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7216A - 包含不對稱多層夾層之不對稱層合物 - Google Patents

包含不對稱多層夾層之不對稱層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7216A
TW201827216A TW106135852A TW106135852A TW201827216A TW 201827216 A TW201827216 A TW 201827216A TW 106135852 A TW106135852 A TW 106135852A TW 106135852 A TW106135852 A TW 106135852A TW 201827216 A TW201827216 A TW 2018272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lass
thickness
interlayer
multi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5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軍 呂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索魯提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索魯提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索魯提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7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721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6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vinyl ac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33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102Insulating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不對稱多層夾層及一種不對稱隔音多層面板。該面板包含具有第一厚度之第一剛性基板、具有第二厚度之第二剛性基板及該第一剛性基板與該第二剛性基板之間的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第一厚度小於該第二厚度,其中該多層包含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及第一外部層與第二外部層之間的內部層,並且其中該內部層不位於中心。

Description

包含不對稱多層夾層之不對稱層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不對稱多層夾層及包含不對稱多層夾層之不對稱多層面板。更特定言之,本發明揭示不對稱多層夾層及不對稱多層面板或層合物,該不對稱多層面板或層合物包含第一剛性薄片、具有與第一剛性薄片相比不同厚度之第二剛性薄片及多層聲學夾層,該多層聲學夾層包含第一硬性層、第二硬性層及不中心定位在硬性層之間且與硬性層接觸之軟性層。
聚(乙烯醇縮丁醛) (PVB)常常用於製造可用作多層面板中之夾層的聚合物薄片,該等多層面板藉由在兩個玻璃或其他剛性基板薄片之間包夾夾層來形成。此類層合玻璃或玻璃面板長期用於安全性目的且常常用作建築及汽車應用中之透明阻擋層。其主要功能中之一者為吸收由衝擊或風吹產生之能量而不使物件穿過玻璃且即使當所施加的力足以打破玻璃時亦保持玻璃黏合。此防止尖銳玻璃碎片分散,此使對封閉區域內之人或物件的損傷及損害降至最低。鮮為人知的為層合玻璃用於雜訊衰減之優點。過去數十年間,在機場及鐵路附近建築物中建築使用層合玻璃已用於減小建築物內部之雜訊級,使其對於居住者而言更舒適。同樣,此技術現正用於街道及高速公路交通雜訊成為問題之建築物中。最近,夾層技術之發展已使得層合玻璃得到改良,其為汽車玻璃提供雜訊及振動改良。 傳統上,用於汽車應用之玻璃面板採用各自具有2.0與2.3毫米(mm)之間的厚度之兩個玻璃薄片。最常,此等薄片具有大致相同之厚度。此類型之組態促進最終面板中之強度及硬度兩者,其反過來提高車體之整個機械強度及硬度。一些估計將車輛的整個剛度之至多30%歸因於車輛之玻璃。因此,用於建構諸如(例如)擋風玻璃、太陽天窗或月亮天窗及側窗及後窗之車輛窗用玻璃的多層玻璃面板之設計及剛度不僅對彼等面板之效能且亦對車輛自身之總體效能係重要的。 更多節油車輛的最新趨勢已引起對輕型車輛之需求。減少整個車輛重量之一種方法為藉由使用較薄的玻璃薄片來減少玻璃之量。舉例而言,對於具有1.4 m2 之表面積的擋風玻璃,在所有其他條件相同之情況下,將面板中之一者之厚度減少大約0.5 mm可產生大於10百分比之重量減輕。 使多層面板更薄之一種方法係使用「不對稱」玻璃組態,其中面板中之一者比另一者更薄。亦已使用具有對稱組態之更薄玻璃面板。然而,不對稱組態係更常常採用的且涉及使用具有傳統的2.0 mm至2.3 mm厚度之「外側」玻璃面板(亦即,面向車廂外部的玻璃面板)及更薄「內側」玻璃面板(亦即,面向車廂內部之玻璃面板)。更厚外側玻璃係為了確保適當強度及對岩石、礫石、沙石及在使用期間外側面板將經受之其他道路殘渣之抗衝擊性。然而,通常此等不對稱面板需要至少3.7 mm之經組合玻璃厚度以便將諸如偏轉硬度、玻璃彎曲強度、玻璃邊緣強度、玻璃衝擊強度、車頂強度及扭轉剛度之屬性維持在可接受範圍內。 另外,由於不對稱組態通常藉由利用更薄內側玻璃薄片而形成,故此等面板之隔音屬性常常比利用更厚玻璃之類似面板更差。因此,為了將道路雜訊及車廂之其他干擾降至最低,用於形成不對稱多層面板之夾層一般為具有聲學或聲阻或隔音屬性之夾層(亦即,聲學夾層)。習知非聲學夾層並不為需要良好隔音之大部分應用提供足夠隔音。 層合安全玻璃(諸如擋風玻璃)中所見之諸如聚(乙烯醇縮醛)或聚(乙烯醇縮丁醛)聚合物的夾層通常已具有經修改之一或多個物理特性以便增加聲阻且減小經由玻璃之聲音傳輸。聲學夾層為將玻璃之共振及一致效應降至最低且增加在共振頻率處及在一致區域中之聲音傳輸損耗或隔音的夾層。聲學夾層可為具有低玻璃轉化溫度之單片薄片或具有兩個或多於兩個熱塑性聚合物相鄰層的多層夾層,其中該等層具有不同特徵(參看例如美國專利5,340,654、5,190,826及7,510,771)。此等多層夾層可包括至少一個包夾在兩個外部「表」層之間的內部「核心」層。常常,多層夾層之核心層可為具有較低玻璃轉化溫度之更軟層,該較低玻璃轉化溫度提高其聲學效能。然而,因為此類軟性層可能難以輕易處理及/或傳輸,故此類多層夾層之表層常常更硬及具有較高玻璃轉化溫度,此將經增強之可處理性、強度及抗衝擊性賦予至夾層。在具有一個軟性核心層及兩個更硬外部層之此等多層夾層中,軟性核心層常常定位於夾層之中心中,例如,軟性核心層經中心定位或經中心組態(諸如藉由具有相同或相等厚度的外部層)。 儘管不對稱多層玻璃面板藉由減小內側玻璃薄片之厚度來產生重量節省增加(與具有相同外側玻璃薄片及更厚內側玻璃薄片之多層面板相比),已知的為,玻璃對稱性組態對經由含有聲學夾層之層合玻璃面板的雜訊傳輸具有深遠影響。降低多層面板之玻璃對稱性(亦即,使得多層面板較不對稱或更不對稱)增加尤其一致頻率區域中之雜訊傳輸(亦即,其減少隔音),而增加多層面板之玻璃對稱性減少雜訊傳輸或改良隔音(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申請序列號15/061418號及15/061488)。 由此,需要一種用於多層玻璃面板且尤其具有不對稱玻璃組態的多層玻璃面板之呈現足夠聲學效能及隔音之聲學夾層。理想地,此夾層可廣泛用於各種汽車、航空及建築應用之玻璃面板。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為一種用於隔音不對稱多層面板的多層聲學夾層,其包含: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第一硬性層與第二硬性層之間的軟性層,並且其中軟性層不位於中心。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用於隔音不對稱多層面板的多層聲學夾層,其包含: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具有第三硬性層厚度的第三硬性層、第一硬性層與第二硬性層之間的第一軟性層、第二及第三硬性層之間的第二軟性層,其中第一軟性層及第二軟性層中之至少一者不位於中心。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一種不對稱隔音多層面板,其包含:具有第一厚度H3 的第一剛性基板、具有第二厚度H1 之第二剛性基板及第一剛性基板與第二剛性基板之間的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其中H3 < H1 ,其中多層包含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及第一硬性層與第二硬性層之間的軟性層,並且其中軟性層不位於中心。
本發明揭示不對稱多層夾層及包含不對稱聲學多層夾層之不對稱多層面板。更特定言之,本發明揭示包含第一剛性基板或薄片、具有不同於第一剛性基板或薄片之厚度的第二剛性基板或薄片及第一剛性基板與第二剛性基板之間的聲學夾層之不對稱多層面板或層合物,其中聲學夾層包含不定位於夾層中心之核心層或軟性層。聲學夾層可包含多於一個核心層或軟性層,如下文進一步描述。 包含根據本發明之不對稱多層夾層的不對稱多層面板與具有核心層定位於夾層中心之經對稱組態之聲學夾層的習知不對稱面板相比改良隔音效能。多層面板之隔音可用包含至少兩個軟性層之不對稱多層夾層來進一步改良,其中軟性層中之至少一者不定位在中心以使得夾層不對稱。在實施例中,具有經不對稱組態的多層夾層之不對稱多層玻璃面板改良隔音,如藉由在一致頻率區域中之聲音傳輸損耗超過具有相同經組合玻璃厚度及經對稱組態的多層聲學夾層之習知不對稱層合玻璃面板至多1.0、至多1.5、至多1.7、至多2.0、至多2.5、至多2.7、至多3.0、至多3.5、至多4.0、或至多4.2分貝(dB)所量測。 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多層面板一般包含至少第一剛性基板、第二剛性基板及安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且與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中之每一者接觸的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不對稱多層夾層包含至少一個不定位在中心之軟性(核心)層。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中之每一者可由諸如玻璃的剛性材料形成,且可由相同或不同材料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中之至少一者可為玻璃基板,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中之至少一者可由另一材料形成,該材料包括(例如)諸如聚碳酸酯、共聚酯、丙烯酸、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及其組合的剛性聚合物。在實施例中,兩個剛性基板均為玻璃。任何合適類型之非玻璃材料可用於形成此基板,視所需效能及屬性而定。通常,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均不由包括如下文詳細描述之熱塑性聚合物材料之較軟聚合材料形成。 任何合適類型之玻璃可用於形成剛性玻璃基板,且在一些實施例中,玻璃可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矽酸鋁玻璃、硼矽酸玻璃、石英或熔融矽石玻璃及鹼石灰玻璃。當使用時,玻璃基板可經退火、熱加強或回火、化學回火、蝕刻、塗佈或藉由離子交換加強,或其可經受此等處理中之一或多者。玻璃自身可為輥壓玻璃、浮法玻璃或平板玻璃。在一些實施例中,玻璃可不經化學處理或藉由離子交換加強,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玻璃可不為矽酸鋁玻璃。當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為玻璃基板時,用於形成各基板之玻璃類型可為相同的或其可為不同的。 剛性基板可具有任何合適之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剛性基板全部為玻璃基板時,玻璃薄片(第一玻璃或第二玻璃)中之至少一者之標稱厚度在0.1 mm至12.7 mm範圍內,且多層玻璃面板包括第一玻璃薄片及第二玻璃薄片(及任何其他玻璃薄片,視需要)的任何組合之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板及/或第二基板之標稱厚度可為至少約0.4 mm、至少約0.7 mm、至少約1.0 mm、至少約1.3 mm、至少約1.6 mm、至少約1.9 mm、至少約2.2 mm、至少約2.5 mm、或至少約2.8 mm或更多,且/或小於約3.2 mm、小於約2.9 mm、小於約2.6 mm、小於約2.3 mm、小於約2.0 mm、小於約1.7 mm、小於約1.4 mm或小於約1.1 mm。另外,或在替代例中,第一基板及/或第二基板可具有至少約2.3 mm、至少約2.6 mm、至少約2.9 mm、至少約3.2 mm、至少約3.5 mm、至少約3.8 mm、或至少約4.1 mm,且/或小於約12.7 mm、小於約12 mm、小於約11.5 mm、小於約10.5 mm、小於約10 mm、小於約9.5 mm、小於約9 mm、小於約8.5 mm、小於約8 mm、小於約7.5 mm、小於約7 mm、小於約6.5 mm、小於約6 mm、小於約5.5 mm、小於約5 mm或小於約4.5 mm之標稱厚度視所需之應用及屬性而定,其他厚度可為適當的。 當多層面板包括兩個具有相同標稱厚度之基板時,此類面板可稱為如圖1a中所展示之「對稱組態」,此係因為一個基板的標稱厚度比另一基板之標稱厚度之比率等於1。當多層面板包括兩個具有不同標稱厚度之基板時,此類面板可稱為如圖1b中所展示之「不對稱組態」,此係因為一個基板的標稱厚度比另一基板之標稱厚度之比率不等於1。