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4080A -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4080A
TW201824080A TW106102751A TW106102751A TW201824080A TW 201824080 A TW201824080 A TW 201824080A TW 106102751 A TW106102751 A TW 106102751A TW 106102751 A TW106102751 A TW 106102751A TW 201824080 A TW201824080 A TW 2018240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circuit
circuit board
disposed
sensing element
sen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2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謝明哲
Original Assignee
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4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408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包括印刷電路板、第一感測元件、導光層、第二感測元件、線路元件與連接單元。印刷電路板具有第一側與相對第一側的第二側。第一感測元件配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側上。導光層配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側上,且位在第一感測元件上。第二感測元件配置在導光層上。線路元件配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二側上,且線路元件與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連接單元電性連接第二感測元件與線路元件。

Description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辨識裝置,特別是一種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隨著科技的進步,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與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等可擕式電子裝置已大量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可擕式電子裝置通常設有密碼鎖,以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然而,使用者每次使用電子裝置之前,都得先輸入密碼,解除密碼鎖。
為了解決傳統解鎖時輸入密碼的麻煩以及兼顧可擕式電子裝置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安全性,已有於可擕式電子裝置中加裝光學式指紋辨識的功能,以利用人體手指上特有的指紋資訊進行身份識別。然而,為了降低可擕式電子裝置的耗電量,可擕式電子裝置在閒置狀態時會將指紋紋辨功能關閉,而當用戶想用使用指紋辨識功能時,還需要透過繁瑣的操作以將指紋辨識功能開啟,將造成使用上不便。因此,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仍有改善的空間。
有鑒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藉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不具有喚醒機制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參數化編輯三維城市模型建制方法,包括印刷電路板、第一感測元件、導光層、第二感測元件、線路元件與連接單元。印刷電路板具有第一側與相對第一側的第二側。第一感測元件配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側上。導光層配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側上,且位在第一感測元件上。第二感測元件配置在導光層上。線路元件配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二側上,且線路元件與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連接單元電性連接第二感測元件與線路元件。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還包括黏合層與第一透明基板。黏合層配置在第二感測元件上。第一透明基板配置在黏合層上。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黏合層為光學膠。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透明基板為玻璃基板。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感測元件為光學式感測元件,前述第二感測元件為電容式感測元件。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光源。至少一光源配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第一側上,且位在第一感測元件的側邊。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至少一光源的數量為多個,且前述多個光源分別配置在第一感測元件的側邊。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二感測元件配置在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上,線路元件配置在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上,且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與第二印刷電路板透過連接單元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二感測元件具有感測電極,感測電極配置在第二透明基板上,線路元件配置在第三柔性印刷電路板上,且第二透明基板與第三柔性印刷電路板透過連接單元電性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感測電極為氧化銦錫、金屬網格、奈米銀線、奈米碳管、導電高分子、石墨烯或氧化銦錫-金屬導電層-氧化銦錫的複合結構。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藉由依序設置印刷電路板、第一感測元件、導光層與第二感測元件,且線路元件配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相對於第一側(配置有第一感測元件)的第二側上,而第二感測元件與線路元件透過連接單元連接。如此一來,使得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透過第二感測元件而具有喚醒機制。
以上之關於本發明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如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元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可理解,硬體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如在通篇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當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為一開放式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或者“包括但不限定於”。“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誤差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在一定誤差範圍內解決所述技術問題,基本達到所述技術效果。此外,“耦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裝置耦接於一第二裝置,則代表所述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二裝置,或通過其他裝置或耦接手段間接地電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裝置。說明書後續描述為實施本申請的較佳實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說明本申請的一般原則為目的,並非用以限定本申請的範圍。本申請的保護範圍當視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准。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統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統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統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以下所列舉的各實施例中,將以相同的標號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或構件。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揭露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包括印刷電路板110、第一感測元件120、導光層130、第二感測元件140、線路元件150與連接單元160。
