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9380A - 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9380A
TW201939380A TW107147679A TW107147679A TW201939380A TW 201939380 A TW201939380 A TW 201939380A TW 107147679 A TW107147679 A TW 107147679A TW 107147679 A TW107147679 A TW 107147679A TW 201939380 A TW201939380 A TW 2019393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ult
payment
request
query
ap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7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鑫
謝斌
馬明亞
楊亞光
王磊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9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938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06Q20/3227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using secure elements embedded in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6Payment applications installed on the mobil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在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中,應用APP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接收業務系統針對業務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根據回應結果中包括的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接收業務系統針對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當查詢結果包括處理結果時,向用戶展示處理結果。

Description

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關於電腦技術領域,尤其關於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
傳統技術中,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可以為:業務請求方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業務系統處理該業務請求。在業務請求處理完成後,向業務請求方返回處理結果。業務請求方向用戶展示該處理結果。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描述了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可以提高獲取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的準確性。
第一態樣,提供了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包括:
應用APP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
接收所述業務系統針對所述業務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接收所述業務系統針對所述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當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所述處理結果時,向用戶展示所述處理結果。
第二態樣,提供了一種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包括:
應用APP向支付系統發送支付請求;
接收所述支付系統針對所述支付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接收所述支付系統針對所述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當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所述支付結果時,向用戶展示所述支付結果。
第三態樣,提供了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包括:
業務系統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業務請求;
向所述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所述業務請求;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接收所述APP根據所述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所述業務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所述處理結果;
向所述APP返回所述處理結果,以使所述APP向用戶展示所述處理結果。
第四態樣,提供了一種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包括:
支付系統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支付請求;
向所述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所述支付請求;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接收所述APP根據所述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所述支付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所述支付結果;
向所述APP返回所述支付結果,以使所述APP向用戶展示所述支付結果。
第五態樣,提供了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包括:
發送單元,用於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業務系統針對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所述業務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業務系統針對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所述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展示單元,用於當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所述處理結果時,向用戶展示所述處理結果。
第六態樣,提供了一種支付結果獲取裝置,包括:
發送單元,用於向支付系統發送支付請求;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支付系統針對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所述支付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支付系統針對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所述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展示單元,用於當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所述支付結果時,向用戶展示所述支付結果。
第七態樣,提供了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業務請求;
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所述業務請求;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APP根據所述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單元,用於判斷所述業務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獲取單元,用於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所述處理結果;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APP返回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所述處理結果,以使所述APP向用戶展示所述處理結果。
第八態樣,提供了一種支付結果獲取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支付請求;
