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3855A - 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3855A
TW201833855A TW106140509A TW106140509A TW201833855A TW 201833855 A TW201833855 A TW 201833855A TW 106140509 A TW106140509 A TW 106140509A TW 106140509 A TW106140509 A TW 106140509A TW 201833855 A TW201833855 A TW 2018338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node
consensus
master node
blockch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0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強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3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385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06F11/0754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by exceeding lim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23Failover techniques
    • G06F11/2033Failover techniques switching over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41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with more than one idle spare processing compon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05Real-tim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75Monitoring of systems including the intern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etry When Errors Occur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案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區塊鏈主節點監測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當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時,所述區塊鏈主節點選定繼任節點,所述區塊鏈主節點根據所述繼任節點,將當前視圖切換為以所述繼任節點作為區塊鏈主節點的視圖,以使得繼任的區塊鏈主節點發起共識。利用本案實施例,視圖切換均是由區塊鏈主節點所發起,無需額外的共識過程,從而能夠減少區塊鏈中額外的運算量以及處理耗時。

Description

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
本案關於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關於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
目前,區塊鏈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去中心化的模式保證了資料不易被篡改,從而提升了安全性。   在實際應用中,包含多個節點(節點可認為是區塊鏈中參與處理事務的設備)的區塊鏈能夠為客戶端提供相對應的事務服務。具體而言,區塊鏈中的各節點將針對客戶端的事務請求進行處理,並向客戶端反饋處理結果,在此過程中,獨立運行的各節點所產生的處理結果有可能不一致,為了保證客戶端能夠接收到正確的處理結果,故採用基於拜占庭容錯算法(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BFT)實現各節點之間的共識(即,使得各節點能夠共同認可正確的處理結果)。   在運用PBFT的過程中,共識通常在視圖(View)下進行,具體而言,在一個視圖下,區塊鏈中的某一個節點作為主節點(primary),其餘的節點作為備份節點(backup)。此時,由主節點接收客戶端的事務請求,將該事務請求廣播給所有備份節點,並由主節點發起共識。達成共識的節點將針對該事務請求進行處理,並向客戶端反饋處理結果。   現有技術中,備份節點會發起視圖切換,由備份節點所發起的視圖切換通常需要得到視圖中的其他節點的認可。具體而言,備份節點向該視圖下的其他節點(包括主節點)發起視圖切換請求,即,向其他節點發起基於視圖切換請求的共識(此次共識仍採用PBFT,與基於事務請求的共識過程不同的是,在針對視圖切換請求的共識過程中,各節點將暫停對事務請求的共識,故,基於視圖切換請求的共識,實質上是一次額外的共識過程)。在一定數量的節點達成共識後,將確定某個備份節點成為新的主節點。新的主節點向外廣播新視圖訊息,完成視圖切換。   然而,上述的機制中,由備份節點發起的視圖切換需要額外進行一次共識過程,額外的共識過程會增加系統運算量,而且,視圖切換的共識過程需要等待一定數量的節點確認後才能達成一致,最終由新的主節點對外廣播新視圖訊息,整個過程將會耗費一定的時間。顯然,現有的視圖切換方式不僅會增加系統的運算量,同時也增加對事務請求的處理耗時,導致處理效率較低。
本案實施例提供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用以解決目前的視圖切換方式增加區塊鏈的運算量並增加了處理耗時的問題。   本案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共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區塊鏈主節點監測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   當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時,所述區塊鏈主節點選定繼任節點;   所述區塊鏈主節點根據所述繼任節點,將當前視圖切換為以所述繼任節點作為區塊鏈主節點的視圖,以使得繼任的區塊鏈主節點發起共識。   本案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共識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監測模組,監測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   節點確定模組,當所述監測模組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時,選定繼任節點;   視圖切換模組,根據所述繼任節點,將當前視圖切換為以所述繼任節點作為區塊鏈主節點的視圖,以使得繼任的區塊鏈主節點發起共識。   本案實施例提供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在任一視圖中,區塊鏈主節點會主動監測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如果觸發了視圖切換條件,則需要執行視圖切換,進而,區塊鏈主節點從其他區塊鏈節點中選定一個繼任節點,作為下一視圖中的區塊鏈主節點,基於此,區塊鏈主節點進行視圖切換,在切換後的視圖中,繼任節點作為新的區塊鏈主節點以進行事務的處理,同時,仍會按照前述過程執行視圖切換。顯然,上述的視圖切換均是由區塊鏈主節點所發起,這樣的方式避免出現區塊鏈備份節點發起視圖切換共識的情況,換言之,也就能夠避免出現額外共識的現象,從而能夠減少區塊鏈中額外的運算量以及處理耗時。
