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8084A - 資訊推送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資訊推送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8084A
TW201918084A TW107129747A TW107129747A TW201918084A TW 201918084 A TW201918084 A TW 201918084A TW 107129747 A TW107129747 A TW 107129747A TW 107129747 A TW107129747 A TW 107129747A TW 201918084 A TW201918084 A TW 2019180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writer
user
pushed
verifi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9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9126B (zh
Inventor
賀三元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8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8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1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1Item recommend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了一種資訊推送方法和裝置。方法包括:首先,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接著,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待與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對應的伺服器端,由該伺服器端執行推送操作,以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Description

資訊推送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關於電腦技術領域,尤其關於一種資訊推送方法和裝置。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網購。用戶在進行網購時可通過存取電子商務網站或者移動電子設備用戶端的相關應用軟體,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而對商戶而言,需要建立與客戶之間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以在推出的新品或者新活動時能儘快告知客戶。   因此,需要更加可靠的用戶觸達方案。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資訊觸達用戶的效率較低的問題。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資訊推送方法,包括:   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給所述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以使所述伺服器端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可選的,所述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包括:   確定訊息輸入者輸入的待推送資料;   根據所述待推送資料生成攜帶有所述待推送資料和特定參數的待推送資訊,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可選的,在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之前,還包括: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   可選的,在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分配請求之後,還包括: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所述資訊寫入者的身份證明資訊,以供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身份證明資訊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   可選的,所述待推送資訊包括: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   可選的,所述待推送資訊還包括:與所述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關聯的連結。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訊推送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所述特定用戶為與所述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用戶。   可選的,在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之前,還包括:   驗證所述待推送資訊中是否攜帶有特定參數,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可選的,在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之前,還包括:   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   對所述資訊寫入者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並根據驗證結果回應/拒絕回應所述分配請求。   可選的,所述對所述資訊寫入者進行驗證包括:   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且是否為特定身份。   可選的,所述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身份證件的證件圖像;   分別對所述證件圖像中的文字資訊和證臉圖像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可選的,在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之前,還包括:   現場採集持證人的人臉圖像;   驗證所述證臉圖像、現場採集的人臉圖像和聯網核查到的人臉圖像之間的相似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獲取驗證結果;   其中,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包括:   根據所述驗證結果和所述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可選的,所述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為特定身份包括:   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合法的收款碼和/或合法的營業執照,並根據驗證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為特定身份。   可選的,所述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合法的收款碼包括:   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收款碼;   若是,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的收款碼是否為所述伺服器端開通的收款碼;   若是,則確認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合法的收款碼。   可選的,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營業執照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   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和/或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包括:   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   可選的,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進行驗證包括:   根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   對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和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進行驗證;   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相同,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可選的,還包括:   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不同,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所述授權指示用於指示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可選的,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包括:   向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發送授權驗證資訊,所述授權驗證資訊用於驗證是否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若得到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確認資訊,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   可選的,在根據驗證結果回應所述分配請求之後,還包括:   根據所述資訊寫入者的交易記錄確定目標用戶,所述目標用戶為與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交易關係的用戶;   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資訊寫入者與所述目標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   可選的,在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之前,還包括:   獲取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   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請求用戶;   若是,則預設設置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具有關聯關係。   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推薦用戶包括:   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的活躍度,並根據所述活躍度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推薦用戶。   可選的,還包括:   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一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建立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可選的,還包括:   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二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二指示資訊取消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訊推送方法,包括:   電子用戶端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所述推送資訊為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推送訊息對應的訊息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推送的;   將所述推送資訊存入推送資訊清單中,所述推送資訊清單用於儲存與所述用戶具有關聯關係的訊息輸入者以及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對應的推送訊息。   可選的,在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之前,還包括:   接收伺服器端發送的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回應所述請求資訊。   