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3204A - 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3204A
TW201933204A TW107145426A TW107145426A TW201933204A TW 201933204 A TW201933204 A TW 201933204A TW 107145426 A TW107145426 A TW 107145426A TW 107145426 A TW107145426 A TW 107145426A TW 201933204 A TW201933204 A TW 2019332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
content
user
smart
smart contra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5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8163B (zh
Inventor
栗志果
徐惠
童玲
胡康
余毅
丁維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3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8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81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然後根據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利用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各自的身份資訊作為數位簽章,產生智能合約,以便在區塊鏈中執行該智能合約。如此允許普通用戶針對現實世界的交易制定智能合約,從而將區塊鏈的技術優勢更好地應用到現實世界。

Description

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及裝置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係有關電腦技術領域,尤其有關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
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是建構比特幣網路與交易資訊加密傳輸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其本質上是分散式資料儲存、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電腦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分散式資料儲存的體現在於,區塊鏈可以認為是一個分散式帳本,它透過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集體來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這裡的“分散式”不僅體現為資料的分散式儲存,也體現為資料的分散式記錄,如此,區塊鏈的分散式資料庫幾乎不可能被篡改。所謂去中心化、去信任體現為,區塊鏈由眾多節點共同組成一個端到端的網路,不存在中心化的設備和管理機構。節點之間資料交換透過加密演算法等技術來進行驗證,只要按照系統既定的規則進行,節點之間不能也無法欺騙其它節點。這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可以直接支付,不需要第三方仲介的參與。
智能合約是一種可以自動執行的交易合約。由於區塊鏈的分散式和去中心化的特點,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不僅可以發揮智能合約在成本效率方面的優勢,而且可以避免惡意行為對合約正常執行的干擾。將智能合約以數位化的形式寫入區塊鏈中,由區塊鏈技術的特性保障儲存、讀取、執行整個過程透明可跟蹤、不可篡改。同時,由區塊鏈自帶的共識演算法建構出一套狀態機系統,使得智能合約能夠高效地運行。
以太坊提供了一種開源的區塊鏈底層系統,透過提供諸多介面,允許開發人員在此基礎上開發各種區塊鏈應用,編寫智能合約。然而,包括以太坊在內的現有的智能合約產生機制,並不適於普通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制定自己的智能合約。因此,需要更好的機制,能夠允許普通用戶產生期望的智能合約。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描述了一種方法和裝置,允許普通用戶針對現實世界的交易制定智能合約,從而將區塊鏈的技術優勢更好地應用到現實世界。
根據第一態樣,提供了一種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根據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利用所述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各自的身份資訊作為數位簽章,產生智能合約,以便在區塊鏈中執行該智能合約。
根據一種可能的設計,上述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包括:根據所述第一合約內容產生圖形編碼,所述圖形編碼用以唯一地解析到所述第一合約內容;接收第二用戶回應於所述圖形編碼而提交的所述第二合約內容。
根據另一種可能的設計,上述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包括:根據所述第一合約內容產生邀約記錄;將所述邀約記錄進行廣播;接收所述第二用戶回應於所述邀約記錄而提供的第二合約內容。
在一種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合約內容包括:交易對象,交易價格,以及交易條款。
根據一種可能的設計,上述方法還包括:獲取所述第一用戶和所述第二用戶中至少一個的信用資訊。
相應地,在一個實施例中,根據所述信用資訊,確定是否產生所述智能合約,以及/或者,根據所述信用資訊,修改所述智能合約的預定條款的內容。
在一個實施例中,產生智能合約的步驟具體包括:從所述第一合約內容和所述第二合約內容中提取合約特徵;根據所述合約特徵確定各個合約欄位的內容;將所述各個合約欄位編譯為符合智能合約格式的可執行代碼,並為其添加所述數位簽章。
根據一種可能的設計,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第三方驗證機構對所述智能合約中的至少部分內容的驗證資訊。相應地,根據所述第一合約內容、第二合約內容和所述驗證資訊,產生智能合約。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智能合約在所述區塊鏈中進行廣播,使得所述區塊鏈中的至少一個節點將所述智能合約記錄在某個區塊中,進而使得所述區塊鏈內置的智能合約系統自動執行所述智能合約。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智能合約為實物租賃合約,或實物銷售合約,或服務合約。