如本文中所使用,不對稱組態或不對稱面板特徵在於基板之厚度的比率(更薄基板比更厚基板)小於1。 在實施例中,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多層面板可包括兩個具有不同標稱厚度之基板,如圖1b中所展示。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基板對稱性」及「玻璃對稱性」係指更薄基板(或玻璃薄片)之標稱厚度比更厚基板(或玻璃薄片)之標稱厚度的比率,且該等術語可互換使用。「玻璃對稱性」藉由等式(1)測定: 玻璃對稱性(SG ) = H3 /H1 (1) 當H3 為更薄(第一)玻璃基板之標稱厚度時,H1 為更厚(第二)玻璃基板之標稱厚度,且H3 ≤ H1 。圖1b描繪具有不對稱組態之面板的橫截面。 如本文中所使用,當參考多層玻璃面板時,術語「經對稱組態」意謂具有等於1之玻璃對稱性SG ,且術語「經不對稱組態」意謂具有小於1之玻璃對稱性。術語「玻璃對稱性」、「經對稱組態」、「對稱組態」及「玻璃對稱性組態」在全文中可互換使用。術語「經不對稱組態」及「不對稱組態」在全文中可互換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多層面板可具有至少約0.20、至少約0.23、至少約0.25、至少約0.30、至少約0.35、至少約0.40、至少約0.45、至少約0.50、至少約0.55、至少約0.60、至少約0.65、至少約0.70、至少約0.75及/或約1、不多於約0.99、不多於約0.97、不多於約0.95、不多於約0.90、不多於約0.85、不多於約0.80、不多於約0.75、不多於約0.70、不多於約0.65、不多於約0.60、不多於約0.55、不多於約0.50、不多於約0.45、不多於約0.40、不多於約0.35或不多於約0.30之玻璃對稱性。 當多層面板具有不對稱組態時,更厚基板之標稱厚度與更薄基板之標稱厚度之間的差可為至少約0.05 mm。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玻璃薄片具有可比其他玻璃薄片中之至少一者或其他玻璃薄片中之每一者的標稱厚度厚至少約0.1 mm、至少約0.2 mm、至少約0.3 mm、至少約0.4 mm、至少約0.5 mm、至少約0.6 mm、至少約0.7 mm、至少約0.8 mm、至少約0.9 mm、至少約1.0 mm、至少約1.2 mm、至少約1.6 mm、至少約2.0 mm、至少約3.0 mm或至少約4.0 mm之標稱厚度。 特定玻璃組態及厚度可視多層面板之最終用途而選擇。舉例而言,在汽車應用中利用多層面板的一些實施例中,一個基板之標稱厚度可在0.1至2.6 mm、0.3至2.0 mm或0.5至1.8 mm之範圍內,而另一個基板之標稱厚度可在0.5至3.0 mm、0.6至2.8 mm、1.0至2.6 mm或1.6至2.4 mm範圍內,但其他範圍可為適當的。基板之厚度之總和(H3 + H1 )可小於4.6、小於4.2、小於4.0、小於3.7、小於3.4或小於3.2 mm。在實施例中,標稱厚度之比率(玻璃對稱性,SG )可在0.20至小於1、0.23至0.95、0.25至0.80、0.30至0.70或0.35至0.60範圍內。其他厚度及玻璃對稱性值可視所要應用及效能而適當地使用。 在諸如在航空或建築應用中使用多層面板之其他實施例中,一個基板之標稱厚度可在2.2至12.7 mm、2.6至8 mm或2.8至5 mm範圍內,而另一個基板之標稱厚度可在1.6至12.6 mm、1.8至7.5 mm或2.3至5 mm範圍內。在此等實施例中之基板之厚度的總和(H3 + H1 )可大於4.6 mm、大於5.0 mm、大於5.5 mm或大於6 mm。在實施例中,玻璃對稱性SG 可在0.20至小於1、0.23至0.95、0.25至0.80、0.30至0.70或0.35至0.60範圍內。其他厚度及玻璃對稱性值可視所要應用及效能而適當地使用。 除剛性基板以外,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多層面板包括至少多層聚合聲學夾層,該多層聚合聲學夾層安置於第一剛性基板與第二剛性基板之間且與該第一剛性基板及該第二剛性基板中之每一者接觸。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多層夾層」、「多層聚合物夾層」及「聚合多層夾層」係指適合用於形成多層面板之多層聚合物薄片。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單層」及「單片」係指由一個單一聚合物層形成之夾層,而術語「多層(multiple layer/multilayer)」係指具有兩個或多於兩個彼此共擠壓、層合或以其他方式耦接之鄰近於彼此且與彼此接觸的聚合物層之夾層。夾層之各聚合物層可包括視情況與一或多種塑化劑組合之一或多種聚合樹脂,其藉由任何合適的方法形成為薄片。夾層中之聚合物層中之一或多者可進一步包括其他添加劑,儘管此等為非所需的。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及類似者用於描述各種元件,但此等元件不應不必要的受此等術語限制。此等術語僅用於區分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且未必暗示特定次序或甚至特定元件。舉例而言,元件可被視為本說明書中之「第一」元件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第二」元件而無不一致。在本說明書內及針對獨立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每一者維持一致性,但此命名法並非必需意欲在其間一致。此類三層(three-layer/tri-layer)夾層可描述為具有至少一個包夾於兩個外部「表」層之間的內部「核心」層。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聚合物樹脂組合物」及「樹脂組合物」係指包括一或多種聚合物樹脂之組合物。聚合物組合物可視情況包括諸如塑化劑及/或其他添加劑之其他組分。 在實施例中,不對稱多層夾層包含兩個硬性層或表層及一個軟性層或核心層,且軟性層在兩個硬性層之間且與兩個硬性層接觸以使得核心層不定位在中心,如圖2b中所展示。具有不定位在中心之核心層的此多層夾層在本文中亦稱作「不對稱夾層」或「不對稱核心層」,且其特徵在於核心層之中心平面(Pc )偏離多層夾層之幾何中心平面(PI ),且核心層之中心平面至更薄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t2 )比核心層之中心平面至更厚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t1 )之比率小於1 (參看圖2b)。如本文中所使用,厚度之此比率(SI )稱為「核心層對稱性」或「夾層對稱性」且可藉由等式(2)展示: SI = t2 /t1 (2) 其中t2 為核心層之中心平面至更薄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且t1 為核心層之中心平面至更厚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且t2 ≤ t1 。對稱多層聲學夾層(例如,核心層對稱性等於1)特徵在於核心層之中心平面(Pc )在多層夾層之幾何中心平面(PI )上疊置,且核心層之中心平面至硬性層之外部表面中之一者的厚度(t1 、t2 )比核心層之中心平面至硬性層之另一外表面的厚度之比率為1 (參看圖2a)。當t1 = t2 時,SI = 1。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經對稱組態之核心層」及「經對稱組態之夾層」係指核心層對稱性(SI )為1的多層夾層,且術語「核心層對稱性」及「夾層對稱性」可互換使用。當夾層含有多個核心(軟性)層時,核心層中之每一者之對稱性可如上文所描述計算。 在實施例中,視需要,核心層之中心平面(PC )可在相對於夾層之幾何中心平面(PI )的任何不對稱位置。在一個基板比另一基板厚之不對稱多層面板的實施例中,核心層之中心平面可位於更接近更薄基板(H3 )處,或核心層之中心平面可位於更接近更厚基板(H1 )處。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多層聲學夾層可具有大於約0.01之核心層對稱性。對稱性之範圍可為0.01至小於1、0.02至0.9、0.03至0.8、0.04至0.7及0.05至0.6。在實施例中,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多層聲學夾層可具有小於1、小於0.90、小於0.80、小於0.70、小於0.60、小於0.50、小於0.40,且/或大於約0、大於約0.05、大於0.10、大於0.20、或大於約0.35或更大之核心層對稱性。 在實施例中,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包含至少一個軟性或核心層,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包含至少兩個軟性層、至少三個軟性層、至少四個軟性層、至少五個軟性層或至少六個軟性層或更多。在實施例中,包含多於一個軟性或核心層(亦即,兩個或多於兩個軟性層)之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提供一致頻率區域中之不對稱玻璃面板的隔音之更大改良,且因而比僅包含一個軟性層之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更有利。 當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包含兩個、三個或更多個軟性層時,軟性層可相同或不同且可定位於不同組態或位置中之夾層中,只要軟性層中之至少一者經不對稱組態(核心層對稱性小於1)。舉例而言,夾層可包含至少兩個軟性層,其中至少兩個軟性層經不對稱組態,或至少一個軟性層經不對稱組態且至少一個軟性層經對稱組態。當存在兩個或多於兩個經不對稱組態之軟性層時,核心層之對稱性可相同或不同。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之夾層之整個平均厚度可為至少約10密耳、至少約15密耳、至少約20密耳、至少約25密耳、至少約30密耳或至少約35密耳,且/或不多於約150密耳、不多於約120密耳、不多於約90密耳、不多於約75密耳、不多於約60密耳、不多於約50密耳、不多於約45密耳、不多於約40密耳、不多於約35密耳、不多於約32密耳(1密耳 = 0.0254 mm)。其他厚度可按特定應用之需要使用以獲得特定效能屬性。若夾層不在兩個基板之間層合,則其平均厚度可藉由使用測徑規或其他等效器件直接地量測夾層之厚度來測定。若夾層在兩個基板之間層合,則其厚度可藉由自多層面板之總厚度減去基板之經組合厚度來測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聚合物層可具有至少約1密耳、至少約2密耳、至少約3密耳、至少約4密耳、至少約5密耳、至少約6密耳、至少約7密耳、至少約8密耳、至少約9密耳或至少約10密耳或更高的平均厚度。另外或在替代例中,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夾層中的聚合物層中之一或多者可具有不多於約25密耳、不多於約20密耳、不多於約15密耳、不多於約12密耳、不多於約10密耳、不多於約8密耳、不多於約6密耳、不多於約4密耳或不多於約2密耳之平均厚度,但其他厚度可按需要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層或夾層可包括沿薄片之長度、或最長維度及/或寬度或第二最長維度具有實質上相同厚度之平坦聚合物層,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多層夾層之一或多個層例如可為楔形或可具有楔形輪廓,以使得夾層之厚度沿薄片之長度及/或寬度變化,以使得層或夾層之一個邊緣具有大於另一邊緣之厚度。當夾層為多層夾層時,夾層之至少一個層、至少兩個層或至少三個或多於三個層可為楔形。楔形夾層可適用於(例如)汽車及飛機應用中之抬頭顯示器(HUD)面板中。 合適熱塑性聚合物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聚胺脂(PU)、聚(伸乙基-共-乙酸乙烯酯)樹脂(EVA)、聚氯乙烯 (PVC)、聚(氯乙烯-共-甲基丙烯酸脂)、聚乙烯、聚烯烴、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共-丙烯酸丁酯)、聚矽氧彈性體、環氧樹脂及自先前所列聚合物中之任一者衍生之諸如乙烯/羧酸共聚物的酸共聚物及其離子聚合物及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夾層之一或多個層可包括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熱塑性聚合物: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聚氯乙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及聚胺脂。在某些實施例中,聚合物層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至少一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儘管本文中一般關於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描述,應理解,以上聚合物樹脂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在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下文所描述的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或代替該等聚(乙烯醇縮醛)樹脂。 適用於層及夾層之聚胺脂可具有不同硬度。例示性聚胺酯聚合物具有每ASTMD-2240小於85之肖氏A級硬度(Shore A hardness)。聚胺酯聚合物之實例為AG8451及AG5050、具有小於20℃之玻璃轉化溫度的脂族異氰酸酯聚醚基聚胺脂(可購自Thermedics Inc.of Woburn,MA)。EVA聚合物可含有各種量之乙酸乙烯酯基團。合乎需要之乙酸乙烯酯含量一般為約10至約90莫耳%。