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3963A - 一種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基地台 - Google Patents

一種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基地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3963A
TW201843963A TW107114181A TW107114181A TW201843963A TW 201843963 A TW201843963 A TW 201843963A TW 107114181 A TW107114181 A TW 107114181A TW 107114181 A TW107114181 A TW 107114181A TW 201843963 A TW201843963 A TW 2018439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bg
indication
control channel
downlink control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4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0949B (zh
Inventor
高雪娟
尼 托
方政 鄭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401643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84396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3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3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0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09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基地台,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沒有支持基於CBG進行重傳和ACK/NACK回饋的方法的技術問題,該傳輸方法包括該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該終端設備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Description

一種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基地台
本發明屬於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是關於一種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基地台。
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中,物理下行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和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分別用於承載下行資料傳輸和上行資料傳輸。每次傳輸以傳輸塊(Transport Block,TB)為單位,一個PDSCH/PUSCH通道根據配置的傳輸模式不同,可以支援1或2個TB傳輸。以下行資料傳輸為例,終端在接收到PDSCH之後需要進行針對該PDSCH中傳輸的TB的肯定確認(ACKnowledgement,ACK)/否定確認(Non-ACKnowledgement,NACK)回饋。ACK/NACK回饋是針對TB進行的,即在不使用空間合併時,每個TB對應1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用於表示該TB的接收是否正確;對於配置多TB傳輸的PDSCH且使用空間合併時,需要對一個PDSCH中所承載的每個TB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進行邏輯與操作,得到1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上行資料傳輸類似。
由於編碼器的複雜度限制,一個TB需要分割為K個碼塊 (Code Block,CB),對每個CB分別進行編碼和迴圈冗餘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的添加,將多個編碼後的CB級聯在一起進行映射和傳輸。由於每個CB為獨立編碼且都包含CRC,因此實際上每個CB都可以產生ACK/NACK回饋資訊,但如果針對每個CB都進行ACK/NACK回饋,則一個TB需要對應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回饋量較大。LTE系統中為了減少ACK/NACK回饋量,僅針對TB進行ACK/NACK回饋,即只有一個TB中的所有CB都正確接收,該TB才算正確接收,終端會回饋ACK作為回饋資訊,只要該TB中有一個CB錯誤接收,該TB的回饋資訊就為NACK,則基地台側需要重傳該TB。
隨著移動通信業務需求的發展變化,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和第三代產業合作計畫(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等組織都開始研究新的第五代無線通訊系統(5 Generation New RAT,5G NR)。5G系統中支援更多樣和複雜的資料傳輸,需要機制提高系統傳輸效率,而上述應用於LTE系統中的基於TB的傳輸和ACK/NACK回饋機制不再適用於5G NR系統。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沒有相關方法支持基於CBG進行重傳和ACK/NACK回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基地台,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沒有支持基於CBG進行重傳和ACK/NACK回饋的方法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終端設備,該傳輸方法包括:該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該終端設備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可選的,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之前,還包括:該終端設備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具體包括: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對該M個CBG進行調度重傳和/或調度初傳。
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指示域確定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 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可選的,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所有CBG都為新的傳輸時,該終端設備上報NDI反轉狀態給MAC層;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至少一個CBG為重傳時,該終端設備上報NDI未反轉狀態給MAC層。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之前,該方法還包括: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終端設備接收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可選的,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ACK/NACK回饋時,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 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設備,可以應用上述傳輸方法,該終端設備包括:第一接收模組,用於接收下行控制通道;獲取模組,用於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可選的,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還包括:第一確定模組,用於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之前,確定 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可選的,該第一確定模組具體用於: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指示域確定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還包括:第一上報模組,用於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所有CBG都為新的傳輸時,上報NDI反轉狀態給MAC層;第二上報模組,用於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至少一個CBG為重傳時,上報NDI未反轉狀態給MAC層。