3解耦開關97,其等具有發信性能之相對低插入損耗同時達成足夠隔離度。
藉由包含接地開關及切換終端電路兩者,可達成高隔離度及穩健IMD性能兩者。
例如,儘管終端電阻器125至126提供阻抗變化之良好抑制,然終端電阻器125至126之電阻可過高而難以將阻滯頻率之良好隔離度提供至功率放大器81之輸出(例如,一雙極電晶體之一集極或一場效電晶體之一汲極)。因此,包含用於提供終端之終端電阻器125至126及用於提供隔離度之接地開關101至105兩者可減少或消除隔離度與IMD性能之間的一折衷。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切換終端電路用於增強部分使用B1及B3通信之一前端系統之性能。例如,前端系統140可經受具有2*B1TX -B3TX =B1RX 之三階IMD敏感度考量之一B1+B3上行鏈路載波聚合案例,其中B1TX 或B3TX 之一者係來自功率放大器81且另一者係來自一衛星功率放大器(例如,見圖8之組態)。
儘管展示在特定頻帶實例內操作之一前端系統之一實例,然本文中之教示適用於在多種頻帶內操作之RF前端。因此,其他實施方案係可行的。
圖4B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150之一示意圖。前端系統150包含一功率放大器81、一頻帶開關82、一B1 LNA 83、一B3 LNA 84、一B1雙工器85、一B3雙工器86、一匹配電感器87、一天線開關88 (在此實例中,在一SOI晶粒上實施)、一第一B1切換終端電路89、一第一B3切換終端電路90、一B1解耦開關96、一B3解耦開關97、分別第一並聯接地開關101至第五並聯接地開關105、分別第一低阻抗元件111至第五低阻抗元件115、一第二B1切換終端電路151及一第二B3切換終端電路152。
圖4B之前端系統150類似於圖4A之前端系統140,惟前端系統150進一步包含第二B1切換終端電路151及第二B3切換終端電路152除外。
當啟用B1 LNA 83時,停用第二B1切換終端電路151。然而,當停用B1 LNA 83時,啟用第二B1切換終端電路151以終接B1 LNA 83之輸入。另外,當啟用B3 LNA 84時,停用第二B3切換終端電路152。然而,當停用B3 LNA 84時,啟用第二B3切換終端電路152以終接B3 LNA 84之輸入。
圖5A係不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史密斯圖之一個實例。史密斯圖對應於圖4A之前端系統140之一個實施方案之模擬,其中省略B1切換終端電路89及B3切換終端電路90。史密斯圖針對不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實施方案提供天線開關88之輸入處之節點139處之阻抗之一圖解。
如由圖5A之相對稀疏輪廓展示,阻抗係相對不受控制的。例如,圖4A之終端B3處之約0歐姆及B3雙工器86之一相對高相移對頻率導致節點139處之不受控阻抗。由於IMD在高阻抗值下可為相對高且在低阻抗值下可為相對低,故與圖5A相關聯之前端系統之IMD性能可相對大幅波動。
圖5B係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史密斯圖之一個實例。史密斯圖對應於圖4A之前端系統140之一個實施方案之模擬,其中包含B1切換終端電路89及B3切換終端電路90。如由圖5A與圖5B之一比較展示,圖5B之史密斯圖對應於一更緊密輪廓及更嚴格控制之阻抗。因此,圖5B之史密斯圖與相對於圖5A之史密斯圖之優越IMD性能相關聯。
圖6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200之一示意圖。前端系統200包含一頻帶開關181、一頻率多工電路182、一天線開關183、一切換終端電路184、一匹配電感器185、一接地開關191及一解耦開關192。切換終端電路184包含一並聯開關193及一終端電阻器194,該終端電阻器194可為實質上50歐姆或其他所要終端阻抗值。
頻率多工電路182包含一B1雙工器186、一B3雙工器187、一B4雙工器188、一B1移相器189及一B3移相器190。儘管展示一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個實例,然其他實施方案係可行的,諸如使用四工器及/或其他適合多工電路之組態。
所繪示頻帶開關181接收一B1傳輸信號(B1 TX),頻帶開關181選擇性地透過一B1傳輸信號路徑197將該B1傳輸信號提供至頻率多工電路182。另外,頻帶開關181接收一B3傳輸信號(B3 TX),頻帶開關181選擇性地透過一B3傳輸信號路徑198將該B3傳輸信號提供至頻率多工電路182。
包含切換終端電路184保持節點199處之阻抗匹配(甚至在接地開關191閉合以提供良好隔離度時)。因此,可達成隔離度,同時維持高IMD性能。
圖7A係一頻帶開關之一終端之一開關組態260之一項實施例之一示意圖。開關組態260包含一切換終端電路250、一頻帶選擇開關251、一解耦開關252及一接地開關253。切換終端電路250包含一並聯開關254及一終端電阻器255,該終端電阻器255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係約50歐姆。
當頻帶選擇開關251及解耦開關252閉合且接地開關253及並聯開關254敞開時,一傳輸輸入信號(TX IN)傳播通過開關組態260以藉此提供一傳輸輸出信號(TX OUT)。然而,當頻帶選擇開關251及解耦開關252敞開且接地開關253及並聯開關254閉合時,傳輸輸入信號不傳播通過開關組態260。實情係,接地開關253提供接地以獲得高隔離度且切換終端電路250提供阻抗匹配以獲得良好IMD性能。
因此,所繪示開關組態260提供高隔離度及良好IMD性能兩者。
圖7B係一頻帶開關之一終端之一開關組態270之另一實施例之一示意圖。圖7B之開關組態270類似於圖7A之開關組態260,惟省略解耦開關252及接地開關253除外。圖7B之開關組態270提供相對於圖7A之開關組態260之較差隔離度但較低複雜性。
圖8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460之一示意圖。前端系統460包含一主要傳輸及接收(TX/RX)模組401、一次要傳輸(TX)模組402、一分集/MIMO模組403、一主要三工器404、一分集三工器405、一主要天線407及一分集天線408。
如圖8中展示,主要TX/RX模組401包含一功率放大器411、使用切換終端實施之一傳輸頻帶選擇開關412、一第一接收頻帶選擇開關413、一第二接收頻帶選擇開關414、一B1+B3四工器421、一B2+B66四工器422及一天線開關423。
另外,次要TX模組401包含一功率放大器431、使用切換終端實施之一傳輸頻帶選擇開關432及一四工器433。
此外,分集/MIMO模組403包含一第一LNA 441、一第二LNA 442、一LNA開關443、一天線開關444、一第一濾波器451、一第二濾波器452、一第三濾波器453及一第四濾波器454。
