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3853A - 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裝置和系統 - Google Patents

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裝置和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3853A
TW201933853A TW107144776A TW107144776A TW201933853A TW 201933853 A TW201933853 A TW 201933853A TW 107144776 A TW107144776 A TW 107144776A TW 107144776 A TW107144776 A TW 107144776A TW 201933853 A TW201933853 A TW 2019338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user terminal
server
association
association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2295B (zh
Inventor
鄒啟蒙
王林青
孫健康
肖楠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3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2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47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for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e. using a personal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38Address allocation for local use, e.g. in LAN or USB networks, or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65Application layer names, e.g. buddy names, unstructured names chosen by a user or home appliance n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使用者終端、設備、伺服端及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和系統。上述方法包括: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所述設備接收所述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Description

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裝置和系統
本說明書實施例涉及電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裝置和系統。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開始走智慧化的道路,設備和設備之間,設備和使用者終端之間已逐漸能夠進行資訊交換和通信。
為實現使用者終端和設備之間的資訊互動,通常需要建立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關係。例如,使用者終端為手機、設備為智慧家電時,通過建立手機和智慧家電的綁定關係,即可利用手機控制智慧家電;或者是,伺服端可以向手機和智慧家電同時推送相同的資訊等。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高效的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來實現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裝置和系統,用於實現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
本說明書實施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
第一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包括:所述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所述設備接收所述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第二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包括:獲取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所述關聯標識用於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第三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包括: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第四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包括: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以使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接收所述設備發送的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第五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系統,包括: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設備,接收所述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第六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包括:獲取單元,獲取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發送單元,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所述關聯標識用於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第七態樣,提供了一種設備,包括:接收單元,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發送單元,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第八態樣,提供了一種伺服端,包括:分配單元,為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以使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接收單元,接收設備發送的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綁定單元,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第九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二態樣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第十態樣,提供了一種設備,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三態樣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第十一態樣,提供了一種伺服端,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四態樣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第十二態樣,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所述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儲存有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至第四任一態樣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本說明書實施例採用的上述至少一個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有益效果:首先,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然後,設備接收所述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這樣,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即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實現了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及相應的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使用者終端、設備、伺服端及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和系統,用於實現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本說明書實施例中,使用者終端,具體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等;設備,具體可以是語音播放裝置、智慧家電,如智慧電視、智慧音箱、智慧空調等。伺服端,可以是與多個上述使用者終端和多個上述設備相對應,可以為上述使用者終端和上述設備提供後臺伺服。
本說明書中提到的實現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主要是在伺服端建立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關係,將使用者終端和設備關聯起來,進而便於實現伺服端、使用者終端和設備這三者的資訊互動,例如,使用者利用使用者終端通過伺服端向設備發送控制指令,從而控制設備的運行狀態;又例如,伺服端同時向使用者終端以及與使用者終端綁定的設備推送資訊等。
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說明書提供的各個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用於實現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該方法應用在包括有使用者終端、設備和伺服端的系統中,該方法的具體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S101: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根據接收到的、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請求,而為該使用者終端唯一分配的。
