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9190A - 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包含其的液晶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包含其的液晶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9190A
TW201819190A TW106132421A TW106132421A TW201819190A TW 201819190 A TW201819190 A TW 201819190A TW 106132421 A TW106132421 A TW 106132421A TW 106132421 A TW106132421 A TW 106132421A TW 201819190 A TW201819190 A TW 2018191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ayer
resin layer
contrast ratio
optical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2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3155B (zh
Inventor
吳泳
魏東鎬
朱榮賢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Sdi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Sdi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Sdi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9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9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1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3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microprismatic or micropyramidal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包含其的偏光片及包含其的液晶顯示器。光學膜包括基底層及形成於基底層上的對比率改善層。對比率改善層包括第一樹脂層及直接形成於第一樹脂層上的第二樹脂層。第一樹脂層與第二樹脂層有不同的折射率。第一樹脂層包括浮凸的多個第一光學圖案、浮凸的多個第二光學圖案及凹紋部分,多個第一光學圖案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開,多個第二光學圖案與第一光學圖案相交且多個第二光學圖案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開,凹紋部分是藉所述第一光學圖案與第二光學圖案之間相交而形成。凹紋部分的高度較第一樹脂層的高度小或與其相等。

Description

改善對比率的功學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包含其的液晶顯示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改善對比率(contrast ratio,CR)的光學膜、一種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一種包含其的液晶顯示器。
液晶顯示器能夠運作以在自背光單元(backlight unit)接收到光之後經由液晶面板發射光。因此,液晶顯示器提供良好的前對比率(front contrast ratio)。然而,液晶顯示器在其橫側處具有較低的對比率。已作出各種嘗試以藉由修改液晶面板或液晶結構來增大側對比率(side contrast ratio)。更高的側對比率會使前對比率劣化。因此,需要在增大側對比率的同時使前對比率的減小最小化,以改善可見性。
另一方面,液晶顯示器被配置成使得顯示螢幕不僅能夠在右側及左側觀看而且能夠在上側及下側觀看。已開發出著重於改善左側及右側的可見性的傳統液晶顯示器。因此,需要一種不僅改善右側及左側的對比率而且改善上側及下側的對比率的光學膜。
在未經審查的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06-251659號中揭露了本發明的背景技術。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可在改善前對比率的同時改善在顯示螢幕的包括朝上、朝下、朝右、朝左及對角線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的對比率(CR)。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可藉由抑制在所述光學膜的製造過程中產生氣泡或促進移除在所述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氣泡來改善顯示螢幕的品質且可輕易地由具有高黏度(viscosity)的組成物形成。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被形成為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圖案且不需要為符合顯示特性而在特定方向上進行切割,藉此使得能夠易於管理生產良率(production yield)及庫存(inventory)。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一種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包括:基底層;以及形成於所述基底層上的對比率改善層。所述對比率改善層包括第一樹脂層及直接形成於所述第一樹脂層上的第二樹脂層。所述第一樹脂層與所述第二樹脂層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樹脂層包括浮凸的多個第一光學圖案、浮凸的多個第二光學圖案及凹紋部分,所述多個第一光學圖案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開,所述多個第二光學圖案與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相交且所述多個第二光學圖案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開,所述凹紋部分是藉由所述第一光學圖案與所述第二光學圖案之間相交而形成。所述凹紋部分的高度較所述第一樹脂層的高度小或與所述第一樹脂層的所述高度相等。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二樹脂層與所述第一樹脂層之間的折射率差異的絕對值介於0.05至0.20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一光學圖案滿足公式1且具有為75°至90°的底角q1: <公式1> 1 < P1/W1 £ 10 (在公式1中,P1是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的週期(cycle)(單位:微米(μm)),且W1是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一光學圖案包括形成於頂部處的第一表面及連接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個傾斜平面,且所述傾斜平面具有為平的表面或彎曲表面的光學圖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一表面是平的表面且平行於所述凹紋部分的底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二光學圖案滿足公式2且具有為75°至90°的底角q2: <公式2> 1 < P2/W2 £ 10 (在公式2中,P2是所述第二光學圖案的週期(單位:微米),且W2是所述第二光學圖案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二光學圖案包括形成於頂部處的第二表面及連接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一個傾斜平面,且所述傾斜平面具有為平的表面或彎曲表面的光學圖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二表面是平的表面且平行於所述凹紋部分的底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一光學圖案及所述第二光學圖案中的每一者具有為0.3至3.0的長寬比。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一光學圖案與所述第二光學圖案以80°至100°的角度相交。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一光學圖案與所述第二光學圖案以90°的角度相交而形成柵格圖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一樹脂層具有45%至85%的面積比率,如公式3所表示: <公式3> 面積比率 = {1 - ((P1 - A1) ´ (P2 - A2))/(P1 ´ P2)} ´ 100 (在公式3中,P1是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的週期(單位:微米), P2是所述第二光學圖案的週期(單位:微米), A1是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的頂部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且 A2是所述第二光學圖案的頂部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二樹脂層包括至少局部地填充所述凹紋部分的填充圖案,且所述第二樹脂層的所述填充圖案被形成為點形狀。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凹紋部分的高度為所述第一樹脂層的總高度的10%至90%。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一樹脂層、所述第二樹脂層、及所述基底層依序堆疊,且所述基底層直接形成於所述第二樹脂層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第一樹脂層的折射率較所述第二樹脂層的折射率低。