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6497A - 香味吸嚐器、燃燒型熱源 - Google Patents

香味吸嚐器、燃燒型熱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6497A
TW201806497A TW106121982A TW106121982A TW201806497A TW 201806497 A TW201806497 A TW 201806497A TW 106121982 A TW106121982 A TW 106121982A TW 106121982 A TW106121982 A TW 106121982A TW 201806497 A TW201806497 A TW 2018064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grance
heat source
flavor
activated carbon
type h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1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2726B (zh
Inventor
中野拓磨
秋山健
小田崇
鈴木正昭
山田敦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6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6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2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2726B/zh

Links

Landscapes

  • Cigarettes, Filters, And Manufacturing Of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香味吸嚐器11,係具備:由吸口端12A延伸至前端12B之筒狀固持器12;保持於固持器12內之香味源16;及燃燒型熱源13,係設置於前端12B,含有活性碳且擔載有香料15,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1300m2/g以上。

Description

香味吸嚐器、燃燒型熱源
本發明係關於可由吸口端吸嚐香味之香味吸嚐器,及用於該香味吸嚐器之燃燒型熱源。
日本特表2010-535530號公報揭示蒸餾基底之吸煙物品。該文獻中揭示可在可燃性熱源之後部端面附加1種以上的香味料。
國際公開WO2013/146951號說明書揭示以碳熱源加熱香味產生源而吸嚐香味之香味吸嚐具。
使用者對於此類香味吸嚐器的嗜好多元,而強化製品所保有的香味,係在提供合乎使用者的嗜好之具吸引力製品時為有效的手段。
本發明之一形態之香味吸嚐器係具備:由吸口端延伸至前端之筒狀固持器;保持於前述固持器內之香味源;及燃燒型熱源,係設置於前述前端,含有活性碳且擔載有香料,且BET比表面積為1300m2/g以上。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合乎使用者嗜好之香味吸嚐器。
11‧‧‧香味吸嚐器
12‧‧‧固持器
12A‧‧‧吸口端
12B‧‧‧前端
13‧‧‧燃燒型熱源
14‧‧‧突出部
15‧‧‧香料
16‧‧‧香味源
17‧‧‧杯具
17A‧‧‧段部
18‧‧‧鋁貼合紙
21‧‧‧過濾器部
22‧‧‧膠囊
23‧‧‧第1部分
24‧‧‧第2部分
25‧‧‧底部
25A‧‧‧開孔部
26‧‧‧緣部
27‧‧‧本體部分
28‧‧‧前端面
29‧‧‧基端面
31‧‧‧通氣路
32‧‧‧外周面
33‧‧‧溝部
34‧‧‧第1倒角部
35‧‧‧第2倒角部
36‧‧‧吸口
41‧‧‧第2香料
42‧‧‧擔載部
51‧‧‧第3香料
61‧‧‧測定裝置
62‧‧‧固持器部
63‧‧‧劍橋式過濾器
64‧‧‧自動吸煙器
65‧‧‧空氣採集器
66‧‧‧管
C‧‧‧中心軸
第1圖係將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嚐器以含中心軸C的面裁切表示之剖面圖。
第2圖之斜視圖係表示第1圖所示的香味吸嚐器之燃燒型熱源。
第3圖之斜視圖係表示第2圖所示的香味吸嚐器之燃燒型熱源之製造步驟。
第4圖係表示於燃燒型熱源之突出部擔載各種香料時的藏置試驗結果。
第5圖之示意圖係表示用以測定往主流煙之轉移率之測定裝置。
[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香味吸嚐器之實施形態。該香味吸嚐器係例如以位於前端側之燃燒型熱源加溫香味源,並由吸口側進行吸嚐,藉此讓使用者品嚐來自香味源之香味。
如第1圖、第2圖所示,香味吸嚐器11係具備:由吸口端12A延伸至前端12B之筒狀(圓筒形)固持器12;設置於固持器12之前端12B之燃燒型熱源13;擔 載於燃燒型熱源13之香料15、第2香料41及第3香料51;設置於固持器12內之香味源16;於內部收納香味源16之杯具17;在固持器12內側中介存在於與杯具17的空間之鋁貼合紙18;在固持器12內側設置於吸口端12A側之過濾器部21;及填埋於過濾器部21內部之膠囊22(香料膠囊)。
固持器12係具有:保持燃燒型熱源13及杯具17之第1部分23、及連結第1部分23與位於吸口端12A側之過濾器部21之第2部分24。第1部分23係將紙捲為圓筒形而形成的紙管。第2部分24係外層紙(tipping paper)用紙,該外層紙用紙一般係使用作為附過濾器香菸(紙捲菸香菸)中包覆過濾器部的紙,且將該外層紙用紙捲成為圓筒形而形成第2部分24。鋁貼合紙18一般係將鋁貼合於紙而形成,且與一般的紙相比更提高耐熱性及熱傳導性。藉由該鋁貼合紙18,即使於燃燒型熱源13點火時亦不會燃燒固持器12之第1部分23(紙管)。固持器12之中心軸C與燃燒型熱源13之中心軸C一致。