如前所述,該實施例中的使用者終端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等,在上述使用者終端中可以安裝有應用程式,通過安裝的應用程式能夠實現與伺服端的資訊互動。
關聯標識,可以是會話標識,具體可以是一串唯一的數位編號,且伺服端可以為不同使用者標識的使用者終端分配不同的關聯標識。
使用者標識,可以是使用者終端內部安裝的應用程式中的使用者ID(如使用者帳號),也可以是使用者終端的終端ID(如使用者終端的設備序列號)等,本實施例不作具體限定。
在步驟S101之前,使用者終端還可以向伺服端發送關聯標識請求;這樣,伺服端根據接收到的關聯標識請求,即可根據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為使用者終端分配唯一的關聯標識。
步驟S102: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
步驟S103: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
該步驟之前,所述設備可以預先接收所述關聯標識。
設備標識,具體可以是設備的設備ID(如設備的設備序列號等)。
如前所述,該實施例中的設備,具體可以是語音播放裝置、智慧家電等。在上述設備中通常可以內置有通信模組,該通信模組具體可以是無線通信模組,因此,該實施例中,設備可以通過內置的無線通信模組與使用者終端、與伺服端進行通信,即:設備通過內置的無線通信模組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建立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關係之前,設備還可能未配置網路,因此,設備還可能無法與使用者終端和伺服端進行通信,因此,在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之前,使用者終端還可以為設備配置網路,使設備能夠通過配置的網路與使用者終端和伺服端進行通信。
步驟S104: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首先,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然後,設備接收所述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這樣,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即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實現了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
優選地,作為本說明書的另一個實施例,上述步驟S104伺服端根據接收到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之後,伺服端還可以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發送綁定結果資訊,該綁定結果資訊可以包括綁定成功、綁定失敗等。當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綁定失敗時,還可以按照上述實施例的執行步驟進行重新綁定。
優選地,作為本說明書的另一個實施例,上述步驟S104伺服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之後,伺服端還可以根據所述使用者終端的操作行為,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推送操作行為結果資訊。
例如,當上述設備具體為語音播報裝置,上述使用者終端具體為手機時,當手機上的即時通信軟體接收到資訊時,伺服端同樣可以將收到的資訊發送至語音播報裝置,從而使該語音播報裝置語音播放上述資訊內容,從而省略了使用者需要打開手機查看資訊的操作。
在上述幾個實施例的步驟S104中提到,所述伺服端可以根據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其中,上述關聯標識,不僅可以是包括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還可以包括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以下將結合兩個不同的實施方式來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方式一:使用者終端向伺服端發送關聯標識請求後,伺服端根據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為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之後,可以同時儲存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這樣,在上述實施例的步驟S104中,伺服端在接收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後,即可遍歷查找當前已經儲存的關聯標識,若查找得到相同的關聯標識,則根據與查找到的關聯標識相映射的使用者標識,以及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即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實施方式二:伺服端在為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之後,伺服端無需儲存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以及分配的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但是,上述實施例的步驟S103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的步驟之後,還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這樣,
上述實施例的步驟S104: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具體可以包括:
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以及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和使用者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上述實施方式二中,伺服端以接收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為准,對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進行儲存,當接收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之後,即可遍歷查找已經儲存的關聯標識,若查找得到相同的關聯標識,則根據與查找到的關聯標識相對應的設備標識,以及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即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該實施方式二以設備發送關聯標識為准(主要是指儲存設備標識和關聯標識),更加切合實際。因為在實際應用中,使用者終端可能會誤操作向設備發送關聯標識和使用者標識等,此時,可能沒有建立綁定的需求。當伺服端接收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後,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建立綁定的需求,避免伺服端儲存過多的資源(即:實施方式一中儲存的使用者標識和關聯標識),造成伺服端冗餘儲存,從而節約了儲存資源。
優選地,作為本說明書的另一個實施例,上述實施例的步驟S103中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的步驟之前,所述實施例還可以包括如下步驟:所述設備接收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預定無線網路的使用者名和密碼;所述設備根據所述使用者名和密碼連接所述預定無線網路,即,使用者終端可以預先為設備配置無線網路。
通過上述使用者終端為設備配置無線網路的操作,使設備能夠通過連接的預定無線網路與伺服端進行互動,這樣,上述實施例的步驟S103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的步驟,具體可以是:所述設備根據連接的預定無線網路,通過所述預定無線網路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
優選地,作為本說明書的另一個實施例,上述實施例的步驟S101中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的步驟之前,所述實施例還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所述使用者終端獲取所述設備的條碼標識;該處條碼標識可以包括二維條碼標識、一維條碼標識等,並且,多個所述設備的條碼標識可以相同;
根據獲取到的條碼標識,向所述伺服端發送關聯標識請求。
這樣,多個設備上可以印刷相同的二維條碼(或一維條碼),使用者終端通過掃描二維條碼即可打開配置頁面,從而向伺服端發送關聯標識請求。通過在多個設備上印刷相同的二維條碼的操作,簡化了設備的生產工藝,節約了設備的生產成本。
優選地,為詳細說明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以下將結合一具體的優選實施例為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該實施例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201:使用者終端掃描設備上的二維條碼。
該實施例中,多個不同的設備上可以包括有相同的二維條碼,使用者可以通過使用者終端掃描上述二維條碼從而自動觸發打開設備配置頁面。
步驟S202:使用者終端打開設備配置頁面;
在該配置頁面上,可以有特定功能的按鈕,例如關聯標識請求按鈕,這樣,當使用者點擊關聯標識按鈕則可以執行步驟S203。
當然,在打開配置頁面的同時,無需使用者操作,使用者終端也可以自動執行步驟S203。
步驟S203:使用者終端向伺服端發送關聯標識請求。
步驟S204: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
該步驟中,使用者終端可以主動從伺服端獲取關聯標識;當然,使用者終端還可以是被動接收伺服端返回的關聯標識,即伺服端為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後即將分配的關聯標識發送至使用者終端。
步驟S205:使用者終端向設備發送所述關聯標識。
該步驟之前,設備可能還未配置網路,因此,使用者終端向設備發送所述關聯標識的同時,使用者終端還可以通過smartConfig技術為設備配置網路,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
使用者終端可以發送包含有預定無線網路的使用者名、密碼以及關聯標識的使用者資料報協議UDP廣播包;
所述設備的無線通信模組可以接收到該UDP廣播包,使用者終端和設備可以預先約定協議,協議中規定有UDP廣播包的格式,這樣,設備根據上述約定的協議,即可從接收到的UDP廣播包中解析出預定無線網路的使用者名和密碼、關聯標識等;
