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9153A - 鏡頭模組及投影裝置 - Google Patents

鏡頭模組及投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9153A
TW201939153A TW107109004A TW107109004A TW201939153A TW 201939153 A TW201939153 A TW 201939153A TW 107109004 A TW107109004 A TW 107109004A TW 107109004 A TW107109004 A TW 107109004A TW 201939153 A TW201939153 A TW 2019391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odule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effectiv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9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9564B (zh
Inventor
林晅鋌
鄭權得
梁鈺麟
Original Assignee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9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956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9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915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6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image converters or intensifiers, or for use with projectors, e.g. objectives for projection TV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H04N5/7416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involving the use of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e.g. a light valve, controlled by a video sig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鏡頭模組,用於提供一影像光束。鏡頭模組包括一限位元件、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以及一第三透鏡。第一透鏡配置於限位元件的其中一側。第二透鏡配置於限位元件的其中另一側。第二透鏡位於限位元件與第三透鏡之間,其中限位元件、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的邊緣分別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且第一透鏡、限位元件、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分別藉由至少一連接結構相互適配而堆疊以形成鏡頭模組。

Description

鏡頭模組及投影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模組及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鏡頭模組及投影裝置,而投影裝置用於近眼顯示裝置(Near Eye Display device)。
隨著科技產業日益發達,電子裝置的型態、使用功能以及使用方式越來越多元,可直接配帶在使用者身體上的穿戴式(wearable)顯示裝置也因應而生。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種類相當多,以眼鏡類型等頭戴式顯示裝置為例,使用者配戴上此類顯示裝置之後,除了可以看到放大虛像或立體影像之外,影像還會隨著使用者頭部轉動而變,可提供使用者更身歷其境的感受。
然而在目前的顯示裝置中,反射式的面板架構由於多了照明光學系統與稜鏡,使得體積與重量皆佔了顯示裝置多半部分。因此,設計目鏡的尺寸大小及重量為本領域重要的議題之一。然而在目前的作法中,常以額外的固定元件進行透鏡之間的固定,額外的固定元件例如是間格環、壓環或鏡筒等。如此一來,將導致鏡頭本身的體積過大或重量過重而影響鏡頭的成像品質,以及使用者戴上此頭戴式顯示裝置時造成配戴不方便與不舒服。
“先前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發明內容,因此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發明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曉或認知。
本發明提供一種鏡頭模組及投影裝置,可縮小鏡頭模組的體積以減輕投影裝置的重量。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鏡頭模組,用於提供一影像光束。鏡頭模組包括一限位元件、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以及一第三透鏡。第一透鏡配置於限位元件的其中一側。第二透鏡配置於限位元件的其中另一側。第二透鏡位於限位元件與第三透鏡之間。限位元件、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的邊緣分別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且第一透鏡、限位元件、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分別藉由至少一連接結構相互適配而堆疊以形成鏡頭模組。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投影裝置,用於提供一投影光束至一光瞳。投影裝置包括一光機模組以及一鏡頭模組。鏡頭模組連接光機模組。鏡頭模組包括由一出光側至光機模組的一側依序相互堆疊的一第一透鏡、一限位元件、一第二透鏡以及一第三透鏡。限位元件、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的邊緣分別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且第一透鏡、限位元件、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分別藉由至少一連接結構相互適配而堆疊形成鏡頭模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鏡頭模組還包括一光欄,光欄位於鏡頭模組的出光側,其中第一透鏡的有效徑大於光欄的有效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鏡頭模組中的第一透鏡的有效徑小於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的有效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鏡頭模組中的透鏡皆為塑膠透鏡。