前端系統460在多種頻帶內通信,包含與低頻帶(LB)、中頻帶(MB)及高頻帶(HB)頻率範圍相關聯之頻帶。例如,LB信號可具有1 GHz或更小之一頻率含量,MB信號可具有1 GHz與2.3 GHz之間的一頻率含量,且HB信號可具有2.3 GHz或更高之一頻率含量。LB頻率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頻帶8、頻帶20及頻帶26。MB頻率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頻帶1、頻帶2、頻帶3、頻帶4及頻帶66。HB頻率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頻帶7、頻帶38及頻帶41。
所繪示前端系統460使用主要天線407與分集天線408之間的有限隔離459操作。在此實施例中,功率放大器431經由分集天線408傳輸且功率放大器411經由主要天線407傳輸。由單獨天線進行傳輸可藉由減小IMD而增強困難上行鏈路載波聚合案例之性能。一天線開關(例如,天線開關423及/或天線開關444)之線性可限制前端系統460之一接收敏感度。
藉由使用切換終端電路實施傳輸頻帶選擇開關412及傳輸頻帶選擇開關432,改良天線開關423及天線開關444之線性。因此,前端系統460可以增強性能操作,包含(但不限於)較高接收敏感度。
儘管展示具有切換終端電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項實施例,然本文中之教示適用於以多種方式實施之前端系統。
圖9係一行動裝置800之一項實施例之一示意圖。行動裝置800包含一基頻系統801、一收發器802、一前端系統803、天線804、一功率管理系統805、一記憶體806、一使用者介面807及一電池808。
行動裝置800可用於使用多種通信技術進行通信,包含(但不限於) 2G、3G、4G (包含LTE、先進LTE及先進LTE Pro)、5G NR、WLAN (例如,WiFi)、WPAN (例如,藍芽及ZigBee)、WMAN (例如,WiMax)及/或GPS技術。
收發器802產生用於傳輸之RF信號且處理從天線804接收之傳入RF信號。將理解,可藉由在圖9中共同地表示為收發器802之一或多個組件達成與RF信號之傳輸及接收相關聯之各種功能性。在一個實例中,可提供單獨組件(例如,單獨電路或晶粒)以處置某些類型之RF信號。
前端系統803有助於調節傳輸至天線804及/或從天線804接收之信號。在所繪示實施例中,前端系統803包含天線調諧電路810、功率放大器(PA) 811、低雜訊放大器(LNA) 812、濾波器813、開關814及信號分離/組合電路815。然而,其他實施方案係可行的。
例如,前端系統803可提供數種功能性,包含(但不限於)放大用於傳輸之信號、放大所接收信號、對信號進行濾波、在不同頻帶之間切換、在不同功率模式之間切換、在傳輸模式與接收模式之間切換、雙工化信號、多工化(例如,雙工化或三工化)信號或其等之某組合。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行動裝置800支援載波聚合,藉此提供靈活性以增加峰值資料速率。載波聚合可用於分頻雙工(FDD)及分時雙工(TDD)兩者,且可用於聚合複數個載波或通道。載波聚合包含連續聚合,其中聚合相同操作頻帶內之連續載波。載波聚合亦可為不連續的,且可包含在一共同頻帶或不同頻帶中之頻率上分離之載波。
天線804可包含用於多種類型之通信之天線。例如,天線804可包含用於傳輸及/或接收與多種頻率及通信標準相關聯之信號之天線。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天線804支援MIMO通信及/或切換分集通信。例如,MIMO通信使用多個天線以透過一單一射頻通道傳遞多個資料串流。歸因於無線電環境之空間多工差異,MIMO通信受益於較高信雜比、改良編碼及/或減少信號干擾。切換分集係指其中在一特定時間選擇一特定天線進行操作之通信。例如,一開關可用於基於各種因素(諸如一觀察位元錯誤率及/或一信號強度指示符)從一天線群組選擇一特定天線。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行動裝置800可使用波束成形進行操作。例如,前端系統803可包含具有可控增益之放大器及具有可控相位之移相器以提供波束成形及指向性以使用天線804傳輸及/或接收信號。例如,在信號傳輸之內容脈絡中,控制提供至天線804之傳輸信號之振幅及相位,使得來自天線804之輻射信號使用建設性干涉及破壞性干涉組合以產生展現具有在一給定方向上傳播之更多信號強度之波束狀品質之一聚合傳輸信號。在信號接收之內容脈絡中,控制振幅及相位,使得在信號從一特定方向到達天線804時接收更多信號能量。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天線804包含一或多個天線元件陣列以增強波束成形。
基頻系統801耦合至使用者介面807以促進各種使用者輸入及輸出(I/O) (諸如語音及資料)之處理。基頻系統801為收發器802提供傳輸信號之數位表示,收發器802處理該等數位表示以產生用於傳輸之RF信號。基頻系統801亦處理由收發器802提供之所接收信號之數位表示。如圖9中展示,基頻系統801耦合至記憶體806以促進行動裝置800之操作。
記憶體806可用於多種目的,諸如儲存資料及/或指令以促進行動裝置800之操作及/或提供使用者資訊之儲存。
功率管理系統805提供行動裝置800之數個功率管理功能。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功率管理系統805包含控制功率放大器811之供應電壓之一PA供應控制電路。例如,功率管理系統805可經組態以改變提供至功率放大器811之一或多者之(若干)供應電壓以改良效率(諸如功率附加效率(PAE))。
如圖9中展示,功率管理系統805從電池808接收一電池電壓。電池808可為用於行動裝置800中之任何適合電池,包含例如一鋰離子電池。
應用
上文描述之一些實施例已結合行動裝置提供實例。然而,實施例之原理及優點可用於需要具有增強交互調變失真(IMD)性能之前端系統之任何其他系統或器具。此等RF通信系統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基地台、網路存取點、用戶端設備(CPE)、膝上型電腦及穿戴式電子器件。
結論
除非內容脈絡另外明確要求,否則貫穿描述及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字詞「包括(comprise、comprising)」及類似物應被解釋為一包含性含義,而非一排他性或窮盡性含義;即,「包含但不限於」之涵義。如本文中通常使用,字詞「耦合」係指可直接連接或藉由一或多個中間元件連接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同樣地,如本文中通常使用,字詞「連接」係指可直接連接或藉由一或多個中間元件連接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另外,當在此申請案中使用時,字詞「本文中」、「上文」、「下文」及類似含義之字詞應係指此申請案之整體而非此申請案之任何特定部分。在內容脈絡允許之情況下,上文實施方式中之使用單數或複數之字詞亦可分別包含複數或單數。參考兩個或兩個以上項目之一清單之字詞「或」涵蓋字詞之所有下列解釋:清單中之任何項目、清單中之所有項目及清單中之項目之任何組合。