印刷電路板110具有第一側111與相對第一側111的第二側112,且印刷電路板110例如為一體成型的絕緣或陶瓷基板。第一感測元件120配置在印刷電路板110的第一側111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元件120例如為光學式感測元件。印刷電路板110例如配置有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所需的線路,以使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可正常工作。
導光層130配置在印刷電路板110的第一側111上,且位在第一感測元件120上。在本實施例中,導光層130例如為透明板,其材質可以是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但不以此為限。並且,導光層130可以將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的光源轉換成面光源。
第二感測元件140配置在導光層130上。線路元件150配置在印刷電路板110的第二側112上,且線路元件150與印刷電路板110電性連接。連接單元160電性連接第二感測元件140與線路元件150,亦即第二感測元件140的線路(未示出)與線路元件150電性連接,使得第二感測元件140所感測到的信號可傳輸至線路元件150。並且,線路元件150可將第二感測元件140所感測到的信號傳輸至印刷電路板110,以進行後續的處理。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感測元件140例如為電容式感測元件,用於提供喚醒機制給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也就是說,透過第二感測元件140感測使用者的觸碰狀態,並根據觸碰狀態所反應出的電容量的變化,且將電容量的變化透過連接單元160及線路元件150傳輸至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的處理器,使得處理器根據前述電容量的變化而達到喚醒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接著,在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被喚醒後,透過第一感測元件120感應出使用者的後續操作而使得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進行相應的操作。
另外,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感測元件140配置在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上,線路元件150配置在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上,且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與第二印刷電路板透過連接單元160電性連接,如圖2所示。也就是說,第二感測元件140與線路元件150是分離設置的,並透過連接單元160電性連接第二感測元件140與線路元件150。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感測元件140具有感測電極。感測電極配置在第二透明基板(例如玻璃基板)上,線路元件150配置在第三柔性印刷電路板上,且第二透明基板與第三柔性印刷電路板透過連接單元160電性連接。也就是說,第二感測元件140與線路元件150是分離設置的,並透過連接單元160電性連接第二感測元件140與線路元件150。其中,感測電極例如為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ITO)、金屬網格(Metal Mesh)、奈米銀線(Ag nano wire)、奈米碳管、導電高分子、石墨烯或氧化銦錫-金屬導電層(例如金(Au)、銀(Ag)或銅(Cu))-氧化銦錫的複合結構。如此一來,可有效地增加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的透光率。
進一步來說,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還包括黏合層170與第一透明基板180。黏合層170配置在第二感測元件140上。第一透明基板180配置在黏合層170上。
在本實施例中,黏合層170例如為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 OCA)。第一透明基板180例如為玻璃基板,還可以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但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100還包括至少一光源190。至少一光源190配置在印刷電路板110的第一側111上,且位在第一感測元件120的側邊。進一步來說,本實施例的至少一光源190的數量也可為多個,且多個光源190分別配置於第一感測元件120的側邊。在本實施例中,至少一光源190例如為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但不以此為限。
綜合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藉由依序設置印刷電路板、第一感測元件、導光層與第二感測元件,且線路元件配置在印刷電路板的相對於第一側(配置有第一感測元件)的第二側上,而第二感測元件與線路元件透過連接單元連接。如此一來,使得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透過第二感測元件而具有喚醒機制。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00‧‧‧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110‧‧‧印刷電路板
111‧‧‧第一側
112‧‧‧第二側
120‧‧‧第一感測元件
130‧‧‧導光層
140‧‧‧第二感測元件
150‧‧‧線路元件
160‧‧‧連接單元
170‧‧‧黏合層
180‧‧‧第一透明基板
190‧‧‧光源
此處所說明的圖式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申請,並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圖式中: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揭露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第二感測元件、線路元件與連接單元的配置關係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包括: 一印刷電路板,具有一第一側與相對該第一側的一第二側; 一第一感測元件,配置在該印刷電路板的該第一側上; 一導光層,配置在該印刷電路板的該第一側上,且位在該第一感測元件上; 一第二感測元件,配置在該導光層上; 一線路元件,配置在該印刷電路板的該第二側上,且該線路元件與該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以及 一連接單元,電性連接該第二感測元件與該線路元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更包括: 一黏合層,配置在該第二感測元件上;以及 一第一透明基板,配置在該黏合層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其中該黏合層為一光學膠。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其中該第一透明基板為一玻璃基板。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其中該第一感測元件為一光學式感測元件,該第二感測元件為一電容式感測元件。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更包括: 至少一光源,配置在該印刷電路板的該第一側上,且位在該第一感測元件的側邊。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光源的數量為多個,且該些光源分別配置在第一感測元件的側邊。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其中該第二感測元件配置在一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上,該線路元件配置在一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上,且該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與該第二印刷電路板透過該連接單元電性連接。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其中該第二感測元件具有一感測電極,該感測電極配置在一第二透明基板上,該線路元件配置在一第三柔性印刷電路板上,且該第二透明基板與該第三柔性印刷電路板透過該連接單元電性連接。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其中該感測電極為氧化銦錫、金屬網格、奈米銀線、奈米碳管、導電高分子、石墨烯或氧化銦錫-金屬導電層-氧化銦錫的複合結構。