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鏡的邊緣形狀為圓形,且限位元件、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的邊緣形狀為方形,其中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的外形由有效徑的邊緣一體延伸形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限位元件、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的各自的至少一連接結構的數量為四個,且分別位於各自的四個角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限位元件的尺寸大於或等於鏡頭模組中的各透鏡的尺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鏡的有效徑大於第三透鏡的有效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至少一連接結構分別為凸台結構、雙凸台結構或凹陷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鏡頭模組還包括多個黏著層,分別位於相鄰的至少一連接結構之間的間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鏡頭模組還包括一第四透鏡,第三透鏡位於第二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第四透鏡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且藉由至少一連接結構適配於第三透鏡的至少一連接結構而堆疊於第三透鏡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透鏡的邊緣形狀為方形,且由有效徑的邊緣一體延伸形成。第四透鏡的有效徑小於第三透鏡的有效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鏡頭模組還包括一第一遮光件以及一第二遮光件。第一遮光件配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第二遮光件配置於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投影裝置還包括一外殼,用於連接光機模組,鏡頭模組配置於外殼內以連接光機模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鏡頭模組的外形適配於外殼的一內壁。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透鏡具有至少一連接結構,至少一連接結構設置於第一透鏡的邊緣。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個優點或功效。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透鏡模組中的限位元件、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可分別藉由至少一連接結構相互適配而堆疊形成鏡頭模組。因此,可不需額外的固定機構以達到良好的光學品質,進而縮小鏡頭模組的體積且減輕投影裝置的重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的架構示意圖。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一投影裝置10A包括一光機模組50、一鏡頭模組100及一導光裝置200。光機模組50包括一光源15、一光學模組20、一成像元件30以及一稜鏡元件40。在運作時,光源15發出一照明光束LB,照明光束LB通過光學模組20的傳遞並藉由稜鏡元件40傳遞至成像元件30,藉由成像元件30以形成一影像光束LI。影像光束LI通過鏡頭模組100傳遞至導光裝置200,由導光裝置200的耦合入口210進入導光裝置200,且由導光裝置200的耦合出口220投射出一投影光束LP,並投射至一光瞳PS。
光源15例如是包括一或多個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s)或者是一或多個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s)。光源15用於提供照明光束LB。照明光束LB例如是具有一波長範圍的單一種顏色的色光,或者是混合不同波長的光束,例如紅光、綠光和藍光所合成的白光,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惟光源15的型態及照明光束LB的波長範圍不加以限定本發明。
光學模組20設置於照明光束LB的傳遞路徑,用於將照明光束LB均勻地傳遞至稜鏡元件40。光學模組20包括一或多個透鏡以及透鏡陣列,設置於光源15與稜鏡元件40之間的照明光束LB的傳遞路徑。在一實施例中,光學模組20可具有固定之焦距或具有變焦的功能,也可具有將照明光束LB分布均勻的功能,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
成像元件30例如為反射式或透射式的空間光調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以反射式空間光調制器為例,反射式的矽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或者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等;透射式的空間光調制器,例如透光液晶面板(Transparent Liquid Crystal Panel),但本發明對成像元件30的型態及其種類並不加以限制。在本實施例中,成像元件30產生影像光束LI的方法,其詳細步驟及實施方式可以由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獲致足夠的教示、建議與實施說明,因此不再贅述。
稜鏡元件40包括一或多個透光稜鏡,但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稜鏡元件40用以將照明光束LB導向於成像元件30以產生影像光束LI以及用以將影像光束LI導向於鏡頭模組100。
導光裝置200例如為波導片(waveguide plate),數量上例如是一片或多片不等,可依據設計而作數量上的調整,然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導光裝置200是一片波導片為範例,導光裝置200內部也可以具有光學結構,用於導引影像光束LI。本發明對導光裝置200的型態及其種類並不加以限制。