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還包括: 第二接收模組,用於在該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之前,接收高層信令;第二確定模組,用於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第三接收模組,用於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終端設備接收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還包括:回饋模組,用於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ACK/NACK回饋時,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傳輸方法,應用於一基地台,該傳輸方法包括: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 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可選的,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的,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還包括:該基地台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可選的,該基地台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具體包括: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 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並發送高層信令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可選的,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該方法還包括:發送高層信令,該高層信令用於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基地台發送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可選的,當接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的ACK/NACK回饋時,該方法還包括:該基地台確定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該基地台確定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基地台,可以應用上述 第三方面中的傳輸方法,該基地台包括:發送模組,用於發送下行控制通道,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可選的,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的,該基地台還包括:第一確定模組,用於在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可選的,該第一確定模組具體用於: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 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並發送高層信令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可選的,該發送模組還用於:在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發送高層信令,該高層信令用於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基地台發送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可選的,該基地台還包括:第二確定模組,用於當接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的ACK/NACK回饋時,確定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 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第五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五提供了一種電腦裝置,該裝置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存儲的電腦程式時實現如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三中該方法的步驟。
第六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六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三中該方法的步驟。
第七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七提供了一種傳輸裝置,包括:記憶體,用於存儲程式指令;處理器,用於調用該記憶體中存儲的程式指令,按照獲得的程式執行:接收下行控制通道;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第八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八提供了一種傳輸裝置,包括:記憶體,用於存儲程式指令;處理器,用於調用該記憶體中存儲的程式指令,按照獲得的程式執行:發送下行控制通道,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方法中,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然後 從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沒有支持基於CBG進行重傳和ACK/NACK回饋的方法的技術問題,達到了提高傳輸性能的技術效果。
S100~S200‧‧‧步驟
10‧‧‧第一接收模組
20‧‧‧獲取模組
500、600‧‧‧處理器
510、610‧‧‧收發機
520、520‧‧‧記憶體
630‧‧‧使用者介面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進步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應用於終端設備的傳輸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對應每個TB的第一指示域可以相鄰作為一個指示域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對應每個TB的第一指示域可以分別作為兩個指示域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的模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終端側的傳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路側的傳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 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進步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首先,對碼塊群組(Code Block Group,CBG)的相關概念進行介紹。
目前,5G NR系統中提出了基於CBG的傳輸和ACK/NACK回饋概念,即一個TB在經過碼塊分割得到K個CB後,K個CB可以按照一定規則被分為多個CBG,每個CBG中可以僅包含一個CB,也可以包含K個CB(即一個TB)。
5G-NR系統中在支援基於CBG的重傳和ACK/NACK時,由於ACK/NACK傳輸本身的錯誤概率,可能導致終端對一個CBG傳輸的回饋資訊為NACK,而基地台理解為ACK,或者反之,從而導致終端和基地台對重傳的CBG的理解不一致,導致錯誤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 Repeat reQuest,HARQ)合併。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傳輸方法,可以應用於終端設備中,該終端設備可以為手機、電腦等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具體為何種終端設備,本發明不作具體限制。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傳輸方法可以但不僅限於應用在5G NR系統中,該方法對其他系統,如LTE系統等也同樣適用。並且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字樣僅是便於區分,並不用於任何的限定。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 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
請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終端設備,該傳輸方法的過程可以描述如下:S100:該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S200:該終端設備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即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指示域可以用於指示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所分割的CBG中哪些CBG被包含在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共用通道中進行重傳。
可選的,在S100之前,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方法還可以包括:該終端設備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其中,第一指示域有效,表徵為終端設備需要讀取第一指示域,然後根據第一指示域的指示執行相應的操作;而第一指示域無效,表徵為下行控制通道中存在第一指示域,但此時第一指示域沒有任何指示作用,此時終端設備在接收下行控制通道時可以假設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M位元或A*M位元第一指示域,但並不關注第一指示域的具體內容,可以不去解析這部分指示的位元狀態。
