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5670A - 熱媒輸送管、熱媒輸送管之施工方法、使用該熱媒輸送管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 - Google Patents
熱媒輸送管、熱媒輸送管之施工方法、使用該熱媒輸送管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25670A TW201925670A TW106143038A TW106143038A TW201925670A TW 201925670 A TW201925670 A TW 201925670A TW 106143038 A TW106143038 A TW 106143038A TW 106143038 A TW106143038 A TW 106143038A TW 201925670 A TW201925670 A TW 20192567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medium
- pipe
- heat medium
- ground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為了在地上藉由媒體有效地利用從地熱帶獲得的熱,而可提高輸送該媒體之熱媒輸送管的保溫能力之熱媒輸送管、使用該熱媒輸送管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本發明之熱媒輸送管10(媒體注入管50、熱媒取出管80),於地底運送媒體(例如,主要為水、油等),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該熱媒輸送管之特徵為,具備:管件接頭51、55,將設置複數根的該熱媒輸送管連結;以及熱媒保溫管60、90,於該熱媒輸送管的內部連續地被覆該管件接頭及該熱媒輸送管之一部分,將該媒體所擁有的熱保溫。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地熱帶作為熱源而藉由媒體施行熱的回收,在輸送該熱媒時,提高將熱保溫的能力之熱媒輸送管、利用該熱媒輸送管施行發電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
既往以來,地熱發電系統,係將存在於地熱帶之自然蒸氣利用自然壓力取出,將其氣水分離而使用的方法,故取出之蒸氣含有大量地熱帶特有的硫黃、其他雜質。此等雜質成為水垢,附著於熱井、配管類、或渦輪機的葉片等。一旦水垢附著,則隨著時間累積而發電量減少,變得難以長時間使用。
專利文獻1提出一種地熱發電系統,在雙循環發電系統中,構成藉由熱源流體與地熱流體或地熱的熱交換而吸熱,以蒸發器散熱並再度為了與地熱流體或地熱的熱交換而回流之閉環循環流路,且構成對於將低沸點媒體冷卻的冷卻流體,亦在地底施行散熱冷卻之閉環流路,或構成具備以通過蒸發器後之熱源流體為驅動熱源的冷凍機與熱交換器,控制冷卻流體之溫度,施行對冷凝器的冷卻流體供給,俾使冷凝器的低沸點媒體之冷凝液化最佳化之閉環流路。
於專利文獻2,揭露一種效率良好地回收熱媒的熱媒輸送管所使用之一般的管件螺紋接頭,由銷螺栓及蓋形螺帽構成,其等分別具備具有螺紋部及無螺紋金屬接觸部之接觸表面,該無螺紋金屬接觸部具備密接面及肩端面,銷螺栓的肩端面位於銷螺栓前端的端面,在該密接面與肩端面之間具有銷螺栓與蓋形螺帽彼此不接觸的非接觸區域,銷螺栓與蓋形螺帽之至少一方的肩端面,具有和該非接觸區域與螺紋接頭之內部相通的至少1條溝。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8485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14-535023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如同上述,抽取溫泉水而利用之發電方法中,水垢附著於地熱井及生產井、進一步附著於配管設備與渦輪機等設備,隨著時間累積而發電量降低。另,必須進行用於去除水垢之定期維修。在環境面向中,因係抽取溫泉水利用,故亦須考慮而對溫泉水的噴吐量等造成影響之情形。此外,雖將抽取溫泉水用於發電之後的水,自還元井返還大地,但其含有用於去除水垢之化學物質等,對環境產生相當的影響。 此外,如同自專利文獻1可看出,僅利用地下的熱施行發電的方法,對環境友善,亦無需考慮對溫泉水之水量、對化學物質等之疑慮,故為有效方法。
此外,為了在地底回收熱,將獲得的熱水輸送至地上,而需要熱媒輸送管,而熱媒輸送管,雖亦取決於地熱帶之溫度,但必須有1000m至3000m的長度;熱媒輸送管係以管件螺紋接頭將管連接,熱媒輸送管,延伸至地底深處。如同自專利文獻2可看出,強烈要求管件螺紋接頭在內外壓力下的耐壓縮性能與密封性能,堅固地與管接合。
然而,管件螺紋接頭並未採用用於提高保溫性能之構造,在溫度低之接近地表處在管的內外發生熱傳遞,而有從地底回收的熱被奪去等問題。此外,不僅管件螺紋接頭,需保溫的輸送管,若徑部變得越大則因與強度的平衡而難以成為保溫構造,在技術上有變得困難的狀況。此外,因設置保溫構造,亦要求改善以不破壞保溫性能的方式設置之操作性的技術。 因此,為了有效地利用從地底獲得的熱媒,而使考慮操作性能,並以在熱媒之輸送途中不奪取熱媒的熱之方式輸送至位於地上的分離器或熱交換器之技術成為必須。
鑒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為了在地上藉由媒體有效地利用從地熱帶獲得的熱,而可提高輸送該媒體之熱媒輸送管的保溫能力之熱媒輸送管、使用該熱媒輸送管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手段。
一種熱媒輸送管,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該熱媒輸送管之特徵為包含:管件接頭,將設置複數根的該熱媒輸送管連結;以及熱媒保溫管,於該熱媒輸送管的內部連續地被覆該管件接頭及該熱媒輸送管之一部分,將該媒體所擁有的熱保溫。
藉由上述構造,本發明,不僅藉由保溫管改善熱媒輸送管之保溫性能,亦使熱媒保溫管本身的替換、熱媒輸送管的設置之作業變得容易。
參考附圖,並對本發明之地熱發電系統1、100、200、300、400的實施形態詳細地予以說明。另,以下說明之實施形態及附圖,僅例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一部分,其目的並非用於限定為其等構造,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可適宜變更。對於在各圖中對應的構成要素給予同一或類似之符號。
(第1實施形態) 參考圖1,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地熱發電系統1。圖1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1之構成的概要圖。
地熱發電系統1,主要由加壓供水泵3、熱媒輸送管10、溫水貯存槽4、冷凝單元17、供水單元18、氣水分離器F、蒸氣渦輪機T、發電機G、及電力接收設備TF構成。 地熱發電系統1,將藉由加壓供水泵3以媒體注入管50往地底的最深部供給之作為媒體的水予以熱交換,將成為熱水的水加壓並以熱媒取出管80往地上輸送。將輸送的熱水L3,藉由壓力調整閥PV1使其減壓沸騰,往氣水分離器F輸送。於氣水分離器F將蒸氣與熱水分離,往蒸氣渦輪機T供給產生的蒸氣V1。
地熱發電系統1,藉由將產生的蒸氣V1往蒸氣渦輪機T供給,而使發電機G旋轉以進行發電,對電力接收設備TF供給電力,藉由電力輸送網對電力公司等供給電力。 蒸氣渦輪機T,不僅可為渦輪機形式,亦可為螺槳形式等,若為可藉由蒸氣發電者即可。往蒸氣渦輪機T供給的蒸氣V1,係使熱水L3減壓沸騰而以氣水分離器F分離為熱水與蒸氣。
並未使往氣水分離器F供給之熱水L3全部成為蒸氣V1,故自氣水分離器F將大量的熱水L4,即排放水,送往溫水貯存槽4。此外,將在蒸氣渦輪機T排出的蒸氣V3,送往冷凝單元17,將送至冷凝單元17的蒸氣V4,送往與冷凝器6連接之冷卻塔CT。使送至的蒸氣V4冷凝而返回為水,經由冷凝器6,先累積在冷凝槽14,而後藉由冷凝泵5送往溫水貯存槽4。
將溫水貯存槽4的溫水L8,藉由加壓供水泵3,作為溫水L1往熱媒輸送管10輸送。以加壓供水泵3輸送的溫水L1,再度在地熱帶U之某深處從地底熱吸收熱而進行熱交換。經熱交換的熱水L2,藉由後述熱媒輸送管10而以加壓供水泵3輸送。
(熱媒輸送管) 接著,參考圖2至圖10,說明熱媒輸送管10。圖2為,展現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10之部分立體圖。圖3為,展現將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媒體注入管50分解之部分立體圖。圖4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媒體注入管50之部分縱剖面圖。圖5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保溫管60之立體圖。圖6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媒體注入管50之部分縱剖面圖。圖7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10之部分縱剖面。圖8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取出管80之部分縱剖面圖。圖9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水之相轉變的概要圖。圖10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1之熱媒輸送管10的深度與熱水的溫度分布之關係的關係圖。