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所述支付請求;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APP根據所述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單元,用於判斷所述支付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獲取單元,用於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所述支付結果;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APP返回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所述支付結果,以使所述APP向用戶展示所述支付結果。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應用APP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接收業務系統針對業務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根據回應結果中包括的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接收業務系統針對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當查詢結果包括處理結果時,向用戶展示處理結果。由此,可以提高獲取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準確性。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說明書提供的方案進行描述。
本說明書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可以應用於如圖1所示的場景中,圖1中,應用(application,APP)可以向業務系統(如,支付系統)發送業務請求。業務系統在接收到業務請求後,可以在處理該業務請求的同時,向APP返回回應結果。也即業務系統在接收到業務請求後,不等待該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就向APP返回回應結果。該回應結果可以包括用於查詢該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APP在接收到回應結果之後,根據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業務系統針對該查詢請求向APP返回查詢結果。可以理解的是,若業務系統在接收到上述查詢請求時,業務請求已經處理完成,則上述查詢結果中可以包括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由此可以避免當業務請求的處理耗時較長,而導致請求超時時,APP獲取的處理結果不準確的問題。
圖2為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流程圖。所述方法的執行主體可以為圖1中的APP。如圖2所示,所述方法具體可以包括:
步驟210,應用APP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
以APP為理財APP,業務系統為支付系統為例來說,上述業務請求即為支付請求。具體地,在用戶藉由理財APP選擇了想要購買的理財產品,並且下單之後,執行支付操作時,該理財APP可以向支付系統發送支付請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戶下單之後,理財APP可以生成相應的訂單,該訂單可以對應唯一的訂單號。可選地,上述業務請求可以包括該訂單號。
步驟220,接收業務系統針對該業務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業務系統在接收到APP發送的業務請求之後,在處理該業務請求的同時,向APP返回回應結果。可以理解的是,由於業務系統在向APP返回回應結果時業務請求還未處理完成,所以該回應結果中不包括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
為了使得APP能夠獲取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業務系統可以根據處理業務請求的耗時情況,動態配置APP查詢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方式。在一種實現方式中,業務系統可以藉由定義配置資訊來配置上述查詢方式。具體地,業務系統可以將該定義好的配置資訊作為回應結果返回給APP。也即上述回應結果可以包括用於查詢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步驟230,根據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此處的配置資訊可以包括發送查詢請求的次數臨界值和時間間隔。次數臨界值可以是指APP總共可以發送多少次查詢請求。時間間隔可以是指APP每次發送查詢請求的間隔時長。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時間間隔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當只包括一個時間間隔時,APP每次發送查詢請求的時間間隔均相同。當包括多個時間間隔時,APP依次按照各個時間間隔發送查詢請求。一個例子中,假設次數臨界值為:3次,時間間隔為:3秒,則APP總共可以發送查詢請求的次數為3次,且每次發送查詢請求的時間間隔為3秒。另一個例子中,假設次數臨界值為:3次,時間間隔為:1秒、2秒和3秒,則APP總共可以發送查詢請求的次數為3次,且3次發送查詢請求的時間間隔分別為:1秒、2秒和3秒。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根據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的過程可以為:判斷時間間隔是否到達。當時間間隔到達時,統計查詢請求的發送次數。判斷發送次數是否達到(可以是指大於等於)次數臨界值。如果發送次數未達到次數臨界值,則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如果發送次數達到次數臨界值,則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如前述次數臨界值為:3次,時間間隔為:3秒的例子,APP可以在接收到響應結果時開始計時,當到達3秒時,統計查詢請求的發送次數:0次,未達到次數臨界值,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當再次到達3秒時,統計查詢請求的發送次數:1次,未達到次數臨界值,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直至統計查詢請求的發送次數:3次,即達到次數臨界值,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需要說明的是,當業務請求還包括訂單號時,該查詢請求中也可以包括訂單號。具體地,業務系統可以根據該訂單號,確定對應的業務請求,並判斷該業務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步驟240,接收業務系統針對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當業務請求處理完成時,該查詢結果可以包括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當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時,該查詢結果可以包括用於表示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的資訊。
可以理解的是,在APP每次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後,業務系統均可以返回對應的查詢結果。
步驟250,當查詢結果包括處理結果時,向用戶展示處理結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APP的發送次數未達到次數臨界值的情況下,若某次返回的查詢結果中包括了處理結果,則可以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由此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APP可以在如下兩種情況下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第一種情況,APP的發送次數達到次數臨界值。第二種情況,查詢結果中包括了處理結果(即獲取到處理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當查詢結果包括用於表示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的資訊時,再次根據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並接收業務系統返回的查詢結果。直至獲取到處理結果或者APP不滿足發送查詢請求的條件為止。此處的APP不滿足發送查詢請求的條件可以是指APP的發送次數達到次數臨界值。
也即在APP未獲取到處理結果的情況下,APP會基於業務系統定義的配置資訊,重複執行上述步驟230和步驟240,直至出現上述兩種情況的任一種情況。
