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6295A - 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和設備 - Google Patents

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和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6295A
TW201836295A TW107109449A TW107109449A TW201836295A TW 201836295 A TW201836295 A TW 201836295A TW 107109449 A TW107109449 A TW 107109449A TW 107109449 A TW107109449 A TW 107109449A TW 201836295 A TW201836295 A TW 2018362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domain resource
terminal device
message
contro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9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4507B (zh
Inventor
唐海
許華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6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6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4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45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和設備,該方法包括: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本申請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Description

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和設備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通訊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和設備。
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中,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時域位置是完全固定的,位於每個1ms子幀的開頭幾個符號,終端設備只需要在這幾個符號內進行盲檢測即可接收PDCCH。
而未來的通訊系統(例如,5th Generation,5G)在高頻段(>6GHz)中將引入多波束(multi-beam)技術,即基站在通過時分方式輪換發送多個波束的訊號,每個時間單元內只有某些波束發送訊號,以集中能量,擴大覆蓋。因此在一個時間週期內,會有多個PDCCH和相應的物理下行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發送時段,並且每個波束的PDCCH/PDSCH的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間都是靈活的,這導致終端設備需要在整個時域範圍內對PDCCH進行檢測。這將導致終端設備具有較高的複雜度,增大終端設備的電池耗電量。
由此,需要提供一種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本申請提供一種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和設備,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包括: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根據本申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使得終端設備能夠根據配置訊息確定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由此在多波束系統中終端設備只需要在根據配置訊息確定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的檢測,而對於那些確定不存在本波束的控制通道時域資源(如其他波束同步訊號或廣播訊號所在的時域調度單元),可以通過所述配置訊息排除在外,使終端避免去檢測這部分時域資源,從而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一時域資源,所述第一時域資源包括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系統訊息,所述系統訊息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所述網路設備通過廣播通道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配置訊息。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的部分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高階訊號,所述高階訊號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所述網路設備通過下行控制通道或下行資料通道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配置訊息。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連續的;或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至少兩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不連續的。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包括下列訊息中的至少一種:起始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其中,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時域長度,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確定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結束位置訊息通過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指示所述結束位置。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用於攜帶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訊息、用於攜帶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訊息和用於攜帶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訊息中至少兩個訊息不同;或,
用於承載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通道、用於承載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通道和用於承載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通道中至少兩個通道不同。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二時域資源,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中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包括: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根據本申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並根據配置訊息確定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由此在多波束系統中終端設備只需要在根據配置訊息確定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的檢測,而對於那些確定不存在本波束的控制通道時域資源(如其他波束同步訊號或廣播訊號所在的時域調度單元),可以通過所述配置訊息排除在外,使終端避免去檢測這部分時域資源,從而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一時域資源,所述第一時域資源包括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系統訊息,所述系統訊息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廣播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的部分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高階訊號,所述高階訊號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下行控制通道或下行資料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連續的;或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至少兩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不連續的。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包括下列訊息中的至少一種:起始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其中,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時域長度,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確定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結束位置訊息通過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指示所述結束位置,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確定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用於攜帶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訊息、用於攜帶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訊息和用於攜帶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訊息中至少兩個訊息不同;或,
用於承載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通道、用於承載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通道和用於承載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通道中至少兩個通道不同。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二時域資源,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中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實現方式中,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所述網路設備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該網路設備,包括:
處理模組,用於生成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收發模組,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所述配置訊息。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一時域資源,所述第一時域資源包括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收發模組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系統訊息,所述系統訊息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通過廣播通道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配置訊息。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的部分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收發模組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高階訊號,所述高階訊號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通過下行控制通道或下行資料通道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配置訊息。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連續的;或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至少兩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不連續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配置訊息包括下列訊息中的至少一種:起始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其中,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時域長度,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確定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結束位置訊息通過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指示所述結束位置。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用於攜帶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訊息、用於攜帶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訊息和用於攜帶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訊息中至少兩個訊息不同;或,
用於承載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通道、用於承載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通道和用於承載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通道中至少兩個通道不同。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二時域資源,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中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所述終端設備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該終端設備,包括:
收發模組,用於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處理模組,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一時域資源,所述第一時域資源包括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處理模組具體用於:
將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收發模組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系統訊息,所述系統訊息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廣播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的部分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收發模組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高階訊號,所述高階訊號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下行控制通道或下行資料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連續的;或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至少兩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不連續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配置訊息包括下列訊息中的至少一種:起始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其中,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時域長度,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確定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結束位置訊息通過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指示所述結束位置,所述處理模組還用於
將所述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確定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用於攜帶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訊息、用於攜帶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訊息和用於攜帶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訊息中至少兩個訊息不同;或,
用於承載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通道、用於承載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通道和用於承載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通道中至少兩個通道不同。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二時域資源,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中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處理模組具體用於:
將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通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資料訊號,使得所述網路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通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資料訊號,使得所述網路設備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指令。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統、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LTE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統、LTE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或全球互聯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訊系統、5G系統,或者說新無線(New Radio, NR)系統。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以包括但不限於移動台(Mobile Station,MS)、移動終端(Mobile Terminal)、行動電話(Mobile Telephone)、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手機(handset)及可攜式裝置(portable equipment)、車輛(vehicle)等,該終端設備可以經無線接入網(Radio Access Network,RAN)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進行通訊,例如,終端設備可以是行動電話(或稱為“蜂窩”電話)、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電腦等,終端設備還可以是可擕式、袖珍式、掌上型、電腦內置的或者車載的移動裝置。
本申請實施例所涉及到的網路設備是一種部署在無線接入網中用以為終端設備提供無線通訊功能的裝置。所述網路設備可以為基站,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種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繼站,存取點等。在採用不同的無線接入技術的系統中,具有基站功能的設備的名稱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網路中,稱為演進的節點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網路中,稱為節點B(Node B)等等。
圖1示出了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如圖1所示,方法100包括:
S110,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使得終端設備能夠根據配置訊息確定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由此在多波束系統中終端設備只需要在根據配置訊息確定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的檢測,而對於那些確定不存在本波束的控制通道時域資源(如其他波束同步訊號或廣播訊號所在的時域調度單元),可以通過所述配置訊息排除在外,使終端避免去檢測這部分時域資源,從而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需要說明的是,S110中的時域調度單元指的是時槽(Slot)或微時槽(mini-slot)。
可選地,在S110中,配置訊息用於指示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一時域資源,第一時域資源包括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可選地,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連續的;或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至少兩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不連續的。
進一步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第一時域資源外的時域資源中均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也就是說,第一時域資源包括目標下行時段內所有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的時域資源。在這種情況下,網路設備可以通過系統訊息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或者網路設備通過廣播通道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
