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42827A - 電漿液產生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漿液產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42827A
TW201742827A TW106100191A TW106100191A TW201742827A TW 201742827 A TW201742827 A TW 201742827A TW 106100191 A TW106100191 A TW 106100191A TW 106100191 A TW106100191 A TW 106100191A TW 201742827 A TW201742827 A TW 2017428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module
plasma generating
voltage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0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盧仁傑
蕭詠稜
盧盈霖
Original Assignee
拜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拜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拜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0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742827A/zh
Publication of TW201742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2827A/zh

Links

Landscapes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電漿液產生裝置。電漿液產生裝置包括一電漿產生模組、一驅動電路、一調控模組以及一混合機構。驅動電路與電漿產生模組耦接,並驅動電漿產生模組產生一第一種電漿粒子與一第二種電漿粒子。調控模組與驅動電路耦接,調控模組控制驅動電路,進而調控電漿產生模組產生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的比例。混合機構連接電漿產生模組並混合第一種電漿粒子、第二種電漿粒子及一液體,以產生一電漿液。

Description

電漿液產生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產生裝置,特別關於一種電漿(Plasma)液產生裝置。
目前電漿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種產業上。但是,現今發展最為成熟的電漿技術多在真空製程下進行,不過,於真空製程下進行具有諸多的缺點,例如抽真空耗費時間、真空設備與維護賈昂貴、物品尺寸受限於腔體大小、無法進行線上連續製程等。由於常壓電漿(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技術無上述限制,設備與操作成本低、產生電漿的速度快,可適用於連續式的製程操作,因此已是產學界積極研究的項目之一。其中,將電漿技術應用於美容、醫學方面已是最時髦及最有前景的應用之一。
為了讓皮膚恢復彈性與光彩,從第一代的雷射科技,進入到脈衝光、電波,每次都引發一波醫療美容的新風潮,現在,電漿活膚不僅可殺菌,增加皮膚的膠原蛋白,也可重新再生彈力纖維細胞,因此帶給愛美人士前所未有的新體驗。不過,現今的電漿活膚療程只能在醫療院所中進行,一般人無法在日常生活中自行以電漿技術進行活膚療程。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可產生具有美容、殺菌效果的電漿液,使一般人於日常生活中就可進行活膚療程的電漿液產生裝置。
本發明提出一種電漿液產生裝置,包括一電漿產生模組、一驅動電路、一調控模組以及一混合機構。驅動電路與電漿產生模組耦接,並驅動電漿產生模組產生一第一種電漿粒子與一第二種電漿粒子。調控模組與驅動電路耦接並控制驅動電路,進而調控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之間從電漿產生模組的一產生比例。混合機構連接該電漿產生模組 並混合第一種電漿粒子及第二種電漿粒子於一液體,以產生一電漿液。
在實施例中,第一種電漿粒子為臭氧,第二種電漿粒子為硝酸根離子。
在實施例中,驅動電路係輸出一驅動電壓至電漿產生模組,其中當驅動電壓的一頻率較高時,在產生比例中,硝酸根離子多於臭氧;當驅動電壓的頻率較低時,在產生比例中,臭氧多於硝酸根離子。
在實施例中,電漿液產生裝置更包括一電源模組,其輸出一供應電壓至驅動電路。