具有較低乙酸乙烯酯含量之EVA可用於在低溫下隔音。當包括時,乙烯/羧酸共聚物一般為具有約1至約25莫耳%之羧酸含量的聚(乙烯-共-甲基丙烯酸)及聚(乙烯-共-丙烯酸)。乙烯/羧酸共聚物之離子聚合物可藉由將共聚物與鹼(諸如鹼金屬(例如,鈉)及鹼土金屬(例如,鎂)、氨之氫氧化物、或諸如鋅之過渡金屬的其他氫氧化物)部分或完全地中和來獲得。離子聚合物之實例合適的包括Surlyn® 離子聚合物樹脂(可購自DuPont of Wilmington, Delaware)。 用於本發明之玻璃面板的多層夾層包括具有至少兩個層、或至少三個層及具有聲學屬性之任何夾層,該夾層諸如包含至少第一硬性層、第二硬性層及安置於第一硬性層與第二硬性層之間的第三軟性層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他數目之層及夾層組合為可能的,諸如軟性/硬性/軟性、軟性/硬性/軟性/硬性/軟性、硬性/軟性/硬性/軟性/硬性、硬性/軟性/軟性/硬性及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其他實施例。 適用於本發明之多層玻璃面板的多層聲學夾層包括包含具有經修改以便增大聲阻屬性且減小經由玻璃及硬性外部層(通常表層)之聲音傳輸之一或多個物理特性的軟性層之夾層,其提供夾層之操作、可處理性及機械強度。如本文中所使用,「硬性層」或「更硬層」一般係指比另一層更硬或更剛性且具有一般比另一層高至少兩(2)攝氏度(℃)的玻璃轉化溫度之層。如本文中所使用,「軟性層」或「更軟層」一般係指比另一層更軟且具有一般比另一層低至少兩(2)攝氏度的玻璃轉化溫度之層。經修改以便達成經改良之隔音屬性的獨特物理特性中之一者為軟性(核心)層之較低玻璃轉化溫度。在實施例中,軟性層之合適玻璃轉化溫度為小於約25℃、小於約20℃、小於約15℃、小於約10℃、小於約5℃、小於約0℃或小於約 -5℃。除軟性層之較低玻璃轉化溫度以外,適用於本發明之多層玻璃面板的多層聲學夾層可包括在20℃下具有至少0.10、至少約0.15、至少約0.20或更大之阻尼損耗因子之夾層。 對於多層玻璃面板而言,阻尼損耗因子可一般與在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相關,且隨著阻尼損耗因子增大,在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增大(參見例如Lu, J: 「Designing PVB Inter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with Enhanced Sound Reduction」, 2002, InterNoise 2002,第581頁; Lu, J. 「Windshields with New PVB Interlayer for Vehicle Interior Noise Reduction and Sound Quality Improvement 」 2003 SAE Noise & Vibration Conference , Traverse City, MI, May 5 - 9, 2003,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Paper 第2003-01-1587號)。 例示性多層夾層建構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PVB//PVB//PVB、PVnB//PViB//PVnB,其中PVB (聚(乙烯醇縮丁醛))、PVnB (聚乙烯正縮丁醛)及/或PViB (聚(乙烯醇異縮丁醛))層包含單一樹脂或具有不同殘餘羥基含量或不同聚合物組成之兩種或多於兩種樹脂;PVC//PVB//PVC、PVB//PVC//PVB、PVB//PU//PVB、PU//PVB//PU、離子聚合物//PVB//離子聚合物、離子聚合物//PU//離子聚合物、離子聚合物//EVA//離子聚合物、離子聚合物//離子聚合物//離子聚合物,其中軟性核心層(PVB (包括PViB)、PVC、PU、EVA或離子聚合物)包含單一樹脂或具有不同玻璃轉化溫度之兩種或多於兩種樹脂。可替代地,表層及核心層可全部為使用相同或不同起始樹脂之PVB。樹脂及聚合物之其他組合將對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一般而言,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另行說明,否則「PVB」及「PVB樹脂」係指PVnB或PViB或PVnB及PViB之組合。 多層夾層中之軟性核心層可含有一或多種樹脂。當核心層包含至少一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時,軟性核心層中之樹脂或至少一種樹脂具有以下特徵中之至少一者:較低殘餘羥基含量、較高殘餘乙酸乙烯酯含量、較低殘餘羥基含量及較高殘餘乙酸酯含量、來自硬性層之不同醛、混合醛、或任何兩個或多於兩個屬性的組合。軟性層通常含有至少一種塑化劑,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兩種或多於兩種塑化劑之混合物,且在典型實施例中,軟性層具有比更硬層高的塑化劑含量。層及夾層屬性之任何組合可按需要使用且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為已知的。 含有對稱多層聲學夾層(亦即,核心層對稱性為1)之習知不對稱層合玻璃面板具有隔音,如藉由在基本上不依賴於經組合玻璃厚度的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STL)所量測;且在一致頻率區域中具有比含有相同對稱多層聲學夾層之習知對稱層合玻璃面板更低的隔音。一般而言,習知不對稱多層玻璃面板在一致頻率區域中之隔音隨玻璃對稱性SG 之減小或降低而減小。在具有核心層對稱性為1之聲學夾層之一種習知不對稱多層玻璃面板組態(1.6 mm/0.7 mm,玻璃對稱性= 0.44,經組合玻璃厚度= 2.3 mm)中,當與具有與不對稱多層玻璃面板相同的對稱多層聲學夾層(核心層對稱性為1)之習知對稱多層玻璃面板(分別具有1.4、3.7、4.2及4.6 mm之經組合玻璃厚度的0.7 mm/0.7 mm、1.85 mm/1.85 mm、2.1 mm/2.1 mm及2.3 mm/2.3 mm組態)進行比較時,隔音減少了多至1.5至1.7 dB。在具有對稱聲學夾層(核心層對稱性為1)之另一習知3.0 mm/0.7 mm之不對稱玻璃面板組態(玻璃對稱性= 0.23,經組合玻璃厚度= 3.7 mm)中,當與具有與不對稱多層玻璃面板相同之對稱多層聲學夾層(核心層對稱性為1)之習知對稱多層玻璃面板進行比較時,隔音減少了多至4.1至4.3 dB。 熱塑性聚合物樹脂可由任何適合的方法形成。當熱塑性聚合物樹脂包括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時,此類樹脂可根據已知方法在催化劑之存在下藉由將聚(乙烯醇)與一或多種醛縮醛化來形成,該等方法諸如美國專利第2,282,057號及第2,282,026號以及B.E .Wade之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 Technology 中之「Vinyl Acetal Polymers」,第3版,卷8,第381至399頁(2003年)中所描述的彼等。所得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包括的至少約5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6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7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7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8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8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90重量百分比之至少一種醛之殘基,根據ASTM D1396量測為樹脂之縮醛化百分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醛殘基之總量可統稱為縮醛含量,餘下為作為殘餘羥基(作為乙烯基羥基)及殘餘酯基團(作為乙酸乙烯酯基團)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如下文中進一步詳細論述。 合適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包括任何醛之殘基,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至少一種C4 至C8 醛之殘基。合適C4 至C8 醛之實例可包括例如正丁醛、異丁醛、2-甲基戊醛、正己醛、2-乙基己醛、正辛醛及其組合。本文中所描述之層及夾層中所利用的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按樹脂之醛殘基的總重量計至少約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3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4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5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60重量百分比、或至少約70重量百分比之至少一種C4 至C8 醛之殘基。替代地或另外,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包括不多於約9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90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8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80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7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70重量百分比或不多於約65重量百分比之至少一種C4 至C8 醛。C4 至C8 醛可選自上文所列之基團,或其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正丁醛、異丁醛、2-乙基己醛及其組合。在其他實施例中,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包含單獨其他醛之殘基或與本文中所描述之C4 至C8 醛中之一或多者組合之殘基,該等醛包括(但不限於):桂皮醛、己基桂皮醛、苯甲醛、氫化桂皮醛(hydrocinnamaldehyde)、4-氯苯甲醛、4-第三丁基苯乙醛、丙醛、2-苯丙醛及其組合。 在各種實施例中,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為主要包含正丁醛之殘基且可(例如)包括任何所要量之除正丁醛外的醛之殘基的PVB樹脂。通常,存在於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中之除正丁醛外之醛殘基可包括異丁醛、2-乙基己醛及其組合。當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包含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時,樹脂之重均分子量可為至少約30,000道爾頓、至少約50,000道爾頓、至少約80,000道爾頓、至少約100,000道爾頓、至少約130,000道爾頓、至少約150,000道爾頓、至少約175,000道爾頓、至少約200,000道爾頓、至少約300,000道爾頓或至少約400,000道爾頓,藉由使用Cotts及Ouano之低角度雷射光散射(SEC/LALLS)方法的尺寸排外層析法來量測。 如先前所描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藉由將聚(乙酸乙烯酯)水解為聚(乙烯醇),且隨後將聚(乙烯醇)與以上醛中之一或多者縮醛化以形成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來製備。在水解聚(乙酸乙烯酯)之過程中,並非所有乙酸酯基團均轉化為羥基,且因此殘餘乙酸酯基團殘留在樹脂上。類似地,在縮醛化聚(乙烯醇)之過程中,並非所有羥基均轉化為縮醛基團,此亦將殘餘羥基保留在樹脂上。因此,大部分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包括作為聚合物鏈之部分的殘餘羥基(作為乙烯基羥基)及殘餘乙酸酯基團(作為乙酸乙烯酯基團)兩者。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殘餘羥基含量」及「殘餘乙酸酯含量」分別係指在處理完成之後殘留在樹脂上的羥基及乙酸酯基團之量。殘餘羥基含量及殘餘乙酸酯含量兩者均按樹脂聚合物之重量計以重量百分比表示且根據ASTM D1396量測。 如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聚合物層中所利用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至少約6重量百分比、至少約7重量百分比、至少約8重量百分比、至少約9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1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2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3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4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6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7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8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8.