如圖10所示,從地表S至位於地底深處之成為熱源的地熱帶U,埋設熱媒輸送管10。熱媒輸送管10,在其外側埋設圓筒狀的媒體注入管50,將該媒體注入管50周圍,藉由地熱水泥等鞏固從地表S至到達地熱帶U前之區域,即較發電所需的溫度更低溫之區域,使其不具有崩塌的危險。熱媒輸送管10,吸收來自位於熱媒輸送管10的媒體注入管50之最深部的地熱帶U之流體或岩盤的熱。熱媒輸送管10的長度,依地熱帶U的溫度而改變其全長,延伸至可使流動之熱媒升溫至200℃左右的地熱帶U。
媒體注入管50,以鋼或不鏽鋼等素材形成。在溫度高的地熱帶U之區域中,媒體注入管50,為了使外周的表面積增多,使地熱帶U的熱容易傳遞,而熔接剖面為圓形之圓柱狀的肋片。媒體注入管50,在接近地表S之溫度低的區域,採用後述絕熱構造,俾不奪取從溫水貯存槽4加壓而注入之溫水L1的熱。
熱媒輸送管10,於媒體注入管50之內側設置圓筒狀的熱媒取出管80,熱媒取出管80輸送經地熱帶U加熱的水。熱媒取出管80,在媒體注入管50之內側,圓筒狀地形成在同軸上。熱媒取出管80,係使管之內側呈熱水L3可通過的圓筒狀,其外側沿著垂直方向附設有真空絕熱構造或絕熱材之構造。
進一步,參考圖2至圖11,詳細地說明熱媒輸送管10。熱媒輸送管10,由媒體注入管50及熱媒取出管80構成。 首先,參考圖2至圖7,說明媒體注入管50。圖2為去除絕熱材70之媒體注入管50的立體圖,媒體注入管50,由注入管40、管件螺紋接頭51、圖5所示之保溫管60、及絕熱材70所構成。媒體注入管50,藉由管件螺紋接頭51連結注入管40,形成長管狀至地熱帶U之最深部。
如圖2至圖7所示,注入管40,除了把持部47以外,在最表面形成以具有耐熱性之聚乙烯、聚丙烯、尼龍6、尼龍66、發泡聚氨酯、氟樹脂等樹脂被覆周圍的被覆層46。 如圖4及圖6所示,注入管40,在呈略錐狀的兩端之外表面,具備形成有螺紋溝的外螺紋部42。另,圖4、圖6及圖7的圖中以斜線表示內螺紋部52及外螺紋部42。 把持部47,係為了夾持媒體注入管50,將管件螺紋接頭51進行扭矩管理並鎖入時,保持媒體注入管50本身,而以露出金屬的狀態設置,並未構成被覆層46的部分。此係因,若設置被覆層46則有阻礙把持的力之疑慮。
接著,圖3、圖4、圖6及圖7所示之管件螺紋接頭51具備內螺紋部52,內螺紋部52在內側形成有螺紋溝,俾與外螺紋部42嵌合。管件螺紋接頭51,作為與後述突出部62嵌合之空間設置有載置空間部53,其係在內部的中央並未形成外螺紋部42之空間。
接著,圖3至圖7所示之保溫管60,具備插入管61,插入管61係以全長為約1200mm程度且形成為管狀的具有耐熱性之聚醯亞胺、聚醯亞胺醯胺、尼龍66、PEEK、聚醯胺或氟樹脂等樹脂形成。 另,於插入管61的中央,藉由超音波所進行的熔接等而接合環狀之突出部62,突出部62內徑與插入管61之外徑相同,以同一樹脂形成。藉此,將插入管61及突出部62一體化地形成。另,不限為熔接,亦可藉由模具成型方式一體化地形成保溫管60。保溫管60之縱方向的長度,形成至被覆層46之一部分,自然亦形成於把持部47,係考慮管件螺紋接頭51及注入管40從外部接收之熱傳遞的影響而設計。
突出部62之外徑,較注入管40之內徑更大,故能夠以使保溫管60不往注入管40的內部落下之方式,將突出部62留在載置空間部53。此外,插入管61之外徑,較注入管40之內徑更小,故插入管61進入注入管40內部。 藉由以上構造,媒體注入管50的連接,係將管件螺紋接頭51螺著嵌合後,將保溫管60之插入管61插入至注入管40的內部,從上方將其他注入管40螺著鎖緊至管件螺紋接頭51而連結。
如此地,以簡單的作業完成媒體注入管50的連結。此外,不僅藉由保溫管60改善媒體注入管50之保溫性能,保溫管60本身的替換、媒體注入管50的設置之作業亦容易。此外,突出部62形成為:藉由加壓供水泵3施加壓力以使熱水不沸騰,即便壓送熱水仍將突出部62保持在注入管40之間。因此,保溫管60不脫落。另,保溫管60因兩端保持在注入管40之間,故在上下方向不脫落。此外關於後述熱媒取出管80,保溫管90亦同樣地在上下方向不脫落。
接著,參考圖4,對設置於媒體注入管50周圍之絕熱材70予以說明。絕熱材70,與媒體注入管50之周圍密接,設置有以玻璃棉等材質形成之絕熱層72、及在最外周以氧化鋁等金屬膜形成之保護膜部71。媒體注入管50,對管之外側藉由絕熱材70及被覆層46構成為絕熱構造。
接著,參考圖7及圖8,對熱媒取出管80予以說明。熱媒取出管80,係為了將地底深處的熱藉由熱水回收,往地上輸送,產生蒸氣而將熱利用在蒸氣發電所設置。熱媒取出管80,參考圖2至圖6,對於與媒體注入管50完全相同之構造的部分省略說明,對於不同的部分予以說明。熱媒取出管80,位於媒體注入管50的內部,係以取出管81、管件螺紋接頭55、及保溫管90構成。
取出管81,對應於注入管40之構造;管件螺紋接頭55,對應於管件螺紋接頭51之構造;載置空間部57,對應於載置空間部53之構造;外螺紋部82,對應於外螺紋部42之構造;內螺紋部56,對應於內螺紋部52之構造;保溫管90,對應於保溫管60之構造;被覆層86,對應於被覆層46之構造;把持部87,對應於把持部47之構造;突出部92,對應於突出部62之構造。熱媒取出管80,沿著縱方向設置絕熱部85,絕熱部85內部形成有成為空間的空氣層、或埋設有絕熱材的絕熱層。熱媒取出管80,藉由保溫管90構成為絕熱構造,防止熱的傳遞。
如此地,熱媒取出管80的連結,與上述媒體注入管50同樣地以簡單的作業完成。此外,不僅藉由保溫管90改善熱媒取出管80之保溫性能,保溫管90本身的替換、熱媒取出管80的設置之作業亦容易。此外,熱媒取出管80、除了亦如媒體注入管50藉由保溫管60、絕熱構造使保溫狀態良好以外,藉由保溫管90、絕熱部85及被覆層86改善保溫狀態,能夠以不奪取熱的方式將熱水L3從地底取出。
接著以顯示本發明的保溫性能之實驗說明資料。圖11(A)為,示意習知之媒體注入管101的圖。圖11(B)為,示意本發明之媒體注入管50的圖。圖11(C)為,顯示習知之媒體注入管101與本發明之媒體注入管50的保溫性能之實驗資料的結果。 本案申請人,如圖11所示,為了比較本發明之媒體注入管50與習知之媒體注入管101的絕熱性能,而如同示意圖地測定各點(P1至P8)的溫度,求出溫度梯度。將加熱器插入雙方的管(101、50)之內部,於內部填滿以藉由加熱器加熱的水,於管之外部填滿常溫的水。與媒體注入管101比較,媒體注入管50,附加具備保溫管60與被覆層46。
測定出的溫度梯度,如圖11(C)所示,習知之媒體注入管101的P1-P2間成為890℃/m,本發明之媒體注入管50的P5-P6間顯示3980℃/m;顯示本發明之媒體注入管50,具有較習知之媒體注入管101更大的溫度差,可確認藉由保溫管60改善絕熱性能。 此外,習知之媒體注入管101的P3-P4間成為3420℃/m,本發明之媒體注入管50的P7-P8間顯示9790℃/m;顯示本發明之媒體注入管50,具有較習知之媒體注入管101更大的溫度差,可確認藉由被覆層46改善絕熱性能。 藉由上述方式,本發明可具備改善絕熱性能之熱媒輸送管10。
將以地熱帶U加熱的熱水L3,藉由壓力調整閥PV1減壓沸騰而生成蒸氣。此處,氣水分離器F,與壓力調整閥PV1連接,產生蒸氣時的噴嘴,亦可使用藉由自吸而可生成成為微小氣泡之微氣泡或奈米氣泡的噴嘴。藉由此一構成,可改善蒸氣產生效率,故即便降低輸送水的速度仍可確保充分之蒸氣量,故可獲得許多水在地熱帶U之吸熱區域的停留時間,水獲取吸收熱的時間而可成為高溫之熱水。
作為改善絕熱性能之其他變形例,參考圖23,說明熱媒取出管80之其他實施例。圖23為,顯示係第1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的熱媒取出管80a之縱剖面圖。另,對於與上述實施例相同處給予相同符號,對於上述記載予以省略。 熱媒取出管80a,係為了將地底深處的熱藉由熱水回收並往地上輸送,以壓力調整閥PV1(圖1)產生蒸氣,將熱利用在蒸氣發電而設置。熱媒取出管80a,位於媒體注入管50的內部,係以取出管81a、管件螺紋接頭55、及保溫管91構成。
取出管81a,於兩端之外周設置螺紋溝。此外,管件螺紋接頭55,以與取出管81a之螺紋溝嵌合的方式在內周設置螺紋溝。取出管81a,可藉由將取出管81彼此以管件螺紋接頭55嵌合而連結地延伸設置。
此外,如圖23所示,將以聚醯亞胺、聚醯亞胺醯胺、尼龍66、PEEK、聚醯胺或氟樹脂等樹脂形成的保溫管91,在管件螺紋接頭55之中央與取出管81a之中間附近分割,覆蓋取出管81a的全長。如此地,熱媒取出管80a,以保溫管91覆蓋不僅一部分而係覆蓋取出管81a之全長,藉而即便未在取出管81a設置空氣層或絕熱材等所產生的絕熱構造,仍可低價地良好地保持熱媒之保溫狀態,並將熱媒輸送至地上。
保溫管91,於保溫管91a、91b的中央,藉由超音波所進行的熔接等而接合環狀之突出部92a、92b,突出部92a、92b內徑與保溫管91a、91b之外徑相同,以同一樹脂形成。藉此,將保溫管91a、91b及突出部92a、92b一體化地形成。另,不限為熔接,亦可藉由模具成型方式一體化地形成保溫管91。
突出部92a、92b之外徑,較取出管81a之內徑更大,故能夠以使保溫管91不往取出管81a的內部落下之方式,將突出部92a、92b留在載置空間部53。此外,保溫管91的插入部分之外徑,較取出管81a之內徑更小,故保溫管91進入取出管81a的內部。 藉由以上構造,取出管81a的連接,係將管件螺紋接頭55螺著嵌合後,將保溫管91插入至取出管81a的內部,從上方將其他取出管81a螺著鎖緊至管件螺紋接頭55而連結。
如此地,以簡單的作業完成熱媒取出管80a的連結作業。此外,突出部92a、92b形成為:加壓供水泵3施加壓力俾不產生蒸氣,即便壓送熱水仍將突出部92a、92b保持在取出管81a之間。因此,保溫管91不脫落。 如同上述,保溫管91將兩端保持在取出管81a之間,故在上下方向不脫落。
此外,如圖23所示,管件螺紋接頭55之部分,在將取出管81a藉由管件螺紋接頭51施行連結作業後,藉由設置管件螺紋接頭被覆部93,而設置防止熱的傳遞之絕熱構造,管件螺紋接頭被覆部93被覆有聚烯烴樹脂、聚丙烯樹脂等若加熱則可收縮的管狀樹脂,或聚烯烴樹脂、聚丙烯樹脂等的膠帶。藉由以上構造,熱媒取出管80a,將管件螺紋接頭55部分之熱的傳遞,藉由管件螺紋接頭被覆部93遮斷。
本實施例中雖使用水作為在地熱帶U熱交換之媒體,但作為媒體,考慮油、氣體(惰性氣體(氮、二氧化碳等))或沸點較在雙循環發電利用的水更低之媒體(水與氨之混合物等)。此外,在使用水或惰性氣體作為媒體的情況中,即便發生熱媒輸送管10的破損等,媒體往外部流出,若為水或惰性氣體則對環境不造成傷害,在作業面中亦可安全地處理。