在實施例中,驅動電路包含一電壓頻率調整器、一升壓器以及一電壓轉換器。電壓頻率調整器依據從調控器輸出的一調控訊號產生一調控頻率;電壓轉換器耦接電源模組及電壓頻率調整器,並根據供應電壓及調控頻率輸出驅動電壓;升壓器將驅動電壓升壓並輸出至電漿產生模組。
在實施例中,電源模組包含一水力發電機,液體流經水力發電機以產生供應電壓。
在實施例中,調控模組包含一調控器,調控器例如是一觸控螢幕或一旋鈕。
在實施例中,電漿產生模組具有至少一常壓電漿產生器,常壓電漿產生器包含一第一電極與一第二電極,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相對而設。
在實施例中,第一電極為平板狀,第二電極具有至少一孔洞,且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是由孔洞流入混合機構。
在實施例中,混合機構包含一文氏管及與文氏管連接之一進水口與一出水口,第二電極設置於文氏管鄰近出水口的管路上。
在實施例中,電漿產生模組包含一第一常壓電漿產生器及一第二常壓電漿產生器。第一常壓電漿產生器配置來在產生比例中產生較多的第一種電漿粒子;第二常壓電漿產生器配置來在產生比例中產生較多的第二種電漿粒子。
在實施例中,電漿液產生裝置更包括一耐水外殼,耐水外殼容置電漿產生模組、驅動電路以及混合機構,調控模組設置於耐水外殼。
在實施例中,一精簡型自動力電漿液產生裝置包括至少一常壓電漿產生器、一水力發電機、一驅動電路、一調控模組、一混合機構、以及一耐水外殼。水力發電機藉由流經的一液體輸出一供應電壓;驅動電路耦接常壓電漿產生器及水力發電機,並將供應電壓轉換為一高電壓,且利用高電壓驅動常壓電漿產生器產生一臭氧電漿粒子與一硝酸根電漿粒子;調控模組與驅動電路耦接並控制驅動電路,進而調控臭氧電漿粒子與硝酸根電漿粒子之間從電漿產生模組的一產生比例;混合機構連接電漿產生模組,並混合臭氧電漿粒子及硝酸根電漿粒子於液體,以產生一電漿液;耐水外殼容置常壓電漿產生器、水力發電機、驅動電路以及混合機構,調控模組設置於耐水外殼。
承上所述,於本發明之電漿液產生裝置中,驅動電路與電漿產生模組耦接,並驅動電漿產生模組產生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另外,調控模組與驅動電路耦接,並可控制驅動電路,進而調控電漿產生模組產生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的比例。此外,混合機構混合第一種電漿粒子、第二種電漿粒子及液體,以產生電漿液。因此,本發明的電漿液產生裝置可因應使用者的需求而產生具有美容、殺菌效果的電漿液,使一般人於日常生活中就可進行活膚療程。
1、3‧‧‧電漿液產生裝置
11、11a、31、36‧‧‧電漿產生模組
111、112‧‧‧電漿產生器
1111、1121‧‧‧第一電極
1112、1122‧‧‧第二電極
12、32‧‧‧驅動電路
121‧‧‧電壓頻率調整器
122‧‧‧升壓器
124‧‧‧電壓轉換器
13、33‧‧‧調控模組
14、34‧‧‧混合機構
141‧‧‧文氏管
142‧‧‧進水口
143‧‧‧出水口
15、35‧‧‧電源模組
151‧‧‧水力發電機
21‧‧‧牆壁
22‧‧‧出水機構
23‧‧‧水塔
Ain‧‧‧進氣
AS‧‧‧調控訊號
f‧‧‧調控頻率
h‧‧‧孔洞
S1、S2‧‧‧驅動訊號
V‧‧‧供應電壓
V1‧‧‧第一電壓
V2‧‧‧第二電壓
Win‧‧‧進水
Wout‧‧‧出水
圖1為一實施例之電漿液產生裝置的方塊圖。
圖2為一實施例之電漿液產生裝置的方塊圖。
圖3及圖4為電漿產生模組與混合機構的示意圖。
圖5及圖6分別為電漿液產生裝置的應用示意圖。
圖7為一實施例之電漿液產生裝置的方塊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電漿液產生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另外,本發明所有實施態樣的圖示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實尺寸與比例。此外,以下實施例的內容中所稱的方位「上」及「下」只是用來表示相對的位置關係。再者, 一個元件形成在另一個元件「上」、「之上」、「下」或「之下」可包括實施例中的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直接接觸,或也可包括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之間還有其他額外元件使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無直接接觸。
請參照圖1所示,其為一實施例之一種電漿液產生裝置1的方塊圖。
電漿液產生裝置1包括一電漿產生模組11、一驅動電路12、一調控模組13以及一混合機構14。另外,電漿液產生裝置1更包括一電源模組15。