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9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1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2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3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4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6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7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8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9重量百分比、至少約3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31重量百分比、至少約32重量百分比、或至少約3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的殘餘羥基含量。另外或在替代例中,本發明之聚合物層中所利用之一或多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不多於約4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43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40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7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4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3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2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1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0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9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8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7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6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4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3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2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1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0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9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8.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8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7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6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4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3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2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1重量百分比或不多於約10重量百分比的殘餘羥基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聚合物層可包括具有至少約2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1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2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3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4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6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7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8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9重量百分比、或至少約30重量百分比,且/或不多於約4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43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40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7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4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3重量百分比或不多於約32重量百分比之殘餘羥基含量的至少一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聚合物層可包括具有至少約6重量百分比、至少約7重量百分比、至少約8重量百分比、至少約9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1重量百分比或至少約12重量百分比,且/或不多於約17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6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5重量百分比或不多於約14重量百分比之殘餘羥基含量的至少一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當聚合物層或夾層包括多於一種類型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時,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每一者可具有實質上相同的殘餘羥基含量,或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一或多者可具有實質上不同於一或多種其他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的殘餘羥基含量。 用於根據本發明之夾層之一或多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不多於約30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20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8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2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0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8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6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4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3重量百分比或不多於約2重量百分比的殘餘乙酸酯含量。替代地或另外,用於如本文中所描述之聚合物層或夾層之至少一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至少約3重量百分比、至少約4重量百分比、至少約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6重量百分比、至少約7重量百分比、至少約8重量百分比、至少約9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2重量百分比或至少約14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的殘餘乙酸酯含量。 當聚合物層或夾層包括兩種或多於兩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時,樹脂可具有實質上相同的殘餘乙酸酯含量,或一或多種樹脂可具有不同於一或多種其他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的殘餘乙酸酯含量。 如本文中所描述之聚合物層及多層聲學夾層中所利用之一或多種聚合樹脂可包含一或多種熱塑性聚合物樹脂。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熱塑樹脂可以按該聚合物層中之樹脂之總重量計以至少約4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5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5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6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6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7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7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8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8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90重量百分比或至少約95重量百分比的量存在於聚合物層中。當存在兩種或多於兩種樹脂時,各自按聚合物層或夾層中之樹脂的總重量計可以至少約0.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重量百分比、至少約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2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3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3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4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45重量百分比或至少約50重量百分比之量存在。 如本文所描述之一或多個聚合物層亦可包括至少一種塑化劑。當存在時,一或多個聚合物層之塑化劑含量可為每一百份樹脂(phr)至少約2份、至少約5份、至少約6份、至少約8份、至少約10份、至少約15份、至少約20份、至少約25份、至少約30份、至少約35份、至少約40份、至少約45份、至少約50份、至少約55份、至少約60份、至少約65份、至少約70份、至少約75份或至少約80份,且/或不多於約120 phr、不多於約110 phr、不多於約105 phr、不多於約100 phr、不多於約95 phr、不多於約90 phr、不多於約85 phr、不多於約75 phr、不多於約70 phr、不多於約65 phr、不多於約60 phr、不多於約55 phr、不多於約50 phr、不多於約45 phr、不多於約40 phr或不多於約35 phr。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聚合物層可具有不多於35 phr、不多於約32 phr、不多於約30 phr、不多於約27 phr、不多於約26 phr、不多於約25 phr、不多於約24 phr、不多於約23 phr、不多於約22 phr、不多於約21 phr、不多於約20 phr、不多於約19 phr、不多於約18 phr、不多於約17 phr、不多於約16 phr、不多於約15 phr、不多於約14 phr、不多於約13 phr、不多於約12 phr、不多於約11 phr或不多於約10 phr之塑化劑含量。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每一百份樹脂之份數」或「phr」係指按重量計每一百份樹脂存在的塑化劑之量。舉例而言,若將30公克之塑化劑添加至100公克之樹脂中,則塑化劑含量將為30 phr。