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5092A - 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5092A
TW201815092A TW106128828A TW106128828A TW201815092A TW 201815092 A TW201815092 A TW 201815092A TW 106128828 A TW106128828 A TW 106128828A TW 106128828 A TW106128828 A TW 106128828A TW 201815092 A TW201815092 A TW 2018150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mission diversity
data
diversity mode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8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5223B (zh
Inventor
唐海
許華
Original Assignee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5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5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52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pace 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with predefined switching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06Space-frequency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25Transmitt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種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一數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接收數據時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使得終端無需像現有技術中只能使用的固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可以根據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對傳輸分集的方式進行調整,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Description

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分集是接收端對它收到的衰落特性相互獨立地進行特定處理,以降低信號電平起伏的辦法。分集是指分散傳輸和集中接收。所謂分散傳輸是使接收端(例如,終端設備)能獲得多個統計獨立的、攜帶同一信息的衰落信號。集中接收是接收機把收到的多個統計獨立的衰落信號進行合併(選擇與組合)以降低信號在傳輸時的信號衰落的對信號傳輸質量的影響。在移動通信中,通常採用分集技術來補償衰落信道損耗,可以在不增加傳輸功率和帶寬的前提下,改善無線通信信道的傳輸質量。
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統中,終端在通過對物理廣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進行盲檢,確定傳輸後續數據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後,終端會使用該傳輸分集的方式傳輸後續數據,並且該終端傳輸數據所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就固定了,也就是說,上述這種固定分集傳輸的方式的數據傳輸方法,降低了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本申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數據傳輸的方法,包括: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一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接收數據時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使得終端無需像現有技術中只能使用的固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可以根據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對傳輸分集的方式進行調整,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終端以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二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將接收數據的方式從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切換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以使網絡側設備可以動態調整終端的傳輸方式,為終端配置該終端適合的傳輸分集的方式,在提高數據傳輸的靈活性的同時可以提高數據傳輸的質量。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位於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數據是通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向所述終端發送的,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在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若終端位於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切換區,可以通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向終端發送數據,以通過傳輸分集的增益提高數據傳輸質量。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相同的收發節點(transmit and receive point,TRP)發射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以使終端可以在同一個小區中可以使用兩個波束接收數據,以提高數據傳輸的質量。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不同的TRP發射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以使終端可以在同一個小區中或相鄰小區的交界處,可以使用兩個波束接收數據,以提高數據傳輸的質量。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物理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物理層信令發送上述指示信息,以提高指示信息的發送速度,從而進一步的節省終端根據指示信息確定傳輸分集的方式的時間。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包括:所述終端根據所述物理層信令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物理資源位置;所述終端在所述物理資源位置上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所述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物理層信令傳輸指示信息時,還可以同時向終端指示傳輸數據所用的物理資源位置,以使終端在物理資源位置上以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網絡側設備通過高層信令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接收數據時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可以根據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對傳輸分集的方式進行調整,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包括: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從接收所述高層信令的時間開始準備接收所述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網絡側設備通過高層信令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接收數據時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可以根據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對傳輸分集的方式進行調整,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frequency switch transmit diversity,SFBC-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將傳輸分集的方式從SFBC切換到SFBC-FSTD,可以通過切換傳輸分集的方式,獲得傳輸分集增益,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信號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數據傳輸的方法,包括: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所述網絡側設備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向所述終端發送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接收數據時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使得終端無需像現有技術中只能使用的固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可以根據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對傳輸分集的方式進行調整,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從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切換至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終端當前接收數據所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將接收數據的方式從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切換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以使網絡側設備可以動態調整終端的傳輸方式,為終端配置該終端適合的傳輸分集的方式,在提高數據傳輸的靈活性的同時可以提高數據傳輸的質量。