再者,除非另外明確規定或另外在如所使用之內容脈絡內理解,否則本文中使用之條件用語(尤其諸如「可」、「可以」、「會」、「可能」、「例如」、「舉例而言」、「諸如」及類似物)通常旨在傳達某些實施例包含而其他實施例不包含某些特徵、元件及/或狀態。因此,此條件用語通常不旨在暗示一或多項實施例無論如何需要特徵、元件及/或狀態或一或多項實施例必需包含用於在作者輸入或提示或無作者輸入或提示之情況下決定是否在任何特定實施例中包含或將執行此等特徵、元件及/或狀態之邏輯。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上文實施方式不旨在係窮盡性或將本發明限於上文揭示之精確形式。如熟習相關技術者將認知,雖然出於闡釋性目的在上文描述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及實例,但各種等效修改在本發明之範疇內係可行的。例如,雖然按一給定順序呈現程序或區塊,但替代實施例可按一不同順序執行具有步驟之常式或採用具有區塊之系統,且可刪除、移動、添加、細分、組合及/或修改一些程序或區塊。可以各種不同方式實施此等程序或區塊之各者。而且,雖然程序或區塊有時被展示為依序執行,但此等程序或區塊可代替地並行執行或可在不同時間執行。
在本文中提供之本發明之教示可應用於其他系統(不必係上文描述之系統)。上文描述之各種實施例之元件及動作可經組合以提供進一步實施例。
雖然已描述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但此等實施例僅藉由實例呈現且並不旨在限制本發明之範疇。確實,本文中描述之新穎方法及系統可以各種其他形式體現;此外,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之情況下在本文中描述之方法及系統之形式上作出各種省略、替換及改變。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之等效物旨在涵蓋如將落入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內之此等形式或修改。
1‧‧‧巨型小區基地台
2a‧‧‧第一行動裝置
2b‧‧‧無線連接汽車
2c‧‧‧膝上型電腦
2d‧‧‧固定無線裝置
2e‧‧‧無線連接列車
2f‧‧‧第二行動裝置
2g‧‧‧第三行動裝置
3‧‧‧小型小區基地台
10‧‧‧通信網路
21‧‧‧基地台
22‧‧‧行動裝置
31‧‧‧第一載波聚合案例
32‧‧‧第二載波聚合案例
33‧‧‧第三載波聚合案例
34‧‧‧第一載波聚合案例
35‧‧‧第二載波聚合案例
36‧‧‧第三載波聚合案例
37‧‧‧第四載波聚合案例
38‧‧‧第五載波聚合案例
41‧‧‧頻帶開關
42‧‧‧頻率多工電路
45‧‧‧控制電路
51‧‧‧第一切換終端電路
52‧‧‧第二切換終端電路
53‧‧‧第三切換終端電路
55‧‧‧第一射頻(RF)信號路徑
56‧‧‧第二射頻(RF)信號路徑
57‧‧‧第三射頻(RF)信號路徑
60‧‧‧前端系統
61‧‧‧頻帶開關
62‧‧‧頻率多工電路
63‧‧‧天線開關
64‧‧‧天線
65‧‧‧控制電路
70‧‧‧前端系統
71‧‧‧第一低雜訊放大器(LNA)
72‧‧‧第二低雜訊放大器(LNA)
75‧‧‧第一射頻(RF)信號路徑
76‧‧‧第二射頻(RF)信號路徑
77‧‧‧第三射頻(RF)信號路徑
80‧‧‧前端系統
81‧‧‧功率放大器
82‧‧‧頻帶開關
83‧‧‧B1低雜訊放大器(LNA)
84‧‧‧B3低雜訊放大器(LNA)
85‧‧‧B1雙工器
86‧‧‧B3雙工器
87‧‧‧匹配電感器
88‧‧‧天線開關
89‧‧‧B1切換終端電路
90‧‧‧前端系統/ B3切換終端電路
91‧‧‧低雜訊放大器(LNA)開關
96‧‧‧B1解耦開關
97‧‧‧B3解耦開關
100‧‧‧前端系統
101‧‧‧第一並聯接地開關
102‧‧‧第二並聯接地開關
103‧‧‧第三並聯接地開關
104‧‧‧第四並聯接地開關
105‧‧‧第五並聯接地開關
111‧‧‧第一低阻抗元件
112‧‧‧第二低阻抗元件
113‧‧‧第三低阻抗元件
114‧‧‧第四低阻抗元件
115‧‧‧第五低阻抗元件
121‧‧‧並聯開關
122‧‧‧並聯開關
125‧‧‧終端電阻器
126‧‧‧終端電阻器
131‧‧‧B34/39選擇開關
132‧‧‧B1選擇開關
133‧‧‧B1選擇開關
134‧‧‧B2選擇開關
135‧‧‧B3選擇開關
137‧‧‧B1傳輸信號路徑
138‧‧‧B3傳輸信號路徑
139‧‧‧節點
140‧‧‧前端系統
150‧‧‧前端系統
151‧‧‧第二B1切換終端電路
152‧‧‧第二B3切換終端電路
181‧‧‧頻帶開關
182‧‧‧頻率多工電路
183‧‧‧天線開關
184‧‧‧切換終端電路
185‧‧‧匹配電感器
186‧‧‧B1雙工器
187‧‧‧B3雙工器
188‧‧‧B4雙工器
189‧‧‧B1移相器
190‧‧‧B3移相器
191‧‧‧接地開關
192‧‧‧解耦開關
193‧‧‧並聯開關
194‧‧‧終端電阻器
197‧‧‧B1傳輸信號路徑
198‧‧‧B3傳輸信號路徑
199‧‧‧節點
200‧‧‧前端系統
250‧‧‧切換終端電路
251‧‧‧頻帶選擇開關
252‧‧‧解耦開關
253‧‧‧接地開關
254‧‧‧並聯開關
255‧‧‧終端電阻器
260‧‧‧開關組態
270‧‧‧開關組態
401‧‧‧主要傳輸及接收(TX/RX)模組
402‧‧‧次要傳輸(TX)模組
403‧‧‧分集/MIMO模組
404‧‧‧主要三工器
405‧‧‧分集三工器
407‧‧‧主要天線
408‧‧‧分集天線
411‧‧‧功率放大器
412‧‧‧傳輸頻帶選擇開關
413‧‧‧第一接收頻帶選擇開關
414‧‧‧第二接收頻帶選擇開關
421‧‧‧B1+B3四工器
422‧‧‧B2+B66四工器
423‧‧‧天線開關
431‧‧‧功率放大器
432‧‧‧傳輸頻帶選擇開關
433‧‧‧四工器
441‧‧‧第一低雜訊放大器(LNA)
442‧‧‧第二低雜訊放大器(LNA)
443‧‧‧低雜訊放大器(LNA)開關
444‧‧‧天線開關
451‧‧‧第一濾波器
452‧‧‧第二濾波器
453‧‧‧第三濾波器
454‧‧‧第四濾波器
459‧‧‧有限隔離
460‧‧‧前端系統
800‧‧‧行動裝置
801‧‧‧基頻系統
802‧‧‧收發器
803‧‧‧前端系統
804‧‧‧天線
805‧‧‧功率管理系統
806‧‧‧記憶體
807‧‧‧使用者介面
808‧‧‧電池
810‧‧‧天線調諧電路
811‧‧‧功率放大器(PA)
812‧‧‧低雜訊放大器(LNA)
813‧‧‧濾波器
814‧‧‧開關
815‧‧‧信號分離/組合電路
圖1係一通信網路之一個實例之一示意圖。
圖2A係使用載波聚合之一通信鏈路之一個實例之一示意圖。
圖2B繪示圖2A之通信鏈路之上行鏈路載波聚合之各種實例。
圖2C繪示圖2A之通信鏈路之下行鏈路載波聚合之各種實例。
圖3A係根據一項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示意圖。
圖3B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示意圖。
圖3C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示意圖。
圖3D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示意圖。
圖3E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示意圖。
圖4A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示意圖。
