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0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0B
TW201840B TW081102502A TW81102502A TW201840B TW 201840 B TW201840 B TW 201840B TW 081102502 A TW081102502 A TW 081102502A TW 81102502 A TW81102502 A TW 81102502A TW 201840 B TW201840 B TW 2018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rod
spacer
length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1102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Gen Electr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481925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840(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 Electric filed Critical Gen Electri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1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3/00Reactor fuel elements and their assemblies; Selection of substances for use as reactor fuel elements
    • G21C3/30Assemblies of a number of fuel elements in the form of a rigid unit
    • G21C3/32Bundles of parallel pin-, rod-, or tube-shaped fuel elements
    • G21C3/322Means to influence the coolant flow through or around the bund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Description

01840
五、發明説明(1) 本發明係關於杖子烨料東 班、竹本使用於具甲部份長度燋料棒之 先 Ml I'rt 背 !ίΓ; 之 注 意 寧 項 朴· % '味- 沐水核于反應器。尤其是揭裳瓜 疋拘露具有部份長度燃料捧之一種 烘料束組合,其中於掸料组入 ,·.、气+ 0芡頂端兩相區域藉由導入部 份長f ’’料棒以得到壓力減少,而經由導入間隔件以再生 造成賁質的再獲得減少之恩力降。冷進臨界功率效果。 例如’可改變間距以增加間隔件到烘料束之頂端兩相匡 域內。或者是,所謂之輪葉,尤其是可附加旋课輪葉。甚 它之間隔件包括增加間隔件高度和構成較厚金屬材料間隔 件的方式可導入以造成壓力降。 發明背景 於D1X等之美國專利5112,57〇公告於I"】年 y名稱為兩相壓力降減少沸水型反應器組合設計C 先前姜國專利申請常號07/176,975,申請日為1988年, 4月4日),説明具有多數部份長度擬料棒之維料束。構 造之摘要與此麥考資料之侵點是有益的説明。 經 濟 卜 屮 半 厂, 1\ X 消 ft·· 合 η 社 印 5i
Dix等< 燃料束構造,除了附加小於全長度规料棒以外 為傳統習知的。Dix等專到所揭露燃料組合之習知部份易 於了解。此組合包括具有垂直延仲堃之一槽道用以延仲環 繞一烘料束組合體積。槽道在底部為開放用以接受水緩和 劑以及在頂端開放用以排·出水和矣汽。燃料束包括一組委 直地直立烘料棒--這些婉料棒為宏封含有可引起核分装之 材料。燋料棒支撑在一底繫板上以允許水緩和劑進入燃料 束。燋料棒通常延伸至一上端繫板上以保持燃料棒於它們 主排垂ί£關係而允許所產生的蒸汽與戍留的水逃逸 _______— 3 本虼張尺度边用中S Η家橒準規格(210X297公甘) Λ fi II 6 L01840 五、發明説明(2 )
DlX等所揭露者是在習用燋料組合加入多數小於全長度 間隔分開之所謂、、部份長度(燋料)棒(PLRs )。這些 燦料棒支律在底繫板上,向上延伸朝向上繫板,但在到達 上繫板之前终止。在部份長度燋料棒終止點與上繫板之間 ,部份長度燋料棒界定了燋料禾頂端兩相區域中之—排氣 禮積。此排氣禮積於功率產生操作期間優先地從燃料束頂 端兩相區域内之液體蒸氣兩相混合中收容蒸氣。 部伶長度燃料棒之結構造成無數的優點。改良之冷關閉 邊緣使楸料被設計減少例如之可燃吸收劑量。反應器撫 料束從鈾238内共振中子捕獲產生铈於燃料束頂端有減少 之傾向。空泡躺在部份長度燃料棒會增加蒸氣部份,結果 使鄰近空泡之全長度烘料棒增加了液體部份。再者,辨料 束頂端兩相區域內之壓力降會減少。如此,燋料束從熱水 壓及核子不安定中享有增加之穗定性。 .½ 濟 ''丨 r‘ 屮 il 工 π fi- 杜 印 5i 燃料束為拉長的。此外,包含於燦料束内之辦料棒具有 彈性。這些规料棒由於流動引起之振動和棒寶曲,而管曲 離開它們所設計之並排空間,而甚至互相干援接觸。所以 ’使用間隔件遍及於燃料束之長度。 蛾料束間隔件具有在托定的高度下維持各自的燦料棒它 們所設計並排關係之功能。如此之間隔件通食哭— 地Φ界定了 一組 收容室之革獨的辨、料棒。這些室於—垛料走 ‘··、^不鬥匕們特定高 度中裝配圍繞每-個及所有之燃料棒。蛾料束間隔件保持 辦.料棒於它們所設計並排之關係,且在個別燦料棒之間^ 止干擾接觸。於部份長度燦料棒之場合中, __— 4-— 燃料棒並沒有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家烊準(CNS)T<1规怙(210X297公*) ;01840