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側設備確定所述終端的處於第一波束與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若終端位於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切換區,可以通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向終端發送數據,以通過傳輸分集的增益提高數據傳輸質量。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相同的TRP發射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以使終端可以在同一個小區中可以使用兩個波束接收數據,以提高數據傳輸的質量。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不同的TRP發射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以使終端可以在同一個小區中或相鄰小區的交界處,可以使用兩個波束接收數據,以提高數據傳輸的質量。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網絡側設備向所述終端發送高層信令或物理層信令,所述高層信令或所述物理層信令攜帶所述指示信息。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物理層信令或高層信令發送上述指示信息,其中,通過物理層信令發送上述指示信息可以提高指示信息的發送速度,從而進一步的節省終端根據指示信息確定傳輸分集的方式的時間。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將傳輸分集的方式從SFBC切換到SFBC-FSTD,可以通過切換傳輸分集的方式,獲得傳輸分集增益,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數據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種數據傳輸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用於執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模塊。
第四方面,提供一種數據傳輸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用於執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的模塊。
第五方面,提供一種數據傳輸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存儲器、處理器、輸入/輸出介面、通信介面和總線系統。其中,存儲器、處理器、輸入/輸出介面和通信介面通過總線系統相連,該存儲器用於存儲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存儲器存儲的指令,當所述指令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通過所述通信介面執行第一方面的方法,並控制輸入/輸出介面接收輸入的數據和信息,輸出操作結果等數據。
第六方面,提供一種數據傳輸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存儲器、處理器、輸入/輸出介面、通信介面和總線系統。其中,存儲器、處理器、輸入/輸出介面和通信介面通過總線系統相連,該存儲器用於存儲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存儲器存儲的指令,當所述指令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通過所述通信介面執行第二方面的方法,並控制輸入/輸出介面接收輸入的數據和信息,輸出操作結果等數據。
第七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用於信號檢測的方法的程式代碼,所述程式代碼用於執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用於信號檢測的方法的程式代碼,所述程式代碼用於執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指令。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圖式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應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信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統,寬帶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WCDMA),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5G新型無線電(new radio,NR)等。
還應理解,終端(terminal)可稱之為終端設備或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也可稱之為移動終端(mobile terminal)、移動用戶設備等,可以經無線接入網(例如,radio access network,RAN)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進行通信,用戶設備可以是移動終端,如移動電話(或稱為「蜂窩」電話)和具有移動終端的計算機,例如,可以是便攜式、袖珍式、手持式、計算機內置的或者車載的移動裝置,它們與無線接入網交換語言和/或數據。
還應理解,網絡設備可以是網絡設備等用於與移動設備通信的設備,網絡設備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點(access point,AP),GSM或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 B,NB),還可以是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進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繼站或接入點,或者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未來5G網絡中的網絡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網絡中的網絡設備等。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1所示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S110,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
具體地,上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可以是空間頻率塊碼-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frequency switch transmit diversity,SFBC-FSTD)或SFBC,還可以是其他未來通信標準中規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本發明實施例對傳輸分集的方式不作具體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指示信息可以承載在高層信令中,上述指示信息還可以承載在物理層(L1)信令中,本發明實施例對指示信息的發送方式不作具體限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信號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具體地,上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可以指不使用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1天線端口;SFBC對應2天線端口;SFBC-FSTD對應4天線端口。