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配置訊息包括下列訊息中的至少一種:起始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其中起始位置訊息用於指示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起始位置,時域長度訊息用於指示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時域長度,結束位置訊息用於終端設備根據該結束位置訊息確定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結束位置訊息可以通過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指示所述結束位置。
可選地,上述的起始位置和/或時域長度和/或結束位置可以是以時槽和/或微時槽和/或符號為單位。或者上述的起始位置和/或結束位置可以是相對某個同步訊號或廣播通道的相對位置,也可以是相對於子幀或時槽邊界的相對位置。上述的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可以是以時槽和/或微時槽和/或符號為單位。
例如,假設網路設備通過3個波束(Beam)向終端設備發送訊號,同步訊號(Synchronization Signal,SS)塊(Block)1、SS Block 2和SS Block3組成SS突發(Burst)。其中,如圖2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可以不銜接純資料時段,或者如圖3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銜接純數據時段。網路設備通過SS Block 2內的物理廣播通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或物理下行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中的系統訊息(System Information,SI)發送配置訊息,指示在圖2或圖3所示出的下行時段內,哪些時域資源時不包括SS Block,即下行(Downlink,DL)Burst的範圍。具體地,配置訊息指示DL Burst的起始點和/或終止點和/或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在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之後將進行上行傳輸,對應的是上行(Uplink,UL)Burst。可以理解的是,當DL Burst延伸到整個下行時段的末尾時,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位置相當於指示DL Burst的終止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通過系統訊息發送配置訊息的方式通常指示整個DL Burst的時域範圍,即所有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並且通過系統訊息發送配置訊息可以通過廣播方式將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通知給整個波束所有的終端設備。但是由於系統訊息只能半靜態更新,所以通過系統訊息發送配置訊息的方式更適用於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半靜態變化的場景,例如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的起點位置主要受到SS Burst長度影響,是固定或半靜態變化的場景。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的部分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也就是說,第一時域資源可以包括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一部分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的時域資源。在這種情況下,網路設備通過高階訊號(例如,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號)或下行控制訊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或者網路設備通過下行控制通道或下行資料通道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
需要說明的是,在第一時域資源包括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一部分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的時域資源的情況下,對於整個社區來說,未接收到配置訊息的終端設備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為目標下行時段內所有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的時域資源,而接收到配置訊息的終端設備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為配置訊息指示的該第一時域資源。
例如,假設網路設備通過3個Beam向終端設備發送訊號,SS Block1、SS Block 2和SS Block 3組成SS Burst。其中,如圖4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可以不銜接純資料時段,或者如圖5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銜接純數據時段。網路設備通過DCI發送配置訊息,可以指示整個DL Burst的時域範圍,也可以指示DL Burst的一部分範圍。可以理解的是,網路設備通過DCI發送配置訊息可以以單播方式將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通知給某個特定終端設備,使得該特定終端設備在配置訊息指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檢測。並且由於DCI可以動態更新,因此通過DCI發送配置訊息的方法更適合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動態變化的場景,例如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的終止點位置或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位置變化的場景。
或者,假設網路設備通過3個Beam向終端設備發送訊號,SS Block1、SS Block 2和SS Block 3組成SS Burst。其中,如圖6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可以不銜接純資料時段,或者如圖7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銜接純數據時段。網路設備通過RRC訊號發送配置訊息。通過RRC訊號可以指示整個DL Burst的時域範圍,也可以指示DL Burst的一部分範圍。同樣的,通過RRC訊號發送配置訊息可以以單播的方式將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通知給某個特定終端設備,該特定終端設備在配置訊息指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的檢測。和通過SI發送配置訊息的方法類似,RRC訊號只能半靜態更新,因此通過RRC訊號發送配置訊息的方法更適用於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半靜態變化的場景,例如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的起點位置主要受到SS Burst長度影響,是固定或半靜態變化的場景。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用於攜帶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訊息、用於攜帶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訊息和用於攜帶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訊息中至少兩個訊息不同。也就是說,起點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訊息發送。例如,起點位置訊息通過SI或RRC訊號發送,時域長度訊息和終點位置訊息通過DCI發送。
或者,用於承載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通道、用於承載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通道和用於承載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通道中至少兩個通道不同。也就是說,起點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可以通過不同的通道發送。
例如,假設網路設備通過3個Beam向終端設備發送訊號,SS Block1、SS Block 2和SS Block 3組成SS Burst。其中,如圖8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可以不銜接純資料時段,或者如圖9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銜接純數據時段。網路設備通過SI或RRC訊號指示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的起點位置,通過DCI指示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的終止位置或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位置。
可選地,在S110中,配置訊息用於指示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二時域資源,所述第二時域資源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由此,終端設備根據第二時域資源確定用於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進一步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也就是說,第二時域資源包括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所有的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例如,假設網路設備通過3個Beam向終端設備發送訊號,SS Block 1、SS Block 2和SS Block 3組成SS Burst。其中,如圖10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可以不銜接純資料時段,或者如圖11所示出的,SS Block前後銜接純數據時段。網路設備通過SI指示SS Burst,終端設備在獲知SS Burst的時域範圍之後,可以推算出不包括SS Block的時域資源的範圍。
以上結合圖1至圖11從網路設備側詳細描述了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下面將結合圖12從終端設備側詳細描述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應理解,終端設備側描述的終端設備與網路設備的交互與網路設備側的描述相同,為了避免重複,適當省略相關描述。
圖12示出了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如圖12所示,方法200包括:
S210,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S220,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並根據配置訊息確定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由此在多波束系統中終端設備只需要在根據配置訊息確定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的檢測,而對於那些確定不存在本波束的控制通道時域資源(如其他波束同步訊號或廣播訊號所在的時域調度單元),可以通過所述配置訊息排除在外,使終端避免去檢測這部分時域資源,從而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一時域資源,所述第一時域資源包括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S220具體為: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S210具體為: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系統訊息,所述系統訊息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廣播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的部分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S210具體為: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高階訊號,所述高階訊號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下行控制通道或下行資料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連續的;或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至少兩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不連續的。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配置訊息包括下列訊息中的至少一種:起始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其中,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時域長度,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確定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結束位置訊息通過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指示所述結束位置,所述方法200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確定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用於攜帶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訊息、用於攜帶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訊息和用於攜帶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訊息中至少兩個訊息不同;或,
用於承載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通道、用於承載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通道和用於承載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通道中至少兩個通道不同。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二時域資源,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中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S220具體為: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以上結合圖1至圖12詳細描述了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下面將結合圖13詳細描述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如圖13所示,網路設備10包括:
處理模組11,用於生成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收發模組12,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所述配置訊息。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使得終端設備能夠根據配置訊息確定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由此在多波束系統中終端設備只需要在根據配置訊息確定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的檢測,而對於那些確定不存在本波束的控制通道時域資源(如其他波束同步訊號或廣播訊號所在的時域調度單元),可以通過所述配置訊息排除在外,使終端避免去檢測這部分時域資源,從而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一時域資源,所述第一時域資源包括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收發模組12具體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系統訊息,所述系統訊息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通過廣播通道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配置訊息。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的部分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收發模組12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高階訊號,所述高階訊號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通過下行控制通道或下行資料通道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配置訊息。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連續的;或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至少兩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不連續的。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配置訊息包括下列訊息中的至少一種:起始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其中,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時域長度,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確定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結束位置訊息通過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指示所述結束位置。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用於攜帶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訊息、用於攜帶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訊息和用於攜帶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訊息中至少兩個訊息不同;或,
用於承載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通道、用於承載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通道和用於承載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通道中至少兩個通道不同。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二時域資源,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中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可以參照對應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100的流程,並且,該網路設備中的各個單元/模組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方法100中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14示出了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如圖14所示,終端設備20包括:
收發模組21,用於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處理模組22,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並根據配置訊息確定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由此在多波束系統中終端設備只需要在根據配置訊息確定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的檢測,而對於那些確定不存在本波束的控制通道時域資源(如其他波束同步訊號或廣播訊號所在的時域調度單元),可以通過所述配置訊息排除在外,使終端避免去檢測這部分時域資源,從而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一時域資源,所述第一時域資源包括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處理模組22具體用於:
將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收發模組21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系統訊息,所述系統訊息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廣播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的部分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收發模組21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高階訊號,所述高階訊號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下行控制通道或下行資料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連續的;或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至少兩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不連續的。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配置訊息包括下列訊息中的至少一種:起始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其中,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時域長度,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確定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結束位置訊息通過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指示所述結束位置,所述處理模組22還用於
將所述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確定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用於攜帶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訊息、用於攜帶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訊息和用於攜帶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訊息中至少兩個訊息不同;或,
