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8357A -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三) - Google Patents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8357A
TW201838357A TW107100057A TW107100057A TW201838357A TW 201838357 A TW201838357 A TW 201838357A TW 107100057 A TW107100057 A TW 107100057A TW 107100057 A TW107100057 A TW 107100057A TW 201838357 A TW201838357 A TW 2018383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coding matrix
matrices
precoding
indicat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0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3966B (zh
Inventor
朱源
李金華
陳曉剛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英特爾Ip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英特爾Ip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英特爾Ip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8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8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3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39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09Integrated on microchip, e.g. switch-on-c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實施例描述用於對無線傳輸預編碼之系統及方法。各種實施例可將秩-1或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各種實施例可使用選自一矩陣群組之一預編碼矩陣對無線傳輸預編碼,其中不同矩陣群組在總角區域、波束之數目或波束之間的角距離上不同。本發明可描述及/或主張其他實施例。

Description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三)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3年4月26日申請之名為「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816,662號及2013年5月16日申請之名為「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824,338號的優先權。兩個優先權申請案之全文係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發明領域
本發明之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訊之領域,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無線傳輸預編碼。
發明背景
使用多個天線之習知無線通訊器件可對無線傳輸預編碼以將所要信號映射至多個天線。習知預編碼可使用可能不適合於所要天線配置之固定量化星象圖(quantization constellation),且可不提供適合於四個或其他數目個天線的令人滿意之預編碼技術。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用於將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之裝置,其包含:一或多個計算處理器;選擇邏輯,其要由該一或多個計算處理器操作以基於來自一使用者設備之一指示符來從一組矩陣中選擇一預編碼矩陣,其中該組矩陣係藉由使用下列之元素來計算 ,針對i=0,1,2,3;q 0=e j2π/32Y i =e i Yi=ei,針對i=0,1,2,3,而e i 為除了在第(i)位置處之一輸入項為1外其他輸入向全為零之一4×1向量;預編碼邏輯,其要由該一或多個計算處理器操作以根據所選之該預編碼矩陣來預編碼一秩-1無線傳輸;以及四個天線,其用以傳輸預編碼之該秩-1無線傳輸。
100‧‧‧無線通訊環境/無線網路環境
102、104‧‧‧存取節點
106‧‧‧核心網路
108、110、112‧‧‧使用者設備
114、116‧‧‧小區
202、302、304、306、308、502、618‧‧‧天線
204、510‧‧‧接收邏輯
206、516‧‧‧選擇邏輯
208‧‧‧預編碼邏輯
210、504‧‧‧傳輸邏輯
212、512‧‧‧記憶體
300‧‧‧四天線配置
310、312‧‧‧天線之集合
402、406、414‧‧‧群組
404、408、416‧‧‧角區域
410、412‧‧‧中心角
418、420‧‧‧群組之間的角重疊量
506‧‧‧解碼邏輯
514‧‧‧指示符邏輯
600‧‧‧計算器件
602‧‧‧印刷電路板
604‧‧‧處理器
606‧‧‧通訊晶片
608‧‧‧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610‧‧‧唯讀記憶體
612‧‧‧快閃記憶體
614‧‧‧輸入/輸出控制器
616‧‧‧圖形處理器
620‧‧‧觸控螢幕顯示器
622‧‧‧觸控螢幕控制器
624‧‧‧電池
628‧‧‧全球定位系統器件
630‧‧‧羅盤
632‧‧‧揚聲器
634‧‧‧攝影機
結合附圖藉由以下詳細描述將容易理解實施例。為了促進此描述,相似參考數字指定相似結構元件。實施例在附圖之圖式中以舉例方式而非限制方式說明。
圖1說明根據各種實施例的實例無線通訊網路。
圖2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經組配以對無線傳輸預編碼之說明性存取節點(「AN」)的方塊圖。
圖3說明根據各種實施例的可包括於AN中之四天線配置之實例。
圖4說明根據各種實施例之傳輸波束群組,每一傳輸波束由不同預編碼矩陣群組指定。
圖5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經組配以對經預編碼無線傳輸解碼之說明性使用者設備(「UE」)的方塊圖。
圖6為可用以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實施例之實例計算器件的方塊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實施例描述用於對無線傳輸預編碼之系統及方法。各種實施例可將秩-1或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各種實施例可使用選自矩陣之集合(「碼簿」)的預編碼矩陣對無線傳輸預編碼,其中該集合中之不同矩陣在總角區域、波束之數目或波束之間的角距離上不同。
本文中所揭示之預編碼技術可提供無線通訊中之習知預編碼的改良。詳言之,本文中所揭示之各種實施例可提供優於利用習知預編碼達成的無線傳輸中之靈活性及準確度。舉例而言,本文中所揭示之碼簿中之一些可提供用於可經選擇以適應於各種通訊情形之無線波束的量化星象圖,如下文所描述。
在以下詳細描述中,參考形成本文之部分的附圖,其中相似數字始終指定相似部分,且在附圖中以說明方式展示可實踐之實施例。將理解,可利用其他實施例,且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作出結構或邏輯改變。
可以對理解所揭示主題最有幫助之方式將各種操作描述為依次之多個離散動作或操作。然而,描述之次序不應被解釋為暗示此等操作必定為次序相依的。詳言之,此等操作可不以呈現次序執行。所描述之操作可以不同於所描述實施例之次序執行。可執行各種額外操作及/或在額外實施例中,可省略所描述操作。
對本發明而言,片語「A及/或B」意味(A)、(B)或(A及B)。對本發明而言,片語「A、B及/或C」意味(A)、(B)、(C)、(A及B)、(A及C)、(B及C)或(A、B及C)。描述可使用片語「在一實施例中」或「在實施例中」,其可各自指相同或不同實施例中之一或多者。此外,如關於本發明之實施例所使用,「包含」、「包括」、「具有」及其類似者等詞係同義的。
如本文中所使用,「邏輯」一詞可指以下各者或其部分或包括以下各者: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處理器(共用、專用或群組)及/或記憶體(共用、專用或群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提供所要功能性之其他合適硬體組件。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在包括行動無線無線電系統之傳輸器及接收器的多種應用中使用。特別包括於實施例之範疇內的無線電系統包括(但不限於)網路介面卡(「NIC」)、網路配接器、基地台、存取點(「AP」)、中繼節點、節點B、閘道器、橋接器、集線器及衛星無線電電話。此外,實施例之範疇內的無線電系統可包括衛星系統、個 人通訊系統(「PCS」)、雙向無線電系統、全球定位系統(「GPS」)、雙向呼叫器、個人電腦(「PC」)及相關周邊、個人數位助理(「PDA」)及個人計算器件。
現參看圖1,說明了根據各種實施例的實例無線通訊環境100。無線通訊環境100可組配為一或多個無線通訊網路,諸如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無線區域網路(「WLAN」)及無線都會網路(「WMAN」)。
