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6773A - 處理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中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處理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中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6773A
TW201826773A TW107100857A TW107100857A TW201826773A TW 201826773 A TW201826773 A TW 201826773A TW 107100857 A TW107100857 A TW 107100857A TW 107100857 A TW107100857 A TW 107100857A TW 201826773 A TW201826773 A TW 2018267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nit
protocol data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new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0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4785B (zh
Inventor
吳志祥
Original Assignee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6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6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4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47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7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session layer [OSI layer 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different packet switched [P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LTE and WLAN or LTE and 5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3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between licen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通訊裝置,用來處理一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及一長期演進網路端間的移動性,包含有一儲存裝置,用來儲存指令,以及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儲存裝置。該處理電路被設定以執行該儲存裝置中的該指令。該指令包含有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識別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不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執行一追蹤區域更新程序;不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以及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Description

處理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中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通訊裝置及方法,尤指一種在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中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裝置及方法。
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被發展的下一世代蜂巢式(cellular)系統被稱為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或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系統。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mobility)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提供無縫的服務連續性(seamless service continuity)給在兩個系統間移動的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方法及其通訊裝置,用來處理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中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揭露一種通訊裝置,用來處理一新無線(new radio,NR)/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網路端(network)及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端間的移動性(mobility),包含有一儲存裝置,用來儲存指令,以及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儲存裝置。該處理電路被設定以執行該儲存裝置中的該指令。該指令包含有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communicate)識別(identify)一協定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連線(session)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identity/identifier,ID);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data);不連接(disconnect)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與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一追蹤區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程序;在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不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以及當不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時,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方法,用來處理一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及一長期演進網路端間的移動性,包含有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一通訊裝置;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該長期演進網路端連接到該通訊裝置,以及與該通訊裝置執行一追蹤區域更新;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通訊裝置;當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連接到該通訊裝置時,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包含有一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及一長期演進網路端的網路端,用來處理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及該長期演進網路端間的移動性。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包含有一第一儲存裝置,用來儲存指令,以及一第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第一儲存裝置。該第一處理電路被設定以執行該第一儲存裝置中的該指令。該指令包含有連接到一通訊裝置;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一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連接到該通訊裝置;以及當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連接到該通訊裝置時,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包含有一第二儲存裝置,用來儲存指令,以及一第二處理電路,耦接於該第二儲存裝置。該第二處理電路被設定以執行該第二儲存裝置中的該指令。該指令包含有連接到該通訊裝置,以及與該通訊裝置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10的示意圖。無線通訊系統10可簡略地由網路端和複數個通訊裝置所組成。在第1圖中,網路端及通訊裝置簡略地用來說明無線通訊系統10的結構。透過一個或多個執照頻帶(licensed band(s))及/或非執照頻帶(unlicensed band(s))的載波(carriers),網路端與通訊裝置可相互進行通訊。透過一個或多個屬於基地台(base station,BS)的細胞(cells)(例如一個或多個載波),網路端與通訊裝置可相互進行通訊。上述細胞可運作在相同或不同的雙工模式中,例如分頻雙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分時雙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及彈性雙工(flexible duplexing)。
在第1圖中,網路端及通訊裝置係用來說明無線通訊系統10的架構。實際上,網路端可為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包含有至少一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eNB),以及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網路端,以與通訊裝置進行通訊。第五代網路端包含有至少一第五代基地台及短於1毫秒(例如1、2、3或4個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元(symbols)及100或200微秒)的傳送時間區間(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其中第五代基地台使用正交分頻多工及/或非正交分頻多工。
通訊裝置可為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可攜式電腦系統、車輛、船及飛機等裝置。此外,根據傳輸方向,可將網路端及通訊裝置分別視為傳送端或接收端。舉例來說,對於一上鏈路(uplink,UL)而言,通訊裝置為傳送端而網路端為接收端;對於一下鏈路(downlink,DL)而言,網路端為傳送端而通訊裝置為接收端。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20的示意圖。通訊裝置20可為第1圖中的通訊裝置或網路端,但不限於此。通訊裝置20可包括一處理電路200、一儲存裝置210以及一通訊介面裝置220。處理電路200可為一微處理器或一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儲存裝置210可為任一資料儲存裝置,用來儲存一程式代碼214,處理電路200可通過儲存裝置210讀取及執行程式代碼214。舉例來說,儲存裝置210可為用戶識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唯讀式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硬碟(hard disk)、光學資料儲存裝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非揮發性儲存裝置(non-volatile storage device)、非暫態電腦可讀取介質(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例如具體媒體(tangible media))等,而不限於此。通訊介面裝置220可包含有至少一無線收發器,其是根據處理電路200的處理結果,用來傳送及接收訊號(例如資料、訊息及/或封包)。
在以下的實施例中,為了簡化實施例的說明,用戶端被用來表示第1圖中的通訊裝置。