電漿產生模組11具有至少一電漿產生器,電漿產生器可將進入的空氣(簡稱進氣,以Ain表示)離子化後產生至少一第一種電漿粒子與一第二種電漿粒子。空氣主要成分為氧氣以及氮氣,經電漿產生器離子化後所產生的電漿可包括臭氧(O3)、硝酸根離子(NO3 -)等等。其中,第一種電漿粒子例如但不限於為臭氧(O3),而第二種電漿粒子例如但不限於為硝酸根離子(NO3 -)。臭氧可用來殺菌,而硝酸根離子因具有微酸性,可用來去除皮膚的角質層。若在日常生活中用含有這二種電漿粒子的水來進行皮膚的清潔(如洗澡或洗臉),則不僅具有美容、殺菌的效果,而且於日常生活中就可進行。
本實施例之電漿產生模組11是利用「常壓電漿」技術,將電壓提高至幾千伏特或以上,使空氣中的電子在兩次碰撞間的有限距離累積內獲得足夠的電量,以進行離子化反應而產生電漿。常壓電漿產生技術是在一大氣壓下產生電漿的方式,不需要低壓電漿產生技術的真空腔體和幫浦來維持低壓的環境,因此,常壓電漿產生技術具有經濟、效率的優點,並能應用在一般消費者產品。
電漿產生器例如是常壓電漿產生器,例如為噴射式電漿(plasma jet)、介電質放電(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電暈放電(corona discharge)、電漿炬(plasma torch)等等。本實施例的電漿產生器例如但不限於利用介電質放電(DBD)技術而產生電漿,介電質放電技術是使用高電壓電,並在電極間加入絕緣板以穩定電漿的介電質放電技術。
驅動電路12與電漿產生模組11耦接,並驅動電漿產生模組 11產生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而調控模組13與驅動電路12耦接,並可控制驅動電路12進而調控從電漿產生模組11所產生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之間的一產生比例。換言之,使用者可因應其使用需求,透過調控模組13來調整驅動訊號的設定(例如頻率、電壓、強度或波形等等),以調整電漿產生模組11所產生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的產生比例,進而調控電漿液中的電漿粒子的比例。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種電漿粒子為臭氧(O3),第二種電漿粒子為硝酸根離子(NO3 -)。對電漿產生模組11施以不同的驅動方式或驅動特性將產生不同比例的電漿粒子,使用者可操作調控模組13來調整電漿產生模組11的驅動方式或驅動特性,藉以調整電漿離子的產生比例。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想要加強殺菌效果時,則可透過調控模組13的調整來提高電漿離子中的臭氧的比例,因而有較多的臭氧混入至電漿液中;當使用者想要加強去角質能力時,則可透過調控模組13的調整來提高電漿離子中的硝酸根離子的比例,因而有較多的硝酸根離子混入至電漿液中。
另外,調控模組13包含一調控器,調控器例如是一觸控螢幕或一旋鈕,調控器可當作前述調控模組13並發揮前述調控模組13的功能。以調控器是觸控螢幕來說,使用者可在觸控螢幕上操作並利用觸控方式調整,而使調控模組13輸出調控訊號;以調控器是旋鈕來說,使用者可利用旋鈕調整而使調控模組13輸出調控訊號。調控訊號輸入至驅動電路12以調整驅動訊號的設定。另外,驅動電路12可依據調控訊號控制電漿產生模組11,進而調控電漿產生模組11所產生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之間的產生比例。
混合機構14是液氣混合機構,混合機構14連接電漿產生模組11,並可將上述的第一種電漿粒子及第二種電漿粒子混合於一液體,以產生電漿液。在本實施例中,液體例如為水,且進入混合機構14的進水以Win表示,在與電漿粒子混合後,流出混合機構14的出水以Wout表示。混合機構14是將電漿產生模組11中含有電漿粒子的氣體引入至液體中,引入的過程中液體會產生微氣泡。故電漿液是溶有至少二種電漿粒子及微氣泡的水,其可供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直接進行活膚療程。
電源模組15是作為電源供應源,電源模組15可輸出一供應電壓給驅動電路12使用。電源模組15輸出的電壓可為直流電或交流電,電源模組15可因應輸出入的電壓具有變壓器、變頻器、整流器或逆變器等元件。另外,若調控模組13包括電子式元件,電源模組15亦可輸出供應電壓至調控模組13。
請參照圖2所示,其為一實施例的電漿液產生裝置1的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源模組15包含一水力發電機151。液體混入電漿粒子之前,其先流經水力發電機151使水力發電機151輸出供應電壓V。水力發電機151是利用進水Win的壓力與流速來推動葉輪片而產生電力,只要將家中的水管接入水力發電機151的入口而提供水流,就可輸出電壓供應給設備使用。舉例來說,水力發電機151輸出的供應電壓V例如為DC 12伏特,輸出功率例如為10瓦,以供應驅動電路12及調控模組13的電力。在不同實施例中,電源模組15可不包含水力發電機151而是連接市電。