五、發明説明(3) 延伸至上蘩板,間隔件維持燁 ^ 柯庚、秆棒於t們所設計之直立關 係。 所有燦料束一包括那些具有部汾長度燃料棒一必須設 計在熱限度内操作。尤其是於沐水反應器内之私限度,亦 印臨界功率永遠有一個 m fe界功半疋田在燋料棒外 表面上冷却劑液禮薄膜破裂而被稱為、'轉換料,,的現象 所產生。 於此轉換料m,液料膜τ'再Μ料棒之外表 面。燃料棒外表面只曝露於冷却劑矣氣下。在分裂反應下 從燋料棒之燋料内郅至冷却劑之熱傳導會減少。燦料棒之 包殼變成過熱。自然,當燃料束内任—规料棒甚至在>2 長度任何地方達到如此之亦騰狀況時,功率則被限制:避 免違反此、''臨界功率"之限制值。 過去之實驗已集中於臨界功率之限制。已知薪由減少燦 料束頂端兩相匾域內之間距,可改良臨界功率。不幸…、 增加的間隔件造成额外之壓力損失。此额外之壓力損$造 成反應器某些功率程度有增亦不穂定的傾向。 .包括區域和廣大核心熱水壓以及核子熱水壓之不穗定 於這些原因,臨界功率之實驗重大之改良不能耕由減少= 水核子反':¾器燋料木頂端兩相匡域之間距而完成。 1 亦可配合所謂、、旋涡輪葉"至沸水核子反應器以 核子反應器内間隔件兩者。迻些装置可作扼要説明而易7 了解。 於 簡言之,所謂之旋滿輪#,置_在嫉料棒之空陳間。輪^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as家標準(CNS)T 4規怙(210x297公放} .......! · · · · (請先如^背而之注意事項孙碼良'\ 經 濟 屮 央 準 Xh A 工 消 i'i· /-V. it 杜 印 31 丄 ;01840
五、發明説明(4 ) 本身是由扭轉成樣旋型之金屬片所組成 子,这尥所增必:a k * 於先則巳知之例 後者之例子中 ’、<長度與反應器_料棒相同。於 =…中 隔件是從如…
Johansson 9 m m ^ Λ 〜 ^ 弄國專利4,913,895 ,公皮-人 EJ,常名无认 入》於1990年4月3 常名為硬肩輪禁結合間隔件树格 當這些旋滿輪葉加至反應器 的效果。 具有利的效果以及不利 有利的效果是自向上/奋Μ,k $ ν > "IU動的水和蒸汽中作水的分類。尤 、疋,向上流動的水和美汽。簡_祕你 、 …必問卑地説,不管扭轉金屬片 文蜂、旋型式,矣氣會繞著放— I现量灰渦輪葉向上流動。然而水益不 加入此向上流動。而此較重 敉I灼水從夂渴輪絷得到一水平速 度分量。當旋涡輪縈置於 _ 茶夏於燃料棒又空隙中,此較重的水籍 旋為輪葉之動量而水平地投射由技 _ 投射出時,具有衝擊鄭接蛾料棒 之有利故果。因此嶒加了臨界功率限制 "it〇 jtL /¾ 'Μ* 3· ~y~ <.\ * w ‘、疋不利政果疋增加屢力降。旋涡輪黹本身 會将淹水反應器项端兩相區域之愿㈣提高。此恳力降之 將會憎加亦水核子反應器在高功率/低流量狀沉下包 經 濟 屮 •Λ: 準 厂 1 工 杜 印 V. 含熱水赛不槐定及核子,熱水签不提定等之可能性。如此 情況,旋渦輪葉盖沒有大部份導入沸水核子反應器。 任何間隔件關於熱水簦性能之物理説明應祝流動組織中 冷却劑向上流通道與流動如何和間隔件作用而定。 單相水進入燋料組合之底部以加熱直到過冷沸騰發生。 在辨、料棒疋表面上形成有泡沫,但當它們接觸大量過冷流 」時,很快地凝結。在1〇〇 %功率/ 100 %流動狀況下, tee ^«^(CNb)"T4eit»(2i〇x29vr*T6 — 01840 五、發明説明(5 ) 將從婉料組合底部於底部間隔件和第二間隔件之間某處會 開始燋料束平均容積沸騰C aVerage bulk b〇Uing )。 現在主流動水流中之泡沫會成長而流動組織將從泡沫流動 進行至一種鍰型式或是泡沫流動其中個別小的泡沫開始結 合成為較大蒸氣錠。於這些過程期間,蒸氣如同泡洙或錠 於一連續液禮媒介中流動。 祝燋料束中間四遇某處之狀況而發生一流禮組織轉換。 現有如此多之蒸氣使它成為連續媒介體而液體則以一薄膜 流動在所有燃料束之立鳢表面上或是以水滴蝮連續蒸氣移 動。此環狀流動組織朴常重要,因其在一沸水型反應器中 將通常是發生變乾或沸騰轉換之處。 於一沸水型反應器中之限制臨界功半狀況可參照文詞如 變乾,沸騰危機,臨界熱流,燒毁以及沸騰轉換而择其一 。在此選用沸騰轉換一詞。沸騰轉變定義為燋料禾中熱傳 退化之第一狀況。此發生於環狀流動組織中,為薄液體棋 蓋住所有蛾料棒表面成為零薄膜厚度之結果。因而度生— 臨界功率問題。 發現
我們巳發現於具有部份長度辨、料棒之辨料束中可能有— 缺點。尤其是如此之燃料束在其顶端兩相區域中有臨界功 半限制的倾向。此臨界功半限制發生在撫料束顶端兩相區 域中之全長度嫉料棒内。從f驗中得知固繞和鄰接全長度 燃料棒之流動率可能在平均值以下。此顳然有產生轉換糸 騰和臨界功半限制的趙勢 ^01840
五、發明説明(6 ) 將可了解到本發現並蚌先前枝藝, 二上 賢就此發現可構成發明 s,末發明是妃合此發現。