上述導頻信號的資源配置信息可以是傳輸導頻信號所使用的物理資源位置,還可以是傳輸導頻信號所使用的時域資源位置或傳輸導頻信號所使用的頻域資源位置,本發明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上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可以是該導頻信號的序列ID,或者其他與導頻信號的序列相關的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導頻信號可以是終端特定的導頻信號,也就是說,終端可以通過上述終端特定的導頻信號解調發送給終端的下行數據,該終端特定的導頻信號不需要像公共導頻信號一樣在整個頻段和時間上連續傳輸,該終端特定的導頻資源可以僅在為終端分配的資源中傳輸,以達到節省傳輸導頻信號所用的開銷。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物理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選地,所述終端以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包括:所述終端根據所述物理層信令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物理資源位置;所述終端在所述物理資源位置上以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所述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網絡側設備通過物理層信令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與網絡側設備通過高層信令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相比,由於是直接通過物理層(Layer 1)信令發送,無需再向高層(Layer 2或Layer 3)上報,所以前一種通過物理層信令發送指示信息的方式可以節省發送指示信息的時間,使得終端可以更快的根據該指示信息確定數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具體地,上述高層信令可以是數據連接層,即層2(Layer 2)的信令,還可以是網絡層,即層3(Layer 3)的信令。
可選地,所述終端以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包括:所述終端以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從接收所述高層信令的時間開始準備接收所述數據。
具體地,終端以接收指示信息的時刻起,經過預設的時間段後,接收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預設的時間段可以是網絡側設備為終端預先配置的,還可以是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的,本發明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S120,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一數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在所述終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終端以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二數據。
具體地,上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可以是空間頻率塊碼-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SFBC-FSTD或SFBC,還可以是其他未來通信標準中規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本發明實施例對傳輸分集的方式不作具體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和上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終端確定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可以是終端通過對PBCH進行盲檢,確定天線端口數目,再通過天線端口數目和傳輸分集的方式的映射關係,確定的。上述終端確定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還可以是終端通過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確定的。本發明實施例對於上述確定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的方法不作具體限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具體地,終端在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前,可以以SFBC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當該終端接收到用於指示終端以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傳輸書記的指示信息後,該終端可以以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數據是通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向所述終端發送的,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提供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具體地,上述為終端提供服務的波束可以指該終端可以使用該波束傳輸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若上述第一波束對應的2天線端口,上述第二波束也對應的2天線端口,則網絡側設備通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向終端發送第一數據時,網絡側設備可以通過指示信息向終端指示使用4天線端口對應的傳輸分集的方式(可以是SFBC-FSTD)接收第一數據。
可選地,終端向網絡側設備發送位置信息,該位置信息用於指示該終端的當前位置,以便網絡側設備根據該終端的當前位置信息確定該終端是否位於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
可選地,終端向網絡側設備發送對於不同波束的測量信息,該測量信息用於為網絡側設備確定終端的當前位置提供依據,以便網絡側設備根據該終端的當前位置信息確定該終端是否位於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
可選地,網絡側設備可以自行判斷終端的位置,該位置信息用於指示該終端的當前位置,以便網絡側設備根據該終端的當前位置信息確定該終端是否位於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
具體地,上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可以指第一波束的覆蓋範圍和第二波束的覆蓋範圍的重疊區域。
需要說明的是,位於該區域的終端可以處於「軟切換」的狀態,也就是說,該終端可以處於已經能夠使用第二波束接收數據,同時也可以使用第一波束接收數據的通信狀態。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ansmit and receive point,TRP)發射。
具體地,上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發射可以指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屬於相同的小區。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具體地,上述第一波束可以由第一TRP發射,上述第二波束可以由第二TRP發射,其中,第一TRP和第二TRP可以分別屬於不同的小區,則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也分別屬於不同的小區;第一TRP和第二TRP也可以屬於相同的小區,則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也屬於同一的小區。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第一TRP和第二TRP分別屬於不同的小區時,第一TRP所在的網絡側設備和第二TRP所在的網絡側設備之間可以通過預先約定(或協商)的方式,確定該終端傳輸數據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
應理解,上述第一TRP和第二TRP分別屬於不同的小區時,第一TRP所在的網絡側設備或第二TRP所在的網絡側設備都可以向該終端發送上述指示信息,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下面結合具體的應用場景詳細地介紹本發明實施例。
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應用場景。從圖2所示的應用場景中可以看出第一波束由第一TRP的2天線端口發射,第二波束由第二TRP的2天線端口發射。應理解,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可以在相同的小區內,也可以不在同一小區,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圖2所示的終端可以使用第一波束接收數據,同時該終端還可以使用第二波束接收數據,也就是說,終端可以從第一TRP上的2端口天線接收2個數據流,終端還可以從第二TRP上的2端口天線接收另外2個數據流,此時,該終端可以對上述4個數據流進行處理,確定網絡側設備傳輸的數據,即終端通過SFBC-FSTD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
當終端通過SFBC-FSTD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時,以該傳輸分集的方式傳輸數據的傳輸方式示意圖如圖3所示。如前文所述,終端使用SFBC-FSTD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可以理解為,該終端需要分別從第一TRP上的2天線端口和第二TRP上的2天線端口接收4個數據流(參見圖3所示的第一數據流、第二數據流、第三數據流和第四數據流)。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數據流和天線端口的對應方式可以靈活組合,例如,第一數據流和第二數據流可以使用第一TRP的2天線端口發射的第一波束發送,第三數據流和第四數據流可以使用第二TRP的2天線端口發射的第二波束發送;或者第一數據流和第三數據流可以使用第一TRP的2天線端口發射的第一波束發送,第二數據流和第四數據流可以使用第二TRP的2天線端口發射的第二波束發送,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應理解,上述天線端口可以指物理的發射天線,還可以指承載一組導頻信號的虛擬的天線端口,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還應理解,SFBC-FSTD的傳輸分集的方式的傳輸原理屬於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詳細贅述。