並且,該終端設備可以根據當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當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 傳時,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即用於調度重傳和初傳的下行控制通道使用不同的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格式。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可以通過但不僅限於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方式一、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在實際應用中,調度重傳,即:該下行控制通道中所指示的HARQ進程號與該終端設備已經接收到的TB所對應的HARQ進程號相同,且根據其他指示域,例如新資料指示(New Data Indication,NDI)或可以指示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對應重傳的指示域等,確定為重傳,或者重傳和初傳對應的DCI大小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不同,終端設備通過檢測不同的DCI大小或RNTI可以確定本次為初傳還是重傳。
方式二、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指示域確定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其中,該第二指示域與該第一指示域可以獨立編碼,或者至少在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時,需要獨立編碼。例如, 第二指示域為1位元,「0」表示不包含第一指示域,「1」表示包含第一指示域,或者反之;終端設備在接收到下行控制通道時,先解析第二指示域,根據第二指示域確定是否包含第一指示域或者確定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如果是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可以獨立編碼也可以聯合編碼;指示方式類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中不再贅述。
方式三、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方式四、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當然,在實際應用中,終端設備也可以不對下行控制通道中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進行判斷,而是不論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還是重傳,終端設備都認為所有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總是包含該第一指示域,即用於調度重傳和初傳的下行控制通道使用相同的DCI格式。
可選的,在S100之前,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方法還可以包括: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終端設備 接收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在接收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之前,會接收高層信令,然後終端設備可以根據高層信令的配置確定是否支援基於CBG的重傳,當確定支援時,接收該下行控制通道;當確定不支援時,可以按照不包含第一指示域的DCI大小接收下行控制通道,或者也可以按照包含第一指示域的DCI大小接收下行控制通道。
在S200中,第一指示域可以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可選的,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舉例來說,如果當前傳輸僅包含1個TB,則該第一指示域為M位元,如果當前傳輸包含A個TB,該第一指示域為A*M位元;如圖2所示,當包含多個TB時,對應每個TB的第一指示域可以相鄰作為一個指示域;或者,如圖3所示,當包含多個TB時,對應每個TB的第一指示域也可以分開,分別作為兩個第一指示域。其中,圖2中,MCS表示調製編碼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RV表示冗餘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而NDI-CBGI表示NDI和CBG指示域的聯合域,即第一指示域,用於實現指示CBG位置以及相應位置的CBG的傳輸狀態為初傳還是重傳的指示域。
或者,如圖3所示,當包含多個TB時,對應每個TB的第一指示域也可以分開,分別作為兩個第一指示域。具體採用何種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本發明實施例不作具體限制。
例如,對應一個CBG的1位元第一指示域的資訊為「0」表示初傳或不重傳,為「1」表示重傳或者本次需要傳輸,如果所有M位元都為「0」,則表示一個新的TB的初傳,即所有CBG都為新的傳輸,如果所有M位元都為「1」,則表示原TB的重傳,即該TB的所有CBG都進行重傳;或者反之既然,即「1」表示初傳,「0」表示重傳。
可選的,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ACK/NACK回饋時,該方法還可以包括: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在實際應用中,初始傳輸時,一個TB被分割為4個CBG,則當終端設備接收到該TB的初始傳輸時,接收到4個CBG,對每個CBG 根據接收情況產生1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該1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是對該CBG所包含的每個CB的ACK/NACK回饋資訊進行邏輯與得到的,一共得到4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如可以為ACK,NACK,NACK,ACK。
然後,將該回饋資訊回饋給基地台,基地台在接收到回饋資訊後,可以判斷出TB的第2和第3個CBG需要進行重傳,則發送一個下行控制通道給終端設備。假設「1」表示重傳,「0」表示初傳,則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一指示域為「0110」,終端設備接收到該下行控制通道後,進一步接收與第一指示域「0110」所對應的共用通道中的重傳的CBG2和CBG3,然後終端設備再根據接收情況對接收到的重傳CBG產生ACK/NACK回饋資訊,如可以為ACK,ACK等。
在實際應用中,終端在上報ACK/NACK時可以總是產生4位元ACK/NACK,而對根據第一指示域判斷出的不需要進行重傳的CBG1和CBG4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
其中,終端上報的4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可以通過但不僅限於以下方式進行排序:
方式一、可以將實際接收到的重傳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將補位的NACK補充在後面。
比如,CBG2和CBG3重傳,不需要進行重傳的CBG1和CBG4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則回饋資訊可以為ACK,ACK,NACK,NACK。
或者,也可以反之,即可以將實際接收到的重傳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將補位的NACK補充在前面。如回饋資訊可以為 NACK,NACK,ACK,ACK。
方式二、也可以按照TB的初始傳輸中分割的CBG的編號進行排序。
比如,TB初始傳輸中分割為CBG1、CBG2、CBG3、CBG4,則重傳的CBG2和CBG3的ACK/NACK排在中間,而在CBG2前面補1位元NACK作為CBG1的回饋資訊,在CBG3後面補1位元NACK作為CBG2的回饋資訊,即4位元的ACK/NACK回饋資訊可以為NACK,ACK,ACK,NACK。
需要說明的是,只要終端設備和基地台預先約定好排序方式,基地台就可以正確識別終端設備回饋的重傳的CBG的回饋資訊。
或者,終端上報的ACK/NACK回饋資訊也可以不進行排序,即終端設備在上報ACK/NACK時可以僅針對重傳的CBG上報,即僅產生2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進行上報,如ACK、ACK。由於基地台知道僅重傳了兩個CBG,因此,也可以確定終端設備僅回饋2位元ACK/NACK,從而正確接收ACK/NACK。由於終端設備僅針對重傳的CBG上報,達到了減少回饋信息量的技術效果。
可選的,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所有CBG都為新的傳輸時,該終端設備上報NDI未反轉狀態給媒體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層;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至少一個CBG為重傳時,該終端設備上報NDI反轉狀態給MAC層。
其中,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所有CBG都為新的傳輸時,該終端設備上報NDI反轉(toggled)狀態給MAC層,表示為 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了一個初始傳輸,即初傳,前一個TB傳輸正確;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至少一個CBG為重傳時,該終端設備上報NDI未反轉(not toggled)狀態給MAC層,表示為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了一個重傳,前一個TB的至少一個CBG需要重傳。也就是說,在基於CBG的傳輸中,可以通過多個CBG的指示域來確定是重傳還是新傳輸,然後將對應重傳或新傳輸的NDI狀態報給高層。
本發明實施例中,若為下行傳輸,則終端設備可以根據第一指示域接收與下行控制通道對應的共用通道。
