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3002A - 發光二極體燈具 - Google Patents

發光二極體燈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3002A
TW201913002A TW106128990A TW106128990A TW201913002A TW 201913002 A TW201913002 A TW 201913002A TW 106128990 A TW106128990 A TW 106128990A TW 106128990 A TW106128990 A TW 106128990A TW 201913002 A TW201913002 A TW 2019130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lluminating
emitting
elements
diode lam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8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上義
Original Assignee
聯京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京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京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8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913002A/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3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3002A/zh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一種發光二極體燈具,包括基板、多個發光元件以及控制器。這些發光元件配置於基板上。這些發光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與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彼此不同。控制器電性連接於這些發光元件,控制器適於驅動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進行發光。

Description

發光二極體燈具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燈具,尤其是有關於一種發光二極體燈具。
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具有亮度高、工作電壓低、功耗小、易與積體電路匹配、驅動簡單、壽命長等優點,因此可作為光源而廣泛應用於照明領域。
習知發光二極體燈具都是藉由二次光學的設計來改變發光二極體元件的發光角度,也就是發光二極體元件所發出的光線經由一次透鏡後,再通過另一個光學透鏡改變光線的光學性能,藉以達到發光二極體燈具實際應用所需的發光角度。此外,習知發光二極體燈具的發光角度都是固定的,也就是僅具有一種發光角度的發光二極體元件,在不同使用狀態下,需要更換不同發光角度的燈具才能達到變更發光角度的目的。因此,如何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改善,實為本領域相關人員所關注的焦點。
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燈具,適於提供不同發光角度的光線。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燈具,包括基板、多個發光元件以及控制器。這些發光元件配置於基板上,這些發光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與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彼此不同。控制器電性連接於這些發光元件,控制器適於驅動第一發光元件與第二發光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進行發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這些發光元件更包括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與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彼此不同,控制器適於驅動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分別於不同的時間點進行發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控制器適於驅動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於同一時間點進行發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且每一第一發光元件、每一第二發光元件、每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每一第四發光元件彼此交錯排列分佈於基板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這些第一發光元件、這些第二發光元件、這些第三發光元件以及這些第四發光元件從基板的軸心沿著徑向呈同心環狀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為30度、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為60度、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為90度,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為120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控制器適於分別調整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發光強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更包括承載基座,承載基座包括承載部以及散熱部,承載部適於承載基板,散熱部連接於承載部且圍繞基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更包括保護蓋,配置於承載基座的散熱部,且保護蓋覆蓋於基板的上方。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保護蓋為平板結構。
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其具有多個發光角度不同的發光元件,且透過控制器來驅動這些不同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於不同的時間點或同一時間點進行發光。在這樣的結構設計下,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不需要進行二次光學透鏡的設計,並可因應實際情況的需求來變換不同的發光角度,而無需將整組燈具進行更換。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1,其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1包括基板11、多個發光元件以及控制器12。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例如是金屬基印刷電路板(MCPCB)、玻璃基材銅箔基板(FR4)或是BT(Bismaleimide Triazine)樹脂基板,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基板的材質可視實際情況的需求而有所不同。這些發光元件配置於基板11上,在本實施例中,這些發光元件為發光二極體。這些發光元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發光元件101、至少一個第二發光元件102、至少一個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至少一個第四發光元件104,且第一發光元件101、第二發光元件102、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104的發光角度彼此不同。控制器12分別電性連接於這些發光元件101、102、103、104,且控制器12適於驅動第一發光元件101、第二發光元件102、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104的至少其中之一進行發光。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發光元件101的發光角度例如是30度、第二發光元件102的發光角度例如是60度、第三發光元件103的發光角度例如是90度、第四發光元件104的發光角度例如是120度,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第一發光元件102、第二發光元件102、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104的發光角度可視實際的情況的需求進行調整。需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1包括四種不同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之一實施例,在其它的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燈具1例如是包括兩種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三種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或是五種以上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但最少需具有兩種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器12適於控制第一發光元件101、第二發光元件102、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104於不同的時間點進行發光,也就是因應不同的使用狀態而驅動不同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舉例而言,當需要較大的照射範圍時,控制器12驅動發光角度為90度的第三發光元件103或是發光角度為120度的第四發光元件104進行發光,當需要範圍較小的照射時,控制器12驅動發光角度為30度的第一發光元件101或是發光角度為60度的第二發光元件102進行發光。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1也可以透過控制器12驅動第一發光元件101、第二發光元件102、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104於同一個時間點進行發光。此外,本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1也可以透過控制器12來分別調整第一發光元件101、第二發光元件102、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104的發光強度。
以下再針對本發明實施例之發光二極體燈具的其它細部結構做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1更包括承載基座13。承載基座13包括承載部131以及散熱部132。在本實施例中,承載基座13的承載部131適於承載基板11,承載基座13的散熱部132連接於承載部131且圍繞基板11,散熱部132例如是具有多個散熱鰭片(未繪示) ,配置於基板11上的這些發光元件101、102、103、104進行發光時所產生的熱能可經由散熱部132的這些散熱鰭片導出。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器12例如是配置於承載基座13的承載部131內,但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控制器12的配置位置,控制器12的配置位置可視實際情況的需求而有所不同。需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定承載基座13的結構,也就是說,本發明具有多種不同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的架構可適用於多種不同結構的封裝基座。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1更包括保護蓋14。保護蓋14配置於承載基座13的散熱部132,且保護蓋14覆蓋於基板11以及這些發光元件101、102、103、104的上方。在本實施例中,保護蓋14例如是平板結構,且保護蓋14的材質例如是透光材質,由於本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1具有多種不同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101、102、103、104,因此無需再於保護蓋14上配置二次光學透鏡來分別改變發光元件101、102、103、104的發光角度,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可以增加基板11上配置發光元件的空間外,更可以有效縮小發光二極體燈具1的體積。
請參照圖2,其為圖1所示的發光元件配置於基板的分佈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第一發光元件101的數量例如是多個、第二發光元件102的數量例如是多個、第三發光元件103的數量例如是多個、第四發光元件104的數量例如是多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發光元件101、第二發光元件102、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104的數量分別以6個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定每一種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的數量,且控制器12能夠同時驅動發光角度相同的多個發光元件進行發光,例如是同時驅動6個第一發光元件101進行發光,但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定每一種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被驅動的數量。本實施例的每一個第一發光元件101、每一個第二發光元件102、每一個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每一個第四發光元件104彼此交錯排列且均勻分佈於基板11上,在這樣的結構設計下,使得每一種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都能均勻的分佈於基板11上,當控制器12分別驅動不同發光角度的這些發光元件進行發光時,能夠得到均勻的特定發光角度的面光源。
請參照圖3,其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配置於基板的分佈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第一發光元件101、第二發光元件102、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第四發光元件104的數量同樣分別以6個為例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這些第一發光元件101、這些第二發光元件102、這些第三發光元件103以及這些第四發光元件104從基板11的軸心A沿著徑向D呈同心環狀排列,具體而言,這些第一發光元件101(例如是發光角度為30度的發光元件)位於最靠近基板11軸心A的位置,這些第四發光元件104(例如是發光角度為120度的發光元件)位於最遠離基板11軸心A的位置,這些第二發光元件(例如是發光角度為60度的發光元件)位於這些第一發光元件101與這些第三發光元件103之間,這些第三發光元件103(例如是發光角度為90度的發光元件)位於這些第四發光元件104與這些第二發光元件102之間,在這樣的結構設計下,使得每一種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都能均勻的分佈於基板11上,當控制器12分別驅動不同發光角度的這些發光元件進行發光時,能夠得到均勻的特定發光角度的面光源。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其具有多個發光角度不同的發光元件,且透過控制器來驅動這些不同發光角度的發光元件於不同的時間點或同一時間點進行發光。在這樣的結構設計下,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不需要進行二次光學透鏡的設計,並可因應實際情況的需求來變換不同的發光角度,而無需將整組燈具進行更換。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發光二極體燈具
11‧‧‧基板
12‧‧‧控制器
13‧‧‧承載基座
14‧‧‧保護蓋
131‧‧‧承載部
132‧‧‧散熱部
101‧‧‧第一發光元件
102‧‧‧第二發光元件
103‧‧‧第三發光元件
104‧‧‧第四發光元件
A‧‧‧軸心
D‧‧‧徑向
圖1繪示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燈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繪示為圖1所示的發光元件配置於基板的分佈示意圖。 圖3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配置於基板的分佈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發光二極體燈具,包括: 一基板; 多個發光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上,該些發光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與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與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彼此不同;以及 一控制器,電性連接於該些發光元件,該控制器適於驅動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與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進行發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其中該些發光元件更包括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與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該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彼此不同,該控制器適於驅動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該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分別於不同的時間點進行發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其中該控制器適於驅動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該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於同一時間點進行發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其中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且每一第一發光元件、每一第二發光元件、每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每一第四發光元件彼此交錯排列分佈於該基板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其中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該些第一發光元件、該些第二發光元件、該些第三發光元件以及該些第四發光元件從該基板的軸心沿著一徑向呈同心環狀排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其中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為30度、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為60度、該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為90度,該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發光角度為120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其中該控制器適於分別調整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元件、該至少一第三發光元件以及該至少一第四發光元件的發光強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更包括一承載基座,該承載基座包括一承載部以及一散熱部,該承載部適於承載該基板,該散熱部連接於該承載部且圍繞該基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更包括一保護蓋,配置於該承載基座的該散熱部,且該保護蓋覆蓋於該基板的上方。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燈具,其中該保護蓋為一平板結構。
TW106128990A 2017-08-25 2017-08-25 發光二極體燈具 TW2019130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8990A TW201913002A (zh) 2017-08-25 2017-08-25 發光二極體燈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8990A TW201913002A (zh) 2017-08-25 2017-08-25 發光二極體燈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3002A true TW201913002A (zh) 2019-04-01