香味源16係在鄰接燃燒型熱源13之位置設置於燃燒型熱源13的下游處。以由菸草萃取物等所形成的顆粒而構成香味源16。又,香味源16並不限於顆粒,可使用菸草的葉片本身。亦即,香味源16亦可採用香菸中所使用之一般的絲狀細切菸草、鼻菸中所使用之粒狀菸草、卷狀菸草、成型菸草等菸草原料。香味源16可採用在多孔質素材或非多孔質素材之載體擔載有香味者。卷狀菸草係 將薄片狀再生菸草成型為卷狀而獲得,並在內部具有流路。又,成型菸草係藉由將粒狀菸草以模具成型而獲得。使用作為香味源16之菸草原料或載體中可含有所要求的香料。香味源16係例如具有酸性pH。
香味源16之pH分析例如可採用以下方法。首先採集400mg香味源16,添加純水4mL並振動萃取60分鐘。在控制為22℃室溫之實驗室內,將萃取液放置於密閉容器內並進行溫度調和至達到室溫為止,而進行溫度調和。調和後打開蓋子,將於pH計(METTLERTOLEDO公司製:seveneasy S20)之玻璃電極浸於捕集液,並開始測定。pH計事先以pH4.01、6.87、9.21之pH計校正液校正。將感應器之輸出變動於5秒內安定在0.1mV內之點,作為其萃取溶液(香味源16)之pH。又,此香味源16之pH測定方法只為其中一例,當然亦可採用其他手法。
杯具17係以金屬材料形成為有底的圓筒狀。於杯具17之底部25形成有複數個開孔部25A。使用者吸嚐時,菸草香味與空氣一起通過該開孔部25A而往固持器12之下游側被吸引。杯具17之緣部26係朝固持器12之半徑方向外側彎曲,並可卡在固持器12及鋁貼合紙18之前端。於杯具17之內周面設置有與燃燒型熱源13之基端面29抵接之段部17A。杯具17之內周面係可與段部17A一起收容燃燒型熱源13之本體部分27,而保持使燃燒型熱源13不會脫落。
杯具17可為紙製杯具。紙製杯具例如具有 與上述金屬製杯具相同之構造。紙製杯具可使用紙漿射出成型之公知技術製造。具體而言,紙製杯具係藉由將含有紙漿、黏合劑及水之原料混練,注入於經加熱模具並使其乾燥固化而製造。以香味之觀點來看,黏合劑較佳為使用CMC(羧甲基纖維素)或CMC-Na(羧甲基纖維素鈉)。相較於金屬製杯具,紙製杯具有熱對於香味源16之傳導速度較慢之特性。又,紙製杯具可輕量化香味吸嚐器或降低製造成本。
過濾器部21係以香菸一般使用之過濾器而構成。膠囊22亦同樣地為香菸中一般所使用之香料膠囊,並在內部儲藏含有薄荷醇、醛系香料及單萜烯香料等之中至少一種之溶液。其中,尤其醛系香料及單萜烯香料會因與外部空氣接觸而氧化,故較佳為封入於膠囊22內。又,薄荷醇揮散並轉移至燃燒型熱源13時會產生不佳香味,故較佳為封入於膠囊22內。
過濾器部21可以各種類的填充材形成。本實施形態中,過濾器部21例如以纖維素乙酸酯等纖維素系半合成纖維之填充材而構成,但填充材並不限定於此。填充材可使用例如綿、麻、馬尼拉麻(Musa textilis)、椰子、燈心草等植物纖維、羊毛、喀什米爾羊毛等動物纖維、嫘縈(rayon)等纖維素系再生纖維、耐綸、聚酯、丙烯酸酯、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纖維、或組合該等者。過濾器部21之構成要素除了包括上述纖維素乙酸酯纖維之填充物以外,也可為含有木炭(charcoal)之木炭過濾器、或加入木炭 以外之粒狀物之過濾器。又,過濾器部21可為在軸方向連接2個以上相異種類區段而成之多區段構造。
如第2圖所示,燃燒型熱源13(碳熱源)係藉由將含有源自於植物之活性碳、不燃添加物、黏合劑(有機黏合劑或無機黏合劑)、水等之混合物之燃燒材料,以壓錠、壓鑄等方法予以一體成型而形成。燃燒型熱源13係含有活性碳及黏合劑等如蜂窩煤之混合物。燃燒型熱源13係含有在活性碳中所謂的被稱為所謂高活性碳者。高活性碳是指活性碳中以ISO9277:2010、JIS Z 8830:2013規格化且經Brunauer-Emmett-Teller方法(BET法)所測定之比表面積例如為1300m2/g以上者。燃燒型熱源13所使用活性碳係具有含有複數個大孔隙及複數個微孔隙之多孔質構造。
本實施形態之燃燒型熱源13之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例如為1300m2/g以上2500m2/g以下。更佳三燃燒型熱源13之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例如為2000m2/g以上2500m2/g以下。最佳的燃燒型熱源13之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例如為2050m2/g以上2300m2/g以下。因此,本實施形態之燃燒型熱源13所使用的活性碳係分類為高活性碳者,其大孔隙及微孔隙之量較一般的活性碳多。換言之,相較於一般活性碳,本實施形態之燃燒型熱源13所使用之賦活度較一般的活性碳高。亦即,燃燒型熱源13所使用之活性碳係藉由將碳材料進行加熱處理等而去除揮發性雜質,並較一般的活性碳更為提高賦活度而獲得。與香味源 16相異,燃燒型熱源13係例如具有鹼性pH。
燃燒型熱源13可含有10重量%至99重量%之範圍之活性碳。在此,以供給充分的熱量或防止灰掉落等燃燒特性之觀點來看,燃燒型熱源13所含之活性碳之濃度例如較佳為30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更佳係燃燒型熱源13所含的活性碳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45重量%以下。
有機黏合劑可使用例如含有CMC(羧甲基纖維素)、CMC-Na(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鹽、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醇(PVA)、聚乙酸乙烯酯(PVAc)及糖類之至少1種之混合物。
又,無機黏合劑可使用例如精製膨土等礦物系、或膠體二氧化矽、水玻璃、矽酸鈣等二氧化矽系黏合劑。
例如以香味之觀點來看,上述黏合劑較佳為含有1重量%至10重量%之CMC或CMC-Na,更佳為含有1重量%至8重量%之CMC或CMC-Na。
又,不燃添加物可使用例如包含鈉、鉀、鈣、鎂、矽等之碳鹽或氧化物。又,燃燒型熱源13可含有40重量%至89重量%之不燃添加物。
在此,不燃添加物係使用碳酸鈣,燃燒型熱源13較佳為含有40重量%至60重量%之不燃添加物。
以改善燃燒特性為目的,燃燒型熱源13亦可含有1重量%以下比例之氯化鈉等鹼金屬鹽。
