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4144A - 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 Google Patents

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4144A
TW201824144A TW105144179A TW105144179A TW201824144A TW 201824144 A TW201824144 A TW 201824144A TW 105144179 A TW105144179 A TW 105144179A TW 105144179 A TW105144179 A TW 105144179A TW 201824144 A TW201824144 A TW 2018241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ount
security device
person
secur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4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2020B (zh
Inventor
鄭澤芳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44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202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4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4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2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2020B/zh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人流管制保全系統包含中控裝置與保全裝置。中控裝置用以執行一預備設定程序。保全裝置包含人流偵測模組,其用以偵測環境中的人員出入狀態,據以產生一人流計數結果。中控裝置依據人流計數結果,對保全裝置執行所述的預備設定程序,以判斷是否設定保全裝置。其中,人流計數結果包含第一人流計數與第二人流計數,所述的預備設定程序關聯於第一人流計數與第二人流計數。藉此,中控裝置可以當環境中無人員存在的情況下,自動地設定保全裝置。

Description

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保全系統,特別是一種具有人流偵測功能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保全概念的提升,現今不論是辦公大樓或是一般的住家,大多設置有保全裝置,用以防止宵小或有心人士的侵入。一般來說,保全裝置必須經過設定的程序,才可以發揮保全的功效。傳統的保全系統係藉由感應片、磁扣或鑰匙等實體的物件來進行設定或是解除設定。然而,前述感應片、磁扣或鑰匙等實體的物件攜帶不便,且有時候使用者可能會忘記攜帶,甚至是遺失,此時便無法進行保全裝置的設定。
再者,雖然目前部份的保全裝置支援應用程式,使用者可以藉由操作應用程式,以進行保全的設定。然而,使用者可能因忙碌而忘記開啟應用程式,進行保全裝置的設定,使得意圖入侵的人士有機可趁。另一方面,每一個保全裝置所配置的感應片、磁扣或鑰匙等的數量有限,僅有部份的人員,例如公司的高階主管,可以對保全裝置進行設定。因此,對於其他沒有分配到感應片、磁扣或鑰匙等的人員來說,要設定保全裝置會變得相當不方便。
本發明提出一種人流管制保全系統,可以透過人流偵測的方式,以判斷是否自動設定保全裝置。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人流管制保全系統,其包含中控裝置與保全裝置。中控裝置用以執行一預備設定程序。保全裝置包含人流偵測模組,其用以偵測環境中的人員出入狀態,據以產生一人流計數結果。中控裝置依據人流計數結果,對保全裝置執行所述的預備設定程序,以判斷是否設定保全裝置。其中,人流計數結果包含第一人流計數與第二人流計數,所述的預備設定程序關聯於第一人流計數與第二人流計數。
綜合以上所述,於本發明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的運作中,係藉由偵測環境中的人員出入狀態所獲得的人流計數結果,來判斷是否設定保全裝置。藉此,中控裝置可以當環境中無人員存在的情況下,自動地設定保全裝置。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請參照圖1,圖1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的功能方塊圖。如圖1所示,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包含中控裝置10與保全裝置12。中控裝置10用以執行一預備設定程序。於實務上,所述的中控裝置10係為保全公司的保全終端主機或系統。保全裝置12包含人流偵測模組120,其用以偵測環境中的人員出入狀態,據以產生一人流計數結果。於實務上,保全裝置12通常係設置於用戶的所在地,例如公司或是住家。中控裝置10依據所述的人流計數結果,對保全裝置12執行所述的預備設定程序,進而判斷是否設定保全裝置12。具體來說,保全裝置12的設定與否係受控於中控裝置10。中控裝置10可以藉由網路連線,從遠端對保全裝置12進行設定。前述所提及的人流計數結果包含第一人流計數與第二人流計數,而所述的預備設定程序關聯於第一人流計數與第二人流計數。更具體來說,於預備設定程序中,第一人流計數與第二人流計數用以決定中控裝置10是否設定保全裝置12。