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所述基底層在550奈米(nm)的波長下具有8,000奈米或大於8,000奈米的平面延遲(in-plane retardation)Re,如公式A所表示: <公式A> Re = (nx - ny) ´ d (在公式A中,nx及ny分別是所述基底層在550奈米的波長下在慢軸方向上及在快軸方向上的折射率,且d是所述基底層的厚度(單位:奈米))。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一種偏光板可包括根據本發明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所述偏光板包括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護層、偏光片、第二保護層、黏合/接著層以及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所述偏光板包括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護層、偏光片、第二保護層及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且所述第二保護層直接鄰接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所述光學膜的所述第一樹脂層是由黏合/接著樹脂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所述偏光板包括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護層、偏光片、黏合/接著層以及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所述偏光板包括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護層、偏光片及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且所述偏光片直接鄰接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的所述第一樹脂層是由黏合/接著樹脂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態樣,一種液晶顯示器可包括根據本發明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可在改善前對比率的同時改善在顯示螢幕的包括朝上、朝下、朝右、朝左及對角線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的對比率(CR)。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可藉由抑制在所述光學膜的製造過程中產生氣泡或促進移除在所述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氣泡來改善顯示螢幕的品質且可輕易地由具有高黏度的組成物形成。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被形成為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圖案且不需要為符合顯示特性而在特定方向上進行切割,藉此使得能夠易於管理生產良率及庫存。
將參照附圖來詳細闡述本發明的實施例,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透徹地理解本發明。應理解,本發明可以諸多不同方式來實施,而並非僅限於以下實施例。在圖式中,為清晰起見將省略與本說明無關的部分。在說明書通篇中,相同組件將由相同參考編號來標示。
在本文中,例如「上部」及「下部」等空間相對性用語是參照附圖來定義。因此,應理解,用語「上表面」可與用語「下表面」互換使用,且當稱例如層或膜等元件放置於另一元件「上」時,所述元件可直接放置於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存在中間元件。另一方面,當稱元件「直接」放置於另一元件「上」時,則其間不存在中間元件。
在本文中,用語「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分別意指液晶顯示器的矩形螢幕的縱向方向及橫向方向。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側表面」意指在球座標系(Φ, θ)中θ的範圍介於45°至60°內的區,在球座標系(Φ, θ)中,以水平方向為基準,前側由(0°, 0°)指示,左端點由(180°, 90°)指示,且右端點由(0°, 90°)指示。
在本文中,用語「頂部」意指光學圖案的最高部分。
在本文中,「長寬比」是指光學圖案的最大高度對所述光學圖案的最大寬度的比率(最大高度/最大寬度)。
在本文中,「週期」是指一個光學圖案的最大寬度與和所述光學圖案緊密相鄰的一個凹紋部分的寬度(所述凹紋部分的底表面的寬度)之和。
在本文中,針對第一光學圖案及第二光學圖案而使用的用語「浮凸的」意指對應圖案相對於自例如背光單元等光源發射的內部光而自第一樹脂層的光入射平面朝第二樹脂層突出。
在本文中,「平面延遲(Re)」是由公式A所表示的值: <公式A> Re = (nx – ny) × d (在公式A中,nx及ny分別是對應光學元件在550奈米的波長下在慢軸方向上及在快軸方向上的折射率,且d是所述對應光學元件的厚度(單位:奈米))。
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甲基)丙烯酸基」是指丙烯酸基及/或甲基丙烯酸基。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1至圖3來闡述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10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圖1所示第一樹脂層110的剖視圖,且圖3是沿第二方向截取的圖1所示第一樹脂層110的剖視圖。
參照圖1,根據一個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10可包括對比率改善層100及基底層200。
對比率改善層100可包括第一樹脂層110及形成於第一樹脂層110上的第二樹脂層120。第一樹脂層110、第二樹脂層120及基底層200可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堆疊,且基底層200可直接形成於第二樹脂層120上。第一樹脂層110包括浮凸的多個第一光學圖案111、浮凸的多個第二光學圖案112及凹紋部分113,所述多個第一光學圖案111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開,所述多個第二光學圖案112與第一光學圖案111以預定角度相交且所述多個第二光學圖案112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開,凹紋部分113是藉由第一光學圖案111與第二光學圖案112之間相交而形成。第一方向不同於第二方向。在圖1中,第一方向是Y-Y軸方向且第二方向是X-X軸方向。
凹紋部分113的高度較第一樹脂層110的高度小或與第一樹脂層110的高度相等。第二樹脂層120直接形成於第一樹脂層110上。在本文中,表達「直接形成」意指不在第一樹脂層110與第二樹脂層120之間插置任何黏合層、任何接著層、任何黏合/接著層或任何其他層。因此,對比率改善層100朝第二樹脂層120折射(當凹紋部分113的高度與第一樹脂層110的高度相同時)及透射自第一樹脂層110所接收的光,其中第一樹脂層110包括第一光學圖案111及第二光學圖案112,第一光學圖案111與第二光學圖案112以預定角度彼此相交以在顯示螢幕上在包括朝上、朝下、朝右及朝左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漫射所透射的光,藉此改善在包括朝上、朝下、朝右及朝左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的對比率(CR)。
在第一樹脂層110上,第一光學圖案111與第二光學圖案112一體地形成。藉由此結構,光學膜10將抑制在製造過程中產生氣泡或使得氣泡(若產生)能夠被輕易地移除,藉此改善顯示螢幕的品質,且光學膜10可輕易地由具有高黏度的組成物形成。在本文中,表達「一體地形成」意指第一光學圖案111不會因物理力而與第二光學圖案112隔開。
對比率改善層100可具有10微米至100微米、具體而言20微米至60微米、更具體而言20微米至45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對比率改善層100可在基底層200上得到充分的支撐且可用於光學顯示器中。
第一樹脂層110可藉由依據自背光單元的光源發射至光學顯示器中的光入射平面的光的入射位置而經由第一光學圖案111及第二光學圖案112在各種方向上折射光來漫射光。第一樹脂層110可被形成為直接鄰接第二樹脂層120。
第一樹脂層110可包括面對第二樹脂層120的平面。第一樹脂層110的面對第二樹脂層120的平面形成第一樹脂層110的光出射平面。光出射平面包括在光出射平面上浮凸的所述多個第一光學圖案111、在光出射平面上浮凸的所述多個第二光學圖案112及凹紋部分113,所述多個第一光學圖案111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開,所述多個第二光學圖案112與第一光學圖案111相交且所述多個第二光學圖案112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開,凹紋部分113是藉由第一光學圖案111與第二光學圖案112之間相交而形成且具有較第一樹脂層110的高度小或與第一樹脂層110的所述高度相等的高度。因此,第一光學圖案111、第二光學圖案112及凹紋部分113可藉由支撐層114而在第一樹脂層110的下表面上構成平的表面。
現在,將參照圖2來更詳細地闡述第一光學圖案。
第一光學圖案111朝第二樹脂層120漫射光以與第二光學圖案112協同改善在光學顯示器中的包括朝上、朝下、朝右、朝左及對角線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的可見性。第一光學圖案111滿足以下公式1且可具有為75°至90°的底角θ1。為75°至90°的底角θ1意指在第一光學圖案111的傾斜平面111a與第一光學圖案111的最大寬度W1之間所界定的角度介於75°至90°範圍內。在此範圍內,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在改善在包括朝上、朝下、朝右及朝左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的對比率的同時改善相對前亮度(relative front brightness)以及前對比率及側對比率。具體而言,底角θ1可為80°至90°且P1/W1可為1.2至4。