無線通訊環境100可包括通常展示為108、110及112的一或多個使用者設備(「UE」)及通常展示為102及104的一或多個存取節點(「AN」)。如下文所描述,UE 108、110及112以及AN 102及104中之一或多者可經組配以支援無線傳輸預編碼,如本文中所描述。UE 108、110及112可包括無線電子器件,諸如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手持型電腦、平板電腦、蜂巢式電話、呼叫器、音訊及/或視訊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或DVD播放器)、遊戲器件、視訊攝影機、數位攝影機、導航器件(例如,GPS器件)、無線周邊(例如,印表機、掃描器、耳機、鍵盤、滑鼠等)、醫療器件(例如,心率監視器、血壓監視器等),及/或其他合適之固定、攜帶型或行動電子器件。雖然圖1描繪三個UE,但無線通訊環境100可包括更多或更少UE。
UE 108、110及112可經組配以經由無線電鏈路與通常展示為102及104的一或多個存取節點(「AN」)通訊。如圖1中所說明,AN 102可伺服小區114中之UE 108,且AN 104可伺服小區116中之UE 110及112。在一些實施例中,AN 102及104可包括或包括於中。演進型節點B(eNBs)、遠端無線電頭端(「RRH」)等中。在一些實施例中,AN 102及104可為部署於異質網路中之eNB。在此等實施例中,AN 102及104可被稱為(例如)超微型、微型或巨型eNB且可分別與超微型小區、微型小區或巨型小區相關聯。
無線通訊可包括多種調變技術(諸如,展頻調變(例如,直接序列分碼多重存取(「DS-CDMA」)及/或跳頻分碼多重存取(「FH-CDMA」)、分時多工(「TDM」)調變、分頻多工(「FDM」)調變、正交分頻多工(「OFDM」)調變、多載波調變(「MDM」),及/或其他合適之調變技術)以經由無線鏈路通訊。AN 102及104可連接至核心網路106,鑑認及AN間通訊可經由核心網路發生。
UE 108、110及112可經組配以使用多輸入及多輸出(「MIMO」)通訊方案通訊。AN 102及104可包括一或多個天線、用以調變及/或解調變在空中介面上傳輸或接收之信號的無線電邏輯及用以處理在空中介面上傳輸及接收之信號的數位邏輯。UE 108、110及112之一或多個天線可用以同時地利用無線通訊環境100之多個各別分量載波(例如,該等載波可對應於AN 102及104之天線)之無線電資源。
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之實施例可在寬頻帶無線存取網路中實施,該等寬頻帶無線存取網路包括符合由3GPP及其衍生物、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論壇、IEEE02.16標準(例如,IEEE02.16-2005修改)、長期演進(「LTE」)項目以及任何修改、更新及/或修訂(例如,進 階LTE項目、超行動寬頻(「UMB」)項目(亦被稱為「3GPP2」)等)指定之一或多個協定操作的網路。為論述簡易起見,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中之多者可指符合3GPP之無線通訊網路;然而,本發明之主題關於此不受限制,且所描述實施例可應用於可獲益於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及方法(諸如,由其他特別興趣群組及/或標準開發組織(例如,無線保真(「Wi-Fi」)聯盟、WiMAX論壇、紅外線資料協會(「IrDA」)等)開發之規範及/或標準)的其他無線通訊網路。
在一些實施例中,AN 102可經組配以對至UE 108及/或至無線通訊環境100之其他組件的無線傳輸預編碼。如本文中所使用,「預編碼」可包括以改良接收器處之解調變之準確度為目標而處理至不同天線上之無線傳輸中之經調變符號。一些預編碼技術可由預編碼矩陣來表示。預編碼矩陣可為將n層傳輸(被稱為「秩-n」傳輸)映射至m個不同天線的m×n矩陣。在一些實施例中,AN 102或另一組件可選擇將在下行鏈路通訊(例如,與UE 108之通訊)中使用之預編碼矩陣。在一些實施例中,AN 102或其他組件可自預編碼矩陣之「碼簿」選擇預編碼矩陣。如本文中所使用,碼簿可指預編碼矩陣之預定集合,可自該預定集合選擇一或多個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對無線傳輸預編碼。
為說明簡易起見,下文所論述之實施例中之多者將描述藉由AN 102及/或UE 108自碼簿選擇預編碼矩陣;然而,無線網路環境中之任何組件可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自碼簿選擇預編碼矩陣。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 UE(例如,UE 108)可將用於無線通訊之推薦秩及推薦預編碼矩陣之指示符傳輸至AN 102。AN 102可在選擇供提供下行鏈路傳輸使用之秩及預編碼矩陣中使用此推薦。AN 102及UE 108可各自儲存一或多個碼簿(預編碼矩陣可自其選擇)之複本,且可參考所儲存碼簿來傳信預編碼矩陣之選擇及推薦。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8可將形式為一或多個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的針對預編碼矩陣之推薦無線傳輸至AN 102。若AN 102選擇不同於推薦矩陣之預編碼矩陣,則AN 102可將所選預編碼矩陣傳信至UE 108(例如,當使用共同參考信號來解調變資料傳輸時);否則,AN 102可僅確認推薦預編碼矩陣已被選擇,或可傳輸無確認。若使用UE特定參考信號來解調變資料傳輸(例如,替代共同參考信號),則只要使用同一預編碼矩陣來對參考信號及資料兩者預編碼,AN 102即可不必選擇由UE 108推薦之預編碼矩陣。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8亦可將形式為秩指示符(「RI」)的針對下行鏈路傳輸之秩之推薦無線傳輸至AN 102。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使用預編碼矩陣選擇及推薦傳信之任何配置來實施。
現參看圖2,說明了AN 102之實例組件。下文所詳細論述的AN 102之組件可包括於無線通訊網路中所包括之任何一或多個AN(例如,無線通訊環境100之AN 104)中。在一些實施例中,AN 102可為eNB或可包括於eNB中。將在下文參考AN 102及UE 108論述實施例之許多集合;來自此等集合中之任何一或多者之實施例可組合且用以並行 地、連續地或以任何所要排序對各種無線傳輸預編碼/解碼。
AN 102可包括接收邏輯204。接收邏輯204可與天線202耦接,且可經組配以用於自其他器件(諸如,上文參看圖1所論述之器件中之任一者)接收有線及/或無線信號。舉例而言,接收邏輯204可經組配以自UE(諸如,UE 108)接收無線信號。由接收邏輯204接收之資料可暫時或永久地儲存於記憶體212中。記憶體212可包括任何合適記憶體器件及支援電路系統,諸如下文參看圖6所論述之記憶體器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邏輯204可經組配以接收表示可能影響對供對無線傳輸預編碼使用之預編碼矩陣的選擇之無線通訊條件的資料,諸如頻道品質資訊、PMI資訊或RI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邏輯204可經組配以接收指示可能影響對供對無線傳輸預編碼使用之預編碼矩陣的選擇之無線通訊條件的資料,諸如探測參考信號。天線202可包括一或多個定向或全向天線,諸如,雙極天線、單極天線、平片天線、環形天線、微帶天線及/或適合於接收及/或傳輸射頻(「RF」)或其他無線通訊信號的其他類型之天線。在下文論述特定天線組配。
AN 102可包括選擇邏輯206。選擇邏輯206可耦接至接收邏輯204,且可經組配以自預編碼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選擇邏輯206可使用記憶體212來儲存有關於預編碼之任何資料,諸如預編碼矩陣之集合(以任何所 要格式或參數化)、所選預編碼矩陣之指示符、無線傳輸之秩之指示符及/或由UE 108推薦之預編碼矩陣及/或秩之指示符。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邏輯206可經組配以根據自UE 108接收之一或多個PMI(指示推薦預編碼矩陣)選擇預編碼矩陣,且可經進一步組配以超越來自UE 108之推薦且在各種條件下選擇另一預編碼矩陣。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重新傳輸或多使用者MIMO傳輸期間),AN 102可選擇不同於由UE 108推薦之預編碼矩陣的預編碼矩陣,且可改為改變傳輸秩(例如,藉由選擇具有不同於由UE 108選擇之預編碼矩陣之秩的秩之預編碼矩陣),或旋轉推薦預編碼矩陣以減輕(例如)與共排程UE之干擾。
AN 102可包括預編碼邏輯208。預編碼邏輯208可與選擇邏輯206耦接且可經組配以根據該所選預編碼矩陣對無線傳輸預編碼。預編碼邏輯208可使用記憶體212來儲存有關於預編碼之任何資料,諸如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
在實施例之第一集合中,AN 102可經組配以將秩-1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在第一集合中之實施例中,選擇邏輯206可經組配以自由矩陣乘積w 1(k)w 2(s,i)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矩陣w 1(k)可表示為
其中
針對k=0,1,...,15且其中q 0=e j2π/32。 (3)
矩陣w 2(s,i)可表示為
針對s=0,1,...,3及i=0,1,...,3,且其中e i+1為除了在第(i+1)位置處之輸入項為1外其他輸入向全為零之一4×1向量。根據(1)至(4)建構之預編碼矩陣可特性化為表示視每一波束群組中之波束索引i而定的w 2(s,i)之共定向中之旋轉。此可改良配置成均勻線性矩陣之天線之效能而不犧牲配置成交叉極化配置之天線之效能。此亦可改良任何其他天線組配之效能,因為此額外旋轉使秩-1碼簿中之唯一碼字之總數倍增。此旋轉可應用於其他形式之w 1(k),且可導致類似改良(例如,藉由狹窄地分開一群組內之每一波束)。在下文另外詳細地論述此等天線配置。
由於w 1(k)為4×8矩陣且w 2(s,i)為8×1矩陣,故乘積w 1(k)w 2(s,i)將為4×1矩陣,且因此可用以將秩-1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在第一集合之一些實施例中,預編碼邏輯208可經組配以根據由選擇邏輯206選擇之預編碼矩陣對-1無線傳輸預編碼。