根據第二態樣,提供一種產生智能合約的裝置,包括:第一接收單元,係配置成接收第一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第二接收單元,係配置成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第一產生單元,係配置成根據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利用所述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各自的身份資訊作為數位簽章,產生智能合約,以便在區塊鏈中執行該智能合約。
根據第三態樣,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當所述電腦程式在電腦中執行時,令電腦執行第一態樣的方法。
根據第四態樣,提供了一種計算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記憶體中儲存有可執行代碼,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可執行代碼時,實現第一態樣的方法。
透過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裝置,允許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制定針對現實世界交易的合約內容,據此產生能夠在區塊鏈中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如此使得,區塊鏈技術更好地應用到普通用戶,應用到現實世界中。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說明書提供的方案進行描述。
圖1為本說明書揭露的一個實施例的實施場景示意圖。在該實施場景中,服務平臺(例如,芝麻信用平臺)一方面作為區塊鏈網路中的一個節點,執行習知節點的功能,例如交易的記錄、轉發、執行等,另一方面,作為服務方與其用戶互動,為其提供服務。提供的服務可以包括,將用戶的合約內容轉化為智能合約。在一個實施例中,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接入服務的終端工具,即用戶端工具,例如App、Dapp(分散式App)、PC用戶端等,該終端工具為用戶提供圖形用戶介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該圖形用戶介面可用於接收智能合約的合約內容。達成交易一致的雙方用戶A和B,可以透過該GUI,採用拖拽、點擊、錄入等直觀的方式,輸入合約內容。終端工具採集用戶輸入的內容,發送到服務平臺。服務平臺接收到用戶輸入的內容,根據輸入內容產生智能合約,並將該智能合約在區塊鏈網路中廣播、記錄,使其在區塊鏈中得到執行。具體而言,第一用戶A可以透過其終端工具申請創建一個合約,並輸入第一合約內容。與第一用戶A達成一致的第二用戶B進而透過其終端工具輸入第二合約內容。服務平臺分別接收上述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將其合併成完整合約,並對其進行編譯、格式轉化、添加簽名,從而產生適於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根據用戶輸入的合約內容,上述智能合約可以是現實世界中的合約,例如,真實產品的銷售合約、真實房屋的租賃合約等等。如此,將用戶透過GUI輸入的合約內容,轉化為可在區塊鏈中執行的智能合約,從而使得用戶可以制定自己的智能合約,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現實世界交易的執行。下面詳細描述以上智能合約的產生過程。
圖2示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產生智能合約的流程圖。該方法流程的執行主體可以是圖1所示的服務平臺。如圖2所示,上述方法流程包括:步驟21,接收第一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步驟22,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步驟23,根據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利用所述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各自的身份資訊作為數位簽章,產生智能合約,以便在區塊鏈中執行該智能合約。下面結合例子來描述以上各個步驟的具體執行過程。
首先,如前所述,終端工具可以為用戶提供圖形用戶介面GUI,該圖形用戶介面可用於接收智能合約的合約內容。具體而言,終端工具可以將不同類型的智能合約可能涉及的內容拆分為多個模組,各個模組對應不同類型的合約下的不同合約部分,例如租賃合約下出租方模組、承租方模組、銷售合約下商戶模組和消費者模組等,每個模組下又可以根據需要劃分為進一步的子模組。終端工具可以將這些模組用圖形用戶介面GUI的方式提供給用戶,用戶於是可以在該GUI下,採用拖拽、點擊等操作方式,用拼接模組的方式,輸入合約內容,產生期望的智能合約。
圖3示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圖形用戶介面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終端工具將智能合約劃分為多種現實場景,包括辦公租賃,租充電,租車,租房,安心消費等。除了圖示的一些實物交易/租賃合約,還支援服務類的場景,例如諮詢服務、教育服務、美容服務等。每個場景對應相應的程式模組。假定用戶選擇了租房的場景,也就是點擊了租房場景對應的模組,就可以進入這個場景之下的子模組進行進一步選擇,包括房東模組、房客模組。假定用戶選擇了房東模組,那麼就可以在進一步的模組中進行選擇,例如房屋資訊、房東資訊、交付方式、違約約定等。透過圖2的示例可以看到,終端工具所提供的圖形用戶介面GUI,允許用戶透過簡單的拖拽、點擊等操作,採用如同積木搭建的方式來拼接各個模組,從而形成期望的智能合約。
基於這樣的圖形用戶介面,在步驟21,接收第一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換而言之,根據第一用戶在上述圖形用戶介面中進行的點擊、輸入等操作,獲取第一合約內容。一般地,第一用戶作為合約的創建方和發起方,會輸入合約中的大部分重要資訊,例如包括:交易對象、交易價格、以及交易條款。例如,在租房合約的情況下,第一用戶通常為房東。相應地,房東透過圖形用戶介面GUI輸入的第一合約內容可以包括,房屋資訊、租賃價格、和其他交易條款,包括交付方式、違約處理方式等。又例如,在產品銷售合約的情況下,第一用戶通常為商戶。相應地,商戶透過GUI輸入的第一合約內容可以包括,售賣產品資訊、銷售價格、和其他交易條款,例如保價承諾、退換處理、違約處理等。另外,在多數情況下,第一合約內容還會包括第一用戶的身份資訊。
