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8123A - 包括液晶元件之可變光學眼用裝置 - Google Patents

包括液晶元件之可變光學眼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8123A
TW201818123A TW106128364A TW106128364A TW201818123A TW 201818123 A TW201818123 A TW 201818123A TW 106128364 A TW106128364 A TW 106128364A TW 106128364 A TW106128364 A TW 106128364A TW 201818123 A TW201818123 A TW 2018181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crystal
insert
variable optical
opt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8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蒂芬 比頓
盧西亞諾 迪西歐
弗雷德里克 菲力奇
普拉芬 潘多傑拉
藍德爾 普伏
詹姆士 萊爾
斯維拉娜 謝拉克
尼爾森 泰布里恩
亞當 湯爾
奧萊納 烏斯科娃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壯生和壯生視覺關懷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245,53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386653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壯生和壯生視覺關懷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壯生和壯生視覺關懷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8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12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8Auxiliary lenses; Arrangements for varying focal length
    • G02C7/081Ophthalmic lenses with variable focal length
    • G02C7/083Electroopt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1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having an electro-optical light val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用於提供可變光學插件至眼用鏡片中的方法及設備。一能量源可驅動該眼用鏡片內所包括之可變光學插件。在一些實施例中,眼用鏡片係由聚矽氧水凝膠鑄造模製。各種眼用鏡片實體可包括電活性液晶層以電控制折射特性。

Description

包括液晶元件之可變光學眼用裝置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專利申請案之美國對應案主張於2013年9月17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序號第61/878,723號之優先權。
本發明描述一種具有可變光學能力之眼用鏡片裝置及,更具體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利用液晶元件製造具有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眼用鏡片。
傳統上,眼用鏡片(諸如隱形眼鏡或人工水晶體)提供預定的光學品質。隱形眼鏡例如可提供以下之一或多者:視力矯正功能性;加強妝飾;及治療效果,但僅一組視力矯正功能。各功能係由鏡片之一物理特性提供。基本上,將折射品質(refractive quality)併入至鏡片中之設計提供視力矯正功能性。併入至鏡片中的色素可提供加強妝飾。併入至鏡片中的活性劑可提供治療功能性。
迄今為止,眼用鏡片中之光學品質已被設計至鏡片之物理特性中。通常而言,已經決定一光學設計,然後例如透過鑄造模製或車削在鏡片之製造期間將其賦予至鏡片中。一旦鏡片已經形成,鏡片之光學品質便保持靜態。然而,配戴者有時可能會發現具有多於一個焦度可供其等 使用以提供視覺調節係有益的。不同於可改變眼鏡以改變光學校正之眼鏡配戴者,隱形眼鏡配戴者或具有人工水晶體之配戴者尚不能在沒有大量努力之情況下改變其等視力矯正之光學特性。
因此,本發明包括關於一種具有液晶元件之可變光學插件的創新,可變光學插件可經賦能且併入至一眼用裝置中,其能夠改變鏡片之光學品質。此類眼用裝置之實例可包括隱形眼鏡或人工水晶體。此外,所呈現的是用於形成具有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眼用鏡片的方法及設備,該可變光學插件具有液晶元件。一些實施例亦可包括一經鑄造模製之聚矽氧水凝膠隱形眼鏡,該隱形眼鏡具有一剛性或可成形經賦能之插件,其額外包括一可變光學部分,其中該插件係以生物可相容方式包括在該眼用鏡片內。
本發明因此包括以下揭露:一種具有一可變光學插件之眼用鏡片、用於形成具有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眼用鏡片的設備、及其製造方法。可將一能源沉積至一可變光學插件上,且可將該插件鄰近一第一模具部件及一第二模具部件之一者或兩者放置。將反應性單體混合物放置於該第一模具部件與該第二模具部件之間。將該第一模具部件緊鄰該第二模具部件定位,因而形成一鏡片腔穴,在該鏡片腔穴中具有經賦能之媒介插件及至少一些反應性單體混合物;將反應性單體混合物曝露於光化輻射以形成一眼用鏡片。鏡片係經由控制反應性單體混合物所曝露之光化輻射來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眼用鏡片裙件或一插件囊封層可包含標準水凝膠眼用鏡片配方。具有可為許多插件材料提供一可接受之匹配之特性的例示性材料可包括例如Narafilcon族(包括Narafilcon A及Narafilcon B)、Etafilcon族(包括Etafilcon A)、Galyfilcon A、及Senofilcon A。
形成具有液晶元件之可變光學插件的方法及所得插件係各種實施例之重要態樣。在一些實施例中,液晶可位於兩個配向層之間,其可設定液晶之靜止定向。那兩個配向層可透過沉積在含有可變光學部分之基材層上的電極與一能源電氣連通。電極可透過與一能源之一中間互連件、或直接透過嵌在該插件中之組件賦能。
配向層之賦能可造成該液晶從一靜止定向變動至一經賦能之定向。在以兩個賦能階層(開啟或關閉)操作之實施例中,該液晶可僅具有一個經賦能之定向。在賦能沿著能階之量度(scale)發生的其他替代實施例中,該液晶可具有多個經賦能之定向。
所得之分子的配向及定向可影響穿過液晶層的光,因而造成可變光學插件中之變化。例如,配向及定向可以折射特性作用於入射光。此外,效應可包括光之偏振之變更。一些實施例可包括一可變光學插件,其中賦能變更鏡片之焦點特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介電材料可沉積於一配向層與一電極之間。此類實施例可包括具有三維特性(諸如,例如,經預成形之形狀)之介電材料。其他實施例可包括一第二介電材料層,其中該第一介電材料層之厚度跨光學區內之區域變化,導致跨液晶材料之層變化的電場。在替代實施例中,該眼用鏡片裝置可包括一第一介電材料層,其可係光學特性類似且低頻介電特性相異的兩種材料之複合材料。
100‧‧‧設備/模具
101‧‧‧後曲模具/模具部件
102‧‧‧前曲模具/模具部件
103‧‧‧本體/水凝膠本體
104‧‧‧可變光學插件
109‧‧‧液晶層
110‧‧‧液晶層
200‧‧‧可變光學插件/眼用鏡片插件
205‧‧‧電路/電子組件
210‧‧‧能源
211‧‧‧周邊部分
214‧‧‧互連特徵
215‧‧‧感測元件
220‧‧‧可變光學部分
225‧‧‧額外互連件
230‧‧‧額外互連件
250‧‧‧可變光學插件
255‧‧‧鏡片裙件/眼用裙件
300‧‧‧鏡片
310‧‧‧後方曲件/後曲件/鏡片件
320‧‧‧前曲件/鏡片件
330‧‧‧曲率半徑
335‧‧‧焦點
340‧‧‧曲率半徑
345‧‧‧焦點
350‧‧‧空間
400‧‧‧眼用鏡片
401‧‧‧前曲表面
402‧‧‧後曲表面
403‧‧‧可變光學部分
404‧‧‧液晶層
405‧‧‧液晶層
410‧‧‧插件
500‧‧‧可變光學部分/可變光學插件
510‧‧‧頂部基材層
520‧‧‧第二透明電極
525‧‧‧第二透明電極/配向層/液晶層/電極層
530‧‧‧液晶層
540‧‧‧第一鏡片表面/配向層
545‧‧‧透明電極/第一透明電極/電極層
550‧‧‧第一透明基材/底部基材層
600‧‧‧可變光學插件
610‧‧‧第一基材
620‧‧‧液晶層
630‧‧‧第二基材/中間基材
640‧‧‧液晶層
650‧‧‧第三基材
701‧‧‧步驟
702‧‧‧步驟
703‧‧‧步驟
704‧‧‧步驟
705‧‧‧步驟
706‧‧‧步驟
707‧‧‧步驟
708‧‧‧步驟
709‧‧‧步驟
710‧‧‧步驟
711‧‧‧步驟
712‧‧‧步驟
713‧‧‧步驟
714‧‧‧步驟
715‧‧‧步驟
716‧‧‧步驟
810‧‧‧自動化設備
811‧‧‧轉移介面
813‧‧‧托板
814‧‧‧可變光學插件
815‧‧‧垂直移動
900‧‧‧控制器
910‧‧‧處理器
920‧‧‧通訊裝置
930‧‧‧儲存裝置
940‧‧‧程式
950‧‧‧資料庫
960‧‧‧資料庫
1000‧‧‧可變光學部分
1010‧‧‧頂部基材層
1015‧‧‧第二透明電極/電極層
1020‧‧‧配向層
1025‧‧‧液晶層
1030‧‧‧配向層
1040‧‧‧第一鏡片元件
1050‧‧‧第一透明電極/電極層
1055‧‧‧第一透明基材/底部基材層
1100‧‧‧可變光學部分
1110‧‧‧頂部基材層
1115‧‧‧第二透明電極
1120‧‧‧第二配向層
1125‧‧‧液晶層
1130‧‧‧第一配向層
1135‧‧‧基材/中部基材層
1140‧‧‧第二鏡片元件
1145‧‧‧第一鏡片元件
1150‧‧‧第一透明電極
1155‧‧‧基材/第一基材層/底部基材層
1200‧‧‧聚合物分散液晶層
1210‧‧‧前曲插入件/前曲件/第一透明基材/頂部基材層
1220‧‧‧第一透明電極/電極層
1230‧‧‧液滴/液晶層
1235‧‧‧聚合物層/液晶層
1240‧‧‧第二透明電極/電極層
1245‧‧‧後曲或中間插入件/後方或中間曲件/底部基材層
1260‧‧‧液滴
1290‧‧‧電場
1300‧‧‧可變光學插件
1305‧‧‧虛線/邊線/邊界
1310‧‧‧前光學元件
1320‧‧‧經聚合之區域
1330‧‧‧富含液晶之液滴
1340‧‧‧後光學元件
1350‧‧‧液滴
1360‧‧‧液滴
1370‧‧‧電場
1400‧‧‧可變光學部分
1410‧‧‧前曲插入件/前曲件/頂部基材層
1420‧‧‧第二透明電極/電極層
1425‧‧‧第二透明電極/配向層
1430‧‧‧液晶聚合物層/經聚合之區域/液晶層
1440‧‧‧聚合物分散液晶層/液晶分子/液晶層
1445‧‧‧第一鏡片表面/第一透明電極/配向層
1450‧‧‧第一透明電極/基材/底部基材層/電極層
1460‧‧‧後曲或中間插入件/後方或中間曲件/第一透明基材
1470‧‧‧分子
1480‧‧‧含有液晶之液滴
1490‧‧‧電場
1500‧‧‧可變光學插件
1510‧‧‧第一基材/基材層
1520‧‧‧液晶層/液晶區域
1530‧‧‧第二基材/基材層/件
1540‧‧‧第二基材/基材層/件
1550‧‧‧液晶層/液晶區域
1560‧‧‧第三基材/基材層
1590‧‧‧電場
1605‧‧‧液晶層
1610‧‧‧前曲電極層
1615‧‧‧後方彎曲電極層/電極
1620‧‧‧前曲件
1625‧‧‧後曲件/電極
1630‧‧‧錨定位置/區域
1635‧‧‧液晶分子
1640‧‧‧表面區域/中間錨定強度之區域
1645‧‧‧液晶分子
1650‧‧‧表面區域
1655‧‧‧液晶分子
1690‧‧‧電場
1701‧‧‧電場
1705‧‧‧前曲件/後曲插入件
1710‧‧‧後曲件/前曲件
1715‧‧‧前曲電極層
1720‧‧‧後方彎曲電極層
1725‧‧‧配向層
1730‧‧‧配向層
1735‧‧‧第一定向/第一配向定向
1740‧‧‧配向層
1741‧‧‧液晶分子
1742‧‧‧偶氮苯分子
1743‧‧‧偶氮苯分子
1745‧‧‧分子
1760‧‧‧電極
1765‧‧‧電極
1770‧‧‧分子
1775‧‧‧分子
1780‧‧‧分子
1785‧‧‧分子
1790‧‧‧現象
1791‧‧‧相對高的折射率
1792‧‧‧折射率徑向變化
1793‧‧‧聚焦
1795‧‧‧數學評估
1796‧‧‧關係
1810‧‧‧各向異性材料膜
1820‧‧‧圖型
1830‧‧‧光學結果
1840‧‧‧光學結果
1860‧‧‧平行於軸線方向之定向
1870‧‧‧垂直於軸線方向之定向
1880‧‧‧平行於軸線方向之定向
1885‧‧‧軸線方向
1890‧‧‧定向程式化
1910‧‧‧圖型
1920‧‧‧液晶部分
1990‧‧‧電場
2000‧‧‧特寫圖解
2010‧‧‧鏡片中心
2020‧‧‧定向變動
2110‧‧‧前基材
2120‧‧‧區域
2130‧‧‧空隙/空隙特徵
2131‧‧‧液滴
2132‧‧‧分子
2133‧‧‧液晶分子
2140‧‧‧介電層/經聚合之層/介電質
2150‧‧‧後基材
2160‧‧‧電極層
2165‧‧‧配向層
2170‧‧‧配向層
2175‧‧‧電極層
2190‧‧‧電場
2210‧‧‧前插入件
2220‧‧‧層
2230‧‧‧液滴/液滴特徵
2231‧‧‧液滴
2232‧‧‧分子
2233‧‧‧液晶分子
2240‧‧‧層
2250‧‧‧層
2260‧‧‧後插入件
2290‧‧‧電場
2300‧‧‧裝置
2310‧‧‧光
2320‧‧‧光
2330‧‧‧插件
2340‧‧‧路徑
2341‧‧‧偏振分量
2342‧‧‧焦點
2351‧‧‧偏振分量
2350‧‧‧路徑
2352‧‧‧焦點
從以下對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更具體敘述中,如所附圖式所繪示,將更清楚明白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特徵與優勢。
圖1繪示例示性模具總成設備組件,其可用於實施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
圖2A及圖2B繪示具有一可變光學插件實施例之一例示性經賦能之眼用鏡片。