如第1圖、第2圖所示,燃燒型熱源13係形成為圓柱形。燃燒型熱源13係具有:保持於固持器12內之本體部分27、由固持器12之前端12B突出之突出部14(露出部)、設置於突出部14之前端面28、與前端面28相對向之基端面29、用以在固持器12內部供給空氣之通氣路31、鄰接前端面28之外周面32、及設置於突出部14之溝部33。通氣路31係沿燃燒型熱源13之中心軸C而設置,且以貫通燃燒型熱源13之方式設置。通氣路31係使前端面28與基端面29連通。通氣路31係以跨越本體部分27及突出部14兩者之方式設置。通氣路31之前端面28側之部分係與溝部33成為一體。外周面32係在對應突出部14之位置形成於燃燒型熱源13周圍。突出部14(露出部)係亦由杯具17之前端突出。
燃燒型熱源13係具有形成於前端面28與外周面32之間之第1倒角部34、及形成於基端面29與外周面32之間之第2倒角部35。藉由第1倒角部34及第2倒角部35,而不易產生燃燒型熱源13之角部中的破裂或缺陷。
由前端面28側觀看,溝部33整體係形成「十」字狀。溝部33之形狀並不限定於「十」字狀。溝部33的條數為任意。又,溝部33整體所形成的形狀可設為任意形狀。例如複數個溝部33可以通氣路31為中心朝向外周面32延伸成放射狀。此時,鄰接之溝部33彼此間所夾的角角度例如可適宜設定為5°以上95°以下之範圍內。 又,本實施形態中,溝部33係以跨越為前端面28與外周面32之方式自該等凹陷而形成。溝部33係以與通氣路31連通之方式設置。燃燒型熱源13在中心軸C方向之溝部33深度(長度)較佳為例如中心軸C方向之全長之1/3至1/5。
燃燒型熱源13較佳為形成如以下尺寸。燃燒型熱源13之全長(中心軸C方向之燃燒型熱源13之長度)例如適宜設定在5mm以上30mm以下之範圍內,更佳為10mm以上20mm以下之範圍內。其中,中心軸C方向之突出部14之長度例如適宜設定於5mm以上15mm以下之範圍內,更佳為5mm以上10mm以下之範圍內。因此,突出部14之長度例如設定在燃燒型熱源13全長之2/3以上4/5以下之範圍內。又,燃燒型熱源13插入杯具17之部分之長度(本體部分27在中心軸C方向之長度,插入長度)係適宜設定在2mm以上10mm以下之範圍內,更佳為2mm以上5mm以下之範圍內。
燃燒型熱源13之直徑(與中心軸C正交的方向之燃燒型熱源13之長度)例如適宜設定在3mm以上15mm以下之範圍內。中心軸C方向之溝部33之深度(長度)例如適宜設定在1mm以上5mm以下之範圍內,更佳為2mm以上4mm以下之範圍內。溝部33之寬度(內徑)W例如適宜設定在0.5mm以上1mm以下之範圍內。
溝部33可由前端面28及外周面32之至少一者凹陷而設置。例如溝部33係可以由前端面28凹陷而 連通於通氣路31之方式設置,並以不於外周面32側開口之方式設置。同樣地,例如溝部33係可以由外周面32凹陷而連通於通氣路31之方式設置,並以不於前端面28側開口之方式設置。後者之情形時,通氣路31較佳為延伸至前端面28,並在前端面28往外部開口。
又,燃燒型熱源13可不具有通氣路31。此時較佳為在固持器12(第1部分23)形成複數個通氣用小孔。使用者吸嚐時,空氣係透過該小孔而供給至固持器12內及位於固持器12內之香味源16。
作為一例,燃燒型熱源13亦可用以下方法製造。混合235.5g高活性碳(BET比表面積:2050m2/g)、323.8g碳酸鈣及28.1g羧甲基纖維素鈉後,加入含有5.4g的氯化鈉之水745.3g,進一步混合。混練該混合物後,以成為外徑6.5mm之圓柱形狀之方式進行擠出成型。乾燥藉由該擠出成型所得之成型物後,裁切為13mm之長度,而獲得一次成型體。以1.0mm直徑的鑽頭,於該一次成型體之中心部設置內徑1.0mm之貫通孔。於該一次成型體之一端面以鑽石刀盤實施十字溝加工。經過該等步驟而完成燃燒型熱源13。
藉此製造燃燒型熱源13,其係具有第2圖所示的形態,含有具有2050m2/gBET的比表面積之活性碳,並具有39.7重量%之活性碳濃度。
本實施形態中,香料15係分別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之前端面28、第1倒角部34及溝部33之內周 面。在燃燒型熱源13之外周面32中擔載有第2香料41。在通氣路31(通氣路31之內周面)中擔載有第3香料51。又,香料15、第2香料41及第3香料51較佳為實質上不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之基端面29及第2倒角部35。但是,由前端面28及第1倒角部34揮散或擴散之香料15可能被吸附而保持於基端面29及第2倒角部35。如此情況時,前端面28及第1倒角部34所含的香料15之量亦大於基端面29及第2倒角部35所含的香料15之量。
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之香料15之量可沿著中心軸C而改變。亦即,本實施形態中,在前端面28及第1倒角部34時香料15的擔載量最多。此時,香料15擔載的量在燃燒型熱源13內部可不為均一。香料15可以從前端面28朝向基端面29而逐漸減少香料15之量之方式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的內部。
第2香料41係擔載於複數個環狀擔載部42,該複數個環狀擔載部42係在中心軸C方向隔著既定間隔而形成於外周面32者。複數個擔載部42在中心軸C方向具有既定寬度並形成為帶狀。擔載部42之形狀並不限定於複數個環狀。擔載部42亦可形成為1個較寬帶狀(環狀)。又,擔載部42之形狀並不限於環狀,例如可設置複數個與中心軸C平行且直線延伸之帶狀擔載部42。此時,擔載部42較佳為與鄰接之其他擔載部42隔有固定間隔而配置。此時,複數個擔載部42係在中心軸C周圍隔有固定間隔而配置。
複數個擔載部42較佳為設置於較前端面28及溝部33更靠基端面29側(吸口端12A側)之處。又,複數個擔載部42較佳為設置於由前端面28離3mm以上之基端面29側(吸口端12A側)。更佳為複數個擔載部42設置於由前端面28離5mm以上之基端面29側(吸口端12A側)。藉由配置該等擔載部42,即使使用者在前端面28附近進行點火時,也可將香料15配置於不會因點火而暴露於火之位置。尤其在擔載部42擔載會因點火而失去香氣之香料15時,如此配置係有用的。又,擔載部42之形狀並不限定於複數個環狀。擔載部42亦可形成為1個較寬帶狀(環狀)。
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之第2香料41之量可沿著燃燒型熱源13之半徑方向而改變。亦即,本實施形態中,在外周面32時第2香料41的擔載量最多。此時,第2香料41之擔載量在燃燒型熱源13內部可不為均一。第2香料41可以從外周面32朝向中心軸C而逐漸減少香料15的量之方式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的內部。