<公式1> 1 < P1/W1 ≤ 10 (在公式1中,P1是第一光學圖案111的週期(單位:微米),且W1是第一光學圖案111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
儘管圖2示出其中第一光學圖案111在其兩側具有相同的底角的結構,然而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具有不同的底角,只要所述底角介於75°至90°範圍內即可。
第一光學圖案111可為浮凸的光學圖案,所述浮凸的光學圖案是由一或多個傾斜平面111a及第一表面111b構成,第一表面111b形成於所述浮凸的光學圖案的頂部處且連接至傾斜平面111a。
第一表面111b形成於第一光學圖案111的頂部處且可漫射已到達光學顯示器中的第一樹脂層110的光,藉此增大視角及亮度。因此,根據此實施例的光學膜10可藉由改善光漫射而使亮度損失最小化。儘管圖2示出其中第一表面111b是平的表面且平行於凹紋部分113的底表面113a的結構,然而第一表面111b可包括細稜紋表面(fine ribbed surface)或彎曲表面。第一表面111b可具有為0.5微米至30微米、具體而言2微米至20微米或5微米至10微米的寬度A1。
參照圖2,第一光學圖案111具有平的表面且傾斜平面111a是在所述頂部處形成的平的表面,且第一光學圖案111具有梯形橫截面形狀的橫截面(例如,具有將三角形的上側截切而得到的橫截面的稜柱圖案(即,切割稜柱形狀(cut-prism shape)))。作為另一選擇,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具有浮凸的圖案,其中第一表面111b形成於所述浮凸的圖案的頂部處,且傾斜平面111a是彎曲表面(例如,形狀為上側被截切的柱狀透鏡圖案的切割柱狀透鏡(cut-lenticular lens)、或形狀為上側被截切的微透鏡圖案的切割微透鏡(cut-micro lens))。
圖2示出其中傾斜平面111a是平的表面且第一光學圖案111與凹紋部分113之間的介面是非彎曲表面的結構。作為另一選擇,第一光學圖案111與凹紋部分113之間的介面可為彎曲表面。第一光學圖案111與凹紋部分113之間的彎曲介面可保護光傳播。
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具有為40微米或小於40微米、具體而言30微米或小於30微米、更具體而言5微米至15微米、再具體而言5微米至10微米的高度H1。在此範圍內,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在防止摩爾紋現象(Moiré phenomenon)的同時改善對比率、視角及亮度。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具有為80微米或小於80微米、具體而言50微米或小於50微米、更具體而言5微米至20微米或5微米至10微米的最大寬度W1。在此範圍內,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在防止摩爾紋現象的同時改善對比率、視角及亮度。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具有為5微米至500微米、具體而言10微米至50微米、再具體而言10微米至30微米的週期P1。在此範圍內,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在防止摩爾紋現象的同時改善對比率、視角及亮度。
第一光學圖案111可具有為0.3至3.0、具體而言0.4至2.5、更具體而言0.4至1.5的長寬比。在此範圍內,第一光學圖案111可改善光學顯示器的上側、下側、右側及左側的對比率及視角。
在其中凹紋部分113具有與第一光學圖案111相同的高度的結構中,可省略支撐層114。
儘管圖2示出其中第一光學圖案111彼此隔開相同距離的結構,然而第一光學圖案111之間所隔開的距離可不同。
儘管圖2示出其中第一樹脂層110包括三或更多個第一光學圖案111的結構,然而應理解,第一光學圖案111的數目並無特別限制。
將參照圖3來更詳細地闡述第二光學圖案。
第二光學圖案112朝第二樹脂層120漫射光以與第一光學圖案111協同改善在光學顯示器中的包括朝上、朝下、朝右及朝左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的可見性。第二光學圖案112滿足以下公式2且可具有為75°至90°的底角θ2。為75°至90°的底角θ2意指在第二光學圖案112的傾斜平面112a與第二光學圖案112的最大寬度W1之間所界定的角度介於75°至90°範圍內。在此範圍內,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在改善在包括朝上、朝下、朝右及朝左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的對比率的同時改善相對前亮度、前對比率及側對比率。具體而言,底角θ2可為80°至90°且P2/W2可為1.2至4。
<公式2> 1 < P2/W2 ≤ 10 (在公式2中,P2是第二光學圖案112的週期(單位:微米),且W2是第二光學圖案112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
儘管圖3示出其中第二光學圖案112在其兩側具有相同的底角的結構,然而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具有不同的底角,只要所述底角介於75°至90°範圍內即可。
第二光學圖案112可為浮凸的光學圖案,所述浮凸的光學圖案是由一或多個傾斜平面112a及第二表面112b構成,第二表面112b形成於所述浮凸的光學圖案的頂部處,且第二表面112b連接至傾斜平面112a。
第二表面112b形成於第二光學圖案112的頂部處且可漫射已到達光學顯示器中的第一樹脂層110的光,藉此增大視角及亮度。因此,根據此實施例的光學膜10可藉由改善光漫射而使亮度損失最小化。儘管圖3示出其中第二表面112b是平的表面且平行於凹紋部分113的底表面113a的結構,然而第二表面112b可包括細稜紋表面或彎曲表面。第二表面112b可具有為0.5微米至30微米、具體而言2微米至20微米或5微米至10微米的寬度A2。
參照圖3,第二光學圖案112具有平的表面且傾斜平面112a是在所述頂部處形成的平的表面,且第二光學圖案112具有梯形橫截面形狀的橫截面(例如,具有將三角形的上側截切而得到的橫截面的稜柱圖案(即,切割稜柱形狀))。作為另一選擇,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具有浮凸的圖案,其中第一表面112b形成於所述浮凸的圖案的頂部處,且傾斜平面112a是彎曲表面(例如,形狀為上側被截切的柱狀透鏡圖案的切割柱狀透鏡、或形狀為上側被截切的微透鏡圖案的切割微透鏡)。
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具有與第一光學圖案111的高度、最大寬度及週期相同或不同的高度H2、最大寬度W2及週期P2。舉例而言,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具有為40微米或小於40微米、具體而言30微米或小於30微米、更具體而言5微米至15微米、5微米至10微米的高度H2。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具有為80微米或小於80微米、具體而言50微米或小於50微米、更具體而言5微米至20微米或5微米至10微米的最大寬度W1。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具有5微米至500微米、具體而言10微米至50微米、10微米至30微米的週期P1。在此範圍內,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在防止摩爾紋現象的同時改善對比率、視角及亮度。
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具有為0.3至3.0、具體而言0.4至2.5、更具體而言0.4至1.5的長寬比。在此範圍內,第二光學圖案112可改善光學顯示器的上側、下側、右側及左側的對比率及視角。
儘管圖3示出其中第二光學圖案112彼此隔開相同距離的結構,然而第二光學圖案112之間所隔開的距離可不同。
儘管圖3示出其中第一樹脂層110包括三或更多個第二光學圖案112的結構,然而應理解,第二光學圖案112的數目並無特別限制。
儘管圖2及圖3示出其中第一光學圖案111及第二光學圖案112中的每一者的傾斜平面111a、112a是平的表面的結構,然而其傾斜平面111a、112a可為彎曲表面以防止亮度的急速變化。在此結構中,如圖4中所示,第一光學圖案111及第二光學圖案112是具有彎曲凸傾斜平面的切割柱狀透鏡圖案,且並非僅限於此。光學圖案的底角θ是如在和所述光學圖案的高度H的一半(1/2H)對應的點的切線I與所述光學圖案的最大寬度之間界定的介於75°至90°範圍內的角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樹脂層110包括被形成為彼此相交的第一光學圖案111與第二光學圖案112。較佳地,就最大高度、最大寬度、底角及頂部處的表面的寬度而言,第一光學圖案111與第二光學圖案112可具有相同的結構且可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光學膜10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學圖案且不需要為符合顯示特性而在特定方向上進行切割,藉此使得能夠易於管理生產良率及庫存。
重新參照圖1,第一光學圖案111與第二光學圖案112可以預定角度彼此相交以在之間形成凹紋部分113。
以第一樹脂層110的光出射平面為基準,凹紋部分113朝光入射平面下凹。凹紋部分113的高度較第一樹脂層110的高度小或與第一樹脂層110的高度相等。因此,當光進入第一樹脂層110時,凹紋部分113會朝第二樹脂層120折射及透射所述光,藉此改善前對比率。第一光學圖案111與第二光學圖案112之間的相交角度可介於80°至100°、具體而言85°至95°範圍內。更佳地,相交角度可為90°,進而使得第一光學圖案111與第二光學圖案112形成柵格圖案(lattice pattern)。因此,第一樹脂層110可具有網形狀(net shape)或華夫格形狀(waffle shape)。
凹紋部分113的高度H3可大於第一樹脂層110的總高度H4的0%至100%或小於100%,具體而言10%至90%、或10%至50%。在此範圍內,光學膜10可具有高的側對比率且前對比率不減小。凹紋部分113可具有為5微米至15微米、或5微米至10微米的高度H3。較佳地,第一樹脂層110可具有5微米至50微米的總高度H4,且凹紋部分113可具有5微米至10微米的高度H3。
凹紋部分113形成於第一光學圖案111不與第二光學圖案112相交的一部分處。凹紋部分113是由底表面113a與連接至底表面113a的四個傾斜平面113b構成。凹紋部分113可具有六面體形狀,凹紋部分113的底表面113a具有矩形形狀,且底表面113a的最小寬度對底表面113a的最大寬度的比率介於0.5至1、具體而言0.6至1範圍內。在此範圍內,光學膜10可增加相對前亮度,減小前對比率與側對比率之間的差異,且提高同一側視角及同一前視角的對比率。另外,光學膜10可防止摩爾紋現象。