將根據(1)至(4)之矩陣乘積w 1(k)w 2(s,i)之集合寫出為按表1中之k參數化。表1之16個矩陣各自對應於16個完全擴展之矩陣(對應於k之16個可能值),且因此,表1提供具有16×16=256個預編碼矩陣之碼簿。
如上文所論述,可藉由計算w 1(k)w 2(s,i)之乘積來判定實施例之第一集合之預編碼矩陣。進行矩陣乘法可建議實施例之第一集合之預編碼矩陣之替代參數化。舉例而言,將(2)代換至(1)中、繼而將(4)代換至(1)中可產生:
為了簡化此記法,可定義以下量:
m=k+8i,以及 (8)
n=8s+2i。 (9)
使用(6)至(9),可將(5)之預編碼矩陣寫為
在實施例之第一集合中,可將索引k視為提供具有遞增角之精細角調整。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所要索引k可提供頻率子頻帶內之微調。在一些實施例中,索引si可經選擇以選擇波束群組及具有不同極化的兩個天線集合之間的共定相。在一些實施例中,索引si可指示適合於無線通訊之整個頻率帶(例如,「寬頻帶」)之波束群組及共定相選擇。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AN 102可接收來自UE 108的適當寬頻帶及子頻帶選擇之回饋。舉例而 言,在一些實施例中,AN 102可接收來自UE 108的根據下式定義之表示寬頻帶及子頻帶回饋之兩個回饋索引之指示符:i 1=k,以及 (11)
i 2=4i+s。 (12)
在實施例之第二集合中,AN 102可經組配以將秩-1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其方式不同於實施例之第一集合中所用之方式。在第二集合中之實施例中,選擇邏輯206可經組配以自由可表示為下式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1 e e e j(α+β)] T (13)
其中
N Z +(正整數之集合)。由於(13)之矩陣為4×1矩陣,故(13)之矩陣可用以將秩-1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
第二集合中之實施例對於天線之特定配置可能特別有利。圖3說明根據各種實施例的可包括於AN(例如,AN 102)中之實例四天線配置300之實例。配置300包括分別包括天線302及304以及天線306及308的兩個天線集合310及312。集合310及312各自具有集合中之天線之間的相同間距(如圖3所示,距離α)及集合之間的特定間距(如圖3所示,距離β)。天線之間的間距(例如,α及β)可表示為相位差,且可落在間隔[0,2π]內。集合310中之天線302及304具有不同 於集合312中之天線306及308之極化的配置可被稱為交叉極化(「X極化」)配置。當選擇邏輯206使用(13)之形式之預編碼矩陣時,可選擇(5)中之參數α及β以對應於圖3之配置300之α及β。詳言之,在X極化配置中,α參數可用以表示兩個共極化天線之間的相位差,且β參數可用以表示以不同方式極化之對之間的相位差。由於X極化配置在無線通訊中正變得愈來愈重要,故利用適合於此等配置之預編碼矩陣可提供效能益處。詳言之,αβ之使用可提供優於將所有天線在量化星象圖中均勻地隔開的技術之益處;雖然此等技術對配置成均勻線性陣列(「ULA」)之天線而言可能有利,但本文中所提供之替代技術對X極化配置而言可為較佳的。
由上文之(13)至(14)表示之預編碼矩陣可具有許多有利性質。舉例而言,每一矩陣之量值對集合中之每一矩陣而言可相同(例如,使用歐幾里德模值)。此可降低用以傳輸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的功率放大器(包括於(例如)下文所論述之傳輸邏輯210中)之峰值對平均功率比且亦可提供與習知預編碼技術之回溯相容性。自有限字母表選擇αβ亦可提供回溯相容性。
在第二集合中之一些實施例中,αβ可獨立且隨機地分佈在間隔[0,2π]上。在其他實施例中,參數αβ可根據下式相關β=2α+ (15)
其中δ係選自有限字母表
參數N可選取許多值中之任一者;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N=32。(15)至(17)之實施例可將穿過αβ之步進在間隔[0,2π]上同步以建構可改良X極化效能之量化碼字。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自(15)省略項,此可提供相等間距且因此適合於ULA配置。因此,實施例之第五集合中之預編碼矩陣可提供有利靈活性。在第二集合之一些實施例中,預編碼邏輯208可經組配以根據由選擇邏輯206選擇之預編碼矩陣對秩-1無線傳輸預編碼。
在實施例之第三集合中,AN 102可經組配以將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在第三集合中之實施例中,選擇邏輯206可經組配以自由矩陣乘積w 1(k)w 2(s,i,m)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矩陣w 1(k)可如上所述地參考(1)至(3)來表示。矩陣w 2(s,i,m)可表示為
針對s=0,1及(i,m)=(0,0),(1,1),(2,2),(3,3),(0,1),(1,2),(0,3),(1,3)。由於w 1(k)為4×8矩陣且w 2(s,i,m)為8×2矩陣,故乘積w 1(k)w 2(s,i,m)將為4×2矩陣,且因此可用以將秩2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在第三集合之一些實施例中,預編碼邏輯208可經組配 以根據由選擇邏輯206選擇之預編碼矩陣對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
在實施例之第四集合中,AN 102可經組配以將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其方式不同於實施例之第三集合中所用之方式。在第四集合中之實施例中,選擇邏輯206可經組配以自由矩陣乘積w 1(k)w 2(s,i,m)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矩陣w 1(k)可如上所述地參考(1)至(3)來表示。矩陣w 2(s,i,m)可表示為
針對s=0,1及(i,m)=(0,0),(1,1),(2,2),(3,3),(0,1),(1,2),(0,3),(1,3)。由於w 1(k)為4×8矩陣且w 2(s,i,m)為8×2矩陣,故乘積w 1(k)w 2(s,i,m)將為4×2矩陣,且因此可用以將秩-2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在第四集合之一些實施例中,預編碼邏輯208可經組配以根據由選擇邏輯206選擇之預編碼矩陣對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
在實施例之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集合中,選擇邏輯206可選擇一預編碼矩陣以用於經由四個天線之無線傳輸。實施例之此等集合因此可提供用於無線通訊之碼簿,該等碼簿包括各種實施例下所允許之可能預編碼矩陣之全部。因為此等碼簿可藉由將兩個矩陣一起相乘(雖然在各種實施例中不必執行乘法)來形成,所以此等碼簿可被稱為「雙碼簿」。
在實施例之第五集合中,AN 102可經組配以對 一無線傳輸預編碼以經由對應複數個天線傳輸複數個波束之一群組。在第五集合之實施例中,選擇邏輯206可經組配以自矩陣群組之一集合選擇來自一第一群組之一第一矩陣作為一預編碼矩陣。該第一群組可指定1)第一群組之複數個波束可被傳輸所遍及的一第一總角區域、2)該第一群組中之波束之一第一數目,及3)用於該第一群組中之每一波束的傳輸角之間的一第一角距離。
圖4說明根據各種實施例之不同傳輸波束群組,每一傳輸波束由不同預編碼矩陣群組指定。舉例而言,群組402包括複數個波束(由黑色圓圈指示),每一波束與預編碼矩陣相關聯且由預編碼矩陣指定。群組402可被傳輸所遍及的總角區域由圖4中之角區域404來表示,群組402中之波束之數目為5,且用於群組402中之每一波束的傳輸角之間的角距離經指示為δ1。圖4之波束群組可表示多個天線係非線性地(例如,以圓形或交叉組配)配置的實施例。本文中對實施例之第五集合之論述亦可應用於具有陣列之線之一側上的約束至180度跨度之星象圖的線性天線陣列。
選擇邏輯206可自其選擇一預編碼矩陣的矩陣群組之集合亦可包括一第二群組,其指定:1)第二群組之複數個波束可被傳輸所遍及的一第二總角區域、2)該第二群組中之波束之一第二數目,及3)用於該第二群組中之每一波束的傳輸角之間的一第二角距離。舉例而言,在圖4中,群組406包括複數個波束(指示為灰色圓圈)。群組406可被傳輸所遍及的總角區域由角區域408來表示,群組406中之波 束之數目為11,且用於群組406中之每一波束的傳輸角之間的角距離經指示為δ2
在實施例之第五集合中,該第一總角區域可不同於該第二總角區域,該第一數目可不同於該第二數目,或該第一角距離可不同於該第二角距離。舉例而言,在圖4中,群組402之總角區域404不同於群組406之總角區域408。詳言之,總角區域408大於總角區域404。亦在圖4中,群組402中之波束之數目(5個波束)不同於群組406中之波束之數目(11個波束)。亦在圖4中,群組402中之波束之間的角距離(δ1)不同於群組406中之波束之間的角距離(δ2)。
在第五集合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群組可指定比由該第二群組指定之一中心角更接近0度之一中心角,且該第一角距離可小於該第二角距離。舉例而言,在圖4中,群組402具有由410指示之中心角且群組406具有由412指示之中心角。中心角410(位於0度處)比中心角412(位於180度處)更接近0度。另外,群組402中之波束之間的角距離(δ1)小於群組406中之波束之間的角距離(δ2)。
在第五集合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群組可指定比由該第二群組指定之一中心角更接近0度之一中心角,且該第一數目可小於該第二數目。舉例而言,如上所述,群組402之中心角410(位於0度處)比群組406之中心角412(位於180度處)更接近0度。另外,群組402中之波束之數目(5個波束)小於群組406中之波束之數目(11個波束)。
選擇邏輯206可自其選擇一預編碼矩陣的矩陣群 組之集合亦可包括一第三群組,其指定:1)第三群組之複數個波束可被傳輸所遍及的一第三總角區域、2)該第三群組中之波束之一第三數目,及3)用於該第二群組中之每一波束的傳輸角之間的一第三角距離。舉例而言,在圖4中,群組414包括複數個波束(指示為白色圓圈)。群組414可被傳輸所遍及的總角區域由角區域416來表示,群組414中之波束之數目為6,且用於群組414中之每一波束的傳輸角之間的角距離經指示為δ3