若聚合物層包括兩種或多於兩種樹脂,則將塑化劑之重量與存在之所有樹脂之組合量進行比較以測定每一百樹脂之份數。另外,當層或夾層之塑化劑含量在本文中提供時,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其參考用於產生層或夾層的混合或熔化中之塑化劑之量提供。 對於未知塑化劑含量之層,塑化劑含量可經由其中適當溶劑或溶劑之混合物用於自聚合物層或夾層提取塑化劑的濕式化學法方法來測定。在提取塑化劑之前,樣本層的重量經量測且與在提取之後已移除塑化劑之層的重量相比較。基於此差異,可判定塑化劑重量且可計算塑化劑含量(以phr為單位)。對於多層夾層,聚合物層可彼此物理地分開且根據以上程序單獨地分析。 儘管不希望受理論束縛,應理解,對於給定類型之塑化劑,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塑化劑的相容性可與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相關。更特定言之,具有較高殘餘羥基含量的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通常具有經減少之塑化劑相容性或容量,而具有較低殘餘羥基含量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展現經增加的塑化劑相容性或容量。一般而言,可操控在聚合物之殘餘羥基含量與其塑化劑相容性/容量之間的此相關性以便便於將恰當量之塑化劑添加至聚合物樹脂及以便穩定地維持夾層內之多層之間的塑化劑含量中之差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塑化劑之相容性與殘餘乙酸酯含量亦可存在相似相關性。 任何合適的塑化劑可用於本文中所描述之聚合物層。塑化劑可具有至少約6個且/或不多於約30個、不多於約25個、不多於約20個、不多於約15個、不多於約12個或不多於約10個碳原子之烴片段。在各種實施例中,塑化劑係選自習知塑化劑或兩種或多於兩種習知塑化劑之混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一般具有小於約1.450之折射率的習知塑化劑可包括: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 (「3GEH」)、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 (「4GEH」)、三甘醇二庚酸酯、四乙二醇二庚酸酯、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酯、環己基己二酸己酯、己二酸二異壬酯、己二酸庚基壬酯、己二酸二(丁氧基乙酯)、己二酸雙(2-(2 -丁氧基乙氧基)乙基酯)、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蓖麻油酸丁酯、蓖麻油、椰子油脂肪酸之三乙二醇酯及經油改性的癸二酸醇酸樹脂。在一些實施例中,習知塑化劑為3GEH (在25℃下折射率= 1.442)。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其他塑化劑,諸如具有較高折射率的塑化劑(亦即,高折射率塑化劑)。如本文中所使用,「高折射率塑化劑」為具有至少約1.460之折射率的塑化劑。如本文中所使用,塑化劑或樹脂之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index of refraction)在589 nm波長及25℃下根據ASTM D542量測或在根據ASTM D542之文獻中報道。在各種實施例中,塑化劑之折射率對於核心層及表層兩者為至少約1.460、或大於約1.470、或大於約1.480、或大於約1.490、或大於約1.500、或大於1.510、或大於1.520。在一些實施例中,高折射率塑化劑與一或多種習知塑化劑組合使用,且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包括,則習知塑化劑為3GEH,且塑化劑混合物之折射率至少為1.460。合適高折射率塑化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三丙二醇二苯甲酸酯、聚丙二醇二苯甲酸酯、苯甲酸異癸酯、苯甲酸2-乙基己酯、二甘醇苯甲酸酯、苯甲酸丁氧基乙酯、苯甲酸丁氧基乙氧基乙酯、苯甲酸丁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苯甲酸酯異丁酸酯、1,3-丁二醇二苯甲酸酯、二甘醇二鄰甲苯甲酸酯、三甘醇二鄰甲苯甲酸酯、二丙二醇二鄰甲苯甲酸酯、二苯甲酸1,2-辛酯、苯偏三酸三-2-乙基己酯、對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雙酚A雙(2-乙基己酸酯)、對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對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氧基乙酯)、鄰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辛酯、聚氧化乙烯松香衍生物之苯醚及磷酸三甲苯酯及其混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塑化劑可包含習知的及高折射率塑化劑之混合物或由習知的及高折射率塑化劑之混合物組成。 另外,至少一個聚合物層亦可包括可將特定屬性或特徵賦予至聚合物層或夾層的其他類型之添加劑。此類添加劑可包括(但不限於)黏著控制劑(「ACA」)、染料、顏料、諸如紫外線(「UV」)穩定劑之穩定劑、抗氧化劑、抗阻斷劑、阻燃劑、IR吸收劑或阻斷劑(諸如氧化銦錫、氧化銻錫、六硼化鑭(LaB6 )及氧化銫鎢)、處理助劑、流動增強添加劑、潤滑劑、抗衝擊改質劑、晶核生成劑、熱穩定劑、UV吸收劑、分散劑、界面活性劑、螯合劑、偶合劑、黏著劑、底塗劑、強化添加劑、填充劑及折射率(RI)平衡劑。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折射率平衡劑」或「RI平衡劑」係指包括於組合物、層或夾層中用於調整樹脂或層中之至少一者之折射率的任何組分或添加劑。此類添加劑之特定類型及量可基於特定夾層之最終屬性或最終用途來選擇。 視聚合物類型及層組成而定,本文中所描述之聚合物層可展現廣泛範圍之玻璃轉化溫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兩種或多於兩種聚合物或聚合物層之多層聲學夾層可展現兩個或多於兩個玻璃轉化溫度。聚合材料之玻璃轉化溫度(Tg )為標記材料自玻璃態轉化成橡膠態之溫度。本文中所描述之聚合物層之玻璃轉化溫度根據以下程序藉由動態機械熱分析(DMTA)來測定。聚合物片材模製為呈25毫米(mm)直徑之樣本盤。聚合物樣本盤置放於Rheometrics動態光譜儀II之兩個25 mm直徑的平行板測試夾具之間。在2℃/分鐘之速率下,隨著樣本之溫度自−20℃增加至70℃或其他溫度範圍,在1赫茲之振盪頻率下在剪切模式中測試聚合物樣本盤。繪製為溫度依賴性之tan δ (G''/G')之最大值的位置用於測定玻璃轉化溫度。試驗指示,方法可再現於+/−1℃內。 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多層聲學夾層可包括具有至少約-20℃、至少約 -10℃、至少約-5℃、至少約-1℃、至少約0℃、至少約1℃、至少約2℃、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27℃、至少約30℃、至少約32℃、至少約33℃、至少約34℃、至少約35℃、至少約36℃、至少約37℃、至少約38℃或至少約40℃之玻璃轉化溫度的至少一個聚合物層。替代地或另外,聚合物層可具有不多於約25℃、不多於約20℃、不多於約15℃、不多於約10℃、不多於約5℃、不多於約2℃、不多於約0℃、不多於約-1℃或不多於約-5℃之玻璃轉化溫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聚合物層可具有至少約30℃、至少約32℃、至少約33℃、至少約35℃、至少約36℃、至少約37℃、至少約38℃、至少約39℃或至少約40℃,且/或不多於約100℃、不多於約90℃、不多於約80℃、不多於約70℃、不多於約60℃、不多於約50℃、不多於約45℃、不多於約44℃、不多於約43℃、不多於約42℃、不多於約41℃、不多於約40℃、不多於約39℃、不多於約38℃或不多於約37℃之玻璃轉化溫度。替代地或此外,至少一個聚合物層可具有至少約-10℃、至少約 -5℃、至少約-2℃、至少約-1℃、至少約0℃、至少約1℃、至少約2℃、至少約5℃,且/或不多於約25℃、不多於約20℃、不多於約15℃、不多於約10℃、不多於約5℃、不多於約2℃、不多於約1℃、不多於約0℃或不多於約-1℃之玻璃轉化溫度。當多層聲學夾層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聚合物層時,該等層中之至少一者可具有不同於夾層內之一或多個其他聚合物層的玻璃轉化溫度。換言之,當存在兩個或多於兩個層時,各層可具有不同玻璃轉化溫度。在實施例中,一或多個層具有小於約25℃之玻璃轉化溫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層在玻璃轉化溫度下可具有至少約0.50、至少約0.60、至少約0.70、至少約0.80、至少約0.90、至少約1.00、至少約1.10、至少約1.25、至少約1.50、至少約1.75、至少約2.00或至少約2.25之tan δ值,如藉由DMTA所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夾層中之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包括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在其他實施例中,多層聲學夾層可至少包括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第一聚合物層及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第二聚(乙烯醇縮醛)層。第一聚合物層及第二聚合物層可彼此鄰接或視情況可在其間具有一或多個中間聚合物層。 當存在時,各別第一聚合物層及第二聚合物層之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或更多)可具有不同組成。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不同於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的殘餘羥基含量,該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為至少約2量百分比、至少約3量百分比、至少約4量百分比、至少約5量百分比、至少約6量百分比、至少約7量百分比、至少約8量百分比、至少約9量百分比、至少約10量百分比、至少約12量百分比、至少約13量百分比、至少約14量百分比、至少約15量百分比、至少約16量百分比、至少約17量百分比、至少約18量百分比、至少約19量百分比、至少約20量百分比、至少約21量百分比、至少約22量百分比、至少約23重量百分比或至少約24量百分比。 另外或在替代例中,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不同於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的殘餘乙酸酯含量,該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為至少約2重量百分比、至少約3重量百分比、至少約4重量百分比、至少約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6重量百分比、至少約7重量百分比、至少約8重量百分比、至少約9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0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2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3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5重量百分比、至少約18重量百分比或至少約20重量百分比。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不同於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的殘餘乙酸酯含量,該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為不多於約2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5重量百分比、不多於約1重量百分比或不多於約0.5重量百分比。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重量百分比差異」或「差…為至少…重量百分比」係指藉由找出兩個數目之間的數學差之絕對值所計算的兩個給定百分比之間的差。與給定值「不同」之值可比給定值高或低。舉例而言,具有與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相差至少2重量百分比」的殘餘羥基含量之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比第二殘餘羥基含量高至少2重量百分比或低至少2重量百分比的殘餘羥基含量。舉例而言,若例示性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為14重量百分比,則例示性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可為至少16重量百分比(例如,高至少2重量百分比)或不多於12重量百分比(例如,低至少2重量百分比)。 由於具有不同組成,由諸如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不同樹脂形成的層或夾層之部分可具有不同屬性,此係歸因於例如塑化劑含量之差異。