為使本案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案具體實施例及相對應的附圖對本案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案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案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進步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案保護的範圍。   正如前述,區塊鏈內各節點之間採用PBFT進行共識的過程中,一旦區塊鏈主節點失效,則區塊鏈備份節點會發起視圖切換。區塊鏈備份節點發起的視圖切換需要進行額外的共識,亦即,需要得到其他區塊鏈節點的認可,才可完成視圖切換。顯然,額外的共識過程無疑增加了區塊鏈的運算量,同時也增加了處理耗時。   基於此,本案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共識方法,針對任一視圖下的區塊鏈主節點,在一次共識結束後,由該區塊鏈主節點發起視圖切換,更換區塊鏈主節點,而無需額外的共識過程。為了便於描述,以下將區塊鏈主節點簡稱為:主節點,將區塊鏈備份節點簡稱為:備份節點。同時,下文中出現有關“節點”的描述,應理解為區塊鏈網路中參與共識的節點。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案實施例中,共識方法所採用的架構如圖1a所示。從圖1a中可見,區塊鏈網路中包含多個節點,多個客戶端可與該區塊鏈進行事務交互。其中,所述的區塊鏈網路的應用類型,可以是聯盟鏈和/或私有鏈,能夠向使用者提供事務服務。所述的節點,包括但不限於:伺服器、計算機、移動終端等具有計算處理功能的設備。所述的客戶端,可包括瀏覽器、應用等,客戶端可以運行在諸如終端、伺服器、資料庫中,這裡不作具體限定。   基於圖1a中所示的關係架構,本案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共識過程,如圖1b所示,該過程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01:主節點監測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   在本案實施例中,所述的視圖切換條件,可認為是進行視圖切換所滿足的條件,諸如:主節點超時未廣播事務請求、完成共識等。   作為本案實施例中的一種可能的方式,可透過在主節點中設置的定時器,實現對視圖切換條件觸發的監測,如:透過定時器對主節點廣播事務請求的行為計時,以監測主節點廣播事務請求的行為是否超時。其中,所述的定時器可認為是運行在主節點中的計時功能或服務,當然,這裡並不構成對本案的限定。   S102:當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時,所述主節點選定繼任節點。   如果觸發了視圖切換條件,則主節點需要執行視圖切換。需要說明的是,在任一視圖中,有且只有一個主節點,其餘節點均為備份節點,所以,視圖切換也就是主節點的切換。故在本步驟中,主節點將選定繼任節點,作為下一任主節點(本案實施例中的繼任節點,與當前視圖中的主節點不是同一節點,也即,主節點不能將自己作為繼任節點)。   S103:主節點根據所述繼任節點,將當前視圖切換為以所述繼任節點作為主節點的視圖,以使得繼任的主節點發起共識。   確定了繼任節點後,主節點便會執行視圖切換。與現有的備份節點發起視圖切換共識的方式不同,由備份節點發起視圖切換共識的過程,可看作是針對視圖中主節點“彈劾”的過程,而本案實施例中主節點自行執行視圖切換的過程,可看作是主動“禪讓”的過程,而由主節點執行視圖切換,無需發起共識,顯然,也就避免了額外的共識過程。執行了視圖切換後,新上任的主節點負責在切換後的視圖中發起共識,並可以理解地,新上任的主節點也會執行上述的視圖切換過程,這裡便不再過多贅述。   透過上述步驟,在任一視圖中,主節點會主動監測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如果觸發了視圖切換條件,則需要執行視圖切換,進而,主節點從其他節點中選定一個繼任節點,作為下一視圖中的主節點,基於此,主節點進行視圖切換,在切換後的視圖中,繼任節點作為新的主節點以進行事務的處理,同時,仍會按照前述過程執行視圖切換。顯然,上述的視圖切換均是由主節點所發起,這樣的方式避免出現備份節點發起視圖切換共識的情況,換言之,也就能夠避免出現額外共識的現象,從而能夠減少區塊鏈中額外的運算量以及處理耗時。   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不同的視圖切換條件,下面將針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種場景:   在實際應用中,客戶端會向主節點發送事務請求,在正常狀態下,當主節點接收到事務請求之後,會向視圖中的備份節點廣播該事務請求,以便進行基於該事務請求的共識,然而,主節點可能是異常節點,在接收到事務請求後長時間不進行廣播,那麼,備份節點便會發起切換視圖的共識。因此,為了避免備份節點因主節點超時不廣播所發起的切換視圖共識,主節點將自行進行計時,主動監測自身的超時現象。   換言之,在本場景下,視圖切換條件為:主節點超時未廣播事務請求,那麼,觸發視圖切換條件,具體包括:所述主節點接收事務請求,並經過設定時長後未發起基於所述事務請求的共識。   其中,在實際操作時,計時可由主節點中具有計時功能的程式或服務所實現,如:前述提及的定時器。具體可從主節點接收到事務請求的時刻開始計時。設定時長,可設置為5s、10s等,具體將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進行確定,這裡並不構成對本案的限定。 第二種場景:   與前述場景不同,本場景下,主節點在接收到事務請求後,向當前視圖中的各備份節點廣播了該事務請求,換言之,主節點在設定時長到達前,已發起了基於事務請求的共識,相對應地,視圖中的各節點便會進行基於該事務請求的共識,並產生共識結果。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基於現有的視圖切換機制,如果共識結果為共識失敗,則備份節點將會發起視圖切換的共識。顯然,共識失敗可看作是一種視圖切換條件。換言之,在本場景下,主節點會在共識失敗時,主動執行視圖切換,從而避免由備份節點發起額外的視圖切換共識。   此外,基於現有的視圖切換機制,如果共識結果為達成共識,則主節點將繼續發起基於其他事務請求的共識,但是,該主節點有可能在後續的運行過程中失效,一旦主節點失效,備份節點仍會發起視圖切換的共識。故為了避免該情況的出現,在本案實施例中,達成共識後,主節點仍會執行視圖切換。   可見,在本場景中,無論共識結果為達成共識或共識失敗,主節點在確定出共識結果後,均會執行視圖切換。