(氣水分離器) 圖1所示之氣水分離器F,成為圓筒狀的壓力容器,設置於氣水分離器F內之噴嘴,從前端噴出熱水L3,在容器內使蒸氣V1及熱水L4分離。此外,在氣水分離器F之內外任一處設置調整壓力(蒸氣產生量)的壓力調整閥PV1。此外,在到達回收排放水L4之溫水貯存槽4的通路設置壓力調整閥PV2,調整氣水分離器F往蒸氣渦輪機T的蒸氣壓力,在氣水分離器F往蒸氣渦輪機T的蒸氣量之控制上亦可活用。
(溫水貯存槽) 接著,參考圖1,對溫水貯存槽4予以說明。溫水貯存槽4,成為圓筒狀的壓力容器。與溫水貯存槽4連接之主要配管,設置有:取得從冷凝單元17送出之冷凝水L6的配管、取得從供水單元補給之除氣水L7的配管、與加壓供水泵3連接而從溫水貯存槽4輸送溫水L8的泵配管、取得從氣水分離器F送出之排放水L4的排放水注入管、及將在溫水貯存槽4藉由池式沸騰而生成之蒸氣V2排出的蒸氣排出管。
(供水單元) 供水單元18,由河川水或自來水等原水16,使用工業用之軟水生成裝置9而生成軟水。而後,將生成的軟水儲存在補給水槽8。儲存的軟水,藉由使用脫氧裝置或脫氧劑而將溶氧去除。
地熱發電系統1之初期運轉時,在清洗熱媒輸送管10後並更換為運轉用的水時,經由溫水貯存槽4而輸送經去除氧的除氣水L7。而藉由將氧去除,可抑制熱媒輸送管10內的生鏽與水垢產生。特別是因熱媒輸送管10的總長度長,故若涵蓋輸送管之全程地施行內壁之水垢產生的抑制,則可降低壓力損耗,可使所內電力節能化。
此外,脫氧劑的代表例中,有聯胺(hydrazine)、鞣酸(tannin)或各式各樣來自植物的製品等。此外,亦有利用惰性氣體的脫氧裝置,採用不易產生化學反應之惰性氣體。惰性氣體的例子中,採用傷害小的氮或氬等。特別是如同本發明,必須將熱交換之媒體在高溫下壓力控制,故宜為不產生作動流體之物理性質變化的脫氧劑或脫氧裝置。 在利用微氣泡產生裝置將氮等簡單地溶解於水後,藉由將該溶有氮的水注入而變得容易發生與氧的置換。
在一般運轉時,供水單元18,因除氣水L7之溫度低,故並未直接進入溫度高的溫水貯存槽4而係經由冷凝單元17補給不足的水。此外,在將冷凝單元17冷卻時,亦可利用原水16予以冷卻。
(冷凝單元) 接著,對冷凝單元17予以說明。冷凝單元17,具有將從蒸氣渦輪機T排出的蒸氣V3冷凝使其返回為水之功能,主要由冷凝器6、冷凝槽14及冷卻塔CT構成。將以冷凝器6接收的蒸氣V3,在冷卻塔CT冷卻,冷凝而使其返回為溫水L10,經由冷凝器6而儲存在冷凝槽14。將儲存的溫水L6,藉由冷凝泵5送往溫水貯存槽4,儲存在溫水貯存槽4。 另,冷卻塔CT所進行之冷卻方法,具有氣冷式、利用河川水或海水等的水冷式、或在地底施行熱交換的地底熱置換式等。
(利用上述系統發電之發電方法) 參考圖1、圖9及圖10說明發電方法,為了在地上獲得溫度200℃左右的蒸氣,而使藉由鑽孔鑽開之孔的深度,到達地底700m至2000m~3000m程度的深度。雖認為若此深度越深則可獲得越高的溫度,但仍依與挖鑿費用的平衡而決定,地熱帶U,若為200℃至300℃之溫度則最佳,以下的值亦依從地熱帶U的最深部附近獲得之溫度而適當改變。
首先,對地熱發電系統1之發電方法予以說明,在地底埋設熱媒輸送管10,熱媒輸送管10,在和地底接觸的外側,連結媒體注入管50而到達地底深處。此外,媒體注入管50,在媒體注入管50之內側,連結熱媒取出管80而到達至媒體注入管50之底部。此等熱媒輸送管10,作為吸收從地熱帶U獲得的熱之熱交換部而利用。此地熱發電系統1,使熱水蒸發而藉由蒸氣渦輪機T施行發電。以下對於地熱發電系統1所進行之發電方法予以詳述。
例如,將溫水貯存槽4的溫水(L1),藉由加壓供水泵3加壓至5MPa,以流量55t/h送往熱媒輸送管10之媒體注入管50,輸送至地底深處的地熱帶U。輸送至210℃之地熱帶U的溫水,從有效熱傳導係數高之媒體注入管50吸收來自地熱帶U的熱,最後成為200℃的熱水(L2)。而後,從熱媒取出管80取出的熱水(L3),在出口的溫度為200℃,藉由使壓力為2.0MPa而往氣水分離器F輸送。
氣水分離器F,將溫度200℃的熱水(L3),藉由壓力調整閥PV1釋放壓力,在約0.6MPa減壓沸騰,分離為以約11%閃蒸率生成之蒸氣量6t/h的蒸氣。氣水分離器F,將該生成的蒸氣(V1)送往蒸氣渦輪機T。生成的蒸氣(V1),與在溫水貯存槽4生成的蒸氣(V2)於氣水分離器F內合流。合流的蒸氣(V1+V2),藉由蒸氣渦輪機T的旋轉而驅動發電機G,進行發電。藉由此等蒸氣(V1+V2)發電之發電量,若使效率為80%則可獲得約112kWh的輸出。
此外,以配管與溫水貯存槽4連接之氣水分離器F,將未成為蒸氣而留下之約89%的熱水(L4),保持為160℃左右之溫度,藉由壓力0.6MPa以流量49t/h送往溫水貯存槽4。
此外,將從蒸氣渦輪機T排出的蒸氣(V3),送往冷凝器6。將送至冷凝器6的蒸氣(V4),送往空冷式或水冷式之冷卻塔CT,藉由冷卻塔CT冷凝,返回為壓力0.101MPa之100℃的溫水(L10)。返回的溫水(L10),以流量6t/h儲存在冷凝槽14。此外,將冷凝槽14的溫水(L6),藉由冷凝泵5送往溫水貯存槽4。 而後,將溫水貯存槽4之130℃左右的溫水(L1),再度藉由加壓供水泵3加壓至6MPa,以流量55t/h送往熱媒輸送管10之媒體注入管50,輸送至地底深處的地熱帶U。
圖10為,地熱發電系統1之熱媒輸送管10的深度與熱水的溫度分布之關係圖。虛線,顯示地底的溫度分布21;實線,顯示媒體注入管50及熱媒取出管80之熱水L1、L2、L3的溫度分布25。 以一點鏈線為邊界,上方之絕熱區域22,媒體注入管50係使用絕熱效果優良之配管,其採用有效熱傳導係數為0.1W/m・K以下之材質。此外,以一點鏈線為邊界,下方之吸熱區域26,媒體注入管50係使用熱吸收優良之配管,其採用有效熱傳導係數為50W/m・K以上之材質。
此外,熱媒取出管80,無論在絕熱區域22及吸熱區域26皆使用絕熱效果優良之配管,其係採用有效熱傳導係數為0.1W/m・K以下之材質。藉由絕熱效果,而可不受到媒體注入管50途中之溫度變化影響,將吸收最深部之地熱帶U的熱之熱水(L2)輸送至壓力調整閥PV1。
圖9為,水之相轉變的概要圖。圖9顯示水轉變為固體、液體、氣體時之溫度與壓力。從三相點至臨界點的實線表示之蒸發曲線27。大氣壓下的沸點為100℃,顯示0.101MPa。線上的C點,於溫度為200℃之情況中,成為在壓力較1.554MPa更小時,從水的狀態轉變為氣體的邊界線,即轉變為蒸氣的邊界線。
線上的D點,於溫度為210℃之情況中,成為在壓力較1.907MPa更小時,從水的狀態轉變為氣體的邊界線,即轉變為蒸氣的邊界線。 此外,以斜線表示之加壓範圍23,顯示熱水L3未成為蒸氣之壓力的範圍;加壓供水泵3,考慮壓力損耗而設定壓力值。
溫度分布21,隨著接近地熱帶U的深處而溫度上升,到達220℃。媒體注入管50及熱媒取出管80因採用有效熱傳導係數為50W/m・K之材質,故導入媒體注入管50之溫水(L1),其溫度分布25沿著地底的溫度分布21而上升。
此處,即便將熱媒取出管80的有效熱傳導係數設定為0.1W/m・K的小係數,在熱媒取出管80之出口的熱水L3之壓力較C點更低的情況,溫度分布較蒸發曲線27變得更低,故產生蒸氣,發生溫度降低而接近沸點。
若在熱媒取出管80內從水轉變為蒸氣,則成為所謂的氣液兩相流,相較於熱水之單相流的情況,熱傳遞率成為數十倍,故容易被流通在熱媒取出管80或媒體注入管50之係低溫沉降流的溫水L1奪取熱。為了防止該熱損耗並維持保有能量地輸送,必須使熱水不易冷卻。 此外,藉由以不冷卻的方式將在地熱帶U加熱之沸點以上的熱水運送至氣水分離器F,而減少熱損耗。為了減少熱損耗,必須如同上述地保持較圖9之蒸發曲線27更高的壓力。
尤其是,在成為熱交換器之熱媒輸送管10內產生溫度差,伴隨於此,產生起因於水之密度差的浮力。加壓供水泵3,若僅藉由僅有浮力的自然循環,則輸送所需流量之壓力不足,必須考慮媒體注入管50及熱媒取出管80的壓力損耗等。
此外,加壓供水泵3,為了保持較蒸發曲線27更高的壓力,重要的是藉由加壓供水泵3將壓力保持在高壓的狀態,在熱媒輸送管10內使熱媒保持不沸騰的狀態。本發明的優點在於,以保有在地熱帶U吸收的熱量之熱水L3的狀態,即所謂單相流的狀態,往壓力調整閥PV1輸送,而可有效地利用地下的熱。
藉由上述方式,本發明如圖10之網紋部分所示,將媒體注入管50及熱媒取出管80之絕熱區域,以有效熱傳導係數為0.1W/m・K以下之材料形成。最佳材料為具有0.05W/m・K至0.001W/m・K之絕熱性能者。藉由保持絕熱性能,防止在出口之溫度降低,結果具有即便未將加壓供水泵3之壓力設定為高壓仍變佳等優點。圖10中,虛線顯示包含地熱帶U之地底的溫度分布21,實線顯示熱水的溫度分布25。
此外,熱水L3之出口壓力,考慮媒體注入管50及熱媒取出管80的壓力損耗,宜藉由加壓供水泵3至少加壓至較圖9之蒸發曲線27更高壓的壓力範圍23,使其為不產生蒸氣的壓力,以便能夠以維持溫度為沸點以上之熱水的方式輸送。
進一步,在地底的溫度分布高之區域,即發電所需之吸熱區域中,媒體注入管50係以有效熱傳導係數高的50W/m・K之材料形成。特別是有效熱傳導係數越高則越佳,但若考慮地底內的壓力、腐蝕,則宜以金屬製之材料形成,有效熱傳導係數為20W/m・K以上即可。
(第2實施形態) 參考圖12,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地熱發電系統200。圖12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200之構成的概要圖。另,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處給予相同符號,對於上述記載予以省略。 參考圖12說明雙循環發電裝置B,雙循環發電裝置B,主要由下述元件構成:與加壓水發電裝置1b連接之熱交換部150、蒸氣渦輪機T2、發電機G2、電力接收設備TF2、冷卻器154、及循環泵155構成。
本發明,將從設置於加壓水發電裝置1b之熱媒輸送管10獲得的熱水L3,以氣水分離器F將蒸氣分離,將未成為蒸氣的排放水L4,先儲存在儲存槽161。此外,將從蒸氣渦輪機T獲得的蒸氣V3,以冷凝器6使其返回為熱水而儲存在儲存槽161。將累積在儲存槽161的熱水L4,往雙循環發電裝置B之熱交換器151供給。