圖4示出了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應用場景。從圖4所示的應用場景中可以看出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可以由相同的TRP上的4天線端口發射。終端可以使用第一波束接收數據,同時該終端還可以使用第二波束接收數據,也就是說,終端可以使用TRP上的2端口天線發射的第一波束接收2個數據流,終端還可以使用該TRP上的另外2端口天線發射的第二波束接收2個數據流,此時,該終端對上述4個數據流進行處理,確定網絡側設備傳輸的下行數據,即終端通過SFBC-FSTD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
當終端通過SFBC-FSTD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時,以該傳輸分集的方式傳輸數據的傳輸方式示意圖如圖3所示。如前文所述,終端使用SFBC-FSTD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可以理解為,該終端需要分別使用TRP上的4天線端口發射的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接收4個數據流(參見圖3所示的第一數據流、第二數據流、第三數據流和第四數據流)。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數據流和天線端口的對應方式可以靈活組合,例如,第一數據流和第二數據流可以使用TRP的第一組2天線端口發射的第一波束發送,第三數據流和第四數據流可以使用該TRP的第二組2天線端口發射的第二波束發送;或者第一數據流和第三數據流可以使用TRP的第一組2天線端口發射的第一波束發送,第二數據流和第四數據流可以使用該TRP的第二組2天線端口發射的第二波束發送,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應理解,上述天線端口可以指物理的發射天線,還可以指承載一組導頻信號的虛擬的天線端口,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還應理解,SFBC-FSTD的傳輸分集的方式的傳輸原理屬於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詳細贅述。
圖5示出了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應理解,圖5所示的方法和上文中圖1所示的方法的具體細節大致相同,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圖5所示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S510,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
S520,所述網絡側設備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向所述終端發送數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指示信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從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切換至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終端當前接收數據所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側設備確定所述終端的處於第一波束與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網絡側設備向所述終端發送高層信令或物理層信令,所述高層信令或所述物理層信令攜帶所述指示信息。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數據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上文結合圖1至圖5詳細的說明瞭描述了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下面結合圖6至圖9詳細描述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裝置。應理解,圖6和圖8所示的裝置能夠實現圖1中的各個步驟,圖7和圖9所示的裝置能夠實現圖5中的各個步驟,為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詳細贅述。
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圖6所示的裝置600包括:第一接收模塊610和第二接收模塊620。
第一接收模塊610,用於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
第二接收模塊620,用於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一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接收數據時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使得終端無需像現有技術中只能使用的固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可以根據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對傳輸分集的方式進行調整,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裝置600還包括:第三接收模塊,用於以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二數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數據是通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向所述終端發送的,所述終端位於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在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接收模塊610具體用於: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物理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接收模塊610具體還用於:根據所述物理層信令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物理資源位置;在所述物理資源位置上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所述數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接收模塊610具體用於: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接收模塊610具體還用於: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從接收所述高層信令的時間開始準備接收所述數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信號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圖7所示的裝置700包括:第一發送模塊710和第二發送模塊720。
第一發送模塊710,用於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
第二發送模塊720,用於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向所述終端發送數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接收數據時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使得終端無需像現有技術中只能使用的固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可以根據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對傳輸分集的方式進行調整,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指示信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從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切換至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終端當前接收數據所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裝置700還包括:確定模塊,用於確定所述終端的處於第一波束與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發送模塊710具體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高層信令或物理層信令,所述高層信令或所述物理層信令攜帶所述指示信息。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數據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圖8所示的數據傳輸的裝置800包括:存儲器810、處理器820、輸入/輸出介面830、通信介面840和總線系統850。其中,存儲器810、處理器820、輸入/輸出介面830和通信介面840通過總線系統850相連,該存儲器810用於存儲指令,該處理器820用於執行該存儲器810存儲的指令,以控制輸入/輸出介面830接收輸入的數據和信息,輸出操作結果等數據,並控制通信介面840發送信號。
通信介面840,用於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
所述通信介面840,還用於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一數據。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處理器820可以採用通用的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用於執行相關程式,以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
還應理解,通信介面840使用例如但不限於收發器一類的收發裝置,來實現信號檢測的裝置800與其他設備或通信網絡之間的通信。