即,觸發視圖切換條件,具體包括:所述主節點接收事務請求,發起基於所述事務請求的共識,並確定出共識結果。   也就是說,在本場景中,主節點需要確定出某一次共識已達成或共識失敗。下面將詳細說明主節點如何確定某一次共識已達成或共識失敗: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基於事務請求的共識過程,實質上是基於三階段協議的共識過程,其中所述的三階段包括:預準備階段(pre-prepare)、準備階段(prepare)、確認階段(commit),這三個階段共同組成完整的共識過程。在每個階段,各節點(既包括主節點,也包括各備份節點)均會向彼此發送共識訊息。也就是說,對於視圖中的每個節點而言,若要進入不同的階段,必須得到其他節點的認可,所以,三階段中的每個階段,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共識的過程。通常,當節點均進入確認階段,便可以認為是共識過程的完成。   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為某一視圖下,各節點基於三階段協議的共識過程。圖2中,客戶端(Client)向標號為0的節點(replica 0,也即,主節點)發起事務請求(request),主節點向各備份節點(replica 1、replica 2、replica 3)廣播該事務請求,開始進行三階段共識。各節點達成共識後,對事務請求進行處理,並向客戶端反饋處理結果。   基於此: 一、主節點確定共識失敗。   在本案實施例中,共識失敗體現為共識過程超時(以下簡稱為:共識超時,共識超時是指共識耗時超過預設的共識時長,其中,共識耗時可以從主節點發起共識時刻起開始計算)。這是因為:   在一種情況下,主節點為失效節點(節點失效可認為是節點中用以執行共識的資料出錯,或節點中的共識邏輯出錯),也就是說,主節點向各備份節點所發送的事務請求中可能包含了錯誤的資料(如:錯誤的事務請求序號),在BPFT機制的保證下,各備份節點會針對主節點所廣播的事務請求進行校驗。一旦包含了錯誤的資料,則正常的備份節點並不會認可,此時,主節點可能會重複發送事務請求的過程,致使共識超時。   或者,在另一種情況下,主節點同樣為失效節點,在該情況下,主節點可能會向其他備份節點發送錯誤的共識階段的通知訊息,即,主節點“錯誤”的認為已進入某一階段。此時,各備份節點將對主節點的通知訊息進行共識,以便確認主節點的通知訊息的真實性。類似地,正常的備份節點仍不會認可該主節點發送的通知訊息,此時,主節點可能會重複發送錯誤的通知訊息的過程,致使共識超時。   當然,上述內容,僅是實際應用中可能導致共識超時的兩種可能情況,這裡並不應作為對本案的限定。顯然,從上述內容可見,一旦共識超時,則共識失敗。   因此,在本案實施例中,主節點可透過監測共識過程的整體耗時的方式,來監測某一次共識是否失敗。一旦共識過程超時,主節點就會立即發起視圖切換操作,從而就避免了備份節點發起視圖切換的額外共識過程。也即,在本案實施例中,主節點確定共識失敗的過程可以為:主節點從向所述視圖中的各備份節點發起基於所述事務請求的共識的時刻起,監測共識耗時,當監測到共識耗時超過設定時長時,則確定共識失敗。 二、主節點確定達成共識。   基於前述的三階段協議可知,若某一節點進入了確認階段,那麼,該節點便可以針對事務請求進行處理,並將產生的處理結果反饋給客戶端。同時,又由於對於每一節點而言,其要進入某一階段均需要得到視圖中其他節點的認可,所以,如果某一節點進入了確認階段,也就表明該節點得到了其他節點的認可。基於此,可見,如果主節點自身進入了確認階段,也就表明共識已經達成,這是因為:在PBFT的機制下,若某一節點進入某一階段後,就表明該節點的狀態得到了視圖中絕大多數節點的認可,相對應的,也就表明絕大多數節點是正確的節點。   因此,該方式下,主節點確定達成共識的過程可以為:主節點監測自身對應的階段,當所述主節點監測到自身進入確認階段,且未超過預設的共識時長時,則確定完成共識。即,主節點在確認自身進行確認階段的同時,還需保證其進入確認階段的耗時並未超過設定時長。   作為本案實施例中的另一種方式,主節點可能不會向其他節點發送通知訊息(即,主節點可能是失效節點),但該主節點還能夠接收到備份節點所發送的通知訊息,此時,如果有設定數量的節點都進入到了確認階段,那麼,也可以認為共識完成。   在實際應用中,當某一節點進入確認階段後,通常會向視圖中的其他節點發送通知訊息,其通知訊息中可如:<commit,v,n,D(m)>。其中,commit表示該節點已進入確認階段,v表示視圖編號,n表示事務請求的序號,D(m)表示發出通知訊息的節點對事務請求的簽名。   主節點可統計其接收到的進入確認階段的通知訊息,如果接收到的通知訊息的數量大於2f01,則表示有足夠多的節點彼此達成共識。那麼,也就表示完成共識。其中,f為PBFT機制下最大可容忍的錯誤節點的數量。此時,主節點便可以確定完成共識。   所以,主節點確定達成共識的過程還可以為:主節點監測自身接收到的、備份節點進入確認階段的通知訊息,當主節點監測到接收的通知訊息的數量超過設定資料,且未超過預設的共識時長,則確定完成共識。   在完成共識後,主節點將發起視圖切換,以進行主節點的更換,進入新視圖。   下面將說明本案實施例中視圖的切換過程。   在PBFT機制下,每一視圖均具有相對應的編號,正如前述示例中的v值,其代表了當前視圖的編號。相對應的,區塊鏈中每個節點也都具有相對應的編號,如果在區塊鏈中一共有R個節點,那麼,各節點的編號將從0開始取值,直到R-1,具體如:replica0、replica1、……、replicaR-1。具有不同編號的節點與視圖編號滿足一定的關係,具體地,若以replica p代表編號為p的節點,則該節點的編號與視圖編號之間滿足: p=v mod R;   其中,v的取值為:從0至正無窮的整數。   該關係表示:節點編號p由視圖編號v與區塊鏈中所包含的節點數量R進行取模運算而得到。   換言之,由於v的取值從0到R-1,從而保證了主節點的身份有序的傳遞至不同節點。例如:如果當前視圖的主節點為replica 0(其對應的視圖編號為0),那麼,下一個視圖(編號為1)中的主節點為replica 1,以此類推,直到遍歷完所有節點。   從而可見,在本案實施例中,進行視圖切換的過程包括:所述主節點確定自身的編號,根據該主節點自身的編號,確定編號排列於該主節點編號後一位的節點,根據確定出的所述節點,產生視圖切換通知訊息,發送給各備份節點,進行視圖切換,以使得確定出的所述節點成為下一視圖中的主節點。   下面以一具體應用實例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該實例中包括如下步驟:   S301:編號為v的視圖中的主節點p接收客戶端發送的事務請求,並計時。   S302:在到達設定時間時,判斷是否向該視圖中的各備份節點發起基於所述事務請求的共識,若是,則執行步驟S303,否則,則執行步驟S305。   S303:獲取共識結果。   S304:判斷是否達成共識,執行步驟S305。   S305:將視圖v切換至視圖v+1,並確定編號為p+1的節點作為視圖v+1的主節點。   上述的視圖切換均是由主節點所發起,這樣的方式避免出現備份節點發起視圖切換共識的情況。   以上為本案實施例提供的共識方法,基於同樣的思路,本案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共識裝置,如圖4所示,針對任一視圖,所述共識裝置包括:   監測模組401,監測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   節點確定模組402,當所述監測模組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時,選定繼任節點;   視圖切換模組403,根據所述繼任節點,將當前視圖切換為以所述繼任節點作為區塊鏈主節點的視圖,以使得繼任的區塊鏈主節點發起共識。   