第3圖為本發明實例一流程30的流程圖,用於圖1的一用戶端中,用來處理一新無線(new radio,NR)/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網路端(network)及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端間的移動性(mobility)。流程3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300:開始。
步驟302: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
步驟304: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communicate)識別(identify)一協定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連線(session)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identity/identifier,ID)。
步驟306: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data)。
步驟308:不連接(disconnect)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與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一追蹤區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程序。
步驟310:在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不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
步驟312:當不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時,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步驟314:結束。
以下所述實施例可應用於實現流程30。
在一實施例中,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可包含有或不包含有識別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資料流(flow)的資料流識別,其中服務品質資料流關聯於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或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在一實施例中,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可包含有或不包含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在一實施例中,當連接到長期演進網路端時,用戶端維持(keep)或持續(maintain)(例如不釋放(release))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因此,當連接回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時,用戶端可使用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維持或持續被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context)。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維持或持續被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或資料流識別識別的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
在一實施例中,在流程30中,與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識別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該指令包含有與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非存取層(Non-Access Stratum,NAS)訊息,其中非存取層訊息包含有指示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資訊元件(information element,IE)。
在一實施例中,非存取層訊息是新無線/第五代移動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訊息。在一實施例中,移動性管理訊息是服務請求(request)訊息、服務接受(accept)訊息、追蹤區域更新請求訊息或追蹤區域更新接受訊息。
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傳送服務請求訊息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以及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傳送服務接受訊息或新無線/第五代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例如無線資源控制重設(reconfiguration)訊息)到用戶端。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傳送追蹤區域更新請求訊息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以及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傳送追蹤區域更新接受訊息到用戶端,以回應追蹤區域更新請求訊息。需注意的是,在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中,追蹤區域更新請求訊息及追蹤區域更新接受訊息用於用戶端的移動性管理(例如知道用戶端位於哪一區域)。在一實施例中,資訊元件指示在移動性管理訊息中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狀態(status)。當接收在移動性管理訊息中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時,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維持或持續被用於用戶端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
在一實施例中,非存取層訊息是新無線/第五代連線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訊息。在一實施例中,連線管理訊息是啟動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請求、啟動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接受(accept)、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資源分配(allocation)請求、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資源修改(modification)請求、服務品質資料流資源分配請求、服務品質資料流資源修改請求、關閉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請求、關閉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接受、修改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請求、修改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拒絕(reject)、修改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接受、關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請求、關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接受、連線管理資訊請求或連線管理資訊回應(response)。
在一實施例中,當在連線管理訊息中接收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時,根據連線管理訊息的目的(purpose),用戶端或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運作被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舉例來說,用戶端或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傳送關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請求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或用戶端,以請求被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指示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釋放(release)。接著,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或用戶端傳送關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接受到用戶端或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以回應關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請求。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傳送服務品質資料流資源分配請求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以請求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或資源)的分配。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傳送啟動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請求到用戶端,以請求關聯於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或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的啟動。用戶端傳送啟動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接受,以回應啟動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請求。
在一實施例中,服務品質資料流資源分配請求、啟動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請求及啟動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接受包含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以使用戶端及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關聯服務品質資料流到協定資料單元連線。在一實施例中,服務品質資料流資源分配請求、啟動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請求及啟動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接受中至少一者包含有服務品質資料流識別。“服務品質資料流”可由“協定資料單元資料流”或“資料流”代替。
在一實施例中,用戶端連接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的一第一基地台。用戶端傳送包含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啟動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請求訊息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其中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用戶端從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接收包含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啟動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接受訊息,以指示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被啟動。啟動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接受訊息指派協定資料單元位址(例如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位址)到用戶端。根據協定資料單元位址,用戶端與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的第一基地台通訊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接著,根據到長期演進網路端的第一細胞的第一交遞(handover)或第一細胞(cell)選擇,用戶端連接到長期演進網路端。接著,根據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的第二細胞的第二交遞或第二細胞選擇,用戶端連接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