比如,若下行控制通道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域,且該第一指示域的位元均指示為「0」,則可以表示為一個TB的初傳,這時候不需要將該TB與緩衝區buffer中存儲的TB進行合併;若下行控制通道中包括第一指示域,且第一指示域中有任何一個位元指示為「1」,則表示上一個TB需要重傳,且為下行控制通道所指示的HARQ進程編號相對應的TB中的一個或多個CBG的重傳,然後終端會根據該下行控制通道接收對應的共用通道,然後將接收到的該TB的重傳CBG與buffer中存儲的對應的CBG資訊進行合併。
若為上行傳輸,則終端設備可以根據第一指示域發送與下行控制通道對應的共用通道傳輸。即初傳的時候下行控制通道中也可以有第一指示域,例如第一指示域都是「0」,表示一個TB的初傳,終端設備從帶傳輸的資料中取一個TB進行初傳,這時候就不需要合併;如果第一指示域中的任何一個位元指示為「1」表示重傳,具體的是與該下行控制通道所指示的HARQ進程編號相對應的TB中的一個或多個CBG的重傳,重傳的是 該TB的哪些CBG由第一指示域指示。然後,終端設備可以根據第一指示域所指示的該TB需要重傳的CBG,從buffer中取得該TB對應的CBG,根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調度資訊在共用通道上發送這些需要重傳的CBG,基地台側在接收到這些CBG之後,會將接收到的該TB的重傳CBG與buffer中存儲的對應的CBG資訊進行合併。
下面,本發明實施例將通過舉例來說明傳輸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應用場景。
以終端設備與基地台之間傳輸一個TB為例,並假設「0」表示初傳,「1」表示重傳。其中,一個TB可以被固定劃分為4個CBG,則第一指示域可以為4位元。終端在時隙1中接收到一個下行控制通道調度TB1在一個共用通道傳輸進行的初傳傳輸,該下行控制通道中指示的HARQ進程號為0,即該TB1對應的HARQ進程號為0,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一指示域的4位元為「0000」,即表示該TB1被劃分為的4個CBG,即CBG1、CBG2、CBG3和CBG4,都是第一次傳輸;終端在接收到時隙1中的4個CBG後,對每個CBG產生1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例如終端對第CBG1、CBG3、CBG4接收正確,對CBG2接收錯誤,則終端回饋ACK,NACK,ACK,ACK。
如果基地台正確接收到終端的回饋資訊,則基地台確定只需要重傳CBG2,例如在時隙3中進行重傳,基地台在時隙3中發送下行控制通道,將其中的第一指示域置為「0100」,將HARQ進程號置為0,表示TB1的重傳且僅重傳CBG2;終端在時隙3中接收到該下行控制通道,根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HARQ進程號和第一指示域,確定為TB1的重傳且僅重傳 CBG2,按照該方式接收下行共用通道,並將CBG2重傳的資訊與前一次初始傳輸中接收到的存儲在buffer中的CBG2的資訊進行合併,以提高解調性能。
或者,即使基地台接收到的終端的回饋資訊存在一定錯誤,例如基地台解析的回饋資訊為ACK,NACK,ACK,NACK,則基地台確定需要重傳CBG2和CBG4,例如在時隙3中進行重傳,基地台在時隙3中發送下行控制通道,將其中的第一指示域置為「0101」,將HARQ進程號置為0,表示TB1的重傳且重傳CBG2和CBG4;終端在時隙3中接收到該下行控制通道,根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HARQ進程號和第一指示域,確定為TB1的重傳且重傳CBG2和CBG4,按照該方式接收下行共用通道,並將CBG2和CBG4重傳的資訊與前一次初始傳輸中接收到的存儲在buffer中的CBG2和CBG4的資訊進行合併,以提高解調性能。
按照上述方法,不論基地台對終端的回饋資訊是否解析正確,終端都會按照基地台發送的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一指示域確定哪個CBG進行了重傳,從而確定如何進行接收和buffer中的資料合併,避免終端和基地台對重傳CBG的個數和編號的理解,導致終端側進行錯誤的buffer合併。
實施例二
請參見圖4,基於與實施例一同一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包括:第一接收模組10,用於接收下行控制通道;獲取模組20,用於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 進行重傳。
可選的,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還包括:第一確定模組,用於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之前,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該第一確定模組具體用於: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指示域確定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 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還包括:第一上報模組,用於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所有CBG都為新的傳輸時,上報新資料指示NDI未反轉狀態給媒體接入控制MAC層;第二上報模組,用於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至少一個CBG為重傳時,上報NDI反轉狀態給MAC層。
該終端設備還包括:第二接收模組,用於在該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之前,接收高層信令;第二確定模組,用於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第三接收模組,用於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終端設備接收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可選的,該終端設備還包括:回饋模組,用於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ACK/NACK回饋時,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 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實施例三
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一種應用於基地台的傳輸方法,該傳輸方法包括: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可選的,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的,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還包括:該基地台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可選的,該基地台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具體包括: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 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並發送高層信令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可選的,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該方法還包括:發送高層信令,該高層信令用於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基地台發送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可選的,當接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的ACK/NACK回饋時,該方法還包括:該基地台確定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 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該基地台確定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實施例四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基地台,該基地台包括:發送模組,用於發送下行控制通道,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的,該基地台還包括:確定模組,用於在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可選的,該確定模組具體用於: 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並發送高層信令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可選的,該發送模組還用於:在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發送高層信令,該高層信令用於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基地台發送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可選的,該基地台還包括:第二確定模組,用於當接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的ACK/NACK回饋時,確定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 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了一種電腦裝置,該裝置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存儲的電腦程式時實現本發明實施例一及實施例三中該方法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本發明實施例一及實施例三中該方法的步驟。