本實施形態中,香料15、第2香料41及第3香料51互相相異。香料15係例如以茴香腦構成,但可為茴香腦以外之香料。亦即,香料15可含有選自由2-蒎烯、β-香茅醇、乙酸沈香酯、檸檬烯、大茴香醛、4-萜品醇、2-β-蒎烯、茉莉酮(jasmon)、檜烯、沈香醇、1,8-桉油醇(1,8-cineol)、苯乙醇、及肉豆蔻醚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香料15之茴香腦之蒸氣壓為0.07mmHg(25℃)。第2 香料41係例如以檸檬烯構成,但可為檸檬烯以外之香料。亦即,第2香料41可含有選自由茴香腦、2-蒎烯、β-香茅醇、乙酸沈香酯、大茴香醛、4-萜品醇、2-β-蒎烯、茉莉酮、檜烯、沈香醇、1,8-桉油醇、苯乙醇、及肉豆蔻醚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第2香料之41檸檬烯(d-檸檬烯)之蒸氣壓為1.44mmHg(25℃)。第3香料51係以沈香醇構成,但可為沈香醇以外之香料。亦即,第3香料51可含有選自由茴香腦、2-蒎烯、β-香茅醇、乙酸沈香酯、檸檬烯、大茴香醛、4-萜品醇、2-β-蒎烯、茉莉酮、檜烯、1,8-桉油醇、苯乙醇、及肉豆蔻醚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第3香料51之沈香醇之蒸氣壓為0.16mmHg(25℃)。此所稱「相異」的概念並非僅指化合物的種類相異。「相異」的概念中,當香料係混合複數種化合物而構成香料時,則亦包括:(1)作為香料構成要素之化合物種類(組合)相異之情形、及(2)作為香料構成要素之化合物種類(組合)相同但化合物摻配比率互相相異之情形。
香料15可與第2香料41或第3香料51相同。第2香料41可與第3香料51相同。香料15、第2香料41、及第3香料51可混合複數種香料而構成。本實施形態中,香料15、第2香料41及第3香料51係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但可適宜選擇是否設置該等3種類之香料。作為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可不設置香料15、第2香料41及第3香料51中任1者以上。
於燃燒型熱源13之前端面28擔載香料15 之方法可採用各種方法。例如第3圖所示,可以與前端面28相對向之方式配置噴嘴,如第3圖箭頭所示,由該噴嘴起,將含有香料15的溶液的液滴由噴嘴向前端面28及第1倒角部34吐出(滴入),使含有香料15的溶液附著於前端面28及第1倒角部34。含有香料15的溶液可吐出於前端面28之整體,也可部分吐出於前端面28之一部分。例如較佳為為了不使香料15附著在對應通氣路31之部分(通氣路31及界定通氣路31之外緣的壁部),而將含有香料15的溶液的液滴吐出於偏離對應通氣路31之部分的位置。該液係由前端面28浸透至燃燒型熱源13內部,藉此使香料15被擔載於前端面28附近。或者可握住燃燒型熱源13之外周面32之基端面29側的位置,將燃燒型熱源13之前端面28、第1倒角部34及溝部33浸漬於含有香料15的溶液既定時間,藉此可在前端面28、第1倒角部34及溝部33擔載香料15。又,可將前端面28壓附於含有香料15之彈性多孔質體(例如海綿),藉此在前端面28及第1倒角部31附近擔載香料15。又,吐出含有香料15的溶液的液滴時可利用噴墨方式。
於燃燒型熱源13之外周面32擔載第2香料41之方法可採用各種方法。例如,準備將一部分已浸漬於含有第2香料41的溶液之複數個微小的輥互相串聯排列而成者。各輥的旋轉方向為與複數個輥串聯排列時的方向交差之方向。對於如上述構成之複數個輥,以從上側跨越之方式配置燃燒型熱源13,並在該等複數個輥上旋轉燃燒型 熱源13。藉此以於外周面32形成複數個帶狀(環狀)擔載部42之方式,可轉印(塗布)第2香料41。或者,藉由對於進行旋轉之燃燒型熱源13而從接近外周面32之噴嘴連續地塗布較高黏度之含有第2香料41的溶液,亦可使第2香料41擔載於外周面32。又,將第2香料41塗布於外周面32而在外周面32擔載第2香料41之方法,係可採用噴墨方式等各種方法。
第3香料51係例如用以下方法擔載於通氣路31。亦即,以與通氣路31相對向之方式配置噴嘴,如第3圖之虛線箭頭所示般,由該噴嘴吐出(滴入)含有第3香料51的溶液之液滴。藉此在通氣路31之內周面附著含有第3香料51的溶液,並使該液浸透於燃燒型熱源13內部,藉此使第3香料51擔載於通氣路31之內周面附近。含有第3香料51的溶液之吐出可與吐出含有香料15的溶液同時進行,也可與吐出含有香料15的溶液錯開時間進行。
又,如上所述,關於含有香料15、第2香料41及第3香料51的溶液之液滴吐出(塗布),主要說明使每個香料分別附著,但可利用噴墨方式一次性地進行該等香料之塗布。
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嚐器11之作用。在燃燒型熱源13點火時及點火後,使用者可藉由點火源或來自燃燒型熱源13之熱,而感受到前端面28所散發之香氣(外香)。
使用者在燃燒型熱源13之前端面28附近點進行火,若使用者開始吸嚐,則燃燒型熱源13會發熱至既定溫度(例如250℃至900℃),藉由來自燃燒型熱源13之熱加溫香味源16。藉此散發香味源16所含的成分,並透過過濾器部21到達使用者的嘴。藉此,使用者可品嚐香味源16之香味。此時,擔載於前端面28之香料係與周邊的空氣一起透過通氣路31而導入至固持器12內部,並在杯具17內與香味源16釋出之成分混合,經由過濾器部21到達使用者的嘴。因此,使用者可透過主流煙所含的內香之形式感受擔載於前端面28之香料15。更進一步,使用者視需要亦可用手指擠壓膠囊22,藉此改變主流煙之香吸味。又,在此所述內香係透過經過嘴(口腔)後傳遞至鼻(鼻腔)之香料成分所感受到的香氣。又,外香係透過不經由嘴(口腔)而傳遞至鼻(鼻腔)之香料成分所感受到的香氣。
使用者進行既定時間吸嚐,當燃燒型熱源13燃燒盡或香味源16的香吸味消失時,便結束吸嚐。此時,燃燒型熱源13之灰不會掉落至地面,而保持於固持器12之前端,故對周邊環境的負擔較小。又,與以往的紙捲菸(香菸)相比,由香味吸嚐器11產生的煙顯著減少,故對周邊環境的負擔較小。
(實施例) [實施例1] [藏置試驗結果] (燃燒型熱源之製造)