在第五集合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總角區域與該第二總角區域之間的一角重疊量可不同於該第一總角區域與該第三總角區域之間的一角重疊量。舉例而言,群組414與群組402之間的角重疊量(指示為420)可不同於群組414與群組406之間的角重疊量(指示為418)。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對鄰近群組之間的角重疊量可不同於另一對鄰近群組之間的角重疊量。兩個群組在(例如)無其他群組具有介於該兩個群組之中心角之間的中心角之情況下可鄰近。
實施例之第五集合之預編碼矩陣群組在預編碼中可提供比習知預編碼技術大的靈活性。一些此等習知技術提供每一波束群組中之波束的相同數目及分佈;例如,每一群組可覆蓋40度,且群組內之波束可均勻地劃分該40度(例如,0至10度、10至20度、20至30度及30至40度)。此外,在習知技術中,鄰近波束群組可重疊至相同度數(例如,每一群組之角覆蓋範圍的一半)。此等「相等間距」方法對解決方向性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之多個天線組配之需求 而言可能並非最佳的。詳言之,當扇區化無線通訊小區(例如,圖1之小區114)時,使用者(且因此UE)通常不以所有角圍繞伺服AN(例如,AN 102)均勻地分佈。實情為,AN可集中在較窄角區域(例如,-60度至60度之120度跨度)內之伺服UE上,且可具有經相應扇區化之天線,其用以接收遠離指定扇區成多個角之信號之能力可展現3分貝或更大之下降。
因此,可能需要增加波束成形角靠近0度(或180度,其可能無法與面對0度的天線之線性陣列之0度區分)集中的機率,且減小波束成形角靠近90度集中的機率。提供具有不同性質的不同波束群組可有利地解決此問題以及其他問題。舉例而言,因為對量化誤差之敏感度對較接近0度之角而言可較小,所以群組中所使用的靠近0度集中的波束之數目可增加以進行補償。另外或替代地,波束之間的角距離相對於離中心較遠之群組在靠近0度集中之群組中可減小(此在需要在每一群組中保持相同數目個波束之實施例中可能有利)。如上所述,此等實施例在小區之不同扇區被不同天線陣列(例如,兩個或兩個以上共定位陣列)覆蓋的扇區化情形中可能特別有利,替代或除全向天線外。一個實例實施例可將小區扇區化成三個扇區,每一者跨越120度以覆蓋全部360度。第一扇區可跨越-60度至60度,第二扇區可跨越60度至180度,且第三扇區可跨越-60度至-180度。若第一扇區由第一線性天線陣列覆蓋,則輻射可在0度之中心角處達到峰值且天線增益在遠離此中心角之角處可減 小。對於分別以120度及-120度為中心角之其他兩個扇區中之每一者,相同情況可成立。第一扇區可擇優地自最接近其中心角之UE接收信號且將信號傳輸至最接近其中心角之UE,且較接近90度或-90度之角的到達第一扇區天線陣列之信號可表示自扇區之兩側彈回之信號。以90度之角到達之信號離開第一扇區之中心90度,但離開第二扇區之中心僅30度。由於90度角處之天線增益對第二扇區天線陣列而言大於第一扇區天線陣列,故此信號之責任應給予或切換至第二扇區。因此,第一扇區不必為靠近90度之角提供強覆蓋,且因此,在該方向上可部署較少量化碼字。在用於每一群組之碼字之數目係相同的之實施例中,群組大小可增加。相似推理可應用於第二及第三扇區,且可一般化至具有任何數目個扇區之實施例。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能需要改變鄰近群組之間的重疊;例如,增加接近90度之角的重疊可能有利,因為彼等角處之額外頻率選擇性可藉由跨子頻帶之較大角度化來補償。舉例而言,在諸如上文所論述之實施例的扇區化實施例中,來自90度之信號可能為彈回信號,該等彈回信號具有比直接視線路徑信號長的傳播延遲。視線多路徑與彈回多路徑之間的干擾可造成頻率選擇性地跨頻寬。該等多路徑之間的延遲可隨彈回多路徑之入射角而增加。在將單一群組用於整個頻寬之實施例(例如,寬頻帶實施例,與將不同群組用於不同子頻帶之實施例相反)中,使總角區域較大以覆蓋90度的跨頻帶之較大變化可能有用。本文中所揭 示之波束群組可有利地提供靈活性及方向性至預編碼,從而改良扇區化小區中之效能。
返回圖2,AN 102可包括傳輸邏輯210。傳輸邏輯210可與預編碼邏輯208耦接,且可經組配以將有線及/或無線信號提供至其他器件,諸如,上文參看圖1所論述之器件中之任一者。詳言之,傳輸邏輯210可經組配以提供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以用於傳輸至UE 108。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邏輯210可藉由將表示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之資料儲存於佇列中以供稍後傳輸來提供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此佇列可駐留於記憶體212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邏輯210可藉由經由天線202將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發送至UE(例如,UE 108)或另一器件來提供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202可包括四個天線(例如,如上文所論述)。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202可包括以特定配置(諸如,ULA或X極化配置)組配之多個天線。傳輸邏輯210亦可經組配以將所選秩及/或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提供至無線網路環境100之另一組件,諸如UE 108。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指示符可為對來自另一組件之推薦之確認。
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8可經組配以接收並處理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中之任一者預編碼之一無線傳輸。詳言之,UE 108可經組配以選擇對應於用以對一傳入無線傳輸預編碼之預編碼矩陣之一預編碼矩陣,且使用該所選預編碼矩陣或基於該所選預編碼矩陣之一經修改預編碼矩陣來解碼該無線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8可經 組配以為未來下行鏈路傳輸推薦一預編碼矩陣及/或一秩。UE 108可經組配以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矩陣之集合(「碼簿」)或技術中之任一者來解碼一經預編碼之傳輸及/或推薦一預編碼矩陣。
現參看圖5,說明了UE 108之實例組件。下文所詳細論述的UE 108之組件可包括於無線通訊網路中所包括之任何一或多個UE(例如,無線通訊環境100之UE 110及112)中。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08可為智慧型電話、平板電腦、可穿戴式計算器件或其他無線通訊器件。
UE 108可包括接收邏輯510。接收邏輯510可經組配以自其他器件(諸如,上文參看圖1所論述之器件中之任一者)接收有線及/或無線信號。接收邏輯510可耦接至天線502,該天線可採用本文中所描述之天線(例如,上文參看圖2之天線202描述之天線)中之任一者之形式。由接收邏輯510接收之資料可暫時或永久地儲存於記憶體512中,該記憶體可採用本文中所描述之記憶體器件中之任一者之形式。詳言之,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中之任一者,接收邏輯510可經組配而自AN 102無線接收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記憶體512可儲存有關於預編碼之任何資料,諸如預編碼矩陣之集合(以任何所要格式或參數化)、所選預編碼矩陣之指示符、無線傳輸之秩之指示符、推薦之預編碼矩陣及/或秩之指示符,及/或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
UE 108可包括指示符邏輯514。指示符邏輯514可經組配以產生PMI以用於傳輸至AN 102(或將對無線傳 輸預編碼之任何其他器件)。在一些雙碼簿實施中,指示符邏輯514可傳輸兩個PMI,每一者對應於可一起相乘以形成所選預編碼矩陣之兩個矩陣中之不同者。PMI可指示由UE 108推薦的用以對至UE 108之無線傳輸預編碼的預編碼矩陣。指示符邏輯514可經組配以產生RI以用於傳輸至AN 102(或將對無線傳輸預編碼之任何其他器件)。RI可指示待傳輸至UE 108之無線通訊之推薦秩。如上所述,在一些實施例中,指示符邏輯514可將回饋提供至AN 102以指示將用於整個頻率帶(例如,在寬頻帶模式中)之預編碼矩陣或預編碼矩陣群組,或可提供指定將用於不同子頻帶之不同預編碼矩陣或矩陣群組的回饋。在一些實施例中,回饋之第一部分可應用於整個頻帶,且回饋之第二部分可應用於一子頻帶。指示符邏輯514可將PMI、RI及/或任何其他回饋儲存於記憶體512中。
UE 108可包括選擇邏輯516。選擇邏輯516可耦接至接收邏輯510,且可經組配以自預編碼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選擇邏輯516可使用記憶體212來儲存有關於對預編碼矩陣之選擇之任何資料,諸如預編碼矩陣之集合(以任何所要格式或參數化)、所選預編碼矩陣之指示符、無線傳輸之秩之指示符、由UE 108推薦之預編碼矩陣及/或秩之指示符,及/或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邏輯206可經組配以選擇與由UE 108在PMI中推薦給AN 102之預編碼矩陣相同的一預編碼矩陣(例如,回應於來自AN 102對PMI之確認)。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邏輯516 可經組配以回應於接收傳信AN 102對特定預編碼矩陣之選擇之一無線傳輸而選擇不同於由UE 108推薦之預編碼矩陣之一預編碼矩陣。
