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6478A -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6478A
TW201916478A TW106146560A TW106146560A TW201916478A TW 201916478 A TW201916478 A TW 201916478A TW 106146560 A TW106146560 A TW 106146560A TW 106146560 A TW106146560 A TW 106146560A TW 201916478 A TW201916478 A TW 2019164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terminal
power terminal
line
board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6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2237B (zh
Inventor
黃睦容
陳盈仲
張家發
Original Assignee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6/043,1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46880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2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22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6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647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8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其中,線端電源端子係透過夾臂結構彈性夾持板端電源端子的柱狀結構,以確保在線端電源端子與板端電源端子之間傳遞電源的電量能符合預期,而線端訊號端子係透過線端抵觸結構抵觸板端訊號端子的彈性浮凸結構,以在確保訊號能於線端訊號端子與板端訊號端子之間傳遞的情況下,縮小線端訊號端子與板端訊號端子的形體尺寸,進而達成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形體尺寸縮小的目的。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本發明係涉及一種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更詳而言之,係指一種電源端子與訊號端子因應作用的差異採用不同的端子結構設計的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按,電連接器通常都會包括有電源端子與訊號端子,而可用於分別傳輸電源與訊號,使得電連接器被廣泛應用於各類型的電子產品中,然,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性能也大幅提升,而讓電連接器中被要求傳輸的電源與訊號種類眾多,使得電連接器上設置的電源端子與訊號端子數量無法減少,而導致電連接器的形體尺寸無法縮小。
一般而言,為使電連接器能在所設置的電子產品中發揮作用,在業界電連接器的形體尺寸都會被嚴格要求,以確保電連接器能夠在不干涉其他零組件的情況下設置於電子產品中,電連接器的形體尺寸若無法縮小將導致可應用的情境受到限制。
因此,要如何縮小電連接器的形體尺寸,目前已經成為現在業界亟欲挑戰克服的技術議題。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缺點,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總成,係用於將一第一電源線材的一第一電源、一第二電源線材的一第二電源與一訊號線材的一電子訊號,分別傳遞到一電路基板,該電連接器總成係包括:一板端連接器,具有一板端絕緣體、一板端訊號端子組、一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與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其中:該板端訊號端子組、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嵌設於該板端絕緣體,且該板端訊號端子組係位於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之間;該板端訊號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板端訊號端子;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以及該板端訊號端子、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係分別具有外露出該板端絕緣體的搭接部而搭接該電路基板;一線端連接器,係用於插接該板端連接器,該線端連接器具有一線端絕緣體、一線端訊號端子組、一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與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其中:該線端訊號端子組、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嵌設於該線端絕緣體,且該線端訊號端子組係位於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之間;該線端訊號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線端訊號端子,該線端訊號端子的一端係搭接該訊號線材以接收該電子訊號,該線端訊號端子的另一端上表面係具有一線端抵觸結構,該線端抵觸結構係用於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時抵觸該板端訊號端子,以將該電子訊號經由該板端訊號端子傳遞到該電路基板;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一線端電源端子,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的一端係搭接該第一電源線材以接收該第一電源,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的另一端係具有一第一夾臂結構,該第一夾臂結構係用於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時彈性夾持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以將該第一電源經由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傳遞到該電路基板;以及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的一端係搭接該第二電源線材以接收該第二電源,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的另一端係具有一第二夾臂結構,該第二夾臂結構係用於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時彈性夾持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以將該第二電源經由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傳遞到該電路基板。