根據與上述實施形態所記載的方法相同之方法而製造燃燒型熱源13。藉此製造燃燒型熱源13,其係具有第2圖所示的形態,含有具有2050m2/gBET的比表面積之活性碳,並具有39.7重量%之活性碳濃度。
(試驗結果)
接著參照第4圖說明在以本實施形態之高活性碳所構成之燃燒型熱源13擔載各種香料並進行藏置試驗後之結果。在用於藏置試驗之燃燒型熱源13中,係對本實施形態之高活性碳之燃燒型熱源13之前端面28、第1倒角部34及溝部33之內周面吐出(滴入)含有香料的溶液,並在前端面28、第1倒角部34及溝部33之內周面擔載香料。在溫度40℃之開放系統放置已擔載香料之燃燒型熱源13,在4週後分析殘存香料之殘存率。具體而言,將燃燒型熱源13置入添加有內部標準液之乙醇,將燃燒型熱源13振盪20小時,進行過濾而藉此獲得樣品液。以GC/MS分析該樣品液。藉此獲得燃燒型熱源13所殘存的香料之定量值。根據燃燒型熱源13所殘存之香料的量及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之香料的量而求出殘存率(重量%)。香料殘存率之結果表示於第4圖的表中。第4圖所示之表的香料中,顯示大致70%至100%之殘存率,第4圖所示的表中之香料中,較佳的香料係顯示80%以上之殘存率。
另一方面,以不使用高活性碳而使用通常 的碳並於其擔載香料而成之燃燒型熱源作為比較例。比較例之藏置試驗結果中,存在有殘存率大幅降低之香料成分。其原因認為是賦活度低的碳中,大孔隙及微孔隙的數量不充分,可吸附香料的位置較少。因此,比較例中,香料會隨著時間經過而揮散,使香料殘存率大幅降低。因此認為,使用高活性碳作為燃燒型熱源,對於提高香料之藏置安定性為有效的。
上述實施形態中係以茴香腦作為香料15、檸檬烯作為第2香料41、沈香醇作為第3香料51。但香料15可以茴香腦以外之第4圖的表中之其他香料構成。又,第2香料41亦可以檸檬烯以外之第4圖的表中之其他香料構成。第3香料51亦可以沈香醇以外之第4圖的表中之其他香料構成。
[實施例2] [往主流煙之轉移率之測定結果] (燃燒型熱源之製造)
根據與上述實施形態所記載的方法相同之方法而製造燃燒型熱源13。藉此製造燃燒型熱源13,其係具有第2圖所示的形態,含有具有2050m2/gBET的比表面積之活性碳,並具有39.7重量%之活性碳濃度。
(測定結果)
使用第5圖所示的測定裝置61,測定擔載於本實施形 態之高活性碳之燃燒型熱源13之香料(茴香腦)往主流煙之轉移率。使用測定裝置61,測定裝置61係具有:保持香味吸嚐器11之吸口端12A之固持器部62(香菸固持器)、設置於固持器部62的下游側之劍橋式過濾器(cambridge filter)63、設置於劍橋式過濾器63的下游側之空氣採集器65、連接自動吸煙器64與空氣採集器65之管66、及設置於空氣採集器65的下游之自動吸煙器64。於空氣採集器65內部係保持添加有內部標準液之甲醇。
香料往主流煙之轉移率係以以下順序測定。
以下述條件使用自動吸煙器64來吸煙香味吸嚐器11。
如上述表所示方式設定自動吸煙器64之吸煙條件。例如以時間為橫軸、壓力降低為縱軸時,在1次抽吸之吸嚐中,香味吸嚐器11之固持器12內之壓力降低曲線係成為所謂的鐘型(在吸嚐時間內中間時點為壓力降低最大)。如上述表所示,吸煙開始的時間間隔為30秒。吸煙時間(Duration)為2秒。因此,該吸煙條件中係以吸煙時間2秒→非吸煙時間28秒→吸煙時間2秒→非吸煙時間28秒之方式交替重複吸煙時間及非吸煙時間。又,1次吸煙所吸入的煙之體積為55ml。抽吸次數設為15次(確認到 燃燒型熱源之紅熱為12次+3次)。
以如此吸煙條件進行吸煙並使用劍橋式過濾器63来捕集煙。將該劍橋式過濾器63置入添加有內部標準液之甲醇,粉碎劍橋式過濾器63並振盪,經過過濾而獲得樣品液。以GC/MS分析該樣品液。藉此獲得由劍橋式過濾器63所捕集的香料之定量值。
同樣地,針對通過劍橋式過濾器63之煙,亦用置入添加有內部標準液之甲醇的空氣採集器65進行捕集。以GC/MS分析由空氣採集器65所得之樣品液。藉此獲得由空氣採集器65所捕集的香料之定量值。
又,附著於管66的內壁之煙亦以以下要領回收。首先,將管66弄碎後,置入於添加有內部標準液之甲醇。將其振盪並過濾,而獲得樣品液。以GC/MS分析該樣品液。藉此獲得附著於管66的內壁之香料之定量值。GC/MS係用下表2所示的條件進行。
以劍橋式過濾器63所捕集的香料之定量值、空氣採集器65所捕的集香料之定量值、及附著於管66的內壁之香料之定量值之和,作為轉移至主流煙之香料的重量。香料對於主流煙之轉移率可用以下數學式計算。
(轉移率)(%)={(劍橋式過濾器63所捕集的香料之定量值)+(空氣採集器65所捕集的香料之定量值)+(附著於管66的內壁之香料之定量值)}/(燃燒型熱源13中香料的總重量)…式(1)
作為一例,表示使用茴香腦作為香料時以如此方法計算轉移率之結果。
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之香料的總重量為3075μg(對應式(1)之分母)。另一方面,轉移至主流煙之香料的總重量為42.77μg(對應式(1)之分子)。因此,使用茴香腦作為香料時,茴香腦往主流煙之轉移率以式(1)求為1.39%。
由上述本實施形態、藏置試驗結果及往主流煙之轉移率之測定結果可得以下結論。亦即,香味吸嚐器11係具備:由吸口端12A延伸至前端12B之筒狀固持器12;保持於固持器12內之香味源16;燃燒型熱源13,係設置於前端12B,含有活性碳且擔載有香料,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1300m2/g以上2500m2/g以下。
根據該構成,燃燒型熱源13係可使用含有所謂的高活性碳者。藉此,藉由高活性碳之大量含有大孔隙及微孔隙之多孔質構造,而在燃燒型熱源13中吸附香 料,可大量確保可長期間安定地保持香料之位置。藉此可實現在藏置後香料殘存率亦高之附香料之燃燒型熱源13,及具備該燃燒型熱源13之香味吸嚐器11。因此可提供合乎使用者的嗜好之具吸引力的製品。又,根據上述構成而可藉由高活性碳之多孔質構造來提高點火性,可實現容易點火之香味吸嚐器11。又,藉由高活性碳之多孔質構造可提高燃燒型熱源13之燃燒性,可在燃燒型熱源13持續安定燃燒。又,根據上述構成,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2500m2/g以下,故可實現具有充分強度之燃燒型熱源13。藉此可防止燃燒型熱源13變得脆弱。