參見圖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傳輸裝置,例如可以是終端設備,包括:記憶體620,用於存儲程式指令;處理器600,用於調用該記憶體中存儲的程式指令,按照獲得的程式執行: 通過收發機610接收下行控制通道;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可選地,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地,處理器600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之前,還用於: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可選地,該處理器600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具體包括: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指示域確定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 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可選地,當該處理器600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所有CBG都為新的傳輸時,該處理器600通過收發機610上報新資料指示NDI反轉狀態給媒體接入控制MAC層;當該處理器600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至少一個CBG為重傳時,該處理器600通過收發機610上報NDI未反轉狀態給MAC層。
可選地,該處理器600通過收發機610接收下行控制通道之前,還用於:通過收發機610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通過收發機610接收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可選地,當該處理器600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ACK/NACK回饋時,還用於: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 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該處理器600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收發機610,用於在處理器600的控制下接收和發送資料。
其中,在圖5中,匯流排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流排和橋,具體由處理器600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620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架構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提供介面。收發機610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針對不同的使用者設備,使用者介面630還可以是能夠外接內接需要設備的介面,連接的設備包括但不限於小鍵盤、顯示器、揚聲器、麥克風、操縱桿等。
處理器600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620可以存儲處理器600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可選的,處理器600可以是CPU(中央處埋器)、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積體電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複雜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
參見圖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傳輸裝置,例如可以是基地台,包括:記憶體520,用於存儲程式指令;處理器500,用於調用該記憶體中存儲的程式指令,按照獲得的程式執行:通過收發機510發送下行控制通道,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可選地,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地,該處理器500通過收發機510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還用於: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可選地,該處理器500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具體包括: 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並發送高層信令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可選地,該處理器500通過收發機510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還用於:通過收發機510發送高層信令,該高層信令用於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處理器500通過收發機510發送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可選地,當該處理器500通過收發機510接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的ACK/NACK回饋時,該處理器500還 用於:確定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收發機510,用於在處理器500的控制下接收和發送資料。
其中,在圖6中,匯流排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流排和橋,具體由處理器500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520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架構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提供介面。收發機510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收發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處理器500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520可以存儲處理器500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處理器500可以是中央處埋器(CPU)、專用積體電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複雜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傳輸方法中,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然後從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沒有支持基於CBG進行重傳和ACK/NACK回饋的方法的技術問題,達到了提高傳輸性能的技術效果。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 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存儲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儘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進步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實施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實施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Claims (28)

  1. 一種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終端設備,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該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該終端設備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該終端設備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之前,還包括:該終端設備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該終端設備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具體包括: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 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指示域確定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所有CBG都為新的傳輸時,該終端設備上報新資料指示NDI反轉狀態給媒體接入控制MAC層;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至少一個CBG為重傳時,該終端設備上報NDI未反轉狀態給MAC層。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該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之前,該方法還包括: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終端設備接收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ACK/NACK回饋時,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 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8. 