接著,在步驟22,還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一般地,第二用戶是與第一用戶締結合約的交易相對方。在第一用戶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已經包含大部分合約關鍵內容的情況下,第二合約內容通常包括第二用戶的身份資訊。下面結合具體例子來描述以上合約內容的獲取過程。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合約為安心消費合約。安心消費合約也是一種實物產品的銷售合約,但與習知消費合約不同的是,往往還包括一些附加條款,例如保價條款、三包條款等。保價條款例如是,在3個月之內,在本店銷售的所有此類物品中,保證價格最低,否則給予目前價格3倍的賠償。三包條款例如是,保證在一定期限之內(例如,3個月),包修包退包換。對於這樣的合約,發起方一般為商戶。商戶可以透過終端工具提供的圖形用戶介面,選擇安心消費的合約類型(如圖2右上角所示),然後繼續透過GUI選擇適當的模組,進而輸入第一合約內容。相應地,在步驟21,服務平臺接收商戶透過GUI形式的終端工具輸入的第一合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包括,售賣產品資訊、銷售價格、和其他安心消費條款,例如保價承諾、退換處理、違約處理等。
在獲得第一合約內容之後,在一個實施例中,為該第一合約內容產生圖形編碼。該圖形編碼例如是二維碼(當然也可以是條碼,或者其他更複雜的編碼)。下面以二維碼為例來進行說明。針對該第一合約內容產生的二維碼可以唯一地解析、關聯到該第一合約內容。商戶在獲得這樣的二維碼之後,可以在其商戶,或其售賣相應產品的展位元處張貼該二維碼。
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用其對應的終端工具來掃描該二維碼,透過掃描二維碼來查閱該二維碼對應的第一合約內容,包括其中的安心消費條款,例如保價承諾、退換處理等。如果消費者對第一合約內容感到滿意,就可以在相應的圖形用戶介面上進行操作,例如點擊“下單”或“確認”等,如此產生訂單,締結合約,成為合約的另一方,也就是成為前述的第二用戶。相應地,回應於該二維碼而提交的訂單資訊也就包含了第二合約資訊。一般地,第一合約資訊已經約定了安心消費的多數條款資訊,第二合約資訊一般包括消費者,即第二用戶的身份資訊,例如用戶ID、退款帳戶等。如此,分別獲取了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
以上描述了針對安心消費合約,合約內容的獲取過程。
在另一實施例中,要產生的智能合約為實物租賃合約,例如租房合約。
在一個例子中,如圖3所示,假定用戶(第一用戶)選擇了租房的場景,並繼續選擇了房東模組,然後在該模組中進一步選擇輸入了房屋資訊、價格資訊、交付方式等第一合約內容。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接收到這樣的第一合約內容之後,服務平臺相應地產生一條邀約記錄,該邀約記錄對應地包含第一合約內容的核心特徵。終端工具將該邀約記錄在其服務網路中進行廣播。網路中的其他節點可以記錄、轉發該條邀約記錄,於是其他用戶可以接收、查詢到該條邀約記錄。假設另一用戶,即第二用戶,在查閱該邀約記錄之後,願意締結合約,那麼該用戶可以提取該條邀約記錄,打開它對應的圖形用戶介面,選擇房客模組,在其中輸入第二合約內容。該第二合約內容例如是第二用戶的身份資訊。如此,服務平臺分別獲取了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
在另一例子中,還可以由同一用戶輸入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兩者。例如,在一個實施場景下,房東與房客已經線上下經過實地看房,達成了合約意向。房客可以把自己的身份資訊提供給房東。在這樣的情況下,房東可以透過圖形用戶介面,選擇並輸入已經與房客達成一致的整個合約的內容,例如包括房屋資訊、價格資訊、交付方式等第一合約內容,以及與房客身份相關的第二合約內容。如此,終端工具可以直接獲得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並將這些合約內容發送到服務平臺。
透過如上所述的多種方式,用戶可以透過GUI中的簡單操作提供合約內容。相應地,在步驟21和22,服務平臺可以獲取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在此基礎上,在步驟23,根據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利用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各自的身份資訊作為數位簽章,產生智能合約。產生智能合約的過程主要包括,對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進行內容提取、合併,並且進行編譯和代碼化的過程。
在一個實施例中,產生智能合約的過程包括,首先為合約中的交易對象產生唯一標識碼,從而對交易對象進行代碼化。例如,如果交易對象是待出租的房屋,可以為該房屋產生唯一標識碼;如果交易對象是待售賣的產品,也可以為該產品產生唯一標識碼。
對於合約的其他欄位內容,具體地,步驟23可以進一步包括,從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中提取合約特徵,根據所述合約特徵確定各個合約欄位的內容。可以理解,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是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圖形用戶介面實際上是將合約拆分為不同類型下的不同模組,並將這些模組的功能視覺化地提供給用戶的工具。用戶拖拽、點擊、選擇各個模組的操作,就相當於啟動了各個模組對應的程式碼。相應地,對於用戶透過各個模組輸入的合約內容,終端工具/服務平臺可以對應地瞭解輸入內容的含義,從而從合約內容中提取出合約特徵,將對應的合約特徵放入與模組對應的合約欄位,從而產生各個合約欄位。例如,第一用戶在選擇房屋資訊模組後輸入了內容“雄安xxx社區xxx幢xx樓xx室”。對此,服務平臺可以從中提取出合約特徵“雄安xxx社區xxx幢xx樓xx室”,並透過輸入該特徵的模組“房屋資訊”,將該合約特徵放入對應的合約欄位“房屋位置”。
圖4示出一個合約中的各個合約欄位的示例。具體地,圖4的例子示出一個租房合約的一部分,其中,包含多個欄位:房屋標識碼、房屋位置、房東身份資訊、租賃方身份資訊、租賃方式、支付方式、違約約定等。各個欄位的內容從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第二合約內容中提取。可以理解,圖4僅為一個示意,實際的合約可能包含更多或更少的欄位,可以採用更接近可執行代碼的形式。
在以上基於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而產生各個合約欄位的基礎上,還要對包含各個合約欄位的整個合約進行格式編譯,並利用所述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各自的身份資訊進行簽名,才能產生智能合約。