此時,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2000m2/g以上2500m2/g以下。根據該構成,即使在所謂的高活性碳中,亦可使用賦活度較高者,可進一步長期間安定地保持香料。藉此可實現一種即使在藏置後香料殘存率亦較高之香味吸嚐器11,該香味吸嚐器11係具備附香料之燃燒型熱源13。又,可進一步提高燃燒型熱源13之點火性及燃燒性。
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2050m2/g以上2300m2/g以下。一般若高活性碳之賦活度變高(BET比表面積變大),則有製造成本增加之傾向。根據該構成可實現一種具備燃燒型熱源13之香味吸嚐器11,該燃燒型熱源13在所謂的高活性碳中亦賦活度較高,可長期間安定地保持香料且製造成本不會過高。
燃燒型熱源13所含之前述活性碳之濃度為 30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燃燒型熱源13所含有的碳量中係存在必要充分的量。亦即,燃燒型熱源13所含有之碳量過多時,有所產生的熱量過大之問題,在燃燒型熱源13所含有的碳量過少時,有無法獲得充分的熱量之問題。如上述構成,燃燒型熱源13所含的活性碳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時,可對香味源16供給充分的熱量。藉此可以適當溫度加溫香味源16,並從香味源16有效率地取出成分並到達使用者的口腔內。又,燃燒型熱源13所含的活性碳之濃度為60重量%以下時,可降低伴隨燃燒之灰飛散,並可降低主流煙中所含之一氧化碳的量。
燃燒型熱源13所含之前述活性碳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45重量%以下。根據該構成,可進一步實現具有適當碳含量(活性碳含量)之燃燒型熱源13。藉此可進一步確實防止產生香味源16之溫度過於提高、或施加於香味源16之熱量不足的情況。又,根據上述構成,可實現降低灰飛散量及降低主流煙中所含之一氧化碳量。
燃燒型熱源13係具有由固持器12之前端12B突出之突出部14,前述香料係擔載於突出部14。根據該構成,不僅使擔載於突出部14之香料導入至主流煙,發揮內香的作用,並且以未導入至主流煙的狀態直接到達使用者的鼻子,發揮外香的作用。尤其,以嘴銜住香味吸嚐器11時,燃燒型熱源13之突出部14係配置於接近使用者的鼻子之位置,故即使為少量之香料15,香氣(外香)亦可有效率地到達使用者鼻子。藉由該等可實現合乎使用者的 嗜好之香味吸嚐器11。
突出部14係具有前端面28,香料15係擔載於前端面28。根據該構成,可將香料15擔載於被使用者握持的可能性較低之前端面28,即使使用者在吸嚐香味吸嚐器11前握持燃燒型熱源13之外周面32時,亦可防止香調15轉移至使用者的手指等不良情形。
具備過濾器部21,其係設置於固持器12內之吸口端12A側並具有香料膠囊。根據該構成可藉由弄碎香料膠囊而改變主流煙之香吸味。藉此可提供合乎使用者的嗜好之更具吸引力之製品。又,可以將被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時會因熱而分解或揮發之香料保持於香料膠囊內。藉此,根據香料之特性而可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或擔載於香料膠囊內,可進一步提高製品在設計香料時之自由度(增加香料之選擇)。
前述香料膠囊內封入有薄荷醇、醛系香料及單萜烯香料中之至少一種。發明人等係於燃燒型熱源13擔載薄荷醇,並進行確認香味之試驗,結果確認會產生如金屬之不佳香味。又,亦確認醛系香料及單萜烯香料會因與外氣接觸而氧化變質。根據上述構成,可在不損及被廣泛使用在紙捲菸(香菸)之薄荷醇、醛系香料及單萜烯香料之風味的情況下,進一步與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之其他香料相互作用,而實現具有理想香吸味之香味吸嚐器11。又,於香料膠囊內封入薄荷醇時,薄荷醇係密閉於香料膠囊內,故藏置時薄荷醇不會揮散而轉移至燃燒型熱源13。 又,有關擔載於燃燒型熱源13時會產生不佳香味之香料等,可以使其擔載於香料膠囊內等因應香料特性來適宜設計製品。藉此可進一步提高製品在設計香料時之自由度(增加香料之選擇)。
香味吸嚐器11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實施階段中,在不超出其主旨的範圍內可改變構成要素並具體化。例如,固持器12之形狀並不限於圓筒形,例如可為四角筒狀、剖面惰圓形之筒狀、或具有其他具有多邊形剖面(六角形、八角形等)之筒狀,自不需贅言。
以下彙整出較佳的實施形態。
[1]一種香味吸嚐器,係具備:由吸口端延伸至前端之筒狀固持器;保持於前述固持器內之香味源;及燃燒型熱源,係設置於前述前端,含有活性碳且擔載有香料,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1300m2/g以上2500m2/g以下。
[2]如[1]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2000m2/g以上2500m2/g以下。
[3]如[2]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2050m2/g以上2300m2/g以下。
[4]如[1]至[3]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所含的前述活性碳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
[5]如[4]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所含的前述活性碳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45重量%以下。
[6]如[1]至[5]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 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由前述固持器之前述前端突出之突出部,前述香料係擔載於前述突出部。
[7]如[6]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突出部係具有前端面,前述香料係擔載於前述前端面。