然後所述設備配置收到的預定無線網路的使用者名和密碼到預定無線網路上,即可連接無線網路。
步驟S206:設備向伺服端發送設備標識和關聯標識。
該處的設備標識可以是設備的設備ID。
設備具體可以是通過步驟S205中連接的預定無線網路向伺服端發送設備標識和關聯標識,當然,伺服端可以儲存設備發送的設備標識和關聯標識。
步驟S207:使用者終端向伺服端發送使用者標識和關聯標識;
該步驟中,使用者終端具體可以採用輪詢的方式,向伺服端發送綁定請求,綁定請求中可以包括有使用者標識和關聯標識。
步驟S208:伺服端建立綁定關係。
伺服端在接收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使用者標識和關聯標識時,可以查詢是否己經有設備發送過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如果是,即,己經有設備發送過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則伺服端即可將當前使用者標識和設備標識進行關聯,實現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
步驟S209:伺服端向設備發送綁定結果資訊。
步驟S210:伺服端向使用者終端發送綁定結果資訊。
在步驟S208中伺服端建立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關係之後,伺服端還可以通過步驟S209和步驟S210分別向設備和使用者終端發送綁定結果資訊,該綁定結果資訊可以包括綁定成功或綁定失敗等。
優選地,作為本說明書的另一個實施例,當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綁定成功後,伺服端還可以根據所述使用者終端的操作行為,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推送操作行為結果資訊。
如圖3所示,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300,可以應用在使用者終端,如圖3所示,該方法300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301:獲取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步驟S302: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所述關聯標識用於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首先,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所述關聯標識用於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實現了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步驟S302之後,還可以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這樣,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以及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和使用者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基於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且所述伺服端儲存有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所述伺服端可以根據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步驟S302之後,還可以向所述設備發送的預定無線網路的使用者名和密碼;使所述設備根據所述使用者名和密碼連接所述預定無線網路。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步驟S301之前,還可以獲取所述設備的條碼標識;根據獲取到的條碼標識,向所述伺服端發送關聯標識請求。所述條碼標識包括二維條碼標識,並且,多個所述設備的所述二維條碼標識相同。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步驟S302之後,還可以接收伺服端發送的綁定結果資訊。
如圖4所示,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400,可以應用在設備,如圖4所示,該方法400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401: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步驟S402: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首先,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然後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實現了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使用者終端還可以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這樣,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以及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和使用者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基於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且所述伺服端儲存有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所述伺服端可以根據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步驟S401之前,還可以接收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預定無線網路的使用者名和密碼;根據所述使用者名和密碼連接所述預定無線網路。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設備上還印刷有條碼標識;所述條碼標識包括二維條碼標識,並且,多個所述設備的所述二維條碼標識相同。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步驟S402之後,還可以接收伺服端發送的綁定結果資訊。
如圖5所示,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500,可以應用在伺服端,如圖5所示,該方法500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501: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以使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
步驟S502:接收所述設備發送的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
步驟S503: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首先,為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以使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然後接收所述設備發送的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這樣,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即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實現了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步驟S502之後,還可以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這樣,步驟S503,具體可以為:根據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以及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和使用者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步驟S501可以基於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且所述伺服端儲存有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這樣,步驟S503,具體可以為:根據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還可以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發送綁定結果資訊。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還可以根據所述使用者終端的操作行為,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推送操作行為結果資訊。
以上說明書部分詳細介紹了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實施例,如圖6所示,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系統600,如圖6所示,該系統600包括:
使用者終端601,可以用於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設備602,可以用於接收所述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
伺服端603,可以用於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系統,首先,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然後,設備接收所述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這樣,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即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實現了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
如圖7所示,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使用者終端700,如圖7所示,該使用者終端700,包括:
獲取單元701,可以用於獲取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發送單元702,可以用於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所述關聯標識用於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發送單元702,還可以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這樣,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以及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和使用者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基於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且所述伺服端儲存有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所述伺服端可以根據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發送單元702,還可以向所述設備發送的預定無線網路的使用者名和密碼;使所述設備根據所述使用者名和密碼連接所述預定無線網路。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獲取單元701,還可以獲取所述設備的條碼標識;根據獲取到的條碼標識,向所述伺服端發送關聯標識請求。所述條碼標識包括二維條碼標識,並且,多個所述設備的所述二維條碼標識相同。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獲取單元701,還可以接收伺服端發送的綁定結果資訊。
如圖8所示,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設備800,如圖8所示,該設備800包括:
接收單元801,可以用於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發送單元802,可以用於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使用者終端還可以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這樣,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以及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和使用者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基於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且所述伺服端儲存有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所述伺服端可以根據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接收單元801,還可以接收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預定無線網路的使用者名和密碼;根據所述使用者名和密碼連接所述預定無線網路。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設備上還印刷有條碼標識;所述條碼標識包括二維條碼標識,並且,多個所述設備的所述二維條碼標識相同。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接收單元801,還可以接收伺服端發送的綁定結果資訊。
如圖9所示,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伺服端900,如圖9所示,該伺服端900,包括:
分配單元901,為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以使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
接收單元902,接收設備發送的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
綁定單元903,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接收單元902還可以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這樣,綁定單元903,根據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以及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和使用者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分配單元901基於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且所述伺服端儲存有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這樣,綁定單元903根據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分配單元901,還可以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發送綁定結果資訊。
優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分配單元901,還可以根據所述使用者終端的操作行為,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推送操作行為結果資訊。
下面將結合圖10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使用者終端、設備和伺服端(上述三者統稱為電子設備)。參考圖10,在硬體層面,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可選地,包括內部匯流排、網路介面、記憶體。其中,如圖10所示,記憶體可能包含記憶體,例如高速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還包括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個磁碟記憶體等。當然,該電子設備還可能包括實現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
處理器、網路介面和記憶體可以通過內部匯流排相互連接,該內部匯流排可以是工業標準體系結構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匯流排、週邊組件互連標準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匯流排或擴展工業標準結構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匯流排等。所述匯流排可以分為地址匯流排、資料匯流排、控制匯流排等。為便於表示,圖10中僅用一個雙向箭頭表示,但並不表示僅有一根匯流排或一種類型的匯流排。
記憶體,用於存放程式。具體地,程式可以包括程式代碼,所述程式代碼包括電腦操作指令。記憶體可以包括記憶體和非揮發性記憶體,並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資料。
處理器從非揮發性記憶體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中然後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轉發聊天資訊的裝置。處理器,執行記憶體所存放的程式,並具體用於執行本說明書前文所述的方法實施例的操作。
上述圖6至圖9所示實施例揭示的系統、裝置執行的方法可以應用於處理器中,或者由處理器實現。處理器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包括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網路處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還可以是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程式化(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分散式閘極或者電晶體邏輯裝置、分立硬體組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方塊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譯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譯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可抹除可程式化記憶體、暫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儲存媒體中。該儲存媒體位於記憶體,處理器讀取記憶體中的資訊,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圖10所示的電子設備還可執行圖1至圖5的方法,並實現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在圖1至圖5所示實施例的功能,本發明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發明的電子設備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比如邏輯裝置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裝置。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的各個過程,且能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為避免重複,這裡不再贅述。其中,所述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如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簡稱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磁碟或者光碟等。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態樣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代碼的電腦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方塊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方塊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塊、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方塊圖中的流程和/或方塊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儲存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儲存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計算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記憶體。