可以理解,智能合約是可以在區塊鏈中傳播、記錄並自動執行的一種合約。為了能在區塊鏈中自動執行,智能合約需要具有機器可執行的編碼形式,並具有加密性,不可篡改性等特徵。為此,將以上獲取的各個合約欄位進行組合,並將其編譯為智能合約的形式。在一個具體例子中,將包含各個合約欄位的合約內容轉化為腳本程式的形式,該腳本程式可以直接被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系統讀取並執行。
此外,智能合約的參與方作為區塊鏈的用戶,會獲得區塊鏈返回的一對公開金鑰和私密金鑰;公開金鑰做為用戶在區塊鏈上的帳戶位址,私密金鑰做為操作該帳戶的唯一鑰匙。對於上述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要締結的智能合約,可以用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各自的私密金鑰作為數位簽章,添加到上述腳本程式中,從而產生智能合約。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產生上述智能合約之前,或之後,實施例的方法還包括,獲取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中至少一個的信用資訊。
在一個實施例中,僅獲取第一用戶的信用資訊。例如,在安心消費合約的情況下,可以僅獲取第一用戶,也就是商戶的信用資訊,而對於消費者不作要求。在另一實施例中,僅獲取第二用戶的信用資訊。例如,在某些實物的租賃合約的情況下,可以僅獲取第二用戶,也就是承租方的信用資訊,而對於出租方不作要求。在又一實施例中,則需要獲取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兩者的信用資訊。例如,在房屋租賃合約的情況下,既需要獲取第一用戶,房主方的信用資訊,也需要獲取第二用戶,房客方的信用資訊,從而更好地確保智能合約締結的真實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信用資訊包括實人認證資訊。實人認證資訊例如包括,採用人臉、身份證號等真實資訊進行認證的資訊。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信用資訊包括芝麻信用資訊。芝麻信用是基於用戶的交易記錄、借貸記錄、消費記錄等大資料對用戶進行全面評估而得出的信用分數,可以用來反映一個用戶總體的信用狀態。用戶的註冊資訊可以與其芝麻信用相關聯。相應地,獲取用戶的信用資訊包括,讀取該用戶的芝麻信用資訊。
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信用資訊還可以包括第三方信用機構提供的信用資訊。第三方信用機構可以包括,銀行、政府機構、徵信機構等機構,這些機構也有可能基於用戶的各種行為資料為用戶評估其信用狀態。為了獲取這樣的信用資訊,可以首先獲取用戶提供的、在上述第三方機構的身份資訊和授權,根據這樣的身份資訊和授權,向第三方機構發出請求,由此接收第三方機構針對該用戶的信用資訊。
在又一實施例中,上述信用資訊還可以包括,根據之前的智能合約的執行情況而確定的信用分數累積。在一個例子中,在區塊鏈中運行的智能合約可以自動得到執行。遵守合約,使得智能合約順利執行的用戶,在合約執行完畢之後可以得到一定的信用分數累積。這樣的信用分數累積也可以作為用戶的信用資訊。
圖5示出獲取用戶的信用資訊的介面示意圖。在圖5的例子中,用戶需要進入核身平臺,方可進行接下來的締約操作。在核身平臺中,用戶可以選擇提供一種或多種信用資訊,例如進行實人認證、讀取芝麻信用、採用徵信資訊進行信用評估等。可以理解,信用資訊可以包括以上列舉的若干資訊中的一種或多種,還可以包括未能窮盡列舉的其他種資訊。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產生智能合約之前,即獲取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的信用資訊,根據獲取的信用資訊,確定是否產生智能合約。在一個具體例子中,如果獲取的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的信用資訊不滿足預定要求,例如達不到預定信用級別,則拒絕其合約產生請求。例如,在租房合約的場景下,如果第一用戶,即房主的信用資訊不符合預定要求,則可以放棄為其產生邀約記錄;如果第二用戶,即房客的信用資訊不符合預定要求,則可以拒絕其締約操作。由此,僅為信用資訊符合要求的用戶產生智能合約。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根據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而產生智能合約之後,獲取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的信用資訊,並根據信用資訊,修改智能合約中預定條款的內容。例如,在租房合約的場景下,第一用戶在支付方式模組中選擇了預設的支付方式:付三押一。相應地,據此產生的智能合約中會包含關於支付方式的條款,條款中規定以付三押一的方式來進行支付。假定在獲取了第二用戶的信用資訊後,判定第二用戶的信用資訊滿足免押金的條件,例如芝麻信用分在750分以上,此時可以自動修改智能合約中關於支付方式的條款,將其修改為免押金支付。當然,另一方面,如果判斷第二用戶的信用低於一定閾值,還可以將支付方式的條款修改為,押金翻倍。在一個例子中,在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的信用不符合預定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取消已經產生的智能合約。
在一個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確保智能合約的真實有效,還可以獲取第三方驗證機構對智能合約中的至少部分內容的驗證資訊。上述第三方驗證機構可以包括,政府相應的管理部門,或者民間組織的驗證機構。驗證機構可以對合約中的至少部分內容的真實性或合法性進行驗證,例如驗證交易對象的真實性、驗證交易價格的合理性等。更具體地,例如在租房合約的場景下,可以將交易對象的資訊,即房屋資訊發送到第三方驗證機構,例如房管局,來驗證該房屋的真實性,以及目前的法律狀態。在一個實施例中,根據驗證機構的驗證資訊,產生智能合約。這包括,根據驗證是否通過,確定是否產生智能合約。如果驗證資訊顯示,交易對象的合法性或真實性存在問題,那麼可以取消智能合約。如果驗證通過,才產生智能合約。在一個實施例中,根據驗證機構的驗證資訊產生智能合約還包括,在智能合約中包含上述驗證資訊。在一個例子中,對於驗證通過的交易對象,為其添加已驗證的標籤或標記。在另一例子中,在智能合約中添加特殊欄位,用該欄位指示出驗證結果。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進行簽名之後,還將合約發送給第三方仲裁或監管機構,由這些機構為該合約進行簽名。如此,在出現智能合約中約定的違約事項的情況下,可以自動地將合約轉發給仲裁節點或監管節點,進行事後仲裁和監管。
添加有用戶簽名(以及可選的第三方仲裁/監管機構簽名)的智能合約可以透過P2P網路來擴散並存入區塊鏈。具體地,服務平臺在產生智能合約之後,可以將智能合約在區塊鏈中進行廣播,使其透過P2P的方式在區塊鏈全網中擴散,每個節點都會收到一份;區塊鏈中的驗證節點會將收到的合約暫存,在預設的時機下(稱為共識時間),把最近一段時間內暫存的所有合約,打包成一個合約集合,並算出這個合約集合的雜湊Hash值,然後將這個合約集合的Hash值組裝成一個區塊結構,擴散到全網。其它驗證節點收到這個區塊結構後,會根據上述Hash值,對區塊中保存的合約進行對比和驗證,直到對最新的合約集合達成一致。最新達成的合約集合會以區塊的形式擴散到全網,每個區塊包含區塊頭和區塊體,區塊頭包括:目前區塊的Hash值、前一區塊的Hash值、達成共識時的時間戳記、以及其它描述資訊;區塊體中記錄已經達成共識的合約集。