圖4B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示意圖。
圖5A係不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史密斯圖(Smith chart)之一個實例。
圖5B係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史密斯圖之一個實例。
圖6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示意圖。
圖7A係一頻帶開關之一終端之一開關組態之一項實施例之一示意圖。
圖7B係一頻帶開關之一終端之一開關組態之另一實施例之一示意圖。
圖8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具有切換終端之一前端系統之一示意圖。
圖9係一行動裝置之一項實施例之一示意圖。

Claims (60)

  1. 一種前端系統,其包括: 一頻率多工電路; 一頻帶開關,其經組態以選擇性地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一傳輸信號及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二傳輸信號;及 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2. 如請求項1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3. 如請求項1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傳輸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4. 如請求項1之前端系統,其中該頻率多工電路經進一步組態以輸出一第一接收信號及一第二接收信號。
  5. 如請求項1之前端系統,其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6. 如請求項1之前端系統,其中該頻帶開關在一輸出終端處提供該第一射頻信號,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括電連接在該輸出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
  7. 如請求項6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電連接在該頻帶開關之該輸出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8. 如請求項1之前端系統,其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
  9. 如請求項8之前端系統,其中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10. 如請求項1之前端系統,其中該頻帶開關經進一步組態以選擇性地透過一第三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一第三傳輸信號。
  11. 如請求項1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一功率放大器,該功率放大器經組態以在該頻帶開關之一輸入終端處為該頻帶開關提供該第一傳輸信號及該第二傳輸信號。
  12. 一種行動裝置,其包括: 一收發器,其經組態以產生至少一個射頻信號;及 一前端系統,其經組態以處理來自該收發器之該至少一個射頻信號以產生一第一傳輸信號及一第二傳輸信號,該前端系統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及一頻帶開關,該頻帶開關經組態以選擇性地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該第一傳輸信號及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為該頻率多工電路提供該第二傳輸信號,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13. 如請求項12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14. 如請求項12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傳輸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15. 如請求項14之行動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天線,該天線開關可操作以選擇性地將該節點連接至該第一天線。
  16. 如請求項12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經組態以產生該第一傳輸信號及該第二傳輸信號之至少一個功率放大器。
  17. 如請求項12之行動裝置,其中該頻帶開關在一輸出終端處提供該第一射頻信號,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輸出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
  18. 如請求項17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頻帶開關之該輸出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19. 一種射頻信號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控制一頻帶開關之一狀態以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將一第一傳輸信號提供至一頻率多工電路; 改變該頻帶開關之該狀態以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且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將一第二傳輸信號提供至該頻率多工電路;及 在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時,開啟並聯至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之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以抑制阻抗變化。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傳輸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頻率多工電路與一天線開關之間的一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21. 