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40750A - 頻譜管理裝置和方法、電子裝置和方法以及無線通信系統 - Google Patents

頻譜管理裝置和方法、電子裝置和方法以及無線通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40750A
TW201740750A TW106101572A TW106101572A TW201740750A TW 201740750 A TW201740750 A TW 201740750A TW 106101572 A TW106101572 A TW 106101572A TW 106101572 A TW106101572 A TW 106101572A TW 201740750 A TW201740750 A TW 2017407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ectrum
secondary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ic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1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8981B (zh
Inventor
孫晨
Original Assignee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40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0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8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898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種頻譜管理裝置和方法、電子裝置和方法以及無線通信系統,該頻譜管理裝置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被配置成: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其中,該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根據調整的結果確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以使得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根據重分組資訊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以及根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進行優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優化頻譜利用效率,提高系統性能。

Description

頻譜管理裝置和方法、電子裝置和方法以及無線通信系統
本發明一般地係關於無線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係關於一種頻譜管理裝置和方法、電子裝置和方法以及無線通信系統,其藉由對次系統設備的分組進行優化以使得次系統設備按組請求可用頻譜資源,從而優化頻譜利用效率。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頻譜資源越來越緊張,而現有研究表明,已分配的授權頻譜的資源利用率普遍不高,認知無線電技術作為軟體無線電技術的一個智慧化演進,是一種提高頻譜實際利用率的關鍵技術。認知無線電技術的引入,雖然可以改善頻譜資源緊張的問題,但由於在相同頻段下發射不同的調變信號,未授權的認知無線電設備(未授權使用者或次系統設備)發出的信號對同頻段的授權使用者(主系統設備)或者對頻譜資源有低優先順序使用權的次系統設備發出的信號對於對同頻段的頻譜資 源具有高優先順序使用權的次系統設備有可能產生干擾,因此需要建立認知引擎(cognitive engine)及頻譜協調器等頻譜管理裝置,使用先進的演算法來管理各次系統設備的發射頻譜,以保證主系統設備或高優先順序次系統設備的通信不會受到有害的干擾。
通常地,次系統設備從地理位置資料庫獲取其所在位置對應的頻譜資源。在使用這些頻譜資源的時候,由於某些次系統設備可能獲取的頻譜資源在同一個頻段因而發生干擾。這些次系統設備將所獲得的頻譜資源的資訊以及干擾資訊彙報給頻譜管理裝置,頻譜管理裝置可以利用現有的頻譜管理演算法,對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進行調整以避免干擾。然而,頻譜管理裝置的調整必須限制在次系統設備從地理位置資料庫獲得的可用頻譜資源的範圍內,因此,頻譜管理裝置對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的優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頻譜資源利用效率,並且在一些情況下這種調整甚至無法滿足預定的系統性能要求。也就是說,可用頻譜資源成為了對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的限制條件。
圖1是示出共存管理受可用頻譜資源的限制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傳輸功率上限虛線所指示的傳輸功率為次系統設備在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內工作的最大傳輸功率,而實際傳輸功率虛線所指示的傳輸功率為頻譜管理裝置在傳輸功率上限內藉由共存管理為該次系統設備所分配的實際最大傳輸功率以避免次系統間的干 擾。可以看出,在不改變傳輸功率上限的情況下,無論頻譜管理裝置如何對頻譜資源利用進行優化,次系統設備的最大實際傳輸功率也不可能超過傳輸功率上限的限制,而這種頻譜資源配置可能往往並不是對頻譜資源的最佳利用。
在下文中給出了關於本發明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於本發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應當理解,這個概述並不是關於本發明的全部概述,並不是意圖用來確定本發明的關鍵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用來限定本發明的範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關於本發明的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後給出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
鑒於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頻譜管理裝置和方法、電子裝置和方法以及無線通信系統,其藉由對次系統設備的分組進行優化以使得次系統設備根據優化後的分組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從而能夠克服次系統設備按照固定分組或者單獨地請求可用頻譜資源而導致的對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的限制。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頻譜管理裝置,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被配置成: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其中,該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 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根據調整的結果確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以使得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根據重分組資訊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以及根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進行優化。
根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可用頻譜資源包括3.5GHz頻帶,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包括公民寬頻無線電服務設備(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Device,CBSD),並且地理位置資料庫包括頻譜接入系統(Spectrum Access System,SAS)。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頻譜管理裝置包括IEEE 802.19系統中的共存管理器(Coexistence Manager,CM)或者3.5GHz系統中負責共存管理的模組。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共存管理請求還包括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頻譜需求資訊和移動性資訊中的一個或多個。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根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頻譜需求資訊和移動性資訊至少之一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根據頻譜需求資訊而確定調整後的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 備的分組對地理位置資料庫的存取順序。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根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而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包括在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中或者是直接來自地理位置資料庫的。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頻譜管理裝置還包括:記憶體,被配置成儲存預定頻譜資源計算方式,其中,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利用預定頻譜資源計算方式、根據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計算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並根據所計算的可用頻譜資源和預定性能要求而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利用從地理位置資料庫獲得的預定頻譜資源計算方式、根據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計算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並根據所計算的可用頻譜資源和預定性能要求而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重分組資訊包括以下中的一個或多個: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分組標識、組頻譜請求起始時間和週期。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重分組資訊還包括與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代理設備資訊,以使得同組的次系統設備藉由相同的代理設備按組向地理位置資料庫 請求可用頻譜資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還根據來自其它頻譜管理裝置的、其它頻譜管理裝置所管理的次系統設備的資訊和代理設備資訊,與其它頻譜管理裝置協調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和其它頻譜管理裝置所管理的次系統設備的分組,以使得同組的次系統設備藉由相同的代理設備按組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頻譜管理裝置和地理位置資料庫整合在一起。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重分組資訊包括在重配置命令中。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頻譜管理裝置還包括:通信單元,被配置成執行資料收發操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次系統設備中的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器,處理器被配置成:產生要發送至頻譜管理率裝置的共存管理請求,該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根據來自頻譜管理裝置的重分組資訊,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重分組資訊是頻譜管理裝置藉由回應於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而產生的;以及基於頻譜管理裝置根據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而進行的頻譜使用優化處理,控制次系統設備 在所分配的頻譜資源內進行操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代理設備中的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被配置成: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請求,按組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其中,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是頻譜管理裝置根據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和預定性能要求而重新分組的,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以及確定包括再次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頻譜回應以通知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包括:地理位置資料庫;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被配置成:產生要發送至頻譜管理裝置的共存管理請求,該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根據來自頻譜管理裝置的重分組資訊,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以及基於頻譜管理裝置根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而進行的頻譜使用優化處理,在所分配的頻譜資源內進行操作;以及頻譜管理裝置,被配置成:回應於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根據調整的結果確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以及根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對 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進行優化。