於實務上,人流偵測模組120可藉由紅外線掃描的技術進行熱源及移動點的偵測。更具體來說,由於人體的體溫相對於環境溫度來說較高,因此人流偵測模組120可以使用熱像檢測原理,偵測人體在環境中移動時的體溫,來進行人員的計數,以達到監控人員出入的狀態。於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預備設定程序包含在第一時段中,當第一人流計數符合第二人流計數時,中控裝置10設定保全裝置12。具體來說,人流偵測模組120所偵測到的人員進入某一地點的人數係為第一人流計數,人流偵測模組120所偵測到的人員離開所述某一地點的人數係為第二人流計數。當第一人流計數等於第二人流計數時,中控裝置10便對保全裝置進行設定。
以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假設所述的保全裝置12係被設置於一辦公大樓的門口。人流偵測模組120會去偵測所述辦公大樓的門口人員進出的狀態。更具體來說,人流偵測模組120可以偵測到進入辦公大樓的人員數量,亦可以偵測到離開辦公大樓的人員數量。於此例子中,若人流偵測模組120偵測到進入辦公大樓的人員數量係為20,且亦偵測到離開辦公大樓的人員數量為20。在這個情形下,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便可以判斷沒有人員逗留於辦公大樓內。此時,若係在非上班的時段(例如前述的第一時段),例如下午6點30分之後的時段,中控裝置10便可以對保全裝置12進行設定。藉此,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的用戶便不需要使用實體的感應卡、磁扣,或是鑰匙進行保全裝置的設定,也不需要擔心忘記設定保全裝置,而使有心人士有機會進入大樓內進行犯罪行為。
由於人員進出辦公大樓的頻率不固定,若是當進入辦公大樓的人員數量符合離開辦公大樓的人員數量時,中控裝置10即刻設定保全裝置12,可能會造成人員的困擾。舉例來說,假設剛好所有的公司人員僅是短暫地離開辦公大樓,若是當下中控裝置10馬上設定保全裝置12,當公司人員返回辦公大樓時,便會觸發保全裝置12啟動警報,而造成人員不必要的困擾。因此,於一實施例中,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更包含計時器122,其用以當第一人流計數符合第二人流計數時進行計時,且當持續計時達一個門檻時間時,中控裝置10設定保全裝置12。具體來說,舉例來說,當進入辦公大樓的人員數量符合離開辦公大樓的人員數量時,計時器122開始計時,且計時達到門檻時間,例如30分鐘或是一個小時內,人流偵測模組120未偵測到任何人員的進出。在這個情形下,中控裝置10才會去設定保全裝置12。於圖1實施例中,計時器122係設置於保全裝置12的內部。然而,於另一實施例中,計時器122係直接設置於人流偵測模組120的內部。於其他實施例中,計時器122係設置於保全裝置12的外部。
於實務上,若是在不適當的時段中,中控裝置10對保全裝置12進行設定,反而會造成人員的困擾。舉例來說,於中午用餐時段,公司人員皆離開辦公大樓去外面用餐,辦公大樓內無人員留守。此時,人流偵測模組120所偵測到的人員進入辦公大樓的人數係符合所偵測到的人員離開辦公大樓的人數。在這個狀況下,若是中控裝置10對保全裝置12進行設定,待公司人員用餐完畢返回公司時,由於保全裝置12係處於設定的狀態,因此會觸發保全裝置12的警鈴或是通知遠端的保全監控中心。如此一來,便會造成保全公司以及用戶雙方的困擾。
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於一實施例中,預備設定程序包含在第二時段中,當第一人流計數符合第二人流計數時,保全裝置12發送一警示信號,用戶端依據警示信號選擇性地使中控裝置10設定保全裝置12。所述的第二時段可以例如是前述例子中的中午用餐時段。具體來說,於此實施例中,在第二時段中,即使第一人流計數符合第二人流計數,中控裝置10也不會去自動地對保全裝置12進行設定。而是藉由無線通訊的方式,發送一個警示信號通知用戶端,例如公司主管,再由用戶端自行決定是否要設定保全裝置12。於此例子中,若是用戶端選擇不設定保全裝置12,則可以避免公司人員返回辦公大樓時,保全裝置12的警報被觸發。於實務上,用戶端可以藉由安裝於行動裝置內的應用程式,接收所述的警示信號,再透過應用程式的介面,選擇是否使中控裝置10設定保全裝置12。
由於人流偵測模組120在運作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異常,而導致產生了錯誤的人流計數結果。舉例來說,假設實際進入辦公大樓的人數為11,爾後離開辦公大樓的人數僅為10,代表仍有一名人員還留在辦公大樓。然而,由於人流偵測模組120在偵測的過程中,發生異常狀況而產生誤判,導致人流計數結果為第一人流計數係符合第二人流計數,進而使得中控裝置10設定保全裝置12。在這樣的情形下,若是逗留於辦公大樓中的該名人員就是意圖於辦公大樓進行非法行為的人士,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便無法發揮保全防護的作用。有鑑於此,於一實施例中,請參照圖2,圖2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的功能方塊圖。如圖2所示,除了人流偵測模組120,保全裝置12更包含門禁監控模組124,用以偵測環境中的人員出入狀態,據以產生一門禁計數結果。所述的門禁計數結果包含第一門禁計數與第二門禁計數。於此實施例中,所述的預備設定程序包含在第一時段中,當第一人流計數符合第二人流計數,且第一門禁計數符合第二門禁計數時,中控裝置10設定保全裝置12。具體來說,在第一時段(例如下班時段)中,只有在第一人流計數符合第二人流計數,且第一門禁計數符合第二門禁計數的雙重條件下,中控裝置10 才會判斷要去設定保全裝置12。
於一實際的例子中,門禁監控模組124係一種控制人員出入的網絡系統,其可以由處理器、信息採集器和電控鎖等元件組成。門禁監控模組124係藉由系統的信息讀取與處理,從而實現對各類的門鎖開關的自動控制。其中,信息讀取的方式可以通過例如是插卡式、感應式、圖像識別式、人臉識別式或眼睛虹膜識別式等方式實現。於圖2的實施例中,門禁監控模組124可以藉由上述的信息讀取方式,計算進入辦公大樓的人數,以作為第一門禁計數。同樣地,門禁監控模組124可以藉由上述的信息讀取方式,計算離開辦公大樓的人數,以作為第二門禁計數。當第一門禁計數符合第二門禁計數,且第一人流計數符合第二人流計數時,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判斷辦公大樓已經無人員逗留,此時,中控裝置10進一步地設定保全裝置12。