另外,電漿液產生裝置1更包括一外殼,且電漿產生模組11、驅動電路12、混合機構14及電源模組15皆設置於外殼內。於此,水力發電機151例如是微型發電機,電漿產生模組11例如是小尺寸的介電質放電設備,其外殼係為耐水外殼。因此,整個電漿液產生裝置1係精簡尺寸,所佔空間不大,可以不需外接電源(不用接插頭)而自供電,可裝在浴室或用在清潔應用。此外,調控模組13可設置於外殼,以供使用者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驅動電路12包含一電壓頻率調整器121、一升壓器122及一電壓轉換器124。電壓頻率調整器121依據從調控模組13輸出的一調控訊號AS產生一調控頻率f,電壓轉換器124耦接電源模組15及電壓頻率調整器121,其可根據供應電壓V及調控頻率f輸出驅動電壓(第一電壓V1)。而升壓器122可將驅動電壓(第一電壓V1)升壓並輸出第二電壓V2至電漿產生模組11。
在本實施例中,電漿產生模組11可依據不同的調控頻率f產生不同比例的電漿粒子。其中,不同的頻率範圍的驅動電壓所產生的第 一種電漿粒子(O3)與第二種電漿粒子(NO3 -)的比例不同。舉例來說,當驅動電壓(第二電壓V2)的頻率較高時,在電漿粒子的產生比例中,硝酸根離子多於臭氧;當驅動電壓(第二電壓V2)的頻率較低時,在電漿粒子的產生比例中,臭氧多於硝酸根離子,但並不以此為限。
舉例來說,臭氧的產生量不依驅動電壓的頻率而有大改變,氮氣的解離量則會因為驅動電壓的頻率的增加而提高。舉例來說,當驅動電壓(第二電壓V2)的頻率在0.5kHz~5kHz時,在電漿粒子的產生比例中,臭氧多於硝酸根離子,所需要的電壓可以少於5kV。當驅動電壓(第二電壓V2)的頻率大於10kHz時,相較於低頻率,氮氣的解離量會提高。以解離的氮和氮氣的比例來看,驅動電壓的頻率在15kHz時,解離出的氮氣含量相對其他頻率較少,但頻率繼續再增加時,解離出的氮氣含量也會再增加。也就是說,在較高的頻率,例如驅動電壓(第二電壓V2)的頻率大於15kHz時,可產生較多的硝酸根離子,硝酸根離子將多於臭氧。
另外,利用介電質放電(DBD)的技術來產生電漿需要高電壓的交流電,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先透過直流轉交流(DC/AC)之電壓轉換電路124將水力發電機151輸出之直流的供應電壓V轉換成交流的第一電壓V1後,再利用升壓器122將第一電壓V1升壓後輸出高電壓的第二電壓V2給電漿產生模組11使用。電漿產生模組11所需的電壓值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與第一種電漿粒子、第二種電漿粒子的種類而有所不同。其中,電漿產生模組11的操作頻率可介於1~40kHz,而峰對峰(peak-to-peak)電壓值可由數干到數萬不等。
因此,藉由調控調控模組13所輸出的調控訊號AS,可調控電漿產生模組11產生進入混合機構14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的比例,進而調控混入水中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之間的比例。
另外,請參照圖3及圖4所示,其為電漿產生模組11與混合機構14的示意圖。
如圖3所示,本實施態樣之電漿產生模組11具有一電漿產生器111(例如為常壓電漿產生器),電漿產生器111包含一第一電極1111 與一第二電極1112,第一電極1111與第二電極1112相對而設,而交流電壓(驅動電壓)可輸入第一電極1111與第二電極1112,使第一電極1111與第二電極1112之間產生一高電場,而空氣可進入第一電極1111與第二電極1112之間所形成的腔室中,以藉由高電場來使進氣(Ain)產生離子化而產生第一種電漿粒子(O3)及第二種電漿粒子(NO3 -)。其中,第一電極1111可為平板狀,而第二電極1112具有至少一孔洞h。於此,第二電極1112是以具有複數孔洞h的網狀電極板為例。另外,第二電極1111是配合混合機構14的管路形狀,兩者相互連結,且電漿產生器111產生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是由該些孔洞h進入混合機構14的管路中。因此,可利用第一電極1111與第二電極1112的電壓差、該些孔洞h的截面積、水流速度與流量來控制進入電漿產生器111的進氣量及產生的電漿量。
本實施態樣的混合機構14包含一文氏管141、一進水口142與一出水口143,進水口142與出水口143連接文氏管141,且第二電極1112是設置於文氏管141鄰近出水口143的管路上。於此,文氏管141鄰近出水口143的管路上亦具有與該些孔洞h對應的孔洞,使含有第一種電漿粒子(O3)及第二種電漿粒子(NO3 -)的氣體可進入文氏管141內。文氏管141是利用白努利原理(Bernoulli's Principle),當水由進水口142流入而由出水口143流出時,由於管路的截面由大變小,變小的管路流速增大而壓強降低,形成負壓,因此,含有第一種電漿粒子(O3)及第二種電漿粒子(NO3 -)的氣體可通過該些孔洞h被吸入文氏管141內,這些電漿粒子再溶於水中。其中,進入電漿產生器111的空氣量取決於文氏管141吸走多少含有電漿粒子的空氣,且當水的流速與流量變大時,進入電漿產生器111的空氣量、電漿產生器111所產生的電漿量及文氏管141吸走的空氣(含電漿粒子)量亦相對變大(即水量調大,可增加電漿粒子與電漿液的量)。