所述監測模組401,當監測到接收事務請求並經過設定時長後未發起基於所述事務請求的共識時,確定為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   所述監測模組401,當監測到接收事務請求,發起基於所述事務請求的共識,並確定出共識結果時,確定為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   所述節點確定模組402,確定當前視圖的下一視圖,確定對應於所述下一視圖的繼任節點;   所述視圖切換模組403,將所述當前視圖切換為確定出的所述下一視圖,其中,所述繼任節點作為切換後的視圖中的主節點。   任一視圖中的節點,包括聯盟鏈和/或私有鏈中的節點。   在20世紀90年代,對於一個技術的改進可以很明顯地區分是硬體上的改進(例如,對二極體、電晶體、開關等電路結構的改進)還是軟體上的改進(對於方法流程的改進)。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當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進已經可以視為硬體電路結構的直接改進。設計人員幾乎都透過將改進的方法流程程式化到硬體電路中來得到相對應的硬體電路結構。因此,不能說一個方法流程的改進就不能用硬體實體模組來實現。例如,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例如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就是這樣一種積體電路,其邏輯功能由使用者對器件程式化來確定。由設計人員自行程式化來把一個數位系統“積體”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請晶片製造廠商來設計和製作專用的積體電路晶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製作積體電路晶片,這種程式化也多半改用“邏輯編譯器(logic compiler)”軟體來實現,它與程式開發撰寫時所用的軟體編譯器相類似,而要編譯之前的原始代碼也得用特定的程式化語言來撰寫,此稱之為硬體描述語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HDL),而HDL也並非僅有一種,而是有許多種,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 (Ruby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與Verilog。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清楚,只需要將方法流程用上述幾種硬體描述語言稍作邏輯程式化並程式化到積體電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實現該邏輯方法流程的硬體電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適當的方式實現,例如,控制器可以採取例如微處理器或處理器以及儲存可由該(微)處理器執行的計算機可讀程式代碼(例如軟體或韌體)的計算機可讀媒體、邏輯閘、開關、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記憶體控制器還可以被實現為記憶體的控制邏輯的一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也知道,除了以純計算機可讀程式代碼方式實現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透過將方法步驟進行邏輯程式化來使得控制器以邏輯閘、開關、專用積體電路、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來實現相同功能。因此這種控制器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硬體部件,而對其內包括的用於實現各種功能的裝置也可以視為硬體部件內的結構。或者甚至,可以將用於實現各種功能的裝置視為既可以是實現方法的軟體模組又可以是硬體部件內的結構。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系統、裝置、模組或單元,具體可以由計算機晶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計算機。具體的,計算機例如可以為個人計算機、膝上型計算機、蜂窩電話、相機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器、導航設備、電子郵件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計算機、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何設備的組合。   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裝置時以功能分為各種單元分別描述。當然,在實施本案時可以把各單元的功能在同一個或多個軟體和/或硬體中實現。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塊、以及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中的流程和/或方塊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透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計算機程式指令也可儲存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儲存在該計算機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計算機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程式化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程式化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計算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內存。   內存可能包括計算機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或非揮發性內存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ROM)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內存是計算機可讀媒體的示例。   計算機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計算機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計算機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內存(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擦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內存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碟儲存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存取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計算機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變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明白,本案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式產品。