將以此熱交換部150之部分加熱的作動媒體M1蒸發,使蒸氣渦輪機T2旋轉,藉由該旋轉而使發電機G2施行發電。 電力接收設備TF2供給電力,藉由電力輸送網對電力公司等供給電力。此處作動媒體M1,使用不具有可燃性或毒性的惰性氣體之HFC-245fa、R245fa等,或沸點低的媒體(水與氨的混合物等、烴(正戊烷))等。
蒸氣渦輪機T2,使用膨脹渦輪機等。藉由蒸氣渦輪機T2的作動媒體M2,藉由冷卻器156之冷卻水157a而冷卻。此外,將作動媒體M3由氣體冷凝為液體等,藉由循環泵155,再度送往熱交換器152。
將冷卻水157a的管線,配置在設置於加壓水發電裝置1b之供水單元18的原水16,使其熱交換,藉以將原水16加溫,將冷卻水157a冷卻,故在地熱發電系統200之全系統中施行熱的有效置換。藉由將原水16加溫,而可不通過冷凝單元17而直接投入溫水貯存槽4。
藉由利用此等作動媒體(M1至M3),即便為70℃至95℃的溫水,若有9t/h至24t/h的流量即可發電。於此系統中,成為媒體在封閉之系統中進行熱交換的系統。
作動媒體(M1至M3),係以依熱交換之溫度而可使用的媒體決定,故有依雙循環發電裝置B而設置溫度之限制的情況。加壓水發電裝置1b,以可與此情況對應的方式,設置利用冷凝單元17之冷卻塔CT的溫度調整系統162。尤其是,在未成為蒸氣的排放水L4之溫度高的情況,可使溫度下降至適合雙循環發電裝置B之設定溫度的範圍。
另,亦可為將從熱媒輸送管10送至的熱水L3直接往熱交換器151供給,而藉由雙循環發電裝置B發電等構造,在地熱帶U之最深部的地熱井之溫度低的情況,可效率良好地利用地底熱發電。
(第3實施形態) 參考圖13,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地熱發電系統300。圖13為,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300之構成的概要圖。另,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相同處給予相同符號,對於上述記載予以省略。 參考圖13說明雙循環發電裝置C,雙循環發電裝置C,係以下述元件構成:與加壓水發電裝置1c連接之第1熱交換部150c、第2熱交換部154c、蒸氣渦輪機T2、蒸氣渦輪機T3、發電機G2、發電機G3、電力接收設備TF2、冷卻器164c、第1循環泵155c、及第2循環泵165c。
本發明,將從設置於加壓水發電裝置1c之熱媒輸送管10獲得的熱水L3,以氣水分離器F將蒸氣分離,使未成為蒸氣的排放水L4通過第1熱交換器151c。 將以此第1熱交換部150c之部分加熱的作動媒體M1蒸發,使蒸氣渦輪機T2旋轉,藉由發電機G2施行發電。
電力接收設備TF2供給電力,藉由電力輸送網對電力公司等供給電力。此處作動媒體M(M1至M23),使用不具有可燃性或毒性的惰性氣體之HFC-245fa、R245fa等,或沸點低的媒體(水與氨的混合物等、烴(正戊烷))等。此外,本實施例中,藉由在雙循環發電裝置C使用具有2種沸點範圍的作動媒體:具有高溫之沸點範圍的作動媒體(M1至M3)、及沸點較作動媒體(M1至M3)更低的作動媒體(M21至M23),而可多段式地利用熱,可效率良好地發電。
蒸氣渦輪機T2及T3,使用膨脹渦輪機等。通過蒸氣渦輪機T2的作動媒體M2,藉由第2熱交換部154c之第1熱交換器153c施行熱交換而冷卻。此外,將作動媒體M3由氣體冷凝為液體等,藉由循環泵155c再度送往熱交換器152c。 此外,藉由第2熱交換部154c之第2熱交換器156c施行熱交換,將以第2熱交換部156c加熱的作動媒體M21蒸發,使蒸氣渦輪機T3旋轉,藉由發電機G3施行發電。
通過蒸氣渦輪機T3的作動媒體M22,藉由冷卻器164c之冷卻水157c而冷卻。此外,將作動媒體M23由氣體冷凝為液體等,藉由循環泵165c,再度送往第2熱交換部154c。 將冷卻水157c的管線,配置在設置於加壓水發電裝置1c之供水單元18的原水16,使其熱交換,藉以將原水16加溫,將冷卻水157c冷卻,故在地熱發電系統300之全系統中施行熱的有效置換。藉由將原水16加溫,而可不通過冷凝單元17地直接投入溫水貯存槽4。
另,將上述與熱交換器、冷凝器連接的作動媒體或水等媒體冷卻之方法,不必非得限定為上述方法,亦考慮藉由利用帕爾帖元件的熱之交換方法予以冷卻等各式各樣的方法。
(第4實施形態) 參考圖14,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地熱發電系統100。圖14為,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100之構成的概要圖。另,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至第3實施形態相同處給予相同符號,對於上述記載予以省略。 參考圖14,說明雙循環發電裝置B,雙循環發電裝置B,主要由下述元件構成:與加壓水熱交換裝置1a連接之熱交換部150、蒸氣渦輪機T2、發電機G2、電力接收設備TF2、冷卻器154、及循環泵155。
地熱發電系統100,來自設置於加壓水熱交換裝置1a之媒體輸送管10的加壓之熱水L3,並未成為蒸氣,而維持熱水地通熱交換器151。地熱發電系統100,如此地並未設置氣水分離器F,故以熱水吸收地底熱並直接利用,藉而減少損耗,可將地底熱回收而幫助發電。
將以此熱交換部150之部分加熱的作動媒體M1蒸發,使蒸氣渦輪機T2旋轉,藉由發電機G2施行發電。 電力接收設備TF22供給電力,藉由電力輸送網對電力公司等供給電力。此處作動媒體M1、M2、M3,使用不具有可燃性或毒性的惰性氣體之HFC-245fa、R245fa等,或沸點低的媒體(水與氨的混合物等、烴(正戊烷))等。
蒸氣渦輪機T2,使用膨脹渦輪機等。通過蒸氣渦輪機T2的作動媒體M2,藉由冷卻器154之冷卻水157a而冷卻。此外,將作動媒體M3由氣體冷凝為液體等,藉由循環泵155,再度往熱交換器152輸送。
地熱發電系統100,藉由利用此等作動媒體(M1至M3),即便為70℃至95℃的溫水,若有9t/h至24t/h的流量即可發電。於此系統中,成為作動媒體在封閉之系統中施行熱交換的系統。
此外,設置於加壓水熱交換裝置1a的溫水貯存槽4,儲存有在熱交換器151冷卻的熱水,而作為用於將加壓水熱交換裝置1a之全系統的壓力保持為一定壓力之要素,與加壓供水泵3同為必要。尤其是,在因維修等而停止加壓供水泵3的情況,加壓水熱交換裝置1a,在全系統容量之內,產生約2t分量之水容量的起伏,故為了將水位保持為一定而順暢地再度開始運轉,可控制溫水貯存槽4之壓力,將水位保持為一定。
(第5實施形態) 參考圖15至圖20,對第5實施形態之熱媒輸送管500、及熱媒輸送管500的施工方法予以說明。圖15為,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500之部分省略縱剖面圖。圖16為,將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500施工之途中的縱剖面圖。圖17為,將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500施工之途中的縱剖面圖。圖18為,將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500之管件螺紋接頭51的部分放大之概要圖。圖19為,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變形例之熱媒輸送管500的部分省略縱剖面圖。圖20為,顯示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之熱媒輸送管500的深度與熱水的溫度分布之關係的關係圖。另,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至第4實施形態相同處給予相同符號,對於上述記載予以省略。
圖15,顯示將熱媒輸送管500,從地表S至地熱帶U設置延伸至最深部3000m之深度的例子。熱媒輸送管500,於其中心設置上述熱媒取出管80,此外於其外周設置上述媒體注入管50、第1保護管31、第2保護管32、及第3保護管33。第1保護管31至第3保護管,係將呈圓環狀的管朝向地熱帶U延伸設置。
如圖20所示,顯示將熱媒輸送管500應用在第1實施形態至第4實施形態使用的地熱發電系統1或加壓水熱交換裝置1a、加壓水發電裝置1b、1c(圖1、及圖12至圖14)之,熱媒輸送管500的深度與熱水的溫度分布之關係圖。虛線顯示地底的溫度分布21,實線顯示媒體注入管50及熱媒取出管80的熱水L1、L2、L3的溫度分布25。
以一點鏈線為邊界,上方之絕熱區域22,媒體注入管50係使用絕熱效果優良之配管,其採用有效熱傳導係數為0.1W/m・K以下之材質。此外,以一點鏈線為邊界,下方之吸熱區域26,媒體注入管50係使用熱吸收優良之配管,其採用有效熱傳導係數為50W/m・K以上之材質。
此外,熱媒取出管80,無論在絕熱區域22及吸熱區域26皆使用絕熱效果優良之配管,其係採用有效熱傳導係數為0.1W/m・K以下之材質。藉由絕熱效果,而可不受到媒體注入管50途中之溫度變化影響,將吸收最深部之地熱帶U的熱之熱水(L2),例如輸送至圖1的壓力調整閥PV1。
第1保護管31至第3保護管33,位於絕熱區域22,分別設置絕熱構造。藉由地熱水泥等鞏固側壁,並以挖鑿機往地底深處繼續挖掘,而第1保護管31至第3保護管33,防止挖鑿中之側壁的崩塌。如圖15及圖18所示,第1保護管31,在連接媒體注入管50之注入管40彼此的管件螺紋接頭51之下方設置對流遮蔽盤73(對流遮蔽手段),其呈圓盤狀,遮蔽熱水74之往上方的對流,並防止施工時等的井噴。使對流遮蔽盤73,成為內徑較管件螺紋接頭51之外徑更小,藉由地下水的水壓等而不往上方脫出的構造。
對流遮蔽盤73,藉由防止下述情形,而進一步提高媒體注入管50之保溫性能:因從下方往媒體注入管50與第1保護管31之間隙滲入的熱水與位於上方之溫度低的地下水對流而混合,成為溫度低的水。因此,熱媒輸送管500,藉由將對流遮蔽盤73,於上下方向設置複數處,而可進一步提高保溫性能。另,對流遮蔽盤73,不限於金屬、樹脂、橡膠等素材,亦可為鋪填布等,設置在媒體注入管50周圍之構造。