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電連接器總成中,該板端絕緣體係具有一第一階引導結構、一第二階引導結構與一第三階引導結構,該線端絕緣體係具有一第一階插入結構、一第二階插入結構與一第三階插入結構,當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時,該第一階引導結構、該第二階引導結構與該第三階引導結構係分別跟該第一階插入結構、該第二階插入結構與該第三階插入結構的位置對應,而依序引導該第一階插入結構、該第二階插入結構與該第三階插入結構插入該板端絕緣體,直到完成該線端訊號端子抵觸該板端訊號端子、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彈性夾持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彈性夾持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電連接器總成中,該第一階引導結構、該第二階引導結構與第三階引導結構係形成於該板端絕緣體內緣的壁面上。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電連接器總成中,還包括多個補強件,該多個補強件係分設於該板端絕緣體兩側的內外緣兩壁面上,且分別結合該電路基板,而補強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與該板端訊號端子在該電路基板上的搭接力,該多個補強件係具有一補強件引導結構,該補強件引導結構係引導該第一階插入結構在一預定範圍的角度接近該第一階引導結構。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電連接器總成中,該板端絕緣體還具有一插入止擋結構,該插入止擋結構係止擋該第一階插入結構在非屬於該預定範圍的角度接近該第一階引導結構。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電連接器總成中,該板端訊號端子的頭尾兩端係嵌設於該板端絕緣體,且該板端訊號端子於頭端的頸部位置形成一彈性浮凸結構,該彈性浮凸結構係外露出該板端絕緣體內緣的中間部位,並朝向該線端訊號端子凸出用於彈性抵觸該線端抵觸結構。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電連接器總成中,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的頭端係分別形成一第一柱狀結構與一第二柱狀結構,該第一柱狀結構與該第二柱狀結構係分別供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彈性夾持,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的尾端係分別嵌設於該板端絕緣體。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電連接器總成中,該線端訊號端子的頭端係具有一U形結構,該線端絕緣體還具有一縱向止擋結構,該縱向止擋結構係嵌設於該U形結構,俾止擋該線端訊號端子的頭端在縱向上相對該線端絕緣體運動。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電連接器總成中,該線端訊號端子的頭端還具有一嵌設孔,該嵌設孔係供通過該縱向止擋結構,而完成將該縱向止擋結構嵌設於該U形結構。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電連接器總成中,該板端絕緣體與該線端絕緣體的相對面係分別形成有一板端卡接結構與一線端卡接結構,俾於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完成後卡接兩者。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板端連接器,係包括:一板端訊號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板端訊號端子;一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一板端電源端子,就端子結構而言,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板端訊號端子相異;以及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就端子結構而言,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與該板端訊號端子相異;其中,該板端訊號端子組係位於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之間。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板端連接器中,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的頭端係分別形成一第一柱狀結構與一第二柱狀結構,該板端訊號端子係形成一彈性浮凸結構。
再者,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線端連接器,係包括:一線端訊號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線端訊號端子;一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一線端電源端子,就端子結構而言,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與該線端訊號端子相異;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就端子結構而言,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與該線端訊號端子相異;其中,該線端訊號端子組係位於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之間。
可選擇性地,於上述線端連接器中,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的頭端係分別形成一第一夾臂結構與一第二夾臂結構,該線端訊號端子的頭端係形成一線端抵觸結構。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中,線端電源端子係透過夾臂結構彈性夾持板端電源端子的柱狀結構,以確保在線端電源端子與板端電源端子之間傳遞電源的電量能符合預期,而線端訊號端子係透過線端抵觸結構抵觸板端訊號端子的彈性浮凸結構,以在確保訊號能於線端訊號端子與板端訊號端子之間傳遞的情況下,縮小線端訊號端子與板端訊號端子的形體尺寸,進而達成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形體尺寸縮小的目的。
以下內容將搭配圖式,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尤其是,於圖式中各個元件的比例關係及相對位置僅具示範性用途,並非代表本發明實施的實際狀況。
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中的電源端子與訊號端子,係因應作用的差異採用不同的端子結構設計,以確保電源與訊號在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之間的傳遞,此外還能有效縮小電源端子與訊號端子在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中所佔的體積,進而達成縮小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形體尺寸的目的。
針對本創作技術揭露的實施例說明,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29。