如先前所描述,當具有不同殘餘羥基含量之兩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與塑化劑摻合時,塑化劑將在不同樹脂之間分配,以使得更高量之塑化劑存在於由較低殘餘羥基含量樹脂形成的層中,且較少塑化劑存在於包括較高殘餘羥基含量樹脂之層之部分中。最後,在兩種樹脂之間達成平衡狀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與塑化劑相容性/容量之間的相關性可便於將恰當量之塑化劑添加至聚合物樹脂。當塑化劑將以其他方式自一層遷移至另一層時,此相關性亦有助於穩定地維持兩個或多於兩個層之間的塑化劑含量之差異。 當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具有不同殘餘羥基含量且/或具有不同殘餘乙酸酯含量時,第一聚合物層及第二聚合物層亦可包括不同量之塑化劑。因此,此等部分中之每一者亦可展現諸如玻璃轉化溫度之不同屬性。在一些實施例中,相鄰聚合物層之間的塑化劑含量之差異可為至少約2 phr、至少約5 phr、至少約8 phr、至少約10 phr、至少約12 phr或至少約15 phr,如上文所描述所量測。在其他實施例中,相鄰聚合物層之間的塑化劑含量之差異可為至少約18 phr、至少約20 phr、至少約25 phr、至少約30 phr、至少約35 phr、至少約40 phr、至少約45 phr、至少約50 phr、至少約55 phr、至少約60 phr或至少約65 phr。 另外或在替代例中,相鄰聚合物層之塑化劑含量之間的差異可不多於約40 phr、不多於約35 phr、不多於約30 phr、不多於約25 phr、不多於約20 phr、不多於約17 phr、不多於約15 phr或不多於約12 phr。第一聚合物層及第二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之塑化劑含量的值可處於以上所提供之範圍中之一或多者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聚合物層之玻璃轉化溫度可與第二聚合物層之玻璃轉化溫度相差至少約3℃、至少約5℃、至少約8℃、至少約10℃、至少約12℃、至少約13℃、至少約15℃、至少約18℃、至少約20℃、至少約22℃、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或至少約40℃。第一聚合物層及第二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之玻璃轉化溫度的值可處於以上所提供之範圍中之一或多者內。 當多層夾層包括三個或多於三個聚合物層時,各別第一、第二及第三(或更多)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可包括至少一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視情況選用的塑化劑類型且呈先前所詳細描述之量。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二(內部)聚合物層可包括具有低於第一(外部)聚合物層及第三(外部)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中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的殘餘羥基含量之殘餘羥基含量的樹脂。因此,由於塑化劑分配於層之間,所以內部層可具有低於外部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的玻璃轉化溫度之玻璃轉化溫度。儘管不希望受理論束縛,應理解,其中相對「硬性」(亦即,更高玻璃轉化溫度)外部聚合物層包夾「軟性」(亦即,相對較低玻璃轉化溫度)內部層的此類型之組態可促進來自夾層之經增強的聲學效能。可替代地,在其他實施例中,硬性層作為內部層存在且由兩個軟性外部層包夾,從而產生軟性/硬性/軟性組態之多層夾層。具有其他層及/或組態之其他實施例亦為可能的,諸如具有四個、五個、六個、七個或更多個層之夾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諸如外部聚合物層之兩個(或更多)層可具有相同或相似組成及/或屬性。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聚合物層中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第三聚合物層中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的殘餘羥基含量之約2重量百分比內、約1重量百分比內或約0.5重量百分比內之殘餘羥基含量。類似地,第一層及第三層中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彼此之約2重量百分比內、約1重量百分比內或約0.5重量百分比內的殘餘乙酸酯含量。另外,第一外部聚合物層及第三外部聚合物層可具有相同或相似塑化劑含量且/或可展現相同或相似玻璃轉化溫度。舉例而言,第一聚合物層之塑化劑含量可與第三聚合物層之塑化劑含量相差小於2 phr、不多於約1 phr或不多於約0.5 phr,且/或第一聚合物層及第三聚合物層可具有相差小於2℃、不多於約1℃或不多於約0.5℃的玻璃轉化溫度。 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及/或殘餘乙酸酯含量之差異可經選擇以為最終組合物、層或夾層控制或提供某些效能屬性,諸如強度、抗衝擊性、抗穿透性、可處理性或聲學效能。舉例而言,具有通常大於約17重量百分比之較高殘餘羥基含量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促進樹脂組合物或層的抗高衝擊性、抗穿透性及強度,而通常具有小於17重量百分比之殘餘羥基含量的較低羥基含量樹脂可改良夾層之聲學效能。 本發明之夾層可根據任何合適的方法形成。例示性方法可包括(但不限於)溶液澆鑄、壓縮模製、注塑成型、熔融擠壓、熔噴法及其組合。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聚合物層之多層夾層亦可根據任何合適的方法來製造,該等方法諸如共擠壓、吹塑薄膜、熔噴法、浸塗、溶液塗佈、刀鋒、漿、空氣刀、列印、粉末塗佈、噴塗、層和及其組合。 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層或夾層可藉由擠壓或共擠壓形成。在擠壓過程中,一或多種熱塑性樹脂、塑化劑及視情況選用之如先前所描述之一或多種添加劑可經預混合且饋入至擠壓器件中。擠壓器件經組態以將特定輪廓形狀賦予至熱塑性組合物以便產生擠壓薄片。處於高溫下且始終高度黏稠之擠壓薄片可隨後經冷卻以形成聚合薄片。一旦薄片已經冷卻及定型,則其可經切割及輥壓以供隨後儲存、傳輸及/或用作夾層。 共擠壓為同時擠壓多層聚合物材料的方法。一般而言,此類型之擠壓利用兩個或多於兩個擠壓機以熔融且遞送穩定體積輸送量的具有不同黏度或其他屬性之不同熱塑性熔融物穿過共擠壓模具而變成所需的最終形式。在共擠壓方法中離開擠壓模具之多聚合物層之厚度可一般藉由調整熔融物穿過擠壓模具之相對速度且藉由處理各熔融熱塑性樹脂材料之個別擠壓機大小來控制。 根據一些實施例,本發明之多層面板展現所需聲學屬性,如藉由(例如)聲音穿過夾層時聲音之傳輸之減少(亦即,夾層之聲音傳輸損耗)所指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多層面板可展現一致頻率處之至少約34 dB、至少約35 dB、至少約36 dB、至少約37 dB、至少約38 dB、至少約39 dB、至少約40 dB、至少約41 dB、或至少約42 dB或更多的聲音傳輸損耗,根據ASTM E90在20℃下且以50 cm乘80 cm之面板尺寸量測。 另外,層及夾層在20℃下可具有至少約0.10、至少約0.12、至少約0.15、至少約0.17、至少約0.20、至少約0.25、至少約0.27、至少約0.30、至少約0.33、至少約0.35、至少約0.40或至少約0.45之阻尼損耗因子或損耗因子。損耗因子藉由如ISO標準16940中所描述之機械阻抗量測來量測。為量測阻尼損耗因子,將聚合物樣本在兩個各自具有2.3 mm之厚度(或視需要,其他玻璃厚度)的透明玻璃薄片之間層合,且經製備以具有25 mm之寬度及300 mm的長度。隨後使用振動振盪器(可購自Brüel and Kjær (Nærum,Netherlands))使層合樣本在中心點處激發且使用阻抗頭(Brüel and Kjær)來量測激發桿體振動所需之力及振動之速度。所得傳遞函數記錄在國家儀器資料獲取及分析系統上且使用半功率方法來計算第一振動模式下之損耗因子。 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多層面板可藉由任何合適的方法形成。典型玻璃層合製程包含以下步驟:(1)裝配兩個(或更多)基板及夾層;(2)經由IR放射或對流器件加熱組合件持續第一短段時間;(3)將組合件傳至壓力軋輥中以用於第一除氣;(4)將組合件加熱至適當溫度(諸如約60℃至約120℃)持續一短段時間以給予組合件足夠暫時性黏著力來密封夾層之邊緣;(5)將組合件傳至第二壓力軋輥中以進一步密封夾層的邊緣且允許進一步操作;及(6)在適當溫度(諸如在135℃與150℃之間)及適當壓力(諸如在150 psig與200 psig之間)高壓處理組合件約30至90分鐘。用於如根據上文步驟(2)至(5)中之一個實施例所描述對夾層-玻璃界面進行除氣的其他方法包括真空袋及真空環製程,且兩者亦可用於形成如本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的夾層。 本發明之多層面板可用於各種最終用途應用,包括(例如):用於汽車擋風玻璃及窗戶,飛機擋風玻璃及窗戶,用於諸如船舶應用、軌道應用等的各種運輸應用的面板,諸如窗戶、門、樓梯、走廊、欄桿的結構性建築面板,裝飾性建築面板,諸如颶風玻璃或龍捲風玻璃的耐候性面板,衝擊面板及其他類似應用。 以下實例意欲說明本發明以便教示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製備及使用本發明且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本發明亦包括下文實施例1至13。 實施例1為一種用於隔音不對稱多層面板的多層聲學夾層,其包含: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第一硬性層與第二硬性層之間的軟性層,其中軟性層不位於中心。 實施例2為一種包括實施例1之特徵的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軟性層之玻璃轉化溫度小於20℃。 實施例3為一種包括實施例1及實施例2之特徵中之任一者的多層聲學夾層,其中第一硬性層厚度小於第二硬性層厚度。 實施例4為一種包括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特徵中之任一者的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軟性層具有幾何中心位置,並且其中夾層具有自幾何中心位置至第一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之第一厚度t1 及自幾何中心位置至第二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之第二厚度t2 ,其中t2 比t1 之比率小於1。 實施例5為一種包括實施例1至實施例4之特徵中之任一者的多層聲學夾層,其中t2 比t1 之比率小於0.8。 實施例6為包括實施例1至實施例5之特徵中之任一者的多層聲學夾層,其中夾層進一步包含第三硬性層及第二軟性層,其中第二軟性層安置於第二硬性層與第三硬性層之間。 實施例7為一種包括實施例6之特徵的多層聲學夾層,其中第二軟性層不位於中心。 實施例8為一種不對稱多層面板,其包含:具有第一厚度H3 之第一剛性基板、具有第二厚度H1 的第二剛性基板及包括實施例1至7之特徵中之任一者的多層聲學夾層,其中H3 < H1 。 實施例9為一種用於隔音不對稱多層面板的多層聲學夾層,其包含: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具有第三硬性層厚度的第三硬性層、第一硬性層與第二硬性層之間的第一軟性層、第二硬性層與第三硬性層之間的第二軟性層,其中第一軟性層及第二軟性層中之至少一者不位於中心。 實施例10為包括實施例9之特徵的多層聲學夾層,其中夾層進一步包含第四硬性層及第三軟性層,其中第三軟性層安置於第三硬性層與第四硬性層之間。 實施例11為一種不對稱隔音多層面板,其包含:具有第一厚度H3 的第一剛性基板、具有第二厚度H1 之第二剛性基板及第一剛性基板與第二剛性基板之間的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其中H3 < H1 其中多層包含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及第一硬性層與第二硬性層之間的軟性層,並且其中軟性層不位於中心。 實施例12為一種包括實施例11之特徵的多層面板,其中第一剛性基板及第二剛性基板為玻璃。 實施例13為包括實施例11及實施例12之特徵中之任一者的多層面板,其中H3 比H1 之比率為0.23至0.95。實例 以下實例描述多層玻璃面板及夾層之製備。如下文所描述,對玻璃面板進行若干測試用於評估若干比較及所揭示之對稱多層玻璃面板之聲學屬性。 單片及多層(三層) PVB薄片藉由以下方法製備。若干單片薄片由將PVB樹脂與塑化劑(類型及量在表1中展示)熔融摻混形成。所得塑化樹脂各經擠壓以形成聚合物薄片。若干三層(three-layer/tri-layer)薄片亦藉由共擠壓第一PVB樹脂及第二PVB樹脂形成,其中之每一者已與塑化劑(類型及量在表1中展示)熔融摻混。所得多層夾層包括兩個由一種PVB樹脂形成之外部表層及由另一PVB樹脂在兩個外部層之間形成之內部核心層。表1概括PVB-1至PVB-7之PVB薄片組成且展示個別層(用於多層薄片)及厚度。PVB-2、PVB-3、PVB-5及PVB-6為具有表/核心/表(或硬性/軟性/硬性)層組態(核心或軟性層位於薄片之中心位置)之對稱組態聲學多層PVB薄片。PVB-1、PVB-4及PVB-7為單片PVB薄片。單獨或呈組合形式之PVB薄片用於建構下文所描述的實例1至實例4中之各種多層玻璃面板。結果在下文表2至表5中展示。 