在一個實施例中,凹紋部分113的底表面113a實質上平行於第一樹脂層110的光入射平面111a、112a、第一光學圖案111的第一表面111b及第二光學圖案112的第二表面112b。
第一樹脂層110可具有為45%至85%、較佳地45%至70%的面積比率(area ratio),如由以下公式3所表示。在此範圍內,對比率改善層100可藉由在增大在包括朝上、朝下、朝右及朝左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的對比率的同時防止前對比率減小來減小所述前對比率與側對比率之間的差異,藉此改善顯示螢幕的品質。
<公式3> 面積比率 = {1 - ((P1 - A1) ´ (P2 - A2))/(P1 x P2)} ´ 100 (在公式3中,P1是第一光學圖案111的週期(單位:微米), P2是第二光學圖案112的週期(單位:微米), A1是第一光學圖案111的頂部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且 A2是第二光學圖案112的頂部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
第一樹脂層110具有較第二樹脂層120低的折射率。具體而言,第二樹脂層120與第一樹脂層110之間的折射率差異的絕對值為0.20或小於0.20、具體而言0.05至0.20、更具體而言0.10至0.15。在此範圍內,光學膜10可保證聚集光漫射及對比率方面的顯著改善。具體而言,具有為0.10至0.15的折射率差異的光學膜10可在光學顯示器中提供良好的偏光漫射效果,藉此改善同一視角的亮度。
第一樹脂層110可具有小於1.52、具體而言1.35或者多於或少於1.50的折射率。在此範圍內,光學膜10可推進光的漫射,可被輕易地製作出,且可顯著改善偏光漫射及對比率。
第一樹脂層110可由包含透明樹脂的紫外線(ultra-violet,UV)可固化組成物或熱固性組成物形成。具體而言,所述樹脂可包括(甲基)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矽酮樹脂及環氧樹脂中的至少一者,且並非僅限於此。在固化之後,所述透明樹脂可具有為90%或高於90%的透光率(light transmittance)。
光學膜10可更在第一樹脂層110的下表面上包括黏合/接著層。黏合/接著層可形成於對比率改善層的下表面上以將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10貼合至例如偏光板等光學裝置。藉由此方式,藉由黏合/接著層,光學膜10容許內部光在光學顯示器中進入第一樹脂層110並接著進入第二樹脂層120的光學圖案。黏合/接著層可包括黏合層、接著層或其組合。黏合/接著層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習知的典型接著劑(bonding agent)形成。舉例而言,接著層可包含熱固性接著劑(thermosetting bonding agent)或可光固化接著劑(photo-curable bonding agent)。具體而言,接著層可包含(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環氧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異氰酸酯化合物等。黏合層可由包括(甲基)丙烯酸黏合樹脂、環氧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等壓敏黏合劑(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形成。
第一樹脂層110可由非黏合樹脂形成或可由表現出內在黏合性質的內在黏合/接著樹脂形成,以促進層間耦合或在進行層間耦合時消除黏合/接著層,藉此減小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10的厚度。內在黏合/接著樹脂的細節與所述黏合/接著層的細節相同。
參照圖1,第二樹脂層120可直接鄰接第一樹脂層110。第二樹脂層120可包括面對第一樹脂層110的平面,且在第二樹脂層120的面對第一樹脂層110的所述平面上可形成有至少一個填充圖案121。填充圖案121可至少局部地填充凹紋部分113。在本文中,表達「至少局部地填充」包括以下兩種結構:在第一種結構中凹紋部分113被填充圖案121完全地填充,在第二種結構中凹紋部分113被填充圖案121局部地填充。在其中凹紋部分113被填充圖案121局部地填充的結構中,凹紋部分113的其餘部分可被空氣或具有預定折射率的樹脂填充。具體而言,樹脂可具有與第二樹脂層120的折射率相同或較第二樹脂層120的所述折射率高且與第二樹脂層120的所述折射率相同或較第二樹脂層120的所述折射率低的折射率。如圖1中所示,填充圖案121可被形成為點形狀。在本文中,用語「點」意指具有三維形狀的填充圖案121是以規則間隔排列。因此,根據本發明,對比率改善層的第二樹脂層120可為點形膜。
第二樹脂層120可具有為1.50或大於1.50、具體而言1.50至1.70的折射率。第二樹脂層120可由包含(甲基)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矽酮樹脂及環氧樹脂中的至少一者的紫外線可固化組成物或熱固性組成物形成,且並非僅限於此。
儘管圖1中未示出,然而第一樹脂層110及第二樹脂層120中的至少一者可更包括光漫射劑(light diffusion agent)。光漫射劑可進一步改善光學膜10的光漫射。光漫射劑可包括典型的無機光漫射劑、有機光漫射劑及有機-無機混合型光漫射劑中的至少一者。
再參照圖1,基底層200形成於對比率改善層100上以在支撐對比率改善層100的同時保護對比率改善層100。基底層200是透光層且基底層200的光入射平面(即,下表面)直接鄰接對比率改善層100。藉由此結構,基底層200容許已穿過對比率改善層100的光在光學顯示器中穿過基底層200。
基底層200可與對比率改善層100成一體。在本文中,用語「成一體」意指其中基底層200與對比率改善層100不獨立地彼此隔開的結構。
基底層200可為提供某一範圍的相位延遲(phase retardation)的延遲膜或各向同性光學膜10。在一個實施例中,基底層200可具有為8,000奈米或大於8,000奈米、具體而言10,000奈米或大於10,000奈米、更具體而言高於10,000奈米、再具體而言10,100奈米至15,000奈米的平面延遲Re。在此範圍內,基底層200可防止產生彩虹斑(rainbow spot)且可推進已穿過對比率改善層100的光的漫射。在其他實施例中,基底層200可具有為60奈米或小於60奈米、具體而言0奈米至60奈米、更具體而言40奈米至60奈米的平面延遲Re,由此充當各向同性光學膜10。在平面延遲的此範圍內,基底層200可藉由對視角進行補償來提供良好的影像品質。在本文中,用語「各向同性光學膜」意指具有實質上相同的nx、ny及nz的膜。在本文中,表達「實質上相同」不僅包括其中nx、ny及nz完全相同的情形,而且包括其中存在可接受誤差容限的情形。
基底層200可具有為30微米至120微米、具體而言55微米至105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包括基底層200的光學膜10可用於光學顯示器中。基底層200可在可見光波段中具有為80%或大於80%、具體而言85%至95%的透光率。基底層200可包括藉由單向地或雙向地拉伸光學透明樹脂膜而獲得的膜。具體而言,樹脂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聚酯(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纖維素酯(包括丙烯酸樹脂、環烯烴聚合物(cyclic olefin polymer,COP)樹脂及三乙醯纖維素(triacetylcellulose,TAC))、聚乙酸乙烯脂、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降冰片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醯胺、聚縮醛、聚苯醚、聚苯硫醚、聚碸、聚醚碸、聚丙烯酸酯及聚醯亞胺。基底層200可包括藉由對該些樹脂中的至少一種進行改質而形成的膜。改質可包括對分子末端的共聚(copolymerization)、支化(branching)、交聯(crosslinking)或改質。
儘管圖1中未示出,然而基底層200可包括基底膜及形成於所述基底膜的至少一個表面上的底漆層(primer layer)。基底膜支撐基底層200且可相對於底漆層具有處於預定範圍內的折射率比率,藉此改善基底層200的透光率。具體而言,底漆層對基底膜的折射率比率(底漆層的折射率/基底膜的折射率)可為1.0或小於1.0、具體而言0.6至1.0、更具體而言0.69至0.95、再具體而言0.7至0.9、再具體而言0.72至0.88。在此範圍內,基底膜可改善基底層200的透光率。基底膜可具有為1.3至1.7、具體而言1.4至1.6的折射率。在此範圍內,基底膜可塗覆至基底層200,可促進對底漆層的折射率的調節,且可改善基底層200的透光率。基底膜可包括由上述樹脂形成的膜。底漆層形成於基底膜與第二樹脂層120之間,且可加強所述基底膜與第二樹脂層120之間的黏合。底漆層可具有為1.0至1.6、具體而言1.1至1.6、更具體而言1.1至1.5的折射率。在此折射率範圍內,底漆層可用於光學膜10中且表現出對於基底膜的折射率而言適合的折射率,藉此改善基底層200的透光率。底漆層可具有為1奈米至200奈米、具體而言60奈米至200奈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底漆層可用於光學膜10中且可表現出對於基底膜的折射率而言適合的折射率,藉此改善基底層200的透光率且不會出現脆裂。底漆層可為不含有胺基甲酸酯基的非胺基甲酸酯底漆層。具體而言,底漆層可由包括例如聚酯樹脂、丙烯酸樹脂或其單體等樹脂的底漆層組成物形成。底漆層可藉由調整該些單體的混合比率(例如:莫耳比率(molar ratio))來保證處於以上範圍內的折射率。底漆層組成物可更包括例如紫外線吸收劑(UV absorbent)、抗靜電劑(antistatic agent)、消泡劑(antifoaming agent)、表面活性劑(surfactant)等至少一種添加劑。
儘管圖1中未示出,然而光學膜10可更在基底層200的另一表面上包括功能層。功能層可被形成為分立的層或可與基底層200一體地形成。功能層可提供減反射(anti-reflection)功能、低反射(low reflection)功能、硬塗佈(hard coating)功能、防眩光(anti-glare)功能、防指紋(anti-fingerprint)功能、防污染(anti-contamination)功能、漫射功能及折射功能中的至少一種。
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10可在可見光波段中(例如,在為380奈米至780奈米的波長範圍中)具有為80%或大於80%、具體而言85%至95%的透光率。在此範圍內,光學膜10可用於光學顯示器中。