如圖1至圖10所示,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總成1係可用於將第一電源線材2的第一電源、第二電源線材3的第二電源與訊號線材4的電子訊號,分別傳遞到電路基板5。所述電連接器總成1包括有板端連接器11與線端連接器12,線端連接器12係用於插接板端連接器11,另外所述第一電源與第二電源係用於分別對電路基板5提供電能,使電路基板5能夠執行運作,再者所述電子訊號係提供電路基板5執行運作所需要的訊號。
於本實施例中,板端連接器11具有板端絕緣體111以及嵌設於板端絕緣體111上的板端訊號端子組112、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113與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114。板端訊號端子組112係位於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113與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114之間。板端訊號端子組112係具有頭尾兩端嵌設於板端絕緣體111的至少一板端訊號端子1121,如圖20至圖21所示的實施例,板端訊號端子組112係具有四根板端訊號端子1121。
再者,板端訊號端子1121於頭端頸部位置形成有彈性浮凸結構11211,於本實施例中,彈性浮凸結構11211係外露出板端絕緣體111內緣的中間部位。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113係具有至少一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如圖20至圖21所示的實施例,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113係具有三根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且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的頭端係形成第一柱狀結構11311。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114係具有至少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如圖20至圖21所示的實施例,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114係具有三根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且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的頭端係形成第二柱狀結構11411。再者,如圖25所示,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與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的尾端係分別嵌設於板端絕緣體111,以藉由板端絕緣體111完成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與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的定位。
因應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與板端訊號端子1121的作用不同,以及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與板端訊號端子1121的作用不同,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與板端訊號端子1121具有相異的端子結構,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與板端訊號端子1121具有相異的端子結構,使得相較於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與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板端訊號端子1121採用形體尺寸較小的端子結構,藉以達成縮小板端連接器11形體尺寸的目的。另外,板端訊號端子1121、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與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係分別具有外露出板端絕緣體111的搭接部而搭接電路基板5,以分別將電子訊號與電源傳遞至電路基板5,俾令電路基板5據此執行運作。
於本實施例中,線端連接器12具有線端絕緣體121以及嵌設於線端絕緣體121的線端訊號端子組122、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123與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124。線端訊號端子組122係位於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123與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124之間。
線端訊號端子組122係具有至少一線端訊號端子1221,如圖6至圖8所示的實施例,線端訊號端子組122係具有四根板端訊號端子1221,以配合板端訊號端子組112的四根板端訊號端子1121。如圖8所示,線端訊號端子1221的尾端係搭接訊號線材4以接收電子訊號,如圖14所示,線端訊號端子1221的頭端上表面係具有線端抵觸結構12211,如圖3所示,線端抵觸結構12211係用於線端連接器12插接板端連接器11時抵觸板端訊號端子1121的彈性浮凸結構11211,以將電子訊號經由板端訊號端子1121傳遞到電路基板5,而提供電路基板5執行運作所需要的訊號。
另應說明的是,板端訊號端子1121的彈性浮凸結構11211係朝向線端訊號端子1221凸出,可於抵觸線端抵觸結構12211彈性變形,俾使板端訊號端子1121面抵觸線端訊號端子1221,而確保電子訊號在板端訊號端子1121與線端訊號端子1221之間的穩定傳遞。如圖11至圖15所示的實施例中,線端訊號端子1221的頭端係具有U形結構12212,相應地,線端絕緣體121係具有縱向止擋結構1214,縱向止擋結構1214係嵌設於U形結構12212,俾止擋線端訊號端子1221的頭端在縱向上相對線端絕緣體121運動,以完成線端訊號端子1221的定位。此外,如圖8所示的實施例中,線端訊號端子1221的頭端還具有嵌設孔12213,嵌設孔12213係供在將線端訊號端子1221嵌入線端絕緣體121的過程中(如圖11至圖13所示意者)通過縱向止擋結構1214,而完成將縱向止擋結構1214嵌設於U形結構12212。
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123係具有至少一第一線端電源端子1231,如圖6至圖8所示的實施例,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123係具有三根第一線端電源端子1231,以配合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113的三根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如圖8所示,第一線端電源端子1231的一端係搭接第一電源線材2以接收第一電源,而如圖7所示,第一線端電源端子1231的另一端係具有第一夾臂結構12311,第一夾臂結構12311係用於線端連接器12插接板端連接器11時彈性夾持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的第一柱狀結構11311,而完成第一線端電源端子1231與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間的電性連接,以將第一電源經由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傳遞到電路基板5,而提供電路基板5執行運作所需要的電能。