圖3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剖面圖,其中可變光學插件之前曲件及後曲件可具有不同曲率,且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4繪示具有一可變光學插件的一眼用鏡片裝置實施例之剖面圖,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5繪示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可變光學插件,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6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7繪示用於形成具有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眼用鏡片的方法步驟,可變光學插件可包含液晶。
圖8繪示用於將包含液晶之一可變光學插件放置於一眼用鏡片模具部件中的設備組件之一實例。
圖9繪示可用於實施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一處理器。
圖10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11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12A至圖12B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13A至圖13C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14A至圖14B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15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16A至圖16B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17A至圖17B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17C、圖17D、圖17E繪示針對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例示性實施例的一配向層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17F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以及該類型實施例之優值(merit)之方程式。
圖18及圖18A繪示圖型化液晶之一例示性實施例及源自該類型之一裝置之例示性光學結果。
圖19A及圖19B繪示可併入至可變光學插件中之圖型化液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
圖20繪示圖19中所繪示之類型之實施例之特寫。
圖21、圖21A、圖21B、及圖21C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22、圖22A、圖22B、及圖22C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
圖23繪示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可變光學部分可包含液晶)以及當橫過該實施例時可使偏振光組件受影響之方式。
本發明包括用於製造具有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眼用鏡片的方法及設備,其中該可變光學部分包含液晶。此外,本發明包括具有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眼用鏡片,該可變光學插件包含併入至該眼用鏡片中之液晶。
根據本發明,形成具有嵌入式插件及能源(諸如電化學電池或電池組作為能量之儲存手段)之眼用鏡片。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包含能源之材料可予以囊封並與眼用鏡片放置於其內的環境隔離。
可使用配戴者控制之調整裝置以改變光學部分。調整裝置可包括例如用於增加或減少電壓輸出的電子裝置或被動裝置。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亦可包括自動化調整裝置以根據所測量之參數或配戴者輸入經由一自動化設備來改變可變光學部分。配戴者輸入可包括例如由無線設備所控制之切換。無線可包括例如射頻控制、磁性切換、及電感切換。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活化可回應於生物功能或回應於眼用鏡片內之感測元件之測量而發生。其他例示性實施例可由作為一非限制性實例之周圍照明條件之變化所觸發之活化導致。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插件亦包括一可變光學部分,該可變光學部分包含液晶層。當由電極之賦能所創建之電場造成液晶層內之再配向,因而使分子從靜止定向變動至經賦能之定向時,可發生光功率(optic power)之變化。在其他替代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利用藉由電極之賦能來變更液晶層所造成之不同效應,例如,偏振角旋轉。
在具有液晶層之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眼用鏡片之非光學區部分中可有可經賦能之元件,而其他例示性實施例可不需要賦能。在不具有賦能之實施例中,液晶可基於一些外部因素(例如周圍溫度或周圍光)具有被動可變性。
液晶鏡片可為入射於其本體上之偏振光提供電可變的折射率。其中偏振軸線於第二鏡片中相對於第一鏡片旋轉的兩鏡片之組合允許鏡片元件能夠改變對環境非偏振光之折射率。
藉由將電活性液晶層與電極組合,可達成可藉由跨電極施加一電場而控制的一物理實體。若有存在於液晶層之周邊上的介電層,則跨介電層之場及跨液晶層之場可組合成跨電極之場。在三維形狀中,跨該等層之場的組合之性質可基於電動力學原理以及介電層和液晶層之幾何結構來估計。若介電層之有效電厚度係以非均勻方式製成,則跨電極之場之效應可藉由介電質之有效形狀來「定形(shaped)」且在液晶層中創造折射率之經維度定形之變化。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此類定形可產生具有採取可變焦點特性之能力的鏡片。
當含有液晶層之物理鏡片元件自身經定形以具有不同的焦點特性時,可得到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然後可使用液晶層之電可變折射率,以基於透過使用電極而施加跨液晶層之電場來引入鏡片之焦點特性的變化。可決定前圍阻表面與液晶層形成之形狀及後圍阻表面與液晶層形成之形狀以首先確定系統之焦點特性。
在下列段落中,將提出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較佳實施例及替代實施例兩者之敘述僅為例示性實施例,且應理解的是,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各種變化、修改、及變更可係顯而易見的。因此,應可理解該例示性實施例並未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字彙
在有關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各種用語之使用將適用以下定義。
配向層(alignment layer):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相鄰於液晶層、影響並配向該液晶層內之分子定向的層。所得之分子的配向及定向可影響穿過該液晶層的光。例如,配向及定向可以折射特性作用於入射光。此外,效應可包括光之偏振之變更。
電氣連通(electrical communication):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受到一電場的影響。在導電材料的情形中,此影響可能是由電流之流動所導致或導致電流之流動。在其他材料的情形中,此影響可能是由一電位場所引起,例如,沿場力線定向永久和誘導分子偶極的傾向即為其中一例。
經賦能(energized):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能夠供應電流或儲存電能於其中之狀態。
經賦能之定向(energized orientation):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液晶分子在被一能源所供電之電位場導致的效應所影響時之定向。例如,若該能源在開啟或關閉狀態下運作時,一含有液晶之裝置可具有一種經賦能之定向。在其他實施例中,經賦能之定向可依受所施加之能量之量影響的量度(scale)而改變。
能量(energy):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物理系統作功之能力。在本發明內的許多用法可能與所謂在作功時執行電動作之能力有關。
能源(energy source):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能夠供應能量或使生物醫學裝置處於經賦能狀態之裝置。
能量擷取器(energy harvester):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可自環境提取能量並將其轉化成電能之裝置。
人工水晶體(intraocular lens):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嵌入眼睛內的眼用鏡片。
鏡片成形混合物(lens-forming mixture)或反應性混合物(reactive mixture)或反應性單體混合物(reactive monomer mixture,RMM):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可經固化並交聯或經交聯以形成眼用鏡片之單體或預聚合物材料。各種實施例可包括鏡片成形混合物,其具有一或多種添加劑(諸如:UV阻斷劑、色料、光起始劑、或催化劑),以及例如隱形眼鏡或人工水晶體之眼用鏡片中所可能期望的其他添加劑。
鏡片成形表面(lens-forming surface):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用於模製鏡片的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任何此類表面可具有光學品質表面光度,此指示其平滑與成形程度足以使藉由與模製表面接觸之鏡片成形混合物進行聚合而製作的鏡片表面係光學上可接受的。再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鏡片成形表面可具有用以賦予鏡片表面所欲光學特性所必要的幾何結構,所欲光學特性包括例如球面、非球面及柱面屈光度、波前像差校正、及角膜形貌矯正。
液晶(liquid crystal):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具有介於習知的液體及固體晶體間之性質的物質狀態。無法將液晶表徵為固體,但其分子呈現出某種對準度。如本文中所使用,液晶並未受限於具體的相或結構,但液晶可具有特定的靜止定向。液晶的定向及相可藉由外力操縱,該外力例如,溫度、磁性或電力,取決於液晶的晶族而定。
鋰離子電池(lithium ion cell):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電化學電池,其中鋰離子移動穿過電池以產生電能。此電化學電池一般稱為電池組,可在其標準型態中再賦能或再充電。
媒介插件(media insert)或插件(insert):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能夠支撐眼用鏡片中之能源的可成形或剛性基材。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媒介插件亦包括一或多個可變光學部分。
模具(mold):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可用來使未固化配方形成鏡片的剛性或半剛性物體。一些較佳的模具包括形成前曲面模具部件及後曲面模具部件的兩個模具部件。
眼用鏡片(ophthalmic lens)或鏡片(lens):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任何駐留於眼睛之內或之上的眼用裝置。這些裝置可提供視覺矯正或可具妝飾性。例如,用語鏡片可指一隱形眼鏡、人工水晶體、覆蓋鏡片(overlay lens)、眼插件(ocular insert)、光學插件(optical insert)或其他類似裝置,透過鏡片可矯正或修正視力,或在不阻礙視力的情況下可妝飾性地加強眼睛生理(例如虹膜顏色)。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本發明較佳的鏡片係由聚矽氧彈性體或水凝膠所製成的軟式隱形眼鏡,水凝膠包括例如聚矽氧水凝膠及氟水凝膠。
光學區(optical zone):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眼用鏡片中,眼用鏡片之配戴者透過其觀看之一區域。
功率(power):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每單位時間所作的功或傳遞之能量。
可再充電(rechargeable)或可再賦能(reenergizable):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回復至較高容量狀態以作功的能力。本發明的許多用法可能和使電流在特定重建期間以特定速率流通之能力的恢復有關。
再賦能(reenergize)或再充電(recharge):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使能源回復至較高容量狀態以作功。本發明的許多用法可能與使一裝置恢復至使電流在特定重建期間以特定速率流通之能力有關。
自模具脫模(released from a mold):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鏡片係完全自模具分離,或僅鬆弛地貼附,使得稍微搖動或使用拭子(swab)推出即可移除鏡片。
靜止定向(resting orientation):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一液晶裝置之分子處於其靜止、非賦能狀態的定向。
可變光學(variable optic):如本文中所使用,係指改變光學品質(例如,鏡片之光學功率或偏振角)的能力。
眼用鏡片
請參照圖1,所描繪的是形成包含經密封及囊封之插件之眼用裝置的設備100。設備包括例示性前曲模具102及匹配的後曲模具101。眼用裝置之可變光學插件104及本體103可位於前曲模具102及後曲模具101的內側。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水凝膠本體103之材料可為水凝膠材料,並且此材料可圍繞在可變光學插件104之所有表面上。