相較於圖1的實施例僅使用人流偵測模組120偵測人員出入狀態,於圖2的實施例中,更增加了門禁監控模組124的設置。藉由門禁監控模組124與人流偵測模組120的雙重檢驗,使得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可以更準確地掌握人員出入的狀態,以判斷是否設定保全裝置12。前述圖2中的實施例,係藉由門禁監控模組124搭配人流偵測模組120,以達到人員進出狀態的雙重檢驗。然而,於其他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其他偵測或感測裝置搭配人流偵測模組120,來達到人員進出狀態的雙重確認。於一個例子中,請參照圖3,圖3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的功能方塊圖。如圖3所示,除了人流偵測模組120,保全裝置12更包含紅外線感測模組126,用以於環境中進行偵測,以判斷是否有人員於環境中,預備設定程序包含在第一時段中,當紅外線感測模組126判斷沒有人員於環境中,且第一人流計數符合第二人流計數時,中控裝置10設定保全裝置12。於實務上,所述的紅外線感測模組126具有一或多個接收器與對應的發射器,設置於辦公大樓的出入通道,用以感測是否有人員的移動。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再依據感測結果,且搭配人流計數的結果,以判斷是否有人留置於辦公大樓內。
舉例來說,假設人流偵測模組120所產生的人流計數結果係為第一人流計數符合第二人流計數,而且紅外線感測模組126也未感測到辦公大樓內有留置的人員,此時,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判斷辦公大樓已經無人員逗留,使中控裝置10進一步地設定保全裝置12。於實際的操作中,紅外線感測模組126的發射器會不斷地發出紅外線光束,當有人員經過時,紅外線光束會被遮擋住,當對應的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來的紅外線光束時,紅外線感測模組126便可以得知有人員存在於辦公大樓內。此運作方式,有助於人流管制保全系統1對人員進出狀態的判斷。於圖3的實施例中,紅外線感測模組126係設置於保全裝置12的內部。於其他的實施例中,紅外線感測模組126係設置於保全裝置12的外部。
綜合以上所述,於本發明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的運作中,係藉由偵測環境中的人員出入狀態所獲得的人流計數結果,來判斷是否設定保全裝置。藉此,中控裝置可以在環境中無人員存在的情況下,自動地設定保全裝置。藉此,用戶不需要攜帶實體的感應卡、磁扣,或是鑰匙進行保全裝置的設定,達到便利的目的。同時,用戶也不需要擔心因忙碌忘記而設定保全裝置,使得有心人士有機會侵入建築物中進行犯罪行為。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10‧‧‧中控裝置
12‧‧‧保全裝置
120‧‧‧人流偵測模組
122‧‧‧計時器
124‧‧‧門禁監控模組
126‧‧‧紅外線感測模組
圖1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圖2係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圖3係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Claims (6)

  1. 一種人流管制保全系統,包含:一中控裝置,用以執行一預備設定程序;以及一保全裝置,包含: 一人流偵測模組,用以偵測一環境中的人員出入狀態,據以產生一人流計數結果,該中控裝置依據該人流計數結果,對該保全裝置執行該預備設定程序,以判斷是否設定該保全裝置;其中,該人流計數結果包含一第一人流計數與一第二人流計數,該預備設定程序關聯於該第一人流計數與該第二人流計數。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其中該預備設定程序包含在一第一時段中,當該第一人流計數符合該第二人流計數時,該中控裝置設定該保全裝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更包含:一計時器,用以當該第一人流計數符合該第二人流計數時進行計時,且當持續計時達一門檻時間時,該中控裝置設定該保全裝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其中該預備設定程序包含在一第二時段中,當該第一人流計數符合該第二人流計數時,該保全裝置發送一警示信號,一用戶端依據該警示信號選擇性地使該中控裝置設定該保全裝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其中該保全裝置更包含:一門禁監控模組,用以偵測該環境中的人員出入狀態,據以產生一門禁計數結果,該門禁計數結果包含一第一門禁計數與一第二門禁計數;其中該預備設定程序包含在一第一時段中,當該第一人流計數符合該第二人流計數,且該第一門禁計數符合該第二門禁計數時,該中控裝置設定該保全裝置。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人流管制保全系統,其中該保全裝置更包含:一紅外線感測模組,用以於該環境中進行偵測,以判斷是否有人員於該環境中,該預備設定程序包含在一第一時段中,當該紅外線感測模組判斷沒有人員於該環境中,且該第一人流計數符合該第二人流計數時,該中控裝置設定該保全裝置。
TW105144179A 2016-12-30 2016-12-30 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TWI642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4179A TWI642020B (zh) 2016-12-30 2016-12-30 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4179A TWI642020B (zh) 2016-12-30 2016-12-30 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4144A true TW201824144A (zh) 2018-07-01