該存儲器810可以包括唯讀存儲器和隨機存取存儲器,並向處理器820提供指令和數據。處理器820的一部分還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隨機存取存儲器。例如,處理器820還可以存儲設備類型的信息。
該總線系統850除包括數據總線之外,還可以包括電源總線、控制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等。但是為了清楚說明起見,在圖中將各種總線都標為總線系統850。
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820中的硬件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件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處理器中的硬件及軟件模塊組合執行完成。軟件模塊可以位於隨機存儲器,閃存、唯讀存儲器,可編程唯讀存儲器或者電子抹除式可編程存儲器、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存儲介質中。該存儲介質位於存儲器810,處理器820讀取存儲器810中的信息,結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為避免重複,這裡不再詳細描述。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接收數據時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使得終端無需像現有技術中只能使用的固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可以根據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對傳輸分集的方式進行調整,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通信介面840還用於以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二數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數據是通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向所述終端發送的,所述終端位於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在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通信介面840具體用於: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物理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通信介面840具體還用於:根據所述物理層信令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物理資源位置;在所述物理資源位置上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所述數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通信介面840具體用於: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通信介面840具體還用於: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從接收所述高層信令的時間開始準備接收所述數據。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信號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圖9所示的裝置900包括:存儲器910、處理器920、輸入/輸出介面930、通信介面940和總線系統950。其中,存儲器910、處理器920、輸入/輸出介面930和通信介面940通過總線系統950相連,該存儲器910用於存儲指令,該處理器920用於執行該存儲器910存儲的指令,以控制輸入/輸出介面930接收輸入的數據和信息,輸出操作結果等數據,並控制通信介面940發送信號。
通信介面940,用於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
所述通信介面940,還用於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第一數據。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處理器920可以採用通用的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用於執行相關程式,以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
還應理解,通信介面940使用例如但不限於收發器一類的收發裝置,來實現信號檢測的裝置900與其他設備或通信網絡之間的通信。
該存儲器910可以包括唯讀存儲器和隨機存取存儲器,並向處理器920提供指令和數據。處理器920的一部分還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隨機存取存儲器。例如,處理器920還可以存儲設備類型的信息。
該總線系統950除包括數據總線之外,還可以包括電源總線、控制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等。但是為了清楚說明起見,在圖中將各種總線都標為總線系統950。
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920中的硬件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件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處理器中的硬件及軟件模塊組合執行完成。軟件模塊可以位於隨機存儲器,閃存、唯讀存儲器,可編程唯讀存儲器或者電子抹除式可編程存儲器、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存儲介質中。該存儲介質位於存儲器910,處理器920讀取存儲器910中的信息,結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為避免重複,這裡不再詳細描述。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網絡側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通知終端接收數據時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使得終端無需像現有技術中只能使用的固定的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可以根據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對傳輸分集的方式進行調整,以提高數據傳輸方式的靈活性。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指示信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從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切換至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終端當前接收數據所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通信介面940還用於:確定所述終端的處於第一波束與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通信介面940具體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高層信令或物理層信令,所述高層信令或所述物理層信令攜帶所述指示信息。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數據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件、或者計算機軟件和電子硬件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還是軟件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SB硬碟、移動硬碟、唯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準。
S110、S120、S510、S520‧‧‧步驟
600、700、800、900‧‧‧裝置
610‧‧‧第一接收模塊
620‧‧‧第二接收模塊
710‧‧‧第一發送模塊
720‧‧‧第二發送模塊
810、910‧‧‧存儲器
820、920‧‧‧處理器
830、930‧‧‧輸入/輸出介面
840、940‧‧‧通信介面
850、950‧‧‧總線系統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應用場景的示意圖。
圖3示出了採用SFBC-FSTD的傳輸分集的方式傳輸數據的示意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應用場景的示意圖。
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Claims (44)