發明搞A 使用於—沸水核子反 β ^ 種燋料束内,具有減少 壓力降傾向之部份長度燋料棒與間 』⑽抒和恢復壓力降之間 隔件附加裳置结合以增進臨界功率。燦料束包括一較佳情 =9乘9麵萍且垂…放置之礙料棒而為頂部和底部 2底間之-燦料通道所包團。繫板支撑辨料棒而允許在底 繫板進入水冷却劑以及在顶部繫板流出水扣所產生的蒸 汽。部扮長变蛾料棒分佈於維料棒料且與增加間距結: 。附加部份長度崎棒具料歸㈣之㈣。間隔件附 加(比如增加换料束顶端兩相匿域中的間3&)或者間隔件 W如輪# ’尤其是所謂之旋滿輪#)使用以恢復 由部份長度换料棒之插入所移除的I力降。如此在雄料组 合頂端兩相匾域中造成增進臨界功率性能的意外發現。 濟 t 央 準 人:1 ι\ 工 消 合 杜 印 51 達到所揭露故果的—種方法是嘈加辨料束頂端兩相區域 內間隔件總數,以增加鋈力降。間隔件分俾在礙料束底端 &域約20英叶中心上。嫉料束顶端兩相區域所,加間隔件 之數目包括將它們放置在小於2〇英吋的間距,如此允許在 烘料束頂端兩相區域中至少增加一個間隔件。附加之間隔 件並不是要求作為預防棒彎曲或流動引起振動之傳統目的 。實除上附加之間隔件所迨成燦料束頂端兩相區域中的爵 力損失將部份恢復至假如辨、料束只含有全長度嫉料棒姐泮 的賡力損失。然而,附加間隔件造成燃料束臨界功率的改 - -J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B家《率(CNS)T4規格(¾½公放) 201840 A! 五、發明説明(7) =此使蒂有部伶長度燦料榉的模料束具有部份長度維 、,楫两有之全部優點加上噌進臨界功率的附加利益。 •除了減少間距外,亦可把關件纪合輪#來使用。例如 逞些转葉可如我們較佳情況之部份或全部旋滿輪葉料。 輪葉在擬料棒之間容積空陳内與間隔件作裝配。如此之間 隔件,雖增加I料,但造成臨界功率之增進。在輪葉裳 於間隔件之例子,則不需要增加間隔件之間距。 W用以實現I力降之間隔件修改手段亦有揭露。可使 用相同間距之問隔件而具有,加垂直高度。此外,亦可使 用從較厚金屬結構製造之間隔件。簡言之,—種裳置—較 佳情況為間隔件—於㈣束頂端兩相區域内,冑使用部份 長度燃料棒以加㈣力降損失,(以實施本發明。 多它目的,特徵及傷赴 本發月 < -目的在於揭露出由於正確使用部份長度燦料 棒所產生愿讀損失以及由於間隔件附㈣置恢復原本減 少要力降之間的平衡。…增進臨界功率的效果。 本發月之進步目的在於説明較佳間隔件附接裝置經由 經 濟 屮 央 準 义:1 A 工 消 1\·· 合 社 印 51 增加磨力降用以增加眩《 潘 缸界功率。經由举例可使用增加間距 或是附加輪禁,例如邊·^ 欠渦輪葉。於任一種情況中,由於部 份長反m料棒 < 存在所減少之臨界功率遠小於因為間隔件 造成再獲得壓力降而所嶒之 界功半會增進改良。 …率。結果,整… 本紙張尺度遑用中a S家楳率(CNS) τ 4規怙(210)^^·
(访先W讀背而之注意事項Λ-揭义 經由举例,以及使用真實測栽組合與圓2〜2B之間距 以9乘9㈣㈣㈣有八個部份長0料棒分佈於嫉料 01840
五、發明説明(8 ) 束中,則在燃料束頂端兩相區域中矛 «啊Y孓壓力降改良8%或12 (請先閲請背而之注意亊項再碼t 崎/平方英对。由於部份長度嫉料棒之存在使臨界功率损 失可能在2至4%的範圍内。同時,因為減小間距的結果 ’撫料束頂端兩相區域之恩力降增加8崎/平方英叶。同 時整個部份長度蛾料榉姐陣獲得之臨界功率已由實驗量得 幻2 %的程度。則相對於具有全長度燦料棒之相同蝴料棒 束在I力降大禮上保持未變下,此臨界功率淨總增益可能 達到10 %。 關於減y間距,燋料束顶端兩相區域間隔件之總數會增 加。或者間隔件可能嶒加垂直高度。更者,作為代替品, 製成間隔件之材料厚度可增加。無論是那一種情況,只要 再獲得原有之壓力降,就能增進臨界功率故果。 關於本發明之輪葉實施例,將可了解輪葉妃裝在間隔件 上具有兩種功效。第―,它們為較高愿力損失裝置造成愿 力降而因此增進一燋料禾中它們特定位置、、下游,,(向上 )之臨界功率。如此’在間隔件使用具有輪葉的地方,可 以不要求減少間距。 經 濟 部 屮 央 I?: 乂·; {? 工 i'i- /-Ν» 社 印 3i 應了解到我們並不需要確認特定機構來造成臨界功率的 有利增加。我們要確認何處之恩力降增加,而且概料束填 端兩相區域之臨界功半也要增加。 將可了解嫉料棒之設計,在最後間隔件上方巳減少功半 输出。此種《情況,乃是因為是上端或最後間隔件不要求 對經過之流趑流動作顯著壓力降之故果。因此在最後之位 X y 一英高鎳間隔件對通過流禮流動有最小臨界功年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a國家料⑽x297j·^ 201840 五、發明説明(9) 故果而可使用相當的、士· θ ®的减少恩力降。 圚式簡述 圚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 燦料束透視斷開跑 具有部份長度燋料棒拓站 % ® ’説明燃料束 打停麵陣以及顯示燃料 的減少間距; 〈項端兩相區域 圖2A和2B為阛1 …、竹禾疋透視平面斯 情況為9乘9矩陣之部 面阑,説明較佳 干< 那份長度燃料棒,摩 特定矩陣可有相當吔變化; 嗯了了解到採用此 圏2C和2D為相似於但 7、U 4、相等於圖1烨姓社, 斷面31,説明較佳情.·兄丨〇 * 、棒芡透视平面 机佺滑况丨0乘丨〇矩陣之部 ST T tf* ffl A4.— 承1 度·撫料棒,摩 T 了解採用此特又矩陣可有相當地變化; 丨、 圖3A至3F為示意圓,説明間隔件單獨作為平面元件以 祝明本發明之八個間隔件沿著辨料棒的私向 部和底部繫板的相對位置。 ★對於顶