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10可具有為50微米至200微米的厚度。在此範圍內,光學膜10可保證光漫射效應。
圖1示出其中第一樹脂層110、第二樹脂層120及基底層200彼此依序堆疊且基底層200直接形成於第二樹脂層120上的結構。作為另一選擇,第一樹脂層110可具有較第二樹脂層120高的折射率。亦即,根據本發明,第一樹脂層110可具有與第二樹脂層120不同的折射率。具體而言,第一樹脂層110可具有為1.50或大於1.50、具體而言1.50至1.70的折射率,且第二樹脂層120具有小於1.52、具體而言1.35至小於1.50的折射率。在該些折射率範圍內,光學膜10可推進光的漫射,可被輕易地製作出,且可顯著改善偏光漫射及對比率。在此種情形中,第一樹脂層110與第二樹脂層120之間的折射率差異的絕對值為0.20或小於0.20、具體而言0.05至0.20、更具體而言0.10至0.15。在此範圍內,光學膜10可保證聚集光漫射及對比率方面的顯著改善。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圖5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20的分解立體圖。
參照圖5,除了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20更包括形成於第一樹脂層110的下表面上的黏合/接著層250以外,根據此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20與根據以上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10實質上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偏光板可包括根據本發明各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偏光板。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偏光板30的截面圖。
參照圖6,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偏光板30包括第一保護層300、偏光片400、第二保護層500、黏合/接著層250及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根據本發明,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可包括對比率改善層100及基底層200。在其中偏光板30包括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的結構中,已穿過偏光片400的偏光在依序穿過第一樹脂層及第二樹脂層的同時漫射,藉此改善前對比率及側對比率,減小所述前對比率與所述側對比率之間的差異,且改善同一側視角及同一前視角的對比率。偏光板30可具有150微米至400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偏光板30可用於光學顯示器中。
第一保護層300可在提高偏光板30的機械強度的同時保護偏光片400。第一保護層300可在可見光波段中具有為90%或大於90%、具體而言90%至100%的總透光率。
第一保護層300可為各向同性膜。各向同性膜可具有為60奈米或小於60奈米、例如0奈米至60奈米的平面延遲Re。作為另一選擇,第一保護層300可為延遲膜。延遲膜可具有為100奈米至220奈米、更具體而言100奈米至180奈米的平面延遲Re,且所述延遲膜可為例如λ/4延遲膜(即,1/4波板(quarter-wave plate,QWP))。延遲膜可具有為225奈米至350奈米、更具體而言225奈米至300奈米的平面延遲Re,且所述延遲膜可為例如λ/2延遲膜(即,1/2波板(half wave plate,HWP))。
第一保護層300可包括光學透明保護膜及光學透明保護塗層中的至少一者。
在其中第一保護層300是以保護膜型式達成的結構中,所述保護膜可由光學透明樹脂形成。保護膜可藉由樹脂的熔融擠出(melt extrusion)來形成。保護膜可視需要而經歷拉伸。所述樹脂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例如三乙醯纖維素(TAC)等纖維素酯樹脂、例如非晶質環烯烴聚合物(COP)等環聚烯烴樹脂、聚碳酸酯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樹脂、聚醚碸樹脂、聚碸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非環聚烯烴樹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丙烯酸酯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氯乙烯樹脂及聚偏氯乙烯樹脂。保護膜可為光學透明液晶膜。
在其中第一保護層300是以保護塗層型式而達成的結構中,所述保護塗層可保證與偏光片的黏合、透明度、機械強度、熱穩定性、防潮效能及耐久性方面的良好性質。在一個實施例中,保護塗層可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化合物及聚合起始劑的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樹脂組成物(active-energy ray-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形成。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化合物可包括陽離子可聚合可固化化合物、自由基可聚合可固化化合物、胺基甲酸酯樹脂及矽酮樹脂中的至少一者。陽離子可聚合可固化化合物可包括其中含有至少一個環氧基的環氧化合物及其中含有至少一個氧雜環丁烷環的氧雜環丁烷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自由基可聚合可固化化合物可為其中具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環氧化合物可包括氫化環氧化合物、鏈式脂肪族環氧化合物、脂環族環氧化合物及芳族環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自由基可聚合可固化化合物可達成在硬度、機械強度及耐久性方面表現出優異性質的保護塗層。自由基可聚合可固化化合物可藉由使具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發生反應來獲得,且可包括藉由使二或更多種含官能基化合物發生反應而獲得的其中具有至少兩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實例包括具有單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具有兩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雙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及具有三或更多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可包括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等。聚合起始劑可使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組成物固化。聚合起始劑可包括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及光增感劑(photosensitizer)中的至少一者。
作為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可使用此項技術中習知的任何典型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具體而言,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可包括含有陽離子及陰離子的鎓鹽(onium salt)。陽離子的實例可包括:二芳基碘鎓,例如二苯基碘鎓、4-甲氧基二苯基碘鎓、雙(4-甲基苯基)碘鎓、雙(4-第三丁基苯基)碘鎓、雙(十二烷基苯基)碘鎓及(4-甲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碘鎓;三芳基鋶(triarylsulfonium),例如三苯基鋶及二苯基-4-噻吩氧基苯基鋶;雙[4-(二苯基硫)-苯基]硫醚等。陰離子的實例可包括六氟磷酸根、四氟硼酸根、六氟銻酸根、六氟砷酸根、六氯銻酸根等。作為光增感劑,可使用此項技術中習知的任何典型光增感劑。具體而言,光增感劑可包括噻噸酮光增感劑、磷光增感劑、三嗪光增感劑、苯乙酮光增感劑、二苯甲酮光增感劑、安息香光增感劑及肟光增感劑中的至少一者。以100重量份的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化合物計,聚合起始劑可以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量存在。在此範圍內,聚合起始劑可保證所述組成物的充分固化以提供高機械強度及與偏光片的良好黏合。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樹脂組成物可更包含例如矽酮調平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等典型添加劑。以100重量份的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化合物計,添加劑可以0.01重量份至1重量份的量存在。保護塗層可為液晶塗層。
第一保護層300可具有為5微米至200微米、具體而言30微米至120微米的厚度。第一保護層300在由保護膜達成時可具有為50微米至100微米的厚度,且在由保護塗層達成時可具有為5微米至50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第一保護層300可用於發光顯示器中。
儘管圖6中未示出,然而前述功能層可進一步形成於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的基底層200的上表面上。功能層可提供減反射功能、低反射功能、硬塗佈功能、防眩光功能、防指紋功能、防污染功能、漫射功能及折射功能中的至少一種。另外,儘管圖6中未示出,然而在其中第一保護層300是藉由保護膜來達成的結構中,在第一保護層300與偏光片400之間可更形成接著層。接著層可由偏光板用典型接著劑(例如,水系接著劑、可光固化接著劑及壓敏接著劑)形成。
