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8663A - 吸鼻裝置 - Google Patents
吸鼻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38663A TW201838663A TW106113191A TW106113191A TW201838663A TW 201838663 A TW201838663 A TW 201838663A TW 106113191 A TW106113191 A TW 106113191A TW 106113191 A TW106113191 A TW 106113191A TW 201838663 A TW201838663 A TW 20183866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cavity
- nasal
- suction
- wall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種吸鼻裝置,主要係由一腔體、一蓋體及一吸鼻軟管所構成;該腔體係設置一吸入口、一連接配設在內壁之引導管路,引導管路之末端部位於腔體設置一排出口,該開口上方部份延伸形成一擋部,藉由該擋部覆蓋引導管路之開口上方,另於一側面上分別形成開孔;該蓋體分別接合該開孔而形成一容置空間;該吸鼻軟管其能氣密地嵌合於腔體之吸入口,當吸鼻軟管外部直接吸取鼻涕,回收之鼻涕從吸鼻軟管內端滴落在容置空間再由該開口吸入,藉由該擋部防止徑粒較大的鼻涕直接阻塞該開口,而使徑粒較大的鼻涕無法由該開口吸入之功效。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鼻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提供吸取鼻涕的引導管路之開口吸引流量穩定,達成引導管路上的擋部能防止徑粒較大的鼻涕直接阻塞引導管路之開口的吸鼻裝置。
習用吸鼻裝置係如美國公告第20150367044號專利案,專利名稱:用於吸鼻器的收集構件,其主要構成特徵為:該軸環24最好包含一凸壁24a,其開口在第二內端23的方向,即軸環24至少部分地為杯型且面向第二內端23。在第二內端23的方向上開口的凸(杯形)壁24a進一步有助於將鼻涕保持在第二管狀元件22外。當收集構件10保持在顛倒位置(軟管連接端18在其頂部)時,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第一管狀元件20吸入的鼻涕被噴到第二管狀件22的外壁22a上,並在第二內端23的方向向下延伸。
在這種情況下,軸環24的杯形壁24a將鼻涕引導遠離第二內端23環軸24最好從面向環軸24的殼體12的部分隔開。最好,套環24的尺寸和位置使得不管收集構件 10的位置(例如當其軟管連接端18在其頂部時被保持倒置,或者當抓握區域13a、13b中的一個抓握區域13a在其頂部),環軸24不會拉動沉積在殼體12的內側上的鼻涕(考慮在一次使用期間收集的鼻涕的常見量),因此鼻涕無法沿著套環的壁24a並且最終通過第二管狀腔室22a的壁22a,並且通過第二內端23被吸入第二管狀元件22;而其構成上之主要缺點為:結構設計複雜,且鼻涕必須在該腔體14內累積一定的量,才會被吸入第二管狀元件22。
由此可見,上述習用物品仍有諸多缺失,實非一良善之設計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吸鼻裝置,藉由擋部覆蓋開口上方,因此可控制開口吸引流量維持不變,達成提高吸鼻裝置性能。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吸鼻裝置,一概呈片狀的擋部附接至引導管路吸入鼻涕之開口的一外側,該引導管路具有一圍繞內壁的一內周邊部分之側周邊壁形狀;在腔體的一縱長方向延伸之概呈圓形的吸入口係形成連通於外側壁與內壁中,在內壁往上歪斜地延伸至一內側之吸鼻軟管係形成於開口的外周其下邊緣上,而吸鼻軟管的下邊緣定位在一大致與開口外周其下邊緣相同之高度。