根據本發明的其它方面,還提供了與上述裝置實施例對應的頻譜管理方法、次系統設備中的方法和代理設備中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其它方面,還提供了用於實現上述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或相應裝置的功能的電腦程式代碼和電腦程式產品以及其上記錄有該用於實現上述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電腦程式代碼的電腦可讀儲存介質。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藉由對次系統設備的分組進行調整從而按照優化後的分組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可以進一步優化頻譜資源利用率,提高系統性能。
在下面的說明書部分中給出本發明實施例的其它方面,其中,詳細說明用於充分地公開本發明實施例的較佳實施例,而不對其施加限定。
500‧‧‧頻譜管理裝置
502‧‧‧分組調整單元
504‧‧‧重分組資訊確定單元
506‧‧‧頻譜使用優化單元
900‧‧‧電子裝置
902‧‧‧共存管理請求單元
904‧‧‧可用頻譜請求單元
906‧‧‧控制單元
1100‧‧‧無線通訊系統
1102‧‧‧地理位置資料庫
1104‧‧‧次系統設備
1106‧‧‧頻譜管理裝置
1108‧‧‧代理設備
1700‧‧‧通用個人電腦
1701‧‧‧中央處理單元(CPU)
1702‧‧‧唯讀記憶體(ROM)
1703‧‧‧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1704‧‧‧匯流排
1705‧‧‧輸入/輸出介面
1706‧‧‧輸入部分
1707‧‧‧輸出部分
1708‧‧‧儲存部分
1709‧‧‧通信部分
1710‧‧‧驅動器
1711‧‧‧可拆卸介質
1800‧‧‧eNB
1810‧‧‧天線
1820‧‧‧基地台設備
1821‧‧‧控制器
1822‧‧‧記憶體
1823‧‧‧網路介面
1824‧‧‧核心網
1825‧‧‧無線通信介面
1826‧‧‧基帶(BB)處理器
1827‧‧‧RF電路
1930‧‧‧eNB
1940‧‧‧天線
1950‧‧‧基地台設備
1951‧‧‧控制器
1952‧‧‧記憶體
1953‧‧‧網路介面
1954‧‧‧核心網
1955‧‧‧無線通信介面
1956‧‧‧BB處理器
1957‧‧‧連接介面
1960‧‧‧RRH
1961‧‧‧連接介面
1963‧‧‧無線通信介面
1964‧‧‧RF電路
2000‧‧‧智慧型電話
2001‧‧‧處理器
2002‧‧‧記憶體
2003‧‧‧儲存裝置
2004‧‧‧外部連接介面
2006‧‧‧攝像裝置
2007‧‧‧感測器
2008‧‧‧麥克風
2009‧‧‧輸入裝置
2010‧‧‧顯示裝置
2011‧‧‧揚聲器
2012‧‧‧無線通信介面
2013‧‧‧BB處理器
2014‧‧‧RF電路
2015‧‧‧天線開關
2016‧‧‧天線
2017‧‧‧匯流排
2018‧‧‧電池
2019‧‧‧輔助控制器
本發明可以藉由參考下文中結合附圖所給出的詳細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圖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圖連同下面的詳細說明一起包含在本說明書中並形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用來進一步舉例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和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和優點。其中:圖1顯示共存管理受可用頻譜資源的限制的示意圖; 圖2顯示3.5GHz系統的一個架構示例的示意圖;圖3顯示將3.5GHz系統與IEEE 802.19系統相結合的系統框架的示例的示意圖;圖4顯示根據本發明的技術的原理的示意圖;圖5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頻譜管理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方塊圖;圖6顯示各個次系統對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的示意圖;圖7顯示在存在多個代理設備的情況下的共存管理的示意圖;圖8顯示在存在多個頻譜管理裝置的情況下的共存管理的示意圖;圖9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次系統設備中的電子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方塊圖;圖10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代理設備中的電子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方塊圖;圖11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配置示例的方塊圖;圖12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應用場景的示意圖;圖13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用於共存管理的信令交互過程的流程圖;圖14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頻譜管理方法的過程示例的流程圖;圖15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次系統設備中的方 法的過程示例的流程圖;圖16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代理設備中的方法的過程示例的流程圖;圖17顯示作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可採用的資訊處理設備的個人電腦的示例結構的方塊圖;圖18顯示可以應用本發明的技術的演進型節點(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方塊圖;圖19顯示可以應用本發明的技術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方塊圖;圖20顯示可以應用本發明的技術的智慧型電話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方塊圖;以及圖21顯示可以應用本發明的技術的汽車導航設備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方塊圖。
在下文中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進行描述。為了清楚和簡明起見,在說明書中並未描述實際實施方式的所有特徵。然而,應該瞭解,在開發任何這種實際實施例的過程中必須做出很多特定於實施方式的決定,以便實現開發人員的具體目標,例如,符合與系統及業務相關的那些限制條件,並且這些限制條件可能會隨著實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此外,還應該瞭解,雖然開發工作有可能是非常複雜和費時的,但對得益於本發明內容的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這種開發工作僅僅是例行的任務。
在此,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細節而模糊了本發明,在附圖中僅僅示出了與根據本發明的方案密切相關的設備結構和/或處理步驟,而省略了與本發明關係不大的其它細節。
這裡,在具體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前,為了便於對本發明的理解,將給出本發明中的一些概念的簡要介紹。
主系統和次系統
主系統是對頻譜資源具有合法使用權的系統,主系統中可以有主基地台/主接入點以及一個或多個使用者(主使用者)。次系統,在一些文獻中也稱為認知無線電設備,只能在不對主系統使用其頻譜通信造成有害干擾的前提下機會性地使用該頻譜,次系統中可以有次系統設備,包括次基地台/次接入點以及一個或多個使用者(次使用者)。次系統可以是沒有頻譜使用權的通信系統,例如,機會性利用3.5GHz頻段資源進行通信的次系統(下文中也稱為3.5GHz系統),又例如機會性利用wifi/雷達頻段資源進行通信的LTE通信系統,又例如機會性利用廣播電視頻段資源的wifi通信系統。可替選地,次系統也可以是具有頻譜使用權的系統,但是在頻譜使用上具有比主系統低的優先順序別。例如,營運商在部署新的基地台以提供新服務的時候,已有基地台以及提供的服務被作為主系統而具有頻譜使用優先權,新的基地台以及提供的服務被作為次系統而具有較低優先順序的頻譜使用權。
這種主次系統共存的通信方式要求次系統的應用不會對主系統甚至高優先順序次系統的應用造成不良影響,換言之,次系統的頻譜利用所造成的影響能被控制在主系統容許的範圍之內,進一步地,在高優先順序次系統容許的範圍之內。在保證對主系統和/或高優先順序次系統的干擾在一定範圍內、即不超過其干擾門限的情況下,多個次系統可以對可供主系統和/或高優先順序次系統使用的頻譜資源進行使用。
應指出,在次系統區分高低優先順序的應用場景中,由於優先將資源分給高優先順序次系統,低優先順序次系統對高優先順序次系統沒有正在佔用的資源可以進行機會性使用,因此,在這樣的示例中也可以將高優先順序的次系統視為主系統。
地理位置資料庫(GLDB)
目前對主系統保護的一種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將主系統的覆蓋資訊存放在資料庫(例如地理位置資料庫(GLDB)或者認知引擎資料庫)中。這個資料庫還儲存有例如主系統所能容許的干擾界限、主系統對頻譜資源的使用情況等主系統資訊。同一區域內的次系統在開始利用同一區域內的主系統的頻譜之前首先要存取該資料庫並提交次系統的狀態資訊,例如位置資訊、頻譜發射範本(spectrum emission mask)、傳輸頻寬和載波頻率等等。然後,資料庫根據次系統的狀態資訊計算次系統對主系統 的干擾量,並且根據所計算的當前狀態下的次系統對主系統的干擾量來計算當前狀態下的次系統的預計可用頻譜資源。地理位置資料庫的定義及其確定預計可用頻譜資源的具體方法是現有技術,例如可以參見參考文獻“Draft of ECC report: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the operation of white space devices under geo-location approach”,CEPT,ECC186,2013年1月,在此省略了其詳細描述。
頻譜協調器(Spectrum Coordinator)
如上所述的,認知無線電中通常藉由地理位置資料庫對主系統的正常工作進行保護,次系統可以直接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從而獲取可用的頻譜資源。在進一步發展的技術中,在次系統側還設置了頻譜協調器,主要用於管理/協調次系統之間的共存(例如,當多個位置接近的次系統都希望使用主系統頻譜資源時,頻譜協調器需要進行協調),從而提高次系統的通信品質及頻譜利用效率。具體地,頻譜協調器收集其管理的次系統的資訊並請求資料庫計算可用資源,在獲取可用資源後,基於各個次系統的例如優先順序、QoS需求在可用頻譜資源的範圍內對相應資源的使用進行調整並分配至各個次系統。
應指出,在現有的認知無線電技術中,頻譜協調器和地理位置資料庫可分開設置也可集中設置。地理位置資料庫主要用於根據次系統的地理位置等狀態資訊而計算不會 干擾主系統的可用頻譜資源,而頻譜協調器主要用於管理/協調次系統之間的共存(例如,當多個位置接近的次系統都希望使用主系統頻譜資源時,頻譜協調器需要進行協調)。
在3.5GHz系統中,作為次系統設備的CBSD可以藉由區域代理伺服器按組或者單獨地直接向作為地理位置資料庫的SAS請求可用頻譜資源,SAS可對CBSD的頻譜使用進行授權和管理。圖2示出了3.5GHz系統的一個架構示例。如圖2所示,該系統可包括作為地理位置資料庫的SAS、可以通知SAS的主系統(informing incumbent)、儲存主系統資訊和頻譜資源計算方式的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資料庫、區域代理伺服器和作為次系統設備的CBSD,其中,SAS可包括環境感知能力(Environmental Sensing Capability,ESC),CBSD可按組藉由區域代理伺服器存取SAS或者也可以直接存取SAS,並且CBSD可以可選地包括環境感知能力。
另一方面,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正在開發一種共存管理系統以優化次系統設備的頻譜利用,該系統在下文中可稱為IEEE 802.19系統。如果將IEEE 802.19系統與上述3.5GHz系統相結合,則IEEE 802.19的共存管理器(Coexistence Manager,CM)可以對3.5GHz系統中的CBSD進行共存管理,以優化其頻譜利用。圖3示出了將3.5GHz系統與IEEE 802.19系統相結 合的系統框架的示例。
應指出,儘管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以下描述中,以3.5GHz系統和IEEE 802.19系統的結合為例來描述本發明的技術,但是應理解,本發明顯然並不限於此,而是可應用於任何需要共存管理的次系統(例如,上述LTE系統或者wifi系統)以及能夠實現本發明的共存管理功能的頻譜管理裝置。