UE 108可包括解碼邏輯506。解碼邏輯506可耦接至接收邏輯510及選擇邏輯516,且可經組配以根據由選擇邏輯516選擇之預編碼矩陣來解碼由接收邏輯510接收之經預編碼之無線傳輸。由解碼邏輯506實施之解碼技術可與在對無線傳輸預編碼時由AN 102使用之技術互補。
UE 108亦可包括傳輸邏輯504。傳輸邏輯504可與天線502及指示符邏輯514耦接,且可經組配以用於將有線及/或無線信號提供至其他器件,諸如,上文參看圖1所論述之器件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傳輸邏輯504可經組配以將無線信號提供至AN(諸如,AN 102)。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邏輯504可經組配以提供表示一或多個無線通訊條件之PMI、RI或其他資料,該一或多個無線通訊條件可影響UE 108的自AN 102接收信號或將信號傳輸至AN 102之能力,且因此可影響AN 102處之預編碼矩陣之選擇。
圖6為可適合於實踐各種所揭示實施例之實例計算器件600的方塊圖。舉例而言,計算器件600可充當本文中所論述之UE 108、AN 102或任何其他合適器件。計算器件600可包括許多組件,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604及至少一通訊晶片606。在各種實施例中,處理器604可包括處理器核心。在各種實施例中,至少一通訊晶片606亦可實體且電氣地耦接至處理器604。在其他實施中,通訊晶片606可為 處理器604之部分。在各種實施例中,計算器件600可包括PCB 602。對於此等實施例,處理器604及通訊晶片606可安置於PCB上。在替代實施例中,各種組件可在不使用PCB 602之情況下耦接。
計算器件600視其應用(例如,預編碼應用)可包括可以或可不實體且電氣連接至PCB 602之其他組件。此等器件組件包括(但不限於)依電性記憶體(例如,亦被稱為「DRAM」之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608)、非依電性記憶體(例如,亦被稱為「ROM」之唯讀記憶體610、一或多個硬碟機、一或多個固態硬碟、一或多個光碟機及/或一或多個數位影音光碟機)、快閃記憶體612、輸入/輸出控制器614、數位信號處理器(圖中未示)、密碼處理器(圖中未示)、圖形處理器616、一或多個天線618、觸控螢幕顯示器620、觸控螢幕控制器622、其他顯示器(諸如,圖中未示之液晶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及電子墨水顯示器)、電池624、音訊編解碼器(圖中未示)、視訊編解碼器(圖中未示)、全球定位系統(「GPS」)器件628、羅盤630、加速計(圖中未示)、迴轉儀(圖中未示)、揚聲器632、攝影機634及大容量儲存器件(諸如,硬碟機、固態硬碟、光碟(「CD」)、數位影音光碟(「DVD」))(圖中未示)、任何其他所要感測器(圖中未示)等。在各種實施例中,處理器604可與其他組件整合於同一晶粒上以形成系統單晶片(「SoC」)。包括於計算器件600中之任何組件(例如,感測器)可在各種預編碼/解碼應用中使用(例如,藉由包括於AN 102之接收邏輯204或UE 108之接收邏輯510中)。
在各種實施例中,依電性記憶體(例如,DRAM 608)、非依電性記憶體(例如,ROM 610)、快閃記憶體612及大容量儲存器件可包括程式設計指令,該等指令經組配以使計算器件600能夠回應於由處理器604執行而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過程(例如,預編碼矩陣選擇及預編碼程序)全部或所選態樣。舉例而言,諸如依電性記憶體(例如,DRAM 608)、非依電性記憶體(例如,ROM 610)、快閃記憶體612及大容量儲存器件的記憶體組件中之一或多者可為包括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604執行時使計算器件600能夠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程序之全部或所選態樣之指令之暫時及/或持續性(例如,非暫時性)複本的機器可讀媒體。計算器件600可存取之記憶體可包括實體上為計算器件600安裝所在之器件之部分的一或多個儲存資源及/或可由計算器件600存取(但未必為其部分)的一或多個儲存資源。舉例而言,儲存資源可經由通訊晶片606經由網路由計算器件600存取。此等記憶體器件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可包括於AN 102之記憶體212或UE 108之記憶體512中。
通訊晶片606可實現用於資料至及自計算器件600之傳送的有線及/或無線通訊。「無線」一詞及其衍生詞可用以描述可經由非固體媒體經由使用經調變電磁輻射來傳達資料之電路、器件、系統、方法、技術、通訊頻道等。該詞並不暗示相關聯器件不含有任何線,雖然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器件可能不含有線。如上所述,本文中所描述 之實施例中之多者可供WiFi及3GPP/LTE通訊系統使用。然而,通訊晶片606可實施許多無線標準或協定中之任一者,包括(但不限於)IEEE02.20、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演進資料最佳化(「Ev-DO」)、演進型高速封包存取(「HSPA+」)、演進型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演進型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GSM演進之增強型資料速率(「EDGE」)、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數位增強型無繩電信(「DECT」)、藍芽、其衍生物,以及指定為3G、4G、5G及更高之任何其他無線協定。計算系統600可包括複數個通訊晶片606。舉例而言,第一通訊晶片606可專用於較短程之無線通訊,諸如Wi-Fi及藍芽,且第二通訊晶片606可專用於較長程之無線通訊,諸如GPS、EDGE、GPRS、CDMA、WiMAX、LTE、Ev-DO及其他無線通訊。
如上文參考AN 102及UE 108所論述,在各種實施中,計算器件600可為膝上型電腦、迷你筆記型電腦、筆記型電腦、輕量級筆記型電腦、智慧型電話、計算平板、個人數位助理、超級行動PC、行動電話、桌上型電腦、伺服器、印表機、掃描器、監視器、機上盒、娛樂控制單元(例如,遊戲控制台)、數位攝影機、攜帶型音樂播放器或數位視訊錄製器。在其他實施中,計算器件600可為處理資料之任何其他電子器件。
以下段落描述各種實施例之實例。實例1為一種 用於對無線傳輸預編碼之裝置,其包括選擇邏輯及預編碼邏輯。該選擇邏輯用以自矩陣群組之一集合選擇來自一第一群組之一第一矩陣作為一預編碼矩陣,該第一群組指定第一複數個波束可被傳輸所遍及的一第一總角區域、該第一複數個波束之一第一數目,及用於該第一複數個波束中之每一者的傳輸角之間的一第一角距離。該預編碼邏輯用以根據該預編碼矩陣對一無線傳輸預編碼。矩陣群組之該集合包括一第二群組,其指定第二複數個波束可被傳輸所遍及的一第二總角區域、該第二複數個波束之一第二數目,及用於該第二複數個波束中之每一者的傳輸角之間的一第二角距離,且該第一總角區域不同於該第二總角區域,該第一數目不同於該第二數目,或該第一角距離不同於該第二角距離。
實例2可包括實例1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第一群組指定比由該第二群組指定之一中心角更接近0度之一中心角,且該第一角距離小於該第二角距離。
實例3可包括實例1至實例2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第一群組指定比由該第二群組指定之一中心角更接近0度之一中心角,且該第一數目小於該第二數目。
實例4可包括實例1至實例3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矩陣群組之該集合進一步包括一第三群組,其指定第三複數個波束可被傳輸所遍及的一第三總角區域,且其中該第一總角區域與該第二總角區域之間的一 角重疊量不同於該第一總角區域與該第三總角區域之間的一角重疊量。
實例5為一種用於將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之裝置,其可包括實例1至實例4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選擇邏輯用以自由可表示為根據上文之(1)至(4)定義之矩陣乘積w 1(k)w 2(s,i)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且該預編碼邏輯用以根據該所選預編碼矩陣對一秩-1無線傳輸預編碼。
實例6可包括實例5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選擇邏輯進一步用以自由可表示為根據上文之(1)至(3)及(18)定義之矩陣乘積w 1(k)w 2(s,i,m)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第二預編碼矩陣,且該預編碼邏輯進一步用以根據該所選第二預編碼矩陣對一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
實例7可包括實例5至實例6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選擇邏輯進一步用以自由可表示為根據上文之(1)至(3)及(19)定義之矩陣乘積w 1(k)w 2(s,i,m)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第二預編碼矩陣,且該預編碼邏輯進一步用以根據該所選第二預編碼矩陣對一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
實例8為一種用於將一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之裝置,其可包括實例1至實例7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選擇邏輯用以自由根據上文之(13)至(14)可表示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且該預編碼邏輯用以根據該所選預編碼矩陣對一秩-1無線傳 輸預編碼。
實例9可包括實例8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13)至(14)之元素係根據上文之(15)至(17)定義。