可變光學插件104可包含多個液晶層109及110。其他例示性實施例可包括單一液晶層,其中一些於稍後段落中討論。使用設備100可創建新穎的眼用裝置,該眼用裝置包含具有許多經密封之區域的組件之組合。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具有可變光學插件104之鏡片可包括剛性中心軟性裙件設計,其中包括液晶層109及110之中央剛性光學元件與大氣以及各別前和後表面上的角膜表面直接接觸。鏡片材料(一般為水凝膠材料)之軟性裙件附接至剛性光學元件之周邊,且剛性光學元件亦可為所得眼用鏡片添加能量及功能性。
請參照圖2A在200處(俯視圖)及圖2B在250處(剖面圖),所顯示的是可變光學插件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描繪。在此描繪中,能源210顯示在可變光學插件200之周邊部分211中。能源210可包括例如一薄膜、可再充電鋰離子電池組、或一基於鹼性電池之電池組。可將能源 210連接至互連特徵214以允許互連。在225及230處之額外互連件例如可將能源210連接至一電路諸如項目205。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插件可具有沉積於其表面上之互連特徵。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變光學插件200可包括撓性基材。此撓性基材可以先前所討論之類似方式或藉由其他手段形成近似於典型鏡片形式之形狀。然而,為了添加額外的撓性,可變光學插件200可包括額外的形狀特徵,諸如沿著其長度之徑向切口。可有多個電子組件(諸如205所指示者,諸如積體電路)、離散組件、被動組件、及亦可包括在內之此類裝置。
亦繪示了可變光學部分220。可變光學部分可依命令透過施加通過可變光學插件之電流來變化。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變光學部分220在兩個透明基材層之間包含薄的液晶層。可有許多電活化並控制可變光學組件之方式,其一般是透過電子電路205之作用。電子電路可以各種方式接收信號,且亦可連接至感測元件,感測元件亦可在插件中,諸如項目215。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可變光學插件囊封至鏡片裙件255中,該鏡片裙件可包含水凝膠材料或其他適於形成眼用鏡片之材料。在這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眼用鏡片可包含眼用裙件255及經囊封之眼用鏡片插件200,該眼用鏡片插件自身可包含液晶材料之層或區域或可包含含液晶材料的層或區域。
包括液晶元件之可變光學插件
請參照圖3,項目300,可看到兩個經不同定形之鏡片件的鏡片效應之圖解。如先前所提及,本文之發明技術領域之可變光學插件可藉由將電極及液晶層系統圍封在兩個經不同定形之鏡片件內來形成。電極 及液晶層系統可佔據介於鏡片件之間如在350處所繪示之空間。在320處可看到前曲件,且在310處可看到後方曲件。
在一非限制性實例中,前曲件320可具有與空間350相互作用之凹形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形狀可進一步特性化為具有描繪成330之曲率半徑及焦點335。在本發明技術領域之範疇內可形成具有各種參數特性之其他更複雜的形狀;然而,為了說明,可描繪簡單的球面形狀。
以類似且亦非限制性方式,後曲件310可具有與空間350相互作用之凸形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形狀可進一步特性化為具有描繪成340之曲率半徑及焦點345。在本發明技術領域之範疇內可形成具有各種參數特性之其他更複雜的形狀;然而,為了說明,可描繪簡單的球面形狀。
為了說明如300之類型的鏡片可如何操作,組成項目310及320之材料可具有預定值之天然折射率,在空間350內,在一非限制性實例中,液晶層可經選擇以匹配折射率之該預定值。因此,當光線橫過鏡片件310及320以及空間350時,其等以調整焦點特性之方式將不對各種界面起反應。在其功能中,鏡片之未顯示之部分可活化各種組件之賦能,其可導致空間350中之液晶層對入射光線呈現不同的折射率。在一非限制性實例中,所得折射率可減低。現在,在各材料界面處,光之路徑可經模型化以基於表面之焦點特性及折射率之變化來變更。
模型可基於司乃耳定律:sin(θ1)/sin(θ2)=n2/n1。例如,界面可由件320及空間350形成。θ1可係入射線在界面處與表面法線形成之角。θ2可係當射線離開界面時其與表面法線形成之經模型化之角。n2可表示空間350之折射率,且n1可表示件320之折射率。當n1不等於n2時, 則角θ1及θ2亦將不同。因此,當空間350中之液晶層之電可變折射率變化時,光線在界面處所採取之路徑亦將變化。
請參照圖4,所顯示的是眼用鏡片400,其具有嵌入式可變光學插件410。眼用鏡片400可具有前曲表面401及後曲表面402。插件410可具有可變光學部分403,該可變光學部分具有液晶層404。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插件410可具有多個液晶層404及405。插件410之部分可與眼用鏡片400之光學區重疊。
請參照圖5,所繪示的是可插入至眼用鏡片中的可變光學部分500,該可變光學部分具有液晶層530。可變光學部分500可具有如本說明書之其他段落中已討論之類似的材料多樣性及結構相關性。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將一透明電極545置於第一透明基材550上。第一鏡片表面540可包含介電膜,且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包括可經置於第一透明電極545上的配向層(alignment layer)。在此類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鏡片表面540之介電層之形狀可在如所示的介電厚度中形成區域變化之形狀。此類區域性變化的形狀可引入優於參考圖3所討論之幾何效應的鏡片元件之額外的聚焦能力。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經定形之層可藉由在第一透明電極545基材550組合之上射出成型而形成。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電極545和第二透明電極520可以各種方式定形。在一些實例中,定形可導致形成分開、不同的區域,該等區域可具有分開地施加的賦能。在其他實例中,可將電極形成為諸如從鏡片中心至周邊的螺旋之圖型,其可施加跨液晶層530之可變電場。在任一情況下,除電極上介電層之定形之外或代替此類定形,可執行此類電極定形。以這些方式定形電極亦可引入在操作下鏡片元件之額外的聚焦能力。
一液晶層530可位於第一透明電極545與一第二透明電極525之間。第二透明電極525可經附接至頂部基材層510,其中從頂部基材層510至底部基材層550所形成之裝置可包含眼用鏡片之可變光學部分500。兩個配向層亦可定位於電介質層之上的540和525處且可圍繞液晶層525。在540和525處之配向層可起作用以界定眼用鏡片之靜止定向。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電極層525和545可與液晶層530電氣連通,且導致定向從靜止定向轉變為至少一種經賦能之定向。
請參照圖6,所繪示的是可插入至眼用鏡片中之替代可變光學插件600,該可變光學插件具有兩個液晶層620及640。在液晶區域周圍之各種層之態樣中之各者可具有如關於圖5中之可變光學插件500所述之類似的多樣性。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配向層可將偏振敏感性(polarization sensitivity)引入單一液晶元件之功能中。藉由將由第一基材610所形成之第一基於液晶之元件(其在620及第二基材630周圍的空間中之中介層可具有第一偏振偏好(polarization preference))與由第二基材630上之第二表面所形成之第二基於液晶之元件(在640及第三基材650周圍的空間中之中介層具有第二偏振偏好)組合,可形成組合,其可允許對其上之入射光之偏振態樣不敏感的鏡片之電可變焦點特性。
在例示性元件600處,利用三個基材層可形成與在500處之實例相關聯之各種類型及多樣性的兩個電活性液晶層之組合。在其他實例中,可藉由四個不同基材之組合形成裝置。在此類實例中,中間基材630可分成兩個層。若在稍後時間將基材組合,則可得到與項目600起類似作用之裝置。四個層之組合可呈現製造元件之便利的實例,其中類似裝置可建構在620及640兩液晶層周圍,其中處理差異可係關於界定液晶元件之配向特徵的步驟之部分。在又進一步實例中,若如在500處所描繪之 在單一液晶層周圍之鏡片元件係球面對稱或基於九十度之旋轉對稱,則可藉由將兩個件在組裝之前相對於彼此旋轉九十度來將兩個件組裝成在600處所描繪之類型的結構。
材料
微射出成型實施例可包括例如使用聚(4-甲基戊-1-烯)共聚物樹脂以形成鏡片,其中直徑係介於約6mm至10mm之間,且前表面半徑係介於約6mm與10mm之間,且後方表面半徑係介於約6mm與10mm之間,且中心厚度係介於約0.050mm與1.0mm之間。一些例示性實施例包括插件,其中直徑係約8.9mm,且前表面半徑係約7.9mm,且後方表面半徑係約7.8mm,且中心厚度係約0.200mm,且邊緣輪廓係約0.050半徑。
可將可變光學插件104放置於用以形成眼用鏡片的模具部件101及102中。模具部件101及模具部件102材料可包括例如下列之一或多者的聚烯烴: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改質聚烯烴。其他模具可包括陶瓷或金屬材料。
較佳的脂環共聚物含有兩種不同的脂環聚合物。各級脂環共聚物可具有自105℃至160℃之範圍的玻璃轉移溫度。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模具可包括諸如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主鏈中含脂環部分之改質聚烯烴、以及環聚烯烴的聚合物。可將此摻合物用於模具半部之任一者或兩者上,其中較佳的是將此摻合物用於背曲面上且前曲面由脂環共聚物組成。
在根據本發明之製作模具100的一些較佳方法中,根據已知技術利用射出成型,然而,例示性實施例亦可包括藉由包括例如車削、鑽石切削、或雷射切割之其他技術來成型模具。
一般而言,鏡片係形成於模具部件101及102兩者之至少一個表面上。然而,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鏡片之一個表面可自模具部件101或102形成,且鏡片之另一表面可使用車削方法或其他方法形成。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較佳的鏡片材料包括含聚矽氧組分。「含聚矽氧組分(silicone-containing component)」是在單體、大分子單體或預聚合物中含有至少一[-Si-O-]單元者。較佳為,在含聚矽氧組分中存在的總Si和接上的O,其量相較於含聚矽氧組分之總分子量超過約20重量百分比,且更佳為超過30重量百分比。有用的含聚矽氧組分較佳為包含可聚合官能基,例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乙烯基、N-乙烯基內醯胺、N-乙烯醯胺、以及苯乙烯基官能基。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圍繞著插件、亦稱為插件囊封層的眼用鏡片裙件可包含標準水凝膠眼用鏡片配方。具有可對許多插件材料提供可令人接受之匹配之特性的例示性材料可包括但不限於Narafilcon族(包括Narafilcon A及Narafilcon B)、以及Etafilcon族(包括Etafilcon A)。較技術性的說明遵循與本文技術一致之材料的性質。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認知到,所述者除外的其他材料也可形成密封與囊封之插件的可接受的外殼或部分外殼,且應將該等其他材料視為一致並予含括在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合適之含聚矽氧組分包括式I之化合物 其中R1係獨立選自單價反應性基團、單價烷基、或單價芳基,任何前述者可進一步包含選自羥基、胺基、氧雜、羧基、烷基羧基、烷氧基、醯胺基、胺基甲酸酯、碳酸酯、鹵素、或其組合的官能性;以及包含1至100個Si-O重複單元之單價矽氧烷鏈,其可進一步包含選自烷基、羥基、胺基、氧雜、羧基、烷基羧基、烷氧基、醯胺基、胺基甲酸酯、鹵素或其組合的官能性;其中b=0至500,其中應理解當b不等於0時,b為具有等同於一指定值之模式的分佈;其中至少一個R1包含單價反應性基團,且在一些實施例中介於一至3個R1包含單價反應性基團。
如本文中所使用,「單價反應性基團(monovalent reactive group)」為可進行自由基及/或陽離子聚合的基團。自由基反應性基團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基、乙烯基、乙烯基醚、C1-6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醯胺、C1-6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烯內醯胺,N-乙烯醯胺、C2-12烯基、C2-12烯基苯基、C2-12烯基萘基、C2-6烯基苯基C1-6烷基、O-乙烯基胺基甲酸酯、及O-乙烯基碳酸酯。陽離子反應性基團的非限定實例包括乙烯基醚或環氧基團與其混合物。在一實施例中,自由基反應性基團包含(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醯氧基、(甲基)丙烯醯胺及其混合物。
合適的單價烷基和芳基包括未經取代之單價C1至C16烷基、C6至C14芳基,諸如經取代和未經取代之甲基、乙基、丙基、丁基、2-羥丙基、丙氧丙基、聚乙烯氧丙基、其組合、及類似者。
在一個實施例中,b係零,一個R1係單價反應性基團,且至少3個R1係選自具有一至16個碳原子的單價烷基,且在另一實施例中係選自具有一至6個碳原子的單價烷基。本實施例之聚矽氧組分的非限定實例包括2-甲基-,2-羥基-3-[3-[1,3,3,3-四甲基-1-[(三甲基矽基)氧基]二矽氧烷基]丙氧基]丙基酯(「SiGMA」)、2-羥基-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氧丙基-參(三甲基矽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參(三甲基矽氧基)矽烷(「TRIS」,3-methacryloxypropyltris(trimethylsiloxy)silane)、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雙(三甲基矽氧基)甲基矽烷、及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五甲基二矽氧烷(3-methacryloxypropylpentamethyl disiloxane)。