偏光片400形成於第一保護層300上以對入射光進行偏光且可包括熟習此項技術者習知的典型偏光片。具體而言,偏光片400可包括藉由單向地拉伸聚乙烯醇系膜而形成的聚乙烯醇系偏光片,或藉由對聚乙烯醇矽膜進行脫水而形成的多烯系偏光片。偏光片400可具有為5微米至40微米的厚度。在此範圍內,偏光片400可用於光學顯示器中。
第二保護層500形成於偏光片400上且可在提高偏光板30的機械強度的同時保護偏光片400。第二保護層500可包括參照第一保護層300所述的保護膜及保護塗層中的至少一者,且可具有在厚度、材料及延遲方面與第一保護層300相同的特徵或不同的特徵。
儘管圖6示出偏光板30包括第二保護層500,然而根據另一實施例的偏光板可不在其中第一樹脂層110是由熱固性組成物或紫外線可固化組成物形成的結構中使用第二保護層。如圖7中所示,根據此實施例的偏光板40可包括:第一保護層300;偏光片400;黏合/接著層250;以及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包括對比率改善層100及基底層200,對比率改善層100與基底層200以此次序依序堆疊。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樹脂層110可由表現出內在黏合性質的內在黏合/接著樹脂形成。在此實施例中,可不使用黏合/接著層250,藉此偏光板50將與偏光片400及對比率改善層100直接鄰接。參照圖8,根據此實施例的偏光板50可包括:第一保護層300;偏光片400;以及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包括對比率改善層100及基底層200,對比率改善層100與基底層200以此次序依序堆疊以使得偏光片400直接鄰接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在又一實施例中,如圖9中所示,偏光板60可包括:第一保護層300;偏光片400;第二保護層500;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包括對比率改善層100及基底層200,對比率改善層100與基底層200以此次序依序堆疊以使得第二保護層500直接鄰接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根據本發明的液晶顯示器可包括根據本發明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或根據本發明的偏光板。在一個實施例中,液晶顯示器可包括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堆疊的背光單元、第一偏光板、液晶面板及第二偏光板,其中所述第二偏光板可包括根據本發明的偏光板。液晶面板可採用垂直對齊(vertical alignment,VA)模式、面內切換(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圖案化垂直對齊(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PVA)模式、或超圖案化垂直對齊(super-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S-PVA)模式,且並非僅限於此。
在下文中,將參照一些實例更詳細地闡述本發明。然而,應理解,提供該些實例僅是用於說明且不應被視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實例 1
將紫外線可固化樹脂(SSC-5760,Shin-A T&C公司)塗佈至具有凹紋部分的雕刻圖案模具(膜)上而形成了塗層,且將聚對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80微米,在550奈米的波長下Re=14,000奈米,東洋紡有限公司(Toyobo Co., Ltd.)接著至所述塗層的一個表面並進行固化而形成了具有填充點圖案的第二樹脂層(支撐層,厚度:8微米)。塗佈了紫外線可固化樹脂(SSC-4560,Shin-A T&C公司)以填充第二樹脂層上的各填充點之間的空間並進行固化而形成了第一樹脂層。第一樹脂層的支撐層具有為15微米的厚度。如表1中所列,第一樹脂層包括第一光學圖案及第二光學圖案。此處,第一光學圖案與第二光學圖案被形成為以90°彼此相交進而形成了柵格圖案,且在其中所述第一光學圖案不與所述第二光學圖案相交的區中形成了凹紋部分。如此一來,獲得了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第一樹脂層具有為1.47的折射率,且第二樹脂層具有為1.59的折射率。
藉由以下方式製備了偏光片:在60℃下將聚乙烯醇膜拉伸其初始長度的三倍並使拉伸的膜吸附碘,隨後在40℃下在硼酸的水溶液中將所得膜拉伸所述膜的所述拉伸長度的2.5倍。
分別在偏光片的一個表面及另一表面上沈積了偏光板用接著劑(Z-200,日本合成化學有限公司(Nippon Gohsei Co., Ltd.)),且各所述表面以使得環烯烴聚合物膜(瑞翁公司(ZEON Company))被提供作為第一保護層且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80微米,東洋紡有限公司)被提供作為第二保護層的方式與各保護層進行了接著。
藉由在第一樹脂層的一個表面上沈積丙烯酸樹脂黏合劑而在所述第一樹脂層的所述一個表面上形成了黏合層,且藉由所述黏合層將被提供作為第二保護層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貼合至所述第一樹脂層的所述一個表面,藉此提供包括以此次序依序堆疊的環烯烴聚合物膜(第一保護層)、接著層、偏光片、接著層、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第二保護層)、黏合層及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的偏光板。
實例 2
除如表1中所列改變第一光學圖案及第二光學圖案以外,以與實例1相同的方式製備了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以與實例1相同的方式製造了偏光板。
比較實例 1
以與實例1相同的方式製造了不包括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的偏光板。
比較實例 2
將紫外線可固化樹脂(SSC-5760,Shin-A T&C公司)塗佈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80微米,在550奈米的波長下Re=14,000奈米,東洋紡有限公司)的一個表面上。接著,使用具有圖案化部分的膜在塗層上形成了雕刻圖案及平的區段並進行固化而形成了第二樹脂層。所述膜的圖案化部分包括具有梯形橫截面形狀的浮凸的條紋圖案及形成於所述浮凸的圖案之間且具有為7微米的寬度的平的區段,其中所述條紋圖案在其兩側具有為86°的相同底角、為7微米的最大寬度、為7微米的高度、及為6微米的最小寬度。
接著,將紫外線可固化樹脂(SSC-4560,Shin-A T&C公司)塗佈至第二樹脂層上而形成了具有完全地填充雕刻圖案的填充圖案的第一樹脂層,藉此形成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如圖10中所示,光學膜包括具有被形成為條紋形狀的條紋圖案的對比率改善層。第一樹脂層具有為1.47的折射率,且第二樹脂層具有為1.59的折射率。
以與實例1相同的方式製備了偏光片。
分別在偏光片的一個表面及另一表面上沈積了偏光板用接著劑(Z-200,日本合成化學有限公司),且各所述表面以使得環烯烴聚合物膜(瑞翁公司)被提供作為第一保護層且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80微米,東洋紡有限公司)被提供作為第二保護層的方式與各保護層進行了接著。
藉由在第一樹脂層的一個表面上沈積丙烯酸樹脂黏合劑而在所述第一樹脂層的所述一個表面上形成了黏合層,且藉由所述黏合層將被提供作為第二保護層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貼合至所述第一樹脂層的所述一個表面,藉此提供包括以此次序依序堆疊的環烯烴聚合物膜、接著層、偏光片、接著層、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黏合層、第一樹脂層、第二樹脂層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偏光板。 表1
製備實例 1 :光學片材的製造
製備了包括以下成分的組成物:35重量%的環氧丙烯酸酯,15重量%的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寡聚物,36重量%的鄰苯基苯酚乙氧基丙烯酸酯,10重量%的三羥甲基丙烷9-乙氧基丙烯酸酯,及4重量%的光起始劑。將所述組成物塗佈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T910E,厚度:125微米,三菱有限公司(Mitsubishi Co., Ltd.))的一個表面上而形成了塗層。將稜柱圖案(三角形橫截面,高度:12微米,週期:24微米,頂角:90°)自與所述稜柱圖案對應的圖案輥轉移至所述塗層,隨後進行了固化,藉此形成上面形成有第一稜柱圖案的第一光學片材。將所述組成物塗佈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T910E,厚度:125微米,三菱有限公司)的一個表面上而形成了塗層。將稜柱圖案(三角形橫截面,高度:12微米,週期:24微米,頂角:90°,長寬比:0.5)自與所述稜柱圖案對應的圖案輥轉移至所述塗層,隨後進行了固化,藉此形成上面形成有第二稜柱圖案的第二光學片材。藉由以使得第一稜柱圖案的縱向方向與第二稜柱圖案的縱向方向正交的方式在第一光學片材上堆疊第二光學片材而製造了光學片材。
製備實例 2 :第一偏光板的製造
藉由以下方式形成了第一偏光片:在60℃下將聚乙烯醇膜拉伸其初始長度的三倍並使拉伸的膜吸附碘,隨後在40℃下在硼酸的水溶液中將所得膜拉伸所述膜的所述拉伸長度的2.5倍。藉由以偏光板用接著劑(Z-200,日本合成化學有限公司)將三乙醯纖維素膜(厚度:80微米)接著至第一偏光片的兩個表面而製造了第一偏光板。
製備實例 3 :液晶顯示器模組的製造
依序裝配了製備實例1的複合光學片材,製備實例2的第一偏光板、液晶面板(圖案化垂直對齊模式)、及在各實例及各比較實例中形成的偏光板,藉此製作液晶顯示器模組。此處,以使得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在光出射方向上設置於最外側的方式對在各實例及各比較實例中形成的偏光板中的每一者進行了安裝。
表2中提供液晶顯示器模塊的示意性配置。針對以下性質對各實施例及各比較實例的液晶顯示器模塊進行了評估,且評估結果示出於表2中。
(1)亮度及相對亮度:裝配了有機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光引導板(light guide plate)、及處於垂直對齊模式的液晶顯示器模塊(21.5")以製作在其一側包括邊緣型有機發光二極體光源的液晶顯示器。使用EZ CONTRAST X88RC(EZXL-176R-F422A4,艾爾迪姆有限公司(ELDIM Co., Ltd.))在球座標系(0°, 0°)中在白模式(white mode)及黑模式(black mode)下量測了前亮度。藉由{(實例或比較實例的亮度)/(比較實例1的亮度)} ´ 100計算了相對亮度。目標相對亮度為90%或高於90%。