1 聲學 ( 硬性 / 軟性 / 硬性 ) 三層薄片及單片薄片組成 PZ:塑化劑(3GEH為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且B9-88為Benzoflex™ 9-88塑化劑)實例 1 經減小對稱性之玻璃面板及對稱聲學三層夾層 玻璃對稱性(SG )量自0.23至1變化之比較性多層玻璃面板C-LG1至C-LG3藉由在兩種具有變化厚度的透明玻璃面板對(500 mm乘800 mm)之間層和聲學PVB薄片(PVB-2,核心對稱性= 1)製備,如下文表2中所展示。針對在200 Hz至10,000 Hz範圍內之各種頻率,量測比較性多層玻璃面板中之每一者的聲音傳輸損耗(在20℃下根據由ASTM E90所描述之程序)。量測阻尼損耗因子(ɳ) (在25 mm × 300 mm層合桿體上在20℃下藉由如ISO 16940中所描述之機械阻抗量測)。一致頻率及來自STL量測之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概述於表2中。315至8000 Hz三分之一倍帶頻區域中之曲線在圖3中展示。 2 :比較性多層玻璃面板建構及隔音屬性 如表2中所展示,改變個別玻璃薄片之厚度同時保持包含對稱聲學多層夾層之多層面板的相同經組合玻璃厚度,使得隨著玻璃對稱性SG 減少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中發生顯著變化。舉例而言,如藉由對面板C-LG1與C-LG2及C-LG3比較所展示,一致頻率處之傳輸損耗隨著玻璃對稱性自1減少至0.23而減少。圖3提供一致頻率處之STL的圖形表示。如表2中及圖3中所展示,在展現至少34 dB的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的比較性面板處之最小玻璃對稱性為0.23。預期,具有小於0.23之對稱性的類似面板之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將小於34 dB,且此一般不適用於需要聲學效能(亦即,良好隔音屬性)的應用。實例 2 不對稱玻璃面板及對稱聲學三層夾層 其他比較性多層玻璃面板C-LG4至C-LG10以與實例1中相同之方式藉由將PVB-2層合在兩個玻璃薄片之間以形成具有變化玻璃對稱性及2.3至4.6 mm之經組合玻璃厚度之多層面板而產生。面板之詳情概述於下文表3中(來自實例1之C-LG1至C-LG3亦包括於表3中)。聲音傳輸損耗及阻尼損耗因子(ɳ)如先前所描述量測,且結果概述於下文表3中。 3 :比較性玻璃面板建構及隔音屬性 如藉由比較面板C-LG1與C-LG4至C-LG6所展示,面板之一致頻率處的聲音傳輸損耗呈現為不依賴於玻璃厚度。如表3中所展示,C-LG1及C-LG4至C-LG6均具有1之玻璃對稱性(SG ),但均具有不同經組合玻璃厚度(C-LG4為4.6 mm,C-LG5為4.2 mm,C-LG1為3.7 mm,且C-LG6為1.4 mm)。不管經組合玻璃厚度之差異如何,此等面板均展現一致頻率處之類似聲音傳輸損耗(約38.2至38.4 dB)。面板C-LG1、C-LG4及C-LG5之阻尼損耗因子為約0.30至0.31,此與符合所量測之聲音傳輸損耗值一致。因此,僅調整經組合玻璃厚度不足以改變面板之聲音傳輸損耗。 藉由改變面板中之玻璃厚度(例如,藉由減小C-LG1及C-LG4、C-LG5及C-LG6中之玻璃厚度以產生比較性面板C-LG2、C-LG3及C-LG7至C-LG10)減小玻璃對稱性導致聲音傳輸損耗量降低。如藉由表3中之資料所展示,隨著玻璃對稱性自1減少至0.23,聲音傳輸損耗減小或減少多至4 dB。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之減少不依賴於經組合玻璃厚度。隨面板C-LG1至C-LG10之對稱性而變化的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以圖形方式概述在圖4中。 面板C-LG4、C-LG5、C-LG-2及C-LG7之阻尼損耗因子亦觀測到類似的非依賴性,該等面板具有不同玻璃對稱性組態。面板C-LG4及C-LG5具有1之SG 及0.31之阻尼損耗因子。將C-LG4及C-LG5與C-LG2及C-LG6進行比較,隨著SG 自1分別減小至0.76及0.66,阻尼損耗因子為分別自0.31減少至0.28及0.26。表3中之資料展示,阻尼損耗因子一般與隔音屬性相關,且如所展示,阻尼損耗因子增加,層合玻璃之一致頻率處的聲音傳輸損耗增加。實例 3 不對稱玻璃面板及不對稱聲學夾層 所揭示之及其他比較性多層玻璃面板藉由在兩個在恆定經組合玻璃厚度級別變化對稱性之玻璃薄片之間層合(單獨或呈組合形式之) PVB薄片而製備。夾層具有變化核心層對稱性值,如表4中所展示。舉例而言,比較面板C-LG11及C-LG12具有對稱玻璃組態(SG = 1)及對稱夾層(SI = 1) (分別使用PVB-5及PVB-6),且藉由用兩個2.1 mm玻璃薄片層合PVB薄片而製備。比較性面板C-LG13及C-LG14具有不對稱玻璃組態(SG = 0.42)及對稱夾層(SI = 1)且藉由在3 mm玻璃薄片與1.25 mm玻璃薄片之間層合PVB薄片以形成多層玻璃面板而製備比較性面板C-LG15及C-LG16亦具有不對稱玻璃組態(SG = 0.42)及對稱夾層(SI = 1),但夾層藉由組合多PVB薄片(對C-LG15而言,PVB-5與各側上之一個PVB-4薄片組合,且對C-LG16而言,PVB-5與各側上之一個PVB-1薄片組合,以形成三層夾層)而製備。 為產生具有不同(經減少)核心層對稱性值之夾層,PVB-5或PVB-6與具有不同組成及厚度之如表4中所展示的一或多種PVB薄片層合以產生不對稱夾層。不對稱夾層隨後用於產生所揭示的面板D-LG1至D-LG6。不對稱玻璃面板D-LG1及D-LG5藉由在3 mm玻璃薄片與1.25 mm玻璃薄片之間層合不對稱夾層而製備(對D-LG1而言,SG = 0.42、SI = 0.25,且對D-LG5而言,SG = 0.42、SI = 0.14)。所揭示之面板D-LG1及D-LG5兩者中之核心層更接近於更薄玻璃薄片定位。除了核心層更接近於更厚玻璃薄片定位以外,D-LG2 (SG = 0.42,SI = 0.25)及D-LG6 (SG = 0.42,SI = 0.14)用與D-LG1及D-LG5相同的玻璃薄片及不對稱夾層來製造。類似地,D-LG3及D-LG4藉由在3 mm玻璃薄片及1.25 mm玻璃薄片之間層合另一不對稱PVB (藉由將PVB-6與PVB-7組合而形成)來製備,其中對D-LG3 (SG = 0.42, SI = 0.35)而言,核心層更接近更薄玻璃薄片,且對D-LG4 (SG = 0.42, SI = 0.35)而言,核心層更接近更厚玻璃薄片。(應注意,具有不對稱核心層之夾層亦可經由共擠壓而非將多個薄片層合在一起以形成夾層而產生。)所得面板如先前所描述測試阻尼損耗因子,且測試結果及面板之詳情概述於下文表4中。 4 :比較性及所揭示的玻璃面板建構及隔音屬性 如表4中所展示,具有對稱玻璃組態及對稱聲學夾層之比較性面板C-LG11及C-LG12分別展現0.26及0.27之阻尼損耗因子。相比而言,不對稱玻璃面板C-LG13及C-LG14分別具有0.20及0.21之損耗因子,該等損耗因子比具有相同對稱夾層之對稱玻璃面板(C-LG11及C-LG12)的損耗因子各自低0.06。隨著玻璃對稱性組態自1 (C-LG11及C-LG12)減小至0.42 (C-LG13及C-LG14),阻尼損耗因子之減少類似於藉由表2及圖4中所展示的多層玻璃面板所展現之一致頻率處的聲音傳輸損耗之減少。 另外,資料展示,增加整個夾層厚度同時保持對稱夾層組態(SI = 1)不顯著或不明顯地改良阻尼損耗因子。舉例而言,厚度為1.26及2.02 mm之對稱夾層(SI =1)之面板C-LG15及C-LG16分別展現0.21及0.22之阻尼損耗因子值,該等阻尼損耗因子值僅略高於C-LG13之阻尼損耗因子值且顯著低於經對稱組態之面板C-LG11 (亦具有0.5 mm之夾層厚度),該C-LG13具有0.5 mm之夾層厚度。換言之,在具有低玻璃對稱性之多層玻璃面板及經對稱組態的夾層(核心層對稱性為1)中,增加夾層厚度同時保持核心層對稱性使得面板之阻尼損耗因子不產生顯著變化。 另一方面,所揭示的面板D-LG1至D-LG6 (具有不對稱夾層(其中核心層對稱性小於1且核心層不中心位於夾層中)及4.2 mm之經組合玻璃厚度以及0.42的玻璃對稱性)展現高於具有相同不對稱玻璃組態但具有對稱聲學夾層之面板(參見例如比較性面板C-LG13及C-LG16)的阻尼損耗因子。如藉由表4中之資料所展示,使用不對稱聲學夾層改良不對稱多層玻璃面板之隔音屬性。舉例而言,所揭示的面板D-LG1及D-LG2 (核心層對稱性為0.25,夾層厚度為1.26 mm且玻璃對稱性為0.42)分別展現0.23及0.24之阻尼損耗因子,該等阻尼損耗因子比比較性面板C-LG13至C-LG16 (具有相同玻璃對稱性但核心層對稱性為1且夾層厚度範圍為0.5至2.02 mm)高0.02至0.04。類似地,所揭示的面板D-LG3及D-LG4 (核心層對稱性為0.35,玻璃對稱性為0.42且夾層厚度為1.6 mm)分別展現0.26及0.25之阻尼損耗因子,該等阻尼損耗因子類似於經對稱組態玻璃面板C-LG12 (具有0.27之阻尼損耗因子)的損耗因子。所揭示的面板D-LG5及D-LG6 (核心層對稱性為0.14,玻璃對稱性為0.42且夾層厚度為2.02)分別展現0.26及0.25之阻尼損耗因子,該等阻尼損耗因子基本上與經對稱組態面板C-LG11 (阻尼損耗因子為0.26)之阻尼損耗因子相同,且比具有相同夾層厚度但具有對稱核心層組態之比較性面板C-LG16高0.03至0.04。 在各對所揭示的面板(D-LG1及D-LG2、D-LG3及D-LG4與D-LG5及D-LG6)中,不對稱夾層中之核心層位置朝向更薄玻璃(1.25 mm,如在D-LG1、D-LG3及D-LG5中)或朝向更厚玻璃(3.0 mm,如在D-LG2、D-LG4及D-LG6中)定位,但不管不同核心層位置如何,各對所揭示之面板的阻尼損耗因子極為類似(或換言之,不對稱夾層之核心層位置對阻尼損耗因子具有極少影響。由此,不對稱多層夾層在改良不對稱玻璃面板之隔音上尤其有效。實例 4 不對稱玻璃面板及不對稱聲學夾層 如表5中所展示之其他所揭示的面板以與實例3中相同之方式產生。比較面板C-LG3及C-LG4 (來自表3)亦包括於表5中。所揭示的面板D-LG7及D-LG8之夾層之不對稱核心層藉由將PVB-2與一個單片PVB-1薄片(D-LG7)或與兩個單片PVB-1薄片(D-LG8)層合而產生。具有用於所揭示的多層面板D-LG9及D-LG10之不同核心層對稱性之多核心層的夾層藉由組合三個PVB-3三層薄片,從而產生具有三個核心層之夾層(其中核心層對稱性分別為0.2、1及0.2)而製備。(如先前所提及,此等夾層可藉由共擠壓來製備。)測試面板之一致頻率及在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且結果及面板之詳情概述於下文表5中。 5 :玻璃建構及隔音屬性 如表5中所展示,比較性面板C-LG3具有1之核心層對稱性、3.7 mm之經組合玻璃厚度及0.23的玻璃對稱性。所揭示的面板D-LG7及D-LG8具有與C-LG3相同之不對稱玻璃組態,但夾層為不對稱聲學夾層組態(核心層對稱性分別為0.35及0.22)。所揭示之面板D-LG7及D-LG8在一致頻率處具有35.8 dB及36.8 dB之聲音傳輸損耗,該等聲音傳輸損耗與比較性面板C-LG3相比增加1.7 dB及2.7 dB。此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之改良類似於用具有不對稱夾層的不對稱玻璃面板所觀測到之阻尼損耗因子之改良(如表4所展示及如上文所描述)。如所展示,不對稱層合玻璃面板之聲音傳輸損耗可藉由使用不對稱夾層(具有不定位於夾層中心中之核心層)而改良。 所揭示的具有與D-LG7及D-LG8相同之不對稱玻璃組態及夾層中之三個核心層(其中核心層對稱性為0.2、1及0.2)之面板D-LG9在一致頻率處展現38.3 dB之聲音傳輸損耗、超過D-LG8之1.5 dB之另一增加。如藉由所揭示的面板D-LG9所展示,具有多於一個核心層且具有至少一個不對稱核心層組態之夾層與具有不對稱夾層以及僅一個核心層之不對稱玻璃面板相比進一步改良一致頻率處的聲音傳輸損耗。面板C-LG3、D-LG7至D-LG9之一致頻率處的聲音傳輸損耗亦以圖形方式概述於圖5中。 如表5中所進一步展示,所揭示的具有多於一個不對稱核心層、玻璃對稱性為0.23且表面密度為11.9 kg/m2 之面板D-LG9在一致頻率處展現38.3 dB之聲音傳輸損耗,該聲音傳輸損耗等效於具有對稱夾層組態、對稱玻璃組態及12.4 kg/m2 之表面密度(比D-LG9略重)之比較性多層玻璃面板C-LG4的聲音傳輸損耗。 當在兩個玻璃薄片之間層合以形成具有較高玻璃對稱性(SG = 0.76)之面板時,與D-LG9中所使用相同的夾層(具有三個軟性層(兩個不對稱及一個對稱))進一步改良一致頻率處之聲音傳輸損耗多至2.7 dB。D-LG9、D-LG10及C-LG4在315至10000 Hz之頻率範圍中之聲音傳輸損耗曲線的曲線在圖6中展示。 儘管本發明已結合某些實施例之描述加以揭示,該等實施例包括當前咸信為較佳實施例之彼等實施例,但實施方式意欲為說明性的且不應理解為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如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本發明涵蓋除本文中詳細地描述之彼等實施例以外的實施例。可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作出所描述實施例之修改及改變。 將進一步理解,當可相容時,對於本發明之任何單一組分所給定的範圍、值或特性中之任一者可與本發明之另一組分中之任一者所給定的任何範圍、值或特性互換使用,以形成具有針對組分中之每一者如全文中所給定之經定義值之實施例。舉例而言,可形成包含聚(乙烯醇縮丁醛)之夾層,除了包含給定範圍中之任一者中之塑化劑以外,該聚(乙烯醇縮丁醛)具有給定範圍中之任一者中之殘餘羥基含量,以在本發明之範疇內形成許多排列,但列舉將為繁瑣的。另外,除非另外指出,否則針對屬或類別(諸如鄰苯二甲酸酯或苯甲酸酯)提供之範圍亦可應用於在類別之屬或成員內之種類,諸如對苯二甲酸二辛酯。
H1‧‧‧第二厚度
H2‧‧‧薄片厚度/夾層厚度
H3‧‧‧第一厚度
PC‧‧‧中心平面
PI‧‧‧幾何中心平面
t1‧‧‧第一厚度
t2‧‧‧第二厚度
圖1a描繪具有對稱玻璃組態之多層玻璃面板。 圖1b描繪具有不對稱玻璃組態之多層玻璃面板。 圖2a展示具有在夾層中心定位之軟性層的對稱三層夾層。 圖2b展示具有偏離夾層中心定位之軟性層的不對稱三層夾層。 圖3為如實例1中所描述形成且測試之若干多層面板的聲音傳輸損耗之曲線圖。 圖4為如實例2中所描述形成且測試之若干多層面板的聲音傳輸損耗之曲線圖。 圖5為如實例4中所描述形成且測試之若干多層面板的聲音傳輸損耗之曲線圖。 第6圖為如實例4中所描述形成且測試之若干其他多層面板的聲音傳輸損耗之曲線圖。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隔音不對稱多層面板的多層聲學夾層,其包含: 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 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 該第一硬性層與該第二硬性層之間的軟性層, 其中該軟性層不位於中心。