區塊中記錄的智能合約可以在區塊鏈中自動執行。具體地,區塊鏈底層內置的智能合約系統定期遍歷每個合約內包含的狀態機、事務以及觸發條件,滿足觸發條件的,將執行合約中規定的事務,例如轉帳、合約轉發、賠償、改變用戶狀態等。如此,實現智能合約的自動執行。
透過以上描述可以看到,透過向用戶提供圖形用戶介面,可以接收用戶針對現實世界的實物所締結合約的合約內容,據此產生智能合約,使得該智能合約可以在區塊鏈中自動執行。如此使得,普通用戶可以針對現實世界的交易制定自己的智能合約,更好地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現實世界中。
根據另一態樣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產生智能合約的裝置。圖6示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產生智能合約的裝置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6所示,該產生裝置600包括:第一接收單元61,係配置成接收第一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第二接收單元62,係配置成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產生單元63,係配置成根據第一合約內容和第二合約內容,利用所述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各自的身份資訊作為數位簽章,產生智能合約,以便在區塊鏈中執行該智能合約。
在一個實施例中,裝置600還包括編碼產生單元(未示出),係配置成根據所述第一合約內容產生圖形編碼,所述圖形編碼用以唯一地解析到所述第一合約內容。相應地,第二接收單元62配置成,接收第二用戶回應於所述圖形編碼而提交的所述第二合約內容。
在另一實施例中,裝置600還包括邀約產生單元(未示出),係配置成根據所述第一合約內容產生邀約記錄;並將所述邀約記錄進行廣播。相應地,所述第二產生單元62係配置成,接收所述第二用戶回應於所述邀約記錄而提供的第二合約內容。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第一合約內容包括:交易對象,交易價格,以及交易條款。
在一個實施例中,裝置600還包括信用獲取單元610,係配置成:獲取所述第一用戶和所述第二用戶中至少一個的信用資訊。
相應地,在一個實施例中,產生單元63係配置成:根據所述信用資訊,確定是否產生所述智能合約。在一個實施例中,產生單元63還被配置成:根據所述信用資訊,修改所述智能合約的預定條款的內容。
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產生單元63係配置成:從所述第一合約內容和所述第二合約內容中提取合約特徵;根據所述合約特徵確定各個合約欄位的內容;將所述各個合約欄位編譯為符合智能合約格式的可執行代碼,並為其添加所述數位簽章。
在一個實施例中,裝置600還包括驗證單元(未示出),係配置成獲取第三方驗證機構對所述智能合約中的至少部分內容的驗證資訊。相應地,所述產生單元63係配置成:根據所述第一合約內容、第二合約內容和所述驗證資訊,產生智能合約。
在一個實施例中,裝置600還包括廣播單元64,係配置成:將所述智能合約在所述區塊鏈中進行廣播,使得所述區塊鏈中的至少一個節點將所述智能合約記錄在某個區塊中,進而使得所述區塊鏈內置的智能合約系統自動執行所述智能合約。
根據一個實施例,上述智能合約為實物租賃合約、實物銷售合約、或服務合約。
透過以上實施例,可以接收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針對現實世界合約的合約內容,據此產生智能合約,使得該智能合約可以在區塊鏈中自動執行。如此使得,普通用戶可以針對現實世界的交易制定自己的智能合約,更好地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現實世界中。
根據另一態樣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當所述電腦程式在電腦中執行時,令電腦執行結合圖2所描述的方法。
根據再一態樣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所述記憶體中儲存有可執行代碼,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可執行代碼時,實現結合圖2所述的方法。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可以意識到,在上述一個或多個示例中,本發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體、軟體、韌體或它們的任意組合來實現。當使用軟體來實現時,可以將這些功能儲存在電腦可讀媒體中或者作為電腦可讀媒體上的一個或多個指令或代碼來進行傳輸。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來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61‧‧‧第一接收單元
62‧‧‧第二接收單元
63‧‧‧產生單元
64‧‧‧廣播單元
600‧‧‧產生裝置
610‧‧‧信用獲取單元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而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說明書揭露的一個實施例的實施場景示意圖;
圖2示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產生智能合約的流程圖;
圖3示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圖形用戶介面的示意圖;
圖4示出一個合約的示例;
圖5示出獲取用戶的信用資訊的介面示意圖;
圖6示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產生智能合約的裝置的示意性方塊圖。

Claims (24)

  1. 一種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 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以及 基於第一用戶身份資訊簽名的第一合約內容、第二用戶身份資訊簽名的第二合約內容,產生智能合約,以便在區塊鏈中執行該智能合約。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包括: 根據該第一合約內容產生圖形編碼,該圖形編碼用以唯一地解析到該第一合約內容;以及 接收第二用戶回應於該圖形編碼而提交的該第二合約內容。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包括: 根據該第一合約內容產生邀約記錄; 將該邀約記錄進行廣播;以及 接收該第二用戶回應於該邀約記錄而提供的第二合約內容。