Family

ID=66992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8990A TW201913002A (zh) 2017-08-25 2017-08-25 發光二極體燈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130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9735B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illumination device
US8696156B2 (en) LED light bulb with light scattering optics structure
TWI414727B (zh) 發光裝置
US20170153016A1 (en) Omnidirectional led lamp
US20090323331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120287636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capability of increasing angle of illumination
US20140063802A1 (en) Optical System for LEDs for Controlling Light Utilizing Reflectors
JP5696980B2 (ja) 照明器具
US9447931B2 (en) LED-based lighting unit with optical component for mixing light output from a plurality of LEDs
US20110069501A1 (en) LED recessed light with heat dissipation
TW201506318A (zh) 發光二極體燈具
US20070159420A1 (en) A Power LED Light Source
JP6047488B2 (ja) 単一チャンバーの照明デバイス
KR20100122423A (ko) 양방향 led 조명기
TWI477717B (zh) 發光二極體燈具
KR20100122859A (ko) 조명장치
TW201913002A (zh) 發光二極體燈具
JP2015185367A (ja) 照明装置
US20120320562A1 (en) Led lighting device
TWM551241U (zh) 發光二極體燈具
JP2013062154A (ja) Led照明器具
TW201430271A (zh) 發光二極體裝置
JP6256528B2 (ja) 照明器具
JP5950138B2 (ja) 照明器具
JP2015156313A (ja) 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