在另一實施例中,b係2至20、3至15、或在一些實施例中3至10;至少一個末端R1包含單價反應性基團,而其餘R1係選自具有1至16個碳原子的單價烷基,且在另一實施例中係選自具有1至6個碳原子的單價烷基。在又另一實施例中,b為3至15,一個末端R1包含單價反應基,另一個末端R1包含具有1至6個碳原子的單價烷基,且剩餘R1包含具有1至3個碳原子的單價烷基。本實施例之聚矽氧組分的非限定實例包括(單-(2-羥基-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丙基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矽氧烷(分子量為400至1000)(「OH-mPDMS」),單甲基丙烯醯氧丙基封端之單正丁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矽氧烷(分子量為800至1000)(「mPDMS」)。
在另一實施例中,b係5至400或從10至300,兩個末端R1皆包含單價反應性基團,且剩餘R1係獨立選自具有1至18個碳原子的單價烷基,其在碳原子之間可具有醚鍵聯,且可進一步包含鹵素。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所欲的是聚矽氧水凝膠鏡片時,本發明之鏡片將由以下條件之反應性混合物製成:基於製成該聚合物之反應性單體組分之總重量,包含至少約20重量百分比且較佳的是介於約20與70重量百分比之間之含聚矽氧組分。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至四個R1包含下式的乙烯基碳酸酯或者胺基甲酸酯: 其中:Y代表O-、S-或者NH-;R代表氫或甲基;d為1、2、3或4;而q為0或1。
含聚矽氧碳酸乙烯酯或乙烯基胺基甲酸酯單體具體包括:1,3-雙[4-(乙烯基氧基羰基氧基)丁-1-基]四甲基-二矽氧烷;3-(乙烯基氧基羰基硫基)丙基-[參(三甲基矽氧基)矽烷](3-(vinyloxycarbonylthio)propyl-[tris(trimethylsiloxy)silane]);3-[參(三甲基矽氧基)矽基]丙基烯丙基胺基甲酸酯(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 allyl carbamate);3-[參(三甲基矽氧基)矽基]丙基乙烯基胺基甲酸酯(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 vinyl carbamate);三甲基矽基乙基乙烯基碳酸酯(trimethylsilylethyl vinyl carbonate);三甲基矽基甲基乙烯基碳酸酯,以及 在期望生物醫學裝置具有低於約200之模數的情況下,僅一個R1應包含單價反應性基團,且剩餘R1基團中包含單價矽氧烷基團將不超過兩個。
另一類的含聚矽氧組分包括下式的聚胺甲酸酯大分子單體:式IV至式VI(*D*A*D*G)a *D*D*E1;E(*D*G*D*A) a *D*G*D*E1;或E(*D*A*D*G) a *D*A*D*E1其中D表示具有6至30個碳原子的烷基雙自由基、烷基環烷基雙自由基、環烷基雙自由基、芳基雙自由基或者烷芳基雙自由基,G表示具有1至40個碳原子且其主鏈中可含有醚、硫基或胺鍵聯之烷基雙自由基、環烷基雙自由基、烷基環烷基雙自由基、芳基雙自由基或烷芳基雙自由基;*代表胺甲酸酯或脲基鍵聯; a 為至少1;A表示下式的二價聚合自由基: R11獨立地代表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且碳原子之間可含有醚鍵聯之烷基或經氟取代之烷基;y至少為1;並且p提供400至10,000的分子部分重量(moiety weight);E及E1之各者獨立地代表由下式表示的可聚合不飽和有機自由基: 其中:R12為氫或甲基;R13為氫、具有1至6個碳原子的烷基自由基、或-CO-Y-R15自由基,其中Y為-O-、Y-S-、或-NH-;R14為具有1至12個碳原子的二價自由基;X代表-CO-或-OCO-;Z代表-O-或-NH-;Ar代表具有6至30個碳原子的芳族自由基;w為0至6;x為0或1;y為0或1;且z為0或1。
較佳的含矽氧烷的組分是由下式表示的聚胺甲酸酯大分子單體: 其中R16為去除異氰酸酯基團後之二異氰酸酯之雙自由基,諸如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之雙自由基。另一適用之含聚矽氧大分子單體為式X之化合物(其中x+y為一介於10至30之數字),其係透過氟醚、羥基封端聚二甲基矽氧烷、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異氰酸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之反應而形成。
其他適用於本發明之其他含聚矽氧組分包括含有聚矽氧烷、聚伸烷基醚、二異氰酸酯、多氟化烴、多氟化醚與多醣基團之大分子單體;具有極性氟化接枝或側基之聚矽氧烷,該極性氟化接枝或側基具有一氫原子接附於一末端之經二氟取代碳原子;含醚及矽氧烷基鍵聯之親水性矽氧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含聚醚與聚矽氧烷基之可交聯單體。任何前述聚矽氧烷亦可用作本發明中之含聚矽氧組分。
液晶材料
可有許多可具有與本文中已討論之液晶層類型一致之特性的材料。可預期的是,具有有利的毒性的液晶材料可為較佳的,且天然來源之膽甾型液晶材料可為可用的。在其他實例中,眼用插件之囊封技術及材料可允許廣泛的材料選擇,其可包括LCD顯示器相關之材料,其一般可屬於關於向列型或膽固醇型N*或層列型C*液晶或液晶混合物之廣泛類 別。諸如用於TN、VA、PSVA、IPS、及FFS應用之Merck Specialty chemicals的Licristal混合物之市售混合物及其他市售混合物可形成用以形成液晶層之材料選擇。
在非限制性意義上,混合物或配方可含有下列液晶材料:1-(反-4-己基環己基)-4-異硫氰基苯液晶、苯甲酸化合物包括(4-辛基苯甲酸及4-己基苯甲酸)、甲腈化合物包括(4'-戊基-4-聯苯基甲腈、4'-辛基1-4-聯苯基甲腈、4'-(辛氧基)-4-聯苯基甲腈、4'-(己氧基)-4-聯苯基甲腈、4-(反-4-戊基環己基)苯甲腈、4'-(戊氧基)-4-聯苯基甲腈、4'-己基-4-聯苯基甲腈)、及4,4'-氧偶氮苯甲醚。
在非限制性意義上,可稱為W1825之配方可用作液晶層形成材料。W1825可購自BEAM Engineering for Advanced Measurements Co.(BEAMCO)。
可有可用於此處發明性概念之其他類液晶材料。例如,鐵電性液晶可為電場定向之液晶實施例提供功能,但亦可引入其他效應,諸如磁場相互作用。電磁輻射與材料之相互作用亦可不同。
配向層材料:
在已描述的許多例示性實施例中,眼用鏡片內之液晶層可需要以各種方式在插件邊界處配向。例如,配向可平行或垂直於插件之邊界,且此配向可藉由各種表面之適當處理來獲得。處理可涉及藉由配向層塗佈插件之含有液晶(LC)之基材。那些配向層係本文中所述的。
普遍實踐於各種類型之基於液晶之裝置中的技術可為摩擦技術。這些技術可經調適以將曲面表面納入考量,諸如用於圍封液晶的插入件之曲面表面。在一實例中,表面可藉由聚乙烯醇(PVA)層塗佈。例如, PVA層可使用1wt.%水溶液旋塗。溶液可用1000rpm之旋塗施加持續諸如大約60s的時間,然後乾燥。隨後,經乾燥之層可然後藉由軟性織物摩擦。在一非限制性實例中,軟性織物可為絲絨。
光配向可為用於在液晶外殼上產生配向層之另一技術。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由於光配向之非接觸性質及大規模製造之能力,光配向可為所欲的。在一非限制性實例中,液晶可變光學部分中所使用之光配向層可包含二色性偶氮苯染料(偶氮染料),其能夠主要在垂直於一般UV波長之直線偏振光之偏振的方向上配向。此類配向可為反復的反-順-反光異構化過程之結果。
作為一實例,可在3000rpm下旋塗來自於DMF中之1wt.%溶液的PAAD系列偶氮苯染料持續30s。隨後,可將所獲得之層曝露於UV波長(諸如例如,325nm、351nm、365nm)或甚至可見波長(400至500nm)之直線偏振光束。光源可採取各種形式。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光可源自於例如雷射源。其他光源,諸如LED、鹵素、及白熾源,可為其他非限制性實例。在各種形式的光以各種適當圖型偏振之前或之後,光可以各種方式準直,諸如透過使用光學透鏡裝置(optical lensing device)。例如,來自雷射源之光可固有地具有一準直度。
目前已知有各式各樣的光致各向異性材料,基於偶氮苯聚合物、聚酯、具有液晶原4-(4-甲氧基桂皮醯基氧基)聯苯側基的光交聯聚合物液晶、及類似者。這類材料的實例包括磺酸基偶氮染料SD1及其他偶氮苯染料,特別是來自BEAM Engineering for Advanced Measurements Co.(BEAMCO)的PAAD系列材料,聚(乙烯基桂皮酸酯)、及其他者。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為所欲的是使用PAAD系列偶氮染料之水或醇溶液。一些偶氮苯染料,例如甲基紅,可藉由直接摻雜液 晶層來用於光配向。偶氮苯染料曝露於偏振光可造成偶氮染料擴散並黏附至液晶層及液晶層至邊界層之主體內,創建所欲的配向條件。
偶氮苯染料諸如甲基紅亦可與聚合物例如PVA組合使用。能夠執行液晶之相鄰層之配向的其他光致各向異性材料可為可接受的是目前已知的。這些實例可包括基於以下之材料:香豆素、聚酯、具有液晶原4-(4-甲氧基桂皮醯基氧基)-聯苯側基的光交聯聚合物液晶、聚(桂皮酸乙烯酯)、及其他者。光配向技術可有利於包含液晶之經圖型化定向的實施例。
在產生配向層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配向層可藉由氧化矽在插入件基材上之真空沉積來獲得。例如,可在低壓諸如約10-6mbar下沉積SiO2。有可能提供呈奈米級大小的配向特徵,其等係連同前插入件及後插入件之創建射出成型。這些經模製之特徵可以各種方式用已提及之材料或可與物理配向特徵直接接觸並將配向圖型化傳遞至液晶分子之配向定向的其他材料塗佈。
又進一步例示性實施例可關於在插入件形成之後創建其等之物理配向特徵。可對經模製之表面執行其他基於液晶之技術領域中普遍使用之摩擦技術來創建物理凹槽。該等表面亦可經歷後模製壓紋過程以在其等上創建小的凹槽特徵。又進一步例示性實施例可來源於使用蝕刻技術,其等可涉及各種各樣的光學圖型化過程。
介電材料
本文中描述介電膜及介電質。以非限制性實例來說,液晶可變光學部分中所使用之介電膜或介電質擁有適於本文中所述之本發明的特性。介電質可包含單獨或在一起作為介電質起作用的一或多個材料層。可使用多個層來達成優於單一介電質之介電性能的介電性能。
介電質可允許在離散可變光學部分所欲之厚度(例如介於1與10μm之間)下的無缺陷絕緣層。缺陷可指代針孔,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為在允許電及/或化學接觸穿過介電質之介電質中的孔。在給定厚度下的介電質可滿足崩潰電壓之要求,例如,介電質應承受100伏特或更多。
介電質可允許在曲面、錐形、球面、及複合三維表面(例如,曲面表面或非平面表面)上製造。可使用滴塗及旋塗之一般方法,或可採用其他方法。
介電質可抵抗來自可變光學部分中化學品之損害,例如,液晶或液晶混合物、溶劑、酸、及鹼、或液晶區域之形成中可存在之其他材料。介電質可抵抗來自紅外線、紫外線、及可見光之損害。非所欲的損害可包括本文中所述之參數之降級,例如崩潰電壓及光透射。介電質可抵抗離子之穿透。介電質可例如在使用助黏劑層之情況下黏著至下伏電極及/或基材。介電質可使用允許低污染、低表面缺陷、保角塗層、及低表面粗糙度之過程製造。
介電質可擁有與系統之電氣操作相容之相對電容率或介電常數,例如,降低給定電極區域之電容的低相對電容率。介電質可擁有高電阻率,從而允許即使在高施加電壓下也使非常小的電流流動。介電質可擁有光學裝置所欲的品質,例如,高透射、低分散、及在某一範圍內的折射率。
例示性非限制性介電材料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聚對二甲苯-C、聚對二甲苯-HT、二氧化矽、氮化矽、及鐵氟龍AF。
電極材料
本文中描述用於施加電位以達成跨液晶區域之電場的電極。電極通常包含單獨或在一起作為電極起作用的一或多個材料層。
電極或許在使用助黏劑(例如,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之情況下可黏著至下伏基材、介電塗層、或系統中之其他物體。電極可形成有益的天然氧化物或經處理以創建有益的氧化物層。電極可為透明、實質上透明、或不透明的,且具有高的光透射及少的反射。電極可用已知的處理方法圖型化或蝕刻。例如,電極可使用光微影圖型化及/或剝離(lift-off)處理來蒸發、濺射、或電鍍。
電極可設計成具有合適於在本文中所述之電氣系統中使用的電阻率,例如,滿足在給定幾何建構中之電阻的要求。
電極可由任何合適之材料製造,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銦錫氧化物(ITO)、金、不銹鋼、鉻、石墨烯、石墨烯摻雜層、及鋁。應理解的是,這非係一詳盡清單。
處理程序
以下方法步驟提供為可根據本發明之一些態樣實施之程序之實例。應理解的是,所呈現之方法步驟之次序不意謂具有限制性且可使用其他次序實施本發明。此外,並非所有步驟均需用於實施本發明,且本發明之各種例示性實施例可包括額外的步驟。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顯而易知,額外的例示性實施例可為可實施的,且此類方法完全在本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
請參照圖7,流程圖說明可用以實施本發明之例示性步驟。在701,形成一第一基材層,該第一基材層可包含一後曲表面且具有一頂部表面,其具有可不同於其他基材層之表面之形狀的第一類型之形狀,且, 在702,形成一第二基材層,其可包含一前曲表面、或一中間表面、或更複雜裝置之一中間表面之一部分。在703,可將一電極層沉積在該第一基材層上。沉積可例如藉由氣相沉積或電鍍來發生。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該第一基材層可為插件之具有在光學區中之區域及在非光學區中之區域兩者的部分。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電極沉積過程可同時界定互連特徵。
在704,可將該第一基材層進一步處理以將一配向層添加在先前沉積之該電極層上。可將配向層沉積在基材之頂層上,然後以標準方式處理,例如,摩擦技術,以創建標準配向層之特性的凹槽特徵,或藉由用曝露於高能粒子或光處理。可用光曝露來處理反應性液晶原之薄層,以形成具有各種特性之配向層。
在705,可進一步處理該第二基材層。可將一電極層以步驟703之類似方式沉積在該第二基材層上。然後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在706,可將一介電層施加在該第二基材層上在該電極層上。介電層可形成為具有跨其表面之可變厚度。作為一實例,可將介電層模製在第一基材層上。可替代地,可將先前形成之介電層黏著在第二基材件之電極表面上。