  4. 根據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一合約內容包括:交易對象,交易價格,以及交易條款。
  5.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獲取該第一用戶和該第二用戶中至少一個的信用資訊。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根據該信用資訊,確定是否產生該智能合約。
  7.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根據該信用資訊,修改該智能合約的預定條款的內容。
  8.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基於第一用戶身份資訊簽名的第一合約內容、第二用戶身份資訊簽名的第二合約內容,產生智能合約,包括: 從該第一合約內容和該第二合約內容中提取合約特徵; 根據該合約特徵確定各個合約欄位的內容智能合約;以及 將該各個合約欄位編譯為符合智能合約格式的可執行代碼,並為其添加該數位簽章。
  9.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獲取第三方驗證機構對該智能合約中的至少部分內容的驗證資訊;以及 該產生智能合約包括:根據該第一合約內容、第二合約內容和該驗證資訊,產生智能合約。
  10.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 將該智能合約在該區塊鏈中進行廣播,使得該區塊鏈中的至少一個節點將該智能合約記錄在某個區塊中,進而使得該區塊鏈內置的智能合約系統自動執行該智能合約。
  11.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智能合約為實物租賃合約,實物銷售合約,或服務合約。
  12. 一種產生智能合約的裝置,包括: 第一接收單元,係配置成接收第一用戶透過圖形用戶介面提供的第一合約內容; 第二接收單元,係配置成接收與第二用戶相關聯的第二合約內容;以及 產生單元,係配置成基於第一用戶身份資訊簽名的第一合約內容、第二用戶身份資訊簽名的第二合約內容,產生智能合約,以便在區塊鏈中執行該智能合約。
  13.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裝置,還包括編碼產生單元,係配置成根據該第一合約內容產生圖形編碼,該圖形編碼用以唯一地解析到該第一合約內容; 其中,該第二接收單元係配置成接收第二用戶回應於該圖形編碼而提交的該第二合約內容。
  14.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裝置,還包括邀約產生單元,係配置成根據該第一合約內容產生邀約記錄;將該邀約記錄進行廣播; 該第二產生單元係配置成,接收該第二用戶回應於該邀約記錄而提供的第二合約內容。
  15. 根據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第一合約內容包括:交易對象,交易價格,以及交易條款。
  16.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裝置,還包括信用獲取單元,係配置成: 獲取該第一用戶和該第二用戶中至少一個的信用資訊。
  17. 根據請求項16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產生單元係配置成: 根據該信用資訊,確定是否產生該智能合約。
  18. 根據請求項16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產生單元係配置成: 根據該信用資訊,修改該智能合約的預定條款的內容。
  19.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產生單元係配置成: 從該第一合約內容和該第二合約內容中提取合約特徵; 根據該合約特徵確定各個合約欄位的內容;以及 將該各個合約欄位編譯為符合智能合約格式的可執行代碼,並為其添加該數位簽章。
  20.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裝置,還包括驗證單元,係配置成獲取第三方驗證機構對該智能合約中的至少部分內容的驗證資訊;以及 該產生單元係配置成:根據該第一合約內容、第二合約內容和該驗證資訊,產生智能合約。
  21.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裝置,還包括廣播單元,係配置成:將該智能合約在該區塊鏈中進行廣播,使得該區塊鏈中的至少一個節點將該智能合約記錄在某個區塊中,進而使得該區塊鏈內置的智能合約系統自動執行該智能合約。
  22.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智能合約為實物租賃合約,實物銷售合約,或服務合約。
  23.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當該電腦程式在電腦中執行時,令電腦執行根據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的所述的方法。
  24. 一種計算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其特徵在於,該記憶體中儲存有可執行代碼,該處理器執行該可執行代碼時,實現根據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7145426A 2018-01-29 2018-12-17 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及裝置 TWI7681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4127.4 2018-01-29
CN201810084127.4A CN110097359A (zh) 2018-01-29 2018-01-29 生成智能合约的方法及装置
??201810084127.4 2018-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204A true TW201933204A (zh) 2019-08-16
TWI768163B TWI768163B (zh) 2022-06-21

Family

ID=67394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5426A TWI768163B (zh) 2018-01-29 2018-12-17 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7359A (zh)
TW (1) TWI768163B (zh)
WO (1) WO201914474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8695B2 (en) 2019-09-02 2021-06-15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anaging blockchain-based centralized ledger systems