如前述次數臨界值為:3次,時間間隔為:3秒的例子,如果APP在第2次發送查詢請求後,返回的查詢結果中包括了處理結果,則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或者,APP在發送3次查詢請求後,仍然沒有獲取到處理結果,則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可以理解的是,在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後,本實施例的方案結束。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出現第一種情況,而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時,APP可以向用戶展示指定資訊。用戶可以藉由其它方式來查詢處理結果。以業務請求為支付請求為例來說,用戶可以藉由以下方式來查看支付結果:“我的”-“帳單”-“帳單詳情”。
綜上,本實施例中,業務系統非同步處理業務請求的方式,可以避免當處理業務請求的耗時較長而出現請求超時的情況時,獲取的處理結果不準確的問題。此處的非同步處理可以是指業務系統在接收到業務請求後,不等業務請求處理完成先向APP返回回應結果的過程。此外,業務系統結合耗時情況,動態配置APP查詢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方式,可以避免由於APP頻繁發送查詢請求,而消耗業務系統的資源的問題。
圖3為本說明書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流程圖。所述方法的執行主體可以為圖1中的業務系統。如圖3所示,所述方法具體可以包括:
步驟310,業務系統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業務請求。
以APP為理財APP,業務系統為支付系統為例來說,上述業務請求即為支付請求。具體地,在用戶藉由理財APP選擇了想要購買的理財產品,並且下單之後,執行支付操作時,該理財APP可以向支付系統發送支付請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戶下單之後,理財APP可以生成相應的訂單,該訂單可以對應唯一的訂單號。可選地,上述業務請求可以包括該訂單號。
步驟320,向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該業務請求。
需要說明的是,業務系統在接收到APP發送的業務請求之後,在處理該業務請求的同時,向APP返回回應結果。可以理解的是,由於業務系統在向APP返回回應結果時業務請求還未處理完成,所以該回應結果中不包括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
為了使得APP能夠獲取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業務系統可以根據處理業務請求的耗時情況,動態配置APP查詢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方式。在一種實現方式中,業務系統可以藉由定義配置資訊來配置上述查詢方式。具體地,業務系統可以將該定義好的配置資訊作為回應結果返回給APP。也即上述回應結果可以包括用於查詢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步驟330,接收APP根據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此處的配置資訊可以包括發送查詢請求的次數臨界值和時間間隔。次數臨界值可以是指APP總共可以發送多少次查詢請求。時間間隔可以是指APP每次發送查詢請求的間隔時長。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時間間隔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當只包括一個時間間隔時,APP每次發送查詢請求的時間間隔均相同。當包括多個時間間隔時,APP依次按照各個時間間隔發送查詢請求。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根據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的過程可以為:判斷時間間隔是否到達。當時間間隔到達時,統計查詢請求的發送次數。判斷發送次數是否達到(可以是指大於等於)次數臨界值。如果發送次數未達到次數臨界值,則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如果發送次數達到次數臨界值,則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步驟340,判斷業務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需要說明的是,當業務請求還包括訂單號時,該查詢請求中也可以包括訂單號。具體地,業務系統可以根據該訂單號,確定對應的業務請求,並判斷該業務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步驟350,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處理結果。
步驟360,向APP返回處理結果,以使APP向用戶展示處理結果。
可以理解的是,APP在接收到處理結果之後,可以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由此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APP可以在如下兩種情況下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第一種情況,APP的發送次數達到次數臨界值。第二種情況,獲取到處理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當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時,再次根據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並接收業務系統返回的查詢結果。直至獲取到處理結果或者APP不滿足發送查詢請求的條件為止。此處的APP不滿足發送查詢請求的條件可以是指APP的發送次數達到次數臨界值。
也即在APP未獲取到處理結果的情況下,APP會基於業務系統定義的配置資訊,重複執行上述步驟330和步驟340,直至出現上述兩種情況的任一種情況。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出現第一種情況,而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時,APP可以向用戶展示指定資訊。用戶可以藉由其它方式來查詢處理結果。以業務請求為支付請求為例來說,用戶可以藉由以下方式來查看支付結果:“我的”-“帳單”-“帳單詳情”。
由此,可以提高獲取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的準確性。
下面結合圖4,以APP為理財APP,業務系統為支付系統,業務請求為支付請求為例,支付結果獲取過程可以包括如下兩條鏈路:
第一條鏈路:理財APP可以向支付系統發送支付請求。支付系統在接收到支付請求後,向理財APP返回回應結果,該回應結果可以包括用於查詢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同時非同步執行支付邏輯。
第二條鏈路:理財APP根據配置資訊,向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支付系統查詢支付結果。具體地,如果上述非同步執行支付邏輯完成,則可以將第一條鏈路的支付結果同步至第二條鏈路中,從而支付系統可以查詢到支付結果。支付系統將該支付結果返回給理財APP。理財APP向用戶展示該支付結果。可以理解的是,該支付結果可以包括:支付成功和支付不成功。如果上述非同步執行支付邏輯未完成,業務系統向理財APP返回用於表示支付請求未處理完成的資訊。從而理財APP繼續查詢支付結果,也即繼續執行上述第二條鏈路,直至獲取到支付結果或者不滿足發送查詢請求的條件為止。
需要說明的是,在第二條鏈路中,理財APP根據配置資訊,向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的過程即為根據次數臨界值和時間間隔向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的過程。具體地,判斷時間間隔是否到達。當時間間隔到達時,統計查詢請求的發送次數。判斷發送次數是否達到次數臨界值。如果發送次數未達到次數臨界值,則向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如果發送次數達到次數臨界值,則停止向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由此,可以提高獲取的支付結果的準確性。
與上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對應地,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還提供的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如圖5所示,該裝置包括:
發送單元501,用於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
接收單元502,用於接收業務系統針對發送單元501發送的業務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該回應結果可以包括用於查詢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發送單元501,還用於根據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可選地,配置資訊可以包括:發送查詢請求的次數臨界值和時間間隔。
發送單元501具體可以用於:
判斷時間間隔是否到達