在707,可將一配向層以在704之處理步驟之類似方式形成在該第二基材層上。在707之後,可形成眼用鏡片插件之至少一部分的兩個分開的基材層可準備好被接合。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在708,使該兩個件彼此緊密鄰近,然後將液晶材料填充於該等件之間。在709,可使該兩個件彼此相鄰,然後密封以形成具有液晶之可變光學元件。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在709所形成之類型之兩個件可藉由重複方法步驟701至709來創建,其中將配向層彼此偏位以允許可調整非偏振光之焦度的鏡片。在此類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將兩個可變光學層 組合以形成一單一可變光學插件。在710,可將可變光學部分連接至能源,並且可將中間或經附接之組件放置於其上。
在711,可將在步驟710所得之可變光學插件放置在一模具部件內。可變光學插件亦可或可不含有一或多個組件。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將可變光學插件經由機械放置來放置在模具部件中。機械放置可包括例如,機器人或其他自動化,諸如已知在工業中放置表面安裝組件者。人類放置可變光學插件亦在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可利用任何機械放置或自動化,其有效地用能源將可變光學插件放置在鑄造模具部件內,使得該模具部件所含有之反應性混合物之聚合將包括所得眼用鏡片之可變光學元件。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將可變光學插件放置在附接至基材之模具部件中。一能源及一或多個組件亦附接至基材,且與可變光學插件電氣連通。組件可包括例如控制施加至可變光學插件之功率的電路系統。因此,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組件包括控制機構,以用於致動可變光學插件以改變一或多個光學特性,例如,第一光學功率與第二光學功率之間的狀態變化。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亦可將一處理器裝置、MEMS、NEMS、或其他組件放置至可變光學插件中,且與能源電氣接觸。在712,可將一反應性單體混合物沉積至一模具部件中。在713,可將該可變光學插件定位成與該反應性混合物接觸。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放置可變光學元件及沉積單體混合物之次序可反向。在714,將第一模具部件緊鄰於第二模具部件放置以形成一鏡片成形腔穴,在該腔穴中具有至少一些該反應性單體混合物及該可變光學插件。如上文所討論,較佳實施例包括一能源及一或多個組件,其亦在腔穴內且與可變光學插件電氣連通。
在715,使該腔穴內之該反應性單體混合物聚合。聚合可例如經由曝露於光化輻射及熱之一或兩者來完成。在716,將該眼用鏡片從該等模具部件移除,其中該可變光學插件黏著至組成該眼用鏡片之插件囊封經聚合材料或囊封於其中。
儘管本文中之本發明可用於提供以任何已知鏡片材料或適合製造此類鏡片之材料製成的硬式或軟式隱形眼鏡,但較佳的是,本發明之鏡片是水含量約0至約90百分比的軟式隱形眼鏡。更佳之鏡片應以包含羥基、羰基或兩者之單體製成,或以含聚矽氧之聚合物製成,例如矽氧烷、水膠、聚矽氧水凝膠及其組合。對於形成本發明之鏡片有用之材料可藉由使大分子單體、單體、及其組合之摻合物連同諸如聚合起始劑之添加劑反應所製成。合適之材料包括但不限於由聚矽氧大分子單體及親水單體製成之聚矽氧水凝膠。
設備
現請參照圖8,所繪示的是具有一或多個轉移介面811之自動化設備810。各自具有一相關聯之可變光學插件814的多個模具部件容納在托板813上且遞呈至轉移介面811。實施例可包括例如個別地放置可變光學插件814之單一介面,或將可變光學插件814同時放置在多個模具部件中(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各模具部件中)之多個介面(未圖示)。放置可經由轉移介面811之垂直移動815發生。
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另一態樣包括支撐可變光學插件814的設備,同時眼用鏡片之主體係模製在這些組件周圍。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變光學插件814及能源可貼附至鏡片模具中之支撐點(未繪示)。 支撐點可以將形成鏡片本體之相同類型的經聚合材料貼附。其他例示性實施例包括模具部件內之可貼附可變光學插件814及能源之預聚合物層。
包括在插件裝置中之處理器
現請參照圖9,所繪示的是可用於本發明之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之控制器900。控制器900包括處理器910,其可包括一或多個耦合至通訊裝置920之處理器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900可用於將能量傳送至放置於眼用鏡片內的能源。
控制器900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等耦合至一配置為經由一通訊通道來傳輸能量之通訊裝置。通訊裝置可用於電控制將可變光學插件放置於眼用鏡片中或傳遞操作可變光學裝置之命令中之一或多者。
例如,通訊裝置920亦可用於與一或多個控制器設備或製造裝備組件通訊。
處理器910亦與儲存裝置930通訊。儲存裝置930可包含任何適當之資訊儲存裝置,包括磁性儲存裝置(例如,磁帶及硬式磁碟機)、光學儲存裝置、及/或半導體記憶體裝置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裝置及唯讀記憶體(ROM)裝置之組合。
儲存裝置930可儲存一用於控制處理器910之程式940。處理器910執行程式940之指令,藉以依據本發明運作。例如,處理器910可接收描述可變光學插件置放、處理裝置置放、及類似者之資訊。儲存裝置930亦可將眼用相關資料儲存於一或多個資料庫950、960中。資料庫950及960可包括用於控制至及來自可變光學鏡片之能量的特定控制邏輯。
包括液晶元件及經定形之介電層之可變光學插件
液晶材料之各種實施例可部署至具有如圖3中所描繪之經定形之插件層之插件中。然而,替代的一組例示性實施例可使用包含電極及經定形之介電件之插入件形成。請參照圖10,所繪示的是可插入至眼用鏡片中的可變光學部分1000,該可變光學部分具有液晶層1025。可變光學部分1000可具有如本說明書之其他段落中已討論之類似的材料多樣性及結構相關性。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將一透明電極1050置於第一透明基材1055上。第一鏡片元件1040可包含介電膜,其可放置於第一透明電極1050上。在此類實施例中,第一鏡片元件1040之介電層之形狀可如所描繪的在介電厚度中形成區域性變化的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經定形之層可藉由射出成型形成在第一透明電極1050上。
各種類型之液晶層1025可位於第一透明電極1050與第二透明電極1015之間。第二透明電極1015可附接至頂部基材層1010,其中從頂部基材層1010至底部基材層1055所形成之裝置可含有眼用鏡片之可變光學部分1000。兩個配向層1030及1020可圍繞液晶層1025。配向層1030及1020可作用來界定眼用鏡片之靜止定向。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電極層1015和1050可與液晶層1025電氣連通,且導致定向從靜止定向轉變為至少一種經賦能之定向。
在一些例示性替代實施例中,眼用鏡片之可變光學部分1000可不具有配向層1020及1030,但取而代之的是,透明電極1015及1050與液晶層1025直接通訊。在此類例示性實施例中,液晶層1025之賦能可造成液晶之相變,因而改變眼用鏡片之可變光學部分1000之光學品質。
請參照圖11,所繪示的是可插入至眼用鏡片中之替代可變光學部分1100,該可變光學部分具有液晶層1125。類似於圖10中之可變光學部分1000,基材1135與1155及第一鏡片元件1145與第二鏡片元件1140上之介電材料之層化可導致三維形狀,其可影響液晶層1125之光學性質。第一透明電極1150可位於眼用鏡片之可變光學部分1100之第一基材層1155上。
因為可變光學部分1100中所包括之各層1135、1155、1145、及1140具有三維性質,所以頂部基材層1110及底部基材層1155之性質可比平坦鏡片實施例或更一般的基於液晶之實施例更複雜。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頂部基材層1110之形狀可不同於底部基材層1155。一些例示性實施例包括第一鏡片元件1145及第二鏡片元件1140,兩者均包含介電材料。在低頻下,第二鏡片元件1140可具有與第一鏡片元件1145不同的介電性質,但在光譜中,可具有與第一鏡片元件1145匹配的態樣。第二鏡片元件1140之材料可包括例如與第一鏡片元件1145之光學性質匹配的水性液體。
可變光學部分1100可包括中部基材層1135,該中部基材層可形成一表面層,液晶層1125可沉積於該表面層上。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若該第二鏡片元件1140係呈液體形式,則中部基材層1135亦可作用以容納第二鏡片元件1140。一些例示性實施例可包括液晶層1125,該液晶層位於第一配向層1130與第二配向層1120之間,其中第二配向層1120放置於第二透明電極1115上。頂部基材層1110可包含形成可變光學部分1100之層之組合,其可回應於跨其電極1150及1115所施加之電場。配向層1120及1130可藉由各種手段影響可變光學部分1100之光學特性。
包含奈米大小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層之液晶裝置
請參照圖12A及圖12B,所繪示的是可插入至眼用鏡片中的可變光學部分(圖12A),其具有聚合物層1235及在許多位置處(例如1230)繪示之奈米大小的聚合物分散液晶液滴。經聚合之區域可給予膜結構界定及形狀,同時富含液晶材料之液滴(諸如1230)可對透射穿過該層之光具有顯著的光學效應。
奈米大小的液滴係可用的,因其等尺寸足夠小,使得就散射過程而言,在經賦能及非賦能之狀態下介於該等液滴與相鄰層之間的變更的折射率皆可係非顯著的。
液晶限於奈米大小液滴可使分子更難以在液滴內旋轉。此效應可導致用以將液晶分子配向成經賦能之狀態的電場較大。同樣,工程改造液晶分子之化學結構亦可幫助界定允許建立經配向之狀態所需的電場較低的條件。
可有許多方式形成在1200處所繪示之類型之聚合物分散液晶層。在一第一實例中,可形成單體及液晶分子之混合物,該組合經加熱以形成均質混合物。接著,可將該混合物施加至前曲插入件1210,然後藉由添加後曲或中間插入件1245來囊封於鏡片插件中。然後可在受控且預定的速率下將包含該液晶混合物之插件冷卻。在混合物冷卻時,相對純的液晶單體之區域可呈液滴或在層內之液滴沉澱。然後可執行催化單體之聚合的隨後加工步驟。在一些實例中,可在混合物上施與(shown)光化輻射以起始聚合。
在另一實例中,亦可執行液晶及液晶單體之混合。在此實例中,可將混合物施加至前曲件1210或後方或中間曲件1245,然後可施加額外的件。所施加之混合物可已經包含觸發聚合反應的組分。或,可將 光化輻射引導於混合物上以起始聚合。在對單體及起始劑進行某些材料選擇之情況下,聚合反應可在一定速率下且以一定方式進行,使得可形成類似於液滴或在經聚合之材料網狀物內之液滴的液晶單體之高濃度區域。這些液滴可由經聚合之材料圍繞,該經聚合之材料亦包含一定量的液晶分子。這些液晶分子可在聚合物基質完全聚合之前在其之內自由移動,且亦可能夠受到其等相鄰區域中之定向效應,該等相鄰區域可係插入件之施加液晶混合物的表面上的其他液晶分子或配向特徵。該等配向區域可決定聚合物基質內液晶分子之靜止狀態,且可決定在已發生顯著的聚合之後經聚合之區域中液晶分子之固定定向。同樣,聚合物中經配向之液晶分子亦可對液滴或液晶分子之液滴之內的液晶分子發揮定向效應。因此,組合的經聚合之區域及所包括之液滴區域之層可在天然配向狀態下存在,該狀態係藉由在形成具有液晶中間層之插件之前在插入件上包括配向特徵來預定。
可有許多方式將液晶分子併入至經聚合或經膠化之區域中。先前描述中已描述一些方式。然而,任何創建聚合物分散液晶層之方法可包含本發明之範疇內的技術領域,且可用於創建眼用裝置。先前實例提及使用單體創建圍繞液晶分子之液滴的經聚合之層。經聚合之單體之狀態可係結晶形式的經聚合之材料,或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呈經膠化之形式的經聚合之單體存在。
圖12A中之可變光學部分可具有其他態樣,該等態樣可藉由如本說明書之其他段落中已討論之類似的材料多樣性及結構相關性界定。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將一透明電極1220置於第一透明基材1210上。第一鏡片表面可包含介電膜,且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包含可放置在第一透明電極1220上的配向層。在此類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鏡片表面之介電層之形狀可在介電厚度中形成區域性變化的形狀。此類區域性變化 的形狀可引入優於參考圖3所討論之幾何效應的鏡片元件之額外的聚焦能力。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例如,經定形之層可藉由射出成型形成在第一透明電極1220基材1210組合上。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電極1220和第二透明電極1240可以各種方式定形。在一些實例中,定形可導致形成分開、不同的區域,該等區域可具有分開地施加的賦能。在其他實例中,可將電極可形成為諸如從鏡片中心至周邊的螺旋之圖型,其可施加跨液晶層1230及1235之可變電場。在任一情況下,除電極上介電層之定形之外或代替此類定形,可執行此類電極定形。以這些方式定形電極亦可引入在操作下鏡片元件之額外的聚焦能力。
聚合物分散液晶層1230及1235可位於第一透明電極1220與第二透明電極1240之間。第二透明電極1240可附接至底部基材層1245,其中從頂部基材層1210至底部基材層1245所形成之裝置可包含眼用鏡片之可變光學部分。兩個配向層亦可位於介電層上,且可圍繞液晶層1230及1235。配向層可作用來界定眼用鏡片之靜止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層1220及1240可與液晶層1230、1235電氣連通,且造成定向從靜止定向變動至至少一個經賦能之定向。
在圖12B中,所描繪的是賦能電極層之效應。賦能可造成跨該裝置建立電場,如在1290處所繪示。該電場可誘導液晶分子將自身與所形成之電場重新配向。如在1260處所描繪,在含有液晶之液滴中,分子可重新配向,如現在垂直線所描繪。