有關第一交遞,用戶端從第一基地台接收第一交遞命令(command)訊息。第一交遞命令訊息(例如LTE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設定用戶端交遞到長期演進網路端的第一細胞。用戶端連接到長期演進網路端的第一細胞(其被第二基地台控制),以及藉由傳送追蹤區域更新請求訊息到長期演進網路端,與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追蹤區域更新程序。接著,用戶端從長期演進網路端接收追蹤區域更新接受訊息,以回應追蹤區域更新請求訊息。用戶端可傳送或不可傳送追蹤區域更新完成(complete)訊息到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回應追蹤區域更新接受訊息。當連接到長期演進網路端時,根據協定資料單元位址,用戶端與長期演進網路端通訊(例如傳送或接收)資料(例如網際網路協定封包)。
有關第二交遞,用戶端從長期演進網路端的第二基地台或第三基地台接收第二交遞命令訊息(例如新無線/第五代無線資源控制重設訊息)。第二交遞命令訊息設定用戶端交遞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的第二細胞。用戶端連接到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的第二細胞(其被一基地台控制)。當連接回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時(或之後),用戶端與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例如傳送或接收)非存取曾訊息,其中非存取曾訊息包含有指示(或包含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資訊元件。當連接回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時(或之後),根據協定資料單元位址,用戶端與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資料可包含有或不包含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在一實施例中,當連接到長期演進網路端時,用戶端釋放實體層(physical layer)組態(configuration)、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層組態、無線連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組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無線承載(radio bearer,RB)組態、計時器(timer)組態及不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組態中的至少一者,其中該至少一者從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被接收。
第4圖為本發明實例一流程40的流程圖,用於圖1的一網路端中,用來處理一新無線(new radio,NR)/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網路端(network)及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端間的移動性(mobility),其中該網路端包含有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及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流程4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400:開始。
步驟402: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一用戶端。
步驟404: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用戶端通訊識別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步驟406: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用戶端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
步驟408:該長期演進網路端連接到該用戶端,以及與該用戶端執行一追蹤區域更新程序。
步驟410: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用戶端。
步驟412:當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連接到該用戶端時,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用戶端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步驟414:結束。
流程30的實施例可應用於流程40。以下所述實施例可應用於實現流程40。
在一實施例中,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可包含有或不包含有識別服務品質資料流的資料流識別,其中服務品質資料流關聯於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或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在一實施例中,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可包含有或不包含有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在一實施例中,不論長期演進網路端或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用戶端,網路端(例如長期演進網路端或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維持或持續(例如不釋放)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因此,當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用戶端時,根據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網路端識別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在一實施例中,不論長期演進網路端或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用戶端,網路端維持或持續被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在一實施例中,網路端維持或持續被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或資料流識別識別的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
在一實施例中,在流程40中,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用戶端通訊識別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該指令包含有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用戶端通訊非存取層訊息,其中非存取層訊息包含有指示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資訊元件。通訊非存取層訊息的細節可參考流程30。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用戶端通訊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如流程30所述,於此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當長期演進網路端連接到用戶端時,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釋放實體層組態、媒體存取控制層組態、無線連結控制層組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無線承載組態、計時器組態及不連續接收組態中的至少一者。
因為新無線/第五代標準尚未確定,上述訊息的專業術語可不同於新無線/第五代標準。新無線/第五代標準可具有與上述流程中的訊息相似的訊息,兩者用於相同的目的。
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本發明的精神加以結合、修飾及/或變化以上所述的實施例,而不限於此。舉例來說,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根據用戶端的實施例輕易地獲得網路端的新實施例,以及可根據網路端的實施例獲得用戶端的新實施例。前述的陳述、步驟及/或流程(包含建議步驟)可透過裝置實現,裝置可為硬體、軟體、韌體(為硬體裝置與電腦指令與資料的結合,且電腦指令與資料屬於硬體裝置上的唯讀軟體)、電子系統、或上述裝置的組合,其中裝置可為通訊裝置20。上述流程中任一者可被編譯成程式代碼214。
根據以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裝置及方法,用來處理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中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當用戶端連接到長期演進網路端而不是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時,用戶端不釋放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因此,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的問題可獲得解決,以及在兩個系統間移動的用戶端具有無縫的服務連續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無線通訊系統
20‧‧‧通訊裝置
200‧‧‧處理電路
210‧‧‧儲存裝置
214‧‧‧程式代碼
220‧‧‧通訊介面裝置
30、40‧‧‧流程
300、302、304、306、308、310、312、314、400、402、404、406、408、410、412、414‧‧‧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的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圖。

Claims (20)

  1. 一種通訊裝置,用來處理一新無線(new radio,NR)/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網路端(network)與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端間的移動性(mobility),包含有: 一儲存裝置;以及 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儲存裝置,其中該儲存裝置用來儲存,以及該處理電路被配置來執行儲存於該儲存裝置中的以下指令: 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 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communicate)識別(identify)一協定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連線(session)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identity/identifier,ID); 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data); 不連接(disconnect)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與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一追蹤區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程序; 在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不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以及 當不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時,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資料包含有識別一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資料流(flow)的一資料流識別,其中該服務品質資料流關聯於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或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資料包含有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儲存裝置另儲存以下指令: 當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時,維持(keep)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維持被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context);以及 維持被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或一資料流識別識別的一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該指令包含有: 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通訊一非存取層(Non-Access Stratum,NAS)訊息,其中該非存取層訊息包含有指示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一資訊元件(information element,IE)。