一種前端系統,其包括: 一頻率多工電路; 一第一低雜訊放大器,其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電連接至該頻率多工電路; 一第二低雜訊放大器,其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電連接至該頻率多工電路;及 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22. 如請求項21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低雜訊放大器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23. 如請求項21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由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放大之一射頻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24. 如請求項21之前端系統,其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25. 如請求項21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一輸入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
  26. 如請求項24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27. 如請求項21之前端系統,其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
  28. 如請求項27之前端系統,其中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29. 一種行動裝置,其包括: 一天線;及 一前端系統,其電耦合至該天線,該前端系統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一第一低雜訊放大器,其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電連接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一第二低雜訊放大器,其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電連接至該頻率多工電路;及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30. 如請求項29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低雜訊放大器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31. 如請求項30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由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放大之一射頻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32. 如請求項29之行動裝置,其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33. 如請求項29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一輸入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
  34. 如請求項33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35. 如請求項29之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
  36. 如請求項35之行動裝置,其中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37. 一種射頻信號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將來自一頻率多工電路之一第一接收信號提供至一第一低雜訊放大器; 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將來自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第二接收信號提供至一第二低雜訊放大器;及 在撤銷啟動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時,開啟並聯至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之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以抑制阻抗變化。
  38. 如請求項3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接收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頻率多工電路與一天線開關之間的一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39. 如請求項3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撤銷啟動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時,使用一接地開關使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一輸入終端接地。
  40.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撤銷啟動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時,使用一解耦開關使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解耦。
  41. 一種前端系統,其包括: 一頻率多工電路; 一接收開關,其經組態以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從該頻率多工電路接收一第一接收信號且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從該頻率多工電路接收一第二接收信號;及 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42. 如請求項41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43. 如請求項41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該第一接收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44. 如請求項41之前端系統,其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45. 如請求項41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電連接在該接收開關之一輸入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