可選的,在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一指示資訊之後,還包括: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取消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確定單元,用於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   發送單元,用於根據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給所述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以使所述伺服器端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可選的,所述確定單元,用於確定訊息輸入者輸入的待推送資料;根據所述待推送資料生成攜帶有所述待推送資料和特定參數的待推送資訊,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可選的,還包括:   請求單元,用於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   可選的,請求單元,還用於還包括: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所述資訊寫入者的身份證明資訊,以供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身份證明資訊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   可選的,所述待推送資訊包括: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   可選的,所述待推送資訊還包括:與所述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關聯的連結。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推送資訊;   推送單元,根據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所述特定用戶為與所述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用戶。   可選的,所述推送單元,還用於驗證所述待推送資訊中是否攜帶有特定參數,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可選的,還包括:   驗證單元,用於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對所述資訊寫入者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並根據驗證結果回應/拒絕回應所述分配請求。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用於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且是否為特定身份。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身份證件的證件圖像;分別對所述證件圖像中的文字資訊和證臉圖像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用於現場採集持證人的人臉圖像;驗證所述證臉圖像、現場採集的人臉圖像和聯網核查到的人臉圖像之間的相似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獲取驗證結果;根據所述驗證結果和所述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用於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合法的收款碼和/或合法的營業執照,並根據驗證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為特定身份。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用於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收款碼;若是,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的收款碼是否為所述伺服器端開通的收款碼;若是,則確認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合法的收款碼。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第一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和/或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用於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用於根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對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和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進行驗證;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相同,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還用於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不同,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所述授權指示用於指示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可選的,所述驗證單元,用於向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發送授權驗證資訊,所述授權驗證資訊用於驗證是否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若得到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確認資訊,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   可選的,還包括:   推薦單元,用於根據所述資訊寫入者的交易記錄確定目標用戶,所述目標用戶為與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交易關係的用戶;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資訊寫入者與所述目標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   可選的,所述推薦單元,用於獲取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請求用戶;若是,則預設設置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具有關聯關係。   可選的,所述推薦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的活躍度,並根據所述活躍度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推薦用戶。   可選的,所述推薦單元,用於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一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建立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可選的,所述推薦單元,用於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二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二指示資訊取消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所述推送資訊為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推送訊息對應的訊息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推送的;   儲存單元,用於將所述推送資訊存入推送資訊清單中,所述推送資訊清單用於儲存與所述用戶具有關聯關係的訊息輸入者以及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對應的推送訊息。   可選的,還包括:   指示單元,用於接收伺服器端發送的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回應所述請求資訊。   可選的,所述指示單元,還用於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取消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處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所述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所述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   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給所述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以使所述伺服器端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處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所述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所述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   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所述特定用戶為與所述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用戶。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處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所述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所述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   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所述推送資訊為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推送訊息對應的訊息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推送的;   將所述推送資訊存入推送資訊清單中,所述推送資訊清單用於儲存與所述用戶具有關聯關係的訊息輸入者以及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對應的推送訊息。   本說明書實施例採用的上述至少一個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說明書實施例通過建立資訊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以在資訊輸入者需要推送待推送資訊時,可基於預建立的關聯資料查找該資訊輸入者對應的特定用戶,並將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而現有技術的資訊觸達用戶的方案,一般是採用兩個伺服器實現資訊推送,即用戶1-伺服器1-伺服器2-伺服器2的模式。例如:微信公眾號。公眾號所有人需要通過在PC端登錄公眾號服務平臺,並上傳需要推送的資訊,接著,基於和微信後臺伺服器的資訊對接,將需要推送的資訊發送到微信後臺伺服器,由微信後臺伺服器發送給用戶。相比之下,本發明無需伺服器與伺服器之間的資料對接,採用資訊輸入者-伺服器端-用戶的模式,即可實現資訊輸入者對應的待推送資訊及時觸達用戶的目的。而且,資訊輸入者沒有查獲用戶聯繫方式的許可權,能保值用戶資訊安全。而且,資訊輸入者可直接在行動終端上輸入需要推送的資訊,便於資訊輸入者推送資訊,增加了資訊觸達用戶的效率。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及相應的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進步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參見圖1,本發明的一個應用場景可以為:   資訊輸入者通過第一終端12向伺服器端11發送待推送資訊,伺服器端11對資訊輸入者的身份進行識別,在識別確定資訊輸入者具有特定許可權時,則為資訊輸入者提供推送服務,以將待推送資訊推送到與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的第二終端13上。   不難理解的是,資訊輸入者也可以作為另一個資訊輸入者的特定用戶,接收另一個資訊輸入者推送的推送資訊。   其中,資訊輸入者可以具體為商戶或者商戶對應的帳號,特定用戶可以為該商戶的客戶或者客戶對應的帳號。   參見圖2,本發明的另一個應用場景可以為:   用戶通過終端24查看伺服器端22推送的資訊,當查看到感興趣的資訊時,點擊類似於“更多”等選項,終端24向伺服器端22發送查看更多內容的請求,由伺服器端22基於該請求與伺服器端21進行資訊對接,以將該請求對應的內容返回給終端24。   其中,伺服器端22推送的資訊可以為具有特定許可權的用戶推送給其他與該用戶相關聯的用戶的資訊,也可以為伺服器端22基於管理員指示下發的通知等。