另外,電漿產生模組可包括多個電漿產生器。如圖4所示,本實施態樣之電漿產生模組11a具有二個電漿產生器111、112。電漿產生器111、112的第二電極1112、1122分別設置於文氏管141鄰近出水口143管路的兩側上。藉由兩台的電漿產生器111、112,可產生較多的電漿粒子,使流出出水口143的出水Wout(電漿液)具有較多的電漿粒子。
此外,再說明的是,可於混合機構14的出水口143處加裝能量礦石,讓電漿液流經能量礦石後再供使用者使用。其中,能量礦石可使水產生震動而變成活水,使水分子較小,含氧量增加。在一實施例中,能量礦石例如為麥飯石,可溶出礦物質,並對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如Pb、Hg、Cr、Cd、As)、有機質、病菌等有毒、有害物質有較強的吸附作用,以淨化水質。
另外,請分別參照圖5及圖6所示,其分別為本發明不同實施例之電漿液產生裝置的應用示意圖。
如圖5所示,在一實施例中,連接電漿液產生裝置1與水塔23之間的管路例如可穿過牆壁21,以將電漿液產生裝置1安裝於室內(如浴室)。透過水塔23供水給電漿液產生裝置1,並且透過一出水機構22與混合機構14連接後,使得電漿液產生裝置1產生的電漿液可由出水機構22噴出供使用者使用(例如用於洗澡、洗臉)。其中,出水機構22例如為可噴出20微米的微氣泡蓮蓬頭。微氣泡蓮蓬頭可達到皮膚的深層潔淨,以加強電漿液對皮膚的美容、殺菌效果。
或者,如圖6所示,也可將電漿液產生裝置1安裝於水塔23的出口管路上,再將電漿液產生裝置1的出水管路拉到需要之處,例如家中有三間浴室,則三間浴室都可流出具有第一種電漿粒子(O3)與第二種電漿粒子(NO3 -)的電漿液,以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另外,請參照圖7所示,其為一實施例之電漿液產生裝置3的方塊圖。
電漿液產生裝置3包括電漿產生模組31、驅動電路32、調控模組33、混合機構34及電源模組35,其具體技術特徵可分別參照上述的電漿產生模組11、驅動電路12、調控模組13、混合機構14及電源模組15,不再贅述。
與電漿液產生裝置1不同的是,除了電漿產生模組31之外,本實施例之電漿液產生裝置3更包括另一電漿產生模組36,而驅動電路32可以個別驅動電漿產生模組31與電漿產生模組36,以對不同的電漿產生模組31、36施以不同的驅動方式。其中,調控模組33可控制驅動電路32分 別輸出個別的驅動訊號S1、S2至電漿產生模組31、36,進而分別調控電漿產生模組31與電漿產生模組36所產生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的比例。
舉例來說,電漿產生模組31包括至少一電漿產生器(第一常壓電漿產生器),電漿產生模組36包括至少一電漿產生器(第二常壓電漿產生器),這些電漿產生模組(或電漿產生器)可配置為不同的設定而分為數組。例如,電漿產生模組31為第一組,電漿產生模組36為第二組。第一組電漿產生模組31的電漿產生器係配置來產生較多的第一種電漿粒子(O3),第二組電漿產生模組36的電漿產生器係配置來產生較多的第二種電漿粒子(NO3 -)。因此,電漿產生模組31所產生的電漿粒子中,硝酸根離子多於臭氧;電漿產生模組36所產生的電漿粒子中,臭氧多於硝酸根離子。因此,直接控制各電漿產生模組31、36的電漿產生總量(例如電壓值、驅動期間),也能達到調整比例的效果。
前述預設的配置可以是:電漿產生器可以是介電質放電,第一組電漿產生模組31的電漿產生器預設是以較高頻率的電壓來驅動,第二組電漿產生模組36的電漿產生器預設是以較低頻率的電壓來驅動。
另外,除了頻率以外,預設的配置可以是關於催化劑的設置,二個電漿產生模組31、36的電漿產生器上可設有不同的催化劑,不同的催化劑利於不同的電漿粒子產生。例如:第一組電漿產生模組31的電漿產生器上設有利於第一種電漿粒子(O3)產生的催化劑;第二組電漿產生模組36的電漿產生器上設有利於第二種電漿粒子(NO3 -)產生的催化劑。
綜上所述,於本發明之電漿液產生裝置中,驅動電路與電漿產生模組耦接,並驅動電漿產生模組產生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另外,調控模組與驅動電路耦接,並可控制驅動電路,進而調控電漿產生模組產生的第一種電漿粒子與第二種電漿粒子的比例。此外,混合機構混合第一種電漿粒子、第二種電漿粒子及液體,以產生電漿液。因此,本發明的電漿液產生裝置可因應使用者的需求而產生具有美容、殺菌效果的電漿液,使一般人於日常生活中就可進行活膚療程。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 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電漿液產生裝置
11‧‧‧電漿產生模組
12‧‧‧驅動電路
13‧‧‧調控模組
14‧‧‧混合機構
15‧‧‧電源模組
Ain‧‧‧進氣
Win‧‧‧進水
Wout‧‧‧出水

Claims (10)