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124係具有至少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1241,如圖6至圖8所示的實施例,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124係具有三根第二線端電源端子1241,以配合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114的三根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如圖8所示,第二線端電源端子1241的一端係搭接該第二電源線材3以接收第二電源,而如圖7所示,第二線端電源端子1241的另一端係具有第二夾臂結構12411,第二夾臂結構12411係用於線端連接器12插接板端連接器11時彈性夾持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的第二柱狀結構11411,而完成第二線端電源端子1241與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間的電性連接,以將第二電源經由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傳遞到電路基板5,而提供電路基板5執行運作所需要的電能。
因應第一線端電源端子1231與線端訊號端子1221的作用不同,以及第二線端電源端子1241與線端訊號端子1221的作用不同,於本實施例中,第一線端電源端子1231與線端訊號端子1221具有相異的端子結構,第二線端電源端子1241與線端訊號端子1221具有相異的端子結構,使得相較於第一線端電源端子1231與第二線端電源端子1241,線端訊號端子1221採用形體尺寸較小的端子結構,藉以達成縮小線端連接器12形體尺寸的目的。
應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線端電源端子係透過夾臂結構彈性夾持板端電源端子的柱狀結構,以確保在線端電源端子與板端電源端子之間傳遞電源的電量能符合預期,而線端訊號端子係透過線端抵觸結構抵觸板端訊號端子的彈性浮凸結構,以在確保訊號能於線端訊號端子與板端訊號端子之間傳遞的情況下,縮小線端訊號端子與板端訊號端子的形體尺寸,進而達成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形體尺寸縮小的目的。
於圖19至圖20的實施例中,電連接器總成1還包括多個補強件13,所述多個補強件13係分設於板端絕緣體111兩側的內外緣兩壁面上,且分別結合電路基板5,而補強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與板端訊號端子1121在電路基板5上的搭接力,另外,板端絕緣體111的內緣壁面具有規則形狀的凹凸輪廓,以分別形成第一階引導結構1111、第二階引導結構1112與第三階引導結構1113,相應地,於圖5至圖6的實施例中,線端絕緣體121的外緣壁面具有規則形狀的凹凸輪廓,以形成第一階插入結構1211、第二階插入結構1212與第三階插入結構1213。
再者,於圖27的實施例中,板端絕緣體111與線端絕緣體121的相對面係分別形成有板端卡接結構1115與線端卡接結構1215,而所述多個補強件13係具有補強件引導結構131,當線端連接器12插接板端連接器11時,補強件引導結構131係引導該第一階插入結構1211在預定範圍的角度θ接近第一階引導結構1111,並使第一階引導結構1211、第二階引導結構1212與第三階引導結構1213分別跟第一階插入結構1211、第二階插入結構1212與第三階插入結構1213的位置對應,以依序引導第一階插入結構1211、第二階插入結構1212與第三階插入結構1213分階段插入板端絕緣體111,直到板端卡接結構1115卡接線端卡接結構1215,而使線端訊號端子1221抵觸板端訊號端子1121、第一線端電源端子1231彈性夾持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與第二線端電源端子1241彈性夾持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俾完成將線端連接器12插接於板端連接器11。板端卡接結構1115與線端卡接結構1215分別為結構配合的孔洞與凸塊,完成板端卡接結構1115與線端卡接結構1215間的卡接,於圖9的實施例中,板端卡接結構1115為矩形孔洞,然,於圖28及圖29的實施例中,板端卡接結構1115為“凹”字形孔洞,相應地,線端卡接結構1215的結構可適應板端卡接結構1115進行調整為“凸”字形凸塊。
另外,於圖26的實施例中,板端絕緣體111還具有插入止擋結構1114,插入止擋結構1114係止擋線端絕緣體121的第一階插入結構1211在非屬於預定範圍的角度θ接近第一階引導結構1111,而可在線端連接器12插接板端連接器11的過程中,有效避免線端絕緣體121非預期地碰撞板端連接器11的板端訊號端子1121、第一板端電源端子1131與第二板端電源端子1141,以提升板端連接器11的使用壽命。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電連接器總成
11‧‧‧板端連接器
111‧‧‧板端絕緣體
1111‧‧‧第一階引導結構
1112‧‧‧第二階引導結構
1113‧‧‧第三階引導結構
1114‧‧‧插入止擋結構
1115‧‧‧板端卡接結構
112‧‧‧板端訊號端子組
1121‧‧‧板端訊號端子
11211‧‧‧彈性浮凸結構
113‧‧‧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
1131‧‧‧第一板端電源端子
11311‧‧‧第一柱狀結構
114‧‧‧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
1141‧‧‧第二板端電源端子
11411‧‧‧第二柱狀結構
12‧‧‧線端連接器
121‧‧‧線端絕緣體
1211‧‧‧第一階插入結構
1212‧‧‧第二階插入結構
1213‧‧‧第三階插入結構
1214‧‧‧縱向止擋結構
1215‧‧‧線端卡接結構
122‧‧‧線端訊號端子組
1221‧‧‧線端訊號端子
12211‧‧‧線端抵觸結構
12212‧‧‧U形結構
12213‧‧‧嵌設孔
123‧‧‧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
1231‧‧‧第一線端電源端子
12311‧‧‧第一夾臂結構
124‧‧‧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
1241‧‧‧第二線端電源端子
12411‧‧‧第二夾臂結構
13‧‧‧補強件
131‧‧‧補強件引導結構
2‧‧‧第一電源線材
3‧‧‧第二電源線材
4‧‧‧訊號線材
5‧‧‧電路基板
圖1、本發明電連接器總成的實施例使用狀態圖。
圖2、係圖1所示電連接器總成的輔視圖。
圖3、係沿圖2中AA線段截切圖2所示電連接器總成的截面圖。
圖4、係沿圖2中BB線段截切圖2所示電連接器總成的截面圖。
圖5、本發明線端連接器的實施例使用狀態圖。
圖6、係圖5所示線端連接器於第一視角的實施例分解圖。
圖7、係圖5所示線端連接器於第二視角的實施例分解圖。
圖8、係圖5所示線端連接器於第三視角的實施例分解圖。
圖9、係圖5所示線端連接器的後視圖。
圖10、係沿圖9中AA線段截切圖9所示線端連接器的截面圖。
圖11、係將本發明線端訊號端子嵌設於線端絕緣體的第一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12、係將本發明線端訊號端子嵌設於線端絕緣體的第二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13、係將本發明線端訊號端子嵌設於線端絕緣體的第三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14、係將本發明線端訊號端子嵌設於線端絕緣體後於第一視角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15、係將本發明線端訊號端子嵌設於線端絕緣體後於第二視角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16、係將本發明第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嵌設於線端絕緣體的第一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17、係將本發明第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嵌設於線端絕緣體的第二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18、係將本發明第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嵌設於線端絕緣體的第三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19、本發明板端連接器的實施例使用狀態圖。