當時間間隔到達時,統計查詢請求的發送次數。
判斷發送次數是否達到次數臨界值。
如果發送次數未達到次數臨界值,則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如果發送次數達到次數臨界值,則停止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接收單元502,還用於接收業務系統針對發送單元501發送的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展示單元503,用於當接收單元502接收的查詢結果包括處理結果時,向用戶展示處理結果。
可選地,發送單元501,還用於當查詢結果包括用於表示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的資訊時,再次根據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接收單元502,還用於接收業務系統返回的查詢結果;直至獲取到處理結果或者上述裝置不滿足發送查詢請求的條件為止。
本說明書上述實施例裝置的各功能模組的功能,可以藉由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來實現,因此,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裝置的具體工作過程,在此不復贅述。
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發送單元501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接收單元502接收業務系統針對業務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發送單元501根據配置資訊,向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接收單元502接收業務系統針對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當查詢結果包括處理結果時,展示單元503向用戶展示處理結果。由此,可以提高獲取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準確性。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可以為圖1中APP的一個模組或者單元。
與上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對應地,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還提供的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如圖6所示,該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601,用於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業務請求。
發送單元602,用於向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接收單元601接收的業務請求。該回應結果可以包括用於查詢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接收單元601,還用於接收APP根據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單元603,用於判斷業務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獲取單元604,用於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處理結果;
發送單元602,還用於向APP返回獲取單元604獲取的處理結果,以使APP向用戶展示處理結果。
可選地,發送單元602,還用於如果未處理完成,則向APP返回用於表示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的資訊。
本說明書上述實施例裝置的各功能模組的功能,可以藉由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來實現,因此,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裝置的具體工作過程,在此不復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可以為圖1中業務系統的一個模組或者單元。
與上述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對應地,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還提供的一種支付結果獲取裝置,如圖7所示,該裝置包括:
發送單元701,用於向支付系統發送支付請求。
接收單元702,用於接收支付系統針對發送單元701發送的支付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該回應結果可以包括用於查詢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發送單元701,還用於根據配置資訊,向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接收單元702,還用於接收支付系統針對發送單元701發送的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展示單元703,用於當接收單元702接收的查詢結果包括支付結果時,向用戶展示支付結果。
本說明書上述實施例裝置的各功能模組的功能,可以藉由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來實現,因此,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裝置的具體工作過程,在此不復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支付結果獲取裝置可以為圖1中APP的一個模組或者單元。
與上述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對應地,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還提供的一種支付結果獲取裝置,如圖8所示,該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801,用於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支付請求。
發送單元802,用於向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接收單元801接收的支付請求。該回應結果可以包括用於查詢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接收單元801,還用於接收APP根據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單元803,用於判斷支付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獲取單元804,用於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支付結果。
發送單元802,還用於向APP返回獲取單元804獲取的支付結果,以使APP向用戶展示支付結果。
本說明書上述實施例裝置的各功能模組的功能,可以藉由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來實現,因此,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裝置的具體工作過程,在此不復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支付結果獲取裝置可以為支付系統的一個模組或者單元。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可以意識到,在上述一個或多個示例中,本說明書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體、軟體、韌體或它們的任意組合來實現。當使用軟體實現時,可以將這些功能儲存在電腦可讀媒體中或者作為電腦可讀媒體上的一個或多個指令或代碼進行傳輸。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說明書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說明書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說明書的保護範圍,凡在本說明書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說明書的保護範圍之內。
S210-S250‧‧‧步驟
S310-S360‧‧‧步驟
501‧‧‧發送單元
502‧‧‧接收單元
503‧‧‧展示單元
601‧‧‧接收單元
602‧‧‧發送單元
603‧‧‧判斷單元
604‧‧‧獲取單元
701‧‧‧發送單元
702‧‧‧接收單元
703‧‧‧展示單元
801‧‧‧接收單元
802‧‧‧發送單元
803‧‧‧判斷單元
804‧‧‧獲取單元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說明書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進步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說明書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2為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說明書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流程圖;