接著,熱媒輸送管500,在第1保護管31與第2保護管32之間、及第2保護管32與第3保護管33之間,設置藉由後述施工方法施工之絕熱構造。熱媒輸送管500,在第1保護管31與第2保護管32之間、及第2保護管32與第3保護管33之間,使用發泡聚苯乙烯等輕量骨材、或使用混入或產生大量氣泡的混凝土,即所謂的發泡混凝土36、37,而使其成為具備緩衝性、絕熱性及非吸水性之絕熱構造。 於第1保護管31與第2保護管32之間、及第2保護管32與第3保護管33之間,在下方設置藉由混凝土材封閉之封閉部34、35。
封閉部34、35,防止來自下方之較流通在媒體注入管50的溫水更低溫的水之滲入,改善熱媒輸送管500之絕熱性能。另,將熱媒輸送管500之上方,亦以未圖示的混凝土或鋼鐵材封閉,防止來自上方的水之滲入。
接著,參考圖15至圖17,對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500之施工方法予以說明。 首先,藉由挖鑿機械以最大徑挖鑿至700m處。以挖鑿時不發生崩塌的方式,藉由地熱水泥等一邊鞏固側壁一邊持續挖掘,在到達700m處時,如圖16所示,形成以混凝土材充填深度10m至100m之區間的封閉部35,埋設上述第3保護管33。
接著,如圖15及圖17所示,將挖鑿機的徑減小,以可埋設第2保護管32之程度的大小施行挖鑿,持續挖掘至1500m處。在到達700m處時,如圖17所示,在下方的全徑且深度10m至100m之區間,以混凝土材形成封閉部34,埋設上述第2保護管32。 接著,如圖15所示,將挖鑿機的徑進一步減小,以可埋設第1保護管31之程度的大小施行挖鑿,持續挖掘至絕熱區域22之1700m左右的位置,埋設上述第1保護管31。
最後,如圖15所示,將挖鑿機的徑更進一步減小,以可埋設媒體注入管50之程度的大小施行挖鑿,持續挖掘至吸熱區域26之期望溫度為210℃之地熱帶U的約3000m左右之位置,埋設上述媒體注入管50及熱媒取出管80。
此處,吸熱區域26,不限於非得為熱水充分存在之區域,亦考慮岩盤帶38或破裂帶43。挖鑿到達至地熱帶U之最深部後,如圖15所示,吸熱區域26為岩盤帶38的情況,為了使媒體注入管50與地熱帶U之間的熱傳導良好,而在岩盤帶38與媒體注入管50之間填滿水以作為傳遞促進媒體39。雖可在之後注入水,但亦可為將水力壓裂時或泥漿挖鑿時使用的水直接保留使用之方法。
另,熱媒輸送管500,如圖19所示,在吸熱區域26為破裂帶43的情況,在破裂帶之間具有空隙,不具有熱水,因而可在媒體注入管50與破裂帶43之間插入金屬製之杯狀的接管75,用於接收水以作為傳遞促進媒體39。此外,為了使媒體注入管50與地熱帶U之間的熱傳導良好,在接管75與媒體注入管50間填滿水以作為傳遞促進媒體39。另,傳遞促進媒體39,不僅可為水,作為媒體亦可為熱傳遞容易之含有金屬的液體狀樹脂等。
如同上述,本發明,即便吸熱區域26之地熱帶U為熱傳遞不佳的岩盤帶38或破裂帶43,仍可在熱媒輸送管500與地熱帶U之間夾設媒介物質,而效率良好地吸收地熱帶U的熱。
此外,圖24所示之接管75,於側面設置有成為貫通的通孔之媒體移動孔76。接管75設置有孔,俾在地熱帶U被熱水等流體狀之媒體覆蓋時,使熱水等媒體可與媒體注入管50接觸。
接管75,係為了進行保護以使媒體注入管50不因岩盤等的崩塌而被岩盤等壓扁,此外,其防止岩盤等的崩塌或泥土、砂石侵入至媒體注入管50之側壁與熱水等媒體接觸的區域。
另,媒體移動孔76,亦可為形成為網狀的孔。如此地,接管75,在地熱帶U為熱水的情況,宜採用如使岩石、砂等不接觸媒體注入管50等的構造,可確保熱水等流體與媒體注入管50接觸的區域。
接著,圖25顯示熱水L2所存在之媒體注入管50的最下部之熱媒輸送管600的一部分。如圖25所示,熱媒輸送管600,在吸熱領域26為破碎帶43或岩盤帶38的情況,本實施例顯示其係破碎帶43的情況,媒體注入管50與破碎帶43之間係藉由以樹脂或地熱水泥等形成之高密度充填層244而固定熱接收管243。
熱媒輸送管600設置有圓筒狀的熱接收管243,其設有以銅等為代表之金屬製的底,用於在熱接收管243與媒體注入管50之間接收傳遞促進媒體239。
而熱媒輸送管600,為了使媒體注入管50與地熱帶U之間的熱傳導良好,將熱接收管243與媒體注入管50間填滿水以作為傳遞促進媒體239。
此外,熱媒輸送管600,為了防止因傳遞促進媒體239沸騰而造成的井噴,設置將傳遞促進媒體239密封在內部的密封蓋241。密封蓋241,係以金屬、樹脂或地熱水泥等混凝土形成。
此外,熱媒輸送管600,於密封蓋241之上方,進一步注入傳遞促進媒體239,藉由傳遞促進媒體239填滿熱接收管243,俾使密封蓋241不因井噴而往上方移動。因此,上方的傳遞促進媒體239能夠進行補充,以使較密封蓋241位於更下方的傳遞促進媒體239從密封蓋241之間隙蒸發而消失的情形不發生,且亦達到密封蓋241之壓板的功效。
另,傳遞促進媒體39,不僅可為水,作為媒體亦可為熱傳遞容易之含有金屬的液體狀樹脂等。
如同上述,本發明,吸熱區域26之地熱帶U為熱傳遞不佳的岩盤帶38或破碎帶43,在熱媒輸送管600與地熱帶U之間夾設成為媒介物質的傳遞促進媒體239,而可效率良好地吸收地熱帶U的熱。 另,熱接收管243亦可設置至地表S,從地上補充傳遞促進媒體239。此外,熱接收管243,亦可為至流體存在之區域為止的長度。
(第6實施形態) 參考圖21至圖22,說明第6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400之構造。圖21為,顯示第6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400之構成的概要圖。圖22為,顯示第6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410f之構成的概要圖。
如圖21所示,地熱發電系統400,主要由加壓供水泵3、複數條熱媒輸送管410(410a~410f)、溫水貯存槽4、冷凝單元17、供水單元18、氣水分離器F、蒸氣渦輪機T、發電機G、及電力接收設備TF構成。 地熱發電系統400,將藉由加壓供水泵3以媒體注入管50供給至地底的最深部之作為媒體的水予以熱交換,將成為熱水的水加壓並藉由熱媒取出管80往地上輸送。藉由壓力調整閥PV1,使輸送至的熱水L3減壓沸騰,往氣水分離器F輸送。以氣水分離器F將蒸氣與熱水分離,將產生的蒸氣V1,往蒸氣渦輪機T供給。地熱發電系統400,藉由將產生的蒸氣V1往蒸氣渦輪機T供給,而使發電機G旋轉以施行發電,對電力接收設備TF供給電力,藉由電力輸送網而往電力公司等供給電力。 蒸氣渦輪機T,不僅可為渦輪機形式,亦可為螺槳形式等,若為可藉由蒸氣發電者即可。
並未使往氣水分離器F供給之熱水L3全部成為蒸氣V1,故自氣水分離器F將大量的熱水L4,即排放水,送往溫水貯存槽4。此外,將在蒸氣渦輪機T排出的蒸氣V3,送往冷凝單元17,將送至冷凝單元17的蒸氣V4,送往與冷凝器6連接之冷卻塔CT。使送至的蒸氣V4冷凝而返回為水,經由冷凝器6,先累積在冷凝槽14,而後藉由冷凝泵5送往溫水貯存槽4。
將溫水貯存槽4的溫水L8,藉由加壓供水泵3而作為溫水L1往熱媒輸送管410輸送。以加壓供水泵3輸送的溫水L1,再度在地熱帶U之某深處從地底熱吸收熱而進行熱交換。經熱交換的熱水L2,藉由後述熱媒輸送管410而以加壓供水泵3輸送。 另,本發明,亦可將複數熱媒輸送管(410a至410f)應用在上述實施例2至實施例5之A、B的雙循環式等發電設備。
如圖21所示,熱媒輸送管410,將複數熱媒輸送管(410a至410f)設置在地表S至地熱帶U。參考圖22,作為熱媒輸送管410(410a至410f)之代表例,說明熱媒輸送管410f。 地熱發電系統400係如下構造:使媒體注入管50吸收地熱帶U之地底熱,與作為熱媒的熱水(L2)熱交換,將熱水(L3)往地上輸送,但在因媒體注入管50附近之地熱帶U的熱未回復等的理由,傳遞促進媒體39之溫度降低的情況,切換設置於熱媒輸送管410f之地上側的流路切換閥413及流路切換閥414,使作為熱媒的水在到達至地熱帶U之熱媒輸送管410f內循環。
在熱媒輸送管410f內使熱水L3循環之情況,設置壓送泵411,用於施加壓力以使其不沸騰地循環。此外,地熱發電系統400,藉由加壓供水泵3施加壓力,使其即便為一般發電時仍不沸騰,在複數熱媒輸送管410之路徑循環,但在一台加壓供水泵3不足夠的情況,使用壓送泵411。壓送泵411扮演壓力調整的角色,使熱媒輸送管410f內的壓力成為一定。 施加壓力以使熱媒輸送管410f內不沸騰,藉由使熱水維持單相流地在熱媒輸送管410f內循環,相較於使熱水以氣液兩相流在熱媒輸送管410f內循環的情況,可有效率地從地熱帶U吸收熱。
熱媒輸送管410f,具備循環感測器部412,循環感測器部412在循環路徑之途中設置測定熱水L3之溫度及壓力的溫度感測器及壓力感測器。熱媒輸送管410f,即便在因定期維修、或自然災害等所造成之非預期的地熱帶U之溫度降低等而未施行發電的情況,仍藉由壓力調整閥PV1,以使熱水之溫度成為均一的方式包含地熱帶U地使水循環,可使循環的熱水之溫度均一,故藉由量測設置在地上的循環感測器部412,即便不知地熱帶U之溫度,仍可推測地熱帶U之溫度狀態,使發電量為規劃的指標。
(由上述實施形態思及之技術特徵) 以下雖在括弧內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技術特徵的一例,但其僅為例示而非用於限定,亦對從此等特徵思及之效果予以記載。 <第1特徵點> 一種熱媒輸送管(例如,主要為熱媒輸送管10(媒體注入管50、熱媒取出管80)、410、500),於地底運送媒體(例如,主要為水、油等),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該熱媒輸送管之特徵為,具備:管件接頭(例如,主要為管件螺紋接頭51、55),將設置複數根的該熱媒輸送管連結;以及熱媒保溫管(例如,主要為保溫管60、90),於該熱媒輸送管的內部連續地被覆該管件接頭及該熱媒輸送管之一部分,將該媒體所擁有的熱保溫。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不僅藉由保溫管改善熱媒輸送管之保溫性能,亦使熱媒保溫管本身的替換、熱媒輸送管的設置之作業變得容易。