實例10可包括實例9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N=32。
實例11為一種用於指示一預編碼矩陣之方法,其包括:自由可表示為根據上文之(1)至(4)定義之矩陣乘積w 1(k)w 2(s,i)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將一秩-1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以及提供該所選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用於傳輸至一使用者設備。
實例12可包括實例11之主題,且可進一步包括:自由可表示為根據上文之(1)至(3)及(18)定義之矩陣乘積w 1(k)w 2(s,i,m)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第二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將一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以及提供該第二所選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用於傳輸至一使用者設備。
實例13可包括實例11至實例12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包括:自由可表示為根據上文之(1)至(3)及(19)定義之矩陣乘積w 1(k)w 2(s,i,m)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第二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將一秩-1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以及提供該第二所選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用於傳輸至一使用者設備。
實例14為一種用於指示一預編碼矩陣之方法,其 可包括實例11至實例13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包括:自由根據上文之(13)至(14)可表示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將一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以及提供該所選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用於傳輸至一使用者設備。
實例15可包括實例14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13)至(14)之元素係根據上文之(15)至(17)定義。
實例16可包括實例15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N=32。
實例17為一種用於指示一預編碼矩陣之方法,其可包括實例11至實例16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包括:自矩陣群組之一集合選擇來自一第一群組之一第一矩陣作為一預編碼矩陣,該第一群組指定第一複數個波束可被傳輸所遍及的一第一總角區域、該第一複數個波束之一第一數目,及用於該第一複數個波束中之每一者的傳輸角之間的一第一角距離;以及提供該所選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用於無線傳輸至一使用者設備。矩陣群組之該集合包括一第二群組,其指定第二複數個波束可被傳輸所遍及的一第二總角區域、該第二複數個波束之一第二數目,及用於該第二複數個波束中之每一者的傳輸角之間的一第二角距離,且該第一總角區域不同於該第二總角區域,該第一數目不同於該第二數目,或該第一角距離不同於該第二角距離。
實例18可包括實例17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第一群組指定比由該第二群組指定之一中心角更接近0度之一中心角,且該第一角距離小於該第二角距離。
實例19可包括實例17至實例18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第一群組指定比由該第二群組指定之一中心角更接近0度之一中心角,且該第一數目小於該第二數目。
實例20可包括實例17至實例19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矩陣群組之該集合進一步包括一第三群組,其指定第三複數個波束可被傳輸所遍及的一第三總角區域,且其中該第一總角區域與該第二總角區域之間的一角重疊量不同於該第一總角區域與該第三總角區域之間的一角重疊量。
實例21為一種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上具有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件執行時使該裝置執行實例11至實例20中之任一者之方法。
實例22為一種裝置,其包括用於執行實例11至實例20中之任一者之方法之構件。
實例23為一種用於指示一所選預編碼矩陣之裝置,其包括選擇邏輯及指示符邏輯。該選擇邏輯用以自由可表示為根據上文之(1)至(4)定義之矩陣乘積w 1(k)w 2(s,i)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將一-1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該指示符邏輯用以提供該所選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用於無線傳輸至一存取節點。
實例24可包括實例23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選擇邏輯進一步用以自由可表示為根據上文之(1)至(3)及(18)定義之矩陣乘積w 1(k)w 2(s,i,m)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第二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將一秩-2無線傳輸預 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且該指示符邏輯進一步用以提供該所選第二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用於無線傳輸至一存取節點。
實例25可包括實例23至實例24中任一者之主題,且可進一步指定:該選擇邏輯進一步用以自由可表示為根據上文之(1)至(3)及(19)定義之矩陣乘積w 1(k)w 2(s,i,m)之矩陣組成的矩陣之一集合選擇一第二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將一秩-2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且該指示符邏輯進一步用以提供該所選第二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用於無線傳輸至一存取節點。
所說明實施在本文中之描述(包括在發明摘要中所描述之內容)不欲為詳盡的或將本發明限於所揭示之精確形式。雖然出於說明性目的在本文中描述了特定實施及實例,但如熟習相關技術之人員將認識到,各種等效修改可能在本發明之範疇內。可根據上文之詳細描述對揭示內容作出此等修改。

Claims (24)

  1. 一種用於將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之裝置,其包含:一或多個計算處理器;選擇邏輯,其要由該一或多個計算處理器操作以基於來自一使用者設備之一指示符來從一組矩陣中選擇一預編碼矩陣,其中該組矩陣係藉由使用下列之元素來計算 ,針對 i=0,1,2,3; q 0= e j2π/32Y i = e i Yi=ei,針對i=0,1,2,3,而 e i 為除了在第(i)位置處之一輸入項為1外其他輸入項全為零之一4×1向量;預編碼邏輯,其要由該一或多個計算處理器操作以根據所選之該預編碼矩陣來預編碼一秩-1無線傳輸;以及四個天線,其用以傳輸預編碼之該秩-1無線傳輸。
  2.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觸碰螢幕顯示器。
  3.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預編碼矩陣係從可表示為下列之該組矩陣中選擇: 其中 φ n = e j2πn/32 q 0= e j2π/32,並且 k=0,1,...,15。
  4.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接收邏輯,其用以接收來自該使用者設備之該指示符,其中該指示符指定要被該選擇邏輯所選擇之一特定之預編碼矩陣。
  5. 如請求項4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或多個天線,其與該接收邏輯耦接,用以從該使用者設備接收該指示符。
  6. 一種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上具有指令,該等指令當由一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件所執行時致使該裝置進行以下操作:基於來自一使用者設備之一指示符來從一組矩陣中選擇一預編碼矩陣,其中該組矩陣係藉由使用下列之 元素來計算 ,針對 i=0,1,2,3; q 0= e j2π/32Y i = e i Yi=ei,針對i=0,1,2,3,而 e i 為除了在第(i)位置處之一輸入項為1外其他輸入項全為零之一4×1向量;根據所選之該預編碼矩陣預編碼一秩-1無線傳輸;以及傳輸預編碼之該秩-1無線傳輸。
  7. 如請求項6之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件被包括在一系統單晶片中。
  8. 如請求項6之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預編碼矩陣係從可表示為下列之該組矩陣中選擇: 其中 φ n = e j2πn/32 q 0= e j2π/32,並且 k=0,1,...,15。