TWI642020B TWI642020B (zh) 2018-11-21

Family

ID=63640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4179A TWI642020B (zh) 2016-12-30 2016-12-30 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20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9329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台湾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人流管制保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27894B2 (ja) * 2018-01-12 2020-01-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顔認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9098B (zh) * 2013-01-25 2015-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安全監控系統及安全監控方法
CN104077870A (zh) * 2014-06-05 2014-10-01 温州市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现场自动值警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9329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台湾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人流管制保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2020B (zh) 2018-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4494B2 (en) Automatic emergency door unlock system
US1046788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ing sensor output of a mobile device with a security system
US1019242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ivacy within a security system
US10235822B2 (en) Automatic system access using facial recognition
US10657749B2 (en) Automatic system access using facial recognition
US11373494B2 (en) Control access utilizing video analytics
US2017008416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ynamically varying a pre-alarm time of a security system
CN104021362B (zh) 基于图像动态目标识别的门禁预警系统及预警控制方法
US10529200B2 (en) Alarm sensor and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 sensor
CN105844209B (zh) 基于红外辐射探测的访客识别
US20190332871A1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providing privacy enabled surveillance in a building
KR101137918B1 (ko) 동작 감지 알람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알람 신호 발생 방법
US11647968B2 (en) Door access control system with body temperature detection function
US201802788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dynamic privacy zones in the field of view of a security camera based on motion detection
TW201621818A (zh) 電子標籤保全裝置
TWI642020B (zh) 人流管制保全系統
CN112991592A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报警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锁
JP2008059311A (ja) 侵入者検知システム
TW201337850A (zh) 安全提醒系統及安全提醒方法
TWM527988U (zh) 移動感測裝置及其系統
TW201734959A (zh) 智能化門禁系統
KR20100035075A (ko) 보안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249159B2 (en) Surveillance method and system
JP2015099440A (ja) 施設内扉制御システム
JP2006039796A (ja) セキュリティ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