<第2特徵點> 本發明之特徵為,該熱媒保溫管,具備:插入管(例如,主要為插入管61),插入至該熱媒輸送管的內部;以及突出部(例如,主要為突出部62),於該熱媒輸送管具備較內徑更大的徑,保持在該管件接頭的內部。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使熱媒保溫管本身的替換、熱媒輸送管的設置之作業變得容易。
<第3特徵點> 本發明之特徵為,該熱媒輸送管,具備:把持部(例如,主要為把持部47、87),設置於在該管件接頭所進行的連結時將該熱媒輸送管與該管件接頭螺合連結之螺合部分附近,把持該熱媒輸送管;以及被覆層(例如,主要為被覆層46、86),避開該把持部而設置,被覆絕熱材料;該熱媒保溫管,包含至少延伸至把持部之部分的該插入管。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以不破壞熱媒輸送管的連接作業之性能的方式,藉由連接管的熱媒保溫管改善熱媒輸送管之保溫性能。此外,熱媒輸送管,可將媒體從地底取出而不奪取熱。
<第4特徵點> 本發明之特徵為,該熱媒輸送管,具備:媒體注入管(例如,主要為媒體注入管50),於地底輸送該媒體;以及媒體取出管(例如,主要為熱媒取出管80),將從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取出至地上;於該媒體注入管及該媒體取出管,具備該熱媒保溫管。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藉由熱媒保溫管改善媒體注入管及熱媒輸送管之保溫性能。熱媒輸送管,可藉由媒體取出管從地底將媒體取出而不奪取熱。
<第5特徵點> 特徵為該地熱發電系統具備:發電機(例如,主要為發電機G或雙循環發電機B),利用取出至地上之該媒體的熱進行發電;混凝土絕熱層(例如,主要為地熱水泥),在係該媒體吸收發電所需之溫度的熱之吸熱區域以外的用於將輸送中之該媒體的熱保溫之絕熱區域,藉由鞏固挖鑿時所挖鑿出的孔之側壁的水泥而絕熱;第2被覆層(例如,主要為絕熱材70),在該媒體注入管及管件接頭之周圍以絕熱材料被覆;以及壓力泵(例如,主要為加壓供水泵3),保持該媒體的期望溫度之飽和蒸氣壓力以上的壓力,以不改變該媒體之相狀態的方式輸送。
藉由上述特徵,熱媒輸送管,可藉由媒體取出管從地底將媒體取出而不奪取熱,故可利用地底熱本身而施行發電。
<第6特徵點> 本發明之特徵為,具備管件接頭被覆部(例如,主要為管件螺紋接頭被覆部93),該管件接頭被覆部在將該熱媒輸送管彼此藉由該管件接頭連結後,以覆蓋該管件接頭整體的方式從外部被覆。 藉由上述特徵,熱媒輸送管,可將管件接頭的部分之熱的傳遞,藉由管件接頭被覆部遮斷。
<第7特徵點> 一種熱媒輸送管(例如,主要為熱媒輸送管10(媒體注入管50、熱媒取出管80)、410、500),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其特徵為:在上下方向之複數處設置對流遮斷部(例如,主要為對流遮蔽盤73),該對流遮斷部,遮斷從該熱媒輸送管與設置在該熱媒輸送管之外周的管狀保護管(例如,第3保護管33)之間滲入的地下水往上下方向之對流。
藉由上述特徵,對流遮斷部,藉由防止下述情形,而可進一步提高熱媒輸送管之保溫性能:因從下方往熱媒輸送管與保護管之間隙滲入的熱水,與位於上方之溫度低的水對流而混合,成為溫度低的水。
<第8特徵點> 本發明之特徵為,具備圓環狀的該對流遮斷部,其位於連接該熱媒輸送管之管件接頭的下方,內徑較該媒體輸送管之外周更大,且較該管件接頭之外徑更小。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成為藉由地下水之水壓等而不往上方脫出的構造,且改善設置時的操作性。
<第9特徵點> 一種熱媒輸送管,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其特徵為,具備:複數保護管(例如,主要為第1保護管31、第2保護管32、第3保護管33),設置於該熱媒輸送管之外周;絕熱層(例如,主要為發泡混凝土36、37),設置於該保護管與其他該保護管之間;以及密封層(例如,主要為封閉部34、35),在絕熱層之下方防止來自下方的地下水之滲入。
藉由上述特徵,密封層,防止來自下方之較流通在熱媒輸送管的溫水更低溫的水之滲入,改善熱媒輸送管之絕熱性能。
<第10特徵點> 本發明之特徵為,該絕熱層,係由輕的基材或含有大量氣泡的混凝土所形成。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不僅防止水之滲入,亦藉由含有大量空氣等而改善絕熱性能。
<第11特徵點> 本發明之特徵為,密封層係由混凝土所形成。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可藉由密封層防止水之滲入,防止因地下水之滲入而使熱媒輸送管之溫度降低。
<第12特徵點> 一種地熱發電系統,具備複數根於地底運送媒體(例如,主要為水、油等)),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的熱媒輸送管(例如,主要為熱媒輸送管10(媒體注入管50、熱媒取出管80)、410、500),利用回收之該媒體的熱進行發電,其特徵為,該地熱發電系統包含:切換閥(例如,主要為流路切換閥414),為了使該媒體在該熱媒輸送管媒體內循環,而切換該媒體的流路;以及壓力調整裝置(例如,主要為壓送泵411),以不改變媒體之狀態的方式將壓力保持為既定壓力而使該媒體循環;在該媒體之溫度降低時,驅動該切換閥與該壓力調整裝置,使該媒體於該熱媒輸送管媒體內循環直至該媒體之溫度回復為止。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藉由在熱媒輸送管內施加壓力以使其不沸騰,使熱水維持單相流而在熱媒輸送管內循環,相較於以氣液兩相流循環的情況,可有效率地從地熱帶U吸收熱。
<第13特徵點> 本發明之特徵為,具備溫度測定裝置(例如,主要為循環感測器部412(溫度感測器)),在使該媒體循環的路徑,測定該媒體之溫度。 藉由上述特徵,即便為不知地熱帶之溫度的情況,本發明,仍以使熱水之溫度變得均一的方式使熱水包含地熱帶地循環,可藉由溫度測定裝置量測循環的熱水之溫度,故可使其成為地熱帶之溫度是否回復的指標。
<第14特徵點> 一種熱媒輸送管(例如,主要為熱媒輸送管10(媒體注入管50、熱媒取出管80)、410、500)之施工方法,該熱媒輸送管於地底運送媒體(例如,主要為水、油等)),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該施工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第1密封步驟,使水泥(例如,主要為水泥、地熱水泥)流入挖鑿出的孔,形成將挖鑿出的孔密封之第1密封層(例如,主要為封閉部35);第1保護管埋設步驟,在由該第1密封步驟形成的孔埋設第1保護管(例如,主要為第1保護管31);第2密封步驟,於該第1密封層穩定後,以較該第1密封層的孔更小之徑,對每個該第1密封層施行挖鑿,使水泥流入該挖鑿出的孔,形成將挖鑿出的孔密封之第2密封層(例如,主要為封閉部34);第2保護管埋設步驟,在由該第2密封步驟形成的孔埋設第2保護管(例如,主要為第2保護管32);第3保護管埋設步驟,於該第2密封層穩定後,以較該第2密封層的孔更小之徑,對每個該第2密封層施行挖鑿,在該挖鑿出的孔,埋設第3保護管(例如,主要為第3保護管33);絕熱層形成步驟,使發泡混凝土(例如,主要為發泡混凝土36、37),流入該第1保護管與該第2保護管之間、及該第2保護管與該第3保護管之間;以及熱媒輸送管埋設步驟,於第3保護管埋設步驟後,以較該第3保護管的孔更小之徑施行挖鑿,在挖鑿出的孔埋設該熱媒輸送管。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防止來自下方之較流通在熱媒輸送管的熱水更低溫的水之滲入,改善熱媒輸送管之絕熱性能。
<第15特徵點> 一種地熱發電方法,具備複數根於地底運送媒體(例如,主要為水、油等),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的熱媒輸送管(例如,主要為熱媒輸送管10(媒體注入管50、熱媒取出管80)、410、500),利用回收之該媒體的熱進行發電,其特徵為: 在存在於地熱帶之岩盤(例如,主要為岩盤帶38)設置插入孔,該插入孔係以較該熱媒輸送管更大之徑形成的孔,於該插入孔插入媒體(例如,主要為傳遞促進媒體39)及該熱媒輸送管,藉由該媒體將該地熱帶的熱往該熱媒輸送管傳遞。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即便地熱帶為熱傳遞不佳的岩盤帶或破裂帶,仍可在熱媒輸送管與地熱帶之間夾設媒介物質,而效率良好地吸收地熱帶的熱。
<第16特徵點> 一種地熱發電方法,具備複數根於地底運送媒體(例如,主要為水、油等),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的熱媒輸送管,利用回收之該媒體的熱進行發電,其特徵為,在存在於地熱帶之破裂帶(例如,主要為破裂帶43),設置:插入孔,其係以較該熱媒輸送管更大之徑形成的孔;以及媒體容器(接管75),插入至該插入孔,收納傳遞促進媒體(例如,主要為傳遞促進媒體39、水、油等);插入該媒體容器,藉由收納於該媒體容器之該傳遞促進媒體,將該地熱帶的熱往該熱媒輸送管傳遞。
藉由上述特徵,本發明,即便地熱帶為熱傳遞不佳的岩盤帶或破裂帶,仍可在熱媒輸送管與地熱帶之間夾設媒介物質,而效率良好地吸收地熱帶的熱。
<第17特徵點> 一種熱媒輸送管(例如,主要為熱媒輸送管600),具備在地熱帶輸送媒體之媒體注入管(例如,主要為媒體注入管50)、及將從不存在流體之該地熱帶吸收熱的該媒體往地上取出之媒體取出管(例如,主要為熱媒取出管80),該熱媒輸送管之特徵為具備:熱接收管(例如,主要為熱接收管243),設置於從該地熱帶吸收熱之區域,在該媒體注入管的周圍確保注入傳遞來自該地熱帶的熱之傳遞促進媒體(例如,主要為傳遞促進媒體239)的區域;以及密封手段(例如,主要為密封蓋241),設置於從該地熱帶吸收熱之區域,將該傳遞促進媒體密封。
藉由上述特徵,熱媒輸送管600,可使媒體注入管50與地熱帶U之間的熱傳導良好,並可防止沸騰所造成之井噴。