因此,本案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案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案可以在由計算機執行的計算機可執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式模組。一般地,程式模組包括執行特定任務或實現特定抽象資料類型的例程、程式、對象、組件、資料結構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計算環境中實踐本案,在這些分布式計算環境中,由透過通信網路而被連接的遠距處理設備來執行任務。在分布式計算環境中,程式模組可以位於包括儲存設備在內的局部和遠距計算機儲存媒體中。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漸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於系統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相似於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案的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案。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案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案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案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S101‧‧‧步驟
S102‧‧‧步驟
S103‧‧‧步驟
S301‧‧‧步驟
S302‧‧‧步驟
S303‧‧‧步驟
S304‧‧‧步驟
S305‧‧‧步驟
401‧‧‧監測模組
402‧‧‧節點確定模組
403‧‧‧視圖切換模組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案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案的一部分,本案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案,並不構成對本案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a為本案實施例提供的共識過程所基於的架構;   圖1b為本案實施例提供的共識過程;   圖2為本案實施例提供的在任一視圖中基於三階段協議的共識過程的示意圖;   圖3為本案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視圖切換的應用實例的執行過程示意圖;   圖4為本案實施例提供的共識裝置結構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共識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   區塊鏈主節點監測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   當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時,該區塊鏈主節點選定繼任節點;   該區塊鏈主節點根據該繼任節點,將當前視圖切換為以該繼任節點作為區塊鏈主節點的視圖,以使得繼任的區塊鏈主節點發起共識。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觸發視圖切換條件,具體包括:   該區塊鏈主節點接收事務請求,經過設定時長後未發起基於該事務請求的共識。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觸發視圖切換條件,具體包括:   該區塊鏈主節點接收事務請求,發起基於該事務請求的共識,並確定出共識結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區塊鏈主節點選定繼任節點,具體包括:   該區塊鏈主節點確定當前視圖的下一視圖;   選定對應於該下一視圖的繼任節點;   將當前視圖切換為以該繼任節點作為區塊鏈主節點的視圖,具體包括:   將該當前視圖切換為確定出的該下一視圖,其中,該繼任節點作為切換後的視圖中的區塊鏈主節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任一視圖中的區塊鏈節點,包括聯盟鏈和/或私有鏈中的節點。
  6. 一種共識裝置,其中,該裝置包括:   監測模組,監測對視圖切換條件的觸發;   節點確定模組,當該監測模組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時,選定繼任節點;   視圖切換模組,根據該繼任節點,將當前視圖切換為以該繼任節點作為區塊鏈主節點的視圖,以使得繼任的區塊鏈主節點發起共識。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裝置,其中,該監測模組,當監測到接收事務請求並經過設定時長後未發起基於該事務請求的共識時,確定為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裝置,其中,該監測模組,當監測到接收事務請求,發起基於該事務請求的共識,並確定出共識結果時,確定為監測到觸發視圖切換條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裝置,其中,該節點確定模組,確定當前視圖的下一視圖,確定對應於該下一視圖的繼任節點;   該視圖切換模組,將該當前視圖切換為確定出的該下一視圖,其中,該繼任節點作為切換後的視圖中的區塊鏈主節點。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9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任一視圖中的區塊鏈節點,包括聯盟鏈和/或私有鏈中的節點。
TW106140509A 2017-03-10 2017-11-22 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 TW2018338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2252.1A CN107391320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共识方法及装置
CN201710142252.1 2017-03-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3855A true TW201833855A (zh) 2018-09-16