TWI732620B (zh) * 2019-09-02 2021-07-0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用於管理基於區塊鏈的中心化帳本系統的方法、系統及裝置
US11250428B2 (en) 2020-04-22 2022-02-15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anaging transaction requests in ledger systems
TWI759789B (zh) * 2019-09-12 2022-04-0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電腦實現的方法、非暫態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及儲存系統
US11455297B2 (en) 2020-04-22 2022-09-27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anaging transaction requests in ledger systems
US11455631B2 (en) 2020-04-22 2022-09-27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anaging transaction requests in ledger system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4531B (zh) * 2019-10-11 2023-06-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居住信息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0956452A (zh) * 2019-12-02 2020-04-0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合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1131234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卓尔智联(武汉)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应链中智能合约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047322A (zh) * 2020-01-04 2020-04-21 链农(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部署方法、装置及硬件设备
CN111415229A (zh) * 2020-04-21 2020-07-14 昆明大棒客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商务交易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563122A (zh) * 2020-05-06 2020-08-21 青岛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交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5936A (zh) * 2020-06-30 2020-10-30 深圳前海益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合约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31252A (zh) * 2020-08-16 2020-12-25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0672B (zh) * 2020-09-30 2023-03-17 上海翌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合约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61727A (en) * 2016-02-23 2018-10-24 Nchain Holdings Ltd Blockchain-based exchange with tokenisation
CN105893042A (zh) * 2016-03-31 2016-08-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实现方法
CN106408299B (zh) * 2016-08-31 2020-04-14 江苏云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智能签约支付方法
CN107147704B (zh) * 2017-04-21 2019-12-13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区块链的通用服务中间件系统
CN107423565A (zh) * 2017-07-26 2017-12-01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技术的医疗抢救合约方法
CN107483181B (zh) * 2017-08-28 2021-05-04 北京金股链科技有限公司 合同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622385A (zh) * 2017-08-28 2018-01-2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数字作品发行方法
CN107454114B (zh) * 2017-09-29 2021-07-06 深圳市轱辘车联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竞拍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8695B2 (en) 2019-09-02 2021-06-15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anaging blockchain-based centralized ledger systems
TWI732620B (zh) * 2019-09-02 2021-07-0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用於管理基於區塊鏈的中心化帳本系統的方法、系統及裝置