光瞳PS可以是使用者的眼睛的瞳孔,或者影像擷取裝置(例如攝影機)的光圈。本發明對光瞳PS的型態及其種類並不加以限制。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的架構示意圖。請參考圖2,本實施例的投影裝置10B類似於圖1的投影裝置10A,惟兩者不同之處在於,在本實施例中,投影裝置10B的光機模組50僅包括一自發光式的成像元件30。在運作時,成像元件30發出一影像光束LI傳遞通過鏡頭模組100並由導光裝置200的耦合入口210進入導光裝置200,且由導光裝置200的耦合出口220射出以形成為一投影光束LP,並投射至一光瞳PS。成像元件30例如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OLED display)或微發光二極體(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 LED)等自發光裝置。本發明對成像元件30的型態及其種類並不加以限制。
圖3為圖1的投影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3的投影裝置的立體組裝示意圖。請參考圖3及圖4,在本實施例中,投影裝置10包括光機模組50以及鏡頭模組100。一外殼52連接光機模組50,而鏡頭模組100配置於外殼52內以連接光機模組50。在本實施例中,光機模組50的型態及其種類可以是圖1中的光機模組50或圖2中的光機模組50,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光機模組50與鏡頭模組100亦可依據投影裝置10的類型而應用在虛擬實境系統(Virtual reality system)、擴增實境系統(Augmented reality system)或混合實境系統(Mixed reality system)中,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請參考圖1與3,影像光束LI用於收斂於一光欄(stop)ST,並且影像光束LI從光欄ST後開始發散,其中光欄ST指的是影像光束LI收斂至最小光束直徑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光欄ST位於鏡頭模組100的一出光側(投射影像光束的側邊),也就是鏡頭模組100設置於光欄ST(出光側)至光機模組50的一側依序相互堆疊。藉由調整投影裝置10A的鏡頭模組100與導光裝置200的耦合入口210之間的距離,讓光欄ST可形成於導光裝置200的耦合入口210。此外,亦可調整光欄ST的有效徑,在本實施例中,鏡頭模組100與導光裝置200的耦合入口210之間的距離大體為6~15.5毫米(millimeters)。光欄ST的有效徑大體為3.84毫米(mm),但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鏡頭模組100可由外殼52的開口處朝光機模組50組裝,如圖4所繪示,而鏡頭模組100的外形適合配置(適配,fit)於外殼52的內壁,如圖3所繪示,在本實施例中,鏡頭模組100的外形為一八角形。在以往的鏡頭模組與光機模組固定而言,鏡頭模組的外部需要設置固定機構例如凸緣(Flange),用於與光機模組接觸而相互固定。但是在本實施例的鏡頭模組100可不需要固定機構如凸緣作為鏡頭模組100與光機模組50的固定介面,例如是先將鏡頭模組100直接推入外殼52內,不需要利用凸緣等機構件將鏡頭模組100與光機模組相互固定。如此一來,可避免因配置固定機構而對鏡頭模組100與光機模組50的干涉影響,並減少投影裝置10本身重量與體積而提升投影裝置10的光學品質以及投影裝置10的輕量化。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鏡頭模組100是利用模組化及無鏡筒設計固定於光機模組上50。
圖5為圖3的鏡頭模組的立體爆炸示意圖。圖6為圖5在另一視角的立體爆炸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4至圖6,鏡頭模組100包括由出光側至光機模組50的一側依序相互堆疊的一第一透鏡110、一限位元件150、一第二透鏡120以及一第三透鏡130,其中限位元件150、第二透鏡120以及第三透鏡130的邊緣分別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如圖5及圖6所繪示的連接結構122、124、132、134、152、154),且限位元件150、第二透鏡120以及第三透鏡130分別藉由各自的至少一連接結構相互適配而堆疊形成鏡頭模組100。在本實施例中,鏡頭模組100還包括一第四透鏡140,第三透鏡130位於第二透鏡120與第四透鏡140之間。第四透鏡140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142且藉由至少一連接結構142適配於第三透鏡130的至少一連接結構134而堆疊於第三透鏡130上。換句話說,在一些實施例中,鏡頭模組100可設計為因應不同的透鏡數目,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另外,本實施例中,可讓鏡頭模組100具有體積為3.5立方公分(Cubic Centimeter,CC)。
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元件150的尺寸大於或等於鏡頭模組100中所有透鏡的尺寸。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10的尺寸小於限位元件150的尺寸,而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以及第四透鏡140的尺寸等於限位元件150的尺寸,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如此一來,鏡頭模組100中的所有透鏡以限位元件150為基準進行堆疊而形成鏡頭模組100,並藉由外殼52內壁適配於限位元件150的外形而穩固鏡頭模組10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以及第四透鏡140為塑膠透鏡,而第一透鏡110的邊緣形狀為圓形,而限位元件15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以及第四透鏡140的邊緣形狀為方形,其中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及第四透鏡140的外形由透鏡的有效徑外的邊緣一體延伸形成。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鏡頭模組100中的透鏡皆為塑膠透鏡,且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以及第四透鏡140為方形塑膠透鏡。因此,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以及第四透鏡140的有效徑邊緣處可配置有至少一連接結構122、124、132、134,如圖5及圖6所繪示。舉例而言,第一透鏡110的外觀尺寸為直徑為8.6mm,第二透鏡120的外觀尺寸為9.6 × 9.6mm,第三透鏡130的外觀尺寸為9.6 × 9.6mm,第四透鏡140的外觀尺寸為9.6 × 9.6mm,以及限位元件150的外觀尺寸為9.6 × 9.6mm。
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元件15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以及第四透鏡140的各自的其中一面的至少一連接結構的數量為四個,且分別位於方形的四個角落,其中各至少一連接結構分別為凸台結構、雙凸台結構或凹陷結構,但本發明對鏡頭模組100中各元件的連接結構的型態及其種類並不加以限制。