下面,將參照圖4至圖20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首先,將參照圖4簡要描述本發明的原理。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技術的原理的示意圖。
如上所述,通常地,頻譜管理裝置根據次系統設備按照既定分組所請求的或者單獨地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對次系統設備進行共存管理,而這種共存管理往往受到可用頻譜資源的限制而無法使得頻譜資源利用達到最優。由於即使對於相同數目的次系統設備,這些次系統設備單獨地或者以不同的分組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也會獲得不同的可用頻譜資源配置結果,因此,考慮可以藉由對次系統設備的分組進行調整來優化各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從而頻譜管理裝置可以在優化後的可用頻譜資源的範圍內進行共存管理,以優化系統性能。
區別於現有的頻譜管理方式,其中,頻譜管理裝置僅根據所獲得的次系統資訊(包括可用頻譜資源資訊)而進行共存管理,這相當於一種開環控制方式,然而,根據本 發明的實施例的共存管理相當於一種閉環控制方式。具體地,如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頻譜管理裝置可以根據基於當前分組的共存管理結果和預定的性能要求而進行分組優化,將分組優化結果回饋給次系統設備,從而次系統設備可以根據優化後的分組再次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然後頻譜管理裝置可以根據次系統設備基於優化後的分組再次請求到的可用頻譜資源而進行共存管理。這樣,可以進一步優化頻譜資源利用以滿足預定性能要求。
接下來,將參照圖5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頻譜管理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頻譜管理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方塊圖。
如圖5所示,根據該實施例的頻譜管理裝置500可包括分組調整單元502、重分組資訊確定單元504和頻譜使用優化單元506。應指出,這裡描述的各個功能單元僅是根據其所實現的具體功能而劃分的邏輯功能模組,而不是用於限制具體的實現方式。在實際實現時,上述各個功能單元可被實現為獨立的物理實體,或者也可由單個實體(例如,處理器(CPU或DSP等)、積體電路等)來實現。
分組調整單元502可被配置成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這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該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這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
具體地,頻譜管理裝置500可根據所收到的共存管理請求,按照現有的共存管理方式優化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以降低次系統設備間的干擾,同時必須使得各個次系統設備的發射功率在其傳輸功率上限的範圍內。然而,如果此時發現根據當前分組進行的頻譜使用優化無法滿足預定的性能要求(例如,次系統設備要求的發射功率),則頻譜管理裝置500的分組調整單元502可以對這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其目的在於進一步優化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以滿足預定性能要求。
下面將作為示例具體描述分組調整單元502如何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分組進行調整。
較佳地,共存管理請求還可以包括與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有關的其它資訊,例如,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頻譜需求資訊和移動性資訊中的一個或多個,從而分組調整單元502可以根據這些資訊中的一個或多個,基於至少一種下述方式而調整次系統設備的分組:
方式1:根據頻譜需求資訊。由於不同的次系統根據不同的應用有不同的頻譜需求,例如,物聯網的次系統設備不需要大量的頻譜資源,而提供細胞熱點的次系統設備需要大量的頻譜資源。如果這些次系統設備同時請求可用頻譜資源,頻譜資源很可能平均地分配到這些系統,從而使得頻譜資源需求低的次系統設備獲得了很多頻譜資源但是不需要使用,因此造成浪費,而頻譜資源需求高的次系 統設備又沒有分配到更多的頻譜資源,從而導致系統性能下降。鑒於此,次系統設備在請求共存管理的時候,可以將頻譜需求資訊或者其應用資訊發送至頻譜管理裝置,從而頻譜管理裝置可以根據頻譜需求對這些次系統設備進行分組。作為一種示例方式,頻譜管理裝置可以將頻譜需求高的次系統設備分在一組並使得該組內的設備數量少一些,從而該組內的各個次系統設備可以分配到較多的頻譜資源,並且將頻譜需求低的次系統設備分在一組並使得該組內的設備數量多一些,從而能夠充分利用頻譜資源避免浪費。此外,較佳地,頻譜管理裝置還可以根據頻譜需求的高低而確定調整後的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分組對地理位置資料庫的存取順序。例如,可以使得頻譜需求高的次系統設備所在的組先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以便獲得充分的頻譜資源,而頻譜需求低的系統所在的組後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
方式2:根據地理位置資訊。通常地,頻譜管理裝置可將地理位置相近的次系統設備儘量分配在同一個組內進行頻譜資源請求,這是由於地理位置相近的次系統設備對於主系統的干擾基本上相同,因此地理位置資料庫在為各個次系統設備分配可用頻譜資源時,這些次系統設備可以獲得比較相近或者一樣的可用頻譜資源,這將簡化共存管理過程。較佳地,作為一種示例方式,在獲得了各個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的情況下,頻譜管理裝置還可以將所確定的分組按照與主系統干擾參考點的距 離遠近進行排序,例如使得距離參考點遠的次系統設備所在的組先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以獲得可用頻譜資源,這樣能夠保證儘量多的次系統設備獲得頻譜資源。這是由於距離參考點近的次系統設備對主系統的干擾大,如果這些次系統設備對主系統的干擾累積到了主系統的容許上限,則會導致大量的其它次系統設備無法獲得可用頻譜資源。圖6是示出各個次系統對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的示意圖。應指出,這裡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可以包括在來自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中。替選地,地理位置資料庫的運行需要符合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法規,根據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法規,出於安全性考慮,有些國家不容許將主系統資訊發送給次系統設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頻譜管理裝置獲得了該國家或地區的授權可以與地理位置資料庫相連接,則頻譜管理裝置可以直接從地理位置資料庫獲取相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即,地理位置資料庫在計算出各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之後,可在將所計算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發送給各個次系統設備的同時將該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發送給頻譜管理裝置並向頻譜管理裝置標識對應的次系統設備,從而當該次系統設備向頻譜管理裝置請求共存管理時,頻譜管理裝置可以查詢該次系統設備所對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以用於共存管理。
方式3:根據移動性資訊。不同的次系統設備的移動性不同,按照法規,次系統設備移動超過一定範圍就要重 新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以獲得可用頻譜資源。因此,不同的次系統設備按照各自的活動頻繁程度存取資料庫必然造成大量的信令開銷。因此,頻譜管理裝置可以按照存取的頻繁程度(即,次系統設備的移動性)將次系統設備進行分組,並且為同組的次系統設備設定一個共用的頻譜存取週期,以節省信令開銷。
可以理解,儘管以上分別描述了三種用於確定次系統設備的分組的方式,但是應理解,頻譜管理裝置在對次系統設備的分組進行調整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綜合考慮上述兩種或三種方式來確定實際的分組情況。此外,以上給出的三種示例方式都是根據次系統設備的資訊而給出的一種粗略分組方式,在如上所述獲得了各個次系統設備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的情況下,如果頻譜管理裝置還可以獲得該地區或國家的頻譜資源計算方式(例如,電視頻段的FCC法規、歐洲的ECC 186、美國的3.5GHz法規等),則該頻譜管理裝置可以藉由假定這些次系統設備的各種分組方式,並且按照這些分組方式,類比地理位置資料庫計算在各種分組方式的情況下的次系統設備對於主系統的聚合干擾從而來確定可用頻譜資源,並且結合各個次系統設備的預定性能要求而在這些分組方式中確定最佳的分組方式。如圖6所示,例如,藉由根據主系統參考點資訊計算次系統設備對主系統的聚合干擾,可以將次系統基地台A和次系統基地台C分在一組。
具體的如何根據相關的主系統資訊、次系統資訊和頻 譜資源計算方式來計算各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的過程與地理位置資料庫的計算過程類似,可參見現有技術中的有關描述,在此不再贅述。應理解,上述頻譜資源計算方式可以預先儲存在頻譜管理裝置500的記憶體中,或者也可以是頻譜管理裝置從地理位置資料庫獲取的。
可以理解,上述分組調整方式僅是示例而非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想到其它分組調整方式,只要能夠實現重分組後的系統性能和頻譜利用效率得以優化即可。例如,頻譜管理裝置也可以簡單地將次系統設備的所有分組可能進行遍歷,並根據各個次系統設備在各種分組可能下的性能與預定性能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最終的分組方式。然而,這種方式可能執行效率較低且計算負荷較大。
重分組資訊確定單元504可被配置成根據分組調整單元502的調整結果而確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以使得這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根據該重分組資訊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該重分組資訊較佳地可包括分組標識、組頻譜請求起始時間和週期中的一個或多個。
此外,如上所述,在諸如3.5GHz系統的一些系統中,還存在區域代理設備,從而次系統設備可以藉由區域代理設備按組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在該情況下,上述重分組資訊還可包括與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代理設備資訊,以使得同組的次系統設備藉由相 同的代理設備按組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
具體地,參照圖7,圖7是示出在存在多個代理設備的情況下的共存管理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在某一區域存在多個代理設備的情況下,不同的營運商提供不同的網路設備並且這些網路設備藉由各自的代理設備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如果這些次系統設備同時訂閱了共存管理服務,則可以與頻譜管理裝置連接,並且頻譜管理裝置還可以與代理設備連接以獲取代理設備的相關資訊(例如,位址資訊)。通常地,不同營運商的次系統設備由於使用不同的代理設備而不能被分組在一起進行頻譜資源請求,因此,頻譜管理裝置在確定了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之後,還可以將相應的代理設備的資訊(例如,位址資訊)包括在重分組資訊中以發送給次系統設備,從而使得分在一組的次系統設備(其可能屬於不同的營運商)可以藉由同一代理設備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作為示例,該重分組資訊可以承載在分組控制信令(例如,重配置命令(reconfiguration command))中以發送給次系統設備。
較佳地,當不同的營運商系統的次系統與不同的頻譜管理裝置連接時,頻譜管理裝置間可以交互各自的次系統資訊以及代理設備資訊(可選的)以進行分組協調。圖8示出了在存在多個頻譜管理裝置的情況下的共存管理的示意圖。如圖8所示,營運商1的次系統與頻譜管理裝置1連接,並且營運商2的次系統與頻譜管理裝置2連接,從而這兩個頻譜管理裝置可以交互各自的次系統資訊(包括 例如位置資訊、可用頻譜資訊等)和代理設備資訊以進行分組協調,使得同組的次系統設備(其可能包括屬於不同頻譜管理裝置的次系統設備)藉由同一代理設備按組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以優化頻譜利用。
返回參照圖5,頻譜使用優化單元506可被配置成根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根據調整後的分組再次從地理位置資料庫獲得的可用頻譜資源,按照現有的共存管理方式對各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進行優化。該優化過程與現有技術中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較佳地,上述地理位置資料庫和頻譜管理裝置可以整合在一起,或者也可以是分開的單獨裝置。此外,較佳地,在將上述技術應用於3.5GHz系統和IEEE 802.19系統的情況下,上述可用頻譜資源包括3.5GHz頻帶,次系統設備包括CBSD,地理位置資料庫包括SAS,並且頻譜管理裝置可以包括CM。當然,本發明並不限於該應用,而是可應用於任何需要共存管理的次系統和相應的頻譜管理裝置,例如,在3.5GHz系統中設置的負責共存管理的裝置。