  46. 如請求項45之前端系統,其進一步包括電連接在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47. 如請求項41之前端系統,其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
  48. 如請求項47之前端系統,其中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49. 一種行動裝置,其包括: 一天線;及 一前端系統,其電耦合至該天線,該前端系統包含:一頻率多工電路;一接收開關,其經組態以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從該頻率多工電路接收一第一接收信號且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從該頻率多工電路接收一第二接收信號;及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其與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50. 如請求項49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該第二切換終端電路與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並聯且可操作以在該第二射頻信號路徑係非作用時開啟以抑制阻抗變化。
  51. 如請求項49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在一節點處耦合至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天線開關,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可操作以在由該第一低雜訊放大器放大之一射頻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52. 如請求項49之行動裝置,其中該頻率多工電路包含至少一個雙工器。
  53. 如請求項49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接收開關之一輸入終端與接地之間的一接地開關。
  54. 如請求項53之行動裝置,其中該前端系統進一步包含電連接在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之間的一解耦開關。
  55. 如請求項49之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並聯開關及一終端電阻器。
  56. 如請求項55之行動裝置,其中該終端電阻器具有約50歐姆之一電阻。
  57. 一種射頻信號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透過一第一射頻信號路徑將來自一頻率多工電路之一第一接收信號提供至一接收開關; 透過一第二射頻信號路徑將來自該頻率多工電路之一第二接收信號提供至該接收開關;及 在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時,開啟並聯至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之一第一切換終端電路以抑制阻抗變化。
  58. 如請求項5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接收信號之一信號頻率範圍內維持該頻率多工電路與一天線開關之間的一節點處之阻抗匹配。
  59. 如請求項5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時,使用一接地開關使該接收開關之一輸入終端接地。
  60. 如請求項5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撤銷啟動該第一射頻信號路徑時,使用一解耦開關使該接收開關之該輸入終端與該第一切換終端電路解耦。
TW108114987A 2018-04-30 2019-04-30 用於增強之交互調變失真性能之切換的終端的前端系統 TWI8227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64588P 2018-04-30 2018-04-30
US62/664,588 2018-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398A true TW201946398A (zh) 2019-12-01
TWI822771B TWI822771B (zh) 2023-11-21

Family

ID=6829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4987A TWI822771B (zh) 2018-04-30 2019-04-30 用於增強之交互調變失真性能之切換的終端的前端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727894B2 (zh)
TW (1) TWI822771B (zh)
WO (1) WO201921283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2830A2 (en) 2018-04-30 2019-11-0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Front end systems with switched termination for enhanced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performance
JP7174078B2 (ja) * 2018-06-19 2022-11-1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非同期tddマルチ帯域動作のための無線ユニット
US11121736B2 (en) * 2019-04-26 2021-09-14 Qorvo Us, Inc.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JP2021078090A (ja) * 2019-11-13 2021-05-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及び通信装置
CN111049482A (zh) * 2019-12-17 2020-04-21 锐石创芯(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非独立组网的5g功率放大器架构