圈仏至4〇為扭轉前之透视侧團,Μ後㈣L 紀合一套圈型式Zlrcal0y w隔件按装旋渴輪葉之後的平 面®;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A工消汾合作社印驭 (請先閲請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良,If 圓5A至50為扭轉前之透祝側圏,扭轉後側視围,以 配合一套團1乂 ZirCaloy間隔件桉装旋渴輪葉桃 平面圏; 的 H6A至6C為扭轉前之透祝側阑,扭轉後側視阁,以及 配合一套图型式Zir cal oy間隔件桉装旋溻輪葉梢之後 平面®,在此梢具有扣接垂片延伸平行於間隔件套图側邊. ®7A和7B為旋渦輪葉在扭轉前後成為本發明蜂旋穴’ f紙張尺度逍用中《«家楳準(CNS)fM規格(210x297公使) ^01840 Λ 6 It 6 五、發明説明(10 ) 之惻祝圈; 先 閲 ifi 背 而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圖7C和7D為旋潘輪禁配合爹團間隔件之透祝側圓和平 面圖;以及, 圖8為一具有增加垂蒗高度間隔件之側視斷面圏。 較佳實施例之説明 麥照圖1,2A和2B,與本常相關之领域可由燃料禾之 先前技餐結構中了解。 圖示之一燃料禾B具有一横C附帶一頂繫板u與一底繫 板L。多數嫉料棒R支撢在底繫板L上,而向上延伸朝向 頂繫板U。此實施例所示,係使用一大的中心水管。 燋料束之操作可祝為大型沸水反應器C未顯示)内爐心 之一部扮。水流入底繁板L。水向上通過燃料棒r四周。 在此期間,產生蒸汽。最後,汽水混合向外往上通過頂繫 板U ·在此蒸汽產生期間,櫝C將爐心旁通容積從撚料束 之流動内部予以隔離。 如圍1,與圄3Α所示,七個間隔件S1至s 7均正常使用 。這些間隔件個別顯示於圖2Α和2Β中》 經濟部屮央榀準χ;π工消fr合作杜印览 關於《2Α,間隔件Se經由Sl佔據燋料束β之底端區域 之位置,以9乘9燃料棒矩陣圖示。這些間隔件包圍大水 管W且個別的撚料棒依遍當排列維持它們的分離高度。 麥照® 2B,圓示有上間隔件S ·和s 7。這些個別的間隔 件將辨、料棒矩陣提高到所誚、、部份長度燃料棒,/末端上方
為説明起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包括圓1 ,2A和2B 之9乘9矩陣。 本紙張足度遑用中《國家《準(CNS) T4規怙(210x297公址) 01840 五、發明説明(11 關於®2C,間隔件s,至L佔拨一媒料未底部區埤位置 類似於所説明燋料禾B之一丨〇乘10燋料捧矩陣。這些間 隔件包圍著大水管W,而且個別的燃料棒侬逋當的排列維 持它們的分離高度。 參照圖2D,阛示有上間隔件s •和&。這些個别的間隔 件將燃料棒矩陣提高到所謂、、部份長度燋料棒末端上方。 参照 DiX 等,I 闽 ± 4“ r w Λ .ν .. ι 長囷寻利5,112,570 ,公铈於1991 年’名稱為兩相壓力Ρ年減少沸水堂反應器组合設計( 前美國專利申請案號07/176,975 ,申請日為1991年,4 月4曰)。在那申請常中,揭露有放置一組部份長度燋料 棒Ρ於辦、料束内。 簡單地説’在問隔件S8上方以及間隔件%和3?之前,
使用部扮長度燃料棒。此部份長度燋料棒支禕在底繫板L 上。它們延伸向上穿過間隔件5 。它們在間隔件5上方— 短距離終止。 從間隔件5上方之終止點,部份長度燃料棒p界定了燋 料束頂端兩相區域内之空泡。 從此種结構中可明白其利益,這些均已於上説明。 將可進一步毫無疑問地了解到,經由多方面的測我,我 們巳發現到於説明燃料束顶端兩相區域之所預期的臨界功 半較燃料束内所有全長度烘料棒為少。亦印,在部份長度 燋料棒上方以及通過全長度燃料棒R之活動燃料末端,可 飩在烘料棒過早達到臨界功率狀況。在如此情況下,整個 燃料束必須限制使得在任一單獨燃料棒R上沒有個別的點 _____ __—广 本紙Λ尺度边Λ1中SH茱烊华(CNS)llM珙彷(2丨0父297公«:) 7t iWI in 背 而 之 注 意 項 *iTh- % ——^ 一 201840 Λ t) Ιί 6 五、發明説明(12) ,超通臨界功率限制值。 參照圖3A至3F,以圖示説明本發明β 只有圖3Δ说明先前技蘩。特別只説明兩個元件。 首先,有一样圖40 ·样圈40顯示七個間隔件s〜
1〜S 岣在20英吋中心上。 ρ大 此袢围 ο靖先閲筇背而之注念本項再? 第二,圖示一部份長度燋料棒P。部份長度燋料棒 約長度為1〇2英叶,且剛好終止在間隔件5#上方 説明圖1之結構。 圖3B為較佳具蹬f施例。尤其它構成之桀構已 只限應用 在真實測試。部份長变换料棒P之長度為102英 、J。從間 隔件Sl至間隔件S,之間隔件分钸與以前相同。間隔件s ,S 7和S a則分別在1 3 .3英呀中心上。將可了解 研’另增加 有一間隔件Se。 以下所有之實施例中,將可了解到附加間隔件較須要以 維持燦料棒對抗燃料棒實曲之數目為多,且以並排關係來 設計。此外’間隔件為套圈型式間隔件,使用—相當薄之 Zi real oy金屬(大約千分之二十英吋的厚度)。已澄實可 改進臨界功故成果。 —旦了解圓3B之架搆,可聯想到其它可能之架搆。 關於圖3C,样®40類示一部份長度烘料棒約為u5英吋 長,上延伸至,穿過而包括間隔件Se。間隔件之分難相同 於圖3B · 參照ffl 3D,使用一 1 13英叶之部份長度燦料棒。只有間 隔件s‘以上間隔件之間隔有所不同。從間隔件s‘至間隔 t紙》尺度遑用中_ *家《準(CNS) T4規格(2丨0X297公龙) 咐84〇 Λ 6 _____Π6__ 五、發明説明(13 ) 件S β ,閔隔件是在15英吋中心上。