(2)對比率:以與(1)中相同的方式製造了液晶顯示器且使用EZ CONTRAST X88RC(EZXL-176R-F422A4,艾爾迪姆有限公司)在表2所示球座標系(Φ, θ)中量測了對比率。
(3)視角:以與(1)中相同的方式製造了液晶顯示器且使用EZ CONTRAST X88RC(EZXL-176R-F422A4,艾爾迪姆有限公司)以與(1)中相同的方式量測了視角。1/2視角及1/3視角指示使亮度變為前亮度的1/2或1/3的視角。 表2
如表2中所示,根據本發明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可不僅顯著改善前側的對比率而且會顯著改善上側、下側、右側及左側所有側的對比率。
應理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的條件下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作出各種潤飾、改變、更改、及等效實施例。
10‧‧‧光學膜
20‧‧‧光學膜
30、40、50、60‧‧‧偏光板
100‧‧‧對比率改善層
110‧‧‧第一樹脂層
111‧‧‧第一光學圖案
111a、112a‧‧‧傾斜平面
111b‧‧‧第一表面
112‧‧‧第二光學圖案
112b‧‧‧第二表面
113‧‧‧凹紋部分
113a‧‧‧底表面
113b‧‧‧傾斜平面
114‧‧‧支撐層
120‧‧‧第二樹脂層
121‧‧‧填充圖案
200‧‧‧基底層
250‧‧‧黏合/接著層
300‧‧‧第一保護層
400‧‧‧偏光片
500‧‧‧第二保護層
A1、A2‧‧‧寬度
H、H1、H2、H3‧‧‧高度
H4‧‧‧總高度
I‧‧‧切線
P1、P2‧‧‧週期
W1、W2‧‧‧最大寬度
X-X、Y-Y‧‧‧軸方向
θ、θ1、θ2‧‧‧底角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圖1所示第一樹脂層的剖視圖。 圖3是沿第二方向截取的圖1所示第一樹脂層的剖視圖。 圖4是示出具有傾斜平面的第一光學圖案的底角的截面圖,所述傾斜平面各自具有彎曲表面。 圖5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的分解立體圖。 圖6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偏光板的剖視圖。 圖7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偏光板的剖視圖。 圖8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偏光板的剖視圖。 圖9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偏光板的剖視圖。 圖10是在比較實例2中形成的對比率改善層的第一樹脂層與第二樹脂層的堆疊的立體圖。

Claims (25)

  1. 一種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包括:基底層;以及形成於所述基底層上的對比率改善層, 其中所述對比率改善層包括第一樹脂層及直接形成於所述第一樹脂層上的第二樹脂層, 所述第一樹脂層與所述第二樹脂層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所述第一樹脂層包括浮凸的多個第一光學圖案、浮凸的多個第二光學圖案、及凹紋部分,所述多個第一光學圖案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開,所述多個第二光學圖案與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相交且所述多個第二光學圖案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開,所述凹紋部分是藉由所述第一光學圖案與所述第二光學圖案之間相交而形成,且 所述凹紋部分的高度較所述第一樹脂層的高度小或與所述第一樹脂層的高度相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二樹脂層與所述第一樹脂層之間的折射率差異的絕對值介於0.05至0.20範圍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學圖案滿足公式1且具有為75°至90°的底角q1: <公式1> 1 < P1/W1 £ 10 (在公式1中,P1是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的週期(單位:微米),且W1是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學圖案包括形成於頂部處的第一表面及連接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個傾斜平面,且所述傾斜平面具有為平的表面或彎曲表面的光學圖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是平的表面且平行於所述凹紋部分的底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二光學圖案滿足公式2且具有為75°至90°的底角q2: <公式2> 1 < P2/W2 £ 10 (在公式2中,P2是所述第二光學圖案的週期(單位:微米),且W2是所述第二光學圖案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二光學圖案包括形成於頂部處的第二表面及連接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一個傾斜平面,且所述傾斜平面具有為平的表面或彎曲表面的光學圖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是平的表面且平行於所述凹紋部分的底表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學圖案及所述第二光學圖案中的每一者具有為0.3至3.0的長寬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學圖案與所述第二光學圖案以80°至100°的角度相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學圖案與所述第二光學圖案以90°的角度相交而形成柵格圖案。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一樹脂層具有45%至85%的面積比率,如公式3所表示: <公式3> 面積比率 = {1 - ((P1 - A1) ´ (P2 - A2))/(P1 ´ P2)} ´ 100 (在公式3中,P1是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的週期(單位:微米), P2是所述第二光學圖案的週期(單位:微米), A1是所述第一光學圖案的頂部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且 A2是所述第二光學圖案的頂部的最大寬度(單位:微米))。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二樹脂層包括至少局部地填充所述凹紋部分的填充圖案,且所述第二樹脂層的所述填充圖案被形成為點形狀。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凹紋部分的高度為所述第一樹脂層的總高度的10%至90%。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一樹脂層、所述第二樹脂層及所述基底層依序堆疊,且所述基底層直接形成於所述第二樹脂層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第一樹脂層的折射率較所述第二樹脂層的折射率低。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其中所述基底層在550奈米的波長下具有8,000奈米或大於8,000奈米的平面延遲Re,如公式A所表示: <公式A> Re = (nx - ny) ´ d (在公式A中,nx及ny分別是所述基底層在550奈米的波長下在慢軸方向上及在快軸方向上的折射率,且d是所述基底層的厚度(單位:奈米))。
  18. 一種偏光板,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偏光板,包括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護層、偏光片、第二保護層、黏合/接著層以及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偏光板,包括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護層、偏光片、第二保護層及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且所述第二保護層直接鄰接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偏光板,其中所述光學膜的所述第一樹脂層是由黏合/接著樹脂形成。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偏光板,包括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護層、偏光片、黏合/接著層以及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偏光板,包括以所陳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護層、偏光片及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且所述偏光片直接鄰接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偏光板,其中所述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的所述第一樹脂層是由黏合/接著樹脂形成。
  25.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改善對比率的光學膜。
TW106132421A 2016-11-16 2017-09-21 改善對比率的功學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包含其的液晶顯示器 TWI693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6-0152894 2016-11-16