CN111181606A (zh) * 2019-12-31 2020-05-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21150908A (ja) * 2020-03-23 2021-09-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及び通信装置
WO2022075253A1 (ja) * 2020-10-09 2022-04-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2953573A (zh) * 2021-01-28 2021-06-11 广州慧智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架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5602B2 (en) * 1999-12-14 2006-04-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igh-frequency composite switch component
DE10316719B4 (de) * 2003-04-11 2018-08-02 Snaptrack, Inc. Frontendschaltung für drahtlose Übertragungssysteme
CN101632232A (zh) * 2006-12-20 2010-01-20 熵敏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信号接口的阻抗控制
DE102007021581B4 (de) * 2007-05-08 2018-09-27 Snaptrack Inc. Elektrisches Bauelement mit einer Frontend-Schaltung
EP2352229A4 (en) * 2008-11-05 2014-11-26 Hitachi Metals Ltd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HIGH FREQUENCY ELEMENT AND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10298432A1 (en) 2010-06-07 2011-12-08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ariable voltage function
WO2013009640A2 (en) 2011-07-08 2013-01-1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ignal path termination
US9143125B2 (en) 2011-11-09 2015-09-22 Skyworks Solutions, Inc. Radio-frequency switches having extended termination bandwidth and related circuits, modul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9467940B2 (en) 2011-11-11 2016-10-1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Flip-chip linear power amplifier with high power added efficiency
JP5963221B2 (ja) * 2011-12-12 2016-08-03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ンテナ切換回路を有する無線電子機器
US9166640B2 (en) * 2012-02-10 2015-10-2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Adjustable 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
US9263793B2 (en) * 2012-04-20 2016-02-16 Ethertronics, Inc.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isolation and impedance matching provision
US20130285873A1 (en) * 2012-04-20 2013-10-31 Ethertronics, Inc.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isolation and impedance matching provision
CN104410373B (zh) 2012-06-14 2016-03-09 西凯渥资讯处理科技公司 包含相关系统、装置及方法的功率放大器模块
US9059665B2 (en) * 2013-02-22 2015-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mplifiers with multiple outputs and configurable degeneration inductor
US9780817B2 (en) * 2013-06-06 2017-10-03 Qorvo Us, Inc. RX shunt switching element-based RF front-end circuit
WO2015008558A1 (ja) * 2013-07-16 2015-01-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
US9621327B2 (en) * 2013-09-17 2017-04-1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carrier aggregation front-end module applications
US9503025B2 (en) 2014-07-11 2016-11-22 Skyworks Solutions, Inc. Power amplifier with termination circuit and resonant circuit
US9800207B2 (en) 2014-08-13 2017-10-24 Skyworks Solutions, Inc. Doherty power amplifier combiner with tunable impedance termination circuit
CN105429605B (zh) 2014-09-16 2019-03-08 天工方案公司 具有减小的频带加载的多频带设备
US9793592B2 (en) 2014-12-10 2017-10-1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RF coupler with decoupled state