關於圈3Ε,將可了解到間隔件之間隔維持相同於圓3D 。然而,部份長度狀料棒為97英叶長,因此繫緊在間隔件 S 5上。 關於® 3F,此種設計顯得具有超出圖3B所敍較佳具禮 貫施例之潛力。於寫此專利説明書時,此栾構並未特別作 則試。故我們並無請求作為較佳具髏實施例,但要注章此 鼓計可能是有利的事實。 簡單地説,間隔件^以上,間隔件Ss,Se,37和8 又間距爲漸減。此設計所用之部份長度燃料棒的長度為^ 英吋,且延伸通過間隔件Se。在間隔件*ss之間的 隔離特別使用18英吋。間隔件Si和Se則使用16英吋之隔 離。間隔件Se和S7之間隔羔丨4英吋。最後,間隔件% 和S·之間隔為丨2英吋。 於此後者設計中將可了解到在燃料禾部份之漸減間距中 會噌加空泡部份。 可發現到除了增加間距外,關於部份長度辨料棒中燋料 束之頂端兩相區域以間隔件配合旋滿輪葉結構具有相同之 屮 央 準 A 工 消 1Ϊ· if- 杜 印 11 整禮有利成效。特別是增加臨界功率,卸使插入具有旋满
輪葉之聞隔件會在嫉料束之兩相區域中造成恢後H 如朴全部-改良之#力降。於是,以下之結構為間隔件之 換範’當其經由配合旋蜗輪葉而留有規則間距以產生一個 嶒加臨界功半現象。 參照圏4A,—工型垂片1〇9於頂端區域具有委片⑴以
(請先閲1?背而之注意事項#塡(. 01840
五、發明説明(14 )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碼今 及垂坪112在扭轉前,以平面方式顯示。圏4B顯示此結 構在试轉配置中。圖4C顯示旋渦輪葉釔合套圏於它們各 自之頂端和底端。於此架構中,垂彳1〇9之主要部汾使水 偏向間隔件《蛾料棒而使美汽繼續向上。較重要地是此間 隔件當配合圓3A之間隔件% ,s^〇Ss或者團3β—奸 〈間隔件S·,S7,%或3,時,使具有部份長度燋料棒 之燦料束有钝力得到嶒進臨界功率。 汪意其差別特性是很重要。阁3A所揭露習用間隔件結 。部份長度㈤、料棒是為先前㈣。然而,當具有旋消輪葉 間隔件另外加入—具有部份長度燃料棒之燦料束時,則可 實現本發明之增進臨界功半限制。 旋渦輪葉不須要延長整㈣隔件之長度。冑a特別説 明在担轉前之-旋渴輪葉端垂片i32。此旋滿輪葉端垂^ 132顯示在扭轉和附接於套图間隔件結構,而以側視和平 面圓分別説明於圏5B和5C。垂片μ ?扦从▲取 要斤132所發生附接在套圏 F文側,使得間隔件S上方產生擾流分体突起。 亦可使用其它結構。參明厠fiA a, _ , ^ ^ 子一阑6A,顯不扭轉前具有懸臂 M2之—垂片14〇 ·於各自的團“和“中,附接垂片出 現在帶有全長懸肯之套圏F影窨懸肯之堅固扣接 的程度。 ® 最後參照ffl 7A,顳示一夫叔姐仙斗. 糊 未担轉狀態芡旋涡輪葉139。 照ffl 7B ,各自的旋涌輪絷139 得垂片14〇則準借 用來附接在一套图間隔件上。 货 麥照® 7。和7〇可看見附接在各自的套图。參照圏 ___ _______— Lj '— 本紙 + β β «tt^(CNS)T4«iS(2J〇x29/^*) ~ 01840 Λ fi Ιί 6 五、發明説明(15 )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7·'·:,: V 可λ意到一重要細茚。連續幅板142並不妨破在間隔件底 部之a間或間距是柞常重要的。如此之干擾可能會嚴重地 改變套圈F之並排空間。於是,垂片139具有—長度使速 續幅板142排列在並排套图f下面。 如前所述,其它結合間隔件之手段可使用以實现螬加壓 力降。例如,於團8 ,使用一嶒加垂直高度之間隔件。此 外,亦能使用從較厚金屬板所製具有金屬結構之間隔件。 所有之作法是要求經由插入部份長度燦料棒之完成而能再 獲得至少一些的壓力降。 關於此再獲得屡力降之延伸,我們較喜歡取旧少於所有 達成之壓力降•因此,使燋料束頂端兩相區域之壓力降少 於相同燃料束而只具有全長度辨料棒之壓力降。 經 部 屮 k 準 ί\ 工 消 合 社 印 31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使用嘈加間距或者在燃料束頂端附接 旋滿輪#在與兩相流協同之間隔件上。我們依賴流鳢通過 間隔件之後,間隔件與流體共同作用之故果。此、、下游流 動,'在兩相流體已通過間隔件之—後,從間隔件向上發生 。此種故果對於間隔件St (闲3B — 3F ),間隔件^和 間隔件s a是很重要的。 最上端之間隔件,圖从中間隔件ST以及圖3B — ”中 之間隔件S ·為此流動康則的例外。 __ ____~~ f7 本紙»尺度边用中《 Η家標準(CNS) Ή規ΙΜ2Κ1χ297公;¢) 圓3A之最上端間隔件s?或者阛3β — 3F中之間隔件s· 並不要求是為一套图&式間_或者巳附接有^輪絷。· 於大部汾擬料員载中,在最上端間隔件以上每英,尺千瓦輸 出不在一水平上,其中轉換·料可"至相反臨界功率值 201840 五、發明説明(16 ) 直生。目此,—種具有低惠力降與較高中子吸收之英高錄 間隔件可被成功地使用在此位置。此種上端間隔件不需要 釔合螬加間距或是揭露旋涌輪紫。 顯然本發明將容許修正。 進一步可認知,部份長度燋料棒終端點以上之減少間距 ,為本發明之一主要特徵。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Η Β家標毕(CNS)fM規ΙΜ210Χ297公放) « » « ..........................r* (請先閲ift背而之注念事唄冉堝·~'-'