記憶體可能包括電腦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 和/或非揮發性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 (ROM) 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記憶體是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電腦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 (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唯讀記憶體 (RO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 (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 (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 (DVD) 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式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存取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 (transitory media),如調變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S101‧‧‧步驟
S102‧‧‧步驟
S103‧‧‧步驟
S104‧‧‧步驟
S201‧‧‧步驟
S202‧‧‧步驟
S203‧‧‧步驟
S204‧‧‧步驟
S205‧‧‧步驟
S206‧‧‧步驟
S207‧‧‧步驟
S208‧‧‧步驟
S209‧‧‧步驟
S210‧‧‧步驟
300‧‧‧綁定方法
S301‧‧‧步驟
S302‧‧‧步驟
400‧‧‧綁定方法
S401‧‧‧步驟
S402‧‧‧步驟
500‧‧‧綁定方法
S501‧‧‧步驟
S502‧‧‧步驟
S503‧‧‧步驟
600‧‧‧綁定系統
601‧‧‧使用者終端
602‧‧‧設備
603‧‧‧伺服端
700‧‧‧使用者終端
701‧‧‧獲取單元
702‧‧‧發送單元
800‧‧‧設備
801‧‧‧接收單元
802‧‧‧發送單元
900‧‧‧伺服端
901‧‧‧分配單元
902‧‧‧接收單元
903‧‧‧綁定單元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實現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說明書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實現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說明書的再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實現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說明書的又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實現流程示意圖;
圖5為本說明書的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實現流程示意圖;
圖6為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使用者終端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伺服端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的結構方塊圖。

Claims (20)

  1. 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包括: 所述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所述設備接收所述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 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 其中,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包括: 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以及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和使用者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基於所述使用者終端的使用者標識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且所述伺服端儲存有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 其中,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包括: 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使用者標識與所述關聯標識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設備發送的關聯標識和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設備接收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預定無線網路的使用者名和密碼; 所述設備根據所述使用者名和密碼連接所述預定無線網路。
  5. 根據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所述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使用者終端獲取所述設備的條碼標識; 根據獲取到的條碼標識,向所述伺服端發送關聯標識請求。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多個所述設備的所述條碼標識相同。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所述條碼標識為二維條碼標識或一維條碼標識。
  8.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所述伺服端根據接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伺服端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發送綁定結果資訊。
  9.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使用者終端的操作行為,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推送操作行為結果資訊。
  10. 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包括: 獲取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所述關聯標識用於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11. 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包括: 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12. 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包括: 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以使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 接收所述設備發送的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 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13. 一種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系統,包括: 使用者終端,獲取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所述設備,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設備,接收所述關聯標識,並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 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14. 一種使用者終端,包括: 獲取單元,獲取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發送單元,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所述關聯標識用於所述設備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15. 一種設備,包括: 接收單元,接收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關聯標識,其中,所述關聯標識是伺服端為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的; 發送單元,將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發送至所述伺服端,以使所述伺服端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16. 一種伺服端,包括: 分配單元,為使用者終端分配關聯標識,以使所述使用者終端將所述關聯標識發送至設備; 接收單元,接收設備發送的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的設備標識; 綁定單元,根據所述關聯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建立所述使用者終端和所述設備的綁定關係。
  17. 一種使用者終端,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請求項10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18. 一種設備,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19. 一種伺服端,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請求項12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20.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所述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儲存有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TW107144776A 2018-01-23 2018-12-12 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裝置和系統 TWI7122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810064774.9 2018-01-23
CN201810064774.9 2018-01-23