TW106102751A 2016-12-28 2017-01-24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TW2018240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2859.0A CN108256383A (zh) 2016-12-28 2016-12-28 光学式生物辨识装置
??CN201611232859.0 2016-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4080A true TW201824080A (zh) 2018-07-01

Family

ID=62706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2751A TW201824080A (zh) 2016-12-28 2017-01-24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6383A (zh)
TW (1) TW201824080A (zh)
WO (1) WO201812044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792B (zh) * 2021-05-18 2022-1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雙感測裝置
US11710339B2 (en) 2021-05-18 2023-07-2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ual sens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0540B2 (en) * 2000-01-31 2005-09-27 Nec Corporation Fingerpri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046845A (zh) * 2006-03-28 2007-10-03 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手指接触侦测功能的光学式指纹撷取装置及其方法
CN101359369B (zh) * 2008-09-22 2012-05-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
TWI486861B (zh) * 2013-06-14 2015-06-01 Image Match Desgin Inc 電容式指紋感測積體電路的手指感測結構
TWI608425B (zh) * 2013-09-10 2017-12-11 映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感測積體電路的手指偵測元件及偵測方法
CN203909813U (zh) * 2014-05-28 2014-10-29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检测装置
CN104598893A (zh) * 2015-02-03 2015-05-06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的运行方法和电子产品
CN105183221B (zh) * 2015-08-27 2018-08-21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唤醒的指纹成像模组及其触摸唤醒装置
CN204990342U (zh) * 2015-10-10 2016-01-20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多功能按键的面板
CN105678255B (zh) * 2016-01-04 2019-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式指纹识别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5488499B (zh) * 2016-01-18 2019-05-07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具有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05809127A (zh) * 2016-03-07 2016-07-2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的感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792B (zh) * 2021-05-18 2022-1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雙感測裝置
US11710339B2 (en) 2021-05-18 2023-07-2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ual sens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6383A (zh) 2018-07-06
WO2018120441A1 (zh)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0789B (zh) 指紋感測器及整合指紋感測器的電子顯示器
US20190005292A1 (en) Integration of touch screen and fingerprint sensor assembly
TWI598826B (zh) 電子裝置
TWI543013B (zh) 電子裝置
US2014020841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and presence detection of user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TW201342396A (zh) 觸控面板與手持電子裝置
US20140192006A1 (en)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with a light guide
TW201629737A (zh) 電容影像感測系統
US8921727B2 (en) Double-layer electrode device
US20140078111A1 (en) Touch panel
TW201824080A (zh)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TWM551718U (zh)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US20140333369A1 (en) Key module and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1659476B1 (ko) 3차원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I459239B (zh) 一種鍵盤
TWM555504U (zh)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TWI636401B (zh)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US9760197B2 (en) Touch window with sensor member
TWM555610U (zh) 光學式生物辨識裝置
WO2018120440A1 (zh) 光学式生物辨识装置
US20140253822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panel
KR20150125108A (ko) Ito 트레이스를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상기 터치스크린패널을 포함하는 터치스크린장치
KR101655429B1 (ko) 3차원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WO2006102808A1 (fr) Appareil disposant des fonctions d’ecriture manuelle et d’entree de souris
TWM474193U (zh) 觸控感應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