[8]如[7]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突出部具有鄰接前述前端面之外周面及擔載於前述外周面之第2香料。
[9]如[8]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2香料係與前述香料相同。
[10]如[8]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2香料係與前述香料相異。
[11]如[8]至[10]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外周面具有擔載有前述香料之環狀擔載部。
[12]如[6]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突出部係具有外周面,前述香料係擔載於前述外周面。
[13]如[6]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突出部係具有前端面及鄰接前述前端面之外周面;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於前述固持器的內部供給空氣之通氣路、及由前述前端面及前述外周面之至少一者凹陷而設置於前述突出部,並與前述通氣路連通之溝部;前述香料係擔載於前述溝部。
[14]如[13]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香料係擔載於前述前端面。
[15]如[13]或[14]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突出部係具有擔載於前述外周面之第2香料。
[16]如[15]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2香料係 與前述香料相同。
[17]如[15]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2香料係與前述香料相異。
[18]如[15]至[17]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外周面係具有擔載有前述第2香料之環狀擔載部。
[19]如[13]至[18]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通氣路係擔載第3香料。
[20]如[19]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3香料係與前述香料相同。
[21]如[19]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3香料係與前述香料相異。
[22]如[1]至[21]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香料係含有選自由茴香腦、2-蒎烯、β-香茅醇、乙酸沈香酯、檸檬烯、大茴香醛、4-萜品醇、2-β-蒎烯、茉莉酮、檜烯、沈香醇、1,8-桉油醇、苯乙醇、及肉豆蔻醚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
[23]如[8]至[11]及[15]至[18]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2香料係含有選自由茴香腦、2-蒎烯、β-香茅醇、乙酸沈香酯、檸檬烯、大茴香醛、4-萜品醇、2-β-蒎烯、茉莉酮、檜烯、沈香醇、1,8-桉油醇、苯乙醇、及肉豆蔻醚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
[24]如[19]至[21]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第3香料係含有選自由茴香腦、2-蒎烯、β-香茅醇、乙酸沈香酯、檸檬烯、大茴香醛、4-萜品醇、2-β-蒎烯、 茉莉酮、檜烯、沈香醇、1,8-桉油醇、苯乙醇、及肉豆蔻醚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
[24]如[1]至[23]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圓柱形。
[25]如[1]至[24]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前端面、與前述前端面相對向之基端面、及連結前述前端面與前述基端面之外周面,前述前端面係在與前述外周面鄰接之位置具有倒角部。
[26]如[1]至[25]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由前述固持器之前述前端突出之突出部,前述香料係不擔載於與前述突出部之前端面相對向之前述突出部之基端面。
[27]如[1]至[26]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具備過濾器部,該過濾器部係設置在前述固持器內之前述吸口端側且具有香料膠囊。
[28]如[27]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在前述香料膠囊內封入有薄荷醇、醛系香料及單萜烯香料中之至少一種。
[29]如[27]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在前述香料膠囊內封入有薄荷醇。
[30]如[1]至[29]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固持器為紙筒。
[31]如[1]至[30]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更具備貼合於前述固持器的內側之鋁。
[32]如[1]至[31]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 述香味源為菸草原料。
[33]如[1]至[32]中任1項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更具備杯具,該杯具係於內部收納有前述香味源,且以朝向前述前端側開口的方向插入前述固持器內,並於底部具有開孔部。