一種傳輸方法,應用於一基地台,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還包括:該基地台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該基地台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具體包括: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並發送高層信令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該方法還包括:發送高層信令,該高層信令用於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基地台發送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13. 如請求項9所述的傳輸方法,其中,當接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的ACK/NACK回饋時,該方法還包括: 該基地台確定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該基地台確定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14. 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徵在於,該終端設備包括:記憶體,用於存儲程式指令;處理器,用於調用該記憶體中存儲的程式指令,按照獲得的程式執行:接收下行控制通道;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1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從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獲取第一指示域之前,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該處理器具體用於: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指示域確定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
  18.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所有CBG都為新的傳輸時,上報新資料指示NDI反轉狀態給媒體接入控制MAC層;當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指示域確定至少一個CBG為重傳時,上報NDI未反轉狀態給MAC層。
  19.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 在該終端設備接收下行控制通道之前,接收高層信令;基於該高層信令中的配置資訊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終端設備接收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20.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ACK/NACK回饋時,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G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21. 一種基地台,其特徵在於,該基地台包括:記憶體,用於存儲程式指令;處理器,用於調用該記憶體中存儲的程式指令,按照獲得的程式執行:發送下行控制通道,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第一指示域,該第一指示域用於指示TB的初始傳輸中對應的碼塊群組CBG中的每個CBG是否需要進行重傳。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第一指示域包含A*M位元指示資訊,每個TB對應M位元指示資訊,該M位元資訊中的每1位元對應一個TB的初始傳輸中的一個CBG,用於指示該一個CBG是否重傳;其中,該M為預先定義或配置的一個TB被劃分的CBG的個數,該A為一個共用通道傳輸所包含的TB的個數,該M和A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23.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還包括:在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具體用於: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重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當判斷該下行控制通道用於調度初傳時,確定該下行控制通道中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是否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二指示域,該第二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存在或指示該第一指示域是否有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並設置該下行控制通道中的第三指示域,該第三指示域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持基於CBG的傳輸,當指示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效;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並發送高層信令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支持時,確定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有效,否則,確定不包含該第一指示域或該第一指示域無 效。
  25.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在該基地台發送下行控制通道之前,發送高層信令,該高層信令用於通知終端設備是否支援基於CBG的傳輸;若確定該終端設備支持基於CBG的傳輸,該基地台發送包含該第一指示域的下行控制通道。
  26.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還用於:當接收該終端設備對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CBG進行的ACK/NACK回饋時,確定該終端設備對每個TB產生M*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每個CBG對應的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按照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的順序排序,或者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或按照實際接收到的CBG對應的回饋資訊排在後面,補位元的回饋資訊排在前面;如果該下行控制通道調度的是一個TB的初始傳輸所對應的CBG中的部分CBG的重傳,則對未被重傳的CBG位置產生NACK作為補位元資訊;或者,確定該終端設備產生A*K位元ACK/NACK回饋資訊,每K位元對應一個CBG,該A為該下行控制通道所調度的傳輸的CBG個數;其中,K為預先約定或配置的大於或等於1的值。
  27. 一種電腦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存儲的電腦程式時實現如請求項1-13中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28. 一種電腦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電腦程式,其特徵在於,該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請求項1-13中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TW107114181A 2017-05-05 2018-04-26 一種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基地台 TWI6709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4182.3A CN108809530A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201710314182.3 2017-05-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3963A true TW201843963A (zh) 2018-12-16
TWI670949B TWI670949B (zh) 2019-09-01

Family

ID=64016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4181A TWI670949B (zh) 2017-05-05 2018-04-26 一種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基地台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7923B2 (zh)
EP (1) EP3621228B1 (zh)
JP (1) JP6917475B2 (zh)
KR (1) KR102334935B1 (zh)
CN (2) CN114866204B (zh)
TW (1) TWI670949B (zh)
WO (1) WO20182018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950B (zh) * 2017-03-23 2023-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45860B (zh) * 2017-04-28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