可以理解,上述頻譜管理裝置500可以以晶片級來實現,或者也可藉由包括其它外部部件而以設備級來實現。例如,頻譜管理裝置500還可以包括相應的通信單元(例如,收發機等)用以執行資料收發操作。
此外,應指出,儘管以上參照圖5描述了頻譜管理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發明 的原理而對上述功能配置示例修改,例如,對各個功能模組進行添加、刪除、組合、子組合和/或變更,並且這樣的變型都應認為落入本發明的範圍內。
與上述頻譜管理裝置相對應地,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下次系統設備中的電子裝置。下面將參照圖9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次系統設備中的電子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次系統設備中的電子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方塊圖。
如圖9所示,根據該實施例的電子裝置900可包括共存管理請求單元902、可用頻譜請求單元904和控制單元906。應理解,這裡描述的各個單元僅是根據其所實現的具體功能劃分的邏輯功能模組,而不是用於限制具體的實現方式。在實際實現時,上述各個功能單元可被實現為獨立的物理實體,或者也可由單個實體(例如,處理器(CPU或DSP等)、積體電路等)來實現。
共存管理請求單元902可被配置成產生要發送至頻譜管理裝置的共存管理請求,該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具體地,次系統設備在通信之前需要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以獲得可用頻譜資源和許可,並且在獲得了可用頻譜資源之後,將可用頻譜資源發送給頻譜管理裝置同時請求共存管理,以降低次系統間的相互干擾。較佳地,共存管理請求還可包括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頻譜需求資訊和移動性資訊中的一個或多個,並且還可包括與 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然後,頻譜管理裝置在接收到共存管理請求之後,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次系統設備的分組進行調整並且確定對於該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
可用頻譜請求單元904可被配置成根據來自頻譜管理裝置的重分組資訊,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該重分組資訊例如可包括在頻譜管理裝置重配置命令中。該重分組資訊可包括分組標識、組頻譜請求起始時間和週期。較佳地,該重分組資訊還可包括與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代理設備資訊,從而可用頻譜請求單元904還可根據該代理設備資訊而調整其所接入的代理設備,以經由相應的代理設備按組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也就是說,次系統設備可以直接地或者經由代理設備間接地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在經由代理設備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的情況下,可用頻譜請求單元904對相應代理設備做出的頻譜請求(spectrum request)還包括該次系統設備的分組標識及其地理位置資訊,從而代理設備可以根據分組標識而以組為單位向地理位置資料請求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
此外,較佳地,如上所述,頻譜管理裝置還可根據次系統設備的頻譜需求資訊而確定其對地理位置資料庫的存取順序,從而可用頻譜請求單元904可進一步被配置成還根據該存取順序而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
控制單元906可被配置成基於頻譜管理裝置根據次系 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而進行的頻譜使用優化處理,控制次系統設備在所分配的頻譜資源內進行操作。
可以理解,上述電子裝置900可以以晶片級來實現,或者也可藉由包括其它外部部件而以設備級來實現。例如,電子裝置900可以作為整機而工作為次系統設備,並且電子裝置900還可包括諸如收發機的通信單元用以執行資料收發操作。
這裡,應指出,這裡參照圖9描述的次系統設備中的電子裝置是與上述頻譜管理裝置的實施例相對應的,因此在此未詳細描述的內容可參見以上相應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複。
與上述頻譜管理裝置和次系統設備的實施例相對應地,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下代理設備中的電子裝置。下面將參照圖10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代理設備中的電子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代理設備中的電子裝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方塊圖。
如圖10所示,根據該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0可包括頻譜請求單元1002和頻譜回應確定單元1004。應理解,這裡描述的各個單元僅是根據其所實現的具體功能劃分的邏輯功能模組,而不是用於限制具體的實現方式。在實際實現時,上述各個功能單元可被實現為獨立的物理實體,或者也可由單個實體(例如,處理器(CPU或DSP等)、積體電路等)來實現。
頻譜請求單元1002可被配置成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 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請求,按組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這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如上所述,在頻譜管理裝置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優化了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分組之後,這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可藉由向相應的代理設備發送頻譜請求而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該頻譜請求可包括次系統設備的分組標識,並且還可包括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從而頻譜請求單元1002可以根據該分組標識而以組為單位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然後,地理位置資料庫可以根據該組頻譜請求、利用所儲存的頻譜資源計算方式而計算在當前分組的情況下的各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並回饋給代理設備。
頻譜回應確定單元1004可被配置成確定包括再次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頻譜回應以通知給這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從而次系統設備可以根據該頻譜回應而再次向頻譜管理裝置請求共存管理以實現頻譜使用優化。
較佳地,如上所述,代理設備是次系統設備根據來自頻譜管理裝置的指示而選擇的。即,頻譜管理裝置在向次系統設備發送重分組資訊時,還將相應的代理設備資訊包括在重分組資訊中,從而使得同組的次系統設備可以選擇接入同一代理設備以按組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
可以理解,上述電子裝置1000可以以晶片級來實現,或者也可藉由包括其它外部部件而以設備級來實現。例如,電子裝置1000可以作為整機而工作為代理設備, 並且電子裝置1000還可包括諸如收發機的通信單元用以執行資料收發操作。
這裡,應指出,這裡參照圖10描述的代理設備中的電子裝置是與上述頻譜管理裝置和次系統設備的實施例相對應的,因此在此未詳細描述的內容可參見以上相應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複。
圖1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配置示例的方塊圖。
如圖11所示,根據該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系統1100可包括地理位置資料庫1102、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1104和頻譜管理裝置1106。這裡的次系統設備1104和頻譜管理裝置1106分別對應於以上參照圖9和圖5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在此不再重複描述其細節。替選地,地理位置資料庫1102也可整合在頻譜管理裝置1106中。應指出,在圖11中,虛線框所指示的代理設備以及虛線所指示的連接表示代理設備和這些連接是可選的。
此外,較佳地,該無線通信系統1100還可包括代理設備1108,該代理設備1108對應於以上參照圖10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在此不再重複描述其細節。然而,應理解,代理設備是可選的,次系統設備也可不經由代理設備而直接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
應理解,這裡的無線通信系統1100可對應於例如上述“3.5GHz系統+802.19系統”,在該情況下,次系統設備包括CBSD,地理位置資料庫包括SAS,並且頻譜管理 裝置可以包括CM。當然,本發明並不限於該應用,而是可應用於任何需要共存管理的次系統和相應的頻譜管理裝置。圖12是示出“3.5GHz系統+802.19系統”的一個示例應用場景的示意圖。
如圖12所示,該系統架構可適用於3.5GHz頻段的通信設備,其例如可以是LTE系統的小基地台,圖12中的粗虛線框所示的部分為該通信設備的示例實現。為了使用3.5GHz頻段,該通信設備搭載有CBSD的功能以及用於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SAS和代理設備的介面A和介面B。同時,該系統也訂閱了IEEE802.19的服務(共存管理服務),該功能可以對該小基地台以及周圍的使用同頻段的小基地台進行共存管理從而優化這些小基地台在某個區域內的頻譜使用效率。因此,該通信設備也搭載了IEEE 802.19系統中的共存致能器(Coexistence Enabler,CE)的功能,其使得該通信設備能夠接受IEEE 802.19系統中的共存管理器CM的共存管理。該通信設備可以藉由CE模組將可用頻譜資源發送至IEEE 802.19系統的頻譜管理裝置CM並接收相應的管理資訊,例如包括上述重分組資訊、代理設備資訊、共存管理配置資訊等。如果法規容許,IEEE 802.19系統中的CM還可以藉由內部/外部介面C存取3.5GHz系統的地理位置資料庫SAS以便獲得主系統的資訊以及可用頻譜計算方式,以用於調整次系統設備的分組從而優化共存管理。
應指出,圖12所示的各個功能模組僅為其邏輯劃 分,實際的實現並不限於此。也不限制上述介面A至介面C的具體實現形式,只要能夠實現該介面所連接的兩個模組之間的通信即可。此外,圖中所示的各個功能模組之間的連線僅表示這些模組之間是可通信的(直接的或間接的),而不限制該連接的具體實現形式,包括各種形式的有線連接和無線連接。
應理解,圖12所示的應用場景僅是示例而非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根據實施本發明時的技術水準、相關法規變化等而對該系統架構進行調整。此外,還應理解,本發明的應用場景顯然不限於此,而是也可應用於其它需要共存管理的次系統以及相應的頻譜管理裝置。
為了進一步有利於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圖13所示的流程圖,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頻譜管理裝置、地理位置資料庫、次系統設備以及代理設備間的信令交互過程。圖1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用於共存管理的信令交互過程的流程圖。
如圖13所示,首先,多個次系統設備在進行通信之前首先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以獲得可用頻譜資源和授權,次系統設備可以直接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或者也可以經由代理設備按組存取地理位置資料庫,然後可從地理位置資料庫直接地或經由代理設備獲得相應的頻譜回應,頻譜回應中包括分配給各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下面將僅詳細描述與本發明密切相關的信令交互過程。
首先,在步驟S1中,次系統設備在獲得了可用頻譜 資源之後對頻譜管理裝置進行共存管理請求。然後,在步驟S2中,頻譜管理裝置可以根據所接收到的共存管理請求,依據上述方式對次系統設備的分組進行優化以滿足預定性能要求。接下來,在步驟S3中,頻譜管理裝置將關於優化後的分組的重分組資訊發送給次系統設備。然後,在步驟S4中,次系統設備根據所接收到的重分組資訊而接入相應的代理設備以發送頻譜請求,該頻譜請求中包括次系統設備的分組標識,從而代理設備可以以組為單位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頻譜資源。接下來,在步驟S5中,地理位置資料庫在計算了各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之後產生相應的頻譜回應發送給代理設備,進而經由代理設備將該頻譜回應發送給次系統設備。然後,在步驟S6中,次系統設備在獲得了根據優化後的分組而分配的可用頻譜資源之後,再次向頻譜管理裝置請求共存管理。在步驟S7中,頻譜管理裝置根據現有方式對次系統設備進行共存管理以優化其頻譜使用並降低次系統設備間的干擾,並且在步驟S8中將共存管理的重配置資訊發送給次系統設備,從而次系統設備可根據頻譜管理裝置所分配的頻譜資源進行操作。