[34]如[33]所記載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杯具為金屬製或紙製者。
[35]一種燃燒型熱源,係設置於香味吸嚐器之前端,含有活性碳且擔載有香料,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1300m2/g以上者。
[36]如[35]所記載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1300m2/g以上2500m2/g以下。
[37]如[36]所記載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2000m2/g以上2500m2/g以下。
[38]如[37]所記載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2050m2/g以上2300m2/g以下。
[39]如[35]至[38]中任1項所記載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所含的前述活性碳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
[40]如[39]所記載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所含的前述活性碳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45重量%以下。

Claims (10)

  1. 一種香味吸嚐器,係具備:由吸口端延伸至前端之筒狀固持器;保持於前述固持器內之香味源;燃燒型熱源,係設置於前述前端,含有活性碳且擔載有香料,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1300m2/g以上2500m2/g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2000m2/g以上2500m2/g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2050m2/g以上2300m2/g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所含的前述活性碳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所含的前述活性碳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45重量%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由前述固持器之前述前端突出之突出部;前述香料係擔載於前述突出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突出部係具有前端面;前述香料係擔載於前述前端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具備過濾器部,該過濾器部係設置於前述固持器內之前述吸口端側且具有香料膠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香料膠囊內封入有薄荷醇、醛系香料及單萜烯香料中之至少一種。
  10. 一種燃燒型熱源,係設置於香味吸嚐器之前端,含有活性碳且擔載有香料,前述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為1300m2/g以上。
TW106121982A 2016-07-01 2017-06-30 香味吸嚐器、燃燒型熱源 TWI682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1585 2016-07-01
JP2016131585 2016-07-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6497A true TW201806497A (zh) 2018-03-01
TWI682726B TWI682726B (zh) 2020-01-21

Family

ID=6218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982A TWI682726B (zh) 2016-07-01 2017-06-30 香味吸嚐器、燃燒型熱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272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9665A (en) * 1987-01-23 1989-04-11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Aerosol delivery article
US8464726B2 (en) * 2009-08-24 2013-06-18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Segmented smoking article with insulation mat
JP5851604B2 (ja) * 2012-06-08 2016-02-03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香味吸引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2726B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6694B2 (ja) 香味吸引器、燃焼型熱源
JP2019528784A (ja) 保持器
TWI682726B (zh) 香味吸嚐器、燃燒型熱源
TWI682728B (zh) 香味吸嚐器及燃燒型熱源的製造方法
TWI693029B (zh) 香味吸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