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非存取層訊息是一新無線/第五代移動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訊息或一新無線/第五代連線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訊息。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儲存裝置另儲存以下指令: 當在該連線管理訊息中接收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時,根據該連線管理訊息的一目的(purpose),運作被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儲存裝置另儲存以下指令: 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的一第一基地台(base station,BS); 傳送包含有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一啟動(activate)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請求(request)訊息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其中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 從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接收一啟動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接受(accept)訊息,以指示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被啟動,其中該啟動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接受訊息包含有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以及指派一協定資料單元位址; 根據該協定資料單元位址,與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的該第一基地台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資料; 根據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的一第一細胞的一第一交遞(handover)或一第一細胞(cell)選擇,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以及 根據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的一第二細胞的一第二交遞或一第二細胞選擇,連接到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儲存裝置另儲存以下指令: 當連接到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時,釋放一實體層(physical layer)組態(configuration)、一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層組態、一無線連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組態、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一無線承載(radio bearer,RB)組態、一計時器(timer)組態及一不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組態中的至少一者,其中該至少一者從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被接收。
  10. 一種方法,用來處理一新無線(new radio,NR)/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網路端(network)與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端間的移動性(mobility),包含有: 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一通訊裝置; 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identify)一協定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連線(session)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identity/identifier,ID); 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data); 該長期演進網路端連接到該通訊裝置,以及與該通訊裝置執行一追蹤區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程序; 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通訊裝置; 當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連接到該通訊裝置時,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資料包含有識別一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資料流(flow)的一資料流識別,其中該服務品質資料流關聯於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或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資料包含有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方法,另包含有: 不論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或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通訊裝置,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或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維持(keep)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不論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或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通訊裝置,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或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維持被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context);以及 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或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維持被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或一資料流識別識別的一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該指令包含有: 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與該通訊裝置通訊一非存取層(Non-Access Stratum,NAS)訊息,其中該非存取層訊息包含有指示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一資訊元件(information element,IE)。
  15.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方法,另包含有: 當該長期演進網路端連接到該通訊裝置時,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釋放一實體層(physical layer)組態(configuration)、一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層組態、一無線連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組態、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一無線承載(radio bearer,RB)組態、一計時器(timer)組態及一不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組態中的至少一者。
  16. 一種網路端(network),用來處理一新無線(new radio,NR)/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網路端與一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網路端間的移動性(mobility),包含有: 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包含有: 一第一儲存裝置;以及 一第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第一儲存裝置,其中該第一儲存裝置用來儲存,以及該第一處理電路被配置來執行儲存於該第一儲存裝置中的以下指令: 連接到一通訊裝置; 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identify)一協定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連線(session)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identity/identifier,ID); 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資料(data); 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一追蹤區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程序後,連接到該通訊裝置;以及 當在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後,連接到該通訊裝置時,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以及 該長期演進網路端,包含有: 一第二儲存裝置;以及 一第二處理電路,耦接於該第二儲存裝置,其中該第二儲存裝置用來儲存,以及該第二處理電路被配置來執行儲存於該第二儲存裝置中的以下指令: 連接到該通訊裝置,以及與該通訊裝置執行該追蹤區域更新程序。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網路端,其中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資料包含有識別一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資料流(flow)的一資料流識別,其中該服務品質資料流關聯於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或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網路端,其中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資料包含有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19.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網路端,其中該第一儲存裝置或該第二儲存裝置另儲存以下指令: 不論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或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通訊裝置,維持(keep)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 不論該長期演進網路端或該新無線/第五代網路端連接到該通訊裝置,維持被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識別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文本(context);以及 維持被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或一資料流識別識別的一服務品質資料流文本。