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圖3為本說明書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參見圖3,該方法可以由安裝在圖1所示的第一終端12上的電子用戶端執行,具體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2、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   需要說明的是,步驟32的一種實現方式可以為:   向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申請帳號,以成為伺服器端的普通用戶。接著,向伺服器端申請成為資訊輸入者。與普通用戶相比,資訊輸入者具有更多的許可權,而兩者的帳號可相同。使用資訊輸入者的叫法,僅用於區分於其他的普通用戶。   申請過程可以為:發起稱為資訊輸入者的請求,基於伺服器端指示或用戶指示,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所述資訊寫入者的身份證明資訊,由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身份證明資訊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若驗證通過,則將為該用戶分配資訊輸入者的許可權,以及資訊輸入者對應的資訊輸入口。若驗證未通過,則為用戶分配普通用戶的許可權,以及普通用戶對應的資訊輸入口。   成為資訊輸入者後,資訊輸入者可登錄電子用戶端,接著,通過伺服器分配的資訊輸入口輸入待推送資料。在將待推送資料推送至伺服器端之前,由資訊輸入口為待推送資料配置參數,以向伺服器端指出需要的服務類型。接著,由電子用戶端為待推送資料配置資訊輸入者的帳號,進而生成攜帶有待推送資料、參數和標識資訊的待推送資訊,並發送至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   其中,資訊輸入口配置的參數可以舉例為1和0,1對應於需要伺服器端提供推送服務,由伺服器端將相關資訊推送出去,參見上述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第一種應用場景;0對應於需要伺服器端提供請求伺服器,由伺服器端返回請求對應的資訊,參見上述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第二種應用場景。   當然,隨著用戶需求的增加或者考慮到管理的靈活性,可適應性地增加或者減少用戶分類及其對應的許可權,進而調整資訊輸入口配置的參數。   步驟24、根據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給所述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以使所述伺服器端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需要說明的是,步驟24的一種實現方式可以為:   伺服器端在接收到待推送資訊後,對待推送資訊進行解析,並對解析獲取的資訊輸入者的帳號和參數進行驗證。驗證目的包括:驗證資訊輸入者的所對應的身份和許可權,以查看該帳號對應普通用戶的許可權還是資訊輸入者的許可權;以及驗證參數對應的服務類型,進而驗證需要伺服器提供的與帳號許可權是否一致。若一致,則提供對應的服務。例如,推送服務:基於資訊輸入者對應的帳號查找與其有關聯關係的用戶,作為特定用戶,並將待推送資料推送給特定用戶。   可見,本實施例通過建立資訊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以在資訊輸入者需要推送待推送資訊時,可基於預建立的關聯資料查找該資訊輸入者對應的特定用戶,並將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伺服器與伺服器之間的資料對接,即能實現資訊輸入者對應的待推送資訊及時觸達用戶的目的。而且,資訊輸入者沒有查獲用戶聯繫方式的許可權,能保值用戶資訊安全。 實施例2   圖3為本說明書實施例2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參見圖3,該方法可以由圖1顯示的伺服器端11執行,具體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42、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推送資訊;   步驟44、根據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所述特定用戶為與所述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用戶。   需要說明的是,在步驟42之前,還包括用戶申請成為資訊寫入者身份的步驟,結合圖1,該步驟具體可以為:   伺服器端11接收用戶通過安裝在終端12上的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用戶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通過資訊輸入口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該特定參數可以為資訊輸入口的ID;對所述用戶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用戶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若驗證通過,則回應該分配請求,為用戶分配資訊輸入口,確定該用戶為資訊寫入者,記錄資訊寫入者與分配的資訊輸入口的ID之間的關聯關係,並回饋驗證通過的通知訊息;若驗證未通過,則拒絕回應所述分配請求,並回饋驗證未通過的通知訊息以及未通過的相關說明。   該步驟,對用戶進行驗證的內容與其所要申請的身份有關,例如:若要成為普通用戶,則只需通過實名認證即可;若要成為資訊寫入者,則還需要更加專業條件,例如:是否為特定身份。   驗證是否通過實名認證的實現方式可以為:   接收所述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身份證件的證件圖像;分別對所述證件圖像中的文字資訊和證臉圖像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用戶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為保證人證統一,避免證件冒用的問題,還可以進一步地現場採集持證人的人臉圖像,驗證所述證臉圖像、現場採集的人臉圖像和聯網核查到的人臉圖像之間的相似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獲取驗證結果;根據所述驗證結果和所述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用戶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以特定身份為商戶為例,驗證用戶是否為特定身份的實現方式可以為:   首先,驗證用戶是否具有合法的收款碼。具體可以為:驗證所述用戶是否具有收款碼;若是,則驗證所述用戶的收款碼是否為所述伺服器端開通的收款碼;若是,則確認所述用戶具有合法的收款碼。   其次,驗證所述用戶是否具有合法的營業執照。具體可以為:接收所述第一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進行聯網核查,例如:可通過查詢工商局,或者第三方的營業執照查詢系統進行聯網核查,若該待驗證營業執照上的登記資訊屬實且未過期,則確定待驗證營業執照合法。   再次,為進一步地提高對作為申請人的用戶的身份把控,保障用戶權益,還需要驗證用戶是否擁有該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具體可以為:根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對與所述用戶關聯的身份資訊和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進行驗證;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用戶關聯的身份資訊相同,則確定所述用戶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用戶關聯的身份資訊不同,則向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發送授權驗證資訊,所述授權驗證資訊用於驗證是否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若得到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確認資訊,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   基於上述用戶申請成為資訊寫入者身份的步驟,步驟44的一種實現方式可以為:   解析接收到的待推送訊息,獲取其攜帶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例如:帳號等,接著,基於其帳號查找預建立的表格,以確定與其帳號與關聯關係的帳號,作為特定用戶,並將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對應的第二電子用戶端。   本實現方式中,以資訊寫入者為商戶為例,建立表格的步驟可以為:   首先,伺服器端記錄商戶的交易記錄,基於交易記錄確定與商戶發生交易的用戶,並將與商戶發生交易的用戶作為潛在可成為特定用戶的目標用戶。接著,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資訊寫入者與所述目標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若接收到目標用戶的確定資訊,則將資訊寫入者與目標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記錄在表格中。   為提高資訊觸達用戶的效果,在向目標用戶發送請求之前,還可以對目標用戶進行分類,以確定目標用戶為免請求用戶還是普通用戶,若是免請求用戶則預設設置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具有關聯關係。其中,對目標用戶進行分類的步驟可以為:獲取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的活躍度,若目標用戶的活躍度大於預定臨限值,則確定目標用戶為免推薦用戶。   步驟44的另一種實現方式可以為:   在步驟44上一實現方式的基礎上,解析接收到的待推送訊息,獲取其攜帶的資訊輸入者的帳號、待推送資料以及輸入待推送資料的資訊輸入口對應的參數,對資訊輸入者的帳號和參數進行驗證,以確定該參數指出的需要伺服器端提供的服務,與資訊輸入者的身份和許可權是否相吻合。例如:若該參數對應於推送服務,則要求該帳號對應的身份和許可權為資訊輸入者。驗證通過,則執行查找特定用戶,提供對應的服務的步驟。   可見,本實施例通過建立資訊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以在資訊輸入者需要推送待推送資訊時,可基於預建立的關聯資料查找該資訊輸入者對應的特定用戶,並將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實現高效地資訊觸達用戶的目的。而且,本實施例還通過設置成為資訊輸入者的條件,以確保資訊輸入者的身份可查,達到進一步提高用戶資訊安全的目的。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上述實施例1-2,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驟的執行主體均可以是同一設備,或者,由不同設備作為執行主體。例如,步驟22和步驟24的執行主體可以為設備1;又例如,步驟22的執行主體可以為設備1,步驟24的執行主體可以為設備2;等等。 實施例3   圖5為本說明書實施例3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參加圖5,該方法具體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51、用戶通過第一電子用戶端向伺服器端發送開通資訊輸入者許可權的請求;   步驟52、伺服器端接收用戶的請求,驗證用戶是否具有開通資訊輸入者許可權的資格;   步驟53、若驗證通過,則為用戶分配資訊輸入口,以開通許可權,下述稱該用戶為資訊輸入者;   步驟54、確定目標用戶;   需要說明的是,伺服器端從資料庫中提取該資訊輸入者的交易記錄,並從交易記錄中提取出與該資訊輸入者發生過交易的用戶,作為該資訊輸入者的目標用戶。   步驟55、提示目標用戶關注   伺服器端基於資訊輸入者的帳號或者將分配給該資訊輸入者的資訊輸入口的ID生成請求資訊,並將請求資訊發送至目標用戶對應的第二電子用戶端,以請求目標用戶與該資訊輸入者建立關聯關係。   步驟56、第二電子用戶端返回指示關注的指示資訊   第二電子用戶端展示伺服器端發送的請求資訊,若目標用戶點選類似於“關注”的選項,則第二電子用戶端生成第一指示資訊,並發送至伺服器端。第一指示資訊用於指示伺服器端建立目標用戶和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另外,若目標用戶點選類似於“取消關注”的選項,則第二電子用戶端生成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取消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步驟57、伺服器端建立目標用戶和資訊輸入者之間的關聯   伺服器端在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一指示資訊後,解析第一指示資訊,以基於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建立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步驟58、第一電子用戶端向伺服器端發送待推送資訊   需要說明的是,資訊輸入者通過伺服器端分配的資訊輸入口輸入待推送資料,由資訊輸入口和第一電子用戶端分別配置特定參數和資訊輸入者的帳號,進而生成待推送資訊。   本步驟中,待推送資料可以為: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等,和/或,相關的連結。例如:待推送資料為圖片+連結。   