  2. 如請求項1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軟性層之玻璃轉化溫度小於20℃。
  3. 如請求項1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第一硬性層厚度小於該第二硬性層厚度。
  4. 如請求項1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軟性層具有幾何中心位置,並且其中該夾層具有自該幾何中心位置至該第一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之第一厚度t1 ,及自該幾何中心位置至該第二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之第二厚度t2 ,其中t2 比t1 之比率小於1。
  5. 如請求項4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t2 比t1 之該比率小於0.8。
  6. 如請求項1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夾層進一步包含第三硬性層及第二軟性層,其中該第二軟性層安置於該第二硬性層與該第三硬性層之間。
  7. 如請求項6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第二軟性層不位於中心。
  8. 一種不對稱多層面板,其包含: 具有第一厚度H3 之第一剛性基板, 如請求項1之夾層,及 具有第二厚度H1 之第二剛性基板, 其中H3 < H1
  9. 一種用於隔音不對稱多層面板的多層聲學夾層,其包含: 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 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 具有第三硬性層厚度之第三硬性層, 該第一硬性層與該第二硬性層之間的第一軟性層, 該第二硬性層與該第三硬性層之間的第二軟性層, 其中該第一軟性層及該第二軟性層中之至少一者不位於中心。
  10. 如請求項9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等軟性層中之一者的玻璃轉化溫度小於20℃。
  11. 如請求項9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第一硬性層厚度小於該第二硬性層厚度。
  12. 如請求項9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第一軟性層具有幾何中心位置,並且其中該夾層具有自該幾何中心位置至該第一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之第一厚度t1 ,及自該幾何中心位置至該第二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之第二厚度t2 ,其中t2 比t1 之比率小於1。
  13. 如請求項12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t2 比t1 之該比率小於0.8。
  14. 如請求項9之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夾層進一步包含第四硬性層及第三軟性層,其中該第三軟性層安置於該第三硬性層與該第四硬性層之間。
  15. 一種不對稱隔音多層面板,其包含: 具有第一厚度H3 之第一剛性基板, 具有第二厚度H1 之第二剛性基板,其中H3 < H1 , 及該第一剛性基板與該第二剛性基板之間的不對稱多層聲學夾層,其中該多層包含具有第一硬性層厚度之第一硬性層、具有第二硬性層厚度之第二硬性層及該第一硬性層與該第二硬性層之間的軟性層,並且其中該軟性層不位於中心。
  16. 如請求項15之多層面板,其中該第一剛性基板及該第二剛性基板為玻璃。
  17. 如請求項15之多層面板,其中H3 比H1 之比率為0.23至0.95。
  18. 如請求項15之多層面板,其中該夾層之該軟性層具有幾何中心位置,並且其中該夾層具有自該幾何中心位置至該第一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之第一厚度t1 ,及自該幾何中心位置至該第二硬性層之外表面的厚度之第二厚度t2 ,其中t2 比t1 之比率小於1。
  19. 如請求項18之多層面板,其中t2 比t1 之該比率小於0.8。
  20. 如請求項15之多層面板,其中該夾層之該軟性層具有小於20℃的玻璃轉化溫度。
TW106135852A 2016-10-19 2017-10-19 包含不對稱多層夾層之不對稱層合物 TW2018272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97,858 US20180104932A1 (en) 2016-10-19 2016-10-19 Asymmetric laminates comprising asymmetric multiple layer interlayer
US15/297,858 2016-10-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7216A true TW201827216A (zh) 2018-08-01

Family

ID=60302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5852A TW201827216A (zh) 2016-10-19 2017-10-19 包含不對稱多層夾層之不對稱層合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04932A1 (zh)
EP (1) EP3529076A1 (zh)
JP (1) JP7093344B2 (zh)
KR (1) KR20190072591A (zh)
CN (1) CN110087876B (zh)
MX (1) MX2019004507A (zh)
TW (1) TW201827216A (zh)
WO (1) WO20180752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52495A1 (en) 2017-02-20 2018-08-23 Corning Incorporated Shaped glass laminate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WO2019079315A1 (en) 2017-10-18 2019-04-25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OF REGULATING SEPARATION BETWEEN GLASSES DURING CO-COATING TO REDUCE FINAL ALIGNMENT DEFECT BETWEEN THESE
CN113272134A (zh) * 2018-11-30 2021-08-17 康宁公司 用于使用分离粉末形成非对称玻璃层板的方法和由所述方法制成的层板
WO2023059706A1 (en) * 2021-10-08 2023-04-13 Solutia Inc. Polymer interlayers with improved acoustic propert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82057A (en) 1939-04-29 1942-05-05 Du Pont Purific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polyvinyl acetal resins
US2282026A (en) 1939-04-29 1942-05-05 Du Pont Treatment of polyvinyl acetal resins
DE2928562A1 (de) * 1979-07-14 1981-01-29 Ver Glaswerke Gmbh Verbundsicherheitsglasscheibe mit erhoehter energieabsorbierender und erhoehter splitterbindender wirkung
DE69107117T2 (de) 1990-05-14 1995-09-21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Zwischenlagen zur Verwendung in schallisolierenden Verbundgläsern.
US5340654A (en) 1992-04-23 1994-08-23 Sekisu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erlayer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US5796055A (en) * 1997-01-13 1998-08-18 Ppg Industries, Inc. Sound absorbing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A2423183A1 (en) * 2000-09-28 2002-04-04 Solutia, Inc. Intrusion resistant glass laminate
JP2003252658A (ja) * 2002-02-27 2003-09-10 Haishiito Kogyo Kk 防犯防弾用複合ガラス
US7510771B2 (en) * 2005-03-17 2009-03-31 Solutia Incorporated Sound reducing polymer interlayers
JP4828444B2 (ja) 2007-01-29 2011-11-30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
FR2945765B1 (fr) * 2009-05-19 2011-06-24 Saint Gobain Procede de selection d'un intercalaire pour un amortisseur vibro-acoustique, intercalaire pour un amortisseur vibro-acoustique et vitrage comprenant un tel intercalaire.
CN103781741A (zh) * 2011-08-31 2014-05-07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夹层玻璃
US10173396B2 (en) * 2012-03-09 2019-01-08 Solutia Inc. High rigidity interlayers and light weight laminated multiple layer panels
US20140363651A1 (en) 2013-06-10 2014-12-11 Solutia Inc. Polymer interlayers having improved optical properties
JP6295104B2 (ja) 2014-03-06 2018-03-14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これが取り付けられた取付構造体
US10252492B2 (en) * 2014-02-14 2019-04-09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Laminated glass
US9809006B2 (en) 2014-12-08 2017-11-07 Solutia Inc. Polymer interlayers having improved sound insulation properties
JP6698674B2 (ja) * 2015-02-26 2020-05-27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音響性能が増強された薄型積層構造
JP6540539B2 (ja) * 2016-02-24 2019-07-10 Agc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7876A (zh) 2019-08-02
JP2019532900A (ja) 2019-11-14
KR20190072591A (ko) 2019-06-25
WO2018075288A1 (en) 2018-04-26
CN110087876B (zh) 2022-07-22
JP7093344B2 (ja) 2022-06-29
US20180104932A1 (en) 2018-04-19
EP3529076A1 (en) 2019-08-28
MX2019004507A (es) 2019-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9674B (zh) 减音多层层合体
JP7291198B2 (ja) 高い中間膜厚さ係数を有する遮音パネル
KR102490775B1 (ko) 결함 형성 저항성 다층 중간층
TWI698330B (zh) 聚合性內層及展現增強性質與效能的由其製得之多層面板
KR102490779B1 (ko) 결함 형성 저항성 다층 중간층
TW201827216A (zh) 包含不對稱多層夾層之不對稱層合物
US20200139678A1 (en) Polymeric interlayers and multiple layer panels made therefrom exhibiting enhanced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