<第18特徵點> 本發明之特徵為,於該密封手段之上方進一步配置該傳遞促進媒體。 藉由上述特徵,上方的傳遞促進媒體能夠進行補充,以使較密封手段位於更下方的傳遞促進媒體從密封手段之間隙蒸發而消失的情形不發生,且亦達到密封手段之壓板的功效。
其他技術特徵為,於該媒體容器設置複數個貫通孔(例如,主要為媒體移動孔76)。藉此,可從地熱帶的崩塌等保護熱媒輸送管,並保持地熱帶之流動體等媒體的往熱媒輸送管之熱傳遞狀態。
本發明並未限定於任一上述實施形態,若屬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自然能夠以各種態樣實施。 [產業上利用性]
如同上述實施形態所示,本發明不僅可利用在溫泉湧出之地熱帶,亦可利用在火山帶或海底火山帶等。
1、100、200、300、400‧‧‧地熱發電系統
1a‧‧‧加壓水熱交換裝置
1b、1c‧‧‧加壓水發電裝置
3‧‧‧加壓供水泵
4‧‧‧溫水貯存槽
5‧‧‧冷凝泵
6‧‧‧冷凝器
8‧‧‧補給水槽
9‧‧‧軟水生成裝置
10、410、410a~410f、500、600‧‧‧熱媒輸送管
14‧‧‧冷凝槽
17‧‧‧冷凝單元
18‧‧‧供水單元
21、25‧‧‧溫度分布
22‧‧‧絕熱區域
23‧‧‧加壓範圍
26‧‧‧吸熱區域
27‧‧‧蒸發曲線
31、32、33‧‧‧保護管
40‧‧‧注入管
42、82‧‧‧外螺紋部
34、35‧‧‧封閉部
36、37‧‧‧發泡混凝土
38‧‧‧岩盤帶
39、239‧‧‧傳遞促進媒體
43‧‧‧破裂帶
50、101‧‧‧媒體注入管
51、55‧‧‧管件螺紋接頭
52、56‧‧‧內螺紋部
53、57‧‧‧載置空間部
46、86‧‧‧被覆層
47、87‧‧‧把持部
60、90、91、91a、91b‧‧‧保溫管
61‧‧‧插入管
62、92、92a、92b‧‧‧突出部
70‧‧‧絕熱材
71‧‧‧保護膜部
72‧‧‧絕熱層
73‧‧‧對流遮蔽盤
74‧‧‧熱水
75‧‧‧接管
76‧‧‧媒體移動孔
80、80a‧‧‧熱媒取出管
81、81a‧‧‧取出管
85‧‧‧絕熱部
93‧‧‧管件螺紋接頭被覆部
150、150c、154、154c‧‧‧熱交換部
151、151c、152、152c、153、153c、156、156c‧‧‧熱交換器
155、155c、165c‧‧‧循環泵
157a、157c‧‧‧冷卻水
154、156、164c‧‧‧冷卻器
162‧‧‧溫度調整系統
161‧‧‧儲存槽
241‧‧‧密封蓋
243‧‧‧熱接收管
244‧‧‧高密度充填層
411‧‧‧壓送泵
412‧‧‧循環感測器部
413、414‧‧‧流路切換閥
B、C‧‧‧雙循環發電裝置
CT‧‧‧冷卻塔
F‧‧‧氣水分離器
G、G2、G3‧‧‧發電機
L1~L4、L6~L8、L10‧‧‧水
M1、M2、M3、M21、M22、M23‧‧‧作動媒體
PV1、PV2‧‧‧壓力調整閥
S‧‧‧地表
T、T2、T3‧‧‧蒸氣渦輪機
TF、TF2‧‧‧電力接收設備
U‧‧‧地熱帶
V1~V4‧‧‧蒸氣
[圖1]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之構成的概要圖。 [圖2]係展現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之部分立體圖。 [圖3]係展現將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媒體注入管分解之部分立體圖。 [圖4]係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媒體注入管之部分縱剖面圖。 [圖5]係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保溫管之部分立體圖。 [圖6]係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媒體注入管之部分縱剖面圖。 [圖7]係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之部分縱剖面圖。 [圖8]係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取出管之部分縱剖面圖。 [圖9]係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水之相轉變的概要圖。 [圖10]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之熱媒輸送管的深度與熱水的溫度分布之關係的關係圖。 [圖11](A)~(C)係關於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保溫性能之實驗資料的說明圖。 [圖12]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之構成的概要圖。 [圖13]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之構成的概要圖。 [圖14]係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之構成的概要圖。 [圖15]係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之部分省略縱剖面圖。 [圖16]係將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施工之途中的縱剖面圖。 [圖17]係將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施工之途中的縱剖面圖。 [圖18]係將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之管件螺紋接頭的部分放大之概要圖。 [圖19]係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變形例之熱媒輸送管的部分省略縱剖面圖。 [圖20]係顯示第5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之熱媒輸送管的深度與熱水的溫度分布之關係的關係圖。 [圖21]係顯示第6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地熱發電系統之構成的概要圖。 [圖22]係顯示第6實施形態之本發明的熱媒輸送管之構成的概要圖。 [圖2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熱媒取出管的變形例之縱剖面圖。 [圖24]係顯示第5實施形態之接管的變形例之概要圖。 [圖25]係顯示第5實施形態之接管的變形例之概要圖。
Claims (20)
- 一種熱媒輸送管,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該熱媒輸送管之特徵為,包含: 管件接頭,將設置複數根的該熱媒輸送管連結;以及 熱媒保溫管,於該熱媒輸送管的內部連續地被覆該管件接頭及該熱媒輸送管之一部分,將該媒體所擁有的熱保溫。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熱媒輸送管,其中, 該熱媒保溫管,包含:插入管,插入至該熱媒輸送管的內部;以及突出部,具備較該熱媒輸送管之內徑更大的徑,且被保持於該管件接頭的內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熱媒輸送管,其中, 該熱媒輸送管,包含:把持部,設置於在以該管件接頭進行連結時將該熱媒輸送管與該管件接頭螺合連結的螺合部分附近,用來把持該熱媒輸送管;以及被覆層,避開該把持部而設置,用來被覆絕熱材料; 該熱媒保溫管,包含至少延伸至該把持部之部分的該插入管。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熱媒輸送管,其中, 該熱媒輸送管,包含: 媒體注入管,於地底輸送該媒體;以及 媒體取出管,將從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取出至地上; 於該媒體注入管及該媒體取出管,包含該熱媒保溫管。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熱媒輸送管,其中, 更包含管件接頭被覆部,其在將該熱媒輸送管彼此藉由該管件接頭連結後,以覆蓋該管件接頭整體的方式從外部被覆。
- 一種熱媒輸送管,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其特徵為: 在上下方向之複數處設置對流遮斷部,該對流遮斷部,遮斷從該熱媒輸送管與設置在該熱媒輸送管之外周的管狀保護管之間滲入的地下水往上下方向之對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熱媒輸送管,其中, 更包含圓環狀的該對流遮斷部,其位於連結該熱媒輸送管之管件接頭的下方,內徑較該媒體輸送管之外周更大,且較該管件接頭之外徑更小。
- 一種熱媒輸送管,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其特徵為包含: 複數之保護管,設置於該熱媒輸送管之外周;絕熱層,設置於該保護管與其他該保護管之間;以及密封層,在該絕熱層之下方防止來自下方的地下水之滲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熱媒輸送管,其中, 該絕熱層係由輕的基材或含有大量氣泡的混凝土所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熱媒輸送管,其中, 該密封層係由混凝土所形成。
- 一種熱媒輸送管,具備在地熱帶輸送媒體之媒體注入管、及將從不存在流體之該地熱帶吸收熱的該媒體往地上取出之媒體取出管,其特徵為包含: 熱接收管,設置於從該地熱帶吸收熱之區域,在該媒體注入管的周圍確保用以注入「傳遞來自該地熱帶的熱之傳遞促進媒體」的區域;以及 密封手段,設置於從該地熱帶吸收熱之區域,將該傳遞促進媒體密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熱媒輸送管,其中, 於該密封手段之上方更設有該傳遞促進媒體。