應指出,儘管參照圖13所示的流程圖描述了用於共存管理的信令交互過程,但是應理解,這僅是示例而非限制。例如,在不包括代理設備或者地理位置資料庫和頻譜管理裝置整合在一起的其它應用場景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自然可以根據本發明的原理而對上述信令交互過程進行適 應性修改。
與上述裝置實施例相對應地,本發明還公開了以下方法實施例。
圖1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頻譜管理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可由例如處理器(例如,CPU或DSP等)或者積體電路等來執行。
如圖14所示,該方法開始於步驟S1401,在步驟S1401中,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該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具體的分組調整方式可參見以上裝置實施例中相應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複。
然後,該方法進行到步驟S1402,在步驟S1402中,根據分組調整的結果確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以使得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根據重分組資訊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
接下來,在步驟S1403中,根據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對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進行優化。
圖1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次系統設備中的方法的過程示例的流程圖。該方法可由例如處理器(例如,CPU或DSP等)或者積體電路等來執行。
如圖15所示,該方法開始於步驟S1501,在步驟 S1501中,產生要發送至頻譜管理率裝置的共存管理請求,該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
然後,該方法進行到步驟S1502,在步驟S1502中,根據來自頻譜管理裝置的重分組資訊,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該重分組資訊是頻譜管理裝置藉由回應於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而產生的。
接下來,在步驟S1503中,基於頻譜管理裝置根據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而進行的頻譜使用優化處理,控制次系統設備在所分配的頻譜資源內進行操作。
圖1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代理設備中的方法的過程示例的流程圖。該方法可由例如處理器(例如,CPU或DSP等)或者積體電路等來執行。
如圖16所示,該方法開始於步驟S1601,在步驟S1601中,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請求,按組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這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是頻譜管理裝置根據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和預定性能要求而重新分組的,該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該頻譜請求可包括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重分組後的分組標識,並且還可包括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
應理解,這裡參照圖14至圖16描述的方法實施例分別是與上述參照圖5、圖9和圖10描述的裝置實施例相對應的,因此在此未詳細描述的內容可參見以上相應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此外,應指出,儘管以上描述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方法的過程示例,但是這僅是示例而非限制,並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本發明的原理對以上實施例進行修改,例如可對各個實施例中的步驟進行添加、刪除或者組合等,並且這樣的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範圍內。
應理解,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儲存介質和程式產品中的機器可執行的指令還可以被配置成執行與上述裝置實施例相對應的方法,因此在此未詳細描述的內容可參考先前相應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複進行描述。
相應地,用於承載上述包括機器可執行的指令的程式產品的儲存介質也包括在本發明的公開中。該儲存介質包括但不限於軟碟、光碟、磁光碟、儲存卡、儲存棒等等。
另外,還應該指出的是,上述系列處理和裝置也可以藉由軟體和/或固件實現。在藉由軟體和/或固件實現的情況下,從儲存介質或網路向具有專用硬體結構的電腦,例如圖17所示的通用個人電腦1700安裝構成該軟體的程式,該電腦在安裝有各種程式時,能夠執行各種功能等等。圖17是示出作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可採用的資訊處理設備的個人電腦的示例結構的方塊圖。
在圖17中,中央處理單元(CPU)1701根據唯讀記 憶體(ROM)1702中儲存的程式或從儲存部分1708載入到隨機存取記憶體(RAM)1703的程式執行各種處理。在RAM 1703中,也根據需要儲存當CPU 1701執行各種處理等時所需的資料。
CPU 1701、ROM 1702和RAM 1703經由匯流排1704彼此連接。輸入/輸出介面1705也連接到匯流排1704。
下述部件連接到輸入/輸出介面1705:輸入部分1706,包括鍵盤、滑鼠等;輸出部分1707,包括顯示器,比如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等,和揚聲器等;儲存部分1708,包括硬碟等;和通信部分1709,包括網路介面卡比如LAN卡、數據機等。通信部分1709經由網路比如網際網路執行通信處理。
根據需要,驅動器1710也連接到輸入/輸出介面1705。可拆卸介質1711比如磁片、光碟、磁光碟、半導體記憶體等等根據需要被安裝在驅動器1710上,使得從中讀出的電腦程式根據需要被安裝到儲存部分1708中。
在藉由軟體實現上述系列處理的情況下,從網路比如網際網路或儲存介質比如可拆卸介質1711安裝構成軟體的程式。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種儲存介質不局限於圖17所示的其中儲存有程式、與設備相分離地分發以向使用者提供程式的可拆卸介質1711。可拆卸介質1711的例子包含磁片(包含軟碟(註冊商標))、光碟(包含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和數位通用盤(DVD))、磁 光碟(包含迷你盤(MD)(註冊商標))和半導體記憶體。或者,儲存介質可以是ROM 1702、儲存部分1708中包含的硬碟等等,其中存有程式,並且與包含它們的設備一起被分發給使用者。
本發明的技術能夠應用於各種產品,包括基地台和使用者設備。具體地,基地台可以被實現為任何類型的演進型節點B(eNB),諸如宏eNB和小eNB。小eNB可以為覆蓋比宏細胞小的細胞的eNB,諸如微微eNB、微eNB和家庭(毫微微)eNB。代替地,基地台可以被實現為任何其他類型的基地台,諸如NodeB和基地台收發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基地台可以包括:被配置為控制無線通信的主體(也稱為基地台設備);以及設置在與主體不同的地方的一個或多個遠端無線頭端(Remote Radio Head,RRH)。另外,下面將描述的各種類型的終端均可以藉由暫時地或半持久性地執行基地台功能而作為基地台工作。
使用者設備可以被實現為行動終端(諸如智慧型電話、平板個人電腦(PC)、筆記本式PC、可攜式遊戲終端、可攜式/加密狗型行動路由器和數位攝像裝置)或者車載終端(諸如汽車導航設備)。使用者設備還可以被實現為執行機器對機器(M2M)通信的終端(也稱為機器類型通信(MTC)終端)。此外,使用者設備可以為安裝在上述終端中的每個終端上的無線通信模組(諸如包括單個晶片的積體電路模組)。
以下將參照圖18至圖21描述根據本發明的應用示例。
[關於基地台的應用示例] (第一應用示例)
圖18是示出可以應用本發明內容的技術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方塊圖。eNB 1800包括一個或多個天線1810以及基地台設備1820。基地台設備1820和每個天線1810可以經由RF線纜彼此連接。
天線1810中的每一個均包括單個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包括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中的多個天線元件),並且用於基地台設備1820發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18所示,eNB 1800可以包括多個天線1810。例如,多個天線1810可以與eNB 1800使用的多個頻段相容。雖然圖18示出其中eNB 1800包括多個天線1810的示例,但是eNB 1800也可以包括單個天線1810。
基地台設備1820包括控制器1821、記憶體1822、網路介面1823以及無線通信介面1825。
控制器1821可以為例如CPU或DSP,並且操作基地台設備1820的較高層的各種功能。例如,控制器1821根據由無線通信介面1825處理的信號中的資料來產生資料分組,並經由網路介面1823來傳遞所產生的分組。控制器1821可以對來自多個基帶處理器的資料進行捆綁以產生捆綁分組,並傳遞所產生的捆綁分組。控制器1821可 以具有執行如下控制的邏輯功能:該控制諸如為無線資源控制、無線承載控制、行動性管理、接納控制和調度。該控制可以結合附近的eNB或核心網節點來執行。記憶體1822包括RAM和ROM,並且儲存由控制器1821執行的程式和各種類型的控制資料(諸如終端清單、傳輸功率資料以及調度資料)。
網路介面1823為用於將基地台設備1820連接至核心網1824的通信介面。控制器1821可以經由網路介面1823而與核心網節點或另外的eNB進行通信。在此情況下,eNB 1800與核心網節點或其他eNB可以藉由邏輯介面(諸如S1介面和X2介面)而彼此連接。網路介面1823還可以為有線通信介面或用於無線回程線路的無線通信介面。如果網路介面1823為無線通信介面,則與由無線通信介面1825使用的頻段相比,網路介面1823可以使用較高頻段用於無線通信。
無線通信介面1825支援任何蜂巢通信方案(諸如長期演進(LTE)和LTE-先進),並且經由天線1810來提供到位於eNB 1800的細胞中的終端的無線連接。無線通信介面18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帶(BB)處理器1826和RF電路1827。BB處理器1826可以執行例如編碼/解碼、調變/解調以及多工/解多工,並且執行層(例如L1、介質存取控制(MAC)、無線鏈路控制(RLC)和分組資料彙聚協定(PDCP))的各種類型的信號處理。代替控制器1821,BB處理器1826可以具有上述邏輯功能的一 部分或全部。BB處理器1826可以為儲存通信控制程式的記憶體,或者為包括被配置為執行程式的處理器和相關電路的模組。更新程式可以使BB處理器1826的功能改變。該模組可以為插入到基地台設備18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該模組也可以為安裝在卡或刀片上的晶片。同時,RF電路1827可以包括例如混頻器、濾波器和放大器,並且經由天線1810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
如圖18所示,無線通信介面1825可以包括多個BB處理器1826。例如,多個BB處理器1826可以與eNB 1800使用的多個頻段相容。如圖18所示,無線通信介面1825可以包括多個RF電路1827。例如,多個RF電路1827可以與多個天線元件相容。雖然圖18示出其中無線通信介面1825包括多個BB處理器1826和多個RF電路1827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介面1825也可以包括單個BB處理器1826或單個RF電路1827。
(第二應用示例)
圖19是示出可以應用本發明內容的技術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方塊圖。eNB 1930包括一個或多個天線1940、基地台設備1950和RRH 1960。RRH 1960和每個天線1940可以經由RF線纜而彼此連接。基地台設備1950和RRH 1960可以經由諸如光纖線纜的高速線路而彼此連接。
天線1940中的每一個均包括單個或多個天線元件 (諸如包括在MIMO天線中的多個天線元件)並且用於RRH 1960發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19所示,eNB 1930可以包括多個天線1940。例如,多個天線1940可以與eNB1930使用的多個頻段相容。雖然圖19示出其中eNB 1930包括多個天線1940的示例,但是eNB 1930也可以包括單個天線1940。
基地台設備1950包括控制器1951、記憶體1952、網路介面1953、無線通信介面1955以及連接介面1957。控制器1951、記憶體1952和網路介面1953與參照圖18描述的控制器1821、記憶體1822和網路介面1823相同。
無線通信介面1955支援任何蜂巢通信方案(諸如LTE和LTE-先進),並且經由RRH 1960和天線1940來提供到位於與RRH 1960對應的磁區中的終端的無線通信。無線通信介面19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處理器1956。除了BB處理器1956經由連接介面1957連接到RRH 1960的RF電路1964之外,BB處理器1956與參照圖18描述的BB處理器1826相同。如圖19所示,無線通信介面1955可以包括多個BB處理器1956。例如,多個BB處理器1956可以與eNB 1930使用的多個頻段相容。雖然圖19示出其中無線通信介面1955包括多個BB處理器1956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介面1955也可以包括單個BB處理器1956。