圖4為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支付結果獲取方法示意圖;
圖5為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示意圖;
圖6為本說明書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示意圖;
圖7為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支付結果獲取裝置示意圖;
圖8為本說明書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支付結果獲取裝置示意圖。

Claims (14)

  1. 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包括: 應用APP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 接收所述業務系統針對所述業務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接收所述業務系統針對所述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當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所述處理結果時,向用戶展示所述處理結果。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 當所述查詢結果包括用於表示所述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的資訊時,再次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業務系統返回的查詢結果;直至獲取到所述處理結果或者所述APP不滿足發送查詢請求的條件為止。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資訊包括:發送查詢請求的次數臨界值和時間間隔; 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包括: 判斷所述時間間隔是否到達; 當所述時間間隔到達時,統計所述查詢請求的發送次數; 判斷所述發送次數是否達到所述次數臨界值; 如果所述發送次數未達到所述次數臨界值,則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如果所述發送次數達到所述次數臨界值,則停止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4. 一種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包括: 應用APP向支付系統發送支付請求; 接收所述支付系統針對所述支付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接收所述支付系統針對所述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當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所述支付結果時,向用戶展示所述支付結果。
  5. 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方法,包括: 業務系統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業務請求; 向所述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所述業務請求;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接收所述APP根據所述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所述業務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所述處理結果; 向所述APP返回所述處理結果,以使所述APP向用戶展示所述處理結果。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 如果未處理完成,則向所述APP返回用於表示所述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的資訊。
  7. 一種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包括: 支付系統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支付請求; 向所述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所述支付請求;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接收所述APP根據所述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所述支付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所述支付結果; 向所述APP返回所述支付結果,以使所述APP向用戶展示所述支付結果。
  8. 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包括: 發送單元,用於向業務系統發送業務請求;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業務系統針對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所述業務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業務系統針對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所述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展示單元,用於當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所述處理結果時,向用戶展示所述處理結果。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當所述查詢結果包括用於表示所述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的資訊時,再次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業務系統返回的查詢結果;直至獲取到所述處理結果或者所述裝置不滿足發送查詢請求的條件為止。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配置資訊包括:發送查詢請求的次數臨界值和時間間隔; 所述發送單元具體用於: 判斷所述時間間隔是否到達; 當所述時間間隔到達時,統計所述查詢請求的發送次數; 判斷所述發送次數是否達到所述次數臨界值; 如果所述發送次數未達到所述次數臨界值,則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如果所述發送次數達到所述次數臨界值,則停止向所述業務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11. 一種支付結果獲取裝置,包括: 發送單元,用於向支付系統發送支付請求;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支付系統針對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所述支付請求返回的回應結果;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資訊,向所述支付系統發送查詢請求;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支付系統針對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所述查詢請求返回的查詢結果; 展示單元,用於當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所述支付結果時,向用戶展示所述支付結果。
  12. 一種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獲取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業務請求; 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所述業務請求;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的配置資訊;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APP根據所述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單元,用於判斷所述業務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獲取單元,用於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所述處理結果;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APP返回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所述處理結果,以使所述APP向用戶展示所述處理結果。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裝置,其中,還包括: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如果未處理完成,則向所述APP返回用於表示所述業務請求未處理完成的資訊。