KR1020160152894A KR101963006B1 (ko) 2016-11-16 2016-11-16 명암비 개선 광학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016-0152894 2016-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9190A true TW201819190A (zh) 2018-06-01
TWI693155B TWI693155B (zh) 2020-05-11

Family

ID=6214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2421A TWI693155B (zh) 2016-11-16 2017-09-21 改善對比率的功學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包含其的液晶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6077B2 (zh)
KR (1) KR101963006B1 (zh)
CN (1) CN109997073A (zh)
TW (1) TWI693155B (zh)
WO (1) WO20180930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1688B (zh) * 2021-05-12 2022-10-21 微采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92717B1 (ko) * 2019-04-30 2023-10-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패널
KR102663262B1 (ko) * 2019-08-19 2024-05-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21040312A1 (ko) 2019-08-26 2021-03-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적층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44196B1 (ko) * 2019-10-30 2023-06-16 글로텍 주식회사 측면 시인성 개선용 광학필름
US20230046640A1 (en) * 2020-01-16 2023-02-1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film, optical-film-provided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6362B2 (ja) * 2001-12-11 2007-12-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該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を有する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06251659A (ja) 2005-03-14 2006-09-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視野角拡大フィルム及び該視野角拡大フィルム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TW200848795A (en) * 2007-06-14 2008-12-16 K Bridge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2010015109A (ja) * 2008-07-07 2010-01-21 Sony Corp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防眩性偏光子、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US9209230B2 (en) * 2012-12-21 2015-1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films for reducing color shift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es employing the same
KR101616918B1 (ko) * 2013-05-31 2016-04-29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색 변화 저감용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채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70411B1 (ko) * 2013-06-04 2020-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색 변화 저감용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채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597907B1 (ko) * 2014-11-17 2016-02-25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445820A (zh) * 2014-08-21 2016-03-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膜组件
KR101656154B1 (ko) * 2014-12-23 2016-09-08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159385B2 (ja) * 2014-12-31 2017-07-05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SAMSUNG SDI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用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JP7152129B2 (ja) * 2015-02-27 2022-10-12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59241B1 (ko) * 2015-11-06 2016-09-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시인성 개선 광학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309921B1 (ko) * 2015-03-16 2021-10-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에 포함되는 광학 필름
CN107533180B (zh) * 2015-04-29 2020-09-22 三星Sdi株式会社 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含其的偏光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003038B1 (ko) * 2015-08-17 2019-10-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982386B1 (ko) * 2016-10-31 2019-05-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1688B (zh) * 2021-05-12 2022-10-21 微采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
CN115421224A (zh) * 2021-05-12 2022-12-02 微采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63006B1 (ko) 2019-03-27
US20190285938A1 (en) 2019-09-19
CN109997073A (zh) 2019-07-09
US11036077B2 (en) 2021-06-15
TWI693155B (zh) 2020-05-11
WO2018093081A1 (ko) 2018-05-24
KR20180055265A (ko)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6237B2 (en) Optical film for improving contrast ratio, polarizing plate including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TWI693155B (zh) 改善對比率的功學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包含其的液晶顯示器
TWI706196B (zh) 偏光板及包括所述偏光板的液晶顯示器
KR101871573B1 (ko) 명암비 개선 광학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TWI661215B (zh) 光學薄膜、包含光學薄膜的偏光板以及液晶顯示器
TWI777073B (zh) 偏光板和包括偏光板的光學顯示器
TWI663065B (zh) 偏光板與包含其的液晶顯示器
US11067842B2 (en) Contrast ratio improving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0709739B (zh) 偏光板与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0637239B (zh) 偏光板和包括其的光学显示装置
KR102040300B1 (ko) 광학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CN109471289B (zh) 偏振片和包括其的光学显示器
KR102184231B1 (ko) 명암비 개선 광학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TWI842058B (zh) 偏光板和包括偏光板的光學顯示器
CN116107006A (zh) 偏光板和包括所述偏光板的光学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