Family

ID=60338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0509A TW201833855A (zh) 2017-03-10 2017-11-22 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4925B2 (zh)
EP (1) EP3525102B1 (zh)
JP (1) JP6756918B2 (zh)
KR (1) KR102140903B1 (zh)
CN (1) CN107391320B (zh)
AU (1) AU2018230202B2 (zh)
BR (1) BR112019009591B1 (zh)
CA (1) CA3043532C (zh)
ES (1) ES2880448T3 (zh)
MX (1) MX2019005525A (zh)
PH (1) PH12019501053A1 (zh)
PL (1) PL3525102T3 (zh)
RU (1) RU2733221C1 (zh)
TW (1) TW201833855A (zh)
WO (1) WO2018161901A1 (zh)
ZA (1) ZA20190293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4624B2 (en) 2019-06-28 2021-03-09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ging a master node in a blockchain system
TWI724780B (zh) * 2019-06-28 2021-04-1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用於區塊鏈系統中的主節點切換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1320B (zh) 2017-03-10 2020-07-1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识方法及装置
CN110445619B (zh) * 2017-03-30 2020-10-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区块链系统、消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395665B (zh) * 2017-05-22 2020-04-2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业务受理及业务共识方法及装置
CN108182635A (zh) * 2017-12-18 2018-06-19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共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82539A (zh) * 2018-02-06 2018-07-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层网络的去中心化存储系统
US10599835B2 (en) 2018-02-06 2020-03-24 Vmware, Inc. 32-bit address space containment to secure processes from speculative rogue cache loads
CN117610062A (zh) 2018-03-06 2024-02-27 阿梅里科普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成区块链存储数据的定制视图的系统、方法和介质
US11700265B2 (en) 2018-03-06 2023-07-11 Americorp Investments Llc Customized view of restricted information recorded into a blockchain
US10951626B2 (en) 2018-03-06 2021-03-16 Americorp Investments Llc Blockchain-based commercial inventor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416593B (zh) * 2018-03-20 2021-02-12 杨鉴 一种基于网络分散度证明的区块链共识方法和系统
CN108596622A (zh) * 2018-05-02 2018-09-28 北京链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交易信息的共享系统及方法
WO2019222993A1 (zh) * 2018-05-25 2019-11-28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信任关系的区块链共识方法
US10747629B2 (en) * 2018-06-11 2020-08-18 Vmware, Inc. Linear view-change BFT with optimistic responsiveness
US10713133B2 (en) * 2018-06-11 2020-07-14 Vmware, Inc. Linear view-change BFT
GB2574828A (en) * 2018-06-19 2019-12-25 Setl Ltd Leader selection for permissioned blockchain
CN109087204B (zh) * 2018-07-27 2023-04-14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跨链交易校验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BR112021001994A2 (pt) * 2018-08-02 2021-05-11 Neuralia Technologies Inc. método e sistema para prova de eleição em um blockchain
CN109039750B (zh) * 2018-08-13 2021-06-15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区块链应用系统多城多园区部署灾备能力的方法
CA3041211C (en) * 2018-11-30 2020-05-05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Utilizing nonce table to resolve concurrent blockchain transaction failure
CN111291110A (zh) * 2018-12-06 2020-06-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方法和系统
CN111327436B (zh) * 2018-12-13 2023-04-07 北京果仁宝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预测区块链出块节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134549B1 (ko) * 2018-12-13 2020-07-27 알리바바 그룹 홀딩 리미티드 분산 시스템에서 프라이머리 노드의 체인지 수행