Claims (1)

  1. it濟部屮央诈芈局EX工消費合作社印s AT B7 C7 D7 'EirWigT" L01840 % 史中讀專利範圍修正衣(82± Γ'申綺專利範® ΐ·—種維、料束用於’'弟水反應器中’在槽包圍嫩料組合範團.. 内具有分灕·嫉料禾之燃料棒;其中之燃料束包括: —说數燋料棒放置於槽內,每—個燃料棒含有可引起 核分裂材料用於有足夠的逡當水之冷却劑以及遑當中子 之存在時,岌生核子反應; —底繫板用以支撑槽内供料棒之燋料禾,底繫板結合 槽底部以關閉槽之底端,底繫板提供界定開口使槽內水 冷却劑在燋料棒之間流入,用於前述核子反應期間產生 蒸汽; 在燃料束內核子蒸汽產生反應期問,说數媒料棒從蜒 料束內定義有一單相區域水之底繫板延伸至蜒料束內定 義有一兩相區域水和蒸汽之燃料束向上部份; —頂繫板用以支撑规料棒之燃料束頂端’頂繫板結合 槽之頂部,頂繫板提供開口於核子反應期間使槽內水和 所產生之蒸汽流出; 沿著m料棒而介於頂和底繫板間預選高度之間隔件用 以維持燃料棒沿燃料組合長度方向作空間隔開放I , 设數燃料棒為部份長度燃料棒從底繫板达仲朝向頂繫 板,部份長度规料棒在到達頂繫板之前燃料禾頂端區域 内終止,而在核子蒸汽產生反應期問,造成撫料禾頂端 兩相區域内減少磨力降; 維、料禾改良包括有: 結合間隔件装置籍部伶長度維_料棒實現以恢後至7 — 些之減少藶力降,因此在具有部汾長度嫉料捧之嫉料气 .................................................rk..............................tr ί (請先背面之>±意事項再漢¾本百)
    六、申謗專利砭® —— 01840 中完成了改良臨界功率性能。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度蜒料棒所f σ w <辦' 料束,耩部份長 π 現者,只是恢復部 降。 飞知但非全部之減少壓力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丄項 吏1¾达;丄 视料束,包括嫉料 禾頂瑞兩相區域中之減少間距。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 附接至間隔件。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 疋燃料束,其中間隔 件於蝶料束頂端兩相區域中, — 具有向上逐漸減少間距。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項 貝之傲杆束,包括旋渦輪葉附接 至間隔件。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園第1項之礙料束,包括具有 增加垂直高度間隔件。 8’ 一種燃料束用於濟水反應器中,在槽包_料組合範_,具有分離 埏料束之蜒料棒;其中之埏料束包括: 紀濟部屮央櫺半局只工消费合作社印- (荈先聞祛背面 <辻意事項再填"本页) 包括輪葉 料束 —復數媒料棒放置於橫內,每—個燃料棒含有可引起 扶分致材料用於有足夠適當水冷却劑以及適當中子之存 在時,產生核反應; 底繫板用以支#精内媒料棒之燃料束,底繫板結合 精底部以關閉槽之底端,底繫板提供界定開口使楮内水 冷却劑在蜒料棒之間流入,用於前述核子反應期間產生 蒸汽; 在燃料束内核于矣汽產生反應期間,说數換料棒從燋 2 01840 AT B7 C7 D7 濟 部 中 央 操 準 局 印 六、申請專利範® 料禾内定義有一草相區域水之底繫板延伸至蜒料束内定 義有一兩相區域水和矣汽之蜒料束向上部份; —頂繫板用以支撑蜒料棒之蜒料束頂端,頂繫板結合 槽之項部,頂繫板提供開口於核子反應期間,使槽内水 和所產生之蒸汽流出; 沿著蜒料棒而介於頂和底蘩板間預選高度.之問隔件用 以維持燃料棒沿燃料組合長度方向上作空間隔開裝置; 後數燦料棒為部份長度燃料棒從底繫板廷仲朝向頂繫 板,部份長度继料棒在到遠顶繫板之前燃料禾頂端區域 内終止,而在核子蒸汽產生反應期間,造成蜒料束頂端 兩相區域内減少壓力降; 上述燃料禾之分佈改良包括: 間隔件於上述組合第一底部份内具有至少—第—垂直 分佈從一第一垂直區閔底繫板至部份長交蝶料棒末端; 間隔坪具有至少一從上述第一部份上方組合第二部份 内之第二和較小垂直分佈,用以恢復辨料束頂端兩相區 域內至少一些之減少惡力降’因此存在於部份長度规料 棒上方的間隔件嶒進了嫉料束項端兩相區域內之臨界功 率。 9. 一種燋料束用於沸水反應器中/ #,备團燦、料詛入益圍肉凡东公雖雄 料束之燃料棒;其中之换料束包括^組合範圍內具艰分離燃 一燃料精具有垂ί达伸埜形成一連續精圍繞一蜒料組 合容積,上述槽開放於底端用以嘴合—底繫板,而在頂 甲 4 (210X297公廣) ........................................-.........^..............................ίτ.............一..............^ f請先閲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201840 A"; B: C: D- 端有一開孔與頂繫板噃合; ...............................................-.