圖20、係圖19所示板端連接器於第一視角的實施例分解圖。
圖21、係圖19所示板端連接器於第二視角的實施例分解圖。
圖22、係將本發明板端訊號端子嵌設於板端絕緣體的第一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23、係將本發明板端訊號端子嵌設於板端絕緣體的第二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24、係將本發明第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嵌設於板端絕緣體的第一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25、係將本發明第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嵌設於板端絕緣體的第二過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26、係本發明板端絕緣體的插入止擋結構的作用示意圖。
圖27、係本發明第一階插入結構在一預定範圍的角度接近第一階引導結構。
圖28、為本發明電連接器總成的實施例使用狀態圖。
圖29、為圖28所示電連接器總成的實施例分解圖。

Claims (14)

  1. 一種電連接器總成,係用於將一第一電源線材的一第一電源、一第二電源線材的一第二電源與一訊號線材的一電子訊號,分別傳遞到一電路基板,該電連接器總成係包括: 一板端連接器,具有一板端絕緣體、一板端訊號端子組、一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與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其中: 該板端訊號端子組、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嵌設於該板端絕緣體,且該板端訊號端子組係位於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之間; 該板端訊號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板端訊號端子; 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一板端電源端子; 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以及 該板端訊號端子、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係分別具有外露出該板端絕緣體的搭接部而搭接該電路基板; 一線端連接器,係用於插接該板端連接器,該線端連接器具有一線端絕緣體、一線端訊號端子組、一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與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其中: 該線端訊號端子組、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嵌設於該線端絕緣體,且該線端訊號端子組係位於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之間; 該線端訊號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線端訊號端子,該線端訊號端子的一端係搭接該訊號線材以接收該電子訊號,該線端訊號端子的另一端上表面係具有一線端抵觸結構,該線端抵觸結構係用於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時抵觸該板端訊號端子,以將該電子訊號經由該板端訊號端子傳遞到該電路基板; 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一線端電源端子,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的一端係搭接該第一電源線材以接收該第一電源,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的另一端係具有一第一夾臂結構,該第一夾臂結構係用於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時彈性夾持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以將該第一電源經由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傳遞到該電路基板;以及 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的一端係搭接該第二電源線材以接收該第二電源,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的另一端係具有一第二夾臂結構,該第二夾臂結構係用於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時彈性夾持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以將該第二電源經由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傳遞到該電路基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板端絕緣體係具有一第一階引導結構、一第二階引導結構與一第三階引導結構,該線端絕緣體係具有一第一階插入結構、一第二階插入結構與一第三階插入結構,當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時,該第一階引導結構、該第二階引導結構與該第三階引導結構係分別跟該第一階插入結構、該第二階插入結構與該第三階插入結構的位置對應,而依序引導該第一階插入結構、該第二階插入結構與該第三階插入結構插入該板端絕緣體,直到完成該線端訊號端子抵觸該板端訊號端子、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彈性夾持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彈性夾持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階引導結構、該第二階引導結構與第三階引導結構係形成於該板端絕緣體內緣的壁面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連接器總成,還包括多個補強件,該多個補強件係分設於該板端絕緣體兩側的內外緣兩壁面上,且分別結合該電路基板,而補強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與該板端訊號端子在該電路基板上的搭接力,該多個補強件係具有一補強件引導結構,該補強件引導結構係引導該第一階插入結構在一預定範圍的角度接近該第一階引導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板端絕緣體還具有一插入止擋結構,該插入止擋結構係止擋該第一階插入結構在非屬於該預定範圍的角度接近該第一階引導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板端訊號端子的頭尾