連接介面1957為用於將基地台設備1950(無線通信介面1955)連接至RRH 1960的介面。連接介面1957還 可以為用於將基地台設備1950(無線通信介面1955)連接至RRH 1960的上述高速線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組。
RRH 1960包括連接介面1961和無線通信介面1963。
連接介面1961為用於將RRH 1960(無線通信介面1963)連接至基地台設備1950的介面。連接介面1961還可以為用於上述高速線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組。
無線通信介面1963經由天線1940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無線通信介面19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電路1964。RF電路1964可以包括例如混頻器、濾波器和放大器,並且經由天線1940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19所示,無線通信介面1963可以包括多個RF電路1964。例如,多個RF電路1964可以支援多個天線元件。雖然圖19示出其中無線通信介面1963包括多個RF電路1964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介面1963也可以包括單個RF電路1964。
在圖18和圖19所示的eNB 1800和eNB 1930中,裝置900中的通信單元可以由無線通信介面1825以及無線通信介面1955和/或無線通信介面1963實現。共存管理請求單元902、可用頻譜請求單元904和控制單元906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1821和控制器1951實現。
[關於使用者設備的應用示例] (第一應用示例)
圖20是示出可以應用本發明內容的技術的智慧型電話20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方塊圖。智慧型電話2000包括處理器2001、記憶體2002、儲存裝置2003、外部連接介面2004、攝像裝置2006、感測器2007、麥克風2008、輸入裝置2009、顯示裝置2010、揚聲器2011、無線通信介面2012、一個或多個天線開關2015、一個或多個天線2016、匯流排2017、電池2018以及輔助控制器2019。
處理器2001可以為例如CPU或片上系統(SoC),並且控制智慧型電話2000的應用層和另外層的功能。記憶體2002包括RAM和ROM,並且儲存資料和由處理器2001執行的程式。儲存裝置2003可以包括儲存介質,諸如半導體記憶體和硬碟。外部連接介面2004為用於將外部裝置(諸如儲存卡和通用序列匯流排(USB)裝置)連接至智慧型電話2000的介面。
攝像裝置2006包括圖像感測器(諸如電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並且產生捕獲圖像。感測器2007可以包括一組感測器,諸如測量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和加速度感測器。麥克風2008將輸入到智慧型電話2000的聲音轉換為音訊信號。輸入裝置2009包括例如被配置為檢測顯示裝置2010的螢幕上的觸摸的觸摸感測器、小鍵盤、鍵盤、按鈕或開關,並且接收從使用者輸入的操作或資訊。顯示裝 置2010包括螢幕(諸如液晶顯示器(LCD)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並且顯示智慧型電話2000的輸出圖像。揚聲器2011將從智慧型電話2000輸出的音訊信號轉換為聲音。
無線通信介面2012支援任何蜂巢通信方案(諸如LTE和LTE-先進),並且執行無線通信。無線通信介面20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處理器2013和RF電路2014。BB處理器2013可以執行例如編碼/解碼、調變/解調以及複用/解複用,並且執行用於無線通信的各種類型的信號處理。同時,RF電路2014可以包括例如混頻器、濾波器和放大器,並且經由天線2016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無線通信介面2012可以為其上整合有BB處理器2013和RF電路2014的一個晶片模組。如圖20所示,無線通信介面2012可以包括多個BB處理器2013和多個RF電路2014。雖然圖20示出其中無線通信介面2012包括多個BB處理器2013和多個RF電路2014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介面2012也可以包括單個BB處理器2013或單個RF電路2014。
此外,除了蜂巢通信方案之外,無線通信介面2012可以支援另外類型的無線通信方案,諸如短距離無線通信方案、近場通信方案和無線局域網(LAN)方案。在此情況下,無線通信介面2012可以包括針對每種無線通信方案的BB處理器2013和RF電路2014。
天線開關2015中的每一個在包括在無線通信介面 2012中的多個電路(例如用於不同的無線通信方案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2016的連接目的地。
天線2016中的每一個均包括單個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包括在MIMO天線中的多個天線元件),並且用於無線通信介面2012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20所示,智慧型電話2000可以包括多個天線2016。雖然圖20示出其中智慧型電話2000包括多個天線2016的示例,但是智慧型電話2000也可以包括單個天線2016。
此外,智慧型電話2000可以包括針對每種無線通信方案的天線2016。在此情況下,天線開關2015可以從智慧型電話2000的配置中省略。
匯流排2017將處理器2001、記憶體2002、儲存裝置2003、外部連接介面2004、攝像裝置2006、感測器2007、麥克風2008、輸入裝置2009、顯示裝置2010、揚聲器2011、無線通信介面2012以及輔助控制器2019彼此連接。電池2018經由饋線向圖20所示的智慧型電話2000的各個塊提供電力,饋線在圖中被部分地示為虛線。輔助控制器20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慧型電話20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圖20所示的智慧型電話2000中,裝置900中的通信單元可以由無線通信介面2012實現。共存管理請求單元902、可用頻譜請求單元904和控制單元906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處理器2001或輔助控制器2019實現。
(第二應用示例)
圖21是示出可以應用本發明內容的技術的汽車導航設備21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方塊圖。汽車導航設備2120包括處理器2121、記憶體2122、全球定位系統(GPS)模組2124、感測器2125、資料介面2126、內容播放機2127、儲存介質介面2128、輸入裝置2129、顯示裝置2130、揚聲器2131、無線通信介面2133、一個或多個天線開關2136、一個或多個天線2137以及電池2138。
處理器2121可以為例如CPU或SoC,並且控制汽車導航設備2120的導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記憶體2122包括RAM和ROM,並且儲存資料和由處理器2121執行的程式。
GPS模組2124使用從GPS衛星接收的GPS信號來測量汽車導航設備2120的位置(諸如緯度、經度和高度)。感測器2125可以包括一組感測器,諸如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和空氣壓力感測器。資料介面2126經由未示出的終端而連接到例如車載網路2141,並且獲取由車輛產生的資料(諸如車速資料)。
內容播放機2127再現儲存在儲存介質(諸如CD和DVD)中的內容,該儲存介質被插入到儲存介質介面2128中。輸入裝置2129包括例如被配置為檢測顯示裝置2130的螢幕上的觸摸的觸摸感測器、按鈕或開關,並且接收從使用者輸入的操作或資訊。顯示裝置2130包括諸 如LCD或OLED顯示器的螢幕,並且顯示導航功能的圖像或再現的內容。揚聲器2131輸出導航功能的聲音或再現的內容。
無線通信介面2133支援任何蜂巢通信方案(諸如LTE和LTE-先進),並且執行無線通信。無線通信介面21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處理器2134和RF電路2135。BB處理器2134可以執行例如編碼/解碼、調變/解調以及複用/解複用,並且執行用於無線通信的各種類型的信號處理。同時,RF電路2135可以包括例如混頻器、濾波器和放大器,並且經由天線2137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無線通信介面2133還可以為其上整合有BB處理器2134和RF電路2135的一個晶片模組。如圖21所示,無線通信介面2133可以包括多個BB處理器2134和多個RF電路2135。雖然圖21示出其中無線通信介面2133包括多個BB處理器2134和多個RF電路2135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介面2133也可以包括單個BB處理器2134或單個RF電路2135。
此外,除了蜂巢通信方案之外,無線通信介面2133可以支援另外類型的無線通信方案,諸如短距離無線通信方案、近場通信方案和無線LAN方案。在此情況下,針對每種無線通信方案,無線通信介面2133可以包括BB處理器2134和RF電路2135。
天線開關2136中的每一個在包括在無線通信介面2133中的多個電路(諸如用於不同的無線通信方案的電 路)之間切換天線2137的連接目的地。
天線2137中的每一個均包括單個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包括在MIMO天線中的多個天線元件),並且用於無線通信介面2133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21所示,汽車導航設備2120可以包括多個天線2137。雖然圖21示出其中汽車導航設備2120包括多個天線2137的示例,但是汽車導航設備2120也可以包括單個天線2137。
此外,汽車導航設備2120可以包括針對每種無線通信方案的天線2137。在此情況下,天線開關2136可以從汽車導航設備2120的配置中省略。
電池2138經由饋線向圖21所示的汽車導航設備2120的各個塊提供電力,饋線在圖中被部分地示為虛線。電池2138累積從車輛提供的電力。
在圖21示出的汽車導航設備2120中,裝置900中的通信單元可以由無線通信介面2133實現。共存管理請求單元902、可用頻譜請求單元904和控制單元906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處理器2121實現。
本發明內容的技術也可以被實現為包括汽車導航設備2120、車載網路2141以及車輛模組2142中的一個或多個塊的車載系統(或車輛)2140。車輛模組2142產生車輛資料(諸如車速、發動機速度和故障資訊),並且將所產生的資料輸出至車載網路2141。
以上參照附圖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發明當然不限於以上示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在所附申請專 利範圍的範圍內得到各種變更和修改,並且應理解這些變更和修改自然將落入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例如,在以上實施例中包括在一個單元中的多個功能可以由分開的裝置來實現。替選地,在以上實施例中由多個單元實現的多個功能可分別由分開的裝置來實現。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個單元來實現。無需說,這樣的配置包括在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在該說明書中,流程圖中所描述的步驟不僅包括以所述順序按時間序列執行的處理,而且包括並行地或單獨地而不是必須按時間序列執行的處理。此外,甚至在按時間序列處理的步驟中,無需說,也可以適當地改變該順序。
雖然已經詳細說明了本發明及其優點,但是應當理解在不脫離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替代和變換。而且,本發明實施例的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39)