  1. 一種數據傳輸的方法,其中,包括: 一終端接收一網絡側設備發送的一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一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以及 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一第一數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以一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一第二數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數據是通過一第一波束和一第二波束向所述終端發送的,所述終端位於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在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終端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通過一物理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包括: 所述終端根據所述物理層信令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一物理資源位置;以及 所述終端在所述物理資源位置上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所述數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終端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通過一高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數據,包括: 所述終端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從接收所述高層信令的時間開始準備接收所述數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一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信號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12. 一種數據傳輸的方法,其中,包括: 一網絡側設備向一終端發送一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一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以及 所述網絡側設備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向所述終端發送數據。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信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從一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切換至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所述終端當前接收數據所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網絡側設備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絡側設備確定所述終端的處於一第一波束與一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網絡側設備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網絡側設備向所述終端發送一高層信令或一物理層信令,所述高層信令或所述物理層信令攜帶所述指示信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一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數據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20. 一種數據傳輸的裝置,其中,包括: 一第一接收模塊,用於接收一網絡側設備發送的一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一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以及 一第二接收模塊,用於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一第一數據。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一第三接收模塊,用於以一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一第二數據。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數據是通過一第一波束和一第二波束向一終端發送的,所述終端位於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在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塊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通過一物理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塊具體還用於: 根據所述物理層信令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一物理資源位置; 在所述物理資源位置上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接收所述數據。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塊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通過一高層信令發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塊具體還用於: 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從接收所述高層信令的時間開始準備接收所述數據。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一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信號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31. 一種數據傳輸的裝置,其中,包括: 一第一發送模塊,用於向一終端發送一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一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以及 一第二發送模塊,用於以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向所述終端發送數據。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示信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從一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切換至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所述終端當前接收數據所使用的傳輸分集的方式。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一確定模塊,用於確定所述終端的處於一第一波束與一第二波束之間的切換區,所述第一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為所述終端服務的源波束,所述第二波束為所述終端切換至的目標波束。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由相同的收發節點TRP發射。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別由不同的TRP發射。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發送模塊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發送一高層信令或一物理層信令,所述高層信令或所述物理層信令攜帶所述指示信息。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傳輸分集的方式為空間頻率塊碼SFBC-頻率選擇性發送分集FSTD,所述第二傳輸分集的方式為SFBC。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示信息還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數據解調所用的一導頻信號,所述傳輸分集的方式對應的天線端口數目,傳輸所述導頻數據的資源配置信息和所述導頻信號的序列信息。
  39. 一種數據傳輸的裝置,包括: 一存儲器;以及 一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指令以使得所述裝置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0. 一種數據傳輸的裝置,包括: 一存儲器;以及 一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指令以使得所述裝置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2至19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1. 一種計算器程式產品,包括一具有在其上存儲的一指令集合的計算器可讀介質,所述指令集合可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當所述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所述計算器程式產品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2. 一種計算器程式產品,包括一具有在其上存儲的一指令集合的計算器可讀介質,所述指令集合可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當所述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所述計算器程式產品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2至19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3. 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存儲有一程式,所述程式用於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4. 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存儲有一程式,所述程式用於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2至19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6128828A 2016-09-30 2017-08-24 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TWI6852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1214 WO2018058580A1 (zh) 2016-09-30 2016-09-30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PCT/CN2016/101214 2016-09-30