WO2019216705A1 (ko) * 2018-05-10 2019-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에서 단말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US11785608B2 (en) * 2018-08-17 2023-10-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3917049A4 (en) * 2019-02-15 2022-0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631018B2 (en) 2020-06-01 2023-04-18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Performing enhanced exception processing using cognitive automation tools
CN116114299A (zh) * 2020-10-16 2023-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2632B1 (ko) * 2001-10-17 2007-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채널 다중화/역다중화 장치 및 방법
CN102437895B (zh) * 2011-11-07 2014-03-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39717B (zh) 2011-11-30 2015-11-25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业务调度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5530071B (zh) * 2014-09-29 2018-08-0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块分割的上行信号编码方法及终端
US9992004B2 (en) 2015-02-03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block cluster level HARQ
CN106452661B (zh) * 2015-08-10 2020-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US11070315B2 (en) * 2016-09-26 2021-07-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Error detection and channel coding of transport blocks
CN115102671A (zh) * 2017-01-03 2022-09-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WO2018143857A1 (en) * 2017-02-06 2018-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hancements for retransmission due to conflicting transmissions for different services
ES2968142T3 (es) * 2017-03-08 2024-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y recibir señales de radi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US10834631B2 (en) * 2017-03-23 2020-1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by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42991B2 (en) * 2017-03-23 2023-08-29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dication for HARQ-ACK feedback
CN108631990B (zh) * 2017-03-24 2022-1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US10749640B2 (en) * 2017-03-24 2020-08-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96943B (zh) * 2017-04-12 2022-11-08 株式会社Kt 用于新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DE112018002231T5 (de) * 2017-04-27 2020-01-09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nsportblock-dekodieroperation für hybride übertragungszeitintervall-(tti)-längen in drahtloskommunikationssystemen
CN108809479B (zh) * 2017-04-28 2022-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
US20200154309A1 (en) * 2017-05-02 2020-05-14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2339902B1 (ko) * 2017-05-02 2021-12-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835984B2 (ja) * 2017-05-03 2021-02-24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低遅延トラフィックによって影響されるときの高速大容量モバイルブロードバンド(eMBB)の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性能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8203699A1 (ko) * 2017-05-04 2018-11-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21228B1 (en) 2023-05-03
TWI670949B (zh) 2019-09-01
JP2020519194A (ja) 2020-06-25
CN114866204B (zh) 2024-04-09
KR102334935B1 (ko) 2021-12-06
CN108809530A (zh) 2018-11-13
WO2018201829A1 (zh) 2018-11-08
JP6917475B2 (ja) 2021-08-11
EP3621228A1 (en) 2020-03-11
US20200170033A1 (en) 2020-05-28
EP3621228A4 (en) 2020-04-22
US11057923B2 (en) 2021-07-06
KR20200004373A (ko) 2020-01-13
CN114866204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0949B (zh) 一種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基地台
ES2760515T3 (es) Método y aparato de transmisión de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de enlace ascendente
WO2019174486A1 (zh) 资源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7084641A1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113110B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JP2018515004A (ja) 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US202203692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19154126A1 (zh) 反馈码本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902943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20200266931A1 (en) Data feedback,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receiving equipment and sending equipment
KR102599898B1 (ko) 전송 방법, 단말기 및 기지국
WO2021159857A1 (zh) 码本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16628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TW202044791A (zh) 一種動態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確認碼本HARQ-ACK codebook 確定方法、確定動態HARQ-ACK codebook 的設備及電腦可存儲介質
WO2018201807A1 (zh) 一种确定数据是否受到破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24528A1 (zh)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
WO2018201905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JP2019146258A (ja) 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