CN109660545B (zh) * 2018-12-27 2021-04-09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盟链共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86681B (zh) * 2019-01-31 2021-06-18 北京瑞卓喜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区块链共识方法及共识系统
EP3593249B1 (en) 2019-03-18 2021-06-23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ding view change protocol
EP3596888B1 (en) * 2019-03-18 2022-08-03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ding view change protocol
US11269858B2 (en) 2019-03-26 2022-03-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a decentralized database including a fast path service
US11418322B2 (en) * 2019-03-26 2022-08-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a decentralized database including a fast path service
US11398895B2 (en) 2019-03-26 2022-07-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a decentralized database including a fast path service
WO2019170169A2 (en) * 2019-06-05 2019-09-12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Consensus system and method
CN114401150B (zh) * 2019-09-05 2023-10-2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区块链网络中加入节点的方法和区块链系统
CN110673914B (zh) * 2019-09-24 2021-06-2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共识的视图切换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KR102151939B1 (ko) * 2019-11-18 2020-09-04 주식회사 아이콘루프 패치 트랜잭션을 이용한 블록체인 생성 방법
CN111130879B (zh) * 2019-12-24 2022-11-18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bft算法的集群异常恢复方法
CN111327414A (zh) * 2020-01-20 2020-06-23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共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WO2021166928A1 (ja) * 2020-02-21 2021-08-2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510317B (zh) * 2020-03-06 2022-08-26 杜晓楠 弱化dbft中连续多个节点故障导致的延迟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dbft网络
CN112511326B (zh) * 2020-03-16 2024-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4356B (zh) * 2020-04-01 2021-1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共识周期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698315B (zh) * 2020-06-09 2021-10-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针对区块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522683B (zh) 2020-07-03 2020-10-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蜜獾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的共识节点变更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507019A (zh) * 2020-11-20 2021-03-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pbft共识系统及方法
CN112991066A (zh) * 2021-04-27 2021-06-1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盟链中的共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395165B (zh) * 2021-05-28 2022-08-1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共识流程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WO2023281690A1 (ja) * 2021-07-08 2023-01-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判定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判定システム、及び判定プログラム
CN114047980B (zh) * 2021-11-29 2024-0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编程控制器配置数据的管理系统
WO2024009650A1 (ja) * 2022-07-04 2024-01-11 株式会社CountUp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の構成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エア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81526D1 (de) * 1983-02-09 1990-06-07 Ibm Verfahren zum erhalten der einigung mehrfacher rechner zum vermeiden von fehlern.