TWI759789B (zh) * 2019-09-12 2022-04-0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電腦實現的方法、非暫態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及儲存系統
US11423015B2 (en) 2019-09-12 2022-08-23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Log-structured storage systems
US11250428B2 (en) 2020-04-22 2022-02-15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anaging transaction requests in ledger systems
US11455297B2 (en) 2020-04-22 2022-09-27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anaging transaction requests in ledger systems
US11455631B2 (en) 2020-04-22 2022-09-27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anaging transaction requests in ledger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4745A1 (zh) 2019-08-01
TWI768163B (zh) 2022-06-21
CN110097359A (zh) 201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8163B (zh) 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及裝置
Beck et al. Governance in the blockchain economy: A framework and research agenda
Sultan et al. Conceptualizing blockchains: Characteristics & applications
CN109804396B (zh) 数字资产建模
Bacon et al. Blockchain demystified: a technical and legal introduction to distributed and centralized ledgers
US11995645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extracting user related data stored on a blockchain
Abdelhamid et al.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
Abdallah et al. Blockchain-based solution for pharma supply chain industry
CN110599348B (zh) 股权激励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4335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anonymized participants of distributed ledger-based networks using zero-knowledge proofs
US202000581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a Virtual Building Model
CN111095863A (zh) 在区块链网络上通信、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和方法
Dzobo et al. Proposed framework for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a decentralised energy network
Menges et al. DEALER: decentralized incentives for threat intelligence reporting and exchange
Papi et al. A Blockchain integration to support transactions of assets in multi-agent systems
Anthony Jr Deployment of distributed ledger and decentralized technology for transition to smart industries
Pouwelse et al. Laws for creating trust in the blockchain age
Dash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s for blockchain-based intelligent networks systems: Concepts, methodologies, tools, and applications
CN11513103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权益数字藏品的核销方法及设备
Franco et al. SaCI: A blockchain-based cyber insurance approach for the deployment and management of a contract coverage
CN110727735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协作完成任务事件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Gómez et al. Blockverse: A cloud blockchain-based platform for tracking in affiliate systems
Molina-Jiménez et al. The benefits of deploying smart contracts on trusted third parties
Bettín-Díaz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Approach to Support an ISO 9001: 2015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tal et al.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Review and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Guidelines. Future Internet 2021, 13,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