具體而言,限位元件150的相對兩面分別具有連接結構152、154,其中連接結構152例如為凸台結構,而連接結構154例如為凹陷結構。限位元件150朝向光欄ST一側的連接結構152的內徑用以容納並卡固第一透鏡110的外徑。因此,第一透鏡110可穩固嵌合於限位元件150的連接結構152內側而不需其他固定機構,進而減少鏡頭模組100的佔有體積。第二透鏡120的相對兩面分別具有連接結構122、124,其中連接結構122、124例如皆為凸台結構。限位元件150朝向光機模組50一側的連接結構154,用以容納第二透鏡120中朝向光欄ST一側的連接結構122。因此,第二透鏡120可穩固嵌合於限位元件150的連接結構154內側而不需其他固定機構。
此外,第三透鏡130的相對兩面分別具有連接結構132、134,其中連接結構132例如為雙凸台結構,而連接結構134例如為凸台結構。第三透鏡130朝向光欄ST一側的連接結構132的內徑用以容納第二透鏡120中朝向光機模組50一側的連接結構124的外徑。因此,第二透鏡120可穩固嵌合於第三透鏡130的連接結構132內側而不需其他固定機構。第四透鏡140朝向光欄ST一側具有連接結構142,其中連接結構142例如為凸台結構。第四透鏡140朝向光欄ST一側的連接結構142的內徑用以容納第三透鏡130中朝向光機模組50一側的連接結構134的外徑。因此,第三透鏡130可穩固嵌合於第四透鏡140的連接結構142內側而不需其他固定機構。因此,鏡頭模組100可藉由限位元件15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以及第四透鏡140的連接結構相互嵌合而達到穩固,進而具有良好的光學品質而不需額外的固定機構。如此一來,可進一步達到縮小鏡頭模組100的體積而減輕投影裝置10的重量。
圖7為圖3的投影模組沿線A-A的部分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3、圖5、圖6及圖7,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10的有效徑D1大於光欄ST的有效徑D0。第一透鏡110的有效徑D1小於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以及第四透鏡140各自的有效徑D2、D3、D4。此外,第二透鏡120的有效徑D2大於第三透鏡130的有效徑D3,而第三透鏡130的有效徑D3大於第四透鏡140的有效徑D4。舉例而言,光欄ST的有效徑D0例如是3.84mm,第一透鏡110的有效徑D1例如是6mm,第二透鏡120的有效徑D2例如是8.4mm,第三透鏡130的有效徑D3例如是8.2mm,第四透鏡140的有效徑D4例如是7.8mm,但不以此為限。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光機模組50所發出的影像光束LI通過光機模組50內部的稜鏡40後,由第四透鏡140進入鏡頭模組100。第四透鏡140例如是雙凸透鏡將影像光束LI收斂至第三透鏡130,第三透鏡例如是凹透鏡發散影像光束至第二透鏡120,而第二透鏡120例如是凸透鏡將影像光束LI收斂至第一透鏡110。
值得一提的是,影像光束傳遞至第三透鏡130時,離開第三透鏡130的最大視場角邊緣光線(marginal ray)方向是偏離光軸的,而在進入第二透鏡120時,最大視場角邊緣光線方向轉向成偏向光軸。因此,第一透鏡110的有效徑D1小於第二透鏡120的有效徑D2。此外,離開第一透鏡110的影像光束會匯聚至光欄ST,且進入導光裝置的耦合入口(見如圖1的導光裝置200的耦合入口210),而導光裝置會將投影光束LP投射至光瞳PS。此外,光欄ST的有效徑D0會小於第一透鏡110的有效徑D1。
除此之外,在本實施例中,鏡頭模組100還包括一第一遮光件160及一第二遮光件170。第一遮光件160配置於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之間。第二遮光件170配置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之間。如此一來,鏡頭模組100的透鏡邊緣處具有遮光效果,可進一步提升光學品質。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鏡頭模組100還包括多個黏著層180,分別位於相鄰的至少一連接結構之間的間隙。如此一來,可進一步加強其結構穩定度,進而達到良好的光學品質。在本實施例中,黏著層180例如是膠(glue)。舉例而言,黏著層180例如是紫外光固化膠,透過點膠的方式提供至連接結構之間的間隙,再經由照射紫外光以固化膠體以固定鏡頭模組100中的元件,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請再參考圖7,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10也可具有連接結構112,連接結構112設置於第一透鏡110的邊緣,但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實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個優點或功效。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透鏡模組中的限位元件、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可分別藉由至少一連接結構相互適配而堆疊形成鏡頭模組。因此,可不需額外的固定機構以達到良好的光學品質,進而縮小鏡頭模組的體積且減輕投影裝置的重量。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此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0、10A、10B‧‧‧投影裝置
15‧‧‧光源
20‧‧‧光學模組
30‧‧‧成像元件
40‧‧‧稜鏡元件
50‧‧‧光機模組
52‧‧‧外殼
100‧‧‧鏡頭模組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12、122、124、132、134、142、152、154‧‧‧連接結構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150‧‧‧限位元件
160‧‧‧第一遮光元件
170‧‧‧第二遮光元件
180‧‧‧黏著層
200‧‧‧導光裝置
210‧‧‧耦合入口
220‧‧‧耦合出口
D0、D1、D2、D3、D4‧‧‧有效徑
LB‧‧‧照明光束
LI‧‧‧影像光束
LP‧‧‧投影光束
PS、ST‧‧‧光瞳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的架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的架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投影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的投影裝置的立體組裝示意圖。 圖5為圖3的鏡頭模組的立體爆炸示意圖。 圖6為圖5在另一視角下的立體爆炸示意圖。 圖7為圖3的投影模組沿線A-A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Claims (29)