  1. 一種頻譜管理裝置,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其中,所述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所述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根據所述調整的結果確定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以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根據所述重分組資訊再次向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以及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進行優化。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可用頻譜資源包括3.5GHz頻帶,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包括公民寬頻無線電服務設備CBSD,並且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包括頻譜接入系統SAS。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頻譜管理裝置包括IEEE 802.19系統中的共存管理器CM或者3.5GHz系統中負責共存管理的模組。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共存管理請求還包括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 備的地理位置資訊、頻譜需求資訊和移動性資訊中的一個或多個。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頻譜需求資訊和移動性資訊至少之一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根據所述頻譜需求資訊而確定調整後的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分組對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的存取順序。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而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包括在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中或者是直接來自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的。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還包括:記憶體,被配置成儲存預定頻譜資源計算方式,其中,所述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利用所述預定頻譜資源計算方式、根據所述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計算所述 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並根據所計算的可用頻譜資源和所述預定性能要求而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利用從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獲得的預定頻譜資源計算方式、根據所述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計算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並根據所計算的可用頻譜資源和所述預定性能要求而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重分組資訊包括以下中的一個或多個: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分組標識、組頻譜請求起始時間和週期。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重分組資訊還包括與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代理設備資訊,以使得同組的次系統設備藉由相同的代理設備按組向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還根據來自其它頻譜管理裝置的、所述其它頻譜管理裝置所管理的次系統設備的資訊和代理設備資訊,與所述其它頻譜管理裝置協調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和所述其它頻譜管理裝置所管理的次系統設備的分組,以使得同組的次系統設備藉由相同的 代理設備按組向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頻譜管理裝置和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整合在一起。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其中,所述重分組資訊包括在重配置命令中。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頻譜管理裝置,還包括:通信單元,被配置成執行資料收發操作。
  17. 一種次系統設備中的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產生要發送至頻譜管理率裝置的共存管理請求,所述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所述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根據來自所述頻譜管理裝置的重分組資訊,再次向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所述重分組資訊是所述頻譜管理裝置藉由回應於所述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所述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而產生的;以及基於所述頻譜管理裝置根據所述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而進行的頻譜使用優化處理,控制所述次系統設備在所分配的頻譜資源內進行操作。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可用頻譜資源包括3.5GHz頻帶,所述次系統設 備包括公民寬頻無線電服務設備CBSD,並且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包括頻譜接入系統SAS。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頻譜管理裝置包括IEEE 802.19系統中的共存管理器CM或者3.5GHz系統中負責共存管理的模組。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共存管理請求還包括所述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頻譜需求資訊和移動性資訊中的一個或多個。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基於所述頻譜管理裝置根據所述頻譜需求資訊而確定的、所述次系統設備對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的存取順序,從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所述可用頻譜資源。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共存管理請求還包括與所述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主系統干擾參考點資訊。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重分組資訊包括以下中的一個或多個:所述次系統設備的分組標識、組頻譜請求起始時間和週期。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重分組資訊還包括與所述次系統設備對應的代理設備資訊,並且所述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成根據所述代理設備資訊對相應代理設備進行頻譜請求,以經由所述相應代理設備按組再次向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 源。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頻譜請求包括所述次系統設備的分組標識。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頻譜請求包括所述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重分組資訊包括在重配置命令中。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至2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電子裝置工作為所述次系統設備,並且所述電子裝置還包括:通信單元,被配置成執行資料收發操作。
  29. 一種代理設備中的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請求,按組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是頻譜管理裝置根據來自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和預定性能要求而重新分組的,所述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以及確定包括再次從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頻譜回應以通知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可用頻譜資源包括3.5GHz頻帶,所述一個或多 個次系統設備包括公民寬頻無線電服務設備CBSD,並且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包括頻譜接入系統SAS。
  3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頻譜管理裝置包括IEEE 802.19系統中的共存管理器CM或者3.5GHz系統中負責共存管理的模組。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頻譜請求包括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重分組後的分組標識。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頻譜請求還包括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地理位置資訊。
  3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代理設備是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根據來自所述頻譜管理裝置的指示而選擇的,以使得同組的次系統設備藉由相同的代理設備存取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
  3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至3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電子裝置工作為所述代理設備,並且所述電子裝置還包括:通信單元,被配置成執行資料收發操作。
  36. 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包括:地理位置資料庫;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被配置成:產生要發送至頻譜管理裝置的共存管理請求,所述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 當前分組從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根據來自所述頻譜管理裝置的重分組資訊,再次向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以及基於所述頻譜管理裝置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而進行的頻譜使用優化處理,在所分配的頻譜資源內進行操作;以及所述頻譜管理裝置,被配置成:回應於所述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根據所述調整的結果確定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以及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進行優化。
  37. 一種頻譜管理方法,包括: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其中,所述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所述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根據所述調整的結果確定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重分組資訊,以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根據所述重分組資 訊再次向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以及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對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使用進行優化。
  38. 一種次系統設備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產生要發送至頻譜管理率裝置的共存管理請求,所述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所述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根據來自所述頻譜管理裝置的重分組資訊,再次向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可用頻譜資源,所述重分組資訊是所述頻譜管理裝置藉由回應於所述共存管理請求、根據預定性能要求對所述次系統設備的當前分組進行調整而產生的;以及基於所述頻譜管理裝置根據所述次系統設備再次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而進行的頻譜使用優化處理,控制所述次系統設備在所分配的頻譜資源內進行操作。
  39. 一種代理設備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回應於來自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頻譜請求,按組再次向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可用頻譜資源,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是頻譜管理裝置根據來自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的共存管理請求和預定性能要求而重新分組的,所述共存管理請求至少包括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按照當前分組從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資訊;以及 確定包括再次從所述地理位置資料庫請求的可用頻譜資源的頻譜回應以通知所述一個或多個次系統設備。