步驟59、伺服器端確定可推送的特定用戶   伺服器端對接收到的待推送資訊進行解析,獲取其中攜帶的資訊輸入者的帳號和對應資訊輸入口的特定參數。接著,基於特定參數確定資訊輸入者所需服務種類,若基於特定參數確定需要提供推送服務,則基於資訊輸入者的帳號確定與資訊輸入者之間關注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步驟510、伺服器端推送待推送資訊   伺服器端基於步驟59確定的特定用戶將待推送資訊或者僅將待推送資料推送給特定用戶對應的第二電子用戶端。由第二電子用戶端將資訊存入推送資訊清單中,所述推送資訊清單用於儲存與所述用戶具有關聯關係的訊息輸入者以及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對應的推送訊息。在用戶打開第二電子用戶端時,可通過查看推送資訊清單讀取推送的資訊。   其中,第一電子用戶端和第二電子用戶端可以為安裝在行動終端的應用程式,也可以為通過PC端登錄的網頁版應用程式。   可見,本實施例基於伺服器端構建的資訊輸入者與特定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將資訊輸入者需要推送的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實現資訊觸達用戶的目的。   對於上述方法實施方式,為了簡單描述,故將其都表述為一系列的動作組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悉,本發明實施方式並不受所描述的動作順序的限制,因為依據本發明實施方式,某些步驟可以採用其他順序或者同時進行。其次,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知悉,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均屬於較佳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動作並不一定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所必須的。 實施例4   圖6為本說明書實施例4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6,該裝置具體可以包括:確定單元61和發送單元62,其中:   確定單元61,用於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   發送單元62,用於根據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給所述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以使所述伺服器端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其中,待推送資訊包括: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或者,與所述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關聯的連結。   本實施例中,確定單元61的工作原理可以為:   確定訊息輸入者輸入的待推送資料;根據所述待推送資料生成攜帶有所述待推送資料和特定參數的待推送資訊,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另外,本實施例還包括:請求單元(圖中未顯示),其工作原理可以為: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所述資訊寫入者的身份證明資訊,以供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身份證明資訊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   可見,本實施例通過建立資訊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以在資訊輸入者需要推送待推送資訊時,可基於預建立的關聯資料查找該資訊輸入者對應的特定用戶,並將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伺服器與伺服器之間的資料對接,即能實現資訊輸入者對應的待推送資訊及時觸達用戶的目的。而且,資訊輸入者沒有查獲用戶聯繫方式的許可權,能保值用戶資訊安全。 實施例5   圖7為本說明書實施例5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7,該裝置可以包括:驗證單元71、推薦單元72、接收單元73以及推送單元74,其中:   驗證單元71,用於驗證第一電子用戶端對應的用戶是否具有成為資訊輸入者的資格,若是,則將所述用戶作為資訊輸入者;   推薦單元72,用於將資訊輸入者或者資訊輸入者的帳號推薦給其他用戶;   接收單元73,用於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推送資訊;   推送單元74,根據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所述特定用戶為與所述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用戶。   本實施例中,驗證單元71的工作原理可以為:   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對所述資訊寫入者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並根據驗證結果回應/拒絕回應所述分配請求。   驗證內容包括: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且是否為特定身份。   驗證是否通過實名認證的具體方案可以為:   接收所述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身份證件的證件圖像;分別對所述證件圖像中的文字資訊和證臉圖像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現場採集持證人的人臉圖像;驗證所述證臉圖像、現場採集的人臉圖像和聯網核查到的人臉圖像之間的相似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獲取驗證結果;根據所述驗證結果和所述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驗證是否為特定身份的具體方案可以為:   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合法的收款碼和/或合法的營業執照,並根據驗證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為特定身份。   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收款碼;若是,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的收款碼是否為所述伺服器端開通的收款碼;若是,則確認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合法的收款碼。   接收所述第一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和/或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   根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對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和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進行驗證;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相同,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不同,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所述授權指示用於指示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向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發送授權驗證資訊,所述授權驗證資訊用於驗證是否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若得到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確認資訊,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   本實施例中,推薦單元72的工作原理可以為:   根據所述資訊寫入者的交易記錄確定目標用戶,所述目標用戶為與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交易關係的用戶;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資訊寫入者與所述目標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   或者,獲取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的活躍度,並根據所述活躍度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推薦用戶;若是,則預設設置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具有關聯關係。   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一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建立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二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二指示資訊取消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本實施例中,推送單元73用於驗證所述待推送資訊中是否攜帶有特定參數,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實施例6   圖8為本說明書實施例6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8,該裝置可以包括:接收單元81和儲存單元82,其中:   接收單元81,用於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所述推送資訊為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推送訊息對應的訊息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推送的;   儲存單元82,用於將所述推送資訊存入推送資訊清單中,所述推送資訊清單用於儲存與所述用戶具有關聯關係的訊息輸入者以及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對應的推送訊息。   另外,本實施例中,該裝置還包括:指示單元(圖中未顯示),其工作原理可以為:   接收伺服器端發送的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回應所述請求資訊。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取消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對於上述裝置實施方式而言,由於其與方法實施方式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方式的部分說明即可。   應當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裝置的各個部件中,根據其要實現的功能而對其中的部件進行了邏輯劃分,但是,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可以根據需要對各個部件進行重新劃分或者組合。 實施例7   圖9為本說明書實施例7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9,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內部匯流排、網路介面、記憶體以及非揮發性記憶體,當然還可能包括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處理器從非揮發性記憶體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中接著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資訊推送裝置。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發明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例如邏輯裝置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裝置。   網路介面、處理器和記憶體可以通過匯流排系統相互連接。匯流排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準架構)匯流排、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周邊設備部件互連標準)匯流排或EISA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延伸工業標準架構)匯流排等。所述匯流排可以分為位址匯流排、資料匯流排、控制匯流排等。為便於表示,圖9中僅用一個雙向箭頭表示,但並不表示僅有一根匯流排或一種類型的匯流排。   記憶體用於存放程式。具體地,程式可以包括程式碼,所述程式碼包括電腦操作指令。