  1. 一種電漿液產生裝置,包括:一電漿產生模組;一驅動電路,與該電漿產生模組耦接,並輸出一驅動電壓至該電漿產生模組以驅動該電漿產生模組產生一第一種電漿粒子與一第二種電漿粒子;一調控模組,與該驅動電路耦接並控制該驅動電路,進而調控該第一種電漿粒子與該第二種電漿粒子之間從該電漿產生模組的一產生比例;以及一混合機構,連接該電漿產生模組並混合該第一種電漿粒子及該第二種電漿粒子於一液體,以產生一電漿液;其中當該驅動電壓的一頻率較高時,在該產生比例中,該第二種電漿粒子多於該第一種電漿粒子;當該驅動電壓的該頻率較低時,在該產生比例中,該第一種電漿粒子多於該第二種電漿粒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漿液產生裝置,其中該第一種電漿粒子為臭氧,該第二種電漿粒子為硝酸根離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漿液產生裝置,更包括:一電源模組,輸出一供應電壓至該驅動電路;其中該驅動電路包含:一電壓頻率調整器,依據從該調控器輸出的一調控訊號產生一調控頻率;一電壓轉換器,耦接該電源模組及該電壓頻率調整器,並根據該供應電壓及該調控頻率輸出該驅動電壓;以及一升壓器,將該驅動電壓升壓並輸出至該電漿產生模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漿液產生裝置,其中該電源模組包含一水力發電機,該液體流經該水力發電機以輸出該供應電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漿液產生裝置,其中該電漿產生模組具有至少一常壓電漿產生器,該常壓電漿產生器包含一第一電極與一第二電極,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相對而設,該第一電極為平板狀,該第 二電極具有至少一孔洞,且該第一種電漿粒子與該第二種電漿粒子是由該孔洞流入該混合機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漿液產生裝置,其中該混合機構包含一文氏管及與該文氏管連接之一進水口與一出水口,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文氏管鄰近該出水口的管路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漿液產生裝置,其中,係利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電壓差、該孔洞的截面積、該液體的流速與流量來控制進入該常壓電漿產生器的進氣量及產生的電漿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漿液產生裝置,其中該電漿產生模組包含:一第一常壓電漿產生器,配置來在該產生比例中產生較多的該第一種電漿粒子;及一第二常壓電漿產生器,配置來在該產生比例中產生較多的該第二種電漿粒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漿液產生裝置,更包括:一耐水外殼,容置該電漿產生模組、該驅動電路以及該混合機構,該調控模組設置於該耐水外殼。
  10. 一種精簡型自動力電漿液產生裝置,包括:至少一常壓電漿產生器;一水力發電機,藉由流經的一液體輸出一供應電壓;一驅動電路,與該常壓電漿產生器及該水力發電機耦接,並將該供應電壓轉換為一高電壓,且利用該高電壓驅動該常壓電漿產生器產生一臭氧電漿粒子與一硝酸根電漿粒子;一調控模組,與該驅動電路耦接並控制該驅動電路,進而調控該臭氧電漿粒子與該硝酸根電漿粒子之間從該電漿產生模組的一產生比例;一混合機構,連接該電漿產生模組,並混合該臭氧電漿粒子及該硝酸根電漿粒子於該液體,以產生一電漿液;以及一耐水外殼,容置該常壓電漿產生器、該水力發電機、該驅動電路以 及該混合機構,該調控模組設置於該耐水外殼。
TW106100191A 2016-06-06 2016-06-06 電漿液產生裝置 TW201742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0191A TW201742827A (zh) 2016-06-06 2016-06-06 電漿液產生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0191A TW201742827A (zh) 2016-06-06 2016-06-06 電漿液產生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2827A true TW201742827A (zh) 2017-12-16

Family

ID=61230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0191A TW201742827A (zh) 2016-06-06 2016-06-06 電漿液產生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7428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6106B (zh) * 2019-01-25 2020-02-21 國立清華大學 場發射手持式常壓電漿產生裝置