^ , ί {請先¾¾背07之注意事颅再滇寫本百) 一说數蜒料棒放置於楮內,每—個辨料棒含有可引起 核分装材料用於有水冷却劑存在時.,直生核反應; —底繁板用以支撑楕内蜒料棒之燃料束,底繁板结合 槽底部以關閉槽底端,底繫板提供界定開口使槽内水在 擬料棒之間流入,用於核子反應期問產生矣汽; 在换料束核子蒸汽產生反應期間,後數燋料棒從堍料 束内定義有一單相區域水之底繫板延仲至燋料束内定義 有一兩相It域水和蒸汽之埏料禾向上部份; —頂繫板用以支撑择、料棒之礁料禾頂端,頂繁板結合 槽之頂部以關閉上述椅頂端,頂綮板提供開口於核子反 應期間使槽内水和蒸汽從一產生蒸汽中流出; 沿著燃料棒而介於頂和底繫板間預選高发之問隔件, 闬以維持燃料棒沿燦料組合長度方向作空間隔開放亙; 设數燃料棒為部份長度蜒料榉從底繫板廷仲朝向頂繫 板,部份長度埏料棒在到達頂繁板之前埏料禾兩相區域 内終止,而造成蜒料束頂端兩梢医域内之減少蜃力降; 間隔件分佈之改良包括: 燦.料束頂端兩相區域内至少一間隔件具有旋渦輪葉附 如在上述間隔件,以恢復烘料未頂端兩相區域內至少— 些之減少磬力降,因此燃料未之移界功半有所增進。 er 二----—___ __ ^______ 度通用中g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m0X297公货)
TW081102502A 1991-05-17 1992-04-01 TW2018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0193191A 1991-05-17 1991-05-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0B true TW201840B (zh) 1993-03-11

Family

ID=2481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1102502A TW201840B (zh) 1991-05-17 1992-04-01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0514116B1 (zh)
JP (1) JP2521003B2 (zh)
DE (1) DE69208730T2 (zh)
ES (1) ES2084283T3 (zh)
TW (1) TW2018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6812A (en) * 1991-05-17 1995-05-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ptimized critical power in a fuel bundle with part length rods
ES2086826T3 (es) * 1992-06-10 1996-07-01 Siemens Ag Elemento combustible de un reactor nuclear con una estructura reticular para la generacion de turbulencias.
US5371768A (en) * 1992-12-14 1994-12-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wirl type spacer for boiling water reactor fuel
US5488644A (en) 1994-07-13 1996-01-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pring assemblies for adjoining nuclear fuel rod containing ferrules and a spacer formed of the spring assemblies and ferrules
US5519747A (en) 1994-10-04 1996-05-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spacers for a nuclear fuel rod bundle
US5546437A (en) 1995-01-11 1996-08-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pacer for nuclear fuel rods
US5566217A (en) 1995-01-30 1996-10-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duced height spacer for nuclear fuel rods
US5675621A (en) 1995-08-17 1997-10-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duced height flat spring spacer for nuclear fuel rods
SE510656C2 (sv) * 1997-10-01 1999-06-14 Asea Brown Boveri Bränslepatron för kärnreaktor
DE10107037A1 (de) * 2001-02-15 2002-09-19 Framatome Anp Gmbh Brennelement