用於承載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通道、用於承載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通道和用於承載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通道中至少兩個通道不同。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二時域資源,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中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處理模組22具體用於:
將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選地,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可以參照對應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200的流程,並且,該終端設備中的各個單元/模組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方法200中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15示出了根據本申請另一實施例的網路設備。如圖15所示,網路設備1500包括處理器1510和收發器1520,處理器1510和收發器1520相連,可選地,該網路設備1500還包括記憶體1530,記憶體1530與處理器1510相連。其中,處理器1510、記憶體1530和收發器1520可以通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其中,處理器1510,用於生成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收發器1520,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所述配置訊息。
因此,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使得終端設備能夠根據配置訊息確定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由此在多波束系統中終端設備只需要在根據配置訊息確定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的檢測,而對於那些確定不存在本波束的控制通道時域資源(如其他波束同步訊號或廣播訊號所在的時域調度單元),可以通過所述配置訊息排除在外,使終端避免去檢測這部分時域資源,從而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1500可以參照對應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10,並且,該網路設備中的各個單元/模組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方法100中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16示出了根據本申請另一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6所示,終端設備1600包括:處理器1610和收發器1620,處理器1610和收發器1620相連,可選地,所述終端設備1600還包括記憶體1630,記憶體1630與處理器1610相連。其中,處理器1610、記憶體1630和收發器1620可以通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其中,所述收發器1620,用於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處理器1610,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因此,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並根據配置訊息確定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由此在多波束系統中終端設備只需要在根據配置訊息確定出的時域資源上進行控制通道的檢測,而對於那些確定不存在本波束的控制通道時域資源(如其他波束同步訊號或廣播訊號所在的時域調度單元),可以通過所述配置訊息排除在外,使終端避免去檢測這部分時域資源,從而能夠降低終端設備的複雜度和電池耗電量。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1600可以參照對應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20,並且,該終端設備中的各個單元/模組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方法200中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可以理解,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處理器可以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訊號的處理能力。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成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元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
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記憶體可以是易失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其中,非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M,EP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易失性記憶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快取記憶體。通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M,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M,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RAM,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記憶體匯流排隨機存取記憶體(Direct Rambus RAM,DR RAM)。應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記憶體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記憶體。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演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元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請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介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儲存媒介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申請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儲存媒介包括:U盤、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代碼的媒介。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申請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准。
100‧‧‧方法
S110‧‧‧步驟
200‧‧‧方法
S210、S220‧‧‧步驟
10‧‧‧網路設備
11‧‧‧處理模組
12‧‧‧收發模組
20‧‧‧終端設備
21‧‧‧收發模組
22‧‧‧處理模組
1500‧‧‧網路設備
1510‧‧‧處理器
1520‧‧‧收發器
1530‧‧‧記憶體
1600‧‧‧終端設備
1610‧‧‧處理器
1620‧‧‧收發器
1630‧‧‧記憶體
圖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2是根據本申請另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10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11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12是根據本申請再一實施例的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13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14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15是根據本申請另一實施例的網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16是根據本申請另一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Claims (10)

  1. 一種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其中,包括: 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所述時域資源包括多個時域調度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一時域資源,所述第一時域資源包括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包括: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系統訊息,所述系統訊息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廣播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或者, 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一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的部分時域資源中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包括: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高階訊號,所述高階訊號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所述配置訊息;或,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通過下行控制通道或下行資料通道發送的所述配置訊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連續的;或所述多個第一子時域資源中至少兩個第一子時域資源是不連續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訊息包括下列訊息中的至少一種:起始位置訊息、時域長度訊息和結束位置訊息;其中,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時域長度,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確定所述第一時域資源或每個第一子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結束位置訊息通過指示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指示所述結束位置,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下行到上行的切換點的時域位置確定為所述第一時域資源的結束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於攜帶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訊息、用於攜帶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訊息和用於攜帶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訊息中至少兩個訊息不同;或, 用於承載所述起始位置訊息的通道、用於承載所述時域長度訊息的通道和用於承載所述結束位置訊息的通道中至少兩個通道不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的第二時域資源,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中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息,確定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確定為需要進行控制通道檢測的時域資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標下行時段內除所述第二時域資源之外的時域資源中均不包括同步訊號和廣播通道。