  14. 一種支付結果獲取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應用APP發送的支付請求; 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APP返回回應結果,並處理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所述支付請求;所述回應結果包括用於查詢所述支付請求的支付結果的配置資訊;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APP根據所述配置資訊發送的查詢請求; 判斷單元,用於判斷所述支付請求是否處理完成; 獲取單元,用於如果處理完成,則獲取所述支付結果;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APP返回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所述支付結果,以使所述APP向用戶展示所述支付結果。
TW107147679A 2018-03-14 2018-12-28 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 TW2019393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9410.5A CN108596624A (zh) 2018-03-14 2018-03-14 业务请求的处理结果、支付结果获取方法及装置
??201810209410.5 2018-03-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9380A true TW201939380A (zh) 2019-10-01

Family

ID=63626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7679A TW201939380A (zh) 2018-03-14 2018-12-28 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6624A (zh)
TW (1) TW201939380A (zh)
WO (1) WO20191744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6624A (zh) * 2018-03-14 2018-09-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的处理结果、支付结果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491765B (zh) * 2018-10-09 2021-07-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对跨域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41054A (zh) * 2018-12-13 2019-05-10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66114B (zh) * 2019-10-24 2023-09-22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机生成二维码的终端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9228B2 (ja) * 2010-04-16 2014-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装置
CN105099989B (zh) * 2014-04-24 2019-11-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业务请求及获取业务处理结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773875B1 (ko) * 2016-03-04 2017-09-01 주식회사 엠플로우 앱투앱 사용자 직접 결제 방식의 결제 시스템, 방법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휴대단말기용 애플리케이션
CN105844459B (zh) * 2016-03-22 2019-10-11 北京建飞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额话费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39440A (zh) * 2016-08-22 2017-01-1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异步任务查询方法及设备
CN106686111A (zh) * 2017-01-17 2017-05-17 浪潮(苏州)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的方法及系统、一种中间服务器
CN107181787B (zh) * 2017-03-21 2020-07-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96624A (zh) * 2018-03-14 2018-09-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的处理结果、支付结果获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74418A1 (zh) 2019-09-19
CN108596624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9380A (zh) 業務請求的處理結果、支付結果獲取方法及裝置
US10348809B2 (en) Naming of distributed business transactions
US9531614B1 (en) Network aware distributed business transaction anomaly detection
WO2018210062A1 (zh) 用于服务器系统的确定物品库存的方法和装置
JP2018506104A (ja) 計測されたソフトウェアを分析するためのデータストリーム処理言語
WO2019076007A1 (zh) 一种客户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WO2019218513A1 (zh) 测试过程的监控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201401218A (zh) 業務處理狀態資訊查詢方法及裝置
WO2020134840A1 (zh) 数据分配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8120705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058204A1 (en) Automatic asynchronous handoff identification
WO2019148728A1 (zh) 电子装置、分布式系统执行任务分配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288164B2 (en) Dynamic distributed tracing instrumentation in a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CN107798039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US20070150904A1 (en) Multi-threaded polling in a processing environment
US20220131873A1 (en) Transaction Replac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5021868A1 (zh) 用于互联网实体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462646B (zh) 一种异常响应的方法及设备
CN111488373B (zh) 用于处理请求的方法和系统
WO2019019596A1 (zh) 断点名单的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RU2018134973A (ru) Виртуальный рынок для распределяемых 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ых средств в среде предприятия
CN108255704B (zh) 一种脚本调用事件的异常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CN114039878B (zh) 一种网络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4340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3334A (zh) 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