可達成上述發明目的之吸鼻裝置,包括有: 一腔體,係於腔體設置與外部大氣連通之吸入口、一連接配設在內壁之引導管路,該引導管路之開口與吸入口相鄰,引導管路之末端部位於腔體設置一與抽氣回收裝置之吸氣口連通之排出口,該引導管路之開口上方部份延伸形成一擋部,藉由該擋部覆蓋引導管路之開口上方且包圍該開口之周圍方向之一部份者,另於一側面上分別形成開孔而與外界空間相通;一蓋體,分別接合該腔體的側面之開孔,以配合該腔體而於內形成一容置空間;一吸鼻軟管,係具有形成為軸線方向長之滴管狀,其能氣密地嵌合且能拆裝的連接於腔體之吸入口,其吸鼻軟管內端延伸收容於腔體內之容置空間且超出擋部以直線的方式延伸,當吸鼻軟管外部直接吸取鼻涕,回收之鼻涕從吸鼻軟管內端滴落在容置空間,藉由該擋部阻止該鼻涕直接流向引導管路之開口方向,而得以控制開口的吸引流量維持,達成擋部能防止徑粒較大的鼻涕直接阻塞開口,而使徑粒較大的鼻涕無法由開口吸入之功效。
1‧‧‧腔體
11‧‧‧吸入口
12‧‧‧排出口
13‧‧‧內壁
14‧‧‧容置空間
15‧‧‧開孔
2‧‧‧引導管路
21‧‧‧開口
22‧‧‧艙壁
23‧‧‧連結形部分
3‧‧‧擋部
4‧‧‧蓋體
5‧‧‧吸鼻軟管
51‧‧‧外部
52‧‧‧內端
53‧‧‧排出孔
6‧‧‧抽氣回收裝置
A‧‧‧吸鼻外殼
100‧‧‧吸鼻裝置
圖1為本發明吸鼻裝置之頂面立體組合圖;圖2為該吸鼻裝置組裝於手握式抽氣回收裝置之示意圖; 圖3為該吸鼻裝置組裝於移動式抽氣回收裝置之示意視圖;圖4為該吸鼻裝置之頂面立體分解視圖;圖5為該腔體、引導管路之側視圖;圖6為該腔體、引導管路、吸鼻軟管之側視圖;圖7為該腔體之立體側視圖;以及圖8為該腔體、吸鼻軟管之立體側視圖。
請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所提供之吸鼻裝置,主要包括有:一腔體1、一蓋體4、一吸鼻軟管5以及一抽氣回收裝置6所構成;該腔體1(Cavity)設置與外部大氣連通之吸入口11、一連接配設在內壁13之引導管路2,該引導管路2之開口21與吸入口11相鄰,引導管路2之末端部位於腔體1設置一與抽氣回收裝置6(purge recovery unit)之吸氣口連通之排出口12,該引導管路2之開口21上方部份延伸形成一擋部3,藉由該擋部3覆蓋引導管路2之開口21上方且包圍該開口21之周圍方向之一部份者,另於一側面上分別形成開孔15而與外界空間相通;該蓋體4分別接合該腔體1的側面之開孔15,以配合該腔體1而於內形成一容置空間14;該吸鼻軟管5係具有形成為軸線方向長之滴管 狀,其能氣密地嵌合且能拆裝的連接於腔體1之吸入口11,其吸鼻軟管5內端52延伸收容於腔體1內之容置空間14且超出擋部3以直線的方式延伸,當吸鼻軟管5外部51直接吸取鼻涕,回收之鼻涕從吸鼻軟管5內端52滴落在內壁13或容置空間14,藉由該擋部3阻止該鼻涕直接流向引導管路2之開口21方向,而得以控制開口21的吸引流量維持,達成擋部3能防止徑粒較大或乾燥的鼻涕直接阻塞開口21,而使徑粒較大或乾燥的鼻涕無法由開口21吸入之功效。
吸鼻裝置100之吸鼻外殼A係合成樹脂製,且構成為一體地結合腔體1與蓋體4。腔體1係形成為側面開放之弧形圓柱狀,又,腔體1係於內壁13係具有形成有一吸入口11、包含一開口21之引導管路2及閉合其引導管路2側面之艙壁22且形成為密閉狀之一管路,腔體1係具有形成為上下方向長之滴管狀之吸鼻軟管5及該吸鼻軟管5氣密地嵌合其腔體1上面之吸入口11,又,蓋體4之上面係氣密地嵌合連接於腔體1之開孔15側面且可拆裝。
如圖4至圖7所示,角筒狀之吸入口11係朝腔體1傾斜一角度一體地凸設於腔體1,且通過該吸入口11相互地連通腔體1內與蓋體4內之容置空間14。於腔體1上之吸鼻軟管5固定有朝軸線方向延伸之內端52,該內端52係通過前述吸入口11縱通腔體1內,且吸鼻軟管5其外部51係貫通設置於該腔體1外壁之吸入口11並朝其外側突出, 且藉由緊縮結構(圖中未顯示)緊固固接於該吸入口11,使吸鼻軟管5固定於吸鼻裝置100之腔體1上且可拆裝。
於腔體1之內壁13,即,吸鼻軟管5之內端52開設有鼻涕之排出孔53,且該吸鼻軟管5之排出孔53係與內壁13該引導管路2之開口21形成錯位構造(dislocation structure),該排出孔53與該開口21係間隔形成一錯位邊界(dislocation boundary)。
形成於吸鼻裝置100之吸鼻軟管5之內端52係通過吸鼻軟管5其之外部51與外部大氣連通,且吸鼻裝置100之腔體1係如一般藉由抽氣回收裝置6將外部大氣與鼻涕混合後導引至腔體1內之容置空間14;如圖5所示,該吸入口11在前述腔體1前面傾斜一角度,如圖6所示,該吸入口11連接有配設在腔體1內部容置空間14之吸鼻軟管5,該吸鼻軟管5內端52之排出孔53在腔體1內部之容置空間14。再者,內壁13形成有一引導管路2;該引導管路2之末端部位於腔體1設置一與抽氣回收裝置6之吸氣口連通之排出口12,該引導管路2之開口21上方部份延伸形成一擋部3,藉由該擋部3覆蓋引導管路2之開口21上方且包圍該開口21之周圍方向之一部份者。