US8509377B2 (en) * 2009-10-02 2013-08-13 Global Nuclear Fuel—Americas, LLC Fuel bundle designs using mixed spacer typ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8204A (en) * 1986-09-17 1987-10-0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Intermediate flow mixing nonsupport grid for BWR fuel assembly
US5112570A (en) * 1988-04-04 1992-05-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wo-phase pressure drop reduction bwr assembly design
JPH0713664B2 (ja) * 1989-04-26 1995-02-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燃料集合体および燃料スペー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514116A1 (en) 1992-11-19
DE69208730T2 (de) 1996-09-26
JPH05150068A (ja) 1993-06-18
EP0514116B1 (en) 1996-03-06
DE69208730D1 (de) 1996-04-11
ES2084283T3 (es) 1996-05-01
JP2521003B2 (ja) 1996-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40B (zh)
JP6319916B2 (ja) 燃料アッセンブリ
US5229068A (en) Optimized critical power in a fuel bundle with part length rods
JPS6383690A (ja) 燃料集合体用のフローミキシング中間格子
US11404177B2 (en) Reactor fuel pellets with thermally-conductive inserts, and related reactor fuel pellet arrangements
EP2589049B1 (en) Triuranium disilicide nuclear fuel composition for use in light water reactors
JP6791511B2 (ja) 原子炉
JPH06342092A (ja) 短寸燃料棒を備えた燃料バンドルにて最適化された限界出力
US11056248B2 (en) Heterogeneous core designs and thorium based fuels for heavy water reactors
JPS6116035B2 (zh)
JPS62293185A (ja) 核燃料集合体
WO1993013530A1 (en) Core of reactor, fuel assembly and fuel spacer
JP6409051B2 (ja) ウラン、ガドリニウム及び酸素で作られた新規物質及びその消耗性の中性子毒としての使用
CN109545397A (zh) 一种纳冷快堆堆芯结构
JPS5927287A (ja) 高速増殖炉
Schriener et al. Neutronics Optimization of UN Fuel Pin Assemblies for a Sodium-Cooled, Small Modular Reactor
JP3161798B2 (ja) 燃料集合体
GB848901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nuclear reactors
Pontani et al. Condensation tube for a blow-off device for limiting excess pressure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especially in boiling water nuclear plants
JPH01109296A (ja) 燃料集合体
Hegyi et al. Calculation of the local power peaking near WWER-440 control assemblies with Hf plates
RU2548024C2 (ru) Активная зона реактора на быстрых нейтронах с натриевым теплоносителем
Baj et al. On the heat transfer in a straight-tube steam generator
Hellman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a Gas Cooled Reactor of Special Form
Schins Contribution to the boiling curve of so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