記憶體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和隨機存取記憶體,並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資料。記憶體可能包含高速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還包括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個磁碟記憶體。   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存放的程式,並具體執行:   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給所述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以使所述伺服器端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上述如本發明圖3和圖6所示實施例揭示的資訊推送裝置或管理者(Master)節點執行的方法可以應用於處理器中,或者由處理器實現。處理器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訊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包括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網路處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還可以是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離散閘或者電晶體邏輯裝置、離散硬體元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揭露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方塊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可讀寫可程式設計記憶體、暫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儲存媒體中。該儲存媒體位於記憶體,處理器讀取記憶體中的資訊,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資訊推送裝置還可執行圖3的方法,並實現管理者節點執行的方法。 實施例8   基於相同的發明創造,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所述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儲存一個或多個程式,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式當被包括多個應用程式的電子設備執行時,使得所述電子設備執行實施例1提供的資訊推送方法。 實施例9   圖10為本說明書實施例9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0,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內部匯流排、網路介面、記憶體以及非揮發性記憶體,當然還可能包括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處理器從非揮發性記憶體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中接著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資訊推送裝置。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發明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例如邏輯裝置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裝置。   網路介面、處理器和記憶體可以通過匯流排系統相互連接。匯流排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準架構)匯流排、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周邊設備部件互連標準)匯流排或EISA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延伸工業標準架構)匯流排等。所述匯流排可以分為位址匯流排、資料匯流排、控制匯流排等。為便於表示,圖10中僅用一個雙向箭頭表示,但並不表示僅有一根匯流排或一種類型的匯流排。   記憶體用於存放程式。具體地,程式可以包括程式碼,所述程式碼包括電腦操作指令。記憶體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和隨機存取記憶體,並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資料。記憶體可能包含高速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還包括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個磁碟記憶體。   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存放的程式,並具體執行:   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所述特定用戶為與所述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用戶。   上述如本發明圖4和圖7所示實施例揭示的資訊推送裝置或管理者(Master)節點執行的方法可以應用於處理器中,或者由處理器實現。處理器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訊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包括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網路處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還可以是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離散閘或者電晶體邏輯裝置、離散硬體元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揭露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方塊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可讀寫可程式設計記憶體、暫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儲存媒體中。該儲存媒體位於記憶體,處理器讀取記憶體中的資訊,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資訊推送裝置還可執行圖4的方法,並實現管理者節點執行的方法。 實施例10   基於相同的發明創造,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所述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儲存一個或多個程式,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式當被包括多個應用程式的電子設備執行時,使得所述電子設備執行實施例2提供的資訊推送方法。 實施例11   圖11為本說明書實施例11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1,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內部匯流排、網路介面、記憶體以及非揮發性記憶體,當然還可能包括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處理器從非揮發性記憶體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中接著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資訊推送裝置。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發明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例如邏輯裝置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裝置。   網路介面、處理器和記憶體可以通過匯流排系統相互連接。匯流排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準架構)匯流排、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周邊設備部件互連標準)匯流排或EISA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延伸工業標準架構)匯流排等。所述匯流排可以分為位址匯流排、資料匯流排、控制匯流排等。為便於表示,圖11中僅用一個雙向箭頭表示,但並不表示僅有一根匯流排或一種類型的匯流排。   記憶體用於存放程式。具體地,程式可以包括程式碼,所述程式碼包括電腦操作指令。記憶體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和隨機存取記憶體,並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資料。記憶體可能包含高速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還包括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個磁碟記憶體。   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存放的程式,並具體執行:   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所述推送資訊為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推送訊息對應的訊息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推送的;   將所述推送資訊存入推送資訊清單中,所述推送資訊清單用於儲存與所述用戶具有關聯關係的訊息輸入者以及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對應的推送訊息。   上述如本發明圖8所示實施例揭示的資訊推送裝置或管理者(Master)節點執行的方法可以應用於處理器中,或者由處理器實現。處理器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訊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包括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網路處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還可以是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離散閘或者電晶體邏輯裝置、離散硬體元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揭露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方塊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可讀寫可程式設計記憶體、暫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儲存媒體中。該儲存媒體位於記憶體,處理器讀取記憶體中的資訊,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於系統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相似於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上述對本說明書特定實施例進行了描述。其它實施例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在一些情況下,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的動作或步驟可以按照不同於實施例中的順序來執行並且仍然可以實現期望的結果。另外,在附圖中描繪的過程不一定要求顯示的特定順序或者連續順序才能實現期望的結果。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多工處理和並行處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態樣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塊、以及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中的流程和/或方塊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儲存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儲存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計算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記憶體。   記憶體可能包括電腦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或非揮發性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ROM)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記憶體是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電腦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片儲存或其他磁性存放裝置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存取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變的資料訊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態樣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之內。