請參照圖13A至圖13C,所繪示的是可插入至眼用鏡片中之替代可變光學插件1300,該可變光學插件具有包含經聚合之區域1320及富含液晶之液滴1330的液晶層。可界定在液晶區域周圍之各種元件之 態樣中之各者可具有如關於圖12A至圖12B中之可變光學插件所述之類似的多樣性。因此,可有前光學元件1310及後光學元件1340,其中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這些光學元件可例如在其等上具有電極、介電層、及配向層之一或多者。請參照圖13A,可觀察到在液滴之位置中之總體圖型,如可由虛線1305所繪示。1320周圍的經聚合之區域可以不含或相對不含液滴之方式形成,然而液滴諸如1330可形成在其他位置中。液滴之經定形之輪廓(如由在1305處之邊線所繪示)可界定使用可變光學插件之液晶層形成裝置的額外手段。橫過液晶層之光輻射將具有與其相互作用的液滴區域之累積效應。因此,層之將較高數目的液滴遞呈至光的部分將有效地對該光具有較高的有效折射率。在一替代解釋中,液晶層之厚度可有效地視為隨著邊界1305變化,該邊界經界定有較少液滴。請參照圖13B,液滴可係奈米級,且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形成於不具有外定向態樣之層中。如在1350處所示,液滴內之液晶分子可具有非配向且隨機的狀態。請參閱圖13C,藉由將電位(electropotential)施加至液晶層任一側之電極來施加電場1370可導致液滴內之液晶分子之配向,如項目1360之實例中所繪示。此配向將導致液滴附近之光束將感知到的有效折射率之改變。這與液晶層中之液滴區域之密度變化或存在耦合可藉由改變含有具有液晶分子之液滴的經適當定形之區域中之有效折射率來形成電可變聚焦效應。儘管已繪示具有經定形之液滴區域的例示性實施例,其具有包含液晶層之奈米大小液滴,但是當液滴大小較大時可得到額外的實施例,且在較大液滴區域存在下使用配向層可得到又進一步例示性實施例。
包含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層之液晶裝置
請參照圖14A,所繪示的是可插入至眼用鏡片中的可變光學部分,該可變光學部分具有液晶聚合物層1430及聚合物分散液晶層1440。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層可包含經隔離之液滴,其在其他經聚合之區域1430內富含液晶分子1440。經聚合之區域可給予膜結構界定及形狀,同時富含液晶材料之液滴可對透射穿過該層之光具有顯著的光學效應。
在液晶層之折射率效應可用於創建可變光學組件的應用中,加工經聚合之區域可為有用的,使得顯著量的經合併之液晶分子包括在經膠化或經聚合之區域中。這種併入可允許定向效應從併入至插件裝置之表面中的配向層傳遞至聚合物分散液滴內的液晶組分,在圖14A之圖解中,經配向之液晶分子併入經聚合之區域及液滴兩者中係藉由跨這些區域的平行線之存在來描繪。此外,併入在經聚合或經膠化之材料內的液晶分子可允許在靜止狀態下以及當在電場內時聚合物區域與液滴區域之折射率之相對匹配。液晶層之兩個組件之間的折射率之相對匹配可使區域之間的界面處光之散射最小。
可有許多方式形成在圖14A處所繪示之類型的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層。在一第一實例中,可形成單體及液晶分子之混合物,該組合經加熱以形成均質混合物。接著,可將該混合物施加至前曲插入件1410,然後藉由添加後曲或中間插入件1460來囊封於鏡片插件中。然後可在受控且預定的速率下將包含該液晶混合物之插件冷卻。在混合物冷卻時,相對純的液晶單體之區域可呈液滴或在層內之液滴沉澱。然後可執行起始單體之聚合的隨後加工步驟。在一些實例中,可將光化輻射引導至該混合物以起始聚合。
在另一實例中,亦可形成液晶及液晶單體之混合物。在此實例中,可將該混合物施加至前曲件1410或後方或中間曲件1460,然後 可施加額外的曲面件。所施加之混合物可已經包括催化聚合反應的組分。或,可將光化輻射引導於混合物上以起始聚合。在對單體及催化劑進行某些材料選擇之情況下,聚合反應可在一定速率下且以一定方式進行,使得實現類似於液滴或在經聚合之材料網狀物內之液滴的液晶單體之高濃度區域。這些液滴可由經聚合之材料圍繞,該經聚合之材料亦包括一定量的液晶分子。這些液晶分子可在聚合物基質內自由移動,直至其達到具體的聚合狀態。液晶分子亦可能夠受到其等相鄰區域中之定向效應,該等相鄰區域可係插入件之施加液晶混合物的表面上的其他液晶分子或配向特徵。配向區域可決定聚合物基質內液晶分子之靜止狀態。同樣,聚合物中經配向之液晶分子亦可對液滴或液晶分子之液滴之內的液晶分子發揮定向效應。因此,組合的經聚合之區域及所包括之液滴區域之層可在天然配向狀態下存在,該狀態係藉由在形成具有液晶中間層之插件之前在插入件上包括配向特徵來預定。
可有許多方式將液晶分子併入至經聚合或經膠化之區域中。先前描述中已描述一些方式。然而,任何創建聚合物分散液晶層之方法可包含本發明之範疇內的技術領域,且可用於創建眼用裝置。先前實例提及使用單體創建圍繞液晶分子之液滴的經聚合之層。經聚合之單體之狀態可係結晶形式的經聚合之材料,或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呈經膠化之形式的經聚合之單體存在。
在圖14A之可變光學部分可具有其他態樣,該等態樣可藉由如本說明書之其他段落中已討論之類似的材料多樣性及結構相關性界定。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將一透明電極1450置於第一透明基材1460上。第一鏡片表面1445可包含介電膜,且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包括可放置在第一透明電極1450上的配向層。在此類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鏡 片表面1445之介電層之形狀可在如所示的介電厚度中形成區域變化之形狀。此類區域性變化的形狀可引入優於參考圖3所討論之幾何效應的鏡片元件之額外的聚焦能力。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例如,經定形之層可藉由射出成型形成在第一透明電極1445基材1450組合上。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電極1445和第二透明電極1425可以各種方式定形。在一些實例中,定形可導致形成分開、不同的區域,該等區域可具有分開地施加的賦能。在其他實例中,可將電極可形成為諸如從鏡片中心至周邊的螺旋之圖型,其可施加跨液晶層1430及1440之可變電場。在任一情況下,除電極上介電層之定形之外或代替此類定形,可執行此類電極定形。以這些方式定形電極亦可引入在操作下鏡片元件之額外的聚焦能力。
聚合物分散液晶層1430及1440可位於第一透明電極1450與第二透明電極1420之間。第二透明電極1420可附接至頂部基材層1410,其中從頂部基材層1410至底部基材層1450所形成之裝置可包含眼用鏡片之可變光學部分1400。兩個配向層亦可位於介電層上之1445及1425處,且可圍繞液晶層1430及1440。在1445及1425處之配向層可作用來界定眼用鏡片之靜止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層1420及1450可與液晶層1430、1440電氣連通,且造成定向從靜止定向變動至至少一個經賦能之定向。
在圖14B中,所描繪的是賦能電極層之效應。賦能可造成跨該裝置建立一電場,如在1490處所繪示。該電場可誘導液晶分子將自身與所形成之電場重新配向。如在1470處針對層之經聚合之部分中的分子及在1480處含有液晶之液滴中所描繪,分子可重新配向,如現在垂直線所描繪。
請參照圖15,所繪示的是可插入至眼用鏡片中的替代可變光學插件1500,該可變光學插件具有兩個液晶層1520及1550,其等各自可係液晶及聚合物分散液晶層,如參考圖14A及圖14B中所討論。在液晶區域周圍之各種層之態樣中之各者可具有如關於圖14A及圖14B中之可變光學部分所述之類似的多樣性。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配向層可將偏振敏感性(polarization sensitivity)引入單一液晶元件之功能中。藉由將由第一基材1510所形成之第一基於液晶之元件(在1520及第二基材1530周圍的空間中之中介層具有第一偏振偏好(polarization preference))與由第二基材1540上之第二表面所形成之第二基於液晶之元件(在1550及第三基材1560周圍的空間中之中介層具有第二偏振偏好)組合,可形成組合,其可允許對其上之入射光之偏振態樣不敏感的鏡片之電可變焦點特性。區域1550之圖解中之點特徵可描繪經配向之液晶分子,其等配向垂直於在1520處的層中經配向之分子之配向。在1590處的施加電場說明,跨兩個液晶層之任一者的電場可誘導液滴區域中液晶分子之重新配向。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有分開的跨液晶區域1520及1550之任一者施加電場的能力,如圖15中所描繪。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將電位施加至眼用裝置之電極可同時使兩個層賦能。
在例示性元件1500處,利用四個基材層1510、1530、1540、及1560可形成與圖14A及圖14B中之實例相關聯之各種類型及多樣性的兩個電活性液晶層之組合。在其他實例中,裝置可藉由組合三個不同基材來形成,其中中間基材可得自所示之1530及1540件之組合。四個基材件之使用可呈現製造元件之便利的實例,其中類似裝置可建構在1520及1550兩液晶層周圍,其中處理差異可係關於界定液晶元件之配向特徵的步驟之部分。在又進一步實例中,若如在圖14A中在1400處所描繪之 在單一液晶層周圍之鏡片元件係球面對稱或基於九十度之旋轉對稱,則可藉由將各自由兩個基材件製成之兩個個別的插入件在組裝之前相對於彼此旋轉九十度來將兩個件組裝成在1500處所描繪之類型的具有四基材件的結構。
包含具有變化的錨定強度(ANCHORING STRENGTH)的液晶層之眼用裝置
請參照圖16A,可看到的是包含液晶層之眼用裝置之一例示性描繪,該等液晶層包含變化的錨定強度。眼用插件可包含前曲件1620及後曲件1625,在該後曲件上已放置前曲電極層1610及後方彎曲電極層1615。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將錨定材料層添加在電極層之表面上,或在一些情況下,添加在電極層上之介電層上。錨定層之表面可以各種化學或物理方式改質,使得與隨後施加的液晶層1605之表面相互作用可跨經處理之表面而空間變化。以說明性方式,在量度及物理現象未以實際量度描繪時,錨定強度可描繪在1630、1640、及1650處。若在1630處錨定位置之鍵強度增強(由三個錨定鍵表示),則液晶分子對表面區域之錨定作用可傳達至遍及該層的相鄰液晶分子。表面區域1640之鍵強度(由兩個錨定鍵繪示)當相較於區域1630時可強度較小,但可強於在1650處之表面區域(其錨定強度由單個錨定鍵繪示)。在靜態且非賦能模式中,液晶層1605之液晶可以較佳方式配向,其由液晶分子以大致上平行於表面形貌之方式擺放的棒狀圖解描繪。
在電場(描繪在1690處)存在下,液晶分子可與電場相互作用,且在其等上具有沿著已建立的電場定向的力。如先前所提及,錨定相互作用之強度可傳達穿過液晶層,且導致緊鄰表面錨定位點的不同位置中液晶分子之定向的不同變動。例如,強相互作用區域可具有在1635處 幾乎未受電場1690擾亂而擺放的液晶分子。然而,最弱經錨定之區域可在1655處與電場1690完全配向。此外,如在1645處所描繪,定向可呈現在中間錨定強度之區域1640處與電場1690配向之中間狀態。
因此,分子(諸如圖16A中之分子)之空間均勻定向可在電場存在下呈現可區域性變化的定向,如圖16B中所描繪。因為液晶分子可基於其相對於入射輻射之配向而表現出對入射輻射不同的折射率,所以基於錨定層之處理來控制區域性變化的定向之能力可允許當電極1615及1625經賦能以創建電場1690時活化程式化光學效應。同樣,在空間意義上折射率變化之細節亦可基於所施加之電場之強度而平滑地變化。這可繼而由跨電極層所施加之電場電勢或電壓之位準控制。因此,包含施加至錨定層(其等與液晶層具有經區域性界定及變化強度的錨定相互作用)之液晶層的光學裝置可導致具有在經賦能狀態之於非賦能狀態下折射率概況(profile)空間變更的雙穩特性的裝置,或可替代地,可有從電極之賦能至變化的電位或電壓得到之光學特性之連續體。
包含錨定方向(預傾斜)變化的液晶層之眼用裝置
請參照圖17A至圖17B,可看到類似但替代例示性實施例,其設計電極區域之間中液晶層之配向的空間變化。在圖17A,可看到包含液晶層之眼用裝置之一例示性描繪,該等液晶層包含變化的配向定向。眼用插件可包含前曲件1705及後曲件1710,在該後曲件上已放置前曲電極層1715及後方彎曲電極層1720。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將材料層(其能夠使液晶層中其附近的分子配向)添加在電極層之表面上,或在一些情況下,添加在電極層上之介電層上。可以藉由各種化學或物理處理之方式形成配向層1725或在形成之後以藉由各種化學或物理處理之方式處 理,使得該層以其分子以可變但程式化的方式跨其表面定向之情況下形成。這些定向中之一些可誘導液晶分子以在1730處的配向層附近如在1735處所描繪之第一定向成以在1740處的配向層附近可完全垂直於第一配向定向1735之定向(可在1745處描繪的分子)。
該討論已集中於在第一表面處配向層中分子之定向,但實際上在具有前曲及後曲之眼用插件中,可在表面之各者上進行配向層之加工。在某一例示性加工中,前曲件上空間變化的圖型可具有後曲件上經等效界定之空間圖型。在這些情況下,液晶層內分子之定向可繪示為跨該層均勻的,同時定向可如圖17A中所描繪在空間上沿著表面件變化。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當相較於在眼用插件裝置之後曲件上之配向層上之空間圖型時,可在前曲件上之配向層中形成不同的空間圖型。此類實施例可導致藉由跨眼用插件裝置之表面變化液晶分子之配向受控制,以及從前光學件跨液晶層至後光學件在定向之表面之給定空間位置處以經控制之方式的配向之額外變化。
請參照圖17B,所描繪的是施加電場對液晶層中分子之定向的效應之描繪。在1701處,電場係藉由向兩個電極1760及1765施加電位來建立,該等電極分別位於前曲件1710及後曲插入件1705上。可觀察到,由1770及1780所繪示之配向層之分子之定向可在例示性描繪中藉由施加電場1701而不變更。然而,電場與液晶分子之相互作用可為可支配配向層之相互作用,且液晶層中之分子可因此如項目1775及1785所描繪與電場配向。可注意到,圖解可表示實際情形之簡化,因在非常接近於配向層之區域中,可有未與可繪示者一樣配向的定向,而液晶分子集合為整體之效應可忽略,與在跨空間位置的分子之相對均勻配向之情況下及在電場之情況下所描繪者類似。
可有許多方式形成在1725處以例示性方式所描繪之配向層或就此而言在本文中之各種實施例中所提及之任何配向層。在一個實例中,可將染料材料(其包含基於偶氮苯之化學主鏈之分子)塗佈於電極層上或電極層上之介電質上以自身形成一層。基於偶氮苯之化學部分可以反式組態及順式組態存在。在許多實例中,反式組態可係兩種組態之熱力學更穩定的狀態,且因此,在攝氏30度周圍的溫度下,例如,偶氮苯層之大部分分子可在反式狀態下定向。由於不同分子組態之電子結構,兩種組態可吸收在不同波長下的光。因此,藉由照射,在例示性意義上,利用在300至400奈米區間之波長下的光,偶氮苯分子之反式形式可異構化成順式形式。順式形式可相對快速地返回到反式組態,但兩種組態可在變換發生時導致分子之物理運動。在偏振光存在下,光之吸收可或多或少可能取決於反式偶氮苯分子相對於偏振向量之定向及用於照射該分子之光之入射角。在具體偏振及入射角之情況下所得之照射效應可參考入射偏振軸線及入射平面來將偶氮苯分子定向。因此,藉由將偶氮苯分子配向層照射於適當波長並且在預定的且空間變化的偏振及入射角之情況下,可形成偶氮苯分子之配向空間變化的層。在靜態意義下,偶氮苯分子亦在其等環境中與液晶分子相互作用,因此創建圖17A中所描繪之液晶分子之不同的配向。