US6671821B1 (en) * 1999-11-22 2003-12-3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US7499865B2 (en) * 2004-12-17 2009-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discrepancies in actual and expected inventories in computing environment having multiple provisioning orchestration server pool boundaries
US7917596B2 (en) * 2009-01-07 2011-03-2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uper master
US8639793B2 (en) * 2010-10-29 2014-01-28 Cisco Technology, Inc. Disaster recovery and automatic relocation of cloud services
DE102011088884A1 (de) * 2011-12-16 2013-06-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US9501363B1 (en) * 2013-03-15 2016-11-22 Nuodb, Inc. Distribute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node failure detection
US9329950B2 (en) * 2014-01-01 2016-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fficient fail-over in replicated systems
US11394773B2 (en) 2014-06-19 2022-07-19 Jim Austin Joseph Cryptographic currency block chain based voting system
TWI524289B (zh) 2014-11-12 2016-03-01 Jetsream Holding Ltd Data transfer method between bit currency trading devices
CN104679604A (zh) * 2015-02-12 2015-06-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主节点和备节点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1495A (zh) * 2015-03-25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节点选举方法、装置及存储系统
CN115174089B (zh) * 2015-04-20 2024-05-03 欧吉达克斯公司 物权电子凭证(edt)的分布式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5488665A (zh) * 2015-11-25 2016-04-13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去中心化的交易方法
CN106060036B (zh) * 2016-05-26 2019-07-16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去中心化共识方法及装置
CN106157142A (zh) * 2016-06-30 2016-11-23 惠众商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共识及同步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6385319B (zh) * 2016-09-29 2020-11-27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网络中信息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EP3281115B1 (en) * 2016-10-04 2019-06-19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yzantine fault-tolerance replicating of data on a plurality of servers
CN107391320B (zh) * 2017-03-10 2020-07-1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识方法及装置
US10601907B2 (en) * 2017-09-22 2020-03-24 Artiste QB Ne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tform to securely distribute compute workload to web capable devices
US10671492B2 (en) * 2017-12-18 2020-06-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orecast recommended backup destination
US11474994B2 (en) * 2018-12-27 2022-10-18 Intel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blockchain oracl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4624B2 (en) 2019-06-28 2021-03-09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ging a master node in a blockchain system
TWI724780B (zh) * 2019-06-28 2021-04-1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用於區塊鏈系統中的主節點切換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US11128522B2 (en) 2019-06-28 2021-09-21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ging a master node in a blockchai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40903B1 (ko) 2020-08-04
US20190294514A1 (en) 2019-09-26
WO2018161901A1 (zh) 2018-09-13
EP3525102B1 (en) 2021-05-05
KR20190077000A (ko) 2019-07-02
CA3043532C (en) 2022-08-30
JP6756918B2 (ja) 2020-09-16
PL3525102T3 (pl) 2021-10-25
ZA201902935B (en) 2020-05-27
CN107391320A (zh) 2017-11-24
CN107391320B (zh) 2020-07-10
RU2733221C1 (ru) 2020-09-30
AU2018230202A1 (en) 2019-05-30
MX2019005525A (es) 2019-08-12
EP3525102A1 (en) 2019-08-14
BR112019009591B1 (pt) 2021-11-23
JP2020507142A (ja) 2020-03-05
ES2880448T3 (es) 2021-11-24
AU2018230202B2 (en) 2020-07-16
PH12019501053A1 (en) 2021-02-05
CA3043532A1 (en) 2018-09-13
BR112019009591A2 (pt) 2019-12-17
US10684925B2 (en) 2020-06-16
EP3525102A4 (en) 2019-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33855A (zh) 一種共識方法及裝置
TWI696083B (zh) 一種基於區塊鏈的共識方法及裝置
TWI660617B (zh) 區塊鏈共識方法及設備
TWI679547B (zh) 區塊鏈業務受理及業務共識方法及裝置
AU2019101567A4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ensus verification
TWI694339B (zh) 一種區塊鏈共識方法、設備及系統
AU201824015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and for consensus verification
TW201837735A (zh) 一種區塊鏈共識方法及裝置
TW201904229A (zh) 資料處理的方法及裝置
WO2018171543A1 (zh) 一种广播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TWI679581B (zh) 任務執行的方法及裝置
WO2023207079A1 (zh) 一种区块链中的区块状态同步方法及第一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