  1. 一種鏡頭模組,用於提供一影像光束,包括: 一限位元件; 一第一透鏡,配置於該限位元件的其中一側; 一第二透鏡,配置於該限位元件的其中另一側;以及 一第三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位於該限位元件與該第三透鏡之間,該限位元件、該第二透鏡以及該第三透鏡的邊緣分別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且該第一透鏡、該限位元件、該第二透鏡以及該第三透鏡分別藉由該至少一連接結構相互適配而堆疊以形成該鏡頭模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還包括一光欄,該光欄位於該鏡頭模組的一出光側,其中該第一透鏡的有效徑大於該光欄的有效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有效徑小於該第二透鏡以及該第三透鏡的有效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其中該鏡頭模組中的透鏡皆為塑膠透鏡。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邊緣形狀為圓形,且該限位元件、該第二透鏡及該第三透鏡的邊緣形狀為方形,其中該第二透鏡及該第三透鏡的外形由有效徑的邊緣一體延伸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其中該限位元件、該第二透鏡及該第三透鏡的各自的該至少一連接結構的數量為四個,且分別位於各自的四個角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其中該限位元件的尺寸大於或等於該鏡頭模組中的各透鏡的尺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的有效徑大於該第三透鏡的有效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其中該至少一連接結構分別為凸台結構、雙凸台結構或凹陷結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還包括: 多個黏著層,分別位於相鄰的該至少一連接結構之間的間隙。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還包括: 一第四透鏡,其中該第三透鏡位於該第二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該第四透鏡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且藉由該至少一連接結構適配於該第三透鏡的該至少一連接結構而堆疊於該第三透鏡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其中該第四透鏡的邊緣形狀為方形,且由有效徑邊緣一體延伸形成,該第四透鏡的有效徑小於該第三透鏡的有效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鏡頭模組,還包括: 一第一遮光件,配置於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以及 一第二遮光件,配置於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
  14. 一種投影裝置,用於提供一投影光束至一光瞳,包括: 一光機模組;以及 一鏡頭模組,用於連接該光機模組,其中該鏡頭模組包括由一出光側至該光機模組的一側依序相互堆疊的一第一透鏡、一限位元件、一第二透鏡以及一第三透鏡,該限位元件、該第二透鏡以及該第三透鏡的邊緣分別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且該第一透鏡、該限位元件、該第二透鏡以及該第三透鏡分別藉由該至少一連接結構相互適配而堆疊形成該鏡頭模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還包括一光欄,該光欄位於該鏡頭模組的該出光側,該鏡頭模組位於該光欄與該光機模組之間,該第一透鏡的有效徑大於該光欄的有效徑。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第一透鏡的有效徑小於該第二透鏡以及該第三透鏡的有效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還包括一外殼,用於連接該光機模組,該鏡頭模組配置於該外殼內以連接該光機模組。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鏡頭模組的外形適配於該外殼的一內壁。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鏡頭模組中的透鏡皆為塑膠透鏡。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第一透鏡的邊緣形狀為圓形,且該限位元件、該第二透鏡及該第三透鏡的邊緣形狀為方形,其中該第二透鏡及該第三透鏡的外形由有效徑的邊緣一體延伸形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限位元件、該第二透鏡及該第三透鏡的各自的該至少一連接結構的數量為四個,且分別位於各自的四個角落。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限位元件的尺寸大於或等於該鏡頭模組中的各透鏡的尺寸。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第二透鏡的有效徑大於該第三透鏡的有效徑。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連接結構分別為凸台結構、雙凸台結構或凹陷結構。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鏡頭模組還包括多個黏著層,分別位於相鄰的該至少一連接結構之間的間隙。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鏡頭模組更包括一第四透鏡,該第三透鏡位於該第二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該第四透鏡包括至少一連接結構且藉由該至少一連接結構適配於該第三透鏡的該至少一連接結構而堆疊於該第三透鏡上。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第四透鏡的邊緣形狀為方形,且由有效徑的邊緣一體延伸形成,該第四透鏡的有效徑小於該第三透鏡的有效徑。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鏡頭模組還包括一第一遮光件及一第二遮光件,該第一遮光件配置於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該第二遮光件配置於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投影裝置,其中該第一透鏡具有該至少一連接結構,該至少一連接結構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的邊緣。
TW107109004A 2018-03-08 2018-03-16 鏡頭模組及投影裝置 TWI6695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1103.9A CN110244503A (zh) 2018-03-08 2018-03-08 镜头模块及投影装置
??201810191103.9 2018-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9564B TWI669564B (zh) 2019-08-21