11‧‧‧伺服器端
12‧‧‧第一終端
13‧‧‧第二終端
21‧‧‧伺服器端
22‧‧‧伺服器端
24‧‧‧終端
32‧‧‧步驟
34‧‧‧步驟
42‧‧‧步驟
44‧‧‧步驟
51-59‧‧‧步驟
510‧‧‧步驟
61‧‧‧確定單元
62‧‧‧發送單元
71‧‧‧驗證單元
72‧‧‧推薦單元
73‧‧‧接收單元
74‧‧‧推送單元
81‧‧‧接收單元
82‧‧‧儲存單元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應用場景圖;   圖2為本說明書實施例的另一個應用場景圖;   圖3為本說明書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說明書實施例2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5為本說明書實施例3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6為本說明書實施例4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說明書實施例5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說明書實施例6提供的一種資訊推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說明書實施例7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說明書實施例9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說明書實施例11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Claims (57)

  1. 一種資訊推送方法,包括:   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給所述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以使所述伺服器端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所述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包括:   確定訊息輸入者輸入的待推送資料;   根據所述待推送資料生成攜帶有所述待推送資料和特定參數的待推送資訊,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在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之前,還包括: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在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分配請求之後,還包括: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所述資訊寫入者的身份證明資訊,以供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身份證明資訊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所述待推送資訊包括: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所述待推送資訊還包括:與所述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關聯的連結。
  7. 一種資訊推送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所述特定用戶為與所述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用戶。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在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之前,還包括:   驗證所述待推送資訊中是否攜帶有特定參數,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在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之前,還包括:   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   對所述資訊寫入者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並根據驗證結果回應/拒絕回應所述分配請求。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所述對所述資訊寫入者進行驗證包括:   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且是否為特定身份。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方法,所述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身份證件的證件圖像;   分別對所述證件圖像中的文字資訊和證臉圖像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在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之前,還包括:   現場採集持證人的人臉圖像;   驗證所述證臉圖像、現場採集的人臉圖像和聯網核查到的人臉圖像之間的相似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獲取驗證結果;   其中,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包括:   根據所述驗證結果和所述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方法,所述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為特定身份包括:   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合法的收款碼和/或合法的營業執照,並根據驗證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為特定身份。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所述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合法的收款碼包括:   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收款碼;   若是,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的收款碼是否為所述伺服器端開通的收款碼;   若是,則確認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合法的收款碼。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營業執照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   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和/或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所述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包括:   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進行驗證包括:   根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   對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和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進行驗證;   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相同,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不同,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所述授權指示用於指示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方法,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包括:   向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發送授權驗證資訊,所述授權驗證資訊用於驗證是否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若得到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確認資訊,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在根據驗證結果回應所述分配請求之後,還包括:   根據所述資訊寫入者的交易記錄確定目標用戶,所述目標用戶為與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交易關係的用戶;   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資訊寫入者與所述目標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在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之前,還包括:   獲取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   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請求用戶;   若是,則預設設置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具有關聯關係。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推薦用戶包括:   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的活躍度,並根據所述活躍度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推薦用戶。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之後,還包括:   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一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建立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之後,還包括:   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二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二指示資訊取消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25. 一種資訊推送方法,包括:   電子用戶端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所述推送資訊為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推送訊息對應的訊息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推送的;   將所述推送資訊存入推送資訊清單中,所述推送資訊清單用於儲存與所述用戶具有關聯關係的訊息輸入者以及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對應的推送訊息。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方法,在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之前,還包括:   接收伺服器端發送的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回應所述請求資訊。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方法,在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一指示資訊之後,還包括:   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取消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28. 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確定單元,用於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   發送單元,用於根據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給所述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以使所述伺服器端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裝置,所述確定單元,用於確定訊息輸入者輸入的待推送資料;根據所述待推送資料生成攜帶有所述待推送資料和特定參數的待推送資訊,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裝置,還包括:   請求單元,用於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