偶氮苯材料亦可由於在反式及順式狀態下獲得面內及面外定向之可能而允許調節錨定方向之可能,如圖17C至圖17E中示意性所示。這些材料有時稱為命令層(command layer)。此類材料之液晶定向調節亦可藉由空間調節光化光強度來獲得。請參照圖17C,在1742處之偶氮苯分子可在反式組態下定向,同時亦錨定至表面。在此組態下,液晶分子可如在1741處所示定向。在替代順式組態下,偶氮苯分子1743可影響液晶分子 如在1740處所示定向。請參照圖17E,液晶定向之組合繪示為可與本文中之發明性概念一致。
可以不同方式形成其他配向層,諸如,基於經局部偏振之入射光所誘導之偏振之較佳定向,使用經偏振之入射輻射控制經聚合之層之空間配向。
請參照圖17F,所繪示的是梯度折射率光學(gradient index optic)之表示。參考圖16A及圖16B所描繪之錨定原理以及參考圖17A、圖17B、及圖17C所描繪之關於配向層的例示性實施例可用於創建折射率隨著徑向距離之抛物線變化。在1796處可看到以數學方式表示折射率n(r)之於徑向距離r之此類抛物線變化的關係。在1790處可看到平坦化鏡片物體之現象之圖形表示,其中在1791處之折射率可係相對高的折射率,其可由圖解中黑色之密度表示。因為折射率徑向變化,諸如在1792處所描繪,所以折射率可係較低的折射率,與如黑色之密度減小所繪示一樣。可形成折射率隨鏡像距離而抛物線變化的光學,且對光之效應可在入射輻射之相位方面有所變動以導致光如在1793處所描繪之聚焦。此類梯度折射率光學之焦點特性之數學評估可繪示於1795處。
包含擺線波片鏡片之眼用裝置
一種特殊類型的偏光全像圖(即擺線繞射波片(CDW))提供基本上百分之一百的繞射效率且可為頻譜寬頻。擺線繞射波片之結構(如圖18中所示意性繪示)包含各向異性材料膜1810,其中光軸線定向在膜之平面上連續旋轉,如膜1810之圖型1820所繪示。參考1830及1840可看到此類波片之一般光學結果。在實現半波相位遲滯條件下幾乎可達可見光波長百分之百的效率,大約1微米(0.001mm)厚的液晶聚合物 (LCP)薄膜通常符合半波相位遲滯條件。請參照圖18A,在1890處可看到擺線波片設計中可發生的定向程式化之特寫圖解。在給定軸線方向(例如1885)上,圖型可從平行於軸線方向之定向1860經由定向變化至垂直於軸線方向之定向1870,且再經由在1880處平行於軸線方向之定向返回原樣。
此類其中薄光柵展現高效率的不尋常光學情況,可藉由考慮具有波長λ之線性偏振光束沿著z軸線法向入射於在x,y平面上的雙折射膜來加以理解。若膜厚度L及其光學各向異性△n係經選擇以使得Ln=λ/2,且其光軸線相對於輸入射束之偏振方向係以四十五(45)度(角α)定向,則輸出射束之偏振旋轉90度(角β)。這就是半波波片運作的原理。此類波片輸出的偏振旋轉角(β=2α)取決於光軸線之定向d=(dx,dy)=(cosα,sinα)。液晶材料(低分子量以及聚合物兩者)允許d以高空間頻率α=qx在波片之平面中連續旋轉,其中空間調節期Λ=2π/q可比擬可見光的波長。此類波片輸出之光偏振因此在空間中被調節(β=2qx),且在此波片輸出下之旋轉偏振圖案中的電場被平均(<E>=0),且在入射射束之方向上沒有光透射。因此獲得對應兩個以角±λ/Λ傳播之圓偏振射束重疊的偏振圖型。其中只有一個繞射順序(正第一個或負第一個)存在於圓偏光輸入光束之情形中,取決於光束是偏右或偏左。
特殊類型的擺線繞射波片繪示於圖19A中。在此類例示性實施例中,圖18中所提及之擺線繞射波片圖型可以眼用鏡片插件裝置之形狀因子(form factor)進一步細化(refine)。在圖解中,形狀已以平坦化方式描繪,但跨三維表面可發生類似的定向程式化形狀(諸如鏡片插件同樣如此)。在1910處,擺線繞射波片圖型可螺旋地旋轉成輻射狀(radial)圖型,該圖型可位於平坦表面上或折疊表面上諸如球面表面之對向部分,且液晶 或液晶聚合物分子之旋轉角可以從波片中心的抛物線函數來調節。此類結構之作用類似於鏡片,該鏡片相較於其他液晶鏡片之優勢在於可包括在相同厚度或更薄的膜內獲得不同或更高強度的鏡片(如呈焦距或以屈光度所測量)。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膜之厚度可係僅1至5μm。鏡片之另一優勢可係藉由入射於裝置上的光之偏振之切換而可能在正值與負值之間切換以供焦度調整。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液晶相位遲滯片之使用可用以促進偏振切換。作為非限制性實例,鏡片化(lesnsing)動作與切換動作之間的去耦合可允許系統之電氣特性中之多用性,諸如電容及動力消耗。例如,即使鏡片自身可經選擇為薄的,但是液晶相位延遲器之厚度可經選擇以使動力消耗最小。
在前插件與後插件之間的空間內所形成之擺線繞射鏡片圖型可形成電活性嵌入式可變光學插件。如在圖19B中所示,藉由向前插入件及後插入件中之電極施加電位,可跨經擺線定向之液晶層建立電場1990。當液晶部分與電場配向時,如在1920處所描繪,所得之配向可使液晶層變成不具有繞射波片鏡片之特殊性質的空間均勻的膜。因此,作為非限制性實施例,在1910處具有一光學倍率的圖型在施加電場之情況下可不造成聚焦效應,如在1920處所描繪。
參考圖20項目2000,可看到擺線波片類型實施例之液晶分子配向之特寫圖解。四分之一的圖型係經繪示,且可觀察到分子配向從鏡片中心2010徑向地向外例如至2020且至外部的定向變動。可觀察到,定向可類似於以例如與圖18之關係繪示之程式化圖型之徑向旋轉。
液晶及液晶聚合物繞射波片之製造可係多步驟過程。從主要波片印製擺線繞射波片的技術可適合用於高品質與大範圍的大規模生產。這可與涉及全像裝備之其他實施例進行比較,其他實施例可能增加了複雜 性、成本、及穩定性問題。該印製技術可利用在主要擺線繞射波片自線性或圓偏振輸入射束所獲得的旋轉偏振圖型。當使用線性偏振輸入射束時,可將印製波片的週期加倍。相較於光致各向異性材料的直接記錄,基於光配向的液晶聚合物技術可具有基於例如來自Merck之液晶聚合物之商業可得性之優勢。可參考供應商(Merck)命名的反應性液晶原之一般的液晶聚合物(諸如RMS-001C)可旋塗(一般以三千(3000)rpm持續六十(60)s)於光配向層上並UV聚合持續大約十(10)分鐘。可塗佈多個層以供寬頻繞射或調整峰值繞射波長。
包含具有聚合物分散液晶層的經定形之介電層的眼用裝置
請參照圖21,可看到包含經定形之介電層之眼用裝置之一例示性實施例。該例示性實施例共用許多關係到關於圖10之例示性實施例討論的態樣。在2140處,可見到一經定形之介電層,該介電層對應於在1040處之類似特徵。在關於圖21之例示性實施例中,介電層2140可經由用以形成聚合物分散液晶層之單體部分之受控聚合來形成。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層2140可包含一定量液晶分子,該等液晶分子在聚合過程期間經截留。若其上形成層2140的表面具有配向層諸如2170,則液晶分子可配向成配向層之圖型,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形成經聚合之層2140時經配向。
包含液晶分子之單體之加工可隨後在可形成包含液晶分子的聚合物分散之空隙(諸如2130)之條件下聚合。在2120處隨後經聚合之層之其他區域中,可形成包含液晶分子之聚合物層。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在2165處可有一配向層,該配向層亦可在聚合過程期間使液晶分子定向。
圖21之圖解描繪一例示性實施例,其中有前基材2110及後基材2150,電極層2160及2175以及配向層2170及2165可位於兩個基材之間。配向層可以先前所述之方式形成或圖型化,或可藉由例如工業標準摩擦過程來執行。圖21之描繪繪示各種層之平坦定向。此描繪僅係出於例示性目的,且曲面光學件諸如可位於眼用裝置(諸如隱形眼鏡)中可共用結構次序,若非係所描繪之形狀。在諸如空隙特徵2130係奈米級的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結構中配向層可係非必要的。在這些特徵中,空隙層中分子之隨機定向可係所欲的。
此外,如先前參考形成在眼用插件裝置內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層所述,藉由跨電極層施加電位來創建穿過液晶層之電場可造成存在於空隙中之液晶層與電場配向且使對橫過眼用裝置之光所表現之折射率變動。經定形之介電質2140可造成穿過液晶層之任何部分的局部電場隨經定形之介電質輪廓而變化。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經定形之介電層可由相較於聚合物分散液晶層光學介電特性類似但電介電特性不同的材料形成。
請參照圖21A及圖21B,繪示液晶之個別液滴2131以說明可為可能的各種定向態樣。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尤其是在液滴具有奈米級大小時,在圖21A處之非賦能定向可具有其中液晶分子如所示展現隨機定向圖型的液滴。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使用配向層可創建非賦能定向組態,在該組態中例如分子可平行於表面配向,諸如圖21B中在2132處所示。在這些情況之任一者中,當施加電場2190時,液晶分子可如圖21C中在2133處所說明與電場配向。
包含在聚合物層中具有變化密度的液晶液滴之聚合物分散液晶層的眼用裝置
請參照圖22,可看到包含液晶層之眼用裝置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在共用與關於圖13A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類似性的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形成用於光學效應的液晶層,其中聚合物層中液晶液滴之密度在橫向意義上跨徑向層變化。如圖22中所描繪,項目2210及項目2260可分別表示前插入件及後插入件。這些件之上可係由2250及2220所表示之層或層之組合。層2250及2220可表示電極層,其等亦可包含在其上之介電層及/或配向層。介於這些層之間可係層2240,該層包含液晶部分。層2240可以一定方式經加工使得經聚合之材料之區域可由主要含有液晶分子的液滴(諸如在2230處)間隔。圖22之描繪繪示各種層之平坦定向。此描繪僅係出於例示性目的,且曲面光學件諸如可位於眼用裝置(諸如隱形眼鏡)中可共用結構次序,若非係所描繪之形狀。在諸如液滴特徵2230係奈米級的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結構中配向層可係非必要的。在這些特徵中,空隙層中分子之隨機定向可係所欲的。
藉由控制聚合加工,可以一定方式執行空間控制使得在包含液晶之層2240之具體位置處,從前曲件至後曲區域的液晶材料之密度或量可不同於另一位置。跨鏡片表面之液晶材料之量的這些變化可用於程式化橫過眼用裝置的光可在具體區域處看到的聚集體折射率。可造成光學效應(諸如球面聚焦及更高階光學效應)發生。與先前實施例中一樣,跨層2240之電場之建立可導致液晶部分之配向之變更,其可導致建立眼用裝置之光學效應以電活性方式變更。
請參照圖22A及圖22B,繪示液晶之個別液滴2231以說明可為可能的各種定向態樣。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尤其是在液滴具有奈米級大小之時,在圖22A處之非賦能定向可具有液晶分子如所示展現隨機定向圖型的液滴。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使用配向層可創建非賦能定向 組態,在該組態中例如分子可平行於表面配向,諸如圖22B中在2232處所示。在這些情況之任一者中,當施加電場2290時,液晶分子可如圖22C中在2233處所說明與電場配向。
包含具有主動及被動態樣之單一偏振敏感性液晶層之雙焦點眼用裝置。
請參照圖23,可看到一類利用各種所述之例示性實施例中之一些的裝置,其用於包含單一偏振敏感性液晶層的雙焦點眼影裝置。圖4中所述之類型之眼用鏡片可具備一插件2330,該插件包含一液晶層。已描述之各種類型之層可藉由配向層配向,且因此對一具體偏振狀態具有敏感性。若該裝置具有焦點調整功能且具有單一經配向之液晶層,或可替代地係雙層裝置,其中一個液晶層係在正交於另一液晶層之方向上配向,且液晶層之一者經電賦能至與另一者不同的階層,則入射於眼用鏡片400上之光2310可解析成針對偏振方向之各者之兩種不同的焦點特性。如所描繪,偏振分量之一者2351可朝向焦點2352聚焦於路徑2350,而另一偏振分量2341可朝向焦點2342聚焦於路徑2340。
在目前最佳技術的眼用裝置中,有一類雙焦點裝置,其將多個經聚焦之影像同時呈現至使用者眼睛。人類大腦具有揀選出兩個影像並看到不同影像之能力。在2300處之裝置可具有傳遞此類雙焦點能力的改良能力。在2300處所描繪之類型的液晶層可將光2320劃分成跨整個可見窗口上的兩個偏振分量2351及2341,而非截取全域影像之區域並使其等不同地聚焦。只要周圍光2320不具有偏振偏好,則影像應如單獨任一焦點特性之情況類似地顯現。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針對不同效果,此類眼用裝置可與以經界定之偏振所投射之光源配對,諸如以一選擇偏振顯示資訊,使得其產生放大影像。液晶顯示器可固有地提供此類周圍條件, 因為光可從此類顯示器以一經界定之偏振特性出現。可有許多由利用具有多個焦點特性之裝置的能力所產生之例示性實施例。
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主動控制裝置之焦點的能力可允許具有一範圍的雙焦點條件之裝置。靜止狀態或非經賦能之狀態可包含一個偏振未聚焦且另一偏振聚焦於中間距離的雙焦點狀態。在活化時,中間距離分量可進一步聚焦至接近成像(若鏡片係雙穩的),或在其他實施例中為一範圍的焦距。雙焦點特性可允許使用者以經聚焦之影像(不管該影像有多近)同時感知其距離環境,此可具有各種各樣的優勢。液晶層可沿著偏振維度定向的任何液晶實施例可包含可用於形成此實施例類型之雙焦點設計的實施例。
在此敘述中,已對圖中所繪示之元件進行參照。描繪供參照之許多元件以描繪本發明技術領域之例示性實施例以供理解。實際特徵之相對量度可顯著不同於所描繪者,且與所描繪之相對量度之變化應被認為在本文中之技術領域之精神內。例如,液晶分子可具有小至無法針對插入件之量度描繪的量度。以插入件之類似量度呈現液晶分子以允許表示諸如分子之配向的因素的特徵之描繪因此是在實際實施例中可認為非常不同的相對量度的繪示量度之實例。
儘管所顯示與所描繪者是被認為最實用且最佳的實施例,但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仍可輕易思及偏離所描述及所顯示的特定設計與方法,且可加以運用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疇。本發明並不限於所敘述及繪示的具體構造,而是應建構為符合可落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所有修改形式。

Claims (34)