  20.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網路端,其中與該通訊裝置通訊識別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該指令包含有: 與該通訊裝置通訊一非存取層(Non-Access Stratum,NAS)訊息,其中該非存取層訊息包含有指示該協定資料單元連線識別的一資訊元件(information element,IE)。
TW107100857A 2017-01-10 2018-01-10 處理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中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裝置及方法 TWI674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44781P 2017-01-10 2017-01-10
US62/444,781 2017-01-10
US15/865,275 US10470199B2 (en) 2017-01-10 2018-01-09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PDU session in inter-system mobility between a LTE system and a NR/5G system
US15/865,275 2018-0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6773A true TW201826773A (zh) 2018-07-16
TWI674785B TWI674785B (zh) 2019-10-11

Family

ID=60972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0857A TWI674785B (zh) 2017-01-10 2018-01-10 處理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中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0199B2 (zh)
EP (1) EP3346778B1 (zh)
CN (1) CN108289314B (zh)
TW (1) TWI6747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4209B (zh) * 2018-10-06 2021-07-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效強制性資訊處理方法及其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1680B (zh) * 2017-06-06 2022-10-14 Lg 电子株式会社 确定pdu会话切换的方法和单元
JP6904419B2 (ja) 2017-08-09 2021-07-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無線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方法
US10779254B2 (en) * 2017-08-16 2020-09-1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ervice request method for 5G local service
WO2019165629A1 (zh) * 2018-03-01 2019-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US11706670B2 (en) 2018-08-06 2023-07-18 Google Llc Transferring a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
US11064450B2 (en) * 2018-11-12 2021-07-13 Mediatek Inc. Synchronization of QoS flows and rul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1310855B2 (en) 2019-02-12 2022-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bearer configu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with EN-DC capabi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16382A1 (en) 2012-02-24 2015-01-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racking area update (tau) by user equipment (ue) in c-ran system
US9473906B2 (en) * 2013-03-22 2016-10-18 Mediatek Inc. Idle mode reception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over LTE eMBMS
WO2014183781A1 (en) 2013-05-14 2014-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stablishing a direct communication (t5 association)between a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 and a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interworking function (mtc-iwf)
WO2015126200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of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60329A1 (en) 2014-04-15 2015-10-2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nterworking with bearer-based system
WO2016028314A1 (en) 2014-08-22 2016-02-2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Low latency service connection setup in new service area
EP3021612B1 (en) * 2014-11-12 2018-03-21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s
US9769694B2 (en) 2015-03-13 2017-09-19 Intel IP Corporation MME overload or underload mitigation by MME VNF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038765B2 (en) * 2015-07-01 2018-07-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new lay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62511B2 (en) * 2016-05-17 2019-07-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13293B (zh) 2016-07-01 2024-04-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wtru中所使用的方法及wtru
CN106231637B (zh) * 2016-07-29 2019-10-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小区变换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EP3958615A1 (en) * 2016-08-10 2022-02-23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EP3500048B1 (en) * 2016-08-10 2021-11-03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wireless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these
KR102289879B1 (ko) * 2017-03-20 2021-08-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셀룰러망에서 세션의 다양한 ssc 모드 지원을 위한 upf 변경 방안
US10779345B2 (en) * 2017-03-20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plane relocation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757611B2 (en) * 2017-09-22 2020-08-25 Ofinno, Llc SMF and AMF relocation during UE registration
US10306580B1 (en) * 2017-11-20 2019-05-28 Intel IP Corporation Single registration mode support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5GC and EPC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4209B (zh) * 2018-10-06 2021-07-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效強制性資訊處理方法及其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99355A1 (en) 2018-07-12
US10470199B2 (en) 2019-11-05
EP3346778B1 (en) 2019-06-26
TWI674785B (zh) 2019-10-11
EP3346778A1 (en) 2018-07-11
CN108289314A (zh) 2018-07-17
CN108289314B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4785B (zh) 處理在長期演進系統及新無線/第五代系統間的移動性中的一協定資料單元連線的裝置及方法
US1031393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US1029917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PDN connection in LTE to NR/5G inter-system mobility
TWI664864B (zh) 處理系統間行動中的新無線連結的裝置及方法
TWI709348B (zh) 處理暫時用戶端能力的裝置及方法
TW201906486A (zh) 處理在長期演進網路端及第五代網路端間的移動性的裝置及方法
TWI657679B (zh) 處理系統間行動中的封包資料流的裝置及方法
JP6584481B2 (ja) ハンドオーバ後のデータ伝送を取り扱う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TW201919435A (zh) 處理演進封包系統承載文本的裝置及方法
TW201836336A (zh) 處理用於資料複本的暫存器狀態回報的裝置及方法
TWI670985B (zh) 處理雙連結的裝置及方法
TWI661739B (zh) 處理網路端切片資訊的裝置及方法
TWI754018B (zh) 處理在一雙連結中的通訊的裝置及方法
TWI622315B (zh) 處理非存取層控制程序的裝置及方法
TW201929588A (zh) 處理訊令無線承載組態的裝置及方法
TWI619401B (zh) 處理蜂巢無線區域網路集成的裝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