  3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裝置,請求單元,還用於還包括: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所述資訊寫入者的身份證明資訊,以供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身份證明資訊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裝置,所述待推送資訊包括: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的方法,所述待推送資訊還包括:與所述文字資訊、聲像資訊、實物資訊中的至少一個關聯的連結。
  34. 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推送資訊;   推送單元,根據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所述特定用戶為與所述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用戶。
  3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裝置,所述推送單元,還用於驗證所述待推送資訊中是否攜帶有特定參數,所述特定參數用於表示需要所述伺服器端提供的推送服務。
  3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裝置,還包括:   驗證單元,用於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分配請求,所述分配請求用於請求為所述資訊寫入者分配資訊輸入口,所述資訊輸入口用於為輸入的待推送資料配置特定參數;對所述資訊寫入者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滿足分配資訊輸入口的預定條件,並根據驗證結果回應/拒絕回應所述分配請求。
  3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用於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且是否為特定身份。
  3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身份證件的證件圖像;分別對所述證件圖像中的文字資訊和證臉圖像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3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用於現場採集持證人的人臉圖像;驗證所述證臉圖像、現場採集的人臉圖像和聯網核查到的人臉圖像之間的相似度是否滿足預定條件,獲取驗證結果;根據所述驗證結果和所述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通過實名認證。
  4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用於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合法的收款碼和/或合法的營業執照,並根據驗證結果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為特定身份。
  4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用於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收款碼;若是,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的收款碼是否為所述伺服器端開通的收款碼;若是,則確認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合法的收款碼。
  4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第一用戶端發送的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進行驗證,以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和/或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4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用於對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進行聯網核查,並根據聯網核查結果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是否合法。
  4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用於根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圖像中的登記資訊確定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對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和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進行驗證;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相同,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擁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4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還用於若驗證獲知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身份資訊和所述與所述資訊寫入者關聯的身份資訊不同,則驗證所述資訊寫入者是否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所述授權指示用於指示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
  4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裝置,所述驗證單元,用於向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發送授權驗證資訊,所述授權驗證資訊用於驗證是否授予所述資訊寫入者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的使用權;若得到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確認資訊,則確定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所述待驗證營業執照所有人的授權指示。
  4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的裝置,還包括:   推薦單元,用於根據所述資訊寫入者的交易記錄確定目標用戶,所述目標用戶為與所述資訊寫入者具有交易關係的用戶;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資訊寫入者與所述目標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
  4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裝置,所述推薦單元,用於獲取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請求用戶;若是,則預設設置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具有關聯關係。
  4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所述的裝置,所述推薦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目標用戶的用戶行為資料確定所述目標用戶的活躍度,並根據所述活躍度確定所述目標用戶是否為免推薦用戶。
  5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裝置,所述推薦單元,用於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一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一指示資訊建立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5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裝置,所述推薦單元,用於若接收到第二電子用戶端發送的第二指示資訊,則基於所述第二指示資訊取消所述目標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52. 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所述推送資訊為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推送訊息對應的訊息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推送的;   儲存單元,用於將所述推送資訊存入推送資訊清單中,所述推送資訊清單用於儲存與所述用戶具有關聯關係的訊息輸入者以及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對應的推送訊息。
  5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所述的裝置,還包括:   指示單元,用於接收伺服器端發送的請求資訊,所述請求資訊用於請求建立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一指示資訊,所述第一指示資訊用於回應所述請求資訊。
  5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所述的方法,所述指示單元,還用於向所述伺服器端發送第二指示資訊,所述第二指示資訊用於指示取消所述用戶與所述資訊寫入者之間的關聯關係。
  55. 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處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所述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所述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   確定電子用戶端需要推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電子用戶端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發送給所述電子用戶端對應的伺服器端,以使所述伺服器端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與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特定用戶。
  56. 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處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所述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所述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   接收第一電子用戶端發送的待推送資訊;   根據所述待推送資訊對應的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將所述待推送資訊推送給特定用戶,所述特定用戶為與所述資訊輸入者具有關聯關係的用戶。
  57. 一種資訊推送裝置,包括:   處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所述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所述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   接收伺服器端推送的推送資訊,所述推送資訊為所述伺服器端根據所述推送訊息對應的訊息輸入者與用戶之間的關聯關係推送的;   將所述推送資訊存入推送資訊清單中,所述推送資訊清單用於儲存與所述用戶具有關聯關係的訊息輸入者以及訊息輸入者的標識對應的推送訊息。
TW107129747A 2017-10-30 2018-08-27 資訊推送方法和裝置 TWI699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711052279.8 2017-10-30
CN201711052279.8A CN107888671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201711052279.8 2017-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8084A true TW201918084A (zh) 2019-05-01
TWI699126B TWI699126B (zh) 2020-07-11

Family