兩端係嵌設於該板端絕緣體,且該板端訊號端子於頭端的頸部位置形成一彈性浮凸結構,該彈性浮凸結構係外露出該板端絕緣體內緣的中間部位,並朝向該線端訊號端子凸出用於彈性抵觸該線端抵觸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的頭端係分別形成一第一柱狀結構與一第二柱狀結構,該第一柱狀結構與該第二柱狀結構係分別供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彈性夾持,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的尾端係分別嵌設於該板端絕緣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線端訊號端子的頭端係具有一U形結構,該線端絕緣體還具有一縱向止擋結構,該縱向止擋結構係嵌設於該U形結構,俾止擋該線端訊號端子的頭端在縱向上相對該線端絕緣體運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線端訊號端子的頭端還具有一嵌設孔,該嵌設孔係供通過該縱向止擋結構,而完成將該縱向止擋結構嵌設於該U形結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板端絕緣體與該線端絕緣體的相對面係分別形成有一板端卡接結構與一線端卡接結構,俾於該線端連接器插接該板端連接器完成後卡接兩者。
  11. 一種板端連接器,係包括: 一板端訊號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板端訊號端子; 一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一板端電源端子,就端子結構而言,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板端訊號端子相異;以及 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二板端電源端子,就端子結構而言,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與該板端訊號端子相異; 其中,該板端訊號端子組係位於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組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板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板端電源端子的頭端係分別形成一第一柱狀結構與一第二柱狀結構,該板端訊號端子係形成一彈性浮凸結構。
  13. 一種線端連接器,係包括: 一線端訊號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線端訊號端子; 一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一線端電源端子,就端子結構而言,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與該線端訊號端子相異; 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係具有至少一第二線端電源端子,就端子結構而言,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與該線端訊號端子相異; 其中,該線端訊號端子組係位於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組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組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線端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線端電源端子與該第二線端電源端子的頭端係分別形成一第一夾臂結構與一第二夾臂結構,該線端訊號端子的頭端係形成一線端抵觸結構。
TW106146560A 2017-10-06 2017-12-29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TWI6422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043,136 US10468800B2 (en) 2017-10-06 2018-07-23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s well as board connector and cable connector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6134534 2017-10-06
TW106134534 2017-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2237B TWI642237B (zh) 2018-11-21
TW201916478A true TW201916478A (zh) 2019-04-16

Family

ID=65034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6560A TWI642237B (zh) 2017-10-06 2017-12-29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8800B2 (zh)
TW (1) TWI6422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192834S (zh) * 2018-01-22 2018-09-1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Board end connector housing
TWD192835S (zh) * 2018-01-22 2018-09-1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Board end connector
TWD192840S (zh) * 2018-01-29 2018-09-1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art of the wire end connector housing
TWD192841S (zh) * 2018-01-29 2018-09-1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art of the line end connector
TWI710178B (zh) * 2019-11-04 2020-11-11 大陸商東莞訊滔電子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N111600155B (zh) * 2020-05-29 2021-10-22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5069A (en) * 1989-11-01 1990-12-04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modular connector
US5295843A (en) * 1993-01-19 1994-03-2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ower and signal contacts
US5518421A (en) * 1993-01-26 1996-05-2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Two piece shell for a connector
US5876248A (en) * 1997-01-14 1999-03-02 Molex Incorporated Ma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signal and power terminals