US9525412B2 (en) * 2015-02-18 2016-12-20 Reno Technologies, Inc. Switching circuit
US9941582B2 (en) * 2015-08-10 2018-04-1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Switch module, front-end module, and driving method for switch module
US10128872B2 (en) * 2015-08-26 2018-11-13 Intel IP Corporation Enabling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xing in a wireless system
TWI720014B (zh) 2015-09-10 2021-03-01 美商西凱渥資訊處理科技公司 用於多頻功率偵測之電磁耦合器及具有電磁耦合器之系統
WO2017138539A1 (ja) * 2016-02-08 2017-08-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US9973148B2 (en) * 2016-08-08 2018-05-1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Radio frequency system with switch to receive envelope
US10103772B2 (en) * 2016-08-10 2018-10-16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ilter bypass for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s
US10064140B2 (en) * 2016-10-19 2018-08-28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Radio-frequency module and wireless device
US10056875B1 (en) * 2017-02-03 2018-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transmit and receive path switch gain
WO2019212830A2 (en) 2018-04-30 2019-11-0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Front end systems with switched termination for enhanced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perform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2771B (zh) 2023-11-21
US10868577B2 (en) 2020-12-15
WO2019212830A2 (en) 2019-11-07
US20200343933A1 (en) 2020-10-29
US10727894B2 (en) 2020-07-28
US20210184720A1 (en) 2021-06-17
US20190334573A1 (en) 2019-10-31
WO2019212830A3 (en) 2019-12-12
US11159194B2 (en)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2771B (zh) 用於增強之交互調變失真性能之切換的終端的前端系統
US11368179B2 (en) Modulation partitioning and transmission via multiple antennas for enhanced transmit power capability
US11855663B2 (en) Broadband architectures for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s
JP2022040055A (ja) ユーザ機器における電力増幅器電力管理
US11949389B2 (en) Dual connectivity power amplifier system
US11671122B2 (en) Filter reuse in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s
US20210211145A1 (en) Ultrahigh band architecture for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s
US11777549B2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modules implementing coexisting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an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US20220182084A1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module including common filter
US20240088925A1 (en) Module arranged to bidirectionally pass coupled power signal
TW202220378A (zh) 具有相互耦合之電感器的可調諧濾波器
US20220376662A1 (en) Reconfigurable power amplifiers with controllable input capacitance
TW202408176A (zh) 用於增強之交互調變失真性能之切換的終端的前端系統
US20230216527A1 (en) Diplexer/multiplexer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230216485A1 (en) Tuning multiplexer filters
US2023031863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loading in antenna switch module multiplexing
US20240097756A1 (en) Front-end systems bypassing transmit band filter for antenna switching
Antonopoulos et al. Heterogeneous spectrum bands aggregation prototype with cognitive radio capa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