ID=6178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9747A TWI699126B (zh) 2017-10-30 2018-08-27 資訊推送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8671A (zh)
TW (1) TWI699126B (zh)
WO (1) WO20190855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8671A (zh) * 2017-10-30 2018-04-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0661825B (zh) * 2018-06-28 2022-07-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消息推送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0136002B (zh) * 2019-03-21 2023-09-1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缴费提醒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5497A (zh) * 2019-05-29 2019-10-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60636B (zh) * 2019-07-05 2022-11-15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响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57588A (zh) * 2019-08-19 2019-11-15 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内容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74991A (zh) * 2019-09-18 2019-11-19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推送方法、数据推送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07378B (zh) * 2019-10-21 2022-09-06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证照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092803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推送用户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942307B (zh) * 2019-11-15 2021-06-2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投放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708918A (zh) * 2020-05-15 2020-09-25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17031B (zh) * 2020-09-01 2023-11-1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2235399B (zh) * 2020-10-14 2024-01-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内容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37019A (zh) * 2021-03-05 2021-05-25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快递轨迹数据的推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114776A (zh) * 2021-04-20 2021-07-13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3486627B (zh) * 2021-06-01 2023-08-08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号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89691B (zh) * 2021-11-24 2023-1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机加工信息交互验证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7254A (zh) * 2022-04-22 2022-07-29 深圳微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345646B (zh) * 2022-07-20 2023-05-02 北京数牍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42638B (zh) * 2022-07-27 2023-06-27 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可行触达的筛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99168B (zh) * 2023-02-22 2024-02-02 深圳嘉丽宝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移动冷鲜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2148A (zh) * 2009-04-29 2009-11-18 深圳市世纪凯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放广告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51892A (zh) * 2009-05-09 2009-10-07 刘念龙 一种城市生活信息平台及实现方法
CN101605143B (zh) * 2009-06-19 2012-10-24 杨昕吉 新型网络电子名片系统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997894A (zh) * 2009-08-14 2011-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其系统和网络系统
CN103929350B (zh) * 2013-01-16 2018-05-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150665A (zh) * 2013-03-07 2013-06-12 江苏乐买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网络商品信息的方法
CN103679440B (zh) * 2013-12-14 2017-01-11 福建省优艾迪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以二维码为载体的金融收付方法
CN104715043B (zh) * 2015-03-25 2016-06-29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5007321B (zh) * 2015-07-21 2018-11-06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用户信息即时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186065A1 (en) * 2015-12-29 2017-06-2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duct Selection for Promotional Display
CN105721462B (zh) * 2016-02-01 2020-05-2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02629B (zh) * 2016-06-06 2020-02-14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6097076B (zh) * 2016-06-23 2022-08-16 黄育斌 商品销售管理系统
CN106251205A (zh) * 2016-08-05 2016-12-21 福建新大陆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530007A (zh) * 2016-11-08 2017-03-22 四川蜂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喜好的广告推送方法
CN107888671A (zh) * 2017-10-30 2018-04-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5579A1 (zh) 2019-05-09
CN107888671A (zh) 2018-04-06
TWI699126B (zh) 2020-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18084A (zh) 資訊推送方法和裝置
US10091230B1 (en) Aggregating identity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for user controlled distribution to trusted risk engines
US20070220009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pplication data
US20090125980A1 (en) Network rating
WO2020182005A1 (zh) 数字资产凭证继承转移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US20160335679A1 (en) Authoriz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the binding of social account interactions to a master agnostic identity
JP2017520838A (ja) 情報認証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160814A (zh) 基于多方安全计算的用户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8507463A (ja) ユーザidを識別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201324223A (zh) 釣魚網站處理方法、系統以及儲存其之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US201801241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ubscription service in a serverless environment
CN110032846B (zh) 身份数据的防误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20220270084A1 (en) Leveraging Non-Fungible Tokens and Blockchain to Maintain Social Media Content
WO2020082829A1 (zh) 一种用户年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Mahmoud et al.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smart toy privacy practices
US20130152155A1 (en) Providing user attributes to complete an online transaction
US2023005561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ement of Token Interactions
US10452732B2 (en) Device-keyed filtering for data cooperative access
CN117240605B (zh) 数据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51228B2 (en) Blockchain-based image transaction system,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143343A (en) Tolerant key verification method
US109223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composite digital identities
CN115114642A (zh) 基于链下可信计算的融资租赁核验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US20210342830A1 (en) Privacy-preserving decentralized payment instrument network
KR20170007159A (ko) 중앙 서버 및 이에 의한 개인 데이터 거래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