  1.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topology),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一液晶材料之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該眼用鏡片裝置包含一隱形眼鏡。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電極材料層,其緊鄰該前曲件之該後表面;及一第二電極材料層,其緊鄰該後曲件之該前表面。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一介電材料層,該第一介電材料層緊鄰該液晶材料之層,其中該第一介電材料層之厚度跨該光學區內之一區域變化,導致當跨該第一電極材料層及該第二電極材料層施加一電位時,跨該液晶材料之層有一變化的電場。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當跨該第一電極材料層及該第二電極材料層施加一電位時,該液晶材料之層之折射率變化而影響橫過該液晶材料之層之一光線。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該可變光學插件變更該鏡片之一焦點特性。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處理器。
  8.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一中間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中間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至少一第一液晶材料之層及一第二液晶材料之層,其等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該眼用鏡片裝置包含一隱形眼鏡。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電極材料層,其緊鄰該前曲件之該後表面;一第二電極材料層,其緊鄰該中間曲件之該前表面;且其中該第一液晶材料之層係介於該第一電極材料層與該第二電極材料層之間。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一介電材料層,該第一介電材料層緊鄰該第一液晶材料之層,其中該第一介電材料層之厚度跨該光學區內之一區域變化,導致當跨該第一電極材料層及該第二電極材料層施加一電位時,跨該液晶材料之層有一變化的電場。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當跨該第一電極材料層及該第二電極材料層施加一電位時,第一液晶材料該層之折射率變化而影響橫過該第一液晶材料之層之一光線。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該可變光學插件變更該鏡片之一焦點特性。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該中間曲件係已接合在一起的兩個曲面件之一組合。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電氣電路,其中該電氣電路控制從該能源至該第一電極層及該第二電極層之電能流動。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該電氣電路包含一處理器。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該第一液晶層係介於一第一配向層與一第二配向層之間且緊鄰該第一配向層與該第二配向層,其中該第一配向層及該第二配向層係共同介於該第一電極材料層與該第二電極材料層之間,且其中該第一電極材料層及該第二電極材料層與該電氣電路電氣連通。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配向層及一第四配向層,其中該第二液晶層係介於該第三配向層與該第四配向層之間且緊鄰該第三配向層與該第四配向層;一第三電極材料層及一第四電極材料層,其中該第二液晶層、該第三配向層、及該第四配向層共同介於該第三電極材料層之間;且其中該第三電極材料層及該第四電極材料層與該電氣電路電氣連通。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該第一配向層及該第二配向層將該第一液晶層主要沿著一第一線性軸線配向;且該第三配向層及該第四配向層將該第二液晶層主要沿著一第二線性軸線配向。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中該第一線性軸線大致上垂直於該第二線性軸線。
  21.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一液晶材料之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液晶材料包含奈米大小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區域。
  22.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一液晶材料之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液晶材料包含聚合物分散液晶區域。
  23.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 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一液晶材料之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液晶材料包含具有變化的錨定強度的層。
  24.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且該可變光學插件包含一液晶材料之層,該液晶材料之層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液晶材料係藉由組織化配向層而定向,其中以一經界定圖型之偏振光控制該等配向層之組織化。
  25.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 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一液晶材料之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液晶材料係藉由組織化配向層而定向,且將該液晶材料配向成梯度折射率定向,該等定向與入射光相互作用以提供一抛物線相位延遲對半徑的關係。
  26.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一液晶材料之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液晶材料包含擺線波片圖型化之液晶層。
  27.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一液晶材料之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液晶材料包含具有聚合物分散液晶層的經定形之介電層。
  28.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一液晶材料之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層包含聚合物分散液晶層,其中在該聚合物層中具有變化密度的含液晶之空隙。
  29.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及一液晶材料之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層包含聚合物分散液晶層,其中在該聚合物層中具有變化密度的含液晶之空隙。
  30. 一種經賦能之眼用鏡片裝置,其包含:一可變光學插件,其包含至少一在一光學區內之部分,且包含一插件前曲件及一插件後曲件,其中該前曲件之一後表面及該後曲件之一 前表面至少在該光學區內之該部分中具有不同的表面拓樸,該可變光學插件進一步包含一非光學區;一能源,其在包含該非光學區之至少一區域中嵌入該可變光學插件;一經配向之液晶材料之單層,其與該可變光學插件操作性地相關聯,其中該經配向之液晶材料之單層與入射光之一第一偏振定向強烈地相互作用但不與入射光之一第二偏振定向相互作用,其中入射光之該第一偏振定向正交於入射光之該第二偏振定向;且其中該單層與入射光之該第一偏振定向之差異相互作用形成一第一焦點特性,該第一焦點特性不同於該單層與入射光之該第二偏振定向之相互作用所決定的一第二焦點特性。
  31. 一種形成一眼用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形成一眼用插入件,其中該插入件呈現一非平面形狀;以一配向材料塗佈該眼用插入件之一表面區域;藉由以電磁輻射照射該配向材料之分子使該等分子定向。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配向材料包含偶氮苯化合物之一或多者。
  33. 如請求項3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定向係藉由控制照射光之偏振來執行。
  34. 如請求項3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偶氮苯化合物之一或多者經定向成一順式組態或一反式組態之任一者。
TW106128364A 2016-08-24 2017-08-22 包括液晶元件之可變光學眼用裝置 TW2018181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45,532 US10386653B2 (en) 2012-12-21 2016-08-24 Variable optic ophthalmic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US15/245,532 2016-08-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123A true TW201818123A (zh) 2018-05-16

Family

ID=61241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8364A TW201818123A (zh) 2016-08-24 2017-08-22 包括液晶元件之可變光學眼用裝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36634A (zh)
KR (1) KR20180022589A (zh)
CN (1) CN107783313A (zh)
AU (1) AU2017206167A1 (zh)
BR (1) BR102017016922A2 (zh)
CA (1) CA2976680A1 (zh)
IL (1) IL253529A0 (zh)
RU (1) RU2017129707A (zh)
SG (1) SG10201706032SA (zh)
TW (1) TW20181812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59868B2 (en) 2017-08-11 2020-12-08 Coopervision International Limited Flexible liquid crystal cells and lenses
US11003016B2 (en) 2018-09-21 2021-05-11 Coopervision International Limited Flexible, adjustable lens power liquid crystal cells and lenses
CN109945783B (zh) * 2019-03-13 2020-11-17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夫琅禾费衍射的微距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0201405242WA (en) * 2013-09-17 2015-04-2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Variable optic ophthalmic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36634A (ja) 2018-03-08
CA2976680A1 (en) 2018-02-24
SG10201706032SA (en) 2018-03-28
AU2017206167A1 (en) 2018-03-15
IL253529A0 (en) 2017-09-28
RU2017129707A (ru) 2019-02-22
CN107783313A (zh) 2018-03-09
KR20180022589A (ko) 2018-03-06
BR102017016922A2 (pt)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4221200B2 (en) Variable optic ophthalmic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US983587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hthalmic devices including cycloidally oriented liquid crystal layers
TWI649073B (zh) 包含成形液晶元件及偏光元件的可變光學眼用裝置
US92681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hthalmic devices including hybrid alignment layers and shaped liquid crystal layers
TWI621893B (zh) 帶著具有一光學區和一非光學區的一可變光學插件之一種眼用鏡片裝置
AU2014221202B2 (en) Variable optic ophthalmic device including shaped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with nano-scaled droplets of liquid crystal
TWI639873B (zh) 眼用鏡片裝置
US10386653B2 (en) Variable optic ophthalmic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TW201818123A (zh) 包括液晶元件之可變光學眼用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