  10. 一種終端設備,其中,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通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資料訊號,使得所述終端設備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7109449A 2017-03-23 2018-03-20 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和設備 TWI744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7850 WO2018170826A1 (zh) 2017-03-23 2017-03-23 多波束系统中确定控制信道的检测范围的方法和设备
CNPCT/CN2017/077850 2017-03-23
WOPCT/CN2017/077850 2017-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6295A true TW201836295A (zh) 2018-10-01
TWI744507B TWI744507B (zh) 2021-11-01

Family

ID=63584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9449A TWI744507B (zh) 2017-03-23 2018-03-20 多波束系統中確定控制通道的檢測範圍的方法和設備

Country Status (21)

Country Link
US (2) US11140680B2 (zh)
EP (2) EP3873125B1 (zh)
JP (1) JP7078637B2 (zh)
KR (1) KR102308366B1 (zh)
CN (2) CN110463246B (zh)
AU (1) AU2017405463A1 (zh)
BR (1) BR112019019362A2 (zh)
CA (1) CA3057046C (zh)
DK (1) DK3606135T3 (zh)
ES (1) ES2875735T3 (zh)
HU (1) HUE054559T2 (zh)
IL (1) IL269384A (zh)
MX (1) MX2019011029A (zh)
PH (1) PH12019502133A1 (zh)
PL (1) PL3606135T3 (zh)
PT (1) PT3606135T (zh)
RU (1) RU2727529C1 (zh)
SG (1) SG11201908643VA (zh)
TW (1) TWI744507B (zh)
WO (1) WO2018170826A1 (zh)
ZA (1) ZA201906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3606135T (pt) * 2017-03-23 2021-07-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determinação de faixa de deteção de canal de controlo em sistema multi-feixe
CN117177368A (zh) * 2017-07-21 2023-12-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非授权频段上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3173A1 (fr) * 2006-07-24 2008-01-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réception,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et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US8400998B2 (en) 2006-08-23 2013-03-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083226A (zh) 2010-06-08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资源块资源信息指示及确定方法、设备
KR101752429B1 (ko) * 2010-10-28 2017-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2740473B (zh) * 2011-04-08 2017-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US9585083B2 (en) 2011-06-17 2017-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network entry in a millimeter-wave mobil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55924B1 (ko) * 2012-03-07 2016-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계층적 빔 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171128B1 (ko) * 2012-12-21 2020-10-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이용한 제어 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85674A1 (ko) * 2013-05-11 2014-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캐리어 타입을 고려한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188693A1 (ko) * 2016-04-25 2017-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666721B (zh) * 2016-07-29 202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496494B1 (en) * 2016-08-03 2021-03-24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for terminal for carrying out up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CN106454901A (zh) 2016-11-04 2017-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PT3606135T (pt) * 2017-03-23 2021-07-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determinação de faixa de deteção de canal de controlo em sistema multi-feix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400666A1 (en) 2021-12-23
EP3606135A1 (en) 2020-02-05
CN110463246A (zh) 2019-11-15
EP3873125A1 (en) 2021-09-01
US20210120549A1 (en) 2021-04-22
CN111050340A (zh) 2020-04-21
US11140680B2 (en) 2021-10-05
CA3057046C (en) 2021-12-14
PT3606135T (pt) 2021-07-05
PH12019502133A1 (en) 2020-07-06
JP2020516112A (ja) 2020-05-28
KR20190132375A (ko) 2019-11-27
MX2019011029A (es) 2019-11-11
AU2017405463A1 (en) 2019-10-10
CN110463246B (zh) 2024-02-13
SG11201908643VA (en) 2019-10-30
BR112019019362A2 (pt) 2020-04-14
WO2018170826A1 (zh) 2018-09-27
EP3606135B1 (en) 2021-05-19
RU2727529C1 (ru) 2020-07-22
KR102308366B1 (ko) 2021-10-05
TWI744507B (zh) 2021-11-01
HUE054559T2 (hu) 2021-09-28
CA3057046A1 (en) 2018-09-27
JP7078637B2 (ja) 2022-05-31
ES2875735T3 (es) 2021-11-11
CN111050340B (zh) 2021-04-27
US11785585B2 (en) 2023-10-10
DK3606135T3 (da) 2021-07-26
EP3873125B1 (en) 2023-09-13
EP3606135A4 (en) 2020-03-25
ZA201906137B (en) 2021-02-24
PL3606135T3 (pl) 2021-11-02
IL269384A (en)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8187B1 (ko)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단말기 디바이스
WO201811293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57077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EP3627886B1 (en) Bandwid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1028207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ssb transmission mode
US201903068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US11683834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7065972B2 (ja) ページング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US117855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detection range of control channel in multi-beam system
US11115948B2 (en) Measurement signal sending metho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TW201828676A (zh) 傳輸上行訊號的方法和設備
KR20200079297A (ko) 리소스 구성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WO2019047188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9178750A1 (zh) 用于寻呼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