CN201810064774.9A CN108401037B (zh) 2018-01-23 2018-01-23 用户终端和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853A true TW201933853A (zh) 2019-08-16
TWI712295B TWI712295B (zh) 2020-12-01

Family

ID=63094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4776A TWI712295B (zh) 2018-01-23 2018-12-12 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裝置和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1037B (zh)
TW (1) TWI712295B (zh)
WO (1) WO20191447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1037B (zh) * 2018-01-23 2021-07-06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和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012455B (zh) * 2019-01-25 2021-10-2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账号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71967B (zh) * 2019-04-12 2022-03-01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59587B (zh) * 2019-12-13 2023-08-29 深圳市思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访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079257B (zh) * 2020-01-03 2023-04-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关联、网络通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3395368B (zh) * 2020-03-13 2024-05-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访问配置方法、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2448873B (zh) * 2020-11-17 2023-07-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96795B (zh) * 2021-07-22 2023-08-15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绑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3339B (zh) * 2021-07-23 2024-03-22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无线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16089380B (zh) * 2023-04-10 2023-06-30 宇动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数据与物联网数据绑定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27A (zh) * 2006-12-27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绑定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85161A (zh) * 2011-03-11 2012-09-19 深圳市同洲软件有限公司 甩信终端关联及甩信传输方法、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CN103067257B (zh) * 2012-12-14 2015-07-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社会性网络服务中实现数据互通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4426963B (zh) * 2013-08-29 2018-06-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关联终端的方法和终端
CN104426962B (zh) * 2013-08-29 2019-1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终端绑定的方法、绑定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4580112B (zh) * 2013-10-25 2018-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认证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5530222B (zh) * 2014-09-29 2019-03-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终端之间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01740B (zh) * 2014-12-22 2018-04-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被控终端和控制终端的关联方法和系统
CN104639549B (zh) * 2015-02-05 2018-09-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
CN104936304B (zh) * 2015-06-01 2018-09-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绑定方法、智能设备及服务器
CN106559388B (zh) * 2015-09-28 2020-11-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绑定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60148B (zh) * 2016-01-12 2021-05-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标识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8401037B (zh) * 2018-01-23 2021-07-06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和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1037B (zh) 2021-07-06
WO2019144742A1 (zh) 2019-08-01
TWI712295B (zh) 2020-12-01
CN108401037A (zh) 201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3853A (zh) 使用者終端和設備的綁定方法、裝置和系統
WO2021057889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1500758A (ja) リソース構成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07547665B (zh) 一种dhcp地址分配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800597B (zh) 家电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2174914A1 (zh) 控制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197375A1 (zh) 漫游连网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18633A1 (zh) 订阅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00274948A1 (en) Service flow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263377A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配网测试方法、系统
CN107800745B (zh) 基于mDNS进行服务宣告和服务发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086544A1 (zh) 网络设备的网口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70310634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1008254A (zh) 一种对象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83159A (zh) Ip地址分配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3221708A1 (zh) Pdn拨号及配置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03484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CN112272244A (zh) 一种路由器WAN端IPv6上网模式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712513B (zh) 网络地址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17251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carrier grad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EP3579502A1 (en) Outer multicast ip address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215381A1 (zh) 虚拟扩展端口的指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US20160142219A1 (en) eMBMS Multicast Routing for Routers
WO2022111173A1 (zh) 网络切片接入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15157945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