??PCT/CN2016/101214 2016-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092A true TW201815092A (zh) 2018-04-16
TWI685223B TWI685223B (zh) 2020-02-11

Family

ID=61763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8828A TWI685223B (zh) 2016-09-30 2017-08-24 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49208A1 (zh)
EP (1) EP3454476A4 (zh)
CN (1) CN109417405A (zh)
TW (1) TWI685223B (zh)
WO (1) WO20180585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5443A (zh) * 2021-11-17 2023-05-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5709B2 (en) * 2002-06-24 2006-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versity transmission modes for MIMO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0576769C (zh) * 2005-06-07 2009-12-30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自适应多天线分集的装置及其方法
EP1929819B1 (en) * 2005-09-30 2019-08-07 Apple Inc. Initial access channel for scalable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3493427A1 (en) * 2007-07-16 2019-06-05 BlackBerry Limited Providing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254429B1 (en) * 2007-10-02 2012-08-28 Apple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8135359B2 (en) * 2008-01-04 2012-03-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ntenna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EA019287B1 (ru) * 2008-01-18 2014-02-28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ём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передачи/приёма
DK3457586T3 (da) * 2008-02-04 2021-09-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Fremgangsmåde og indretning til overførsel af antennekonfigurations-informationer via maskering
US8144797B2 (en) * 2008-03-25 2012-03-27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QI table for wireless MIMO networks
JP5154295B2 (ja) * 2008-05-02 2013-02-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WO2010130097A1 (zh) * 2009-05-14 2010-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404391B1 (en) * 2009-05-27 2019-01-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indicating number of antennas in network broadcast system
WO2012102652A1 (en) * 2011-01-26 2012-08-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 mode adaptation
US20130064216A1 (en) * 2011-09-12 2013-03-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MRS Association and Signaling for Enhanced PDCCH in LTE Systems
CN104012024B (zh) * 2011-10-14 2018-06-26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向用户设备分配传输模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74446B (zh) * 2013-01-30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6119198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of transmission mode and impact on pdcch blind decodes of ptm (point-to-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10511411B2 (en) * 2018-01-12 2019-12-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ban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8580A1 (zh) 2018-04-05
EP3454476A1 (en) 2019-03-13
EP3454476A4 (en) 2019-06-12
CN109417405A (zh) 2019-03-01
TWI685223B (zh) 2020-02-11
US20190149208A1 (en) 201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7411B2 (en) Beam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EP3038423B1 (en) Antenna system and processing method
US11811481B2 (en) Beam tr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1954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WI692264B (zh) 波束管理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
US10904767B2 (en) Frequency band shar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2012631A1 (zh) 确定波束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564134B2 (en)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JP7319394B2 (ja) 測定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端末、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15190501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TWI685223B (zh) 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CN111510190A (zh)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和基站
TW201916621A (zh) 一種指示ue發射端口數量的方法、ue及網路設備
WO2021013138A1 (zh) 无线网络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83777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multi trp systems
CN115529624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70982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31004A1 (zh) 载波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6250328A (zh) 状态切换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498136A (zh) 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076368B (zh) 一种天线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
EP351511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over
CN113543278A (zh) WiFi热点管理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70702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KR20200017510A (ko) 파일럿 프리코딩 모드를 지시하기 위한 방법, 네트워크 측 장치 및 단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