TWI766703B (zh) * 2021-05-27 2022-06-01 凱撒衛浴股份有限公司 電漿液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6106B (zh) * 2019-01-25 2020-02-21 國立清華大學 場發射手持式常壓電漿產生裝置
TWI766703B (zh) * 2021-05-27 2022-06-01 凱撒衛浴股份有限公司 電漿液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1693B (zh) 電漿液產生裝置
RU2012157826A (ru) Плазмен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радикала, а также очис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й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рибор с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TW201742827A (zh) 電漿液產生裝置
TWI601694B (zh) 電漿液產生裝置
MXPA04003262A (es) Agua del alto desempeno que contiene metales del grupo del titanio, y metodo y aparato para su produccion.
KR20140120471A (ko) 녹조 및 수질 정화 복합 시스템
RU20141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дезинфицирующего агента
Udhayakumar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high-frequency high-voltage power supply for ozone generator system using embedded controller
Facta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photovoltaic and simple resonant power converter for high frequency discharge application
CN112492736A (zh)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的多功能杀菌消毒装置
KR100406459B1 (ko) 이중 주파수를 이용한 오존 발생량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JPH02296704A (ja) 太陽電池付きオゾン発生装置
KR102086335B1 (ko) 주파수 가변에 의해 오존 발생량을 제어할 수 있는 오존 발생장치
KR101112210B1 (ko) 하나의 전극을 이용한 이온발생장치
RU2166475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дезинфекции помещений
Wang et al. Design of New Submerged Ozone Generator
CN216143930U (zh) 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
JP2662656B2 (ja) オゾン発生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アッシング方法
RU51015U1 (ru) Реактор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жидкости
Takaki et 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pulsed power technology
KR100710831B1 (ko) 아크젯 전원 장치
Miichi et al. Ozone generation by discharge inside bubbles in water
Udhayakumar et al. High-frequency high-voltage power supply for ozone generator system
TW202315674A (zh) 電漿微細氣泡液產生設備
RU2069169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озон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