本實施型態中,如圖6所示,與外部大氣連通 之吸入口11正上方,該吸鼻軟管5其能氣密地嵌合且能拆裝的連接於腔體1之吸入口11,且該內壁13安裝有藉由塑料成型為導流形(參照圖8)之擋部3,藉由該吸鼻軟管5內端52覆蓋引導管路2之開口21上方。此處,引導管路2之開口21前端位於較吸鼻軟管5內端52之排出孔53前方之位置,該引導管路2之開口21後端位於較吸鼻軟管5內端52之排出孔53後方之位置,該吸鼻軟管5之排出孔53係與該引導管路2之開口21於容置空間14形成錯位構造(dislocation structure),因而,引導管路2以通過腔體1之五分之二圓周長以上的方式設置。且,如圖5所示,引導管路2之寬度尺寸設定成較腔體1之吸入口11之直徑尺寸大,藉由引導管路2以大於吸入口11之該直徑尺寸以上的方式設置。
且,從側面看來,引導管路2係設置形成朝腔體1之吸入口11反側(腔體1後方)依照內壁13形狀向下傾斜,此處將說明關於引導管路2之構造。
該引導管路2前端部分形成缺口,以及該引導管路2側面部分形成缺口之連結形部分23,如圖4及圖5所示,該連結形部分23提供用以嵌入艙壁22,該引導管路2之側面藉由艙壁22固定在缺口外周。再,該引導管路2之末端部位且位於腔體1處一體形成有排出口12,使排出口12凹設在該腔體1且位於引導管路2之末端部位,當艙壁22固定在引導管路2之側面之連結形部分23後,該排出口12 則封閉的設置於引導管路2之末端部位。
本實施型態中,由於將覆蓋引導管路2之開口21上方的導流形擋部3安裝在引導管路2之開口21正上方,即使從吸鼻軟管5內端52滴落在容置空間14之鼻涕,沿著擋部3流到腔體1內壁13或容置空間14,亦將藉由導流形擋部3承接吸鼻軟管5內端52而回收之該鼻涕,且沿著傾斜之擋部3底面流到腔體內壁13或容置空間14,或於使用中時從該擋部3最低端滴落在腔體內壁13或容置空間14。然後,此時,由於藉由部份形成在引導管路2之開口21上方的擋部3,阻止滴落在內壁13或容置空間14之鼻涕直接流向開口21方向,因此確實地防止鼻涕直接從開口21吸入徑粒較大或乾燥的鼻涕,而能維持開口21的吸引流量。
本實施型態中,由於藉由擋部3以傾斜一斜面並已全長及全寬的方式覆蓋過引導管路2之開口21,因此更確實地防止徑粒較大或乾燥的鼻涕從該引導管路2之開口21吸入抽氣回收裝置6,從而簡易的將液體狀之鼻涕從該引導管路2之開口21經引導管路2再從排出口12輕易吸入至抽氣回收裝置6。
於引導管路2之開口21遠離吸鼻軟管5之內端52之排出孔53,擋部3係沿著該引導管路2外側一體地垂下。如圖8所示,為了覆蓋開口21,該擋部3係朝遠離該開口21之方向延長後彎曲為覆蓋開口21之周圍方向之一部份且與 吸鼻軟管5之內端外壁接近,因此,前述擋部3可覆蓋開口21遠離吸鼻軟管5內端52側之大致半部。又,腔體1之吸入口11附近之引導管路2其下端係朝吸入口11反向延長,且其引導管路2係與擋部3相對並延伸為與該擋部3並列,又,其開口21係構成與前述擋部3之前端傾斜一銳角。又,如圖6與圖8所示,前述擋部3與引導管路2之內緣壁係於外側開口21形成彼此相對之二層壁,且於該等擋部3與內緣壁間形成一開放之空隙。
抽氣回收裝置6啟動時,抽氣回收裝置6之吸氣負壓所吸入的鼻涕會從吸入口11上的吸鼻軟管5通過開口21導入引導管路2內部,導入引導管路2內部之鼻涕通過末端部位之排出口12後,從排出口12導入抽氣回收裝置6。然後儲存在抽氣回收裝置6中。
本實施型態中,由於為了防止防止徑粒較大或乾燥的鼻涕直接經由開口21吸入抽氣回收裝置6,而採用使開口21朝橫向或下方,或藉由擋部3覆蓋開口21周圍方向之一部份者之構造,因此開口21可實現所謂直接吸取液狀的鼻涕,而得以控制吸氣阻力降低,達成提高抽氣回收裝置6性能。
綜上所述,本案不但在空間型態上確屬創新,並能較習用物品增進上述多項功效,應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 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Claims (2)