US6744634B2 (en) * 2001-11-23 2004-06-01 Power Quotient International Co., Ltd. Low height USB interface connecting device and a memory storage apparatus thereof
US6705893B1 (en) * 2002-09-04 2004-03-1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ow profile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ulti-pitch contacts
US6648676B1 (en) * 2002-12-24 2003-11-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US6932646B2 (en) * 2003-04-04 2005-08-23 North Star Systems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structure
US6945824B1 (en) * 2004-08-24 2005-09-20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CN200959384Y (zh) * 2006-09-13 2007-10-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7255607B1 (en) * 2006-12-05 2007-08-1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mpati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534141B1 (en) * 2007-11-02 2009-05-1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xtension to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able termination
CN201130719Y (zh) * 2007-11-16 2008-10-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JP4567079B2 (ja) * 2008-08-22 2010-10-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1498634U (zh) * 2009-08-10 2010-06-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201829767U (zh) * 2010-04-26 2011-05-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座连接器
US7931501B1 (en) * 2010-06-15 2011-04-2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377037B (zh) * 2010-08-18 2015-02-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900013B2 (en) * 2011-10-27 2014-12-02 Shenzhe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USB connector having an inner circuit board for connecting cables and contacts
CN103390813A (zh) * 2012-05-10 2013-11-13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488127U (zh) * 2014-04-15 2014-10-11 Bing Xu Prec Co Ltd 電連接器組合
TWM566422U (zh) * 2017-10-06 2018-09-0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68800B2 (en) 2019-11-05
US20190109394A1 (en) 2019-04-11
TWI642237B (zh) 2018-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2237B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US844933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601914U (zh) 插頭電連接器與插座電連接器
CN207781934U (zh)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US11075483B2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TWM564273U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US8262409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with a base with two upwardly extending sections with angled and oblique edges to clamp an internal conductor of a coaxial cable
TWM499687U (zh)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TWM566422U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TWM599040U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線端連接器
TWI747107B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線端連接器
KR101389064B1 (ko) 커넥터용 단자 장치
CN109921213B (zh)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213212566U (zh)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JP2010516026A (ja) 少なくとも2接点を有する工業情報ネットワーク用ジャックコネクタ
TWM573086U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its board end connector and line end connector
TWI740139B (zh) 板端連接器
TWI723846B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CN211404791U (zh) 连接器总成
TWM603213U (zh) 電連接器總成
WO2019008062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TWM512831U (zh) 電連接器
TWM492558U (zh)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KR20160023478A (ko) 커넥터
TWM647393U (zh) 板端連接器及跟其對接的線端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