TW106101572A 2016-05-13 2017-01-17 頻譜管理裝置和方法、電子裝置和方法以及無線通信系統 TWI7489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9216.3A CN107371165A (zh) 2016-05-13 2016-05-13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电子装置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201610319216.3 2016-05-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0750A true TW201740750A (zh) 2017-11-16
TWI748981B TWI748981B (zh) 2021-12-11

Family

ID=6026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1572A TWI748981B (zh) 2016-05-13 2017-01-17 頻譜管理裝置和方法、電子裝置和方法以及無線通信系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791466B2 (zh)
EP (1) EP3457731A4 (zh)
CN (2) CN107371165A (zh)
AU (1) AU2017262114B2 (zh)
CA (1) CA3022270A1 (zh)
TW (1) TWI748981B (zh)
WO (1) WO2017193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03154A1 (en) 2017-03-21 2020-02-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spectrum among cross-interfering radio nod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674408B2 (en) * 2017-12-05 2020-06-02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requency allocation in a shared access system
CN109996248A (zh) * 2017-12-29 2019-07-09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35438A (zh) * 2018-01-12 2019-07-19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525506B1 (en) * 2018-02-12 2022-03-16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spectrum usage of a hierarch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213000A (zh) * 2018-02-28 2019-09-06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和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34118A (zh) * 2018-03-05 2019-09-13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247717A (zh) * 2018-03-07 2019-09-17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78045A (zh) * 2018-03-15 2019-09-24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频谱管理方法以及控制方法
US11751066B2 (en) 2018-05-25 2023-09-0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anaging access to a shared spectrum using a domain proxy
US11057170B2 (en) * 2018-07-27 2021-07-06 Raytheon Company Multidimensional shared spectrum access
US10999844B2 (en) * 2018-11-01 2021-05-0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d/or using partial and bulk spectrum in a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CBRS) network
US11729626B2 (en) * 2018-12-12 2023-08-15 Solid,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spectrum sharing system interoperating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KR102659665B1 (ko) * 2018-12-12 2024-04-23 주식회사 쏠리드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과 연동하는 스펙트럼 공유 시스템의 운영 방법
CN11138588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频谱管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5802A (zh) * 2018-12-29 2020-07-07 索尼公司 频谱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683374A (zh) * 2019-03-11 2020-09-18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6480B (zh) * 2019-09-24 2021-06-2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频谱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5469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055109B (zh) * 2019-12-26 2023-03-2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存操作改进的方法及装置
KR20210155705A (ko) 2020-06-16 2021-12-23 주식회사 쏠리드 스펙트럼 공유 시스템과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의 연동 방법
CN113608888A (zh) * 2021-07-09 2021-11-05 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其的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0104B2 (en) * 2008-05-30 2011-11-1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Coexistence and incumbent protection in a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WO2011060376A1 (en) * 2009-11-16 2011-05-1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ordination of silent periods for dynamic spectrum manager (dsm)
CN102065544B (zh) * 2009-11-17 2015-02-25 索尼株式会社 资源管理方法和系统
US9769692B2 (en) * 2010-11-01 2017-09-1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
GB2492326B (en) * 2011-06-23 2013-10-16 Renesas Mobile Corp Multicast grouping
US9019909B2 (en) * 2011-12-06 2015-04-2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existence management
CN103369535B (zh) * 2012-03-29 2017-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845430A1 (en) * 2012-05-04 2015-03-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ervice for spectrum sharing
CN102685754B (zh) * 2012-05-24 2015-07-08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合作频谱感知的频谱接纳控制方法
EP2750468A1 (en) * 2012-12-31 2014-07-0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pectrum prediction
CN103974261B (zh) * 2013-01-28 2020-02-18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和方法
WO2014124131A2 (en) * 2013-02-06 2014-08-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Enabling secondary user coexistence on dynamic shared spectrum with primary user
US9622041B2 (en) * 2013-03-15 2017-04-11 DGS Global System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lectronic spectrum management
CN104144482B (zh) * 2013-05-08 2019-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分配方法、系统、数据库和重配置管理节点
CN104219674B (zh) * 2013-05-30 2020-06-12 索尼公司 频谱资源管理设备、方法、系统以及次系统设备
CN110621023B (zh) 2013-07-30 2023-10-20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
CN104519494B (zh) * 2013-09-27 2019-07-26 索尼公司 无线电频谱管理设备、方法、系统以及次用户设备
WO2015084959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MITOLA, Joseph III Computeriz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access
CN105430660B (zh) * 2014-09-19 2020-11-27 索尼公司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22270A1 (en) 2017-11-16
CN107371165A (zh) 2017-11-21
US20200314660A1 (en) 2020-10-01
AU2017262114A1 (en) 2018-11-22
EP3457731A1 (en) 2019-03-20
US20190059000A1 (en) 2019-02-21
TWI748981B (zh) 2021-12-11
CN108702627A (zh) 2018-10-23
WO2017193770A1 (zh) 2017-11-16
EP3457731A4 (en) 2019-05-01
US10791466B2 (en) 2020-09-29
AU2017262114B2 (en)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8981B (zh) 頻譜管理裝置和方法、電子裝置和方法以及無線通信系統
US1053619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pectrum resource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11330593B2 (en) Management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at generat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other combine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US20230276245A1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ognitive radio
TW201742494A (zh) 頻譜管理裝置、方法、地理位置資料庫和次系統
WO2017121378A1 (zh) 网络管理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中央管理装置
US11452104B2 (en) Frequency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requency spectrum coord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3540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se station side and user equipment side
US11510049B2 (en) Control devi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22523133A (ja) 無線通信のための電子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