TW201939153A true TW201939153A (zh) 2019-10-01

Family

ID=64048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9004A TWI669564B (zh) 2018-03-08 2018-03-16 鏡頭模組及投影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78160A1 (zh)
EP (1) EP3537199A1 (zh)
JP (1) JP2019159316A (zh)
CN (1) CN110244503A (zh)
TW (1) TWI6695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40059655A (ko) * 2019-12-08 2024-05-07 루머스 리미티드 소형 이미지 프로젝터를 갖는 광학 시스템
DE202021104723U1 (de) 2020-09-11 2021-10-18 Lumus Ltd. An ein optisches Lichtleiterelement gekoppelter Bildprojek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4090B2 (en) * 2001-08-27 2003-07-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Laser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KR101626417B1 (ko) * 2009-12-03 2016-06-01 디지털옵틱스 코포레이션 카메라 모듈
JP2011145374A (ja) * 2010-01-13 2011-07-28 Panasonic Corp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撮影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機器
JP2012215713A (ja) * 2011-03-31 2012-11-08 Fujifilm Corp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TW201307938A (zh) * 2011-08-10 2013-02-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間隔環及鏡頭模組
WO2013047198A1 (ja) * 2011-09-30 2013-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57438B (zh) * 2011-10-26 2016-11-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紅外濾光片及使用該紅外濾光片之鏡頭模組
TW201411217A (zh) * 2012-09-14 2014-03-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
SG10201706229YA (en) * 2013-02-01 2017-08-30 Deka Products Lp Endoscope with pannable camera
CN104516081A (zh) * 2013-09-30 2015-04-1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205539661U (zh) * 2016-01-20 2016-08-31 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1200万像素超级全景镜头
TWI614544B (zh) * 2016-11-04 2018-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78160A1 (en) 2019-09-12
CN110244503A (zh) 2019-09-17
JP2019159316A (ja) 2019-09-19
TWI669564B (zh) 2019-08-21
EP3537199A1 (en) 201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5480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90369399A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WO2019179136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US10754162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US9229308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condensing module
US20140104580A1 (en) Projection device
US10809609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US20230061564A1 (en) Optical Waveguide System and Near-eye Display
TWI669564B (zh) 鏡頭模組及投影裝置
US1132733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EP3674772B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027884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TWI768313B (zh) 光學鏡頭及頭戴式顯示裝置
US20230152591A1 (en)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device
TWI656396B (zh) 投影裝置及投影方法
EP3761103A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US11669002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TWI811699B (zh) 照明系統及投影裝置
KR20200101911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WO2019016926A1 (ja)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
TWI813099B (zh) 穿戴式顯示裝置及投影裝置
EP4318126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20210173214A1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TW202208935A (zh) 波導的製作方法以及具有波導的頭戴式顯示裝置
TW202336481A (zh) 光學鏡頭以及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