  9. 如請求項6之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具有指令於其上,該等指令當由該裝置之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件所執行時致使該裝置進行以下操作:接收來自該使用者設備之該指示符,其中該指示符指定要被該裝置所選擇之一特定之預編碼矩陣。
  10. 如請求項6之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包含一非依電性記憶體。
  11. 一種用於指示所選之一預編碼矩陣之裝置,其包含:一或多個計算處理器;選擇邏輯,其用以藉由該一或多個計算處理器操作來從一組矩陣中選擇一預編碼矩陣來預編碼一秩-1無線傳輸至四個天線上,其中該組矩陣係藉由使用下列之元素來計算 ,針對 i=0,1,2,3; q 0= e j2π/32Y i = e i Yi=ei,針對i=0,1,2,3,其中 e i 為除了在第(i)位置處之一輸入項為1外其他輸入項全為零之一 4×1向量;指示符邏輯,其用以藉由該一或多個計算處理器操作以提供用於無線傳輸至一接取節點之一所選擇之該預編碼矩陣之指示符;以及傳輸邏輯,其用以無線地傳輸該指示符至該接取節點。
  12.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預編碼矩陣係從可表示為下列之該組矩陣中選擇 其中 φ n = e j2πn/32 q 0= e j2π/32,並且 k=0,1,...,15。
  13.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或多個天線,其用以無線地傳輸該指示符至該接 取節點。
  14.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全球定位系統器件。
  15. 一種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上具有指令,該等指令當由一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件所執行時致使該裝置進行以下操作:從一組矩陣中選擇一預編碼矩陣來預編碼一秩-1無線傳輸至四個天線上,其中該組矩陣係藉由使用下列之元素來計算 ,針對 i=0,1,2,3; q 0= e j2π/32Y i = e i Yi=ei,針對i=0,1,2,3,其中 e i 為除了在第(i)位置處之一輸入項為1外其他輸入項全為零之一4×1向量;提供所選的該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用於無線地傳輸至一存取節點;以及無線地傳輸該指示符至該接取節點。
  16. 如請求項15之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包含一非依電性記憶體。
  17. 如請求項15之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預編碼矩陣係從可表示為下列之該組矩陣中選擇 其中 φ n = e j2πn/32 q 0= e j2π/32,並且 k=0,1,...,15。
  18. 一種用於將無線傳輸預編碼至四個天線上之方法,其包含:藉由一計算裝置基於來自一使用者裝備之一指示符來從一組矩陣中選擇一預編碼矩陣,其中該組矩陣係藉由使用下列之元素來計算 ,針對 i=0,1,2,3; q 0= e j2π/32Y i = e i Yi=ei,針對i=0,1,2,3,其中 e i 為除了在第(i)位置處之一輸入項為1外其他輸入項全為零之一4×1向量;藉由該計算裝置,根據所選之該預編碼矩陣預編碼 一秩-1無線傳輸;以及藉由該計算裝置,傳輸預編碼之該秩-1無線傳輸。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預編碼矩陣係從可表示為下列之該組矩陣中選擇 其中 φ n = e j2πn/32 q 0= e j2π/32,並且 k=0,1,...,15。
  20. 如請求項18之方法,進一步包含:藉由該計算裝置,接收來自該使用者設備之該指示符,其中該指示符指定要被該計算裝置所選擇之一特定之預編碼矩陣。
  21.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計算裝置包含一演進節點B(eNB)。
  22. 一種用於致能在四個天線上之無線傳輸之方法,其包含:藉由一計算裝置,從一組矩陣中選擇一預編碼矩陣來預編碼在四個天線上之一秩-1無線傳輸,其中該組矩陣係藉由使用下列之元素來計算 ,針對 i=0,1,2,3; q 0= e j2π/32Y i = e i Yi=ei,針對i=0,1,2,3,其中 e i 為除了在第(i)位置處之一輸入項為1外其他輸入項全為零之一4×1向量;藉由該計算裝置,提供用於無線傳輸至一存取節點之所選的該預編碼矩陣之一指示符;以及藉由該計算裝置,無線地傳輸該指示符至該接取節點。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計算裝置係一使用者裝備。
  24.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預編碼矩陣係從可表示為下列之該組矩陣中選擇 其中 φ n = e j2πn/32 q 0= e j2π/32,並且 k=0,1,...,15。
TW107100057A 2013-04-26 2014-04-11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三) TWI673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16662P 2013-04-26 2013-04-26
US61/816,662 2013-04-26
US201361824338P 2013-05-16 2013-05-16
US61/824,338 2013-05-16
??PCT/US13/75161 2013-12-13
PCT/US2013/075161 WO2014175926A1 (en) 2013-04-26 2013-12-13 Wireless transmission precod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8357A true TW201838357A (zh) 2018-10-16
TWI673966B TWI673966B (zh) 2019-10-01

Family

ID=5179228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8946A TWI619361B (zh) 2013-04-26 2014-04-11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二)
TW103113450A TWI559699B (zh) 2013-04-26 2014-04-11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
TW107100057A TWI673966B (zh) 2013-04-26 2014-04-11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三)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8946A TWI619361B (zh) 2013-04-26 2014-04-11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二)
TW103113450A TWI559699B (zh) 2013-04-26 2014-04-11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7388B2 (zh)
EP (1) EP2989726B1 (zh)
CN (1) CN105052046A (zh)
HK (1) HK1221343A1 (zh)
TW (3) TWI619361B (zh)
WO (1) WO20141759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839B (zh) * 2017-03-24 2020-1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US20180368083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0396909B1 (en) 2018-06-27 2019-08-27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Multi-antenna test system and method
US10778298B1 (en) 2019-03-29 2020-09-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text-based precoding matrix computations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1252770B1 (en) * 2020-01-30 2022-02-15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Massive MIMO pairing criteria adjust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6663A1 (en) * 2004-06-23 2005-12-29 Intel Corporation Compact feedback for closed loop MIMO systems
CN101330479B (zh) 2007-06-20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及码本编码的方法
US8743985B2 (en) * 2009-01-05 2014-06-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 base codebook structure for beamforming