- 一種地熱發電系統,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熱媒輸送管。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地熱發電系統,其中, 該地熱發電系統包含: 發電機,利用取出至地上之該媒體的熱進行發電; 混凝土絕熱層,在該媒體吸收發電所需之溫度的熱之吸熱區域以外的用於將輸送中之該媒體的熱保溫之絕熱區域,藉由用以在挖鑿時鞏固所挖鑿出的孔之側壁的水泥而絕熱; 第2被覆層,在該媒體注入管及管件接頭之周圍以絕熱材料被覆;以及 壓力泵,將該媒體保持於期望溫度之飽和蒸氣壓力以上的壓力,以不改變該媒體之相狀態的方式進行輸送。
- 一種地熱發電系統,具備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的複數根之熱媒輸送管,利用回收之該媒體的熱進行發電,其特徵為, 該地熱發電系統包含:切換閥,為了使該媒體在該熱媒輸送管內循環,而切換該媒體的流路;以及壓力調整裝置,以不改變媒體之狀態的方式將壓力保持為既定壓力而使該媒體循環; 在該媒體之溫度降低時,驅動該切換閥與該壓力調整裝置,使該媒體於該熱媒輸送管內循環直至該媒體之溫度回復為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地熱發電系統,其中, 更包含溫度測定裝置,在使該媒體循環的路徑,測定該媒體之溫度。
- 一種熱媒輸送管之施工方法,該熱媒輸送管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該施工方法包含下述步驟: 第1密封步驟,使水泥流入挖鑿出的孔,形成將挖鑿出的孔密封之第1密封層; 第1保護管埋設步驟,在由該第1密封步驟形成的孔埋設該第1保護管; 第2密封步驟,於該第1密封層穩定後,以較該第1密封層的孔更小之徑,對每個該第1密封層施行挖鑿,使水泥流入該挖鑿出的孔,形成將挖鑿出的孔密封之第2密封層; 第2保護管埋設步驟,在由該第2密封步驟形成的孔埋設第2保護管; 第3保護管埋設步驟,於該第2密封層穩定後,以較該第2密封層的孔更小之徑,對每個該第2密封層施行挖鑿,在該挖鑿出的孔,埋設第3保護管; 絕熱層形成步驟,使發泡混凝土,流入該第1保護管與該第2保護管之間、及該第2保護管與該第3保護管之間;以及 熱媒輸送管埋設步驟,於第3保護管埋設步驟後,以較該第3保護管的孔更小之徑施行挖鑿,在挖鑿出的孔埋設該熱媒輸送管。
- 一種地熱發電方法, 具備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的複數根之熱媒輸送管,利用回收之該媒體的熱進行發電,其特徵為: 在存在於地熱帶之岩盤設置插入孔,該插入孔係以較該熱媒輸送管更大之徑形成的孔,於該插入孔插入媒體及該熱媒輸送管,藉由該媒體將該地熱帶的熱往該熱媒輸送管傳遞。
- 一種地熱發電方法,具備於地底運送媒體,將在地底吸收熱之該媒體回收的複數根之熱媒輸送管,利用回收之該媒體的熱進行發電,其特徵為: 在存在於地熱帶之破裂帶,設置:插入孔,其係以較該熱媒輸送管更大之徑形成的孔;以及媒體容器,插入至該插入孔,用以收納傳遞促進媒體; 插入該媒體容器,藉由收納於該媒體容器之該傳遞促進媒體,將該地熱帶的熱往該熱媒輸送管傳遞。
- 一種地熱發電方法,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6項中任一項之地熱發電系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3038A TW201925670A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熱媒輸送管、熱媒輸送管之施工方法、使用該熱媒輸送管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3038A TW201925670A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熱媒輸送管、熱媒輸送管之施工方法、使用該熱媒輸送管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25670A true TW201925670A (zh) | 2019-07-01 |
Family
ID=6804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3038A TW201925670A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熱媒輸送管、熱媒輸送管之施工方法、使用該熱媒輸送管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1925670A (zh) |
-
2017
- 2017-12-08 TW TW106143038A patent/TW201925670A/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269674B2 (ja) | 地熱発電システム | |
US9394771B2 (en) | Single well, self-flowing, geothermal system for energy extraction | |
JP2020536195A (ja) | 地球内部からの熱を使用して発電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RU2421666C2 (ru) | Труба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низ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й энергии | |
CN105937861B (zh) | 一种超长柔性热管及其地热融雪除冰方法 | |
CN105627015A (zh) | 从导热金属管道撤出热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120174581A1 (en) | Closed-Loo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otherm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 |
CN102105755A (zh) | 从钻井内获取地热来发电的系统和方法 | |
US11913679B1 (en) | Geothermal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an underground magma chamber | |
GB2470400A (en) | Heat energy collection and storage device comprising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 |
US20090321040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ole reclamation for power generation via geo-saturation of secondary working fluids | |
TW201925670A (zh) | 熱媒輸送管、熱媒輸送管之施工方法、使用該熱媒輸送管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 | |
WO2024167542A1 (en) | Geothermal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energy from underground magma reservoirs | |
CN205980885U (zh) | 一种超长柔性热管 | |
TW202040050A (zh) | 熱媒輸送管、熱媒輸送管之施工方法、使用該熱媒輸送管之地熱發電系統及地熱發電方法 | |
Yarmak | Permafrost foundations thermally stabilized using thermosyphons | |
EP2163828A2 (en) | Appar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gn energy | |
JP5411541B2 (ja) | 氷層を活用した温度差発電システム | |
JP4511624B1 (ja) | 地中蓄熱装置造成工法、地中蓄熱装置及び地中蓄熱方法 | |
WO2024182025A1 (en) | Geothermal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an underground magma chamber | |
JP2011002218A (ja) | 地中蓄熱装置造成工法、地中蓄熱装置及び地中蓄熱方法 | |
US20240360734A1 (en) | Casing a wellbore in magma | |
WO2006000663A1 (fr) | Methode pour injecter des composes acides dans un reservoir souterrain | |
RU2620664C1 (ru) | Способ термостабилизации многолетнемерзлых грунт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 |
TW202336345A (zh) | 來自過熱地熱流體及岩漿庫之地熱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