- 一種吸鼻裝置,包括:一腔體,係於腔體設置與外部大氣連通之吸入口、一連接配設在內壁之引導管路,該引導管路之開口與吸入口相鄰,引導管路之末端部位於腔體設置一與抽氣回收裝置之吸氣口連通之排出口,該開口上方部份延伸形成一擋部,藉由該擋部覆蓋引導管路之開口上方,另於一側面上分別形成開孔而與外界空間相通;一蓋體,分別接合該腔體的側面之開孔,以配合該腔體而於內形成一容置空間;一吸鼻軟管,係具有形成為軸線方向長之滴管狀,其能氣密地嵌合且能拆裝的連接於腔體之吸入口,其吸鼻軟管內端延伸收容於腔體內之容置空間且超出擋部以直線的方式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鼻裝置,其中該擋部與引導管路之內緣壁係於外側開口形成彼此相對之二層壁,且於該等擋部與內緣壁間形成一開放之空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13191A TWI638669B (zh) | 2017-04-19 | 2017-04-19 | Nasal suction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13191A TWI638669B (zh) | 2017-04-19 | 2017-04-19 | Nasal suction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38669B TWI638669B (zh) | 2018-10-21 |
TW201838663A true TW201838663A (zh) | 2018-11-01 |
Family
ID=6479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3191A TWI638669B (zh) | 2017-04-19 | 2017-04-19 | Nasal suction devic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386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6165B (zh) * | 2022-03-15 | 2023-03-11 | 北群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吸鼻裝置 |
-
2017
- 2017-04-19 TW TW106113191A patent/TWI638669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38669B (zh) | 2018-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85749B1 (ko) | 모유 착유기 | |
US20080054497A1 (en) | Vented cap humidification system | |
CN106998803B (zh) |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 |
US7827995B2 (en) | Interlocking hookah pipe | |
CN105640433B (zh) | 真空吸尘器及集尘装置 | |
TWI754566B (zh) | 吸鼻液裝置及通道形成方法 | |
US20100241091A1 (en) | Sputum collecting device | |
CN109862864B (zh) | 喂食瓶装置 | |
TWI638669B (zh) | Nasal suction device | |
US10799426B2 (en) | Nipple structure | |
US380835A (en) | Waltee f | |
US7959021B2 (en) | Air inlet for a baby bottle | |
JP6053718B2 (ja) | 体液吸引器 | |
CN210355492U (zh) | 吸奶器 | |
KR102081941B1 (ko) | 청소기 | |
CN207252787U (zh) | 电子烟开关式吸嘴 | |
CN107890137A (zh) | 高嘴水烟壶 | |
CN104873402A (zh) | 一种儿童咬式饮水容器 | |
CN104510415B (zh) | 收集袋的固定机构及使用该固定机构的吸尘器 | |
CN108814986A (zh) | 婴儿奶瓶 | |
KR101180666B1 (ko) | 방독면용 음료취수구 | |
CN113646018A (zh) | 用于医疗或外科用途的抽吸袋以及抽吸袋装置 | |
CN213721265U (zh) | 吸管 | |
CN204467800U (zh) | 一种咖啡机 | |
CN209047827U (zh) | 一种吸管与杯盖的连接结构及吸喝两用茶水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