KR101644433B1 (ko) 2009-02-13 2016-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4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프리코딩 수행 방법
KR20100099038A (ko) * 2009-03-02 2010-09-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4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프리코딩 수행 방법
MX2011009694A (es) * 2009-03-17 2011-11-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odo y aparato para precodificacion basada en libros de claves en sistemas mimo.
CN102088340B (zh) 2010-01-11 2013-04-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天线系统发送、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8743992B2 (en) * 2010-04-06 2014-06-03 Nokia Corporation Codebook design and structure for multi-granular feedback
WO2011150549A1 (en) * 2010-06-01 2011-12-0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beam groups and subset of beam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94033B2 (en) 2010-06-15 2013-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precoder feedback using multiple precoder indice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systems
CN102255705B (zh) * 2011-07-08 2013-09-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预编码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EP2547022A1 (en) * 2011-07-13 2013-01-1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resden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20140072068A1 (en) 2011-09-30 2014-03-13 Yuan Zhu Enhanced performance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output (mu-mimo) radio links
US9281881B2 (en) * 2013-02-12 2016-03-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4TX codebook enhancement in LTE
US9143212B2 (en) * 2013-02-25 2015-09-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debook sub-sampling for CSI feedback on PUCCH for 4Tx MIMO
EP2965481B1 (en) * 2013-03-08 2018-06-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ltiple transmitter codebook methods and devices
US20140301492A1 (en) * 2013-03-08 2014-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codebook design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20140355703A1 (en) * 2013-06-03 2014-12-04 Broadcom Corporation Codeword Structure For Multi-Structured Codeboo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27388B2 (en) 2018-07-17
CN105052046A (zh) 2015-11-11
EP2989726A4 (en) 2016-12-21
TWI619361B (zh) 2018-03-21
TWI559699B (zh) 2016-11-21
TW201717557A (zh) 2017-05-16
EP2989726B1 (en) 2019-08-14
US20160308593A1 (en) 2016-10-20
WO2014175926A1 (en) 2014-10-30
TWI673966B (zh) 2019-10-01
HK1221343A1 (zh) 2017-05-26
EP2989726A1 (en) 2016-03-02
TW201448505A (zh) 201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79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licit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79089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EP3243279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dicating precoder paramet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248388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및 기준 신호를 송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40247860A1 (en) Codebook and codebook search
KR102507116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이 적용된 기준 신호를 운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27075B1 (ko) 프리코딩 정보 송신 및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US10511363B2 (en) Precoding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673966B (zh)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三)
US20120314792A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a codebook
CN109196787B (zh) 用于多天线通信装置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7689823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以及一种用户设备和基站
EP3384625A1 (en) Precoder codebook for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0350957B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150270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07872259B (zh) 一种码本生成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8370265A (zh) 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及装置
US20110170621A1 (en) Codebook design method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codebook
WO20170082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detection
US20230370138A1 (en) Csi codebook for multi-trp 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
WO2019068264A1 (en) NEW BOOK-CODE DESIGNS TO SUPPORT ULA AND NON ULA SCENARIOS
US202303627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in multi-trp scenarios
US202303444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codebook parameters
WO2023015529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561682A (zh)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